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知网壮族文化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1 20:40:28

知网壮族文化论文

集居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域的壮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的文山州以及广东的连山,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有独特的文化,从古百越族群及西瓯、骆越部族开始,就产生了歌圩的风俗,壮语称之为“歌埠”、“隆垌”,俗称之为“歌圩”。“歌圩”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举行,值时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聚集于山坡上或田垌里,对唱山歌,以山歌寻求配偶,或以山歌交朋结友,传达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情感;以歌圩文化构筑成为一种歌化与诗化的特殊文化形态。   对于山歌文化的起源,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学者们一致认为,壮族山歌文化是在壮民族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民族传统。关于壮族山歌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对偶婚说。对偶婚说认为,壮族山歌文化起源于远古的族外择偶(对偶婚制)活动。持这种观点的论者,主要依据的是相关古籍和民族或地方志中的有关记载和民间传说。二是娱神说。娱神说观点存在争议。坚持该观点的论者认为,壮族山歌文化源于古代的民间宗教信仰,古人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通常祈求神灵保佑,便以歌赞神和乐神。山歌文化便源于此。质疑该观点的论者认为以情歌为主体内容的山歌文化不可能在严肃的娱神过程中产生,并认为用宗教解释山歌文化的产生缺乏科学性。以上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山歌起源的两种不同看法,虽说起源还没有弄清楚,但学术的讨论,确实可以指给我们不同的研究方向,促使我们更好地前进。 歌唱文化的风俗,代代传承,成为壮族一种特色文化,其典型就是以歌仙刘三姐为代表,她是歌圩的“儿女”,是壮族山歌文化的符号、形象代表;以当代观点来说,她亦是一种品牌。20 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府将壮族歌圩定为“三月三歌节”。每年的歌节活动,由政府主持,从农村转向都市举行,将之与改革开放的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即以山歌搭台,由经贸唱戏。后来再发展变成了影响广泛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壮族的山歌(歌节)文化推向世界。    山歌文化在整个广西地区分布广泛,其中以百色地区较为聚集,山歌的表现形式类型多样,下面以百色市田阳县的山歌文化作为一个代表,以小见大,粗略地阐述一下山歌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是壮族歌咏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歌咏文化底蕴深厚,有壮、汉、瑶三个民族的各具特色的山歌,以壮族山歌为主体。田阳的壮族山歌有三个歌种:田州山歌、古美山歌、德保山歌。三个民族的山歌都反映出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山歌作为壮族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际手段是各种歌俗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歌师、歌手们的学歌、教歌经历透示出“熏陶+口传+歌书+磨练”传统的山歌传承模式。传统社会山歌的传承动力反映了社会的“奖惩”理论:对文化规范的遵守是通过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积极的奖励和消极的惩罚来实现的,从而形成“文化迫力”,而也正是社会、时代的变化导致“文化迫力”的改变,是使山歌传承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  田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右江中游,总面积 平方公里,辖 15 个乡镇,152 个行政村,总人口 33 万,境内居住壮、汉、瑶等民族,其中壮族占约 90%。境内有平原台地、丘陵、山地三种地形,中间低、南北高、东西狭、南北宽,素有“两山一谷”之称。南部石山区为喀斯特溶岩地貌,北部土山地区为砂页岩地貌。全县有大小河流 12 条,以右江为主干河,自西向东流经6 个乡镇。田阳县地处低维度,靠近北回归线,属南亚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平均气温 18-22℃,年无霜期多达 307-352 天,能够满足一年三熟需要。如此自然条件之下,田阳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西南蔬菜基地,盛产芒果,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芒果之乡”。农业的发达使田阳成为百色革命老区率先脱贫县之一。   在唐代以前,壮族地区尤其是桂西一代,仍处于原始氏族部落制末期的社会状态。壮族先民为农耕部落,散居在崇山峻岭和丘陵地带之中,封闭的自然经济和天然的交通险阻,不仅对外交往缺乏,各个部落之间各自为政,也没有密切的联系,“往往推出一长者为王,也不能远相统摄”。这样长期稳定的社会形态使壮族原始社会的解体十分缓慢。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田阳属秦属象郡。汉武帝平定南越王赵佗,在岭南建立在较为严密的郡县制度,田阳属增食县。这期间虽然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壮族地区的统治,但仍未达到直接统治的程度,只能仍然“以其故治”的治理措施(《资治通鉴》卷21);到东汉中央对岭南少数民族地区“羁縻而绥抚之”,为羁縻制度的开端。唐代以前,田州居民被称为“獠民”和“猎民”,宋代称为“西源蛮”和“广源蛮”,又称“土人”。宋时,朝廷认为田州土人“风俗荒怪”、“婚姻野合”、“杀人祭鬼”,或“掘人坟墓,藏其骸骨”等等,难以控制,于是设置羁縻田州,实行土官制,采取“以土人治土人”的办法治理。宋崇宁年间(1102-1106 年),岑翔率兵平定右江一带诸峒(其组织形式类似部落),并定居田州,田州土司制度从此形成,岑翔为田州岑氏土官始祖。自此至清光绪元年(1875 年)改土归流。这种“树其首长,使其绥抚”的以夷治夷的统治政策,使田阳壮族地区氏族部落的社会结构及其生活方式的解体十分缓慢。社会进程的缓慢影响到文化的发展,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田阳壮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原始古朴色彩。这些在图腾崇拜、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上都有反映。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缓慢的社会进程使田阳壮族文化的发展如一条缓缓的稳定流淌的河流,是田阳壮族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重要因素。   田阳县是百色地区建置最早的县,壮族文化资源灿烂丰富,民族风情浓郁。2002年布洛陀文化遗址在田阳县的敢壮山发现,敢壮山被认为是壮族文化的发祥地。田阳县内保存有许多古老的、原生态的壮族文化,如歌咏文化、布洛陀文化。田阳壮族民间普遍喜爱对唱山歌,歌咏文化发达。李调元《粤东笔记》:“东西粤皆尚歌,而西粤土司中尤盛。”壮族人们的生活意愿、理想追求、情感交流、生产知识、历史故事、道德规范、天文地理、物候气象等,都以歌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以歌代言,无处不唱,无事不歌。民间崇拜鬼神,信仰布洛陀,布洛陀神话、传说、古歌、《布洛陀经诗》在民间普遍流传,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开始到三月初九,在敢壮山上举行大规模的祭拜布洛陀活动,并形成敢壮山歌圩。  在田阳,田州山歌最丰富,流行的区域最广泛。田州山歌主要流行在田州镇、百育、头塘、玉凤、坤平、那满、那坡等乡镇,范围为右江河谷及田阳北部土山地区;田州山歌有欢歌、赞歌、孝义歌、目莲土经歌、结义歌、情歌等四十多种;曲调为微调式,一调多用,问字要音,句式结构及押韵均较自由,多以五言为一句,长短句为补,内容多少不论,最短四句,最长可达数十至百行,以抒情见长。如《启歌》:想乐出家门,想欢上山岭;乐就乐正月,欢就欢早春。三月雨淋地,四月把田耙;夫妻忙做活,送饭到田埂。另一首《问巾歌》:男:今日阳光热似火,出汗没有巾来抹,用手抹太辣,妹送巾给哥。妹:哥问妹要巾,妹妹对哥说,巾挂在星上,巾挂太阳角,哥要就判断,别要石头来打落。  有些歌俗是单纯因唱山歌而成俗的,如一些歌圩、歌会,而很多歌俗是伴随其他的民俗事像出现,或是因为其他民俗事像的出现而出现。通观壮族人们唱山歌的时间、场合,往往是重要的或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场合,如出生、满月、祝寿、婚典、丧礼等人生礼仪,或者是某个纪念性节日,破土动工、上梁、如火等等,在这些时间、场合中,人们聚集在一起。人多而有交流,山歌作为最能够表情达意的言语方式而成为人们的首选。在壮族民间普遍的以歌代言,已经证明了山歌比言说更能表达出人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母娘岩与敢壮山歌圩》的民间传说中就已经表明山歌比言说更佳的表达功能:祖公布洛陀接受了子孙们的祝寿,为表达自己高兴之极的心情而唱起山歌,子孙们在这样重大的场合也是用山歌与各方远道而来的亲人们倾诉思念之情,相互交流。要言之,山歌的能够充分表情达意的特长使它成为一些重要社交场合的首选交流手段。如在人生礼仪的几个阶段所唱的特定的歌,都是为了交流,表达言说无法表达的意思。可以说,在壮族人们的心目中,山歌是一种比言说更高级的表达手段和工具。人们在唱山歌、对歌的时候,享受的是思想交流的快乐和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后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2004 年的春节举行的山歌比赛,玉凤一位 28 岁的女歌手获得冠军,上台领了奖她用山歌向评委们致谢,表达自己获奖是得到了评委们的支持,时任评委的黄达佳马上用山歌回应说,阿妹唱得好,是自己有水平,与评委们无关。这样一推一脱,两人竟仅仅因为相互赞扬、相互谦虚而在台上就唱了 40 分钟,最后因时间关系才依依不舍的结束。歌咏文化是生命体验的文化。不进入那个生命体验阶段,就不能进入那个文化状态。文化不只是学到的,还是体验的结果。到歌场中体验,在对歌中体验,体验越多,理解越多,爱之愈深。2004年敢壮山歌圩上一位田东来的老歌手形象的道出为什么对歌的人能够如痴如醉,胶着在一起,越唱越有精神:“像牛打架,不觉得累。”这完全是壮族人本性的自然、本真的流露,生命的激情燃烧。在这种燃烧中体验快乐。唱歌已经成为生命的一种需求。壮族人们在不断的寻找体验的机会,在生活中本性的不断流露,生命激情的不断燃烧,于是在壮族人们对生活中才会出现如此多的歌俗。  综上对田阳山歌为代表的壮族山歌的分析,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有力地加强了壮民族的民族情感的延续,为壮民族文明的传承﹑为区域壮民族文化的重构﹑为先进文化的建设以及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家免费使用知网的方法还是有很多的,在这里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作为一名科研小白,一开始我也不知道论文是可以免费看的。当时在知网上充了好几十块钱,购买了好几篇论文,后来才发现,使用学校的账号或者是使用一些其他的途径进行查阅文献,是不需要花钱的,因为我们学校所在的单位已经把钱付完了。

