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关于社会变迁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17:59:43

关于社会变迁的研究论文

难道你在这里提问 你老师就查不到吗

照样查的到

看到图片没有

下面连接

你还是要总结你的课本  自己慢慢总结

老师的目的是想让你们更加深入了解课文 有自己的观点

而不是这样来纯粹完成任务

一分都不给吗?

高中历史论文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这类论文在 591论文网 上很多范文的。去拼凑一篇,嫌麻烦就找那里老师代笔。诚信不错也挺热心的。

一、填空题:1、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选举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会议通过的《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1年5月, 和平解放。至此,全国领土基本得到解放。3、1950年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 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其中涌现了 、 等英雄。4、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5、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7、1958年开始的“ ”和“ ”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错误。8、 被称为“铁人”,邓稼先被誉为中国的“ ”, 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们被誉为是“共和国的脊梁”。9、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0、从1966年到1976年爆发的“ ”给整个民族造成严重的灾难。11、 标志着我国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12、 年 后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 的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3、我国建立了 、 、 、 、 五个经济特区。14、我国经济改革首先从 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 。15、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16、1954年,周恩来倡导的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指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17、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8、新中国实行 、 的民族政策。 是民族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19、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20、第一位访华的总统是 。 年中美正式建交。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是 问题。21、1964年我国第一颗 成功爆炸。1967年我国第一颗 成功爆炸。这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1970 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 ,从此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22、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 。23、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4、 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1)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5、 年,中国重返奥运会。1984年 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 在举重项目打破了世界纪录,这是中国人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二、问答题: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2)、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混乱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3)、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答: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全面纠正了“文革”中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纪。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答: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6、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是怎样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的?答:习题的说法是正确的。民主和法制不可分。从一个国家来说,民主就是要由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在具体商议一些公共事务时,社会中各人的看法不同,往往很难统一,而且由于人数众多无法人人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人们就建立了一系列大家公认的制度。所有这些制度,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的,就统称为法律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就叫法制。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绝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7、比较: 会议 时间 重大决定 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揭开序幕。 十二大 1982年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十三大 1987年 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十五大 1992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有句话:“养儿防老。”你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这句话还有没有意义?现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与这句话有没有冲突?可以从城乡各种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答:过去,中国没有养老保险制度,老人主要由儿孙奉养,由此有“养老防老” 这样的老话。现在城镇虽然基本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但并不表明儿孙赡养敬孝老人、社会尊敬老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失去意义了,就可以丢弃了。养老保险制度只是从经济保证了老人的物质生活,而精神上的安慰与天伦之乐还需要儿孙们提供。广大农村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子女奉养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因此可以说,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孙们的经济负担,并没有替子孙孝敬、奉养老人的义务与责任。

社会生活变迁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变迁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探讨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的文化内核:柔性文化,而阐述了面对国际社会变迁的大背景,秉性文化需要植根入更多刚性文化的因素以适应社会变迁。因此要以柔性文化为本源,挖掘本民族刚性文化因子,一方面继承 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呼唤刚性文化,以适应主流社会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民族精神;文化内核;柔性文化;刚性文化

1 柔性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民族精神与时代息息相关,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总是烙上了这一时代的社会经济因素,但是悉数世界各民族“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似乎可以从各种文明中找到一种跨越了时代背景、源于地缘经济特征同时又决定了民族性格、民族制度、民族精神的特有民族文化主线,在伊斯兰世界里,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权至上的伊斯兰教义中,忠贞的服从以及为和平的圣战意识性文化支配着整个民族,因此伊斯兰世界各民族表现得异常团结与排外,无论是仇恨还是友好都不偏不倚的一致,而这种一致是任何时代都未曾改变的。

而中华民族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核,它是“内敛含蓄”、“左右逢源”的,因此曾有学者形象的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核形容成“太极”,也正是如此,林语堂在《中国人》中给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贴上老成温厚、消极避世、知足常乐、因循守教、中庸之道的标签,在这种文化内核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历来就具有“积极的人世态度、强烈的伦理道德色彩、注重‘中和’的思想特色以及兼容性与主导性并存的特点”。

究其原因,我们似乎可以从费孝通先生那里找到答案。费老先生笔下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中国人是与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生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乡土社会下的中国人分外的“土气”,成员们更愿意生于斯死于斯,于是终老是乡土社会的常态,这种不流动注定了社会中成员间相同的生活环境、相似的生命归属、大体一致的生活方式。于是差序格局成为人与人交往的关系纽带,一方面由于这种横向弹性结构的“差”,中国人的 人际交往 总是“左右逢源”遵循“中庸之道”且“厚实而老成”的;另一方面,这种差序格局所锻造出的纵向刚性等级化的序列社会结构更是形成中国人宗族制度分明、强调伦理道德等等,因此在纵向等级结构的主导下,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又会表现的或者积极人世,或者消极避世……

如果将上述一切看成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普遍的文化内核,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怎样的时代特征、怎样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怎样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一定有着这样一支希翼和平、友好待客、中庸之道、左右逢源、尊长护幼的不变力量,这是中华民族得以自立自强、积淀文化、传承文明的优良民族性情,是我们始终应该恪守的古老训诫。

2 社会变迁下的文化变迁需求

按照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所阐述的理论逻辑,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正在从传统以农业为主导的生产方式朝向以工业为主导甚至以信息、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生产方式的快速变迁,这种变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显而易见的背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穿插其中的民族精神是否足够完美到可以跟得上世界社会格局的变迁步伐,而不被甩出世界主流格局之外?费孝通先生阐述的是“乡土中国”的社会格局,既然冠以“乡土”之名,那么乡土社会结构的适用范围至少需要局限到中国的乡村,更何况此书的写作时间是在解放前。然而就在2003年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庆典上的讲话中,形容中国的社会结构时仍然采用“差序格局”一概念,且概念内涵没变,笔者赞同费孝通先生的阐释,因为有意无意间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印证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无论时代变迁、城乡变迁、制度变迁,人与人交往的网络结构始终未变,传统宗族观念仍然影响深远,如果按照上述“太极”的比喻,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太极”的部分并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

那么这种近似“太极”的柔性文化是否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的变化,应对当今世界的竞争呢?显而易见,根植于“乡土”的中国中土文化所形成的差序格局是适应农耕民族的乡土社会的。因此在世界大同的农耕社会,中华民族的历史往往可以成为世界性历史,隋唐盛世、明清盛世便是最好的例证,原因可以理解成是我们植根于民族灵魂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文明是与当时世界主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了的,在那样的时刻,我们民族的精神体现了世界主流文明的精神,因此当时我国的历史同时也被写人世界的主流历史部分,然而,随着西方工业经济的异军崛起,世界主流文明为工业文明所取代,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是世界一体化的高速变迁。空间、时间距离不再是国与国、洲与洲的隔阂,掌握着主流经济技术的西方文明开始主宰世界,无论是____教义中的“原罪”、“救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是西方民族中的理性精神、批判精神,抑或是大和民族对天皇绝对忠诚的武士道精神,都体现着一种不同于“太极”柔性文化的刚性文化,当世界主流经济告别了农耕时代。刚性文化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扬弃保留、锻造更为坚实的民族精神?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世界一体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的状况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科技文明三次浪潮并存。即“同一社会的不同部分处于不同的时代中”,属于各种时代的文化理念相互激荡,似乎传统的农耕文明在中国内陆乡村还没“过时”,工业文明的理念已经跟不上东部发达城市的步伐,需要做出改变去适应信息科技文明时代的文化了。这就造成在精神上民族情感很难统一,社会失范现象严重。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做出相应抉择,那么究竟是恪守柔性“太极”文化,继续维持“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还是选择一种刚性文化来锻造民族精神?诚如上面的论述,民族精神承载了厚重的地缘文化,其最精髓的部分是民族最深层次最本质的民族文化内核,也是民族得以存在之基、立足之本,这是我们无法改变也决不能改变的。然而现实要求我们在文化中注入刚性的血液,失范的社会情智急需重新整合民族情绪,因此笔者认为:应该继承中华传统的民族精神,并根据时代特色,挖掘和向社会呼唤属于本民族的刚性文化。 3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刚性因素

事实上,如果按照中华大一统的说法,我们的民族并不缺乏刚性文化。2005年姜戎的《狼图腾》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国内文化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诸多学科领域针对“狼性”的广泛探讨与研究,“狼性文化”便是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刚性文化,狼是游牧民族顶礼膜拜的图腾,也是与牧民们在草原上争斗了几千年几万年,教导牧民智慧、为牧民积聚力量、有胆识有组织的强大集团军。游牧民族因此英勇善战、睿智过人,说游牧民族在狼图腾的教导下“雄韬伟略”一点也不为过,元朝无边无尽的疆土便是最好的例证,其实也正是中华民族这一支铿锵豪迈的力量令世界各民族心存敬畏。也正是这一支力量如我肤色者依然被世界称为蒙古人种,一时间相见恨晚,对狼性的呼唤一度成为学界呼唤民族精神的主流,笔者赞同这种对于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刚性文化的呼唤。但是反对完全否定对传统主流文化的做法,对于民族中源于地缘文化的文化内核,是我们始终应该坚守的民族习性,而我们现阶段呼唤刚性文化、呼唤狼文化的作用在于适应社会变迁,适应时代发展,这正如同马克思主义者所认为的民族精神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烙上时代烙印一样。

4 总结

综上所述,民族精神有着自身不变的文化内核特质,这种特质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核中表现为“太极式”的柔性文化,同时这种特质有着深厚的地缘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区别他民族的分野特征,也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生存之基。但是放眼当今世界,主流民族精神中刚性文化大行其道,依然严格恪守柔性文化就会面临着被甩出主流文明结构之外的危险,因此,应该在恪守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挖掘本民族的刚性文化,使得民族精神适应主流、适应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在现代化的视阈下,从社会结构的变迁考察近几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变化,能够增强我们对社会发展变化宏观主题的把握和认识;对比分析东西方社会变迁的背景差异,得出实现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背景条件,从而更好地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变迁;现代化;社会结构;背景差异

对西方社会近几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社会学家们都试着用某一典型性词语去概括和总结。许多西方学者用“现代化”或者说“从传统到现代”来概括和描述,也有人从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角度将其总结为“进步”和“发展”。或许,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西方社会的发展变化。当前,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西方社会充分发展,而非西方社会展现的则是亟待完善,很少去探究西方社会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或者背景因素。若将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相结合,对比分析东西方社会实现变迁的背景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清醒认识西方社会迅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动力,进而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和实现社会变迁提供借鉴和启迪。

一、社会变迁及现代化视阈下的社会变迁

社会是人为了达到单个人所无法实现的需求满足水平而有目的地形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又可以看作是价值联结的生存单位。而变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涵盖了世界历史发展和变化的方方面面。那么,什么是社会变迁呢?

