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河北梆子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2024-07-05 01:44:03

河北梆子论文参考文献

哥们,你自己网上找吧,我实在写不出来,得累死人

一篇音乐欣赏的论文,1500字左右!给你

三上轿表演艺术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 :《三上轿》是晋剧折子戏的代表剧目,在唱腔上和表演上经过长时间的打磨与历练成为了独树一帜,颇具代表性的剧目,是很多晋剧的学习者和爱好者所必研究揣摩的剧目。因此,本文将从崔秀英这一主要人物出发,从其内心世界的塑造、唱腔的运用、身段的表现三方面做一个细致的研究和梳理。

关键词 :晋剧;三上轿;表演艺术

晋剧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地方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统文化,具有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的特点,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 。豫剧、秦腔、河北梆子、平调落子、黄梅戏等剧种都有这一折,而晋剧的《三上轿》则在众多剧种当中脱颖而出。最早是由晋剧表演艺术家花艳君老师演绎,不断打磨和千锤百炼,无论是在唱腔上还是在表演上都集百家之长颇具特色。《三上轿》讲述了明万历年间权相之子张秉仁,狗仗人势,为非作歹,害死书生李桐,逼迫李桐之妻崔秀英与自己成亲,而县官贪赃纵容张秉仁。秀英洞房之内怀揣利刃誓死与贼子相拼,为夫君报仇。崔秀英哭别丈夫灵堂、公婆、娇儿的场面是全剧的高潮,她“三哭三别”,刚烈不屈,也是崔秀英人物性格展现最鲜明的一折。她从一个原本封建社会中典型的闺中妇人,夫妻恩爱,敬重公婆,抚养孩子,却在遭受权利的侵压之后,从美好生活跌入地狱。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她的内心掀起了层层波澜,情绪一层层的递进,唱腔越发的感人和悲壮,激起了重重矛盾。首先这是一出内心戏。不但要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之间的内心活动,深入的表现崔秀英的层层内心递进,揭示人物的性格本质是演好这出戏的`关键。崔秀英的性格有三个层面,第一她爱丈夫,爱家庭,她拥有所有封建妇女的美德。

其次她对公公婆婆百般孝顺。其三她是护子心切的好母亲。如何表现这样复杂的女性,首先就要得其神韵,要从整个人物的气韵、形体、神态做出一个全方位的深度表现,要力求内蕴深沉,以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状态。因此在表演上,要将人物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被逼做妾,这是突发的变化,沉重的打击,让这个从未受过风雨的年轻夫人陷入了极大的悲哀之中,因此首先要表现的是人物的悲。因此在上场前的那一句哭腔是很重要的,她在大幕之内所唱“夫君一死大树倒,撇下了崔氏秀英,年迈二老,半岁小娇……”未见其人,先闻其悲。霎时间将观众拉进了她悲痛的内心之中,不仅交代了故事背景与其所要告别的亲人,更是通过其悲痛万分、哀怨婉转的唱腔抒发心中的悲情,引起观众的悲悯,为这出戏奠定了“悲”的基调。在得闻“日落黄昏,花轿抬人”之时,崔秀英犹如晴天霹雳,她震惊、她悲愤。唱到:“一霎时就好似天崩地炸,崔秀英魂出窍心如刀扎”。接着她在各种复杂的思想矛盾之中,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张秉仁逼秀英张府下嫁,我何不乔装佳人把贼杀。一来雪我杀夫仇,二愿追君赴天涯。”她假意答应贼人,却暗藏利刃,为夫报仇,同归于尽。这是崔秀英这一人物内心的第二个层次,接下来崔秀英展现出的是其刚强的一面,她抑制住满腔的悲愤和心酸,向狗腿和媒婆提出三件大事:“送来纹银千两、备下棺椁一副、洞房之中免去灯火”。此时的她是镇定的,因为她做好了与贼人同归于尽的准备。在这一段戏中,要适时地表现人物深层意识变化的轨迹,在表演上要尽量的“收”,要做到哀而不伤,悲而不怒,通过大量的唱段与形体身段来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出以意传神、以情动人的强烈的艺术效果,这是在塑造崔秀英这一角色的第三个层次。在达到人物内心三个层次的层层递进之后,崔秀英这个人物才会活起来,丰满起来,在她的内心不仅仅是恨、是悲,更多的是不舍,对亲人与娇儿的不舍与依恋,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在表演之时要更多的突显其复杂之感,决绝而又不舍,悲伤而又温柔。其次,这是一出唱腔颇为惊艳的唱功戏。在大幕开启之时,崔秀英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夫君一死大树倒!撇下了崔氏秀英,年迈二老,半岁小娇……”仅仅三句唱词,却百转千回,字字泣血,句句动人。整段是无伴奏的清唱,这段唱腔要在有间奏无伴奏情势下唱得跌岩起伏、人心悲惨、催人泪下。这段唱要求技巧高超,既要把控人物情绪的表现,又要驾驭唱腔的难度,如:声音的力度、无伴奏中的心里节奏、气息、声音的控制、吐字轻重等等,还要表现出中国民间传统式的哭唱等技巧,在演唱中要运用“收声”的演唱方法,高音用头声加气息,哭腔用大小滑音,颤音要有收有放等各种有控制力的演唱技巧。这出戏的高潮———“别娇儿”这一段却又是极其考验唱功与表演。

与前面暴风雨式的戏剧冲突有所不同,首先一曲幽静柔美的《摇篮曲》出现在观众面前 。舞台在这一刹那间变得极其静谧,所有的一切都安静下来,等着崔氏与娇儿分别的这一刻。这支《摇篮曲》保持了表演艺术家花艳君老师的原有演出版本,这里的《摇篮曲》是与中路梆子柔在一起的《摇篮曲》,它打破了以往的“眼”上起唱而从“板”上起唱,同时增加较长的尾韵,结尾的“字”又加入了哼唱的演唱方法,表现出母亲难舍娇儿的悲戚之感。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崔秀英突然静了下来,此时的她不再是剑拔弩张的女战士,而是一位温柔的母亲。她深情满怀地抱着自己的孩子,用悲伤的颤音诉说着对孩子的倾诉与寄托,哼唱着摇篮曲,从声、心、形、情、表等方面表现出了对孩子的依恋和不舍。观众在看到这一段时,从戏剧的旁观者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成为了体验者,悲而不伤,却又能使人潸然泪下。这是一出精彩绝伦的做工戏。“动之于内,形之于外”,这折戏在表演上要求很高,要从不同的动作层面表达人物不断起伏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的涌动与宣泄,使得人物的形象得到全方位的展示和升华。一举手、一投足、一眼神都要围绕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里活动来表现。尤其是在身段与台步之上,崔氏在身段上面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表现力。在面对逼她上娇的贼人之时,她的身段是大开大合的,她像一位女战士一样,坚韧不屈,刚强有力。而在面对公婆之时她是温柔的牵挂,对公婆的牵挂,这时她的身段应是娴静悲伤的。而在怀抱半岁小娇儿的时候,她则充满了母爱,似一位美丽的充满光环的女神,在哺育自己的孩子,这个时候她的身段一定要轻柔更轻柔,随着人物内心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切不可一悲到底,一怒到底。例如在最后与娇儿绝别第三次上轿的时候,既要表现绝别又要表现不舍,在梦幻与现实之中挣扎。在舞台表现上首先要一惊,惊醒梦中人,回到痛苦的现实社会中,要两眼盯着张铮不放,倒走踮步,退到舞台中心,先看儿子、后看花轿,反复两次终下决心将儿子交于婆婆。左右抱袖,跟着介板的打击乐,左扬袖,右反袖,亮相。一组动作下来,行云流水,准确地将人物的感情和意念外化于舞台之上。通过水袖与身段的完美结合使得崔秀英这一人物在舞台之上饱满起来,加强了外部表现力,细腻而鲜明地刻画出人物性格,将一位外表柔弱,内心刚强的反抗女子形象鲜明而细腻地刻画出来。用外在的形体表现出了内心的矛盾、悲伤与不舍,使人物形象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张晏杰、马戈荣,花艳君评传[M]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戴占寿,艺苑春秋。

3.晋剧表演艺术家花艳君《三上轿》影像光盘,山西春秋音像出版社出版。

秦腔入川对川剧形成的影响分析论文

一、 戏曲传播流变与新剧种的生成

戏曲在传播过程中,势必走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传播到其他地域。比如昆腔,流行于昆山一带,离开昆山,则生了许多变化。有论者认为山陕梆子前身为昆腔的变种。 而西秦腔作为一种戏曲形式产生之后,迅速扩张到周边地区,促使了西路梆子和东路同州梆子的产生,以及在汉水流域促使二黄的诞生,之后又与东路梆子结合产生西皮,西皮、二黄在汉水一带结合成为皮黄。西路梆子则向南入川,促使川剧弹戏的产生;皮黄入川促使了川剧胡琴的产生,接着一路向南产生滇剧等;西秦腔甚至远播海丰,形成西秦戏正线;东路梆子向东边发展形成蒲剧,之后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形成晋剧、中路梆子、河北梆子,一路向东形成豫剧、山东梆子等。

梆子腔、皮黄腔在全国各地流传过程中,有诸多的遗存,如绍剧中的梆子,徽剧、汉剧属于皮黄系统自不待言。这个传播流变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甚至有反哺现象的出现。整个传播、流变,以至于新剧种的产生,其中的机理对于研究而言大有可为。研究戏曲传播过程中,产生新的剧种对于今天戏曲声腔的归根认祖、再一次融合演变有着莫大之意义。如今戏曲的困境,很大程度在于创新的不足,而传统的剧目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老戏迷,更无法吸引新戏迷。

回顾魏长生第二次入京带来的地方戏的兴盛,我们可以看出,戏曲的创新在于多声腔、剧种的频繁交流沟通与融合,而不是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今天地方戏的定名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官方行为,定名没有错,但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使得每个地方只发展自己的地方剧种,非本地剧种基本无法在当地得到强有力的发展。从戏曲演变历史来看,这是人为的作茧自缚。戏曲是一个常变常新的艺术,必须不断的创新,最好的办法在于不同剧种的'交流和竞争,乾隆时期,花部都可以和雅部一争高下,我们今天的地方戏为什么不可以竞争?本地人一定喜欢本地地方戏?答案是否定的。

今天,我们回过头回顾历史,梳理戏曲的传播流变,以及新剧种产生的地理、人文、语言、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对于推动今天的地方戏曲各剧种再一次融合创新有着一定的意义。

多声腔的川剧,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例子。多声腔其实是融合了当时流传的几种声腔,杂糅在一起的戏曲剧种。秦腔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均极为丰富的名词,并不仅仅是指今天的西安秦腔,在历史上指的是陕甘一带的流行地方戏曲,各个时期含义均有一定的差异。川剧弹戏的产生和秦腔入川有着莫大之关联,以川剧弹戏的产生和秦腔入川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管窥见豹,希望能从一个小角度揭示戏曲传播流变过程中新剧种与老剧种的关系。当然,这个课题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本文限于篇幅,只就一个小问题抛砖引玉。

二、川剧弹戏与秦腔之关系

四川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经济甚至一度在全国排前列,故有“扬一益二”、 “益州出,天下足”的说法,但也造就了蜀中古来多乱的局面,故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一说。由于战乱频仍,四川人口极不稳定,到了明末清初,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之后,康熙帝为了恢复四川一带的经济及农业生产,以政令形式推动“湖广填四川”,多次的移民迁徙,使得四川变成一个移民聚集地,五方杂处,各地人民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各种习俗、文化在交流碰撞中进行融合发展,造就了四川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川剧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

川剧的声腔是在昆曲、弋阳、皮黄、梆子四个声腔系统的影响下,与当地民歌、风俗结合,使用当地方言,形成的多声腔系统的剧种。

川剧四大支流派中,弹戏主要分布在川北河,川北河以嘉陵江的南充为中心,包括渠江、涪江一带的西充、三台、遂宁、渠县、达县、篷溪、阆中等地。这些地区与秦地毗邻,陕西移民较多。

弹戏的前身是秦腔。秦腔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产生于山陕一带的山陕梆子,而另一个源头则是由陇东调演变成西秦腔之后演变成的秦腔,关于秦腔产生地,仍无定论。

山陕商人在明清两代是著名商帮,足迹遍布全国,至今全国仍遗留下大量的山陕会馆、西秦会馆,俗语有云“商路即戏路”可谓不虚,刘文峰的专著《山陕商人与梆子戏考论》详细考证了商人对戏曲的推动作用,此处不赘述。秦腔在明清时期借助商人经济上的大力支持,迅速向全国发展,而接壤的四川则更甚,自贡的西秦会馆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明末清初就有班社在川北城乡演出,且演出的次数极多,所谓“千余台戏一年看” ( 《成都竹枝词》)。吴珍奇在《昭化县志》中载,顺康年间,在昭佬、中江一带已有完整的戏曲演出。其生旦净丑,刀戟剑棒,无所不齐。当地人说此乃秦腔,也实为可能。因昭化古名“葭萌关”,是秦地入川要冲,此时,陕班来川演出秦腔,实为常事。

可见当时秦腔在四川演出已是极为普遍的事。秦腔在川北长期演出过程中,与川北语言结合,并受地方民间社戏、民间音乐的影响,逐渐发生衍变,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四川色彩的弹戏。

