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英文5g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发布时间:2024-07-03 04:33:36

英文5g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英文参考文献引用格式有两种:APA格式和MLA格式。

1、APA格式: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是一种标明参考来源的格式,主要使用在社会科学领域及其他学术准则中,国内很多期刊也是采用的APA格式。

APA文内注的参考文献格式是:“(作者姓氏,发表年份)”。

APA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格式是:Reference List, 必须以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基本结构为:

期刊类:【作者】【发表年份】【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期数:起止页码】Smith,J.(2006).The title of the title of Journal,1,101-105。

非期刊类:【作者】【发表年份】【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2002).What computers can't York:Harp&Row。

2、MLA格式:MLA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多用于人文学科(Liberal Arts)。

MLA文内注的基本格式:“(作者姓氏,文献页码)”。

MLA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格式:在MLA格式中称为Works Cited,同样是以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基本结构为:

期刊类:【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或期数】【发表年份】起止页码】Nwezeh,.“The Comparative Approachto Modern African Literature.”Year book of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8(1979):22。

非期刊类:【作者】【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发表年份】Winfield,Richard in Civil of Wisconsin P,1995。

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具体表现是:

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刊物、获奖过但并未公开发表的成果报告等。

2、所列文献过多,如有些医生认为文献越多越好,将参阅过的文章书籍后的参考文献也悉数收录,有些文献作者并没有亲自阅读,只是认为跟自己的文章搭点边,也凑数其后。

3、所列文献过少,有些医生怕自己文章引述别人东西太多,被人认为抄袭,故意将一些重要参考文献略去。

4、对文献的理解偏面,以为只有引用文献原文才需要列出。

5、大而不当,将整期刊物甚至连续几期杂志或整张报纸作为参考文献。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引用中的省略。原始资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时,应给出作者、年份,并用带括号的数字标出页码。若有任何资料省略,使用英文时,应用3个省略号在句中标出……,中文用6个若两句间的资料省略,英文应用4个省略号标出‥‥,中文用6个……。

2、大段落引用。当中文引用超过160字时,不使用引号,而使用“块”的形式引用起于新的一行,首行缩进4个空格,两端对齐,之后每行都缩进。

3、基本格式。同作者在同一段中重复被引用时,第一次必须写出日期,第二次以后则日期可省略。英文文献:In a recent study of reaction times, Walker (2000) described the method…Walker also found…。

4、单一作者,英文文献:姓氏出版或发表年代或姓氏,出版或发表年代。例如:Porter 2001…或…Porter,2001。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在各领域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用Times New Roman.每一条目顶格,如某一条目超过一行,从第二行起“悬挂缩进”2字符。参考文献中所有标点与符号均在英文状态下输入,标点符号后空一格。

参考文献条目排列顺序:英文文献、中文文献、网络文献。分别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文献前不用序号。

1)英文参考文献:

(1)专著与编著

排列顺序为:作者姓、名、专著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如:

Brinkleyork: Knopf, 1993.

专著名中如果还包含其他著作或作品名,后者用斜体。

例如:

Dunn, Richard J ed. Charlotte Bront: Jane EyreNew York: Norton, 1971.

A、两个至三个作者

第一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其余作者名在前,姓在后,中间无逗号;每个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作者的姓名前用“and”,后用句号。

例如:

B、三个以上作者

第一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中间加逗号)后接“et al.”,其他作者姓名省略。

例如: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C、同一作者同一年出版的不同文献,参照下例:

Widdowson, Henry G1998a.

Widdowson, Henry 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b.

(2)论文集

参照下例:

Thompson, Pett. “Modal Verbs in Academic Writing”. In Ben Kettlemann & York: Rodopi, 2002: 305-323.

(3)百科全书等参考文献

参照下例:

Fagan, Jeffrey. “Gangs and Drugs”. ork: Macmillan, 2001.

(4)学术期刊论文

参照下例:

Murphy, Karen. “Meaningful Connections: Using Technology in Primary Classrooms”.

(5)网络文献

参照下例: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URL”.

(6)专著:

参照下例:

皮亚杰.结构主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期刊文章:

参照下例:

杨忠,张韶杰.认知语音学中的类典型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1-3.

(8)学位论文

参照下例:

梁佳.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试题现状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

(9)论文集

参照下例:

许小纯.含义和话语结构[A].李红儒.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5-7.

(10)附录

2)中文参考文献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着,着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67.