从广义上讲,社会变迁指的是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因此,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如社会变迁的规模、方向、性质、人们参与和控制的程度等,社会变迁类型就会呈现多样性。罗荣渠先生就将社会变迁的方式划分为微变和巨变,并将其阐述为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传导性巨变和创新性巨变。

我们所讲的社会变迁主要是从社会结构的变迁出发的。所谓社会结构,它指的是“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间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使社会系统具有形态特征(它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它不是对现实的复制,而是根据认识和思考而抽象出来的),是对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实在侧面的相对静止的形态或者说状态的特性的描述。”简单说来,社会结构就是指在社会变迁中长期保持不变而带有一定方向性变动的那部分。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 教育 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

西方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假设的前提,即社会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部分,并且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现代”的部分逐渐膨胀、“传统”的部分逐渐萎缩的过程。许多早期的现代化理论学家都曾详细讨论过“传统”和“现代”的特征或差异。他们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个人人格与行为特征等方面去对比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典型差异,当然也有许多学者从社会结构出发去研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美国学者C·E·布莱克将关于伴随现代化进程而发生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主要内容和走势归结为:人口分布走向城市化,地理流动性和社会流动性提高;社会的收入分配趋向公平,文化教育趋向普及,机会趋向平等;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水平的提高,个人主义愈来愈强,责任中心由社区转向社会,由地方转向国家等。丁建弘认为布莱克的概括“并非十分全面和合理”,他认为现代化背景下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从地方共同体到整合的社会的变化。尽管将传统和现代的概念引入现代化研究会带来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我们研究现代化背景下的东西方社会变迁问题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现代化一词可以说是对“世界历史”开始以来至今对人类社会发展主题较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概括之一。从逻辑上讲,社会变迁理论从宏观上就包含了现代化理论,因而我们将范围限定在现代化视野下。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我们也主要是从现代化这个历史发展的主题出发,着重考察在现代化视域下社会变迁中的社会结构变迁。

二、东西方社会变迁的不同背景及其差异

为了更好地对比东西方社会结构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选择社会结构变迁中比较突出和代表性的五组变量进行比较。

(一)社会的开放性与流动程度不同

许多学者从西欧与其他国家历史发展的比较中探索西欧率先迈入工业社会的原因。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就从非西方国家的自身条件出发,他认为东方国家古代文明太发达以至于难以产生新的文明。钱乘旦则直接将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的不同。他认为西欧的封建社会是一种金字塔的等级结构,形成以贵族集团共同分享权利为特征的等级君主制,并且在这金字塔外面,还有一个异己的力量存在即“市民社会”。而东方的封建社会则是一个“大屋顶”结构,它笼罩一切,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极大地阻止了资本主义的自发产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经谈到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英国)在构成上有“三大骨架”,即土地贵族、“中间阶层”和工资劳动者。17~18世纪英国“三层式”社会结构为英国启动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力量和阶级力量。除了这个主体性力量外,英国还具备了使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充分发挥的两个社会特征:社会的开放性和社会的流动性。英国社会的阶级与阶级、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界限趋向重叠,个人在社会的区域流动、职业流动和经济地位的流动也是相对自由的。当然,法国和德国各阶级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与同时代的英国进行比较时,显示出了相互隔绝的状态,但是他们在19世纪后期都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如法国在19世纪最大的社会变化是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角色的转变。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从权势的巅峰上跌落了下来。在1950年代,德国的统治阶级的大部分容克开始分化、资产阶级化。通过改革,普鲁士一德意志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基本上是封建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从而迅速地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而在东方国家,村社和类似于原始社会的村落制度将人们紧紧地捆绑到了一起,个人完全依赖于他所处的村社和村庄。村社体现的是一种类的、集体的主体意识,个人主体性丧失。村社培育着人们的集体意识,他们往往聚族而居,一个村庄的居民相互血缘关系盘根错节,拥有共同的祖先,因而村庄成为由宗法关系联结在一起的集体,这点俄国、中国、印度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俄国,村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被称为“米尔”的村民大会,负责和决定村长及其他公职人员的选举、土地的重新分配、村社成员的迁徙及新成员的接纳、赋税徭役的分配等重要事务。此外,还有为保证服役完税而建立了连环保制度。这样,个人的一切都离不开集体,取决于集体,只有作为集体的一员,个人方能生存。而在印度由于村社和种姓制度的严密性,人们也被死死地束缚在他所在的村落和种姓阶层里。在以上的社会里,人们之间除了和村社内部人员的交流外,基本上不需要也不能与其他村落和人员进行交往,人们彼此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社会流动性和开放的程度极低。

(二)角色和地位分配的原则不同

现代化的所谓合理化倾向要求的水平不过是机会均等,以便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找到最适合于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角色。帕森斯提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整套“角色期待”,它规定了社会中每个成员彼此期待着要充当的社会角色,进而形成了“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对比东西方社会,我们就会发现,东方国家在现代化起步阶段的社会结构是稳态、封闭和静止的。东方社会特有的社会等级制度使人们习惯于承袭而来的地位和角色,几乎从不考虑改变职业和居所。如印度的村落统治机构是依据传统习惯进行活动的,缺乏明确的法律以及关于权利、义务的契约,统治者的资格基本上是以先天条件(如出身、年龄等)为优先,并且是世袭的,财富、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能力等后天因素居次要地位:俄国的村社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宗法共同体内部的简单协作传统,如劳动改组、公耕地等等,在价值观念上轻视自由个性,强调整体和谐,把个人视为共同体的附属物而否定其独立人格。这样,人们对于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就有了先天性并且自然的逆来顺受;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也是如此,虽说中国有士大夫精神,但出发点还是想一劳永逸,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个人几乎不期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并且相信以往的社会秩序是天经地义和不可改变的,地位和爵位的世袭成了中国古代社会角色和地位分配的重要原则。

而在西方社会,虽说也是封建社会,但它的封建社会是一种“分封建邦”的社会,各封建邦国之间相互独立。并且西方社会是一种阶级制度。等级与阶级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成员资格基于出生机会,后者则基于职业和经济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则在生存斗争中创造出具有强烈经济追求的新教精神,将崇尚个人才能和力主个人权益的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构成他们的价值取向。这样,决定他们地位和角色的不再是先天的出生条件了,而是要靠自己的职业和经济地位了。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共同点,那就是在社会结构中诞生了具有主体性力量的中间力量(市民社会)并逐步发展成为强大的资产阶级。如在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由于文官制度的推行,社会升迁又多了两条途径:学历和成就。整个19世纪,法国人的社会地位变迁大致以一种渐进方式实现的:最底层的工人首先改变工种,一般工人经过几代努力,也许可进入小资产阶级的行列,一部分的小资产阶级升入更上一层的社会集团。英国的“三层式”社会结构形成特有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生产力要素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角色地位分配原则的变化。

关于社会变迁的研究论文相关 文章 :

1. 社会学论文

2.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文

3.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

4.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论文

5. 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

6. 近年来学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论文

以鸦片战争为转折点,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开始受到西方物质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1840年,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满足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谋求打开中国的市场和原料产地,蓄意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据此,中国的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关税主权等一系列主权遭到破坏。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商品侵略和资本侵略,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也随之传入我国。最早认识到中国落后状况的有识之士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随后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先后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使国人进一步了解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的社会生活也从多个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变化更为明显。从“衣”的方面来说。人们的衣着服饰基本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审美价值取向。首先,通商口岸的洋布洋装逐渐进入城市居民生活。其次,辛亥革命期间,青年学生率先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经过改制的中山装受到维新人士的欢迎。第三,20世纪20、30年代,服饰有了更大变化。在服装变化中,穿洋装是一大时尚,这不能简单地归于崇洋的倾向。民主制的确立激励了人们对西方民主社会的向往,人们醉心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由这种思想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社会的前进方向,洋装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们的喜爱。社会实践的结果是,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取代中国服装,而是促进了中国服装的改良。中山装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领,四个贴口袋,五个扣。女性服装一改宽大直筒式的满装,依照西方的人体曲线美加以剪裁,演变成今日的旗袍。这都是沿用西式服装的审美和价值观念,结合中国传统的某些形制而创作的新服饰,可谓西体中用最成功之作。穿什么,不穿什么是个人行为,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把个人安排生活的自由视为个体自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力。个性解放的呼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生活欲望,在穿着打扮上追新求异,西装革履,长袍马褂,真正开始了服装自由穿着的时代。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中,服装的变化得风气之先,敏感地表现了文化气候的走向。

一、填空题:1、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选举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会议通过的《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1951年5月, 和平解放。至此,全国领土基本得到解放。3、1950年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 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其中涌现了 、 等英雄。4、1953年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5、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7、1958年开始的“ ”和“ ”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错误。8、 被称为“铁人”,邓稼先被誉为中国的“ ”, 被称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们被誉为是“共和国的脊梁”。9、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0、从1966年到1976年爆发的“ ”给整个民族造成严重的灾难。11、 标志着我国实现历史的伟大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12、 年 后我国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 的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3、我国建立了 、 、 、 、 五个经济特区。14、我国经济改革首先从 开始,主要内容是实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 。15、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16、1954年,周恩来倡导的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指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17、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8、新中国实行 、 的民族政策。 是民族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19、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 年 月 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20、第一位访华的总统是 。 年中美正式建交。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是 问题。21、1964年我国第一颗 成功爆炸。1967年我国第一颗 成功爆炸。这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的行列。1970 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 ,从此我国跻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国之列。22、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 。23、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4、 实行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1)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坚持社会主义道路(4)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25、 年,中国重返奥运会。1984年 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 在举重项目打破了世界纪录,这是中国人创造的第一个世界纪录。 二、问答题:1、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是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2)、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内外压迫者对中国的统治和国家混乱局面,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3)、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答: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全面纠正了“文革”中的“左倾”错误,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严肃党纪。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答: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结果,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6、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你是怎样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的?答:习题的说法是正确的。民主和法制不可分。从一个国家来说,民主就是要由人民当家作主。但是,在具体商议一些公共事务时,社会中各人的看法不同,往往很难统一,而且由于人数众多无法人人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人们就建立了一系列大家公认的制度。所有这些制度,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通过的,就统称为法律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就叫法制。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动,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不要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制,绝不是社会主义法制;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7、比较: 会议 时间 重大决定 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揭开序幕。 十二大 1982年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十三大 1987年 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确立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十五大 1992年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有句话:“养儿防老。”你认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这句话还有没有意义?现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与这句话有没有冲突?可以从城乡各种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答:过去,中国没有养老保险制度,老人主要由儿孙奉养,由此有“养老防老” 这样的老话。现在城镇虽然基本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但并不表明儿孙赡养敬孝老人、社会尊敬老人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失去意义了,就可以丢弃了。养老保险制度只是从经济保证了老人的物质生活,而精神上的安慰与天伦之乐还需要儿孙们提供。广大农村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子女奉养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因此可以说,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子孙们的经济负担,并没有替子孙孝敬、奉养老人的义务与责任。