将弹戏与秦腔比较,相近的特点有:唱词以十、七字句为基本句式,板腔体,有〔慢板〕〔流水板〕〔散板〕〔垛板〕等,板路有甜平(皮)和苦平(皮)之分,与秦腔之欢音、苦音异曲同工。伴奏乐器以梆子、盖板胡琴为主,故弹戏又名川梆子、盖板子。弹戏老艺人在传艺中常告诫学徒: “唱弹戏要带‘陕味’才好听。”尤其是《八件衣》一戏,仍沿袭秦腔旧例,而《断桥》一戏的演法分胡琴和《陕断桥》。

既然二者存在着这么多的相同之处,那么秦腔是如何进入四川并在当地异化,促使弹戏的生成的?从各方资料及田野考察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三、农民起义军将秦腔带入川内

明末,天灾人祸不断,大明王朝内忧外患,终于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覆灭。明末,起义军四起,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末的两位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张献忠都是陕西人,且都来自陕北。清人陆次云《圆圆传》中说:“李自成入北京,召陈圆圆歌唱,自成不惯听吴歌,遂命群姬唱‘西调’ (作者:西调,即西腔,有论者认为是西秦腔之简称),操阮筝、琥珀,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明末,起义军中欣赏西调,演出西调为稀松平常之事。另一位起义领袖张献忠,也在战争中经常“唱戏欢饮”,有时一唱就是几天几夜。起义军多来自陕西、四川、湖北、山西一带的农民,而这四个地方在清初产生了我国地方戏的几大声腔系统。李自成、张献忠曾先后三次入川, 将秦腔带入四川,对于弹戏的形成功不可没。正是这些农民起义军的南北转战,使秦腔广泛流布,进而出现有清一代的盛行。据清沈苟蔚《蜀难叙略》记载,顺治十六年,张献忠部将高承恩与杨国明在嘉定(今乐山)相聚时, “奏女乐演传奇,以侑酒”。

四、移民入川将秦腔带入川内

陕西作为移民入川的大省之一,很早以前就有陕西籍移民通过古蜀道到达汉中,再由汉中通过陆路或水路入川;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政府的鼓励,从陕西入川的移民数量大增。

乾隆时《绵州志》卷五“蜀地近西秦,土著而外,四方流寓者大约吴、粤居一二,楚居三,秦居五,故染秦俗尤多。”可见移民以湖南、湖北、陕西为多,江西、广东和福建次之,河南,山西,云南、贵州又次之。 严如耀在嘉庆年问编成的《三省边防备览》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流民之人山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商州、郧阳,西南则取道重庆、夔府、宜昌,扶老携幼、千百为群、络绎不绝。

大量的移民入川,其中以西府、陕南人居多。而西府则是西秦腔的发源地,是秦腔的一个源头,孕育了陇东调、吹腔、西秦腔,传播到各地,对戏曲发展影响极大。陕南一带孕育了二黄声腔,当这两个地方的移民进入四川,势必将自己日常的娱乐形式—— — 秦腔带入川内,逐渐在川内安家、演变,成为弹戏的原型。

五、山陕商人的贸易将秦腔带入四川

商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商帮,这些商帮通过各地往来积累财富,成为了当时著名的“明清十大商帮”,十大商帮是山西晋商、徽州徽商、陕西商帮、福建闽商、广东粤商、江右赣商、洞庭、苏商、宁波、龙游浙商、山东鲁商等,在其中,陕西商帮具有突出的地位。陕西商帮在明政府“食盐开中” “茶马交易”等特殊经济政策招引下,通过古蜀道入川,在川经商,成为了盛极一时的著名商帮。有关文献记载,陕西商人在两京(北京、南京)及各省建立的会馆近四百余处。随着进入四川地区的陕西移民和商人逐渐增多,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联络乡党,他们建立会馆。这些会馆建筑为陕西移民和商人提供了款叙乡情、祭祀神灵,处理行业纠纷的场所。由于这些会馆均为陕西人建造,所以在建筑形式、构造以及空间上都呈现出陕西地区建筑的特点,而会馆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秦腔在四川的传播流变,也促使了弹戏的生成。

在盐业发达的自贡,不仅盐业历史悠久,随盐业的发达而兴建的西秦会馆、桓侯宫、王爷庙、南华宫等会馆都是演戏的重要场所,客观上促进了戏曲文化艺术的繁荣。在成都,由 33 家秦商集资共建的陕西会馆更是说明了商人对于秦腔传播的巨大作用。

六、秦腔艺人入川将秦腔带入四川

在秦腔、弹戏的流变史上值得一提的莫过于魏长生,虽然对于魏长生所唱的剧种众说纷纭,但是有几点可以肯定,他曾到过两地学艺,且新出“琴腔”,这种腔调源自西秦腔,也就是陇东调,又融合了梆子腔的某些特色,他能唱多种曲调如梆子、二黄、吹腔、小调等,他所演之剧种并非我们今天所想象的单一剧种,而应该是一种较原始的多声腔混合形态。数次入京,以新出的琴腔征服京城的观众。红极一时,并掀起花雅之争,大力推动了地方戏的兴起和繁荣吗。

魏长生回川的经历值得我们注意,他走了全国很多地方,带回了许多腔调,其中的主体就是秦腔(不一定是板腔体的秦腔),收徒传艺,建造老郎庙,后成为三庆社地址。

另外,乾隆年问,又有戏班在川边藏区演出,后多逃散,此戏班后来不见返回陕西记载。幸而不死的伶人,流散四川城乡,搭班谋生。四川梨园中流传的行话“老陕唱高腔,只因饿得慌”,怕由此而来。

之后,秦腔、二黄在四川并没有绝迹,而是不断的交流融合。1957 年,四川温江专区将流落在汉中的“汉调二黄” “汉调桄桄”老艺人集合在一起,成立“四川温江汉剧团”,几经周折,之后划为广汉市剧团,这是目前唯一一个仍然有南路秦腔的四川戏曲剧团。二黄、秦腔在四川的落脚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当地人欣赏汉调桄桄、二黄的历史由来已久。

七、结语

川陕两地接壤,文化交流从未中断。有论者提出新观点,认为在川陕交接的地方,曾经产生过川陕梆子,和山陕梆子相对独立发展,虽然论点尚无太多文献依据,但是西路戏的历史却是相当长的,西路戏产生之后,向周边流变,一路向南到四川、广西、云南、广东等地是再自然不过的。

在戏曲传播流变过程中,原有的声腔和当地语言风俗结合不断形成新的声腔,对我国地方戏的壮大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今天地方戏有数百个,如果我们细细研究会发现,均可以归到几个声腔体系里,那么对原有的几大声腔体系的研究就可以为整个戏曲研究打开思路。从一个声腔的演变入手,继而研究几大声腔系统,进而理清整个戏曲传播流变的过程。对于长期以来依靠文献资料,依靠声腔音乐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打破研究中的行政区域划分,以戏曲规律来重新划分戏曲地图,对于戏曲数百年的演变有着启示的作用。

河北梆子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念、做、打等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其中,京剧(Beijing Opera)是我国的国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编辑本段]戏曲的三大艺术特色综合性、虚拟性、程序性——(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它融汇各个艺术门类(诸如舞蹈、杂技等)而出以新意方面,而且还体现在它精湛涵厚的表演艺术上。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的综合性的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唱,指唱腔技法,讲求“字正腔圆”;念,即念白,是朗诵技法,要求严格,所谓“千斤话白四两唱”;做,指做功,是身段和表情技法;打,指表演中的武打动作,是在中国传统武术基础上形成的舞蹈化武术技巧组合。这四种表演技法有时相互衔接,有时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着音乐精神(节奏感)。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二)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员的表演,用一种变形的方式来比拟现实环境或对象,借以表现生活。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这就突破了西方戏剧的“三一律”与“第四堵墙”的局限。其次是在具体的舞台气氛调度和演员对某些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诸如刮风下雨,船行马步,穿针引线,等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色。戏曲脸谱也是一种虚拟方式。中国戏曲的虚拟性,既是戏曲舞台简陋、舞美技术落后的局限性带来的结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写神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积淀的产物。这时一种美的创造。它极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三)程序性 程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并被重复使用。程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对生活经过提炼、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着古往今来艺术家们的心血,它又成为新一代演员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起点,因而戏曲表演艺术才得以代代相传。戏曲表演中的关门、推窗、上马、登舟、上楼,等等,皆有固定的格式。除了表演程式外,戏曲从剧本形式、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程式。优秀的艺术家能够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创造出自己具有个性化的规范艺术。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编辑本段]戏曲的起源和形成起源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祭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元杂剧元杂剧是在民间戏曲肥沃土壤上,继承和发展前代各种文学艺术的成就,经过教坊、行院、伶人、乐师及“书会”人才的共同努力,而改进和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在形上,元杂剧用北曲四大套数安排故事情节,不连贯处,则用楔子结合,形成了一本四折一楔的通常格式(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共写了五本二十一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结尾用两句、四句或八句诗句概括全剧的内容,叫“题目正名”。每折包括曲词、说白(宾白)和科(科泛)三部分。曲词是按导师情需要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也叫曲文、唱词或歌词。其作用是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全部曲词都押同一韵脚。说白是用说话形式表达剧情或交代人物关系的一种艺术手段,分对白(角色之间的对话)、独白(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的话)和旁白(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带白(插在曲词中的说白)等。科是动作、表情等。一本剧通常由正末或正旦一人来唱,其它脚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角色:末:男角。元杂剧中的正末是剧中的男性主角。生:除了大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角色的统称。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扮演女性人物。正旦(剧中女主角)、小旦、搽旦,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俗称“花脸”“花面”,大都扮演性格或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男性人物。如《窦娥冤》中的公人(官府差役)即属净。丑:扮演喜剧的角色,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多扮演性格诙谐的人物,有文丑和武丑之分。外:元杂剧中有外末、外旦、外净等,是末、旦、净等行当的次要角色。监斩官——外末。杂:又称“杂当”。扮演老妇人的角色名。如:蔡婆婆。作家元杂剧作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创作的剧本至少在五六百种以上,保留到现在的也还有一百五十多种。这些作品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已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例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描写一个善良无辜的童养媳窦娥的悲惨遭遇,反映了高利贷者的残酷剥削、地痞流氓的敲诈勒索和贪官污吏的徇私枉法,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的坚强意志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马致远的《汉宫秋》,借助历史题材,通过描写王昭君为国献身、毛延寿卖国救荣和王公大臣的腐败无能,对元代的民族压迫进行无情地揭露,对当时的统治者给予辛辣的嘲讽。王实甫的《西厢记》,描写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从“惊艳”、“联吟”到“赖婚”,充分表现了崔莺莺对爱情的渴望。但她出身于名门望,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和束缚,因此,又有“闹简”、“赖简”等曲折和反复。在“听琴”、“佳期”、“长亭”几折戏中她终于走上了叛逆的道路,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喜剧色彩。全剧以争取婚姻自主与恪守“父母之命”的矛盾为主线,以崔莺莺、张珙和红娘三人之间的误会和冲突为副线,互相交织,有节奏地展开,时张时弛,时动时静,时喜时悲,时聚时散,挥洒自如,色彩斑斓。它那“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和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都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传说相传,清朝初年的北京有四大剧种,即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据嘉庆八年的记载:“有明肇始昆腔,洋洋盈耳,而弋阳、梆子、琴、柳各腔,南北繁会,笙磬同音,歌舞升平,伶工荟萃,莫感于京华。”也说明了当时这一历史盛况。其中所谓南昆即流行于江南昆山一带的昆山腔;北弋指南戏与北曲结合,产生于江西弋阳地区的弋阳腔,即流传到北方形成的高腔,也就是当时盛行于京城的京腔;东柳即流行于山东的柳子腔;西梆自然是我国西北广为流传的梆子腔,也就是秦腔。说明了东西南北四方艺人汇集北京的盛况。从当前来看,以上四大声腔已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原有范围,有的早已遍及全国许多省份,弋阳腔(即高腔)更是在安徽、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河北广为流传,因此有关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但是这种历史形成的说法还是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事实。从当前戏曲剧种的分布来看,昆剧在上海、南京、浙江、湖南还是有相当的观众基础。弋阳腔不但在北方扎根,从乾隆年间,在京师“六大名班,九城轮转”,而且对京剧以及一些北方剧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影响,就是在江南一带的流传也主要是在许多北方语系的地区。柳子腔(包括受其影响的柳琴戏)虽然流行于河南、苏北、冀南、皖北等地,但是它重要的活动还是山东的曲阜、泰安、临沂。秦腔(即山陕梆子)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山西、河南、河北等各地的梆子腔尽管至今在北方盛行,然而我们在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看到的秦腔却有着更深厚、更古老的根基和更广泛的观众群,所以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的说法是有历史根据的。[编辑本段]全国戏曲的种类彩调剧 藏剧 潮剧 楚剧 凤阳花鼓戏 广东汉剧 桂剧 汉剧 黄梅戏 徽剧 荆州花鼓戏 柳子戏 吕剧 山东梆子 绍剧 四川曲剧 甬剧 云南花灯 壮剧 越剧 粤剧 越调 豫剧 宜黄戏 扬剧 新疆曲子剧 湘剧 锡剧 婺剧 碗碗腔 天津文明戏 苏剧 曲剧 琼剧 青海平弦戏 秦腔 黔剧 祁剧 蒲剧 莆仙戏 评剧 瓯剧 闽剧 陇剧 龙江剧 辽南戏 昆剧 梨园戏 京剧 晋剧 吉剧 黄龙戏 淮剧 滑稽戏 花儿剧 沪剧 河北梆子 赣剧 二人转 二人台 川剧 北方昆曲 新城戏[编辑本段]声腔剧种京剧、豫剧、评剧、越剧、河北梆子、河北乱弹、石家庄丝弦、深泽坠剧、安国老调、保定老调、保定上四调、保定皮影、保定贤寓调、保定碰板调、十不闲莲花落、固义傩戏、海兴南锣、北方昆曲、定州秧歌戏、蔚州梆子、高腔、唐剧、唐山皮影、冀南皮影戏、张家口赛戏、临漳西狄邱落子、西路蹦蹦、莲花落子、河间南辛庄木偶戏、新颖调、涿州横歧调、武安平调、张家口东路二人台、哈哈腔、保定诗赋弦、邢台弦子腔、邢台坠子戏、邢台淮调、邢台西调、肃宁武术戏、怀安软秧歌、肥乡罗戏、四股弦、二黄、二人台、上党二黄、上党梆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子、宛梆、二夹弦、柳子戏、五音戏、川剧、三角戏、义乌腔、弋阳腔、广东汉剧、云南壮剧、云南花灯戏、丹剧、木偶剧、巴陵戏、五音戏、文南词、中路梆子、内蒙大秧歌、凤台小戏、永济道情戏、白剧、白字戏、北昆、北京曲剧、北路梆子、皮黄、皮影戏、龙江剧、龙岩杂戏、东河戏、东路梆子、汉剧、宁河戏、乐平腔、正字戏、四平腔、四股弦、右词南剑调、西皮、西秦腔、西路花鼓、西调、西路评剧、壮剧、壮族沙剧、芗剧、吉剧、吕剧、竹马戏、庐剧、吹腔、乱弹、沪剧、苏剧、甬剧、祁剧、辰河戏、余姚腔、词明戏、含弓戏、阿宫腔、灵邱罗罗腔、河南越调、河南道情、河南曲剧、京腔、青阳腔、青海平弦戏、武安落子、杭剧、扬剧、昆腔、陇剧、茂腔、绍剧、瓯剧、侗戏、宜黄戏、采茶戏、泗州戏、弦索腔、耍孩儿戏、陕西老腔、柳腔、柳琴戏、闽剧、闽西汉剧、南剧、姚剧、临剧、哈哈腔、胡琴腔、荆河戏、浑源罗罗、贵州花灯剧、高腔、高山剧、高拔子、高甲戏、高调梆子、唐剧、桂剧、秦腔、晋剧、邕剧、莆仙戏、海盐腔、海门山歌剧、海城喇叭戏、莱芜梆子、壶关秧歌、淮剧、淮红剧、黄梅戏、黄龙戏、黄孝花鼓、清戏、清音戏、粤剧、婺剧、楚剧、推剧、梨园戏、梆子腔、章丘梆子、铙鼓杂戏、湘剧、湘西苗剧、傣剧、琼剧、丝弦戏、滑稽戏、皖南花鼓戏、湖南花鼓戏、蒲剧、蒲州梆子、雷剧、锡剧、滇剧、蒙古剧、碗碗腔、瑞河戏、新疆曲子戏、赛戏、歌仔戏、僮子戏、蔚县秧歌、漫瀚剧、潮剧、徽剧、影子腔、黔剧、襄阳剧、襄武秧歌、藏剧、赣剧、彝剧。 元剧柳琴戏[编辑本段]戏剧名词九宫、入破、卜儿、十三调、二花脸、刀马旦、人物造型、大曲、大面、大遍、小末、小旦、小戏、小生、小花脸、三部曲、三花脸、三小戏、才人、广播剧、引子、引戏、文场、文工团、文明戏、元曲、元杂剧、云手、云韶府、丑、介、队舞、六幺、幺篇、宫调、水袖、化妆、反

