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美高校国防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10:50:40

中美高校国防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

国防教育涉及一个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国防教育有其优良的传统。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国内外形势的风云变幻,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部分大学生国防道德情感缺失的问题日渐突出,使高校的国防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主动迎接挑战,积极研究大学生国防道德教育中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本文正是从这一问题的现状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了一些研究。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选题的来源,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凝练了大学生国防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即热爱民族的自尊自信教育,激发情感的荣辱观教育,心忧国家的居安思危教育。第三部分,就强化大学生的国防道德教育提出了必须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一是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虚实相宜原则;二是现时性与超前性相结合的纵横兼顾原则;三是自觉性与强制性相结合的张弛有度原则;四是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的内外互补原则。第四部分,创新大学生国防道德教育的五条有效途径:一是强化军训,丰富大学生国防道德认识;二是营造氛围,升华大学生国防道德情感;三是搭建平台,形成国防教育多样格局 答案补充 第一章绪论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现状思路与方法论文创新点研究的意义第二章丰富大学生国防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热爱民族——自尊自信教育激发情感——荣辱观念教育心忧国家——居安思危教育第三章强化大学生国防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思想性与趣味性——虚实相宜的原则现时性与超前性——纵横兼顾的原则自觉性与强制性——张弛有度的原则民族性与国际性——内外互补的原则第四章创新大学生国防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强化军训,丰富学生国防道德认识营造氛围,升华学生国防道德情感搭建平台,形成国防教育多样格局投身实践,夯实国防道德教育基础拓宽渠道,利用多种国防教育资源第五章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关于基层教育局体、卫、艺、国防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网络建设初探分析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研究论高校学生军训制度化建设我国现行兵员运作机制暨增量兵员、存量兵员和减量兵员可持续发展依托江西省普通高校培养军事人才的调查研究国防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影响的研究论大学生自主性国防教育的模式高校国防教育现状问卷调查与对策探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德育的融合潍坊市人民武装部日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江西省高校军事理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927-1945年南京国民政府学校国防教育研究素质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研究高校国防教育效益问题研究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基础教育职能的初步研究陕西省高校国防生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国防生军事素质的优化研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武装干部进修培训的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我国国防生培养工作机制研究江西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藏区中小学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调查研究中美高等教育依法治教之比较研究中国军事体育社会化的研究分析战后美国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及启示军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员敬业精神及其塑造美国高等教育政策影响下的大学课程设置舆论战背景下高校传媒人才的培养研究

浅议大学国防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高校国防教育是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以及军事选修课的统称。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便注重在高等学校开展国防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贯彻新的《兵役法》为契机,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一、高校国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理念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人们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和荣誉而奉献一切的高尚道德和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国防教育,是根据国防的需要来培养人的活动,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体高校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国防观念的一切活动。由此不难看出,从内容、对象上讲,国防教育是从属于爱国主义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国防教育从实质上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期的高校中,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就是由国防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和本身具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国防教育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坚强阵地。二、高校国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高校国防教育将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作为教育的重点,并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赋予新的内涵,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一)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全面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昭告世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的鲜明特征,就是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使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兴盛我荣耀,国家衰败我耻辱”的观念,这也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二)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拓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在政治观念、国家意识、民族利益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它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教育法》、《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开展的国防教育,凝聚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目标、原则、对象上与爱国主义教育保持高度的一致,以其特有的教育内涵,在全方位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和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拓深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已经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伟大力量。(三)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觉性1662年到1796年,满清政府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努力,中国出现了被史学家称为“康乾”盛世的兴盛时期。当时疆域辽阔幅员广大,人口达亿,国家财力占世界总财力的1/3,总体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但是,为什么在仅隔44年后,即从1840年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竟把大清帝国打得一蹶不振,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呢?究其原因,除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弱,经济科技落后外,主要是清政府国防废弛,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异常淡薄,以致中国国防力量极其虚弱,整个国家处于“有国无防”状态。当今世界是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期,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复兴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作支撑,也更加需要全体社会公民具有更强烈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精神长城。国防教育使学生明白,随时接受祖国的挑选,懂得公民的国防权力和义务,树立青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护国之智。今天,我们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历史、面对现实,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安全和尊严,真正做到“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美学前教育比较研究的论文

中外国家在数学标准的内容条目、框架、分布和侧重点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

学前一年的数学教育需紧紧围绕数与运算、量、空间三大内容来展开。恩格斯认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量、形反映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抽象关系,教师应通过实物、图像和符号等表征方式让学前儿童从周围环境中抽象出这种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应用于现实的日常生活当中。

发挥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优势,重视学前一年数学教育的“双基”。从TIMSS等国际测试来看,英美两国数学教育经过曲折的发展,重新认识到基础的重要性。从幼小衔接的角度来看,学前一年数学教育能为基础教育奠定“双基”的基础。

国际交流与借鉴是学前一年数学教育发展的基石。由于英美等国在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国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方面表现出差异。虽然我们不可能照抄照搬他国的经验,但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国际经验与本土经验的融合与发展,能为学前一年的数学教育提供新鲜的血液。

2007-2-2 作者:曾芝兰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月 [摘要] 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对其日后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美国家长更看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而美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家庭教育;育儿观;传统;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看过《刮痧》这部影片的观众一定会注意到其中一个场景:一位中国父亲在看到自己儿子丹尼斯与他的外国老板的儿子打架时,让丹尼斯向老板的儿子道歉,遭到拒绝后给了自己儿子一个耳光。这位父亲这样做是出于对他老板的尊敬,隐含的意思就是“因为你的缘故我才惩罚我的儿子”。但这一幕却让他的老板感到特别吃惊,很迷惑为什么一个父亲要通过打自己的儿子来表示对别人的歉意?这就是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的一个明显差异。[1]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仁爱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通常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可以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逻辑中有这么一条,即“长者恒为师”,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儿童也由此学会了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懂得了父母比朋友重要,长者是权威的象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并加以重点保护,孩子成了中心人。对孩子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好吃的让孩子独享,该让孩子做的却由父母包办代替了。他们过分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生活上过分优待孩子,经济上过多偏重孩子,这就造成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 而在美国家庭,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言有独到之处,父母还会给以适当的奖励。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职业,能否在顺境中度过一生。基于这种期盼,很多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父母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愿意。为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2]与此相比,美国家庭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注重培养锻炼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意志的锻炼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劳动,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自身的能力特长,增长才智,并养成刻苦、节俭的好品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差别,使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不让孩子沾家务活的边。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于是出现了小学生还要家长接送,中学生还要家长洗衣服,大学新生入学还要家长护送。 2.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 3.经济上的放任。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裤带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3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4.学习上的过于严厉。与生活、经济、社交上的纵容相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却要求很高,甚至达到一种苛刻的程度。古往今来,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当孩子出生后就以天才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孩子。[3]平时,孩子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让孩子再做一套同步练习题,以求巩固。弄得孩子精疲力尽,一旦孩子辜负了他们的期望,那只能通过打骂这一招来解“恨铁不成钢”之怒。 而美国家长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父母除了照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如游玩、学习都让孩子自主选择。如让他们从小就有存放个人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整理房间,布置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包办,顶多在一旁提醒参谋。[4]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许多家庭,对孩子的零花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基本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此外,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太多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孩子对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为什么要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人生道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沟通、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育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来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花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让人觉得无能。所以必须工作,才能做到经济上独立。(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美国不少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深知金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好习惯。(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美国孩子更能吃苦,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综上不难看出,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和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要提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无论从家长的价值观、育儿观看,还是从家庭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看,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然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也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自觉转变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扩展家庭教育的领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下一代。 还有这个:

外国有有很多国家?你是想了解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比较?

