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社会学论文集

发布时间:2024-07-06 06:02:46

社会学论文集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Peasant Life in China》,London:Routledge (1939年,该书译为江村经济)《禄村农田》(1943年)《Earthbound China:A Study of Rural Economy in Yunnan》,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45年)Chinese Gentry(1945年)《内地农村》上海:生活书店 (1946年)《生育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48年)《乡土重建》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年)《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1年)《Chinese Village Close-up》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83年)《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年)《小城镇四记》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费孝通社会学论文集》(1985年)《费孝通社会学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Small Towns in China》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6年)《论小城镇及其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宁夏出版社(1989年)《费孝通文集》(1999年)书籍文章《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1957年3月24日《人民日报》。《社会变迁 重庆》,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初访美国》 上海:生活书店《民主·宪法·人权——民之作》 上海:生活书店《工党一年》 上海:生活书店《美国人的性格》 上海:生活书店费孝通(图5)《皇权与绅权》 上海:上海观察社《兄弟民族在贵州》 北京:三联书店《China's Gentry(中国绅士)》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北京:商务印书馆《世界史》(上、中、下) 北京:三联书店《访美掠影》 北京:三联书店《民族与社会》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非洲的种族》 北京:商务印书馆《世界史纲--生物和人物的简明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杂写甲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美国与美国人》 北京:三联书店《社会调查自白》 北京:知识出版社《生育制度--中国的家庭与社会》 日本,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杂写丙集》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中国农村四细密画》 日本:日本研文出版社《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杂写丁集》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沿海六行》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乡镇经济比较模式》 重庆:重庆出版社《山水·人物》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费孝通选集》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费孝通学术精华录》 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费孝通外访杂写》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逝者如斯-费孝通杂文选集》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人的研究在中国》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芳草天涯》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言以助味》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学术文化随笔》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从实求知录》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士绅》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 《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 期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 《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 《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3 期费孝通(图6)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 期 1-1-93从史禄国老师学体质人类学《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 第5 期个人、群体、社会——生学术历程的自我思考 《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 期 1-1-94略谈中国的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1 期关于人类学在中国 《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2 期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 《读书》1995年第8 期家底实创新业——再访温州 《瞭望》1995年第5 期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 期 4-1-95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 《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 期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 期我对自己学术的反思——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一 《读书》1997年第9 期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二 《读书》1997年第10期

社会学是系统地研究社会行为与人类群体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学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社会学必读书籍推荐,希望您喜欢!

100本最经典的社会学著作书籍推荐

1、Weber, Max:Economy and Society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2、Mills, Charles Wright: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查尔斯.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3、Merton, Robert K.:Social Theory and SocialStructure

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4、Weber, M.: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Capitalism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5、Berger, . and Luckmann, 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彼得.柏格,汤姆斯.卢克曼:《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

6、Bourdieu, Pierre: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皮埃尔.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学批判》

7、Elias, Norbert:The Civilizing Process

诺伯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

8、Habermas, Jürgen: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

9、Parsons, Talcott: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10、Goffman, Erving: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Everyday Life

欧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

11、Mead, George Herbert:Mind, Self and Society

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12、Parsons, Talcott:The Social System

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系统》

13、Durkheim, Emile: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其本形式》

14、Giddens, Anthony: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15、Wallerstein, Immanuel:The Modern World-System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16、Foucault, Michel: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the Prison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17、Kuhn, Thomas 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Revolutions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18、Simmel, Georg:Sociology

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

19、Beck, Ulrich:Risk Society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

20、Braverman, Harry:Labour and Monopoly Capital

哈里.布雷弗曼:《劳动与垄断资本——二十世纪中劳动的退化》

21、Adorno, Theodor W. and Horkheimer, Max:Dialecticof Enlightenment

西奥多.阿多诺,麦克斯?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

22、Gramsci, Antonio:Prison Notebooks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

23、Coleman, James Samuel:Foundations of SocialTheory

詹姆斯.萨缪尔.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

24、Habermas, Jürgen: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尤尔根.哈贝马斯:《知识与人类利益》

25、Moore, B.:The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Democracy

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26、Polanyi, Karl: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

27、Blau, Peter Michael and Duncan, Otis Dudley:TheAmerican Occup

彼得.布劳,奥迪斯.戴德里.邓肯:《美国职业结构》

28、Gouldner, Alvin W.: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Sociology

