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南风窗报道鲍毓明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4-07-03 10:05:48

南风窗报道鲍毓明的文章

鲍毓明曾内涵汪峰和未满18岁的葛荟婕谈恋爱,并且女方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炮轰汪峰不负责任是个十足的渣男

鲍毓明涉嫌性侵养女案官方定论,但是性侵犯罪查无实据,吊销了他的律师执照,驱逐出境。

“收养”万一是生意呢?如果舆论能审判,他早已被定罪量刑,可法律不是这么设计的,能否定罪量刑实际是嫌疑人和检察院之间的法律博弈,在于最终法院认定的事实是怎样。而在法律方面,鲍是有一些优势的:他给出的事实,或许会避开法律。有件事情我们必须承认,各个地区的法治水平、环境是有差异的,而懂得规则的人不会不利用规则,所以再愤怒耶用不了知法犯法的说法,万一他全身而退了呢?这是我比较害怕的。在法律博弈当中,通常有三个事实,控辩双方的事实以及法院认定的事实,控辩双方是代表国家的检察院和嫌疑人、被告人。南风窗的报道我们暂且认定为控诉方的事实,虽然代表不了检察院,但已经是可获取的全部了,这个事实让当事人绝望,让我们愤怒。另一个事实则是回应提到的说来话长,他说没有以养父女关系相处,这不论是策略还是事实,都让人毛骨悚然。成立与否又牵扯几个问题:第一,是否办理收养登记?第二,母亲是送养还是出卖?第三,鲍是收养,还是收买,或者是恋爱?1.收养虽然是民法行为,但要接受民政部门的监督,要到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办理收养登记,收养关系才发生公示、生效的法律效力,如果只签订收养协议没有登记,那就不存在《收养法》上的养父养女关系。2.@法山叔 提了些母亲在干什么、证据怎么落实等问题,这些我们看不到也就无法讨论,但这些不合理让我有了新顾虑:母亲老早就知道怎么办?收养之所以要登记,是为了监督、杜绝借收养之名谋取不法利益的行为,比如拐卖妇女、儿童以及收买行为。如果养父母关系说来话长,那这些年的异常更要捋捋清楚,孩子是无法向母亲求助,还是母亲不提供帮助,或者是明知求助无望而放弃?要是母亲一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那就不止是性侵了。3.鲍作为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曾发过关于针对幼女犯罪的文章,他显然了解相关罪名的犯罪构成,这对公诉部门来说是个难题,因为他有可能避开所有犯罪要点。比如没有收养关系,他才敢用“未来妻子”这种字眼;最初公安部门介入也有可能因此无法推进;合法性行为才有存在的可能性预谋犯罪要比激情犯罪更可怕就在于此,受害人会做什么,别人可能想过无数次了。鲍的说来话长意味着他有不一样的事实,而控辩双方之外的法院,则需要把上面这些查清楚——谁也不能用虎毒不食子来排除各种可能,在有些人眼里利益是超越一切的。最后再次声明,这种假设并没有恶意,而且的确需要查明,哪怕真不幸言中也无可奈何,如果真是交易的话,三方都知道才最恐怖。