中英美三国学前一年数学教育内容的比较

(一)三国学前一年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条目比较

英国议会在1988年将学制分为四个关键的阶段(key stage),即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段1和关键段2(5~7岁和7~11岁);中等教育阶段的关键段3(低段)和关键段4(高段),涉及到11~14岁、14~16岁两个年龄段。新的国家课程与旧的国家课程相比在学制划分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将义务教育的时间延伸到了18岁,关键段1的第一年为5~6岁,即学前一年。美国数学课程标准历经多次改革,从2000年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出版《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到2006年公布扩展版的《从学前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再到2010年推出了首部绝大多数州共同采用的《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把K段(kindergarten,指5~6岁)一直作为课程标准的起始阶段。中国有年龄划分的学前儿童课程标准(纲要)是从1951年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开始,在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继续沿用,且是以学习领域为框架进行编排的。为便于比较,本研究扩大了对比的范围,英国与美国分别以KS1和K-1条目(5~7岁)、中国以科学领域条目为比较样本,从表1显示,三个国家学前一年数学内容条目在相应领域或阶段所占份额有明显差异。可以看出美国学前一年的数学条目内容明显高于中国和英国。

(二)三国学前一年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框架比较

从三个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来看,三国呈现出相互学习的痕迹。英国在1989年颁布了英国有史以来首个统一的国家《5~16岁数学教学大纲》。此后,虽然历经多次修订,但其组织结构基本未变。2013年颁布的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则是在与芬兰、比利时、新加坡、美国等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国际比较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美国则在经历了保守主义和进步主义长期的“数学战争”之后,逐渐认识到了东方数学教育的优势,认为“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确需要好好向中国学习”,开始向新加坡和中国学习。而中国幼儿园课程标准在经历了“苏联模式”的影响后,逐渐引入欧美教育理念,整合了数学与科学领域,并在《指南》中进一步明确了2001年以来科学领域不太清晰的一些关系。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框架构成上由规定的学习内容和不规定的学习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不规定的内容相当于学习该内容时的注意事项及指导,与中国《指南》中的教育建议相当,它是不要求学校教授的内容;美国各学习内容由领域、标准和标准集三个层次构成,并且在内容标准中附有数学学习的过程性标准;中国则呈现了年龄标准和教育建议。如表2所示,美国在课程标准基本框架构成上趋向于详细的阐释,中英两国则给予了教师更多的空间去实施课程。

从内容框架看:虽然三个国家学前一年数学内容均涉及到了数量与几何内容,数量都强调了加减运算能力,几何都强调了空间图形与空间方位;但也有不同的方面,英国、美国在学前一年还强调了计数、基数、十进制、测量等,英国还强调了“乘法与除法、分数”等内容的学习。各国学前一年数学标准具体内容框架如表3。

(三)三国学前一年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布比较

学前一年数学内容主要涉及到数、运算、测量、空间等内容。数、量、空间,是数学教育的三大内容,也是课程标准重点关注的内容。由于各国数学课程发展历史的不同,因此在各内容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保守主义者认为“进步主义者所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太不重视学生对基本算术运算的掌握和对基本的数的知识的记忆,对必不可少的重复性训练重视不够”,因此在《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中,学前一年的数学教育尤其强调“数与运算”;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自1989年后,先后经历了四次修订。2010年,卡梅伦政府启动了国家课程的修订。英国通过比较其他国家的数学课程标准,发现“各地都把数(代数)、几何与测量、数据与统计(概率)等数学内容,熟练的心算和笔算、问题解决、数学推理等相关数学过程,作为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领域”;“英国对数据与统计(概率)的要求较高,而数与代数则有待改善和提高”;中国数学教育历来重视“计算”,幼儿园的数学教育通常被称为“计算”、“算术”等,随着国际数学教育的交流,逐渐平衡了数与运算、空间、量三者的关系。

表4的数据反映了中美英三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中英美三国在内容分布上的共同之处表现为:“数与运算”和“几何”所占比重较大。如在“数与运算”内容方面:英国涉及数、运算与代数、分数、乘除法等,共12个条目,占整个KS1阶段的;美国涉及计数与基数、运算与代数两个方面,共13个条目,占K-1阶段的;中国则包括数量及运算,共3个条目,占整个科学领域的。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三个国家都较为重视“数与运算”、“几何”两个内容。三个国家在内容分布上的不同之处是:(1)英国强调5~6岁儿童要学习分数、乘除法,中国强调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2)虽然美国和中国在内容分布上大致相同,但两个国家学前一年数学各主题内容的条目数量上有较大的差异;(3)英美两国更强调“数与运算”(计数与基数、运算与代数),英国该标准条目达到了12条,美国该标准条目达到了13条,均远远高于其他主题内容,中国则在“数与运算”、“几何与量”两大内容方面基本保持平衡。

(四)三国学前一年数学课程标准内容侧重点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国家各主题的具体内容,可以揭示出三国对各数学内容的重视程度的差异。

“计数与基数”涉及到唱数、计数、数量、数字和数学语言几个内容。除了中国《指南》中没有特别强调外,英美两个国家都对这部分内容给予了关注。英美两国关注的相同点表现为:唱数方面,唱数的范围都是唱到100,唱数的方式都要求能从1或1开始数;计数方面,都强调按群计数,十个十个数;数字的书写方面,都要求能书写20以内的数字,以及理解多1和少1的数字关系。英美两国不同之处在于:英国更强调顺数、倒数;美国对计数的要求更全面,英国强调按群计数的方式更多;英国强调运用物体、图形(数轴)、语言等方式表示数量,美国强调儿童对基数概念的掌握以及20以内数量守恒;美国强调10以内数字的比较及其意义;英国强调使用数学语言,如大于、小于、更多等。

“运算”涉及到10以内和10以上数的运算。三个国家在加减运算方面的相同之处是:都要求儿童能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加法是合并、增加,减法是分开和拿走;都强调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加减运算,如实物操作、文字题、绘画等;都关注了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更强调10以内数的加减,英美两国还提到11到20的加减;而英美两国在侧重点上又有差异,英国更强调20以内1位数、2位数的加减,美国更强调运用绘画、实物操作、等式等理解十进制的含义。此外,在理解加减法的途径上,美国采用了更多的方法,并且认为10以内数的分解组合是基础;英国更强调数学术语的学习,如读、写加号、减号、等号,并用语言解释这些术语的含义(加号是增加、放在一起,减号是拿走,等号是总共、总数)。