2.专着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4]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 [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专利

【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8.标准

【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举例】

[14]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

9.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10.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举例】

[16]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17]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 1993)。英文版 [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11.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特别说明:凡出现在“参考文献”项中的标点符号都失去了其原有意义,且其中所有标点必须是半角,如果你的输入法中有半角/全解转换,则换到半角状态就可以了,如果你的输入法中没有这一转换功能,直接关闭中文输入法,在英文输入状态下输入即可。

其实,很多输入法(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搜狐输入法)都提供了四种组合:

(1)中文标点+ 全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而这时,我没有找到哪个键可以输入 / 符号)也就是说,这些符号是一定不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

(2)中文标点+半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这时,我还是没有找到哪个键可以输入 / 符号)也就是说,这些符号也不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

上面列出的符号,中间没有任何的空格,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我看只是-的宽度有一点点不同,其它都一样

(3)英文标点+全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

(4)英文标点+半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

从这两项可以明显的看出,半角和全角其实最大的差别是所占的宽度不一样,这一点对于数字来说最为明显,而英文标点明显要比中文标点细小很多(也许因为英文中,标点的功能没有中文那么复杂,就是说英文中标点符号的能力没有中文那么强大)

所以,很多人在写“参考文献” 时,总是觉得用英文标点+半角很不清楚,间距也太小,其实这点完全不用担心如果你觉得真的太小不好看,就用英文标点+全角吧而在[1] 之后,一般也都有一个空格。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应置于本页页脚,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5g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5G如今已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正为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赋予无限可能。随着这项新技术的出现,喷涌而出的新概念也让人眼花缭乱,比如网络切片就是5G引入的重要新概念之一。有看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 可以发现,讨论5G的地方总少不了网络切片技术的身影,网络切片技术到底切的是什么才能对5G的产生这么大呢?那接着让我们用吃面包的例子尝试着去理解这个似乎有些抽象的技术。 1.吃面包既想分量合适,又想尝试多种口味 大家都想吃面包,那就买来一个大的原味面包分着吃,但是这个普通的原味面包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口味。因为有人想吃果酱味的,有人想吃裹着火腿的面包,还有人想吃芝士面包,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好吧,那就谁想吃什么味道就买什么味道吧,一人一个专属面包不就好了?但这时问题同样也出现了,如果一个人吃一整个面包,太多了就吃不完,会造成极大浪费;而且万一我果酱味火腿味面包都想尝试这可怎么办?所以买很多大面包,对应进行分发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并不能灵活地同时满足多种并重的需求。那在这个时候看到切片这两个字是不是就有一些启发了呢?我们是不是 可以对一个大面包进行切片,对每一片进行不同口味的搭配 ,既试一下果酱的,又不会错过火腿口味的。 2.同样,使用5G网络既不想造成资源浪费,又想适用于多种场景 这个例子放在5G之中,就更好理解网络切片对于5G的意义了。5G有三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分别是 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通信(mMTC)和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 。这三个场景对于网络的需求是不同的,如下面这个图所示,像eMBB它更多关注于峰值数据速率、用户体验速率等指标,而像连接密度就没有像mMTC那样有着特别大的需求,像延迟时间也没有像uRLLC那样重要。 可以见得 每个不同的场景对于指标的需求侧重是不用的有矛盾的,那使用单一的网络就很难同时满足与支持 。这和吃面包一样,既然一个大面包难以满足,那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多买几种不同口味的面包,对于5G来说的道理就是,既然单一网络不可,那就多建网络使得每个场景都有对应的网络针对性地满足需求。