阿尔文.古德纳:《西方社会学即将到来的危机》

29、Luhmann, Niklas:Social Systems

尼克拉斯.卢曼:《社会系统》

30、Mannheim, Karl:Ideology and Utopia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31、Becker, Howard S.:Outsiders: Studies in theSociology of Deviance

霍华德.贝克尔:《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

32、Marx, Karl: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

33、Olson, Mancur:The Logic Collective Action

曼库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34、Durkheim, Emile: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爱弥尔.涂尔干:《劳动分工论》

35、Durkheim, Emile: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36、Garfinkel, Harold: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哈罗德.加芬克尔:《常人方法学研究》

37、Goffman, Erving:Asylums

欧尔文.戈夫曼:《避难所》

38、Lipset, Seymour Martin:Political Man

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

39、Mills, Charles Wright:The Power Elite

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

40、Bourdieu, Pierre:The Logic of Practice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的逻辑》

41、Cardoso, Fernando Henrique and, Faletto, Enzo:

Dependency and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费南多.恩希齐.卡多索,恩佐.法雷图:《拉丁美洲的依附与发展》

42、Dahrendorf, R.: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anIndustrial Society

拉夫.达伦多夫:《工业社会中的阶级与阶级冲突》

43、Giddens, Anthony: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

44、Goffman, Erving:Stigma

欧尔文.戈夫曼:《污记》

45、Kanter, .:Men and Women of the Corporation

罗莎贝丝.坎特:《公司里的男人和女人》

46、Schütz, Alfred: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World

阿尔弗雷德.舒茨:《社会世界的现象学》

47、Berger, Peter L.:Invitation to Sociology

彼得.柏格:《社会学的邀请》

48、Bourdieu, Pierre and Passeron, Jean-Claude: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皮埃尔.布迪厄,让-克劳得.帕松:《教育、社会和文化中的再生产》

49、Etzioni, Amitai:The Active Society

阿米泰.埃奇奥尼:《积极的社会》

50、Glaser, Barney G. and Strauss, Anselm L.: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巴尼.格拉斯,安瑟伦.斯特劳斯:《扎根理论的发现》

51、Habermas, J.: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Public Sphere

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52、Sorokin, Pitirim A.:Social and Cultural Dynamics

皮特林.索罗金:《社会和文化的动力》

53、Touraine, A.:Production de la societe

阿兰.图海纳:《社会的生产》

54、Weber, Max:Sociology of Religion

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

55、Weber, Max:The Methodology of the SocialSciences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

56、Arendt, Hannah: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57、Boudon, Raymond:The Logic of Social Action

雷蒙.布东:《社会行动的逻辑》

58、Braudel, Fernand:C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m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和资本主义》

59、Durkheim, Emile:The Suicide

爱弥尔.涂尔干:《自杀论》

60、Geertz, Clifford: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柯利弗德.格尔兹:《文化的阐释》

61、Giddens, Anthony:Sociology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

62、Janowitz, Morris:The Professional Soldier

莫里斯.加诺维:《职业士兵》

63、Lazarsfeld, Paul Felix and Rosenberg, Morris:TheLanguage of Social Research

保尔.拉扎斯菲尔德,莫里斯.罗森伯格:《社会研究的语言》

64、Lukács, Georg: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格奥尔格.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

65、Mies, Maria:Patriarchy and Accumulation on WorldScale

玛丽亚.密斯:《父权制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本积累》

66、Nisbet, Robert A.:The Sociological Tradition

罗伯特.尼斯贝特:《社会学传统》

67、Palmer Thompson, Eric:The Making English LabourClass

埃里克.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68、Riesman, David:The Lonely Crowd

大卫.里斯曼:《孤独的人群》

69、Schütz, Alfred:Collected Papers

阿尔弗雷德.舒茨:《舒茨文选》

70、Simmel, Georg:The Philosophy of Money

格奥尔格.齐美尔:《货币哲学》

71、Whyte, William Foote:Street Corner Society

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

72、Alexander, Jeffrey C.:Theoretical Logic in Sociology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

73、Althusser, L.:Reading Capital

路易斯.阿尔都塞:《阅读<资本论>》

74、Anderson, Benedict:Imagined Communities

本尼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

75、Arendt, Hannah:The Human Condition

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

76、Baumann, Zygmunt:Postmodern Ethics

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

77、Beauvoir, Simone de:The Second Sex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

