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军医研究生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21:42:22

军医研究生论文

万方、维普等电子数据库,大学校园网内可以免费下载。

张建军,男,1958年1月生,山东人,军人家庭出身。无党派人士。1975年高中毕业于山东临沂市第一中学,当年插队下乡务农,1976年回城进工厂在钳工车间学徒,1977年参军,任南京军区炮兵658团修理所机修工。1978年考入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本科,1983年毕业,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任住院军医。1987年返回第二军医大学攻读整形专业研究生,1992年整形外科博士毕业,毕业论文:《栓塞血管瘤回流静脉,阻止硬化剂流失》,论文发表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和中华外科杂志。1992年任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整形外科住院总军医,1995年转业开始自主创业,创立了博仕整形外科(注:第二军医大学位于上海,第一军医大学位于广州)。广州博仕整形医院首席整形美容医生拥有二十余项发明专利(整形技术、整形材料)中国腋窝入路隆胸技术发明人仿生理双眼皮手术方法创始人皮下结网驻颜除皱技术发明人

3万字-5万字。医学硕士的毕业论文字数要求与其他专业是基本相同的,一般在3万字-5万字,出于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硕士一般要参与大量的实践和培训,因此他们的数据等内容是比较多的,可以写的内容也有很多,故论文字数总体偏多。

研究生军事论文

冷兵器与热兵器的特点与区别

没有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论文不能写军事类论文的规关,写还是不写要看自己导师的意见。

题目摘要:····(包含文章的中心观点。主题思想等)关键字:···(3到8个,文章围绕哪几个关键字写的,比较正式就加上英文,)正文参考文献:·······(著作,作者)

写作思路:根据为军事主题,以为国防基调来展开描写,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有情真意切之感。

新的世纪即将到来,在祈祷和平的新千年钟声敲响之前,冷静地观察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审慎地预期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

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美国在亚洲地区继续推行军事同盟政策,而且试图建立可能破坏地区军事力量平衡的TMD系统;亚洲国家出现了军备竞赛的苗头;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一些国家正在构成严重挑战;等等。

在意识到这些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周边国际力量关系的分布情况,观察各国对国家利益的确认与实现方式是否发生变化,以此对下一世纪的周边环境作出判断。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之一是,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

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印度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

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

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取得优势。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中俄的对抗中去。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

