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什么是历史科学真实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4:20:11

什么是历史科学真实性研究论文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靠。从学习英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看到西方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历史典故等。汉英语言丰富多彩,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通过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确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简单见解:一、自然环境。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re to a Summers day ? / Than are more temperate . (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是骄阳艳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当然,还有许多例子,例如,在汉语中的“东风”,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西风则有种寒风刺骨的味道,而在西方则相反。二、生产劳动。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an a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原因在于英语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与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扛、荷、挑、担、抬、背、驮、负”等, 每个词都有一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适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在英语中却只有一个carry来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would like a horse , as strong as a horse , flog a willing horse 。为什么汉语用“牛”而英语用horse呢?答案是中国人向来用牛耕地,早期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分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博得的人们的好感,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说法。三、历史典故。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红楼梦》等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戏剧等。而西方典故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与事件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等。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会对双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这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掌握这两种语言,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就这个吧

历史的释义

广义狭义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人类历史在社会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历史”。

神人记丑,烧给冥界,一般是指人物所发生过的事。

历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

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自然史。

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

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引证解释

1.过去事实的记载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吴书》:“﹝ 吴王 ﹞志存经略,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2.指已过去的事实

*** 《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主义绝种,要使它……变成历史的东西。”

3.经历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便是野鸡道台的历史了。”

清 黄人《序》:“其文乃雄奇变化,随其一生之历史而自为风气。”

老舍《骆驼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会留着个知道她的历史的仆人。”

4.指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

金一《文学观》:“从古帝王之业,真能赤手开创而无所凭藉者,历史上,多不过三四人。”

***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中国 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菡子《源远流长》:“历史在发展着,丰富着。”

5.指历史学科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 中国 学问,待从新整理者甚多,即如历史,就该另编一部。”

历史的科学性

历史作为反映过去事实的工具,其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从而为人类整个阶段的发展进程奠定基础。

因此,合情合理的历史应具有以下特点:

1、有一定的史籍史料为依据。

人们了解古代的历史主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分析,内容翔实的古书大大提高了历史的透析性,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2、有古物或遗址可以做比较。

从古墓中发掘的古物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可以使人们了解古物所属年代的风土人情。

而对于遗址(如三星堆遗址)而言,科学家通过化学元素分析法(如C14检测法),或对地质层进行研究,就可以对历史有一段明晰的了解。

3、符合人们的普遍意愿。

即使是神话传说,也绝不是胡编乱造,而是经过长期的生产过程中,被广大劳动人们一直接受的故事。

而对于童话而言,是人全凭自己的思想编造的故事,并非历史。

历史学是现代科学。

它的科学性的一般根据有二:一是它的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事实和过程,——作为历史存在,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它不以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

一是它所承担的任务。

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和特点,历史研究是一种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特殊规律的认识活动。

仅凭这两条,历史学就具有了一般科学所具有的科学性。

一门学科的科学性的一般判断根据是:(1)“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因为只要客观实在的东西,才可能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2)它“必须是旨在探讨对象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历史学显然符合这两层要求。

但是,这样的历史学还不能称为真正的历史科学,因为它只是具备了成为一门科学的必要前提,还不具备成为一种完成的科学知识形态所应有的充分前提。

一门学科要成为一种完成的科学知识形态,还需要同时符合第三层要求:“必须以揭示出事物的规律为前提,然后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即它的内在联系)去说明事物的原因,是为完成的科学知识形态。”

这样一种完成的科学知识形态意义上的真正科学的历史学,迄今为止,只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产生,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为前提的。

这种历史观为历史学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它显示出区别于以往其他史学的顽强特征,显示出它的鲜明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在思想方法上的重要特征,是它仅仅从历史本身去认识历史,而不是从天上的云雾中或是从人们的心灵、头脑中去认识历史。

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首先确定了史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质,把人类社会的一切历史都当成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去研究,从而在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上实现了深刻的变革。

“它坚信,只要从顽强的事实出发,才能如实地揭示历史的真相。

”其次,“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际应用,获得了研究历史现象之间必然联系的方法论指导,从而使历史学真正成为研究事物规律性并依其规律展现描述真实历史过程的实证科学。

”“使历史学成为科学的最重要的根据,是对人类社会历史运动规律的探讨。

然而,至今的哲学发展史表明,到目前为止,还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说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真正揭示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基本规律。

于是,问题就简化成这样,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作指导,历史学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

据此,中国历史学的科学性,除它具备了一门学科的科学性所必须符合的一般性要求以外,根本的依据就在于它是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范畴的一门学科。

换言之,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科学性,根本地决定了中国历史学的科学性。

我们可以给历史学——中国特色的历史学——的定义作如下确定和简要说明:

历史学是一门整合型的社会科学,是历史研究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供的一般规律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思维认识方式和手段,在与历史客体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客体的分析研究,以理解其特殊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历史知识。

研究历史的意义,就是在于借鉴过去,更好更科学地投身到革新与创造的过程中去。

史学,亦称“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出现过许多有名的历史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著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也表述了各种史学思想、观点以及治史 方法 。这些从不同角度对人类进步所作的记录,乃是人类 文化 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理论和史学观点,就其主流而言,基本上是从保护剥削阶级利益的立场出发的。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关于历史学的论文 范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论史学的求真与经世 全文如下:

求真是史学的学术性的根本原则,经世是史学的社会性的必然要求。求真是经世的基础,经世是求真的提升。古希腊一位学人卢奇安说过:“历史只有一个任务或目的,那就是实用,而实用只有一个根源,那就是真实”(《论撰史》,见《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1卷,第19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这话说得直率而中肯。一位中国学人说得好:“史学成立的经过,当在求真;其存在的理由,则为致用”(《周谷城学术精华录》,第300页,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如果说,求真乃是史学的生命所在,那末经世则是史学的生命力之社会历史价值的反映。

