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梦想与自我意识的小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5 05:42:06

梦想与自我意识的小论文题目

战胜谱泛饱满匆帜

芽儿,是春的梦想;荷花,是夏的笑脸;枫叶,是秋的寄托;雪花,是冬的翅膀。梦想是美丽的,是可爱的,五彩斑斓的梦,充实著童年。梦想是地平线的曙光,带给男孩女孩心灵的阳光,追求成为力量。简爱——一个卑微的人物,即使自己低到尘埃里,却仍拥有自己的梦想,坚强与骨气抵抗权势,让这朵小花绽放,让这只蝴蝶飞翔。她,用梦想、微笑、意志,让人生不再有尘埃。坚强的“美人鱼”——29岁的女孩肖卓林,即使三分之二的身体无知觉,却从不自认卑贱。她面对阳光,让美丽的梦成为了现实,她更通过网路关心同病相连的朋友,帮助残疾朋友网上卖工艺品。她为梦想拼搏,谁能不为此感动呢?。梦想啊,你是生活的目标,你是人生的一个期许。朋友,梦想美好,即使再小,也有光芒,即使渺茫,但努力后就有希望。耳聋眼瞎的海伦·凯特,用梦想让人生充满光亮;耳目失聪的贝多芬,用梦想把生命谱成乐章;儿时患病的杏林子,用梦想支援了希望。在实现梦想时,不要放弃,不遇岛屿与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保持心中梦想的光芒,成为照亮心灵的月亮,让感动的泪花洗过脸庞。蓝天不会终究是黑夜,人生不会终究是雨天。让梦想的翅膀,带领我们的心,飞跃幸福与泪光。让梦想的翅膀,翱翔童年的蓝天,充满希望。

哪儿有希望的光辉 让残疾人康复,让盲人重见光明,种一颗太阳等等,都是我心里的愿望,我还有许许多多的愿望。有的一定可以办到;有的可能办到;有的不可能办到;还有的可以办到,但是我们不能那样做的…… 我第一个所希望的是,让残疾重新起来,让失去双腿的男生获得良好的跑步成绩,让失去双臂的人成为优秀的钢琴家,弹优美的曲子吧! 我第二个所希望的是,死后为盲人捐献出自己的眼睛角膜,让那些盲人也来清楚地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以前只能用心来感受世界,现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可以用眼眼角膜移植让盲人和这个世界问好。 我第三个所希望的是,以播种太阳,只要一颗,一颗就够了,这样就能播种出许多的太阳。一颗送给北级,让北极的天气,不再那么寒;一颗送给夜晚,让寂静的充满灿烂的阳光;再拿一颗放在盲人的心里,让他们的心里也充满光明。 我还有最后一个希望,那么就是,长大后坐着宇宙飞船,飞向遥远的太空,看一看那浩浩的宇宙是什么样子的,看一看都有什么美丽的行星,最好还能到月球上去走走,说不定还能让我遇见一个外星人呢! 我的希望还不止这些,还有许许多、无穷无尽,数都数不完。小朋友们如果有一件事是你希望,可是,你在快完成了的时候却失败了,那么你一定不能放弃,就像一句公益广告说的“一切皆有可能!” 哪儿有希望,哪儿就有光辉。

梦想的力量,美丽的梦想,伟大的梦想

大哥 你山寨情结忒严重.我还以为我这么快就找着我偶像了呢

有希望的英文形容词hopeful,无望的英文形容词hopeless

“希望”是每个小朋友心中的小精灵.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和希望.大家所希望的东西丰富多彩.而我也有很多很多的希望…… 在我上幼儿园时,总觉得大人的管教太严,自己太不自由了.我总是走一步,奶奶就跟一步,生怕我摔了、丢了,大人们对我百般呵护.每次上幼儿园时,奶奶总把我的手拉得紧紧的,生怕我走不稳,每当我想挣脱奶奶的手独自行走时,奶奶总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还小,马路上的车多,不可以独自走路.等你上了小学,再让你自己上学放学吧.”我望着上了小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背著大大的书包,带着鲜艳的红领巾和闪闪发光的校徽.自由地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时,我羡慕极了.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快点儿逃脱大人们的视线,自由自在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有,每当我看到邻居家大姐姐总是捧著一大本书,埋著头认真地在阅读时,我更是羡慕.我喜欢听故事,每次要听故事,都要等大人忙完活,我才可以为我讲故事.我多么希望我能快点长大,我就可以自己独立地阅读故事书了,用不着等大人的安排,就能在书海里遨游.上了小学,不在会有大人的呵护,也不会有大人的约束.那时,能够上小学就是我最大的“希望”! 而现在,我又是多么羡慕幼儿园的小朋友啊!他们可以不用背那笨重的大书包,不用戴那讨厌的红领巾和校徽.空着手,轻轻松松地跟着大人上学放学.也不会有这么沉重的习负担.可以快乐乐、轻轻松松地度过每一天了.想起幼儿园.上学时,奶奶总是急忙忙地喂着我吃饭,催促着我:“快、快等一下又要迟到了.”放后,奶奶又会准时的来幼儿园接我,牵着我的手,东逛西逛,一路上有说有笑.放假时,奶奶又会带着我去公园逛逛,去朋友家坐坐……我发现我小时候是多么傻呀!现在,整天沉浸在复杂繁重的课本里.放假了还有堆积如山的作业.根本就没放松的时间.幼儿园是个多么美好的地方啊!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好好把握的.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愚蠢了. 我的“希望”有很多很多.也许还会再改变,但不管我的希望是什么,但愿它都是美好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必定有乌云;有晴天,就必定有风雨。从乌云中解脱出来的阳光比从前更加灿烂,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彩虹。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记得我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这个小故事也说明了一个人生的道理,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炼,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当挫折站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开始了选择。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与人的选择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挫折,绕道而行,不必为了遇到挫折而难过,也不用去付出些什么努力;我们也可以选择迎接挫折,毫无畏惧,虽然我们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可是我们却可收获许多,有战胜苦难的喜悦与兴奋,有“苦中寻乐”的甜蜜,也有了今后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们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总是伴随着辛酸与烦恼。而挫折好比一块锋利的磨刀石,我们的生命只有经历了它的打磨,才能闪耀出夺目的光芒。“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了挫折的成长更有意义,挫折其实是一笔财富。多少次艰辛的求索,多少次噙泪的跌倒与爬起,都如同花开花落一般,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下了铺垫。成长的过程好比沿着沙滩走,一排排歪歪曲曲的脚印,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只有经受了挫折,我们的双腿才会更加有力,人生的足迹才能更加坚实。

巴西队现在更注重结果,踢法更欧洲化,后防的卢西奥,中间的梅洛,前场的卡卡、法比亚诺、罗比尼奥等就是最好的典范,同时相比于以前的桑巴军团,球队人员结构非常好,虽然没有大罗、小罗那样的顶级前锋,但是团队意识更强,更重视防守,欧洲化的踢法更加恐怖有效率,绝对是世界杯最大的热门。 西班牙日趋成熟,黄金一代,配合默契,控制球的打法很赏心悦目,如果比赛进入他们的节奏,想赢西班牙很难。随着欧洲杯的夺冠,心理素质大幅度提高,再也不光是预选赛之王 如果在防守上做得更好,西班牙问鼎世界杯的可能性和巴西一样大。 英格兰在卡佩罗的执教下,进步非常大,鲁尼状态神勇,不灭的神灯兰帕德等球星状态正佳。战绩出色,不过没有经过强队大赛的检验,变数比较大,而且英格兰历来都是大热而死。看好英格兰进4强,能不能上演2006年义大利那样的奇迹我们拭目以待! 义大利这几年球员上有点青黄不接,战绩也起伏很大,但里皮的功力很深,往往能带出好成绩,上届就是明证。但是人员老化太严重,想要卫冕难度还是很大的。 阿根廷是另外的大热门,球星众多,比如说梅西,伊瓜因,米利托,特维斯,阿圭罗,加戈等等,老马要夺冠需解决让梅西在阿根廷国家队发挥出在巴萨的威力,让阿根廷更加具有整体作战的能力,这样的阿根廷肯定夺冠

感恩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因为生活中恩情无处不在,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所以,我们应该记得,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 ,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自己的身体做出了回答,田世国捐肾救母,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母亲,是对母亲养育多年的一种感恩回报。而李华芬,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因得知山区贫困孩子们所处的教学条件差,就利用课余时间捡破烂来挣钱资助他们,可没想到这么一位善良的女孩却得到了病魔的眷顾,患上了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当山区孩子们得知这一讯息便纷纷拿出自己仅有的钱来为她治病,孩子们用行动传达着感恩之情。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怀感恩之心,便会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不能因为生活过于沉重而忽略了感恩的心。都说瑞雪兆丰年,可2008年的瑞雪却给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造成了不小的灾难,随着片片雪花的飘落,凝冻的加剧使得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断电,禁止通行,车站滞留旅客等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当这一讯息传开,举国上下都牵挂著南方受灾的人们,烟花灿烂阖家团聚之时,冰雪严寒的南方,依然有大批抗击风雪的人们,为了让灾区早日通上电,为了让被冰雪封闭的道路早日通畅,为了让受阻滞留的旅客早日返乡,为了让救灾物资早日传送到灾民手里,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相关行业的员工、每个伸出援助之手的民众,都在尽心尽力,万众一心,共度难关。在这场与风雪抗争的战斗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的英雄,无数的人用自己的行动传递著爱,再大的风雪也会被举国上下人民的恩情所融化。虽然,感恩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不管哪种方式折射出来的真、善、美和人间温情都是令人感动和敬佩的。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教会了人们用最平凡的方式表达传递最朴素的感恩。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而回顾古今中外,更多的人是感恩挫折,因为挫折让他们自强,秦末的英雄项羽和越王勾践难道不应该感恩挫折吗?要不又何来“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呢,听不到声音但却用美丽的舞蹈打动观众的残疾艺术家邰丽华难道不应该感恩挫折吗?要不又怎会有令世人惊叹的千手观音呢?身残志坚的Helen Keller难道不应该感恩挫折吗?要不又怎会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感受展现给大众……虽然他们都遭受了挫折的打击,但是挫折让他们在生活中变得坚强,我们就是要在感恩的同时学会自强,这样就会让我们永远向上,永不懈怠,积极进取,靠自己的努力奋发图强。 我们应该感恩生活,是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收获,从生活中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甜,是生活教会了我们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会成功。是生活磨练了我们,坚持真理、刚强不屈的品质和意志。从生活中,我们学会怎样与人和谐相处,懂得宽容和理解的涵义。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我们学会了怎样做对社会对家庭负有责任的人。记得周杰伦的歌词里有这样一句话,“也许逃避、放弃让我跑的飞快,但责任又让我宁愿忍受痛苦”,不禁让我想到了洪占辉,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弱小的孩子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难中的家庭,是生活赋予他勇敢与坚强,在责任的驱使下,虽然他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生活赐予他更多,让他由此从男孩变成了苦难打不倒的男子汗。感恩人生,你将笑对狂风暴雨,迎接天边那一道彩虹。 感谢阳光,感谢天地,感谢相逢,感谢赐予,感谢风雨……做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心存感恩,因为我们从父母、老师、社会、国家中获得更多的关爱与呵护,这一点我感受颇深,因父母体弱多病,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使我的求学路途困难重重,是社会和国家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使我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大学生活,是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艰辛,勇敢向前。感谢我所获得的,感谢我所拥有的。 虽然,生活给予我们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所能回报的,但我们应该心怀感恩,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它所赐予的。就像生命之舟,一半风雨,一半阳光,让我们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远航,人生之路,一段坎坷,一段辉煌,让我们心怀感恩去开拓。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让爱与我们同在,做一个自强的人,成就明天的美好,做一个有责任的人,肩负起我们的使命。感恩生活,感恩生命,我想只有在今后的生命里不断的付出爱与关怀回馈这个社会,这就是我所能做的。感恩这块土地,感恩养育我的国家。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来,多少人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她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材!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与泪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最好的见证。 不知是哪个花开的时刻,悄悄地,悄悄地,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就来到了世上,慢慢地,慢慢地到了上学的年龄,便缠着爸爸要去上学。我们永远忘不了那人生的第一次,是多么地高兴、快乐。原来是老师和蔼的微笑,温和的话语就像快活的音符一样奏出美妙的乐章,让我们如痴如醉。 就这样,老师在我们心里播下了快乐的火种,校园里时时响着我们清脆、明亮的声音。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于是,我们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因老师的爱而起。老师把所有的希冀寄托在我们身上。正是这样,苦心培育我们的老师在这爱的路上艰难跋涉,教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当我们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时,他们在叮咛:同学们,别忘了奋进呀;当我们在学习上失败时,他们在鼓励:成功是从这里起步的;当我们悲伤时,他们在安慰:同学们振作起来呀!多少个难忘的日子呀!是您--光荣的人民教师,让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发展。您不仅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要学着去感恩别人。这其中的点点滴滴,一个个动人的情景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精彩美丽,也把我们的记忆巩固得刻骨铭心。 虽然我们只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我们也要学着释放温暖,更要怀着对老师感恩的心去思考、行动,毕竟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在这样的时刻,我代表全体同学,向我们尊敬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亲爱的老师,因为有了您,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如此美丽,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灯,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恒的北斗。您肩负著神圣的使命,您肩负著祖国的未来,您肩负著民族的昌盛,您肩负著历史的重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在您的关注下奔赴远大的前程。 因为有了您,就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教师节。从此,全社会就多了一份对您深深的敬意与关注,我们看到和感受到了您的伟大和平凡。您的伟大在于创造世界,播种未来,您是点燃我们理想之火的人,是保证民族未来优良素质的人;您的平凡在于除了奉献别无所求,无怨无悔,心无旁鹜。您从不在乎所失所得,因为您深深懂得自己在付出什么,在收获什么,这是任何数字都无法计算的生命价值和幸福成果。“捧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我们的老师心境的真实写照。 敬爱的老师,我把您比作绿叶,我把您比作红烛,也颂不尽您的奉献和成果啊!您不是绿叶却在滋养绿叶,您不是红烛却能照彻心灵,因为在我们眼睛里映射出的永远是您的身影。您把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音符,都镀成世界最美的颜色。从此,我们的心像大海一样磅礴。我真想取出串串爆竹,放出串串祝福,用绚丽的火焰为我们的老师唱支心歌。真诚地祝愿老师幸福快乐,快乐幸福。 这时,我真想大声对同学们说:当我们拥抱成功,享受喜悦时,别忘了我们老师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感恩老师。最后,让我们真诚地说声:“谢谢!”

