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小学教学管理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5 06:11:47

小学教学管理研究论文

小学教育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教育论文

摘要: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础线,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起步点。小学的学生正处在一个成长期,在这个期间,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心智等都未完全的形成。因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以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本文就小学教育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教育;管理;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和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换个角度来思考,市场经济和企业的竞争就是对人才的竞争,所以国家对于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培养越来越看重,这也对教育事业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我国正在实行素质教育,但是各个小学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始终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以升学率来评判院校的教学质量。这些因素就促使小学教育管理制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小学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更好发展的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必须引起重视。

一、传统小学教育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小学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虽然我国已经实行了素质教育,但是相对来说,小学阶段的教育管理理念还是相对落后,传统的小学管理理念尚未和新课改下的教育管理理念进行良好的融合;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小学教育也就自然将文化课成绩作为了评价学生的第一标准,这一观念的实行,必定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素质教育的广泛运用后,上述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就目前的教育情形看,这类情况还是较为普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受到了限制,这种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显然会给小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

我国目前有许多的小学,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设施条件不是很好的小学,现在还是通过试卷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的优劣。不但学生是根据分数来评定,就连老师的教育水平也和分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数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这种考核机制也有它的优异之处,但是对于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培养存在着局限性。所以,这种考核机制需要一定的改善,才能更好的进行小学生素质教育。

(三)小学教育模式规范化

从教师的课堂教育来看,目前大多数的教师的教育模式还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在这样的思想教育下,对于教学思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此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的利用好教学资源,没有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理念应用到教学当中,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还是秉持着以自身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个体性差异等。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质量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在作业布置时,也并没有充分的把握住布置作业的特性,对作业训练面没有进行一个合理的设定,作业形式较为片面、单一、枯燥。

二、针对小学教育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质

在小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将综合性素质培养理念作为教育管理的重点,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应该纠正老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观念,不应从单一的成绩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数的呈现只是学生一个面的体现。而从“德智体美劳”等综合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这对于小学生教学管理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提高教育管理者的综合水平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行小学教育管理,首先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队伍。在对教师进行筛选时,应当采取更为严苛的筛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来进行评定,并且在教师入职之后应当进行层次化的培养,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教育考试机制,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只有将教育管理者的水平提高了,才能充分将管理工作更有效的进行。

(三)相关部门加强教育投入力度

虽然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但是地区差异还是较为明显,有部分地区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都较为匮乏。而教育事业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教育方面,有关部门应当增加对小学教育的投入,将教育设施进行完善,让教学能够正常进行。在教学设施完善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的将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学生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才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结语

和传统的教学理念相比而言,目前我国的教学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某一些环节还是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为了使小学教育管理取得较好的成效,便需要对当前的学生评价模式、教师整体水平、教学研究制度等进行有效的改善,促进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让小学生能够从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有效的培养。但是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教育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小学教育的过程当中,应当多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只有在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有效的推动我国小学教育的不断提升,促使小学教育事业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世华.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颜肇鹏.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08:75.

[3]杨宝忠.小学教师敬业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5.

[4]韩宝琴.探讨小学教育管理[A].《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教育科学》组委会:,2016:1.

[5]张莉.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类型及防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6]何晓蓉.新背景下公立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论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快速而长足的进步。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注意和观察到,由于当下小学生思想状态、心理习惯以及其它方面因素的变化,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正不断呈现出新问题。身为教师如何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管理;质量监管;教学质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孕育了各式各样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而这其中有关教育的理论方法也是不胜枚举。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教育理念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经过漫长的实践、修改和应用,最终生成并广为流传的。同样的道理运用在当今小学教学管理的当中,就意味着所谓教学管理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应用方法、不断实践改进的过程。

1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首先,虽然当前国家对小学教育工作加强了管理与投入,但是,部分管理者本身存在教学能力和思想理论方面的缺陷,并不能促使其完美地驾驭这些投入和管理理论。当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充分落实更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时,就会造成对于教育管理的制约,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其次,部分管理者对于教学管理缺乏实质性的认识,片面地将其与管理制度完全等同,以至于出现教学管理过于“形式化”的弊端。这种“形式化”的现象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课堂效果形式化”,即追求课堂过程中学生行为规范、课堂纪律、精神状态的规范化、形式化,以应付校级领导或其它方面的检查,而走出课堂,学生的状态马上就会松懈下来,并没有把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和行为落实到日常一切概念和活动之中。第三,部分学校现阶段所推行的教学管理方式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有着本质性出入。虽然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把学生的'升学前途作为第一位来考量,无数的家长比起孩子喜欢做什么、愿意做什么,更在意其考得怎么样,能不能升学,有没有前途。在这样一种心理驱使下,很多教学管理策略终归还是为应试教育所服务的,这就导致其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2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

