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公路学报格式要求

发布时间:2024-07-05 16:45:02

中国公路学报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这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必须要用到的。当然不仅仅只是大学毕业生,比如要发表一些学术论文等等,都是需要在文中提到参考文献的。那么参考文献到底格式是怎么样的?有何规范呢?下面就由范文频道的我来详细的告诉大家,希望能给各位欧阳提供方便。更多其他精彩范文请关注本站。 参考文献格式快速生成器

何谓参考文献

单单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参考文献就是一篇文章或是著作等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一些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很多,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格式都要符合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实际中很多出版社和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发现周围的很多人对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不是很清楚,所以把规范格式贴出来。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in Chinese)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416

例:

[5]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 Odoni A R, Szego 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 Berlin: Springer-Verlag,~298

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例:

[6]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5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

例:

[7]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R].AIAA-98-4484,1998

6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

[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7 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

[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06

8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

[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说明:

① 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② 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见例2).

③ 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见例3).

④ 在著录中文参考文献时应提供英文著录,见例1、例3.

⑤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1,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2.

⑥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为: 磁带——MT, 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1参考文献的功能与作用

(1)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有力的论据,而且可以精练文字节约篇幅,增加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

(2)论文作者在其课题的选题论证、实验研究、以及总结和书写论文的过程中,都要参阅和利用大量的科学文献,由于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不可能将所有引用前人成果都详尽地复述,只能将其主要引用文献注明出处列于文后。

(3)参考文献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反映了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没有参考文献的科学论文,应视为作者忽略了科学工作的继承性,也反映了作者科学学风和态度的欠缺。

(4)引用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既表明学科的继承性和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为我部、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了鉴别论文价值水平的重要信息。

(5)参考文献为读者和审阅专家提供了与论文有关的文献题录,便于检索,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

(6)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信息人员进行信息研究和文献计量研究。

2参考文献著录的一般原则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参考文献

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著录。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一般也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论文作者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3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顺序编码制

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引用文献的标准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中国公路学报》与全国大多数科技期刊一样,采用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在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均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应注意:凡不是句子组成部分的文献序号及其方括号,须作为右上角标处理。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在起止序号中间加"~"。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序号排列,序号编码不再加方括号。

4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会议文献、科技报告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均可按专著著录

5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

缅甸、印度尼西亚人名多为一个字,如 Sukarno(印尼)文献著录为(以下用"→"表示) Sukarno。缅甸人名前的"吴"、"德钦"为尊称,书写时为"吴努",西文为U Nu, U Thant→Nu U和 Thant U。

姓前名后:见于中国人(汉族等),日本人(但用拉丁字符转写时常用名前姓后的写法)、朝鲜人、越南人、匈牙利人。名前姓后:见于原苏联人、英国人、捷克人、丹麦人、芬兰人、意大利人、挪威人、波兰人、瑞典人、法国人、荷兰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埃及人、阿拉伯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巴西人等。

英国、美国、加拿大人。如J C Smith→Smith J C;连姓如 E. C. Bate-Smith→Bate-smith E C;父子、几世如 F. W. Day, Jr(小)→Day F W Jr, A. B. TollⅢ→Toll A B Ⅲ。

法国人姓前有冠词ie, la, les或前置词de, du, de la, des,文献著录时放在姓前。如 Jules LeGoff→LeGoff J ; Guy de Maupas-sant→de Maupassant G。

德国人和荷兰人姓前有词头、词组或其缩写词,应写在姓前。如 Paul von Hindenburg→von Hindenburg P; Hans zurHorst-Meyer→zur Horst-Meyer H。

葡萄牙人和巴西人姓前有词头 do,da,dos,das,应写在姓前。如 Silvio do Amaral→do Amaral S.

西班牙人名常包括其父母姓,书写时父姓在母姓之前。如 Casimir Gomez Ortega→ Gomez-Ortega C; Juan Perez y Fernan-dez→Perez y Fernandez j; Gonzalo Ley h(higo, "其子"之意)→Ley G h。

埃及人和阿拉伯人,姓前有前缀或其变体,如 ed, ibn, ahedl, abdoul,abu, abou, aboul或el,文献著录时用连接号与姓相连。如 Aly Abdel Aziz→Abdel-Aziz A; Kamel el Metwali→el-Metwali K。无前缀或其变体者,如 Hassan Fahmy Kahlil KhalilH F。

泰国人,如 Somsokdi Duangjai→Duangjai S。

(2)作者(主要责任者)为3人或不多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几","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等"或"et al"前加 ","号。

(3)每篇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宜超过8条。

(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时刊名不用书名号(《》)。

6参考文献的核对

为了使文内引文标注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标准化和规范化,可按下列项目检查核对,以免发生遗漏或差错;

(1)参考文献格式是否合乎要求?

(2)正文引文的标注方法是否正确?

(3)是否采用连续编码制,其编码是否按顺序出现,有无缺漏?

(4)正文引文与参考文献表是否对应?

(5)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是否齐全?有无缺项,排列是否符合规定?

(6)作者姓名是否姓在前,名在后?

(7)题名、刊名(或书名)有无遗漏或书写错误?外文应大写的字母是否按规定书写?

(8)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是否齐全准确?

(9)标点符号是否合乎标准规定?

