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俯冲带对地表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2:29:13

俯冲带对地表的影响研究论文

(一)合成材料的模拟实验

Hermann等(2001)在K2O-CaO-MgO-Al2O3-SiO2-H2O系统中利用合成材料模拟被俯冲的地壳岩石的相变和熔化关系,集中研究富集H2O和LILE的黑云母和多硅白云母在俯冲带中的稳定性以及它们在俯冲带岩浆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在合成的初始材料中添加(100~350)×10-6的微量元素,以测定“岩石/熔体”的分配关系。该系统产生的高压相为多硅白云母(Phe)、柯石英(Cs)、石榴子石(Grt)、单斜辉石(Cpx)和蓝晶石(Ky)。各个相的稳定范围见图7-1。从图7-1可以看出石榴子石出现在高压、高温区,石榴子石、单斜辉石的含量比随压力、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080℃、时已无单斜辉石残留。黑云母稳定到900℃、,多硅白云母在压力下可出现在较低的温度下。在压力以上,多硅白云母的稳定温度可达1000℃,压力上限在该研究中还未达到。斜方辉石出现在黑云母、石榴子石稳定范围之间的狭小范围里。在掺和微量元素的所有实验中出现褐帘石(allanite)。图7-2左边为含过量水的系统、右边为无过量水系统可能出现的反应关系。高压之下的反应可以使单斜辉石完全消耗: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实验产物中的熔体总是处于柯石英、单斜辉石和多硅白云母的接触点上,这表明了多硅白云母的熔化反应: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因为存在少量过量水,上述反应可写成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在该实验条件下蒸汽和熔体已没有什么区别,因而上式可表达为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图7-1 俯冲的地壳岩石中矿物相稳定的范围

在以下,黑云母较多硅白云母更稳定,与多硅白云母相似,黑云母的消失是通过下面的反应: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黑云母向多硅白云母转换的反应为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无水时,斜方辉石向石榴子石转换的反应是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如反应(7-2c)继续进行,多硅白云母被消耗,形成K-长石,其中所含的水进入熔体:

图7-2 K2O-CaO-MgO-Al2O3-SiO2-H2O系统的反应关系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在 GPa以下多硅白云母的熔化反应为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黑云母的熔化反应为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这些反应关系在图7-2中都反映出来(Hermann et al.,2001)。

该实验表明,①在被俯冲的地壳岩石中,黑云母及多硅白云母的稳定性使它们能把H2O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传输到地幔深处。在约950℃和压力下,存在一个与黑云母和多硅白云母熔化有关的不变点(图7-2右边)。在较低的压力之下,黑云母熔化(反应7-8)的温度较多硅白云母熔化(反应7-7)的温度高。根据反应7-7,多硅白云母熔化产生黑云母,因此含水相黑云母和多硅白云母在流体缺乏的熔化过程中存在转熔关系(peritectic relationship)。固相线下黑云母向多硅白云母的转换(反应7-4)储集了流体、K和LILE,并保留到p>压力下,直到多硅白云母通过反应7-6而熔化。反应7-6左边的反应物集合体(Phe+Cpx+Cs)在很宽的p-t范围内、在俯冲的不同成分的地壳岩中是稳定的。因此,在俯冲的所有地壳岩石中,在榴辉岩相地质条件下,反应7-6是多硅白云母分解的基本反应。多硅白云母的熔化曲线具有正的斜率,在800℃时压力为 GPa,在1000℃时压力为 GPa。在8 GPa处也没有达到多硅白云母稳定的压力上限。如果俯冲板片中超基性岩层的蛇纹石或基性岩层的硬柱石脱水,在有流体存在时,可以发生多硅白云母的部分分解,形成熔体(反应7-2c),形成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多硅白云母消耗的量完全取决于可利用的水量。因为多硅白云母在高压、高温下具稳定性,所以在正常地热梯度下,在俯冲带中缺乏流体时,不可能通过被俯冲岩石的熔融来释放出 LILE和H2O,一些 LILE可能被带到至少300 km的深度。然而,当某些俯冲带温度较高时,会导致多硅白云母在流体缺乏的情况下熔融,使LILE析出。如板片俯冲的角度平缓,俯冲带的温度可高于~ GPa压力范围内多硅白云母及黑云母的稳定温度,这时,在80~150 km的深度上黑云母与多硅白云母的熔化能释放出相当量的LILE。在300 km以下的深度上,多硅白云母会分解为K-锰钡矿(K-hollandite),这样也可释放出LILE。②俯冲过程中地壳岩石特性发生变化。花岗质熔体从地壳岩石中抽取后,残留体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对本实验的总成分来说,熔体抽取30%以后,残留体的SiO2从60%变化到55%,残留体为“蓝晶石榴辉岩”,与从基性岩产生的榴辉岩矿物成分相同。③反应7-2c和7-6使微量元素再分配,大多数LILE进入了熔体,重稀土元素(HREE)仍保留在残留的石榴子石中。当实验中加进(200~300)×10 -6的 La和Ce,将出现褐帘石。在多硅白云母熔化的情况下,轻稀土元素(LREE)仍相容于残留体中,表明存在一个高度容留LREE的相,这就是褐帘石(allanite)。少量的褐帘石在残留体中就能使LREE从不相容到相容。褐帘石是一种可能影响部分熔化过程中元素析出的重要高压副矿物。因而,在俯冲带的地壳岩石中含褐帘石时,从中抽出的含水熔体可能富集LILE,但其LREE不高(Hermann et al.,2001)。