2.1强化小学管理意识:意识虽非事物诞生的本源,但却对事物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能动作用,是促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因此在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若想真正意义上解决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强化小学管理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要学校领导及其他管理层骨干,充分领跑和把握先进的教学思想,引入科学的教学理念,让积极、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用于小学教学的环节当中。同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宏观教学观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以思想意识为主要架构、基于共同文化向导和办学理念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加强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事实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并不仅指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课前计划与预估。从学校的层级角度来讲,其主要包括学校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及教师教学计划。首先,就学校工作计划而言,它是基于国家教育方针、教学政策,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培养目标和以往教学情况,而制定的本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教学计划。其具体内容是由校长把关、学校诸多教师参与、并邀请家长代表一同制定的,能够充分反映出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教育发展状态。其次,教研组工作计划是在学校已经制定出具体工作计划的基础之上,结合年级或者具体学科的教学情况,由教研组长带领广大教师来制定的,其目的在于将课堂改革推进落实到具体层面,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再次,教师的教学计划,其一般是分析某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其内容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学习层次相一致。教师应在每一学期开始时,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本学期结束时,就实际教学展开情况进行适当的反思和总结,以便调整教学思路,为来年计划做好铺垫和打下基础。

2.3完善质量监管体制:质量监管指的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其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亦是把握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基础。而要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完善质量监管体制,就必须构建起立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教学组织上明确责任和目标,成立由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学科骨干以及家长代表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通过作业及试卷抽调、课堂旁听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学校方面还可以依托现代化的教学和网络设备,构建起由家长和校方双向组成的信息联络反馈网,通过定期的反馈互动、校内参观日以及家长会等活动,来广泛收集家长或学生对于学校教学方面的意见,并将其整理反馈给教师,以便今后教学任务的更好展开。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理念的偏差,当前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学管理认知不清、执行力低下、背离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大主题等一系列问题。而对于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想充分认知和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强化小学管理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促进事物发展的能动作用;二要加强教学计划管理,分别从学校、教研以及教师的角度充分结合学校发展以及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做好及时的总结和分析;三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让广大家长充分参与到教学管理流程当中,协助教学管理。只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才能让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面对时代进步的滚滚浪潮,彰显出不断自我修复、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进而推动学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万恩.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100.

[2]田志刚.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7):9.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 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关键内容,在小学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与教学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意识。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管理,能够从侧面反映小学整体环境的和谐与稳定,促进小学的发展。本文以小学进行的教育教学管理的作用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

关键词: 小学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管理

小学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时期进行的教育教学管理是获得学生学习有效性与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教育教学管理在理论上可分为教育管理与教学管理,通过对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管理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促进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1教育教学管理在小学中的作用

教育管理是对教育者进行的管理,包括教育者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与身体素质,由教育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发挥教育者的能力,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通过教育管理,能够很好地考察教师的基本能力与专业素质,更好地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教学课堂的效益提高奠定基础。教学管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的管理活动,通过对管理者的管理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纪律、课堂纪律与生活纪律的主观意识,不断促进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开展学习活动,促进课堂氛围与校园文化的和谐。对小学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育教学管理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学生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在学习活动中培养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教育教学管理能够提高教师的素质与对教学的重视。当前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教学有效性弱已经是教学中的重要问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能够较好地促进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认识,在提高教学课堂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后,教育教学管理能够促进校园文化与校园氛围的和谐。教育教学管理对校园中的两类主体进行思想意识与行为的管理,这对校园氛围的和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有利于整个校园环境的稳定发展,并能够在良性循环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2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优化措施

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管理较其他时期更有难度,由于小学生在思维意识与能力上还未成熟,不可控性大,因此给管理增加了难度,且小学教学难度较低,也容易使教师松懈。因此针对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管理,需要优化管理方式与模式,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第一,增强思想意识。教育教学管理在不同主体的意识层面上有相同的要求,教师要增强教学意识,学生要增强学习意识。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上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学习与认识的时间与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意识上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育教学管理对于不同主体的思想意识的增强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如要增强教师的意识,可以开展教师间的座谈会、讲座,以这种方式加强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认识。要增强学生的意识,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严格纪律要求与校园准则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

第二,增强专业意识。教育教学管理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为主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受到严格的管理,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目的来开展教学,学生也能够充分认识到课堂知识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上还不完善,对个人能力提高的重要性或许还不能理解,这就需要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教师配合,不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多样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个人能力提升的认识。例如,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积极发言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汲取课堂知识,不断增强学习意识。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与学生在自身能力上能够得到提高,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第三,管理措施的规范化。教育教学管理在行为上需要加以规范,管理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但也需要以规范化为基础,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实施流程中,应该规范流程,以科学的制度准则与实施方法开展管理活动。通过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能够达到管理目的,还能够进一步强化管理效果,为小学的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3结语

当前在小学中进行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在流程与管理的有效性上都还有一定的缺失,基于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管理中,要不断增强管理对象的思想意识与专业意识,并通过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与科学性,增强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19).

[2]…甘泽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研究[J].中华少年,2016(9).

[3]…王淑荣,田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5).

[4]…陈君.略论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

[5]…张曼红.小学教育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与完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2015(08).