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样无疑会带来极高的成本,以及要是一个终端不单单只运用一个场景,也就是不单单只想吃一种口味的面包,而是想多个场景同时满足,那就必须要在每个网络里面都分别进行注册,这是非常麻烦以及效率也十分低下。 从上面这个图可以看出来,5G做能够作用的场景是相当丰富的。5G时代中,最终提供的设备也不仅是智能手机了,提供网络服务的载体设备也是多种多样,比如车辆、平板等,那么所适用的场景以及场景中所需要满足的指标需求也是趋于多样化。如自动驾驶,为了保障安全以及提供对面临危险时的灵敏度,在驶向目的地的途中,是需要时刻严格降低时延以及提高网络通信的速率。而换一个场景,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一环,密密麻麻成千上万的智能水表需要定期上报数据,显然这个时候密布于城市的水表最需要的就是超大容量,而速度慢一点甚至有一点延时问题都不是很大。也就是说 服务所处于的场景是多样化的,而如果为了每一个服务都要去建立一个专用的5G物理网络,这显然就像是之前提到的那样不仅实施难度大且成本高昂。 所以这时,网络切片技术就像吃面包进行切片的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将 一个独立的物理网络切分成多个逻辑网络 ,每个逻辑网络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进行划分,具备不同的功能与特点以此再去 相对应承载不同的应用场景 ,因为相互独立,所以任何一个虚拟网络发生故障都不会去影响到其他虚拟网络。物理网络其实就是摸得着看得见的网络设备,比如网线、路由器、交换机等等联系起来的PC网络就是物理网络。而在这个网络之中所使用的协议,或者网络结构这些都是依据逻辑网络来进行划分的。对于5G来说,5G网络切片技术就是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隔离的网络环境 ,不同的应用场景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像低延时、大连接等对应特点,从而定制相应的功能与特性。 网络切片是 可以共享物理网络的基础设施 ,也允许共享同一基站设施的运营者为切片配置网络以及定义具体功能,并且可以根据运营者的策略灵 活且动态地创造以及撤销切片 。这样可以 灵活地管理网络资源,通过只提供必要的网络资源来满足服务需求 ,从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成本效益大幅度地提升。 我们举个例子,有一个运营商他是拥有5G网络的,他就可以把自己的这个5G网络出租给虚拟运营商。而这种虚拟的运营商所涉及的场景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专门运营车联网,有的是做游戏的,运用网络切片,就可以使用自己的策略创建属于自己的切片网络。当自己不再进行运营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把资源释放给其他人,这样就可以不用搞纯粹的物理网络,因为传统物理网络就像已经修建好的混凝土房子,不用了就需要拆掉改建,这时整个网络就要作废掉,这不仅难度大而且非常浪费 ,所以网络切片技术 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更高的利用率,与此同时降低成本支出 ,使得网络切片技术备受5G青睐。 这里我们所讨论的网络切片都是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端在这里指的是终端以或者是应用服务器,切片布于整个网络的链条上,也就意味着每一个环节都是要进行切片的。 那么,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是如何下手去切的呢?首先想要实现网络切片就必须做到虚拟化,也就是说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我们知道5G的网络切片就是结合每个逻辑网络之间包括结合终端设备、接入网、核心网、网络运营和维护管理系统,为不同的场景或者类型提供独立、隔离的网络。那以核心网作为例子,虚拟化使得传统网元设备中软硬件进行解耦,这个时候的硬件经过服务器进行统一的排布,软件则是由不同的NF担起责任,实现功能业 务的灵活组合。 那个时候我们对于 切片这个动作的逻辑就可以理解成为对信息资源的重新组合 ,这个重组的动作又是依托于服务等级协议为特定的通信服务类型选择它所需要的资源。 知道了切片的准备思想,那实际操作从运营商的角度去看就是进行相应编排部署。编排部署听起来十分的抽象,那我们用一个具体的比喻来形象化这个过程。 网络切片中的编排(对应MANO)我们可以把他当做一位优秀的乐队指挥家,借助NSMF/NSSMF(切片管理功能/子切片管理功能)两位编曲者的灵感,利用对应NFVI(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中的资源作为演奏的乐器形成乐声(也就是对应的VNF功能),将这些悦耳乐声进行组织与编排,从而使音符进行碰撞变成美妙的演奏曲。 5G创造性地对我们的生活进行赋能,使得我们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景都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网络切片所发挥的作用显然也不仅仅局限于eMBB、uRLLC、mMTC这三大类应用,只要有合适的应用场景,运营商们便可以在大面包上进行切片,使得大面包的口味也就是对应的应用丰富起来,提高整个网络的价值。随着2020年这个5G规模化商用的年份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5G这个大面包借助着网络切片技术以及其他种种的新技术究竟能够为我们带来多少种口味来刺激我们的味蕾,来刺激我们的想象力呢?真让人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2】网络切片将成5G理想架构商用部署仍面临多重挑战[J]. 李金艳,杨峰义,梅承力.通信世界,2017(15):40-42. 【3】 5G网络切片使能电力智能化服务 [J]. 夏旭,朱雪田,邢燕霞,毛聪杰.  通信世界,2017(20) 【4】 5G边缘计算和网络切片技术 [J]. 刘健.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2)

《工矿自动化》2021年第8期刊登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孙继平教授撰写的论文《煤矿智能化与矿用5G和网络硬切片技术》。