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及其辩证统一,是所有正直的史学家所恪守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从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特别是从史学与社会公众的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来看,人们认清楚史学的求真与经世及其辩证统一的特点,这不仅标志着史学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标志着人们对现实生活与历史前途的关注和热情。

一求真是史学学术性的根本原则

古今中外,凡是严肃的史学家,都把揭示历史的真相作为自己的职责,尽管他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所达到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这种意识和努力历来是受到人们尊重的。这种意识和努力,就是历史研究中的求真精神。在中国,春秋末年孔子作《春秋》,只记人事活动,不记诬妄之说,为后世史家树立了求真的榜样。司马迁说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也可以表明孔子撰写历史的严肃态度。至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受到自刘向、扬雄及以后历代名家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司马迁所记殷商诸王世系,为新发现之甲骨文证明为确,致使西方学者大为惊叹,认为“中国人有深刻的历史意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译本第1卷,第88页,袁翰青等译,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中国古代史学求真原则的发展,在思想上和理论上的积累以及在历史撰述上的积累,都十分突出。南朝梁人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总结 了“辞宗邱明,直归南、董”的传统,提出了“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的命题。唐人刘知几《史通》有“直书”专篇,论述了直书的传统及其意义。此后,历代史家都有这方面的论述,而以清人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所论最为深刻。章学诚认为:史德反映了作史者的“心术”,“心术”的最高境界是“尽其天而不益以人”。凡此,表明中国史学之坚守求真原则的一贯传统在思想上、理论上的发展轨迹。同时,这一传统在历史撰述的积累方面也极为丰富。在刘知几之后,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著作如杜佑《通典》、司马光《资治通鉴》、郑樵《通志》、袁枢《通鉴纪事本末》、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马端临《文献通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王圻《续文献通考》、谈迁《国榷》,以及王世贞、钱大昕、赵翼、王鸣盛、崔述的考史之作等,就总体而言,每一部书都是求真之作。

求真是为了揭示历史的真相。但对史学家揭示历史真相的努力及其成果,不能作绝对的要求。这是因为:第一,客观历史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且已成为过去,任何人都无法完全再现历史。从这个意义看,求真,就是“求”得反映历史主要趋势的本质的“真”。第二,史学家在反映客观历史过程中,其主观意识总是要发挥作用的;因此,史学家撰写出来的历史乃是客观历史同史学家主观意识结合的产物。第三,一般说来,即使是严肃的和正直的史学家,亦难免有知识上、器局上的局限,这种局限无疑是其通往求真道路上的障碍,只是因各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可能遇到的障碍大小有异罢了。此外,由于史学同政治的密切关系,故史家的求真,有时还会受到政治的无理干扰或无理政治的干扰而陷于艰难的境地。唯其如此,人们对以往的史学家在求真道路上之所得,都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恰当的评价。

历史撰述的求真原则同任何事一样,也有它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史官所“求”的是在当时伦理原则下“书法不隐”的“真”(《左传·宣公二年》),这是当时的“书法”准则。两汉时期,史学有了进步,《史记》突破伦理名分,承认秦、项而作通史,并为项羽立纪以表明项羽在历史中的位置。盛唐刘知几撰《史通》,其中“直书”、“曲笔”两篇专论,是非之分明,言词之严峻,跃然纸上。但他承认维护“名教”是“直道不足”的表现,这也就意味着真正的求真应当突破伦理的障碍而尊重历史事实本身。在这个问题上,宋人吴缜比刘知几又前进了一步,认为事实、褒贬、文采是史书的三个基本要素,主张把对事实的认知和对事实的褒贬区别开来,认为:“若乃事实未明,而徒以褒贬、文采为事,则是既不成书,而又失为史之意矣”(《新唐出纠谬》序)。吴缜的这个见解,不仅强调了事实和褒贬的区别、强调了以事实为基础,同时也表明了事实和褒贬的结合乃是历史撰述所必需的。是否可以认为:强调事实为基础,这是历史撰述求真的第一步;在事实的基础作出恰当的价值判断,这是历史撰述求真的第二步。这就是说,只有事实认知和价值判断的合理的结合,才是近于完全意义上的求真。

二经世是史学社会性的必然要求

史学的经世之旨是伴随着史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在中国史学上,至晚在春秋时期的士大夫中间,已十分明确地论述到史学的社会功能。楚国的申叔时认为:学习史书,可以使人“耸善而抑恶”、“昭明德而废幽昏”、“知兴废而戒惧”(《国语·楚语上》)。这是表明史学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楚国有位左史倚相,他通晓史籍,“能道训典,以叙百物”,经常向国君讲述历史上的得失成败,使国君不忘记先人创业的艰难(《国语·楚语下》)。这是史学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春秋末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子·滕文公下》)。这是说的史学所具有的广泛的社会作用。可见,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史学(或者说史书)对于个人、政治、社会都是非常有用的。从史学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们的这些认识,都折射出社会对史学的要求。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这种要求和史学家的这种认识都在不断地提高与丰富。从司马迁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汉书·司马迁传》),到刘知几说的“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再到龚自珍说的“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尊史》,见《龚自珍全集》第1辑),反映了约两千年中这一提高与丰富的历程。

