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以文明为主题的考古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3 13:09:05

以文明为主题的考古论文

佛曰:人生路上有百叶草,开千朵花,结一枚果。若有人能遇到此草,守其花开,待其花落,摘其果实,又能将其文明地弃之者,便可入我佛门。关于文明,以前似乎从未认真思考过,只是偶尔看到了一句佛语,开始让自己浮想联翩。在我的印象当中里,更多呈现的可能是另一个很飘渺的词语价值。无论是对待学习、生活,还是确立自己的人生憧憬,文明的概念都是那样的模糊. 记得曾经看过一篇《中国文明》的文章,刊发在一期已经记不得名字的杂志上,引来很多我身边人的的争论。文明的概念应该很广泛吧,每个国家乃至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文明观点。也许,在我们看来相当文明的一些举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已经显得不那么文明了,我们是否考虑过可以放弃一些也许源自我们祖先积淀的习惯呢?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拉近距离?可能这只是一个话题,距离它的实现还遥遥无期吧~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的确是的。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是不是应该去传承或者发扬呢?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的文明却走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境界,使每一个有着黄皮肤黑眼睛的人汗颜。在墨尔本,随着华人的踪迹所至,这里的许多公共场所都给华人提供了特殊的“待遇”,如郊区的公共厕所外面都是英文男女标示,里面却只有汉语的提示“请勿随地大小便!”在韩国,许多公寓、写字楼的电梯口烟筒、垃圾箱上都贴着汉语的提示“请勿随地吐痰”;在巴黎、伦敦的许多公众场所都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汉文标示……难道全世界只有华人不讲礼貌、不讲卫生吗?怎么就没有其他语言的提示?比如日语啊。 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我无话可说。可以说,我已经说不出话了。 就拿自己来说,我曾经认真思考过自己的人生价值。我的假设是: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有960万人,每人都能以自己的努力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不就实现了吗?如果中国有14亿人口,那么140个人里面有10个树立了这样的理想,而且有1个人能够为这个理想终生努力并最终实现的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过2030年的时间而已。今天看来,真的是有些幼稚了。理想化的价值观在现实的“文明”面前面临着挑战。 但是,我只能这么说。因为,我想我自己也做不到文明的标准。那么是肯定的,倘若每个人都不讲文明,可想而知:以后的路该有多难过。冷漠与自私,胆小而惧怕,麻木甚至不仁,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哀!