楼主居然不给分 。。。。。 建议自己阅读历史教材 必修二第14到15课如果买了辅导资料 那上面应该有 很长很长的介绍 引入的文字 再自己拼凑一些 就ok了其实历史论文对文笔要求不是很高 思维清晰 史实别弄错就行了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消费、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日、婚丧等八个方面进行概括,大致可以窥见近代民俗变迁的基本脉络。 1.礼仪习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跪拜本是互相致意的姿势,但在封建时代成为敬重、臣服的一种礼节,以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尊卑,跪拜主要对尊长,最隆重的是行三跪九叩大礼,平辈之间一般用作揖、拱手方式即可。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然而,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1912年民国成立后,明令祭孔时“除去拜跑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注:《丁祭除去拜跪》,〔上海〕《申报》1912年3月5日。)不久,又明令废除社交中实行的叩拜、相揖、请安、拱手等旧礼节,改行鞠躬礼为主。同年8月17日,民国政府公布了《礼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新式礼节的合法地位(注:《东方杂志》第9卷第4号,1912年9月。)。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此外,在城市中交际舞的流行、生日聚会以及同事宴请等,都反映出近代交际习俗的新变化。 2.消费习俗的变化: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入以及中国新式商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对传统消费习俗产生巨大冲击,并直接导致了消费习俗的变迁。在鸦片战争后的道光年间,享用洋货在上层社会已渐成时尚,不过开始仅限于通商口岸等少数地区和官僚富裕之家,到19世纪末,随着通商口岸增加到70余个,于是洋货消费遍及各阶层,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不少洋货,包括各种哈剌呢、哔叽、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一应俱全,而且其售价“并非贵得惊人”(注:姚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06-1107页。)许多“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纺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注:宋延斋:《蒲圻乡士志》,转引自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2页。)。此外,赛马、赛船、网球、足球、西餐、啤酒、西式点心、西式饮料、业余剧社、公园、室内音乐会、电影、电灯、电话、自来水、邮政、电车等西式生活方式无不影响到中国人消费方式的改变,使中国人消费结构、消费内容均发生重大改变。此外,以上海为例,色情消费、游乐消费也成为商人、富人等消费方式中的重要内容。 3.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至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民谚有“孔雀翎,马蹄袖”之说。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注:《胡汉民自传》,〔北京〕《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注:《潘月樵请用国货》,〔上海〕《申报》1912年3月4日。),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注:民国《慈利县志》卷17,风俗。)。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在广义的服饰民俗中,穿着和“打扮”是有机的统一体。例如纹身、化妆、发式、饰物、缠足等。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人到中国,首先看到的就是蓄着长辫子的男人和裹着小脚的女人,“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毁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注:〔英〕哈利:《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王维周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19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人这种装束形象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派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883年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县成立不缠足会,1896年又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1897年梁启超等人在上海成立不缠足会,不久不缠足会遍及东南沿海地区。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还发出上谕禁止缠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辫发虽系清代男人的形象标志,但却是满族习俗同化汉族的结果,在外国人面前,却又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标志了,而这种民族标志,在近代又成为与开化世界趋向短发的世界大潮相背驰的“落后”、“不开化”的标志而体现的。 戊戌时期康有为在给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公开要求清政府“断发”易服,一般开明人士也发出了剪辫的呼声。清政府更在1911年允许官民自由剪发了。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陆续剪掉。当时甚至出现了众多的理发店取代了众多的“剃头匠”。连袁世凯也剪掉了辫子。民国的成立更带来了短发的普及。 4.饮食习俗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注: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这一时期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等“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注:《大公报》光绪二十八年5月25日、8月23日。)。北京的西餐饭店档次很高,象“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注: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页。),以至官商各界人士每每出入其间。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又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注:顾柄权:《上海风俗古迹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2页。)。总之,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5.居住习俗的变化:中西居住习俗差异较大,这里既有都市化程度问题,也有不同的风俗问题。皇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出代表,不过它与民居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高原的窑洞、南方的天井院落、西南少数民族的吊脚楼和土楼、北方草原的毡包等,都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形态。通常中国传统民居以平房为主,这主要与中国有广阔的土地以及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落后有关。在近代,由于受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及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在一些通商口岸,中国人也开始建筑西式或半西式住宅,出现“huán①huì②多仿西式”的风尚。邓子琴在《中国风俗史》中称,“晚清园亭,亦参以西式建筑,而通都大邑,几于触目皆是矣”。在天津,小洋楼渐渐取代北方的四合院而成为当地居室建筑的新潮流;在沈阳“建筑宏丽,悉法欧西,于是广厦连云,高甍丽日,绵亘达数十里”(注:《奉天通志》卷97,礼俗三、居室。);在青岛,“市内住屋多属欧式建筑”(注:袁荣叟:《胶澳志·民社志》,第72页。);在汉口,“尺地寸天,huán①huì②日密,中西厂肆,角胜争奇”(注:民国《夏口县志·序》。);在上海除了兴建了大量西式建筑外,还出现了西洋建筑风格影响下的中国民居——里弄房屋。受上海影响,汉口、南京、福州、天津、青岛等地也相继在租界、码头、商业中心附近建成了里弄住房。此外,与西式建筑的引进,钢铁、水泥、机制砖瓦、建筑五金、自来水、电灯等也大量应用。使近代中国居民尤其城市居民的居住习俗发生重大变化。 6.出行习俗的变化:出行习俗是与交通工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传统社会,代步工具主要是马车、牛车、肩舆(轿子)、木船以及骑马、骑驴、骑骆驼等。其共同特点是多用畜力、人力或自然力,速度慢、活动范围小。交通落后,必然造成社会的落后。在近代,随着西方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自行车、摩托车等的引入,逐渐导致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出行一下子就由“乡人”而变成“国人”。汽车兴起后,“男女授受不亲”的陈腐观念被打破了“男女杂坐不以为嫌”(注:民国《夏口县志》卷二,风土志。)。使传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7.节日习俗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清末已有改历的呼吁,梁启超于1910年就撰写《改用太阳历法议》一文,主张采用太阳历代替阴历(注: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25,〔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民国政府成立后,断然于1912年1月2日宣布全国改用阳历,以求与国际上通行历法相一致。改历后,必然引起岁时节日习惯的变化。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特别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8.婚丧习俗的变化:婚礼是标志与庆贺结婚的民俗形式。近代汉族主要的婚姻形态仍然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礼结婚的现象,“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礼”(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0页。)。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结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注: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987-1988页。)。文明结婚,除婚礼地点不在教堂,不用牧师主婚外,许多仪式大致从西礼中移植过来,虽然杂有中国传统婚礼的某些内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总之,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镇“文明结婚”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正确方向。