78、Benedict, Ruth:Patterns of Culture

鲁斯.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

79、Blumer, Herbert:Symbolic and Method

赫伯特.布鲁默:《符号互动论:视角与方法》

80、Boudon, Raymond: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of Social Action

雷蒙.布东:《社会行动的意外后果》

81、Bourdieu, Pierre:Outline of a Theory Practice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理论大纲》

82、Castells, Manuel:The Urban Question

曼纽尔.卡斯特尔:《都市问题》

83、Crozier, Michel J.:The Bureaucratic Phenomenon

米歇尔.克罗齐埃:《科层现象》

84、Crozier, Michel J. and Friedberg, Erhard:Actors andSystems

米歇尔.克罗齐埃,埃哈尔.费埃德伯格:《行动者与系统》

85、Fanon, Frantz: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弗朗茨.法农:《地球上的不幸者》

86、Friedmann, G.:Problemes humains du machinismeindustriel

乔治斯.弗里德曼:《工业社会》

87、Gans, Herbert J.:The Urban Villagers

赫伯特.甘斯:《城市村民》

88、Gerth, . and Mills, .: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

汉斯.格斯,赖特.米尔斯:《马克思?韦伯:社会学论文集》

89、Giddens, Anthony:New Rules of the Sociological

Method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90、Giddens, Anthony: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91、Goffman, Erving:Frame Analysis

欧尔文.戈夫曼:《框架分析》

92、Hughes, Everett Charrington:The Sociological Eye

埃弗雷特.休斯:《社会学见解》

93、Mann, Michael: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

94、Marx, Karl: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of 1

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和哲学手稿》

95、Mauss, Marcel:The Gift

马塞尔.莫斯:《论礼物》

96、Popper, Karl R.: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

97、Poulantzas, Nicos: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Class

尼科斯.普兰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

98、Sorokin, Pitirim A.:Social and Cultural Mobility

皮特林.索罗金:《社会和文化动力》

99、Thomas, William Isaac and Znaniecki, Florian:ThePolish Peasant in Europe and America

威廉.伊萨克.托马斯,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

100、Wittgenstein, Ludwig: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的论文集

社会学作为人文社科专业,目前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田野调查等领域,社会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成为深化社会学专业改革的必经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学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虐待老人问题的社会根源

“由于生理性衰老这一自然规律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成员和群体在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上的重新调整等原因”[1],老年群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在物质资源占有和政治权利保障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这不仅限制了老年群体对于自身需求和愿望的满足,而且其利益诉求也容易受到忽视和侵害,甚至当利益受到侵害时,老年人往往出于畏惧、“家丑不可外扬”等心理,不能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以中国现实社会情境为研究基点分析了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特质表现和治理困境,并且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反思,从“个体化”理论和风险社会视角深入挖掘这一问题的社会性根源,并以此为前提从减轻个体不安全感与促进社会整合角度规划治理路径,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帮助遭受虐待行为的老年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失控:社会结构双重变迁下虐待老人问题的独特形态

发达国家虐待老人事件的产生是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作用下,由老年人数量激增所引致的一种必然现象。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除了人口结构老化这一普遍性原因外,该问题的“井喷”还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进程密切相关,这一点在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与改革开放前的欠发达的社会相比,在社会转型速度呈加速状态的现代社会中,中国虐待老人问题无论是“在发生机制和问题性质,还是在数量规模、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2],致使该问题难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失控”已经成为其特殊标识。基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化”和“人口老龄化”两种同步性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笔者总结了我国虐待老人问题相比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独特形态。

(一)老年群体具有受虐待的高危性,呈现地域和城乡的“阶梯式”分布形态

由于生理机能下降、智力衰退以及在经济和照料服务上的较强依赖性等因素所造成的相对劣势,老年人在遭受虐待方面具有明显的普遍性。2010年,我国家庭内老年人虐待发生率为,呈现阶段性增长的趋势,远高于虐童、虐妻等的比率,已经演变为高危性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且,我国农村家庭内老年人遭受虐待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农村:,城市:)。而且虐待发生率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升高而降低,西部地区为,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而京津沪地区最低,仅为。我国区域和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民文化素养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是虐待老人问题呈现“东少西多、乡增市减”分布格局的制度性成因。