流水潺潺,溪石发亮;微风轻吹,柳絮已飞;时光匆匆,心已成熟;谆谆教导,言犹在耳…… 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像父母般关怀学生,然而你们却做到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当上学生的知心朋友,然而你们却做到了;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陪学生一同成长、欢笑、游戏、然而你们却做到了……你们就像一杯杯香甜的饮料,让人回味无穷……方老师是我们的英语老师。她就像一杯香茗,沁人心脾。抿一口茶魅力所在。这茶表面上只有茶叶作文人网你也可以投稿,实质上包含了许多;英语老师表面上只教英语,实际上她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多……班级里有一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同学,总是惹老师生气,方老师没有将他送到政教处,而是一遍一遍的教导着他。或许是希望有一天他能够悔改,或许是希望他能够变成一个好同学,方老师努力着,努力着……王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这学期刚来到我们班。她像一杯香浓的雀巢咖啡。虽然一开始喝,会很苦,但只要把你的热心、耐心、恒心放进咖啡里,就会馨香无比。在充满睡意的夜晚,喝一杯咖啡,睡意顿时荡然无存,神清气爽;在迷失方向的时候,听一句老师的良言,便豁然开朗。大概是对原来老师的感情太深,同学们对她渐渐有了牴触的表现。她没有作声,而是把泪水往肚子里咽。随着牴触情绪的增多,上课时不认真听讲的同学越来越多。王老师认真地给他们讲道理,去教育他们,去引导他们,让他们成为上课时遵守课堂纪律的好学生,没有听会的课程还要再讲一遍。同学们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她也会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同学为她的执著而感动,也就越来越认真了…… 顿时唇齿留香;只要你和她相处了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她的魅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于自己本身和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自我意识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培养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性强的新人,是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 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必须认清大学生自我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自我塑造 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 、有纪律的 现代 化事业的建设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的根本目的。本文从大学生重塑自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途径等方面作一些浅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部分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生活上依赖性强

在大学里,大学生们要独自一人在外生活,由于以前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生活习惯,当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习和生活时,思想脆弱、社会 经验 不足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在同学的笑声里,就会由自信、大方转为自卑、沉默;有的刚愎自用,处处争强好胜,只是一味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有的自命不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只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的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萎靡不振,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没有勇气正视现实。

2.学习动力的暂时消失和学习目标的模糊,使大学生犹豫不决

紧张而有明确目标的高中生活结束了,大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自由、有大量空闲时间的大学,心理上立刻解除了一切压力,同时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在大学的学习既无老师的督促,也无父母的逼近,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觉自愿的事。有的大学生上了大学后,有意无意放松自己,开始享受。

3.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使大学生为难

在大学里,同学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性格的人走到了一起,同学们一下子无法相互适应。由于大学中活动很多,个性飞扬,展示个人兴趣和特长的机会很多,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还是让别人去改变来适应自己,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面 发展 的人等问题困扰着大学生。

4.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大学生的心理负荷增大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日益巩固和发展,市场竞争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科学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目前我国就业问题比较严重,这也让大学生心神不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5. 网络 信息对大学生的正常成长也有较大影响

现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状态。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在从互联网上获得有益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许多有害的信息,从而给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重塑自我,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成熟阶段,正向成人过渡,在这一时期,大学生需要进行全新的人生定位,建立新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因此,大学的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从而实现人生的巨大跨越。

1.确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科学 证明,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生活习惯是生活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大学生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帮助大学生尽快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有机结合

在大学时期,学生的意识开始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动向为对象 发展 ,他们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受的 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到的自我状态。他们一个是理想(主体)的自我,一个是现实(客体)的自我。如果主体与客体能保持大致的平衡,即个体的真正能力、性格、欲望能如实地表现出来,个体便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在别人面前,不需在他人面前掩饰什么,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员应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路,实现主体格客体的完美统一。

3.大力加强校园 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生自我塑造的阵地。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 环境的能力;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它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为大学生提供锻炼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能力的机会。二是有利于开发大学生智力,提高文化修养,完善知识结构。三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可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认识人生,从而有效地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袭。四是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因为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双胞胎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求知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校园文化又能为大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五是提高大学生的 人际交往 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运用科学、积极的 方法 和途径解决心理问题

(1)努力学习有关的 心理 健康知识 ,了解和掌握心理活动的 规律 ,从而按规律行事,提高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2)大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培养健康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防病。大学生可通过参加文体、社团、社会 实践等多种活动,加强人际交往,沟通思想,交流信息,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

(3)建立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内部的调节机制,它通常能对人的焦虑、自卑、痛苦等消极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因此,当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应该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正确地面对困难,并且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

参考 文献 :

[1]高玉祥.个性心 理学 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刘和平.21世纪教育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3]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N].2001,3.

[摘要]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影响着人格形成的性质、方向、速度和进程。本文对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发生发展、研究工具及方向、完善塑造进行了一定的阐释。

[关键词]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苏格拉底是自我意识的“助产婆”。苏格拉底坚定认为存在普遍可靠的真理并且探求普遍必然性的途径是“认识自己”。因此,西方哲学的自我意识概念产生于古希腊时期[1]。在此之后对自我意识的思考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停留在哲学的思辨领域中。直至1890年,James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将自我意识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心理学的先驱人物冯特也对自我意识的研究有所涉及。但是,早期的心理学家们对其概念进行理论探讨,但缺乏一致性,其研究结果可谓扑朔迷离、含糊而繁杂[2]。直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心理学界的学者们纷纷研究起了自我,具有代表性的有库里(Cooley)、米德(Mead)以及弗洛伊德[3]。其中弗洛伊德提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人格三结构后,自我意识的概念开始明确化。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即个体对自己的意识。很多研究将自我意识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倾向视为并列的人格组成部分,但是也有很多学者持反对的态度。至今对于自我意识在人格中与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的关系没有一致的观点。但是一致认为的是自我意识不仅与基本的知情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人格也有紧密的联系。

自我意识有其自身的结构,即它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组织、控制和推动作用。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或心理结构。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4]。很多学者的分类方式均不同,朱智贤认为所谓自我意识,即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肌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5]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把自我分为主我(I)和宾我(me)两个方面,主我是自我的主动部分,是认识、发动、指挥和调节个体活动的方面;宾我是自我中被注意、思考和知觉的客体等心理活动的意识[2]。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和公我意识(public self-consciousness)前者是指个体关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评价标准,后者是指个体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人的评价标准[6]。类似以上的分类还有很多,均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其结构。

3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从婴儿起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逐渐成熟。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飞跃期:第一飞跃期大约在1~3岁,是以 儿童 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的;第二飞跃期是初中阶段[7]。

韩进之,等[8]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呈现由低到高的曲线形。这一总趋势还呈现了三个上升期和三个平稳期。第一个上升期为小学一年级至小学三年级。由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进入平稳期。第二个上升期为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此后进入初三平稳期。第三个上升期为初三到高一,此后至高三进入平稳期。自我意识发展还有不同观点。杨宏飞等研究也发现,学级至初三年级均有所下降[9]。王维等研究发现,四年级学生在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对学校态度方面有所下降,提示四年级的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二年级学生有所下降[10]。Piers和Harris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11]。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12]。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13]。因此对于初中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如何变化的尚无定论。

4自我意识的研究工具及研究方向

通常使用的是自我意识量表,是由Fenigstein,Seheier和Buss编制的[14]。本量表由三个分量表共23个题项构成,分别是测量私我意识的10个题项,测量公我意识的7个题项和测量社交焦虑的6个题项。这些分量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中,私我意识是指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中私密的方面,这些方面只有本人才能观察:公我意识是指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中公开的方面,这些方面是别人能够观察和评价的;社交焦虑则反映个体由于感知到他人的存在而引起的不安。原量表公我意识和私我意识、公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之间均为适度的正相关;而私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之间的相关接近于0。量表采用5级评分,从0(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

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私我意识方面,研究不仅是关于私我意识的优缺点[15]、单双因素[16]、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6],而且还涉及个体差异的比较研究。例如Scandell等在一项私我意识与大五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中发现私我意识与公我意识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在用偏相关技术控制了公我意识的影响之后,私我意识与大五因素中的经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宜人性呈显著负相关。Kemmelmeier的研究发现,高私我意识的个体所拥有的价值取向和态度是一致的;而对低私我意识的个体来说,价值取向和态度之间没有关系。在性别方面,许多研究发现女性在私我意识或者公我意识上得分比男性更高。对女性而言,私我意识可能是更重要心理体验。那些有高自我意识(或者是私我意识或者是公我意识)的女性更强烈地体验情感状态,而这些影响并不发生在男性身上。在地域方面,Shuzo等的研究表明日本人的私我意识程度比美国人低。在私我意识的两因素中也发现了跨文化差异。Chart在其研究中发现,香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私我、公我和社交焦虑三个因素上均显著高于德国、法国、丹麦和瑞典大学生。综上所述,现今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私我意识和性别方面,而不同文化地域的比较研究比较少。