以上参考文献格式由提供,如果您觉得本站的信息还不能完美解决您的问题,可以联系我们,联系地址: [email protected]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为您解答。

关于公布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的通知(西大学位字〔2012〕54号)校属各单位:为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各博士点学科重新修订了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并经校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九次工作会议(2012年6月15日)审议通过。现将《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予以公布。附件: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广 西 大 学 二○一二年七月十二日广西大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要求(2012年6月15日修订)1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从就读到提出申请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1.国外权威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外高级别经济学类期刊(影响因子居前10位、影响因子均大于1)发表论文1篇,这些刊物包括: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影响因子3);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MIT Press,影响因子);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Blackwell Publishing,影响因子);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Elsevier,影响因子);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Academic Press for the Society for Economic Dynamics,影响因子);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影响因子)。2.国内相关权威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在国内经济学权威刊物《经济研究》或人文社科类权威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1篇。3.国内外较高级别经济类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篇:可在国内CSSCI目录中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目录为准)。4.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3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前20%(除权威期刊《经济研究》外)的期刊,包括《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中国农村观察》、《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财经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国际金融研究》、《财贸经济》、《南开经济研究》或在列入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加上其他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SSCI或CSSCI目录为准)。5.按以下规定发表学术论文4篇:在列入CSSCI目录的经济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加上列入CSSCI目录的其它相关期刊(含CSSCI目录分类中的管理学,统计学,综合性社会科学,人文、经济地理,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学位申请人每篇论文发表当年最新版CSSCI目录为准)。1.所列5项要求须满足其中1项。在国内外出版的各种增刊(或专刊)和论文集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2. 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3.论文的研究写作要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论文发表必须与导师共同署名,但学位申请人至少要有1篇论文是第一作者(申请人不是第一作者的论文,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申请人必须是第二作者)。4.学位申请人只有达到了本学科科研成果的要求后,方可申请博士毕业及进入博士论文答辩阶段。5.所列第5点中的“其它相关期刊”包含《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6.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2生物学(一级学科)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期刊最新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2.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3. 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以第一或并列第一作者(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2)署名第一(如署名第二,则导师必须署名第一)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或部门审定的植物(作物、经济林)新品种权1项;3)获省部级科技奖项1项(一等奖排名前3,二等奖排名前2,导师必须是核心成员,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有关)。1.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且科研成果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或“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如是中外联合培养博士生, “广西大学”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2.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3生态学(一级学科)1.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刊物(SCI影响因子等于或大于)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论文1篇。2.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3.在本领域SCI收录刊物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及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1篇。4.在国内本领域一级学报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2篇,并至少获得1项发明专利授权或获得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含省部级)或获得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1.以上条件须满足其中1项,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且要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4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基本条件:(1)至少在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投稿当年为准)的专业期刊上或重点认定SCI收录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A)。(2)获得一项与研究方向相关并投入工业应用的发明专利。(3)在国内顶级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B,不含增刊)。(4)在SC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C)。(5)在指定EI收录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见附录D)。(6)至少发表一篇被三大索引收录的英文论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方可申请学位:1.满足上述基本条件(1)或(2);2.满足上述基本条件(3),并满足基本条件(5)和(6);3.满足上述基本条件(4),并满足基本条件(5)。1.论文必须以广西大学(业务关系及科研项目、成果管理关系均在广西大学,如“广西大学”、“广西电力系统最优化与节能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名义、研究生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署名发表。2.研究生以广西大学的名义以第一作者或者以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其指导教师)发表的论文或获得的发明专利予以确认,第三作者及以后者不计。博士生在攻读硕士期间正式发表的论文或发明专利不计入其博士生学习阶段的论文或专利。3.所有博士生(包括在职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联合培养)在读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在职培养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有与广西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博士生本人,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时可不作硬性要求,但广西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应当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凡不符合上述要求体现的成果,在学位申请时将一律不予考虑,仅作为参考。4. 博士生学术论文统计,一律以正式发表或收到录用通知为准。5.从公布之日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5土木工程(一级学科)1.在本学科领域SC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2.在本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1篇,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3.在本学科领域EI收录的期刊发表论文2篇。4.获得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同时在国内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说明:以上各项只需符合1项,其中:[1]SCI收录的期刊论文、EI收录的期刊论文不含增刊、国际会议、学校学报发表的论文;[2]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最新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为准;[3]学科指定国内顶级杂志目录: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力学学报、岩土工程学报、水利学报、中国公路学报、建筑学报、机械工程学报;[4]除满足以上条件之一外,另要求发表1篇外文论文(可为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5]所有论文均是已发表或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 [6]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6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1、指标要求:在本一级学科及相关领域SCI或E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论文3篇,其中必须有1篇SCI源期刊发表(含已被正式接受) 的论文。未达到要求者,原则上不准申请学位论文答辩。2、成果折算:(1)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的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等同于1篇EI论文。(2)高水平论文,即SCI二区以上的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3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SCI三区期刊论文1篇等同于2篇被SCI收录的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从2012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7作物学(一级学科)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以上(含)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水土保持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棉花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中草药、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8兽医学(一级学科)1.在影响因子以上(含)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3.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为第一署名单位。2.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9制糖工程(二级学科)1. SCI或EI收录≥2篇(英文,含已被正式录用的论文,非会议论文);2. SCI或EI收录≥1篇(含录用),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1篇(项);3. SCI或EI收录≥0篇,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2篇(项)。(说明:科研成果、专利和获奖等分别为经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或经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主持鉴定、验收的科研成果或授权专利或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排序:前二名)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科研成果、授权专利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必须有导师署名,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或协助导师为第一),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广西大学”。2.从2012级开始执行。序号学科名称科 研 成 果 量 化 指 标 及 要 求备 注10植物病理学(二级学科)1.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以上(含)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2.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或申请人分别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和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各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3.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及至少获1项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为第一);4.申请人在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及至少有1个与学位论文有关的通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审定的作物品种或获1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本学科规定的核心刊物: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水稻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学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分子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林业科学、生物工程学报、生物多样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作物学报、遗传学报、园艺学报、果树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病理学报、微生物学报、病毒学报、菌物学报、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农药学学报。1.以上4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授权专利、科研成果和获奖等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 第一署名单位。凡学位论文未达到以上要求者,一律不准举行学位论文答辩。2.本规定从2012级开始执行。2008-2011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8]16号”文执行。2007级之前(含2007级)按照“西大学位字[2007]71号”文执行。1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二级学科)1.在影响因子以上(含)或本学科SCI二区以上(含二区)的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含录用)。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2.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3.在影响因子以下的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的,还需在国内本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篇。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其导师为第一)。1.以上3项须满足其中1项,且论文要与学位论文有关并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2.从2012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说明:发表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获奖、发明专利等)需与学位论文有关,申请人署名第一或第二 (其导师第一),且以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与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的科研成果,若以国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作为第一署名单位,广西大学作为第二署名单位的,可视同于广西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在《广西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可作为国内核心期刊在申请学位时予以认定,但发表多篇时只认定1篇;在各增刊发表的论文不予认定。附: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发表论文期刊目录附录A 与本一级学科相关的SCI 1区及2区(以当年认定为准)的专业期刊或重点认定SCI期刊:(一)电气工程类1. Proceedings of the IEEE(SCI:1区,IF=)2.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SCI:2区,IF=)3.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 (SCI:3区,IF=)4.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SCI:3区,IF=)5. IET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 Distribution (3区,IF=)6. 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s And Electrical Insulation (SCI:3区,IF=)7. 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SCI:3区,IF=)8.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SCI:3区,IF=)9. Applied Energy(2区,IF=)10. Solar Energy(2区,IF=)11. Progress in Photovoltaics(1区,IF=)(二)应用数学类 Programming(SCI:1区,IF=) Journal on Optimization (SCI:2区,IF=)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SCI:2区,IF=)附录B 国内顶级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数学学报、机械工程学报附录C SCI收录期刊:(一) 电气工程类1.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3区,IF=)2.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3区,IF=)3.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3区,IF=)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 Energy Systems(3区,IF=)5. 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Electrical Power(4区,IF=)6. Electric Power Components and Systems(4区,IF=)7. Journal of Power Electronics(4区,IF=)8. Power(4区,IF=)9.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3区,IF=)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 Energy(4区,IF=)11. Engineering Optimization(3区,IF=)12. Electrical Engineering(4区,IF=)13.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Japan(4区,IF=)14. Electromagnetics(4区,IF=)15.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4区,IF=)16.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Fundament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3区,IF=)17.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i-Analog And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3区,IF=)18. Energy Exploration & Exploitation(4区,IF=)19. Energy Sources20. Energy Journal(3区,IF=)21.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3区,IF=)22. Powder Technology(3区,IF=)23. IET Circuits Devices & Systems (4区,IF=)24. IET Control Theory And Applications(3区,IF=)25. 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 (3区,IF=)26. IEEE Electrical Insulation M