他说章子怡冤枉自己,自己并没有问题,并表示汪峰曾经和未成年人交往,并生小孩。

南风窗的文章

你好: 推荐文章及地址: 作者:南风窗记者 陈初越 2005年春,中国教育事业的地平线上,隐隐有风雷滚动。 这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令人颇感苦涩的问题:“中国古代科举尚且能大致体现社会公平,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吗?” 早一年,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来华考察,离开时,她抛下一句把所有闻者当场噎住的评价:“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2005年2月,湖南省教委原党委书记朱尚同等5位教育界老同志在媒体上联合撰文追问中国教育公正问题,文章发出了空前尖锐的质问:“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么?我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 2005年3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的短评,文章引用了新出炉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清华、北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滑趋势。作者评价:“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如果教育反而扩大社会差距,那岂不是背离了初衷?” 2005春天的“两会”,“教育公正”的呼声与建言不绝于耳。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武汉大学博导洪可柱为领衔的3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春秋两季高考”的改革建议。在广州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洪代表再次峻言“没有教育公平,便没有和谐社会”! 教育行政当局受的压力无疑格外巨大。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同时,他也指出:“要改变现状,就要对教育投入、规划、政策做进一步改革,这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大不公”困扰教育 梳理人们当前对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种种质疑,大致有三大层面。 首先是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倍、倍、倍、倍、323倍。 南京学者张玉林研究了北大和清华20年来的招生情况,情况令人惊叹:以1999年为例,两校招收的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占 ,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70%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是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的不公。 对于普通国民来说,国家正义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就是最高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国民敞开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要比大都市的孩子付出大得多的心血。 至于这一招生指标如何产生?循何标准?很多大学校长自己也解释不清。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高招指标分配不能搞地域歧视”,引起公众热切关注,《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大等几所知名大学负责人,他们均承认招生指标确实存在各地不均衡现象,但问及“是否公平”时,却大都含糊其辞了。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称,如果不定额分配的话,“西藏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读北大了”,现行制度“确保每个省都有最好的学生进入国家最好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公平的”。 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则说:“对于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国内顶尖高校来说,给一个省100个名额,给另一个省50个名额,哪个公平,这不好说,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 相比起来,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回答倒较为明确:“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所以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相对要多一些。”王坦言,高校在一定自主权限内,一般都会优先考虑高校所在地。 但公众显然并不认同校长们的观点。《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的人认为,目前全国重点大学招生指标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有批评指出:“这是以‘扶弱’之名,行‘济强’之实。” 今春“两会”上,来自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其关于“高招制度”改革的著名议案中,对当下招生配额不公的具体情形,进行了一番精细的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省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则不低于500人,招生人数两者相差5倍;而湖北省总人口7500万人,北京市总人口1500万人,相差5倍。即同等条件下,如果湖北省只有一个招生指标,北京市却拥有25个指标,这是多么严重的不公平!据统计,湖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高160分!” 学者张玉林先生也解剖了“清华”神话:在迄今为止的20多年间,清华大学投放北京市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苏、皖、鄂、川4省总和,2001年则占其招生总数的18%,而当年北京高中毕业生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结果必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极大悬殊。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也指出:“所谓配额制,大多是偏向弱势群体的,只有在中国当代高考才反其道而行之,它公然照顾强势群体——大城市中的考生!” 除了城乡差异与招生指标的不公正外,还有一种不公正,它是由各种特殊招生手段造成的不公——也往往和“教育腐败”相挂钩。 朱尚同等“湖南教育界五老”观察到,目前高校招生有几类降分录取:一是“定向生”,省属院校可按规定的录取线下降20分,收费“行情”不一,少则万元,有的重点名校高达10万元以上。“定向生”并不“定向”,已是公开的秘密,可这种假指标仍一年年由有关部门郑重下达;二是“二级学院”,各校收费标准不一,大体3万元左右,录取线按生源多少而定,可以降100分甚至更多。四是“专升本”,向专科生收费卖本科资格,一般在1万元左右。简而言之,如此行径,就是 “卖考分”3个字而已。 不少家长还观察到,高校招生中,常常让“上线”人数多于最终录取数,由此产生了很大的“灵活空间”,使具有特殊背景的考生优先进入;至于“机动指标”、“保送生”和各种“特长生”流向,往往不是一般平民子女。近年湖南省隆回一中“保送生”舞弊案,上海交通大学“招生黑幕”,以及西安市大面积“体育特长生”舞弊事件,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 “三大不公”当头,无疑使贫民子女升学门槛大为提高,向上流动的障碍增大了。 上大学,现在不但要比较智力和勤奋,还要比较身份、户口、关系网、财力。教育本应是推动社会公正的利器,为每个不分贫富贵贱的国民,提供改善命运的愿景,但面对“三大不公”,教育的光芒却黯淡了,它失去了传统价值系统赋予其的道义色彩,反而造就与扩大了阶层鸿沟。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7月28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其子女职业继承性明显增强,调查数据表明:“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倍。”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就此指出:户籍、就业、人事这3个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和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使社会流动不畅,阻碍着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形成。 观察家们还指出,中国经过10多年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都在逐步走向公平、公正,但与之相比,中国教育的公平性却在恶化。国民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造成公民在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不平等,是社会合理流动的最大障碍之一。 学者张玉林以讽刺的笔墨写道:“近10年以来,当大中城市重点学校的教师可以前往‘新马泰’旅游,从而展现城市中产阶级的富足和潇洒,无数遭受工资‘拖欠’的乡村教师却构成了各地上访队伍中令人瞩目的群体。” 乡村教师这支在传统社会曾担当社会整合作用的力量,现在却向着“不稳定”的方向转化,这显然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目前这样一种不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学者陆学艺感叹。学者朱学勤也指出:高校是教育的最后一站,理应对此前阶段客观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公进行亡羊补牢,尽可能补救前衍,怎能再人为继续扩大教育不公平现象呢? 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些制度性缺陷,造就了高教领域的不公平,使农家的孩子越来越难以考上大学,使外省青年越来越难以入读大都会的名校,使富家子弟总能变着花样混到文凭? 不少研究者指出,中国目前这种“教育不公”的体制,很大程度上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优先取向”的思路残余—— 据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 相关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 此外,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所获公共资源竟远远多于基础教育——为创办所谓“一流高等学府”,上亿财政拨款往往投给办学条件已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农村中小学校危险教室改造的经费,则要通过农民集资方式解决。这也就是说,为了造就堂皇体面的大学,其副产品可能正是乡村中小学的凋敝!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1∶3∶2。 还有观察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和财政官员有种偏好,即人为制造“重点”。于是我们听说这样一种荒谬:一所普通中学不得不用10万元的可支配经费,去面对130万元的正常运转需求;而它邻近的重点中学却可以得到1000多万元的“教育现代化工程改造”拨款,与此相对应,在同一个城市,重点中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可能在相邻普通中学的五六倍以上。 农村地区亦然。县里大部分高中教育经费通常投向一两所高中,力求培养几个尖子,几个状元,结果“树起一根杆,倒掉一大片”。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承受了城市给予的不公正,还将这种不公正的模式可悲地复制到自己体内。 这一行为的逻辑是什么呢?最大可能性就是教育资源的掌控者们倾向于让自家子女入读名校、重点校,便合力使“扶富削弱”的风气愈演愈烈。在某省,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财政部门向一所重点中学每年多拨款50万元,以换取本系统子弟优先入学的机会。 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农村劳动力广泛流动和城市化加速,这种偏袒城市居民、刻意制造学校等级的教育政策显然已失去现实合理性。 对此,中国政府显然已有所意识,教育部日前表示,将把教育投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将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助学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开端,但离问题的公正解决,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观察者指出: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喊了近20年,直到1998年底,教育部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并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此后,全国陆续形成包括“3+2”、“3+综合”以及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等多种招生考试。但是,改革一直没有触及非议最多的招生指标地域分配不公平等重大问题。 武汉大学洪可柱教授对《南风窗》直言,中国现行高考制度仅仅具备形式上的公平,但实际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因此出现各省录取率和分数线的极大差异,加剧了地区之间原已存在的教育不平等,不利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中西部崛起的国家战略。 洪教授尖锐地指出,国立大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政府财政来维持的,理应对全民平等开放。而现在,一些大学以帮助落后地区培养人才为借口,搞分数线差异,“其真实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维护大城市的特权利益和小群体的特殊利益”。 对中国教育改革历来存在的“虚幻性”,2005年元月毅然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辞去教职的陈丹青教授在其辞职声明中有这样鞭辟入里的分析—— 近期教改种种“药方”,均移自西方先进经验。然实行易,见效难,因西方体制背后的深层结构——学术自主、教育私立、市场机制等—— 中国无一具备,仅片面引进“教条”,一厢情愿强求,遂不免效颦画虎,两皆不似。而50年文化断层、教育滞后、行政结构尾大不掉、知识储备浅薄寡陋等历史包袱,并无本质改换,兼以“药、症”同体之效,诸般教条如急火猛药,过犹不及,尤添病源…… 有人将教育体制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显然,它已掩饰不了丛生的裂缝,也无法阻止多数人对此的质疑与抨击。 警惕扩散到系统末梢的腐败 制度的缺陷长期没有纠正,自然滋生大量腐败行为。 中国的教育腐败发现得较晚,而规模颇大。可以说,形形色色的教育腐败,把积累下来教育的不公正性推到令人难堪的新高度——它几乎扯掉了人们曾尊敬的那件斯文长衫。 2004年,教育行业名列中纪委调查报告中的“五大腐败重地”; 河南濮阳县高考舞弊事件、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招生不正常事件、北航南宁招生“丑闻”……都使人深深担忧中国教育的公正性。 研究者指出:一方面,由于历史沿革,从50年代起,中国教育一直在绝对垄断当中,不仅是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还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都在严格控制之下;同时,由于财政来源多元化,令相对短缺的资源逐渐向特权阶层倾斜,使国家教育离均衡的目标越来越远。 乱相包括中小学的乱收费和乱办学——所谓“兴趣课”,“特色班”,“名校办民校”,“二级学院”,无一不是大行蚕食公共利益。 对高校来说,近年在招生录取、学科设置、物资采购、基建工程、干部聘任方面,猫腻也越来越多。 显然,中国教育早就不是从前的“清水衙门”了。但相关的监督、制约措施却没及时跟进。使教育界对权力的制约落后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仅从一个小小数据就可以看出:据悉,中国不少高校,非教学的行政后勤人员竟然超过60%的比例。 另外,大多人还忽视了,教育的腐败早已不仅存在于基建、招生这些较为明显的环节。有教育界内部人士指出,腐败早已渗透教材教辅的环节——对于逐利者来说,这里有一座超级大金矿。 据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估计: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费的钱突破1000亿元。根据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回扣率约为30%左右,如按此比例,每年有300多亿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 任先生还指出,据报道,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币。但这些乱收费项目,还没包括指定教材和教辅的回扣在内,如果加上这个数字,10年来的教育乱收费就应是5000亿元了! 这一数字,足以养肥庞大的分利集团,并阻挠动真格的教育改革——这无疑是比5000亿人民币贪污浪费更可怕的事情。 “教育腐败的实质在于权力失控。” 《望》周刊最近在探讨“陕西省3年倒下7名厅级校长”问题时,如是结论。而结合上述教材回扣的问题,更应予注意的是,虽然高官腐败夺人眼球,但最可怕的,乃是某种腐败气氛在整个系统内的弥漫,最后变成一种无形的、人人都默认的规则化运作。 假如每个班主任、课任教师都进入“售书提成”的环节,成为进入教室的“零售终端”,并享受提成带来的好处,那么,所谓“师道尊严”何由确立?腐败就会进入整个教育生活的血管与神经末梢! 所以,在记者看来,阻击教育腐败,最关键还不在于阻击行为意义的个体腐败,而是要阻击可能正演变为规则本身的系统腐败——比“害群之马”更大的威胁是悄然流行的“马瘟”。阻击教育腐败的目的,不仅在于恢复教育的公正性,更在于恢复古老的“师生之伦”:教师的“束修”应来自“传道、授业、解惑”的努力,至于销售教材与文具的“营业员工资”,则分文不应苟取! 让教育议题重返时代重心 “教育公平”改革呼声急——有许多值得聆听、尊重和沉思的声音:发自广大的民间,发自富于良知和责任感的公民们的内心。 我们不应淡忘4年前那桩“高考学生起诉教育部”的诉讼,这一事件开启了公民参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先河—— 2001年8月,山东省青岛应届高中毕业生栾倩等3人起诉教育部高招生计划违宪。她们认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包含了平等权和受教育权,而教育部这一行政行为,根据地域对招生人数做了不同限定,从而直接侵犯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广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 这一诉讼虽以栾倩等人撤诉告终,却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随后,山东省宣布取消省内各地区的分数线差异——这是中国招生指标松动的开端。 4年之后,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改进高考制度”的建议,包含“取消地域指标,重点高校实行联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等一系列内容。建议公布后,深得广大民众支持,一时各地报纸纷纷辟出专版讨论。 开春以来,还有更多温和或激进的改革呼声在积聚,在回荡。 湖南“教育界五老”建议:在国家预算法中规定,国家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能低于4%,并应严格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崔琳在今春“两会”上提议: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公办中小学要尽快成为吸收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主渠道; 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建议:大学应可分为国立、省立、市立,其中,国立大学向全国公平招生,地方高校可倾向当地生源。杨还认为中小学的“重点学校”制度完全违反义务教育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应该停止。保送生、特长生、定向生、国防生、三好生加分等政策,也都应予取消。 以网上论政著称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应从农村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 广东民营教育家信力建先生则认为,只有建立至少省一级以上的公共财政,实现教育财政划拨的整体均衡,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或者国民教育。 呼声较高的教育改革吁求还包括: ——建立中央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 ——行政部门只能按照《宪法》和《教育法》对学校进行投入和宏观规范,不能以政策方式进行具体干预和谋利; ——大学应实行政校分开的制度,鼓励自由和创新的学术研究; ——改革高考方式和内容,压缩考试科目、天数,增加高考次数,推行能力考试,减轻学生负担,考试由民间机构组织,招生由大学自主; ——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办大学,取消在高考招生、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民办教育的歧视; ——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应在所在城市平等就学; ——立法规定社区参与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要之,人们向教育制度大声呼唤的,乃是一个崭新的“公共性格”。即公平地供给、公正地选择、公开地治理的新国民教育体系。 “教育的改革,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深远利益,有理由发动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参与教育改革,吸收最大多数人的道德热情、聪明才智,共同铸造一个透明、法治的公共教育制度——和谐社会的理想就寓于其中。”洪可柱教授充满激情地如是呼吁。 “有教无类。”我们期待着“教育公正”运动的开展,让平等受教育权重返时代议题的重心。■ () 更多相关: 再见