“测量与数据”内容主要涉及到描述、比较不同的物理量,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录等。三个国家在这部分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关注物理量的知识。当然也有不同,除中国外,英美两国都强调了对量的比较、描述,而仅要求理解;在测量的范围上,英国更具体,不仅包括长度、重量、高矮,还包括了体积、容积、钱币和时间;中国对测量的要求可能更难,中班时就已涉及到比较、描述物理量,大班时则要求理解量的相对性;英国更强调测量语言的使用,如“使用语言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事情(比如,之前和之后,接下来,首先,今天,昨天,明天,早上,下午,晚上)”、“运用与日期有关的语言词汇,包括星期几,星期、月、年”等;中美两国都强调了对数量的测量,美国强调在分类基础上对一定量的物体进行统计、排序,中国强调利用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数量关系。

三个国家在“几何”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拼搭、空间方位等。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使用图形特征、空间的方位词及描述物体位置的词汇,如上面、下面、旁边、紧挨着、前后等。不同之处在于:除中国以外,英美两国都强调对二维和三维图形进行识别、描述、命名,虽然都强调比较图形,但美国还要求“能使用非标准语言描述图形的相同点、不同点、局部构成(如有几条边和几个顶点、几个角)和其他属性(如有相等的边长)”;英美两国都强调图形的守恒,识别不同方位、大小的物体形状或图形;中美两国都强调图形的组合,美国强调实物组合和图形组合,如“用材料搭建或绘制物体形状”、“把简单的形状组合成新的图形,如两个三角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中国更强调用图形拼搭物体,如“能用常见的几何图形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空间方位方面,英国强调了空间的运动与旋转,如“整个旋转,旋转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中国强调“左右”方位以及在生活中拿取物品时获得方位的概念。

除以上内容外,英国还强调了乘除法及分数知识,认为教师应“利用具体物体、图形表征以及数组计算等,解决1位数的乘除法”,教给“儿童识别、发现和说出一个物体、形状或数量中的1/2、1/4”。中国还强调儿童模式概念的发展,认为幼儿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中国和美国教育的比较论文题目

为何中美教育的差距始于高中,美国的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公立中小学教育,其实并不比中国优秀,斯坦福大学马立平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对比研究,发现23名随机调查的美国小学教师,只有9个人正确做出1又1/4除以1/2的答案;而72名中国小学教师,全部都做对。另外,对于“除以二分之一”的数学概念,没有任何一个参与研究的美国小学教师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所有的中国小学教师都正确答对。教师如此,学生的水平可想而知。很多宝贝的父母想不明白,美国高中教育到底好在哪里-其实这也是两个国家的教育观念不同所致,美国人相信“不落后于终点”;中国人觉得“不落后于起点”更重要。美国与中国教育的差距,始于高中。1.学制上差距:为何中美教育的差距始于高中,大部分美国高中阶段是9-12年级,有四年的时间学习。中国的高中阶段其实只有两年,第三年要准备高考,基本就没多少机会学习新知识。2.课程上差距:为何中美教育的差距始于高中,美国高中是学分制的,因此可以开出比中国的高中多得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这点中国大部分高中都无法相比。3. 教师水平差距:为何中美教育的差距始于高中,美国的高中,因为要开大学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就要很高。美国的高中教师很多都有硕士、博士学位。美国的教师执照课程跟中国不一样。中国能考到教师证书就能当老师。但是,美国无论学位,一律要读两年教师执照课程。假如是本科,四年师范后还得再读两年执照课程才能当老师,在中国,博士会去中学当教授是凤毛麟角,因此,在教师水平上,中国就落后一截了。4. 科目程度差距:美国的高中可以开相当于大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公共课程度的科目,中国的高中基本是不会开大学程度的课的。美国大学、科研机构、医院、商业机构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协调高中生的课外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因此,美国高中生可以到大学上课,可以到科研机构,跟科学家一起做研究。可是在中国哪家科研机构可以让高中生参与项目研究-5. 美国有重点高中,甚至有“全国重点高中”:为何中美教育的差距始于高中,按照成绩高低,根据入学成绩高低录取学生,有专门给能力最高的学生读的“荣誉”班(honorsclass),天才学生读的“大学预修班” (APclass),有全球承认的“国际班” (IBclass)等等。中国是全部混合在一起教育,不可同日而语。