引用书:杨少伟“作者”.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书名”[M]“代号”.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社”, 2009“出版时间”, 27-86“引用内容页码”引用期刊论文:陈红, 魏风虎“作者,一般只写三个”. 公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名”[J]“代号”. 中国公路学报“期刊名”. 2004“出版时间”, 17(4)“卷(期)”: 89-92“页码”

中国公路学报格式

《中国公路学报》(ISSN 1001-7372)是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收录的期刊,也就是常说的EI期刊。题主问的JA期刊,其中JA指的是Journal Artical,也就是期刊文章的意思。与之相对应的是CA,Conference Artical,也就是会议期刊的意思。而《中国公路学报》是美国EI检索期刊,因此也是国际期刊,而且是JA,不是CA。

参考文献,这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必须要用到的。当然不仅仅只是大学毕业生,比如要发表一些学术论文等等,都是需要在文中提到参考文献的。那么参考文献到底格式是怎么样的?有何规范呢?下面就由范文频道的我来详细的告诉大家,希望能给各位欧阳提供方便。更多其他精彩范文请关注本站。 参考文献格式快速生成器

何谓参考文献

单单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参考文献就是一篇文章或是著作等在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一些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目前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很多,一般来说参考文献的格式都要符合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但实际中很多出版社和期刊对论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发现周围的很多人对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格式不是很清楚,所以把规范格式贴出来。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示例

1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 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in Chinese)

例:

[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2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

[3]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 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

3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416

例:

[5]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 In: Odoni A R, Szego 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 Berlin: Springer-Verlag,~298

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例:

[6]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5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

例:

[7]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R].AIAA-98-4484,1998

6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

[8]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7 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

[9]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06

8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

[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说明:

① 参考文献应是公开出版物,按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

② 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书写时一律姓前,名后,姓用全称,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不加缩写点(见例2).

③ 参考文献中作者为3人或少于3人应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见例3).

④ 在著录中文参考文献时应提供英文著录,见例1、例3.

⑤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1,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见表2.

⑥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为: 磁带——MT, 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

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专著M 论文集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1参考文献的功能与作用

(1)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有力的论据,而且可以精练文字节约篇幅,增加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

(2)论文作者在其课题的选题论证、实验研究、以及总结和书写论文的过程中,都要参阅和利用大量的科学文献,由于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不可能将所有引用前人成果都详尽地复述,只能将其主要引用文献注明出处列于文后。

(3)参考文献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反映了论文的真实科学依据,没有参考文献的科学论文,应视为作者忽略了科学工作的继承性,也反映了作者科学学风和态度的欠缺。

(4)引用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既表明学科的继承性和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也为我部、审稿专家和读者提供了鉴别论文价值水平的重要信息。

(5)参考文献为读者和审阅专家提供了与论文有关的文献题录,便于检索,以达到共享信息资源和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

(6)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信息人员进行信息研究和文献计量研究。

2参考文献著录的一般原则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参考文献

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作者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著录。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一般也不宜作为参考文献著录。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论文作者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3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顺序编码制

国标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引用文献的标准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中国公路学报》与全国大多数科技期刊一样,采用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在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均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应注意:凡不是句子组成部分的文献序号及其方括号,须作为右上角标处理。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在起止序号中间加"~"。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序号排列,序号编码不再加方括号。

4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连续出版物

序号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的起始或起止页码

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所在起始或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专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技术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一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会议文献、科技报告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均可按专著著录

5参考文献著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个人作者(包括译者、编者)著录时一律姓在前,名在后,由于各国(或民族)的姓名写法不同,著录时应特别注意。名可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

缅甸、印度尼西亚人名多为一个字,如 Sukarno(印尼)文献著录为(以下用"→"表示) Sukarno。缅甸人名前的"吴"、"德钦"为尊称,书写时为"吴努",西文为U Nu, U Thant→Nu U和 Thant U。