据有关资料记载:

我国西汉时期,官民之比为1 比7:9:4:5 。

而唐高宗时,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1比3:9:2:7。

元成宗时,官民之比为1 比2:6:1:3 。

清康熙时,官民之比已高达1 比9:1:1。

南风窗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周出版,总部位于广州市,发行覆盖全国,隶属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读者以政府机关、学术机构和大型企业的中坚力量最为集中,是一本政经新闻杂志。总部位于广州市,发行覆盖全国。

《南风窗》杂志创刊于1985年,双周出版,发行覆盖全国,读者以政府机关、学术机构和大型企业的中坚力量最为集中。

南风窗创办南风窗传媒智库,设立南风窗城市研究院,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南风窗音视频部,南风窗公益基金,构筑集出版、智库和公益等多元发展的现代媒体集团。

南风窗拥有优秀的内容生产团队,其编辑记者、核心供稿人大多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香港中文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拥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并与学术机构开展合作,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与服务。

《南风窗》杂志创刊于1985年4月,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1998年,《南风窗》在中国大陆首次鲜明提出“政经杂志”的理念,采用全彩色轻涂纸印刷,与国际印刷品质接轨,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经新闻杂志。

1998年,《南风窗》在中国大陆首次鲜明提出“政经杂志”的理念,采用全彩色轻涂纸印刷。

2001年,《南风窗》改为半月刊,月发行量突破80万份。2008年,《南风窗》改为双周刊,逢单周三出版,全年出版26期。

自2008年以来,南风窗杂志社凝集资源,致力于转型成为一家研究型的立体传播机构,其编辑记者、核心供稿人大多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