(二)问题形成的根源难以确定,社会影响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开始凸显

在现代社会中,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劣势(体格缺陷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家庭关系的紧张(代际冲突、子女拒绝承担赡养义务)等因素的复合和集中加剧了虐待老人行为的发生风险。在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传统风险要素可能会演化为新的风险或者相互交融,极大地增加了虐待行为发生的不确定性,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也面临更大挑战。而从问题的预防和控制角度来看,传统社会的法律和道德体系以“孝”为其精神内核,一旦违反孝道必然会受到古代法律的严厉制裁,从而有效预防和遏制该问题的产生和加剧。但随着传统社会控制手段在现代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下迅速瓦解,加之家庭关系导致自我调节功能弱化,使得对于这类问题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大为减弱,其影响也扩散至家庭边界之外,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二、虐待老人问题的治理困境:心理冲突与保护机制失效的交织

一方面,受虐老人对施虐者存在复杂心理。多数虐待老人事件发生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基于“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受虐老人出于保护子女的情感,往往将之归于自己管教不严或教育不当,把责任归于自身。并且受“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有些老人往往担心这类事件的传播会损害家庭的声誉,而不愿主动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此外,“养儿防老、老来从子”的依赖心理,也使不少老年人在生活上和心理上严重依赖施虐者。很多老人依赖于子女的生活照料,一旦其子女受到法律制裁,他们将无法继续获得照料,因而在寻求帮助前会感到担忧,多数选择忍气吞声,接受被虐待的现实。

另一方面,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的社会控制措施相对缺乏。道德与法律作为规范人类行为和调节社会关系的两种手段,具备有效防止和遏制虐待老人的重大功能。但我国现有法律对有关虐待老人的规定,主要见于《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条文中,对虐待老人的概念阐释和类型界定十分模糊,导致难以在法律上对这类行为量刑定罪。一些司法部门对涉老案件也不够重视,执行乏力,未能使判决得到有效落实;有的基层干部常常将虐待老人行为看作是“家内事”而听之任之,责任意识严重缺乏。此外,在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系统日渐式微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和完备之际,施虐者的行为缺乏心理约束,尊老敬老意识淡薄。而社会舆论作为重要的外在控制手段也难以对其施虐行为形成有效限制,致使无法从源头上遏制该问题的发生。

三、破解治理困境:原因分析视角和策略规划的重构与再造

对于现代虐待老人现象的形成原因,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理论分析。国外学者认为虐待老人与家庭暴力类似,强调施虐者和受虐者的个体因素。在美国学者对老年人受虐待的原因分析中,较为流行的解释有压力论、暴力循环论、个人行为论和老人无能论[3]。而国内一些学者则更关注个人在家庭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关系,其中“外在情景因素论”认为虐待老人是受虐者及施虐者外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情况的反映,老年人对照顾者的过于依赖的关系及社会孤立都会导致老年虐待风险的产生[4]。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对虐老问题的原因阐释过程中,无论是主张受虐者或施虐者的主观因素,还是强调个体与个体、社会的互动关系状态,都反映出“单向化”的研究取向,即仅从“施虐者→受虐者”“受虐者→施虐者”“受虐者→社会”等思维路径探究问题。这种个体化思维和单向式视角很容易忽视对于在由施虐者和受虐者所构成的虐待事实中主客体互动关系的考察。而且,虐待事件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中出现了某种差异性分布,因此社会文化类型背景应作为分析该问题发生机制的一项关键因素。 这种由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原因阐释论在实践中导致的后果就是治理策略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偏差。例如,美国保障受虐待老人的合法权益主要是通过向其提供包括机构支持、社工服务在内的涉及广泛的专业领域和不同的社会资源的综合性社会支持来实现[3]。美国在解决公共性的社会问题上弱化了政府作为直接“干预者”的角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作用,依靠社会中介机制实现问题的自我解决。但是这种对策设计机制在我国缺乏社会资源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支持,“强国家―弱社会”的权力格局导致社会资源分配处于不均衡状态,长期“抑制了社会组织和自主性社区成长”[5],因而依靠社会服务来解决虐待老人问题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导致“政府社区治理的行为失范严重,表现为越位、缺位和错位”[6]等现象,难以为受虐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司法保护,对于施虐者的法律惩处和道德塑造也常常难以落实,导致问题的进一步积聚和恶化。

因此,当前解决虐待老人问题治理困境的关键,在于拓展理论和经验研究的视野和深度,立足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变迁背景和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从制度层次和文化领域挖掘其社会性根源,从而在根本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治理策略和建议。