关于社会变迁论文范文资料

时过境迁,跨大步行走已是人类必然的趋势。请你描写一下时代的变迁。下面一起随我欣赏一下时代的变迁 范文 吧! 时代的变迁范文篇一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至今依旧熟悉的旋律此时此刻在我的心中回荡着。不知几时这是大街小巷中人人耳熟能详的旋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少现代流行歌曲出现,这样的旋律已经不再出现,这意味着什么呢?是它已经不合潮流,已经落伍了吗?现在听它已经是一种老土的行为,将会被人嘲笑吗?我不懂。音乐本身是一个时代的精华,是一个时代的反映。音乐被淘汰了,是不是意味着那个时代也被人们所淘汰呢?我不懂。 偶尔在报纸中看到一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 事迹 ,总感到心寒,是啊!时代变了。偶然间又见到一些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事迹,却又感到心中一震,是啊!时代还是变了。 时代确实变了! 不久前,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一个灿烂而又孤寂的生命,照亮了我的心灵,如今已陨落的星星,却留下了永恒的光点――丛飞。 时代在变迁,我们的心灵也随着时代的洗礼而变化。可是生命最本质的细胞――爱。它接受了岁月的考验,它永远地留在最深远的地方。也许它并不能永远都绽放光芒,也许它有时会被埋没。但它最终会破土而出,会生根发芽。 时下,我们追逐潮流,我们不断言创新,可是当我们连最基本的细胞都失去了,我们又从何谈潮流,从何谈创新?只有把握住最本质的,我们才能与时俱进。 从抗战时代,英勇献身的战士;从非典时期不顾安危的医护人员;从印度洋海啸,奋力救灾的人们;从不断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丛飞……我们依旧看到时代的曙光,我们依旧看到希望的翅膀,未来依旧阳光出来灿烂。 一句话,也许就能救活一个生命,那我们何必小气这样一句话;一个眼神,也许会是点燃一个生命的火花,那我们何必禁闭双眼。这句话也许很普通,这个眼神也许很短促,可是它们却会沉淀成心灵最本质的开始。 献出你的爱,让我们的天空更晴朗,让我们的世界更美丽。 时代的变迁范文篇二 有着几千年历史的集市,对人们有着无可替代的情感。现在每逢刘旺大集人头参动,买卖兴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集市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记得小时候有很多大集市,分布在大的村庄。赶集时,整个村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牲口市、木货市、粮食市、柴草市、草编市、青菜市、水产市、猪羊市、杂货市、布匹市、鞋帽市等。还有包子铺、剃头铺、铁匠铺等。除了买卖,还有耍把戏、卖艺、唱大戏的、三教九流应有尽有。 集市的变化与社会需求有着必然的联系。以前没有农业机械,种地、拉东西都靠牲口,所以牲口市是必不可少的,骡马牛驴一大片,买卖方式也很特殊,需要牲口经纪人中间搭线,才能完成交易,讨价还价要用暗箱操作,买方和卖方要把手伸进经纪人的袖子,用手指谈价格,叫“摸渠”,买卖做成后,卖方和卖方都要付给经纪人服务费。那时去牲口市看热闹,感到很神秘。以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牲口逐渐淡出了农业生产,牲口市也消失了。同样,柴草市、木货市、草编市等也相继远离了集市,成为了历史。现在的集市,大都以服装鞋帽、青菜、水果、海产品、花鸟宠物等为主,规模小了很多,演唱、杂耍也很少见到,欺行霸市、赌博钱等不文明行为也几乎消失,可以说现在的集市文明程度提高了很多。 随着经济条件的提升,人们的需求和购买力也提高了很多。过去集市上的货物价格很低,但多数人买不起。记得那时上好的对虾,三毛两毛一对,大肥螃蟹两毛一只,看着流口水,舍不得花钱买。普通人家赶集买的是油盐、火柴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给孩子买的也只是一元钱能买十几个旳柿子、软枣、花生之类。偶尔买个肉包、火烧,孩子们就高兴得不得了。现在越好的东西、贵的东西越有人买,差的次的很少有人问津。 从赶集的人群看,退休人员和农村老人居多,年轻人青睐网购,且上班没时间赶集。赶集的目的也不尽相同,除了买卖东西,有的人专门逛花市、鸟市、宠物市等,为的是赏花观景。有的为了集市上见见老朋友、老熟人,还有的老太太,为的是能见到亲戚和娘家人。当然也有图谋不轨,专门到集市行窃的人。 集市这一古老的交易场所,在新的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方便和快乐。 时代的变迁范文篇三 转瞬之间,35个春秋已悄然离去,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欢乐的、开心的、痛苦的、心酸的…… 模糊的记忆,熟悉的旋律,在我内心深处不时的回荡着。时代在变迁,带给人类不一样的生活,心灵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静静地洗礼着。 试问:亲爱的自己,喜欢这样的变迁吗?喜欢这样的洗礼吗?喜欢这样现在所有的一切地一切吗? 哦!是呀,难以回答。风风雨雨,暮暮朝朝,点点滴滴,每一个都有着它不同的含义,又怎么敢轻易地批判它好与不好,喜欢又与不喜欢呢? 记得我们小时候,每一个孩子的眼睛是那么地清澈,笑声是那么地爽朗,玩儿地花样是那么地多且又那么地疯……。如今看着每一个孩子都在每天重复地不间断地,用心且又用力且又无耐地念着A、B、C地时候,自己想说点什么呢?我只能理解地说:亲爱的孩子们,你们辛苦了,为了你们的将来好好学习吧!虽然知识改变不了命运,但改变命运一定需要知识。虽然清澈的眼神和爽朗的笑声和你们无缘,但一切都只能说是值得的。 记得我们小时候,天是蓝的,云是白的,空气是清新的,河水是可以喝的,食品是可以放心吃的……。如今看着每一个孩子每天都在喝着黄浦江里的“排骨汤”,吃着添加了各式各样的化学添加剂以及激素的食品,呼吸着PM2。5的空气,自己想说点什么呢?我只能愤怒地说:难道社会的发展,人类日新月异的进步就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过上这样的生活吗? 还记得小时候,老人是敢扶的,孩子是可以和陌生人说话的,好事是敢做的……。如今丑陋的心灵和卑微的人性掩盖了人类与生惧来的善良和真挚,驱逐了美丽的天使却让魔鬼永柱心底。试问:这是人类发展必然的道路吗?自己又想说什么呢?我只能心寒地呐喊:不,不要让魔鬼柱在我们的心底,伸开双臂,拥抱我们可爱的天使,让善良和真挚重回人间,让人间充满爱,我可以,你也要可以,好吗? 时过境迁,跨大步行走已是人类必然的趋势。大街小巷耳熟能详的旋律,逐渐离我们远去。轻风吹散了我凌乱的思绪。时代在变迁,人类在发展,但请不要远离我们人类发展的本义,让孩子重拾笑容,让天空更蓝,让生命重新焕发“爱”的光彩,让生命充满奇迹。 时代的变迁范文篇四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童年,有快乐的,有忧愁的,有无奈的,有渴望的……。 曾经的童年只能在回忆中慢慢的回味了,现在只能看着那些泛黄的照片中,看看曾经的自己那时候是多么的天真,脸上总是带着无忧无虑的微笑,做着那些在现在看起来很幼稚的游戏,在一起玩就是朋友。 小时候的我们没有现在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只有自己手工制作的玩具,比如说 折纸 游戏,丢沙包,玩弹珠,跳空格,抓七子等等,玩的不亦乐乎。 小时候的我们没有现在这么宽裕的生活,那时候的东西很便宜,都是几毛钱都可以买到吃的东西,不像现在吃上一顿肯德基,没有个几十百把块想都不用想,那时候的我们不用为食物安全担心,现在的食物这个不好,那个出了问题,想想都觉得可怕。 小时候的我们,没有多少人家有电视机,也没有多少动画片可以看,那时候的就图书馆多,没事就会去看看图书,不像现在的小孩整天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 那时候的我们可以在清澈的小河里 游泳 ,可以钓钓鱼,捉虾、蟹,但现在清澈的小河没剩下多少条了,现在的小孩也不会去游泳了,当年的景象只能曾了回忆了。 时代变迁中的我们,曾经的快乐换成了忧愁,曾经无忧无虑的笑容只能伪装了,曾经的那些游戏只能留在回忆中了,曾经的曾经都成了回忆了。 现在的我们身边都是电子产品,没有原始的足迹了,现在的小孩,很多都只能在冰冷的房屋中独自玩,没有我们小时候的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了。 青春的路上,只留下我们曾经的足迹,岁月中,我们只是过客,有过快乐,有过忧愁,有过彷徨,有过无奈。 现在的我们,还要在岁月中继续,直到生命的尽头。

社会学作为人文社科专业,目前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田野调查等领域,社会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成为深化社会学专业改革的必经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学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虐待老人问题的社会根源

“由于生理性衰老这一自然规律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成员和群体在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上的重新调整等原因”[1],老年群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在物质资源占有和政治权利保障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这不仅限制了老年群体对于自身需求和愿望的满足,而且其利益诉求也容易受到忽视和侵害,甚至当利益受到侵害时,老年人往往出于畏惧、“家丑不可外扬”等心理,不能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以中国现实社会情境为研究基点分析了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特质表现和治理困境,并且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反思,从“个体化”理论和风险社会视角深入挖掘这一问题的社会性根源,并以此为前提从减轻个体不安全感与促进社会整合角度规划治理路径,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帮助遭受虐待行为的老年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失控:社会结构双重变迁下虐待老人问题的独特形态

发达国家虐待老人事件的产生是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作用下,由老年人数量激增所引致的一种必然现象。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除了人口结构老化这一普遍性原因外,该问题的“井喷”还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进程密切相关,这一点在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与改革开放前的欠发达的社会相比,在社会转型速度呈加速状态的现代社会中,中国虐待老人问题无论是“在发生机制和问题性质,还是在数量规模、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2],致使该问题难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失控”已经成为其特殊标识。基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化”和“人口老龄化”两种同步性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笔者总结了我国虐待老人问题相比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独特形态。

(一)老年群体具有受虐待的高危性,呈现地域和城乡的“阶梯式”分布形态

由于生理机能下降、智力衰退以及在经济和照料服务上的较强依赖性等因素所造成的相对劣势,老年人在遭受虐待方面具有明显的普遍性。2010年,我国家庭内老年人虐待发生率为,呈现阶段性增长的趋势,远高于虐童、虐妻等的比率,已经演变为高危性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且,我国农村家庭内老年人遭受虐待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农村:,城市:)。而且虐待发生率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升高而降低,西部地区为,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而京津沪地区最低,仅为。我国区域和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民文化素养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是虐待老人问题呈现“东少西多、乡增市减”分布格局的制度性成因。

(二)问题形成的根源难以确定,社会影响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开始凸显

在现代社会中,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劣势(体格缺陷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家庭关系的紧张(代际冲突、子女拒绝承担赡养义务)等因素的复合和集中加剧了虐待老人行为的发生风险。在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传统风险要素可能会演化为新的风险或者相互交融,极大地增加了虐待行为发生的不确定性,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也面临更大挑战。而从问题的预防和控制角度来看,传统社会的法律和道德体系以“孝”为其精神内核,一旦违反孝道必然会受到古代法律的严厉制裁,从而有效预防和遏制该问题的产生和加剧。但随着传统社会控制手段在现代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下迅速瓦解,加之家庭关系导致自我调节功能弱化,使得对于这类问题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大为减弱,其影响也扩散至家庭边界之外,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二、虐待老人问题的治理困境:心理冲突与保护机制失效的交织

一方面,受虐老人对施虐者存在复杂心理。多数虐待老人事件发生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基于“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受虐老人出于保护子女的情感,往往将之归于自己管教不严或教育不当,把责任归于自身。并且受“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有些老人往往担心这类事件的传播会损害家庭的声誉,而不愿主动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此外,“养儿防老、老来从子”的依赖心理,也使不少老年人在生活上和心理上严重依赖施虐者。很多老人依赖于子女的生活照料,一旦其子女受到法律制裁,他们将无法继续获得照料,因而在寻求帮助前会感到担忧,多数选择忍气吞声,接受被虐待的现实。

另一方面,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的社会控制措施相对缺乏。道德与法律作为规范人类行为和调节社会关系的两种手段,具备有效防止和遏制虐待老人的重大功能。但我国现有法律对有关虐待老人的规定,主要见于《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条文中,对虐待老人的概念阐释和类型界定十分模糊,导致难以在法律上对这类行为量刑定罪。一些司法部门对涉老案件也不够重视,执行乏力,未能使判决得到有效落实;有的基层干部常常将虐待老人行为看作是“家内事”而听之任之,责任意识严重缺乏。此外,在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系统日渐式微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和完备之际,施虐者的行为缺乏心理约束,尊老敬老意识淡薄。而社会舆论作为重要的外在控制手段也难以对其施虐行为形成有效限制,致使无法从源头上遏制该问题的发生。