史学之所以能够产生社会作用,能够经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史学能够延伸人们思考的时间范围,扩大人们视野的空间世界,这就是刘知几所概括的“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史通·史史建置》)。唐太宗所谓“不出岩廊,而神交千祀以外”,“发挥文字之本,通达书契之源,大矣哉,盖史籍之为用也”(《晋诏修书》,《唐大诏令集》卷81),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第二,由于历史同现实本有天然的联系,因而在悠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中曾经出现过的人们的活动及其原因与结果,总是会引起今人的关注、回忆和兴趣。如人品的贤佞、国家的安危、朝代的兴亡、政策的得失、社会的治乱、世风的厚薄,以及文化传承及其种种 措施 ,天灾人祸及其应对之方,还有域外诸国的有关情况等等,凡此都对今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第三,史学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悠长、恢宏的思考时空和丰富、纷繁的思考对象,而且可以由此陶冶性情、知理明道、增益智慧,进而积极参与创造美好的现实与未来。这是史学具有永久魅力之所在。元代史家胡三省批评一种重经轻史的错误观点,指出:“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无弊,史可少欤?”(《新注资治通鉴》序)那种认为史书只不过是记事、记人而已,这是对史学的一种浮浅认识。反之,通过读史,了解了历史上史事、人物,进而从中认识其始末原委、常理法则,得到启示,有所借鉴,这才是对史学的真正的理解。

史学的经世作用,表现在它的社会功能的诸多方面。以下数端,是比较突出、比较重要的几个方面。

——史学是认识历史的基本途径。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历史,但通过史学认识历史无疑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途径。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了历史,才可能继承优秀历史遗产,为现实的历史运动提供借鉴、 经验 、智慧,开辟和创造新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通过史学去认识历史,确乎是史学的社会作用中最根本的方面,即所谓“居今识古,其载籍乎!”(《文心雕龙·史传》)历史知识、历史思想、历史经验、历史上的真善美等等,主要是凭借着史学活动来记载、积累和传承的。

——史学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以政治、文化、 教育 三个方面最为突出,也最为重要。在政治方面,又以政治决策、历史经验、忧患意识同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从政治决策来看,历史知识、历史参照是重要依据之一。如汉初,汉高祖刘邦命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后陆贾“乃粗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刘邦大为称赞,命名曰《新语》(《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新语·无为》篇指出:“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政而用刑太极故也”;认为实行“宽舒”、“中和”之政是非常必要的。这是阐明了秦朝政策的失误,也是为汉初“与民休息”基本国策的确立提供了历史的和理论的根据。从历史经验来看,史学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从对历史的记载、描述中,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总结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经验教训作为今人和后人的借鉴。譬如从司马迁在《史记》中以深刻的见解、翔实的材料、精彩的史笔总结秦汉之际的历史经验开始,以后许多“正史”都有所效法,其中往往亦不乏优秀之作。又如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的主旨是:“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入史,以便于“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明清之际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以其深邃的历史见解,阐述了历史上的种种经验教训,他所总结的“谀臣”是否得势、得宠与国之存亡的关系,统治阶层是否看重“积聚”、“宝货”与政治得失的关系,“风教之兴废”与朝代兴亡的关系(以上见《读通鉴论》卷1、12,卷2、12,卷17、19)等历史经验,都是极具启发性的通论。再如,自贾谊《过秦论》以下历代史学家、思想家所撰史论、政论,其真知灼见,不乏于时。从忧患意识来看,因其理性和深刻而具有特殊意义。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之一。这个品质在史学上反映得十分突出,清人龚自珍强调说:“智者受三千年史氏之书,则能以良史之忧忧天下。”(《乙丙之际箸议第九》,《龚自珍全集》第1辑)这句话从一个重要方面概括了中国历史上“良史”的优秀品质。“良史之忧”的内在精神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它以洞察历史为基础,以关注现实为旨趣,以经世致用为目的。许多事实证明:史学上反映出来的忧患意识对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思想影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之一。

——史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记录和纽带。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后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史学以其独特的形式推动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史书对于多民族历史活动的记载成为历代“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而对于多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的作用。第二个方面,史书对于西周、汉、唐这些盛大朝代的记载,既作为史学的形式又作为文化的形式影响着周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这种影响,反映在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上,反映在对多民族历史渊源的共识上,也反映在各民族历史文化的相互吸收、融汇上。第三个方面,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观,其主要标志之一,是历史记载不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史学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史学还是人生修养的重要的教科书,是历史教育的巨大宝藏。史学的全部社会功能,都是史学对于人的作用的结果,都是通过人的认识的提高和人的 社会实践 来实现的。这是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0页)。从这个意义上说,史学的经世,史学的社会作用,本质上是历史教育作用。中国史学的优秀史学遗产,有大益于人生修养和历史教育:一是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使社会公众都能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二是具有突出的适应性,使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能从与之相适应的历史著作中得到启示和教益。三是由于历史著作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之民族精神的底蕴和众多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以及各方面的经验和智慧,从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深刻的感染力。

60多年前,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位反法西斯的英勇战士布洛赫,在牺牲前写了一本名为《历史学家的技艺》的书,其主旨是回答“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他在《导论》中这样写道:“‘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已远远超越了职业道德之类的枝节问题,事实上,我们整个西方文明都与之有关”(见此书中译文本第7页,张和声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这里,借用布洛赫的话来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中华文明以至整个东方文明不也是与之有关吗!史学的经世作用,实在是不可轻视的一件大事。

三求真与经世的辩证统一

史学的求真与史学的经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看。刘知几《史通·人物》篇强调史书“诫世”、“示后”的作用,作者在篇末作结论说:“名刊史册,自古攸难;事列《春秋》,哲人所重。笔削之士,其慎之哉!”所谓“诫世”和“示后”,是指史学的经世作用;所谓“难”,所谓“重”,所谓“笔削之士,其慎之哉”,是强调史学的求真。刘知几是把史学的求真视为史学经世的基础。上文说到宋人吴缜论批评史书的三个标准,一是事实,二是褒贬,三是文采。他认为,事实是一部史书的根本,有了这一条,才不失为史之意。他说的褒贬,是著史者的价值判断,其中包含着史学经世的思想,而这些都应以事实为基础。吴缜所论,同刘知几所论相仿佛,都强调了史学的经世以史学的求真为前提。可见,求真和经世就是如此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由此也可以看出,凡对史事采取轻浮的、曲解的、实用主义的态度和做法并用以比符现实,既违背了史学求真的原则,也失去了史学经世的基础及其本来意义。