四、个体化与风险社会的共生互构: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历史变迁

(一)现代性的精神困境

西方社会学家鲍曼对“个体化社会”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关于“个体化”含义的理解上,他认为个体化社会的结构形态是“社会形塑了其成员的个体性,个体则在他们通过交往编织成的相互依存之网中,采取合理、可行的策略,用他们的生活行动造就了社会”[7]。并指出个体化“所承载的是个体的解放,即从归属于自己、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等的确定性中解放出来。这种变化被正确地看作现代的境况中最明显和最有潜在优势的特征”[8]。但同时也意味着个体与传统知识结构、固有信仰和社会规范“脱钩”,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的代价是安全感开始丧失。风险社会在社会转型期“碎片化”社会结构中其威胁也呈几何级增长,解放了的个体的御险能力也迅速降低,并且“社会变迁中集体规范的缺乏势必在价值观和心理层面影响到个体安全”[9],原本为个体在生活和心理上都甚为依赖的社会保障机制(如单位制)的瓦解使现代人的社会心理出现剧变,“心灵安全”的丧失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个体心智结构的突出问题。

(二)个体化社会的本土化表达:自我主义与制度变革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以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所形成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处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融合的时代特征,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发育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种异变,在社会结构急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主要受到了“自我主义传统、转型期的制度环境”[10]等本土传统和现实状况的有力形塑。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体”是在“差序格局”中的角色地位,这种以“己”为中心所构筑的关系网络是依据个体来确定生活边界并作为风险屏障,显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并且与西方“团体格局”中具有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民”概念形成鲜明反差。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前的“总体性社会”在剧烈的制度变革推动下将大量组织化的个体推向社会领域,被单位制和组织化生活所模塑的个体精神世界受到强烈冲击。不仅个体与社会联系纽带出现断裂,而且在既无传统儒家孝道伦理又无集体主义约束的情况下,衍生出大量“个人只强调自己的权利,无视对公众或他人的义务与责任”的“无公德个人”[11],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可见,中国个体化社会的到来在使个体充分解放的同时,道德性缺失也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不断膨胀的自我主义导致封闭稳定的家庭结构逐渐丧失向心力,加之外部控制机制的缺失,使家庭关系在持续紧张中激化出特殊矛盾。

五、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时代治理导向

消除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往往要通过在“自己的自我规范和社会责任中重新建立平衡”[12],进而建构起“本体性安全”,即“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之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这是一种对人与物的可靠性感受。”[13]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培育公民“责任伦理”来加强社会团结,重构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消除个体化所带来的负向效应,最终塑造具有强烈公共道德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从而破解个体与家庭张力的时代难题。

(一)依靠制度建设完善老年群体的法律保障系统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对于现代国家提出了新的治理要求,以行政性管控为目标的政府在职能应用上应淡化行政色彩,推动“管理”向“治理”升级,强化在基层社会问题领域的服务性功能。具体而言,要以制度为先,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老年人权益保障》在禁止和预防各种形式的家庭老年人虐待方面的规定和惩罚措施,做到有法可依,提供坚实可靠的法律保障。此外,严格执法是治理该问题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协同立法、司法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优化执法效率,提高执法水平,着眼于实际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提高控制手段的应用性和嵌入性,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努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性社会组织建设

“社区”是搭建政府和家庭沟通渠道的桥梁,能够依靠其地缘性优势吸收政府的相关资源和控制手段“嵌入”家庭之中,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上级部门,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和解决。社区在“社会治理”的政治语境中的协同治理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得到法律形式的认定和自治权力的让与,政府与社区对于“权力蛋糕”应进行合理分配,对基层社会事务的处置权限也应进行制度化界定。同时,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建设的自主性,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引导服务型社会组织深入到社区内部,例如在涉及虐待老人事件中,就可以在社区内部设置公益性或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和法律求助咨询中心,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相对处于弱势的老年群体搭建问题反映平台,及时、有效地介入到问题家庭的矛盾之中,减轻事件发现不及时或治理效果不理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反应效率和解决效果。

(三)推动具有中国意蕴的时代性家庭伦理的建构和发扬

我们必须着眼于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内核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髓进行“流程再造”,重点挖掘和创造体现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的行为规范,提升家庭生活对于每一个原子化个体的吸附力,从而弥合个体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断裂”状态。通过对传统伦理的“扬弃”并与现代价值观念加以融合,对于中国“家文化”的复归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唤起公众对于老年群体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认同和尊重,从而为防止虐待老人行为的发生奠定心理基础,这也是治理虐待老人问题的根本之道。