我需要提醒广大读者朋友们的一件事情就是。如果你想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单单使用知网是不够的,你还要尝试着去阅读外文的文献。

我一直都明白一个道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我想要教给你打渔的技巧。

如果你有不懂的问题,可以试着去哔哩哔哩上去查找,那里面几乎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难题。

壮族三月三知网论文

三月三,是我们壮家扫墓的节日。

我的家乡在广西扶绥县,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妈妈回岜盆老家去扫墓。一大清早,爷爷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饭。红色,这就是用红蓝草染成的;黄色,这就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这就是用枫叶染成的;紫色,这就是用紫叶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钣香喷喷、亮晶晶,一闻到那股清甜的香味,总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团放到嘴里。

三月三是登高看风景的日子。扫完墓,大人们就带着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围的风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学的逐羊景区与游泳山泉银泉山庄,还可隐约望见远处的县城,风光美极了。

三月三也是我们壮族唱山歌的节日。青年男女成群结队来到歌坡唱起情歌,穿着壮族节日盛装的大伯大婶们也聚集在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哟尼罗……你来看罗!左江两岸好风光哩……”录相播放到市里的电视上,她们还得过市里的奖状呢!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三月三。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壮语中被称作窝墩、窝岩,意为出野外玩耍。由于这种活动相互酬唱,彼此对歌,所以古代人之为墩圩。

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三月三是我们的传统风俗。三月三这天要吃地菜煮鸡蛋,传说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娘娘为了能让人少受些苦难就让观音洒一些仙水。一种名叫地菜的植物吸收了这些水,变得有灵气了,在三月三日这天吃了地菜煮蛋就能除去痛苦,这个传说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这儿的人大多在农历三月三都会吃地菜煮鸡蛋,除了吃煮鸡蛋还要喝地菜煮出来的汤。爷爷奶奶说:“农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这个荠菜就是地菜,到现在我们还保留着这个传统的习俗。

似乎不经意间,春天就彻头彻尾地来到了我们身旁。依稀记得二十多年前的自己,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用一条花手绢随便一系,一只蝴蝶就蹁跹于头顶了。经常唱着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不知不觉间今年的三月三就划过去了,如流星般,让人来不及咏唱,来不及喟叹,一年韶华又溜走了。

校园里的红玉兰、白玉兰开了,那么雍容华贵,那么娇艳欲滴。只是,刹那间,就凋零了吧?呵呵,有点伤感呢,好久没有这种情绪了。三月,是我出生的月份,有多久,不再盼着过生日了?已经记不清了。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忙,因为累;孩子大了,却因为害怕。害怕一年一年又一年飞速流逝的岁月,害怕岁月的飞刀无情地在脸上留下的记号,害怕扪心自问时的无言以对,害怕过生日后自己又老了一岁。呵呵,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的脆弱!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我吃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我和妹妹拣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

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来;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碰蛋开始,村口顿时热闹起来,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个蛋被碰破,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我和妹妹拿四个鸡蛋、四个鸭蛋,和伙伴碰起来,结果三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皮吃掉。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色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

我们回到家里,只见妈妈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热气腾腾的鱼、肉、菜摆满一桌。这时,爸爸笑盈盈地拎来几瓶好酒,同邀来的亲戚好友开怀畅饮。一桌人高高兴兴地吃饭、喝酒,欢笑声在屋里回荡着。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五色糯米饭。

传说,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帝手下为臣。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亲往壮乡视察,用计使皇帝免去皇粮。土皇帝后来发觉上了当,把特桂视为眼中钉,下令捉拿他归案。壮乡百姓闻知,连夜送特桂上山躲藏。皇兵捉拿不着,就放火烧山,那天正是历三月初三。皇兵走后,乡亲们在一棵大枫树洞里找到特桂尸体,含泪把他葬在枫树旁。以后的每年三月三,壮人就用枫叶等植物颜汁把糯米染成红、黄、紫、黑等色,蒸熟后拿到山上祭祀特桂。

听妈妈说,这就是我们吃的五色糯米饭,黑色象征土地肥沃,红色象征子孙发达昌盛,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色象征富裕,这五色糯米饭组成了生活中人们所需要的追求。到现在我终于明白妈妈为什么那么喜欢做糯米饭。

今年离三月三还差四天,妈妈就开始张罗着做糯米饭了。她从老家摘回蜜蒙花、红兰草和紫兰草,又去超市买回二十斤糯米。她先把红兰草和紫兰草剪成细细的,再用水把它反复冲洗干净,把烧开的热水倒入分别盛紫兰草和红兰草的盆中,然后使劲儿地搓呀搓。站在一旁的我和哥哥也加入其中,和妈妈一起干了起来,可我们稚嫩的手一碰热水,手被烫红了,像被烤熟的鸡翅。大概搓了二十分钟,盆里的水越来越紫,越来越红了,妈妈就打捞草叶,过滤汁水,把糯米分别倒入紫水和红水中浸泡。蜜蒙花就更简单了,直接放在水里煮几分钟,黄颜色就自然出来了。等水凉了,就可以浸泡糯米了。

妈妈告诉我:“明天就可以蒸糯米饭啦!”我开心地说:”我好期待明天新鲜出炉的糯米饭啊!”

第二天一大早,我喜滋滋地跑进厨房一看,哇!紫色的,黄色的,红色的,这些颜色好美啊!妈妈捞起糯米,盛放在蒸锅里,还用红色的糯米粒在紫色的糯米上写着“三月三”三个字,就可以开火蒸了。我按捺不住,着急地在等待着。

大概蒸了三十分钟,锅里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弥漫全屋,我巴不得掀开锅盖,妈妈立马止住我,说:“再等等,小馋猫!”仿佛过了一个世纪,糯米饭终于出锅了,色泽那么鲜艳,是晶莹透亮的,是五彩缤纷的,美得如同一个个绒花。我看得垂涎欲滴,立马抓起一团糯米饭往嘴里塞,滋润柔软,吃起来让我回味无穷,不禁啧啧赞叹道:“太好吃了,真是色香味俱全啊!”

五色糯米饭,成为壮家人最爱吃的美食之一,我爱壮家糯米饭,我爱我们的民族,我为自己是壮家一员而感到骄傲、自豪!

充满奇风异彩的壮族节庆,多数是以村寨或家庭为中心的。说到交际最广泛、规模跨州过县、可以把所有人都牵动起来的节庆,莫过于三月三的歌墟。

壮族人的能歌善舞是举世闻名的,他们以歌来讲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泄情绪,自古以来就有以歌会友、赛歌选贤能、以歌传情择偶、赛歌择婿等风俗,逐渐形成“歌墟”这种以歌为主的节日盛会。

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壮乡处处成歌的海洋。盛装打扮的人们向“歌墟”涌去,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据说“歌墟”便是为纪念刘三姐而起的。

人们敬过刘三姐后,即争相亮七歌喉相对唱,歌声此起彼落。打擂台式的对歌是最有趣的,应对双方或单对单、或组对组,歌词往往都是脱口而出,即兴“爆肚”,以难倒对方为胜,当然大不乏戏谑诙谐之词,逗得听众哄堂大笑。

节日期间,不但有欢歌笑语,还有抢花炮,耍杂技、舞龙舞凤、演壮戏等各种文娱活动;而最终硕果累累的,却是造就双双对对的美好姻缘。

实际上,壮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视为他(她)们的“情人节”,谁不想抓住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际机会,觅得意中人呢?这时,传情择偶的对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开。通常先是小伙子唱“游览歌”观察特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声回应,彼此有倾慕之心,就唱爱慕歌。若姑娘觉得小伙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会悄悄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球赠给意中人。

绣球是用12块花瓣结成的一个圆球,每瓣代表一个月份,它是壮族人的传情信物。有的专访,歌墟场上还会搭起彩棚让男女青年互抛绣球,那场面既欢乐又让人感到情意绵绵,煞是动人。隆重的歌墟往往要一连狂欢几天。而近年来,壮族歌节更发展成为“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云集而来,自然,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应了。开始,外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

第二天,外婆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

紧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外婆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经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种植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可是当外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

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就是我们壮乡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时间在飞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来到的“三月三”,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兴。

晚上,妈妈就开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准备。首先妈妈拿来红兰,炒一下就滚热水,就把红兰泡入水中,妈妈就用手co着红兰,不过多久,红兰便冒着热气,水变成红紫颜色的,香透。我想……彩妈妈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红兰水,等到明天早晨蒸。听妈妈说明天蒸,我焦急。但还是得明天吃上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因为明天是“三月三”嘛,这只是准备。然后,妈妈做另一种食品,就是鸡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来,穿上衣裤就闻到一股糯米饭的香味。于是,我赶忙来到厨房。早起的妈妈见我说:“快快来吃糯米饭。”我兴奋地欢呼起来,拧开饭jin的盖,哇,好香啊,只见饭jin里乘着美丽的糯米饭,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一会儿,妈妈又递给我鸡蛋,我惊喜极。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鸡蛋来。原来这些美味食品是妈妈一清早起来做的。我想:这天,有的小朋友还结个鸡蛋网,挂在胸前,网里放着个红通通的鸡蛋。我们还拿着鸡蛋,和别的同学斗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色的糯米饭,肯定是它表示着使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利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们小孩呢感快长快长,健康成长呢。