三、破解治理困境:原因分析视角和策略规划的重构与再造

对于现代虐待老人现象的形成原因,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理论分析。国外学者认为虐待老人与家庭暴力类似,强调施虐者和受虐者的个体因素。在美国学者对老年人受虐待的原因分析中,较为流行的解释有压力论、暴力循环论、个人行为论和老人无能论[3]。而国内一些学者则更关注个人在家庭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关系,其中“外在情景因素论”认为虐待老人是受虐者及施虐者外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情况的反映,老年人对照顾者的过于依赖的关系及社会孤立都会导致老年虐待风险的产生[4]。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对虐老问题的原因阐释过程中,无论是主张受虐者或施虐者的主观因素,还是强调个体与个体、社会的互动关系状态,都反映出“单向化”的研究取向,即仅从“施虐者→受虐者”“受虐者→施虐者”“受虐者→社会”等思维路径探究问题。这种个体化思维和单向式视角很容易忽视对于在由施虐者和受虐者所构成的虐待事实中主客体互动关系的考察。而且,虐待事件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中出现了某种差异性分布,因此社会文化类型背景应作为分析该问题发生机制的一项关键因素。 这种由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原因阐释论在实践中导致的后果就是治理策略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偏差。例如,美国保障受虐待老人的合法权益主要是通过向其提供包括机构支持、社工服务在内的涉及广泛的专业领域和不同的社会资源的综合性社会支持来实现[3]。美国在解决公共性的社会问题上弱化了政府作为直接“干预者”的角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作用,依靠社会中介机制实现问题的自我解决。但是这种对策设计机制在我国缺乏社会资源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支持,“强国家―弱社会”的权力格局导致社会资源分配处于不均衡状态,长期“抑制了社会组织和自主性社区成长”[5],因而依靠社会服务来解决虐待老人问题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导致“政府社区治理的行为失范严重,表现为越位、缺位和错位”[6]等现象,难以为受虐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司法保护,对于施虐者的法律惩处和道德塑造也常常难以落实,导致问题的进一步积聚和恶化。

因此,当前解决虐待老人问题治理困境的关键,在于拓展理论和经验研究的视野和深度,立足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变迁背景和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从制度层次和文化领域挖掘其社会性根源,从而在根本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治理策略和建议。

四、个体化与风险社会的共生互构: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历史变迁

(一)现代性的精神困境

西方社会学家鲍曼对“个体化社会”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关于“个体化”含义的理解上,他认为个体化社会的结构形态是“社会形塑了其成员的个体性,个体则在他们通过交往编织成的相互依存之网中,采取合理、可行的策略,用他们的生活行动造就了社会”[7]。并指出个体化“所承载的是个体的解放,即从归属于自己、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等的确定性中解放出来。这种变化被正确地看作现代的境况中最明显和最有潜在优势的特征”[8]。但同时也意味着个体与传统知识结构、固有信仰和社会规范“脱钩”,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的代价是安全感开始丧失。风险社会在社会转型期“碎片化”社会结构中其威胁也呈几何级增长,解放了的个体的御险能力也迅速降低,并且“社会变迁中集体规范的缺乏势必在价值观和心理层面影响到个体安全”[9],原本为个体在生活和心理上都甚为依赖的社会保障机制(如单位制)的瓦解使现代人的社会心理出现剧变,“心灵安全”的丧失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个体心智结构的突出问题。

(二)个体化社会的本土化表达:自我主义与制度变革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以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所形成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处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融合的时代特征,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发育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种异变,在社会结构急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主要受到了“自我主义传统、转型期的制度环境”[10]等本土传统和现实状况的有力形塑。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体”是在“差序格局”中的角色地位,这种以“己”为中心所构筑的关系网络是依据个体来确定生活边界并作为风险屏障,显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并且与西方“团体格局”中具有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民”概念形成鲜明反差。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前的“总体性社会”在剧烈的制度变革推动下将大量组织化的个体推向社会领域,被单位制和组织化生活所模塑的个体精神世界受到强烈冲击。不仅个体与社会联系纽带出现断裂,而且在既无传统儒家孝道伦理又无集体主义约束的情况下,衍生出大量“个人只强调自己的权利,无视对公众或他人的义务与责任”的“无公德个人”[11],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可见,中国个体化社会的到来在使个体充分解放的同时,道德性缺失也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不断膨胀的自我主义导致封闭稳定的家庭结构逐渐丧失向心力,加之外部控制机制的缺失,使家庭关系在持续紧张中激化出特殊矛盾。

五、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时代治理导向

消除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往往要通过在“自己的自我规范和社会责任中重新建立平衡”[12],进而建构起“本体性安全”,即“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之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这是一种对人与物的可靠性感受。”[13]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培育公民“责任伦理”来加强社会团结,重构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消除个体化所带来的负向效应,最终塑造具有强烈公共道德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从而破解个体与家庭张力的时代难题。

(一)依靠制度建设完善老年群体的法律保障系统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对于现代国家提出了新的治理要求,以行政性管控为目标的政府在职能应用上应淡化行政色彩,推动“管理”向“治理”升级,强化在基层社会问题领域的服务性功能。具体而言,要以制度为先,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老年人权益保障》在禁止和预防各种形式的家庭老年人虐待方面的规定和惩罚措施,做到有法可依,提供坚实可靠的法律保障。此外,严格执法是治理该问题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协同立法、司法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优化执法效率,提高执法水平,着眼于实际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提高控制手段的应用性和嵌入性,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努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性社会组织建设

“社区”是搭建政府和家庭沟通渠道的桥梁,能够依靠其地缘性优势吸收政府的相关资源和控制手段“嵌入”家庭之中,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上级部门,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和解决。社区在“社会治理”的政治语境中的协同治理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得到法律形式的认定和自治权力的让与,政府与社区对于“权力蛋糕”应进行合理分配,对基层社会事务的处置权限也应进行制度化界定。同时,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建设的自主性,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引导服务型社会组织深入到社区内部,例如在涉及虐待老人事件中,就可以在社区内部设置公益性或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和法律求助咨询中心,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相对处于弱势的老年群体搭建问题反映平台,及时、有效地介入到问题家庭的矛盾之中,减轻事件发现不及时或治理效果不理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反应效率和解决效果。

(三)推动具有中国意蕴的时代性家庭伦理的建构和发扬

我们必须着眼于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内核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髓进行“流程再造”,重点挖掘和创造体现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的行为规范,提升家庭生活对于每一个原子化个体的吸附力,从而弥合个体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断裂”状态。通过对传统伦理的“扬弃”并与现代价值观念加以融合,对于中国“家文化”的复归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唤起公众对于老年群体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认同和尊重,从而为防止虐待老人行为的发生奠定心理基础,这也是治理虐待老人问题的根本之道。

>>>下页带来更多的社会学论文范例

清代新疆社会变迁研究论文

新疆地处西北地区,亚欧大陆腹地,东临甘肃、青海,南接西藏,周边国家东临蒙古,北接俄罗斯,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斯坦接壤,与周边国家的陆地边境线达5600多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现辖4个地级市、5个地区、5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 。 新疆区内的地形有山脉、盆地和沙漠,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中间天山山把新疆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 新疆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任何企图分裂的行为都不会得逞。 历史上的新疆 新疆的称谓确定于清朝乾隆年间,在此之前新疆都被称为西域。 先秦时期到西汉初期,西域有大月氏、大宛、乌孙、楼兰、疏勒、康居等国家。西汉初期,匈奴强,汉朝弱,匈奴对汉朝和西域诸国进行掠夺。 西汉时期,西域地区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开始被中国历史记录。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原王朝与西域的密切交流。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匈奴西迁。后汉武帝派李广利讨伐大宛,西域多国臣服汉朝。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等地方政府机构,并开始驻兵屯田。自此,西域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通过与中原的密切交流,极大拉动了西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东汉初期,无暇经营西域,西域诸国臣服匈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并派大将出塞抗击匈奴,恢复对西域的统治,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和戊己校尉。 三国时期,曹魏继承汉制,在西域设置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府管理西域多民族事务,治所在高昌(今吐鲁番)。 西晋承袭曹魏政权,在西域设置西域长史府,管理西域事务。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大规模涌入中原地区。凉州大族张氏不断扩大在西域的势力,并建立前凉政权,其第四代国君张骏占领高昌,设立高昌郡。前凉政权极盛时期的统治范围包括甘肃、内蒙西部、宁夏西部、青海以及新疆大部。 前秦统一北方大部大部分地区,但西域处于多国分裂,没有统一。北魏统一北方,在西域设置鄯善镇、焉耆镇,但西域处于分裂状态。 南北朝时期,各民族迁徙频繁,中华民族实现了大融合。古代新疆出现了很多古老的民族,包括柔然、高车、吐谷浑等。 隋朝时期,中原王朝重新实现统一,西域诸国前来觐见,但并未实现对西域的有效管理。西突厥占据西域大部分地区。 唐朝取代隋朝。唐太宗派李靖、李道宗、侯君集大破吐谷浑,灭国高昌,设置西州和庭州,又在高昌设安西都护府,统一管理龟兹、疏勒、于阗、碎叶(李白出生于此),相当于今天的新疆和中亚部分地区。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期间,降服西突厥,唐朝版图进一步扩大。 吐蕃王朝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与唐朝不断争夺西域的统治地位,期间西部的阿拉伯王国帝国也也唐朝发生多次战争。 安史之乱后,唐朝实力骤降,吐蕃王朝占据西域的北庭和安西。 不久,回鹘驱逐吐蕃,占据西域,并逐渐扩大统治范围。后吐蕃和回鹘都开始衰落,西域陷入混战,多国并存,主要有高昌、黑汗王朝和于阗等地方政权。 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中原政权无暇西顾。西域地区多国混战。 北宋时期,中原王朝没有对西域实现有效管理。辽国灭亡后,耶律大石率部西迁,在占据西州回鹘和黑汗国旧地后,建立西辽政权,疆域包括新疆和中亚、蒙古等部分区域。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帝国,不断扩大版图,陆续灭掉西辽,蒙古等政权。 元朝时期,四大汗国并立,西域地区大部分属于察合台汗国。 朱元璋建立明朝,北伐成功,但是未能实现在西域的有效统治。只在今克什米尔东北和藏西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和哈密卫,维持商贸通道安全,对西域地区实施羁縻控制。 清朝建立后,从东北入主中原,并不断扩大版图。康熙年间,击败准噶尔,控制了新疆东部。雍正年间,西域新疆纳入清王朝统治之下的地域。乾隆年间,彻底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乾隆皇帝将西域命名“新疆”,取因“故土新归”之意。从此,完全确立了中国对新疆的统治。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领土不断遭到践踏,沙俄趁火打劫,窃取新疆地区大片土地。 光绪年间,设立新疆省,在新疆实行与中国内地一样的行政制度,治所由伊犁移至今乌鲁木齐。清朝对新疆的经营,新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新疆与内地交流密切,是与内地不可分割的同胞关系。 民国时期的新疆 民国时期,新疆社会动荡,但一直拥护中央政府,新疆的行政设置与清朝差别不大。 新中国时期的 新疆 1949年,陶峙岳、包尔汗宣布起义,王震将军率军攻占乌鲁木齐。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而后的几十年间,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和关心新疆和新疆人民,在新疆设立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新疆区内行政区域有所调整,但疆域基本保持稳定。目前新疆辖4个地级市、5个地区、5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 。 新疆有独特的风景和文化,是多民族的聚集地,在党的民族政策下,各民族相处融洽。中央政府历来重视新疆事务,内地同胞历来关心新疆和新疆的各族同胞兄弟。相信新疆的未来会很美。