5自我意识的完善、塑造

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对人格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和教育。但是自我意识是这些因素的中介,自我意识决定着这些因素对人的影响。换一句话说自我意识影响着人格的形成速度、性质以及能动性和自主性等。那么,自我意识的完善、塑造对人格的形成、发展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5、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个体认识自我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分析体会自我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并且和周围的人进行一定的对比,从而了解认识自我的内心世界,并作出一定的评价。第二,依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别人给予的评价,个体会将其与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对比,最后达到加深自我认识和 自我评价 。

在积极准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接受自我的优缺点,但是不能因为缺点,而在潜意识中逃避认识自我。只有能正视自我,愉悦地接受不完美的自我,才可能做到真正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5、2自我体验的作用

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个体产生一定的体验标准。当符合标准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出现的时候,自我体验是愉悦的,当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有损人格,会出现恐惧和羞耻等不良的自我体验,最终可能收敛或制止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5、3强化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上的表现,是在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控制不仅限制着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性质、方向,并且要力求其符合社会要求准则。制定旨在完善和提高自己行动的相应计划和程序。行动中运用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各种激励手段。

5、4提高自信心

自信是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前提。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状态,是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在肯定自己存在价值的基础上对自己力量的客观充分估计,它直接影响着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评价定位以及自我理想的设计和把握,对于全面体验和调控自我思想与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信能够帮助个体激发自身的潜能,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在大学生的课堂中,我们采取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我的同时,让他们 总结 过去的成功经历,最终使“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这样的信念内化,达到提升自信的目的。

5、5提高自尊

自尊感是一种个体的重要情感体验,包括自爱、自己尊重自己和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感是个体在对自己进行积极的价值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参加 社会实践 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发挥自我的价值和能力,来满足自尊。可以选择自己能力较强的方面参加活动,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以便容易实现,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成就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尊心。

参考文献:

[1]江午奇、自我意识理论的历史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11).

[2]孙圣涛,卢家楣、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J]、心理学探析,2000,20(73):17-22.

[3]肖晓玛,尹显作、论自我意识研究的历史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104-108.

[4]聂娟、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10,8(25):32-35.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黄希庭、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肖晓玛、论自我意识研究的历史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1):104-108.

[8]韩进之,等、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4.

[摘 要]本文试从分析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偏差入手,提出了如何调试高职生的自我意识以促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高职生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特点 自我意识的偏差 自我意识的调试 心理健康

在高职生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因自己的容貌不够娇好而郁郁寡欢,她们会因此自惭形秽、寝食不安;我们也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从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没有学习动力,认为上了高职就是来“混日子”,丝毫不把学习任务放在心上……这些都是自我意识过强或过弱的表现。

自我意识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健全和发展能使高职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无疑,健康的人格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此,高职生应了解自身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偏差,掌握调试自我意识的方法,这些对于高职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自我。

不难看出,自我可分为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而认识、体验和愿望则可理解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某高职生认识到自己体弱多病而产生了苦恼的情感,并随之产生了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愿望;某高职生认识到自己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出众的口才,相应地产生了自信的情感,并随之坚定了重点培养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 毕业 后从事销售工作的愿望;某高职生坚持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以自己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而产生了自豪的情感,并随之萌发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愿望……这些都是高职生的自我意识的表现。

雨果说;“只要目的正当,纵使走在摇撼的路上,步伐也是坚定的。”所以,自我意识是高职生一切活动的动力,能帮助其树立奋斗目标和发挥能动作用。同时,自我意识能令人不断地 反思 、反省。因此,自我意识具有导航、自控、内省的功能。

以下,我从谈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偏差入手,简析高职生如何对自我意识进行调试以促进心理健康。

一、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认识――客观、现实、自觉

随着生理上的日趋成熟,高职生在自我认识上不太脱离现实,他们能自觉地按社会要求评价、设计自己。而且,知识及社会生活经验的不断完整与丰富,使高职生在自我认识上更为客观,且基本与外界保持一致,遇事也多能“三思而后行”。

如:几年前,高职生对毕业的理想薪酬在近两年已大致与现实接轨。

2.自我体验――强烈、敏感、丰富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都会引发情感。高职生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重视强烈而敏感,甚至一件小事、一句评价都会使高职生的情感掀起波澜,久久难以平静。多姿多彩的高职生活亦丰富着他们的自我体验,诸如自矜、自怜等自我体验,在高职生面对的各种学习、生活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高职生的情绪本身具有丰富多样性、冲动性、波动性等特点,所以,高职生的自我体验自然而然会强烈、敏感而丰富。

3.自我调控――积极、主动、持久

这是高职生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职生已能够积极主动地按标准要求长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 言行举止 ,以实现理想自我。他们在要求独立的同时还反对墨守成规,喜欢以新思维去接受新思想,并乐于人际交往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

除此之外,高职生对自身的发展前景尤为关注。他们会考虑自身生存与生活的意义,也会思索诸如“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社会问题。而对国际、国内、社会、校园的关注也使其能不断地修正自己。

二.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1.过度的自尊、自信、自卑

过度的自尊就是虚荣,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过度的自卑就是自我否定或自我毁灭。

有些高职生因家境贫困而怕被同学嘲笑,他们毫不估计自身的经济条件,盲目攀比、心理崩溃,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强烈的虚荣心也使那些过度自卑的高职生愈加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毁灭的“怪圈”,导致恶性循环以不能自拔。相反,过度自信的高职生往往目中无人、妄自菲薄、狂妄自大、心理失衡。

“三自”心理影射出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待提高的重要性。

2.以自我为中心

高职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大有人在。他们一切从“我”字出发,只注重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而将社会意义置之度外。自私心理使得这些高职生万事讲条件,而一旦事情没有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则会情绪激动、偏激、消极,最终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出现。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一个人不快乐,是关心自己太多的缘故。”

高职生应懂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也是高职生学会做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两极化倾向突出

由于高职生的思想还不够完全成熟与稳定,再加之其情绪本身具有波动性、爆发性、易于心境化等特点,所以,我们往往会发现高职生诸如沾沾自喜与心灰意冷等情绪都会随时表现出突出的两极化倾向。

综上所述,可以考虑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这三方面对高职生的自我意识进行调试。

三.高职生自我意识的调试

1.自我认识――辩证、客观、多元角度

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调试自我意识的前提和依据。

首先,要与自己比较,要看相对于自己来说是否有进步。如:对于在某个学科上不太擅长的高职生来说,他能从60分提升到70分,这就是质的飞跃,而完全没有必要强求他在短时间内该科成绩达到90分。其次,要与他人比较。有些高职生对于自己不学习的想法毫不介意。那么,应当与周围同学比较,在爱学习的同学的带动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加强学习。最后,要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高职生要敢于进行自我批评,时刻进行自我教育。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达到辩证、客观、多元化地认识自我。

2.自我体验――平和、乐观、自信

高职生应当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环境、人与事,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去扬长避短,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能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去应对,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用自己发现的更理智而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夯实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其实,挫折本身又是性格特点的一块“试金石”,它能帮助高职生发现自身性格上的弱点以更好地完善自我。高职生应培养良好的情绪,调整不良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自我调控――主动、及时、适时、校正

自我调控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最根本的途径。

高职生应以坚强不屈的良好品格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脚踏实地地树立理想自我,并实事求是地打造现实自我,还应主动、及时地了解国情及社会,思考人生,参与社会实践,确立目标与榜样,在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当中适时地校正。

总之,高职生针对自身自我意识的特点,不断纠正自我意识上存在的偏差并进行正确的调试,相信,随着自我意识的优质发展,必将有一个愈加健全的人格,而这也会使高职生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

猜你喜欢:

1.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范文

2. 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

3. 大学大一心理健康课论文3000字

4.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5. 大学生自我心理探讨论文

因为对蓝天的渴望,雄鹰才搏击长空;因为对海水的向往,游鱼才逆流而上;因为理想的导航,我们才有前进的方向。人的一生总是在不断地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念头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就像飞蛾,扑向熊熊的烈火,甘愿做烈焰的俘虏,只为那瞬间的光明。无论你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失去了方向,我们将会迷茫,然后渐渐丧失斗志,最终埋没在历史的硝烟中。唯有坚持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我们才能开创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蓝天。同学们,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的向往;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的希望;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一辈子的理想、一个阶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个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理想。此时此刻,你是否已经为自己定下了远大的理想,并为之付诸行动了呢?理想是石,擦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成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本来就是脆弱的。但是有了理想的支撑,生命就可以变得坚强。理想是一曲响彻云霄的凯歌。每一个音符都生命的归宿。实现理想的道路是艰难的,路上必定满布荆棘。正所谓“天降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我们为之拼搏。不经一番彻骨寒,怎么得梅花扑鼻香。只要我们都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胜利将会属于我们。

以自我意识为主题的小论文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于自己本身和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自我意识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培养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性强的新人,是高校心理健康 教育 的目的。为达到此目的,必须认清大学生自我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自我塑造 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 、有纪律的 现代 化事业的建设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的根本目的。本文从大学生重塑自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途径等方面作一些浅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部分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生活上依赖性强

在大学里,大学生们要独自一人在外生活,由于以前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生活习惯,当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习和生活时,思想脆弱、社会 经验 不足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们在同学的笑声里,就会由自信、大方转为自卑、沉默;有的刚愎自用,处处争强好胜,只是一味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有的自命不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只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的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萎靡不振,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没有勇气正视现实。

2.学习动力的暂时消失和学习目标的模糊,使大学生犹豫不决

紧张而有明确目标的高中生活结束了,大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自由、有大量空闲时间的大学,心理上立刻解除了一切压力,同时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在大学的学习既无老师的督促,也无父母的逼近,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觉自愿的事。有的大学生上了大学后,有意无意放松自己,开始享受。

3.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使大学生为难

在大学里,同学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性格的人走到了一起,同学们一下子无法相互适应。由于大学中活动很多,个性飞扬,展示个人兴趣和特长的机会很多,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还是让别人去改变来适应自己,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面 发展 的人等问题困扰着大学生。

4.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大学生的心理负荷增大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日益巩固和发展,市场竞争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科学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目前我国就业问题比较严重,这也让大学生心神不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5. 网络 信息对大学生的正常成长也有较大影响

现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状态。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在从互联网上获得有益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许多有害的信息,从而给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重塑自我,提高 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成熟阶段,正向成人过渡,在这一时期,大学生需要进行全新的人生定位,建立新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因此,大学的心理健康 教育 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从而实现人生的巨大跨越。

1.确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科学 证明,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生活习惯是生活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大学生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帮助大学生尽快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有机结合

在大学时期,学生的意识开始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动向为对象 发展 ,他们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受的 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到的自我状态。他们一个是理想(主体)的自我,一个是现实(客体)的自我。如果主体与客体能保持大致的平衡,即个体的真正能力、性格、欲望能如实地表现出来,个体便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在别人面前,不需在他人面前掩饰什么,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员应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路,实现主体格客体的完美统一。

3.大力加强校园 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生自我塑造的阵地。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 环境的能力;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它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为大学生提供锻炼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能力的机会。二是有利于开发大学生智力,提高文化修养,完善知识结构。三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可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认识人生,从而有效地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袭。四是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因为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双胞胎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求知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校园文化又能为大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五是提高大学生的 人际交往 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运用科学、积极的 方法 和途径解决心理问题

(1)努力学习有关的 心理 健康知识 ,了解和掌握心理活动的 规律 ,从而按规律行事,提高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2)大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培养健康的情绪。良好的情绪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还可以防病。大学生可通过参加文体、社团、社会 实践等多种活动,加强人际交往,沟通思想,交流信息,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

(3)建立健全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一种心理内部的调节机制,它通常能对人的焦虑、自卑、痛苦等消极情绪起到缓解的作用。因此,当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应该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正确地面对困难,并且善于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手段来解决问题。

参考 文献 :

[1]高玉祥.个性心 理学 概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刘和平.21世纪教育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3]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N].2001,3.