其次,我们再从实践上看。史学的求真,是史学家在学术追求上的实践。史学的经世,是一切运用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智慧于现实历史运动的人们的实践,其中也包括史学家所作的努力。司马迁著《史记》,被后人誉为“实录”,当之无愧。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史记》的经世作用产生了巨大的力量;秦朝的二世而亡,使多少统治集团引以为戒;汉初的“与民休息”的国策,使多少杰出的政治家受到启示;汉武帝时代的富庶和浮华,使一代又一代后人陷于沉思;还有那些具有“国士”之风的名将贤相,那些“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的各阶层人物,以及各种各样的奸佞小人,使多少后来者“思齐”、“自省”。大凡读过《史记》和比较熟悉历史的人都会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史记》的经世作用之大,非笔墨可以形容。

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问世的《通典》是制度文明的杰出代表作。作者杜佑撰写此书的宗旨是:“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征诸人事,将施有政”(《通典》自序)。这里说的“人事”,是指历代制度的演变,“群言”是指历代群士关于制度的制订、实施、得失的议论,无疑都是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之上;这里说的“将施有政”,意在以所著之书用于施政的参考。《通典》在唐代和唐代以后的政治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许多政治家的称赞:“诞章闳议,错综古今,经代(世)立言之旨备焉”(《唐文粹》卷68权德舆《歧国公杜公墓志铭并序》):“本末次第,具有条理,亦恢恢乎经国之良模矣”(乾隆丁卯《御制重刻通典序》,参见咸丰九年崇仁谢氏重刊本)。作为通晓史学的政治家和精于政治的史学家,杜佑把“经邦”“致用”之旨缜密地、严谨地寓于制度史的阐述之中,史学的求真与史学的经世可谓相得益彰。

同样,司马光与《资治通鉴》鲜明的经世之旨,也是人们交口称赞的。司马光撰《资治通鉴》的主旨已如上述。朱熹评论《资治通鉴》说:“(司马)温公之言如桑麻谷粟”(《朱子语类》卷134)。王夫之认为《资治通鉴》包含着“君道”、“臣谊”、“国是”、“民情”,为官之本、治学之途、做人之道等多方面内容与启示(见《读通鉴论·叙论四》)。南宋以下,《资治通鉴》受到各族统治者的重视和广大士人的敬重,自有其史学上的崇高地位和实践中的参考价值。世人盛赞史学上的“两司马”,绝非偶然。上举三种体裁的三部通史,大致可以表明中国古代史学之主流在求真与经世上的一致性。类似的或相近的史书历代都有所出,不一一列举。

再次,我们还应从全局上和本质上看。毋庸讳言,中国史学上确有曲笔的存在,对此,刘知几《史通·曲笔》篇不仅有事实的列举,还有理论的分析。刘知几之后,史学上的曲笔现象仍然存在。举例来说,官修史书,时有修改,不论是修改曲笔,还是曲笔修改,都说明了曲笔的存在。而此种曲笔产生的原因,往往是政治因素影响所致,当然也跟史家“心术”相关。但是,在中国史学上有一个基本准则或总的倾向,这就是:直书总是为人们所称道,而曲笔历来受到人们的揭露和批评。诚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所说的那样:“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也:若斯之科,亦万代一准焉。”对奸邪给予惩戒,正是优秀史家的直笔所为,正如农夫看到田间的莠草就一定要把它锄掉一样。像这种做法,也是万代同一的准则。在中国史学上,曲笔或可得逞于一时,但终究免不了落下骂名,为人们所唾弃。

最后,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史家的职业角色与史家的社会责任是相联系的,史学的求真要求与史学的经世目的也是相联系的;这两种联系,存在着一种更深层次的本质的沟通,即在史学的信史原则和功能信念上统一起来。可以这样人为:揭示出这种联系,就是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揭示出中国史学的总相和特点。

