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可燃冰研究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5:40:41

可燃冰研究的论文

您好:“可燃冰”:未来的洁净能源当人们提到能源时,浮现在脑海中的常常是燃烧的火焰,而绝不会是冰块。火与冰本来是两种相反的物质形态。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未来洁净能源的最大一部分也许蕴藏在海底,以冰冷的能够燃烧的冰状晶体形式存在。 “可燃冰”及其基本特征所谓“可燃冰”,实际上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的新型矿物,它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碳氢化合物气体与水分子组成的一种类冰结晶化合物的固体物质。透明无色的“可燃冰”外形似冰,能够燃烧。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的“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每个“笼子”里面“关”着一个天然气分子(主要成分为甲烷)。关进“笼子”的分子除了甲烷外,还可以是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等小分子的气体,它们被统称为气水化合物。据估计,的陆地和大洋底90%的地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条件。绝大部分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海洋里,其资源量是陆地上的100倍以上。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矿产,“可燃冰”具有如下的特征:1.“可燃冰”能量密度高。每立方米的固体水合物,可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气体,其能量密度是普通天然气的2~5倍。2.“可燃冰”杂质少,无污染。燃烧后几乎不会产生有害污染物质,尤其是生成的致癌物质二氧化硫要比燃烧原油或煤低两个数量级,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3.“可燃冰”形成条件复杂。需要低于10℃的温度和大于100个大气压的压力等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区域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陆地上的高纬度永冻区,另一种是水深大于300~500米的海洋中在海底之下0~1500米之间的孔隙地层。另外,一些天文学家指出,在巨大的地外天体及其卫星中,“可燃冰”也是重要的化合物。4.“可燃冰”分布广、资源丰富。科学家的评价结果表明,“可燃冰”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仅海底区域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4,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科学家推测,全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甲烷资源量是迄今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煤、石油及天然气矿床的甲烷当量的两倍。5.“可燃冰”矿层厚、规模大。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60处,矿层最厚可达数百米。科学家指出,凡是以往用天然气生产的化肥、化纤等物品,都完全可以使用“可燃冰”制造。由此可见,在石油之后,“可燃冰”有望成为人类的又一支柱能源。 “可燃冰”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60年代开始,西方工业化国家一直在“可燃冰”的研究领域捷足先登。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可燃冰”的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美国和日本已经提出,计划在2010年实现对“可燃冰”的大规模商业开采。 开发利用“可燃冰”的利弊天然气水合物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首先是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同时,陆缘海边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起来十分困难,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方法,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另外,天然气水合物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调查表明,天然气水合物能导致大陆斜坡上发生滑坡,这对各种海底设施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最近,日本等国在开采天然“可燃冰”的试验上获得了成功。开采试验是在加拿大西北部进行的。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日本等国的试验成功,必将大大加快天然“可燃冰”进入人类现代生活的进程。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信息说,在今后的10年中,要开发出实用技术,将其运用于日本近海海底的“可燃冰”开采。 我国“可燃冰”研究现状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鉴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重要的资源和环境意义,且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相对滞后,在我国开展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圈定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远景区、探明其资源量、监测和评估天然气水合物对海洋环境和海底工程的影响、预测灾害趋势以及研究并建立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高新技术体系,已成为我国资源和环境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根据显示标志在地震勘测线上出现的范围,大致可圈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面积为8000多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也有重要显示,表明这一区域内天然气水合物有相当大的资源前景。另外,在我国的东海陆坡海域也有类似重大发现。专家认为,这些发现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将“可燃冰”研究列为国家研究开发计划,进行资源勘察、开采和运输的研究。2002年3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模拟实验室中合成了“可燃冰”,并成功地点燃了提取出的气体。由于各海域地质条件不同,所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分和形成机制也有所不同,实验室研究结果将为技术勘察和资源评价提供依据。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O(∩_∩)O谢谢欢迎追问O(∩_∩)O~ 祝学习进步~