试论利用考古学资料研究百越民族史的相关问题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10-10-22 15:53:00 ] 作者:杨杰 编辑:studa090420 论文摘要:20世纪80年代是百越民族史研究的兴盛时期。在当时和其后的研究中,出现了使用材料杂芜、牵强附会和过分强调考古学资料的两种倾向。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族属研究关系密切,但不能简单地在二者之间画等号。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层次性。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古代物质文化史与其所处社会形态并无必然联系。 论文关键词:考古学;百越;民族史;研究 百越作为我国古代早期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民族群体,曾长久地活跃于祖国南方的大地上。他们是当地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与比之更早的当地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发展渊源关系。 关于百越民族的情况,在先秦时期就见诸文献记载。正史《史记》、《汉书》等也都有所叙述。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专著或章节也记述了越族的历史情况。这些记载是后人了解和研究越人历史的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由于百越地处南部一隅,社会发展水平又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因而古代文献记载既简略又带有歧视性,百越的历史始终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领域的成果令人瞩目,对百越民族史的研究也甚为活跃,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一个高潮。《百越民族史》、《百越民族文化》一、《百越源流史》•等是其中的代表性论著。 《百越民族史》是建国后研究百越民族史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共分l3章,分别论述了百越的名称、分布、来源、文化特征、社会经济、社会性质、民族关系以及百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附有《百越大事年表》,已故著名民族学家翁独健先生为之作序。 《百越民族文化》是同一作者群体在《百越民族史》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写成的,两本书并无本质区别。何光岳撰写的《越源流史》是于l989年底出版的,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并结合其他方面的资料写成。在20世纪80年代还多次召开关于百越民族史研究的全国性会议,并出版有《百越民族史论集》、《百越民族史论丛》、《百越史论集》、《百越史研究》、《百越民族研究》等论文集。 《百越民族史》等一批论及百越史的专著尽管已经出版20多年了,但作为开山之作,我们在涉猎百越民族史时不能不读。因为其可谓集那一阶段百越史研究成果之大成,而在那次研究高潮之后,百越史研究并无大的突破。究其原因,一是有一批“文革”前就活跃于民族史学界、造诣颇深的专家学者,经多年积聚,正当年富力强之时,迎来了建国后前所未有的学术繁荣时期。他们的研究成果得以大量发表;二是改革开放后各地基本建设规模空前,考古新发现随之层出不穷。现在重新审视相关考古资料,不难发现为深入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成为综合研究支撑点的重要考古发现成果大多出自20世纪70—80年代。这就为把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相结合进行南方民族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良机。 诚然,我们在把握某一领域学术动态时,必须充分关注最新科研成果,但比起一些昙花一现的所谓学术著作来,那些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旁征博引、论述精辟、经得起推敲而带有经典性质的学术论著更值得我们去仔细玩味。 《百越民族史》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量借助考古资料及成果,经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尽管其中有许多方面迄今尚无定论,但其仍不失为一家之言。如对百越非夏民族之一支的论述,对东瓯、闽越及西瓯、骆越相互关系及地望的考证都言之成理,颇为精审。《百越源流史》依托历史文献记载,不拘一格地运用各方面材料,对历史上的百越民族及其各支系进行了综合研究,立论大胆而新颖。 《百越源流史》和《百越民族史》反映了百越史研究的两种倾向。 《百越源流史》一书使用的考古资料屈指可数,在其他材料的选用上也略显杂芜,有牵强附会之感。突出表现是将作者认为属于百越族系的各南方族群的源头绝大部分都追根到北方中原甚至是西北地区,对各族群迁移流向的研究也过于宽泛,解释随意,缺乏过硬的证据。由此可以看出,仅仅依靠文献记载和其他更为间接的材料是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 在文献不足征引的情况下,大量运用考古资料是《百越民族史》一大特色。作者在论述族属的来源及分布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借助考古学资料和研究成果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应当说把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相结合进行中国古代史、尤其是早期历史的研究,是史学研究寻求突破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百越民族史》也存在过分倚重考古学资料的倾向,在与文献记载发生矛盾时,往往否定后者。 任何学术著作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时代的局限性就会日益显露,但这又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那种以今天的结论和视角去恣意评判、指摘前人以显示自己的正确的做法是不足取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首先观其成果是否尽可能充分地占有了当时所能提供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其次是不苛求于前人,应尽量去吸收前人成果的合理成分,总结他们的得失,在其基础之上吸纳新的东西,力求有所突破,得出新的结论。 通过考察上述有关百越民族史研究的资料,引发出笔者对考古学资料与民族史研究方面的若干思考。 (一)关于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族属的关系 在中国,考古学是广义历史学的一部分。经过新中国成立后近60年的发展,中国考古学以其数不胜数的重大发现和辉煌成果,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最有成就的学科之一。正因为有如此巨大的成就,所以考古学在学术界中具有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在当今中国从事古代史综合研究,完全不理会考古学所提供的材料是不可想象的,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势必受到局限,对于先秦史的研究更是如此。 尽管随着考古学研究的日益深入和领域的不断拓宽,其研究成果越来越为历史学界所重视和吸收,但由于考古学本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使得二者的结合难如人意,尚存在不少问题和难点。“考古学文化”是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内的、有一定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应该是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集团的。但考古学文化是由人通过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加以判断后确立的,因而这种主观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事实上,考古学研究只能是不断地接近于历史的原貌,而几乎不可能完全复原之。 正如张忠培先生所说:“对历史的认识只能是愈益增进,即逐渐接近历史的真实,却永不能达到完善的认识”,“一代一代的人们向着历史的真实走去,可是,这一代一代的人们只能接近这历史的真实,却永远摸不着它,更不能全面地认识这历史的真实”。在考古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在考古学文化的认定上,就中国而言目前还没有一支考古学文化是完全取得一致意见的。即使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这类稍有历史知识的中国人就知晓的名称,对其内涵在考古学界仍有许多不同观点。 在考古工作中,只要田野工作基础扎实,科学可靠,并且达到一定的工作规模,那么在量化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把握若干遗迹群的整体文化特征是完全可能的。问题在于当这种特征,也就是差别达到怎样的程度就可以确定为一支考古学文化?换言之,就是确立考古学“文化”、“类型”等不同层次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看到,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新乐文化”、“赵宝沟文化”等都是以筒形罐为主的考古学遗存,这些文化尽管略有时间早晚上的不同,但其在特征上的差别似乎并不比“河南龙山文化”中各类型之间的差别更大。这种情况表明,在考古学文化和类型的划分上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在借助考古学材料进行族属研究时,就存在一个方法问题。 首先,一支考古学文化是否可以和历史记载中的某一族属划等号?笔者认为对此要持慎重态度。完全巧合并非不可能,但显然概率极低。一般来讲,一支考古学文化所涵盖的范围要小于一个部族或民族共同体。因为既然是一族属,其分布范围就不会过分狭窄,其内部的文化面貌也很难整齐划一,而其内部差别在考古学研究中就极有可能被识别出来并确定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张忠培先生说过:“古籍记载的一族,有时恰等于一个考古学文化,有时包含着几个考古学文化,还未见过一个以上的族共有一考古学文化的现象。”事实上,真正从事田野工作的考古学者是不轻易把考古学文化和族属研究相联系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上的差别不一定就是族属上的差别。 当然,在考古学研究达到一定深度和规模时,适时就其族属问题开展研究和讨论是必要的。因为考古学作为一门成熟学科,通过人类遗留的实物资料进行历史研究是其最高目标。考古学分期、分区及“文化”、“类型”的研究仅仅是进行深入研究的手段而绝非目的。然而当我们在掌握已知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一个事物的描绘越详细,则离其真实情况就可能相去越远,因此笔者以为在目前情况下,运用考古资料进行族属研究时,具体操作上宜粗不宜细。只要我们能够大致描绘出某一或某些族属分布区内当时人类的物质文化是怎样的,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及其主要文化特征也就可以了。在特征上宜捕捉那些数量多、具有普遍性的最为典型的共性因素,而不能拘泥于考古学本身对遗存的过细区分与描述。严文明先生说:“考古学资料虽然不可能反映当时社会的全貌,总还是那个社会的直接遗留和缩影。通过它不仅对当时社会的许多方面可以有形象的真切的认识,也能了解整个社会大致的轮廓及其发展轨迹,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应当是现代考古学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百越民族史》认为广泛分布于东南部地区的有段石锛、有肩石器及几何印纹陶器等属于百越族物质文化特征的一部分,就是针对最典型因素来说的。 (二)文化及其层次性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考古学文化所反映的主要是物质文化方面的情况。文化是区分不同民族的最核心的内容,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也就失掉了自己的特性。同时,“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征。”一个古代国家是否就只有一个民族(即单一民族)、一种文化(此处指广义的文化)?一种文化是否就只能由一个民族所拥有?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情况不是不可能存在,问题是当我们由一支考古学文化反推族属甚或国家时,就不能简单地去画等号,实际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严文明先生指出:“考古学文化同族的共同体尽管有密切的关系,毕竟还不是一回事,不能在二者间画等号。要通过考古学文化来研究与族类有关的问题,还需要从实践和理论上来加以论证。” 从理论上讲,考古学文化所反映并主要研究的是古代物质文化层面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也会讨论更高层面上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问题,但严格意义上说,这已经超出了纯粹考古学所研究的范畴。任何一支考古学文化无疑都属于某个族群,但其所属族群不一定都在历史上留下记载。因此,只有一部分考古学文化可以和古代文献记载的族属相关联,而且我们看到的考古学文化内容只是该族属全部文化的一小部分。这些因素都是通过考古学文化研究古代族群的困难所在。 《百越民族史》从考古学材料出发,认为“句吴”、“于越”、“东瓯”……都是由新石器时代居民发展而来的土著居民,几乎否定了人口迁徙对文化的影响。诚然,从考古学编年谱系角度看,在文献记载中提到的百越民族分布区内的青铜时代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是有不少文化继承因素,但也不应无视来自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尤其是青铜器方面)对南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也不应因暂时找不到考古学证据而一概加以否定。 文化是有层次的。平民和贵族的文化从古至今都是不一样的。考古学文化中除大中型墓葬、宫殿衙署、宗教祭祀、礼器等遗迹遗物属贵族文化外,用以确定考古学文化属性的最为重要的陶器、石器、聚落形态、墓葬习俗等,大都属于平民文化。因此,我们现在看到和归纳的考古学文化特征所反映的远非当时社会的全部内容。用占主流的平民文化来否定统治阶层可能存在的另有族源和迁徙现象,同样是缺乏说服力的。 总之,在文献资料有限、百越之义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考古学研究成果是寻求突破的有效途径,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还需要一个艰难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同时也有赖于考古学理论与实践的提高和丰富。 (三)物质文化与社会形态的关系 社会形态发展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论述,长期以来被奉为圭臬。在此我们不打算对社会形态论本身发表评论,只是对以考古学文化为代表的早期物质文化史与社会形态的关系进行简略的讨论。 社会形态的表述是以生产关系的状况为基础的,而生产关系又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但这只是社会发展的一般状况,生产力某些要素的变化并不一定迅速导致社会形态的变化。因此可以说,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古代物质文化史与其所处社会形态并无必然联系。 有些学者认为广东发现了青铜文化,其发展阶段当属奴隶制社会。《百越民族史》一书也认为西瓯使用青铜器,青铜器时代即奴隶制。我们认为,青铜器和奴隶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落后民族在先进民族的影响下,使用一些较先进的生产工具,但不一定就会立即引起社会性质的改变。 从目前发现的岭南青铜文化面貌观察,当时确实出现了明显的贫富分化和等级差别,但没有确切证据可以证明那些富贵者就一定是奴隶主,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等级和贫富差别,而且这种差别贯穿于其后的所有社会发展阶段,因而也不能以此作为当时就是奴隶制社会的证据。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反对的是青铜文化直接等同于奴隶制的观点,至于岭南青铜文化的具