(一)中西文化思想是人类文化思想的两大丰碑、两大奇观。它们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沿着各自生存空间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心灵写照,它们是人类生活中两种不同生活形态的行为准则和心理状态。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背景:(1)中国是一个东西南北跨度很大的国家,主要是属于内陆性质的国家。生存在中国大地的民众主要是靠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养活,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小农经济生活,即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由于这种小农生活是在一种封闭状态的土地上生活,这给中国民众造就出一种易于自满自足的心理状态,缺乏开拓意识。(2)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在一种大一统的状态中进行的,这使得人们的思想缺乏变革意识,往往是按照既有的思想和方法去思考去办事就行了。西方传统文化形成的背景:(1)西方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大多数是靠海国家(如英国就是个岛国),因而西方民众其生存土壤极其有限,也就是其可耕地有限,这就使得他们的社会生产结构不是小农经济式的生产结构,而是不断地向外扩张的商业经济式的生产结构,这就造成了他们不易满足、勇于开拓的心理状态。(2)西方各国是由统一的欧洲帝国分裂而成的,西方各国的历史犹如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它们发展了各自的历史,又相互吸收,这样人们的思想不再保守而具有变革意识,就能按照自己的思想、思考去办事,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这种变革意识的结果。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儒、道、释三家文化所构成,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北方文化,它诞生在中原地带,它的特点就是入世思想,它认为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不可能超越社会而生存、而生活,认为人只能按照社会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才能生活、生存得好,否则就难以活得好;道家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南方文化,它诞生在汉楚地带,这一地带保留着许多未开化的习俗、民情、观念、思想,它的特点就是出世思想,认为现实社会不尽人意,人只有回到自然的怀抱,才能得到真我,人要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佛家文化是来自印度的一种外来文化,但佛家文化到了中国,就被中国化了,它的特点就是就是人必须依附佛祖,人应断绝自我的七情六欲,人的幸福不在于现世而在于来世,不在于此岸而在于彼岸。西方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所构成,前者是一种不断积极进取的文化,它认为人的一切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获得,人的生命价值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出来,后者则是一种自我赎罪的文化,认为人应该爱一切东西,包括爱自己的仇敌,以无限的博爱和宽恕精神去引导人们生活。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生命在静态中的体验与感受,西方传统文化则注重人的生命在动态中的体验与感受。(二)中西文化思想在人类文化思想发展进程中是处于一种互补的状态,它们各自有如下的特征:一、中国文化主要关注人的内在世界,而西方文化则主要关注人的外在世界中华民族生存在一个相对封闭、固定的空间里,不论是在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的混乱时代,还是在秦汉唐宋元明清的相对稳定时代,中华民族的内在矛盾和发展都是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内进行的,都是在中华大地这个大空间里进行的;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存方式,这导致中国民众缺乏浓烈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安居乐业、安分守己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大生活准则;中华民族的生活范围往往是一种封闭式的,注重家庭、家族,注重本乡本土,常常是父母在不远游,与外界做很少的联系;以上诸种因素造就了中国文化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人的内在世界,这表现在:(一)内心世界的平衡。这种平衡体现在知足常乐和精神胜利法的心态上。(二)注重自我道德完善。不论这种道德完善是否合情合理,只知“吾日三省吾身”,有时以致达到自我个性的泯灭。西方民族虽然同属于欧洲大民族,他们的生存空间却是由许多小空间整合而成大空间的,西方各民族是相互联系的,彼此很少处于隔绝状态,西方民族的内在矛盾与发展都是西方各国之间相互进行的,西方民族的生存方式,他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断开拓事业是西方民众的一大生活准则,西方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注重社会交往,注重自我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倾向于与外界做更多的联系;以上诸种因素造就了西方文化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人的外在世界,这表现在:(一)注重自我生存空间的发展。西方民众的性格是外向型的、激进型的、热情型的、开放型的,他们总是不满足所已有的生存空间,总是想方设法去开拓、发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可以从西方民众的生活住所、工作地方的自由流动大见到,这也可以从当今西方跨国公司多得到印证;(二)注重自我价值在社会中的体现。西方民众并不是在自我沉思的世界中求得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是通过自我在社会中的活动,也就是不断开拓进取来求得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达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西方民众心目中,人的价值只有在社会上取得地位、发挥作用,才能获得认同。二、文化注重人的生命在静态中的体验,而西方文化注重人的生命在动态中的感受中华民族是个好静的民族,追求田园般的诗意化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往往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一种生活境界,那种安分守己、安居乐业的生存方式使得中国人的生命律动只是处在一种相当静止平稳的状态中,中国人也就此喜欢在静态中品味人生的酸甜、体验生命的律动,并追求一种物我无间、天人合一的审美化的生命境界。西方民族则是个好动的民族,他们追求一种不断创造的生活,他们的这种追求典型地体现在浮士德式的那种进取心,那种不断开拓、不断求新的生存方式,这使得西方人的生命律动只是处在一种不断运动的状态中,西方人也就此乐于自己在动态中品味人生的酸甜、体验生命的律动,并追求一种力的体现和真的发现的生命境界。三、文化注重对事物的整体性和总体性的把握,西方文化注重对事物的局部性和个体性的把握中华民族是不倾向于做抽象的思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完整的实体,如果对其进行肢解,也就破坏了这一事物的完整性,就很难认识、理解这一事物的全貌和本质。因而中国人倾向于对事物做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常借助直觉思维去把握事物的实质和核心,这种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典型地体现在中医学、诗歌、哲学等上面,而这种直觉性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却妨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向深度上发展。西方民族是倾向于抽象的思辩,而不象中华民族倾向于感性的直觉,他们注重对事物做个别、局部的细致剖析,喜欢刨根问底,以从中探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功效,这种对事物的把握方式发展出西方思辨性哲学、与理论性、实用性较强的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里,中西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中西方文化思想也进入了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全新时代,中西方文化思想都为对方所认识,所借鉴、所吸收,特别是中国更是认识到西方文化思想可以是攻破中国文化思想不足之处的他山之石。

历史研究是什么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1954年2月在北京创刊。毛泽东为该刊提出“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郭沫若直接领导了编委会和编辑部的组建工作并撰写了发刊词。第一届编辑委员会成员有郭沫若、尹达、白寿彝、向达、吕振羽、杜国庠、吴、季羡林、侯外庐、胡绳、范文澜、陈垣、陈寅恪、夏鼐、嵇文甫、汤用彤、刘大年、翦伯赞。历任主编有尹达、黎澍、庞朴、徐宗勉,现任主编是田居俭,副主编阮芳纪。1979年起为双月刊。 《历史研究》主要刊载史学界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史学史,史学著作评介并发表重要的历史文献、历史资料及其研究、考证、介绍,设有读史札记和史坛信息等栏目。该刊提倡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历史,探讨历史发展规律,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提倡实事求是、各抒己见,并就史学研究中一些重大问题开展讨论,以促进历史学的发展和繁荣。 《历史研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编辑部与东欧、西欧、美国、日本等国的一些著名学者和学术团体建立了较密切的联系;许多优秀论文由《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翻译介绍到国外。