尽管距中国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还有2天,但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已经进入狂欢状态——各地民众忙着享受各种民俗活动,包括唱山歌、抛绣球,上刀山以及祭祖等等。

庆祝活动在4月17日前后陆续开始,南宁市一些学校还将“三月三”歌圩搬进校园,并展示少数民族歌舞和民族体育比赛等,以增进学生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理解。而在一些社区,民众在歌舞之余还一起分享了艾叶糍粑、5色糯米饭和三角粽等传统美食。

古代女子有抛绣球招亲的习俗,每年三月三,少数民族的节日时,少男少女对唱山歌,女孩觅得心目中爱郎,便将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作为订情信物——在南宁举行的“三月三·赶大圩——华南城首届民俗文化商贸节”上,也举办了广西首次巨型绣球展,素有“中华巧女”之称的黄肖琴现场展示巨型绣球制作工艺,为民众展示中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同样是由广西电视台综艺频道携手华南城举办的活动,还有“狮子上刀山”、免费抓猪鸡鱼、跳火绳、打火球、下火海、抢亲、顶竹等特色活动。

四月二十一日是农历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在节日期间,由广西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在全区各分会场以“欢度‘壮族三月三’,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为主题,将举办15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诸如骆越祭祖大典、“三月三”歌圩以及各类民俗文化节日,也将井喷上演。

阳春四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了一个节日,大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这,就是我们的“三月三”!

大家一定想问,三月三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三月三有多种不同的来历,但最著名的非“刘三姐”莫属。

相传,刘三姐的歌声婉转动听,被誉为“歌仙”,但她的山歌里,揭露了财主们犯下的滔天罪行,财主们对刘三姐恨之入骨,于是趁其上山砍柴的时候让她跌入山谷身亡。于是人们在歌仙逝世的三月初三唱山歌来纪念歌仙。这,也就形成了三月三最有名的习俗,歌圩节。

三月三不仅仅是壮族的节日,也是汉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在一些地方,三月三甚至比过春节更重要。

三月三这一天,壮族人民家家户户制作五色饭,染彩色蛋,穿上节日盛装,赶去参加“歌圩节”。“歌圩节”的地点一般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歌圩节”一般持续两三天,附近的群众无论相识与否,都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歌圩节”上,各村的花季少年,纷纷三五成群地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男青年先唱“游览歌”,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邀请歌”。得到女生回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了解后便唱“爱慕歌”和“交情歌”。分别时,唱“送别歌”。歌曲随心所欲地编,随心所欲地唱。亲切感人。

这,就是三月三,我们的三月三!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很多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三月三歌圩节。 在我国三月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现在,每一个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壮族的三月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壮族的特色,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与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是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时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能算是歌, 但是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正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与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现在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与绣球一直流传至今。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一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也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如今在我们家里,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过节,但是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这样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壮族人民能歌善唱,每年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以农历三月初三最为隆重。大的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是壮族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 ,吃五色糯米饭、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等,预祝五谷丰登。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广西宁明、龙州等地的断崖陡壁上留下了壮族先民绘制的众多崖壁画。铸造和使用铜鼓在壮族已有2000多年历史。壮锦是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

壮族的婚姻,过去是父母包办,但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仍有此俗。住房多数与当地汉族相同。部分地区居民住二层干栏,楼上住人,楼下养畜堆物。近年来已有改变,实行人、畜分居。服装大部分和汉族相同,但还有许多地方仍保留着本民族服饰特点,且各地不一。男子多穿唐装。衣料过去多为自织的土布。过去有文身习俗,现已改变。饮食方面,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主食大米和玉米。年节时,用大米制成各种壮族妇女粉、糕。妇女有嚼槟榔的习俗。结婚送聘礼时,必赠槟榔。除祭祀祖先外,还有自然崇拜,如祭祀山神、水神、太阳神等。唐宋以后佛教、道教先后传入壮族地区。近代有传教士到壮族城镇建立、天主教教堂,但影响不大。

每年农历三月,正是风和日丽,春花灿烂的时节,我们广西壮族同胞也迎来一个传统盛大的节日——三月三。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广西壮族三月三节 作文 ,欢迎阅读。

充满奇风异彩的壮族节庆,多数是以村寨或家庭为中心的。说到交际最广泛、规模跨州过县、可以把所有人都牵动起来的节庆,莫过于三月三的歌墟了。

壮族人的能歌善舞是举世闻名的,他们以歌来讲述事情、表露情感、渲泄情绪,自古以来就有以歌会友、赛歌选贤能、以歌传情择偶、赛歌择婿等风俗,逐渐形成了“歌墟”这种以歌为主的节日盛会。

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壮乡处处成了歌的海洋。盛装打扮的人们向“歌墟”涌去,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米饭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据说“歌墟”便是为纪念刘三姐而起的。

人们敬过刘三姐后,即争相亮七歌喉相对唱,歌声此起彼落。打擂台式的对歌是最有趣的,应对双方或单对单、或组对组,歌词往往都是脱口而出,即兴“爆肚”,以难倒对方为胜,当然大不乏戏谑诙谐之词,逗得听众哄堂大笑。

节日期间,不但有欢歌笑语,还有抢花炮,耍杂技、舞龙舞凤、演壮戏等各种文娱活动;而最终硕果累累的,却是造就了双双对对的美好姻缘。

实际上,壮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视为他(她)们的“情人节”,谁不想抓住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际机会,觅得意中人呢?这时,传情择偶的对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开。通常先是小伙子唱“游览歌”观察特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声回应,彼此有了倾慕之心,就唱爱慕歌。若姑娘觉得小伙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会悄悄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球赠给意中人。

绣球是用12块花瓣结成的一个圆球,每瓣代表一个月份,它是壮族人的传情信物。有的专访,歌墟场上还会搭起彩棚让男女青年互抛绣球,那场面既欢乐又让人感到情意绵绵,煞是动人。隆重的歌墟往往要一连狂欢几天。而近年来,壮族歌节更发展成为“广西国际民歌艺术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云集而来,自然,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了。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乡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时间在飞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来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兴了。

晚上,妈妈就开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准备。首先妈妈拿来红兰,炒了一下就滚了热水,就把红兰泡入水中,妈妈就用手co着红兰,不过多久,红兰便冒着热气,水变成了红紫颜色的了,香透了。我想……彩妈妈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红兰水,等到明天早晨蒸。听了妈妈说明天蒸,我焦急了。但还是得明天吃上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因为明天是“三月三”嘛,这只是准备。然后,妈妈做另一种食品,就是鸡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来,穿上衣裤就闻到一股糯米饭的香味。于是,我赶忙来到厨房。早起的妈妈见了我说:“快快来吃糯米饭了。”我兴奋地欢呼起来,拧开饭jin的盖,哇,好香啊,只见饭jin里乘着美丽的糯米饭,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了一会儿,妈妈又递给我鸡蛋,我惊喜极了。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鸡蛋来。原来这些美味食品是妈妈一清早起来做的。我想:“……”这天,有的小朋友还结了个鸡蛋网,挂在胸前,网里放着个红通通的鸡蛋(那时__)。我们还拿着鸡蛋,和别的同学斗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色的糯米饭,肯定是它表示着使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利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们小孩呢感快长快长,健康成长呢。

每天早上,我都会吃早点,每每来到早点摊前,看着什么包子、饺子、粑这些,我总是了了解决,吃着吃着就想起了每年三月三奶奶做的腊肉韭菜粑。我趴在座位上陷入了沉思。那是去年的三月初三,在我们这管这天叫鬼节,又叫粑节。

快到粑节了,那个星期天我早早的起床,拉着妹妹,到野外采了好多的韭菜,奶奶也提前把米淘洗干净晾晒干磨成了粉,就等着粑节的到来了,去年的粑节正好也是 清明 节,我们祭祖回来后,奶奶就在忙活了,正在那和粉,里面放了韭菜和腊肉丁,我蹲在奶奶旁,问奶奶为什么三月初三叫粑节,为什么要吃粑。奶奶告诉我,在我们这有这么个说法,这要从女娲造人说起,女娲在第七天造好了人,但是她已经很累了,仙气不足,给人灵魂时,没附在肉体,风一吹就飘到野外了,每到三月三那天,野外的一种野韭菜气味最浓,人的灵魂都被吸引了,附在了上面,女娲就叫人去吃这种野韭菜,还要吃米糊,这样就归位了,后来人们就将这种韭菜加米粉掺和在一起做成粑,吃下,灵魂就不再飘走了,粑魂粑魂,再说韭菜粑谐音久财发。我听了,觉得有点迷信,但总算也是一种期盼,期盼平平安安,财运大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奶奶揉了好多粑,我在灶下添柴,奶奶在锅里放了些油,把揉好的粑放入锅中,煎几分钟后又翻转过来再煎两三分钟,奶奶说“好了,别再添柴了。”还没等奶奶装起来,我就从锅里抢出一个,那个烫的我左手换右手,香气扑鼻使我忘记了痛,妹妹大老远就喊着“好香好香”,冲进厨房把我手中的粑,抢了去,我还没来得及看清呢,奶奶边说别急别急,多着呢,又从锅里取出一个用纸包着放到了我们的手里。我望着这焦黄的粑,直流口说,我轻轻咬了一口,外脆里嫩,既有腊肉的香味,又有韭菜的清香,好吃极了,我越吃越带劲,一个粑不知不觉就下肚了。我看看妹妹,只见她双手捧着,从四周吃起,一个圆形最后成了圆点被她塞进了嘴里,最后还用舌头向嘴唇四周捞了了一下,就像牛吃草一样。