李亚军医生医学论文

为适应新形势下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办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 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的经验, 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为体现其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本套教材在规划过程中, 教材办认真听取了教育部中医学、中药学相关专家的意见, 结合中医药教育教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 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 在新世纪以来三版优秀教材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了“正本清源,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优势,优化知识结构,做好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衔接”的建设目标, 旨在适应新时期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和教学手段变革的需要, 彰显现代中医药教育理念, 在继承中创新, 在发展中提高, 打造符合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的经典教材。01 书名:中医外科学 主编:陈红风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491 本教材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5章,主要介绍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方法,使学生对中医外科 有一个概略的认识。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范围、疾病命名及基本术语;中医外科疾病 的病因病机;中医外科疾病辨证;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各论9章,分疮疡、乳房疾病、瘿、瘤岩、皮肤及 性传播疾病、肛肠疾病、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周围 血管疾病、其他外科疾病,均按病设节。疾病开篇以简单病案引出正文,病案内容以病人的不适主诉为主 ;同时强调中医经典,每个病选择重要的引文1~3条 ;每节主要包括疾病的概述、病因病机(含必要的西 医病因病理)、辨病、治疗、预防与调护。本教材供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等专业使用。 02 书名:中医内科学 主编:张伯礼 吴勉华 定价:元 ISBN:9787513234825 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常见内科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特点;阐述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思路与原则;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各论分八章,按肺系、心系、脾胃、肝胆、肾系、脑系、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病证顺序排列,介绍54种中医常见病证。书末附中医内科学常用方剂,以备查阅。本教材突出中医内科理论的系统性,对教学、医疗、科研具有重要指导意义.03 书名:中医儿科学 主编:马融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583 本教材为中医院校的一门临床主干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尤其注重课程的临床实践性。教材分为总论及各论,总论部分介绍了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儿童保健的内容。各论部分介绍了儿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诊断、辨证论治等内容。04 书名:中医推拿学 主编:房敏 宋柏林 定价:元 ISBN:9787513234078 本教材系统介绍了推拿学的理论、操作及应用知识。充分吸收以往各版教材优点,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推拿学》大纲、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住院医师培训大纲的要求开展编写工作。在“坚持传承性”方面,加大了古代推拿方法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古代推拿的全貌,正本清源,以便更好地在现代推拿临床实践中体现对古代经典理论的传承。05 书名:内经选读 主编:翟双庆 黎敬波 定价:元 ISBN:9787513234429 《内经选读》课是培养中医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内经》的理论体系、学术思想以及中医学术的渊源,掌握《内经》中重点的基本理论、指导原则,从而提高其中医理论水平并能培养出运用相关理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教材共分两部分:上篇主要介绍《内经》的基本情况与注家注本,概述《内经》理论体系,强调《内经》研读指南;下篇按《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类分注解《内经》的相关成果,同时考虑到教学实际需求,分为哲学思想、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八章,并精选《内经》相应篇章原文,予以顺序编号,加以校注、按语,展现《内经》理论内涵及临床运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中医思维的培养、了解医学理论的源流。06 书名:医古文 主编:王育林 李亚军 定价:元 ISBN:9787513234610  本书为中医行业“十三五”规划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融合传统与新知,兼顾语言文字知识体系和医学经典阅读实际需要,注重创新。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突出本课程在中医经典教育中夯实古代汉语语言文字基础的主体功能,即强调语言文字基础,强调中医经典阅读能力。二是在继承以往各版别、各版次教材传统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整合和形式创新。三是强化自主学习和开展数字化教材配套建设。纸质版教材和数字化教材配套使用,内容更丰富,便于学生在线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07 书名:中药学 主编: 钟赣生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712 本教材包括总论、附编、各论、附录几个部分。总论系统地介绍了中药的基本理论,包括中药、中药学等概念,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性能是总论的核心,主要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治病的机理,重点介绍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的概念、产生由来、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及如何运用药性理论综合分析、认识、掌握中药的效用;中药的配伍,阐明中药配伍应用的目的、原则及药物“七情”的概念、中药配伍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着重介绍配伍禁忌、证候用药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概念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介绍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08 书名:中医基础理论 主编: 郑洪新 定价:元 ISBN:9787513234351 本书阐释和介绍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内容主要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本教材的编写内容在上版的基础上作了适度调整:除更新了现代研究进展外.删除或降格了部分临床意义不大的内容,增添了对中医临床有指导意义或与后续课程相接轨的内容,如在五行学说中删除了以五行推断病情轻重的相关内容,降格五行胜复为阅读材料,增添了中土五行及其临床应用;在气的运动部分增添了脏腑之气升降运动的理论渊源和临床应用;在藏象中增添了五脏各精气阴阳的生理作用,作为阅读材料.以与后续课程中医诊断学接轨;在体质中增添了九种体质的判定标准为阅读材料,以利于临床应用等。09 书名:中医妇科学 主编: 谈勇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347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临床主干课程。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书分为总论、各论和附论三部分,涉及理论、临床和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正常妊娠、正常分娩、妇科检查与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计划生育等内容,共设16章。10 书名:经络腧穴学 主编: 沈雪勇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897 本教材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经络腧穴概论。第一章“经络概述”,阐述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内容、经络的作用及其理论的临床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了解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经络系统的概貌。第二章“腧穴概述”,介绍腧穴的分类、命名、定位方法、作用和主治规律及特定穴的概念和应用等,帮助学生理解腧穴的概念,了解腧穴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临床意义。为便于学生了解经络腧穴的发展源流,第三章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及学术的历史发展。中篇为经络腧穴各论,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一至十二章,为十二经络及各相应经穴的内容,先论述经络的分布和病候,再介绍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方法、解剖等,使学生对经络腧穴的理论和应用有具体全面的掌握。第十三章介绍奇经八脉的分布、功能和病候。其中任督脉腧穴的介绍与十二经经穴体例相同。第十四章对常用奇穴作了扼要介绍。书末附人体十四经穴和常用奇穴彩图3帧,以便学生对人体穴位有总体了解和比较。中篇的重点是,经脉的循行分布、经络联系的脏腑器官及腧穴的定位和主治概要。下篇第一章“经络的纵横关系”,阐述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意义和应用,利于学生对经络的纵横、内外关系及腧穴的作用规律的综合理解。下篇第二章“经络腧穴现代研究”,介绍了近年经络腧穴研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有关经络腧穴实质的的一些观点和假说,目的是启发、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和方法。书末附录部分,选录了常用的经络腧穴歌赋,收录了《脉书;十一脉》的内容,供学习时参考。11 书名:分析化学(上) 主编: 张凌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484 书名:分析化学(下) 主编: 王淑美 定价:元 ISBN:9787513234641 《分析化学》共分为上、下两册,分为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两部分。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为绪论、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概论、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电位法及双指示电极电流滴定法。12 书名:中医筋伤学 主编: 黄桂成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989  本教材共五章,第一章概论介绍了中医筋伤学的相关概念、发展简史、病因病机与分类、诊断与治疗方法等内容。第二章至第五章分述了上肢、下肢、躯干和其他特殊部位临床常见筋伤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治疗和预防与调护等内容。本教材在吸收既往中医筋伤学教材经验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增强了教材内容的实用性。编写纲目清楚,层次分明,教师好教,学生易学。