[摘要]自我意识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影响着人格形成的性质、方向、速度和进程。本文对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发生发展、研究工具及方向、完善塑造进行了一定的阐释。

[关键词]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1自我意识的概念

苏格拉底是自我意识的“助产婆”。苏格拉底坚定认为存在普遍可靠的真理并且探求普遍必然性的途径是“认识自己”。因此,西方哲学的自我意识概念产生于古希腊时期[1]。在此之后对自我意识的思考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停留在哲学的思辨领域中。直至1890年,James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将自我意识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心理学的先驱人物冯特也对自我意识的研究有所涉及。但是,早期的心理学家们对其概念进行理论探讨,但缺乏一致性,其研究结果可谓扑朔迷离、含糊而繁杂[2]。直到20世纪20年代,西方心理学界的学者们纷纷研究起了自我,具有代表性的有库里(Cooley)、米德(Mead)以及弗洛伊德[3]。其中弗洛伊德提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人格三结构后,自我意识的概念开始明确化。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2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即个体对自己的意识。很多研究将自我意识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倾向视为并列的人格组成部分,但是也有很多学者持反对的态度。至今对于自我意识在人格中与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的关系没有一致的观点。但是一致认为的是自我意识不仅与基本的知情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人格也有紧密的联系。

自我意识有其自身的结构,即它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组织、控制和推动作用。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系统或心理结构。从表现形式上,主要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4]。很多学者的分类方式均不同,朱智贤认为所谓自我意识,即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机体及其状态的意识;对自己肌体活动状态的意识;对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5]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把自我分为主我(I)和宾我(me)两个方面,主我是自我的主动部分,是认识、发动、指挥和调节个体活动的方面;宾我是自我中被注意、思考和知觉的客体等心理活动的意识[2]。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来看,自我意识还可以分为私我意识(private self-consciousness)和公我意识(public self-consciousness)前者是指个体关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评价标准,后者是指个体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他人的评价标准[6]。类似以上的分类还有很多,均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其结构。

3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从婴儿起就开始萌芽,至青春期逐渐成熟。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飞跃期:第一飞跃期大约在1~3岁,是以 儿童 可以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的;第二飞跃期是初中阶段[7]。

韩进之,等[8]的研究表明: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呈现由低到高的曲线形。这一总趋势还呈现了三个上升期和三个平稳期。第一个上升期为小学一年级至小学三年级。由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进入平稳期。第二个上升期为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一年级,此后进入初三平稳期。第三个上升期为初三到高一,此后至高三进入平稳期。自我意识发展还有不同观点。杨宏飞等研究也发现,学级至初三年级均有所下降[9]。王维等研究发现,四年级学生在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和对学校态度方面有所下降,提示四年级的学生的自我意识较二年级学生有所下降[10]。Piers和Harris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11]。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12]。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13]。因此对于初中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曲线是如何变化的尚无定论。

4自我意识的研究工具及研究方向

通常使用的是自我意识量表,是由Fenigstein,Seheier和Buss编制的[14]。本量表由三个分量表共23个题项构成,分别是测量私我意识的10个题项,测量公我意识的7个题项和测量社交焦虑的6个题项。这些分量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中,私我意识是指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中私密的方面,这些方面只有本人才能观察:公我意识是指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中公开的方面,这些方面是别人能够观察和评价的;社交焦虑则反映个体由于感知到他人的存在而引起的不安。原量表公我意识和私我意识、公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之间均为适度的正相关;而私我意识和社交焦虑之间的相关接近于0。量表采用5级评分,从0(非常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

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私我意识方面,研究不仅是关于私我意识的优缺点[15]、单双因素[16]、对心理健康的影响[16],而且还涉及个体差异的比较研究。例如Scandell等在一项私我意识与大五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中发现私我意识与公我意识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在用偏相关技术控制了公我意识的影响之后,私我意识与大五因素中的经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宜人性呈显著负相关。Kemmelmeier的研究发现,高私我意识的个体所拥有的价值取向和态度是一致的;而对低私我意识的个体来说,价值取向和态度之间没有关系。在性别方面,许多研究发现女性在私我意识或者公我意识上得分比男性更高。对女性而言,私我意识可能是更重要心理体验。那些有高自我意识(或者是私我意识或者是公我意识)的女性更强烈地体验情感状态,而这些影响并不发生在男性身上。在地域方面,Shuzo等的研究表明日本人的私我意识程度比美国人低。在私我意识的两因素中也发现了跨文化差异。Chart在其研究中发现,香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私我、公我和社交焦虑三个因素上均显著高于德国、法国、丹麦和瑞典大学生。综上所述,现今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私我意识和性别方面,而不同文化地域的比较研究比较少。

5自我意识的完善、塑造

自我意识在人格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对人格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遗传和教育。但是自我意识是这些因素的中介,自我意识决定着这些因素对人的影响。换一句话说自我意识影响着人格的形成速度、性质以及能动性和自主性等。那么,自我意识的完善、塑造对人格的形成、发展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5、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个体认识自我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分析体会自我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并且和周围的人进行一定的对比,从而了解认识自我的内心世界,并作出一定的评价。第二,依据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自己。别人给予的评价,个体会将其与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对比,最后达到加深自我认识和 自我评价 。

在积极准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接受自我的优缺点,但是不能因为缺点,而在潜意识中逃避认识自我。只有能正视自我,愉悦地接受不完美的自我,才可能做到真正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5、2自我体验的作用

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个体产生一定的体验标准。当符合标准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出现的时候,自我体验是愉悦的,当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有损人格,会出现恐惧和羞耻等不良的自我体验,最终可能收敛或制止自己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5、3强化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上的表现,是在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我控制不仅限制着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性质、方向,并且要力求其符合社会要求准则。制定旨在完善和提高自己行动的相应计划和程序。行动中运用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各种激励手段。

5、4提高自信心

自信是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的前提。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状态,是自我意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在肯定自己存在价值的基础上对自己力量的客观充分估计,它直接影响着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评价定位以及自我理想的设计和把握,对于全面体验和调控自我思想与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信能够帮助个体激发自身的潜能,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在大学生的课堂中,我们采取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自我的同时,让他们 总结 过去的成功经历,最终使“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这样的信念内化,达到提升自信的目的。

5、5提高自尊

自尊感是一种个体的重要情感体验,包括自爱、自己尊重自己和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自尊感是个体在对自己进行积极的价值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参加 社会实践 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发挥自我的价值和能力,来满足自尊。可以选择自己能力较强的方面参加活动,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以便容易实现,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成就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尊心。

参考文献:

[1]江午奇、自我意识理论的历史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1(11).

[2]孙圣涛,卢家楣、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J]、心理学探析,2000,20(73):17-22.

[3]肖晓玛,尹显作、论自我意识研究的历史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2002,23(11):104-108.

[4]聂娟、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10,8(25):32-35.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黄希庭、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肖晓玛、论自我意识研究的历史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1):104-108.

[8]韩进之,等、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74.

[摘 要]本文试从分析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偏差入手,提出了如何调试高职生的自我意识以促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高职生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特点 自我意识的偏差 自我意识的调试 心理健康

在高职生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因自己的容貌不够娇好而郁郁寡欢,她们会因此自惭形秽、寝食不安;我们也会发现有这样的学生――从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没有学习动力,认为上了高职就是来“混日子”,丝毫不把学习任务放在心上……这些都是自我意识过强或过弱的表现。

自我意识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意识的健全和发展能使高职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无疑,健康的人格是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因此,高职生应了解自身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偏差,掌握调试自我意识的方法,这些对于高职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以及对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自我。

不难看出,自我可分为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而认识、体验和愿望则可理解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某高职生认识到自己体弱多病而产生了苦恼的情感,并随之产生了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愿望;某高职生认识到自己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及出众的口才,相应地产生了自信的情感,并随之坚定了重点培养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 毕业 后从事销售工作的愿望;某高职生坚持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以自己具有助人为乐的精神而产生了自豪的情感,并随之萌发了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愿望……这些都是高职生的自我意识的表现。

雨果说;“只要目的正当,纵使走在摇撼的路上,步伐也是坚定的。”所以,自我意识是高职生一切活动的动力,能帮助其树立奋斗目标和发挥能动作用。同时,自我意识能令人不断地 反思 、反省。因此,自我意识具有导航、自控、内省的功能。

以下,我从谈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偏差入手,简析高职生如何对自我意识进行调试以促进心理健康。

一、高职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1.自我认识――客观、现实、自觉

随着生理上的日趋成熟,高职生在自我认识上不太脱离现实,他们能自觉地按社会要求评价、设计自己。而且,知识及社会生活经验的不断完整与丰富,使高职生在自我认识上更为客观,且基本与外界保持一致,遇事也多能“三思而后行”。

如:几年前,高职生对毕业的理想薪酬在近两年已大致与现实接轨。

2.自我体验――强烈、敏感、丰富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件都会引发情感。高职生对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的重视强烈而敏感,甚至一件小事、一句评价都会使高职生的情感掀起波澜,久久难以平静。多姿多彩的高职生活亦丰富着他们的自我体验,诸如自矜、自怜等自我体验,在高职生面对的各种学习、生活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高职生的情绪本身具有丰富多样性、冲动性、波动性等特点,所以,高职生的自我体验自然而然会强烈、敏感而丰富。

3.自我调控――积极、主动、持久

这是高职生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职生已能够积极主动地按标准要求长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 言行举止 ,以实现理想自我。他们在要求独立的同时还反对墨守成规,喜欢以新思维去接受新思想,并乐于人际交往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

除此之外,高职生对自身的发展前景尤为关注。他们会考虑自身生存与生活的意义,也会思索诸如“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社会问题。而对国际、国内、社会、校园的关注也使其能不断地修正自己。

二.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偏差

1.过度的自尊、自信、自卑

过度的自尊就是虚荣,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过度的自卑就是自我否定或自我毁灭。

有些高职生因家境贫困而怕被同学嘲笑,他们毫不估计自身的经济条件,盲目攀比、心理崩溃,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强烈的虚荣心也使那些过度自卑的高职生愈加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毁灭的“怪圈”,导致恶性循环以不能自拔。相反,过度自信的高职生往往目中无人、妄自菲薄、狂妄自大、心理失衡。

“三自”心理影射出高职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待提高的重要性。

2.以自我为中心

高职生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大有人在。他们一切从“我”字出发,只注重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而将社会意义置之度外。自私心理使得这些高职生万事讲条件,而一旦事情没有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则会情绪激动、偏激、消极,最终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出现。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一个人不快乐,是关心自己太多的缘故。”

高职生应懂得“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这也是高职生学会做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两极化倾向突出

由于高职生的思想还不够完全成熟与稳定,再加之其情绪本身具有波动性、爆发性、易于心境化等特点,所以,我们往往会发现高职生诸如沾沾自喜与心灰意冷等情绪都会随时表现出突出的两极化倾向。