每一个学生都有很好的可塑性,它在于教师教学中运用好的 教学 方法 和策略,把学生的内在潜力开发出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学 经验 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经验

摘要:数学科目一直是学校教学中的重点,小学数学更是学生以后学习、发展的基石,做好小学数学教学,可谓意义重大,但至今小学数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难题,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如何从明确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景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字:小学 数学 教学 经验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时应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学习和了解学习目标,做到对所学内容心中有数。学习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一方面要完成本年级的新知传授;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查漏补缺,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对学习、生活、人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在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只有帮助学生夯实了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落到实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才不至于是一句空话。

二、创设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 儿童 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澜。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就像教材中的“小兔采蘑菇”、“青蛙跳伞”、“小蜜蜂采蜜”等,我们认为不合逻辑常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因此,我们需要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个可亲可近的情境。

例如教学“比一比”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蓝猫邀请大家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引导学生发现猫大哥客厅里的数学秘密,学生兴趣高涨。又如教学“统计”,借助媒体创设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培养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如在学习“认位置”后,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

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一年级的小孩子正如他们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把我的书包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会了数数,上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就知道摆多少双筷子了”、“我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助妈妈上街买菜,不会算错钱了”,也就像家长说的那样,“我的孩子回家把他的玩具和他书包里的书都分类收拾好了,真不错!”“我的孩子现在都会自己看钟去上学了”。可见,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四、培养思维能力

整合例题引发散,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实到实处,通过整编例题、习题的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在教学“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一工程问题时,在学生掌握了此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将“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改成: 1.乙队单独修比甲队多用5天;2.乙队单独修的时间是甲队的倍;3.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 还可将问题改为: 1.两队合修几天完成这段公路的一半? 2.两队合修几天后还剩这段公路的一半? 3.甲队单独修2天后,剩下的乙队单独修还需几天?

五、完善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在于最后的复习阶段学生对知识的遗忘较多,知识的综合应用更成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寓复习于平时的教学之中,帮助学生逐步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是许多教师的经验之谈,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空间与平台。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小学英语教学经验小学 英语教学经验

一、我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开设英语课已成为 发展趋势。我们中心校自99 年下半年起开设了英语课,我负责一个班的英语课。我正在自学英语大专,让我教英语,我很愿意学以致用,让每个学生都和我一起学好英语,迈入新世纪。回想我上中学时,英语是让同学们感兴趣的一门课,但也是让同学们很头疼的一门课,相当一部分同学后来放弃了英语的学习。一个多学期过去了,我教的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有拉大的趋势。就拿本学期的几次单元检测来说吧,有十分优秀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不太好的,甚至有不及格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我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1、回想我的教学方案和实践:

⑴坚定信念,对教好学生有所认识: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使每个学生学好英语。从素质 教育的角度说,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期望他们都有所学。从小学生的智力发展过程看,我们应坚信他们都是可塑之材。小学生正处于儿童前期,这一时期,儿童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已经完成,脑神经系统的控制与调节功能也日趋完善。儿童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智力发展非常迅速,因此,这一时期的正常教育与良好环境显然格外重要。儿童前期智力的基本特征是:感性经验、形象思维和 逻辑思维 想结合,并逐步过度到逻辑思维为主;思维具有可逆性,并能进行初步的判断和推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任何事物都要问个究竟;很强的 记忆力 ,特别是机械记忆的能力;善于想象等。

⑵坚持以下原则: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我在自修英语大专,我们偏远山区缺少 英语学习 环境,我就把我的英语自修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与学生共同学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是客观的,要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 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最终都有所学。

⑶明确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

①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 学习英语 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

②打下较好的语音、语调和书写基础。

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

⑷教学实施:

在教学内容上:

①以音标为凭借,音标教学贯穿教学的始终:

语音的重要性:语言是一种工具。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往、交流思想。我们通过学习英语,可以和许多国家和人民交往,可以吸取有用的 科学 文化 知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语言有三个方面,即语音、语法以及词汇。语音是根本的。语法和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的。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好发音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学好发音,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也才能让别人听懂你说的话。能听能说,英语就算学活了。只有学好发音,才能把所学的语言材料以正确的形式在脑子里存储下来,以正确的形式使它重现,从而加强对语言的感受,最有效地掌握语法和词汇,提高实际使用的能力。因此,学好发音是不可缺少的第一步。发音没有认真学好,不仅英语说不好,连朗读都有困难;这样,就很难学得活和学得牢,也很难较快地尝到学习英语的甜头。一开头学好语音,学英语的方法对,路子宽,以后收效会越来越大的。

从第一节英语课开始我就渗透语音教学,不论是会话中的词、会话后的词,还是字母,都给出音标,按音标教给学生发音,强调发音要领,持之以恒。这时,以模仿和利用音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并从中使学生形成利用音标学习英语的意识和一定的技能。

从第二学期开始专门学习音标后,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系统学习音标知识,并应用音标知识和技能去学习词汇。“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我要求学生记笔记,即课本会话中单词的音标,课后学生自己练习时若忘记某个词的发音,自己根据音标拼读出来。我鼓励学生学查字典,自己遇到生字自己去查、去拼。

②以听说为主方向,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中真正感受到英语:

学生学习英语,光会说几个单词、几句简单的日常用语,如“Hello!Bye-bye!”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英语离他们是遥远的,所以要创造条件使学生充分地去练习听说。课本中的会话、Let's play中的 绕口令 ,以及我平时教给学生的一些 句子 都可以看作是例句,课上课下、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有意练习”、“无意练习”。例如,在讲新课时“练习”,平时学生已能脱口而出“May I come in?”在学习Lesson 43的“May I go now?”时就可让学生在对比中很快学会新句子,练习了句型“May I …?”在生活中练习,我不留神踩了一名学生的脚,便说“I'm sorry”,学生说“Don't worry”,很 自然地练习了所学英语。

