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以中国教育改革为题的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12:20:37

以中国教育改革为题的论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 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各方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由此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②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坚持怎样的发展、发展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回顾我国教育改革3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实验,取得不少宝贵经验。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小学开始以高考为指挥棒,大力发展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学开始进行合并、升格、扩招,促进了发展,也出现了冒进和浮夸,以致现在的高等教育问题重重。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教育的科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理论指南和实践支撑。③

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

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定位,从以政治功能为主转向以人为本。3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表明,虽然教育改革在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的本位功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由此可知,教育要立足于教人变好的维度,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

进一步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使公平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将受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统筹起来考虑。其次,育人理念应加快转变。在中国,“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淡化“官本位”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再次,深化教育改革,要注重教育开放。对外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我们深化教育改革,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最后,要重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提供优良教育资源,提供就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民办教育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各方面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以发展的眼光,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和审视教育改革的思路、目标等。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和办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升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既要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在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学生个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科学设置教学科目和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心理素养,使实践科目和课堂教学科目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大力关注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善相关照理机制和资助体系,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改革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教师是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教师,有关教育和学校的改革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完善学校的医疗保障制度,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生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的声誉、地位。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将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协调起来,要将城乡区域教育、东中西部区域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要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其中已经明确说明了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方向。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教育改革的连续性,避免改革大起大落,使改革保持活力和张力。我们要将教育改革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使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④

统筹兼顾,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达地区与贫困边远地区、国家管理与地方管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要统筹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改革在循序渐进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④鲁善坤:“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

1. 关于教育的议论文800字 关于教育的议论文800字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题目自拟800字 中国的教育体系要怎么改?如今的教育体制到底如何?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话题。 中国的教育改革正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但有些制度的改革,例如“减负”,我们也一再提出了:“ *** 说减负,我们就真的减负了么?”的疑问。教育制度好了,整个中国的文化素养也就上去了,也就不用守着老本,不用死守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了。 我们就可以自己创新自己研发自己制造自己奋斗!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几个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话题。 一、应试教育 首先,我摘录了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报道——《美国中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一切只为考试》: 我是美国私立小学教育和公立中学教育的产物,因此我习惯于非常喧闹的教室。与此相比,北京一中学的课堂气氛在我看来是沉闷的。尽管我在波士顿拉丁学校上课时,学生们不受管束,闹哄哄的,但从拉丁语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比在北京这所中学学到的多得多。 中国的学生整天背诵,做口头练习。他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中、高考中出现的东西。 这可以理解,因为中国公立中学和大学的招生完全看分数。并且想要进入顶尖学校的学生所要面对的竞争是相当大的。 而且中国学生功课的严格程度超过所有美国学生,这种状况在大城市和富足的郊区以及县城尤其严重。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了绝大多数美国学生的想象。 不仅如此,对于习惯在课上自由辩论和讨论的美国学生来说,中国学生的功课看起来空洞和过于受约束。 中国学校的课程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 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只有一个套路。每个班的家庭作业都是一样的,只做卷子,很少要求写论文。 课上不讲小说,而且老师只鼓励课外阅读历史类书籍。上课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完全是为入学考试做准备。 学生缺少讨论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机会,更少有人在课外参与政治讨论。在被美国人看作是教育组成部分的决策和审慎思考方面,中国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经验。 中国的学校有许多长处,可是它们不培养哲学家。 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教育恐怕是最公平不过了。 “他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这是美国学生对我们中式教育的一句话总结。 大家可以看屏幕上的文字。对于美国学生而言,中国的教育就是古板,空洞,一丝不苟,只为考试做准备。 中国的课堂总是那么沉闷的,就拿我们班做例子好了,举手发言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反观美国课堂,可能没有纪律可言,当然也就不需要纪律委员了吧。 但是那种活跃度是中国课堂上无法体现出来的。就算是公开课,也是假到吓死人。 老师事先几乎都会安排好,同学们只不过是在汇报演出而已。好了,言归正传。 应试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体系呢? 应试教育,是一个很古老,曾经很文明,在历经数次沧桑坎坷之后重新崛起大国的教育体制名称。但是随着时代进步,这个教育体制就一直被人批判着。 甚至有人说“应试教育就像一股臭气熏天的狂风,把大国上下刮的面目全非,肮脏至极,到处都是它带来的乌烟瘴气。” 曾经看过韩寒的一些文章,也是提出了关于应试教育的很多问题。 就例如那些函数啊物理化学的,有多少是在生活中用得到的呢?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不是工作需求,根本就不需要那些东西。应试教育的问题实在是很严重,但是这样的教育并不是说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就能解决的,也因为如此尽管韩寒和教育做了多年斗争,还是不见起色。 但是很庆幸。 以 教育 为话题800字作文 捧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细细读来,我对“改变人生的方法—— 圣贤教育”这一点感触颇深。 在《教育与人生》中,叶圣陶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三个教育与主体的人和客观的世界构成的人生关系。三大观点不仅体现着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迹,更是想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的特性和客体环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明确心灵深处的真正诉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与人生》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当时读完这句话并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才发现叶先生的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教”的真正内涵。“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读到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真正的启示意义,真正意识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认识其自身为前提,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确、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习惯和观念,建立起新观点。接着,学会用教育的成果来丰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义问题。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 800字 一、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 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二、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缉发光菏叱孤癸酞含喀可爱。 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以教育为话题的高中作文800字 一场漂洒的雨过后,阳光带着清新的空气飞来。我从抽屉中翻出“六一”儿童节妈妈送给我的一本书,书名是《爱的教育》。 翻开书,扉页上写有两行字:学会感恩——妈妈。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这是一本从四年级学生埃瑞克的角度来记叙他所发生的事情,并写到日记本上。书是一个个小故事串连在一起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小抄写员》的故事。 叙利奥的父亲是铁路工人,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他帮杂志社抄写。叙利奥不忍心看父亲辛苦,便在父亲停笔后,晚上帮父亲抄写。但是因为睡眠不足,一天晚上,竟然趴在作业本上睡着了。父亲严厉批评了他,他想说出来真相却忍住了。可是每天晚上抄写已成为了习惯,那天晚上,叙利奥又起来了,不小心碰倒了一本书,心中紧张,生怕惊动父亲,但是他没有想到父亲已站在了背后了,父亲明白了一切,父子俩紧紧抱在了一起。 父子间的感情是宽广博大的。“一个人爱别人,同时也被另一个人爱时,那么这个人是最幸福的” 。难道不是吗?叙利奥爱自己的父亲,竟忍受委屈。他把一切埋在心底,因为他爱爸爸,爸爸也爱他。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每当妈妈叫我洗一下碗,扫一下地时,我都是极不情愿的,经常要妈妈用一些东西“贿赂”我。“拿人的钱嘴短”,我拿了妈妈的东西,又不好意思不为她分担家务活,但 *** 活时总会假装带着一副极尽全力的样子,来取妈妈对我的信任。有时尽管妈妈贿赂我,我也不去做某件事,所以经常会让妈妈生气。 我被叙利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体贴父母、勇于分担家庭责任的精神打动了。在当今社会,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各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总是会抓住父母对我们的万般溺爱,进行攻击,父母们就无可柰何了。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要把书中的精神永远保留在我们心中。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为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1.对自己的事业有幸福感我们说,教师可以是一种幸福的职业,因为它是和人打交道,是和人的生命打交道.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是和学生进行生命对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具有一种独特的幸福感,他的精神可以通过学生延续下去,这是其他的职业所没有的.但是如果没有发展的思想,弘扬自己的价值,就会感觉很疲倦,每天上课,改作业,面对同样的学生,课本,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当然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事业.2.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社会是在不断地进步,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即使现在已经评上的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因为很多优秀教师是基于传统教育背景推选出来的,如果没有向自己挑战的勇气,不去尝试新的方法,甚至拒绝新的观念,而他们的态度又会在教师中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种阻力.因此不论哪一层次的教师,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3.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快,知识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理论知识向应用技术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知识传播的方式由传统的印刷文化、电子文化向网络文化转化,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问题,我们原有的知识远远不够,从某些侧面看,我们的学生超过了我们.而老师的数学修养往往对学生起着启蒙的作用,陈景润把毕生的精力用来研究素数,缘起于老师在课堂上剩余的五分钟,讲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因此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数学专业知识.4.不断实践和创新我们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发展自己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老师就要有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即使自己有丰富的经验,也要勇于向自己挑战,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虚怀若谷,善于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满怀热情地去研究它,再作出自己的判断,才能有所作为.5.不断总结和提高优秀青年教师,只工作了几年,就作出很大成绩.除了他们努力外,抓住机遇,勇于锻炼,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我们有的教师工作了几十年,辛辛苦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了退休之日,两手清风,这是非常遗憾的.我们不追求名利,但要给后来者留下点东西,这是我们的责任,使他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继续攀登,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我来帮你忙,别忘了给分哦!先谢谢你拉!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到2006年已经达到21万多亿,增长了倍,到2007年则是万亿元。中国外汇储备去年底达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而在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5亿美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现在中国的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中国在这30年的发展中是一枝独秀。其他国家也曾有过快速发展,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但像中国这样持续30年以这么高的增长率发展是没有的。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第4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其中德国与我们挨得非常近。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算,如果中国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的时候,将要超过美国。 经济是和政治、军事联系在一起的,弱国在世界上是没有地位的,弱国是没有外交的。国家强了,说话就有人听,国家弱了,就没有话语权。普京就曾说过,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30年的改革发展,伴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我们在世界政治舞台的话语权也更强了。比如,由西方发达国家召集的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和问题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要求吸收中国参加,就证明了我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 1978年,中国光农村的贫困人口就有2亿5千万,占总人口的30%。到2006年的时候降至2148万,仅占我们总人口。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也就是说,中国为世界脱贫事业是做出巨大贡献的。 改革开放30年,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2007年和1978年比,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元提高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价因素以后,二者平均每年都增长7%。而同时,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下降到,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下降到43%,这都充分说明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2006年1月1日起,党和国家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又取消了在中国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也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改革开放也给杭州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杭州的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到2007年,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了4103亿元和亿元,城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同时,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各个阶层群体都获得了改革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比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38元增至2007的21689元,增长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62元上升到2007年的9549元,增长倍。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我们做梦都想不到!比如现在我们的私家车很多,有的人家一户就有两辆。还有些企业主是农民出身,在创业初期,他们根本不可能想到现在还可以拥有自己的飞机,更别提手机、电脑啊这些越来越普及的电子消费品了。当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现在都一一实现了。