综上所述,可以考虑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这三方面对高职生的自我意识进行调试。

三.高职生自我意识的调试

1.自我认识――辩证、客观、多元角度

正确地认识自我是调试自我意识的前提和依据。

首先,要与自己比较,要看相对于自己来说是否有进步。如:对于在某个学科上不太擅长的高职生来说,他能从60分提升到70分,这就是质的飞跃,而完全没有必要强求他在短时间内该科成绩达到90分。其次,要与他人比较。有些高职生对于自己不学习的想法毫不介意。那么,应当与周围同学比较,在爱学习的同学的带动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加强学习。最后,要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高职生要敢于进行自我批评,时刻进行自我教育。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达到辩证、客观、多元化地认识自我。

2.自我体验――平和、乐观、自信

高职生应当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环境、人与事,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去扬长避短,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能以乐观、自信的态度去应对,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行为,用自己发现的更理智而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夯实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其实,挫折本身又是性格特点的一块“试金石”,它能帮助高职生发现自身性格上的弱点以更好地完善自我。高职生应培养良好的情绪,调整不良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自我调控――主动、及时、适时、校正

自我调控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最根本的途径。

高职生应以坚强不屈的良好品格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脚踏实地地树立理想自我,并实事求是地打造现实自我,还应主动、及时地了解国情及社会,思考人生,参与社会实践,确立目标与榜样,在付诸于实践的过程当中适时地校正。

总之,高职生针对自身自我意识的特点,不断纠正自我意识上存在的偏差并进行正确的调试,相信,随着自我意识的优质发展,必将有一个愈加健全的人格,而这也会使高职生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心理。

猜你喜欢:

1. 自我心理成长报告范文

2. 大学生认识自我心理论文

3. 大学大一心理健康课论文3000字

4.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5. 大学生自我心理探讨论文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

《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面对矛盾重重的日常生活,以人生目标为指向,有效的自我调整是维护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条件。因此,自知、自尊、自我接纳,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有利于自己对主体产生比较科学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用积极的心态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实现积极的心理平衡。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自我意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二

《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摘 要: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哲学研究的“热点”。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人们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主体?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迥避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研究,忽视了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a征之一。然而正是由于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人才成其为人,成其为自觉认识的实践的主体,成其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如果离开人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的地位将因失去其内在的本质规定而无法得到充分的说明。

关键词:心理学;自我意识;个性发展

一、 “自我”的内涵分析

研究自我意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我”,“自我意识”也就是认识主体对自身的反省和认识,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自我”这一概念首先作一基本分析。

“自我”一词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elf或ego。在现实的自我认识过程中,“自我”表现为双重身份,即具有整体统一性的“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在《自我意识的原初确立》一文里,主客体的分化使人类有了自身与外界的最初区别,有了自我感与朦胧的自我意识。但应该指出,这种自我意识是很原始的,极度抽象的。要使自我意识真正深化拓展下去,还有赖于主体在意识中进一步把“自我”分化为意识主客体。因此,如果说主客体的分离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一基础的话,那么“主体我”与“客体我”在观念上的分开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也即最为现实的前提。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是人类走向自我觉醒的第一步,但当时还只是极抽象地将我与外界的一切(作为整体)对立起来,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要从这种抽象的主客体分离对立,发展到生动具体的自我意识,就必须有“自我”本身的二重分裂:“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离。所以,发称这种自我本身的二重分化为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步亦即现实条件。在这里,我们看到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与变化发展构成自我意识内在运动的基本骨架。

所谓“主体我”也就是自身活动与行为觉察者的我,“客体我”则是被观察被认识到的自我的身心活动的状况。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I,把后者称为me。

二、 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首先,自我意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Marsh和Shavelson、Hater假设,在青少年时期的中段是自我意识最不稳定的阶段。Piers和Harris(1964)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性别差异方面,Piers和Harris在年级相同的学生中,没有发现性别不同对自我概念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Wylier的评述论文包括年龄跨度从6岁到50岁的研究对象。她说在她读到的论文中,没有找到切实可靠的证据,说明年龄和性别对整体自我意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国学者杨心德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学生略高于女学生。杨善堂的研究也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女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于男生,男女之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Davish和Greenberg在下层社会的学生中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成绩优良的学生在评估有关自我的三个方面――个人能力、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时,都比成绩落后的学生给自己打的分高。Taliuliag和Gama也在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中主持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成绩优良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得分。我国杨善堂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初中学生中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乡村儿童基本上吻合,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三方面,但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城乡差异仍有争议,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探讨。此外,地区差异、民族文化、环境等方面,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也有涉及到,但为数不多。

三、 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就是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协调发展。自我的发展是没有固定限制的,而影响自我发展的实际水平的是不同层次发展中的协调。决定发展中的协调性的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影响本身。社会生活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它们对人的生存、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对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的,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及时、正确、有效地接受这些影响,就会有助于诸层次在发展中的协调。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层面之间的转化。自我的不同层面在其发展中都会发生困难、矛盾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驱使人根据各个层面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到其他层次中去探求障碍的原因。一旦这些起因被发现或排除,该层发展中的困难就得到排除。由于社会自我的现实性的品格,故困难和障碍最多,最经常地出现在社会自我中。这时,人就感到在人际关系、人群活动中的矛盾和困难。这时,人就会在除了从社会生活本身,还从人的物质与精神的自我中寻找矛盾的起因,从而使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使正常的发展得以继续。这种转化,也就是自我意识的对象两个领域间的的移动和转变。我们常常从改变对待别人的态度和原则做起,最终达到人际关系和活动效果的改善,这就是从一种自我向另一种自我转化的最典型、最常见的事例。

结语

总之,学者们对于自我意识问题的研究,从单纯的理论上的探讨和描述到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从大规模的协作研究与心理学家的个人探索相结合,为自我意识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左其沛.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少年期的特点[J].心理学报,1985.

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教育论文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德育方法。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自我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为指导自我教育,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提供了可能条件的心理基础。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由童年期的模糊,不大自觉、被动状态发展为比较清晰、自觉、主动的状态。他们开始要求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发展,更自觉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个性品质和精神世界进行评价,他们会因学习上的进步而春风得意,洋溢着愉快之情,会因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迷惘苦恼,形成抑郁低沉的心境,也会因榜样的激励而热血沸腾,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所有这些,充分表明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已得到了迅速发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则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充分了解、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是进行自我教育的三个重要而又紧密联系的环节。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紧紧抓住这三个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指学生运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对自己主观世界的认识,从而提出奋斗目标,确定进步的方向和途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总是首先抓学生自我认识的教育工作,以此激励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我曾教育过的93届文科班,当初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心态各异。由于前几届考上大学的文科生屈指可数,一咱信心不足,走着瞧的气氛笼罩着班级。于是,我决定以抓自我认识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增强信心,推动班级的建设。开学不久,便以“我为什么选择文科”的主题班会揭开自我认识的序幕,接着组织学生讨论“文科生应塑造怎样的自我形象”请原县招办主任作“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报告,使学生从道德规范、文化知识、社会需要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深刻认识了自己学文科的动机和目标,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因而新学期伊始,全班学生思想稳定,学习风气浓厚,一个新的班集体很快就形成了凝聚力,期末便被学校团委、县团委评为“优秀团支部”。

同样,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学习委员李永毅在文理未分科之前的高一年级,理科成绩相当好,曾以接近六百分的总成绩而名列年级第一名。然而,他却选择了文科,并且主动地组织全班学生成立文学社,英语俱乐部,积极开展活动;文科班同学数学成绩普遍较差,他就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自己备课、上课,当“小老师”,为提高同学们的数学成绩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选择文科?他在主题班会上如是说:“前几年我们学校和县的文科升学率都不太理想,使人们对文科有误解。我要用实际行动来消除人们的种种误解,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为家乡争光。”诺言成为现实。在第二年的高考中,他便摘取了全省文科状元的桂冠。这就是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激励效应。

2自我监督

自我监督是指学生在意志力支配下,检查和督促自己向奋斗目标不断迈进的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它是自我教育得以坚持下去并最终实现目标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督。

指导学生自我反省。荀子说:“群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让学生随时反省自己,发现优点,找出缺点,以利进步,这是自我监督的有效方式。我曾指导学生设计了一个“学习生活自我检查表”,对每天的课堂学习,课间休息,课外活动,完成作业分项作出评估,然后每天小结,周末总结。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地填写,教师随时抽查。这种自我监督的方式深受学生欢迎,特别是一些自制力较差,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在这种有效的自我监督下,违反纪律的现象明显减少,自觉学习的习惯逐步养成。

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批评。让学生掌握自我批评这一思想武器,可以使他们的不良行为受到抑制,逐渐养成襟怀坦白,谦虚诚实的良好品德。在具体指导中,我采取了“三带动”的做法:教师勇于自我批评,从而带动班干部敢于自我批评,从而带动班集体的自我批评;先进学生虚心自我批评,从而带动后进学生的自我批评。这样,自我批评的风气很快在班级中树立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自我监督力量。

建立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的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督。规章制度先由班干部拟定,然后交给集体讨论,修改、补充,最后由班干部实施。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正确衡量、评估自己实践的结果,以利于下一个阶段的进步。它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标志,是自我教育过程的高级阶段。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是在个人与同学、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对他人的评价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对他人的评价能力发展在先,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在后,因此,在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时,我分为两步走。首先利用团员民主评议,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推荐保送生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并作为参照对象与自己比较,从而逐渐认识自己,为过渡到自我评价搭好桥梁。

其次,在学生评价别人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我特别重视期末的学生自我鉴定工作,因为它既是本学期学生实践结果的评价,又是新学期学生奋斗的基础和起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指导学生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自我鉴定:重温目标,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下期奋斗目标。鉴定的要求是实事求是。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对于优生,能够让他们找出差距,发现不足,而对于差生,则能够使他们看到希望,增强信心。学生×××,过去自由散漫,上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后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有所进步,我就指导他认真评价自己的每一点成绩,使他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增强了上进心,最后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一名先进团员。

综合上述,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构成了一个自我教育的系统,自我认识是这个系统的基础和起点,自我监督是这个系统运转的保障,自我评价则是系统最终形成的标志。几年来,我坚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取得理想的效果,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多次被评为校、县、市的先进集体,学生多人被评为校、县、市我的先进个人。我将继续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进一步探索育人理论。

培养自我意识的论文题目

培养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监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一、正确处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合理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三种可能的调整策略:(一)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其逐渐接近理想自我这是最为积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协调策略,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认识,确立切实可以达到的理想自我,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通过顽强的意志努力使现实自我走向完善。(二)基本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他们所能做的,是基本放弃理想自我,接纳现实自我,尽自己所能做得更好,学会与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中来确立自我信心,摆脱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而带来的自我伤害感,获得平常心,平静而踏实地面对生活应该成为这部分大学生健康的自我观念。二、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大学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给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也凸现出来:成功的个人展示可以使大学生在他人的赞赏中获得个人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但展示中的挫折和失败也可能伤及自尊和自信;而封闭自我,深居简出,默默无闻,自我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孤独的,自我的无价值感常常困扰着试图封闭自我的大学生。面对着两难情境,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要求大学生完成由关注“他人评价”模式向关注“自我评价”模式的转化,形成正确的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为了对自我的发现和发展,寻找成功和愉快体验,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喝彩。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可让大学生更加放松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一系列失败和成功的尝试中获得个人成长。三、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摆脱成长中的烦恼根本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冲突,需要摆脱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外部依赖,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一)独立于他人评价,接纳现实自我1/2页

论自我意识的构建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创办了一所学校,在这个学校的门口立着这样一块牌子:"认识你自己。"仅仅五个字道出了一个千百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题。当我们避开外界的喧嚣,静下心来,常常发现令我们困惑最多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