创新点

(1) 提出了采掘工作面无人5G地面远程控制方法。

(2) 提出了用于综采工作面无人地面远程控制的无线传输距离和传输带宽计算方法。

(3) 提出了无线传输距离测试方法。

(4) 提出了基于网络硬切片的全矿井一体化信息传输网。

孙继平(1958—),男,山西翼城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原副校长;获国家 科技 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第1完成人3项);作为第1完成人获省部级 科技 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8项;作为第1完成人主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和安全生产行业标准29项;作为第1发明人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0余件;主持制定《煤矿安全规程》第十一章“监控与通信”;作为第1作者或独立完成著作12部;被SCI和EI检索的第1作者或独立完成论文90余篇;作为国务院煤矿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参加了10起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工作;E-mail:。

引用格式

孙继平.煤矿智能化与矿用5G和网络硬切片技术[J].工矿自动化,2021,47(8):1-6.

SUN mine intelligence,mine 5G and network hard slicing technology[J].Industry and Mine Automation,2021,47(8):1-6.

5g科技论文参考文献

5G如今已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正为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赋予无限可能。随着这项新技术的出现,喷涌而出的新概念也让人眼花缭乱,比如网络切片就是5G引入的重要新概念之一。有看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 可以发现,讨论5G的地方总少不了网络切片技术的身影,网络切片技术到底切的是什么才能对5G的产生这么大呢?那接着让我们用吃面包的例子尝试着去理解这个似乎有些抽象的技术。 1.吃面包既想分量合适,又想尝试多种口味 大家都想吃面包,那就买来一个大的原味面包分着吃,但是这个普通的原味面包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口味。因为有人想吃果酱味的,有人想吃裹着火腿的面包,还有人想吃芝士面包,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好吧,那就谁想吃什么味道就买什么味道吧,一人一个专属面包不就好了?但这时问题同样也出现了,如果一个人吃一整个面包,太多了就吃不完,会造成极大浪费;而且万一我果酱味火腿味面包都想尝试这可怎么办?所以买很多大面包,对应进行分发不仅成本很高,而且并不能灵活地同时满足多种并重的需求。那在这个时候看到切片这两个字是不是就有一些启发了呢?我们是不是 可以对一个大面包进行切片,对每一片进行不同口味的搭配 ,既试一下果酱的,又不会错过火腿口味的。 2.同样,使用5G网络既不想造成资源浪费,又想适用于多种场景 这个例子放在5G之中,就更好理解网络切片对于5G的意义了。5G有三个典型的应用场景,分别是 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通信(mMTC)和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 。这三个场景对于网络的需求是不同的,如下面这个图所示,像eMBB它更多关注于峰值数据速率、用户体验速率等指标,而像连接密度就没有像mMTC那样有着特别大的需求,像延迟时间也没有像uRLLC那样重要。 可以见得 每个不同的场景对于指标的需求侧重是不用的有矛盾的,那使用单一的网络就很难同时满足与支持 。这和吃面包一样,既然一个大面包难以满足,那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多买几种不同口味的面包,对于5G来说的道理就是,既然单一网络不可,那就多建网络使得每个场景都有对应的网络针对性地满足需求。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样无疑会带来极高的成本,以及要是一个终端不单单只运用一个场景,也就是不单单只想吃一种口味的面包,而是想多个场景同时满足,那就必须要在每个网络里面都分别进行注册,这是非常麻烦以及效率也十分低下。 从上面这个图可以看出来,5G做能够作用的场景是相当丰富的。5G时代中,最终提供的设备也不仅是智能手机了,提供网络服务的载体设备也是多种多样,比如车辆、平板等,那么所适用的场景以及场景中所需要满足的指标需求也是趋于多样化。如自动驾驶,为了保障安全以及提供对面临危险时的灵敏度,在驶向目的地的途中,是需要时刻严格降低时延以及提高网络通信的速率。而换一个场景,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一环,密密麻麻成千上万的智能水表需要定期上报数据,显然这个时候密布于城市的水表最需要的就是超大容量,而速度慢一点甚至有一点延时问题都不是很大。也就是说 服务所处于的场景是多样化的,而如果为了每一个服务都要去建立一个专用的5G物理网络,这显然就像是之前提到的那样不仅实施难度大且成本高昂。 所以这时,网络切片技术就像吃面包进行切片的方式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通过网络切片技术,将 一个独立的物理网络切分成多个逻辑网络 ,每个逻辑网络根据不同的服务需求进行划分,具备不同的功能与特点以此再去 相对应承载不同的应用场景 ,因为相互独立,所以任何一个虚拟网络发生故障都不会去影响到其他虚拟网络。物理网络其实就是摸得着看得见的网络设备,比如网线、路由器、交换机等等联系起来的PC网络就是物理网络。而在这个网络之中所使用的协议,或者网络结构这些都是依据逻辑网络来进行划分的。对于5G来说,5G网络切片技术就是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供隔离的网络环境 ,不同的应用场景就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像低延时、大连接等对应特点,从而定制相应的功能与特性。 网络切片是 可以共享物理网络的基础设施 ,也允许共享同一基站设施的运营者为切片配置网络以及定义具体功能,并且可以根据运营者的策略灵 活且动态地创造以及撤销切片 。这样可以 灵活地管理网络资源,通过只提供必要的网络资源来满足服务需求 ,从而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成本效益大幅度地提升。 我们举个例子,有一个运营商他是拥有5G网络的,他就可以把自己的这个5G网络出租给虚拟运营商。