中西方由于各方面的不同,因此在 教育 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篇1:《浅析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摘 要:当代世界激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进一步适应当今世界的要求,我国教育也应吸取西方教育的精华,从而完善自身。 关键词:教育 理念差异 中西方 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于学校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能力需求之间的关联性存在质疑。无论是中国教育还是西方教育都有所长有所短,通过对比,找到对方的精华部分进行学习与改革,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明智之举。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探析。 一、中西方课堂 教学 方法 的差异 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 西方教育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老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得成功,所以西方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除了课堂气氛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一样外,中美两国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差别。中国老师更多的是教授学生知识。我们对于老师的评定也是:“传道”,“授业”,“解惑”,和“学高为师”等等这样的字眼。可见在中国教育中,知识本身的重要性。但是美国老师希望教给学生的如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非知识本身。基于不同的目的,教学的方法也截然不同。中国的课堂,老师以教授知识为主,学生需要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然而,在美国课堂上,老师是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是以学生或学习者为主导的课堂。老师并不是课堂上讲话最多的人,老师只是提供话题和引导讨论的人。学生是课堂上发言和参与讨论的主体。[1]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教学方式的不同导致了老师或者学校对于学生评价的不同。中国老师看重的是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美国老师看重的是一个学生是否具有不同于他人的观点。[2] 二、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在中国,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最直接方式是教师们追寻的目标。而在美国,问题本身并不重要,一个问题往往被反复讨论,并寻找出不同意见来进行比较。所有这些不同,究其根本在于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在中国教育理念中,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美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去问任何一个美国教育者,他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评性思维。麻省国际学院的院长,布兰达芬博士,一个从事教育工作36年有余,曾担任过高中老师,校长,大学校长的教育家,在多次与笔者的交流中讲到:美国教育从学生上幼儿园的第一天起,到大学 毕业 ,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3] 三、中西方教育观念及思维模式的差异 东方教育的目的以增加知识为主,视知识比创造力重要。在中国,老师们认为创造力是―种缓慢的过程,它依赖于坚固的基础知识。而西方教育的目的是寻求高层认知能力的学习,老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问,批判性的思考,建构、挑战知识。西方的教育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社会作准备。而我国的教育重视 文化 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 自然科学知识 比大多数国外学生多,而且中国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神集中,这种教育理念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合上述,我认为中西方教育各有特色,各有短长,我们应该站在自我超越的立场上,反观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之处,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的精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以更好地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培养出更多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魏少敏;现代学习理论及中西方教育差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周慧;中西教育观之比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李朝春;教育观念创新与创造性课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 ; 2000年 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篇2:《中西方传统 家庭教育 差异及其借鉴意义》 【摘 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阵地。家庭教育在家庭文化传承,在个人甚至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也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家庭教育;异同 前言: 家庭教育是人生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阵地。家庭教育在家庭文化传承,在个人甚至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也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是维系社会的基础和细胞,天下之本在于家,家齐则民安。中国自古以来,无论是豪门官僚还是庶民百姓,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为了处理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和平稳定,需要特别重视家教,可以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传统家庭教育在形成中国人的个性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传统家庭教育之真谛,在于用传统美德、民族精神教育其子弟,诸如自立自强、勤奋好学、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国家、尽职尽责、重义轻利、不畏强暴、热爱和平、同情弱小、诚实忠厚、克己节俭、待人以礼、注重节操等,都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古人积累的这些优良而成功的家教思想和方法,有几点尤其可为今天的家教提供有益的借鉴: 1、传统家教注重德才兼备。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教子做人,其次才是教子做事。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品德教育,教子女如何做人,是传统家教最突出的特点。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 2、引导教育子女为自己的长远利益考虑。诸葛亮告诫他的外甥、儿子要立志,要“淡泊明志”,“志当存高远”。嵇康在《家戒》中说“人无志,非人也”。司马光指出了为子孙积攒钱财的害处,他认为如果为子孙积财,使子孙只知有利、不知有义,那么积财只会招来子孙游手好闲、不知上进。这种鼓励子孙自立、自强,劝说父母不要为子女积攒钱财的家庭教育传统,在有识之士中间,颇为流行。 3、传统家庭教育强调慈爱与威严并重。韩非对此有一个 总结 ,他说:“慈母有败子”,这个“慈”当然不是一般的慈爱,而是一种溺爱,溺爱会毁掉子女。颜之推总结了家庭教育的 经验 ,认为亲子之间应该有严肃的一面,也应该有慈爱的一面,两者皆不可少。他说:“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4、身教重于言教,教在不言之中。特别强调父、兄在遵守道德等方面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同时尽到教育子女、训导子女的责任。曾子杀猪的 故事 ,所讲的就是曾子以履行自己的诺言为榜样,教育儿子要诚实守信,不得妄语。在中华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此类重视身教的例子不胜枚举。 二、西方家庭教育 1、让孩子学会独立。大部分西方家长认为孩子具有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孩子自己动手并从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甚至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许多国家的家长都很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吃苦精神。例如在美国,孩子从幼儿阶段就在不断认识劳动的价值。孩子要自己动手 修理 、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送报扫落叶铲雪等活计。 2、给孩子自由。西方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因此对孩子是否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而孩子一旦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成功也是自然而然的。反观很多中国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使孩子学习好,在生活上照顾的无微不至,学习之外的事情孩子可以什么都不做。这样孩子得不到锻炼,从学校走出来就缺乏最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其实孩子是树,阳光、水和空气就是他所需要的全部,给孩子自由,让他自由生长,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3、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西方家长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是遇到同样的情况,中国家长很可能对孩子的探索活动用“胡闹”“乱来”“不可能”等类似的话否定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此外,亲近自然,重视慈善事业,相信每个人都可以“Make a difference”等等西方的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中有很多共同之处,如:都对孩子倾注了全身心的爱,都重视孩子日常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都能够与孩子经常沟通等等。总之,家庭教育要注意与孩子之间的平等,要尊重、信任、宽容、鼓励孩子,要重视感情交流并且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 儿童 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教育本身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 Charlotte, Mason, 2004. The Home Education Handbook of Charlotte Mason [M]. Beijing: Development Press of China. [2]Haim, Ginott, 2002. Parent-Child Conversations [M].Beijing:Jinghua Press. [3]Karl,Welter, Welter's Educational Law[M].Beijing:Jinghua Press. [4]Tin, Jennifer, 2005. Lock John's Family Education [M].Beijing:Xinhua Publishing House. [5]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____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齐欣,赵田丰.中国教育调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7]杨冰.细节成就孩子一生[M].北京: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曾仕强.家庭教育[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 [9]赵忠心.中国家教之道[M].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1. 中西方教育差异1000字论文篇3:《浅谈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摘要】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出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地域差异以及文化差异造就了教育的不同形式。中西方学校教育制度的差异培养出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人。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固守规范。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扬弃?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则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挖掘中西方文化在教育观念上的具体表现,追究其存在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教育观念;哲学根源 社会的竞争,知识和智能的较量已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中西方教育存在诸多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教育目的的差异。而教育目的的差异又是源于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化传承方式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也着有很大的差异: (一)教育宗旨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所谓“文以载道”、“ 文章 者,经国之大业也”是其最好的解释。中国古代的教育即是通过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官吏既而来为政治服务的。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西方教育则与中国大相径庭,它们的教育自成体系,与政治的关系比较松散,其培养人才的宗旨在于掌握、使用科技技能。 (二)教育体制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强调“分数”,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所培养的学生缺乏 想象力 ,缺乏主见和创造,这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西方的教育体制则是倾向于能力教育。其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 (三)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首先是知识观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伦理、讲究道德、遵循共同准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而西方文化教育则强调个人价值、尊重学生个性,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究的能力。而西方在教学方法上则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和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独立意识和创造性的培养。第三是师生关系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师生关系方面,历来是注重“尊师敬长”,教师的权威地位在每位学生的心中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听命、服从于老师。而西方教育则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如果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地位,那么学生则占“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 (四)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 思维方式 ,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二、通过以上中西方差异的分析引发出的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的差异,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首先是对西方教育思想加以“扬长弃短” 中西方教育思想渊源上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19世纪末我国自开始学习西方教育制度以来,已经反反复复对西方的不同国家、不同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借鉴,以用来解决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引进和学习国外教育经验时,常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在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国家移植过来后或许会变得面目全非、以致效果甚微或无效,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方两种文明的教育思想在根源上即存在差异。因此,这在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时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在移植时必须要考虑它在中国这块土壤基础上的生长环境,我们既不能被中国国情束缚思维,也不能比葫芦画瓢、盲目引进西方教育思想,而是要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对西方的教育理论加以“扬长弃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正是我们以史为鉴的目的。 其次是中西方两种教育观念的优化结合 纵观中西方教育观念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更清醒的认识一下我国的传统教育,与西方国家的教育相比,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反之而言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的教育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两者的反差是何等的巨大,现在我国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已经相当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将在儿童中占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的长处是情感及教育占优势、智能与体格发育较好、知识面广等;同样也有任性、自私、孤僻、高傲、不合群、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等短处。而做家长的也往往对他们存在着过分注意、过分顾虑、过高期望、过于关怀等心理的和行为的特点。鉴于独生子女及其家长的这些特点,我觉得更有必要借鉴以上西方教育的积极方面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取舍,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具有时代特征、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优教育方案,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P112-115 [2]傅斯年:傅斯年全集[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P6 [3]吴林富:中国教育管理论[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P6、225 猜你喜欢: 1. 论中西方的教育论文 2.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3. 中美教育差异浅析论文 4. 中西教育差异论文 5. 中西教育比较论文