自己去挖几个古墓吧,开个玩笑。坐享其成?似乎大学有点太滋润了吧,你自己到网站上找几篇文章就行,就论述文物保护不力啊等等很多都可以做论文的。

然而,承认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并不是很容易的。站在一种文明的位置上,每每认为其他文明只是本文明的派生物,如果不是,也是次等的,不足称道的。实际上,如马克思指出的:“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只有在欧洲工业革命和所谓地理大发现之后,从世界的角度研究和比较各种文明才成为可能。就中国而言,晚明时开始了中西文明的遭遇、交流和碰撞,于是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潮流和运动。文明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凸显出来的。④不知道有多少中外学者谈论过中国文明的特点,看法虽纷纭不一,但在一点上可说是相当一致的,就是中国文明有独特的持续性。与中国古代文明并时兴起的古埃及等文明,都未能像中国文明这样绵延久远,迄今不衰。这确实是极值得探索的大问题,不比“李约瑟难题”逊色。⑤谈到绵延久远,即涉及文明的起源。最近我常有机会讲,在自然史和人类史上有五个“起源”,都是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即:。探讨文明起源的论作,很早就有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专门研究了从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是我们都熟悉的。

以中国古代文明为主题的论文

我的博客一直在讨论这个话题。

1、中国缔造的辉煌文明,让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民族走进了高度开化的文明时代,直接塑造了东亚文明圈。这是直到现代社会,也能与创造现代文明的欧美文明圈并雄的,能给人类带重大影响与贡献的文明圈。2、中国文明的榜样力量,在“东学西渐”时给西欧带来了积极影响,启蒙运动前后的欧洲一度极度推崇中华文明并非是盲目的。虽然不能像希腊罗马让西欧文明制度在继承中发展,但遥远东方的智慧结晶与榜样,也让西欧人有了难得的参照与启示。比如,英国人从科举制度中得到启发,开创了现代文官制度。3、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了不少重大的技术与发明成果。以“四大发明”为首,但远远不只四大发明(请看下面链接的“中国古代100项重大发明简介 ”)。(此外,有不少人质疑“四大发明”,但有些事实是不容置疑的: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并传给了全世界;中国发明的火药通过火器给全世界带来了影响;中国的罗盘等为全世界航海技术的进步产生了巨大贡献;印刷术或许不是由中国传给西欧的,但中国与东亚文明圈是最先在印刷术的发明中受益的!)4、中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作为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其富足与繁荣,是地理大发现最初的原动力,寻找到达东方的新航路,是那个时代航海家与探险家的最大目标。5、中国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发展出高水平的农业与手工业,成为全世界的生产中心。丝绸之路不仅为世界输送了精美华贵又实用的商品,还将整个欧亚大陆(包括北非)联系了起来,对人类文明的交流发展起到了大动脉作用,而中国就近乎是这动脉系统中的心脏!这几乎持续了两千年之久! 大体差不多这样,你看情况添点有的没的就好了,据些例子