>>>下页带来更多的社会学论文范例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屈智芳.社会保障与女性职业发展[D].郑州大学2010 [2]朱力等着.社会学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刘少杰主编.国外社会学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美)戴维·迈尔斯()着,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刘杰,徐祥运编着.社会学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李春凤.不同组织高学历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差异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 [7]程慧.我国女性职业结构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9 [8]耿飞.社交网络中趣缘群体互动模式转换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9]洪睿旋.微博环境下女性话语权的现阶段提升与再提升困局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0]张廷成.社会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中国退役运动员再社会化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11]赵雯雯.选秀类电视节目作为新型向上流动途径的社会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3 [12]冉娟.公共部门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13](美)孙隆基着.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刘梦主编.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刘泉红,刘健.国外中小企业政策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1(19) [2]赵玲玲.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学术研究.2011(08) [3]张彻.区域经济差异识别及预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 [4]李红艳.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J].数据.2011(08) [5]赵德余.广东积分落户管理政策的经验及其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13(08) [6]何雨.农民工市民化中的制度冲突与出路前瞻--基于江苏农民工市民化的经验[J].上海城市管理.2013(04) [7]李璐颖.城市化率50%的拐点迷局--典型国家快速城市化阶段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3(03) [8]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 [9]王文军.中国企业的技术资产剩余索取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4 [10]肖红蓉.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武汉大学2010 [11]钟怀宇.城市化进程中非均衡性制度安排的改革与创新[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02) [12]王本兵.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13]刘国新.中国特色城镇化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14]王建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合理预测方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 [15]叶玉瑶,张虹鸥,许学强,周春山.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J].地理研究.2011(12) 社会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王一鸣.中国城镇化进程、挑战与转型[J].中国金融.2010(04) [2]刘梦琴.广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J].南方农村.2010(06) [3]姜达洋.国外产业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05) [4]昝剑森,刘扬.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06) [5]晏月平,廖炼忠.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6]窦金波.以制度创新推进城市化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 [7]邢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浅议[J].大众文艺.2009(24) [8]李爱芹.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和完善--以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03) [9]周小刚,陈东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理论阐释与政策选择:农民工市民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 [10]周弘.国外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面面观[J].求是.2009(22) [11]周小辉,屈胜喆,夏沁田.论发达国家城乡一体化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9(10) [12]鲁德银.土地城镇化的中国模式剖析[J].商业时代.2010(33) [13]鲁德银,王习春.试论中国特色城镇化新道路--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变迁与城镇化政策[J].孝感学院学报.2009(05) [14]孟祥林.城镇化进程模式:从发达国家的实践论我国存在的问题[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15]田永坡.德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现状及改革趋势[J].行政管理改革.2010(04) 猜你喜欢: 1. 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2. 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3. 社会学论文参考 4.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5. 关于社会学论文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研究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是韦伯。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从比较的高度去探讨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韦伯试图回答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且仅在西方文明中,才出现了一种被西方人所认为的其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应归结为哪些事件的合成作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第一项研究。