姓前名后:见于中国人(汉族等),日本人(但用拉丁字符转写时常用名前姓后的写法)、朝鲜人、越南人、匈牙利人。名前姓后:见于原苏联人、英国人、捷克人、丹麦人、芬兰人、意大利人、挪威人、波兰人、瑞典人、法国人、荷兰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埃及人、阿拉伯人、美国人、加拿大人、巴西人等。

英国、美国、加拿大人。如J C Smith→Smith J C;连姓如 E. C. Bate-Smith→Bate-smith E C;父子、几世如 F. W. Day, Jr(小)→Day F W Jr, A. B. TollⅢ→Toll A B Ⅲ。

法国人姓前有冠词ie, la, les或前置词de, du, de la, des,文献著录时放在姓前。如 Jules LeGoff→LeGoff J ; Guy de Maupas-sant→de Maupassant G。

德国人和荷兰人姓前有词头、词组或其缩写词,应写在姓前。如 Paul von Hindenburg→von Hindenburg P; Hans zurHorst-Meyer→zur Horst-Meyer H。

葡萄牙人和巴西人姓前有词头 do,da,dos,das,应写在姓前。如 Silvio do Amaral→do Amaral S.

西班牙人名常包括其父母姓,书写时父姓在母姓之前。如 Casimir Gomez Ortega→ Gomez-Ortega C; Juan Perez y Fernan-dez→Perez y Fernandez j; Gonzalo Ley h(higo, "其子"之意)→Ley G h。

埃及人和阿拉伯人,姓前有前缀或其变体,如 ed, ibn, ahedl, abdoul,abu, abou, aboul或el,文献著录时用连接号与姓相连。如 Aly Abdel Aziz→Abdel-Aziz A; Kamel el Metwali→el-Metwali K。无前缀或其变体者,如 Hassan Fahmy Kahlil KhalilH F。

泰国人,如 Somsokdi Duangjai→Duangjai S。

(2)作者(主要责任者)为3人或不多于3人应全部写出,之间几","号相隔;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相应的文字如"et al","等"或"et al"前加 ","号。

(3)每篇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一般不宜超过8条。

(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时刊名不用书名号(《》)。

6参考文献的核对

为了使文内引文标注与参考文献表编排格式标准化和规范化,可按下列项目检查核对,以免发生遗漏或差错;

(1)参考文献格式是否合乎要求?

(2)正文引文的标注方法是否正确?

(3)是否采用连续编码制,其编码是否按顺序出现,有无缺漏?

(4)正文引文与参考文献表是否对应?

(5)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著录项目是否齐全?有无缺项,排列是否符合规定?

(6)作者姓名是否姓在前,名在后?

(7)题名、刊名(或书名)有无遗漏或书写错误?外文应大写的字母是否按规定书写?

(8)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是否齐全准确?

(9)标点符号是否合乎标准规定?

以上参考文献格式由提供,如果您觉得本站的信息还不能完美解决您的问题,可以联系我们,联系地址: [email protected] ,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为您解答。

中国公路学报投稿格式

还可以,如果你们单位没有特别要求是普刊省级国家级、还是核心刊的话,这个期刊就很适合你发表,当然还有其他的期刊可以选择

西交大学报2018-07-18 初投稿;2018-07-21 盲审;2018-10-29 修改,索要版权协议;2018-11-07 上传修改稿、邮寄版权协议,复审;2018-11-12终审;2018-11-13 录用待刊出。投稿作者单位是外校双非,整个审稿过程顺利,外审回来提了8个问题,一一回答。编辑发邮件觉得稿件很有特色。修改完后很开被录用。期间因为是有2个月的暑假,可能耽误点时间。总之该期刊很公平,只要写的有创新都会被录用,大家踊跃投稿吧!