③单词的认读、记忆逐步加强:

学习 英语的另一块基石就是词汇,不管是听说还是读写,都离不开词汇,所以,一定要重视词汇教学。一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课本插图、我去引导明确单词中文意义,二是学生自己看清单词字母组成、利用音标拼读出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己借助字典学习,我给予指正。在巩固记忆方面,采取定期听写、随机复习的方式。

④发挥游戏的作用:

课本中的游戏对巩固教学有很大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 自然地学英语。如,对于练习元音“/ei/ /i:/ /ai/ /u/”的四个绕口令,绝大部分学生能饶有兴趣地、较熟练地说下来,练习了音标,清楚了含有这几个元音的字母,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我的教学也比较顺利了。

此外,每单元结束后,我都要带领学生进行系统复习,内容除了单元检测外,还有会话、听写、拼认音标词等,学生先练习,然后在我跟前“一一过关”,查漏补缺。我把这些情况以表格形式记录,对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在对待学生方面:

在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和单元复习时,我对自制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放手”让其“自学”,并要他们帮助其他同学;对有一定自制力、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学生给予辅导,组织他们一起学习;对自制力较差、知识和能力水平低的学生重点辅导,并组织其他学生帮助他们。我鼓励学生之间一起学习、交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

2、 总结 原因:

我的原因:

(1)教学方法、形式有所变化,但还是较单一、死板,主要还是老师单纯讲解、学生听,练习仍是老师单纯叫、学生答,那些“优秀生”听得进去、做得下来,而有的学生对你的课就置若罔闻了。

(2)更重要的原因是教学的覆盖面小,上面所说的教学方案并没有完全实施。由于我的时间、精力的原因和学生的个体情况不同,我与学习好一点儿的学生接触、交流的机会相对于学习差一点儿的学生多。比如,课堂提问并没有特别注意中等生和后进生。再如课后练习和单元复习,“优秀生”“随时随地”找我练习,不对或不熟练的地方在我指导后再反复练习;中等生、特别是后进生,我得“主动”和他们“预约”,而他们往往“失约”;学习小组也没有完全搞起来;我对中等生和后进生“把关”也不严,中等生不熟练就放过去了,后进生是勉强“过关”。

结果,“优秀的”越优秀,“落后的”越落后。

学生的原因:

(1)学生的智力、能力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2)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深入,那些智力、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的,也没有一定良好学习习惯(或说是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学习就落后许多了。

但我的教学也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听说方面,比如,上学期期末检测,全班24人,听(说)成绩优秀的和良好的有16人;这学期,音标教学比较顺利,绝大部分学生能独立拼认音标词,听说能力的提高有保障。这说明我的教学方案有一定可行性。

三、我的小学英语教学的改进:我要使每个学生学好英语,我能使每个学生学好英语。

1、加强 教育教学理论和英语的学习,完善我的教学方案。

2、更重要的两个方面是花工夫、下力气、千方百计彻底实施教学方案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制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

摘要: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作为 四年级数学 教师,要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每一节课。本文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素养问题为基础,分别论述了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和兴趣小组活动实施计划。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对策;兴趣小组;数学语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现象时有发生。师生负担重,师生总是在作业中奔忙,师生吃力不讨好,虽然学生的统考成绩有点上升,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却下降了。师生负担轻。虽然给学生留下了大量的作业,教师却没有时间进行批改,无法对作业进行指导与讲评,就采取公布答案的形式、或让小助手代替批改。教师把批改作业的任务转嫁给学生。这样做,虽然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但是却失去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了解的好机会。

提高教学质量的三点对策

一是要"精"。就是学生的作业要"少"而"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去完成,通过学生一定的努力能够完成,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如:教学分数二分之一的认识,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题: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条直线,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二分,你说有几种分法?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通过动脑筋思考,他们不难发现:从对角线画直线交于一点,经过这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因此得到的结论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有无数种分法,每份都是这个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学生在做题时,觉得不可思议而有趣。

二是要趣。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趣味性较强的作业题。儿童的记忆特点,无意记忆比较难,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只要符合无意记忆的条件,即使出现一次的内容也会让他长久记忆。如:猴主人给猴子分桃子,猴主人说:一日三餐每餐二粒。猴子说:太少了。猴主人又说:每天五粒。猴子同意了,而且很高兴。猴子值得高兴吗?你能用数学来解决这个题目吗?同学们经过一翻的讨论,得到:2+2+2=6(个),原来每天6个,现在每天5个,5小于6,猴子不应该高兴。

三是要活。一节课下来,给学生的作业要体现一个"活"字。学生能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是恒量他们对知识掌握率的高低。

其实,学生作业的"精、趣、活"是不可分割的。教师给学生的作业要体现基本知识的训练,又要体现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 创新思维 能力的训练。要真正做到学生作业的"精、趣、活",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每一次学生的作业都要有针对性,都有要精心设计,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请况与教材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作业。

二、实施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所应当具备的创新思维,并不是科学史上惊天动地的创造和发明,而是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点滴表现所积累起来的 思维方式 。针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去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就可以视为创新;针对同一个问题,能够从以往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找到另一种解题的方法也可以视为创新。