而这种虚拟的运营商所涉及的场景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专门运营车联网,有的是做游戏的,运用网络切片,就可以使用自己的策略创建属于自己的切片网络。当自己不再进行运营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把资源释放给其他人,这样就可以不用搞纯粹的物理网络,因为传统物理网络就像已经修建好的混凝土房子,不用了就需要拆掉改建,这时整个网络就要作废掉,这不仅难度大而且非常浪费 ,所以网络切片技术 使得资源能够得到更高的利用率,与此同时降低成本支出 ,使得网络切片技术备受5G青睐。 这里我们所讨论的网络切片都是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端在这里指的是终端以或者是应用服务器,切片布于整个网络的链条上,也就意味着每一个环节都是要进行切片的。 那么,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是如何下手去切的呢?首先想要实现网络切片就必须做到虚拟化,也就是说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我们知道5G的网络切片就是结合每个逻辑网络之间包括结合终端设备、接入网、核心网、网络运营和维护管理系统,为不同的场景或者类型提供独立、隔离的网络。那以核心网作为例子,虚拟化使得传统网元设备中软硬件进行解耦,这个时候的硬件经过服务器进行统一的排布,软件则是由不同的NF担起责任,实现功能业 务的灵活组合。 那个时候我们对于 切片这个动作的逻辑就可以理解成为对信息资源的重新组合 ,这个重组的动作又是依托于服务等级协议为特定的通信服务类型选择它所需要的资源。 知道了切片的准备思想,那实际操作从运营商的角度去看就是进行相应编排部署。编排部署听起来十分的抽象,那我们用一个具体的比喻来形象化这个过程。 网络切片中的编排(对应MANO)我们可以把他当做一位优秀的乐队指挥家,借助NSMF/NSSMF(切片管理功能/子切片管理功能)两位编曲者的灵感,利用对应NFVI(网络功能虚拟化基础设施)中的资源作为演奏的乐器形成乐声(也就是对应的VNF功能),将这些悦耳乐声进行组织与编排,从而使音符进行碰撞变成美妙的演奏曲。 5G创造性地对我们的生活进行赋能,使得我们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景都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网络切片所发挥的作用显然也不仅仅局限于eMBB、uRLLC、mMTC这三大类应用,只要有合适的应用场景,运营商们便可以在大面包上进行切片,使得大面包的口味也就是对应的应用丰富起来,提高整个网络的价值。随着2020年这个5G规模化商用的年份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5G这个大面包借助着网络切片技术以及其他种种的新技术究竟能够为我们带来多少种口味来刺激我们的味蕾,来刺激我们的想象力呢?真让人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2】网络切片将成5G理想架构商用部署仍面临多重挑战[J]. 李金艳,杨峰义,梅承力.通信世界,2017(15):40-42. 【3】 5G网络切片使能电力智能化服务 [J]. 夏旭,朱雪田,邢燕霞,毛聪杰.  通信世界,2017(20) 【4】 5G边缘计算和网络切片技术 [J]. 刘健.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2)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写信息时代议论文1000字以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科技的发展登上了一段更高的台阶。科技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隐患与思考。 科技发展给人们最大的变化就是物品演变的越来越智能化。比如写字的笔,亦或是体温计,血压计,翻译器此类。虽然这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让人们置身于一个无所遁形的世界。设想一下,当未来私人生活愈来愈透明化,你将会在日常生活中接收到大量的骚扰电话或信息,信息内容大抵是查询欠费,保险推销,身体健康检查等服务,而这些都是你不需要的东西,而且信息中时不时会提到你的个人信息。发消息者掌握着你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身份证号码等各种各样的个人隐私信息。那这些消息究竟是从哪里泄露出去的?不就是那些愈来愈智能化的`物品吗?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私人问题,其中影射出来的还有国家以及社会对个人安全的负责程度,事关国家社会形象,更体现了人类在信息时代冲击下,是否会被淹没的问题。 一个月前,表弟过生日,我的父母正发愁他需要什么样的礼物?虽然我们不懂,但是互联网懂啊,它知道我们就是要让表弟开心,最后表弟很满意,我们也感到轻松。同时我们也对这个信息时代强大的功能发出由衷的感叹。可是表弟生日一个月之后,我拿起手机再次打算网购时,平台上面推荐了不少儿童玩具之类的物品,而且这个平台其他相关的软件信息推荐方面也都是关于儿童玩具的,可这些我并不需要啊。这是因为一种叫推荐算法的技术,软件根据客户在大数据上的购买,浏览信息推荐相关的物品,以获取更高的销量和点击量,这种现象叫信息茧房,人会本能的去关注自己更感兴趣的东西,只是推荐算法强化了这种现象。相信你一定刷过短视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虽然短视频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它们的种类还是大致一样,这就属于以上提到的现象了。这是当代信息给我们提供的一种便利,但我们也要看到他的另一面。人一直活在现在的舒适圈被动接受信息,不跳出去观察别的事物,那就无法成长,衍生出新的思考,以至于固化,甚至僵化思维。最终被信息时代淹没。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不是说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害处,而是我们人本身就需要一种的意志力,去抵抗这种现象。 信息时代里人也减少了互相交流的次数,宅男、宅女这种人群愈来愈多。有一组图很好的讽刺这种现象,过年吃团圆饭时,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的手机刷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视频、图片,一家之长的祖父气愤地丢下筷子,呵斥道你们都去跟手机过吧!他们就这样舍弃了珍贵的亲情,以及家人团聚在一起的任务美好感觉。这也值得我们思考:信息给我们带来的东西究竟如何处理。 这些事情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去发掘深层次的本质,最终信息时代会发展到怎样的地步,我们谁也不知道。时间会证明我们是否会被信息时代‘淹没’。