奶奶拿了两个用碗装着放在锅台里边,供灶神,然后用筷子夹起慢慢地吃着,嘴角还一厥一厥的,每吃一口都用舌头舔一下嘴唇。我一口气吃了六个,妹妹说她也吃了六个。实在肚子装不下,那个好吃真是没的说。恨不得扒在锅沿吃。可惜爸妈常年在外打工,没能吃到奶奶的美味,我想,他们在外也作了家乡的这种粑吧,因为今天可是三月三啊!吃完后,妹妹挺着个大肚子大摇大摆的一手拿着一个出去了,我也不甘落后,也拿着两个藏了起来,等能吃时在来享受。还叮嘱奶奶说,晚上还要吃这粑。想着想着,口水都流进了装早点的袋子里。快到三月三了,我又可以尝到奶奶的,腊肉韭菜粑了。三月三,真好。

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在黔西南州主要分布在南北盘江两岸。我老家是布依族,居住在贞丰县平街乡的北盘江岸边。布依族有许多民族节日和风俗习惯,让我记忆最深刻的节日是布依族三月三。

我们布依族村子每年由五家人轮流做东,牵头组织做每年的节日活动。三月三的节日由东家开会决定收钱的多少,然后分头告诉各户,大家按照规定的时间把钱交上,东家在节日的前一天把东西准备好。

节日当天,小孩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新服装,欢快的跳舞,尽情的歌唱;年轻的哥哥姐姐在做古歌比赛;阿姨们上午在家里打糍粑,下午去藏山;叔叔们杀猪祭山祭祖。

神秘的仪式在寨中的古树下进行,只有大男人才能参加,做一些神秘的活动,我们不知道。仪式开始前,由东家和先生在村边路上的树枝上挂稻草绳作为标记,有专人看守着。东家大喊:“各家各户藏山喽!各家各户藏山喽!……”家家户户纷纷关门上山,就开始藏山。仪式开始了,外面的人不能进村,也不能路过村子,否则将受到惩罚。仪式结束后,东家又大喊:“各家各户回家喽!各家各户回家喽!……”大家回家做饭祭祖。

在山上的活动有古歌比赛、吹木叶比赛、斗牛比赛、放风筝比赛等等。

古歌比赛在树林里进行,男女分为两派,一边问一边答,场面非常热烈。答对的大家热烈鼓掌,答错的大家嘲笑他们。比赛一直持续到傍晚,大人叫回家时才收场,大家依依不舍地分手了。

参加布依族过三月三,你会觉得非常有趣!非常奇妙!非常神秘!

今年,我第一次到乡下外婆家去过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节日。壮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饭特出名,我是早有耳闻的。一听见五色糯米饭这个词,我嘴都谗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饭的程序给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应了。开始,外婆把枫叶放在臼中捣烂,晒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还说,这枫叶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继续做。

第二天,外婆把叶渣捞出来滤净,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体。黑色染料液体要放入锅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着把黄栀子的果实提取,再将黄栀子捣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黄橙色的杂料液体。紧接着,外婆又用同一品种而叶片形状不同的红蓝草经水煮而成的红色杂料液体和紫色杂料液体跟糯米浸泡。外婆还告诉我说,这些植物叶片稍长的,颜色就稍深点,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的,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经外婆这么有一讲,我才知道:原来一 种植 物还会有两种颜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说,用这些杂料浸泡过的糯米分别放在锅里蒸十几分钟,就能得出各种各样的糯米饭。说着说着,我口水都流了,真想很快就能吃到五色糯米饭啊!

可是当外婆还没有做好五色糯米饭时,邻居的小伙伴已经来叫我去赶歌圩了。我听了立刻欣喜若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赶歌圩呀。我和小伙伴边走边聊天起来,虽然他们说的壮语我一句也听不懂,但是从他们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壮族人民是很热情好客的,就连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一个土坡上,只见一对对青年男女肩并着肩在土坡上对歌,周围都围满了观众,真是热闹非凡啊!他们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从那些叔叔阿姨脸上的表情来看,我猜想他们唱的应该是喜庆的山歌。听到他们的歌声,我突然想起现在中央电视台正在播放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里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选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语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态唱法”,我想:这些叔叔阿姨们唱的调子大概也应该是原生态唱法吧。

看着看着,我忽然想外婆还在家给我做五色糯米饭呢,于是我赶紧往家跑去。刚回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清香味从门缝里钻出来。我赶紧跑进家去,只见饭桌上摆满了香喷喷的五色糯米饭,它们的颜色分别是:红、黄、黑、紫、白五种。我连忙盛了一碗糯米饭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那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缤纷、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味道鲜美、纯正平和、且有微甘、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如今,已经过了一个多月,可是每当想起外婆做的五色糯米饭,那浓浓的亲情和纯纯的友情便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我爱美丽而迷人的家乡,更爱家乡勤劳热情好客的壮族人民!

春天来了,春姑娘从南方赶到我们身边。小草是她充满阳光的眼睛,小花是她五光十色的衣裳,解冻的小溪是她送给大家的歌声。

“二月二,搓麻线,三月三放风筝。”三月初三,许多地方都有放风筝的习俗。这一天,大家纷纷走到户外放风筝,既陶冶情操,又锻炼身体。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喜欢放风筝。

周末,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李明、李欢和李丽一家人早早地来到郊外放风筝。李丽拿了一只蝴蝶风筝,李欢和李明拿了一只燕子风筝。

开始放风筝了,三个孩子兴冲冲地来到一片空空的绿草地上。李欢迫不及待地把风筝举到头顶,大声喊:“燕子来报喜喽!”

“小燕子,飞高一些,再飞高一些。”李丽高兴地说。可当她抬头看时,发现有一只老鹰正在天空盘旋,像是在觅食。李丽便皱起了眉说:“你还是别把这个燕子风筝放上天吧!放上天他会被吃掉的。”

李欢笑了,接着说:“那是一只老鹰风筝,不会吃燕子的。”

李丽定睛又看,还真是风筝。

远处,爸爸妈妈早就把三角形的风筝放上了高空。风太大了,妈妈的头发随风"舞蹈",连他自己也没注意到。

渐渐地,放风筝的人渐渐多起来,天上的风筝也逐渐多起来,蜈蚣风筝、红鲤鱼风筝;有的刚飞过头顶,有的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个黑影子;有的在空中翻着跟头,有的直冲云霄……真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天空中,还飘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在漫无目的的飞!那是放风筝的人故意放飞的,因为他们想让风筝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带给远方的亲人。

快乐的三月,美好的春天。

今年的三月三假期我已经盼望很久了,我想让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们去田林岑王老山,到叔叔家好好玩一玩。

我正想着要去叔叔家玩什么,电话就“铃铃铃”地响了,妈妈刚接过电话,叔叔和蔼又亲切的声音就从我耳边响起。“今天要不要来我们这里过三月三啊?”妈妈还没来得及回答,我和弟弟们就不约而同地点起了头,妈妈看我们这样子便答应了。随后,妈妈就把我们带上了她那马力十足的越野车,驱车往叔叔家去。待车子驶上了山,我往窗外仔细一看,哇,好高啊!白色的云若隐若现,蓝蓝的天更加美丽,阳光照在云层上面,就像一团仙粉色的棉花。这时的我居高临下,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巨人,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脚下。

过了许久,我们到了叔叔家。一进门就看见一口大锅和一大群正在忙碌的人。过了一会儿,只见二婶端着一盘五颜六色的植物叶子走了过来。我弄不清二婶要干什么,决定看个究竟。“二婶,你在干什么啊。”我伸长了脖子。“我要把这些植物的颜色弄到糯米上,这样,就可以做出美味的五色糯米饭了。”听到吃的,我来了劲。见我在那里馋得直舔嘴巴,二婶就说:“这是壮族的传统小吃,你要不要试试?”光说不干哪里行?我立马学着二婶做了起来,好美啊,有黄色的、紫色的、黑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看得我眼花缭乱,垂涎三尺,着急得都想吃生米了,看着二婶灵活的双手熟练地忙活着,我心里佩服不已。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五色糯米饭就出锅了,大家吃在嘴里美在心里。

吃着自己做的糯米饭,我心里美滋滋的,今年的三月三可真是过得有趣又充实,我要把三月三这些习俗继续传承下去。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状语交“窝埠坡”、“双龙洞”。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 唱歌 。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 武术 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们壮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蒸糯米饭、煮彩蛋。

三月三的早晨,天刚蒙蒙亮,妈妈就已经把蒸好的五色糯米饭倒进大圆盆里,热腾腾地活像一个鲜花竞艳的花盘。我吃了几口糯米饭,就来到妈妈身边,帮她选蛋煮蛋。妈妈说:煮蛋的时候,火不要太旺,以免蛋在锅里开裂。等水开后,你在一旁用筷子将蛋上下翻一翻,好让它们受到均匀的热度,蛋在锅里就安然无恙了。妈妈说完就忙别的去了。我照着妈妈说的煮好蛋,并把这些蛋涂上七彩颜色,码在竹篮里就像一篮五颜六色的贝壳。