图7-3 水饱和的洋中脊玄武岩相关系

(二)天然岩石的模拟实验

1.洋中脊玄武岩的相关系

与Hermann等(2001)不同,Schmidt等(1998)用天然岩石作初始材料,研究俯冲的地壳岩石的相关系,总结了俯冲带330km深度以上含水的洋中脊玄武岩(MORB)及250km深度以上含水橄榄岩的相关系,计算了俯冲带岩石中天然含水矿物集合体的含水量。俯冲带内洋中脊玄武岩的相关系见图7-3。水饱和洋中脊玄武岩的最大含水量见图7-4。变质的含K玄武岩中出现多硅白云母或K-锰钡矿(K-hollandite)。还出现榴辉岩相的石榴子石、绿辉石。如处于角闪石的稳定压力范围之上,存在的含水相包括硬柱石、黝帘石、硬绿泥石,偶尔有滑石、十字石。另外出现蓝片岩相的变质集合体“硬柱石-蓝闪石-绿泥石-钠长石/硬玉±多硅白云母”(图7-4中G、K区)。相变过程中,随着温度增加,硬柱石反应形成绿帘石/黝帘石(图7-4中F、I、J区)。绿泥石的分解主要形成石榴子石(图7-4中E、H区)。温度在600℃以上,压力在15~22kbar时,形成角闪石榴辉岩(图7-4中E区)。压力在22~24kbar时,当温度低于660℃,角闪石分解形成硬绿泥石(图7-4中B和D区),蓝片岩转化为硬柱石-榴辉岩(图7-4中A和B区)、角闪石榴辉岩和黝帘石榴辉岩(图7-4中C和D区)。大约在30kbar时,黝帘石达到变质玄武岩(fO=NNO)中最大稳定范围,压力大于30kbar、温度在700℃时黝帘石的分解形成近乎干的榴辉岩(图7-4中O区)。在低温下,在84kbar、830℃时硬柱石达到其最高的稳定温度边界(图7-4中A区)。另外,钠云母形成于12~16kbar、500~650℃,并在22kbar、500~700℃时分解(图7-4中E和部分F区)。

这里要提及硬柱石及多硅白云母的稳定特性。①在黝帘石稳定区以上的压力范围内,硬柱石通过一个反应发生分解:

实验及理论岩石学

这里,石榴子石2较石榴子石1更富钙铝榴石和镁铝榴石组分。在柯石英稳定区这个反应有正的ΔV和正的dp/dt斜率,斜率并随压力增加而增加。当与斯石英交代柯石英的反应线相交时,反应的ΔV变负。因此,压力大于80kbar时,反应(7-9)的 dp/dt斜率为负,这就限制了硬柱石在俯冲带稳定的最大压力范围为80~90 kbar。②多硅白云母是蓝片岩和榴辉岩中的主要含K矿物,通过反应而分解。压力在40 kbar以上时,单斜辉石中能溶解较多的K,多硅白云母分解形成“KAlSi2O6-Cpx+顽火辉石+柯石英+富K流体”。这个反应从40 kbar压力时开始,反应连续进行到多硅白云母的最大稳定压力100 kbar。在这样的高压下,多硅白云母分解形成“K-锰钡矿(KAlSi3O8)+单斜辉石+富 K流体”(Schmidt et al.,1998)。

图7-4 水饱和洋中脊玄武岩的最大含水量

2.地幔橄榄岩的相关系

图7-5是被俯冲的水饱和地幔橄榄岩的相图,同时给出了各种橄榄岩的最大水含量。当压力在80 kbar以下时,水饱和的橄榄岩的主要含水相有蛇纹石,A相,绿泥石,滑石和角闪石。其中含水的蛇纹石与含水的绿泥石是重要含水相,它们共同制约了150 km深度以上的含水橄榄岩中水的平衡。不同的含水矿物具有不同的稳定范围,通过不同的脱水反应而脱水:①在天然橄榄岩中,蛇纹石形成于低级水化过程中,最大稳定温度在21 kbar(图7-5 中不变点3)时是720℃。叶蛇纹石在小于21 kbar时分解为“滑石+橄榄石+H2O”;在21~62 kbar时分解为“斜方辉石+橄榄石+H2O”;在更高的压力下(图 7-5 中不变点 4)分解为“A相+斜方辉石+H2O”。②“滑石(含水)+橄榄石”稳定范围小于100℃,在690℃、10 kbar与720℃、20 kbar范围内分解为“顽火辉石+H2O”,这些都是脱水反应。③在俯冲的橄榄岩中,含水的A相(Mg7Si2O8(OH)6)在60~70kbar压力下通过水储集反应(water-conserving reaction)交代蛇纹石,尽管在较低压力下通过反应“橄榄石+H2O=A相+蛇纹石”也可以形成A相,但这个反应需要的自由水在俯冲的橄榄岩中不可能获得。在62 kbar压力之上,随着温度的增加,“A相+斜方辉石”分解为“橄榄石+H2O”释放水,这个反应具有中等的正斜率。④在天然的橄榄岩中绿泥石接近斜绿泥石,压力在3 和21 kbar之间时,斜绿泥石分解为“橄榄石+斜方辉石+尖晶石+H2O”,最高稳定温度为870℃,压力在21 kbar以上时,出现反应“绿泥石+斜方辉石=橄榄石+石榴子石+H2O”,这是脱水反应,实验测定的这个反应最大压力为40 kbar,“绿泥石+斜方辉石”的最大稳定范围不超过50 kbar。⑤角闪石在压力为20~30 kbar时分解。在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富集的地幔岩中,钙质角闪石分解的压力分别为22、25~28 和28~30 kbar。角闪石稳定的高压上限位于角闪石消失线与橄榄岩固相线交切处,即22~30 kbar之间(65~90 km深处),当温度降低时,稳定压力降低数个kbar。当流体中含其他组分时,反应向低压移动,因而总成分为水饱和时,所形成的角闪石稳定压力最高。图7-5不变点2~5之间的反应(角闪石+橄榄石+H2O=绿泥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及低温下绿泥石、蛇纹石稳定区的反应(角闪石+橄榄石+H2O=蛇纹石+绿泥石+单斜辉石)并不释放水。在下插板片中,角闪石通过水储集反应,如“角闪石+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石榴子石+绿泥石”,又如“角闪石+橄榄石+蛇纹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绿泥石”而分解。因而,只有温度高于绿泥石稳定温度时,例如在图7-5的不变点5-6之间,角闪石的分解才能释放水(Schmidt et al.,1998)。