并设立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品牌传播研究中心等研究部门,与知名学术机构开展合作,为政府、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2005年春,中国教育事业的地平线上,隐隐有风雷滚动。 这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的第100个年头。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令人颇感苦涩的问题:“中国古代科举尚且能大致体现社会公平,而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做不到吗?” 早一年,联合国主管教育权利事务的特别调查员来华考察,离开时,她抛下一句把所有闻者当场噎住的评价:“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贵国连非洲的乌干达都不如!” 2005年2月,湖南省教委原党委书记朱尚同等5位教育界老同志在媒体上联合撰文追问中国教育公正问题,文章发出了空前尖锐的质问:“今天有钱有势者的子女,进入好学校的比例,是不是增多了?他们都是考上的么?我们这么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是习以为常了,还是觉得汗颜?” 2005年3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的短评,文章引用了新出炉的《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报告》,指出清华、北大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生中,农村学生比例呈下滑趋势。作者评价:“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平等……如果教育反而扩大社会差距,那岂不是背离了初衷?” 2005春天的“两会”,“教育公正”的呼声与建言不绝于耳。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武汉大学博导洪可柱为领衔的3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春秋两季高考”的改革建议。在广州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洪代表再次峻言“没有教育公平,便没有和谐社会”! 教育行政当局受的压力无疑格外巨大。教育部部长周济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要把教育公平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同时,他也指出:“要改变现状,就要对教育投入、规划、政策做进一步改革,这不单单是教育部门的事情,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三大不公”困扰教育 梳理人们当前对教育公平性和公正性的种种质疑,大致有三大层面。 首先是城乡受教育机会的不均衡——据国家相关课题组调查显示,近年随着学历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城市人口拥有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人口的倍、倍、倍、倍、323倍。 南京学者张玉林研究了北大和清华20年来的招生情况,情况令人惊叹:以1999年为例,两校招收的本科生中农村学生只占 ,与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70%形成鲜明对比。 其次是国家名校招生指标对广大“外省人”的不公。 对于普通国民来说,国家正义的最重要象征之一,就是最高学府公正地向各地国民敞开大门。但现实是,多数省份的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要比大都市的孩子付出大得多的心血。 至于这一招生指标如何产生?循何标准?很多大学校长自己也解释不清。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高招指标分配不能搞地域歧视”,引起公众热切关注,《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北大等几所知名大学负责人,他们均承认招生指标确实存在各地不均衡现象,但问及“是否公平”时,却大都含糊其辞了。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称,如果不定额分配的话,“西藏的学生就没有办法读北大了”,现行制度“确保每个省都有最好的学生进入国家最好的大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公平的”。 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则说:“对于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国内顶尖高校来说,给一个省100个名额,给另一个省50个名额,哪个公平,这不好说,没有一个绝对的衡量标准。” 相比起来,复旦大学校长王生洪的回答倒较为明确:“上海市对复旦的支持非常大,所以复旦在上海的招生人数相对要多一些。”王坦言,高校在一定自主权限内,一般都会优先考虑高校所在地。 但公众显然并不认同校长们的观点。《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的人认为,目前全国重点大学招生指标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有批评指出:“这是以‘扶弱’之名,行‘济强’之实。” 今春“两会”上,来自湖北团的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其关于“高招制度”改革的著名议案中,对当下招生配额不公的具体情形,进行了一番精细的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恢复高考制度20多年来,清华、北大在湖北省每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百人,在北京市则不低于500人,招生人数两者相差5倍;而湖北省总人口7500万人,北京市总人口1500万人,相差5倍。即同等条件下,如果湖北省只有一个招生指标,北京市却拥有25个指标,这是多么严重的不公平!据统计,湖北省考生上清华、北大的平均分数比北京市考生要高160分!” 学者张玉林先生也解剖了“清华”神话:在迄今为止的20多年间,清华大学投放北京市的招生名额始终超过苏、皖、鄂、川4省总和,2001年则占其招生总数的18%,而当年北京高中毕业生数量只占全国总量的。结果必然是各地录取比例和分数线的极大悬殊。 对此,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也指出:“所谓配额制,大多是偏向弱势群体的,只有在中国当代高考才反其道而行之,它公然照顾强势群体——大城市中的考生!” 除了城乡差异与招生指标的不公正外,还有一种不公正,它是由各种特殊招生手段造成的不公——也往往和“教育腐败”相挂钩。 朱尚同等“湖南教育界五老”观察到,目前高校招生有几类降分录取:一是“定向生”,省属院校可按规定的录取线下降20分,收费“行情”不一,少则万元,有的重点名校高达10万元以上。“定向生”并不“定向”,已是公开的秘密,可这种假指标仍一年年由有关部门郑重下达;二是“二级学院”,各校收费标准不一,大体3万元左右,录取线按生源多少而定,可以降100分甚至更多。四是“专升本”,向专科生收费卖本科资格,一般在1万元左右。简而言之,如此行径,就是 “卖考分”3个字而已。 不少家长还观察到,高校招生中,常常让“上线”人数多于最终录取数,由此产生了很大的“灵活空间”,使具有特殊背景的考生优先进入;至于“机动指标”、“保送生”和各种“特长生”流向,往往不是一般平民子女。近年湖南省隆回一中“保送生”舞弊案,上海交通大学“招生黑幕”,以及西安市大面积“体育特长生”舞弊事件,都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教育不平等扩大阶层鸿沟 “三大不公”当头,无疑使贫民子女升学门槛大为提高,向上流动的障碍增大了。 上大学,现在不但要比较智力和勤奋,还要比较身份、户口、关系网、财力。教育本应是推动社会公正的利器,为每个不分贫富贵贱的国民,提供改善命运的愿景,但面对“三大不公”,教育的光芒却黯淡了,它失去了传统价值系统赋予其的道义色彩,反而造就与扩大了阶层鸿沟。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7月28日发布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研究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优势地位的阶层,其子女职业继承性明显增强,调查数据表明:“干部子女当干部的机会比常人高倍。”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陆学艺就此指出:户籍、就业、人事这3个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和教育制度的不合理,使社会流动不畅,阻碍着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形成。 观察家们还指出,中国经过10多年改革,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等都在逐步走向公平、公正,但与之相比,中国教育的公平性却在恶化。国民占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等,造成公民在个人技能和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不平等,是社会合理流动的最大障碍之一。 学者张玉林以讽刺的笔墨写道:“近10年以来,当大中城市重点学校的教师可以前往‘新马泰’旅游,从而展现城市中产阶级的富足和潇洒,无数遭受工资‘拖欠’的乡村教师却构成了各地上访队伍中令人瞩目的群体。” 乡村教师这支在传统社会曾担当社会整合作用的力量,现在却向着“不稳定”的方向转化,这显然是一个“不祥的信号”。 “目前这样一种不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学者陆学艺感叹。学者朱学勤也指出:高校是教育的最后一站,理应对此前阶段客观存在的教育上的不公进行亡羊补牢,尽可能补救前衍,怎能再人为继续扩大教育不公平现象呢? 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些制度性缺陷,造就了高教领域的不公平,使农家的孩子越来越难以考上大学,使外省青年越来越难以入读大都会的名校,使富家子弟总能变着花样混到文凭? 不少研究者指出,中国目前这种“教育不公”的体制,很大程度上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优先取向”的思路残余—— 据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调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是5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人口上的投资占77%,而占总人口数60%以上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 相关资料显示:城乡分割办学制度使农村儿童一开始就处于劣势,从而使80%左右的农村适龄人口无缘参加高考。 