活动目的

唤起和发展学生对数学及其应用的稳定兴趣,拓宽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数学才能,以及培养他们一定的探索研究能力,通过强化性的 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数学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活动计划与安排

安排一:可向学生补充一些课外作业,让他们解答一些带有技巧性,较难的习题,以加深所学的知识,也可以出一些题目,可让学生一题多解,或分类讨论,以锻炼他们的 发散思维 。

安排二:可让学生收集一些适合他们兴趣的数学知识,如有关中外数学史的材料,或著名数学家的 故事 ,培养科学的 学习态度 ,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预期效果

预期经过一学期对小组成员的辅导,让这些学生一方面学亲身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我相信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价值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同时再将数学运用于生活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的解题与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与锻炼,知识面得到丰富与拓展,并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打下数学知识学习及技能应用的基础,为今后数学学习做下初步的准备,促进数学正常教学的开展。

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

学会阅读,从中感悟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 作文 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卢俊英.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2]李晶晶.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

有关小学教学经验论文推荐:

1. 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经验谈论文

2. 小学教学管理论文教学管理论文

3. 浅谈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论文

4. 有关小学课堂管理论文

5. 对小学教学中常见问题的思考论文

6. 浅谈小学艺术论文范文

7. 关于小学教育教学论文

8.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研究论文

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策略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策略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必须树立以"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是面对年龄尚小、生活经验不足的小学生,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方案,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品质是十分有必要的。对此,本文将结合实际,对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素质教育;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引导者,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在进行各项班级管理工作时,要能够着眼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德育效果,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思想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对此,班主任要重视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要想让学生规范行为,教师先要使其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对此,班主任可以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培养"主题课堂班会活动,对"小学生日常行为准则"进行讲解。其中主要包括"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诚实守信,礼貌待人;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等五大方面的内容,在这五大类之下,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细节,比如:要学会料理个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收放整齐;要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要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要平等待人,与人为善等等。对于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班主任要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慢慢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同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还要做到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对于学生们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要加以重视,及时制止,并进行思想教育。只有肩负起班主任的.责任,其才能更好地开展管理工作,促使学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构建班级管理制度,加强自我约束

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为学生创设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还要重视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发挥班干部和学生的自我管理作用。班主任只有使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更自觉地投入到德育教育活动中。首先,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公约,比如:

①不准无故旷课,有事需要提前请假,并经由班主任批准。

②不准迟到、早退,要严格遵守学校的上下学时间,如有违反,将负责本班级的卫生清洁工作(一周)。

③不准上课随意插话、睡觉或做出任何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如果被任课老师批评,那么当天将由该学生负责擦黑板任务。

④不准打架、说脏话,如有违反,请家长到校面谈等等。

无论是课堂纪律规范情况、轮流值日制度、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要细致规划,并设定明确的奖惩制度,使学生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加强自我约束。同时,班主任还可组织学生共同实施"一日班长"制度,班级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做一天班长,按照班级公约对学生进行管理,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一日班长"要进行记录。这样的班级管理方案,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规范同学行为,优化班级风气,能够使学生更能体会班主任的心情,并理解班主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对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1]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优化德育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对自己的班主任感到亲切,并愿意相信自己的班主任,就能够更好地跟随其引导,参与各项德育活动、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对此,班主任要注重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温暖和威严,并从心底敬重老师。[2]

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首先,班主任要尊重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不同学生的人格、性格和爱好,并能与学生平等对话。无论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班主任都要一视同仁,不以学习成绩论高下,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并帮助学生发扬自己的优势,使其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能够获得自尊和自信。其次,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温暖学生,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并能像朋友一样和他们进行交流,班主任要把学生视为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要用温暖、阳光和爱心去浇灌,精心培育,认真栽培。当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注和温暖,他们就会逐渐信任自己的班主任,并愿意积极投入到班级管理活动和德育活动中来。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做好的,班主任需要日积月累,并不断吸取经验,完善相关教学活动。因此,班主任需要能够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并发挥自己的耐心、爱心、责任心,来面对教育教学工作,面对德育管理工作,面对广大学生。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促使小学德育发挥更好效果。

四、参考文献

[1]曾柳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

[2]王学梅.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教师,2017(S2).

下面就从我的班主任管理实践出发,谈谈自己的心得。一、要有一颗大爱之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作为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彼此信赖,犹如亲密的朋友,携手共进。(一)、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二)、要指导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三)要有像父母一样的爱心。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鱼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都应像父母那样疼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但这决不是姑息纵容和溺爱,而是慈母严父之爱,益友之爱。和蔼可亲,细致入微地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跟学生谈心时班主任应摆脱“教育者”角色,深切关心地倾听、平等的交谈,为学生提供情绪、思想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分析,调动他们自身内在的力量进行自我疏导,自教、自律、自强。(四)注重班集体文化建设。班集体不仅是实施教育管理的场所,也是师生追求发展的利益共同体,更应是学生获得激励和赏识、满足和愉悦的“精神家园”。精心引导学生设计班训、班歌,布置班级板报和墙报,让教室“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使广大学生在自己的家园中实现自我教育、自主发展。二、应时时处处渗透德育。作为班主任,要时时处处对学生渗透德育,让每一个学习内容都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在学习“对不起”一句话的时候就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使用礼貌用语,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在小学生中,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品质,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也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所以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并与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的与的一个重要环节。三、要用一颗宽容之心,正确评价每一个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习惯于“一俊遮百丑”(只要考试成绩好,就永远是好学生),或“一丑盖百俊”(考试成绩差,别的方面再好也是枉然)。“差生”到处是,没有哪一个班主任高兴得来。新课程理念促使班主任“洗脑”,转变观念,更人性化的评价方式,班主任灰色的天空将会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变学习评价为综合评价,不再单以学业成绩高低论学生。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应该成为评价关注的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评价产生的激励作用更大。况且在与学生长时间接触中,只要