你可知道,碰蛋比赛是三月三孩子们的最大乐趣。我和妹妹拣了几个又尖又大的彩蛋,朝村口跑去,找伙伴们展开碰蛋大战。

村里的伙伴也纷纷来到村口。我们有的把蛋放在衣兜里,走得慢慢的,生怕蛋在衣兜里打起架有的把蛋放进毛线网袋里,挂到胸前;有的两手中各拿一个蛋,兴冲冲地跑来。碰蛋开始了,村口顿时热闹起来,小伙伴们这一群那一伙地围在一起碰蛋比高低。啪!一个蛋被碰破了,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笑声。

我和妹妹拿了四个鸡蛋、四个鸭蛋,和小伙伴碰了起来,结果三赢五输,我们把碰破的蛋一个个剥开皮吃掉了。小伙伴们也在剥蛋,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用涂满各种颜色的手抹着沾在嘴边的蛋,笑了。

我们回到家里,只见妈妈正把一碗碗、一碟碟热气腾腾的鱼、肉、菜摆满一桌。这时,爸爸笑盈盈地拎来了几瓶好酒,同邀来的亲戚好友开怀畅饮。一桌人高高兴兴地吃饭、喝酒,欢笑声在屋里回荡着。

三月三,是我们壮家扫墓的节日。

我的家乡在广西扶绥县,每年三月三,都要跟我爸爸妈妈回岜盆老家去扫墓。一大清早,爷爷就蒸好了祭奠先祖用的五色糯米饭。红色,是用红蓝草染成的;黄色,是用密蒙花染成的;黑色,是用枫叶染成的;紫色,是用紫叶染成的。蒸熟的五色糯米钣香喷喷、亮晶晶,一闻到那股清甜的香味,总忍不住伸手抓起一团放到嘴里。

三月三是登高看风景的日子。扫完墓,大人们就带着我爬上墓地附近的小山坡,看看周围的风景,可以看到高速公路,也可以看到附近大学的逐羊景区和 游泳 山泉银泉山庄,还可隐约望见远处的县城,风光美极了。

三月三也是我们壮族唱山歌的节日。青年男女成群结队来到歌坡唱起情歌,穿着壮族节日盛装的大伯大婶们也聚集在这里唱起了歌唱美好生活的山歌:“哎哟尼罗……你来看罗!左江两岸好风光哩……”录相播放到市里的电视上,她们还得过市里的奖状呢!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三月三。

广西壮族三月三节作文10篇相关 文章 :

★ 广西壮族三月三节作文5篇

★ 壮族三月三作文5篇

★ 关于壮族三月三作文5篇

★ 广西壮族三月三作文大全

★ 2021广西三月三作文素材5篇

★ 关于三月三的作文

★ 广西壮族三月三国旗下演讲稿范文5篇精选

★ 2020壮族三月三和谐在八桂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

★ 三月三的作文600字满分模板

★ 2020“三月三”线上直播课堂观后感优秀作文5篇

广西壮族文化研究论文

集居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域的壮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的文山州以及广东的连山,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有独特的文化,从古百越族群及西瓯、骆越部族开始,就产生了歌圩的风俗,壮语称之为“歌埠”、“隆垌”,俗称之为“歌圩”。“歌圩”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举行,值时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聚集于山坡上或田垌里,对唱山歌,以山歌寻求配偶,或以山歌交朋结友,传达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情感;以歌圩文化构筑成为一种歌化与诗化的特殊文化形态。   对于山歌文化的起源,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学者们一致认为,壮族山歌文化是在壮民族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民族传统。关于壮族山歌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对偶婚说。对偶婚说认为,壮族山歌文化起源于远古的族外择偶(对偶婚制)活动。持这种观点的论者,主要依据的是相关古籍和民族或地方志中的有关记载和民间传说。二是娱神说。娱神说观点存在争议。坚持该观点的论者认为,壮族山歌文化源于古代的民间宗教信仰,古人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通常祈求神灵保佑,便以歌赞神和乐神。山歌文化便源于此。质疑该观点的论者认为以情歌为主体内容的山歌文化不可能在严肃的娱神过程中产生,并认为用宗教解释山歌文化的产生缺乏科学性。以上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山歌起源的两种不同看法,虽说起源还没有弄清楚,但学术的讨论,确实可以指给我们不同的研究方向,促使我们更好地前进。 歌唱文化的风俗,代代传承,成为壮族一种特色文化,其典型就是以歌仙刘三姐为代表,她是歌圩的“儿女”,是壮族山歌文化的符号、形象代表;以当代观点来说,她亦是一种品牌。20 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府将壮族歌圩定为“三月三歌节”。每年的歌节活动,由政府主持,从农村转向都市举行,将之与改革开放的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即以山歌搭台,由经贸唱戏。后来再发展变成了影响广泛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壮族的山歌(歌节)文化推向世界。    山歌文化在整个广西地区分布广泛,其中以百色地区较为聚集,山歌的表现形式类型多样,下面以百色市田阳县的山歌文化作为一个代表,以小见大,粗略地阐述一下山歌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是壮族歌咏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歌咏文化底蕴深厚,有壮、汉、瑶三个民族的各具特色的山歌,以壮族山歌为主体。田阳的壮族山歌有三个歌种:田州山歌、古美山歌、德保山歌。三个民族的山歌都反映出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山歌作为壮族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际手段是各种歌俗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歌师、歌手们的学歌、教歌经历透示出“熏陶+口传+歌书+磨练”传统的山歌传承模式。传统社会山歌的传承动力反映了社会的“奖惩”理论:对文化规范的遵守是通过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积极的奖励和消极的惩罚来实现的,从而形成“文化迫力”,而也正是社会、时代的变化导致“文化迫力”的改变,是使山歌传承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  田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右江中游,总面积 平方公里,辖 15 个乡镇,152 个行政村,总人口 33 万,境内居住壮、汉、瑶等民族,其中壮族占约 90%。境内有平原台地、丘陵、山地三种地形,中间低、南北高、东西狭、南北宽,素有“两山一谷”之称。南部石山区为喀斯特溶岩地貌,北部土山地区为砂页岩地貌。全县有大小河流 12 条,以右江为主干河,自西向东流经6 个乡镇。田阳县地处低维度,靠近北回归线,属南亚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平均气温 18-22℃,年无霜期多达 307-352 天,能够满足一年三熟需要。如此自然条件之下,田阳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西南蔬菜基地,盛产芒果,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芒果之乡”。农业的发达使田阳成为百色革命老区率先脱贫县之一。   在唐代以前,壮族地区尤其是桂西一代,仍处于原始氏族部落制末期的社会状态。壮族先民为农耕部落,散居在崇山峻岭和丘陵地带之中,封闭的自然经济和天然的交通险阻,不仅对外交往缺乏,各个部落之间各自为政,也没有密切的联系,“往往推出一长者为王,也不能远相统摄”。这样长期稳定的社会形态使壮族原始社会的解体十分缓慢。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田阳属秦属象郡。汉武帝平定南越王赵佗,在岭南建立在较为严密的郡县制度,田阳属增食县。这期间虽然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壮族地区的统治,但仍未达到直接统治的程度,只能仍然“以其故治”的治理措施(《资治通鉴》卷21);到东汉中央对岭南少数民族地区“羁縻而绥抚之”,为羁縻制度的开端。唐代以前,田州居民被称为“獠民”和“猎民”,宋代称为“西源蛮”和“广源蛮”,又称“土人”。宋时,朝廷认为田州土人“风俗荒怪”、“婚姻野合”、“杀人祭鬼”,或“掘人坟墓,藏其骸骨”等等,难以控制,于是设置羁縻田州,实行土官制,采取“以土人治土人”的办法治理。宋崇宁年间(1102-1106 年),岑翔率兵平定右江一带诸峒(其组织形式类似部落),并定居田州,田州土司制度从此形成,岑翔为田州岑氏土官始祖。自此至清光绪元年(1875 年)改土归流。这种“树其首长,使其绥抚”的以夷治夷的统治政策,使田阳壮族地区氏族部落的社会结构及其生活方式的解体十分缓慢。社会进程的缓慢影响到文化的发展,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田阳壮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原始古朴色彩。这些在图腾崇拜、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上都有反映。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缓慢的社会进程使田阳壮族文化的发展如一条缓缓的稳定流淌的河流,是田阳壮族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重要因素。   田阳县是百色地区建置最早的县,壮族文化资源灿烂丰富,民族风情浓郁。2002年布洛陀文化遗址在田阳县的敢壮山发现,敢壮山被认为是壮族文化的发祥地。田阳县内保存有许多古老的、原生态的壮族文化,如歌咏文化、布洛陀文化。田阳壮族民间普遍喜爱对唱山歌,歌咏文化发达。李调元《粤东笔记》:“东西粤皆尚歌,而西粤土司中尤盛。”壮族人们的生活意愿、理想追求、情感交流、生产知识、历史故事、道德规范、天文地理、物候气象等,都以歌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以歌代言,无处不唱,无事不歌。民间崇拜鬼神,信仰布洛陀,布洛陀神话、传说、古歌、《布洛陀经诗》在民间普遍流传,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开始到三月初九,在敢壮山上举行大规模的祭拜布洛陀活动,并形成敢壮山歌圩。  在田阳,田州山歌最丰富,流行的区域最广泛。田州山歌主要流行在田州镇、百育、头塘、玉凤、坤平、那满、那坡等乡镇,范围为右江河谷及田阳北部土山地区;田州山歌有欢歌、赞歌、孝义歌、目莲土经歌、结义歌、情歌等四十多种;曲调为微调式,一调多用,问字要音,句式结构及押韵均较自由,多以五言为一句,长短句为补,内容多少不论,最短四句,最长可达数十至百行,以抒情见长。如《启歌》:想乐出家门,想欢上山岭;乐就乐正月,欢就欢早春。三月雨淋地,四月把田耙;夫妻忙做活,送饭到田埂。另一首《问巾歌》:男:今日阳光热似火,出汗没有巾来抹,用手抹太辣,妹送巾给哥。妹:哥问妹要巾,妹妹对哥说,巾挂在星上,巾挂太阳角,哥要就判断,别要石头来打落。  有些歌俗是单纯因唱山歌而成俗的,如一些歌圩、歌会,而很多歌俗是伴随其他的民俗事像出现,或是因为其他民俗事像的出现而出现。通观壮族人们唱山歌的时间、场合,往往是重要的或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场合,如出生、满月、祝寿、婚典、丧礼等人生礼仪,或者是某个纪念性节日,破土动工、上梁、如火等等,在这些时间、场合中,人们聚集在一起。人多而有交流,山歌作为最能够表情达意的言语方式而成为人们的首选。在壮族民间普遍的以歌代言,已经证明了山歌比言说更能表达出人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母娘岩与敢壮山歌圩》的民间传说中就已经表明山歌比言说更佳的表达功能:祖公布洛陀接受了子孙们的祝寿,为表达自己高兴之极的心情而唱起山歌,子孙们在这样重大的场合也是用山歌与各方远道而来的亲人们倾诉思念之情,相互交流。要言之,山歌的能够充分表情达意的特长使它成为一些重要社交场合的首选交流手段。如在人生礼仪的几个阶段所唱的特定的歌,都是为了交流,表达言说无法表达的意思。可以说,在壮族人们的心目中,山歌是一种比言说更高级的表达手段和工具。人们在唱山歌、对歌的时候,享受的是思想交流的快乐和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后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2004 年的春节举行的山歌比赛,玉凤一位 28 岁的女歌手获得冠军,上台领了奖她用山歌向评委们致谢,表达自己获奖是得到了评委们的支持,时任评委的黄达佳马上用山歌回应说,阿妹唱得好,是自己有水平,与评委们无关。这样一推一脱,两人竟仅仅因为相互赞扬、相互谦虚而在台上就唱了 40 分钟,最后因时间关系才依依不舍的结束。歌咏文化是生命体验的文化。不进入那个生命体验阶段,就不能进入那个文化状态。文化不只是学到的,还是体验的结果。到歌场中体验,在对歌中体验,体验越多,理解越多,爱之愈深。2004年敢壮山歌圩上一位田东来的老歌手形象的道出为什么对歌的人能够如痴如醉,胶着在一起,越唱越有精神:“像牛打架,不觉得累。”这完全是壮族人本性的自然、本真的流露,生命的激情燃烧。在这种燃烧中体验快乐。唱歌已经成为生命的一种需求。壮族人们在不断的寻找体验的机会,在生活中本性的不断流露,生命激情的不断燃烧,于是在壮族人们对生活中才会出现如此多的歌俗。  综上对田阳山歌为代表的壮族山歌的分析,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有力地加强了壮民族的民族情感的延续,为壮民族文明的传承﹑为区域壮民族文化的重构﹑为先进文化的建设以及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提要民俗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