以教育改革为主题的论文题目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 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人类在不断的学习中进化,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教育方式 方法 也更新换代。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教育方向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有哪些_教育类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

1、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初探

2、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生物情境问题教学各因素分析

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大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4、微课题研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范式

5、建构主义视野下“学前 儿童 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6、如何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

7、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8、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翻转课堂之管窥

9、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0、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

11、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2、学前教育游戏课件的设计探索

13、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影响--基于江西省R县的调查研究

14、基于人性关怀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5、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16、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

17、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

18、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创编游戏型课件的策略性研究

19、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如何创编幼儿游戏课件

20、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研究

21、基于古斯基评估模式的教师网络培训分析

22、放开营利性学校办学领域的取向与策略探析

23、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

24、以“互联网+”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

25、学前教育远程师资培训系统建设的路向分析

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携手韩国企业支持女童教育

27、初构案例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28、浅析当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29、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

30、徐州市区学前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研究

31、学前高专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翻转课堂应用研究

32、家庭功能弱化对学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33、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34、刍议学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

35、处境不利儿童心理韧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36、浅析多媒体视域中的学前 英语听力 培养

37、浅谈如何发挥多媒体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

38、论培训机构在中国现在社会的意义和发展前景

39、基于良好行为习惯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

40、学生资助工作中德育缺位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41、我国幼儿教育软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2、浅谈学前心理学教育教学策略

43、微课在中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教学中的应用

44、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平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45、国营农场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有序移交

46、广西民办幼儿教师规范化教学行为实施策略研究

47、学前教育专业女生主观幸福感调查

48、顶层设计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49、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中的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50、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

51、“五位一体”生态教育链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势科学视角

52、特殊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研究综述

53、互联网技术对学前教育的影响探析

54、美国高宽课程中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及其启示

55、学前儿童观点采择训练的可行性分析及策略

56、襄阳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57、简谈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58、浅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59、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60、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探析

体育教学论文题目

1、室外体育课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3、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养护教育

4、注意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5、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情感品质

6、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

7、建好学生体育档案

8、体育场所服务质量的理论研究

9、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 热点 问题的探讨

10、体育教育需要转变的几个观念

11、中小学体育的现状与思考

12、中学体育课理论教学探讨

13、体育教学与训练

14、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5、村小中青年教师兼教体育学科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16、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17、体育课集合队形的变化的教学 随笔

18、学校体育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19、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0、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之关系

21、要带着爱心去上课--中学体育课教学体会点滴

22、世界体育发展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

23、动作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4、中国体育产业尚处胚胎期

25、体育 文化 的全球化与民族化

26、体育意识剖析

27、关于在体育教学当中加强迁移规律运用的建议

28、体育课要渗透思想素质教育

29、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0、对我国体育科技一体化训练体系的几点研究

31、试论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32、高中体育课程的性质和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33、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34、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

35、略谈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36、中国与世界优秀 跳远 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

37、关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培养的建议

38、提高耐久力在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价值研究

39、 武术 套路发展的动因

40、对跳远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

41、对中学生课外活动浅析

42、发展 网球 俱乐部的市场

43、肥胖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不良影响

44、肥胖与有氧运动的研究分析

45、高等教育中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46、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7、关于初中体育课“减负”问题的分析研究