《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面对矛盾重重的日常生活,以人生目标为指向,有效的自我调整是维护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条件。因此,自知、自尊、自我接纳,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有利于自己对主体产生比较科学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用积极的心态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实现积极的心理平衡。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自我意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二

《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摘 要: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哲学研究的“热点”。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人们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主体?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迥避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研究,忽视了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a征之一。然而正是由于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人才成其为人,成其为自觉认识的实践的主体,成其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如果离开人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的地位将因失去其内在的本质规定而无法得到充分的说明。

关键词:心理学;自我意识;个性发展

一、 “自我”的内涵分析

研究自我意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我”,“自我意识”也就是认识主体对自身的反省和认识,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自我”这一概念首先作一基本分析。

“自我”一词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elf或ego。在现实的自我认识过程中,“自我”表现为双重身份,即具有整体统一性的“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在《自我意识的原初确立》一文里,主客体的分化使人类有了自身与外界的最初区别,有了自我感与朦胧的自我意识。但应该指出,这种自我意识是很原始的,极度抽象的。要使自我意识真正深化拓展下去,还有赖于主体在意识中进一步把“自我”分化为意识主客体。因此,如果说主客体的分离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一基础的话,那么“主体我”与“客体我”在观念上的分开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也即最为现实的前提。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是人类走向自我觉醒的第一步,但当时还只是极抽象地将我与外界的一切(作为整体)对立起来,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要从这种抽象的主客体分离对立,发展到生动具体的自我意识,就必须有“自我”本身的二重分裂:“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离。所以,发称这种自我本身的二重分化为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步亦即现实条件。在这里,我们看到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与变化发展构成自我意识内在运动的基本骨架。

所谓“主体我”也就是自身活动与行为觉察者的我,“客体我”则是被观察被认识到的自我的身心活动的状况。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I,把后者称为me。

二、 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首先,自我意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Marsh和Shavelson、Hater假设,在青少年时期的中段是自我意识最不稳定的阶段。Piers和Harris(1964)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性别差异方面,Piers和Harris在年级相同的学生中,没有发现性别不同对自我概念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Wylier的评述论文包括年龄跨度从6岁到50岁的研究对象。她说在她读到的论文中,没有找到切实可靠的证据,说明年龄和性别对整体自我意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国学者杨心德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学生略高于女学生。杨善堂的研究也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女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于男生,男女之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Davish和Greenberg在下层社会的学生中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成绩优良的学生在评估有关自我的三个方面――个人能力、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时,都比成绩落后的学生给自己打的分高。Taliuliag和Gama也在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中主持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成绩优良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得分。我国杨善堂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初中学生中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乡村儿童基本上吻合,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三方面,但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城乡差异仍有争议,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探讨。此外,地区差异、民族文化、环境等方面,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也有涉及到,但为数不多。

三、 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就是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协调发展。自我的发展是没有固定限制的,而影响自我发展的实际水平的是不同层次发展中的协调。决定发展中的协调性的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影响本身。社会生活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它们对人的生存、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对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的,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及时、正确、有效地接受这些影响,就会有助于诸层次在发展中的协调。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层面之间的转化。自我的不同层面在其发展中都会发生困难、矛盾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驱使人根据各个层面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到其他层次中去探求障碍的原因。一旦这些起因被发现或排除,该层发展中的困难就得到排除。由于社会自我的现实性的品格,故困难和障碍最多,最经常地出现在社会自我中。这时,人就感到在人际关系、人群活动中的矛盾和困难。这时,人就会在除了从社会生活本身,还从人的物质与精神的自我中寻找矛盾的起因,从而使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使正常的发展得以继续。这种转化,也就是自我意识的对象两个领域间的的移动和转变。我们常常从改变对待别人的态度和原则做起,最终达到人际关系和活动效果的改善,这就是从一种自我向另一种自我转化的最典型、最常见的事例。

结语

总之,学者们对于自我意识问题的研究,从单纯的理论上的探讨和描述到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从大规模的协作研究与心理学家的个人探索相结合,为自我意识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左其沛.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少年期的特点[J].心理学报,1985.

我的大学我的梦想主题论文

我的大学我的梦梦,承载着生命之树的热情和奔放,大学就是放飞梦想与热情的地方而梦,将伴随我们,一路成长,一路歌唱……小时候,大学是我们向往的神圣的地方,而他只能出现在我的梦里。所以我喜欢梦,因为梦让我看见了师长们那孜孜不倦的教诲,同学们那至纯至真的召唤;更让我看到了明日的曙光而使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小时候,大学是家长们对孩子最殷切的期望,因为这里是一个平台,能让我们走向成功的平台,所以我又开始梦,大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怎样做才能成功?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在长大。大学逐渐又模糊走向清晰。大学,千万学子心中的追求,而高考是通向大学的独木桥。那时,我惧怕了,我不知道会不会在千军万马中落水?我开始畏惧,开始逃避。而当我翻开书本,感受着古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豁达襟怀,那卧薪尝胆的深虑,那破釜沉舟的雄心,无不牵引着我向梦的彼岸驶进。我浸立于知识的海洋,我开始拥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我开始自信,我相信大学不会是梦。从此,我的生命多了一份慰籍。在梦里我依然怀有一份希望,一份憧憬。渐渐地,梦成了我的知己,和我一起凝视世界、应对世界,而我也注视着梦的成长,感受着梦的气息……上高中后,我开始为梦而奋斗。虽然堆积如山的作业让我们麻木,我们依然坐在书桌旁做着永远做不完的习题,因为这个梦。我为梦装饰了青春、活泼的色调,而梦,也为我留下了美好、纯真的剧照。高三的日子永生难忘,那里充斥着我们的泪水,汗水和最纯真的记忆。我们为梦不懈奋斗,努力拼搏,那段日子也因此特别充实。同学谊,师生情也将保存永久,永久……而现在,我不再做梦,因为梦圆了。我踏上了大学这块粗犷的土地,这块寄托着梦的灵魂和心愿的土地……我不知道这里是否能让梦想腾飞,是否能让我走向成功?但我知道,只要努力过,就可以无悔了。人生路漫漫,沿途风景最美。不求结果完美,只求过程无悔!落日的余辉下,我看见昨日那沉甸甸的足迹,感受到和时代共进步的那份执着。我的心开始蓬勃,激情犹如潮水;我的热血在沸腾,我的身体在膨胀。一片恢弘和恣肆的自信,一种征服和信仰的力量,开始在我心中生长。我知道,我不再惧怕了,因为我已长大,伴随着梦……我静静阖上双眼,我仿佛看到往昔;透过往昔的面纱,我又好像看到了未来。不拘泥于个性的浮狂,只愿沉溺于崇高的圣堂,感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睁开双眼,梦醒了,梦也圆了。只是未来,还很遥远,另一个梦又开始了,于是,我们又向那追寻,前进……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转眼间,我们已经从大一的懵懂新生,经历风雨的洗礼,成 长为大三即将步入社会的学长学姐。三年来,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我曾经迷茫过,失 望过,动摇过。但幸运的是最终我选择了一条积极上进,厚积薄发的道路。并且沿着这条道 路一直走过来。期间得到了一些我想得到的东西,也逐渐在迷茫的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 目标与方向。 甫进入大学时,我还在为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情绪低落。不甚顺利的大一就在忙乱中 匆匆度过了。虽然留下了一些遗憾,我也明白了不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只要努力就很精彩! 大二时,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创办了社团。担任社团干部的这一年时间里,我 们一同策划、组织和领导了一系列社团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交流、领导能力, 也为我的大学生活润色不少。与此同时,我认识到虽然自己的专业是财务管理,但自己的优 势在于英语。于是,我开始修习英语双学位,希望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弥补缺陷。 进入大三,在朋友的劝说下,我经过选拔,争取到了以前从未想象过的去往美国作交换 生的机会。从此,我才真正体会到,我们不能坐等幸运女神降临,机会是要靠自己去争取的。 不要因为目标看似遥远就灰心丧气,只有行动了,才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纵观三年的学习生活,我的收获颇丰:我的胆量变大了,我的人际关系网拓宽拉,我的 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增强 ,我的计算机水平和英语水平提高,我明白了在挫折面前要勇敢 面对,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同时我也因为自己的踟蹰和大意,失去了一些的能够锻炼 我的机会,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很多能够提升我各方面能力的读书时间等等。 我国古谚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大学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自习,我们都要 在大学的学习中要好好的掌握自习的技能,因为只要我们学会了,那么在以后走出社会才能 掌握更多的东西!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谈及大学观念时,也明确地强调这一点。他说:“大学应始终贯 穿这一思想观念:即大学生应是独立自主、把握自己命运的人。他们有选择地去听课、聆听 不同的看法、事实和建议,为的是自己将来去检验和决定。真正的大学生能主动地替自己订 下学习目标、善于开动脑筋,并且知道工作意识著什么�6�7�6�7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每一个 人都可以感受到自己被召唤成为最伟大的人。” 大学生活只有短短四年,转瞬即失。就像某位哲人说的那样:“时间就像口袋里的零花钱 一样一点点地流逝了!”因此,切实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十分紧迫而必要。 在未来不多的学生生活中,我的学习及就业计划如下: 首先,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争取在大四上学期拿到初级会计师资格证。完成本专业的学 习的同时,努力学习英语,为大四下学期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而奋斗。同时,利用余下的 时间拿到教师资格证。 大四,开始为找工作着手。每天多关心时事,多读书。通过网路,每天阅读一个公司或 者企业的网页。在了解这些企业的同时,考虑自己的择业方向。一个职业的前途是与社会需 要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 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个人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自我发展才会有可 靠的保障。其次,职业选择本身还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个人选择单位,单位选择个人。 一个人在做职业选择时,还要考虑用人单位的需求。再次,职业选择还要符合自己的实际。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选 择职业。多多反思自己的学习及生活,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缺陷在哪。给自己定好位,才 能更有目的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在刚毕业的时候,我的规划就是在一个有发展前景、有良好的办公环境、有扩充知识机 会的企业里,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学会积累经验,接触机会,良师益 友的提携更是提升自我成长的大利器。同时,继续自己财务管理专业方面的考证。希望5 年之内在企业里有一个立足之处,能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主要负责某个范围。人宁可为了 梦想而忙碌,但不可以为了忙碌而遗弃梦想。有人说,现在找工作赚钱就行,尤其是在就业 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谈职业理想了。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实际上,在 任何情况下,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长远而又切实的职业理想, 在实际生活中,现实往往与 职业理想发生矛盾。很多人不能按照自己的理想标准选到合适的职业,于是有的人索性不就 业,坐等理想职业的出现;有的人随便谋个有收入的职业混日子;也有的人对与自己的职业 理想不相符的工作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这些现象发生的根源,皆在于择业者没有能正确认 识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我想,只要我们把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在拥有实力 的同时加倍努力,不断学习新事物,做到思路清晰,行动一致,没有什么不可以。 我们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顶梁柱,应抓紧时间,早作规划,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 学到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才干,以便毕业后为祖国的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年前的夏天,外面蝉声不绝于耳, 我在家里畅想大学生活会是怎样一番景 象。 转眼四年过去了,外面蝉声依旧不绝 于耳,仿佛就是四年前那些一样。 首先是军训,那时有太多太多的心绪 在心里充溢,老朋友在远方,新的朋友还 在萌芽,当一个人需要有人分享情感的时 候,孤独感会被夸大,于是渴望友谊。来 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通过它逐渐互相认识, 在训练中互相帮助慢慢建立新的友谊,每 个人开始展露自己,凸显出自己的各种能 力。我由于从小就十分内向,所以军训当 中很不显眼,我知道我要慢慢改变自己, 使自己更加自信,具备应有的各种能力和 品质。所以我报名参加了一些协会,希望 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填写特长时, 我感觉自己没什么特别擅长的就觉得惭 愧。我有时十分羡慕那些城里的孩子从小 学习各种乐器或参加各种培训,然后懂得 很多。但我知道,要对自己有信心。平时 生活也是很简单的,比如由于没买电脑, 大家要上网就去网咖,虽然有人玩得比较 久,但大都很有节制,我喜欢在寝室听收 音机,晚上熄灯后一起听笑话和鬼故事, 后还会互相讲述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仿 佛一起遨游了大半个中国。对大多数人来 说大一都还延续了高中的一些习惯。我也 同样是的,每天按时上课时上课,上晚自 习,问老师和同学题目,互相讨论等等。 大学的学习于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高中有 老师监督而大学没有,虽然有的老师比较 严格但绝对不会像高中老师那样成天督促 我们。社团活动我也参加了一些,也让我 多多少少有了些体会,比如说义务卖报活 动。那么冷的天,我们拿着报纸在华师门 口到处叫卖,那时我体会到父母挣钱的不 容易,同时也发觉自己要是不努力奋斗, 以后就别想过幸福生活,年轻时吃的苦不 算苦。在与同学和老师打交道的过程中, 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一些礼仪,再 比如做问卷调查的表格该怎么制作,这些 都是通过社团活动所学到的。回望已逝的 四年大学光阴,不禁感慨万千,高中时我 知道我还未成年,父母还会保护我,但现 在我就知道我长大了,不可能再有谁在你 前面为你遮挡那些风雨,自己要做自己心 灵疲惫的港湾。风雨中,父母那一双双期 望的眼神是我最大的动力!总之,大学生 活可以很轻松,也可以很沉重,可以很单 调,也可以很丰富,可以很舒畅,也可以 很痛心……他就像一坛五味醋,我从中尝 出了酸甜苦辣咸甚至更多,并获得了很多 感悟,这些所得将作为我人生的宝贵财 富,让我以后的道路走得更加坚实有力

