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一年几期

发布时间:2024-07-04 14:01:29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一年几期

2007-2012期间负责和参与研究的课题五项,公开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培养研究生45人,已毕业25人。 近5年发表的论文:1、远程协作学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独立)2、论e-learning与高校教育改革的关系《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10期(独立)(核心期刊,CSSCI收录)3、对教育技术的再思考《中国教育技术发展》论文集2003年(第一作者)4、改革教育技术理论课教学,培养本科教育技术人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期(第一作者)5、对我国高师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1期(独立)(核心期刊,CSSCI收录)6、Bound states of the Dirac equation with vector and scalar Eckart potentials《Physics Letter A》 (2005年,346卷,1-3期,54-64页,SCI核心源期刊) 第1作者(核心期刊,SCI收录)7、试论虚拟环境的整体实现《教育信息化》2004,12(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8、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5,7(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9、论人本主义教学中的技术整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6(第1作者)10、浅析实验研究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06,5(独立)(核心期刊,CSSCI收录)11、利用智能代理技术构建移动学习平台《教育信息化》2006,3(第1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12、虚拟学习环境在高等特殊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之COSE系统简介《中国特殊教育》2006,7(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13、浅谈WIKI技术在网络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2006,11(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14、博客,教学时空的延伸《教育技术资讯》2006,12(第2作者)15、移动学习与IPV6《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第2作者)16、家长培训:家校合作新起点——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学生家长培训的模型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7,2(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17、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远程教育资源整合研究《教育技术导刊》2007,2(第二作者)(徐林)18、论走班式分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7,3(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19、教育技术在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4(第1作者)20、谈教育研究中的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独立)(核心期刊,CSSCI收录)21、浅谈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现《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7(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2、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变“学”为“用”《中国电化教育》2007,7(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3、Wiki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7,8(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4、浅析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学习理论整合《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8(第二作者)25、基于Wiki的网络作文教学模式探究《现代教育技术》2007,9(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6、网格计算在网络学习情感评价中的应用初探《现代教育技术》2007,10(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7、移动学习研究初探《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10(第3作者)28、Flash Lite: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新型技术《现代教育技术》2007,11(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9、论基于普适计算框架下的远程教育之前景《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6(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30、“多重能力结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2007,3(独立)31、美国信息无障碍事业发展概况:解读《中国特殊教育》2007,7(第2作者,合作)(核心期刊,CSSCI收录)32、美国信息无障碍事业发展概况:Section 508解读《中国电化教育》2007,12(第2作者,合作)(核心期刊,CSSCI收录)33、无障碍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流程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07,12(第2作者,合作)(核心期刊,CSSCI收录) 1)、四川省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课题“基于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模式——四川省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效性研究”,负责主持与研究工作。川教函[2004]3922)、四川省重点教改课题“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分层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负责主持与研究、实践活动。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远程支持系统的构建与研究”;负责主持研究工作。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2008年7月,山东日照);西南、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2007年学术年会(2007年8月,昆明)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学术会(2006年10月,武汉)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与学科定位学术研讨会(,兰州)四川省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2004.12.成都)第三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长春)全国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研讨会(2004.4.上海)第二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北京)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讨会(2003.11.成都温江)国外优秀教育技术引进教材骨干教师培训班(2003.8.庐山)全球华人计算机应用大会(,北京)第一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01.12.广州)教育部“高师教学改革计划”(物理学科)成果报告会暨JS038A项目结题会(2000.10.重庆西师大)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CBE99.12.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论翻译研究的前瞻式和后溯式视域《译苑新谭》,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阿诗玛”、“刘三姐”英译与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11),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5年7月人类语言学概述 《外国语文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语用学概述 《外国语文导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功能、目的、语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中的社会文化考量《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0),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民族志翻译与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以羌族文学为例《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跨学科视域下“文化翻译”评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4年第3期。文化翻译和作为翻译的文化-凯特·斯特奇民族志翻译观评析《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2013年第3期。重读奈达:奈达与民族语言学翻译模式 《中国应用外语研究》2013年第1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作为表演的翻译——表演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对外翻译 《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4期。声音与形式再现中的他文化呈现——民族志诗学与翻译研究 《外国语文》(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1期。回顾、思考与展望-《Routledge翻译研究指南》评述《中国翻译》( CSSCI 来源期刊),2009年第4期。论翻译理论研究的认知视角《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2009年第 6 期。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文化意义《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9),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三类翻译与第三种文化-文学翻译与文化异质的传送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8年第6期。论翻译中的文化趋同与存异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8 年第 4 期。语言差异性与欧盟的语言工作 石坚、易丹主编《寻找欧洲-欧洲一体化之魂》,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年。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 CSSCI 来源期刊), 2007 年第 2 期。三叶一芽 三位一体 —— 杨武能 教授访谈录 《外国文学研究》( A&HCI 、 CSSCI 来源期刊), 2006 年第 5 期。论翻译的文化诗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来源期刊),2006 年第 3 期。苏珊· 巴斯内特文学翻译思想述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来源期刊), 2006 年第 2 期。深度描写、新历史主义和深度翻译《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2006 年第 2 期。民族志与翻译:翻译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来源期刊),2006 年第 1 期。翻译与文化异质的传送-多元系统论与翻译规范的视角《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8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年。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初探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7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 年。从复译现象看翻译文学的开放性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6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人类语言学的语言与文化观简述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5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年。容忍与并存-浅谈美国的多元文化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中文核心刊物), 2002 年第 2 期。论言语行为的社会文化特征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中文核心刊物), 2002 年第 3 期。中国西部的欧洲研究 《澳门欧洲学会会刊》, 2001 年。语用前提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 《外语教学科研论文集》( 2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年。浅论标记项与无标记项 《外国语文研究论丛》,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一年几期