同时注重保持中医骨伤特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继承和发扬中医学的精华,吸收现代科学和西医学知识。13 书名:刺法灸法学 主编: 王富春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972 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刺法灸法学的理论、操作及应用知识。充分吸收以往各版教材优点,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本科《刺法灸法学》大纲、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和住院医师培训大纲的要求开展编写工作。在“坚持传承性”方面,加大了古代针灸方法的介绍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古代针法的全貌,正本清源,以便更好地在现代针灸临床实践中体现对古代经典理论的传承;在“体现创新性”方面,收录了行业中现代刺灸法研究公认的成果,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刺灸法研究的进展;在“突出实用性”方面,将已经制定的针灸操作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纳入教材,并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对针灸技术操作进一步规范,以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权威的参照标准。14 书名:中医养生学 主编:马烈光 蒋力生 定价:元 ISBN:9787513234382   教材分绪论及上、中、下三篇,共30余万字,附图2幅。绪论阐述中医养生学的内涵、外延等学科基本概念及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上篇为理论篇,共分三章,分别阐述中医养生学的发展简史、基本观念和基本原则等学科基础理论;中篇为方法篇,赅十章,从精神、起居、功法、环境、药食、针推等养生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这些方法易学、易用,且均为历代医家、养生家长期实践检验而证明切实有效者;下篇为应用篇,分时令养生、地域养生、因人养生、五脏调养、身体部位养护及中医临床养生应用等共六章,介绍中医养生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方式。为适应养生发展特点,尚增附篇“中医养生科普”,介绍中医养生科学普及过程中可运用的媒介及注意事项等。15 书名:壮医方剂学 主编:秦华珍 钟鸣 定价:元 ISBN:9787513253925 本教材分总论、各论、附篇三部分。总论系统介绍壮医方剂的起源和壮医方剂学的发展、壮医方剂的组成、壮医方剂的用法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各论按病分类,分21章介绍常用壮医方剂。共介绍方剂338首,其中正方283首,附方55首。附篇介绍壮医常用制剂,包括生药原汁、酒剂、酊剂、糖浆、油剂、茶剂、膏剂、散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药水、生药外敷剂等13种制剂,共计127方。并附有参考文献、壮医方名笔画索引和汉语拼音索引。16 书名:诊断学 主编:詹华奎 定价:元 ISBN:9787513234795 本《诊断学》围绕着培养中医临床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来进行。本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精简不必要的重复和已经陈旧的内容,注重更新内容,及时反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力求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简明性和实用性,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诊断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所有临床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必修课,是基础医学过渡到临床医学的“桥梁”和“纽带”,是把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地应用到临床实践的课程。本教材包括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病历和诊断方法五部分。17 书名:物理药剂学 主编:吴清 定价:元 ISBN:9787513241618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药物的热力学性质、药物的物态特征、药物的溶解与分配等,是运用物理化学原理,研究药剂学中有关剂型、制剂的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内容的学科。18 书名:药理学 主编:孙建宁 定价:元 ISBN:9787513234085 本教材分九篇50章,即药理学总论、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物,作用于泌尿、消化和呼吸系统药物,作用于自体活性物质和血液系统的药物,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化学治疗药物,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教材内容既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又注重实际应用,力争基础性和前沿性结合,力争基础性和应用性结合,材料精选,深入浅出。19 书名:中药药剂学 主编:杨明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132   本教材是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基础上的修订与拓展,在强化专业知识,拓宽专业知识面的前提下,与行业法规标准、执业标准有机结合,对近年来中药药剂学前沿研究新成果,有选择地充实到教材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20 书名:人体解剖学 主编:邵水金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187 人体解剖学属形态学范畴,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本书介绍了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各器官、结构间的毗邻和联属关系,可为学习后续的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与本书配套的数字化内容(如图片、动画、视频等)可在全国中医药教育云平台免费浏览。21 书名:小儿推拿学 主编: 刘明军 王金贵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538 本版教材沿着中医儿科学与推拿学两条思路构建小儿推拿学科体系。同时,广泛借鉴和吸收西医儿科学和现代育儿知识,有助于小儿推拿医生对小儿生理与病理规律的认识,有助于科学地解释小儿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及指导小儿推拿处方的设计。22 书名:内科学 主编: 倪伟 定价:元 ISBN:9787513234177 本教材共十篇六十八章,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疾病,以及神经及精神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传染病、急性中毒,分别阐述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治疗、预后等。23 书名:病理学 主编: 黄玉芳 刘春英 定价:元 ISBN:9787513232814 《病理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九版)成功出版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征集了全国20余所中医药院校病理学一线教师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全书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和编撰。编写原则上延续了上版的章节设计与编写体例。除了继续坚持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特(特定对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实用性)的编写宗旨外,本次编写紧密围绕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对教材进行整体优化。24 书名:中医学基础 主编: 谢宁 张国霞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705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药学、中医护理、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医学心理等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本教材主要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藏象、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机理、疾病的诊察方法与辨证、疾病的防治与养生康复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25 书名:推拿治疗学 主编: 范炳华 定价:元 ISBN:9787513232920 推拿治疗学是推拿学科中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主要讲述推拿治疗的作用,推拿治疗原则与基本治法,并详细介绍骨伤、内、妇、外、五官科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注意事项、现代研究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推拿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推拿操作方法与要领,为临床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26 书名: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主编:  袁嘉丽,刘永琦 定价:元 ISBN:9787513233569 此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免疫学”,详细探讨免疫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及其生物学作用;较完整的勾勒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轮廓与过程;简略介绍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下篇为“病原生物学”,总体描述病原生物、感染、病原生物控制、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分别阐明医学病毒、医学细菌、医学真菌、医学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涵盖形态结构、基因及编码产物、遗传变异、致病性等)与相适应的人体免疫作用;有选择地介绍各类重要的致病病毒、细菌、真菌与寄生虫之特点与危害(括其发现与描述、基因与结构、致病性与临床表现,检测与防治等)。以期通过这样的表述框架,使学习者获得进入免疫学学术领域所必须的某种引领;探讨病原生物学奥秘所应当持有的基本要素;进一步从事临床医学学习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日常生活中维护健康生存所依赖的科学常识。27 书名:中药分析 主编:  梁生旺 贡济宇 定价:元 ISBN:  9787513235259 本版教材与上版《中药制剂分析》相比,有较大的变动。近年来,在中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在中药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方便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中药分析的理论不断完善,中药制剂分析教材体系日臻成熟,众多新技术、新方法达到了广泛的应用,中药质量控制和测验水平不断提高。28 书名:外科学 主编:  谢建兴 定价:元 ISBN:  9787513234405 本教材是在第九版教材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为确保教材具有连贯性、继承性和系统性,基本按照上版教材的体例结构编写,对部分章节进行了精减、增补和修改。为解决教材越编越厚和教学课时相对有限的矛盾。对部分内容“忍痛割爱”、精炼文字、缩编瘦身,减少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同时,增加了当今外科学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适当增加某些外科疾病较为成熟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和治疗方法。内容涵盖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以适应临床实际需要。