30%。《历史研究》创刊于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最早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刊物之一,录取率为30%。半个世纪以来,《历史研究》共发表文章jin4000篇,集中代表和反映了新中国几代史学工作者的成果结晶

上面几个回答的都对

《历史研究》《史学月刊》

为什么要做真实性研究论文

《试论艺术的真实性》艺术真实指的是文学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所显示的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性。作为艺术,真实是基础、是生命。离开了“真实”,就失去了读者,也就失去了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艺术真实是以实际生活为基础,他的真实必须来自实际生活。因为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也是艺术真实的唯一源泉。反过来,实际生活又是检验艺术真实的唯一尺度。艺术真实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还要用实际生活来检验。只有作品既真实地再现了实际生活的基本面貌和本质的某些方面、作家的主观感情色彩和评价,又同生活的客观实际相一致或大体一致,才算具有艺术真实。(一)艺术的真实来自生活的真实。实际生活的人和事,主要是指实际上已经存在和发生的人和事。作家创造艺术真实时要用形象思维,要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因而艺术真实所再现的人和事,可以是实际生活已经存在和发生的,也可以是目前还未存在和发生的,但却是可能或必然存在和发生的,甚至在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中还可以表现实际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人和事。如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中孙武空有七十二种变法,但变去变来离不开生活。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写了鬼、写了神,但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蒲松龄写鬼写妖,他也没有离开生活,他只不过是受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束缚。他所写的那些作品,虽说在某些方面似乎有些离奇,但都是源于生活,都是以生活为基础。所以他们的作品久传不衰、千古绝唱、流芳百世。作为一个作品,应该是客观现实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即使是虚构,也得要有生活基础,使人心服,使人相信。虚构的情节也应当是出自于情理之中的事。像希腊神话和传说,英国笛福所著的《鲁滨逊飘流记》,法国司汤达所写的《红与黑》,德国海涅所写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所写的《安娜•卡列尼娜》等世界名著,都是当时社会和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典型人物,都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为什么提倡作家要深入生活呢?俗话说,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这里面就谈到了直接和间接的问题,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家里是写不出什么东西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他如果不生活在那个环境,他可能写不出《红楼梦》来。姚雪垠写《李自成》虽说他本人未参加过明末农民起义,但他是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从一九五六年就着手准备,从而间接的获得他所需要的资料。所以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真实来自生活。(二)艺术真实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比实际生活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更能够显示社会生活的内涵。社会生活图景展示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然而我们并不是把所有的图景场面都如实地记录下来。一切文字作品都是现实管理科学在作家头脑里的反映的产物。因此,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已不是自然形态的社会生活,而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过的社会管理科学。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经过作家的分析、选择、集中、概括,塑造成艺术的形象,往往具有更鲜明、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这就是艺术的真实与实际现实生活的差别所在。在实际生活里,每时每记得都在产生着数不清的事件,呈现出纷纭复杂、变幻多端的现象。作家没有可能、也不需要把所有的生活现象都描绘出来。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件发生过的事情都具有同等的社会意义;也不是每一件发生过的事情都具有激动人心、鼓舞人们前进的力量。一个进步作家要正确地反映社会管理科学,揭示生活的真理就必须善于从纷纭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根据特定的人物性格和立题思想的要求,选取那些最富有个性特征和最有典型意义的真实的事件,经过集中,概括和提炼,然后才能创作出具有高度真实性的文学作品来。因此,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虽然来源于实际生活,但它都不等于实际生活中的事实。鲁迅曾说过,“艺术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因为后者须有其事,而创作则作以缀合、抒写,只要逼真,不必前其事也。”作家不能脱离实际生活,凭主观臆想去创造艺术真实;同时,也不能自然主义地照抄生活,考察一部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真实性,不能以是否酷肖生活原貌为准则,不能要求作品中的一人一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草一木都符合生活事实。正如鲁迅在论连环画时所说的,艺术上的真,“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有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便无法绘画”。这就可以说艺术真实不等于生活事实的科学概括。如果作家创造的文学形象,既有鲜明的独创性,又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了历史发展的某些必然规律,足以帮助读者了解现在、推断将来,起举一反三和起超前作用,那么这样的作品就具有典型性、真实性。《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人有其武艺,人有其遭遇,都赋有其典型,这完全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真实的概括。