中国戏曲究竞形成干何时戏曲史界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有的说形成放宋元,有的说形成放汉唐,有的说形成放先秦,甚至有的说形成的西周等等。其中以王国维提出的戏曲大成放元代的说法最早,也最有影响。但是宋杂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戏曲形式的一个启蒙,南戏则可算是戏曲成熟的一个标志。或者说南戏脱于杂剧?这个要说起来可以写篇论文了= =大致就是这样吧?

不懂,应该是宋戏吧

有一本书叫《名角与戏曲》,中有一文叫 元代杂剧,至今千里赖通波你看看怎么样,一搜就找到的!

河北梆子论文知网

嘿嘿,我前两天写论文就写得这,上中国知网找资料。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地方戏曲反应了地方性的区域文化。是历史人文的缩影。人老了往往喜欢看戏、听戏,因为他们有了一生的沧桑,戏里都道尽了,才有共鸣。有的时候,看地方戏,虽然听不懂在说什么,就是止不住的流泪。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荣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贩夫走卒,渔樵耕读,兵法儒道,都在那一声叹息之中,绕梁不绝,悠悠入耳,直指人心。

秦腔入川对川剧形成的影响分析论文

一、 戏曲传播流变与新剧种的生成

戏曲在传播过程中,势必走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传播到其他地域。比如昆腔,流行于昆山一带,离开昆山,则生了许多变化。有论者认为山陕梆子前身为昆腔的变种。 而西秦腔作为一种戏曲形式产生之后,迅速扩张到周边地区,促使了西路梆子和东路同州梆子的产生,以及在汉水流域促使二黄的诞生,之后又与东路梆子结合产生西皮,西皮、二黄在汉水一带结合成为皮黄。西路梆子则向南入川,促使川剧弹戏的产生;皮黄入川促使了川剧胡琴的产生,接着一路向南产生滇剧等;西秦腔甚至远播海丰,形成西秦戏正线;东路梆子向东边发展形成蒲剧,之后兵分两路,一路北上形成晋剧、中路梆子、河北梆子,一路向东形成豫剧、山东梆子等。

梆子腔、皮黄腔在全国各地流传过程中,有诸多的遗存,如绍剧中的梆子,徽剧、汉剧属于皮黄系统自不待言。这个传播流变的过程是复杂多变的,甚至有反哺现象的出现。整个传播、流变,以至于新剧种的产生,其中的机理对于研究而言大有可为。研究戏曲传播过程中,产生新的剧种对于今天戏曲声腔的归根认祖、再一次融合演变有着莫大之意义。如今戏曲的困境,很大程度在于创新的不足,而传统的剧目形式已经无法满足老戏迷,更无法吸引新戏迷。

回顾魏长生第二次入京带来的地方戏的兴盛,我们可以看出,戏曲的创新在于多声腔、剧种的频繁交流沟通与融合,而不是固步自封、画地为牢。今天地方戏的定名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官方行为,定名没有错,但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使得每个地方只发展自己的地方剧种,非本地剧种基本无法在当地得到强有力的发展。从戏曲演变历史来看,这是人为的作茧自缚。戏曲是一个常变常新的艺术,必须不断的创新,最好的办法在于不同剧种的'交流和竞争,乾隆时期,花部都可以和雅部一争高下,我们今天的地方戏为什么不可以竞争?本地人一定喜欢本地地方戏?答案是否定的。

今天,我们回过头回顾历史,梳理戏曲的传播流变,以及新剧种产生的地理、人文、语言、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对于推动今天的地方戏曲各剧种再一次融合创新有着一定的意义。

多声腔的川剧,是一个很好的研究例子。多声腔其实是融合了当时流传的几种声腔,杂糅在一起的戏曲剧种。秦腔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均极为丰富的名词,并不仅仅是指今天的西安秦腔,在历史上指的是陕甘一带的流行地方戏曲,各个时期含义均有一定的差异。川剧弹戏的产生和秦腔入川有着莫大之关联,以川剧弹戏的产生和秦腔入川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管窥见豹,希望能从一个小角度揭示戏曲传播流变过程中新剧种与老剧种的关系。当然,这个课题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本文限于篇幅,只就一个小问题抛砖引玉。

二、川剧弹戏与秦腔之关系

四川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经济甚至一度在全国排前列,故有“扬一益二”、 “益州出,天下足”的说法,但也造就了蜀中古来多乱的局面,故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一说。由于战乱频仍,四川人口极不稳定,到了明末清初,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之后,康熙帝为了恢复四川一带的经济及农业生产,以政令形式推动“湖广填四川”,多次的移民迁徙,使得四川变成一个移民聚集地,五方杂处,各地人民带来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各种习俗、文化在交流碰撞中进行融合发展,造就了四川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川剧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产生的。

川剧的声腔是在昆曲、弋阳、皮黄、梆子四个声腔系统的影响下,与当地民歌、风俗结合,使用当地方言,形成的多声腔系统的剧种。

川剧四大支流派中,弹戏主要分布在川北河,川北河以嘉陵江的南充为中心,包括渠江、涪江一带的西充、三台、遂宁、渠县、达县、篷溪、阆中等地。这些地区与秦地毗邻,陕西移民较多。

弹戏的前身是秦腔。秦腔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产生于山陕一带的山陕梆子,而另一个源头则是由陇东调演变成西秦腔之后演变成的秦腔,关于秦腔产生地,仍无定论。

山陕商人在明清两代是著名商帮,足迹遍布全国,至今全国仍遗留下大量的山陕会馆、西秦会馆,俗语有云“商路即戏路”可谓不虚,刘文峰的专著《山陕商人与梆子戏考论》详细考证了商人对戏曲的推动作用,此处不赘述。秦腔在明清时期借助商人经济上的大力支持,迅速向全国发展,而接壤的四川则更甚,自贡的西秦会馆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明末清初就有班社在川北城乡演出,且演出的次数极多,所谓“千余台戏一年看” ( 《成都竹枝词》)。吴珍奇在《昭化县志》中载,顺康年间,在昭佬、中江一带已有完整的戏曲演出。其生旦净丑,刀戟剑棒,无所不齐。当地人说此乃秦腔,也实为可能。因昭化古名“葭萌关”,是秦地入川要冲,此时,陕班来川演出秦腔,实为常事。

可见当时秦腔在四川演出已是极为普遍的事。秦腔在川北长期演出过程中,与川北语言结合,并受地方民间社戏、民间音乐的影响,逐渐发生衍变,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四川色彩的弹戏。

将弹戏与秦腔比较,相近的特点有:唱词以十、七字句为基本句式,板腔体,有〔慢板〕〔流水板〕〔散板〕〔垛板〕等,板路有甜平(皮)和苦平(皮)之分,与秦腔之欢音、苦音异曲同工。伴奏乐器以梆子、盖板胡琴为主,故弹戏又名川梆子、盖板子。弹戏老艺人在传艺中常告诫学徒: “唱弹戏要带‘陕味’才好听。”尤其是《八件衣》一戏,仍沿袭秦腔旧例,而《断桥》一戏的演法分胡琴和《陕断桥》。

既然二者存在着这么多的相同之处,那么秦腔是如何进入四川并在当地异化,促使弹戏的生成的?从各方资料及田野考察来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三、农民起义军将秦腔带入川内

明末,天灾人祸不断,大明王朝内忧外患,终于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覆灭。明末,起义军四起,值得注意的是在明末的两位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张献忠都是陕西人,且都来自陕北。清人陆次云《圆圆传》中说:“李自成入北京,召陈圆圆歌唱,自成不惯听吴歌,遂命群姬唱‘西调’ (作者:西调,即西腔,有论者认为是西秦腔之简称),操阮筝、琥珀,自成拍掌和之,繁音激楚,热耳酸心……”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明末,起义军中欣赏西调,演出西调为稀松平常之事。另一位起义领袖张献忠,也在战争中经常“唱戏欢饮”,有时一唱就是几天几夜。起义军多来自陕西、四川、湖北、山西一带的农民,而这四个地方在清初产生了我国地方戏的几大声腔系统。李自成、张献忠曾先后三次入川, 将秦腔带入四川,对于弹戏的形成功不可没。正是这些农民起义军的南北转战,使秦腔广泛流布,进而出现有清一代的盛行。据清沈苟蔚《蜀难叙略》记载,顺治十六年,张献忠部将高承恩与杨国明在嘉定(今乐山)相聚时, “奏女乐演传奇,以侑酒”。

四、移民入川将秦腔带入川内

陕西作为移民入川的大省之一,很早以前就有陕西籍移民通过古蜀道到达汉中,再由汉中通过陆路或水路入川;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政府的鼓励,从陕西入川的移民数量大增。

乾隆时《绵州志》卷五“蜀地近西秦,土著而外,四方流寓者大约吴、粤居一二,楚居三,秦居五,故染秦俗尤多。”可见移民以湖南、湖北、陕西为多,江西、广东和福建次之,河南,山西,云南、贵州又次之。 严如耀在嘉庆年问编成的《三省边防备览》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写:流民之人山者,北则取道西安、凤翔,东则取道商州、郧阳,西南则取道重庆、夔府、宜昌,扶老携幼、千百为群、络绎不绝。

大量的移民入川,其中以西府、陕南人居多。而西府则是西秦腔的发源地,是秦腔的一个源头,孕育了陇东调、吹腔、西秦腔,传播到各地,对戏曲发展影响极大。陕南一带孕育了二黄声腔,当这两个地方的移民进入四川,势必将自己日常的娱乐形式—— — 秦腔带入川内,逐渐在川内安家、演变,成为弹戏的原型。