《安庆戏剧文化》(学术专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万字。《新安名族志》(古籍点校,主要参与者),黄山书社2004年5月出版。《大学戏曲鉴赏》(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编委、参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试论杂剧体制在元末明初的变化,《戏曲研究》第75辑()元末明初杂剧断代划分异议,《文艺争鸣》2010年第7月号(下)论黄梅戏“多祖现象”,《文艺争鸣》2011年3月号(下)论贵池傩戏“非故事性剧目”,《民族艺术》2010年第3期。新发现的《皖江公学试办章程》及其相关问题考略,《安徽史学》2011年第4期。明代文人叶权三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明代与清代贵池傩戏探微,《戏曲研究》,第67辑()。从文化视野审视戏曲,《戏曲研究》,第61辑()。贵池傩戏《和番记》与南戏《刘文龙》的亲缘关系,《艺术百家》2004年第5期。论秦简夫的伦理道德剧,《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萧德祥与元末明初杂剧的“改编剧”,《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冲出戏曲困境的艺术探索——论新创黄梅戏《美人蕉》,《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已佚无名氏杂剧《郭桓盗官粮》创作时、地及作者推考,《古籍研究》2008卷下()。黄梅戏“梅开三度”相关问题探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地方高校戏曲艺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以安庆师范学院黄梅戏艺术教育为例,《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4期。刘城和他的四首“观傩诗”,刊载于《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一)主持各类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元末明初戏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元末明初杂剧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重点)《黄梅戏传播、接受与发展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世代层叠型戏曲活化石――贵池傩戏剧目研究》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全面推进高校素质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子项目《安庆的戏剧文化》主持“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策划、规划、设计及布展”(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黄梅戏的改革与传承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商与明清文学》教育部重点基地基金项目《徽州与明清文学艺术》财政部、教育部资助项目“黄梅戏实训基地”国家特色专业“黄梅戏表演”相关工作。等等。

不是,安庆师范大学是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安庆师范大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首批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校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入选第二期“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据2019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龙山、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 2844亩,设有17个二级学院,开设81个本科专业,拥有11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共有教职工120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

扩展资料:

安庆师范大学科研成果:

2011年-2016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5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6项;获得各类科研奖励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省部级奖励22项。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均被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同时获得“安徽省优秀期刊”称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庆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西华师范大学是四川省重点建设的师范大学,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六十五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面向,形成了“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办学理念,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创建于1946年,历经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6)、私立川北大学(1949)、公立川北大学()、川北大学()、四川师范学院(1952)、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6)、南充师范学院(1958)、四川师范学院(1989)等阶段,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学校现有23个二级学院,在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31459人;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九大学科门类的54个本科专业(运动训练为教育部批准的单招专业),建设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6个四川省特色本科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41门省级精品课程。学校教师近三届获得国家级、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9项,其中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是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工程硕士、管理硕士、高师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有6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重点学科9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部省共建基础实验室4个,四川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校级研究机构29个。学校有《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两种公开出版刊物。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372人,专任教师1615人,其中教授193人,副教授51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2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成员1人,全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8人,四川省教学名师5人。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形成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中国古代文学、动物学、政治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文献学、高等教育学、有机化学、理论物理等特色学科。2008-2010年,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科研项目105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6102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764篇,CSSCI、CSCD收录866篇;出版学术专著72部;获国家、省政府奖15项。彭正松教授联合申报的“人工合成小麦优异基因发掘与川麦42系列品种选育推广”项目2009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授予胡锦矗教授的濒危动物研究团队“自然保护贡献奖”最高荣誉称号,2010年胡锦矗教授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赵义山教授所著《明清散曲史》2007年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第二批优秀成果,2009年获四川省第13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8年孙旭平教授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与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韩国、玻利维亚、巴西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学术交流与合作,进行了互派专家讲学、教师进修和互派留学生的交流活动;2010年与纽约州立大学7所分校、韩国水原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500余亩,建筑面积万余平方米,建有综合性体育馆、网球场、游泳池、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等各类现代化服务设施。学校图书馆藏书325万册,建有电子教育科研网、文献检索中心。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12亿余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已连续成功举办23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有各类学生社团75个。 就是住宿不怎么好,其他的比如学风,校风都不错。就是住宿条件真的不舒服,卫生间没有热水,只有冷水。6人间,现在研究生都是6人在住,汗........ 我就是里面的研究生,在13公寓 呵呵

西华师范大学非常好,学校是四川省首批免费师范生培养实施高校,四川省首个“四川省优秀大学生选调基地”,四川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四川2011计划。

学校规模:

学校位于四川省南充市,现有行署、华凤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000余亩,拥有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有教职员工26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3000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华师范大学

