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关于皮影戏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06 08:04:56

关于皮影戏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一、海宁皮影在海宁市的发展现状 海宁皮影戏已有千年的历史,清末在江、浙、沪盛行,“夹带历史、哲学、世俗、伦理、审美等传统信息。”①是南方皮影戏的重要代表。其流畅的戏剧表演、悠久的声腔传承、精美的道具制作、巧妙的乐队编制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是数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2005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宁皮影名列其中,这使该艺术门类的传承与发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05年以来,海宁皮影虽小有发展,但遇到的阻力依然很大,其中有资金、场地等一系列问题,但最关键的还是人的问题。如传承人为数不多,年逾古稀,难承大任;继承人数量极缺,年轻人极少涉足该领域;爱好者,甚至观众为数很少,对该艺术门类不理解,甚至漠不关心。其中,后者是导致海宁皮影发展举步艰难的根本原因。笔者在与海宁传承人余二男的交流中了解到,目前,观众缺失、皮影戏缺乏群众基础是导致皮影戏商业运作失败、“走出去”的种种计划无法实施的根本原因。没有观众就没有资金,没有资金就无法保障从事海宁皮影工作者的物质生活,更何谈后继有人与继续发展呢? 群众基础的缺失,关键在于群众对于海宁皮影的价值取向不清晰,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传承的作用与意义,加之十年浩劫期间,海宁皮影的欣赏人群一度出现断层,如今该问题就显得更为尖锐了。 二、斜桥镇中心小学“海宁皮影校本课程”的开展过程及现状 身为海宁皮影重要流行地区的斜桥镇中心小学的领导,深感挽救海宁皮影并使之拥有源源不断的观众群,任务十分迫切,意义非常重大。因此,他们以《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所涉及的“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为契机,萌生了创立一个海宁皮影艺术校本课程的愿望,尝试将校本教育与涉危的人类艺术成果抢救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新路子。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斜桥镇中心小学已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建立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先进水平的海宁皮影校本课程。 为了更好地了解斜桥镇中心小学的课程开展实际,笔者踏入校门,亲身感受课程开展的过程及课程开展以来校园文化所产生的种种变化。 (一)科研先导,全体参与 斜桥镇中心小学确立以海宁皮影为核心的“乡土艺术校本课程”之后,校领导制定了“五步走”的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1-2004年),以兴趣小组活动为形式,将海宁皮影引入校园,周六开课,一周一次,学生自愿参与,探索海宁皮影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的可行性。 第二阶段(2005-2006年),随着海宁皮影申遗成功,校方加大兴趣班的开展规模,细化班级为操作班、制皮班、表演班、演唱班四个门类,不仅学生学习,教师也全体参与。 第三阶段(2007-2008年),综合各项科研成果,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指导。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如《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校本化研究》《小学乡土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小学乡土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中《小学乡土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然成为全国子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全校师生进行下一步科研探索的热情。 第四阶段(2008-2009年),将海宁皮影的兴趣班课程改为正式课程,每周固定上课,不再由学生自主选择报名。学校专门成立“海宁少儿皮影戏剧团”,由著名皮影戏艺人郎自立亲自指导、排练,成果显著。 第五阶段(2009-2010年),开展海宁皮影艺术教育研究(省重点项目),并不断完善研究内容、实施纲要、资源包,整理修订专著。 五个阶段衔接紧凑,步步延伸,成功确立了学校独特的海宁皮影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在学生和老师中为海宁皮影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皮影戏的兴趣,对于海宁皮影观众人群的增加是大有裨益的。 (二)专业引领,骨干为主 学校领导班子注重引进最原始最纯正的海宁皮影艺术,注重请进最权威的海宁皮影继承人,注重培养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作为海宁皮影的学校教学骨干。 1.专家指导 学校从2001年初开办兴趣班起,就请到了“郎家班”著名传承人郎自立、余家皮影第三代传人余二男作为兴趣班的主要教师。让孩子们欣赏、模仿和制作最纯正的海宁皮影,还让专家带着孩子们走出课堂,实地观看海宁皮影的表演,并挑选有声乐、器乐基础的孩子成为了专家的“关门弟子”,这些孩子也就是后来斜桥小学皮影戏团的骨干和主力。 2.建设教师指导骨干 除了由专家亲临指导,学校教师也不断充实自我。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开展各类以海宁皮影戏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其中封云洁老师领导的“海宁少儿皮影戏团”已多次被海宁电视台、嘉兴卫视、浙江卫视邀请录制节目,并每年都走访各兄弟学校并演出,大大提高了海宁皮影的知名度,为该课程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建了扎实的平台。 (三)合作探索,稳步推行 1.研讨座谈 每月举办一次校本课程建设座谈会,请省、市教育界专家领导、学校领导、皮影戏老艺人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讨论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交流成功经验,学习相关理论,有效地促成了实践方向的正确性和措施的有效性。 2.校际交流 与兄弟学校联合,开展研讨,承办海宁市学校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创建现场会(以皮影戏为核心)、嘉兴市农村小学骨干校长班校本课程开发研讨等各种重要活动,加强交流,汲取多方意见,加强学校海宁皮影校本课程的推广力度。 (四)理论指导,不断完善 1.与专家对话 海宁皮影的传承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不懂得记谱法与各种音乐理论成果总结,斜桥镇中心小学便抽出相当一部分师资在课余对海宁皮影进行深层挖掘,配合海宁市文化局的工作人员整理音谱,研究声腔,将海宁皮影的理论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与书籍对话 广泛搜集各类有关海宁皮影的论文材料,编写《海宁皮影》等适合少年儿童的乡土读物,并通过四年的时间编写出了《海宁皮影乡土艺术课程》作为教材用书,这在全国堪称首例,并且每年针对发展情况的不同,都会对教材和读物进行修改,以适应海宁皮影及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以上四点,是斜桥镇中心小学在皮影戏乡土课程化过程中所作的种种探索与实践,成效之显著,影响力之广泛,可见一斑。 三、“海宁皮影校本课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斜桥镇中心小学的走访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教学形式比较局限,部分教学模式吸引力不够 海宁皮影戏是由三大门类组成的,即操作皮影、乐器演奏、声腔发声,这三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分门别类地进行阐述固然详尽,但是孩子缺乏兴趣,而且课堂与实践结合比较松散,或专说理论,或只看不说,这样的教学是缺乏吸引力的。 (二)给予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尽公平,在调动全校学生积极性方面有待改进 问卷显示,10%的学生对海宁皮影非常感兴趣,50%的学生选择比较感兴趣和一般,30%的学生选择不感兴趣,还有10%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在感兴趣学生中,大多是参与过少儿皮影剧团演出的。