图7-5 水饱和地幔橄榄岩的相图和橄榄岩的最大含水量

3.俯冲洋壳玄武岩及橄榄岩中的水含量

与图7-4相似,图7-5给出了通过质量平衡计算得到的“水化橄榄岩”的水含量。在高压下的蛇纹石和A相稳定区,不同橄榄岩的水含量为~。在较低压力下,当蛇纹石反应形成滑石时,二辉橄榄岩中的水含量从降到。在较高温度下,绿泥石与角闪石是稳定的含水相时,二辉橄榄岩中的水含量降到(在方辉橄榄岩中为)。如前所述,只有温度在800~850℃和橄榄岩固相线温度(约1000℃)之间时,角闪石的分解才能产生水。在二辉橄榄岩中角闪石的最大含量为19%(在方辉橄榄岩中为9%),但角闪石贡献出的水最大为(在方辉橄榄岩中为)。高压下出现的A相虽然与弧火山作用没有直接关系,但通过图7-5中的不变点4,它把水传输到更深处(Schmidt et al.,1998)。

图7-6表达了现代环太平洋俯冲带热结构的两种模型(Schmidt et al.,1998),图7-6A中俯冲洋壳上覆地幔楔橄榄岩的温度高,是“热俯冲带”;而图7-6B中洋壳上覆橄榄岩的温度低,是“冷俯冲带”,存在一个低温“角落”。计算表明:①在俯冲带浅部(10~20 km深),洋壳玄武岩变质形成的蓝片岩可结合水5%~6%。假设一个7 km厚的镁铁质洋壳由等量的玄武岩和辉长岩组成,玄武岩层含水(~)×109gm-2,部分水化的辉长岩层含水为×109gm-2,俯冲沉积物(200~400m厚)含水(~)×109gm-2。在20~70km深度的1m2的垂直断面上,每公里脱水(±)×107g。②总的状况是,大洋岩石圈20km深度内含水(~)×109gm-2,在冷的俯冲带(图7-6B),从洋壳产生(~)×109gm-2的水,从洋壳下面的橄榄岩层产生(~)×109gm-2的水。在中等热和热的俯冲带(图7-6A),从洋壳产生×109 gm-2的水,从洋壳下的橄榄岩产生(~)×109gm-2的水。这些水用以形成弧岩浆。因此俯冲的大洋岩石圈所含(~)×109gm-2水的18%~37%用以形成弧岩浆,这部分水将上升到80~150km深度的地幔楔。其余的30~70%或者是(~)×109g m-2的水将释放到蛇纹石稳定的地幔楔的冷的区域(Schmidt et al.,1998)。

图7-6 具有现代环太平洋俯冲带热结构的俯冲带中含水相的稳定性

图7-7 火山前锋形成的模型

从实验得到的水平衡资料可以推测火山前锋的形成(图7-7)。角闪石的分解不可能形成火山前锋下流体的源。前已述及,蛇纹石和绿泥石是重要的脱水矿物。在冷的俯冲带中(图7-6B),在62kbar压力下,岩石圈中橄榄岩可以冷得低于600℃,蛇纹石将反应为A相,还有硬柱石和多硅白云母将把水带到俯冲带深处。相岩石学资料表明,在约150~200km的任何深度上都出现橄榄岩和洋壳内几种含水相的脱水过程,来自板片的流体水化了上覆地幔楔的一部分。地热使这种水化的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火山前峰到底形成于何处?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的地方应该就是火山前锋所在。这里主要讨论地幔楔的熔融,不讨论俯冲板片来的熔体,火山前锋下的地幔楔中形成熔体的温度可以从原始弧岩浆进行计算,最原始的弧岩浆是玄武质到苦橄玄武质的,弧岩浆及实验资料表明地幔楔形成岩浆的温度在1300~1350℃,弧岩浆分布的广泛性表明弧岩浆能机械分离的温度是1300~1350℃。因而火山前锋的位置决定于1300℃地热等温线的位置以及俯冲带的热结构。这个模型与天然地质实例观察的结果是比较一致的(Schmidt et al.,1998)。