可燃冰论文的参考文献

楼主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国际油价破百之后,新能源再次被人们关注。然而,新能源在缓解能源危机这个大舞台上,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哪些新能源又值得消费者期待呢? 面对高油价和潜在的石油供应危机,各国政府都把解决能源问题作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中来。中国工程院博士冀星说,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有两条道路:一是开源节流,寻求更多的石油供应渠道,并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二是开发新能源。 为了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2006年1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该法将可再生能源的范围进行了限定,即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旨在推动以秸秆、甘蔗、玉米等农林产品以及畜牧业生产废弃物等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发展。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描绘出一幅未来5年我国能发展的蓝图。 乙醇汽油推广范围逐渐扩大 在众多新能源中,目前我国唯有乙醇汽油真正得到了推广,并且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南、安徽五省及湖北、山东、江苏、河北、广西五省的部分地区都在使用乙醇汽油。 乙醇俗称酒精,车用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它基本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虽然乙醇汽油的技术成熟,推广也一直稳步进行,但就在国务院2007年举行的一次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上决定,我国将停止新建的粮食乙醇燃料项目。据了解,出台这一政策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保证玉米、小麦和其他农产品的种植比例平衡。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利用率最高、价格最为低廉,以木薯资源制造酒精前景广阔,我国燃料乙醇由此向非粮乙醇转折。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海洋博士认为,从长远角度讲,推广乙醇汽油是节约能源,提高环保质量的有力举措,但就试点情况来看,在全国范围推广则要在成本、价格、政策等方面加以规范,这需要整个供求市场的磨合,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生物柴油三年后进入正规加油站 生物柴油作为传统柴油的替代能源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和中粮集团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研究生物柴油。有关方面预测,三年后生物柴油能进入正规加油站。 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可再生能源,与传统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润滑性能好,使用安全等优势,目前全球生物柴油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燃料。使用生物柴油车辆无需改装,只要与普通柴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即可。 2006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资源法》。虽然已有法规确定生物柴油的合法地位,但广大消费者近两年内还很难在正规加油站购买到。 据了解,国家对成品油的监管非常严格,而目前生物柴油的质量参差不齐,如果在加油站销售,质量无法保证。另外,产量太小也是制约生物柴油走进正规加油站的重要原因。国家发改委对生物柴油今后的推广已经有初步的计划,就是按照乙醇汽油的推广方式来分区域封闭式推广。 中国工程院博士冀星透露,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整体规划和四大集团研究实验进度,预计三年后生物柴油才能进入正规加油站。 氢能源应用在车上有待时日 与生物质能源相比,氢能源的发展势头略显弱势,但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和汽车制造企业在研究开发氢技术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把远期目标定位在氢能源车,“雪佛兰Sequel”是该公司最新一代的氢能源概念车。 