英文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格式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在各领域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用Times New Roman.每一条目顶格,如某一条目超过一行,从第二行起“悬挂缩进”2字符。参考文献中所有标点与符号均在英文状态下输入,标点符号后空一格。

参考文献条目排列顺序:英文文献、中文文献、网络文献。分别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文献前不用序号。

1)英文参考文献:

(1)专著与编著

排列顺序为:作者姓、名、专著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如:

Brinkleyork: Knopf, 1993.

专著名中如果还包含其他著作或作品名,后者用斜体。

例如:

Dunn, Richard J ed. Charlotte Bront: Jane EyreNew York: Norton, 1971.

A、两个至三个作者

第一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其余作者名在前,姓在后,中间无逗号;每个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作者的姓名前用“and”,后用句号。

例如:

B、三个以上作者

第一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中间加逗号)后接“et al.”,其他作者姓名省略。

例如: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C、同一作者同一年出版的不同文献,参照下例:

Widdowson, Henry G1998a.

Widdowson, Henry 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b.

(2)论文集

参照下例:

Thompson, Pett. “Modal Verbs in Academic Writing”. In Ben Kettlemann & York: Rodopi, 2002: 305-323.

(3)百科全书等参考文献

参照下例:

Fagan, Jeffrey. “Gangs and Drugs”. ork: Macmillan, 2001.

(4)学术期刊论文

参照下例:

Murphy, Karen. “Meaningful Connections: Using Technology in Primary Classrooms”.

(5)网络文献

参照下例: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URL”.

(6)专著:

参照下例:

皮亚杰.结构主义[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期刊文章:

参照下例:

杨忠,张韶杰.认知语音学中的类典型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1-3.

(8)学位论文

参照下例:

梁佳.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试题现状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

(9)论文集

参照下例:

许小纯.含义和话语结构[A].李红儒.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5-7.

(10)附录

2)中文参考文献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着,着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 :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67.

2.专着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4]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 [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

[10] Almarza, .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and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

5.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6.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7.专利

【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8.标准

【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举例】

[14] 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S].