2007-2012期间负责和参与研究的课题五项,公开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培养研究生45人,已毕业25人。 近5年发表的论文:1、远程协作学习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独立)2、论e-learning与高校教育改革的关系《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10期(独立)(核心期刊,CSSCI收录)3、对教育技术的再思考《中国教育技术发展》论文集2003年(第一作者)4、改革教育技术理论课教学,培养本科教育技术人才《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2期(第一作者)5、对我国高师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研究《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1期(独立)(核心期刊,CSSCI收录)6、Bound states of the Dirac equation with vector and scalar Eckart potentials《Physics Letter A》 (2005年,346卷,1-3期,54-64页,SCI核心源期刊) 第1作者(核心期刊,SCI收录)7、试论虚拟环境的整体实现《教育信息化》2004,12(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8、基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5,7(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9、论人本主义教学中的技术整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6(第1作者)10、浅析实验研究法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06,5(独立)(核心期刊,CSSCI收录)11、利用智能代理技术构建移动学习平台《教育信息化》2006,3(第1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12、虚拟学习环境在高等特殊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之COSE系统简介《中国特殊教育》2006,7(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13、浅谈WIKI技术在网络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教育信息化》2006,11(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14、博客,教学时空的延伸《教育技术资讯》2006,12(第2作者)15、移动学习与IPV6《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第2作者)16、家长培训:家校合作新起点——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学生家长培训的模型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07,2(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17、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远程教育资源整合研究《教育技术导刊》2007,2(第二作者)(徐林)18、论走班式分层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7,3(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19、教育技术在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4(第1作者)20、谈教育研究中的实验研究与准实验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独立)(核心期刊,CSSCI收录)21、浅谈网络环境下探究式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现《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7(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2、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变“学”为“用”《中国电化教育》2007,7(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3、Wiki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7,8(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4、浅析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学习理论整合《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8(第二作者)25、基于Wiki的网络作文教学模式探究《现代教育技术》2007,9(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6、网格计算在网络学习情感评价中的应用初探《现代教育技术》2007,10(第二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7、移动学习研究初探《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10(第3作者)28、Flash Lite:移动学习资源开发的新型技术《现代教育技术》2007,11(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29、论基于普适计算框架下的远程教育之前景《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6(第2作者)(核心期刊,CSSCI收录);30、“多重能力结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2007,3(独立)31、美国信息无障碍事业发展概况:解读《中国特殊教育》2007,7(第2作者,合作)(核心期刊,CSSCI收录)32、美国信息无障碍事业发展概况:Section 508解读《中国电化教育》2007,12(第2作者,合作)(核心期刊,CSSCI收录)33、无障碍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流程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07,12(第2作者,合作)(核心期刊,CSSCI收录) 1)、四川省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课题“基于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教学设计模式——四川省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效性研究”,负责主持与研究工作。川教函[2004]3922)、四川省重点教改课题“教育技术本科专业分层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负责主持与研究、实践活动。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远程支持系统的构建与研究”;负责主持研究工作。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2008年7月,山东日照);西南、华南港澳地区高校教育技术2007年学术年会(2007年8月,昆明)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学术会(2006年10月,武汉)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与学科定位学术研讨会(,兰州)四川省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2004.12.成都)第三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长春)全国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研讨会(2004.4.上海)第二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北京)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讨会(2003.11.成都温江)国外优秀教育技术引进教材骨干教师培训班(2003.8.庐山)全球华人计算机应用大会(,北京)第一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01.12.广州)教育部“高师教学改革计划”(物理学科)成果报告会暨JS038A项目结题会(2000.10.重庆西师大)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九次学术会议(CBE99.12.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论翻译研究的前瞻式和后溯式视域《译苑新谭》,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阿诗玛”、“刘三姐”英译与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外国语言文学文化论丛》(11),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5年7月人类语言学概述 《外国语文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语用学概述 《外国语文导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功能、目的、语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中的社会文化考量《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10),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年。民族志翻译与少数民族文学对外译介-以羌族文学为例《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跨学科视域下“文化翻译”评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14年第3期。文化翻译和作为翻译的文化-凯特·斯特奇民族志翻译观评析《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2013年第3期。重读奈达:奈达与民族语言学翻译模式 《中国应用外语研究》2013年第1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作为表演的翻译——表演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对外翻译 《当代文坛》(CSSCI来源期刊),2012年第4期。声音与形式再现中的他文化呈现——民族志诗学与翻译研究 《外国语文》(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1期。回顾、思考与展望-《Routledge翻译研究指南》评述《中国翻译》( CSSCI 来源期刊),2009年第4期。论翻译理论研究的认知视角《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2009年第 6 期。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文化意义《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9),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三类翻译与第三种文化-文学翻译与文化异质的传送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8年第6期。论翻译中的文化趋同与存异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8 年第 4 期。语言差异性与欧盟的语言工作 石坚、易丹主编《寻找欧洲-欧洲一体化之魂》,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年。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 《外语学刊》( CSSCI 来源期刊), 2007 年第 2 期。三叶一芽 三位一体 —— 杨武能 教授访谈录 《外国文学研究》( A&HCI 、 CSSCI 来源期刊), 2006 年第 5 期。论翻译的文化诗学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来源期刊),2006 年第 3 期。苏珊· 巴斯内特文学翻译思想述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来源期刊), 2006 年第 2 期。深度描写、新历史主义和深度翻译《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中文核心期刊),2006 年第 2 期。民族志与翻译:翻译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来源期刊),2006 年第 1 期。翻译与文化异质的传送-多元系统论与翻译规范的视角《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8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年。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初探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7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 年。从复译现象看翻译文学的开放性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6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年。人类语言学的语言与文化观简述 《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丛》( 5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年。容忍与并存-浅谈美国的多元文化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中文核心刊物), 2002 年第 2 期。论言语行为的社会文化特征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中文核心刊物), 2002 年第 3 期。中国西部的欧洲研究 《澳门欧洲学会会刊》, 2001 年。语用前提在话语交际中的作用 《外语教学科研论文集》( 2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年。浅论标记项与无标记项 《外国语文研究论丛》,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网址

啥核心都不是,自己封的

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不是你说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前者是新闻出版署评选的。后者是机构评选的。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建于1980年2月,它的前身是南充师范学院主办的《科研资料汇编》,它主要刊登校内外师生及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1980年经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与四川省教委(川高教〔1980〕20号)批准改为《南充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半年刊,限国内发行。1984年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川科管〔1984〕33号)批准《南充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为半年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88年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南充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改为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为四川省期刊登记证:1182号;1989年由于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该刊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8220,国内统一刊号:CN51-1341/N;2003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由此,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报国家科技部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8220;国内统一刊号:CN51-1341/N。2005年9月,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刊号更改为CN51-1699/N,国际标准刊号不变;2006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际标准刊号更改为:ISSN1673-5072,国内统一刊号不变,至此,刊名、刊号一直沿用至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格式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不是核心期刊

啥核心都不是,自己封的

本刊是CNKI《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