五、山陕商人的贸易将秦腔带入四川

商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商帮,这些商帮通过各地往来积累财富,成为了当时著名的“明清十大商帮”,十大商帮是山西晋商、徽州徽商、陕西商帮、福建闽商、广东粤商、江右赣商、洞庭、苏商、宁波、龙游浙商、山东鲁商等,在其中,陕西商帮具有突出的地位。陕西商帮在明政府“食盐开中” “茶马交易”等特殊经济政策招引下,通过古蜀道入川,在川经商,成为了盛极一时的著名商帮。有关文献记载,陕西商人在两京(北京、南京)及各省建立的会馆近四百余处。随着进入四川地区的陕西移民和商人逐渐增多,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联络乡党,他们建立会馆。这些会馆建筑为陕西移民和商人提供了款叙乡情、祭祀神灵,处理行业纠纷的场所。由于这些会馆均为陕西人建造,所以在建筑形式、构造以及空间上都呈现出陕西地区建筑的特点,而会馆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秦腔在四川的传播流变,也促使了弹戏的生成。

在盐业发达的自贡,不仅盐业历史悠久,随盐业的发达而兴建的西秦会馆、桓侯宫、王爷庙、南华宫等会馆都是演戏的重要场所,客观上促进了戏曲文化艺术的繁荣。在成都,由 33 家秦商集资共建的陕西会馆更是说明了商人对于秦腔传播的巨大作用。

六、秦腔艺人入川将秦腔带入四川

在秦腔、弹戏的流变史上值得一提的莫过于魏长生,虽然对于魏长生所唱的剧种众说纷纭,但是有几点可以肯定,他曾到过两地学艺,且新出“琴腔”,这种腔调源自西秦腔,也就是陇东调,又融合了梆子腔的某些特色,他能唱多种曲调如梆子、二黄、吹腔、小调等,他所演之剧种并非我们今天所想象的单一剧种,而应该是一种较原始的多声腔混合形态。数次入京,以新出的琴腔征服京城的观众。红极一时,并掀起花雅之争,大力推动了地方戏的兴起和繁荣吗。

魏长生回川的经历值得我们注意,他走了全国很多地方,带回了许多腔调,其中的主体就是秦腔(不一定是板腔体的秦腔),收徒传艺,建造老郎庙,后成为三庆社地址。

另外,乾隆年问,又有戏班在川边藏区演出,后多逃散,此戏班后来不见返回陕西记载。幸而不死的伶人,流散四川城乡,搭班谋生。四川梨园中流传的行话“老陕唱高腔,只因饿得慌”,怕由此而来。

之后,秦腔、二黄在四川并没有绝迹,而是不断的交流融合。1957 年,四川温江专区将流落在汉中的“汉调二黄” “汉调桄桄”老艺人集合在一起,成立“四川温江汉剧团”,几经周折,之后划为广汉市剧团,这是目前唯一一个仍然有南路秦腔的四川戏曲剧团。二黄、秦腔在四川的落脚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当地人欣赏汉调桄桄、二黄的历史由来已久。

七、结语

川陕两地接壤,文化交流从未中断。有论者提出新观点,认为在川陕交接的地方,曾经产生过川陕梆子,和山陕梆子相对独立发展,虽然论点尚无太多文献依据,但是西路戏的历史却是相当长的,西路戏产生之后,向周边流变,一路向南到四川、广西、云南、广东等地是再自然不过的。

在戏曲传播流变过程中,原有的声腔和当地语言风俗结合不断形成新的声腔,对我国地方戏的壮大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今天地方戏有数百个,如果我们细细研究会发现,均可以归到几个声腔体系里,那么对原有的几大声腔体系的研究就可以为整个戏曲研究打开思路。从一个声腔的演变入手,继而研究几大声腔系统,进而理清整个戏曲传播流变的过程。对于长期以来依靠文献资料,依靠声腔音乐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打破研究中的行政区域划分,以戏曲规律来重新划分戏曲地图,对于戏曲数百年的演变有着启示的作用。

尽管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存在着某些矛盾,但是我们却也能发现它们之间一些微妙的联系。首先,流行歌曲脱胎于民歌。也可以这样理解:民歌是过去的流行音乐,流行歌曲就是今天的民歌。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演唱的一些歌曲则是由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而在其他的流行歌曲中也有相当的体现。由此可以我们知道,民族音乐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民族艺术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量、智慧和追求,是流行歌曲用之不竭的源泉,流行歌曲只有扎根在民族音乐的土壤里才能获得更为顽强的生命力。其次,民歌借流行歌曲元素焕发生机。民族音乐元素越来越被流行歌手所重视,当周杰伦、陶喆、王力宏的流行音乐里开始引用民族元素,当腾格尔红遍大江南北,.当“女子十二乐坊”倾倒海外的时候,一些人发出“民族音乐迎来了春天”的欢呼。也就是说,流行音乐用现在的配器手法和演唱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表现民歌,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并喜爱古老民族,也使传统民歌的古老生命力焕发生机。很难说中国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必然,也很难给中国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关系一个完整的和正确的定位。中国民族音乐存在了数千年,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意识形态不断的发生变化,民族音乐也随着发生变化和发展,而且一直都在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反应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用音乐这个特殊的方式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文背景。可以文说,中国的民族音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特点比较鲜明的体系。而中国的流行音乐尤其是所谓的“新潮音乐”则可以说是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的派生物,众多音乐人可以借助这种音乐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和情感,有时也显得很切近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从当前来看,我国的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长期来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一种相互争斗、相互排斥的状态,而随着各自的生存空间的扩展需要,它们又不可避免的走到了一起,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慢慢建。立起来。 Baidu文库当今,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与国际接轨,港、台、内地三地的流行音乐差异日益缩小,在这个时期,古今的碰撞、中外的结合都汇集到一起。但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的流行音乐从商业上看是繁荣的,但是从文化上看,是贫穷的。而少数民族音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更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如何把民族的真正变为世界的、把民族音乐元素巧妙地与流行音乐相结合,还需要广大的音乐人不断尝试、共同努力、共同探索,使我国民族化的流行音乐作品在世界乐坛上独树一帜