数据通信作为当今最具潜力的电信新业务,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呈现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数据通信 毕业 论文 范文 ,供大家参考。

《 网络数据通信隐蔽通道技术研究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 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文章 通过对网络数据通信中的隐蔽通道技术的介绍,进一步就网络通信中隐蔽通道存在的技术基础和实现原理进行了探讨,并对网络通信隐蔽通道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与此同时对隐蔽通道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网络安全的防范 措施 。

关键词:网络数据通信;隐蔽通道;隐写术;网络通信协议

根据现代信息理论的分析,层与层之间的通信在多层结构系统中是必须存在的,在此过程中需要安全机制来确保通信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在经授权的多层系统的各层之间通信信道上可以建立可能的隐蔽通信信道。在远古时代的简单军事情报传输系统中就已经出现了最原始的多层结构通信系统,而现代的计算机网络也只是一个多层结构通信系统,因此,隐蔽通道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1隐蔽通道的概述

简单来说,隐蔽通道属于通信信道,将一些不安全信息通过通信信道传输隐蔽信息,而且不容易被管理者所察觉。换句话就是借助某个通信通道来完成对另一通信通道进行掩护的目的。一旦建立隐蔽通道以后,都希望通道能够长时间有效运行,由此可见,通道技术的关键是通道隐蔽措施的质量高低。如今,多媒体和Internet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导致隐蔽通道对网络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只要与外界保持联系,就不能从根本上清除隐蔽通道所造成的威胁。隐蔽通道按照存在环境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网络隐蔽通道和主机隐蔽通道两大类。主机隐蔽通道一般是不同进程主机之间所进行的信息秘密传输,而网络隐蔽通道一般是不同主机在网络中完成信息的秘密传输。通常情况下,隐蔽通道通信工具能够在数据报文内嵌入有效的信息,然后借助载体进行传输,传输过程通过网络正常运行,不会被系统管理者发现,从而实现有效数据的秘密传输。攻击者与其控制的主机进行信息传输的主要方式就是建立网络隐蔽通道。利用隐蔽通道,通过网络攻击者将被控主机中的有效数据信息传输到另一台主机上,从而实现情报的获取。与此同时,攻击者还可以将控制命令通过隐蔽通道传输到被控主机上,使被控主机能够长期被攻击者控制。因此,对隐蔽通道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同时采取措施对网络隐蔽通道的检测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从而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被控主机,并将其与外界的联系及时切断,对网络安全的提升和网络中安全隐患的消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网络数据中隐蔽通道的工作原理及类型

与传统网络通信相比发现,借助隐蔽通道进行通信只是对交换数据过程中所产生的使用机制进行改变。而隐蔽通道将数据从客户端传向服务器的过程中,双方会借助已经协定好的秘密机制将传输的数据嵌入载体中,与正常通信流量没有太大区别,实现了通信的隐藏,接收到传输的数据之后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提取,再从伪装后的数据中分离出秘密数据。

基于“隧道”的隐蔽通道

基于“隧道”技术的隐蔽通道是目前最为常见的隐蔽通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协议隧道。理论上来说,隧道技术需要在一种协议上辅以另外一种协议,而且任何一个通信协议都可以传输其他的协议。例如SSH协议可以用来传输TCP协议,首先将服务信息写入SSH信息内,由于SSH通道已经被加密和认证,信息便可以通过SSH通道进行传输。攻击者为了防止系统管理员发现,通常采用各种协议来建立隐蔽通道。