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顺应当今世界旅

游的发展趋势。

广西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旅游资源,只有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

局,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开发民俗文化

旅游,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民俗文化与旅游业两

者更好地融合,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拉

动广西各民族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一、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的概念、特征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概念。

民俗是

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程中创造的民间文

化,包括民间习俗、信仰及广泛流传在民间的

一切技术与文艺。

民俗文化,则是世间广泛流

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

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

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

多彩,有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生产方式、居住

样式、节庆典礼、宗教信仰、传统服饰、民间艺

术、烹调技艺、工艺特产、音乐歌舞等,它以丰

富的文化内涵及特有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广大

的海内外游客。

民俗旅游是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文化旅

游类型,它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为

背景,以各种民俗文化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

源,并通过挖掘整理和再现或艺术加工的手

段,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服务的一种具有鲜明的

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社会经济现象。

它将成为

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

各民族地区多姿多彩的

风土人情、风韵别致的文物古迹、情趣怏然的

民间文娱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

客。

(二)民俗旅游的特征“。

民俗旅游”有着自

身的特征,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质朴的民间性。

民俗源于民间生活,体

现民间生活,包含着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与

语言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总显示出浅显不定

的功能作用,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所不可或

缺的基本手段。

民俗是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而自

然形成,历久传承的文化形态,而非朝廷的、官

府的、寺庙的等上层文化或宗教文化的简单代

表。

因此,民俗旅游应取材于民间风俗,才会显

示出其固有的特色。

2、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民俗体现民族

的生活,并因各民族生存空间不同而各有差

异。

所“谓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正反映出

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民俗旅游的开发

应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不应胡乱建设、猎奇,这

样才使旅游产品具有当地特色和民族气息。

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3、情趣的乐观性。

民间生活追求向上的、

乐观的,应与悲观绝缘,民俗旅游的开发要以

娱乐、审美、认识、教化等功能的习俗为体裁,

让游客在旅行当中感受到生活与劳动的乐趣

与美感,杜绝以迷信、不健康的内容作为民俗

旅游产品去开发。

4、主体的对外性。

民俗源于本地民间生

活,是经过世代相传而存留下来的。

因此,民族

地区对自己的民族本身或当地群众没有太大

的吸引力。

在文化渊源上讲,与民俗旅游创办

主体的血缘关系越远越是具有吸引力,所以国

外或省外游客就成为民族地区最大的客源。

二、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一)民俗文化村、园。

目前,广西建有许多

的民俗文化村(风情园),这是广西最主要的民

俗文化旅游产品。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西

各地先后建成了融水贝江苗寨、贺州瑶族风情

园、龙脊壮寨、三江侗寨、金秀瑶寨,还有正在

凌云县兴建的凌云土司民俗文化村等旅游项

目,使广西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加丰富,更具吸

引力。

游客通过实地的旅游活动,能亲身体会

到广西各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同时

可以间接传播该地的民俗文化,对扩大该地的

旅游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有一定的积极作

用。

(二)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含民族博

物馆)主要是对民族建筑或民俗实物的展示与

介绍。

这类产品以广西民族文物苑为代表,该

苑位于南宁市广西博物馆陈列大楼后面,1988

年建成开放,总投资280万元,占地万平方

米,是以广西民族建筑为主题,苑内有铜鼓巨

雕、镇边大炮,建有壮族“干栏”、瑶家竹楼、苗

家吊脚楼、侗族鼓楼、侗乡风雨桥、毛南族民居

等,还建有榨油、碾米、造纸、制陶、榨糖等民间

手工作坊,均极富有民族乡土气息。

另外,靖西

县壮族博物馆、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博物馆和

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博物馆,分别展出以介绍

壮族、苗族、瑶族历史和民俗风情为主的实物

和图片,特别的壮锦、苗锦和瑶族蜡染工艺品

更是这些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华。

值得一提的

是,我国首座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已于2004年

11月26日在广西南丹县正式对外开放。

(三)民俗旅游节庆活动。

广西有11个少

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

日,且场面盛大,别具民族风情。

如壮族的蚂拐

节、牛魂节,苗族的苗年、芦笙节、

补充:

节,瑶族的盘王节、达努节,侗族的侗年、花炮

节、冬节,仡佬族的吃虫节、拜树节、春耕节,京

族的哈节,仫佬族的依饭节、牛马节,彝族的跳

公节,毛南族的分龙节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节

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浓厚的文化内

涵。

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

史文化节、柳州三月三歌节、阳朔的渔火节和

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现代

节日活动,映托出浓厚的现代文化氛围,同时

也给人们增添了不少的生活乐趣。

(四)服饰、饮食、建筑文化。

民族服饰是民

俗中最直观的东西,能够突出一个民族特有的

习俗,给身临其境的游客深刻强烈的印象。

广

西各民族人民着衣多姿多彩,给人耳目一新的

补充:

感觉。

例如,侗族妇女喜欢穿金戴银,其服饰多

为短衣长裙,衣服的各个部位都配上花边和飘

带,白褶裙层层叠,穿戴起来,显得绮丽多姿。

“吃”是旅游活动的六要素之一,也常常被人们

赋予审美、艺术、礼仪、禁忌等文化内涵。

广西

物产丰饶,一年四季瓜果飘香,茶酒饭菜风味

独特。

壮、侗、苗、瑶居民多为干栏式建筑,一般

以木为原料,穿榫凿卯,很少用钉,却很牢固耐

用,苗族、彝族“的吊脚楼”就颇具特色,侗族的

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这种木结构

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也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

要标志。

(五)民间歌舞、游艺与民族手工艺品。

广

西素“有歌海”之美誉,刘三姐就是壮族民歌的

杰出代表。

每年三月三举行的歌圩,场面盛大,

一片歌的海洋。

壮族的山歌、扁担舞,瑶族的长

补充:

鼓舞、瓦鼓舞,侗族大歌、情歌,彝族的阿细跳

月,京族的哈歌、花棍舞、毛南的罗海歌,苗族

的板凳舞,仡佬族的牛筋舞等,都千姿百态,风

情各异。

每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节令广西的山歌

走向了国际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

传唱,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

丰富多彩的民间游艺和戏剧给各族人民增添

了不少生活乐趣,侗家斗牛、苗族斗马,紧张激

烈,扣人心弦。

广西各民族人民心灵手巧,擅长

织染、刺绣、编织、雕刻。

苗族的刺绣、瑶族的挑

绣,手工精巧,图案优美生动。

毛南族的编织和

雕刻,独具民族风格,此外,石雕、玉雕、木雕、

贝雕、竹编、藤编、珍珠、绣球等民间工艺品久

负盛名,深受游人喜爱。

三、调整思路,实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

开发策略

壮族的文化艺术毕业论文

勒惹和卜基壮家妇女生勒惹(壮语,即婴儿)时,其家婆要亲自去寻找“奶妈”,以替媳妇奶孩子。这是为了让产后的媳妇能好好休息,保养身体。“奶妈”一般由产后五个月的妇人充任,不要报酬。能当上“奶妈”非常光荣,有“第二妈妈”之美誉。孩子长大后,逢上喜庆佳节,都要带上礼物到“奶妈”家拜候。四五岁的孩子如果体弱多病,父母就要找“卜基”(壮语,即第二父亲)做孩子的靠山,确保孩子身体健康。“卜基”非常尽“职”,“上任”后,常和孩子父母商量,请医问药,多方料理,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孩子长大后,也象对待“奶妈”那样对待“卜基”,尽其孝敬之心。