[1] 赵明华. 桥梁桩基稳定计算长度[J].工程力学,1987,2(1):94-105.[2] 赵明华. 桥梁桩基的屈曲分析和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1990,12(4):47-56.[3] 赵明华,王季柏.基桩计入摩阻力的屈曲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6,5(3): 87-90[4] 吴 鸣,赵明华.大变形条件下桩土共同工作及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7(4):436-440.[5] 赵明华, 吴鸣. 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受力分析及试验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02,15(1):50-54[6] 赵明华,曹文贵,刘齐建,等. 按桩顶沉降控制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1):67-71[7] 赵明华,杨明辉,曹文贵,陈昌富. 确定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荷载传递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8):1398-1402[8] 赵明华,邹新军,罗松南,邹银生. 横向受荷桩桩侧土体位移应力分布弹性解[J].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6):767-771[9] 赵明华,邹新军,邹银生,郭玉荣. 倾斜荷载下基桩的改进有限元-有限层分析方法[J]. 工程力学,2004,21(3):129-133[10] 赵明华,曹文贵,何鹏祥,杨明辉.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桩端岩层安全厚度研究[J]. 岩土力学,2004,25(1):64-68[11] 赵明华,程晔,曹文贵. 桥梁基桩桩端溶洞顶板稳定性的模糊分析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8):1376-1383[12] 赵明华,贺炜,曹文贵. 基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初探[J]. 岩土力学,2004,25(9):1442-1446[13] 赵明华,刘晓明,苏永华. 含崩解软岩红层材料路用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6):667-672[14] 赵明华,刘煜,曹文贵. 软土路基沉降变权重组合S型曲线预测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2005,26(9):1443-1447[15] 赵明华,张玲,杨明辉. 基于剪切位移法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9):994-998[16] 赵明华,邹丹,邹新军.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高承台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3):2310-2314[17] 赵明华,邹新军,刘光栋. 基于m法的高承台嵌岩灌注桩初始后屈曲性状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2):4115-4119[18] 赵明华,邹新军,罗松南. 水平荷载下桩侧土体位移分布的弹性解及其工程应用[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0):108-112[19] 吴鸣,赵明华,邹银生. 层状地基中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水平动力反应[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2):88-93[20] 赵明华,李微哲,单远铭. DX桩抗拔承载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2006,27(2) :199-203.[21] 赵明华,刘齐建,曹喜仁,等. 按桩顶沉降量控制超长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研究[J]. 工程力学, 2006,23(2):92-97.[22] 赵明华,肖燕,陈昌富,等. 考虑土体蠕变特性的桥台软基变形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2)56-61.[23] 陈艳平,赵明华,陈昌富,等. 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相似模型试验[J]. 中国公路学报, 2006,19(1):17-22.[24] 赵明华,邹丹,邹新军. 群桩沉降计算的荷载传递法[J].工程力学,2006,23(7):119-123.[25] 赵明华,李微哲,曹文贵. 复杂荷载及边界条件下基桩有限杆单元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9):1059-1063.[26] 赵明华,曾广冼,刘勇. 高填石路堤动力响应的室内模型试验及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 岩土力学,2006,27(10Z):988-993.[27] 赵明华,刘建华,杨明辉. 倾斜荷载下高陡边坡桥梁基桩内力计算[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25(11):2352-2358.[28] 赵明华,贺炜,邹新军. 基桩后屈曲的摄动分析方法[J]. 工程力学,2006,23(12):112-117.[29] 赵明华,刘建华,段少华. 考虑基桩差异性及桩土共同作用的桩基承台梁的内力分析[J]. 岩土力学, 2006,27(12):2149-2154.[30] Zhao Minghua, Zhang Ling, Yang Minghui. Settlement calculation for long-short composite piled raft foundation[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13(6):749-754[31] 赵明华,李微哲,杨明辉,等. 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下基桩位移特性室内模型试验[J]. 土木工程学报, 2006,39(12): 95-99[32] 赵明华,李微哲,杨明辉,等. 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下单桩计算分析[J]. 岩土力学, 2007, 8(4): 670-674[33] Ming-hua Zhao, Xin-Jun Zou, Patrick . Dis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d Sandstone and Its Filling Methods for Highway Roadbed and Embankment[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 2007, 19(5): 404-410.[34] 赵明华,邬龙刚,刘建华. 基于p-y曲线法的承重阻滑桩内力及位移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26(6):1220-1225.[35] 赵明华,汪优,黄靓. 水平受荷桩的非线性无网格法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6): 907-912[36] 赵明华,刘小平,彭文祥. 水膜理论在非饱和土中吸力的应用研究[J]. 岩土力学,2007,28(7):1323-1327.[37] ZHAO Ming-hua, JIANG Chong, CAO Wen-gui, LIU Jian-hua. Catastrophic model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high pile-column bridge pier[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14(5): 725-729.[38]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 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力及其下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29(11): 1618-1622.[39] ZHAO Ming-hua, HE WEI ,WANG Hong-hua. Perturbation analysis on post-bucking behavior of pile[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14(6): 853-857.[40] 赵明华,曾昭宇,苏永华. 改进响应面法及其在倾斜荷载桩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J]. 岩土力学, 2007,28(12): 2539-2542.[41] ZHAO Ming-hua, LIU Dun-ping, ZHANG Ling, JIANG Chong.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pile-soil interaction of passive pile group[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 15(1): 75-80.[42]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 高桥墩-桩基结构体系屈曲的突变理论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2008,21(2): 49-53.[43] 赵明华,刘思思. 多层地基单桩负摩阻力的数值模拟计算[J]. 岩土工程学报,2008,30(3): 336-340.[44] 赵明华,邬龙刚,刘建华. 考虑P-D效应的承重阻滑桩有限差分解[J]. 工程力学,2008,25(3): 102-106.[45]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 基于区间理论的挡土墙稳定性非概率可靠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8,30(4): 467-472.[46] 赵明华,李微哲,单远铭,等. 成层地基中倾斜荷载桩改进有限杆单元法研究[J]. 工程力学, 2008,25(5): 079-08.[47] ZHAO Ming-hua, LIU Jian-hua, LIU Dai-quan, WANG You. Force analysis of pile foundation in rock slope base on upper-bound theorem of limit[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 15(3): 404-417.[48] 赵明华,张 玲,马缤辉. 基于文克儿假定的土工格室加筋体受力分析[J]. 水利学报,2008,39(6):697-702.[49] 赵明华,龙照,邹新军. 基于剪胀效应的桩底嵌岩锚杆荷载传递分析法[J]. 岩土力学,2008,29(7):1938-1942[50] 赵明华,刘敦平,邹新军. 横向荷载下桩-土相互作用的无网格分析[J]. 岩土力学,2008,29(9):2476-2480.[51] 赵明华,龙照,邹新军. 路基沉降预测的Usher模型应用研究[J]. 岩土力学,2008,29(11):2973-2976.[52] 赵明华,雷勇,刘晓明. 基于桩-岩结构面特性的嵌岩桩荷载传递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28(1):103-110[53] 赵明华,张玲,邹新军,等. 土工格室+碎石桩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研究进展[J]. 中国公路学报, 2009,22(1):1-10.[54] 赵明华,刘敦平,张玲. 双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J]. 工程力学, 2009,26(2):176-181.[55]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 对“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力及其下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研究”讨论的答复[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31(2):306.[56] Ling Zhang, Minghua Zhao, XiaoweiZou, Heng Zhao.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geocell reinforcement using Winkler model[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09, 36:977-983.[57] 赵明华,张玲,马缤辉,等. 考虑水平摩阻力的Winkler地基有限长梁非线性受力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2009,42(7):106-112.[58] 赵明华,张玲,马缤辉,等. 考虑水平摩阻力的弹性地基梁非线性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9,31(7):985-990.[59] 赵明华,邓岳保,杨明辉. 路堤荷载作用下碎石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及实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09,30(9):650-653.[60] 赵明华,马缤辉,张 玲. 考虑水平摩阻力的弹性地基有限长梁分步计算方法[J]. 工程力学, 2009,26(9):16-23.[61] 赵明华,刘小平,黄立葵. 降雨作用下的路基裂隙渗流分析[J]. 岩土力学,2009,30(10):3122-3126.[62] 赵明华,张玲,曹文贵,等. 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土工格室加筋体变形分析[J]. 岩土力学,2009,30(12): 3695-3699.[63] . Zhao, and . Post-buckling analysis of piles by perturbation method[J].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0,35(2):191-203[64] 赵明华, 刘敦平, 张 玲. 考虑桩体固结变形的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计算[J]. 岩土力学, 2010,31(2): 483-488.[65] 赵明华,何腊平,张 玲.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 岩土力学,2010,31(3) :839-844[66] 赵明华,张 玲,马缤辉,等. 考虑水平摩阻力效应的土工格式加筋体受力分析[J]. 工程力学, 2010. 31(4) :1078-1091[67] 赵明华,廖彬彬,刘思思. 基于拱效应的边坡抗滑桩桩间距计算[J]. 岩土力学, 2010, 31(4):1211-1216[68] 赵明华,刘思思,杨明辉. 基于能量法的软土地基中基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J]. 水利学报, 2010, 41( 5): 581-587[69] Ling Zhang, Minghua Zhao, Caijun Shi, Heng Zhao. Bearing capacity of geocell reinforcement in embankment engineering[J].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10, 28(5): 475-482[70] Ling Zhang, Minghua Zhao. Analysis of geocell-reinforced mattress with consideration of horizontal–vertical coupling[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0, 37(5): 748-753