直接隧道

通信双方直接建立的协议隧道被称为直接隧道,以ICMP协议建立隐蔽隧道为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网络通信过程中ICMP报文是比较常用的报文形式,测试网络连通性的工具常用PING,其一般是需要发送ICMP请求报文,并接收ICMP应答报文,从而对主机是否可达进行判断。PING作为诊断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网络中。所以,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选择通过ICMP回显应答报文和ICMP回显请求报文来构建隐蔽通道。通常情况下,发送端能够对ICMP报文中的序列号字段和标识符进行任意的选择,应答中这些值也应该会回显,从而使得应答端能够将请求和应答报文准确地匹配在一起,另外,还应该回显客户发送的选项数据。根据相关规范我们能够借助ICMP包中的序列号、标识符和选项数据等来秘密携带数据信息。通常情况下,对于ICMP报文来说,入侵检测或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只能够完成首步的检查,因此,使用ICMP进行隐蔽通道的建立时通常选择将需要传输的数据放到选项数据中。除此之外,还有使用IGMP,HTTP,DNS等协议来进行隐蔽通道的建立,且 方法 与ICMP类似,这类隐蔽通道具有准实时的特点,可以使客户机与服务器直接通信。

间接隧道

通信双方借助第三方中转所构建起来的协议隧道被称之为间接隧道,下面将会以SMTP协议所构建的隐蔽通道为例来对其进行分析。对于SMTP协议来说,一般要求发送者将信件上传到Mail服务器上,然后接受者才能够从服务器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件。这样一来攻击者就会想办法将目标系统上所进行的命令写到信件中,通过Mail服务器,目标系统接收将要执行的文件,并将最终的执行结果传输到信箱中,此时攻击者可以借助收信这个环节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就形成了隐蔽通道。在这种隐蔽通道中,目标系统和攻击者一般是借助第三方中转来紧密地衔接在一起,该间接通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道的时延,与直接隧道相比不再具有实时性。但由于系统目标和攻击者是通过第三方建立的联系,使得目标系统对攻击者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不再需要知道攻击者,攻击者更具安全性。除此之外,使用FTP,LDAP,AD等协议建立隐蔽通道与SMTPA协议的做法类似,根据目标系统的基本要求和特征可以对其进行灵活的选用。

使用报文伪装技术构建隐蔽通道

通过“隧道”构建隐蔽通道具有高效的特征,但要想保证其安全性在实际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就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此外,还有一种隐蔽通道的方法是使用报文伪装技术,就是将一些数据插入到协议报文的无用段内。例如可以借助TCP和IP中所含有的包头段内空间进行隐蔽通道的构建。下面以IPIdentification携带数据为例对其中所构建的隐蔽通道进行介绍,其一般需要将数据的编码放入客户IP包的Identification内,再从服务器中将数据编码取出就可以了。与之类似的做法是可以将数据放入Options、Padding等字段中。由此可见,使用报文伪装技术建立隐蔽通道虽然损失了效率,但安全性却更高了。

使用数字水印技术来构建隐蔽通道

数字水印技术对被保护的版权信息的隐藏有非常大的帮助。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大部分研究人员对数字水印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案。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数字水印技术划分为基于变换域的水印方案和基于时空域的水印方案两类。然而借助数字水印技术建立隐蔽通道就是将需要传送的秘密信息代替版权信息嵌入到数字水印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信息的载体一般为文本、静态图像、视频流、音频流等,因此,这种隐蔽通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稳健性。

基于阈下通道建立隐蔽通道

SimmonsGJ于1978年提出了阈下通道的概念,具体定位为:定义1,在认证系统、密码系统、数字签名方案等密协议中构建了阈下信道,其一般是用来传输隐藏的接收者和发送者之间的秘密信息,而且所传输的秘密信息不会被信道管理者所发现;定义2,公开的信息被当做载体,通过载体将秘密信息传输到接收者手中,即为阈下信道。就目前而言,阈下通道通常情况下是在数字签名方案中建立的。以美国数字签名标准DSA和ELGamal签名方案为例对阈下信道的建立进行简单的阐述,美国数字签名标准DSA和ELGamal签名方案都是由三元组(H(_):r,s)组成的。首先可以对要进行传输或签名的信息 进 行相关预处理,即所谓的压缩操作或编码操作,从而提供更加便捷的使用信道。但是如果消息_较大时,函数h=H(_)能够对_信息进行摘要操作。假设h,r,s的长度均为L,其比特消息签名的实际长度为2L+[log2_]。其中大约有2-L的长度可能会被伪造、篡改或被其他信息所代替。即在2L的附件信息中既存在签名,又有一部分被当作了阈下信道使用。通过这种方式,发送者将要传输的秘密信息隐藏到签名中,并通过事先约定好的协议,接收方可以将阈下信息恢复出来,从而获得了需要的秘密信息。双方通过交换完全无害的签名信息将秘密信息进行传送,有效地避开了通信监听者的监视。