壮族民族风俗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云南省文山,广东连山、贵州从江、湖南江华等地也有分布。人口1700余万(2005年)。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围不广,多使用汉字。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1957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政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壮文方案》,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铜鼓是壮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 用壮锦工艺织成的披肩

5、滚布编导:胡玉荣演出单位:五龙乡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勺起一羹,双手敬给对方。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翅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目录1禁忌内容2文化艺术▪ 歌圩▪ 歌会3婚礼习俗1禁忌内容编辑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中,所以到了壮家门外要放下农具,脱掉斗笠、帽子。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每逢水灾或其他重大灾害时,壮族都要举行安龙祭祖活动,乞求神龙赈灾。仪式结束后,于寨口立碑,谢绝外人进寨。2文化艺术编辑壮族人民能歌善唱,右江一带称为“欢”,左江一带称为“诗”,桂北一带称为“比”和“欢”,都是唱山歌的意思。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同。以农历三月初三为最隆重。大山歌圩有万人以上参加。内容有请歌、求歌、激歌、对歌、客气歌、推歌、盘歌、点更歌、离别歌、情歌、送歌等。被誉为“歌仙”的刘三姐就是歌手的典型代表。歌圩期间,还举行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娱乐活动。这期间,各家各户吃五色糯米饭。云南文山一带还唱壮戏,兼办物资交流会。过去,壮族一年种一造(即一季)水稻,三月初三是备耕时间,歌圩就是为春耕农忙做物质的和精神的准备。吃五色饭、五色蛋,是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唐代,壮族已有舞蹈,如舂堂舞以舂米为内容,以敲击声伴舞。宋代有扁担舞、采茶舞、捞虾舞、春牛舞等。男的舞姿刚健有力,女的婀娜多姿。这舞蹈流传至今。在汉族戏剧的影响下,大约在清代,壮族开始出现戏剧。一种是用壮语演唱的壮剧、师公戏、木偶戏;另一种是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歌舞剧。壮剧又分为流行于田林、西林、百色一带的“北路壮剧”,是在滇戏的影响下,于民间说唱曲艺“板凳戏”的基础上形成,吸收了滇戏的唱腔,伴奏的乐器有壮族的马骨胡、葫芦胡、木叶和汉族的笛子、三弦、二胡。流行于青西、德保一代的“南路壮剧”,是在马隘土戏的基础上,受邑剧影响而形成演唱合一的戏曲形式,伴奏乐器除本民族的马骨胡]、葫芦胡外,还采用了邑剧的文锣、武锣、大钹、小钹、二胡、三弦、笛子、鼓、梆子。歌圩歌圩盛行于壮族地区。各地圩期不完全一样,但大体上春秋二季为最盛。春季多于春节后的一段时间,为正月初四或正月初七、二月十九、三月初三、三月十六等等;秋季则多于中秋节后的一段时间,为八月十五或九月初九、十月初十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歌圩,这是经常的普遍的。定期歌圩一般一年举行三两次,规模大者上万人参加,小者也有一二千人。不定期歌圩一般是小型的,三五十人,一二十人都可以进行。歌圩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理想为主题。其内容一般为见面歌、邀请歌、盘歌、新歌、爱慕歌、盟誓歌、送别歌等。歌圩一般为期一天,也有连续两三天的。参加歌圩的除青年人外,也有中老年和少年。老人小孩主要是“观战”、欣赏、品评,有的老年歌手参与活动,但他们不唱歌,而是给青年人当参谋。歌圩非常热闹,除青年们对歌外,还有唱戏的、做买卖的。各种日用百货、绫罗布匹、饮食糕点、鸡鸭鱼肉、蔬菜等,应有尽有。实际上歌圩也带有几分交易会的性质。歌会歌会与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从歌圩派生出来的。歌会的会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随时都可以进行。参加歌会的人数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会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现壮族人民变革社会、变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为主题。其内容大体从开篇歌开始,进而到献歌、赛歌、评歌、和歌、学歌、团结歌等。参加歌会的一般是对时政有所感的成年人。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迄今,在壮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县份已发掘出不同时期的铜鼓。铜鼓的类型很多,大小不一。鼓面圆平,鼓身中空无底,装饰着各种图案花纹。在历史上,铜鼓既是乐器,也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从冶炼技术和造型技术来看,在广西田东县锅盖岭出土的属于战国时期的铜鼓,在广西贵县、西林县出土的属西汉时期的铜鼓,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壮锦是壮族人民享有盛名的纺织工艺品。它用棉纱和五色丝绒织成,花纹图案别致,结实耐用。壮锦的生产,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代已有记载。到了清代,壮锦生产已遍及壮族地区,成为壮族人民的被服所需和市场的畅销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壮锦得到新的发展,花纹图案不断创新,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壁挂、台布、坐垫、沙发布、窗帘等。现在广西靖西、宾阳等地生产的壮锦,畅销国内外。壮拳在壮乡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且还是壮族独特的习俗。如明代桂西壮人,男孩长到十来岁,就要教他练武。当地土司提倡群众习武,群众也崇尚武术,每年冬闲时节,壮乡的各个村寨都延聘师傅传授武艺。这种习俗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后。而今壮乡的传统武术又逐步恢复发展起来。3婚礼习俗编辑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现在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或离婚,或赔偿一定的财物。现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的论文分类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古文字是仿照汉字的造字法而创制的一种土俗字,使用面较小,主要用于书写地名、山歌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帮助其创制了新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目前仍在推广使用中。壮族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有发达的农业,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矿冶业、家庭纺织业和其他手工业。如今更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生活习俗方面,广西西北、西南及云南等地壮族妇女的服饰还较多地保留着传统特色,多着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蓝或黑色上衣,下穿长裤或百褶裙,头包巾帕,喜戴银饰。饮食上主食大米、玉米,喜吃腌制的酸味食品。住房以干栏式楼房为主。壮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故事、壮戏、音乐、歌舞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尤其是民歌浩如烟海。壮族人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各地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一,但以农历三月三日最为普遍和隆重,现在“三月三”已被定为壮族的歌节。