引用书:杨少伟“作者”.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书名”[M]“代号”.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社”, 2009“出版时间”, 27-86“引用内容页码”引用期刊论文:陈红, 魏风虎“作者,一般只写三个”. 公路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论文名”[J]“代号”. 中国公路学报“期刊名”. 2004“出版时间”, 17(4)“卷(期)”: 89-92“页码”

《中国公路学报》

1.公路工程

《公路工程》于1975年创刊,是中国公路行业综合技术类科学技术期刊。同时也是“公路运输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中南公路科技情报网网刊”。 《公路工程》专门刊载道路、桥梁及交通工程...

2.公路

主,兼顾政策、理论和科学实验。主要服务对象是:从事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科研、养护、监理、管理等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市政、铁路、林业、水利、机场、地质、煤矿、石油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

3.公路与汽运

;交通安全与控制;交通信息工程;道路工程;桥隧工程;公路工程机械;工程管理。 《公路与汽运》为首届(2006年)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4.中国公路学报

《中国公路学报》创刊于1988年,系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公路交通行业最权威的学术性刊物,自创刊以来,一直走在公路交通科技发展的最前沿。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公路学报》已成为公路交通领域的名牌期刊,优秀的科...

5.公路交通科技

已成为我国公路交通行业广大科技工作者最重要、最权威的学术期刊。 本刊目前为第六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中国公路交通行业唯一入选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公路交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

你好,经查证《中国公路学报》ISSN:1001-7372 CN:61-1313/U 属于北大核心,南大核心和EI期刊,是一本质量较高的杂志,不过你投稿的难度也大,祝你好运。

还可以,如果你们单位没有特别要求是普刊省级国家级、还是核心刊的话,这个期刊就很适合你发表,当然还有其他的期刊可以选择

(1)2001年,《中国公路学报》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成为国家重点建设期刊。(2)2004-2012年8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1988种学术期刊综合排名,根据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的综合评价,《中国公路学报》综合排名分别为第1位是中国公路交通领域惟一获此殊荣的学术期刊。《中国公路学报》入选2011年度排名前300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3)在1999年科技期刊评比中,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4)2000年荣获《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5)在2001年陕西省科学技术期刊审读评比中,被评为200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类优秀期刊。

公路工程论文格式要求

1 论文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单位所在城市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 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名、中英文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必须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3~5个)。英文内容单 独放在正文之前。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不使用副题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开头不用定冠词。 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即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过程、结果和结论(中文一般不少于200字),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 为主语,避免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采用被动语态表述。 中文关键词选词要规范,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不能采用英文缩写。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也不能采用英文缩写。 2 正文正 文篇幅一般在8000字以内,包括简短引言、论述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文中出现的外文缩写除公知公用的首次出现一律应标有中文翻译或外文全称。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并要有相应的英文名。文中图的数量一般不超过6幅。图中文字、符号、坐标中的标值和标值线必须写清,所有出现的数值都 应标有明确的量与单位。文中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 文中有关量与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用单个斜体外文字母表示(国家标准中专门规定的有关特征值除外;如要表示量的状态、序位、条件等,可对该单 个字母加上下角标、阿拉伯数字以及"′""^"等),避免用中文表示。 正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排序;三级标题形如 ,,,…排序;引言不排序。 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是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表的并且在文中切确引用的专著、期刊文 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网络、磁带、磁盘、光盘)等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著 录格式如下: 专 著 作者名. 书名. 版本(第1版不著录).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期 刊 作者名. 题名. 刊名, 出版年, 卷(期):起止页码.论文集 作者名. 题名. 论文集编者名(可不著录). 论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学位论文 作者名. 题名.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科研报告 作者名. 报告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报 纸 作者名. 题名.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标 准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专 利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 专利国名: 专利号, 出版日期.电子文献 作者名. 题名. 出版地: 出版者(网址、网站名、网页名), 发表或更新日期.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 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文姓不可缩写,名可缩写)。外文参考文献的出版地、出版商和出版年务必按顺序一一标出。期刊与论文集的起止页码必须标出。 所有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标出其引用之处,标不出引用之处的文献不得列入参考文献之中。 4 作者简介、基金项目在文稿首页地脚处写明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如果论文涉及的是有关基金项目的研究内容,须在地脚处写明:基金或资助机构的名称,项目编号论文题目(黑体 三号 加粗)(宋体 小四)作者(加粗)***学号** 指导老师(加粗)***(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邮编 430079)(宋体 五号)英文题目 (TimesNewRoman 小三 加粗)uthor:Zhang Xue-Yang supervisor:Zhang Xue-Yang (宋体 五号)(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Abstract: (宋体 五号)Key words: (宋体 五号)摘 要(黑体 五号 加粗):********(宋体 五号)关键字(黑体 五号 加粗):********(宋体 五号)1 (宋体 四号 加粗) (宋体 小四 加粗)正文(宋体 五号)……(宋体 小四 加粗)(1) 正文(宋体 五号)①……正文(宋体 五号)②…………(2)(3)………… (宋体 小四 加粗)正文(宋体 五号)…… (宋体 小四 加粗)正文(宋体 五号)……(宋体 小四 加粗)正文(宋体 五号) ……2 (宋体四号 加粗)正文(宋体 五号) ……3 (宋体 四号 加粗)正文(宋体 五号)……4(宋体 四号 加粗)正文(宋体 五号)……5(宋体 四号 加粗)正文(宋体 五号)……参考文献:(宋体 五号 加粗)[1] 作者,论文名或书名,刊名,刊期或出版社,论文页码,论文日期或出版日期 (宋体 小五号)[2] …………[3] …………个人简历(宋体五号)100-150字左右注: 论文用16K纸排版和打印