在书中韦伯讨论了伴随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而出现的新教伦理及后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整个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影响。该书最初分两部分发表于《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献》(1904-1905)第七卷和第十一卷。1920年作为《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第一部分被重新出版。在新版本中韦伯做了许多修改,并在注释中加了不少新的材料,同时回答各种批评。马克斯·韦伯(德语:Max Weber,1864年4月21日-1920年6月14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韦伯最初在柏林大学开始教职生涯,并陆续于维也纳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大学任教。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是公认的现代社会学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的社会变迁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理性化,在韦伯看来,人类历史的演进和社会变迁揭示社会生活的理性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行为有非理性走向理性,但是理性化的过程并非渐进或连续的。资本主义的发展载人的态度和气质方面需要有急剧突破和飞跃,这一动因就是欧洲宗教改革中崛起的加尔文教派和路德教派等基督教的新教教义的逻辑和心理的眼里所产生的“世俗禁欲主义精神”。基督教的禁欲精神就是让教徒更加注重来世、成为上帝的选民,因此他们赚钱但是并不乱花钱,他们把钱用去投资,所以慢慢产生了资本主义,读后感《《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资本主义不仅仅是在西方的近代才产生,而在古代的东方就有出现,只是没有象西方这样发展得这么发达。资本主义在西方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不仅为西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世界的发展过程,改写了西方甚至是世界的历史。韦伯指出:初看上去,资本主义的独特的近代西方形态一直受到各种技术可能性的发展的强烈影响,其理智性在今天从根本上依赖于最为重要的技术因素的可靠性。然而,这在根本上意味着它依赖着现代科学,特别是以数学和精确的理性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的特点。因此西方在工业生产中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东方没有将科技用于生产力中,所以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快。韦伯分析如在其它情况下一样,资本主义利益毫无疑问也曾反过来有助于为理性的法律方面,在试图做出这种说明时,我们首先考虑了经济状况,因为我们承认经济因素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的。韦伯指出,在构成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乃至整个近代文化精神的诸基本要素之中,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其实这也是韦伯在这部著作中所要论证的观点。韦伯同时还指出,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并不仅仅是宗教改革的某些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也并不是宗教改革的产物。同时,韦伯还指出,作为基督教的主要特性的禁欲主义也是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理性化的发展。

韦伯在该书中论述宗教观念(新教伦理)与隐藏在资本主义发展背后的某种心理驱力(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全书正文分上下两篇,共七章。韦伯力图使用分析统计数字确立一个事实,即资本主义兴业兴趣和成功率与基督教新教背景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韦伯指出:“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状况: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资本主义愈加放手,这一状况亦愈加明显。”韦伯引证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来分析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认为虽然很难说资本主义精神已全部包含在他所引证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里,但这些话确实以近乎于典型的纯粹性保存着我们正在寻找的资本主义精神。这就是“认为个人有增加自己的资本的责任,而增加资本本身就是目的。违犯其规范被认为是忘记责任”这样一种观念、一种奇特的伦理、一种精神气质。就是说韦伯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是指个人把努力增加自己的资本并以此为目的活动视为一种尽责尽职的行动,把赚钱本身当作一种目的,当作一种职业责任,被看作是一种美德和能力的表现。韦伯说:“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韦伯所定义的理想资本主义是有严格限制的,不是通过抢劫、掠夺等暴力手段获得原始积累,而是以合理地计算收支,有条理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为特征,这种现代理性资本主义的经济行为,与新教徒那种井井有条、系统安排的入世禁欲主义生活方式是完全相一致的。新教入世禁欲主义伦理为资本主义企业家提供了一种心理驱动力和道德能量,从而成为现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也是现代资本主义得以产生的重要条件之一。理性资本主义与新教伦理都只出现在西方文明中,而且,在韦伯看来,几乎所有与理性资本主义有关的种种因素也都是西方文明独有的。上自古希腊时代延续至今的民主代议制度,下至体现理性化灵魂的股票、支票、债券等商业化手段,无不反映了理性主义的特点。西方文明不同于其他文明的一般特征,就是理性主义。其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整个西方文明传统。不同的文明形式产生各自独有的精神核心,宗教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发生在西欧的新教改革原本是出自宗教动机,但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而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杰出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是古典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人物。在西方,他的名字经常和卡尔·马克思以及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海姆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被奉为当代社会学的三位精英。以其渊博的学识、精深的造诣、极为丰富的著述成为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界的巨人,被西方学术界一致奉为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开创者、宗教社会学理论的鼻祖,在20世纪很少有学者能像韦伯那样对社会科学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作为一个在近代欧洲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人,他所有研究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西方文化特有的理性主义问题”。其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部分就是宗教社会学。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从比较的高度,去探讨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宗教社会学的研究,韦伯试图回答为什么在西方文明中而且仅仅在西方文明中,才出现了一种被西方人所认为的其发展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究竟应归结为哪些事件的合成作用?《宗教社会学论文集》是韦伯著名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这一系列的第一项研究,也是韦伯自己所建立的宏伟大厦的一块基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最初分两部分发表于《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文献》(1904-1905)第七卷和第十一卷。1920年作为《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的第一部分被重新出版。在新版本中,韦伯做了许多修改,并在注释中加了不少新的材料,同时要回答各种批评。在这部著作中韦伯讨论了伴随欧洲宗教改革运动而出现的新教伦理以及后者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整个西方理性化进程的影响。令人肃然起敬的是,韦伯的大量学术论文与专著正是在病重到逝世的十几年中以惊人的速度出版的。可以说,韦伯的重要成就,包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都是在此期间做出的。韦伯在其短短的56年中写出了众多学术专著,但由于韦伯过早地去世,使他未能完成自己庞大的研究设想。韦伯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学,他创造性地框架了现代社会学的体系,他不仅仅在诠释社会学研究领域有巨大建树,在经济史学派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还广泛涉及历史学、法学、政治学、宗教学、哲学乃至音乐、艺术等各个学科。韦伯的社会学及其相关的主要论著有:《中世纪商社史》(188年)、《罗马农业史及其对国家法和私法的意义》(1891年)、《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神》(1904-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1906年)、《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1909年)、《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1911-1913年)、《儒教与道教》(1915年)、《印度教和佛教》(1916年)、《古代犹太教》(1917年)、《作为职业的学术》、《作为职业的政治》(1919年)、《城市社会学研究》(1920年)。韦伯去世后陆续整理出版的有:《经济与社会》(1921-1922年)、《音乐理性的及社会的基础》(1921年)、《政治论文集》(1921年)、《科学论文集》(1929年)、《经济通史》(1924年)、《社会学和社会政策文集》(1924年)、《国家社会学》(1956年)等。克尔凯郭尔曾经说过:你信仰什么,你就该生活什么。通过韦伯的论证阐述,我们可以看到,信仰作为个体精神世界的基石,对当代西方社会个体产生的巨大“聚变作用”。 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