可见,多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实践面更大一些,对于提高全校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是有利的。 (三)与学生家庭的沟通相对缺乏,学校与家庭的交流过程中断 在笔者的问卷中,有50%的学生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参加过皮影戏演出活动;45%的家长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活动,但是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参与其中;5%的家长不知道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笔者了解到,很多家长并没有看过自己孩子的表演,也有家长认为此举浪费时间。由此可见,斜桥镇中心小学在培育营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大环境中存在着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 (四)课程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也不尽公平 目前斜桥镇中心小学的皮影戏乡土课程尚未有健全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育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十分模糊,也不尽公平;在孩子们的日常表现评定中该课程的具体归属也很难界定。长此以往,课程的可行性与发展能力将会受挫,也会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热情,所以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十分紧迫。 (五)学校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有些急于求成,过于注重学校品牌而忽视了海宁皮影的下一步传承 笔者在与教师、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孩子到了初中就基本放弃了皮影的欣赏学习,使得刚刚培养起来的兴趣很快就湮没了。所以如何将小学――中学――高中三阶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这条培养路子能够继续下去;如何确立孩子们对乡土艺术正确的价值观,并使之不断稳固,使这种精神能够传承,才是乡土艺术课程开设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语 以上问题并不是学校单方面可以解决的,牵涉到社会、政策、思想、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问题的解决需要时间,但是我们可以相信,这样的课程探索与实践是有着光明前途的,是发展中的新事物,也必然成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的关键一环。 设立“海宁皮影乡土课程”最终只是手段,其目的还是为了影响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唤醒公众对古老、濒危艺术的重视和重新发现,使中华民族那些灿烂的智慧和血脉得以传承。 笔者在即将结束斜桥镇中心小学走访时观看了孩子们表演的皮影戏《龟与鹤》,在那活泼与纯真的剧情,以及台下清脆爽朗的笑声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宁皮影,乃至中国大地上很多的“非遗”都会有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注释: ①中国网.https://www.省略. 参考文献: [1]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06. [2]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2006. [3]祝浩新,宓铮,王国良.海宁皮影戏[C].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 [4]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高�.浙江海宁“皮影戏”音乐唱腔源流考[J].戏曲艺术,2009(2). [6]石晨阳.海宁皮影[J].浙江档案,2007(2). [7]海宁教育网. https://www.省略. [8]斜桥镇中心小学网.https://www.省略/.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一、探索中国符号的当代叙述和国际化语境实验艺术系在成立之始,就开辟对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艺术家及作品的个案研究,其中尤以注重中国符号的当代叙述和国际化语境的探索研究。关于中国符号的使用,当下批评界毁誉参半。有人以为是迎合西方的文化猎奇,有人恰恰觉得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我们则认为:事在人为,却不外乎正身修心。中国文化原本就应该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种丰厚的资源在今天创造中的运用,不管是谁都理所当然,应该在意的是新结果的品质而不是生发它的原点。在中央美术学院以往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已涌现出很多国际国内知名的艺术家及他们的作品,并不乏中国文化符号恰当使用的个案。实验艺术系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的探索性研究课题有:一、关于汉字造型与书写艺术的研究成果:2003年 吕胜中著《意匠文字》(两卷)已公开出版发行;二、关于造纸术的探索研究2004年至今,我系胡明哲教授带领学生数次进入四川的竹纸生产地,体验传统造纸术的精要,并经行探索性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关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研究成果:2007年 李靖(研究生)论文《清代官式彩画研究》;巴朵(研究生)考察报告《丽江古城六合门》六卷。四、关于中国人造型的研究2008年 王郁洋(研究生)考察报告《追寻容颜——传统民间肖像画》五卷;2009年 杜岩(研究生)考察报告《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人形》五卷;刘刚(研究生)论文《明清肖像画研究》。五、关于中国火药艺术的初步考察研究成果:2009年 欧阳雪峰(本科生)考察报告《烟花炮竹的衣裳》五卷。六、关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研究2007年 2006年级本科生集体赴陕西陇县农村进行农具考察;2009年 王雷(研究生)考察报告《豫西传统农具》。这些研究的成果是一种长远的资源储存,有的已经由师生们从中引申出特定概念,生成艺术作品,如李靖、欧阳雪峰的毕业作品《平民官式方便》、《永恒的灿烂瞬间》等。二、染红——传统语言转换的现代案例研究早在实验艺术专业处于酝酿的阶段,一个有关中国艺术现代性的课题“染红——传统语言转换的现代案例研究”已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始。“染红”是指原本在传统文化中处于非主流位置的一些艺术形式,在中国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逐渐被文化主流所采纳,经历了近百年“改良”、“改造”的起伏跌宕,在顺应社会制度与时代文化的流变中经受历练,辙印了文化变革的经验性痕迹。例如,在新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的时期,著名的革命志士李大钊曾参入了利用皮影戏宣传新思潮的创新实践。1918年他学成归国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任职期间,有一年回故乡,曾为皮影艺人孙兆祥写了一部《安重根刺伊藤博文》的皮影戏,歌颂不畏强暴,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精神的朝鲜义士安重根。当然,有关传统皮影戏的现代变革和转型持续时久,曾经为传统艺术语言现代转换的现实建立若干时间的案例,这项研究对于中国艺术今天和未来的新建树无疑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接壤。关于这个研究项目,吕胜中教授带领几届研究生已经做过的课题成果有:2004 传统语言转换方向研究生梁绸毕业论文《论传统年画在二十世纪的演变》51000字;2005 传统语言转换方向研究生邬建安考察报告《寻影初记——京、冀、甘、陕皮影变迁》七卷;毕业论文《红色皮影研究》48000字;2006 传统语言转换方向研究生韩慧荣考察报告《剪彩从新——中国传统剪纸的现代转型》八卷;毕业论文《新剪纸研究》49000字;2007 新媒体语言方向研究生张宇考察报告《东北二人转考察报告》九卷。