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论文英文

China and The USA educate contrastThere are drama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ducation in China and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eas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est books。All of the book to be done is in the test book and requires no additional research The education in USA is different .It involves the test book , but many times , the students have to do research to answer some of the problems left by the teachers。They would also be given assignments that can last over a few weeks to work on. In there exams .the test papers are created as a challenge for every student, so obviously, no one is supposed to achieve 100 percent. Each of th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education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USA education system encourages students to learn to have individual thought and opinions .They want the students to learn, to ask “Why”. They want the students to learn to be independent in life as well as in their studies. They teach things outside of the books ..They have a variety of curriculums ..They try to bring out the students interests in things rather than just tell them that is what they have to do。Western students spend a lot more time in sports. There is not nearly as much homework for the students so they have time to spend on their hobbies and interests. The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only requires students to finish their test books and have a solid kind of knowledge so that they can reply to their important two kinds of education all have their own disadvantages. One of the disadvantages of China education is that it makes students like a machine which is for studying knowledge and remembering knowledge. And the China education makes that the students have a lot of knowledge, but not teaches them to think of the questions in independence and can not give a creative answer. They only have the knowledge of theory but are short of getting to work practice.

2007-2-2 作者:曾芝兰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月 [摘要] 家庭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最主要场所,对其日后良好习性的养成和智力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在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上,我国家长大多处于统治地位,而美国家长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相处;在育儿观上,中国家长大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而美国家长更看重提高孩子的生存适应能力;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喜欢包办替代,而美国家长更愿意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这些差异导致了两国儿童成人后在生存适应能力上的明显差距。正确认识并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家庭教育;育儿观;传统;素质教育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也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中美两国由于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正确认识和了解两国之间的这种差异,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看过《刮痧》这部影片的观众一定会注意到其中一个场景:一位中国父亲在看到自己儿子丹尼斯与他的外国老板的儿子打架时,让丹尼斯向老板的儿子道歉,遭到拒绝后给了自己儿子一个耳光。这位父亲这样做是出于对他老板的尊敬,隐含的意思就是“因为你的缘故我才惩罚我的儿子”。但这一幕却让他的老板感到特别吃惊,很迷惑为什么一个父亲要通过打自己的儿子来表示对别人的歉意?这就是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的一个明显差异。[1]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仁爱与服从,而美国家庭则注重公正和自由。中国家长通常喜欢“塑造”孩子,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他们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干涉孩子们的自然发展,因此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美国家庭则更重视孩子们的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其差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两种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 我国当代家庭教育受传统的家庭观念影响,家长总是意味着权威,作为统治者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导可以持续到孩子长大以后许多年。另外,在中国人的逻辑中有这么一条,即“长者恒为师”,在家庭中,年长者一定可以教育年幼者,这就在家庭内部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不平等,儿童也由此学会了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懂得了父母比朋友重要,长者是权威的象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慢慢习惯了在多重规则下生活。然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许多家庭走向另一个极端,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并加以重点保护,孩子成了中心人。对孩子采取百依百顺的态度,好吃的让孩子独享,该让孩子做的却由父母包办代替了。他们过分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生活上过分优待孩子,经济上过多偏重孩子,这就造成家庭关系的另一种不平等。 而在美国家庭,家长更注重自由与平等的相处。从小就尊重孩子,重视给孩子的个人自主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独立解决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孩子在父母面前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言有独到之处,父母还会给以适当的奖励。孩子有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的想像或进行创造性活动。 二、两种不同的育儿观 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职业,能否在顺境中度过一生。基于这种期盼,很多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好,父母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若能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再苦再累也愿意。为此,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了生活上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还特别关心孩子的智商,为了能让孩子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以及公民意识等却很少考虑,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什么问题都能解决。[2]与此相比,美国家庭的育儿观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注重培养锻炼他们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所谓锻炼是多方面的,诸如劳动锻炼、意志的锻炼等。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劳动,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炼意志、发展自身的能力特长,增长才智,并养成刻苦、节俭的好品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促其成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由于育儿观上存在着根本差别,使两国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方面大致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生活上的包办代替。中国家长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在生活上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包办代替,不让孩子沾家务活的边。这种包办横向涉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纵向延伸到孩子长大成人。于是出现了小学生还要家长接送,中学生还要家长洗衣服,大学新生入学还要家长护送。 2.社交上的过度保护。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于是限制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一旦孩子与小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或不愉快的事情,多数家长采取袒护自己孩子而指责其他孩子的办法。 3.经济上的放任。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连经济拮据的家庭,家长也要勒紧裤带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不少小学生都拥有手机、数码相机、MP3等高档消费品,这无形中助长了他们奢华浪费的习惯。 4.学习上的过于严厉。与生活、经济、社交上的纵容相比,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却要求很高,甚至达到一种苛刻的程度。古往今来,应试教育一直深深桎梏着中国家长们的思想,导致家长们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能否考取高等学府视为孩子成材的惟一标准。当孩子出生后就以天才的标准来要求、教育孩子。[3]平时,孩子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又让孩子再做一套同步练习题,以求巩固。弄得孩子精疲力尽,一旦孩子辜负了他们的期望,那只能通过打骂这一招来解“恨铁不成钢”之怒。 而美国家长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的教养采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就是从孩子生下来,父母就设法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锻炼。父母除了照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如游玩、学习都让孩子自主选择。如让他们从小就有存放个人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整理房间,布置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包办,顶多在一旁提醒参谋。[4]所谓不放任,一般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宁苦而不娇。家长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第二,家富而不奢。美国许多家庭,对孩子的零花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基本原则是:定期发给,数额多少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而定。第三,严教而不袒。西方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是设法教孩子自己知错改错。此外,美国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不施加太多压力。他们的观点是:孩子对感兴趣的知识自然会努力去学,为什么要强制他们去做本不愿做的事情呢?强拗着去做,反而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人的兴趣、爱好和才能本来就各不相同,孩子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人生道路要让孩子自己去走。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家长拿出时间跟孩子以平等的态度进行沟通、交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肯定,让孩子在尊重和鼓励中成长。 四、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育儿观和教育方法的不同,其教育结果也表现出明显不同。美国孩子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这体现在:(1)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绝大多数18岁以上的孩子,都靠自己挣钱来读书。有的人把钱赚够了才进学校读书,也有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或读读停停,花十几年时间拿个博士学位。孩子们认为,长这么大还伸手向父母要钱很不光彩,会被人家瞧不起,让人觉得无能。所以必须工作,才能做到经济上独立。(2)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美国不少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参与当家理财,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深知金钱来之不易,从而养成精打细算、勤俭度日的好习惯。(3)具有适应社会环境的本领。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美国孩子更能吃苦,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相反,中国的儿童、青少年乃至大学生,虽然学业成绩上不亚于西方,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自主意识,依赖性强,做事被动胆怯,缺乏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不懂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懂得尊敬自己的长辈,在外缺乏社会责任感。 综上不难看出,不同的家庭成员关系、育儿观和教育方法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孰优孰劣非常清楚。要提高未来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素质,这就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因为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我国的家庭教育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无论从家长的价值观、育儿观看,还是从家庭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看,儒家思想影响至深。然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因此我们应该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也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自觉转变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扩展家庭教育的领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下一代。 还有这个:

写作思路:写出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在教育儿女的问题上的根本性差异,表达出两种家庭的不同理念。

正文:

The purpose of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is to train children to be "social people" who can adapt to various environments and survive independently. This expectation is not high“ "Social man" is not a vague ideal, but a plain, easy to operate and broad requirement.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这个期望值不高。“社会人”不是一种缥缈的理想,而是一个平实、易操作而又宽泛的要求。

Therefore, American parents can treat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more easily, dig out the positive elements of their children's personality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let their children realize their self-worth.

所以美国父母能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把子女个性中积极的成分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让子女实现自我价值。

Even if we achieve our goal, we don't pursue some utilitarian goals, such as high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good career. But in fact, such education produces many "unintentional effects", and genius is produced inadvertently.

就算达到目的,也并不追求一些功利性的目标如高学历、好职业,但事实上,这样的教育却产生许多“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应,天才产生在不经意中。

The purpose of family education in China is to train children to be "talented" and have a promising future, a good career and a happy life.

中国的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This expectation is high and utilitarian, because "promising", "good career" and "prosperity" are not a general purpose and are difficult to achieve.

这个期望值高,而且功利性强,因为“有出息”、“好职业”、“顺境”不是一个一般的目的,较难实现。

For this purpose, Chinese parents are particularly concerned about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s. The only requirement for their children is to sit down to study and learn arts attentively and quietly, but ignore their children's talents and limit their creativity.

出于这个目的,中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孩子的天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

As a result, in order to cultivate so-called "talents", they kill their talents and produce many effects of "cultivating flowers with heart".

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产生许多“有心栽花花不开”的效应。

Moreover, due to little consideration of children's character, social adaptability, civic awareness and other issues.

而且由于很少考虑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公民意识等问题。

even if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good, they may not be able to successfully establish themselves in society in the future. Sometimes, their parents' expectations will be completely defeated.

即使学业成绩好,将来也未必能顺利地立足社会,有时候,还会使父母的期望完全落空。

there're many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for the style of family education.

中美学前教育历史比较研究论文

外国有有很多国家?你是想了解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学前教育比较?

中英美三国学前一年数学教育内容的比较

(一)三国学前一年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条目比较

英国议会在1988年将学制分为四个关键的阶段(key stage),即基础教育阶段的关键段1和关键段2(5~7岁和7~11岁);中等教育阶段的关键段3(低段)和关键段4(高段),涉及到11~14岁、14~16岁两个年龄段。新的国家课程与旧的国家课程相比在学制划分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只是将义务教育的时间延伸到了18岁,关键段1的第一年为5~6岁,即学前一年。美国数学课程标准历经多次改革,从2000年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出版《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到2006年公布扩展版的《从学前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再到2010年推出了首部绝大多数州共同采用的《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把K段(kindergarten,指5~6岁)一直作为课程标准的起始阶段。中国有年龄划分的学前儿童课程标准(纲要)是从1951年的《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开始,在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继续沿用,且是以学习领域为框架进行编排的。为便于比较,本研究扩大了对比的范围,英国与美国分别以KS1和K-1条目(5~7岁)、中国以科学领域条目为比较样本,从表1显示,三个国家学前一年数学内容条目在相应领域或阶段所占份额有明显差异。可以看出美国学前一年的数学条目内容明显高于中国和英国。

(二)三国学前一年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框架比较

从三个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来看,三国呈现出相互学习的痕迹。英国在1989年颁布了英国有史以来首个统一的国家《5~16岁数学教学大纲》。此后,虽然历经多次修订,但其组织结构基本未变。2013年颁布的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则是在与芬兰、比利时、新加坡、美国等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国际比较的过程中发展而来的。美国则在经历了保守主义和进步主义长期的“数学战争”之后,逐渐认识到了东方数学教育的优势,认为“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的确需要好好向中国学习”,开始向新加坡和中国学习。而中国幼儿园课程标准在经历了“苏联模式”的影响后,逐渐引入欧美教育理念,整合了数学与科学领域,并在《指南》中进一步明确了2001年以来科学领域不太清晰的一些关系。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在框架构成上由规定的学习内容和不规定的学习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不规定的内容相当于学习该内容时的注意事项及指导,与中国《指南》中的教育建议相当,它是不要求学校教授的内容;美国各学习内容由领域、标准和标准集三个层次构成,并且在内容标准中附有数学学习的过程性标准;中国则呈现了年龄标准和教育建议。如表2所示,美国在课程标准基本框架构成上趋向于详细的阐释,中英两国则给予了教师更多的空间去实施课程。

从内容框架看:虽然三个国家学前一年数学内容均涉及到了数量与几何内容,数量都强调了加减运算能力,几何都强调了空间图形与空间方位;但也有不同的方面,英国、美国在学前一年还强调了计数、基数、十进制、测量等,英国还强调了“乘法与除法、分数”等内容的学习。各国学前一年数学标准具体内容框架如表3。

(三)三国学前一年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布比较

学前一年数学内容主要涉及到数、运算、测量、空间等内容。数、量、空间,是数学教育的三大内容,也是课程标准重点关注的内容。由于各国数学课程发展历史的不同,因此在各内容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保守主义者认为“进步主义者所制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太不重视学生对基本算术运算的掌握和对基本的数的知识的记忆,对必不可少的重复性训练重视不够”,因此在《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中,学前一年的数学教育尤其强调“数与运算”;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自1989年后,先后经历了四次修订。2010年,卡梅伦政府启动了国家课程的修订。英国通过比较其他国家的数学课程标准,发现“各地都把数(代数)、几何与测量、数据与统计(概率)等数学内容,熟练的心算和笔算、问题解决、数学推理等相关数学过程,作为中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领域”;“英国对数据与统计(概率)的要求较高,而数与代数则有待改善和提高”;中国数学教育历来重视“计算”,幼儿园的数学教育通常被称为“计算”、“算术”等,随着国际数学教育的交流,逐渐平衡了数与运算、空间、量三者的关系。