会议论文集出版社

在会后的9个月内吧,别急,等等

首先看会议合作的出版社,出版社直接决定EI检索的概率。如果是IEEE、WIT、TTP或者CRC,基本上都能够检索。如果是其它不出名的出版社,就不一定检索。其次你再看看会议的举办次数,如果举办多次,就去EI数据库查查该会议往届录用文章EI检索的情况,如果往届的都检索了,那么这届会议也没啥问题。当然以上两条只是大概判断下,如果想更加精准的判断会议是否被EI检索,可以百度搜:EI学术会议中心,有详细的判断方法和很多EI会议的知识,值得学习下。

从目前来看2015年该出版社的文章一篇都未被ei检索该出版社的期刊无一在ei期刊目录中从2014年来看该出版社的会议只有6个被ei检索因此如果指望该出版社的论文集被ei检索希望渺茫且遥遥无期

社会学论文集是谁的著作

费孝通著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20) 《政治论文集》(1921) 《学术理论论文集》(1922) 《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1924) 《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 《经济与社会》(1922)《中国宗教:儒教和道教》《印度宗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社会学》《古代犹太教》《音乐之理性的和社会基础》《科学论文集》《一般经济史》《国家社会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政治论文集》、《政治论文集》、《学术理论论文集》、《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等。马克斯·韦伯,经济学家,出生于德国图林根,毕业于海德堡大学,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

汪洲树人(1911-1996)在他的一生中写了许多书籍,其中包括几部有名的文学作品,以及一些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方面的著作。汪洲树人的文学作品有《汪洲树人文集》(1947年)、《十一月的梦想》(1948年)、《萤火虫》(1951年)、《毛胡铁路》(1952年)、《洪湖》(1953年)、《梦想寻踪》(1955年)、《海上集市》(1961年)、《秋收之时》(1962年)、《新北京》(1964年)、《汪洲树人文集第二册》(1965年)、《汪洲树人作品集》(1971年)、《一九八四年》(1984年)、《汪洲树人文集第三册》(1989年)等。汪洲树人的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著作有《汪洲树人社会学论文集》(1960年)、《汪洲树人社会学论集》(1966年)、《汪洲树人中国政治经济研究》(1971年)、《汪洲树人中国历史研究》(1978年)、《汪洲树人中国社会发展研究》(1986年)等。

韦伯的主要著作什么?马克斯·韦伯,经济学家,出生于德国图林根,毕业于海德堡大学,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谈判,并且参与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 其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20)《政治论文集》(1921)《学术理论论文集》(1922)《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1924)《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1924)《经济与社会》(1922)《中国宗教:儒教和道教》《印度宗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社会学》《古代犹太教》《音乐之理性的和社会基础》《科学论文集》《一般经济史》《国家社会学》伯的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政治论文集》、《政治论文集》、《学术理论论文集》、《社会史与经济史论文集》、《社会学和社会政策论文集》等。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