黄达远,男,汉族,1973年6月生。籍贯:浙江省嵊州市。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边疆问题(侧重新疆)研究。1995年新疆师范大学俄语专业毕业、2003年新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毕业、2006年获得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四川大学哲学(宗教学)博士后流动站少数民族宗教方向博士后出站。2003-2011年曾在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调入陕西师范大学后作为首席专家申报成功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边疆热点地区城市民族关系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另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2部《多重视角下的边疆研究》(民族出版社,第一作者,2009年7月);《隔离下的融合:清代新疆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巴蜀书社,独著,2012年3月),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宗教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简历黄达远,男,汉族,1973年6月生。籍贯:浙江省嵊州市。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边疆问题(侧重新疆)研究。1995年新疆师范大学俄语专业毕业、2003年新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毕业、2006年获得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四川大学哲学(宗教学)博士后流动站少数民族宗教方向博士后出站。2003-2011年曾在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发展,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变迁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探讨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的文化内核:柔性文化,而阐述了面对国际社会变迁的大背景,秉性文化需要植根入更多刚性文化的因素以适应社会变迁。因此要以柔性文化为本源,挖掘本民族刚性文化因子,一方面继承 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呼唤刚性文化,以适应主流社会文化的变迁。

关键词:民族精神;文化内核;柔性文化;刚性文化

1 柔性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民族精神与时代息息相关,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总是烙上了这一时代的社会经济因素,但是悉数世界各民族“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脉络,我们似乎可以从各种文明中找到一种跨越了时代背景、源于地缘经济特征同时又决定了民族性格、民族制度、民族精神的特有民族文化主线,在伊斯兰世界里,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权至上的伊斯兰教义中,忠贞的服从以及为和平的圣战意识性文化支配着整个民族,因此伊斯兰世界各民族表现得异常团结与排外,无论是仇恨还是友好都不偏不倚的一致,而这种一致是任何时代都未曾改变的。

而中华民族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核,它是“内敛含蓄”、“左右逢源”的,因此曾有学者形象的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核形容成“太极”,也正是如此,林语堂在《中国人》中给中国人的民族性格贴上老成温厚、消极避世、知足常乐、因循守教、中庸之道的标签,在这种文化内核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历来就具有“积极的人世态度、强烈的伦理道德色彩、注重‘中和’的思想特色以及兼容性与主导性并存的特点”。

究其原因,我们似乎可以从费孝通先生那里找到答案。费老先生笔下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中国人是与泥土分不开的,“从土里生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乡土社会下的中国人分外的“土气”,成员们更愿意生于斯死于斯,于是终老是乡土社会的常态,这种不流动注定了社会中成员间相同的生活环境、相似的生命归属、大体一致的生活方式。于是差序格局成为人与人交往的关系纽带,一方面由于这种横向弹性结构的“差”,中国人的 人际交往 总是“左右逢源”遵循“中庸之道”且“厚实而老成”的;另一方面,这种差序格局所锻造出的纵向刚性等级化的序列社会结构更是形成中国人宗族制度分明、强调伦理道德等等,因此在纵向等级结构的主导下,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又会表现的或者积极人世,或者消极避世……

如果将上述一切看成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普遍的文化内核,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怎样的时代特征、怎样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怎样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中一定有着这样一支希翼和平、友好待客、中庸之道、左右逢源、尊长护幼的不变力量,这是中华民族得以自立自强、积淀文化、传承文明的优良民族性情,是我们始终应该恪守的古老训诫。

2 社会变迁下的文化变迁需求

按照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所阐述的理论逻辑,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正在从传统以农业为主导的生产方式朝向以工业为主导甚至以信息、生物技术为主导的生产方式的快速变迁,这种变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显而易见的背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穿插其中的民族精神是否足够完美到可以跟得上世界社会格局的变迁步伐,而不被甩出世界主流格局之外?费孝通先生阐述的是“乡土中国”的社会格局,既然冠以“乡土”之名,那么乡土社会结构的适用范围至少需要局限到中国的乡村,更何况此书的写作时间是在解放前。然而就在2003年费孝通先生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庆典上的讲话中,形容中国的社会结构时仍然采用“差序格局”一概念,且概念内涵没变,笔者赞同费孝通先生的阐释,因为有意无意间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印证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无论时代变迁、城乡变迁、制度变迁,人与人交往的网络结构始终未变,传统宗族观念仍然影响深远,如果按照上述“太极”的比喻,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中“太极”的部分并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

那么这种近似“太极”的柔性文化是否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的变化,应对当今世界的竞争呢?显而易见,根植于“乡土”的中国中土文化所形成的差序格局是适应农耕民族的乡土社会的。因此在世界大同的农耕社会,中华民族的历史往往可以成为世界性历史,隋唐盛世、明清盛世便是最好的例证,原因可以理解成是我们植根于民族灵魂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文明是与当时世界主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了的,在那样的时刻,我们民族的精神体现了世界主流文明的精神,因此当时我国的历史同时也被写人世界的主流历史部分,然而,随着西方工业经济的异军崛起,世界主流文明为工业文明所取代,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是世界一体化的高速变迁。空间、时间距离不再是国与国、洲与洲的隔阂,掌握着主流经济技术的西方文明开始主宰世界,无论是____教义中的“原罪”、“救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是西方民族中的理性精神、批判精神,抑或是大和民族对天皇绝对忠诚的武士道精神,都体现着一种不同于“太极”柔性文化的刚性文化,当世界主流经济告别了农耕时代。刚性文化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扬弃保留、锻造更为坚实的民族精神?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世界一体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国家的状况却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科技文明三次浪潮并存。即“同一社会的不同部分处于不同的时代中”,属于各种时代的文化理念相互激荡,似乎传统的农耕文明在中国内陆乡村还没“过时”,工业文明的理念已经跟不上东部发达城市的步伐,需要做出改变去适应信息科技文明时代的文化了。这就造成在精神上民族情感很难统一,社会失范现象严重。

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做出相应抉择,那么究竟是恪守柔性“太极”文化,继续维持“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还是选择一种刚性文化来锻造民族精神?诚如上面的论述,民族精神承载了厚重的地缘文化,其最精髓的部分是民族最深层次最本质的民族文化内核,也是民族得以存在之基、立足之本,这是我们无法改变也决不能改变的。然而现实要求我们在文化中注入刚性的血液,失范的社会情智急需重新整合民族情绪,因此笔者认为:应该继承中华传统的民族精神,并根据时代特色,挖掘和向社会呼唤属于本民族的刚性文化。 3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刚性因素

事实上,如果按照中华大一统的说法,我们的民族并不缺乏刚性文化。2005年姜戎的《狼图腾》一经问世,就引发了国内文化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诸多学科领域针对“狼性”的广泛探讨与研究,“狼性文化”便是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刚性文化,狼是游牧民族顶礼膜拜的图腾,也是与牧民们在草原上争斗了几千年几万年,教导牧民智慧、为牧民积聚力量、有胆识有组织的强大集团军。游牧民族因此英勇善战、睿智过人,说游牧民族在狼图腾的教导下“雄韬伟略”一点也不为过,元朝无边无尽的疆土便是最好的例证,其实也正是中华民族这一支铿锵豪迈的力量令世界各民族心存敬畏。也正是这一支力量如我肤色者依然被世界称为蒙古人种,一时间相见恨晚,对狼性的呼唤一度成为学界呼唤民族精神的主流,笔者赞同这种对于植根于民族文化中的刚性文化的呼唤。但是反对完全否定对传统主流文化的做法,对于民族中源于地缘文化的文化内核,是我们始终应该坚守的民族习性,而我们现阶段呼唤刚性文化、呼唤狼文化的作用在于适应社会变迁,适应时代发展,这正如同马克思主义者所认为的民族精神必须要适应时代发展、烙上时代烙印一样。

4 总结

综上所述,民族精神有着自身不变的文化内核特质,这种特质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核中表现为“太极式”的柔性文化,同时这种特质有着深厚的地缘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区别他民族的分野特征,也是一个民族的立足之本,生存之基。但是放眼当今世界,主流民族精神中刚性文化大行其道,依然严格恪守柔性文化就会面临着被甩出主流文明结构之外的危险,因此,应该在恪守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挖掘本民族的刚性文化,使得民族精神适应主流、适应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在现代化的视阈下,从社会结构的变迁考察近几个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变化,能够增强我们对社会发展变化宏观主题的把握和认识;对比分析东西方社会变迁的背景差异,得出实现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背景条件,从而更好地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会变迁;现代化;社会结构;背景差异

对西方社会近几个世纪以来的发展变化,社会学家们都试着用某一典型性词语去概括和总结。许多西方学者用“现代化”或者说“从传统到现代”来概括和描述,也有人从社会发展总趋势的角度将其总结为“进步”和“发展”。或许,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出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和把握西方社会的发展变化。当前,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西方社会充分发展,而非西方社会展现的则是亟待完善,很少去探究西方社会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或者背景因素。若将社会变迁与现代化这一历史主题相结合,对比分析东西方社会实现变迁的背景因素,能够帮助我们清醒认识西方社会迅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动力,进而为非西方国家现代化和实现社会变迁提供借鉴和启迪。

一、社会变迁及现代化视阈下的社会变迁

社会是人为了达到单个人所无法实现的需求满足水平而有目的地形成的,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又可以看作是价值联结的生存单位。而变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涵盖了世界历史发展和变化的方方面面。那么,什么是社会变迁呢?