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 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关键内容,在小学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与教学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意识。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管理,能够从侧面反映小学整体环境的和谐与稳定,促进小学的发展。本文以小学进行的教育教学管理的作用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

关键词: 小学学校;教育管理;教学管理

小学是发展学生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时期进行的教育教学管理是获得学生学习有效性与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教育教学管理在理论上可分为教育管理与教学管理,通过对教师与学生两类主体的管理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促进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1教育教学管理在小学中的作用

教育管理是对教育者进行的管理,包括教育者思想素质、业务素质与身体素质,由教育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发挥教育者的能力,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通过教育管理,能够很好地考察教师的基本能力与专业素质,更好地对教师起到激励作用,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教学课堂的效益提高奠定基础。教学管理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的管理活动,通过对管理者的管理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纪律、课堂纪律与生活纪律的主观意识,不断促进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开展学习活动,促进课堂氛围与校园文化的和谐。对小学进行教育教学管理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认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与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教育教学管理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学生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在学习活动中培养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教育教学管理能够提高教师的素质与对教学的重视。当前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认识不到位造成的教学有效性弱已经是教学中的重要问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能够较好地促进教师对于教学活动的认识,在提高教学课堂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最后,教育教学管理能够促进校园文化与校园氛围的和谐。教育教学管理对校园中的两类主体进行思想意识与行为的管理,这对校园氛围的和谐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有利于整个校园环境的稳定发展,并能够在良性循环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2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优化措施

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管理较其他时期更有难度,由于小学生在思维意识与能力上还未成熟,不可控性大,因此给管理增加了难度,且小学教学难度较低,也容易使教师松懈。因此针对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管理,需要优化管理方式与模式,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第一,增强思想意识。教育教学管理在不同主体的意识层面上有相同的要求,教师要增强教学意识,学生要增强学习意识。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上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学习与认识的时间与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意识上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育教学管理对于不同主体的思想意识的增强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如要增强教师的意识,可以开展教师间的座谈会、讲座,以这种方式加强教师对教育活动的认识。要增强学生的意识,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严格纪律要求与校园准则增强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

第二,增强专业意识。教育教学管理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为主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受到严格的管理,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为目的来开展教学,学生也能够充分认识到课堂知识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小学生的思维意识上还不完善,对个人能力提高的重要性或许还不能理解,这就需要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教师配合,不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多样化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于个人能力提升的认识。例如,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积极发言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汲取课堂知识,不断增强学习意识。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师与学生在自身能力上能够得到提高,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第三,管理措施的规范化。教育教学管理在行为上需要加以规范,管理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但也需要以规范化为基础,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实施流程中,应该规范流程,以科学的制度准则与实施方法开展管理活动。通过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能够达到管理目的,还能够进一步强化管理效果,为小学的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3结语

当前在小学中进行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在流程与管理的有效性上都还有一定的缺失,基于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管理中,要不断增强管理对象的思想意识与专业意识,并通过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与科学性,增强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美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初探[J].学周刊,2012(19).

[2]…甘泽敏.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研究[J].中华少年,2016(9).

[3]…王淑荣,田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5).

[4]…陈君.略论中小学教育管理价值取向[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

[5]…张曼红.小学教育教学中互联网资源的应用与完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2015(08).

当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是必需的、迫切的、必然的。但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层次的局限性、理论的欠缺性,多是在管理体制下进行的改革。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探讨》

【摘要】中小学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的黄金阶段,是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基础阶段。因此,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主体部分,它向受教育者提供基本的知识、能力、修养和价值观念,培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同时,它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对人的终身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是必需的、迫切的、必然的。但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层次的局限性、理论的欠缺性,多是在管理体制下进行的改革。本文根据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为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基础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传统的教育体制受到了重大的打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因此,近年来,人们日益关注教育体制的改革。可是对于如何进行改革,却没有较好的策略和方法。因而本文根据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从而使教育改革的进行更为顺利。

1.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因此,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是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来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了高素质人才,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为教育改革带来了生机,为实现素质教育注入了活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了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1]。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为教学增加了新的空间,提高了知识的传递效率和水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索周边事物,认知周边事物。在很大程度,使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2.中小学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教育内部人事制度不完善

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职员工,尤其是在落后的农村中学里的教师,多半是属于人才的单位所有制,存在严重的地域限制[2]。久而久之,教师们的视野和知识面较为狭窄,教学理念落后。这种僵化的教育内部人事制度远远落后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使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行受到一定的阻碍。