此外,令人迷惑不解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所获公共资源竟远远多于基础教育——为创办所谓“一流高等学府”,上亿财政拨款往往投给办学条件已相当不错的大学,而农村中小学校危险教室改造的经费,则要通过农民集资方式解决。这也就是说,为了造就堂皇体面的大学,其副产品可能正是乡村中小学的凋敝!从数据上看,中国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平均公共教育经费之比为1∶1∶23,而美国为1∶3∶2。 还有观察者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和财政官员有种偏好,即人为制造“重点”。于是我们听说这样一种荒谬:一所普通中学不得不用10万元的可支配经费,去面对130万元的正常运转需求;而它邻近的重点中学却可以得到1000多万元的“教育现代化工程改造”拨款,与此相对应,在同一个城市,重点中学教职员工的收入,可能在相邻普通中学的五六倍以上。 农村地区亦然。县里大部分高中教育经费通常投向一两所高中,力求培养几个尖子,几个状元,结果“树起一根杆,倒掉一大片”。也就是说,农村地区的教育,不仅承受了城市给予的不公正,还将这种不公正的模式可悲地复制到自己体内。 这一行为的逻辑是什么呢?最大可能性就是教育资源的掌控者们倾向于让自家子女入读名校、重点校,便合力使“扶富削弱”的风气愈演愈烈。在某省,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财政部门向一所重点中学每年多拨款50万元,以换取本系统子弟优先入学的机会。 在市场经济时代,随着农村劳动力广泛流动和城市化加速,这种偏袒城市居民、刻意制造学校等级的教育政策显然已失去现实合理性。 对此,中国政府显然已有所意识,教育部日前表示,将把教育投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阶段,将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助学体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开端,但离问题的公正解决,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观察者指出: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喊了近20年,直到1998年底,教育部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并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此后,全国陆续形成包括“3+2”、“3+综合”以及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等多种招生考试。但是,改革一直没有触及非议最多的招生指标地域分配不公平等重大问题。 武汉大学洪可柱教授对《南风窗》直言,中国现行高考制度仅仅具备形式上的公平,但实际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因此出现各省录取率和分数线的极大差异,加剧了地区之间原已存在的教育不平等,不利于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中西部崛起的国家战略。 洪教授尖锐地指出,国立大学是依靠全体人民纳税的政府财政来维持的,理应对全民平等开放。而现在,一些大学以帮助落后地区培养人才为借口,搞分数线差异,“其真实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维护大城市的特权利益和小群体的特殊利益”。 对中国教育改革历来存在的“虚幻性”,2005年元月毅然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辞去教职的陈丹青教授在其辞职声明中有这样鞭辟入里的分析—— 近期教改种种“药方”,均移自西方先进经验。然实行易,见效难,因西方体制背后的深层结构——学术自主、教育私立、市场机制等—— 中国无一具备,仅片面引进“教条”,一厢情愿强求,遂不免效颦画虎,两皆不似。而50年文化断层、教育滞后、行政结构尾大不掉、知识储备浅薄寡陋等历史包袱,并无本质改换,兼以“药、症”同体之效,诸般教条如急火猛药,过犹不及,尤添病源…… 有人将教育体制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显然,它已掩饰不了丛生的裂缝,也无法阻止多数人对此的质疑与抨击。 警惕扩散到系统末梢的腐败 制度的缺陷长期没有纠正,自然滋生大量腐败行为。 中国的教育腐败发现得较晚,而规模颇大。可以说,形形色色的教育腐败,把积累下来教育的不公正性推到令人难堪的新高度——它几乎扯掉了人们曾尊敬的那件斯文长衫。 2004年,教育行业名列中纪委调查报告中的“五大腐败重地”; 河南濮阳县高考舞弊事件、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招生不正常事件、北航南宁招生“丑闻”……都使人深深担忧中国教育的公正性。 研究者指出:一方面,由于历史沿革,从50年代起,中国教育一直在绝对垄断当中,不仅是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还是教育思想、教学内容都在严格控制之下;同时,由于财政来源多元化,令相对短缺的资源逐渐向特权阶层倾斜,使国家教育离均衡的目标越来越远。 乱相包括中小学的乱收费和乱办学——所谓“兴趣课”,“特色班”,“名校办民校”,“二级学院”,无一不是大行蚕食公共利益。 对高校来说,近年在招生录取、学科设置、物资采购、基建工程、干部聘任方面,猫腻也越来越多。 显然,中国教育早就不是从前的“清水衙门”了。但相关的监督、制约措施却没及时跟进。使教育界对权力的制约落后于整个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仅从一个小小数据就可以看出:据悉,中国不少高校,非教学的行政后勤人员竟然超过60%的比例。 另外,大多人还忽视了,教育的腐败早已不仅存在于基建、招生这些较为明显的环节。有教育界内部人士指出,腐败早已渗透教材教辅的环节——对于逐利者来说,这里有一座超级大金矿。 据南洋教育集团前董事局主席任靖玺估计:每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教材、教辅等项目上花费的钱突破1000亿元。根据2004年8月曝光的四川教材回扣案,教材和教辅回扣率约为30%左右,如按此比例,每年有300多亿的回扣流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负责人手中! 任先生还指出,据报道,10年来教育乱收费超过2000亿人民币。但这些乱收费项目,还没包括指定教材和教辅的回扣在内,如果加上这个数字,10年来的教育乱收费就应是5000亿元了! 这一数字,足以养肥庞大的分利集团,并阻挠动真格的教育改革——这无疑是比5000亿人民币贪污浪费更可怕的事情。 “教育腐败的实质在于权力失控。” 《望》周刊最近在探讨“陕西省3年倒下7名厅级校长”问题时,如是结论。而结合上述教材回扣的问题,更应予注意的是,虽然高官腐败夺人眼球,但最可怕的,乃是某种腐败气氛在整个系统内的弥漫,最后变成一种无形的、人人都默认的规则化运作。 假如每个班主任、课任教师都进入“售书提成”的环节,成为进入教室的“零售终端”,并享受提成带来的好处,那么,所谓“师道尊严”何由确立?腐败就会进入整个教育生活的血管与神经末梢! 所以,在记者看来,阻击教育腐败,最关键还不在于阻击行为意义的个体腐败,而是要阻击可能正演变为规则本身的系统腐败——比“害群之马”更大的威胁是悄然流行的“马瘟”。阻击教育腐败的目的,不仅在于恢复教育的公正性,更在于恢复古老的“师生之伦”:教师的“束修”应来自“传道、授业、解惑”的努力,至于销售教材与文具的“营业员工资”,则分文不应苟取! 让教育议题重返时代重心 “教育公平”改革呼声急——有许多值得聆听、尊重和沉思的声音:发自广大的民间,发自富于良知和责任感的公民们的内心。 我们不应淡忘4年前那桩“高考学生起诉教育部”的诉讼,这一事件开启了公民参与国家教育改革的先河—— 2001年8月,山东省青岛应届高中毕业生栾倩等3人起诉教育部高招生计划违宪。她们认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包含了平等权和受教育权,而教育部这一行政行为,根据地域对招生人数做了不同限定,从而直接侵犯了包括原告在内的广大考生的平等受教育权。 这一诉讼虽以栾倩等人撤诉告终,却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随后,山东省宣布取消省内各地区的分数线差异——这是中国招生指标松动的开端。 4年之后,武汉大学教授洪可柱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改进高考制度”的建议,包含“取消地域指标,重点高校实行联考,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等一系列内容。建议公布后,深得广大民众支持,一时各地报纸纷纷辟出专版讨论。 开春以来,还有更多温和或激进的改革呼声在积聚,在回荡。 湖南“教育界五老”建议:在国家预算法中规定,国家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不能低于4%,并应严格规定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崔琳在今春“两会”上提议:农民工子女上学收费应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公办中小学要尽快成为吸收农民工子女上学的主渠道; 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建议:大学应可分为国立、省立、市立,其中,国立大学向全国公平招生,地方高校可倾向当地生源。杨还认为中小学的“重点学校”制度完全违反义务教育法,造成强烈的择校热,应该停止。保送生、特长生、定向生、国防生、三好生加分等政策,也都应予取消。 以网上论政著称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指出:应从农村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 广东民营教育家信力建先生则认为,只有建立至少省一级以上的公共财政,实现教育财政划拨的整体均衡,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或者国民教育。 呼声较高的教育改革吁求还包括: ——建立中央财政对经济困难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制度; ——行政部门只能按照《宪法》和《教育法》对学校进行投入和宏观规范,不能以政策方式进行具体干预和谋利; ——大学应实行政校分开的制度,鼓励自由和创新的学术研究; ——改革高考方式和内容,压缩考试科目、天数,增加高考次数,推行能力考试,减轻学生负担,考试由民间机构组织,招生由大学自主; ——尽可能地利用社会资源办大学,取消在高考招生、政策扶持等方面对民办教育的歧视; ——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应在所在城市平等就学; ——立法规定社区参与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要之,人们向教育制度大声呼唤的,乃是一个崭新的“公共性格”。即公平地供给、公正地选择、公开地治理的新国民教育体系。 “教育的改革,关系到民族国家的深远利益,有理由发动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参与教育改革,吸收最大多数人的道德热情、聪明才智,共同铸造一个透明、法治的公共教育制度——和谐社会的理想就寓于其中。”洪可柱教授充满激情地如是呼吁。