从广义上讲,社会变迁指的是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因此,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如社会变迁的规模、方向、性质、人们参与和控制的程度等,社会变迁类型就会呈现多样性。罗荣渠先生就将社会变迁的方式划分为微变和巨变,并将其阐述为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传导性巨变和创新性巨变。

我们所讲的社会变迁主要是从社会结构的变迁出发的。所谓社会结构,它指的是“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间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使社会系统具有形态特征(它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它不是对现实的复制,而是根据认识和思考而抽象出来的),是对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实在侧面的相对静止的形态或者说状态的特性的描述。”简单说来,社会结构就是指在社会变迁中长期保持不变而带有一定方向性变动的那部分。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 教育 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

西方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假设的前提,即社会可分为“传统”与“现代”两个部分,并且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现代”的部分逐渐膨胀、“传统”的部分逐渐萎缩的过程。许多早期的现代化理论学家都曾详细讨论过“传统”和“现代”的特征或差异。他们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个人人格与行为特征等方面去对比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典型差异,当然也有许多学者从社会结构出发去研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美国学者C·E·布莱克将关于伴随现代化进程而发生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主要内容和走势归结为:人口分布走向城市化,地理流动性和社会流动性提高;社会的收入分配趋向公平,文化教育趋向普及,机会趋向平等;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水平的提高,个人主义愈来愈强,责任中心由社区转向社会,由地方转向国家等。丁建弘认为布莱克的概括“并非十分全面和合理”,他认为现代化背景下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从地方共同体到整合的社会的变化。尽管将传统和现代的概念引入现代化研究会带来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对于我们研究现代化背景下的东西方社会变迁问题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现代化一词可以说是对“世界历史”开始以来至今对人类社会发展主题较具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概括之一。从逻辑上讲,社会变迁理论从宏观上就包含了现代化理论,因而我们将范围限定在现代化视野下。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变迁我们也主要是从现代化这个历史发展的主题出发,着重考察在现代化视域下社会变迁中的社会结构变迁。

二、东西方社会变迁的不同背景及其差异

为了更好地对比东西方社会结构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选择社会结构变迁中比较突出和代表性的五组变量进行比较。

(一)社会的开放性与流动程度不同

许多学者从西欧与其他国家历史发展的比较中探索西欧率先迈入工业社会的原因。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就从非西方国家的自身条件出发,他认为东方国家古代文明太发达以至于难以产生新的文明。钱乘旦则直接将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的不同。他认为西欧的封建社会是一种金字塔的等级结构,形成以贵族集团共同分享权利为特征的等级君主制,并且在这金字塔外面,还有一个异己的力量存在即“市民社会”。而东方的封建社会则是一个“大屋顶”结构,它笼罩一切,控制社会的一切方面,极大地阻止了资本主义的自发产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经谈到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英国)在构成上有“三大骨架”,即土地贵族、“中间阶层”和工资劳动者。17~18世纪英国“三层式”社会结构为英国启动工业革命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力量和阶级力量。除了这个主体性力量外,英国还具备了使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充分发挥的两个社会特征:社会的开放性和社会的流动性。英国社会的阶级与阶级、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界限趋向重叠,个人在社会的区域流动、职业流动和经济地位的流动也是相对自由的。当然,法国和德国各阶级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与同时代的英国进行比较时,显示出了相互隔绝的状态,但是他们在19世纪后期都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随之而来的中产阶级的发展和壮大。如法国在19世纪最大的社会变化是贵族和资产阶级社会角色的转变。贵族在政治上经济上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从权势的巅峰上跌落了下来。在1950年代,德国的统治阶级的大部分容克开始分化、资产阶级化。通过改革,普鲁士一德意志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基本上是封建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从而迅速地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而在东方国家,村社和类似于原始社会的村落制度将人们紧紧地捆绑到了一起,个人完全依赖于他所处的村社和村庄。村社体现的是一种类的、集体的主体意识,个人主体性丧失。村社培育着人们的集体意识,他们往往聚族而居,一个村庄的居民相互血缘关系盘根错节,拥有共同的祖先,因而村庄成为由宗法关系联结在一起的集体,这点俄国、中国、印度表现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在俄国,村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被称为“米尔”的村民大会,负责和决定村长及其他公职人员的选举、土地的重新分配、村社成员的迁徙及新成员的接纳、赋税徭役的分配等重要事务。此外,还有为保证服役完税而建立了连环保制度。这样,个人的一切都离不开集体,取决于集体,只有作为集体的一员,个人方能生存。而在印度由于村社和种姓制度的严密性,人们也被死死地束缚在他所在的村落和种姓阶层里。在以上的社会里,人们之间除了和村社内部人员的交流外,基本上不需要也不能与其他村落和人员进行交往,人们彼此生活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社会流动性和开放的程度极低。

(二)角色和地位分配的原则不同

现代化的所谓合理化倾向要求的水平不过是机会均等,以便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找到最适合于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角色。帕森斯提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整套“角色期待”,它规定了社会中每个成员彼此期待着要充当的社会角色,进而形成了“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对比东西方社会,我们就会发现,东方国家在现代化起步阶段的社会结构是稳态、封闭和静止的。东方社会特有的社会等级制度使人们习惯于承袭而来的地位和角色,几乎从不考虑改变职业和居所。如印度的村落统治机构是依据传统习惯进行活动的,缺乏明确的法律以及关于权利、义务的契约,统治者的资格基本上是以先天条件(如出身、年龄等)为优先,并且是世袭的,财富、受教育程度以及个人能力等后天因素居次要地位:俄国的村社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宗法共同体内部的简单协作传统,如劳动改组、公耕地等等,在价值观念上轻视自由个性,强调整体和谐,把个人视为共同体的附属物而否定其独立人格。这样,人们对于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就有了先天性并且自然的逆来顺受;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也是如此,虽说中国有士大夫精神,但出发点还是想一劳永逸,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个人几乎不期望改变自己的地位,并且相信以往的社会秩序是天经地义和不可改变的,地位和爵位的世袭成了中国古代社会角色和地位分配的重要原则。

而在西方社会,虽说也是封建社会,但它的封建社会是一种“分封建邦”的社会,各封建邦国之间相互独立。并且西方社会是一种阶级制度。等级与阶级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前者的成员资格基于出生机会,后者则基于职业和经济地位。西方发达国家则在生存斗争中创造出具有强烈经济追求的新教精神,将崇尚个人才能和力主个人权益的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构成他们的价值取向。这样,决定他们地位和角色的不再是先天的出生条件了,而是要靠自己的职业和经济地位了。西方发达国家有一共同点,那就是在社会结构中诞生了具有主体性力量的中间力量(市民社会)并逐步发展成为强大的资产阶级。如在19世纪下半叶,法国由于文官制度的推行,社会升迁又多了两条途径:学历和成就。整个19世纪,法国人的社会地位变迁大致以一种渐进方式实现的:最底层的工人首先改变工种,一般工人经过几代努力,也许可进入小资产阶级的行列,一部分的小资产阶级升入更上一层的社会集团。英国的“三层式”社会结构形成特有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生产力要素得以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角色地位分配原则的变化。

关于社会变迁的研究论文相关 文章 :

1. 社会学论文

2.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文

3. 关于社会保障的论文

4.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论文

5. 关于高等教育的研究论文

6. 近年来学界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论文

关于名字变迁研究小论文

五、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神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自号且乐道人。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罴滓 晟 院偶滓 耍辉 T 遥 院派凶笊 鞔 T拭髯院抛Vχ干 笤诿窦溲荼涑勺V 健V熳穑 院畔ρ舴疾荽迓洌 埔 院沤 系谝环缌鞑抛樱 站人禄橐霭钢髡摺P焓髫В 院呕盥疋值廊恕?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艺号(赠号):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3、以封爵、谥号为号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和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平时我们碰到一个陌生人,要想与之沟通,总要问“您贵姓?”“您尊姓大名?”我们国家举行重大会议,公布人事安排,凡有多人担任同样职务,或其他场合如书的编者、作者为多人时,排顺序往往是“以姓氏笔划为序”。那么什么是姓氏?姓、氏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名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在看古书,、古典戏剧时往往会碰到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号的情况,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这又是怎么回事。这里就来谈一谈这方面的知识,主要讲一讲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一、姓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太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已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顾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的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也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氏”,下面就来介绍“氏”。二、“氏”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玉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孙、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地)、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变种,突变情况):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完,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阳简姓欧。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同姓不一定一家。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那么男子称什么呢?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A、前缀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妙笔生花:

名字不仅是个代号,还寄托着父母的无限期望与热爱,更体现着一

种民族文化。名字的故事很多,无论过去、现在、未来,个个都很精彩,请写

出你自己名字的故事。

例文:

我名字的由来

我叫葛眀洋,

2003

3

月出生,属小羊。我的名字是爸爸、妈妈起的。

葛,是我的姓。爸爸姓葛,我随爸爸姓。葛姓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个姓氏,

据说起源于夏朝。明,代表太阳和月亮,它们给世界带来光明,给人类带来希

望,使万物充满生机,使我们的生活色彩斑斓。爸爸、妈妈希望我好好学习,

掌握知识,增强本领,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洋,代表海洋,它占地球面积的

70%

非常宽广。爸爸、妈妈希望我像海洋一样,在老师、家长的教育培养下,

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像海洋一样宽阔的胸怀!

这就是我名字的由来。我一定好好学习,快快乐乐长大,做爸爸、妈妈的

传人,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多做贡献。

我名字的由来

我为什么叫魏铁军,这在昨天还是一个谜,可现在我知道了,就让我给你

说说吧。

1992

12

31

日,这个冰天雪地的日子,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随着阵阵哭声,又一位婴儿来到了这个世界,这就是我。爸爸妈妈经过了一周

地商量才给我取出名字来。

爸爸爱读书,有一天爸爸在看一篇文章的时候,当他读到“叶挺的独立团

百战百胜”这句话时,就给我取了“魏铁军”这个名字。虽然妈妈说不行,可

爸爸说:

“这名字多好啊,你看‘铁’代表儿子有着铁一般的意志,又儿子的身

体像钢铁一般百病不侵;

'军'代表军队。

'铁军'就代表钢铁一般的军队,

'魏

铁军'

就代表魏家有钢铁般不可击败的军队守护者。”

妈妈经过爸爸一番解释后,

刚开始态度坚决的妈妈被说服了。

另外,

爸爸还说:

'铁军'

又是叶挺独立团的光荣称号,

他们百战百胜„„”

妈妈随着爸爸的话音点了点头,忙说:

“经你这么一说,这真是一个好名字

!