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应试教育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时间是无限的,只要学生坐在教室认真学习知识,就一定能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因为这个观点的束缚,很多学校节假日也不让学生休息,把整天的任务布置的满满的,让学生处于高度疲劳状态,没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这种做法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违背了学生的意愿,有悖于客观规律,使学生处于逼迫的学习状态下,学习效果不显著。长此以往,学生的视野得不到开阔,知识面得不到拓宽。

教育指导思想落后

现在有很多教师的指导思想落后,不了解国内外的教育改革动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体育等相关教育。这偏离了教育培养的方向,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当前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只注重主科的学习,根本不重视音乐、美术、自然常识等副科的学习。这是由于我国以往教学体制下学校或更大范围的考核只涉及语文与数学知识,而评价一个教师的优劣也主要看这两科的成绩,因此导致其他学科的课时被占用,自然而然,其他教师也就不重视自己教的副科了。

教学管理理念陈旧

多年以来,我国的教育理念得不到及时更新,一直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不科学、不合理、不利于教育目标和方向的做法司空见惯。总是以保守的、封闭的、排他的思维模式、管理方式来进行教育,使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对策

改革教育内部人事制度

目前这种僵化的人事制度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教育系统内部的人事制度必须进行改革[3]。这就要求领导和教师的有效流动制度化,因而要实行聘任制,使领导和教师流动有序。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内部要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义,力争将失误降到最小,使决策具有代表性,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较好地符合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有效避免了决策的不合理性。

改变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

要改变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意愿,培养他们广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地探索未知事物,增强他们各方面的能力[4]。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社会实践中去,亲近大自然,观察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事物与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改变指导思想

面对现在落后的应试教育,要进行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就必须改变教育中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取得一定的突破。因此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水平和修养,多接触学科的新方法、新动态、新流派,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大胆地加以运用、创新、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面窄,实践能力差等问题,集中主要力量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

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为了与素质教育同步,我们必须摒弃那些传统的不合理不科学的限制,去创造出一整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符合国情的管理模式[5]。同时,学校领导还应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让教师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创造性的工作上,熟悉教学法、新流派、新动向。领导应倡导并支持教师集体探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实现更佳效果,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4.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要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就必须先改革教育内部的人事制度,使领导和教师的流动制度化,再者要改变打疲劳战的思维模式,使学习效果更佳,在此基础上还要改变教育中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最后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有效落实前面所说的各项工作,才能使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顺利地进行,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鸿英.关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代性思考[J].理论园地,2010,12(09):123-124.

[2]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南出版社,2011,32(13):167-168.

[3]郭文安,陈东升著.国民素质建构与基础教育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32(15):201-202.

[4]金传宝.美国当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与趋势[J].当代教育科学,2012,10(05):167-168.

[5]高延涛.关于新世纪第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8(12):245-24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小学教育改革探讨论文

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研究论文摘要

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论文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快速而长足的进步。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注意和观察到,由于当下小学生思想状态、心理习惯以及其它方面因素的变化,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正不断呈现出新问题。身为教师如何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予以有效解决,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管理;质量监管;教学质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孕育了各式各样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而这其中有关教育的理论方法也是不胜枚举。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教育理念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经过漫长的实践、修改和应用,最终生成并广为流传的。同样的道理运用在当今小学教学管理的当中,就意味着所谓教学管理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应用方法、不断实践改进的过程。

1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首先,虽然当前国家对小学教育工作加强了管理与投入,但是,部分管理者本身存在教学能力和思想理论方面的缺陷,并不能促使其完美地驾驭这些投入和管理理论。当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充分落实更为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时,就会造成对于教育管理的制约,影响到教育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其次,部分管理者对于教学管理缺乏实质性的认识,片面地将其与管理制度完全等同,以至于出现教学管理过于“形式化”的弊端。这种“形式化”的现象最主要的体现就是“课堂效果形式化”,即追求课堂过程中学生行为规范、课堂纪律、精神状态的规范化、形式化,以应付校级领导或其它方面的检查,而走出课堂,学生的状态马上就会松懈下来,并没有把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和行为落实到日常一切概念和活动之中。第三,部分学校现阶段所推行的教学管理方式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有着本质性出入。虽然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相当多的学校还是把学生的'升学前途作为第一位来考量,无数的家长比起孩子喜欢做什么、愿意做什么,更在意其考得怎么样,能不能升学,有没有前途。在这样一种心理驱使下,很多教学管理策略终归还是为应试教育所服务的,这就导致其与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大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2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

2.1强化小学管理意识:意识虽非事物诞生的本源,但却对事物发展能够产生一定的能动作用,是促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因此在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若想真正意义上解决其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要强化小学管理意识。具体来说,就是要学校领导及其他管理层骨干,充分领跑和把握先进的教学思想,引入科学的教学理念,让积极、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用于小学教学的环节当中。同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宏观教学观念,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以思想意识为主要架构、基于共同文化向导和办学理念的教学氛围,以此来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加强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事实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并不仅指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课前计划与预估。从学校的层级角度来讲,其主要包括学校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以及教师教学计划。首先,就学校工作计划而言,它是基于国家教育方针、教学政策,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培养目标和以往教学情况,而制定的本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教学计划。其具体内容是由校长把关、学校诸多教师参与、并邀请家长代表一同制定的,能够充分反映出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教育发展状态。其次,教研组工作计划是在学校已经制定出具体工作计划的基础之上,结合年级或者具体学科的教学情况,由教研组长带领广大教师来制定的,其目的在于将课堂改革推进落实到具体层面,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再次,教师的教学计划,其一般是分析某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让其内容与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学习层次相一致。教师应在每一学期开始时,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教学计划,在本学期结束时,就实际教学展开情况进行适当的反思和总结,以便调整教学思路,为来年计划做好铺垫和打下基础。