表4的数据反映了中美英三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内容。中英美三国在内容分布上的共同之处表现为:“数与运算”和“几何”所占比重较大。如在“数与运算”内容方面:英国涉及数、运算与代数、分数、乘除法等,共12个条目,占整个KS1阶段的;美国涉及计数与基数、运算与代数两个方面,共13个条目,占K-1阶段的;中国则包括数量及运算,共3个条目,占整个科学领域的。这些数据进一步说明三个国家都较为重视“数与运算”、“几何”两个内容。三个国家在内容分布上的不同之处是:(1)英国强调5~6岁儿童要学习分数、乘除法,中国强调排列在生活中的应用;(2)虽然美国和中国在内容分布上大致相同,但两个国家学前一年数学各主题内容的条目数量上有较大的差异;(3)英美两国更强调“数与运算”(计数与基数、运算与代数),英国该标准条目达到了12条,美国该标准条目达到了13条,均远远高于其他主题内容,中国则在“数与运算”、“几何与量”两大内容方面基本保持平衡。

(四)三国学前一年数学课程标准内容侧重点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国家各主题的具体内容,可以揭示出三国对各数学内容的重视程度的差异。

“计数与基数”涉及到唱数、计数、数量、数字和数学语言几个内容。除了中国《指南》中没有特别强调外,英美两个国家都对这部分内容给予了关注。英美两国关注的相同点表现为:唱数方面,唱数的范围都是唱到100,唱数的方式都要求能从1或1开始数;计数方面,都强调按群计数,十个十个数;数字的书写方面,都要求能书写20以内的数字,以及理解多1和少1的数字关系。英美两国不同之处在于:英国更强调顺数、倒数;美国对计数的要求更全面,英国强调按群计数的方式更多;英国强调运用物体、图形(数轴)、语言等方式表示数量,美国强调儿童对基数概念的掌握以及20以内数量守恒;美国强调10以内数字的比较及其意义;英国强调使用数学语言,如大于、小于、更多等。

“运算”涉及到10以内和10以上数的运算。三个国家在加减运算方面的相同之处是:都要求儿童能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加法是合并、增加,减法是分开和拿走;都强调通过一定的方式让幼儿理解加减运算,如实物操作、文字题、绘画等;都关注了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更强调10以内数的加减,英美两国还提到11到20的加减;而英美两国在侧重点上又有差异,英国更强调20以内1位数、2位数的加减,美国更强调运用绘画、实物操作、等式等理解十进制的含义。此外,在理解加减法的途径上,美国采用了更多的方法,并且认为10以内数的分解组合是基础;英国更强调数学术语的学习,如读、写加号、减号、等号,并用语言解释这些术语的含义(加号是增加、放在一起,减号是拿走,等号是总共、总数)。

“测量与数据”内容主要涉及到描述、比较不同的物理量,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录等。三个国家在这部分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关注物理量的知识。当然也有不同,除中国外,英美两国都强调了对量的比较、描述,而仅要求理解;在测量的范围上,英国更具体,不仅包括长度、重量、高矮,还包括了体积、容积、钱币和时间;中国对测量的要求可能更难,中班时就已涉及到比较、描述物理量,大班时则要求理解量的相对性;英国更强调测量语言的使用,如“使用语言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事情(比如,之前和之后,接下来,首先,今天,昨天,明天,早上,下午,晚上)”、“运用与日期有关的语言词汇,包括星期几,星期、月、年”等;中美两国都强调了对数量的测量,美国强调在分类基础上对一定量的物体进行统计、排序,中国强调利用记录表、统计图等表示数量关系。

三个国家在“几何”方面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拼搭、空间方位等。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使用图形特征、空间的方位词及描述物体位置的词汇,如上面、下面、旁边、紧挨着、前后等。不同之处在于:除中国以外,英美两国都强调对二维和三维图形进行识别、描述、命名,虽然都强调比较图形,但美国还要求“能使用非标准语言描述图形的相同点、不同点、局部构成(如有几条边和几个顶点、几个角)和其他属性(如有相等的边长)”;英美两国都强调图形的守恒,识别不同方位、大小的物体形状或图形;中美两国都强调图形的组合,美国强调实物组合和图形组合,如“用材料搭建或绘制物体形状”、“把简单的形状组合成新的图形,如两个三角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中国更强调用图形拼搭物体,如“能用常见的几何图形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空间方位方面,英国强调了空间的运动与旋转,如“整个旋转,旋转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中国强调“左右”方位以及在生活中拿取物品时获得方位的概念。