这些课题的研究结果确认,无论其中的个案是否显示出转型的成功,其经由的过程显示出新文化建设的中实验精神和实践检验的必要性。无论结果的失败与成功都是前辈留下的一份文化的财富,它必定在我们今天的重新起步中成为有益给养。三、民间与乡土——聆听艺术母亲的告诫传统民间文化不是浮在文化主流层面的部分,它埋藏较深,有待发掘的东西也很多。尤其在社会大转型、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将视线投向它,不仅对于重新认识中国文化的真面貌是有必要的,对于意欲浸淫当代的文化继任者来说,更有必要的该是侧耳细听“母亲艺术”的不断告诫。中国乡土民间的艺术创造,都是出于民众自己精神性的功利目的,他们以自己的艺术行为调节着理想世界与现实之间的天平。在民间,没有职业的“艺术家”和纯粹的“艺术品”的概念。民间艺术无视艺术“品”的永恒,体现着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境界。文明社会把艺术集中到了博物馆、画廊,而博物馆之外更多的地方,自然成了艺术的荒芜之地或文化沙漠。而今天的艺术家,职业性的标签必定不时扰乱着艺术创作为“精神产品”的原本性态,亦导致世界上越来越多的“艺术失业者”。因此,注重民间艺术在中国实验艺术教学中的位置,并非看重它别具一格的外在形式,它的诸多显示着艺术本原的品质,将是对我们重新建设新文化的一个很好的提醒。有关民间艺术研究与学习,实验艺术系在教学大纲中明确有“民间文化采风考察”、“传统语言转换”等课程,并鼓励毕业论文涉及民间艺术的选题,已经进行和正在进行的探索性研究课题有:2004年(前) 吕胜中著《再见传统》1-4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吕胜中著《娃崽背带》《五彩衣裳》四卷 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6年 2005年级集体赴陕西华县、大荔等地作“吃的艺术——民间花馍采风考察”,历时30天。2007年 2006年级集体赴陕西西安与华县,作陕西著名民间皮影艺人王天稳传承与收藏陕西东路皮影粉本的著录于考察研究,成果已结集《王天稳传承收藏皮影粉本》二十卷。2008年 2007年级集体赴陕西西安,做陕西皮影收藏家张维藏清代皮影箱具的著录于考察研究,成果已结集《张维藏陕西东路清代皮影》画册。2009年 李红军(研究生)论文《陕西民间刺绣技法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实验艺术系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出现实际上是原“民间美术系”的一个理性的转身,因此,储备深厚并已有成功创新的案例。如吕胜中红满全球的剪纸“小红人”作品,以及青年教师邬建安脱胎于古老皮影艺术又归于牛皮雕刻的作品《九重天》,青年教师於飞由民间面食艺术引发而作的《艺术为人民服务》等。而本系专业基础的“造型原本”课程中所强调的“原本”,正是将古老传统艺术与现当代艺术之间的距离压缩为零。因而,学生们作业中也不由自主流露出传统民间艺术精神的感染。如:王雷的《手织手纸》、留学生秋元珠江的《人形记》等。四、源于生活——关注公众审美和艺术公众性的立场在后现代主义时期,艺术风格和观念转变的真正意义在于艺术家社会责任感的复苏。今天,艺术家不仅用人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着对大自然的亲近,对社会生活的关心,而且竭力想要消除艺术与大众的距离。因此,现代艺术有必要趋向于大众的文化诉求,艺术家、艺术活动或艺术作品与大众的对话过程所体现的现代艺术大众化努力,乃借助于这一进程而得到加强,并且在整个审美文化领域持续深入地展开。现代艺术与大众接受过程之间,已经开始积极地转向双向动态的交流。阻隔艺术与日常生活、艺术家与普通大众、艺术过程与文化现实之间的壁垒已经被推倒;“为艺术而艺术”的可行性在现代审美文化领域中受到普遍质疑。现代艺术介入生活的深度,使它义无反顾地与大众携起手来,共同面对复杂的现实,共同交流相互间的复杂情绪,在文化进程的现代时成为人们普遍需求的一个精神领域。从国际的大文化背景来看,艺术公众化的努力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在现代艺术完成了“风格(形式)主义”到“观念(表达)主义”的变迁之后,这种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可谓杯水车薪。实验艺术系充分认识现当代中国和世界艺术有关公众性问题的既有事实,并确定了自己面临这个问题的切入方式,这就是始于2006年在本科生教学中接力式进行的课题性课程:中国公众家庭审美调查——以社会学的角度和工作方法探索研究关于公众审美的课题。每个本科学生利用暑假以访谈、记录与采集的方式考察10个家庭,最终在课堂上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统计出相关数据,制图表归档,集体作出本年度考察报告。这个工作计划将至少持续十年。这个工作首先是在学生进入专业系之后立刻将个人学艺身份立场从“艺术圈子”退出,体验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反观艺术的超越感受;另外,介入大众审美的话题并以理性的分析研究,从而获取与公众对话的语境。2006年暑假,二年级同学在“公众家庭审美调查”作业完后,集体完成大型装置作品《家庭日常用品博古》,并在当年上海双年展或银质奖。从一个强调社会学意义的课题中走向艺术创作,我们将它视之为创作教学上的一次成功的的挑战。2006年冬,基于源于生活的创作理念以及艺术公众性方向的探索,实验艺术系主办了主题为“源于生活”的“首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在这个展览中,研究生陈少峰的绘画行为艺术作品《面对面-信天游》令社会瞩目,他随身携带两套油画箱具,不再以单向的写生方式完成与对象的沟通与交流,而是将一套画箱交给农民,摆平与对象——每一个农民的关系,因为农民画他与他画农民在作品中占有同等的分量。2008年冬,实验艺术系策划了一个以食品为主题的特别展览“超级食品”在华堂商场望京店展出,就艺术展览与大众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趣的探讨。将公共商业空间置换为了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展示空间,一方面为来商场购物的民众制造一次与艺术不期而遇的机缘,另一方面也在探索实验艺术作品与普通公众进行沟通交流的可能性。展出持续一个半月,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在这个方向上,实验艺术系尝试与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层面进行“对话”取得良好成果——以双方在共同的文化、生存环境中,相互沟通交流所达成的共识为目标——艺术和艺术家再也不是黑暗中的秉烛者。●本文全子执笔,查阅文献资料的工作由实验艺术资料室承当。“实验”与“试验”的有所不同,就在于试验有可能是在没有任何经验前提下的一种试探行为,而实验则更倾向于通过其行为对某种理性结论作出验证。实验是广泛实践的开端,如果说它具有“前卫”和“先锋”的意味,那他绝不会是个有勇无谋的莽撞汉子,更像一个愿为真理与正义奉献的先行官。实验过程的冒险性与其结果的未知性,并不能影响到实验者的信念和意志,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必然的前程。实验的空间原本就在与文化、科学、艺术相关的社会生活之中,它是人类认知积累的一贯方式,也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不断创造活跃的基地;它可以是一栋安装有成套精密仪器的大厦,里面有权威的专家学者执掌专题的研究;它甚至也可以不需要专门的房间、设备和经费,就开辟在城镇乡村的千家万户中;它也可以建立在学院,必然染重自身的学术色彩,亦可为学院凝固日久的教学结构增添活力与激情;它也可能是一部书,每一卷、每一集、每一篇、每一段甚至每一个小节,它们各自的属性、能量及其汇合而成的文海翰墨,必将结构出新的情节……进来吧!这是一个充满实验的时代,这是一个倡导文化“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鲁迅语)”的群落,这是一个连接历史文化传统、直面当代民众生存的所在,这是一个施展青春智慧与创造力的天地——而春天就要到了。——引自吕胜中《一元复始》,见于2007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学生作品选》

皮影的意义可以用8个字概括一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被国家列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发源于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较早的由人配音的影画艺术,被公认是现代“电影始祖” 。“三尺生绡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中来”。小小的一张皮影,简单的布幕舞台,操作者灵巧的手指,加上一点光亮,就能表现出生活中的人生百态,历史中的无数逸事。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剧种之一,是世代民间艺人智慧的结晶,它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舞台表演于一体,有着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称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国家大剧院的皮影戏展演吸引了很多国内外观众,展演第一周前来参观的观众就达4万多,古老的皮影戏正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皮影的收藏热度也逐渐升温。