河北梆子研究的论文

如前所述,中国辽阔的幅员,为中国传统音乐提供了一个无比广大的传播天地;中国多种多样的地貌气候,促使各地各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体裁类别。在论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空间分布这一问题时,我们必须说明以下几点:(1)所谓传统音乐的“空间”分布,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音乐体裁的分布,即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流传着什么样的音乐品种和体裁,相对而言,它比较简单。所以作者认为它与环境之间是一种“表层关系”。二是指音乐风格色彩的空间分布,由于风格自身的复杂性,加上它的多层面性,所以作者认为它与环境之间是一种“深层关系”。本文将主要论及传统音乐体裁的空间分布问题。(2)首先必须肯定,传统音乐的某些体裁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是无可怀疑的。如高原山区的“山歌”,沿海地区的“渔歌”、“捕渔号子”,种稻区的“田歌”,江河湖海上的“号子”、“船歌”,草原上的“牧歌”等等,它们可以说是特定地理环境的直接产物,二者之间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3)但是,传统音乐自古以来都是靠传承、传播来维持其鲜活的生命的,尤其是在中国,经过数千年的交流,加上语言、习俗等共同手段的帮助,致使一部分体裁局限于一定的地区,而另一部分则流传很广甚至遍传全国,另外,一些较封闭的地区音乐品种较少,一些开放的地区品种很多,形成分布的“叠压”状态,这就增加了我们研究传统音乐空间分布的复杂性。(4)因此,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一方面选择环境与体裁最直接的那些例证,以便使论述更为鲜明;另一方面,当遇到某地区出现多种体裁“叠压”的现象时,就以我们认为最有地理特征的那些品种作为代表。下面,我们就用以上的原则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空间分布作一番概略的描述。(一)北方草原与“长调”和马头琴音乐 众所周知,大小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由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到西部的阿拉善和天山北麓,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广阔的天然牧场。长期生活于此的蒙古等民族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劳动中,创造了一种节奏自由,歌腔悠长,上、下句结构的民歌体裁。蒙语读“乌日听道”,汉意为“长调”。作为草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品种,“长调”所歌唱的内容几乎都离不开马、羊、骆驼、蓝天、白云,特别是马,枣骝马、圆蹄马、小黄马、小青马,简直是有多少歌,就有多少马,因为马是草原的象征。另外,“长调”包括很多类别,如“牧歌”、“赞歌”、“思乡歌”、“宴歌”,它们的唱词内容不完全相同,但音乐一律是“长调”风格,舒展、开阔、自由,犹如那一望无垠的草原和那自在悠然的羊群。与“长调”具有同等意义的还有蒙古族的乐器马头琴。马头琴的形制、原料、演奏姿势、音色直至乐曲风格,无一不是彻底的草原化的,无一不充满了草原的情愫和韵致。它和“长调”,异“曲”而同工,相互映衬,成为草原音乐文化的两颗明珠。当然,也有人说,除了它们,还有一种又是文学又是音乐的体裁,那就是“史诗”。诚如世界上许多“史诗”都产生于草原民族一样,北方草原也流传着一部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草原,就没有长调、马头琴和格萨尔,草原是酝酿产生这些音乐体裁的源泉;而如果失去了长调、马头琴,则草原也就没有了光彩,二者间的依存关系,没有人能够否定。(二)西北高原与西北山歌 西北高原,即太行山以西的山西高原、黄土高原、陇东高原、青海高原的统称;西北山歌则指流行于这一地区的各类山歌体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晋西北的“山曲”、“烂席片”、内蒙古西部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和甘肃、宁夏、青海的“花儿”等歌种。西北高原的海拔多在2000-3000米间,属黄河中上游区。其地貌特征以黄土高原为代表。这里没有万丈千仞的大山,而是沟、峁、壑、塬纵横交错,城镇稀疏,交通不便,人们耕地、砍柴、运输,都是个体劳作,这恰恰是传唱山歌的理想场景,也是形成山歌体裁特征的基本前提。特别是担负商贸运送的农民,当地称他们“脚户哥”、“赶脚的”或“脚夫”,由于常年奔走于山川沟壑间,在寂寞无助之中,山歌成了他们唯一的精神慰藉品,他们也成了山歌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所以,通过这一地区的各种山歌,我们一方面能够谛听到高原环境的空旷、苍茫,同时也能感受到这里民众内心的深沉、凄然。这是只有西北高原这样特定的自然环境才会有的特殊的体裁中表现出的特殊的音乐性格。(三)西南高原与西南山歌 从广泛的意义上说,西南高原应包括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这里也是中国山歌体裁的一大宝库,如四川南部的“神歌”、“贵州山歌”、云南“风庆调子”、“弥渡山歌”、藏族“山歌”、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小歌”等。其中,有一部分是汉族山歌,另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山歌。同为山歌体裁,但由于西北与西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很不相同,它们的自然环境和植被生态也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常青(部分5000米以上的山地除外)农耕以稻作为主,另有放牧劳动。在这样一个特定的高原环境中产生、流传的山歌,一方面保持了南北方山歌共有的舒展、自由的山野气息,但又蕴藏着本地区自然、气候所赋于的那种清彻、明亮之风。更具特色的是这里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多声部民歌”(它们大多数属于山歌体裁)。所以能够形成这种传统的歌唱形式,自有它多方面的社会、历史原因,诸如生产、生活习俗,审美选择等,但基本原因仍与这里的自然气候条件促使各族民众喜好群体性劳动、社交、节庆的传统习惯有很直接的关系。西南高原与西南山歌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不仅证明了地理环境对民歌体裁形成的决定性作用,而且也体现出气候条件对特定地区音乐风格、歌唱习俗的巨大影响。(四)长江流域稻种区与“田歌” 长江流经九省市,除发源地青海外,都是中国的水稻种植区。如前所述,这是一个“带状”地貌,上游是高原,中游是江湖交错的低山丘陵,下游为冲击平原,但因气候适宜,自古以来就以种稻为主。又因为稻作劳动强度大和需要相互协作这两个原因,所以,从汉代就形成了稻农“插田唱歌”的习俗。于是,从云贵高原到长江三角州,凡挖地、栽秧、薅草、车水,必有“田歌”相伴随。“田歌”是各地“秧田歌”的统称,其不同的地域称谓有几十种,如“薅草锣鼓”、“挖山鼓”、“花锣鼓”、“插田歌”、“车水锣鼓”、“薅秧歌”、“喊秧歌”等等。稻农说:插田不唱歌,禾少稗子多。可见这类体裁的鲜明的功能特征和强烈的功利性。如果说,北方草原的“长调”流传区呈现了由东而西的“带状”分布样态的话,那么,西北、西南山歌的分布就是一种“块状”格局。再来看“田歌”的流传情形,则又是“带状”的,而且与“长调”那种星星点点式的“带状”不同,它是沿长江两岸由西而东以相当密集的方式形成的。作为一种民歌体裁,“田歌”既不同于完全受劳动节奏支配的各种“号子”,也不同于个体劳动中唱的十分自由的“山野之歌”,它有时完全由半职业的“歌师”、“歌伯”们站在田头击锣鼓而唱,有时又是劳动者自唱自娱,甚至出现一“领”众“和”的形式。为解除劳作者的疲劳,歌师们很少停歇,所以田歌的结构,多采用“套曲”体,每套包括许多“牌子”,演唱一遍,有时长达一小时左右。(五)戏曲声腔的地理分布 在中国戏曲八百余年的历史中,声腔嬗变是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宋、金、辽时期,戏曲的中心在北方,至南宋又转为南方:明代的余姚、海盐、弋阳、昆山四大声腔系统,从地域分布而言,也主要在南方;最后到了清代,产生了新的“四大声腔”,即梆子腔、皮黄腔、昆山腔、高腔及歌舞、说唱两种类型的地方戏声腔系统。其中,各类梆子腔多数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高腔、昆山腔多半在南方(长江流域,本世纪出现的“北昆”应另当别论);皮黄腔是南、北互见,但它影响最大的代表性剧种——京剧,则主要在北方。其他如滩簧戏、花鼓戏、采茶戏、花灯戏大都分布在南方,而秧歌剧、弦索戏等又属北方系统。总之,以腔系的分布而言,大都有它们明确的流传地域。这里,我们以梆子腔与高腔为例,说明它们分踞南北,各有所宗的空间分布状况。“梆子腔”是在北方民间音乐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戏曲唱腔,它因演唱时用两节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其中最古老的剧种是陕西的“秦腔”(其前身为“同州梆子”),已有两百年的历史。在它之后,又陆续产生了河南梆子(豫剧)、山西梆子(晋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据统计,各地“梆子腔”剧种约有20多种,如山西的蒲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河北的老调、武安平调、平调、怀调、西调;河南的宛梆;山东的章丘梆子、莱芜梆子、枣梆等,它们绝大多数都分布在黄河流域,也呈“带状”格局。“高腔”原称“弋阳腔”,是在明中叶的弋阳腔和稍后的安徽青阳腔的基础上又大量吸收了民间音乐养份以后形成的声腔系统。清中叶以后逐渐成为“川剧”、清戏(湖北)、“湘剧”、“赣剧”、“西岳高腔”、“婺剧”等剧种的基本唱腔,很明显,它的流传是沿长江而“行”的,也呈“带”状分布状态。它与“梆子腔系”,一北一南,互相呼应。当然,作为一种不断传播的声腔,在数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并非永踞一地。所以,在戏曲声腔的总分布中,“梆子腔”过“江”南下,“高腔”过“河”北上的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但同上述民歌的分布情形一样,又出现了这种声腔的“带”状分布,它又一次证明中国传统音乐与自然、物候之间存在着某种依存对应关系,而这种规律或曰“法则”,也正是文化地理学所着重探讨并反复求证的。最后,还需指出,中国传统音乐的空间分布状况,实际上要丰富复杂得多,不仅每种体裁有自己特定的地理分布区域,每种歌种、曲种、剧种、乐种、(歌)舞种有它们相应的地理分布区域,而且,在各“种”“属”内,还有其地域分布的差别。如“川剧”又分“川西坝”、“资阳河”、“川北”、“下川东”等“四条河道”;“秦腔”分“中”(西安)、“西”(凤翔)、“东”(大荔、同州)、“南”(汉调光光)“四路”;晋剧分“中路”、“北路”;豫剧分“豫东”、“豫西”二调;浙江“婺剧”分“西安”、“西吴”、“侯阳”、“松阳”等“四腔”;东北“二人转”分东、南、西、北四“路”;甘肃、青海“花儿”分“河湟”、“洮岷”两系等等。这些以“水”、以“山”、以地域方位命名而体现出的传统音乐空间分布内容,恰恰为我们研究音乐—地理—人三者的复杂关系,进一步描述传统音乐分布的“地图”以至最终建立“音乐地理学”,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三、作为文化地理学的音乐地理学研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注意到音乐文化地理分布的国家之一。在先秦文献中,人们把传说中的歌唱内容分为“南音”、“北音”、“东音”、“西音”(详见《吕氏春秋·古乐篇》);公元前6世纪问世的《诗经》“国风”也依照地区(国家)编排,一地一“风”,全面反映了北方(主要是黄河流域)各地的民间歌唱;汉魏时代的民间音乐收集者,更加注意它们的地域之别,如“赵、代、秦、楚之声”,如“吴歌”(或称吴歈)“西曲”等,正是因为这个传统,后世的各种民间音乐称谓,无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器乐、说唱、戏曲,还是寺庙音乐,都一律要加上它们所产生或流传的地名,大者如“江南丝竹”、“东北二人转”;中者如“广东音乐”、“四川清音”、“湖南花鼓戏”、“徽剧”、“楚剧”、“鲁西南鼓吹”;小者如“西安鼓乐”、“常德丝弦”、“长阳薅草锣鼓”、“沪剧”、“锡剧”等,这种明确的地理区域标示,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音乐十分丰富和同一品种不同的地域差别,同时,也说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较强烈的音乐地理观念。然而,丰富的历史典籍和较强烈的地理观念并不等同于某一学科的正式确立。作为现代人文学科之一的文化地理学,直至本世纪初才由美国地理学家.索尔通过自己的著述从人文地理学中分离出来,并逐步延伸出语言地理学、宗教地理学、文化景观和艺术地理学等分支学科。在中国,由于五、六十年代的一些人为因素,很多人文学科因受到环境的“挤压”而未能得以健康的发展。只是在80年代以后,它们才逐渐复苏。其中,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受到众多学人的重视,相继涌现了一批具有填补空白作用的专著、专论。它们的出版,无疑进一步推动了各个分支学科的发展。音乐学界有关中国音乐地理的研究就是在上述学术背景下开展起来的。首先,在同一时期,一些民族音乐学家从陆续翻译介绍的欧美民族音乐学著述中了解到,“把一种音乐与其根植之文化环境联系起来考察,是民族音乐学最重要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本质上是包含有文化地理学性质的”。(注:沈洽:《民族音乐学10年》(《中国音乐年鉴》,1990卷,山东教育出版社)。)基于这一理论,霍恩博斯特尔和萨克斯曾提出“音乐文化圈”;巴托克、柯达依提出“音乐方言区”;梅里亚姆、内特尔提出“音乐文化区”等等相似的主张。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音乐学界来说,它们无疑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方法和理论指南。其次,也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文化地理学研究一度成为人文学科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中,有关语言地理学的研究,有关中国古代地域文化区的形成和划分的研究,有关文化—地理—人三者关系的研究,同样使关注中国传统音乐地理分布的学者获益匪浅,并促使他们严肃地面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开始认真思考本领域的同一类学术课题。再次,受到以上两方面的学术成果的启示,不少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者以很浓厚的兴趣深入到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分布这一领域中去,并相继发表了一系列专论。较有代表性的如:杨匡民《湖北民歌三声腔及其结构》(1980);江明敦《汉族民歌概论》(部分章节,1982);乔建中《汉族山歌研究》(见“汉族山歌的分布”一节,1982);苗晶《我国北方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1983);李惟白《民族音乐文化色块论》(1984);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1985);黄允箴《论北方汉族民歌色彩区的划分》(1985);杨匡民《民族旋律地方色彩的形成及色彩区的划分》(1987);乔建中、苗晶《黄河流域东西部民歌区的形成及其风格特征的比较》(1987);黄允箴《北方汉族民歌中的变宫音》(1987);乔建中《音地关系论》(1988)等。上述专论在方****、划分依据、学术视野等方面可以说各有所宗,但它们研讨的“焦点”基本上是共同的,即中国传统音乐的空间分布。在短短的七、八年间,能把一个刚刚起步的人文分支学科推进到这样的水准,我们有理由感到欣慰。而且,就总体学术进展而言,它们称得上是中国的音乐地理学研究在学科建设初步阶段的第一批成果。然而,如果以历史留存的有关文化地理乃至音乐地理的大批文献和蕴藏在各类传统音乐中的极为丰富的文化地理学乃至音乐地理学内容衡量,那么,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只能看作是初步的。有鉴于此,为使它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作者本人提出如下建议:(一)搜集、整理有关历史文献。可以肯定地说,现存史书(如二十四史中的“地理志”、“音乐志”、“礼乐志”“律历志”)和类书中,有关音乐地理的论述是十分丰富的,只是较零散,或仅为片言只语,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包含一定的学术价值,为此,我们应该加以全面搜集,系统整理。(二)分门别类、细致深入地积累、研究中国各种传统音乐的地理分布资料,并逐一绘制出它们的空间分布“地图”。以往的“视角”和研究对象,大都集中于民间歌曲方面。而中国传统音乐的地理分布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现象,由于历史积累期的漫长和地区间的相互交流,使得一些地区各类品种(注:这里主要指民间音乐中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戏曲、说唱、民间器乐和佛乐、道乐、七弦琴音乐等。)俱全,一些地区仅有其中几类;一些地区以一两种为主,兼备其它,呈现了相当复杂的状况。为了将来进行整合性的研究,音乐地理学家应首先做的事,就是或一个地区一个地区(最好是地理的分区)地填写各类音乐的分布情况;或依体裁、声腔、器乐品种、剧种、曲种、歌种为系统,一一绘制出它们的空间分布图。这将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音乐地理分布的“基础工程”。(三)在掌握以上资料的基础上,或从整体、或以某一特定品种进行有关地理—音乐—人三者关系的全面研究。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学术课题。根据作者在《音地关系论》中提出的看法,它们至少有三层关系,即地理地貌与体裁分布之间的“表层关系”;地理地貌与音乐风格区之间的“深层关系”;特定的地理环境与特定的音乐品种或风格之间的“储存关系”。其中,“深层关系”即音乐风格区的形成与划分问题,又进一步涉及到划分的依据、条件等,对此,以往学术界见仁见智,存在着一系列繁难的课题。本领域只有在不断地积累材料、把握整体、细致分析的前提下,才能发现一些接近科学的结论。(四)严格把握本学科在整个学术领域的地位,随时吸收姊妹学科的新方法、新成果,在人文地理学的全面发展中进行本学科自身的建设。在人文地理学中,文化地理学是一个相对后进的学科,而在文化地理学中,音乐地理学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学科,因此,要使音乐地理学健康地发展,就应不断地从包括自然地理学在内的社会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及历史地理学中汲取营养。例如,仅区划问题,就涉及音乐的地理分布与语言、行政、自然物候、民族、经济等区划的关系,我们应该从其相对科学的划分依据中得到某种启示。作者以为,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地注意到以上几个方面,那么,我们就会使音乐地理学的研究步入到一个新的层次,而且,音乐地理学学科建设也会随之兴盛繁茂。作者更加相信,中国音乐地理学是一个有远大前途的新兴学科,它的蓬勃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中国民族音乐学的面貌。

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世界民族音乐之林红的一棵古老而长青的叁天大树,是我们华夏子孙的骄傲。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浩瀚的大海。仅仅从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歌、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的数量来看,也是令人惊叹的。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收集到的民歌约有30万首左右。民族民间器乐约有200余种乐器,独奏、重奏、合奏乐曲难以数计,中国的曲艺约有200多个曲种。戏曲约有360多个剧种。曲艺和戏曲都是综合性艺术,音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各种剧种、曲种特征和风格的主要体现者。至于这众多的剧(曲)种中丰富多样的剧目、曲目、声腔、板式、行当、流派、唱段、文武场音乐等等。更是难以数计。 产生我国这么丰富的民族音乐的原因有:第一,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第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三,博大的文化背景;第四,众多民族和人口。 包括民歌与歌舞、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四章内容。 一、 民族与歌舞 民歌与歌舞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书中也是一起放在第一章一起介绍。民歌和歌舞都来自人民的生活和劳动,这是它们一个很大的特点。民歌的体裁大体分号子、山歌、小调3个大类。号子直接为劳动服务,是在人民体力劳动中编唱的,它的音乐坚实有力、粗犷豪迈,和劳动联系十分密切,音乐节奏和节奏紧密结合。山歌则产生山野劳作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而自由地抒发感情的民歌。小调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的民间歌曲。中国的歌舞音乐也很丰富,他的音乐特点与小调很接近,只是因为要配合舞蹈动作,常家用更多的衬词、衬腔和重复腔等。歌舞音乐大体分:秧歌类、花鼓类、花灯类、风俗舞类。此外,还有旱船、莲湘、小车、拉花、春牛等歌舞形式及其音乐。二、民族器乐 分类有吹奏、弹拨、拉弦、打击乐器,曲式结构大多以曲牌为基础,段落性很强。三、曲艺音乐 曲艺是一种表演艺术,也是综合艺术,它以讲唱文学为脚本,安排布局,展开情节,汲取各种艺术表现手段。曲艺是叙事性的音乐,是在“演故事”,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千百年来,文学、音乐、表演三者在曲艺这一综合体中相铺相成,有机结合,达到了今日曲艺的丰富、成熟的境地。中国曲艺有200多种,分类问题很复杂,一般根据音乐特点分8类:鼓词类、弹词类、道情类、牌子曲、走唱类、琴书类、杂曲类、数唱类;曲艺唱腔体式分曲牌体、主曲体、综合体。曲艺分南北不同,各自有长处,我们熟悉的如北方京韵大鼓、南方评弹。 四、戏曲音乐 戏曲,是一种综有诗歌、音乐、舞蹈等多样表现手段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音乐是戏曲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唱腔和器乐两种成分。中国传统戏曲约有360多个剧种,音乐遗产非常丰富,形态十分复杂。戏曲的艺术特点有综合性、戏剧性、民间性与专业性的结合三点。戏曲的唱腔具有抒情性、叙述性、戏剧性三方面特征。戏曲的器乐特点大多处于伴奏、陪衬的较次要的地位。戏曲的剧种全国性剧种有昆剧、京剧、两种。我对京剧特别喜欢,对其中内容了解较详细。京剧是以皮黄腔为主的全国性戏曲举重之一,约有200年的历史,因形成与北京而得名。由于京剧名师辈出,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有了谭鑫培等一带新人出现,谭鑫培是这一阶段杰出的代表,他博采众长,继承余、张、程等又有所创新,为京剧老生的一带宗师。这时京剧不仅受群众欢迎,而且得到清王朝统治者的赞赏,逐渐取代了昆曲的地位而影响全国。从此,建国前后,老生有言菊明、谭福英、马连良、周信芳、李少春、杨宝森等;旦角有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等;武生有盖叫天、厉慧良等;小生有姜妙香、叶盛兰等;净角有金少山、裘盛戎、袁世海等;老旦有龚云匍、李多奎等;丑角有肖长华、刘斌昆等;琴师有孙佐臣、徐仁沅、王少卿、杨宝忠等。。。。。。他们在各个行当中都有重大建新,在唱腔、表演、念白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自成一派,将京剧艺术推到了鼎盛时期。京剧约有1000多个传统剧。故事大多取材于“列国演义”、“西汉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西游记”、“杨家将”、“水浒传”、“说岳全传”等,也有从昆剧和其他地方小戏、民间歌舞中移植过来的,范围十分广泛。京剧的唱腔以皮黄腔为主。二黄强苍凉深沉,长于抒发悲愤之情,有正、反二黄之分;西皮腔刚劲明快,长于表现灵活、昂扬、欢快之情。除了皮黄腔外,京剧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吹腔、昆腔和许多民间小调等唱腔。京剧演唱也很讲究,注重按字行腔、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京剧器乐文场以京胡为主,辅以月琴、京二胡、小三弦,有时还用笛、笙、唢呐、海笛等;武场有鼓板、大锣、小锣、钹,有时用堂鼓、水钹、碰铃、大饶等。京剧著名的传统剧目有《二进宫》、《玉堂春·三堂会审》、霸王别姬》、《卧龙吊孝》等。其他的戏曲剧种如北方秦腔、晋剧、河北梆子、豫剧、评剧、碗碗剧,南方赣剧、川剧、湘剧、黄梅戏、越剧、湖南花鼓戏、锡剧等,各个戏曲剧种的唱腔都有分别,也各有自己的长处。 学习体会《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后,感触颇多,以前我们总是认为欧洲音乐是最优秀的,而我们民族音乐是不足以登入大雅之堂的,现在知道了民间音乐浩瀚如海,并不比欧洲优秀的音乐差了多少,也是那样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和发扬光大的,我们更应为我们民族音乐能够走向世界多做贡献。