你好!! 学位论文是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应参照执行。一、学位论文内容和格式 论文的内容及其顺序依次为:封面、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封面:按国标,全校统一格式。 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要引人注目;题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30字以内。 分类号: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类号。 编号: 为学校代码。 UDC: 国际十进制分类法类号。 密级:在封面右上角处注明论文密级为公开、内部、秘密或机密。专业名称: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专业为准,一般为二级学科名称。2.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为更好地维护学位制度的声誉,进一步规范学位论文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明晰知识产权,杜绝论文剽窃现象,要求学位申请人及其指导教师分别签署“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见附件),并将其做为论文插页装订在学位论文的首页。 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姓名需本人亲笔签字,不得用盖章或打印。 3.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中文摘要,约800~1000字左右(限一页)。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内容和关键词。摘要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语言力求精炼,一般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3-5个论文的关键词。4. 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也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内容和关键词。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 5.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6.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 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若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7.引言:作为论文的第一章,内容为包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的综述,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8.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学位论文是专门供专家审阅以及供同行参考的学术著作,必须写得简练、重点突出,不要叙述那些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内容。同时应注意使论文各章之间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9.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只要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要认真阐述自已的创新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严格区分研究生的成果与导师科研工作的界限。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10.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的写法应该遵循规范。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11.致谢:致谢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12.附录:可以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13.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学习(大学以上)及工作经历、获学士、硕士学位的学校及时间等;研究成果 可以是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获奖情况及申请的专利等;学术论文应已正式发表,未发表的只列已录用(有正式录用函)的论文。著作及学术论文的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相同。二、论文的书写要求1.语言表述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解释清楚。2.标题和层次论文分章节撰写,层次要清楚,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标题字数一般在15个之内。每章应另起一页。层次代号的格式如下:第一章 XXXX (居中书写)1.1 XXXX1.1.1 XXXX3.篇眉和页码篇眉从第一章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并在下方加一横线。奇数页的页眉书写: 论文的题目 如: 基于标准关系数据库的空间关系 偶数页的页眉书写: 福州大学硕士(博士、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如: 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页码从引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书写。4.有关图、表 图: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份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标出; 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所用一致; 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排写。 需要的话,可在图名之下加附图说明。表: 表格应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表;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 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居中排写; 一张表格应为一个整体,不要拆分排写在两页上。表格不加左右边线。公式:公式的编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要有一行的间距。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的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 如:图2-5,表3-2,公式(5—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5.有关参考文献及引用对作者已阅读过的对论文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应尽可能列出,并按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号。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的末尾的右上角,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并加上方括号,如“网络的先进性�0�1�0�1[4]”。当在文中直接提及参考文献时,其编号应与正文排齐,如“由参考文献[9,20-21]可知”。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上。参考文献表根据下述格式书写,并按顺序编号,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将参考文献附于文末。作者姓名写到第三位,余者写“,等”或“,et al.”。几种常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译)著:序号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论 文 集:序号作者.文题.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 止页码学位论文:序号姓名.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专 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技术标准:序号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 例 如 下:[1] 张昆,冯立群,余昌钰,等.机器人柔性手腕的球面齿轮设计研究.清华大学学报,1994,34(2):1-7 .[2] 竺可桢.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3] Dupont B.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compatible donor.In:White H J, Smith R, ed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Houst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1974.44-46. [4] 郑开青.通讯系统模拟及软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87.[5]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1980-07-2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与单位.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4-11-01.6.量和单位 要严格执行C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计量出版社,1996); 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三、论文的打印要求 1.封面 硕士学位论文的封面采用全校统一格式。 中文题目:三号黑体字, 研究生姓名、指导教师、专业名称等: 四号宋体字.2.摘要、正文的格式、字体、字型及字号要求 1)中文摘要:论文题目(居中、小2黑体)中文摘要(居中,4号黑体) 正文:800-1000字(小4号宋体字,限一页) 关键词:3-5个,中间用“,”号分开,(小4号黑体) 2)英文摘要:ENGLISH TITLE(小3号Arial Black字体)Abstract (4号Arial Black字体) Content (与中文摘要同),(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 Key words: 3-5个 (小4号Arial Black字体) 3)正文 大标题 第一章 黑体小2号 一级节标题 实验装置及方法 黑体3号 二级节标题 4.1.2 实验装置 黑体小3号 三级节标题 4.1.2.1激光分子束系统 黑体小4号 正文 PFOODR实验取得的效果 宋体小4号 表题与图题 表2-3飞行时间质谱实验装置 宋体五号 附图说明 1. 当前值 2. 过去值 宋体小五号 参考文献及篇眉 宋体五号 3.段落及行间距要求 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0pt”。 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 段后间距 大标题 30~36pt 一级节标题 18~24pt 二级节标题 12-15pt 三级节标题 6~9pt (在上述范围内调节标题的段后行距,以利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参考文献的段后间距为30-36pt。参考文献正文取固定行距17pt,段前加间距3pt。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 4、用纸及打印规格论文尺寸规格为A4(210X297mm)。每一面的上方(天头)和左侧(订口)应分别留边25mm以上,下方(地脚)和右侧(切口)应分别留边20mm以上。每行打印字数32-34字,每页打印行数29—31行。 附件: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福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祝你学业进步!!