关于皮影论文范文资料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演出皮影戏的主要道具是皮影;皮影多为兽皮或纸板制作而成。制作皮影需要有高超的手工技艺。如今,国外不少工艺美术爱好者把皮影作为壁饰的橱窗装饰的欣赏品。河北滦县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较为著名。皮影戏的内容,多为传统的历史戏、神话剧等。虽然各地制作皮影的风格不同,但精工雕刻造型概括洗练,装饰纹样夸张,具有艺术韵味,却是共同的。 关于皮影的传统雕刻技法和过程,艺人们归纳为顺口溜说:"先刻头帽后刻脸,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装发须一身全,最后整装把身安,刻成以后再上色,整个制作就算完"。 皮影,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皮影戏的流派与唱腔 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其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在秦、晋、豫一带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调、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种,曲牌甚多。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 而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皮影戏音乐及唱腔也都带有本地地方特色。 在皮影戏的白幕上,虽然舞动的都是平面偶人之影,但其音乐与唱腔却能使人情绪起伏。喜可让人心舒气爽,悲能催人泪下,动人万分

【皮影戏概述】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编辑本段【皮影戏历史】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jué)不振。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编辑本段【皮影戏起源】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因文献不足,无法确知。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编辑本段【皮影戏材质】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编辑本段【表演形式】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而相比之下,数字化的皮影动画却能克服上述种种的局限性。它不仅真实地再现了皮影戏的原理,制作也相当的方便,可以根据观众的需要随意的进行修改。我们可以打破皮影戏作为传统艺术的沉重,而给它赋予大量现代的流行元素。我们可以在动画中应用电影中各种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可以用皮影戏的方法来演绎现代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的技术,让皮影戏(而不仅仅是皮影本身)在世界各地流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一切都不需要制作者有多少雕刻、表演手艺,只需要有足够的热情,足够的创意即可。这正是我们今天要把皮影戏制作成数字动画的初衷,我们也相信这样的表现手法能够赋予传统皮影戏新的生命及活力。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所以戏班流动演出的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能开戏。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是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常。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皮影起源的年代尚有不同的说法,较多的专家认为皮影的产生和形成与道士的“弄影还魂术”、佛教寺院中产生和盛行的“俗讲”影像配说有着直接的关联,当时寺院僧人在宣讲佛教经义时,为了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会在俗讲中配以图形,把影人当做死者的灵魂,用来荐亡超度,名为“悬灯宣教”或“劝善金科”,这时用的尚不是影人,只是一种人物像。以后俗讲分为两派,其中的一派改图像为纸人,以后又改纸人为皮人,遂演变为“皮影戏”,直到明代的风俗中,还有为死者在灵台前演出皮影戏的习俗。从而逐渐形成了以传奇内容为剧本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皮影的形成大约在唐代开元、天宝以后。宋代影戏已十分普及,在民间较多为见,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面宋代铜方镜的背面纹饰就是表现几个儿童表演、观看皮影戏的情景。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演出皮影戏的主要道具是皮影;皮影多为兽皮或纸板制作而成。制作皮影需要有高超的手工技艺。如今,国外不少工艺美术爱好者把皮影作为壁饰的橱窗装饰的欣赏品。河北滦县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较为著名。皮影戏的内容,多为传统的历史戏、神话剧等。虽然各地制作皮影的风格不同,但精工雕刻造型概括洗练,装饰纹样夸张,具有艺术韵味,却是

有关皮影戏研究报告的论文

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起源探析论文内容摘要:皮影戏,古代称为影戏,也称纸影戏、皮人影、驴皮影。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信仰血肉相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皮影戏起源的三种说法,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皮影戏。关键词:皮影戏起源说民间艺术艺人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影戏的起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以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转移。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所有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所有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所有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领域。此盖由于各地皆有特殊之风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以后遂呈极大差异之现象也。①顾先生在文中所作的分析与归纳,不仅明确地指出我国影戏的共同发源地及其流布,而且指出其流布之后与各地方戏剧及风俗伎艺的融合,造成各地民间皮影戏的不同色彩。对顾先生的同源异流说,学者大都表示赞同。但皮影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汉代起源说根据历史学家的文学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这种说法源于《汉书·外戚传》中讲述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其事为: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②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③这里方士少翁为取悦汉武帝解其思念而作李夫人影像,被人推想为影戏。因为它要张灯烛,设帷帐,让帝居于他帐观看,其情境与影戏完全相同。所以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便断言:“由是世间有影戏。”