我觉得《南风窗》好一些。对国内的经济动态及国际时事分析的很透彻也很有见地。

南风窗文章

《看天下vista》不太好,总的来说就是个新闻文摘,没什么思想性。《新周刊》没看过,但好像还不错。《参考消息》是说新闻一类的,历史久,以前还是内部发行的,的现在更新新闻的速度敢不上电视的网络快(这是报纸,上面的两个是杂志).<南方周末>算现在比较好的报纸了,很综合。《凤凰周刊》我也没看过但凤凰周刊呢 总部在香港,所以说出的话不太会受限制,每期有历史方面的专题。《南风窗》我是一直在看的感觉不错,不是抄新闻的杂志,文章深度与广度是有的,也有预见性,总体来说趋向于理性与思想,不是那种今天这个红就跑这边,那个好就赞一下,它是挖深度的。每期也有专题,但一般是时事类的(这不是我给南风窗说好话,你自己买一本看看,就会发现很有收获的)但一定要静下心来读。 以上是我的观点,如果愿意你自己也可以买几本对比一下。

南风窗杂志评价:

南风窗是一个比较知名的杂志报刊,这个报刊是成立于1985年的,这个知名报刊是有独特的品质和气质,并且对社会上所形成的问题会给予特别的解读,读者对于南风窗这个报刊也是有非常高的评价。

有关于这个报刊报道的一些新闻,阅读下来的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可以说南风窗报刊的文笔还是非常精彩的。对于比较关心国家大事的人来说,选择阅读南风窗这个报刊的文章还是非常好的。

刊物历史:

《南风窗》在中国大陆首次鲜明提出“政经杂志”的理念,采用全彩色轻涂纸印刷,与国际印刷品质接轨,成为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政经新闻杂志。

1998年,《南风窗》在中国大陆首次鲜明提出“政经杂志”的理念,采用全彩色轻涂纸印刷。

2001年,《南风窗》改为半月刊,月发行量突破80万份。2008年,《南风窗》改为双周刊,逢单周三出版,全年出版26期。

自2008年以来,南风窗杂志社凝集资源,致力于转型成为一家研究型的立体传播机构,其编辑记者、核心供稿人大多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并设立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品牌传播研究中心等研究部门,与知名学术机构开展合作,为政府、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

之前对于鲍毓明案件,章子怡曾为此发文,而鲍毓明在汪峰发新歌之后发文怼章子怡,全文都在指责章子怡没有分青红皂白,就发文,而事情真相之后却不删帖道歉,在文章最后疑似暗指汪峰交往未成年,并生育然后抛弃。

南风窗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刊物,富有社会责任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多方面。刊中文章多是国内外“高人”的思想,而且和现实非常贴近,剖析深刻,比较社会上很多花花绿绿的刊物要强太多了。。。。不过高中生看像是有些早了。。。。

南风窗微博文章

2021年1月22日17时许,云南昆明市发生一起劫持人质案件。一名男子在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辖区东风西路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门口持刀致伤7人后,劫持一名人质。至此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击毙,造成7人不同程度的受伤,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月22日深夜,有许多市民来到现场点蜡烛鲜花,向遇难者致哀,愿天堂里一切安好。

1月22日晚上确实是一个令人惊悚的晚上,但这个悲伤又恐怖的新闻里,又有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

人质男孩,是个勇敢的少年。劫匪一直拿到架在孩子的脖子上威胁他,让他哭喊,但孩子很理智,也很清晰的说道:“如果人质死了,你就没有跟警察提条件的资格了。”但警察跪地乞求替孩子做人质时,他还挥舞着手说:“不要过来,危险”。在那样一个危险的境地下,孩子竟然表现得如此勇敢,老实说,是他心里不害怕吗?不是的,害怕是必然的,但是他强忍着不让劫匪看见他心里的慌乱。但当狙击手一枪把歹徒击倒在地后,他瞬间从歹徒身边挣脱,飞快跑了出来。 那一刻他是兴奋的,也是恐怕的。

柔弱女记者,你是最棒的。当时,歹徒劫持人质后提出一个要求,是他要见记者,而且必须是女记者,只给了10分钟的时间。这时候在刚刚领到记者证的女记者就自告奋勇,毫不犹豫的上去了。女记者当时距离劫匪只有三米远,但她并没有退缩,不停地和劫匪说话,分散了劫匪的注意力,也给狙击手提供了时间。但当她看到歹徒在她面前被击毙后,因为过度惊吓,却双腿发软而跑不动了。即使胆小柔弱的女记者,为了解救无辜的孩子,她也做了一次英雄。