9.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10.电子文献

【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举例】

[16]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17] 万锦。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 1993)。英文版 [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11.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

特别说明:凡出现在“参考文献”项中的标点符号都失去了其原有意义,且其中所有标点必须是半角,如果你的输入法中有半角/全解转换,则换到半角状态就可以了,如果你的输入法中没有这一转换功能,直接关闭中文输入法,在英文输入状态下输入即可。

其实,很多输入法(如目前比较流行的搜狐输入法)都提供了四种组合:

(1)中文标点+ 全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而这时,我没有找到哪个键可以输入 / 符号)也就是说,这些符号是一定不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

(2)中文标点+半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这时,我还是没有找到哪个键可以输入 / 符号)也就是说,这些符号也不能出现在“参考文献”中的;

上面列出的符号,中间没有任何的空格,你能看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吗?我看只是-的宽度有一点点不同,其它都一样

(3)英文标点+全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

(4)英文标点+半角:这时输入的标点是这样的,.:[1]-/

从这两项可以明显的看出,半角和全角其实最大的差别是所占的宽度不一样,这一点对于数字来说最为明显,而英文标点明显要比中文标点细小很多(也许因为英文中,标点的功能没有中文那么复杂,就是说英文中标点符号的能力没有中文那么强大)

所以,很多人在写“参考文献” 时,总是觉得用英文标点+半角很不清楚,间距也太小,其实这点完全不用担心如果你觉得真的太小不好看,就用英文标点+全角吧而在[1] 之后,一般也都有一个空格。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三、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应置于本页页脚,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

这里将参考文献格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文内注(In-text Citation),另一种是文章结尾的参考文献目录,一般称为Reference List,也有不同叫法的,下面会说到。

一般来说,许多参考文献格式都是基于两种格式:APA格式和MLA格式,另外还有CMS格式和哈佛文献格式(Harvard System)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下面就分别对这四种格式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格式

APA是美国心理协会的缩写,全称是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格式指的是该协会出版的《美国心理协会刊物准则》,目前已出版至第7版。主要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Social and Natural Sciences)的文章。国内很多期刊也是采用的APA格式。

APA格式的细节十分复杂,这里就不赘述了,如果想深入了解,普渡大学官网有一个版块:里面对前面提到的前三种格式都有详细的介绍。APA文内注的基本格式是“(作者姓氏,发表年份)”。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是Reference List,必须以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基本结构为:

期刊类:

【作者】【发表年份】【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期数:起止页码】

Smith, J. (2006).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The title of Journal, 1, 101-105.

非期刊类:

【作者】【发表年份】【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

.(2002).What computers can’t do. New York: Harp& Row.

格式

MLA 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多用于人文学科(Liberal Arts)。MLA文内注的基本格式是“(作者姓氏,文献页码)”。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在MLA格式中称为Works Cited,同样是以姓(Family name)的字母顺序来排列,基本结构为:

期刊类: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或期数】【发表年份】起止页码】

Nwezeh, . “The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Modern African Literature.” Year book of General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8 (1979): 22.

非期刊类:

【作者】【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发表年份】

Winfield, Richard Dien. Law in Civil Society.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 1995.

格式

CMS格式,又叫芝加哥论文格式,全称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源于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1906年出版的Manual Style,目前已出至第十七版,主要用于人文学科(humanities),它使用脚注、尾注和参考文献目录来注明文献来源。

芝加哥格式的文内注和APA格式一样,采取作者姓氏加上年份,如果需要,还可以加上页码,比如:(Goman 1989, 59)。脚注和尾注(Footnote or endnote)的结构为:

期刊类: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或期数】【发表年份】【起止页码】

Susan Peck MacDonald, “The Erasure of Language,”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58,no. 4 (2007): 619.

非期刊类:

【作者】【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First name Lastname, Title of Book (Place of publication: Publisher, Year of publication), page number.

文末参考文献称为bibliography或者References,其结构为:

期刊类:

【作者】【“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或期数】【发表年份】【起止页码】

MacDonald, SusanPeck. “The Erasure of Language.”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58, no. 4 (2007): 585-625.

非期刊类:

【作者】【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Last name, Firstname. Title of Book. Place of publication: Publisher, Year of publication.