氢能源是一种二次能源,目前主要的来源是利用水资源制取的。我国氢的来源极为丰富,制造提取的技术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水电解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等制氢方法都已形成规模。 虽然氢能源来源广泛,但作为新能源在车辆上推广还有一定难度。首先,提取氢能源的成本极高;第二,需要对车辆进行较大改造;第三,大量提取氢能源的难度较大;第四,需要广泛建造氢加注站点。业内专家认为,获得大量廉价的氢,是实现氢能利用的根本。 太阳能汽车的美好前景 1999年,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科研人员设计出一款新型太阳能汽车,这种汽车全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发动机和车轮之间没有传输装置,最高时速超过100公里。这是世界上有报道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汽车。 2003年,由日本大学生制造的氢(hydrogen)和太阳能汽车成功穿越澳洲。该车从柏斯穿越沙漠行驶到悉尼,行程4084公里。汽车的排放物包括纯净水,悉尼市长特恩布尔在汽车抵达悉尼后,将水一饮而尽。 南京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吴小平教授分析说,太阳能汽车进入商业时代,至少还要30-50年,但太阳能在汽车上的局部应用,10年之内应可见到。比如随着汽车上空调、多媒体等大量需要耗用发动机动力供电的电器设备的使用,燃油发动机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需要,那么用太阳能电池替代发动机的部分功能,就既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又可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另外,高尔夫球场、风景区等对环保要求较高,而对动力要求不高的场所,可能会使用太阳能小车做工作车或游览车。 神秘的“可燃冰” 在全世界寻找替代能源的努力中,一种神秘的物质逐渐浮出水面,它就是深藏在海底的比石油、煤燃烧值高数倍,被称为后石油时代能源的“可燃冰”。 这种天然气水合物的晶体叫“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它透明无色,形似笼状的独特的冰结晶体,点火即燃烧,常温下分解出天然气,所以又叫“气冰”、“固体瓦斯”,是一种高能量的能源。我国在西海北部已经发现可燃冰的存在。 目前,很多国家都只是证明其在某一地区内含有“可燃冰”这种资源,但却很难说出具体的可采储量。由于“可燃冰”分布于海底,因此勘探起来有很大难度,至少现阶段世界各国都不能像探测石油、天然气一样,通过分析地质构造和进一步勘探确认“可燃冰”的探明可采储量。 “采集实物样本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更是难上加难。”专业人士指出,开发“可燃冰”非常危险,由于水化物是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且开采时还有可能导致海床崩塌使甲烷大量释放,释放过程中一旦失控,难免酿成灾难。因此业界认为“可燃冰”成为新能源只是人类的一个希望。 电动汽车蓄势待发 电能汽车也称电动汽车,其工作原理是依靠蓄电池的电力使汽车发动机运转,使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 电能汽车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汽车燃油的污染问题,很多国家和机构都在研究电能汽车,而电能汽车的主要问题是蓄电池的蓄电能力大小,它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距离。 现在,国内外各知名汽车厂商都开始下大力气开发电能汽车。 比亚迪首款电动汽车F3e使用电能驱动,没有排放,没有污染,甚至没有汽缸发动机的噪音,充足电以后以140-150公里/小时的速度可行驶570公里,这种环保汽车的远景变得越来越清晰。 电能汽车的发展将有效缓解能源危机,成为新能源动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后 石油仍是当前最廉价的车用能源 除了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氢能源以外,风能、太阳能、水能等都可以作为替代能源用于车辆,但目前它们还停留在概念的范畴,石油仍是当前最廉价的车用能源。 石油价格上涨已经变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除非找到真正具有市场实用价值的替代能源,否则整个世界都将不可避免地沦为“石油的奴隶”。 寻找新能源的意义不在于最终完成了什么样的研发,而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一种可能。 希望我能够帮到你!呵呵~