壮族男子多穿对襟的上衣,纽扣以布结之。胸前缝一个小兜,与腹部的两个大兜相配,下摆往里折成宽边;下短而宽大,有的缠绑腿;扎绣有花纹的头巾。妇女穿藏青色或深蓝色矮领、右衽上衣,衣领、袖口、襟边都绣有彩色的花边;下着黑色宽肥的裤子。也有穿黑色百褶裙,上有彩色刺绣,下有彩色布贴,色彩绚烂耀眼。扎布贴、刺绣的围腰,戴绣有花纹图案的黑色头巾。节日或赶墟歌场穿绣花鞋。披戴绣花垫肩。妇女的发式各地有所不同。壮族服饰一般都用自织的土布制成。 服饰是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复合表征,即外表特征与心理审美的结合。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创造智慧的结晶,展示出各民族的精神风貌。壮族服饰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指服装,即衣服(衣裳),包括衣、裤、裙、帽、围巾、手套、腰带、鞋、袜、绑腿等;一是指装饰(修饰),包括发型、首饰、眼镜、背包(背袋),甚至文臂、文身等。两大部分组合成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衣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外在形象,既属于物质的硬件性文化,同时又属于精神的软体性文化。它反映了壮族经济发展水平,形象展现壮族的思想理念,即精神内涵,如民情风俗、哲学思想、审美意念、道德伦理、社交礼仪、宗教信仰等。壮族服饰文化形态,包含经济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的风格特征。壮族服饰,与古越人、西瓯、骆越人、僚人有关。现在的民族学专家只能从一些文字的史料来回顾壮族先民服饰产生与发展、衍化的历史。资料表明:桂林甑皮岩发掘的新石器遗物中,有若干件骨锥,专家们推断:那是岭南壮族先民用来缝制兽皮或牵引纤维原始蔽体物的工具,说明古壮人早就有遮体的原生态服饰。以后到汉、三国、隋唐、宋、明清至近现代,壮族服饰随着经济发展而进化。据专家的专著论述: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黑地橘红色回纹锦残片,说明当时就有了壮锦这种饰物。还有一种“峒布”,是麻织品及蚕丝品,说明远在汉代,古壮民就种麻养蚕,为服饰提供原材料。三国时代的竹疏布,隋唐时代的蕉葛布、细白麻布、筒中布,均作为当时的贡品。元代始种棉花,织吉贝布。明清时期,壮锦饰品制织达到高峰,五颜六色。从专家专著中的回顾论述,可看出壮族服饰制品,从蕉纤维、麻纤维到棉花纤维的进化过程。服饰印染工艺,壮族蓝靛染是有名的,直至当今,一些壮族村寨的妇女,仍以蓝靛染制黑色布料,以缝制黑色的服装。如百色市那坡黑衣壮人,崇左市龙州县金龙一带自称“布代”的壮人,大新县板价布侬妇女,她们穿着黑衣服装在舞台上展示其亮丽,成为展示壮族服饰特点的亮点。布匹染成之后,过牛角胶,折叠打平,闪闪发亮。有的则用米浆来浆过,晒干打平。壮族1500多万人口,集居于广西,分布于云南文山及广东连山等地。这么广大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地域服饰各有特点,即不同地域,不同板块的壮族服饰,构成多元一体的壮族服饰。壮族学者梁庭望先生在他的专著《壮族文化概论》中,将整个广大的壮族聚居与分布地区的文化,划分为九个文化区:红水河中下游文化区,柳江、龙江文化区,桂西北文化区,桂粤文化区,邕南文化区,邕江、右江文化区,左江文化区,桂边文化区和文山文化区,来考察、分析各地域的文化特色。对壮族服饰文化的考察、发掘、收集、研究与展示,同样可以用地理学观念来进行。另一种方法,以江河流域为划分,来收集、发掘、整理、展示壮族服饰,如红水河流域,左、右江流域,邕江、郁江流域等等。水文化与服饰文化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巴马、凤山,南丹的蛙婆崇拜风俗文化节,节日展示的服饰亦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我个人多年的采风观察发现,壮族服饰目前仍相对保留传统特色的,如桂西有隆林、西林、那坡、靖西等县,壮族服饰特点较浓,以蓝、黑两色为主色。桂西北的巴马县壮族妇女服饰,其色彩以蓝、白色为主色调,与那坡黑衣壮人服饰形成鲜明对比。那坡黑衣壮男女老少身上,很难找到白色或黄色、蓝色。桂西南的龙州、金龙一带布代男女服饰,以黑色为主色调,妇女穿衣、裤、外套黑色长裙,头戴黑巾,穿黑布鞋,从头到脚,均为黑色,加之人的肤色洁白纯净,形成黑白对比,相辅成统一的服饰美学整体。桂西南的大新县板价村的布侬妇女服饰,亦别具特色:短衣、长裤裙,浅线花头巾、花鞋;镶金牙、戴银手镯等装饰。他们常在溪边唱壮欢,在家门前晒坪舂糯米糍粑,一派稻耕民族的鲜明形象及精神风貌。桂东北的龙胜壮族服饰,亦颇有特色,妇女戴花头巾,上衣是无领开胸衣,两只扣子,宽大滚花裤,穿布鞋。其他地区也有特色,如云南文山的壮族服饰,特点突出。壮族服饰的颜色,古代、近代多以蓝靛作染料,染成黑色或蓝色,黑色是壮族服饰主色调。这种主色调,如今保留在那坡与龙州等地的壮人群体中,他们是自耕农服饰文化的活性形态。其他地域的壮人服饰,由于自耕农自足自给经济形态的衰落,转入现代的农耕技术与经济形态,自种自纺自织自制的经济已被打破,自然而然在服装的颜色取舍方面,趋于当代的共同的流行色,如红色、白色、花色、黄色、青色、茶色等,这才出现所谓白衣壮、蓝衣壮、花衣壮之称。其实这是与经济基础形态紧密相关联的。由于在变化,穿黑衣的壮人,就显得特别奇特,引人注目,称之为“黑衣壮”。壮族是统一的整体,服饰不同是由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产生、形成的现象。我个人以为,纵观整个壮民族的原生态审美,开始都从黑色主调审美观出发,以后才产生异化。要搜集、展示壮族的服饰特点及发展史,是需要作一番深入的考察与调研实践过程,特别是当代多元化文化的互相撞击形势下,经济及各种文化在互通、互动、互融,势不可挡。壮族传统的服饰文化特点能否保存、发展,变成一种既有传统元素,又有当代审美观的完美结合,重要的一点:不能割断传统,不能否定民族的历史创造,我们只能继承、吸收、创新再发展,形成不远离壮族母体文化、本土主体文化的新型服饰文化,展呈在新世纪民族之林的大舞台。创新再创造,博物馆提供了依据,即历史、传统,还要从民族的审美传统吸取其合理的成分。如今舞台上及礼仪场合出现的“饺子形”头饰,是硬壳两角尖尖翘上天,配有彩丝,这在劳动中,就失去了功能,只能作舞台装饰品,过于夸大了,就脱离了壮家作为稻耕民族的审美与实际需要。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正确。壮族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若以性别分类,分男服饰、女服饰;以年龄分类,分老年、中年、青年、幼年服饰;以身份分类,分村老、师公、么公、道公服饰;以礼仪分类,分平装(劳动装)与节日装等。各类壮族服饰都是壮族服饰文化的构成因素,一定要保护、抢救、搜集、整理,为壮族服饰新的进步打下传统基础。在适应当今社会节奏的形势下,壮族服饰应进入一个新的审美境界,做到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当代人的审美需要和实际功能。任何文化的创新,都要从民族的传统、心理、审美、哲学等内涵出发,切忌主观臆造。只有这样的文化,这样的服饰文化观,才能让悠久的壮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真正成为壮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鲜明表征。

服饰是人类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复合表征,即外表特征与心理审美的结合。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是各民族创造智慧的结晶,展示出各民族的精神风貌。 壮族服饰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指服装,即衣服(衣裳),包括衣、裤、裙、帽、围巾、手套、腰带、鞋、袜、绑腿等;一是指装饰(修饰),包括发型、首饰、眼镜、背包(背袋),甚至文臂、文身等。两大部分组合成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衣是一个民族最具特色的外在形象,既属于物质的硬件性文化,同时又属于精神的软体性文化。它反映了壮族经济发展水平,形象展现壮族的思想理念,即精神内涵,如民情风俗、哲学思想、审美意念、道德伦理、社交礼仪、宗教信仰等。壮族服饰文化形态,包含经济的因素,又包含精神的风格特征。 壮族服饰,与古越人、西瓯、骆越人、僚人有关。现在的民族学专家只能从一些文字的史料来回顾壮族先民服饰产生与发展、衍化的历史。资料表明:桂林甑皮岩发掘的新石器遗物中,有若干件骨锥,专家们推断:那是岭南壮族先民用来缝制兽皮或牵引纤维原始蔽体物的工具,说明古壮人早就有遮体的原生态服饰。以后到汉、三国、隋唐、宋、明清至近现代,壮族服饰随着经济发展而进化。 据专家的专著论述: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黑地橘红色回纹锦残片,说明当时就有了壮锦这种饰物。还有一种“峒布”,是麻织品及蚕丝品,说明远在汉代,古壮民就种麻养蚕,为服饰提供原材料。三国时代的竹疏布,隋唐时代的蕉葛布、细白麻布、筒中布,均作为当时的贡品。元代始种棉花,织吉贝布。明清时期,壮锦饰品制织达到高峰,五颜六色。从专家专著中的回顾论述,可看出壮族服饰制品,从蕉纤维、麻纤维到棉花纤维的进化过程。服饰印染工艺,壮族蓝靛染是有名的,直至当今,一些壮族村寨的妇女,仍以蓝靛染制黑色布料,以缝制黑色的服装。如百色市那坡黑衣壮人,崇左市龙州县金龙一带自称“布代”的壮人,大新县板价布侬妇女,她们穿着黑衣服装在舞台上展示其亮丽,成为展示壮族服饰特点的亮点。布匹染成之后,过牛角胶,折叠打平,闪闪发亮。有的则用米浆来浆过,晒干打平。 壮族1500多万人口,集居于广西,分布于云南文山及广东连山等地。这么广大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是不平衡的,各地域服饰各有特点,即不同地域,不同板块的壮族服饰,构成多元一体的壮族服饰。 壮族学者梁庭望先生在他的专著《壮族文化概论》中,将整个广大的壮族聚居与分布地区的文化,划分为九个文化区:红水河中下游文化区,柳江、龙江文化区,桂西北文化区,桂粤文化区,邕南文化区,邕江、右江文化区,左江文化区,桂边文化区和文山文化区,来考察、分析各地域的文化特色。对壮族服饰文化的考察、发掘、收集、研究与展示,同样可以用地理学观念来进行。 另一种方法,以江河流域为划分,来收集、发掘、整理、展示壮族服饰,如红水河流域,左、右江流域,邕江、郁江流域等等。水文化与服饰文化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巴马、凤山,南丹的蛙婆崇拜风俗文化节,节日展示的服饰亦充满浓郁的民族特色。 我个人多年的采风观察发现,壮族服饰目前仍相对保留传统特色的,如桂西有隆林、西林、那坡、靖西等县,壮族服饰特点较浓,以蓝、黑两色为主色。桂西北的巴马县壮族妇女服饰,其色彩以蓝、白色为主色调,与那坡黑衣壮人服饰形成鲜明对比。那坡黑衣壮男女老少身上,很难找到白色或黄色、蓝色。桂西南的龙州、金龙一带布代男女服饰,以黑色为主色调,妇女穿衣、裤、外套黑色长裙,头戴黑巾,穿黑布鞋,从头到脚,均为黑色,加之人的肤色洁白纯净,形成黑白对比,相辅成统一的服饰美学整体。桂西南的大新县板价村的布侬妇女服饰,亦别具特色:短衣、长裤裙,浅线花头巾、花鞋;镶金牙、戴银手镯等装饰。 他们常在溪边唱壮欢,在家门前晒坪舂糯米糍粑,一派稻耕民族的鲜明形象及精神风貌。桂东北的龙胜壮族服饰,亦颇有特色,妇女戴花头巾,上衣是无领开胸衣,两只扣子,宽大滚花裤,穿布鞋。其他地区也有特色,如云南文山的壮族服饰,特点突出。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