超高压变质及其引伸的大陆深俯冲作用是数十年来国际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中思想最活跃、竞争最激烈的研究领域之一。按照传统的板块构造学说,在板块边界消减(答者注:学名叫板块消亡边界,即两种板块间的挤压作用。)俯冲带上,大陆地壳因其密度低,不可能俯冲到高密度的地幔中去(答者注:一般而言因大洋板块位置较低且密度较小,所以常俯冲到大陆板块的底部,形成俯冲带。且留下海沟这样的地貌。)然而,1984年法国科学家Chopin和Smith分别在西阿尔卑斯和挪威变沉积岩中发现了柯石英,随后前苏联和我国学者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变沉积岩和中国大别榴辉岩中发现微粒金刚石,证明低密度的陆壳岩石可被俯冲到大于80-120km的地幔深度,然后再折返到地表。这些发现改变了传统的地球动力学观念,很快在国际上引发了一场超高压和大陆深俯冲作用研究热潮。之后, 中外科学家发现一些矿物的出溶结构指示陆壳岩石俯冲深度不只限于80-120km, 而是达到大于200km的地幔深度,超越了柯石英与金刚石的记录;一些超深地幔岩的金刚石包体或一些矿物的出溶结构指示其是从大于300km甚至地幔过渡带的深度(410-660km)侵位或被带到地表的。由此,引发了国际地学界新的探索与思考:陆壳岩石究竟能被俯冲到地幔多深?深俯冲陆壳的命运如何? 斯石英是SiO2的同质多相变体之一,形成于高于9GPa的极端超高压条件。自然界产出的斯石英仅见于陨石冲击形成的陨石坑中。天然非冲击成因岩石中尚未发现斯石英。 西北大学地质系刘良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持续资助下(项目编号40572111;40372088;40472043;40502021),取得了重要进展。在2007年11月30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的论文,针对在我国西部阿尔金超高压带泥质片岩中发现的石英晶体中富含定向排列的蓝晶石+尖晶石棒状体,通过精细的显微结构观察、电子背散射图谱与费氏台测定以及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确定其形成是含铝-铁斯石英降压出溶退变的产物。这是首次发现和确定变质岩中曾存在斯石英的显微结构证据。根据铝+铁在斯石英中溶解度的实验资料与重建母体斯石英铝+铁含量的对比,推导该泥质片岩的最高变质压力为12-14 GPa, 揭示陆壳岩石可被俯冲到至少大于350Km地幔深度并折返回地表,代表迄今国际已知典型陆壳俯冲/折返最深的确切岩石学记录。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他们还提出大于350km的地幔深度可能是深俯冲陆壳岩石接近其不能折返回地表的深度极限以及陆壳岩石可被俯冲到地幔过渡带深度(410-660km)并在那里参与壳-幔相互作用地球化学演化(诸如成为板内热点或OIB玄武岩的源区)的认识,为理解地球深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不均一性提供了重要新证据。 这项研究采用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尤其是把矿物显微结构的精细显微镜观察与现代高温高压实验结果和多种矿物微区分析测试手段有机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与途径,为今后在其它岩石中识别斯石英是否曾经存在、以及揭示一些特殊矿物显微结构所蕴含的丰富地质信息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在板块构造学说中,一个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驱动机制的问题,最流行的假说为地幔对流。地幔对流说的最主要依据之一是大洋板块向大陆岩石圈的俯冲。但是,大洋板块俯冲到什么深度?对流是局限在上地幔还是整个地幔?这些问题的解决只能靠地球物理资料,

从物理性质看岩石圈也是一个力学边界层,其下方软流圈是一个热边界层。从热力学理论可知,如果位于670km的上下地幔间断面是一个相变面,则相变可以增强地幔对流,这符合全地幔对流假说。但是如果它不是相变面而是物质成分变化的密度间断面,则密度跃变将阻挡地幔对流,把它局限在上地幔,或者使上下地幔分别有各自的对流。因此,地幔对流说可分为全地幔对流说、上地幔对流说及上下地幔分别对流说,它们都想从板块俯冲多深上找依据。在地球科学中证据常比假说重要,因为一条过的硬的证据有可能推翻十个假说。