3检测技术介绍

基于特征匹配的检测技术

特征匹配检测技术是借助数据库中特征信息来实现与网络数据流的有效匹配,如果成功匹配就会发出警告。实际上,基于特征匹配的检测的所有操作是在应用层中进行的,这种检测技术攻击已知的隐蔽通道是非常有效的,但误报率较高,且无法检测加密数据,对于攻击模式的归纳和新型隐蔽通道的识别方面不能发挥作用。

基于协议异常分析的检测技术

该技术需要对网络数据流中的信息进行协议分析,一旦发现有违背协议规则的现象存在,就会有报警产生。通过对其中异常协议进行分析可以准确查找出偏离期望值或标准值的行为,因此,在对未知和已知攻击行为进行检测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于行为异常分析的检测技术

该技术是针对流量模型构建的,在监控网络数据流的过程中能够对其流量进行实时监测,一旦与模型的阈值出现差别,将会发出报警。基于行为异常分析的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对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进行确认,而且还能够对单次攻击事件进行分析。这种检测技术主要难点在于准确模拟实际网络流量模型的建立上,建立此种模型需要涉及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需要具备相关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研究。虽然就目前而言,准确模拟实际网络流量模型的建立还有很大的难度,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但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此类检测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信终有一天模型的建立可以实现。

4结语

隐蔽通道工具不是真正的攻击程序,而是长期控制的工具,如果对隐蔽通道的技术特点不了解,初期攻击检测又失败的状况下,将很难发现这些隐蔽通道。要想防范隐蔽通道,要从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着手,按照网络安全 规章制度 进行操作,并安装有效的信息安全设备。

参考文献:

[1]李凤华,谈苗苗,樊凯,等.抗隐蔽通道的网络隔离通信方案[J].通信学报,2014,35(11):96-106.

[2]张然,尹毅峰,黄新彭等.网络隐蔽通道的研究与实现[J].信息网络安全,2013(7):44-46.

[3]陶松.浅析网络隐蔽信道的原理与阻断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2):5198-5200,5203.

《 数据通信及应用前景 》

摘要:数据通信是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它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数据通信主要分为有线数据通信和无线数据通信,他们主要是通过传输信道来输送数据,达到数据终端与计算机像话连接。数据通信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据通信;应用前景;分类;探究

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况

(一)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和通信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通过传输数据为业务的通信系统,是一种新的通信方式和通讯业务。数据主要是把某种意义的数字、字母、符号进行组合,利用数据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信息的传送,实现两个终端之间数据传输。数据通信可以实现计算机和终端、终端和终端以及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递。

(二)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数据通信主要是通过数据终端进行传输,数据终端主要包括分组型数据终端和非分组型数据终端。分组型数据终端包括各种专用终端,即:计算机、用户分组拆装设备、分组交换机、专用电话交换机、局域网设备等等。非分组型数据终端主要包括用户电报终端、个人计算机终端等等。在数据通信中数据电路主要是由数据电路终端设备和数据信道组成,主要进行信号与信号之间的转换。在计算机系统中主要是通过控制器和数据终端进行连接,其中中央处理器主要用来处理通过数据终端输入的数据[1]。

二、数据通信的分类

(一)有线数据通信。有线数据通信主要包括: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网(PSPDN),帧中继网三种。数字数据网可以说是数字数据传输网,主要是利用卫星、数字微波等的数字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分组交换网又称为网,它主要是采用转发方式进行,通过将用户输送的报文分成一定的数据段,在数据段上形成控制信息,构成具有网络链接地址的群组,并在网上传播输送。帧中继网络的主要组成设备是公共帧中继服务网、帧中继交换设备和存储设备[2]。

(二)无线数据通信。无线数据通信是在有线数据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通常称之为移动数据通信。有线数据主要是连接固定终端和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依靠有线传输进行。然而,无线数据通信主要是依靠无线电波来传送数据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实现移动状态下的通信。可以说,无线数据通信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计算机与个人之间也实现无线通信。这主要是通过与有线数据相互联系,把有线的数据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的互联网用户上。

三、数据通信的应用前景

(一)有线数据通信的应用。有线数据通信的数字数据电路的应用范围主要是通过高速数据传输、无线寻呼系统、不同种专用网形成数据信道;建立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组件公用的数据通信网等。数据通信的分组交换网应用主要输入信息通信平台的交换,开发一些增值数据的业务。

(二)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无线数据通信具有很广的业务范围,在应用前景上也比较广泛,通常称之为移动数据通信。无线数据通信在业务上主要为专用数据和基本数据,其中专用数据业务的应用主要是各种机动车辆的卫星定位、个人无线数据通信、远程数据接入等。当然,无线数据通信在各个领域都具有较强的利用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移动数据通信又分为三种类型,即:个人应用、固定和移动式的应用。其中固定式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无线信道接入公用网络实现固定式的应用网络;移动式的应用网络主要是用在移动状态下进行,这种连接主要依靠移动数据终端进行,实现在野外施工、交通部门的运输、快递信息的传递,通过无线数据实现数据传入、快速联络、收集数据等等。

四、小结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通信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据通信网络不断由分散性的数据信息传输不断向综合性的数据网络方向发展,通过传输数据、图像、语言、视频等等实现在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无论是在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来。因此,当今时代学习、了解并掌握先进技术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亚军.浅谈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J].中小 企业管理 与科技(上半月),2008(04).