这个世界虽然有邪恶的人,但是也有不少勇敢和英雄般的人在我们身旁,所以愿我们每一天都能够珍惜当下。

有2个感人的细节。父亲看着孩子被劫持,非常的无助,以下跪的方式恳请凶手不要伤害孩子。而孩子的表现让人非常的敬佩,摆摆手,示意不要接近,担心别人有生命危险。

9月5日,鲍毓明在公号上发文《涉嫌诽谤寻衅滋事,揭开南风窗的“画皮”》,质疑南风窗此前文章中的多个疑点,为自己“洗白”。与此同时,还首次公开了李星星(韩某)的照片。

也是在这篇画皮文中,让无数关切这起案子的网友第一次目睹李星星的真容,网传李星星于2015、2016年年满14岁,个子瘦小、体重只有70斤。

而鲍毓明描述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下图摄于2016年,你瞅瞅这是一个14岁瘦小的孩子吗?其指骨粗细、法令纹与店员的身高差显然与成人无异。还捎带评价了句李星星相貌:平平无奇。

扩展资料

事件回顾:

2020年4月,一段6分钟的短片被媒体曝光,一名女孩自述“被某上市公司高管性侵四年”,此事件随即成为舆论的中心。4月9日、10日,两家公司与鲍毓明完成切割。

4月11日,烟台市公安局发布通告:关于一女子控告鲍某某性侵一案,我局已组成工作专班,并商请烟台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对前期芝罘公安分局侦办的案件事实及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正在进行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4月13日,针对鲍某某涉嫌性侵一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已派出联合督导组赴山东,对该案办理工作进行督导。

6月18日,司法部开展专职律师违规兼职清理,点名鲍毓明2006年取得美国国籍后隐瞒不报,仍然以专职律师身份执业,严重影响律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

8月份,媒体报道有网友扒出当事女孩韩某疑有两张身份证。一张显示其出生于2001年8月20日,另一张显示其出生于1997年10月1日。网友据此推测,若其出生于1997年,与鲍毓明第一次认识时,则已达到18岁。韩某户籍地安徽阜阳太和县警方回应称,此前已对七八位涉事民警进行处理,目前上级部门在处理。

过程中,鲍毓明曾连续对媒体发声,称自己和少女并非养父女关系,而是情侣关系,为了等她自己一直单身。而在5月1日,鲍毓明更是在微博发文十问被害女孩,斥责对方一直在撒谎,自己是被诬陷的。

参考资料来源:和讯网-“总裁性侵养女案”新进展!鲍毓明曝照李星星!母亲涉嫌买卖婚姻

这个摘自杨学林律师的博客,他是这一词汇的创始人【死磕】百度百科词目:死磕拼音sǐ kē 北京话,就是没完,和某人或某事作对到底的意思。最代表性的一句就是“跟你丫死磕”,用于表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跟你耗上了的态度。【死磕式辩护】律师在刑事辩护中,针对办案机关在程序上的违法行为,以较真的态度和方式所采取的针锋相对的抗争,多表现为审辩冲突。(下文简称死磕。)【死磕派律师】进行死磕式辩护的某些中国律师。(下文简称死磕派) 一、死磕式辩护的起源1、死磕的萌芽 李庄案之前李庄案是中国刑辩律师“抱团死磕”的突破点。虽然此前也发生过律师在刑事辩护中与违法的公权力针锋相对的案件,但范围和规模都很小。2005年,浙江东阳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群体事件,许多维权农民被抓。我和魏汝久、李和平、江天勇、张立辉等北京九位律师前往进行法律援助。首先遇到的是办案机关的管辖资格问题,全体律师寸步不让,结果该案不得不由上级法院指定由案发地之外的法院审理。2006年,著名的山东临沂盲人案,几乎所有的辩护律师都遭到了跟踪、监视、谩骂、甚至于殴打。李方平律师被不明身份者用铁棍打得血流满面,住院七天。我和另三位律师被追车赶出临沂地界。参加上述两案辩护的律师,都亲眼目睹了公权力违法的肆意妄为,觉得必须进行坚决的抗争。后来发生的山西疫苗案、三鹿奶粉案等关乎民生与人权的案件,多有上述律师的参加。这些律师,后来大部分都成了“维权律师”。2、死磕的形成 李庄案李庄案分一季和二季。所谓李庄案一季,即2009年12月,北京律师李庄被重庆警方抓捕,后被重庆法院以臭名昭著的“306条款”判刑。所谓李庄案二季,即在2011年4月,重庆方面为了不使李庄在两个月后服刑期满出狱,而以发现漏罪为名,再次对李庄提起刑事追诉。事实证明,不论是一季还是二季,都是重庆当政者为强行推进“打黑”而对李庄的构陷。李庄案一季时,浙江律师陈有西以《法治沉沦 中青报奇文批判》一文,向当时把持重庆的薄、王提出挑战。此后,陈有西在为李庄辩护的过程中,以博客、微博为武器,写出大量文章,对重庆的反法治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同时在法庭上,与被告人李庄配合,依照法律和事实,对莫须有的指控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此后,陈有西利用各种机会,到全国各地演讲,批判重庆的做法。与此同时,湖南律师杨金柱(网名:律坛怪侠杨金柱)、山东律师李金星(网名:伍雷)也纷纷在网上著文,对重庆方面进行了口诛笔伐,在舆论方面扭转了李庄案初始一面倒的对中国律师的恶劣影响。应当说,陈有西的此种辩护方式就是死磕,而且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死磕。因为在薄、王这样的政治人物如日中天的时候,陈有西这样一个普通律师的举动,无疑需要具备大无畏的精神,需要大智慧。(注:陈有西本人不认为自己是死磕派,也不愿意别人称他为死磕派律师。此处提及实乃论述之需要,请有西见谅。)李庄案二季时,除了我和斯伟江律师作为辩护人出庭履行职务,还组成了律师观察团和专家顾问团,一批国内知名的律师和法学专家参加进来。这使得死磕辩护的方式得以丰富,也为此后的死磕提供了经验。李庄案二季以控方撤诉了结,律师界稍感欣慰。当然,对于这次死磕的作用应当客观地认识。因此案背景复杂,只能说是多因一果,或者说辩方的死磕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死磕的确立 北海案 2009年11月19日,广西北海渔轮厂附近海域,发现一具漂浮男尸。经查死者系北海合浦西场某农村青年黄焕海。警方随后锁定了当月14日凌晨两点左右,在北海市前进路与北部湾西路交界处,与黄焕海等发生纠纷的裴金德、裴日红、裴贵、杨炳棋、黄子富等人。该案于2010年8月9日由北海市检察院提起公诉。广西律师杨在新等四位律师接受委托,分别担任裴金德等四人的辩护人。杨在新等律师阅卷发现,案件除了漏洞百出的被告人供述之外,无任何客观证据。会见时四被告人均讲述公安机关刑讯逼供。杨在新律师根据被告人提供的线索找到了证人,并且采用同步录像的方式向证人调取了证言,证人证明了被告人裴金德等没有作案时间,当天没有到第二现场的事实,否定了起诉书的指控。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9月26日、9月27日、11月30日两次公开开庭审理此案。被告人杨柄棋的辩护律师杨在新申请三名女证人出庭作证,并出示了证人的证词,证实裴金德等人无作案时间。同时在庭上,裴金德、裴贵、杨柄棋三名被告人全部当庭翻供,只承认原供述的三中路段与黄焕海打架的情节,推翻了原供述的劫持黄焕海到码头将其殴打致死,并抛尸入海的情节。而被告人黄子富则一直否认控罪。这个局面,与重庆打黑案遭遇到李庄等辩护律师阻击的情景相似。而北海的办案机关没有任何创新,完全照搬重庆的做法:先抓证人,再抓律师。北海市公安局宣布:杨在新、杨忠汉、罗思方、梁武诚等四律师,在裴金德、裴贵等人殴打黄焕海致死并抛尸入海一案中教唆、引诱当事人和证人作伪证,妨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已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对杨在新、杨忠汉依法实施刑事拘留,对罗思方、梁武诚两人实施监视居住。2011年6月14日,杨金柱律师接到杨在新律师被抓捕的消息,即来北京牵头组建律师团,称北海律师团。先后加入律师团的有陈光武、钱卫清、许兰亭、刘洋、许昔龙、朱明勇、李金星、周泽、杨学林、魏汝久、张凯、王思鲁、邱旭瑜、曾维昶、王兴、杨名跨、徐天明、房立刚、王甫、刘峰等20余人。2011年10月14日至11月4日,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审理“故意伤害案”。开庭历时22天。参加庭审的辩护律师有:杨金柱、王兴、杨学林、覃永沛、周泽、李金星、曾维昶 、徐天明。(裴金德当庭认罪并解聘了陈光武和朱明勇律师后,法院为其指定了北海本地律师作有罪辩护)由于检方的补充侦查,导致本案五次开庭、四次变更起诉书、三次延期开庭、被告人三次最后陈述。2013年2月6日,北海中院一审宣判五位被告人不构成指控的“故意伤害罪”,而其他涉案人员均未被指控犯罪。这样的结果,可以说与辩护律师的死磕不可分割。因此,这样的论断是成立的:如果不死磕,则此案五位被告人均会被判重刑,甚至可能会有死刑;三位证人也会被追究伪证罪;而杨在新等四位原辩护律师,则会被定罪判刑。特别是杨在新,在被关押在看守所275天后,又被监视居住在一个警方安排的房间里183天,而杨在新始终不认罪。最后,杨在新清白地恢复自由和律师执业资格。杨在新将自己的微博命名为“中国死磕派律师杨在新”。相比于李庄仍然在艰难地申诉,杨在新律师是幸运的。北海案辩护过程的艰苦卓绝,是此前其他案件难以比拟的。所以,此案产生了“死磕派”律师的“五不精神”,就毫不奇怪了。所谓“五不精神”即:“吓不走、打不怕、累不倒、拖不跨、气不死”。而自称为“律坛怪侠”的杨金柱律师,其辩护风格以及所谓的“杨氏刀法”,在此案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后来活跃在死磕第一线的陈光武、杨学林、周泽、朱明勇、李金星、王兴等律师,在此案辩护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他们的死磕式辩护风格。由于北海案的辩护是律师代表弱势群体与强大公权力抗争,因而获得了广泛的道义支持。这使得因李庄案而受到极大损害的中国律师形象有所恢复,律师“一切为了钱”的恶评也因北海案的免费辩护而有所好转。北海案是中国律师死磕式辩护正式登上司法舞台的经典案例。参加该案辩护的律师,全部参加了后来的小河案辩护。而小河案的死磕,实际上是受了北海案的启发,并且由周泽律师在北海与其他律师达成合意。因此可以说,没有北海案就没有小河案,也就没有死磕以及“死磕派”律师。