2.3完善质量监管体制:质量监管指的是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其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亦是把握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基础。而要想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完善质量监管体制,就必须构建起立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教学组织上明确责任和目标,成立由校长、教务处、教研组、学科骨干以及家长代表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通过作业及试卷抽调、课堂旁听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教学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控;同时,学校方面还可以依托现代化的教学和网络设备,构建起由家长和校方双向组成的信息联络反馈网,通过定期的反馈互动、校内参观日以及家长会等活动,来广泛收集家长或学生对于学校教学方面的意见,并将其整理反馈给教师,以便今后教学任务的更好展开。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理念的偏差,当前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教学管理认知不清、执行力低下、背离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大主题等一系列问题。而对于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想充分认知和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强化小学管理意识,充分发挥积极、正确的思想意识对于促进事物发展的能动作用;二要加强教学计划管理,分别从学校、教研以及教师的角度充分结合学校发展以及学生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做好及时的总结和分析;三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让广大家长充分参与到教学管理流程当中,协助教学管理。只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才能让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面对时代进步的滚滚浪潮,彰显出不断自我修复、自我更新的生命力,进而推动学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万恩.加强小学教学管理的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100.

[2]田志刚.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17):9.

教学工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要提高质量必须靠管理,教学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由多个要素构成,要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也要靠管理。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对教和学的众多环节实行控制,取得效益还要靠管理。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想搞好教学管理,必须认真探索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之路,几年来我们在教学管理的科学化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管理方法,它们概括起来有四条:一是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二是以规范化为内容实行制度化管理;三是健全检查、评价、激励机制,实行效率管理;四是以民主和科研为手段实行科学管理。 一、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必须树立质量中心观念和全面管理观念,因为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目的,也是教学管理追求的目标,还是检验教学管理效果的标准,所以质量应该成为管理的中心。而质量的提高又必须通过全面管理来实现。质量是教学各项工作的综合效果的表现,离开了全面的管理,就不可能有质量的提高。因此,以质量为中心实行全面管理应该成为教学管理的一大原则。 什么叫全项管理?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系统的两大要素,教和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基本方面,教学质量由教的质量和学的质量决定,因此,全面管理就是既要抓教的管理,又要抓学的管理,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教的管理 决定教的质量的因素有三方面,即教师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教学环节质量和教学研究。所以,我们在教的管理上就紧紧抓住了教师素质提高,教学环节和教研工作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素质提高。重点学校的教师队伍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业 务功,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现代教学的理论修养,并且应该有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做了三方面的努力,一是抓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和继续教育,以便更新知识提高素养,使他们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都上一个新台阶,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高要求的需要。我们特别重视骨干教师的外出考察和参加高层次的研讨交流活动。我们认为这是培养高水平教师的重要途径。二是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教育理论贫乏,教育思想陈旧是我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 题,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我们把教育理论的学习规定为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指定学习书目,安排时间,并制定了检查措施。为了推动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我们还请教育科研部门专家开设系列讲座,举行专题研讨,集中解决一些教育思想的突出问题。另外还请各方面的人士来校传递科技方面、改革开放方面、教学改革方面国内外的各种信息,活跃了思想,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促进了思想观念的更新。三是开展教学经验总结活动。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是自我提高的重要方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总结是提高的途径。因此,我们把总结规定为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把每人每学年撰写一篇论文作为制度贯彻执行,并把论文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组成部分,认真评选、奖励并记入本人的教学档案,同教学成绩一样成为教师职务评定、评选和提干的依据。对教师队伍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教学环节的管理。教学诸环节的管理中我们突出了课堂教学的环节。对课堂效益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来自教学的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深化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探讨共同问题的解决,探索旧的教学方法 的改革,开辟新的教学途径。而举行各种公开课是开展这种研讨和探索的极好形式。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逐渐形成了系列公开课的制度。这些公开课按档次、目的和内容形式的不同分为三类。一类叫观摩课,这是最高层次的公开课,请高水平的教师担任,在全校范围内举行。目的和作用有三:一是展示特色,鼓励创造特色;二是展示教改成果,推动教学改革;三是树立典型,指导教学。这类课每学期文、理科各举行一次。另一类叫研究课。由教研组安排,推荐本学科专题研究承担者或由较高水平的教师担任,目的是开展专题研究或成为本学科存在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这类课在教研组范 围举行,每学期2-3次。对这类课要求是,要选择有价值的课题,对课堂教学要进行集体设计,课后对实践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类叫试验课。这类课在备课组内举行,每学期每人一课,目的是实现课堂教学研究的群众化,把全体教师都吸引到教学改革的研究中来。这三个层次的公开课均实行一课一研讨的办法,就是每次公开课后要有不同形式的研讨会。这样就形成了每学期的公开课系列和研讨系列,每学期全校仅校级和学科级的公开课就有20多个,要举办20多次研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