许多俯冲带的岩石圈已经过详细地球物理调查,发现俯冲板块具有高阻、高波速和高地震品质因数的特征。图是一条典型的横穿东太平洋俯冲带的地球物理剖面。太平洋板块从温哥华岛向北美大陆下方俯冲,俯冲的大洋岩石圈Vp=~,ρ=1000~10000Ω·m。在此板块顶部有一个Vp=和ρ为几十欧姆米的亚层。俯冲板块下方的软流圈Vp=,ρ=100~300Ω·m。这种结构模式反映了在100km深度的范围内,俯冲板块主体是相对冷而干的,但伴随俯冲作用和脱水,在其顶面(大陆岩石圈底部)发生熔融,角闪石、辉长岩及石英榴辉岩在高温高压下析出钙碱玄武岩浆系列。

图展示了横穿汤加海沟的反演地震体波品质因数Q剖面。如图可见,高Q值的俯冲板块一直延伸到670km间断面附近,软流圈对应低Q值。在俯冲板块上方的楔形部位,Q值极低,反映伴随俯冲的上升岩浆活动,图的结果实在太理想了,令人不禁怀疑地震反演时是否加了过强的地质约束。不过总的来说,俯冲板块对应地震体波能量的弱衰减,而它上方楔形带对应强衰减的规律应该是可信的。

在上述关于俯冲带地球物理研究的鼓舞下,多年来科学家们对俯冲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想通过体波的地震层析成像圈定俯冲带的插入范围,尤其是看它们是否穿过670km附近的间断面而进入下地幔。西太平洋有当今世界年龄最老的俯冲带。根据Fukao等人(1992)最新P波层析成像结果,在这里发现反映俯冲板块的高速体插入到670km界面之后,沿此界面平伸加厚(图(a)、(b)。Fukao和Maruyama(1994)等人认为,不仅这种俯冲下去并沿670km间断面的高速体是冷的大洋岩石圈及其积聚物,而且并不位于现代俯冲带下方的高速体(图(c)、(d)也是古老俯冲带在670km间断面附近积聚的结果。一个厚达上百公里的板块下插到670km界面附近,必然伴随有深源地震。在图中所示的斐济—汤加俯冲带,的确多有震源深度超过500km的地震发生,震源最深达700km。就全球而言,深源地震多发生在大洋板块俯冲带向大陆的一侧,最深达720km。深源地震的数据支持了上述高速体反映板块俯冲及其沿670km界面积聚的假说。粗略假定大洋扩张的速率为5cm/a.而俯冲角为45C左右,则在18~19Ma期间板块可俯冲到670km界面附近。东太平洋海沟的俯冲至少已持续了170Ma,因此即使由于局部熔融部分物质呈岩浆上升使大陆增生,仍有大量大洋岩石圈分异的残余积聚在邻近大陆的上地幔底部。这些物质应该是钙碱亏损的地幔岩石。假定原岩为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上地幔的常见岩石),在局部熔融时析出玄武岩浆后留下难熔矿物可能具有较高的波速。同时,持续的俯冲也造成上地幔底部围压的增高,间接地提高波速。因此,我认为此处软流圈下方的高速体不一定全部由“冷”的俯冲板块引起,而与岩石组成也有关系。实际上波速扰动200m/s如果全由温度变化产生,可反映400C的温度差异,经过几千万年的俯冲和积聚之后,设想冷板块在670km深处仍保持“冷”的状态似乎不大合适。