给你个提纲你自己挑着写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但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感和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态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精神资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我们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善于汲取“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才能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那天,赛场内外的中国观众无比失落,大家没能看到中国小伙刘翔风驰电掣般的身影,也没能看到男子110米跨栏的篇章重新被铸写。人们焦急的心情顿时落空,他退赛的消息宣布以后,场内外地观众叹息声一片。顿时,关于刘翔退赛的消息如潮水般充斥着整个世界。在新闻发布会上,刘翔的教练失声痛哭的样子,我们全体中国人不禁为刘翔而感到担心,为他的病情,为他的退赛而给他带来的压力。我还清楚的记得,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情景,刘翔以闪电般的速度,跨越了一个个的栏架,跨越了终点线,跨越了黄种人在田径赛场上不可夺冠的定论。那时,国人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国人的猜疑心和自尊心,足以将他淹死在各种评论,在过去的比赛中,李宁在奥运会上失利后曾收到国人寄来打刀片,国人的举动给运动员无所适从的压力。然而,在网上网友们对刘翔退赛的消息发出的评论后,除了少数的质疑,而大多的网友都表达了对刘翔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没有攻击和侮辱,只有祝福与掌声。在决赛当天,罗伯斯毫无悬念的夺得冠军,现场的每一个中国人,虽心有遗憾,却依旧鼓掌,为胜利者喝彩。眼前的一切,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的宽容,大度与文明。理解早已取代了谩骂。在北京奥运会上,刘翔没能成功跨越栏架,冲过终点。但这件事却使得我们国人跨越了一个文明的标杆,使一个民族跨越了成败之间的是非荣辱。刘翔的跨越让我们自豪,他的退赛让我们遗憾,也让我们成长。跨越成败,我懂得看轻结果,关心他人,跨越成败,我看到了一个民族无限团结的力量,我身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人,在跨越中成长,国,在跨越中进步。

以明德为主题的论文

自己去图书馆搜点资料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在我12岁的人生经历中,我读过了一些书。幼时曾背过《三字经》,里面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上学后背过桓宽的“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孔子的“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等等。后来又读过《爱的教育》、《放飞你的青春》、《感恩的心》等书。这些书籍给了我很大的教益。在我12岁的人生经历中,书伴我一天天长大。 喜爱读书的我从诸多书籍中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涌现出无数会感恩、懂感恩的名人名事,这诸多的名人名事又激励着更多的中国人。古代的“二十四孝”感恩的故事影响至深,近几年来,我们国家涌现的感恩典型更是比比皆是。我明白了什么是“孝”,明白了“孝”的本质思想是感恩。感恩并不仅仅是感谢对自己有恩情的人,感恩的大义是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含着满腔感激之情,用自己良好的言行来感恩一切。 上学以后,在老师的教导下,在书中故事的启发下,我知道在长辈生日时应尽自己的能力送上温馨的祝福。现在的家里,妈妈还保存着我在幼儿园时送给她的生日画呢。那画,现在看起来真幼稚,可妈妈一直当宝贝似的收藏着。 去年爷爷过生日前夕,我就思考着送个什么礼物。以前,爷爷过生日,我都是随爸爸、妈妈回老家给他过,但我从来没买过什么东西给爷爷。买什么呢?我请教了妈妈,可妈妈让我自己决定。因为我没有乱花钱的习惯,妈妈对我使用压岁钱倒是挺放心的。到底买什么?一天,我路过一个瓷器展销会,对,买个生肖小瓷器!当我把这个小礼物送给爷爷时,爷爷摸着它笑了。过妇女节的时候,我又用压岁钱给妈妈买了个发夹,看着妈妈欣慰的样子,我也高兴极了。长辈对于我的成长付出了极大辛苦,他们关注着我成长的每一天,我应该用我的行动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买礼物虽然花去了我的压岁钱,但是我一点儿也不心疼。这或许就是我的成长吧。 现在,作为一个孩子,我懂得在家里要主动为长辈们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为他们分担辛苦;作为一个学生,我懂得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积极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作为一个公民,我懂得在社会上要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些,都是书籍教给我的啊! 书上有这样一句话:“世界,因为爱,而多了感动,世界,因为感动,而多了感恩。感恩,这束美丽的火花,也会在你心中悄然燃起。”是的,书让我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在快乐的阅读中,在真诚的感恩中,我幸福地成长着。

修身明德 一个人的一生有三件事情:学习,工作,做人。 修身明德,就是让孩子拥有成就伟业的必要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教会孩子能够做事,能够做大事,好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修身明德,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以载物。”所谓修身明德,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明白事理,要讲道理。修身,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明德,就是要明白为为什么负责,为国家负责,为家人负责,为自己负责。 修身明德是一种信念,一种感觉,是一种社会行为。我们也应该明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句名言的历史含义与重要意义。 一个人具有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问,才配得上拥有巨大的财富与权力。假如一个人没有具备这么高的修养,拥有如此巨额的财富是非常危险的。

语出《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德至善作为《大学》的核心思想,意指追求光明正大的品德,使自身的境界达到至善至美,是儒家学者的最高追求。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小学即:“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大学”是大人之学,古人十五岁入学,学习伦理、政治和哲学等“穷理正心,修礼治人”的学问,实则是学习如何参与国家政治。《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大学》寄托了古人内圣外王的理想。

以明天为主题的论文

美好的未来由自己打拼,打拼的当下就是幸福!——题记抬头仰望属于我的那一片淡蓝色的天空,静静地走在无人的街道上,在这条熟悉又陌生的街道上,抬头仰望淡蓝色的天空时,我徘徊了许久.....因为我在寻找将来......寻找幸福!天之大,地之宽,在这无边无际的蓝天里,我看见了虽孤独但看起来却很幸福的鸟儿,虽然只有它一个在天空中飞,看起来有点落寞,但它欢快的叫声却告诉我说:“我很快乐,因为我在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小小世界里正在打造我的将来.....”蚂蚁同样的也不甘示弱,整天不辞辛苦地往家搬东西,但却没有听到它说累,因为美好未来靠自己打拼,打拼的当下就是幸福!幸福是不会说累的.....我们今天所做的都为了给明天打一个好的基础,而为我们明天做的又是为了幸福的将来。创造美好未来不是今天,不是明天,而是当下。当我开学第一天来的时候,我的未来就是“期末考试”早上醒来,第一颗雨露滴醒了我,未来不是靠嘴巴说说的,而是要靠实际行动证明的.....于是,我便开始努力的去把握自己所拥有的,遗忘自己所没有的,到最后,我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顿时明白了,美好未来自己打拼,打拼的当下就是幸福!初三的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而我们初三结束时的小小未来就是上高中现在同学们都在争分夺秒你争我抢的拼命地去学习,同样我也不例外.....因为每个人都想创造出自己美好的未来!爸爸成对我说:“打拼16年,幸福60年。”美好未来,不是打拼在过去,更不是打拼在将来,而是打拼在今天与当下,每天的早出晚归、每天的黑眼圈、每天的身心疲惫、每天的不厌其烦、每天的....统统都是为打拼我的小小未来!人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一个人失去某些东西或某些人的时候,他才想去好好珍惜,可是却已经没有机会了,正如我们是我未来一样,只有一次,现在不珍惜、不打品就是将来的后悔与哭泣....到那时却什么都晚了.....美好未来,自己打拼。打拼的当下就是幸福!把握好现在,打拼在当下,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人生!加油!