48、关于大学生对人体肥胖问题的看法与分析

49、关于大学生健康促进问题的探讨

50、关于 篮球 抢篮板球的探讨

教育叙事 论文题目

1、 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关怀——一年级上册教育叙事 故事

2、 教育叙事与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适切性探究

3、 教育叙事研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索——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实录

4、 均衡发展政策与农村教师的幸福感——两位农村教师的教育叙事研究

5、 论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结构及环节

6、 教育叙事视域下精准资助对建档立卡生学业发展影响的研究

7、 公共艺术教育叙事研究之师生演剧活动——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8、 教师职业生涯起步的教育叙事

9、 蒙汉双语家庭子女的语言习得困境:教育叙事与 反思

10、 我和我那“别样的花儿”——小学班主任与问题学生的教育叙事

11、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转向与国际传播

12、 高校辅导员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审视:适切性、局限性及突破

13、 基于教育叙事的音乐教学研究

14、 父母责任的代际传承: 家庭教育 百年回眸——基于50个中国家庭的教育叙事研究

15、 教育叙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6、 教育叙事研究——关于故事和生活经历的研究法

17、 不妨来点温柔的惩罚——我与一个孩子三次“斗争”的教育叙事

18、 高师教育叙事实施效果评价研究——以QT师专语文教育专业为例

19、 让教育叙事成为钻石的“五部曲”

20、 教育叙事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21、 教育叙事:教育专业硕士生的成长途径

22、 论数学教育叙事

23、 教育叙事——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24、 教育叙事案例:每个天使都有一双美丽的翅膀

25、 教育叙事,教师写作突围的捷径

26、 巧设情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冷战中的对峙》教育叙事

27、 运用教育叙事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反思的实践研究

28、 思想政治课教材处理中的教育叙事

29、 教育叙事研究促进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30、 最美“乡下人家”——《乡下人家》校本研修课教育叙事

31、 给“教育叙事”把脉

32、 音乐教师学习教育叙事研究的客观诉求

33、 藏族地区数学教师角色认知的教育叙事研究

34、 历史教育:叙事之上的知识展开

35、 教育叙事:“两个密度”引发的思考

36、 浅析开展 高一政治 教育叙事研究的策略与反思

37、 教育叙事与小学英语教师校本培训

38、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叙事探讨

39、 用写故事的方式理解教育——教育叙事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40、 激发是课堂的灵魂——我的教育叙事

41、 中秋月圆——《 中秋节 》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叙事

42、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结构要素探究

43、 展现体育教师教育智慧的教育叙事

44、 教育叙事研究困惑解读

45、 基于教育叙事研究的医学院校外语教师能动性研究

46、 一节 作文 教学参赛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47、 教育叙事:大学新生学习生活转变的有效路径

48、 虚构的教育叙事要不得

49、 音乐教育叙事研究之“叙”的几种类型例说

50、 职前教师个人理论研究——基于实习日志的教育叙事分析

教育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数学教育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 本科教育类毕业论文题目

★ 初等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艺术类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毕业论文题目怎么选

★ 毕业论文题目来源

教育教学论文题目一: 1、试析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2、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3、基于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审美教育研究 4、广西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对策研究 5、中国石油管道局职业教育培训发展规划研究 6、国际教育与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7、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 8、大学生绿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 9、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 10、法制教育的功能探究 11、运用教育技术实现有效教学 12、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 1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探索 14、关于分层作业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15、中小学教师实践新课程的若干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专业论文题目

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

教育是对人的完善,就是实现人的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统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希望你会喜欢!

1、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3、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4、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5、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6、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7、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8、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9、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1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1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2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2、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4、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5、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6、教师的素质研究

7、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8、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9、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10、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11、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12、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

13、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14、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5、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6、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17、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18、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19、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20、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21、教师能力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1、教师人格发展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2、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生活研究

3、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4、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5、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6、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7、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1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1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1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1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1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1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1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17、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18、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19、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20、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2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22、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1、教育资源差异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4、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义务教育决策的影响

5、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7、绿色教育视野下华德福课程思想研究

8、大学和中学孝廉文化教育有机衔接研究

9、HW公司互联网教育商业模式研究

10、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1、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12、教育信息化中数据处理与数据可视化研究

13、基于教育传播学视角的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

14、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5、远程教育运用于羽毛球教学的方法研究

16、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17、盲聋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18、后平权时代美国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

19、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20、高中生异性交往中理想异性的特征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21、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角色研究

22、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城乡差异分析

24、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铁岭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6、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7、基于体感交互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28、心理游戏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中的策略探究

29、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30、数字化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课堂实践研究

31、云南边疆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干预研究

32、县域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3、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县域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5、二战后台湾原住民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3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7、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38、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9、孟子人性论在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40、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41、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探究

42、基于儿童本位理论下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设计研究

43、农民工随城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44、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5、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建设研究

46、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47、美国“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推行方案研究

4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需求与胜任的分析

4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程观形成的叙事研究

50、凉州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51、智能教育物理平台中基于前向推理的解题子系统的研究

52、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改进路径研究

53、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

54、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55、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56、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支出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57、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58、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研究

59、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60、中国民办培训教育办学规制问题研究

61、微视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62、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分析

63、基于情境创设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6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65、美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路径研究

6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学点发展案例研究

6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求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8、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69、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70、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71、湖北省黄梅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72、聋哑学校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73、盘锦市农村贫困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74、后现代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

75、延边州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

76、延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77、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78、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

79、黑龙江省教育考试机构发展改革研究

80、武威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81、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研究

8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岗教师教育信念研究

83、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84、基于政策视角的广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8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制度研究

86、游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7、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

88、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89、解构基础教育的性别迷思

90、人际与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及其教育干预

91、中国和新加坡的英汉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9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93、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

94、台湾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评述及启示

95、教育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供给及均等化影响的研究

96、基于信息技术的`义务教育阶段酸和碱教学研究

97、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研究

98、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99、农村失学儿童的受教育权保护现状及救助对策

100、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

10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102、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

103、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研究

104、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问题研究

105、教育不公平的影响机制研究

106、无锡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07、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同城待遇研究

109、洛克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影响

110、孔子与耶稣教育哲学思想比较研究

111、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

112、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归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113、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114、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困境研究

115、基于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研究

116、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117、基于教育技术学语境的先秦儒道技术思想价值阐释

118、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119、我国青少年的孝道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12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需关系研究

121、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研究

12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研究

123、日本对非洲数学和科学教育援助研究

12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5、S教育培训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26、民国时期福建省教育视导制度研究

127、基于学校教育视角的家校合作的个案研究

128、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129、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130、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

131、消费文化语境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13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

13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教师计算机焦虑的状况研究

134、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惩戒问题研究

135、社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136、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137、教育手段的正当性研究

138、同侪互助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的案例研究

139、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资源设计与开发

140、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41、江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142、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建筑更新改造的设计研究