图东西向穿过温哥华岛的波速Vp(a)及地电(b)剖面

显示俯冲板块主体具有高波速和高电阻率的特征,但其顶部有低电阻率的亚层

图过汤加海沟的地震Q值剖面示意图

图地震体波层析成像的四种典型剖面示意图

标明高速体与现代俯冲带和670km间断面的关系

地球科学的发展历史经常与一些令人惊异的新假说分不开,最近,一些地球科学家提出板块穿过中幔圈,一直俯冲到核幔边界,其依据是地震层析图上某些陡立地幔的高速体的存在。Grand等人(1997)发表的横穿过北美纬度30°线的长剖面(图),被作为这种“冷”的板块下插的典型证据,因为Yp和Vs成像的结果比较一致。他们认为,北美大陆下方的这个穿入下地幔的高速体,是1亿年前的Farallon“冷”板块。换句话说,板块俯冲可穿过中幔圈进入地核,与上升的热羽柱形成过地幔的全球垂向物质对流。对于这种极富想像力的新假说,现在还不能过多评价,但就它的论据本身,是值得怀疑的。从第一讲的讨论知,在地幔中,决定波速第一位的参数是成分及压力,其次才是温度,把波速升高与物质变“冷”一一对应起来是没有岩石物理学根据的,再者由层析图显示下地幔波速扰动在士20%的范围内,我们没有理由假设原始地幔形成时是绝对均匀的,其物质成分连1%~2%的横向变化都不存在,而这种变化即可反映为波速升高2%。自然界分形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从小的尺度的测量也许可以推广到大尺度上。在大的结晶岩基上物理调查的结果都证明,位于岩基不同部位采集的岩样的物理参数显现正态分布,其标准差在5%~10%之间。因此,可以推测,中幔圈的岩石波速2%的扰动很可能是正常的,反映出原始地幔形成时物质成分的不均匀性。因此,不应把这种大尺度的高速体与“冷板块”或“冷柱”等同起来,因为高速不一定就“冷”,而且经过1亿年的下插板块到达核幔边界后也不一定仍然是“冷”的。另外,也存在许多否定的论据。例如,板块既然插入下地幔,怎么没有观测到震源深于720km的地震?中幔圈岩石的刚性比岩石圈板块强得多,岩石圈板块怎么能把两千公里厚的中幔圈穿透?岩石圈板块如果真的穿过巨厚中幔圈,必定经过各种化学分异作用而萎缩,会呈现上粗下细的几何形状,为什么波速扰动层析图上呈现的不是这种形状?我们认为,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根据的回答之前,对“冷板块俯冲到幔核边界”的说法还是不要急于赞同为好。此外,根据物理计算揭示,板块驱动力以板块拖曳力为主,它是随深度指数减小的。

板块拖曳力下沉力(slab-pull force)随深度Z的变化可根据以下公式估计。对上地幔,假定板块冷,因而密度比地幔大,产生的负浮力为(Richter and Mckenzie,1978):

后板块地球内部物理学导论

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α为热膨胀系数;ρm为板块底部的密度;T1为地幔温度;L为板块厚度,约为85km;d+L为上地幔厚度(670km),Re为热Reynolds数,正比于Pm、板块的比热及沉降速率。

由此公式计算出,板块拖曳力最大约为(1~2)×1013N/m,其中还包括300~400km深处的橄榄岩—尖晶石结构相变的附加驱动力,它比上涌软流圈在洋脊的推力(计算为2×1012N/m)大一个级次,看起来像是板块俯冲的主要驱动力。另外板块的拖曳力随深度Z指数减小,当接近下地幔时Z=d,有Fsp=0,不再下沉。但是,由于620~670km处为相变过渡带,这时,俯冲板块沿薄弱的边界层继续前冲和积聚是可能发生的。因此Fukao等人层析图中反映的高速体可能与板块俯冲有关。但是,如果说冷板块继续向下俯冲并穿过下地幔,则难以用板块拖曳力来解释。

图沿纬度°横穿北美的体波层析剖面

显示地幔波速相对于全球平均波速的变化。剖面位置示于下方,+号为波速加大,-号为波速减少。此剖面P波和S波速度扰动比较吻合,提供了较可信的层析图

我会先总结一下板块构造学来回答你的问题。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由大陆地壳或海洋地壳的刚性“板块”组成。由于大陆地壳的成分(由什么矿物质/元素组成),它的密度通常小于海洋地壳。这些板块受到下面地幔运动的影响。地幔不是刚性的,但可以随着时间缓慢移动。当地幔移动时,它驱动着板块的运动,当这些板块移动时,它们要么相互碰撞(板块汇聚边界),要么滑过另一个(板块转换边界),要么相互分裂(板块发散边界)。