但紧接着说:“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④高承所谓的“历代无所见”,即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哪个朝代也没看见影戏,直到宋仁宗时,才把三国故事“加缘饰作影人”,开始有了“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可见,高承虽然援引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由此演绎出“由是世间有影戏”之说,但此论点他本人也持否定态度。所以后人所谈影戏始于汉,也多是根据史载所作的推论。二、唐代起源说皮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木偶在唐代已经很流行,并且演出技巧已具较高水平。当时梁锽有一首著名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⑤不过唐代是否有了影戏,这不仅在唐代小说杂文中没有看到只字的记载,就是在题材广泛的唐诗中也没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影戏出现在唐代的说法,至今还不易确定。但值得研究探讨的是,唐代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这可能与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毅中在《宋元话本》中提到:“俗讲却不是纯粹散文的讲述,其间颇杂以韵文的歌唱……它是把佛经改编为说唱体,用来吸引听众,宣传佛教。”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延续到五代时盛行不衰,以后由于说话人中的女性出现,和民间艺人在说话技巧上的提高,促使俗讲不得不在形式上来一番改革。但它因受本身的局限,不可能跳出佛经的圈子去改弦易辙讲那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之类的东西,只好在说唱形式上变化一下。于是,俗讲和变文⑥一样,在讲宴时,设有图像或纸人,照图解说,用以招徕听众。这种形式持续了若干年,到五代时,出现了人死后用僧人超度亡魂的习俗,这时超度几乎成了俗讲僧的唯一职业。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起源于唐代。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只是猜测,尚待考证确定。三、宋代起源说皮影戏出现在北宋,在宋代多种书籍中都有记载。如张耒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东京梦华录》中《京瓦伎艺》一节载,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风僧哥等8人。《武林旧事》在《诸色伎艺人》一节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18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演员的出现和家庭影戏班。又据《百宝总珍》载,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说明宋代已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雕刻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反映出皮影戏在宋代已能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戏了。上述三种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说,在时间上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汉代与唐代起源说,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佐证,难以令人信服。笔者比较认同皮影戏起源于北宋汴梁的说法。北宋初期,社会比较安定,当时的政治中心汴梁,手工业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稳定,相继出现了“百伎竞艺”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舍,这就为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着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说明影戏已形成于北宋。注释:①转引自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90页。②班固撰.汉书·外戚传.陈焕良,曾宪礼标点,岳麓书社,1996年,第1927页。③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明李果订,全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495页。⑤唐山市戏曲志编辑部.唐山戏曲资料汇编第三集(内部资料),1991年,第8页。⑥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本文转引自:

朱文告诉记者,在最繁荣的时候,现在基本都已不再演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皮影的传承发展面临三大难题。 首先,皮影艺术出现传承危机。在山西孝义市,会皮影的老民间艺人就剩两三个了,那些老戏班里传世的家什被搬到了古玩市场。由于学习皮影周期长,难度大,收入偏低,致使艺人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学戏,导致皮影艺术的精华难以传承。 第二,剧目陈旧、精华难传。记者了解到,皮影剧目大多仍是老剧目,剧目创作停滞,剧目陈旧情况比较突出。 第三,皮影面临创新难题。朱文告诉记者,他现在改变过去以戏剧影人为主的皮影创作,开始做一些小动物,编一些孩子比较爱看的剧目。但是,皮影是多种艺术的集合体,如何打造出真正能吸引人的精品剧目依然很难。 古代皮影戏现代娱身心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一口道出千古事,双手操纵百万兵”是对皮影戏的最形象形容。其实,皮影戏和皮影人不但是观看欣赏的,也是每个人都能自己玩的。 据专家介绍,玩影人可以锻炼手指的灵巧性和手脑配合能力,对培养人的手工操作能力十分有益,对老年人活动臂、腕和手指,防止老年关节僵化大有好处。 另外,玩皮影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是一种愉悦、放松身心的娱乐方式。当玩皮影时,可以放戏曲录音,用影人配表演,还可借影人之口和动作,来抒发自己平日不便表白的内心话语与情感,放松压力。 据了解,现在国外一些院校设有皮影艺术课程,在台湾的小学里也有影人制作课,校园皮影戏活动非常盛行。 皮影:海内外广泛流传的中国民间艺术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皮影艺术自诞生以来,不仅在国内广泛流传,在国外也流传颇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孝义市皮影研究会会长侯丕烈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的元代起,成为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 据介绍,在元代,皮影戏便随军传到了南亚。波斯历史学者瑞士德·安定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 另外,皮影戏还传至土耳其、泰国、缅甸等国。在土耳其,皮影戏有“卡拉格兹”的别称,现在在一些城市里有时还举行皮影戏专门演出。 在18世纪中叶,皮影戏传到欧洲,各国艺术家对中国的皮影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767年,法国一名传教士将中国皮影视为宝贝带回法国;1774年,德国文学家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戏《米拉瓦的生平》;1975年,美国艺术家还创办了“悦龙皮影剧团”。 皮影戏:流传两千多年的中国最古老“电影”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一百多年前,电影首次在中国出现,而在两千多年前,一种类似于电影形式的中国最古老“电影”--皮影戏就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一直流传至今。 记者了解到,关于皮影戏的起源与形成,历史无明确记载。现在多数专家学者大都认为皮影戏始于汉朝,主要是依据《汉书·外戚传》的记载:相传汉武帝刘彻最宠爱的妃子李夫人过早去世,汉武帝思念不止,常常彻夜难眠。这时,有齐人少翁深知汉武帝心事,他花了三个昼夜,用皮子雕刻了和真人一样大的李夫人形象,涂上颜色,学着李夫人生前的动作,在室内挂起一块白色方形帷幕,点上灯烛,让汉武帝坐在方帷外观看。少翁贴着帷幕操纵皮人,那影子就像真人一样姗姗而动…… 从汉朝起,皮影戏开始在中国各地慢慢发展,它将各地的乐调、民歌、唱腔、戏剧、雕刻、剪纸等艺术因子融合其中,而因中国各地风俗文化的不同,皮影风格也相异,它成了一种地方民间文化的集合体。到清代,除了西藏、新疆等少数几个省区外,皮影戏在各地都有流传。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古代民间,这种有光有影有唱有演的皮影戏,带给人们无尽的文化享受,被现代人称为中国古代百姓的“电影”。 山西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 新华网太原7月17日专电(记者原碧霞)皮影戏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山西省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原馆长朱景义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是山西孝义皮腔纸窗影戏。 朱景义(已去世)的儿子、现任山西省孝义皮影木偶博物馆馆长朱文告诉记者,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亦称“孝义皮腔纸影戏”,是流传在山西省孝义市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它在山西孝义土生土长,腔调、雕刻、演出剧目、影人造型等方面风格独特,至今在全国尚未发现与此雷同的皮影戏。