4.哈佛文献格式

顾名思义,是哈佛大学的论文参考文献标准,全名为:哈佛注释体系(Harvard System),起源于美国,但是在英国和澳洲等国家运用得比较多,尤其在物理和自然科学领域。

哈佛格式的文内注也和APA格式一样,采取作者姓氏加上年份的方式。文末的参考文献目录的基本结构为:

期刊类:

【作者】【发表年份】【文章名】【期刊名】【卷号或期数】【起止页码】

Ross, N. (2015). On Truth Content and False Consciousness in Adorno’s Aesthetic Theory. Philosophy Today, 59(2), pp. 269-290.

非期刊类:

【作者】【出版年份】【书籍名】【出版地:出版社】

以上就是四种参考文献格式的一个最简要介绍,每一种格式的规定中还有非常多的细节,比如相同姓氏的作者、多个作者、电子出版物、会议论文等等情况,另外还有排版、字号、缩进、空格等等,具体在写作中采用哪一种再去查找相关细则。

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1、引用中的省略。原始资料的引用: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时,应给出作者、年份,并用带括号的数字标出页码。若有任何资料省略,使用英文时,应用3个省略号在句中标出……,中文用6个若两句间的资料省略,英文应用4个省略号标出‥‥,中文用6个……。

2、大段落引用。当中文引用超过160字时,不使用引号,而使用“块”的形式引用起于新的一行,首行缩进4个空格,两端对齐,之后每行都缩进。

3、基本格式。同作者在同一段中重复被引用时,第一次必须写出日期,第二次以后则日期可省略。英文文献:In a recent study of reaction times, Walker (2000) described the method…Walker also found…。

4、单一作者,英文文献:姓氏出版或发表年代或姓氏,出版或发表年代。例如:Porter 2001…或…Porter,2001。

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如下:

一、学术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按照现行规定,学术期刊中论文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文内的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示。

这一规定使得所列文献简洁明了,应该引起论文作者注意。英文参考文献和中文参考文献一样,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与中文文献混合连续编码著录;英文文献用印刷体;英文书名、期刊名和报纸名等用斜体;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相同,但文献类型可不标出;忌用中文叙述英文。其格式为: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Day,C.,Veen, Walraven,G. Children and youth at risk and urban education.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Leuven/Apeldoorn:Garant. 1997.

期刊文章: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示例:Driessen,G.,& Van der Grinten,M. Home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the Netherland:The evaluation of Turkish andMoroccan bilingual programmes- A critical review,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1994, 20(3):365- 386.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示例:Driessen,G.,Mulder,L.,& Jungbluth,P. Structur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theNetherlands. In (Ed.),Root and migra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 Jerusalem:Magnes . 104.

二、关于英文人名的标注

现行编排规范对英文人名如何标注未作明确要求,英文人名的标注较为混乱,有标注全名的,有标注时将名缩写、姓不缩写、保持原来顺序的,还有在姓、名之间加圆点的,后者是我国翻译作品中,中文书写外国人名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其实,标注英文人名是有章可循的,在国外学术著作的参考文献中,关于人名的标注已约定俗成为一种统一的格式,即英文参考文献标注作者姓名时,要求姓在前、名在后,姓与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姓的词首字母大写,其余字母不大写;名用词首大写字母表示,后加缩写符号圆点,缩写符号不可省略。由于欧美国家人的姓名排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在标注时必须加以调整。如Georg Paghet Thomson,前面两个词是名,最后一个词是姓,应标注为Thomson,G. P为什么要如此标注呢?

1. 在应用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进行英文文献检索时,以英文作者姓名中的姓作为依据之一,即以姓作为检索目标之一。

2. 在欧美人姓名表达含义里,姓比名的重要性更强、更正式。用姓而不是名来代表作者,还有尊重、礼貌的意味。名缩写后加缩写符号圆点,也含有正式、尊重和礼貌的意味,缩写符号不可省略。

3. 表示与平常书写姓名的不同,体现学术论文重要性、简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符合科研论文文体风格。这种标注在英文学术著作、科技文献中已广泛采用,也容易被广大读者、作者理解、接受。

对于复姓情况,如Jory Albores-Saavedra等,在引用标注时,应将复姓全部写出,即Albores-Saavedra, J对于姓前带有冠词或介词的情况,如带有Mac,Le,Von,Van den等,标注时不能省略,应同姓一起提到前面标注,如Mac Donald,La Fontaina,Von Eschenbach,Van den Bery等。

一个参考文献有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时,标注时除按上述要求将每位作者的姓提前书写外,作者与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位作者前加&符号,如示例[1],也可仅保留前三位作者,之后加etc.表示。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