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他的美学名著《诗学》里,实际上就对文学的真实性作过相当深入的探讨:“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当然,亚里斯多德还不可能对“可然律或必然律”的社会历史内涵作出科学的说明,但他的这些见解确实接触到了艺术真实性的核心。可是,在后来封建神权统治下的中世纪,亚里斯多德的宝贵意见被扼杀了,直到文艺复兴开始,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才又重新举起亚里斯多德的旗帜,对文艺的真实性作进一步的研究。对艺术的真实性贡献最大的要算德国的黑格尔和德国的别林斯基。作为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大师,黑格尔不仅“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说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为研究艺术的典型性和真实性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探讨,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意见。例如,黑格尔认为,文学作品中的成功人物形象应该“每个人都是一个真实的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虚假的抽象品”。这一见解在理论上的价值至今也不能抹煞。一部作品的优劣,这要取决于作者能否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前些时我看了李存葆写《高山下的花环》的后记。《花环》的主题产生,是经过李存葆近七个多月的深入前线部队的生活收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通过提炼、加工而成的。在对越反击战刚开始时,他就背起被袍上前线同士兵们同吃同住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中,他了解到连里部分干部战士牺牲后留有欠账单;也有在战争的前夕,通过开后门把自己的子女调离作战部队的事;也有军师领导为堵后门而骂爹骂娘的事;也有平时牢骚满腹、战时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按李存葆的话说,可以同魏巍同志在朝鲜战场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感受一样,总觉得人民子第兵可亲、可爱、可敬。正因为这个强烈的感受打动着他的心灵,这些可亲、可爱、可敬的英雄形象时刻都在折磨着他的心灵,于是当战争结束后他又一次来到云南前线部队生活了四个月,然后把这些收集到的材料精心组织、提炼、加工,最后一气呵成。如果不是通过提炼、加工、概括,在作品中就不可能出现象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雷军长这些典型人物。当然这些典型形象并不完全等之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也就是说《花环》里所写的一些事情,不是也不可能是发生在同一阶段、同一连队的事,他是把前线部队的一些带个性特色的人或事集中到某一个连队或某个人身上。所以说他真实但并不完全逼真。而是通过提炼、加工、合乎人们思想感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趋势。(三)艺术真实是对实际生活的反映、是主客观的统一体。任何一部作品它不像实际生活那样只具有客观性,它必须凝聚着作家个人的主观感情和对生活的评价。谈到这个问题,有时必然要和倾向性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作家,首先是你反对什么,赞成什么,批评什么,都是具有一定的阶级性的,为写作而写作的人是没有的,就是写花鸟虫鱼,也是为了赞美自然。朱自清先生写的《白杨礼赞》、《荷塘月色》他绝不是为写白杨而写白杨,为写荷塘而写荷塘,这里面都带有作家的主观色彩。在那个时候白杨只不过象征着陕北的广大的不屈不挠的劳动人民,荷塘月色只不过是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黑暗。《红楼梦》从头到尾好像没带什么作者的主观色彩,但通过作品的细节描写,确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作者的主观色彩是通过《红楼梦》这一作品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了。当然有些写作高手,他们扩主观色彩一下子是难以看出的,但他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他所反映问题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客观实在。所以说艺术的真实是主客观的统一体。当然,作为艺术真实对作家主观性的要求,除了其对生活的评价要符合生活的本质规律以外,还要求作家抒发的情感是真实诚挚的,只有真情实感的表现,同对生活的真实而深刻的再现完善地结合在一起,才使作品具有艺术真实、获得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的好文章、有的好电影,为什么能打动人们的心、赢得亿万读者、观众,有的还会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鸣而看后眼泪汪汪呢?这是因为作品的某些情节能和读者的思想感情相吻合,产生同感、产生共鸣。于是就动情。有同感的老年人听了《想起往日苦》歌曲会流泪,那么现在的年轻人听了《想起往日苦》不但不哭,反而会引起失声大笑。因为他没有吃过旧社会的苦,在思想感情上不能引起共鸣。现在的年轻人,他们不愿回想过去的中国,因为他们看到过去的中国腐败和十年内乱的中国他们会大为不快,他们只愿看到世界的今天、中国的今天和明天。“四人帮”横行时,有些作家由于受“左”的路线干扰,他们对生活的评价是不符合生活本质规律的,他们搞“假大空”。八个样板戏就有十几个寡妇和鳏夫。李玉和的母亲死了老爱人,李玉和死了少爱人,铁梅只有数不清的表叔而就没有恋人、江水英是寡妇、红嫂是寡妇、常宝是深山沟里的老姑娘,方海珍也是寡妇,唯独阿庆嫂有爱人,可是他到上海跑“单帮”去了。这能说对生活的评价符合生活本质规律吗?人毕竟有七情六欲富有感情的“高级动物”,革命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他是生活在一定历史环境中的活生生的人,人道是如今是和尚下山闹革命,织女过河见情人。不是说越穷越寡就越革命,马克思和燕妮不也有段罗曼史吗?所以那些“假大空”的作品给予读者的是不真实感,甚至厌恶。《花环》里就写了战场上谈老婆的情节。这就给人以真实的感受。人在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在远离家乡,远离祖国的情况下,谁不思念祖国,谁不思念亲人呢?《花环》中写了靳开来这个牢骚满腹的炮排长,像这样带有个性的典型人物就得大写特写,万岁不离口不见得是好人,当然就是因他怪话多,没有什么豪情壮语,所以他一直提不上去,只能当个小小的排长,到最后给了他一个送死的副连长当。就是这些人,这些为国捐躯的脊梁,第一个扛炸药包去炸敌人雕堡。就是这些怪话连天战场上谈老婆的牢骚大王第一个去踏地雷。当然也是某些人人为的违背了管理科学本质的发展规律,使得靳开来牺牲后连个三等功都未评上,而连队里又违背了规定而自作主张地授于靳开来的爱人一等功臣的勋章。这样的描写是多么动人,多么深刻,多么有真实感,多么使人信服啊!真是出于意料之外,合呼情理之中。~~~~~~~~~~~~~~~~~~~~~~~~~~~~~~~~~~~~~~~~~~~~~~~~~~~~~~~~~~~~~~~~~~~字数:4440字。如果多,酌情删减。