143、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教育观念的变迁

144、家庭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14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146、基于罗尔斯正义思想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47、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148、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

149、新疆沿边经济带教育、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50、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研究

151、沈阳市民办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152、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案例研究

153、话语视角下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反思

154、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155、精神分析思潮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156、论教师的教育习惯及其更新

157、国家教育考试舞弊防治及其改进研究

158、外来务工者子女自信心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159、秦皇岛市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160、夏邑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161、中美教育游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162、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63、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设计与开发

164、中韩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165、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学校道德教育研究

166、我国农村离异家庭儿童道德教育研究

167、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68、经验道德认识论及其道德教育启示

169、学校礼仪教育的失落及其可能出路

中国教育改革论文结尾

你自己扩一下。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 改革开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我们做梦都想不到!比如现在我们的私家车很多,有的人家一户就有一两辆。还有些致富的农民他们根本不可能想到现在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别墅、车,更别提手机、电脑啊这些越来越普及的电子消费品了。当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现在都一一实现了。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原来走在大街上,大家穿得都差不多,灰色的,现在花花绿绿了、各种各样了,人们的思想也变得活跃了,创新力强了,人也聪明起来了,文明起来了。国家从封闭、半封闭走向了开放和自信。改革开放使中国人富起来了,但是我们要防止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虚。人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后,还要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所以,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3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无比正确性。我们取得的成就已经表明,不改革开放只能让国家落后;社会的发展还将证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再创辉煌。

教育 这个话题无论在何时厚实受到大家关注的,人类离不开教育,教育才会成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教育的精选 议论文 ,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一 教育,小而言之决定着人的命运;大而言之,决定着的前途。是竞争激烈的时代,高文凭俨然成了高薪水的代名词,,跻身白领,抬高身价,老师家长学生演绎着时代的疯狂。 名校陪读多疯狂 在一座座中学的附近,陪读村发展,意识到教育是人生唯一出路的家长们,抛弃了优越舒适的生活,浩浩荡荡地来到这里安营扎寨,与孩子一起为高考做。夜深啦,陪读村里仍透出点点灯光,灯光下那一张张写满疲惫却稍有懈怠的脸,令人不禁感慨应试教育的疯狂。让我从心底祝福,愿命运能青睐! 起跑线上多疯狂 让你的孩子赢在起跑线,耳熟能详的至理 名言 ,人不希望的孩子成才,便上演了起跑线的疯狂,要选的,老师要挑最棒的,培训班应运而生,证书漫天飞舞,是好孩子就得跟着大人跑,放弃的天性,丢掉的 爱好 ,个天真的孩子成了家长与同龄人竞争的砝码,成了家长炫耀的资本,小小年纪就背上家长给预定的成才计划,沉重的翅膀诉说艰难!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 马拉松 ,最后的赢家起跑就冲在,长路漫漫,何苦一开始便把弄得精疲力竭?厚厚的镜片,病态的思想是对时代无声的控诉。 呜呼!疯狂的时代!时代的疯狂!教育民族复兴的原,懈怠!偏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拯救教育!拯救人才!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二 近来看了一本书,让我感触极深,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中国的希望在哪里》。书名很好听,主要讲述的是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落后,今后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讲述了当今社会需要人才,中国的希望在于对人才的培养。 自从科举制度发明以来我国教育呈现出日趋完善的境况。科考也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因此,教育制度的完善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兴国安邦的基础,是文明传承的纽带,是塑造灵魂的沃土。古往今来,“教育为民,教学为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要发展强大,必须要有“具备创新思想的新型人才”人才从哪里来?当然是教育出来的,这是教育的第一要务,时代需要更新的人才,时代需要创新的教育。 中国的教育日趋完善,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老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呢? 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教去学,都是一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这是难以出现人才的主要问题。 在近代欧洲,规模并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包括马克思的一个又一个大家,当代中国的转型规模还是速度都是世界罕见的,去尚未能看到大师产生的踪影,屹今已有八位华人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十三亿人口的大陆,人才济济却无一人获奖,中国的希望在哪里,没有人才,哪来的希望。 至此我们因该明白,光是“教”或是“育”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两者结合,这样才有用。我们来看看现在的教育,许多青少年感叹压力太大,可是,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导,国家的重担,统统被冠以“教育”之名压在原本一群活泼的有朝气的青少年肩上殊不知他们已经喘不过气来了,我不经要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发出呐喊:“救救孩子!”试想这样的教育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吗?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如果把“教”和“育”割裂开来,我们将永远都不能解开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了。 教育由“教”和“育”组成,“教”是言传身教,授业,解惑“育”是培养,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这两个字必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若,”教”与“育”分开,那教与育的含义就会混淆不清,因为教育的意义为“教授知识,培养人才”,人才造就中国的未来,教育成就希望。 中国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离不开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是中国的希望,只有教育,成才,希望三者互相协调,互相结合起来,才会有中国教育的美好未来,我们的美好未来!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三 苦者,乃五味之一,引申为劳苦。最早约见于《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亚圣此言自古以来被作为修身的金玉良言。 如今时兴“苦难教育”(一说“挫折教育”,义同),其施教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大力倡导的做法之一是创设挫折情景,让他(她)们经历一番“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锻炼。还有一个与“苦难教育”殊途同归的活动叫作“忆苦思甜”,大人们用他们的苦难观教育我们,说他们那个时代是如何苦难,缺吃少穿,没钱读书,云云。 其实,每一时代都会有各自的苦难,只不过不同时代对苦难的感受不相同罢了。父辈们认为挖野菜、捡煤渣是苦难,有书念才是幸福。但现在的孩子却觉得只要能不被考试所累,宁愿去捡煤渣、挖野菜。大人们觉得现在的孩子生在好时代,长在蜜糖罐里,因而,总想让他们也体验一下自己儿时的苦难,诸如吃窝窝头,喝黑面粥,咽菜糊糊……然而,在孩子眼里,这些都不算苦难,反而从“忆苦饭”中尝到了刺激和新鲜感。如果可以交换,让大人们去体验现在孩子们学习的重压,对他们来说,重温童年,弥补学识的不足,何尝不是一大快事。 可见,苦难有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是苦难的东西,下个时代或许成了游戏;上个时代的苦难,放在今天不一定是不幸;下个时代的幸福,放在上个时代也不一定就意味着好运。每个时代的人都在体验着各自的苦难,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时代的苦难去磨砺别人。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苦楚。 对父辈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苦难,只要知道就够了,不需要重复。苦难对每个人来说,既不是生命的运气,也不是生命的不幸,它只是一个事实。人生在世,他的任务仅仅是在体验自己的那一份并在忍耐中清除它,而不应人为去制造它。倘若把孟老夫子《告子下》的话引向极端,进而视“苦难教育”为万能,其结果便是给下一代人增加了双重苦难。 我们应当走出这一误区。 关于教育的精选议论文篇四 论中国教育 中国的教育总能用死板来形容。 为什么说是死板呢?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中国教育制度的实施中来寻找答案。 从古时科举到近代应试教育再到现在的素质教育,中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化,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成不变的,都是一纸定人生。 古时的八股文,形式固定,内容僵硬,造出来的一批一批的所谓的人才,其实都是书呆子。仿佛这是自古天成的一样,中国的教育无论如何风风火火的改革,都只能造出纸上的皇帝,没有一点实际才干!可悲的中国教育… 再来说中国近代的应试教育,这是古科举发展到现代的辉煌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所有国民都在灵魂深处烙下了应试教育;这个时期,所有的国民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练就了一身的非凡本领。这一身非凡的本领是什么呢?是用一刻钟背下一本书,是千千万万份试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无论什么知识都是死记硬背,从来不会去消化,只是单一的储存在脑中;天下万般事,唯有老师的指令是真理,即使老师是错的,大家都还是惟命是从。从来不会去思考什么对与错,只是一味的接受。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即使你有再出众的才华,也只能被这种教育将才华点点抹平,让你成为一个大众化的人。 应试教育影响了很多代人,直到现在应试教育的概念都还在人门脑中安家,真是根深蒂固在我们的灵魂深处。 接下来谈的是素质教育。何为素质?以培养学生德、志、体、美、劳为重点,全面发展学生潜能,以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理念来指导教育学生。这概念说得美仑美奂,但实际呢? 在学生中最流行这样一句话,‘减负课本少,教辅资料多。减负不减重,背上大山多。嘴上说素质,笔下是应试。’这句话真是形象啊! 应试教育,学生负担过重,到了素质教育,就马上提出“减负”这个概念。刚开始,学生们还欢喜了一阵,可到后来,大家却发现减负其实是形势上的减,实际是在加大我们的负担。课本上的知识变少了,课本变薄了,但是我们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老师要求买的资料越来越多,课桌里早已被书塞满了,课桌上仍是山一般高的资料。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减负吗? 素质教育到底是何种教育啊?有人说这是变了称号的应试教育,对啊,打从一开始那些个教育专家就在那儿挂羊头卖狗肉,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他们简直把我们当猴耍。 我们这一代人,科举早已离我们远去,所以我们无法知道科举到底怎么样,但是我们却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一批先者,我们明白中国的教育制度。 在这个所谓的精英云集的时代,国家提出教育革新,教育多元化,于是便引进了所谓的精英人才教育,在这些这样那样的教育背后,其实还不是那一纸定人生。 我们还是学生,看着中国的教育之路,虽不如那些老师学者看得透彻明了,但我们作为中国教育的一份子,也深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学海路一走就是十七、八年,人生的四分之一都用在了学习上,学习先贤圣明,学习科学计算,为人生后面的四分之三打基础。 但中国的教育现状着实让我们心忧。我们需要的是一条出路,是一种能走向成功的教育模式,不是这个时代下教育的牺牲品。 猜你喜欢: 1. 描写教育的满分议论文满分模板 2. 教育孩子成功的作文 3. 关于立德树人的议论文作文 4. 父母教育孩子议论文800字 5. 教育四个不为心得体会3篇