看那随风而下的枯叶,那却不是跳崖而下的自我解脱,而是把自己还尚存的一点养料留给明天正在孕育的果实;果实成熟了,它又开始留给明天一个全新的梦想.而我对明天,则是翘首而待.让我留给明天一个蜕变的美丽.今天的我,可以用任性,叛逆来形容.也正因此而使自己伤痕累累.就似一只蝴蝶待自己吐出的丝一根一根缠绕在身上,直至成了一个坚强而厚实的茧.所有的朋友都在对我说:“你真是自作自受,不好好改改坏毛病的话,还要受苦……”但是,我却不以为然,对自己的明天充满信心,我坚信:在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之后,我会得到自己所要的,于是,我开始拼命地挣扎,勇敢地呐喊,学着穿破一层厚厚的茧……让我留给明天一个勇敢的飞跃.看到朋友们经过一次次的困难;看到他们拥有一次次的成功,看到他们怀念一份份甜蜜,我不禁告诉自己:我要充实自己,改变自己.因为我知道明天的我将会把自己积蓄了全部的力量去勇敢地腾空后垂直而下.我会有一个经历苦难后的完美飞跃.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勇敢地面对,面对坎坷,坚定走去……让我留给明天一个快乐的微笑.欧阳修被贬至滁州太守时,他仍能寄情于山水,与民同乐.当李白不被重用时,他却仍能举杯畅饮.当苏轼多次遭遇贬谪时,他仍能有“泛舟游赤壁”的雅兴.这都是因为他们对明天有着希望的微笑.而我,虽然今天还在充实,但是我相信,明天会是成功的.因为——微笑!“让我们等待一个美好的明天把!”每当我听见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就会想,明天真的那么美好吗?我只知道,不论今天是多么另人留恋,明天总会毫不犹豫地来到:我也知道,不论我们抗议或沉默,生存或死亡,明天总是不停地来到.明天是平凡而无情的,它很快地变为今天,化作明天,成为往日.明天是未可知的,是一连串的问号,用它弯弯的钩子,钩着我们又向前跨进一日,又长大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岁,又不知觉地添了些许,减少了些许.明天是辛苦的,要工作,要考试,要出操,要买卖,要战斗,只要有一件事没办好,明天就翻脸不认人.明天是脆弱的,如同人生的幸福一般,可能有病痛,有战争,有亲人永远离我们而去,即使社一片瓦默默地滑落,也可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明不再美好,而只能说明天是太纯了,如同一张白纸,雪白得另人发慌.我们可以将它接过来,再随手递出去,成为一张零分的白卷,也可以在上面乱涂几笔,成为糟糕的作品,但更可以给予它最优美的色彩,最巧妙的情思,成为一幅传世不朽的杰作啊!所以明天又是操之在我的,是等待我们去开创,去塑造的.对于那些恋人,明天可能是他们的佳期,对于那些辛苦耕耘的人,明天可能是收获的日子,对于那些勇士,明天或许面临战斗,却可能得来胜利,对于那些反抗暴政的人们,明天或许最艰难,却可能重获自由.即使有一位伟人不幸在明天逝去,也绝不是明天战胜了他,而是他伟大了明天,是明天成为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不要等待明天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走向明天把!只有当我们将“等待一个美好的明天”的“等待”改为“开创”时,才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明天.

世纪的钟声在敲响,时光老人的脚步匆匆向前。时间的洪流中,洗去了多少平凡,经历了多少变迁与沧桑。         回首昨日,历史的轨迹清晰可见,有苦有哭,有欢有笑;注目今朝,时代巨变,日新月异,美好的蓝图轮廓渐显。那么明天呢?明天会怎样?            也许答案会很复杂,但我的答案是:把希望、祝福留给明天.把美好留给明天!         明天,并不遥远的明天。希望我们留下的是干净的地球、和平的世界、美好的家园。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人们改造着自然的同时也完善着自己。工业的发展急剧吞噬着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石油在消耗,煤炭在挖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废弃物污染,令人触目惊心,天空在哭泣、海洋在呻吟。也许会有人说,以后(随着)科技进步这些都会改变的,但这只是也许,谁知道地球会不会提前惩罚人类呢?还是让我们现在就多一些努力多一些改变,给子孙后代(,)给明天,留下蓝天白云,留下青山绿水,留下一个完整的地球。         步入新世纪,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在信任的眼光中,世界已变得相对和平。但是世界上仍有部分地区战火不断,形势紧张。巴以冲突、台海局势、非洲小国的动乱,这一切都提示着人们世界还未和平,依然有人们经历着枪声炮响、血雨腥风。人类已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生命正在呐喊——拒绝战争。而我们,应该携起手来,不分国家民族,不分肤色信仰,消除隔膜与误解,留给明天一个和平宁静的世界。         毅然走人大山深处支教的徐本禹,在2004年感动了许多人。放弃了大城市中优厚的待遇,他选择了在山区传播知识,为贫瘠的心灵撒下知识的种子。他牺牲了自己的现在,但他把希望留给了明天,留给了将来。        舍身救人的李学生,为了幼童的安全,不顾火车驶来,救下了五岁的男孩,但他却被火车撞死。他把孩子的未来留给了明天,也把自己的精神留在了人们心中。         世界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将来。什么能留给明天根值得我们思考。        我想,应该把美好留给明天。        愿明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以古诗文为主题的论文