是啊 !是丁明明个七直!

音乐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无论高低贵贱,我们都有欣赏音乐的自由.无论你是高兴或悲伤.当你真正用心去聆听音乐的时候.你就会忘记生活中的种种得失.尽情沉静在美妙的音符之中.音乐是一种心灵的产物.音乐是内心感情的一种宣泄.因此音乐往往会引起共鸣.会勾起你的喜怒哀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就是在他失聪的情况下写出来的.试想失去听觉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是贝多芬的伟大正是在于他用心去聆听这个世界,聆听自己的命运.所以他才能写出那么震撼的交响曲.贝多芬正向一个音乐精灵,在他身上我们看到音乐的两个属性-灵性和神奇.我是个感情很丰富的男孩子.我认为通常这样的人对音乐的热情会比较高.因为音乐本身是种很感性的东西.出于对音乐的喜爱我选择了音乐欣赏课.这对我来说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有了种突破.也纠正我对音乐的一些狭隘的理解.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通俗流行音乐充满了吸引力和号召力.这是因为符合了年轻人的口味.但盲目追求流行的同时我们也丢失了一些东西.流行中的确有很多好的东西.但也有很快餐的音乐.现在终于知道老鼠爱大米有多可笑了.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和静下心来聆听高雅艺术还是在音乐欣赏课.那么的震撼.感觉心灵受到洗礼.忘不了美妙的钢琴曲的声音. 我真的喜欢钢琴的声音.同时我也觉得自己的欣赏水平的提高.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我们更了解了许多的音乐家.其中有天才莫扎特.和音乐之父贝多芬.上面提过.不过他是让人感受最深,心灵震撼最大的一个人.我觉得他太伟大了.贝多芬的一生是充满了艰辛与痛苦,但他同样是幸福与永恒的.因为有音乐伴随他的一生.更影响他的后代. 当然我是无法用音乐评论家的角度去分析他的音乐,我只能用心去感受,试图能与贝多芬音乐的灵魂接触,对于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来说,音乐是生命,贝多芬同样如此,音乐是让人欣赏的,但贝多芬耳失聪后,仍对音乐那种至死不悔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仍不断的创作,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音乐篇章。此时此刻,音乐是有灵魂的,它飘忽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人们热爱音乐,更爱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感情。音乐的力量是伟大的,它甚至能拯救人的生命。当然伟大的音乐只能由伟大的音乐家来创造,或许这话过于绝对了,但有一点,音乐是值得我们去付出的,也只有我们去付出了,才会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音乐,才会让音乐家的生命永恒,让音乐的天使留在我们的身边。每个音乐人都希望有贝多芬那样的成绩,但音乐又是自私的,而是在于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贝多芬的创作过程也是令人惊讶的,他善于捕捉每个音乐细胞。我想音乐与贝多芬已经合为一体了。贝多芬是音乐,音乐亦是贝多芬。音乐的升华就是生命,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去拨弄那把无玄琴时,才发觉音乐就在我们身上。其实音乐无所不在.关键我们缺乏发现的眼光.就是因为音乐的灵性和神奇吧.所以不是没个人都能成为音乐家.我看过西区故事,了解了黑人音乐.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西方古典音乐的熏陶,或者曾经喜爱过已广泛采用西方音乐体系的所谓中国民歌。我们接受那些起源于白人传统的美国流行音乐来一般不成问题。但摇滚乐的基础有一大半来自黑人音乐,其旋律特点,节奏方式,乃至音调高低等都与西方古典音乐有所不同。黑人乐手十分注重Showmanship。这个词可以译为职业道德。比如,早期的黑人民歌手即使再穷,上台也要穿西装,因为他觉得这是职业歌手起码的装束。后来的黑人摇滚乐手在表演时一个比一个疯,演出服一个赛一个地夸张。这个词还可以译为表演技巧。表现在音乐上,就是对即兴演奏的重视。其实早期的西方古典音乐很重视即兴演奏,据说莫扎特就是一个天才的即兴演奏大师。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西方人把这个美好传统给丢掉了。早期美国黑人乐手的唯一舞台就是酒吧。在那种嘈杂的环境下,面对喝得醉醺醺的听众们,没有什么比一大段出色的即兴演奏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的了。美国摇滚乐吸收了黑人音乐这一特长,极为重视器乐独奏,在主副歌之间总要来上一大段Solo,极为出彩。这在中国流行音乐中是少见的,这和中国乐手缺乏演出机会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人可以说是后来风靡美国的所谓“另类文化”的开山鼻祖。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就是扩展了人们的视野,鼓励人类第一次越过贫富、阶级和肤色这些表面的差异,挑战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许多基本价值观念。不管这种挑战是否有意义,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美国的文化艺术(尤其是摇滚乐)的发展受了他们很大的影响。其中一个最显著的后果就是:人们比过去更能容忍另类的思想和艺术了,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鼓励个性发展,崇尚标新立意。没有这种态度,没法想象美国摇滚乐在这四十多年里会出现那么多独特的歌手,那么多富有个性的作品,那么多不同的流派。虽然我们聆听好音乐的时间不多.但我真的感觉到了音乐给我们带来的一切.不敢想象没有音乐世界是什么样子.虽然没有每次都去,可是我去的每次都用心听了.感谢老师,感谢音乐欣赏课。我知道以后的时光中能有这样的时间听音乐的时候不多.可是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她将永远伴我向前迈进。我想让音乐支撑起所有的价值和尊严,因为音乐让我多了一份睿智,让世界多了几缕温馨……

与红河日子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万玲姚伯初吴能友

[1]第一作者简介:万玲,女,1969年2月生,重庆人,1998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构造地质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发表过“滇中楚雄盆地构造与油气特征”等论文8篇。

(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研究所,510760)

摘要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南海西部地区新的海洋地质调查资料基础上,结合国外在该区大量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红河断裂带入海经莺歌海盆地延至海南岛南部,在17°30′N,109°E附近被近S—N向的南海西缘断裂右行截断,之后在16°N,110°E处沿西沙西南的中建南断裂继续往南东方向延伸,直达西南海盆。这一提法不同于传统的东延和南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红河断裂带作为印支板块滑移边界中的构造作用。

关键词红河断裂带中建南断裂带南海

红河断裂带位于华南板块与印支板块之间(Hamilton,1979;Leloup et al.,1995),该断裂北起青藏高原,穿越云南及越南北部,向东南延入南海,全长逾1000km,是东南亚一条显著的地质、地貌分界线。自Tapponnier(1982)的挤出模型以来,红河断裂作为东南亚滑移的北部边界并与南海的形成联系起来,开始倍受地学界的关注。该断裂带在陆区构造形迹十分显著,尽管在变质作用、变形构造、岩浆活动等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野外及室内地质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构造模式,普遍认为这是一条在新生代发生过左行走滑的大型剪切带(Tapponnier,1982,1983;Briais,1993;Leloup et al.,1995),近期又发生了右行走滑(Allen,1984),该断裂带从红河口入海后沿莺歌海盆地向东南延伸到海南岛南部,这一段已无争议,但此后如何延伸至今仍无统一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为东延,指红河断裂带折向东,通过海南岛南侧与西沙海槽断裂相接(曾维军,1991,1995;姚伯初等,1994);一种为南延,是指红河断裂带折向南,与近南北向的越东断裂相连(吴进民,1999),这一观点目前最具代表性;第三种为向东南延至中西沙地块(何廉声,1987),但未见具体说明以及充分的证据,可能与当时的调查程度有限有关。

近十年来,随着国内外在南海西部地区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广泛开展,积累了大量资料,这为研究红河断裂带入海后的延伸提供了基础。本文在深入分析这些新资料后,提出红河断裂带入海后沿莺歌海盆地东缘I号断裂延伸至海南岛南部(17°30′N,109°E附近),被近S—N向的南海西缘断裂带右行截断,之后在16°N,110°E处沿西沙地块与西沙西南地块之间的中建南断裂继续往南东方向延伸,直达西南海盆(图1)。

图1南海西部地区断裂构造示意图 skech map showing the distribution of faults in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1—主要断裂带;2—一般断裂;3—转换断层;4—新生代沉积盆地边界;5—洋盆边界;6—洋壳;7—扩张中心

①红河断裂带;②南海西缘断裂带;③中建南断裂带;④西沙海槽断裂带

1红河断裂带的东延

认为红河断裂带向东与西沙海槽断裂带连接的主要证据有:①根据夏邦栋等(1979)提出海南岛存在“海西地槽”,认为与可与印支的长山地槽带对比,同属古特提斯大陆边缘;②根据西沙群岛西永一井钻遇的前寒武纪深变质岩认为与中南半岛昆嵩隆起属同一地块;③根据中美联合调查研究南海北部陆缘所作的双船地震扩展排列剖面(EPS),在西沙海槽东段(以110°30′E为界)的三条EPS剖面上显示,海槽北侧与南侧地壳结构显著不同。对以上几点证据,新的调查资料表明了迥然不同的看法,首先,海南岛“海西地槽”的提出者在新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已否定了以前的提法,根据新发现的事实认为海南岛晚古生代的大地构造性质属裂谷作用而非地槽(夏邦栋等,1991);其次,关于西沙地块和昆嵩地块的关系,吴进民(1999)认为二者无论从地球物理场,还是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在岩性上均有差异;此外,据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与德国基尔大学最近在西沙海槽所作的广角地震探测结果显示,西沙海槽两侧地壳结构相似,暗示张裂前华南板块与西沙块体属同一地块(丘学林等,1999)。鉴于以上事实,以西沙海槽断裂作为红河断裂带在海区的东延部分,亦即印支与华南板块分界线显然是不合适的。