论文网多的是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资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论文提纲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格式和分类,简单明了地说明论文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甚至是两句话。这种提纲往往是用于科学论文,而且在对于各种概念有相互联络而不是孤立的出来讨论的情况下。如果总要分出1、2、3......点来写的话,往往会变成“八股文”的模式,这样的论文往往是应付式的论文,其真正的科学价值会大打折扣。

【我的大学梦】 是否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个大学梦? 有这个梦,在我还很小很小的时候,对我来说,大学.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我觉得大学是一个神圣又遥远的殿堂.我什么时候才可以跨入?很远很远.到了高三我才惊觉大学离我越来越近了,我必须付出我的努力去追求我的梦想了. 一个无味的高三就这样在我的鼻子下溜走了,为什么别人的高三是那么的紧张.可以用尽自己的力量去拼搏,去奋斗.我的高三是那么的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只是尽力去做自己的东西,学自己的课程.高三虽然让人改变了不少,让人变得内向了,多愁善感了,也成熟了不少.听着学弟学妹在唱生日歌,也会引起我无限的伤感,那份幼稚的心,那种时代就这样离我而去了.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变老了许多许多. 今天我去拿通知书了,没有先前的那份喜悦,也没有预期中的那份激动,我只是很平静地去拿了我的通知书.知道在大学城,让我很欣慰,因为我的那个他也在那里啊.以后我们就可以一起去读书了,真好! 也许很多人付出比我还要多很多的努力,但是他们没有我这样好的机遇,我确信自己是幸运的. 可是刚接受我是个大学生这个事实,的确让我迷惘,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怎样过,我决定不会虚度这4年,我会让这四年变得充实,趁自己还年轻,去学更多的东西,我会在这个假期内设定大学生活的步曲.嗯,这样想着,我似乎不再那么的迷惘了,我的心中有了个明确的方向. 上大学了,真好?心中的梦也变成了现实,我期待. 幸好我把自己的迷惘写了出来,否则我就没有办法释怀了.

即将大二的我,少了一份冲动,多了一份成熟与稳重;少了一份傲气,多了一份对别人的尊重与欣赏。我学会了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周密的思考,并付之实践,并不仅仅是空想而已。理想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脆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别,常常会使我们感到彷徨与纠结。对于爱情,在期待的同时也保持着理智,即使喜欢一个人,也不能急于说出,默默地喜欢一个人的感觉很好。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距离产生美,朦胧的感觉真好。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要拥有一份豪气,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走向成功。

大学都快读完了一年了,对于我来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游戏当中荒废了,学习也一点也没有起色,陪伴我身边的是无尽的苦恼和悔恨,我每天都生活在浓磨的阴影之中,每当面对父母无尽的叮嘱叫我 好好学习时,我总是以清谈的几声敷衍一代了之:我知道的,爸妈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的.刚开始时心中还有几分自责和忏悔,但是时间久了我便在堕落中麻木了.每学期都是上课不听讲,去了睡觉,或者是干脆逃课算了,对周围同学的劝阻和帮助视而不见.时间久了,学习是一塌糊涂.到现在为止我是每学期都要挂一科,然后直接就重修.我知道任何事物都会在时间面前显得沧桑无力,回想起高中初中那挑灯夜战的一幕幕,心中无不深深的自责,曾经儿时的梦想儿时的那种斗志已经在大学无声无息的岁月中被冲淡得一干而尽.等到现在当我清醒的认识自己时,我经常会不断的怨恨自己,不断的责备自己.只怪岁月是无情的,曾经挥霍的时光永远不可能回来,但是时间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只有从现在开始好好把握住今天,才能为自己的理想中的象牙塔再一次走向我的生命,再一次点燃曾经暗淡的几乎快熄灭的理想.我知道作为一个大学生是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的,不能今天的承诺明天就变成了一时兴起而发的感叹而迅速被岁月侵蚀得无影无中,否则我的理想将永远只是梦想,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

兄弟,求助到这儿啦!俺咋就没想到呢。

中文免费论文地址集锦 一、 综合类 1、学生大论文中心 :studa./newpaper/ 包含 哲学类 | 经济学 | 法学类 | 教育学 | 文学类 | 艺术学 | 理学类 | 工学类 | 医学类 | 管理学 | } 社会学 | ***学。为格式。 2、蜂朝无忧论文网 :51lunwen./main/ 门类很全。 3、论文下载中心 :studa./paper/ 门类很全。 4、论文帝国 :papersempire./ 门类较全。 二、 教育类 1、教研论文交流中心 :k12../teacher/resource/lunwen/ 以中小学教育为主,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文章居多。 2、教育教学论文网 :minaol./gb/art/ttd/ 以教育论文为主,包含:语文论文 美术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英语论文 历史论文 德育论文 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音乐论文 生物论文 自然论文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摄影论文 劳动技术 农村教育 毕业论文 素质论文 医学论文 电子电器学 思维科学 计算机论文 活动课教学 书法篆刻论文 创新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 西部教育论文 资讯科技论文 3、教育论文 : 4、中国园丁网论文大观 :teacher../papers 5、北大附小学校教师的文章: :bdfx../ 三、 专业类 1、优秀论文杂志 :interpapers./kj/ 以科技类为主。 2、论文资料网 :51paper./ 以财经经济管理类为主。 3、法律图书馆 :law-lib./ 文如其名。 4、法学论文资料库 :law-lib./lw/ 文如其名。 5、中国总经理网论文集 :ceo./school/ 6、mba职业经理人论坛 : 7、中国农业线上-农业论文 :agrionline../keji/lunwenzy/ 8、体育论文 :zxty./ 9、财经学位论文下载中心 :forum./ *** lw/ 10、公开发表论文_深圳证券交易所 :sse../sse/yjkw/ 11、中国路桥资讯网论文资料中心 :lqzx./ 12、论文商务中心 : 13、法律帝国: :fl365./gb/lawthinker/bbs/ 四、 论文写作教学类 1、学术论文 :hrexam./ 其实是学术论文的写作网站。 五、 博硕士论文 1、论文统计 :sci../ 实际上就是万方的论文统计。 2、台湾博硕士论文咨讯网 : 3、北京大学学位论文样本收藏 :. 4、学位论文 (清华大学) :. ] 中国科技论文线上: 论文中国 ::chinawrite./ 新浪论文网分类:: 中国论文联盟::lwlm./ 大学生论文库:syiae./lunwen 论文资料网::51paper./ 论文下载中心::studa./paper/ 毕业论文网::bylw./ 学位论文::. 无忧论文网::51lunwen./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论文库::

参考 *我为什么能活下来?第一是由于我没有钱,第二是我对INTERNET一点不懂,第三是我想得像傻瓜一样。

1. 理想 理想是一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或者说是一个人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人的主观形象。 理想是一个人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如当你问一名中学生的理想时,他的回答可能是,将来要成为一各科学家、或工程师、或作家等。科学家、工程师、作家就是中学生们积极向往和追求的目标和对象,这些目标和对象体现着中学生们的个人愿望,并且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和未来。在这里,理想是与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它住往和目前的行动不直接联系。但理想与现实生活又是相联系的,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对象和现象如果符合个人的需要,与个人的世界观相一致,这些现实的因素就会以个人的理想和形式表现出来,理想总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加工,舍弃其中某些成分,又对某些因素给予强调的过程,但它必须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符合客观规律。例如,电影编导在塑造一个理想人物时,这个人物既是编导对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再加工、再取舍,使这个人物符合编导的愿望;但这个人物又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性,与现实的生活环境相融合,否则这个人物就会成为表面上的“高大全”,实质上的“假大空”,不可能真正成为有血、有肉、有个性的典型人物。 从一个人理想的内容来看,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对个人未来的设想和希望,它包括职业理想、道理理想、生活和家庭的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的,其中社会理想是处于最高层次的理想,它是理想的核心,并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又是社会理想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社会理想,而仅追求自己脱离社会实际的个人理想,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也是一种低层次的理想;反之,如果仅有社会理想而没有个人理想,也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 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一般来说,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依次减弱,社会的影响逐步增大,而且理想的形式也存在不同的水平。我国的一些心理工作者把中学生的理想形式从认识角度分为三种发展水平:一是初级水平,即具体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低年级学生;一种是中级水平,即综合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中年级学生;一种是较高级水平,即概括性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高年级学生身上。也就是说中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他们的理想层次越高。 而对于中学生理想倾向性发展水平,我国的心理工作者通过问卷、直接对话、分析研究,把中学生的理想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理想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例如,“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的过日子”,“我以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还不太清楚”等。这种心态的出现与这一阶段青少年年龄、知识与身心发展水平有关,由于思想还不成熟,再加上教育跟不上,使他们尚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第二类:向往和憧憬未来,但自觉性不够,有时动摇不定。例如:“家庭、老师总是鼓励我奋发图强,看到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也受启发和鼓励,可是一遇到困难又退缩。”这一类同学思想主流是向上的,但还缺乏持久性和坚定性。 第三类:认为理想就是将来找个好职业。例如,“我将来就想上大学,找个理想的工作。”这一类同学把理想和职业联系起来,但往往又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相分离,这就需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人生观的教育。 第四类:具有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例如,在很多即将毕业的高中同学中,能树立接受祖国挑选,服从祖国安排的思想。这类同学认识水平比较高,理想比较符合时代精神。 事实表明,目前在中学生中具有远大理想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这反映中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2. 信念 信念是指一个人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激励一个人按照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被意识的思想倾向,是一个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生活内容和积累的知识经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信念具有坚定感。无数的革命先烈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才能使中国人民摆脱剥削和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于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成了他们的信仰,他们为此坚定不移、前仆后继,哪怕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革命烈士夏明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正是反映了这一代革命者对共产主义的信仰的坚贞不移。 信念又具有稳定感。一般来说,信念表明一个人对社会发展方向、自然规律、对一种理论观点的稳定的、长期的看法和认可,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深刻的感情。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使自己的个性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信念的人,个性往往模糊不清,行动往往左右摇摆,动摇不定,容易在政治上、行动上出偏差。 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前苏联和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暂时低潮的情况下,有些人出现了“信仰危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疑问。在这种形势下,教育中学生及整个青少年一代树立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觉抑制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腐蚀,已成了刻不容缓的政治任务。这一代中学生和青少年,也只有牢固的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使他们目标正确,方向明确,行动坚定,自觉地承担起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五分 就想要2000字的论文?