1. 关于教育的议论文800字 关于教育的议论文800字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题目自拟800字 中国的教育体系要怎么改?如今的教育体制到底如何?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话题。 中国的教育改革正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但有些制度的改革,例如“减负”,我们也一再提出了:“ *** 说减负,我们就真的减负了么?”的疑问。教育制度好了,整个中国的文化素养也就上去了,也就不用守着老本,不用死守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了。 我们就可以自己创新自己研发自己制造自己奋斗!以下是我们整理的几个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话题。 一、应试教育 首先,我摘录了美国《波士顿环球报》的一个报道——《美国中学生眼中的中国教育:一切只为考试》: 我是美国私立小学教育和公立中学教育的产物,因此我习惯于非常喧闹的教室。与此相比,北京一中学的课堂气氛在我看来是沉闷的。尽管我在波士顿拉丁学校上课时,学生们不受管束,闹哄哄的,但从拉丁语老师那里学到的东西比在北京这所中学学到的多得多。 中国的学生整天背诵,做口头练习。他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中、高考中出现的东西。 这可以理解,因为中国公立中学和大学的招生完全看分数。并且想要进入顶尖学校的学生所要面对的竞争是相当大的。 而且中国学生功课的严格程度超过所有美国学生,这种状况在大城市和富足的郊区以及县城尤其严重。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超过了绝大多数美国学生的想象。 不仅如此,对于习惯在课上自由辩论和讨论的美国学生来说,中国学生的功课看起来空洞和过于受约束。 中国学校的课程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 似乎所有的东西都只有一个套路。每个班的家庭作业都是一样的,只做卷子,很少要求写论文。 课上不讲小说,而且老师只鼓励课外阅读历史类书籍。上课的目的是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尽可能多的知识,完全是为入学考试做准备。 学生缺少讨论和消化所学知识的机会,更少有人在课外参与政治讨论。在被美国人看作是教育组成部分的决策和审慎思考方面,中国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经验。 中国的学校有许多长处,可是它们不培养哲学家。 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教育恐怕是最公平不过了。 “他们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这是美国学生对我们中式教育的一句话总结。 大家可以看屏幕上的文字。对于美国学生而言,中国的教育就是古板,空洞,一丝不苟,只为考试做准备。 中国的课堂总是那么沉闷的,就拿我们班做例子好了,举手发言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反观美国课堂,可能没有纪律可言,当然也就不需要纪律委员了吧。 但是那种活跃度是中国课堂上无法体现出来的。就算是公开课,也是假到吓死人。 老师事先几乎都会安排好,同学们只不过是在汇报演出而已。好了,言归正传。 应试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体系呢? 应试教育,是一个很古老,曾经很文明,在历经数次沧桑坎坷之后重新崛起大国的教育体制名称。但是随着时代进步,这个教育体制就一直被人批判着。 甚至有人说“应试教育就像一股臭气熏天的狂风,把大国上下刮的面目全非,肮脏至极,到处都是它带来的乌烟瘴气。” 曾经看过韩寒的一些文章,也是提出了关于应试教育的很多问题。 就例如那些函数啊物理化学的,有多少是在生活中用得到的呢?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不是工作需求,根本就不需要那些东西。应试教育的问题实在是很严重,但是这样的教育并不是说几天几个月或者几年就能解决的,也因为如此尽管韩寒和教育做了多年斗争,还是不见起色。 但是很庆幸。 以 教育 为话题800字作文 捧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细细读来,我对“改变人生的方法—— 圣贤教育”这一点感触颇深。 在《教育与人生》中,叶圣陶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三个教育与主体的人和客观的世界构成的人生关系。三大观点不仅体现着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迹,更是想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的特性和客体环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明确心灵深处的真正诉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与人生》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当时读完这句话并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才发现叶先生的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教”的真正内涵。“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读到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真正的启示意义,真正意识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认识其自身为前提,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确、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习惯和观念,建立起新观点。接着,学会用教育的成果来丰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义问题。 以教育为话题的议论文 800字 一、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 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 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二、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缉发光菏叱孤癸酞含喀可爱。 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以教育为话题的高中作文800字 一场漂洒的雨过后,阳光带着清新的空气飞来。我从抽屉中翻出“六一”儿童节妈妈送给我的一本书,书名是《爱的教育》。 翻开书,扉页上写有两行字:学会感恩——妈妈。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才读了几行,我就爱不释手了。 这是一本从四年级学生埃瑞克的角度来记叙他所发生的事情,并写到日记本上。书是一个个小故事串连在一起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名叫《小抄写员》的故事。 叙利奥的父亲是铁路工人,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人,他帮杂志社抄写。叙利奥不忍心看父亲辛苦,便在父亲停笔后,晚上帮父亲抄写。但是因为睡眠不足,一天晚上,竟然趴在作业本上睡着了。父亲严厉批评了他,他想说出来真相却忍住了。可是每天晚上抄写已成为了习惯,那天晚上,叙利奥又起来了,不小心碰倒了一本书,心中紧张,生怕惊动父亲,但是他没有想到父亲已站在了背后了,父亲明白了一切,父子俩紧紧抱在了一起。 父子间的感情是宽广博大的。“一个人爱别人,同时也被另一个人爱时,那么这个人是最幸福的” 。难道不是吗?叙利奥爱自己的父亲,竟忍受委屈。他把一切埋在心底,因为他爱爸爸,爸爸也爱他。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每当妈妈叫我洗一下碗,扫一下地时,我都是极不情愿的,经常要妈妈用一些东西“贿赂”我。“拿人的钱嘴短”,我拿了妈妈的东西,又不好意思不为她分担家务活,但 *** 活时总会假装带着一副极尽全力的样子,来取妈妈对我的信任。有时尽管妈妈贿赂我,我也不去做某件事,所以经常会让妈妈生气。 我被叙利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体贴父母、勇于分担家庭责任的精神打动了。在当今社会,我们这些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各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总是会抓住父母对我们的万般溺爱,进行攻击,父母们就无可柰何了。 