查魏立群教授

皮影戏论文研究方法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影戏研究沉寂无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才逐步恢复相关学术活动。这二十年出现的文章与著作在数量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公开发表的文章达210余篇(其中有许多是属于报道性文章),是前此文章总数的两倍③,著作20余部(含未公开发行的)。毋庸讳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对影戏的主体性还缺乏足够的尊重,这种尴尬局面此时开始得以扭转。一方面,影戏的纵向研究得到拓展和深入,形成了一系列专题性研究成果。如影戏的起源与形成、影偶造型,影戏唱腔、音乐、影卷以及影戏与宗教、民俗的关系等。另一方面,扩大了研究的横向面,学者们立足于全国的影戏,不再局限于某些个案的考察。影戏的本源始终是治影戏史者无法回避的课题。江玉祥的《中国影戏探源》(《民间文学论坛》1988年第2期)认为:“中国的影戏不是舶来品,它就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它是汲取了道士方术的‘弄影还魂术’,变文的影像配说、唱、乐的形式,以传奇文为剧本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新型综合艺术。形成时间大约在唐代开元、天宝以后。”赵建新的《中国影戏溯源》(《兰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提出:“俗讲之于影戏,其作用的主要方面还在于‘演故事’一途。影戏‘借灯显影’的形式在受立铺挂像启发的同时,更直接的来源当为‘影灯’(或曰‘灯影’)。”此外,丁言昭的《木偶、皮影和宗教文化》、张晋元的《皮影戏的渊源与流播》等文章均涉及到这一课题的探讨。影偶的造型非常丰富,它蕴含着丰厚的民间文化信息,成为工艺美术研究者关注的一大焦点。魏力群的《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通过考察我国皮影造型的演化,认为皮影“在造型风格上,早期皮影有着相对的一致性。明清以后,以河北滦州和陕西华县为中心形成了北方皮影和西部皮影两大区域流派,影人造型也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江玉祥的《略谈皮影的造型特征》(《文史杂志》1997年第2期)归纳出中国皮影的四大造型特点:合理的变形性、大胆的夸张性、巧妙的象征性、雅朴的装饰性。毛本华的《桐柏皮影造型》、张谷良的《海宁皮影戏的起源与造型艺术》、刘小娟的《皮影雕刻艺术》等文章均就皮影造型有所探讨和介绍。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以皮影造型为研究主体的专著,如刘小娟的《皮影》(1998)、王韵凤的《腾冲皮影戏》(1998)、马德昌的《皮影艺术的魅力》(1994)等。影戏音乐唱腔的研究也非常活跃,尤其是区域性皮影唱腔的介绍较多。这方面的专著有:刘荣德、石玉琢编著的《乐亭影戏音乐概论》(1991),韩琢收集整理的《凌源皮影音乐简介》(1984年),王威信编著的《辽南皮影戏音乐》(1989),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的《河南地方戏曲音乐汇编·灵宝皮影戏音乐资料》(1988年)。这些著作大都为基层文化部门的工作者编写的,理论色彩不强,但其材料具有较强的原创性。影戏剧本亦受到专门的关注与探讨。如陈忆苏(台湾)的《复兴阁皮影戏剧本研究》(1981年,未见)、简涛《山东皮影戏〈八仙过海〉初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 2)、王泽庆的《抄本皮影戏〈西厢记〉浅析》(《河东戏曲文物》1990. 6)、魏力群的《滦州影卷》(《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4)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庞建春的硕士论文《河北东部皮影戏影卷研究——影卷〈五锋会〉的现代民间传承与表演》(1999. 5)。该文以《五锋会》为个案,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了滦州影卷口头传承的特征。文章涉及影卷的基本形制、影卷的现代传承与演出形态等。研究者的田野作业方法及其对影卷的民俗学阐发值得我们借鉴。影戏艺人及戏班的专题性研究为者寥寥。李十三史料研究组编,高泽、王禾、辛景生执笔的《李十三评传》(1987)一书以丰赡的史料考述了清代乾嘉时期陕西著名作家李芳桂的生平行状和他创作的影戏剧本。此外韩琢编著的《凌源皮影艺人小传》(1998)亦存留有大量的艺人史料。真正从学理上来考察艺人和戏班的是台湾的学者,如石光生的《张德成艺人研究》(未见)与金清海的硕士论文《合兴皮影戏团研究》(1998. 6)。后者在田野访谈的基础上进行戏班的个案分析,论述了戏团的历史与现状、舞台生活艺术以及戏团的影卷。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文本形式均为影戏班社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范本。值得注意的是该期出现了一批综合性研究专著和史料性读物,在更加广阔的层面介绍和研究了我国影戏。江玉祥的《中国影戏》(1992)和《中国影戏与民俗》(1999)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采取历史、文学、民俗、宗教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影戏的历史源流、流派、特征及其文化内涵,是迄今为止首次全面介绍和探讨我国影戏的专著,也是作者长期田野调查的结果。另外尚有刘庆丰编著的《皮影史料》(1986. 12)、崔永平的《怎样演皮影》(1987),四川南充地区文化局编的《川北皮影戏》(1989)、魏革新的《乐亭皮影》(乐亭文史第五辑,1990),秦振安的《中国影戏之主流——滦州影》(1991. 1),赵建新编著《陇东南影子戏初编》(1995. 5)等著作从各自的角度对影戏进行了阐释。由上所述,不仅滦州影戏得到进一步的探讨和推介,其他区域如四川、东北、甘肃、河南、陕西等地的影戏亦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影戏资料建设、戏剧本体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的探索上也获得长足的进展。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阶段尽管文章的绝对数量较多,真正有学术分量的仍为少数。从戏剧戏曲学的角度来看,许多核心问题依然没有突破。该期以民俗学、工艺美术学的学者成就较大,治戏曲史者明显缺席,尤其缺乏大家的参与,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总之,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断探索,二十世纪的影戏研究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均得到极大的拓展。从对滦州影戏的集中关注逐渐扩大到其他区域的影戏;从对影戏一般性的描述扩展至发生与流变、艺术特质、生存环境等诸多因素的讨论。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文献法,开始走向田野,尝试运用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手段来考察影戏。然而,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问题。首先是学术观念的滞后。长期以来,人们囿于传统的戏剧史观,大多侧重于汉族城市戏曲的研究,而对包括影戏在内的民间戏剧没有给予应有的学术关怀。尤其在八、九十年代,戏曲史论界基本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民俗学、工艺美术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却有所作为。与此相关的是研究方法上的缺陷。自三十年代以来,史论界总体上是借鉴和沿袭传统戏曲的研究套路,以考镜源流、叙述史实为研究指向;尽管后期有所矫正,但尚未形成契合影戏特征的成熟的研究模式。影戏不仅具有戏剧层面的特殊性;作为民间戏剧,它已融入普通民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诉求之中,是一种活态的、生活的艺术。同时,影戏又具有很大的文化包容性,融合了民俗、宗教、音乐、美术等诸多文化因子,是民间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如果不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依循传统的思维惯性显然难以建立有效的研究机制。