可燃冰全称甲烷气水包合物(Methane clathrate),也称作甲烷水合物、甲烷冰、天然气水合物。最初人们认为只有在太阳系外围那些低温、常出现冰的区域才可能出现,但后来发现在地球上许多海洋洋底的沉积物底下,甚至地球大陆上也有可燃冰的存在,其蕴藏量也较为丰富。

您好:“可燃冰”:未来的洁净能源当人们提到能源时,浮现在脑海中的常常是燃烧的火焰,而绝不会是冰块。火与冰本来是两种相反的物质形态。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未来洁净能源的最大一部分也许蕴藏在海底,以冰冷的能够燃烧的冰状晶体形式存在。 “可燃冰”及其基本特征所谓“可燃冰”,实际上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的新型矿物,它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碳氢化合物气体与水分子组成的一种类冰结晶化合物的固体物质。透明无色的“可燃冰”外形似冰,能够燃烧。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的“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每个“笼子”里面“关”着一个天然气分子(主要成分为甲烷)。关进“笼子”的分子除了甲烷外,还可以是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等小分子的气体,它们被统称为气水化合物。据估计,的陆地和大洋底90%的地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条件。绝大部分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海洋里,其资源量是陆地上的100倍以上。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矿产,“可燃冰”具有如下的特征:1.“可燃冰”能量密度高。每立方米的固体水合物,可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气体,其能量密度是普通天然气的2~5倍。2.“可燃冰”杂质少,无污染。燃烧后几乎不会产生有害污染物质,尤其是生成的致癌物质二氧化硫要比燃烧原油或煤低两个数量级,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3.“可燃冰”形成条件复杂。需要低于10℃的温度和大于100个大气压的压力等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区域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陆地上的高纬度永冻区,另一种是水深大于300~500米的海洋中在海底之下0~1500米之间的孔隙地层。另外,一些天文学家指出,在巨大的地外天体及其卫星中,“可燃冰”也是重要的化合物。4.“可燃冰”分布广、资源丰富。科学家的评价结果表明,“可燃冰”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仅海底区域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4,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科学家推测,全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甲烷资源量是迄今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煤、石油及天然气矿床的甲烷当量的两倍。5.“可燃冰”矿层厚、规模大。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60处,矿层最厚可达数百米。科学家指出,凡是以往用天然气生产的化肥、化纤等物品,都完全可以使用“可燃冰”制造。由此可见,在石油之后,“可燃冰”有望成为人类的又一支柱能源。 “可燃冰”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60年代开始,西方工业化国家一直在“可燃冰”的研究领域捷足先登。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可燃冰”的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美国和日本已经提出,计划在2010年实现对“可燃冰”的大规模商业开采。 开发利用“可燃冰”的利弊天然气水合物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首先是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同时,陆缘海边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起来十分困难,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方法,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另外,天然气水合物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调查表明,天然气水合物能导致大陆斜坡上发生滑坡,这对各种海底设施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最近,日本等国在开采天然“可燃冰”的试验上获得了成功。开采试验是在加拿大西北部进行的。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日本等国的试验成功,必将大大加快天然“可燃冰”进入人类现代生活的进程。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信息说,在今后的10年中,要开发出实用技术,将其运用于日本近海海底的“可燃冰”开采。 我国“可燃冰”研究现状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鉴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重要的资源和环境意义,且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相对滞后,在我国开展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圈定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远景区、探明其资源量、监测和评估天然气水合物对海洋环境和海底工程的影响、预测灾害趋势以及研究并建立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高新技术体系,已成为我国资源和环境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根据显示标志在地震勘测线上出现的范围,大致可圈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面积为8000多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也有重要显示,表明这一区域内天然气水合物有相当大的资源前景。另外,在我国的东海陆坡海域也有类似重大发现。专家认为,这些发现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将“可燃冰”研究列为国家研究开发计划,进行资源勘察、开采和运输的研究。2002年3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模拟实验室中合成了“可燃冰”,并成功地点燃了提取出的气体。由于各海域地质条件不同,所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分和形成机制也有所不同,实验室研究结果将为技术勘察和资源评价提供依据。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O(∩_∩)O谢谢欢迎追问O(∩_∩)O~ 祝学习进步~

可燃冰性质不稳定,在常温常压下分解,且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20倍,一旦海底的矿藏收到破坏,很可能导致大量甲烷泄漏,海啸,温室效应加剧等不可控的后果,所以目前仍在试验阶段。开采常用的方法有:加热法、减压法、添加化学试剂法、二氧化碳法和综合法。参考文献:张颖异,李运刚.新型洁净能源可燃冰的研究发展[J].资源与产业,2011,13(3):50-55记得啊

可燃冰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论文

可燃冰是一种无色透明冰状晶体,是甲烷和水所形成的一种笼型气体水合物,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吸引构成笼,甲烷分子就存在在这种笼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间通过范德瓦耳斯力相互吸引而形成笼型水合物。它还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烧几乎不会产生有害的污染物质。据分析,l立方米可燃冰含有200多立方米的甲烷气体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作为 21 世纪的重要后续能源,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及海底工程设施的灾害影响,正日益引起科学家们和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 (DSDP) 和随后的大洋钻探计划 (ODP) 在世界各大洋与海域有计划地进行了大量的深海钻探和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在多处海底直接或间接地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世界上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已发现的主要分布区是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东部陆缘、非洲西部陆缘和美国东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台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日本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亚滨外和秘鲁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陆内的黑海与里海等。因此,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美、英、德、加、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相继开展了本土和国际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和评价工作,同时美、日、加、印度等国已经制定了勘查和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国家计划。特别是日本和印度,在勘查和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能力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9月中国地质部门公布,在青藏高原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的环保新能源,预计十年左右能投入使用。这是中国首次在陆域上发现可燃冰,使中国成为加拿大、美国之后,在陆域上通过国家计划钻探发现可燃冰的第三个国家。初略的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