大学生自我意识论文题目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一

《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决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人们通常把平衡和适应作为心理健康的特征,但“适应”不等于“顺从”,“平衡”不等于内心无“冲突”。积极、健康的心理应是渴望生活的挑战,寻求生活的充实与人生的意义,并不是永久性的无压力、无冲突、无痛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突出表现在个体与现实保持动态平衡,以实现高尚的人生目标为目的,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求得内心平衡、和谐、正常发展。

面对矛盾重重的日常生活,以人生目标为指向,有效的自我调整是维护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条件。因此,自知、自尊、自我接纳,不仅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有利于自己对主体产生比较科学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用积极的心态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实现积极的心理平衡。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过程。自我意识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于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论文篇二

《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摘 要: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已经成了当前哲学研究的“热点”。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人们必须首先思考和回答: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主体?人作为主体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在关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迥避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人的自我意识的研究,忽视了自我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特a征之一。然而正是由于人所具有的自我意识,人才成其为人,成其为自觉认识的实践的主体,成其为社会和历史的主体。如果离开人的自我意识,人的主体性的地位将因失去其内在的本质规定而无法得到充分的说明。

关键词:心理学;自我意识;个性发展

一、 “自我”的内涵分析

研究自我意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我”,“自我意识”也就是认识主体对自身的反省和认识,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要求我们,有必要对“自我”这一概念首先作一基本分析。

“自我”一词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elf或ego。在现实的自我认识过程中,“自我”表现为双重身份,即具有整体统一性的“自我”分裂为两部分:“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在《自我意识的原初确立》一文里,主客体的分化使人类有了自身与外界的最初区别,有了自我感与朦胧的自我意识。但应该指出,这种自我意识是很原始的,极度抽象的。要使自我意识真正深化拓展下去,还有赖于主体在意识中进一步把“自我”分化为意识主客体。因此,如果说主客体的分离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一基础的话,那么“主体我”与“客体我”在观念上的分开则是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也即最为现实的前提。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分离是人类走向自我觉醒的第一步,但当时还只是极抽象地将我与外界的一切(作为整体)对立起来,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阶段。要从这种抽象的主客体分离对立,发展到生动具体的自我意识,就必须有“自我”本身的二重分裂:“主体我”与“客体我”的分离。所以,发称这种自我本身的二重分化为自我意识产生的第二步亦即现实条件。在这里,我们看到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与变化发展构成自我意识内在运动的基本骨架。

所谓“主体我”也就是自身活动与行为觉察者的我,“客体我”则是被观察被认识到的自我的身心活动的状况。美国人类学家米德把前者称为I,把后者称为me。

二、 影响自我意识的因素

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较多的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年龄、性别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影响学生的自我意识。首先,自我意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发展、不断发生变化的。Marsh和Shavelson、Hater假设,在青少年时期的中段是自我意识最不稳定的阶段。Piers和Harris(1964)的研究证实,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自我意识量表中的得分大大高于六年级。我国学者杨善堂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杨心德的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可能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性别差异方面,Piers和Harris在年级相同的学生中,没有发现性别不同对自我概念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Wylier的评述论文包括年龄跨度从6岁到50岁的研究对象。她说在她读到的论文中,没有找到切实可靠的证据,说明年龄和性别对整体自我意识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国学者杨心德的研究表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学生略高于女学生。杨善堂的研究也发现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中女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高于男生,男女之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Davish和Greenberg在下层社会的学生中做过一项研究。他们发现成绩优良的学生在评估有关自我的三个方面――个人能力、学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时,都比成绩落后的学生给自己打的分高。Taliuliag和Gama也在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中主持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成绩优良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自我意识得分。我国杨善堂的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初中学生中存在着显著的城乡差异。但韩进之等的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与乡村儿童基本上吻合,不存在显著差异。尽管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三方面,但自我意识发展的水平是否存在性别、城乡差异仍有争议,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查和探讨。此外,地区差异、民族文化、环境等方面,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研究也有涉及到,但为数不多。

三、 自我的发展

自我的发展就是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协调发展。自我的发展是没有固定限制的,而影响自我发展的实际水平的是不同层次发展中的协调。决定发展中的协调性的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影响本身。社会生活有很多不同的领域,它们对人的生存、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它们对自我的不同层面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的,而是综合地起作用的。及时、正确、有效地接受这些影响,就会有助于诸层次在发展中的协调。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不同层面之间的转化。自我的不同层面在其发展中都会发生困难、矛盾和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驱使人根据各个层面间相互关联的逻辑到其他层次中去探求障碍的原因。一旦这些起因被发现或排除,该层发展中的困难就得到排除。由于社会自我的现实性的品格,故困难和障碍最多,最经常地出现在社会自我中。这时,人就感到在人际关系、人群活动中的矛盾和困难。这时,人就会在除了从社会生活本身,还从人的物质与精神的自我中寻找矛盾的起因,从而使问题和困难得到解决,使正常的发展得以继续。这种转化,也就是自我意识的对象两个领域间的的移动和转变。我们常常从改变对待别人的态度和原则做起,最终达到人际关系和活动效果的改善,这就是从一种自我向另一种自我转化的最典型、最常见的事例。

结语

总之,学者们对于自我意识问题的研究,从单纯的理论上的探讨和描述到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从大规模的协作研究与心理学家的个人探索相结合,为自我意识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自我意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许多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周晓虹. 现代社会心理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

[2] 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 左其沛.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少年期的特点[J].心理学报,1985.

大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摘要]大学生经常谈论自我意识方面的问题,如询问我怎么会是这样的人?我应该成为什 么样的人?我怎样才能成为理想中的人等。大学生对这些自我意识问题不清楚容易衍生出一 些难以摆脱的心理问题,有时还会使他们处于紧张状态,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甚至引起他 们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本文旨在使大学生明确什么是自我意识,以及掌握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完善的具体方法,这对他们来说,无论是对于心理保健,还是对于今后的 人生发展,都是极为重要的。前言: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完 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很多困惑背后往往都涉及自我意识问题。自我意识是一 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 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自我意识既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又是心理活动的客体,是多层次、 多纬度的心理现象,表现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三层结构。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 认知成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等;自我体验是自我意 识的情感成分,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个体对自己的态度体验,包括自我感受、自尊、 自信、自豪、自卑、自责等;而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 行为自我作用的过程,包括自立、自律、自我监督、自我控制与调节等,这三层结构互相联系, 完整统一,成为一个人个性中的核心内容。 一、自我意识的界定 心理学界经过长期的讨论,各国心理学家仍持有多种观点。Freud 强调自我是以生物本 能为基础的心理能量的总体,支配人的一切行为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任务E艾里克松从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来探讨自我意识的内涵 。G奥尔波特概括了一些学者关于自我的论述,把自我分为八类,作为主体的自我;作为被认识到的客体的自我;作为原始的利己心 的自我;作为控制冲动的自我;作为精神过程的接受者的自我;作为追求目标者的自我;作为 行动主体的自我;作为文化主体的自我等 。James认为,自我意识经过儿童期那种稳定的, 整体的我得以分化,出现了两个“我” 。

培养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监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一、正确处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合理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三种可能的调整策略:(一)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其逐渐接近理想自我这是最为积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协调策略,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认识,确立切实可以达到的理想自我,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通过顽强的意志努力使现实自我走向完善。(二)基本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由于其自身能力的局限,很难达到理想自我。他们所能做的,是基本放弃理想自我,接纳现实自我,尽自己所能做得更好,学会与自己的过去作“纵向比较”中来确立自我信心,摆脱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而带来的自我伤害感,获得平常心,平静而踏实地面对生活应该成为这部分大学生健康的自我观念。二、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大学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给学生展示个人风采提供了许多机会,同时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矛盾也凸现出来:成功的个人展示可以使大学生在他人的赞赏中获得个人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但展示中的挫折和失败也可能伤及自尊和自信;而封闭自我,深居简出,默默无闻,自我是安全的,同时也是孤独的,自我的无价值感常常困扰着试图封闭自我的大学生。面对着两难情境,大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要求大学生完成由关注“他人评价”模式向关注“自我评价”模式的转化,形成正确的理念: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为了对自我的发现和发展,寻找成功和愉快体验,而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喝彩。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可让大学生更加放松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在一系列失败和成功的尝试中获得个人成长。三、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摆脱成长中的烦恼根本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展示自我和封闭自我的冲突,需要摆脱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外部依赖,确立独立自信的自我。(一)独立于他人评价,接纳现实自我1/2页

(一)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而人的自我认识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自我定性,就是对自己的性格,特长,兴趣,爱好以及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性格的弱点等等。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准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为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会为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就是自我反思,这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才是进步的前提,才不会自以为是。如前所叙,认识自我主要有三条途径—经验法、比较法和反省法。除此之外,大学生还要尽力拓宽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扩展交往空间,积极参加活动,扩大社会实践,才能找到多种参考系,才能凭借这些参考系来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自我。还要学会将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关于自我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与比较,实事求是地全面评价自己。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方法看待自己和他人。比较的视野越广阔,方法越科学,自我定位就越恰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客观对待自我I.积极地接纳自我接纳自我就是愉快、满意地接受自己,即悦纳自我。悦纳自我是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适应社会的前提。悦纳自我不决定于个人财富的多少、地位的高低、生活条件的好坏,而更多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理状态。一个悦纳自己的人,才能为他人接纳。这样的人是以积极的态度来接受自己的一切,他们对生活乐观、豁达,能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冷静地对待得失,不夸大也不贬低自我,能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不回避自身的现状,更不以哀怨、自责甚至厌恶来否定自己。这样才能培养自信、自立、自强、自主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自我意识,成为生活的强者。2.良好地控制自我自我控制是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是主动定向地改造自我的过程,也是个体对待自己的态度具体化的过程。因此,在改变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大学生要面对现实,从实际出发,排除各种干扰,合理定位。并在这一连续的自我监控、自我呈现、自我修正的自我调适系统运行过程中,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做到自我的有效控制,最终实现理想自我。(三)不断超越自我马克思说过:“人生有两大目标,一个是自我的完善,一个是创造人类的幸福。”这两大目标是统一的,前者属于自我追求自我价值,后者属于社会价值;一个伟大的人,两种价值缺一不可。自我成就,自我完善,最好的方式就体现在为社会服务当中,你为人类留下一点什么。一方面自我实现,一方面也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完善自我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整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是个体自我同一的过程,也是其从个人“小我”走向社会“大我”的过程,在为他人和社会的服务中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是需要个体毕生不断完善的过程。它要求大学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本着科学的态度,辩证地看待社会,在社会实践当中,分析自我,把握自我,一步一个脚印开拓与发展,才能走向理想的自我、完善的自我。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很不平衡,存在诸多不协调和矛盾,而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形成身心和谐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帮助大学生发挥自我意识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从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调控,不断地完善与改过,才能达到自我实现,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使他们能够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