唐山皮影是目前我国三大皮影文化之一(另外两个是陕西皮影,潮州皮影),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集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为一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唐山皮影戏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戏剧的典型代表,已经深得国内外众多观众及其专家的喜爱,但是唐山皮影戏的生存状况却让人担忧。随着老年制作艺人的去世,年轻人从事现代事业工作,唐山皮影戏的传承不容乐观。唐山皮影戏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同“风中之烛”岌岌可危。究其根本是唐山皮影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耕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驴皮影,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通常认为滦州影戏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 “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现在,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它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抗日战争以前常在农闲聚众演出,征上述地区的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皮影戏概述】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皮影戏的历史】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据说,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拍、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从世界范围看,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无论是从影人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唱腔和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它曾历经风雨劫难起落兴衰。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jué)不振。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皮影戏的起源】 中国皮影戏起源于何时,因文献不足,无法确知。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中国影戏已极成熟,在中国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际,宋代的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主要是南宋)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受到宫廷和民间的喜爱,普及全国各地,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

皮影毕业论文

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起源探析论文内容摘要:皮影戏,古代称为影戏,也称纸影戏、皮人影、驴皮影。是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艺术。它和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信仰血肉相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探讨皮影戏起源的三种说法,进一步阐述了历史语境下的中国皮影戏。关键词:皮影戏起源说民间艺术艺人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它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关于影戏的起源,说法很多,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影戏略史及其现状》一文中指出:中国影戏之发源地为陕西,自春秋两汉隋唐以其地为最盛。宋以后盛兴于河南,自此其最盛之地即随帝都而转移。至今影戏尚可为数十区域,如川、镇、鄂为陕西直接传入者;河南及河北西部、山西所有为汴京之遗;江苏、浙江、福建所有为南宋之遗;其另一派即为广东及湖南现存者,其影人尚用纸,或即为初为素纸雕镞之衍变;山东所有另为一种,当亦为南宋之遗,因北上与本地戏曲结合者。而负盛名之滦州影戏,则河北东部及东北各地尚为其领域。此盖由于各地皆有特殊之风俗伎艺,以此同源之影戏,及染地方色彩以后遂呈极大差异之现象也。①顾先生在文中所作的分析与归纳,不仅明确地指出我国影戏的共同发源地及其流布,而且指出其流布之后与各地方戏剧及风俗伎艺的融合,造成各地民间皮影戏的不同色彩。对顾先生的同源异流说,学者大都表示赞同。但皮影戏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学者们的见解很不一致,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汉代起源说根据历史学家的文学记载,部分学者认为皮影戏起源于汉代,这种说法源于《汉书·外戚传》中讲述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的故事,其事为:李夫人少而早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帷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令乐府诸音家弦歌之。②北宋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故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③这里方士少翁为取悦汉武帝解其思念而作李夫人影像,被人推想为影戏。因为它要张灯烛,设帷帐,让帝居于他帐观看,其情境与影戏完全相同。所以宋代高承在《事物纪源》中便断言:“由是世间有影戏。”但紧接着说:“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④高承所谓的“历代无所见”,即话虽然这么说,可是哪个朝代也没看见影戏,直到宋仁宗时,才把三国故事“加缘饰作影人”,开始有了“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可见,高承虽然援引汉武帝与李夫人故事,由此演绎出“由是世间有影戏”之说,但此论点他本人也持否定态度。所以后人所谈影戏始于汉,也多是根据史载所作的推论。二、唐代起源说皮影戏与木偶戏同属傀儡戏。木偶在唐代已经很流行,并且演出技巧已具较高水平。当时梁锽有一首著名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⑤不过唐代是否有了影戏,这不仅在唐代小说杂文中没有看到只字的记载,就是在题材广泛的唐诗中也没发现提及影戏之类的话。因此,由于史料的缺乏,影戏出现在唐代的说法,至今还不易确定。但值得研究探讨的是,唐代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这可能与皮影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毅中在《宋元话本》中提到:“俗讲却不是纯粹散文的讲述,其间颇杂以韵文的歌唱……它是把佛经改编为说唱体,用来吸引听众,宣传佛教。”这种说唱形式,一直延续到五代时盛行不衰,以后由于说话人中的女性出现,和民间艺人在说话技巧上的提高,促使俗讲不得不在形式上来一番改革。但它因受本身的局限,不可能跳出佛经的圈子去改弦易辙讲那些烟粉、灵怪、传奇、公案之类的东西,只好在说唱形式上变化一下。于是,俗讲和变文⑥一样,在讲宴时,设有图像或纸人,照图解说,用以招徕听众。这种形式持续了若干年,到五代时,出现了人死后用僧人超度亡魂的习俗,这时超度几乎成了俗讲僧的唯一职业。