您好:“可燃冰”:未来的洁净能源当人们提到能源时,浮现在脑海中的常常是燃烧的火焰,而绝不会是冰块。火与冰本来是两种相反的物质形态。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未来洁净能源的最大一部分也许蕴藏在海底,以冰冷的能够燃烧的冰状晶体形式存在。 “可燃冰”及其基本特征所谓“可燃冰”,实际上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的新型矿物,它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碳氢化合物气体与水分子组成的一种类冰结晶化合物的固体物质。透明无色的“可燃冰”外形似冰,能够燃烧。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的“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每个“笼子”里面“关”着一个天然气分子(主要成分为甲烷)。关进“笼子”的分子除了甲烷外,还可以是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等小分子的气体,它们被统称为气水化合物。据估计,的陆地和大洋底90%的地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条件。绝大部分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海洋里,其资源量是陆地上的100倍以上。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矿产,“可燃冰”具有如下的特征:1.“可燃冰”能量密度高。每立方米的固体水合物,可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气体,其能量密度是普通天然气的2~5倍。2.“可燃冰”杂质少,无污染。燃烧后几乎不会产生有害污染物质,尤其是生成的致癌物质二氧化硫要比燃烧原油或煤低两个数量级,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3.“可燃冰”形成条件复杂。需要低于10℃的温度和大于100个大气压的压力等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区域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陆地上的高纬度永冻区,另一种是水深大于300~500米的海洋中在海底之下0~1500米之间的孔隙地层。另外,一些天文学家指出,在巨大的地外天体及其卫星中,“可燃冰”也是重要的化合物。4.“可燃冰”分布广、资源丰富。科学家的评价结果表明,“可燃冰”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仅海底区域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4,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科学家推测,全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甲烷资源量是迄今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煤、石油及天然气矿床的甲烷当量的两倍。5.“可燃冰”矿层厚、规模大。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60处,矿层最厚可达数百米。科学家指出,凡是以往用天然气生产的化肥、化纤等物品,都完全可以使用“可燃冰”制造。由此可见,在石油之后,“可燃冰”有望成为人类的又一支柱能源。 “可燃冰”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60年代开始,西方工业化国家一直在“可燃冰”的研究领域捷足先登。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可燃冰”的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美国和日本已经提出,计划在2010年实现对“可燃冰”的大规模商业开采。 开发利用“可燃冰”的利弊天然气水合物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首先是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同时,陆缘海边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起来十分困难,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方法,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另外,天然气水合物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调查表明,天然气水合物能导致大陆斜坡上发生滑坡,这对各种海底设施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最近,日本等国在开采天然“可燃冰”的试验上获得了成功。开采试验是在加拿大西北部进行的。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日本等国的试验成功,必将大大加快天然“可燃冰”进入人类现代生活的进程。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信息说,在今后的10年中,要开发出实用技术,将其运用于日本近海海底的“可燃冰”开采。 我国“可燃冰”研究现状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鉴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重要的资源和环境意义,且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相对滞后,在我国开展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圈定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远景区、探明其资源量、监测和评估天然气水合物对海洋环境和海底工程的影响、预测灾害趋势以及研究并建立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高新技术体系,已成为我国资源和环境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根据显示标志在地震勘测线上出现的范围,大致可圈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面积为8000多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也有重要显示,表明这一区域内天然气水合物有相当大的资源前景。另外,在我国的东海陆坡海域也有类似重大发现。专家认为,这些发现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将“可燃冰”研究列为国家研究开发计划,进行资源勘察、开采和运输的研究。2002年3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模拟实验室中合成了“可燃冰”,并成功地点燃了提取出的气体。由于各海域地质条件不同,所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分和形成机制也有所不同,实验室研究结果将为技术勘察和资源评价提供依据。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O(∩_∩)O谢谢欢迎追问O(∩_∩)O~ 祝学习进步~

有关可燃冰论文的参考文献

相信许多喜欢看新闻的朋友都听说过可燃冰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另一种叫法,可燃冰到底是什么呢?

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被称作“可燃冰”(Combustible ice)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其实是一个固态块状物。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

2013年6月至9月,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

扩展资料:

可燃冰的危害:

天然气水合物在给人类带来新的能源前景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而全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总量约为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若有不慎,让海底天然气水合物中的甲烷气逃逸到大气中去,将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天然可燃冰呈固态,不会像石油开采那样自喷流出。如果把它从海底一块块搬出,在从海底到海面的运送过程中,甲烷就会挥发殆尽,同时还会给大气造成巨大危害。为了获取这种清洁能源,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天然可燃冰的开采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燃冰

楼上都有复制或部分复制我在其他问题中的回答呀。没有计算公式!这是根据物质特性和观测统计给定的值,就好比物质的密度、比热,这些是物质的属性参数,不是通过计算得来的!再说的具体点,是根据其在大气中存在和转化的周期及其分解的难易程度确定的。IPCC第二次科学评估报告给定甲烷的增温潜力值(GWP)是二氧化碳的21倍,其中二氧化碳的GWP值规定为1;IPCC最新的科学评估报告给定甲烷的增温潜力值(GWP)是二氧化碳的25倍,其中二氧化碳的GWP值规定为1.