研究这个,可以带给人们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而且研究真实性哲学,能让人从中获得熏陶,自然而然提升人的品质。

好处:可以让人跟真实的看到事情的真相、增加信誉坏处:让人对新闻失去信心、从此没人在看新闻哦

因为有虚假性哲学,世间万物都有真有假,如果不研究真实性哲学,就会分不清楚哲学的真假,最终会迷失方向。

什么是实验性研究论文

论文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理论性文章,是在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来建构理论的这类文章。写好理论文章,首先要了解理论文章的性质特点。理论文章是为了研究某个理论问题、论述某个道理、发表个人见解而写的文章,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诸如评论、杂文、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都是理论文章的范畴。实验型论文写作的前提是实验。所谓实验,又叫科学实验,就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相应的物质手段(实验仪器、设备等),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模拟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以便在典型环境中或特定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探索活动。科学实验的构成要素是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三者缺一不可。科学实验的过程,就是实验者借助于实验手段,使实验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过程。科学实验作为一种独立的实践形式,是伴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逐渐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科学实验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生产物质产品,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说,深化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描述性论题主要是描述一个相关的事实,然后再进行一些事情的证明,主要是用一些论据来证明你这个论题正确的,而且需要满足一定的过程。主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分析问题。只要通过答辩,然后把这篇论文写完整就可以通过了。第一: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阶段。第二:设计论文的含义是指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论工不仅实现了理论同实践的密切结合,而且与教学和科研以及生产相相互结合的过程。第三:另外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次育的重要途经,是学校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十分特殊的一个环节。

实验性论文探究实验要写。1.实验性论文的性质实验性论文写作的前提是实验。所谓实验,又叫科学实验,就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相应的物质手段(实验仪器、设备等),主动干预或控制对象,模拟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以便在典型环境中或特定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探索活动。科学实验的构成要素是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三者缺一不可。科学实验的过程,就是实验者借助于实验手段,使实验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过程。科学实验作为一种独立的实践形式,是伴随着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逐渐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科学实验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生产物质产品,而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说,深化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此目的相适应,科学实验是人为的比较理想的环境中,采用科学的仪器和方法,并经过精心的设计、安排而进行的。它具有模拟、简化、纯化、强化、综合、抑制或排除某些自然现象的作用,因而可以较为迅速、可靠、经济地认识自然和变革自然。科学实验是创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和先导。科学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一切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和技术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从实验中发展和提炼出来的。此外,根据已知的可靠的科学事实进行推理、猜测而提出新的科学假说,也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才能得以印证和检验。可见,科学实验既是发现科学真理的基础,又是检验科学真理的标准。2.实验性论文的特点 确证性。这是科学实验、也是实验型学术论文本质的特点。实验是通过实验设备人为地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但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排除一切非科学的主观因素,尤其不可带入实验者的任何个人偏见,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参加整个实验工作,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来不得半点虚假。论文中的数据要经过反复的核实、验证;实验的结果不但要经得起自己的验证,而且要经得起任何人的复验。它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即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实验.都可取得完全相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决不因实验者而异,实验结果完全是可以重复的,即具有再现性。实验性论文中所写到的实验现象、数据和结果,只有真正具有确证性,即经得起他人的重复验证,才能得到社会的公认,否则就会被证明有差错,甚至被怀疑是伪造。 纪实性。实验性论文对实验过程和结果,一定要如实记录,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是什么结果就表述什么结果,不得有任何的加工和虚构。要绝对地忠实于客观事实,真实、准确地表述实验的目的、对象、仪器、方法、步骤、现象、数据、结果等实验的全过程及其重要细节,具体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这是搞科学实验和撰写实验性论文必须具有的精神和态度。

什么是实践性研究论文

毕业论文的类型:1、理论性问题研究论文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多门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涉及大量的基础理论和原理性问题。学生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比较熟悉并有较深理解的某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对某一理论掌握比较扎实,逻辑思维及分析问题能力强,同时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所掌握的理论原理分析、解决实践问题。学生应当围绕所选定的理论问题,在广泛收集资料,大量阅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的成就,分析前人的观点,找出以往研究的薄弱之处,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可对某些理论原理的应用进行更深层的研究和探讨,寻求更合理的成果和结论。2、应用性问题研究论文无论哪一类专业,都有大量的应用性课程和专题,甚至专业本身就属于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特别是管理学科的各类专业,学生可就不同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运用在校期间所学的各种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考核和锻炼。撰写应用性问题的研究论文,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和原理基础,较熟练地掌握所学技术和方法,熟悉所掌握原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环境和问题,能够把握该应用领域的发展变化趋势,并能提出该原理、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难点、问题和措施保证。3、实践问题研究论文改革实践中有大量的具体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特别是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实践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学生可就自己熟悉并能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实践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实践性强,实用价值高,要求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有透彻的了解和深刻认识,能够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并能在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原理和方法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和答案。实践性问题研究论文与应用性问题研究论文的最大区别在于从实践中寻找问题撰写论文。有些学生的论文选题就直接来源于自身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 4、指定性问题研究论文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某些部门或企业对学校的委托项目或调研任务,还有的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咨询策划项目。围绕这些问题撰写毕业论文,对学生来讲都属于指定性问题,有些问题并不一定是学生最有基础和研究兴趣的问题。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老师的专项研究能力强,对学生的指导性强,更有针对性。选择参与这些问题研究并以此为题撰写毕业论文的学生,也会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再加上老师的言传身教和悉心指导,对问题的研究深度较深,实践性强,有助于学生研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实践研究是指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建立具体假设,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并观察和测量其对其他变量的影响,考察这些教育措施与教育成效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验证或证伪假设,探求教育规律。最后要提出实践成果。应用研究是将某一科学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当中的研究。主要探求的是该理论应用的对策,价值等。

针对某一个(些)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到有意义结论的文章。研究性论文的基本原则:架构要清晰,表述要清楚,逻辑要合理,证据要客观,态度要严谨,尊重他人的贡献;设置研究标准,学术八股文,很明确的表达问题,研究方法要设置良好并很好的实施,数据假设要合理、有用,促进知识;建议要精确、易懂、有说服力、语气恰当。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特征:素质教育是要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而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渠、分析和处理,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即研究性的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观念、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有效地突出学生学的方式,形成一种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教学方式。同样传统的高效学习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学习,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的效率。而研究性学习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它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

简介针对某一个(些)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到有意义结论的文章。研究性论文的写作要求:

(一)题名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论文题目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二)作者姓名和单位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三)摘要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用是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