除以上内容外,英国还强调了乘除法及分数知识,认为教师应“利用具体物体、图形表征以及数组计算等,解决1位数的乘除法”,教给“儿童识别、发现和说出一个物体、形状或数量中的1/2、1/4”。中国还强调儿童模式概念的发展,认为幼儿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重视学业准备 1 、国际环境 美国的学前课程在此之前不断受到各种新思想和理论的冲击,但他们一直都很排斥纯粹为入学做准备的学前教育。 这一切在六十年代受到了严重质疑,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一向自认为的世界霸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大家对教育的不满情绪爆发了,“几乎是一夜之间,一场课程革命渗透到了美国教育的各个阶段。 1959年,美国科学院邀请了36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共同讨论中小学课程的改革,发表了名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基本思想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早期教育,发掘儿童智力潜力”。 2 、内部环境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种族歧视严重。教育开支分布不均,不同学校设施也相差甚远。因此,黑人掀起了一场民权运动,同时,政府也打响了反贫困战争。 约翰逊总统在1964年签署了《经济机会法案》,其中有一项最受欢迎也最受争议的“开端计划”。该计划主要目的是帮助那些3-5岁的处境不利的儿童做好入学准备,使他们和中产阶级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是一项综合性援助计划,其中教育补偿是最核心的部分,具体做法就是将贫困儿童收容到特设的公立学前班,以实现教育计划均等。而那些关注儿童情感发展的保育学校课程并不能帮助贫困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这也刺激了新的课程改革。 1 、智力发展观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美国人信奉的是“遗传决定论”和“智力固定说”,因此,人们认为在学前期发展儿童智力是没有必要的。 1960年伊利诺斯大学的Hunt教授在《智力与经验》一书中推翻了智力固定的假说,指出智力是遗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1964年Bloom公布了他长期跟踪得出的数据,他认为智力发展的速度是: 1岁儿童达到20%,4岁时达到50%,8岁时达到80%,12岁时达到92%,也就是说, 人的智力3/4是在入小学前形成的。 新发现给学前教育打开了新的一扇窗。 2、认知发展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儿童认知的发展是认知结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皮亚杰理论集中关注逻辑运算,根据研究结果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左右)、前运算阶段(从2岁到7岁);具体运算阶段(从7岁到12岁);形式运算阶段(从12岁到15岁)。 这几个阶段顺序是固定不变的,不可逾越的,后一阶段的发展要以前一阶段为基础。这也说明了学前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皮亚杰并没有将他的理论转化为实践,但他的认知发展论从六十年代一直影响着美国乃至世界。 3、结构主义 此外,结构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也对美国学前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布鲁纳认为人追求知识的过程,就是发现其内在结构的过程。 面对知识的迅猛增长,学校不可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所有知识,只能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是学科的精髓和概要,这就要求课程的设计必须以其为中心。 按照布鲁纳的观点,只要将学科内容转换为符合学生认知阶段性特点的知识形式,使之与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学习兴趣相吻合,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知识都能用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捷径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受到这些理论的影响,美国学前课程走向了主智的道路。 这里介绍几种典型的、影响较大的课程方案: 1、发展—互动课程 发展—互动课程的倡导者认为认知、情感和社会化的过程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 倡导者坚持应该把儿童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而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儿童,更多的是 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做打算,而不仅限于为学业的准备 。 发展—互动课程的目标并不是明确地指向某些具体行为和能力的终极目标,而是很宽泛的发展性目标。可归纳为五个教育目标: 第一,提升能力。 第二,独特个性。 第三,实现社会化。 第四,培养创造力。 第五,具有整合能力。 具体来看,发展互动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围绕“社会学习”(Social studies)而组织起来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 1)人类与周围的自然环境; 2)人与家庭、社区以及更广阔的外在世界的关系; 3)代际的联系与沟通; 4)通过神话、宗教、科学、艺术来了解生命的意义; 5)受某种价值观支配的个体和集体的行为; 6)将变化视为生活的常态; 7)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发展—互动课程顺应时代潮流,从单纯强调儿童自我与社会情绪发展的课程,转变为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的发展,倡导培养“完整儿童”,即社会性、情感,以及智力的全面发展。但发展—互动课程在那时还是没有流行起来,强调具体智力任务和学业任务的课程成了当时学前教育领域中最受追捧的教育方案。 2、贝瑞特—恩格尔曼课程 如果说发展-互动课程像素质教育,贝瑞特—恩格尔曼课程更像填鸭教育。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伊利诺伊大学的两位学者创办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贝瑞特—恩格尔曼学前学校,每天要为4—6岁的贫困家庭儿童提供两个小时的高强度直接教学。 贝瑞特和恩格尔曼相信授予儿童更多的学业技能就能提高其学业水平。该课程目标是致力于使学前儿童具备入小学时所需要的基本学业能力,因此他们设计了直接传授给学前儿童阅读、算术和语言技能的贝瑞特—恩格尔曼课程。这也是“开端计划”诞生后专门针对贫困儿童做教育补偿的课程方案之一。 贝瑞特—恩格尔曼课程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强化练习而导致行为发生变化。 尽管这种机械化的学习遭到了许多质疑和批评,但倡导者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只有学业上的成功才能带给儿童情感上的愉悦。 贝瑞特—恩格尔曼课程具有明显的学术主义倾向,这完全符合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因此,在那个年代它被推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成为最受推崇、最具影响力的课程之一。 3、高瞻课程与凯米—德弗里斯课程 高瞻课程是有韦卡特等人设计的,也是基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知发展论为基础,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课程内容由能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经验”来决定,这一概念也是韦卡特提出的, 关键经验被分为主动学习、语言运用、经验和表征、分类、排序、数概念、空间关系、时间等八大领域。 教师们会借助这一清单来判断自己设计的活动是否能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高瞻课程并没有固定教学大纲,却有一个程序化的流程来引领着儿童主动学习,高瞻课程将一日活动划分为固定的几个时段,分别是:小团体活动时间;计划—工作—回顾时间;集体活动时间;环节转换时间;午餐与休息时间等。 高瞻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动态的过程中创造一种平衡:那就是使活动既符合儿童的兴趣,又能使儿童获得关键经验。 凯米(Kamii)是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伯明翰校区的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曾经做过高瞻课程创始人韦卡特的研究助理,参与了儿童认知导向课程的设计。之后凯米还追随皮亚杰一起做过研究。 凯米在1970年开始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校区的里塔·德弗里斯(Rheta DeVries)合作,他们强调皮亚杰的建构论,并逐渐加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形成凯米—德弗里斯课程。 凯米和德弗里斯认为, 不存在没有情感成分的认知,也不存在没有认知成分的情感,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是情感可以加速、延缓或阻碍认知的发展。 凯米—德弗里斯课程提出了如下目标: (1)社会情感目标 ① 让儿童与成人保持一种非强制性关系,逐渐增加自主性 ② 要求儿童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权利,并开始与他人合作(通过去自我中心和协调不同的观点) ③ 培养儿童的机敏性和好奇心,并能主动去满足好奇心,具有相信自己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认知目标 ① 让儿童提出种种想法和问题 ② 让儿童将事物放在关系之中去考虑,注意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其中我们注意到,自主性本身就既是社会性的,同时也是智力的。如果儿童在社会行为方面已经习惯做一个他律者,那么在智力方面也就失去了主动建构的能力与信心。 凯米—德弗里斯课程并没有专门列出培养儿童读、写、算等技能目标和内容,而是将其融合在上述目标和内容之中。 该课程是用具体的实践形式对皮亚杰理论的一种阐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该课程都被认为是最为正统的皮亚杰课程。 除了上述三种经典课程,还有复兴蒙台梭利课程,但书中未做详述。 到了七十年代之后,美国学前课程再未出现大的变革,但总是在“学业取向”和“发展取向”之间摇摆。 此后,美国的各类权威组织和协会也出台了系列的报告和声明,政府层面更提倡让儿童有所入学准备,例如布什总统在1989年出台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而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的教育者拒绝这样的观点,在发表了《适宜0-8岁儿童的教育实践》后,受到了联邦政府的挑战,在外界压力下,NAEYC做出了一定的调整,97年再版了《发展适宜性教育实践》,体现了双重价值取向。 对于课程质量的评估,美国也进行了较大优化,各州政府逐步建立并推行了学前教育质量评级与提升系统(Quality Rating and Improvement Systems,QRIS)。 QRIS的核心构成要素有5部分:质量标准、质量测量与评级、专业支持促进质量提升、财政激励、帮助家长识别和选择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目前,有两套比较流行的质量测评工具: 一套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FPG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编制的“幼儿学习环境评价量表”(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ECERS)及其修订版(ECERS—R),经常被用来评价早教机构课堂环境整体质量,包括结构质量和过程质量; 另一套是课堂互动评分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CLASS),这是专门用来观察和评价教师与儿童在课堂之中互动质量的评分体系,主要涉及情感支持、课堂组织、教育支持三个方面。

中外国家在数学标准的内容条目、框架、分布和侧重点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

学前一年的数学教育需紧紧围绕数与运算、量、空间三大内容来展开。恩格斯认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量、形反映的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抽象关系,教师应通过实物、图像和符号等表征方式让学前儿童从周围环境中抽象出这种关系,并将这种关系应用于现实的日常生活当中。

发挥我国数学教育中的优势,重视学前一年数学教育的“双基”。从TIMSS等国际测试来看,英美两国数学教育经过曲折的发展,重新认识到基础的重要性。从幼小衔接的角度来看,学前一年数学教育能为基础教育奠定“双基”的基础。

国际交流与借鉴是学前一年数学教育发展的基石。由于英美等国在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国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方面表现出差异。虽然我们不可能照抄照搬他国的经验,但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国际经验与本土经验的融合与发展,能为学前一年的数学教育提供新鲜的血液。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