论中国古诗中的月亮摘 要: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而月亮本身安宁与静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月亮成为永恒的象征。关键词: 月亮、象征、思念、失意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有人马上会想到与月亮相关的诗词:“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这些诗词虽然写的是同一个物象——月亮,但是月亮在不同的诗词中其象征意义是各不相同的。月亮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是非常丰富的,关于它的诸多象征意义,已有许多人从文化原型、诗词鉴赏等角度作过许多分析,且成果斐然。拙文则想以中国的古典诗词为基础,粗略谈谈中国古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一、月亮是美的象征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有着特殊的感情,月亮成为文学中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题。《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到汉魏六朝,月更成为诗文歌赋的直接描写对象。南朝周祗《月赋》形象地描述了月的美感:“气融洁而照远,质明润而贞虚,弱不废照,清不激污。”月被赋予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的审美内涵。而当月与世间山水相结合,便会构成更加清美的景致。谢庄《月赋》写道:“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秋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秋月的纯净之美在山水的背景衬托下得到表现的;月亮朦胧柔和的清辉还有一种化景作用,能赋予山水景物以独特的神韵,陶渊明《闲情赋》云:“月媚景于云端。”一方面说明月本身是美的,另一方面说高挂云端的明月可以为世间景物增添美感。写月的诗,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唐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的月光存在。北宋词人张先在《青门引》中写道:“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描绘的是溶溶月光居然把隔墙的秋千影子送过来,令人想象荡秋千的丽人那轻盈翩跹的身影,微妙地表现出词人怀念情人的心绪。张先《木兰花》中也有:“中庭月色下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表现清明月色中飘过无数淡若无痕的杨花,将自己内心中浮漾的前尘旧梦融入这“无影”画面中。这些诗,皆因月如梦似烟般的清澄和恬淡,而被罩上一层模糊不清的“朦胧色”,也给人们一种朦胧的美感。“新月如眉,让人想起玉阶伫立楚楚动人的月下佳人,构成一种恬淡婉约的宁静之美;烟月迷蒙,弥漫着难以名状的轻忧淡愁,构成一种朦胧戚楚之美;花月披离,余香袅袅,象征典雅艳丽之美;皓月当空,通脱潇洒,象征着雄浑高古之美,不尽的象征创造着不尽的月亮审美世界,无数的心灵创造着无数的月亮审美形象。”月亮给人的美感,是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纯净的。写月之诗中,月亮意象的出现,使得全诗的意境立刻变得优美起来。如《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春、江、花、月、夜是全诗的背景,而月亮又是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纽带,贯穿上下,触处生神。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构成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全诗的意境是如此优美宁静,可以说,《春江花月夜》一诗创造的优美意境是空前绝后的。而作为冲淡派大师的王维,其诗作的风格是闲、静、淡、远,其诗作的意境也是十分优美的。如《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诗意境,不仅如施朴华评价,给人以“清幽绝俗”(《岘佣说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诗人在描写周围景色,选择了竹林和明月,是取其与所要显示的那一清幽澄净的环境相一致。明月来相照在诗中不仅与“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整首诗的意境之优美,让人有“余音绕梁”之感。月亮不仅本身给人以美感,而且也象征了女子的美貌。翻阅《诗经》,我们会发现,月亮在诗中象征了女子的美貌,这从《东方之日》、《月出》中均可以得到印证。其中《东方之日》中以“东方之日”、“东方之月”象征女子的容貌,是富有创造性的。马瑞辰说:“古者喻人颜色之美,多取譬于日月。”(《毛诗传笺通释》)这对以后的作家和民歌创作都有很大影响。如宋玉《神女赋》写美女:“其始来也,耀乎白日初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光”,韦庄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名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它对我国以月喻美人、以月来表达相思之情的诗歌传统具有开创意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大绍兮。劳心惨兮!”这是一首月下怀人的情诗。诗中的“皎”、“皓”、“照”都是形容月光皎洁明亮,“僚”、“懰”、“燎”均是形容女性的美貌。“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毛传》注曰:“妇人有美白皙也”。皎洁的月光使人联想到美人的白皙明艳,高悬的明月暗示美人的可望而不可及。朱熹在《诗集传第七·陈风之十二》中评此诗曰:“此亦男女相悦而思念之辞,言月出则皎然矣,佼人则僚然矣,安得见之而舒窈纠之情乎?是以为之劳心而悄然也。”傅绍良曾指出:“《月出》中的明月,便是诗人抒发其相思不得、愁闷难遣幽怨之情的自然背景。”我认为,此时月亮已不仅仅作为背景渲染了,在《诗经》时代,我们的先人已将许多情感寄托在明月中,月亮象征美、寄托相思,应该说是月亮的传统象征意义。其实,以月来象征人的美貌,不仅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出现,而且,以月喻人还不局限于女性,漂亮的男子也可以用月亮来形容其美丽。阿拉伯的著名民间神话集《一千零一夜》中就经常出现以月亮来比喻人的美貌。例如《戛梅禄太子和白都伦公主的故事》中就有:“后来王后怀孕,妊娠期满,生下太子,如同十四晚上的月儿那样美丽可爱,就取名戛梅禄·审曼。……他那柔和和妩媚的脸蛋,显得格外漂亮,象十四晚上的月亮那样美丽可爱。……人很漂亮,像月儿一样美丽。”二、月亮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1.月亮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本文前面已说过,在《月出》这首诗中,月亮就已经用来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之情了,可见这一象征意义的渊源之久远。傅绍良在《论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与哲人风范》一文中这样说过:“在情感寄托阶段,月亮已由独立的客观景物内化为人类情感的组成部分,创作主体以象征、移情等手法,将自我感情倾注到月亮意象上,主客体通过某种特定的感情活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确,纵观古代与月相关的诗,借月抒情的作品不胜枚举。题材有闺情、乡思、送别等等,这些都成为月亮诗的基本主题。而这些主题中,尤以爱情诗数量居多,成就居高。这也许同月亮的原型象征意义——以月喻人美丽相关吧。《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这是一首思妇怀念远游丈夫的闺情诗。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流光透过罗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明月的流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其二)中也有:“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岁寒无与问,朗月何胧胧”的借月抒情之句。作者通过抒发秋夜月上窗棂时心中产生的孤独无偶的悲凉之感,表现了诗人思念亡妻的无限伤痛之情。月亮的清晖照在诗人空荡荡的床上,诗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思念亡妻的情感不断加深。“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则把思妇的相思举动生动地表现出来了。思妇看到了月亮便勾起了心中的思念,因而无比烦躁,想把月亮拒之眼外,以免又勾起相思。可是把帘子卷起来,月影还是赶不走,不停地拂走捣衣砧上的月影,但怎么拂它都在。相思之情,无法排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则将相恋中的男女心态逼真地描写出来了。二人相隔很远,心中爱的语言不能直接地向对方表达,只能望着月亮排遣相思之情。杜甫在他的《月夜》中也曾写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的一开始是既突兀又形象。诗人身在长安,不写长安的月夜,却突然写起鄜州的月色,不写自己怀念妻子,反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种写法超越常规,但仔细品味,却很有一番深意。正是因为诗人在长安望月,在思念妻子,才想到妻子正在想念自己,所谓“月圆人不圆”,这是夫妻离别后的共同感叹!诗人通过望月把自己真挚而凝重的相思之情流露无疑。借月抒发相思之情的作品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南宋吕本中的那首《采桑子》了:“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作者写一位思妇,夜不能寐,独立江边楼头,对着一轮明月,产生无尽的离愁。同是一轮明月,它有着皎洁明亮,南北东西,处处随人的特征。它多么像一位忠实而多情的伴侣,如影随形,依依不舍。可恨我的夫君,他却不能像这轮明月,总是离家别妇,远走他乡。让我独守闺房,孤单寂寞。在此词中,月亮在上片是正面形象,它温情脉脉,反衬出丈夫的浪迹天涯和自己的无穷别恨。而词的下片,作者又从月亮的暂满还亏特征设喻,月亮此时又成了反面形象。这位思妇从分离的经久,又想到欢会的短暂,夫妻恩爱,相对厮守的时间总是稍纵即逝,恰恰相反如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月之中,团团当空,能有几时?亏缺的月亮又正面衬托丈夫离家时长日久和离愁别恨的痛苦。总之,女主人公思夫不得,便寄情明月,正比反比,俱是相思离愁。L·克兰默在《灯宴》(1916)的序言中谈到了月亮这个在中国诗坛上无所不在的象征:“月亮悬挂在中国旧诗坛的上空。……(她)是人间戏剧美丽而苍白的观众,而她所知道的一切隐秘、激情和欢乐,迅速地崩溃或是慢慢地腐烂,……她把远隔千山万水的情侣思念联结起来。”2.月亮也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月的思念古典诗词中望月思乡也是很多诗人都涉及的传统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诗人怀念家园、亲人的情思,常寄托与明月,真可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思故乡”是由“明月”而“故乡”的联想,是人们共通的心理体验。