[2]朱江山.李鸿杰.刘冰.浅谈数据通信及其应用前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01).

《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发展思考 》

摘要:近年来,网络及通信技术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这一势态给人们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此同时也给数据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及挑战。本课题笔者在概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发展前景

信息时代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狭义层面分析,网络与通信技术的提升,为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1]。从广义方面分析,网络与通信技术的进步及发展,能够推进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现状下,计算机网络技术较为成熟,将其与数据通信有机融合,能够具备更为广泛的应用。鉴于此,本课题对“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发展”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概述

数据通信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并且是由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两者结合而产生的。对于数据通信来说,需具备传输信道,才能完成两地之间的信息传输[2]。以传输媒体为参考依据,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有线数据通信,另一类为无线数据通信。两部分均是以传输信道为 渠道 ,进一步使数据终端和计算机相连接,最终使不同地区的数据终端均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将处于不同地区或地域的具备独特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以通信线路为渠道进行连接,并在网络 操作系统 环境下实现信息传递、管理及资源共享等。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结合上述概念可知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两者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两者相互融合更能够促进信息的集中及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能够使数据通信的信息传输及利用加快,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依据。例如,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通过该项技术便能够使信息资源共享更具有效性,同时也具备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2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两者融合的重要产物,通过该技术能够实现数据信息交换及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下面笔者以其中的帧中继技术为例进行探究。帧中继协议属于一类简化的广域网协议,同时也是一类统计复用的协议,基于单一物理传输线路当中,通过帧中继协议能够将多条虚电路提供出来,并通过数据链路连接标识的方式,对每一条虚电路进行标识。对于DLCI来说,有效的部分只是本地连接和与之直接连接的对端接口[3]。所以,在帧中继网络当中,不同的物理接口上同种DLCI不能视为同一种虚电路。对于帧中继技术来说,所存在的主要优势是将光纤视为传输媒介,实现高质量传输,同时误码率偏低,进一步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缺陷,比如对于实时信息的传输并不适合,另外对传输线路的质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当然,对于基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远远不止以上一种,还包括了电路交换、报文交流及分组交换等技术。与此同时,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现阶段具备的光传输,其中的数据传输与交换均是以光信号为媒介,进一步在信道上完成的。在未来发展中,数据通信交换技术远远不止表现为光传输和交换阶段,将进一步以满足用户为需求,从而实现更有效率的信息资源共享等功能。

3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发展前景

近年来,数据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无疑,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无线网络 技术将更加成熟。与此同时,基于网络环境中的互联网设备也会朝着集成化及智能化的方向完善。纵观这几年,我国计算机技术逐年更新换代,从而使网络传输的效率大大提升。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很多方面的需求都得到了有效满足。笔者认为,网络与通信技术将从以下方面发展。(1)移动、联通、电信公司将朝着4G方向发展,从而满足用户的信息交流及信息资源共享需求。(2)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将进一步完善。随着WiFi 热点 的逐渐变大,使我国宽带局域网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显然,在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充分融合的背景下,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完善。(3)光通信将获得巨大发展前景,包括ASON能够获得充分有效的利用以及带宽资源的管理力度将加大,从而使光通信技术更具实用价值。

4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联系。总之,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数据通信是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数据通信实现图像、视频、数据等方面的传输及共享,更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总而言之,需要做好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融合工作,以此使数据通信更具实用价值,进一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英韬.对通信网络数据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80-83.

[2]刘世宇,姜山.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发展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253-258.

[3]屈景怡,李东霞,樊志远.民航特色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4(1):20-22.

有关数据通信毕业论文范文推荐:

1.本科通信学毕业论文范文

2.通信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3.有关通信学毕业论文范文

4.浅谈通信学毕业论文范文

5.有关本科通信学毕业论文

6.计算机网络技术类论文范文

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39

可以报考,考军医不要求裸眼视力,只要你的矫正视力达标就行,另外牙齿与能否报考也无关系,解放军院校才会有一些附加的身体素质要求,报考医学类的并无相关要求。

医学类的笔试分数一般在320到360可以进面试,具体考研笔试分数线因报考专业不同而不同,一般报考临床医学所需分数较高,具体要求可至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询。