南风窗总编辑

根据各种资料显示,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秦裕,陈良宇秘书(1964年6月-),上海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1995年1月起,秦裕以副处级干部身份进入上海市委办公厅,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秘书。2002年11月,秦裕升职为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等职,人称“上海一秘”。2006年8月,因涉嫌祝均一挪用社保基金一案而被中纪委公开宣布进行调查。2007年12月,吉林省高院对秦裕腐败案作出二审判决:判处秦裕无期徒刑,该判决为终审判决。 秦朔,男,1968年12月生,河南人,硕士学位,编审职称,现任上海文广集团《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1968年生于河南开封,199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 秦朔到广州《南风窗》杂志工作。1997年起担任总编辑,《南风窗》实现了向一份“有责任感的政经杂志”的转型,成为全国影响最大的政经杂志。秦朔2000年在美国加州州立学(北岭分校)学习,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其所著《中美杂志比较研究》一文已经成为期刊界引用最多的论文之一。2001年9月起,秦朔在中山大学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方向为中国市场营销与消费者行为。秦朔的主要著作有《大脑风暴——文化工业探寻》、《传播成功学》,《感动中国》、《美国秀》、《大变局》、《告别GDP崇拜》等。他还曾经被《中国青年》评选为“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2001),被湖南卫视“新青年”评选为“2002年中国十大新锐人物”之一。从2003年8月开始参与《第一财经日报》的筹备,2004年11月15日报纸创刊

1985年毕业于江苏省武进县前黄中学文科班,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曾在前黄中学就读6年。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9年7月至2004年,供职于北京印刷学院从事教学工作,哲学助教、讲师。1995年调入国家新闻出版署报纸期刊管理司,从事报纸管理工作。1997年调新闻出版署办公室秘书处工作。曾多次参与报纸、期刊管理有关文件的起草及修订工作。2000年9月,任职信息早报副总编辑。2003年6月,调任新闻出版总署下属《传媒》杂志常务副社长、常务副主编,主导对《传媒》杂志的改版工作。2005年加盟国内著名的市场调查机构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任董事。其间主要从事媒体市场研究。2006年8月,任职国内著名时政新闻杂志《南风窗》总编辑。2009年2月,加盟共青团中央旗下的综合性新闻杂志《中国周刊》,任总编辑。 2014年1月22日朱学东通过短信向搜狐传媒确认,他已经离开《中国周刊》。而对于离开《中国周刊》之后的打算,朱学东简单回复搜狐传媒:“先休息” 。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校“临风文学社”首任社长) 复旦大学新闻系学生 南风窗杂志社,记者、编辑 南风窗杂志社第二编辑室主任 南风窗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兼第二编辑室主任 南风窗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南风窗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 南风窗杂志社总编辑 赴美国加州大学北岭分校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