公路工程论文范文

导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施工工作量不断提高。下面是我整理的公路工程论文范文,希望有所帮助!

摘要 :本篇文章针对压实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中的应用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有关于加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其中包括含水量偏高偏低情况中的压实技术应用、开挖换土法技术的应用以及压路机的应用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压实施工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献上笔者的一点绵薄之力

关键词 :压实施工;公路工程;路基路面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城市中的公路交通行业也开始得到了较多的发展机遇与成长空间,民众开始对交通行业的服务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公路交通是整个道路交通行业中使用频率最高且应用范围最广的,因此其本身的道路质量、安全等级以及服务水平都是人们所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此,针对我国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应用技术展开详细的分析是笔者乃至所有道路施工人员都需要去认真对待的一项任务。

1压实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首先,压实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路面的强度。很多是施工单位由于经费与施工时间等多项因素的限制会导致公路的路面厚度较薄,而压实施工基础的应有则可以在保证路面强度的前提下达到应有的工程质量水平;

其次,压实技术能够让路面更具稳定性。在实际的公路路面施工过程中,路基路面的压实度越小,那么就会导致工程材料之间的空间变得越大,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被雨水多次浸透的话就会大幅度降低路面的强度,进而出现路面变形或是塌陷等不安全事故;

再次,压实施工技术能够增强路面的平整度。如若公路路面的压实度较差,那么填充在路基处的土量高度就会出现高低不一的情况。如此下来,在路基进行固结的过程中就会让公路路面看起来出现大大小小的凹凸不平,十分不利于后期的正常使用;

最后,压实施工技术是确保公路路面耐久且安全的基本需要。简单一些解释,公路路面的耐久度所指的就是路面的使用寿命,其中主要包括了路面的强度、路面的稳定性、路面的平整性等等。当公路路面正式投入使用以后,任何施工技术中的小小失误都有可能导致路基路面的压实质量出现大幅度下降。基于此,确保在施工阶段中压实技术的应用水平是一项最为基础的条件保证。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要点

保证施工材料配比的均匀性

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材料的配比变化虽然不会对土质本身的.含水量高低带来严重的影响。但由于外掺料与土壤之间的混合料比重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所以一旦出现了以上的情况就十分容易导致外掺料在完成压实作业以后表现出干容重上升的现象,进而难以真实的反映出压实度的具体程度。基于此种情况,在日后的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应当经常性的对外掺料计量展开详细的抽查,确保施工材料配比的均匀性。

保证含水量的科学性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土壤含水量的高低能够对路基路面的压实程度带来直接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土壤中的含水量如果越高,那么干密度也会随之降低,从而导致压实度也开始不断的减少。为此,工程施工人员应当尽可能的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2%左右,此种方式一方面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弹簧土壤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则可以为路基路面压实质量的提升打下夯实的基础。

保证重型击实的标准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试件中所包含的物理指标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施工企业在针对重型击实与轻型击实的标准进行选择时需要重点考虑到路基路面的实际情况与施工条件。在一般状态中,公路工程路基路面都会选择重型击实标准,施工单位主要考虑到的是重型击实标准所选择试件压缩模的重点会比轻型击实高出两到四成,进而可以有效阻止路面变形情况的出现。

3加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相关措施

含水量偏高、偏低情况中的压实技术应用

首先,如果公路工程路基土壤的含水量处于偏高状态,那么施工人员应当采用晾晒与风干等方式来及时进行降水量处理,并且保证对各层中的土壤都重新进行粉碎与翻晒,确保其能够完全达到路面整平的标准;其次,如果土壤的含水量处于偏低状态,那么施工人员就可以利用犁来将土壤进行翻松处理,并运用压路机来将土壤的密实度碾压至标准状态。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整个作业的时间绝对不能够过长,施工人员应当掌握好盖土与碾压作业之间的节奏与频率,尽可能的保证土壤中的水分不会大量流失;再次,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降雨,施工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将已经铺盖完成的土层进行平整与压实处理,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做好相应的排水工作。在降雨过后的路基土壤中会存留大量的水分,施工人员要在其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碎石土、煤灰以及碎石渣等材料,确保其密实度可以完全达到《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开挖换土法技术的应用

在路基路面正式开始压实作业之前,加入软土层的厚度在2M以下,那么就可以尝试应用开挖换土法来进行作业。首先将基地内部中的所有土壤都挖出,而后再将那些强度较大的碎石与灰土等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所感染与侵蚀的优良土质填充进去。在这里需要提醒施工人员的是,换土的对象所针对的并非是所有土层,例如那些持力层就没有必要进行换土作业。

压路机的应用

在开展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确保压路机的碾压段长度与同摊铺之间的作业速度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当中,同时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让两者长时间的保持在稳定的情况下。如果工程施工现场的条件不允许应用压路机的话,那么也可以选择用振动夯实的方式来完成压实作业。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碾压段的长度以及其他设定条件来综合性的考虑到在压实作业过程中的温度、风速以及沥青出场温度与混合料的设定等等,切记不可根据以往的施工经常而去盲目的设定。还需要着重注意的是,公路路面沥青的混合料如果出于冷却的状态下,那么就不可以在其上面使用压实机械以及倾倒油料和矿料等,要保证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的整洁性。

参考文献

[1]刘佩宇,宋永刚,陈文.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4(7):55-57.

[2]马云.影响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的因素及注意事项[J].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19):88-90.

[3]郭国光,王志鹏.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9):77-79.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