这本书是一本好书,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要把书中的精神永远保留在我们心中。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为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1.对自己的事业有幸福感我们说,教师可以是一种幸福的职业,因为它是和人打交道,是和人的生命打交道.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是和学生进行生命对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具有一种独特的幸福感,他的精神可以通过学生延续下去,这是其他的职业所没有的.但是如果没有发展的思想,弘扬自己的价值,就会感觉很疲倦,每天上课,改作业,面对同样的学生,课本,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当然没有什么幸福感可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我们的学生,热爱我们的事业.2.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社会是在不断地进步,我们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即使现在已经评上的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成为教育改革的阻力.因为很多优秀教师是基于传统教育背景推选出来的,如果没有向自己挑战的勇气,不去尝试新的方法,甚至拒绝新的观念,而他们的态度又会在教师中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种阻力.因此不论哪一层次的教师,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3.不断充实专业知识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快,知识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理论知识向应用技术的转化速度越来越快,知识传播的方式由传统的印刷文化、电子文化向网络文化转化,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问题,我们原有的知识远远不够,从某些侧面看,我们的学生超过了我们.而老师的数学修养往往对学生起着启蒙的作用,陈景润把毕生的精力用来研究素数,缘起于老师在课堂上剩余的五分钟,讲了一个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因此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数学专业知识.4.不断实践和创新我们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发展自己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老师就要有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即使自己有丰富的经验,也要勇于向自己挑战,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虚怀若谷,善于接纳各种不同的观点,满怀热情地去研究它,再作出自己的判断,才能有所作为.5.不断总结和提高优秀青年教师,只工作了几年,就作出很大成绩.除了他们努力外,抓住机遇,勇于锻炼,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我们有的教师工作了几十年,辛辛苦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了退休之日,两手清风,这是非常遗憾的.我们不追求名利,但要给后来者留下点东西,这是我们的责任,使他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继续攀登,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时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在回首和总结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经验教训时,我们应该对主要开始自上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做一认真的反思、剖析、认识和总结。那就是:中国教育改革全面失败,步入歧途越走越远。 一、 教育公平严重失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起点。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教育,已成为社会最不公平的领域之一,被人民群众形象地比喻为新三座大山之一。教育公平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恶果。这个口号一出,掌握着社会教育资源的各类公办大中小学,可以堂而皇之地向学生家长收取各种费用,择校费、扩招赞助费、借读费、补习费等等,不一而足。学校乱收费现象多年排在行业不正之风前列而难以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掌握着较优势资源的重点校,无疑具有很大的优势,所收各种费用的总规模显然非一般校可比。越是好学校越能多收费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和提高教师福利待遇,越是差学校越收费少条件越难得到改善,学校之间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在这个政策指导下,一些重点校在招生能力扩大后主要增加的是计划外的高价生。公办学校占有的本来是属于全体纳税人的优良教育资源,却成了学校及教育管理系统谋取利益的资本。从学生角度,学习比较好但家庭困难的学生即使好学校扩招也进不了好学校;学习很差但家长能够多掏钱就可以进非常好的学校。 2.精英化教育带来的恶果。十几年来,政府先后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推进精英教育的口号和措施。如:建设几所国际一流大学、推进211工程、高中示范校工程等等。各级政府不惜血本地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使其它学校更加望尘莫及。而实际效果如何呢?在国际权威大学排名上,我国内地大学已在前200名内难觅综影;高中示范校不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室内游泳馆等设施,示范校验收时开过一次就永远锁上了大门。殊不知,名校的建设要靠有多位大师,而不是靠有几座高楼。“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早为我们指明了道路。 3.政策壁垒更加森严。在上世纪末之前,高考基本是全国一张卷,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录取分数线,省市之间的不公平是明摆着的,由于大多数省区民众反映强烈(其实主要是对经济超发达的直辖市过于低的录取分数线),进入21世纪后,为了缓解民众视线,让其不具可比性,这些经济超发达地区已全部改为单独命题划线。这样,政策壁垒就变得更加森严不可逾越。于是乎,高考大省的有一定实力的考生和他们更有实力的家长们就更加不惜血本地上演了一出出高考移民、高中移民的悲喜剧。有的直辖市又瞅准了这中间的商机,支持一批重点高中利用政策向外地学生家庭大肆敛财。从2004年开始,天津市政策允许部分重点高中招收外省生源,高价收费17000元/年,三年后毕业时参加天津市的高考和录取。2005年达到高峰,市属区重点以上高中全部获准招部分外地生源,一时间盛况空前,招生考试时河南、山东等省的考生、家长成列车的开进津城,各招生学校附近的宾馆、旅馆、招待所、饭店全部爆满。由于各方反映强烈,这一政策从2006年基本停止。但这些有钱家的孩子正值今年高考,肯定能得到他们想得到的结果。他们那些比他们学习好但比他们家穷的同学们,今年的命运就很难说了。 二、应试教育进一步登峰造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空喊口号,与实际推行的教育机制是根本矛盾的,所以不可能真正得到推行。对全部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就是以考试为导向,看分数,看上榜率,看升学率。经济领域中的竞争和优胜劣汰规则,全盘引入公办和义务教育领域,并逐年强化。先由原来的高考竞争,下延到中考,再下延到小升初,一些大城市已经发展到了拼尽家长力量才能进一个好幼儿园的程度。每次新版教材的推出,也在知识步步前移,层层加码。现在小学低年级课程移进幼儿园,在某些所谓好幼儿园已成为事实。 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学生、家长、一线教师苦不堪言。