无行思家是一种典型情绪。作客他乡的人,思乡心切,总想望见家乡,于是登高远眺。尽管瞻望不到,但只要距离不是太远,总还是可以给自己的心情一种安慰。但如果相隔千山万水,那纵使是“望尽天涯路”,也依然是“悲故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王粲《登楼赋》)“举头望明月”倒能使千里外的他乡游子产生一点“望乡之情”。因为此时的月亮正成为游子故乡亲人之间的中介,大家的视线都在月亮上相交,月亮在人们的心理上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犹如来自故乡的乡人给游子以特别亲切之感一样。“君从故乡来”(王维《杂诗》),他不但带来了亲人的信息,而且由于他刚从亲人身边来,他身上仿佛还散发着亲人的体温。这样,故乡来客成为故乡和他乡的中介,在游子的心中,“客从故乡来”的亲切感与望乡思乡之感同出一辙。月夜思乡是美丽的。类似的诗还有: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卢纶:“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晚次鄂州》)徐桢卿:“故园今夜月,迢递向人明。”(《月》)陈后山:“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十五月夜》)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朋友,彼此都心存美好的愿望,都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个普普通通的月亮,经过人们的一番加工,成了最能表达人们的离愁别恨之物了。3.月下相思,还有一种特殊的类型,便是边塞诗里的月下相思。戍边的将士在寥廓凄清的边关,他们更加想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可“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片思念之情无法让亲人知晓,于是他们只能把这段情愫寄托于明月和胡笳箫管。边关本是寂寞苦寒之地,这种月下相思的诗往往更是充满悲凉凄苦之情。例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所见的月下景色。回乐烽前的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像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犹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样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月夜下的边地寥廓凄情,闻笛而引起的普遍的望乡之情,感慨至深;这真是“意态绝健,音节高亮,情思悱恻,百读不厌”的千古绝唱啊!这类边塞诗还有许多,如李益的《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的《听晓角》:“边霜昨夜随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李益作为写边塞诗的高手,从明月、乐声入手,将征人的边愁乡思弥漫于诗句的字里行间之中,征人的月下相思,的确另有一番风味。4.月下相思,不仅仅表达了我们的传统情感,在有的诗人笔下,它也有着特殊的用意。如曹操在其《短歌行》中有这样的诗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人把“明月”比拟成他所思念和向往的贤才。他感到思念和向往的贤才,不能为自己所招纳,正象天上的明月,可望而不可及,可爱而不可掇,因而使他心中的忧虑之情如永不止息的流水。这更表现了诗人招贤纳士、思慕人才的迫切心情。曹植在《七哀》中也有这样的诗句:“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这首诗是在曹植后期不幸的境下写的。表面上是写一个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与哀怨之情,实际上是诗人在政治上被遗弃后产生哀怨心情的曲折吐露。诗人从明月着笔,即景生情,叙写夜深人静的晚上,一轮皎洁的明月悬照高楼,明彻如水的月光在徘徊徜徉,照见高楼上这位哀愁的思妇,正思念丈夫而悲叹不已,她心底埋的缕缕哀思,就象晃动着的明媚的月光,在轻轻地叩动她的心房,此时此景和思妇之情完全融汇在静谧优美的月景之中了。而实际上,诗人要表达他对政治的态度也正像这位思妇一样。以思妇在月下哀叹来表达自己的身世之感,可谓形象之至。三、月亮是失意文人的寄托《淮南子·览冥训》中有这一样一段记载:“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经过历代诗人的反复吟咏,这一神话原形逐渐成为失意的情感象征: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怀才不遇,仕途潦倒、孤独无依、屡遭苦难之时,也常常把这种情感寄托于月,月亮在失意者笔下成为了孤月、冷月、寒月。杜甫的《月》诗中有“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的诗句。诗人借写嫦娥,来写自己孤寂悲凉的人生晚境。寡居月宫的嫦娥,无法忍受月宫的孤寂苦寒,她只得独自一人,自斟自酌,以洒打发死一般寂寞的日子。诗人孤身年老,漂泊西南,有家难归,这和嫦娥的处境多么相似!李商隐也写道:“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表面看去,诗人是在诉说月中嫦娥的孤寂冷清,实则包含了诗人的顾影自怜。作者借嫦娥曾偷食仙药飞升月宫的传说,来比喻和象征自己也曾想“蟾宫折桂”,后因不幸被牵入牛李党争,不但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而且落魄终身,因此清冷与后悔之情,溢于言外。诗人置身于月光下,遥想月宫中失意的嫦娥,自然与诗人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人生失意相契合。但中国的诗人是善于逃避现实的,当他们政治上受打击,生活上遇到困顿时,有的人颓唐厌世,极其消沉,而有的人则泰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苏东坡就总结出一条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大自然成为士大夫们逃避现实的好去处,此时的月亮已不是一种纯客观的物象,它成为诗人自身飘逸风采、潇洒气度的象征了。王维《竹里馆》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这首诗里,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诗人尽情地享受着这片宁静,甚至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成为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实际上是诗人自己,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月光衬托着诗人宁静自适的精神境界,月亮在诗中表现出来的虚静,主要的目的是在于表现心的虚静。正如傅绍良所说:“在哲理升发阶段,月亮不仅是主体情感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一个蕴含着独立和永恒意志的复合物象。创作主体在将月亮内化为自我情感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将自我外化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以感受和体验那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四、月亮成为永恒的象征月亮孤悬天际,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浩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意识,让人们产生一种寻求生命真谛的哲人式的感悟,它启示着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在这种心态中,明月意象常作为永恒的象征。诗人站在月光下便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思古幽情,月亮此时也成了阅尽沧桑的见证。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曾写道:“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诗人在月下神思飞跃,他将月亮与人生紧紧联系,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李白的《把酒问月》更是将月亮的哲理升发上升到一个高度:“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作者描述了月亮的不可知性,他剖析月亮运行的空间轨迹,表现月亮由升到没、从秋复春、幽静孤寂的变化规则,提示月亮所蕴含的生命启迪。他通过对人与月在时间上的差距,突出人生的悲剧性,同时也提示了人生真趣和价值:人生是短暂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寂寞。但沉浮交替,幽寂虚静又正是宇宙万物的真谛,何须让有限的人生去承担那些无益的忧虑呢?人类虽然不可能永远享有生命,但其精神和理性却可以永远享有宇宙。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像明月一样自由自在。在这些诗句中,皎月横陈,朗照乾坤,引发了人事历历、岁月悠悠、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喟然长叹,月亮则成为宁静而永恒的存在。月亮在中国人眼中是永恒的。有意思的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一段著名的对白:“罗密欧:姑娘,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银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朱丽叶:啊!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的变化是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我不知道西方人是否认为月亮可以作为永恒的代表,但从这段对白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并不认为月亮是永恒的,恰恰相反它是运动的。这同中国人的普遍心态背道而驰。也许,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距。所以,只有中国人才最能理解月亮所象征的永恒。永恒是“中国的月亮”所具有的特点。结语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著地位,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对月亮仍是情有独钟的,月亮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仍影响着我们的文学创作。本文依据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选择了一些关于月亮的诗词,根据月亮意象不同的象征意义,将它们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出以上几点月亮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我衷心希望通过本文能让大家对“中国的月亮”的象征意义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让大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些更深入的认识。