超度亡魂时,设图像、画像或剪成纸人挂在帐帷内,作为亡魂的象征。此形式与后来的皮影戏很接近,或者说很像影戏的雏形。因此,有学者认为皮影戏由俗讲演变而来,起源于唐代。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只是猜测,尚待考证确定。三、宋代起源说皮影戏出现在北宋,在宋代多种书籍中都有记载。如张耒的《明道杂志》、高承的《事物纪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灌园耐得翁的《都城纪胜》、吴自牧的《梦粱录》、周密的《武林旧事》以及宋·无名氏的《百宝总珍》等,都对影戏作了较具体的记述。《东京梦华录》中《京瓦伎艺》一节载,北宋汴梁的著名影戏艺人,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风僧哥等8人。《武林旧事》在《诸色伎艺人》一节中说,南宋临安(今杭州)有著名影戏艺人18人之多,其中已有女演员的出现和家庭影戏班。又据《百宝总珍》载,当时有“亡国十八国,《唐书》《三国志》《五代史》《前后汉》,并杂使头一千二百头”。说明宋代已有1200个影人角色,表演剧目丰富,雕刻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这反映出皮影戏在宋代已能演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历史故事戏了。上述三种关于皮影戏的起源说,在时间上相差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汉代与唐代起源说,由于缺乏确切的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佐证,难以令人信服。笔者比较认同皮影戏起源于北宋汴梁的说法。北宋初期,社会比较安定,当时的政治中心汴梁,手工业和工商业经济发展稳定,相继出现了“百伎竞艺”的演出场所——勾栏、瓦舍,这就为影戏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宋代人写的诸多著作中,记载着影戏在北宋都城汴梁的活动情况,说明影戏已形成于北宋。注释:①转引自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90页。②班固撰.汉书·外戚传.陈焕良,曾宪礼标点,岳麓书社,1996年,第1927页。③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明李果订,全圆,许沛藻点校,中华书局,1989年,第495页。⑤唐山市戏曲志编辑部.唐山戏曲资料汇编第三集(内部资料),1991年,第8页。⑥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本文转引自: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对于组织者——校方,和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是不同的。校方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简单说是为了进一步审查论文,即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论述到的论题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自己独立完成等情况。第一,进一步考查和验证毕业论文作者对所著论文的认识程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是高等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一。一般说来,从学员所提交的论文中,已能大致反映出各个学员对自己所写论文的认识程度和论证论题的能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没有充分展开细说,有的可能是限于全局结构不便展开,有的可能是受篇幅所限不能展开,有的可能是作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以为没有必要展开详细说明的;有的很可能是作者深不下去或者说不清楚而故意回避了的薄弱环节,有的还可能是作者自己根本就没有认识到的不足之处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问和答辩就可以进一步弄清作者是由于哪种情况而没有展开深入分析的,从而了解学员对自己所写的论文的认识程度、理解深度和当场论证论题的能力。第二,进一步考察毕业论文作者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是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二。通过论文,虽然也可以看出学员已掌握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但是,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考查学员掌握知识的深广度,而是考查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锻炼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学员在写作论文中所运用的知识有的已确实掌握,能融会贯通的运用;有的可能是一知半解,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还有的可能是从别人的文章中生搬硬套过来,其基本涵义都没搞清楚。在答辩会上,答辩小组成员把论文中有阐述不清楚、不祥细、不完备、不确切、不完善之处提出来,让作者当场作出回答,从而就可以检查出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是否有深广的知识基础、创造性见解和充分扎实的理由。第三,审查毕业论文是否学员独立完成即检验毕业论文的真实性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之三。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但它不像考试、考查那样,在老师严格监视下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一般为一个学期)内完成,难免会有少数不自觉的学生会投机取巧,采取各种手段作弊。尤其是像电大、函大等开放性大学,学员面广、量大、人多、组织松散、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消除捉刀代笔、抄袭剽窃等不正之风的出现。指导教师固然要严格把关,可是在一个教师要指导多个学员的不同题目,不同范围论文的情况下对作假舞弊,很难做到没有疏漏。而答辩小组或答辩委员会有三名以上教师组成,鉴别论文真的能力就更强些,而且在答辩会上还可通过提问与答辩来暴露作弊者,从而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答辩者(毕业论文作者)来说,答辩的目的是通过,按时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学员要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就必须了解上述学校组织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然后有针对性的作好准备,继续对论文中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推敲和研究,把论文中提到的基本树料搞准确,把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文章的基本观点彻底弄懂弄通。三、毕业论文成绩评分方式各个院校要求不同,可以由指导教师成绩,检查评阅成绩,答辩小组成绩3部分综合而来.1论文阶段须提交材料各个院校要求不同,例如: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论文档案袋,论文中期检查表,汇报表,论文成绩册,指导教师工作手册等2答辩委员会1)答辩工作在学院领导下,由答辩委员会主持进行2)答辩委员会主要由专业课教师组成,可聘请部分基础课教师或专业基础课教师参加,答辩委员会的责任是主持答辩工作,统一评分标准和要求,对有争议的成绩进行裁决,并综合指导教师,交叉评阅教师,答辩小组的成绩及评语,决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最终成绩经主管院长审核后,由学院统一向学生公布3)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一般由3—5人(包括秘书1名)组成,组长应由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你要多少我有多少,呵呵,我朋友在乐亭旅游集散中心的金石旅游集团,他们有研制中心,去年还作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礼品送给了京东电器创始人刘强东了一套!还送了奥运冠军邢傲伟一套呢,唐山皮影的发源地在乐亭。

不知道你需要那种,给我传过来的是刚拍摄的,你看能用吗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