您好:“可燃冰”:未来的洁净能源当人们提到能源时,浮现在脑海中的常常是燃烧的火焰,而绝不会是冰块。火与冰本来是两种相反的物质形态。但是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未来洁净能源的最大一部分也许蕴藏在海底,以冰冷的能够燃烧的冰状晶体形式存在。 “可燃冰”及其基本特征所谓“可燃冰”,实际上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的新型矿物,它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由碳氢化合物气体与水分子组成的一种类冰结晶化合物的固体物质。透明无色的“可燃冰”外形似冰,能够燃烧。其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的“笼子”,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每个“笼子”里面“关”着一个天然气分子(主要成分为甲烷)。关进“笼子”的分子除了甲烷外,还可以是二氧化碳、氮气、硫化氢等小分子的气体,它们被统称为气水化合物。据估计,的陆地和大洋底90%的地区,具有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条件。绝大部分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在海洋里,其资源量是陆地上的100倍以上。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矿产,“可燃冰”具有如下的特征:1.“可燃冰”能量密度高。每立方米的固体水合物,可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气体,其能量密度是普通天然气的2~5倍。2.“可燃冰”杂质少,无污染。燃烧后几乎不会产生有害污染物质,尤其是生成的致癌物质二氧化硫要比燃烧原油或煤低两个数量级,是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3.“可燃冰”形成条件复杂。需要低于10℃的温度和大于100个大气压的压力等环境条件。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区域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陆地上的高纬度永冻区,另一种是水深大于300~500米的海洋中在海底之下0~1500米之间的孔隙地层。另外,一些天文学家指出,在巨大的地外天体及其卫星中,“可燃冰”也是重要的化合物。4.“可燃冰”分布广、资源丰富。科学家的评价结果表明,“可燃冰”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仅海底区域分布面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4,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科学家推测,全球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甲烷资源量是迄今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煤、石油及天然气矿床的甲烷当量的两倍。5.“可燃冰”矿层厚、规模大。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60处,矿层最厚可达数百米。科学家指出,凡是以往用天然气生产的化肥、化纤等物品,都完全可以使用“可燃冰”制造。由此可见,在石油之后,“可燃冰”有望成为人类的又一支柱能源。 “可燃冰”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60年代开始,西方工业化国家一直在“可燃冰”的研究领域捷足先登。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家,都非常重视“可燃冰”的研究和地质调查工作。美国和日本已经提出,计划在2010年实现对“可燃冰”的大规模商业开采。 开发利用“可燃冰”的利弊天然气水合物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与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至今仍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首先是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带来一系列严重问题。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同时,陆缘海边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起来十分困难,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方法,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另外,天然气水合物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调查表明,天然气水合物能导致大陆斜坡上发生滑坡,这对各种海底设施是一种极大的威胁。最近,日本等国在开采天然“可燃冰”的试验上获得了成功。开采试验是在加拿大西北部进行的。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日本等国的试验成功,必将大大加快天然“可燃冰”进入人类现代生活的进程。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信息说,在今后的10年中,要开发出实用技术,将其运用于日本近海海底的“可燃冰”开采。 我国“可燃冰”研究现状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鉴于天然气水合物具有重要的资源和环境意义,且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相对滞后,在我国开展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特别是圈定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远景区、探明其资源量、监测和评估天然气水合物对海洋环境和海底工程的影响、预测灾害趋势以及研究并建立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的高新技术体系,已成为我国资源和环境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根据显示标志在地震勘测线上出现的范围,大致可圈出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面积为8000多平方公里,这一区域地球化学异常也有重要显示,表明这一区域内天然气水合物有相当大的资源前景。另外,在我国的东海陆坡海域也有类似重大发现。专家认为,这些发现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将“可燃冰”研究列为国家研究开发计划,进行资源勘察、开采和运输的研究。2002年3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模拟实验室中合成了“可燃冰”,并成功地点燃了提取出的气体。由于各海域地质条件不同,所存在的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分和形成机制也有所不同,实验室研究结果将为技术勘察和资源评价提供依据。希望对您的学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O(∩_∩)O谢谢欢迎追问O(∩_∩)O~ 祝学习进步~