2红河断裂带的南延

目前这一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吴进民,1999),果真如此的话,南海西缘断裂带与红河断裂带应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活动史,但仔细分析发现,两条断裂带具有全然不同的发展历史。红河断裂带至少在印支期甚或更早时代即已存在,这一点已得到普遍认可(Hamilton,1979;Leloup et al.,1995),新生代以来该断裂带发生强烈的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左行走滑,左行走滑运动始于晚渐新世(Sun-ling Chung,1997),在陆区走滑变形结束于早中新世(Harrison et al.,1992;Sun-ling Chung,1997),海区则持续至中新世末(Rangain et al.,1995),此后则表现为右行走滑(Allen,1984;Leloup et al.,1995;Ran-gain et al.,1995)。南海西缘断裂带,位于越南东部海岸陆架与陆坡转折处,主体位于越南东部海岸109°30′~110°E之间,北端始于17°30′N附近的海南岛南部,南至11°30′N处与万安断裂相连,由一系列大致呈SN向的断裂组成,地形地貌、重磁异常、地震剖面上均有反映,目前大多认为该断裂带形成于新生代南海扩张期间,作为南海西缘的一条转换调节带,为一条右行走滑剪切带(Holloway,1982;Hayes et al.,1985)。右行走滑特征在断裂带及其附近的盆地内表现十分显著,据对万安盆地内的沉积以及构造展布特征分析发现,右行走滑活动发生在中新世以前,形成了盆地内呈雁行状排列的NE—NNE走向的张性断裂及凹陷(彭学超等,1992)。中中新世末有一次短暂的左行走滑活动,中新世末期又表现出右行走滑特征(吴进民,1999;姚伯初,1998);特别地,如图1所示,南海西缘断裂带北端(16°N以北),正好对应了琼东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之间的近南北向中部隆起带,琼东南盆地南部的NE向断裂向该隆起带靠拢,表现为马尾形态(图1),指示断裂带发生过右行走滑,盆地内的地震剖面及钻孔资料进一步揭示走滑活动始于晚渐新世,很可能更早,结束于早中新世(Roques et al.,1997)。这一现象在中建南盆地以北的中建隆起附近也有所表现。由于这一右行走滑活动,将NW向的红河断裂带切断,使该断裂带北端的东西两侧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构造形态,断裂带西侧莺歌海盆地内构造走向为NW向,而断裂带以东的琼东南盆地构造走向为NE向,这一截切关系在重力异常图上表现十分明显(图4)。南海西缘断裂带经万安盆地后,继续向南经过纳土纳隆起、勿里洞坳陷,直到爪哇海沟,形成一条规模宏大的南北向构造带(Ben Avraham,1978)。显然,南海西缘断裂带与红河断裂带虽然在新生代均发生了明显的走滑活动,但二者具有各自不同的构造活动方式,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因而是性质不同的两条构造带,故不能相连。

3红河断裂带东南延伸的证据

如上所述,红河断裂带入海后既不可能与西沙海槽断裂相连,也不可能与南海西缘断裂连接,那么它是如何延伸呢?前已述及,由于南海西缘断裂带的右行走滑,与红河断裂带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截切关系,如果红河断裂带不是就此终止的话,那么,在南海西缘断裂带东侧应当有相应的NW向断裂带存在,南海西部海区地质调查在地形地貌、重磁场以及地质构造特征等方面揭示了这样一条构造带的存在。暂且将其称之为中建南断裂带。

地形、地貌特征

如图2所示,中建南断裂带以东的中西沙地区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发育有海槽、海台以及海岭等多种地貌类型,自北而南分布有西沙海槽、中建海台、西沙海台、中沙海槽、中沙海台、中沙北海槽以及盆西海岭,而断裂带以西的西沙西南地区则表现出地形平坦、地貌类型简单等特点,与其东侧形成出鲜明的对比;此外,在地形图上,该断裂带处NE水深线在表现出向SE方向凸出,这一趋势在西南海盆东缘仍十分明显,显示该断裂带已穿越西南海盆,延入南沙地区。反映在地形地貌上存在一条明显的NW向构造带。

重磁场特征

重磁场是用来研究海区构造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特征反映了地壳内部的物质不均一性,特别是能敏感地反映构造变化。在空间重力异常图及磁力异常图上(图3,4),中建南断裂带以东重磁异常主要为NE走向,重力异常表现为一系列变化的正负异常相间排列,磁异常以负值异常为特征;断裂带以西重磁异常无明显走向,重力异常呈现局部重力高和重力低组成的宽缓异常,磁异常则为平缓升高的低值正磁场。在靠近断裂带附近,分布有若干NW向的局部重磁异常。显然,断裂带两侧重磁场特征截然不同,显示具有不同的基底。

莫霍面特征

在南海地壳厚度等值线图上(图5),沿中建南断裂带莫霍面等厚线呈现出向南东方向的同形扭曲特征,与莺歌海盆地内NW向的等厚线相呼应,显示该处存在地壳厚度变化,反映该断裂带影响深度大,是一条地壳级断裂。

地质构造特征

如图1所示,中建南断裂带以东的构造走向以NE向为主,断裂带以西的则表现为NW、NE和近SN向,其中NW向构造显然是印支板块NW向构造在海区的延伸,这组构造在南海南部以及南沙地区都十分发育,与南海北部陆缘区典型的NE、NEE向构造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建南断裂带显然是这组NW向构造的东界。该断裂带穿越中建南盆地,将盆地分割为东北坳陷和中西部坳陷,断裂带附近及东北坳陷内新生代沉积等厚线呈NW向延伸(邱燕等,1995),反映出断裂带对沉积作用的控制。在穿越该断裂带的地震剖面上,还发现有明显的花状构造(图6),反映沿断裂发生过走滑活动,根据断裂影响层位推断走滑活动在T2(中中新世)结束,在断裂带东侧,一组NE向张性断裂与之相交,交角指示断裂带发生过左行走滑(图1),这与红河断裂带新生代的构造活动状况相一致,表明二者具有成因上的联系。据地震剖面分析,中建南盆地东部B层序(晚渐新世—中中新世)略有褶皱(邱燕等,1999),显然以上地质现象与该断裂带的走滑活动有关。此外,地震剖面进一步揭示沿中建南断裂带发育火成岩体,表明该断裂带切割地壳深度大,是一条深断裂。

图2南海地貌图 geomorphology map of the South China Sea

图3南海西部地区空间重力异常图(单位:10-5m/s2) anomaly of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据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集改编)

图4南海西部地区磁力异常图(单位:nT) magenetic anomoly(△T)of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据龚跃华等,1999)

图5南海莫霍面深度图 of Moho in the South China Sea(据龚再升,李思田等,1997)

图6穿越中建南断裂带的地震剖面选段 seismic profile crossing the Zhongjian Island Faults(位置见图1所示A—B,据邱燕等,1995)

以上事实表明,NW向的中建南断裂带是两大不同地块之间的构造分界线,该断裂所表现出的左行走滑特征及走滑活动时代与红河断裂带一致,由此可以推断中建南断裂才是红河断裂带在海区的延伸部分。

4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红河断裂入海后既不沿西沙海槽断裂延伸,也不沿南海西缘断裂延伸,而是被近南北向的南海西缘断裂右行截断后,沿西沙地块与西沙西南地块之间的中建南断裂延伸,直达西南海盆,与海盆内的转换断层相接,之后很可能延入南沙地区,以往由于受海区调查程度的限制,造成了认识上的困难,兼之这条印支期的NW向构造带之上叠加了燕山期NE向火山-岩浆弧带并受到新生代期间南海海盆扩张的影响,其形迹变得模糊,不似陆区那样显著,但细致的分析仍能揭示其踪迹。

Tapponnier et al.(1982)提出的印支板块挤出模式已得到大量古地磁以及地质资料的支持(张连生等,1996;Yang al.,1993),若按照红河断裂沿南海西缘断裂延伸这一观点,作为印支板块向东南方向的滑移边界,在南海西缘理应表现出挤压边缘特征,但事实上,却显示为拉张剪切边缘,形成了一系列的张性盆地;而若红河断裂沿中建南断裂延伸,穿越西南海盆,延入南沙地区,在南沙南缘的俯冲带以及广泛发育的逆冲推覆构造则可以很好地解释印支板块挤出前缘所应当表现出的挤压现象。因此,从这一点讲,本文提出的红河断裂的延伸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关于红河断裂在南沙地区的延伸,还需做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龚跃华、李唐根,1999,南海西部海域重磁场特征,见:姚伯初,邱燕,吴能友等著,南海西部海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新生代沉积,北京:地质出版社,~31。

2.丘学林、周蒂,夏戡原等,1999,南海西沙海槽的深部地壳结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中国及邻近海域海洋科学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82。

3.邱燕等,1997,南海中建南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远景,南海地质研究(九),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53。

4.吴进民,1999,南沙万安盆地新生代构造运动和构造演化,海洋地质.~11。

5.吴进民,1999,南海地质构造演化的若干问题,见陈 ,王水,秦蕴珊等主编: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72。]]

7.夏邦栋、施光宇、方中等,1991,海南岛晚古生代裂谷作用,地质学报,~115。

8.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等,1994,南海西沙海槽,一条古缝合线,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9。

9.姚伯初、邱燕、李唐根,1998,南海西缘-万安断裂的走滑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见:姚伯初,邱燕,吴能友等著,南海西部海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新生代沉积,北京:地质出版社,~55。

10.曾维军,1991,广州-巴拉望地学断面综合研究,南海地质研究(三),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64。

11.张进江、钟大赉、周勇,1999,东南亚及哀牢山红河构造带构造演化的讨论,地质论评,。

12.张连生、钟大赉,1996,从红河剪切带走滑运动看东亚大陆新生代构造,地质科学,~340。

& on strike-slip motion from seismicand gravity dataalong the Vietnam margin offshore Da Nang:implication for hydrocarbon prospectivity and opening of the East Vietnam Sea,Petroleum Geology of Southeast ~153.

,菲律宾的北巴拉望断块—其与亚洲大陆的关系和在中国南海演化中的作用,南海地质译文集(一),~130,广州海洋局。

Chung等,1997,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板内拉张早于大陆挤压,海洋地质,~68。

et a1.,1995,The Ailao Shan-Red River shear zone(Yunnan,China),Tertiary transform boundary of Indochina,Tectonophysics,~4,~84.

et al.,1990,The Ailao Shan/Red River metamorphic belt:Tertiaryleft-lateral shear between Indochaina and South China,Nature,~437.

Dain et al.,1982,Propagating extrusion tectonics in Asia:New insights from simple experiments with plasticine,Geology,~616.

J et al.,1993,Paleomagnetic study on Permianand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from north Thailand sup-ports the extrusion model for Planet ~552.

Ben-Avraham and ,巽他大陆架的构造格局,南海地质译文集(一),~208.广州海洋局。

THE EXTENDING OF HONGHE FAUL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

Wan LingYao Bochu and Wu Nengyou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test data for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in the west of South China Sea and research work finished by foreign experts,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inistral Red River Fault was cut by the dextral S—N strike Eastern Vietnam Fault at the south of Hainan Island(17°30′N,109°E)and occurred at 16°N,110°E to connect with the Zhongjian Island Fault,it maybe continued to extend in the dangerous area of South China is reasonable for the extrusion model of Indochina.

Key words:Honghe Faults,Zhongjiannan Faults,South China Sea

若追溯红河水的源头,

大约是在丽江一带发源而来罢,

上游也有叫礼社江和鹿鸣河的,

到了新平嘎洒叫嘎洒江,

到了漠沙叫漠沙江,

到了元江县叫元江,

到了红河州,又叫做红河了,

又一直奔流而下去了越南。

当然地名与河名的前后成因,

或许该颠倒过来的。

因为河水中加杂了红色泥沙,

河水与红土一般颜色,

还是红河比较响亮一些。

红河流经的地方,名族不同,

风情各异,景观多样,

却都一般的旖旎多姿,令人流连。

如今,红河两岸春意正浓,

春光无限,家园正美……

不论在内地还是边疆,

一个个“美丽家园”如同,

颗颗耀眼的明珠,

镶嵌于平坝里、大山间,

为魅力红河增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微山湖湿地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进化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物种资源,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和生态调节功能。

微山湖湿地生态系统是有幸保存下来的野生自然湿地群落之一,是现存长江以北最大的湿地,具有原始性、稀有性、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景区主要有“微湖月夜”、“红荷映日”、“芦荡飞雪”、“微湖夕照”、“网城鱼鹰”、“古运景观”、“渔家风情”等自然景观和红荷广场、红荷精品园、湿地游憩园、休闲度假园、水上娱乐园、百荷诗廊、水上观光、湖岛探幽等新开发的景点,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走进湿地,放眼四望,才知道这里真是荷叶的世界,荷花的海洋,绿叶红花交相辉映。

阳光下,一片片荷叶相互簇拥,婷婷静默,伴着淡涩,散发出浓郁的气息;荷叶间闪现着的朵朵荷花,或含羞待放,或初绽笑脸,或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站在游船上极目远望,大片大片的荷花呈现在面前,一簇簇、一团团或大或小的,泛着亮光的墨绿荷叶,铺满了宽阔的湖面。

微风吹过,荷叶点头,荷花招手,清澈的湖面,偶尔泛起涟漪,真是: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抬眼望,湛蓝的天空下,悠悠白云飘着,身边的碧水静静流着,船儿悄悄划着,仿佛人在天地的画卷间,见景胜于听景,红河湿地风景真是美如画,我由衷感叹,大自然给人类的风景恩赐,感谢当今文明社会对自然风景的开发维护。

微山湖湿地红荷不但风景秀丽,而且还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故事,是闻名海内外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微山湖湿内的每个岛屿又各自有着美丽的故事和美丽神奇的传说。这次游览,我们还被免费观看了吴桥的杂技表演,真是惊险又刺激。

热情好客的微山湖红河湿地的主人一定会让你高兴而来,满载而归。

赞美春城昆明的诗词有:昆明行记、大观楼长联、春城赋别、鸣凤山金殿行宫、郭沫若登大观楼。

1.昆明行记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2.大观楼长联

万树梅花一布衣,如橼巨笔五更鸡;

楼前自有长联后,更见人天物我齐。

3.春城赋别

暮春三月别昆明,大好山河记忆新;

只惜行程太匆促,碧鸡金马系离情。

4.鸣凤山金殿行宫

一半青山一半云,嵯峨金殿叩天门;

冲冠一怒红颜老,满地山茶映夕曛。

5.郭沫若登大观楼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扩展资料:

昆明,云南省辖下地级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北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相连,西南与玉溪市、东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西与楚雄彝族自治州接壤,东与曲靖市交界,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国家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

昆明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省会,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商贸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市为山原地貌。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岩地貌,溶岩盆地有石林坝子。属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78天,气候宜人。昆明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清新、天高云淡、阳光明媚、鲜花常开。

昆明开放而时尚,浓缩了云南的区位优势,从两千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到开放的昆明一直是东亚大陆与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及政治联系的陆路枢纽。“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使昆明成为中国主要的会展城市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昆明

建水文庙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建水县城内,是一座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文庙,始建于公元二十二年(1285年),是云南省继中庆(昆明)、大理之后,最早创建的第三座庙宇。后经明、清两代扩建,占地达114亩,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宫殿式,仿照曲阜孔庙的格局建造,有1殿、2庑、2堂、2阁、5祠、8坊,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步入大门为肃穆的"太和元气"坊,迎面为20余亩的"学海"(泮池),塘内碧波荡漾,四周柳丝轻拂,池中建有思乐亭,左、右有"礼门"和"义路"。步人棂星门.有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祟圣词、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

大成殿建于明弘治年间,28棵柱支撑全殿。前檐12棵为石拄,每棵高5米,重达5000公斤,用整块大青石雕成。大门左右2棵檐柱雕巨龙盘绕,称为"石龙抱柱"。正面22扇格子门所雕飞禽走兽,形态各异.玻璃瓦的屋顶,光彩夺目。庙宇周围古柏森森,显得庄严肃穆,雄伟壮观,有"金碧壮丽甲全滇"之美誉,其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彝族人世代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的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

2、彝族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彝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澜沧江一代。

3、彝族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我国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大多居住在大西南云贵高原西部及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大凉山、乌蒙山、哀牢山等山脉一带和金沙江、元江、南盘江、雅砻江等江河沿岸。

4、勤劳朴实、善良坚强的彝族人民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发明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语言文字,谱写了族群记忆的辉煌篇章。

5、以阿黑、阿诗玛兄妹反抗封建贵族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歌颂了彝族劳动人民不畏强权、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6、诗歌是彝族人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在彝族文学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彝族民间诗歌高度发达密切相关。

7、彝族现代诗歌的繁荣昌盛是彝族文学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国多民族文学共同发展的例证。彝族现代诗打破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不同风格的诗歌文本。

8、彝族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宗教、文学等诸多方面。其中《西南彝志》是记述彝族历史、风俗的彝文书籍,被誉为彝族的百科全书。

9、彝州楚雄,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多彩,文化底蕴深厚、历史绵亘悠久。文化赋予古镇以灵魂,旅游赋予古镇以持久的活力与生命力,彝人古镇形成了一道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风景线。

10、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彝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浓郁醇厚的民族风情。彝族人民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富于特色的各式民居。

11、看彝家的《云衣霓裳》堪比天边五光十色的云彩,炫亮了彝家人的眼。人间四月,花柳生长,彝家妹子穿上节日的盛装,这人面花面相映红,人比花美,花衬人靓,花与人交相辉映,姑娘的脸上心里乐开了花。听曲比阿乌放声高歌,彝家调子情心合一,演绎着彝家姑娘的美丽心曲。

12、更加赏心悦目的是彝族青瓦房的彩绘装饰,从屋檐到门窗,从横梁到墙板,都绘满了艳丽缤纷的装饰花纹和造型拙朴的图画,将彝人村落特有的土掌房、垛木房、茅草房、闪片房装扮得古朴美丽。

13、穿梭在古镇的大道小巷,鼻息里浸染着古典民居的气韵,在各个景观和园林中,走过的游人均在演绎中国彝族及各民族的千年文化、万种风情。

14、彝族崇拜火,是火的民族,不仅仅是他们的日常起居,离不开火,更因为他们的性格如火,耿直,豪爽,做事风风火火,待人热情如火。

15、彝族村地处民族团结广场以西,与白族村相对,村内的三虎浮雕墙,展现了彝族虎文化特色。彝族不仅能歌善舞,而且热情好客。彝族“左脚舞”、“大三弦”、“女子龙灯舞”热情奔放,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简介: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历史: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微山湖湿地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进化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物种资源,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和生态调节功能。

微山湖湿地生态系统是有幸保存下来的野生自然湿地群落之一,是现存长江以北最大的湿地,具有原始性、稀有性、生物多样性等特点.景区主要有“微湖月夜”、“红荷映日”、“芦荡飞雪”、“微湖夕照”、“网城鱼鹰”、“古运景观”、“渔家风情”等自然景观和红荷广场、红荷精品园、湿地游憩园、休闲度假园、水上娱乐园、百荷诗廊、水上观光、湖岛探幽等新开发的景点,两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走进湿地,放眼四望,才知道这里真是荷叶的世界,荷花的海洋,绿叶红花交相辉映。

阳光下,一片片荷叶相互簇拥,婷婷静默,伴着淡涩,散发出浓郁的气息;荷叶间闪现着的朵朵荷花,或含羞待放,或初绽笑脸,或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站在游船上极目远望,大片大片的荷花呈现在面前,一簇簇、一团团或大或小的,泛着亮光的墨绿荷叶,铺满了宽阔的湖面。

微风吹过,荷叶点头,荷花招手,清澈的湖面,偶尔泛起涟漪,真是: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抬眼望,湛蓝的天空下,悠悠白云飘着,身边的碧水静静流着,船儿悄悄划着,仿佛人在天地的画卷间,见景胜于听景,红河湿地风景真是美如画,我由衷感叹,大自然给人类的风景恩赐,感谢当今文明社会对自然风景的开发维护。

微山湖湿地红荷不但风景秀丽,而且还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故事,是闻名海内外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微山湖湿内的每个岛屿又各自有着美丽的故事和美丽神奇的传说。这次游览,我们还被免费观看了吴桥的杂技表演,真是惊险又刺激。

热情好客的微山湖红河湿地的主人一定会让你高兴而来,满载而归。

实践是认知的最好方法 一、 前言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后,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在体验和感受中不断深化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我积极响应了学校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加了去安顺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去安顺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本校社科部韩主任、罗老师、项老师等6位老师辅导开展,参与的学生有10级各系部将近200人,纪律严明、目的明确。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历经了前期的专业辅导,中期的充分准备以及后期的亲身实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二、 正文(一)背景开学第一个星期,韩主任就给我们上了一堂理论分析课,细致具体的讲解了社会实践课的性质、开设此课的必要性以及怎样的开展本活动。另外,他还让我们记录了每次活动的具体安排,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由于种种原因,我错失了前几次的社会实践机会,好在老师们安排的次数较多,让我有幸能去安顺实践。(二)过程5月25日下午,韩老师召集了本次去安顺实践的全体学生,在2202教室做了详细的介绍工作,包括此次社会实践的方式及要求、注意事项、对目的地安顺市平坝县十至乡的简单介绍。另外,韩老师还安排了我们的具体行程及分组。5月26日早上7:50,我们全体师生按事先的计划在学校广场集合,然后分两组分别乘坐大客车向安顺进发,历时1个半小时左右,终于到达了安顺市平坝县十至乡。一进安顺,我就被感动了,不仅仅是这里的鸟语花香、山清水秀,更是这里辛勤劳作的人民和欣欣向荣的农作物,给人一种积极进取、拼搏奋斗的欲望!这里虽然偏远,但却并不特别落后,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修建了楼房,乡里的主干路也修成了水泥的,乡里有老年人活动中心、有卫生院、有派出所、有公共汽车……从农民们喜悦的笑脸上,我看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美好明天!下车后,十至乡的领导亲切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且把我们带到了乡里的小广场上,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当地的基本情况:平坝县共十个乡,是苗、回、汉族聚居的多名族大家庭,共36000余人。十至乡隶属于平坝县,距平坝县城7公里左右,共有108户人家,4000余人,主要是汉族和回族聚居。十至乡种植业丰富,以烤烟为主,水稻为辅。另外,这里矿产丰富,尤其是煤矿。十至乡目前人均年收入2500元,预计到2015年将增至4500元,当地政府和群众正在兴修大型水库,准备发展当地旅游业。接下来,当地领导又带领我们参观了当地的特色农业园——烤烟育苗工厂,该工厂占地万平方米,共有育苗大棚11座,具有现代科技的大棚能自动调节控温,该工厂投资300余万元,是红河集团与当地村民联合建立、共同努力的结果,旨在能利用当地人力物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该烤烟育苗工厂不仅培育着当地所需的烟叶苗,还能循环使用,培养其它农作物,增加利用率。当地领导还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烟叶及其他农作物的培养、栽种、收获等各方面的知识,他还对我们提出了希望,希望我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把所学的科技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当地领导还让我们针对三农问题举手发问,并一一作了详细解答。接下来是参观十至乡乡政府,作为一乡政府,没有气势雄伟的办公大楼,没有漂亮昂贵的小汽车······只有一幢陈旧的两层小楼和几株普通的樟树,最漂亮最奢侈的也就是院子里的那个小水池,池中盛开着几朵粉红色的荷花,正像十至乡的领导一样清正廉洁。参观了乡镇府后,老师们事先安排好的盒饭也送来了,于是我们便就地取材,在乡镇府门口的台阶上吃起了“大锅饭”,由于我是组长,所以也就有幸当了一回“大厨”,给每个同学打饭,这顿饭虽然很简单,但大家却都吃得格外香甜。吃完了饭,同学们都自觉地收拾好了吃饭留下的杂物,一切完毕之后,我们开始了自由参观。一晃就到了下午,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准备下到水田插秧,起初我们都觉得特别简单而不愿意脱鞋下田,但在老师的劝说下,还是都下去小试了一把。下田了才知道小小的插秧讲究还挺多的,首先要按照拉好的绳子插,控制好间距,其次就是贵阳的秧苗普遍易得稻田卷叶螟,当遇到生病的秧苗,就要挑出来扔了。十分钟下来,有的同学就喊累了,确实,插秧特别累,并且这里崎岖不平,普通的农业机械完全不好操作,所以,科技成果在当地农业上的利用还任重道远。从水田上来后,我们简单做了清洗,然后在乡镇府院内集合并分组,准备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调研访谈。首先,我们进行了自由组合,每队5人左右,然后带上事先准备好的调研材料,深入农户家里,了解各种情况。我们组共4人,选择了该乡比较贫困的一户,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老伯,从他的回答中我们了解到:该户家里供8人,共有瓦房5间,合100平方米左右,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种植烤烟和包谷,另外靠养殖鸡鸭等牲口贴补。由于气候、地理等因素影响,各种植物产量一般,希望能大力引进现代科技,继续提高产量,另外,虽然各种惠农政策都落实到位了,但农药、化肥的价格还是偏高,压力较大,希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在教育上,已经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当地适龄儿童基本上都入学了,但由于条件有限,部分课程还没有开设,并且当地还残存着重男轻女的观念,部分女孩子较早就辍学去打工了。医疗方面,随着合作医疗的开展,当地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乡卫生院和医院及门诊共有十多家,现阶段还存在的问题就是部分村民生病后还是选择自然好或者用“土方子”治疗。在调研中,当我们问到那位老伯“在生活上存在哪些问题时”,老伯毫不犹豫的说到:“我家劳动力太少了,家里的青壮年都不在,只剩下些老人和小孩,农忙时跟不上节奏,另外饮水难问题急需解决。”最后,我们询问了老伯关于他们农闲时的娱乐方式,老伯降到:“经常有各种文艺下乡活动,但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需求,有线电视收费偏高,很多村民不愿安装有线设施,另外,村民们喜欢打牌,因为打牌还经常影响到农业生产,甚至产生各种家庭矛盾。”调研结束时,我们的组员还拿出了从学校带来的文具和书籍,作为礼物送给老伯的孙女,看着小女孩稚嫩的笑脸,我们的心里却涌上了一阵阵心酸。 (三)心得体会通过参加本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走出了校园,接触到了基层,重新认识了西部农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1.实践专业技能的体会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更好的为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学习必须用心、虚心、细心、热心,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实践中,认真考察每一个有必要了解的细节,亲身融入到团队中,努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针对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要仔细分析,勤做笔记。2.学习经验交流的体会加强学习培训与经验交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多接触社会是很必要的,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课程,还要广泛的涉取各领域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实践当中,我们也不断的对该乡的农业发展状况作了具体的统计,并询问了当地农业技术人员有关烤烟生长的状况,他们耐心的为我们介绍了烤烟从培育到收获的各种情况。现在,该乡正在抓住市场机遇,努力发展烤烟业,以当地的自然优势和市场的有利机遇,带动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使农民的腰包也鼓了。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索农村问题。其中大家关心的最多、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在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企业和农村积极合作下,虽然农村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想发展农村经济,我觉得还得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从信贷、技术、资金等各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企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2.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现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断开发新品种、优产品。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重点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业的出口。社会实践告诉我们,在新经济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具备创新观念和掌握成熟技术的能力,要时刻与外界保持同步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我们一路的艰辛与微笑,虽有所收获,但所学的只是一个开始,新的考验和抉择要求我们奋斗不息,要继续为建设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活动因学习而精彩,学习也因实践而真切!落款:10级影像系 宋*红 社会实践报告

在你的论文没有定稿前不要慌着弄格式~~~会让你精神崩溃的~~~~论文格式一个学院和一个学院的有点不同,等论文弄的差不多的时候老师会统一给标准的~~~不用慌~!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