行,

就叫‘铁军’吧!

我真是喜欢爸爸起的这个名字,它充满了爸爸妈妈对我的无限的期望

你好

我叫陈晓宇,今年12岁,希望和大家交个朋友。

“陈”是姓氏之一,是随了爸爸的姓;我在凌晨出生,所以取了个“晓”字;爸妈希望我长大后能在各个星球遨游,所以名字的末尾以“宇”字收尾。这三个字合起来寄予我长大后要有大作为、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既然爸妈为我取了这个涵义深刻的名字,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辜负长辈对我的重望。就像这学期,刘老师布置了五篇作文,而我却没能按时上交,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去上课……无视刘老师对我的重视,我感到很愧疚,我一定要改正,并且更加努力上进。

我是一个大气的男孩儿。一次,班里新转来的一位同学把我的笔碰到地上,摔坏了笔头。他十分害怕,担心我会告老师,而恰恰相反,我是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告老师的。我捡起笔,安慰他说:“没事儿,只是有点小损伤,修修就好了。”我顺便把这根笔递给了他,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根笔送给你了。”其实,我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怕笔摔坏不能用了,而是因为他是新转来的同学,比较怯生,作为班干部的我应给予友好和鼓励。

这就是我,一个大气、有爱心的男孩——陈晓宇。

满意请采纳

你们知道我的名字吗?我爸爸姓李,所以我也姓李,爸爸给我起名李怡然,我的名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我出生后,爷爷给我起名李得福,妈妈说:“太俗了。”奶奶说:“他是永字辈,就叫李永红吧。”爸爸说:“现在哪个还论辈份呢?”最后爸爸根据怡然自得这个成语给我起名李怡然。

这个名字陪伴了我九年。今天夏天,妈妈说:“李怡然经常生病,是因为名字没有起好,把名字改了。”我和爸爸都不同意。我觉得妈妈太迷信了,名字和生病有什么联系呢,名字本来就是让大家叫的,就是一种称呼,和身体无关。爸爸给我起这个名字,就是让我快快乐乐地成长,我非常喜欢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将陪伴我一生。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问自己的爸爸妈妈自己名字的来历。

回到家里以后,我拿起一支笔当话筒,一本正经的问妈妈:“妈妈,请你告诉我我名字的来历。”“去,往一边儿玩儿去,别当误我做饭。”

妈妈不耐烦的对我说。“哎呀,妈妈,老师让我们问家长自己名字的来历呢,你就配合一下吧。”

我恳求道。“原来是这样呀,好吧,那就让我姗姗道来吧。”

“妈妈,当你们看到我出生时可爱的样子时,有没有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些简单的名字呢?”“有哇,那就是你的小名——延研。这个名字是我想出来的,所以我对你的名字一直都很满意。”

妈妈说。 “那我的鼎鼎大名‘延炳奇’又是怎么来的呢?”我继续追问道。

“那个名字是你爸爸翻烂了一本新华字典才找到的。那时,你爷爷还专门找过来了一个算命的人,那个算命的人对我说:‘你的这个孩子命中缺火。

’所以,我们给你找了一个带有火字旁的字。结果,你爸爸在字典里发现了那个‘炳’字,它不但带有火字旁,而且还有光明、显著的意思,于是,我们把炳字加进了你的名字。”

原来是这样呀,我以为妈妈要让我变成馋猫呢!我心里想着。“而你那个‘奇’字是你爷爷想出来的,目的是想让你当一个出众的、与众不同的人。”

妈妈对我说。 原来,我的名字包含着这么多含义呀!但是,无论是什么含义,都表示着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我立志,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辜负爸爸妈妈对我的希望。

你好我叫陈晓宇,今年12岁,希望和大家交个朋友。

“陈”是姓氏之一,是随了爸爸的姓;我在凌晨出生,所以取了个“晓”字;爸妈希bai望我长大后能在各个星球遨游,所以名字的末尾以“宇”字收尾。这三个字合起来寄予我长大后要有大作为、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既然爸妈du为我取了这个涵义深刻的名字,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辜负长辈对我的重望。就像这学期,刘老师布置了五篇作文,而我却没能按时上交,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去上课……无视刘zhi老师对我的dao重视,我感到很愧疚,我一定要改正,并且更加努力上进。

我是一个大气的男孩儿。一次,班里新转来的一位同学把我的笔碰到地上,摔坏了笔头。

他十分害怕,担心我会告老师,而恰恰相反,我是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告老师的。我捡起笔,安慰他说:“没事儿,只回是有点小损伤,修修就好了。”

我顺便把这根笔递给了他,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根笔送给你了。”其实,我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怕笔摔坏不能用了,而是因为他是新转来的同学,比较怯生,作为班干部的我应给予友好和鼓励。

这就是我,一个大气、有爱心的男孩——陈晓宇。满意答请采纳。

我的名字叫王靖。

出生后没多久爸爸、妈妈、奶奶、爷爷为了我的名字争吵过,你知道我名字的由来吗?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日——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在一个叫世界的地方诞生了。一出生,我就被无数只眼睛看过,背无数的双手抱过。

出生还没到一、两个月,我被接到一个陌生人的家,他们家有四个人加上我五个。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在我的睡梦中,我听到了有人在为名字争吵着。

有一个沉重的声音说:“改名叫王雪梅吧,因为出生在冬天,所以冬天有雪,我想她的品格和梅花一样。”一位年轻的妇女说:“太老土了,我刚找到一个好听的JING,找一下谐音也很好听!”其中三个人双手赞同,三比一。

我的名字诞生了。 后来,我才知道沉重的声音是从我的爷爷口中说出来的,而那妇女是我年轻的妈妈。

奶奶把我带到了五岁,我上小学的时候人家叫我“王老吉”、“黄靖”、“王立青”但我都不生气,因为“靖”字可以保佑我。

我名字的由来作文100字一

我的名字是爸爸取的,很小的时候,爸爸跟我讲起过我的名字的由来:

我爸爸姓“徐”,妈妈姓“赵”。所以取了一个“兆”是妈妈姓“赵”的谐音。

爸爸说,当时他本来想给我取武则天的明空“曌”,可是怕别人读不出来,电脑里面不好打,另外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我刚一生下来没两天就进了隔离室,爸爸怀疑那个“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用的,这个字太厉害了,还是换一个吧,就这样爸爸就给我取了一个数学上表示最多的“兆”。

凡人必有姓与名,姓与名既是人的一种符号的代表,同时又是人的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自己姓与名十分珍重,我国的姓与名,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所惯用的“姓名”。但在我国古代,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与氏,后有名、字、别号,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各有用途,意义不同。

“姓”字,为左右结构,左从“女”右为“生”,从“女”而生,在母系社会里,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姓为后代惟一能确定的尊亲,正如《白虎通·三纲六纪》所云:“古元时,未有三刚六纪,人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姓”是一个集合名词,是家族的标识,或表示与某个大家族的某一血缘关系更为亲近的部分。

氏只是在汉朝以前才独立存在,它是“姓”的分支,“姓”是氏族的族号,氏族的成员都是以这个族号作为自己的姓。

“名”是指个人的符号,带有个人的烙印。在我国传统习俗中,“名”是在婴儿出生百日之后由父亲取定的,据《礼记·内则》记载,到了这一天,由母亲和保姆抱着婴儿来到厅堂见他的父亲,父亲郑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给他取名。名取定以后,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内室,然后把孩子的名字通告亲戚,父亲则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并报告地方长官,入籍登记。因此命名仪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这种习俗现在虽然没有了,但给孩子过“百岁”的风俗依然长盛不衰。

从历史的习俗沿革来看,名有乳名、本名、学名、曾用名、笔名、艺名等之分。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个人在孩童时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宝贝、宝宝……,长大以后一般不用,除非长辈对晚辈偶尔呼之。

笔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别名。

艺名,即艺人演出时用的别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双名李桂珍,是评剧表演艺术家,其艺术风格,被称为“白派”。从以上“名”的各色特异的表现形式来看,既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称谓,又象征着一个人的职业、地位和身份……

“字”的产生,是出于避讳,也就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先祖的名,这样就产生了字。因此,“字”实际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

古人取名字,名与字之间是有一定意义上的联系的,互相映衬,互相补充。

例如:屈原,字平,原为名,平为字,平与原二字相连。

孔融,字文举,融为名,意为融会贯通,文举为字,文章一举成名,文星高照。

白居易,字乐天,乐天与居易,相辅相成。

号,有很多古人除了有姓有名有字外,还有号,号是我国姓名文化中一个很有趣味的现象,广义的号有多种,有别号、绰号、谥号之分,号是自取的,也有别人赠予的。狭义的“号”是一个人的别字,又为别号。别号在文人中比较流行,名与字一般有一定的联系,而号与名无任何限制,别号始于唐,盛于宋,而亡于清。

字与号在清末以后,随着中国文化的变迁,很少再有人沿用,而逐渐被笔名、艺名、绰号等取代。

腾讯游戏爱好者真诚为您解答

篇一:我的名字由来

我的名字是爸爸取的,很小的时候,爸爸跟我讲起过我的名字的由来:

我爸爸姓“徐”,妈妈姓“赵”。所以取了一个“兆”是妈妈姓“赵”的谐音。

爸爸说,当时他本来想给我取武则天的明空“曌”,可是怕别人读不出来,电脑里面不好打,另外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我刚一生下来没两天就进了隔离室,爸爸怀疑那个“曌”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用的,这个字太厉害了,还是换一个吧,就这样爸爸就给我取了一个数学上表示最多的“兆”。

我名字中的“祺”是好运的意思,加上一个这个“兆”字,就象征着有很多好运,我也从我的名字中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爱,希望我好运永远陪伴着我。

我爱我的名字,因为里面融入了父母对我期盼和爱,但是,我知道光靠好运是不行的,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期许。

想到这里,我再也不为我的名字有点像个男孩而不高兴了。

我爱我的名字,因为我能从中体会到我们家庭的美满和吉祥。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