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县级的高中,孩子们早晨6:30离家门,晚上10:30才能回家,然后再做作业到零点以后,一周只有星期日下午休息半天。初中也比这好不了多少。现在的孩子们,没有自由,没有游戏,没有童年,没有欢乐,只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大量的知识的灌输,压制了创造,抑制了天性,最后变成一批批戴着瓶子底的答题机器。每当我们这些成年人看到他们现在的状况,都暗暗庆幸没有生为90后,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连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在看到他小孙女异常辛苦倍感压力的学习生活时,都不禁唏嘘和无奈。这种牺牲孩子童年与快乐的教育,是在残忍地扼杀着孩子的天赋与创造力,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面对当今的孩子们,我们心中不时涌动着鲁迅那名著名的“呐喊”——救救孩子! 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广大中小学生怎么会有时间、精力和身体去享受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是的,近年来所谓的特长教育教学两旺,这只不过是应试教育另一种极端表现而已。有相当一批孩子自我感觉在文化课的竞争上处于劣势,而家长又有一定经济实力,就及早掏高价将孩子送进各种特长班和特长学校学习。其实他们中很多并不具备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天赋,学习起来非常吃力,而他们在繁重的学校教育之外,身上又多了一项沉重的负担,只为了将来高考时多一项选择而已。说到这里,想到我国近年来足球水平持续滑坡,也与我们教育制度有关。原来是学校发现足球苗子抽到校队培养,被区业余体校发现又被抽到区体校培养,直至进入专业队,天才不会被埋没。而现在是有钱进足球学校的没有天赋,有天赋的又没钱进足球学校。所以现在出来的足球职业队员形象好,身体棒,可是技术不行,意志品质差。 在这多重重压和挤压下,身体和精神哪还有一点自由的空间和空气啊?所以有相当一批孩子一旦进入网络游戏空间,重新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快感,找到了幸福,终于身陷其中不能自拔。 三、关于今后教育改革的设想和建议 鉴于医改的不成功,党中央、国务院已痛下决心进行医疗体制的再改革。较之医疗体制的再改革,教育体制的再改革要简单容易得多。不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建立庞大的保障系统,现有的公办、民办教育资源比之教改初期有了极大地丰富和改善。其实主要要做的只是一整套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关键是要充分解放思想,敢于打破现在一整套似是而非的东西,拿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那种魄力,不要怕舍弃什么,不要患得患失。这次的再改革可能要伤害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利益、教材研究制订部门利益、辅导教材编制出版发行部门利益,以至于各级公办学校的管理层以及教师的一部分利益。可是较之于为了我们的孩子们能够真正快乐健康地学习和成长,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兴旺发达、长治久安,这点舍弃又算得了什么呢? 1.彻底取消高考之前的一切入学考试,同时取消一切重点校、示范校制度。所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一律划片就近入学。鉴于近年来不同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两级分化,今后政府资金重点向弱校倾斜,有的地方采取的弱校成为强校分校的作法很好,可以由强校带起来。 严格分清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管理政策。公办教育是由纳税人的钱办的,资源是由国家配置的,具有福利性,应当承担教育保障作用。资源由国家配置,消费端采取市场运作收高价,显然是不合理的。当然会有一些遗留问题,近年来很多改造过的学校有欠账、有贷款等。这些问题应由政府承担,逐步解决。况且近年来财政收入翻了几番,实际教育投入并没有同步增长。 应给予民办教育机构政策上的平等待遇,其实就是承认他们颁发的毕业证。这个瓶颈不打破,民营教育永远不会真正发展。怕什么呢?好象是怕误人子弟,其实是怕民办的抢了公办的饭碗。不要怕吗,两种性质吗。办好了真能成为公办教育的补充,而不是象现在挂在公办大学当二级学院,招三本学生,挂羊头卖狗肉。即使独立打旗号的也只能是培训形式,或者学生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学历。只要给了民办学校同等地位,他们完全有可能办成名校。大家知道,美国最著名的大学中,多数是民办的;我们南开大学,原来也是民办的吗。也许我们寄希望出名校就在民办这里,因为名校不是政府命名的,是靠大师云集,是靠社会认可的。梅贻琦不是大师,但他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大师,于是清华大学成了名校。 这样,不管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公办民办严格分开,公办严格按政府规定低收费或不收费,行使保障职能;民办靠质量、靠特色吸引学生。两种体制都会健康发展,互相成为补充。当然,公办学校也完全可以办出特色,办成名校。 2.公办大学实行全国统一高考,一张试卷,一个分数线。尽管对一次高考作为大学门槛近年来非议较多了,也有个别省在酝酿改革高考录取增加会考内容(很容易出现大规模作弊)和素质综合评价(很容易出现权力寻租),所以其实很难操作。在现在,如果还说一张考卷定终身已不准确,已不是进了大学门就是天之骄子,就一辈子衣食无忧了。凭心而论现今社会相对最公平的选拔大学生的方式也只有统一高考了。只是以后高考试卷出题要明确宗旨和标准,高考为的是使大学生进校门时有一个起码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得大学开学后新生的教学能够正常进行。而不至于象文革期间选送的大学生,连初等代数都没学过,连.都不认识,大学的功课没法进行。因此高考出题一定不要出难题、怪题,专门与学生作对。公办大学不宜自主招生。现在发达地区单独命题录取的方式应当废止,这又可为教育事业省下一笔银子,不要老拿为了照顾教育欠发达地区考生说事,这理由智商水平太低。 民办大学在对其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进行达标审核后,达到标准的,授予国家承认的文凭颁发权。与公办大学完全脱钩,由他们完全自主招生。应该相信他们,因为他们其实是没人保障的,他们的生存发展只能靠毕业生的质量,靠社会认可,他们是不会拿自己的声誉开玩笑的。我敢说,到那时,他们有可能宽进严出,但他们肯定会比现在作为某某公办大学挂羊头卖猪肉的所谓二级学院更注重抓教学质量,更有提高学校品质的自觉性。中国出世界名校的希望很可能就在未来的民办大学里。只有给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平等的身份和权利,民办大学才真正能成为公办大学的补充,成为发展中国教育的一股强有力的新生力量。 3.中小学教育松绑后,要重新编写难易适度的教材,充分依靠教师这个学校教育的主体,改善教学教法,采取能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搞好文化课的教与学。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各专项运动队、各艺术社团的形式(文革前17年的中小学通过这些形式,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培养了大量人才,有很多初具雏型的文艺、体育苗子直接从中学进入了省级专业运动队和文艺团体。)挖掘天才,引上路子,为之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对体育队伍、文艺社团的辅导老师与文化课教师给予同等待遇,作出突出成绩的同样评先获奖。 在高中阶段,要多举办一些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工人才的直通大专毕业、学制5年左右的优质高职学校。采取宽进严出的管理方式,在初中升高中时提前进行分流,避免现在这种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磕磕绊绊挤过去,等本科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后由于专业不对口而学历又太高而能力又一般找不到工作。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再改革的时候,为了祖国未来——现在的孩子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尽快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了祖国现代化建设千秋伟业的顺利实现,该痛下决心了!(无心睡眠)