第二军医大学属于“211工程”并且是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拥有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国家临床医学中心3个顶尖平台,研究生教育成效显著,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8篇(1999年-2013年),位居全国医科院校第一,全军院校第二;《医学免疫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思行”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膺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位研究生教育成果奖特等奖;共同完成的《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984年6月和1986年4月教育部分两次共批准了33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高校合并后变为31所) 1.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2.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 3.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5.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6.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7.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8.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9.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10.南开大学研究生院 11.天津大学研究生院 12.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13.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14.吉林大学研究生院 15.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16.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17.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18.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19.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20.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21.东南大学研究生院22.浙江大学研究生院2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24.厦门大学研究生院25.武汉大学研究生院26.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7.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8.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9.中山大学研究生院 30.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31.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2000年6月 教育部批准了2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 32.北方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33.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34.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35.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36.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3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 38.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39.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 40.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41.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42.石油大学研究生院43.湖南大学研究生院 44.中南大学研究生院 45.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46.四川大学研究生院 47.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48.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49.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5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51.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52.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53.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 2002年5月 教育部批准了2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 54.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 55.河海大学研究生院2003年8月 教育部批准了1所高校试办研究生院 5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上尉。军校研究生毕业上尉 。军校博士毕业少校 。

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军衔代表军人级别,它将军人的荣誉称号、待遇水平和职务因素融为一体,兼有增强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加强军队诸军兵种之间指挥、管理和保障的协同,及便于进行国际交往的作用。

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研究员、军衔研究专家徐平认为,军衔制可以明确军中指挥关系、责任和相互关系,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指出,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同西班牙的战争中,由于法军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军衔制度,“军人的衔级开始成为一种权利,大大优于家庭出身,受人重视的是劳绩战功,而不是祖宗门第”,使得法军所向披靡,“路易十四一在边境出现,边境城市便纷纷落入法国手中”。

研究生奖学金的颁发,从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这一安慰会给很多家庭带来欣慰。也会让硕士、博士研究生更加坚定自己所选择的晋升道路。

张建军,男,1958年1月生,山东人,军人家庭出身。无党派人士。1975年高中毕业于山东临沂市第一中学,当年插队下乡务农,1976年回城进工厂在钳工车间学徒,1977年参军,任南京军区炮兵658团修理所机修工。1978年考入第二军医大学军医系本科,1983年毕业,在南京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任住院军医。1987年返回第二军医大学攻读整形专业研究生,1992年整形外科博士毕业,毕业论文:《栓塞血管瘤回流静脉,阻止硬化剂流失》,论文发表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和中华外科杂志。1992年任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整形外科住院总军医,1995年转业开始自主创业,创立了博仕整形外科(注:第二军医大学位于上海,第一军医大学位于广州)。

军事医学研究杂志英文

《简氏防务周刊》(英文:Jane's Defence Weekly)是全球最权威的军事刊物。《汉和防务评论》是加拿大汉和信息中心出版的刊物。是安德烈·平可夫(原名张毅弘,云南人,壮族)在加拿大多伦多正式注册的民营通讯社。

医学类学术期刊有:

一、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期刊主要读者对象是广大医药卫生人员。

二、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医学争鸣》刊载的内容主要是医学学术方面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的交锋与辩论。英文刊名为《NEGATIVE》,以期经历“否定—否定之否定—肯定”的螺旋式上升,达到新的认识境界。

反映发明与创新、否定与假说、探索与发现等前沿医学思想,传播医学领域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成就,服务医学科学研究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

三、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of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主管、主办中文版半月刊。

据2018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拥有常务委员49人,委员127人,特约编委5人,海外编委12人。 据2018年4月中国知网显示,《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共出版文献18690篇,总被下载1789818次、总被引87645次。

四、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刊物。1980年6月创刊。

据2018年9月《第二军医大学学报》官网显示,《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会拥有委员67人,客座编委13人,2017年度共有368位审稿专家。

五、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原第一军医大学学报)创刊于1981年,为国内外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药卫生期刊。是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被美国Medline/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医学杂志

百度百科—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百度百科—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医学核心期刊有如下:《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

医学核心期刊是对以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按学科分门别类的进行系统评价的医学学术期刊目录,通常所说的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主要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也叫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为参照标准,

同时各地高校和卫生机构根据各地的需要按期刊的影响引子等条件将医学类期刊分为一类、二类或者A、B、C、D等,这种分类方法由于各地的要求不统一,所以没有统一的标准。

核心期刊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R9 药学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广东医学

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上海医学

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山东医药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天津医药

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1、中国公共卫生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收录临床医学的核心期刊如下(共20种):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3.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4.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5.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6.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7.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8.中华护理杂志9.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0.中国输血杂志 11.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12.中国急救医学 13.临床检验杂志14.诊断病理学杂志 15.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16.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17.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18.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19.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中国实用护理杂志SCIE收录的医学类期刊较多,给你提供下列三种:1. 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缩写:CONTEMP CLIN TRIALS)Bimonthly ISSN: 1551-7144ELSEVIER SCIENCE INC, 360 PARK AVE SOUTH, NEW YORK, USA, NY, 10010-17102.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缩写:EUR J CLIN INVEST)Monthly ISSN: 0014-2972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NJ, 07030-57743. CLINICAL SCIENCE(缩写:CLIN SCI)Monthly ISSN: 0143-5221PORTLAND PRESS LTD, CHARLES DARWIN HOUSE, 12 ROGER STREET, LONDON, ENGLAND, WC1N 2JU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