诗词之美,宛如星空一般,璀璨夺目。然而,它的美丽是在不能缺少任何一个部分的前提下,不然它还叫星空吗?词宛如一颗颗光芒四射的星星,虽然它们次于月亮之下,但它们一直一直都在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它们竭尽全力散发着星光,总是试着把一颗颗早已暗淡了心照亮,为世界多添一份温暖,一份光明。那份浓烈而又陌生的温暖。跟着柳七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跟着易安笑看那海棠花“绿肥红瘦”,跟着辛师忧国忧民,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在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多情的诗人一个个映入眼帘,带着我穿过一块又一块的芳香地,仿佛这份温暖渐渐地,在我不经意间悄悄照进了我的心里,顿时把我那小小的心窝哄的暖暖的。正是因为一个个诗人的奋起,拼搏,直至死去。。。。。。或许,他们的灵魂真的在守护着他们的词,但你可曾想过,星星,它目睹了一切的一切,但它们的忧伤,谁来分担!那一个个微笑,确是在掩饰内心的孤单又害怕。于是,它们的母亲出现了,那就是月亮,它代表着诗,千百年来,它一直听着星星们的苦衷,而星星也开始渐渐开朗起来,甚至有时不忍哈哈大笑,身为母亲的它,爱戴着世间每一个人,让他们不怕黑夜,因为有月亮。当然,诗也是十分难理解的,在这里,你能看到李白落寞的才能,杜甫沉郁的容貌;你能看到沙场的冷酷,怨妇的悲鸣;你能看到诸目思入的游子,折柳相送的离人。。。。。。灵动的诗与词,它用黑夜的寂静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那一丝丝温暖,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忧伤。。。清风吹拂大地,月光轻轻的颤抖着,迎着前方,默默的。。等待新一天的开始。最后,请让我淋浴在这星光中,慢慢睡去,接着,思绪开始飞翔,飞到那无边无尽的星空,永远,永远。。。。。。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