中国教育改革趋势论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深化教育改革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 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①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进行各方面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由此凸显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②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继承和发展,系统回答了什么是发展、坚持怎样的发展、发展为了谁等重大问题。回顾我国教育改革30多年的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实验,取得不少宝贵经验。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中小学开始以高考为指挥棒,大力发展应试教育,忽略了素质教育,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大学开始进行合并、升格、扩招,促进了发展,也出现了冒进和浮夸,以致现在的高等教育问题重重。这些都使我们意识到,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方法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成功。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为教育的科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渊源、理论指南和实践支撑。③

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和理念,把教育改革不断推向前进,使全体人民共享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果。

重新认识教育的功能定位,从以政治功能为主转向以人为本。3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表明,虽然教育改革在服务于政治、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人的本位功能。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教人变,教人变好就是好教育,教人变坏就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由此可知,教育要立足于教人变好的维度,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功能。

进一步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首先,要使公平理念深入人心。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将受教育的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统筹起来考虑。其次,育人理念应加快转变。在中国,“学而优则仕”、“官本位”的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改革中,注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淡化“官本位”思想对教育过程的影响。再次,深化教育改革,要注重教育开放。对外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我们深化教育改革,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国家、地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成果。最后,要重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弥补公办教育资源不足,提供优良教育资源,提供就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对民办教育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各方面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统筹兼顾,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

以发展的眼光,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最终是为了促进教育的良性、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科学制定和审视教育改革的思路、目标等。面对新时期、新情况,教育改革的思路应以促进教育公平为主线,以提高教育和办学质量为目的,全面提升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既要注重学校数量的增加,更要关注教育质量的提升,实现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在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改革。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升学考试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依据学生个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大力进行教学改革,科学设置教学科目和课程,加强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心理素养,使实践科目和课堂教学科目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三是大力关注困难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完善相关照理机制和资助体系,保证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保障城乡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改革要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其中,教师是重要参与者。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教师,有关教育和学校的改革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在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关注教师的利益需求,完善学校的医疗保障制度,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加强教师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和管理学生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薪酬制度,提高教师待遇;创造尊师重教的社会良好风尚,提高教师的声誉、地位。

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教育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德育为先,把学习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统一起来;加强体育教育教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育的协调发展,就是要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及其内部关系协调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们要将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协调起来,要将城乡区域教育、东中西部区域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要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统一协调起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其中已经明确说明了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对象和重点方向。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保持教育改革的连续性,避免改革大起大落,使改革保持活力和张力。我们要将教育改革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使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④

统筹兼顾,深化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符合教育改革的整体目标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统筹处理好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发达地区与贫困边远地区、国家管理与地方管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关系;要统筹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才能使教育改革在循序渐进的道路上不断深化,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④鲁善坤:“科学发展观:教育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教育・科研》,2009年第2期。

《高等教育法》是继我国教育根本大法《教育法》之后颁行的又一部重要的教育法规,是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促进和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参加理工部组织的集中学习和自学,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培养目标:有学校特色因材施教培养目标即是指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关于高校培养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对高校培养目标的总体界定。但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二、专业设置:面向市场、学生、未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严重老化,相当多的专业延自于上个世纪中期,不能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二是专业严重类同,从研究型大学到教学型大学很多专业都是一样的;三是专业划分过细,不利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能力;四是专业设置不灵活,学校设置新专业的自主权不够,学生选择专业的灵活度也不够。改变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局面,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解决好高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问题。专业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之一,因而专业设置首先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大学同时负有引领社会的职能,因而大学必须研究并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使专业设置具有一定超前性;专业设置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使专业设置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大学专业设置的基本指导思想应是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第二,把握好专业设置的技术性问题。一是要把握好专业口径的宽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口径过窄,现在各高校都在采取措施“宽专业,厚基础”,方向是正确的。但我们也要警惕另外一种倾向,好像一拓宽专业口径就什么都要学,科学的专业口径应恰如其分地掌握宽窄平衡。三、课程体系:整体优化 培养多种能力课程就是知识,课程体系建设就是知识体系建设。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划分过细、内容陈旧并过于求同、脱离社会需求、缺少实践性、课程结构不当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差等缺陷。改革高校课程体系,首先要树立全新的课程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不仅要传承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发现知识、发展知识,学生不仅要去适应社会,而且要去推动社会发展。因此,高校要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关键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处理好既有知识和未来知识的关系。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加快的条件下,高校课程体系在让学生掌握既有知识的同时,要有助于学生探求和掌握新知识。二是处理好“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关系。信息时代,一方面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只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也难以学好专业知识,高校要努力开发专业综合和学科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适应力。四、是要处理好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表明,大学生仅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一定的非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社会,比如一定的社会知识、经济知识,一定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高校课程体系只有做到专业课程和非专业课程有机配置,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五、实践教学:明确要求 全社会支持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替代、不可逾越的组成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包括生产实习、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其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向能力、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病,实践教学被置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实践教学系统不完整,设施不到位,指导教师不匹配,管理不严格,更缺乏支撑高校实践教学的社会条件,从而造成了大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改变高校实践教学薄弱的现状,一是要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实践教学,要把实践教学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国家要根据高校的类别制定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基本内容、基本设施、指导教师、课时和学分等,都要提出明确要求,以确保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先进性;三是要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核心问题是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确保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四是要创造全社会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环境条件。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最终只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形成,而高校不可能提供全部的真实工作环境,只能依靠社会,社会作为高等教育成果的享有者,也完全有义务支持高校的教育教学。国家可以作出政策规定或立法,一切合法单位都有义务和责任为大学生的实践实习提供支持,国家则为这些单位提供税收减免或奖金,对学生实践活动中有可能造成的设备损坏或其他损失,国家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赔偿措施,而对一些无故拒绝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单位,则应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只有全社会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支持,高校实践教学的薄弱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