研究王冰冰走红的论文

王冰冰的走红考的是她自己的勤奋努力

电视媒体要严格把关,防止饭圈文化对主流媒体的渗入,不能让颜值主义消解新闻议题的严肃性;营造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引领用户理性思考,回归新闻本质。其次,出镜记者坚持正向的价值导向,积极引导舆论,不能为迎合用户需求而盲目跟风;做好心理调整,理性看待名利,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作为央视出镜记者的身份,王冰冰带着央视新闻的标签成功“出圈”,实现了跨媒介的完美联动。王冰冰之所以能够在众多优秀的央视女记者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其人格化的报道策略。与央视以往庄重、严肃的记者形象不同,王冰冰针对用户多维需求重塑职业画像,破除刻板印象之壁垒,将传统记者职业身份去魅,重塑了萌态的新闻感官,迎合了新媒体平台用户的审美需求。在融媒体环境下,出镜记者王冰冰不再是单一的符号,而是有个人主观意识的新闻带入者。文章分析,央视记者王冰冰的成功出圈给我们提供了主流电视媒体出镜记者年轻化转型的一种可能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王冰冰之所以能打入年轻群体并非因其一己之力而是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王冰冰走红之后,仍然留下许多问题值得思考。文章还认为,出镜记者的成功转型为主流电视媒体带来了可观的收视数据,转变了用户以往对其单一的媒介形象,创造了振奋人心的传播效果。但是,以出镜记者王冰冰的转型实践来分析,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出镜记者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颜值崇拜下的粉丝文化热潮造成新闻失焦,用户注意力发生偏移;二是,新平台极具互动性的实时弹幕消解新闻的严肃性,用户逐渐成为娱乐的附庸;三是,出镜记者私人话题挤占公共话语空间,理性对话的意义不复存在。回到行业内的视角,上述文章总结:出镜记者的转型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还有一些坎坡需要去跨越。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主流电视媒体在利用出镜记者粉丝资源红利,搭建品牌IP的同时,也要要求自身和出镜记者坚守媒介的道德与底线,充分发挥媒介的社会功能。首先,电视媒体要严格把关,防止饭圈文化对主流媒体的渗入,不能让颜值主义消解新闻议题的严肃性;营造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引领用户理性思考,回归新闻本质。其次,出镜记者坚持正向的价值导向,积极引导舆论,不能为迎合用户需求而盲目跟风;做好心理调整,理性看待名利,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澎湃新闻记者还注意到,王冰冰走红之后,关于她的研究论文已有多篇。

王冰冰的出现,让大家对央视有了新的认知,原来央妈也喜欢这种萌妹子!很多男生都叫王冰冰老婆其实并不是因为她有多漂亮,而是因为她身上有着东北女孩特有的朴实,加上其清纯颜值,看上去就如同20岁的少女一般。大大的眼睛,不笑时黑白分明,笑起来睫毛弯弯,颇为可爱,就像冬天的暖阳,散发出温暖人心的力量。业绩扎实王冰冰201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是985高校,她学习的是播音专业,之后进入央视工作,2016年开始作为外派记者,常驻吉林,负责央视吉林方面的新闻报道。基本重大新闻都会参与报道,包括农业项目、黄河水土保护、空军装备、旅游新闻,甚至之前央视春晚长春分会场,她也会参与报道新闻,作为主持人,王冰冰是全能选手。永远不会塌房作为央视记者,王冰冰的政治背景肯定是清白的,并且王冰冰每次发动态都要经过央视的审核,所以王冰冰塌房的概率几乎没有,尤其是在这个日渐爱豆化的市场中,王冰冰的粉丝虽然有些饭圈思维,但是也在可控制范围内,不会出现饭圈那种特别污遭的现象,因此完全不用担心王冰冰会塌房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