在汇聚板块边界的情况下,如果一个板块的密度明显低于另一个板块(比如大陆与海洋的碰撞),那么密度较大的板块将被迫移动到密度较小的板块的“下面”。这就形成了俯冲带。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美国西北海岸的胡安·德·福卡板块在美国板块下方的卡斯卡迪亚俯冲带移动。当一个海洋板块与另一个海洋板块碰撞时,也会发生这种情况,比如太平洋板块俯冲到菲律宾海洋板块之下,形成马里亚纳海沟(在那里可以找到海洋的最深点)。当构造板块在洋中脊分离时,新的地壳就产生了。

由于地球没有生长,新地壳或地壳的其他部分一定发生了什么。答案就在大洋中脊所在板块的另一端。板块运动时,它们以两种方式相互碰撞。当大陆板块相遇时,它们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然而,当一个大洋板块与一个大陆板块相遇时,由于其密度大于大陆板块,大洋板块下沉或俯冲到下面,就像下面的图表所示,从而被破坏。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交汇的俯冲带示意图

俯冲板块以大约30度的陡峭角度下沉到地幔中,在它一点一点向下猛拉的过程中引发了地震。随着它的潜没,它也会部分熔化。这些熔化的物质通过上盖板块的地壳上升,形成了一座火山。

当两个大洋板块碰撞时,同样的过程也会发生。老的板块比年轻的板块密度大,所以老的板块俯冲到年轻的板块之下。

与大洋板块-大陆板块碰撞一样,俯冲的板块会融化,但由于它俯冲到其他大洋板块之下,而不是大陆板块之下,它在大陆板块边缘形成了火山岛,而不是火山链(例如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这一岛链被称为“岛弧”。

就像大陆-海洋板块碰撞一样,岛屿弧形成于上冲板块的边缘(可以在上面的地图和图表中看到),与海沟相对,海沟总是由俯冲板块的向下运动形成。岛屿弧的一个例子是太平洋的马里亚纳群岛。太平洋板块向菲律宾板块俯冲的海沟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在月球上行走过的人比去过马里亚纳海沟底部的人还多。

空气密度对冲击波的影响研究论文

得到的解决方案,我们开始的数值积分方程()()从激震前沿(r = 1),并继续向内。分布流变量u =你/你;p = p / p2;p = p / 2得到了球形震惊(我= 2)在给定的瞬间,t / r = 2或4。R的值;钾、G、B作为R = ;k = ;;G = 100(见Pai et al。[1]),B = 1(参见三浦和玻璃[8])和解决方法显示在图1至3。图1显示了在早期阶段的运动(t / r = 2)

(⊙o⊙)…很简单啊,就是一团高速移动的空气啊,也就是一股风。当风的速度密度很大时,会后较强的破坏力。如果是液体或者固体,破坏力更大,比如水刀,陨石

如果是在密闭容器内,空气密度是不随温度变化的。如果不在容器内,空气密度的确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密度越小。空气传播声音的速度不仅取决于空气密度,也和空气中的分子的活跃程度相关。温度越高,分子能量越高,越活跃。

地磁倒转对地磁学研究的影响论文

如果发生地磁翻转,对地球会有什么影响

许多地质学家一致认为在过去的7600万年中,地磁至少反转过171次,因为许多国家已经从地质勘测中查到了地磁反转的证据。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通过铍10分析法,证实了地磁场发生过逆转。地球的北磁极现在是S极,但在100万年以前却是N极。地磁极性倒转的发现,是古地磁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地磁反转是地电流的反向流动造成的。磁极变换和电子运动方向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现象,而这个过程是个耗能的过程,周期逐渐变长显然是不奇怪的,总有一天这个过程会完全终止,而使地球成为一颗没有电磁活动的死行星。乌克兰专家们探测到,地球磁通量数值在最近200年里大大减小,按现有的速度递减,再过1000年地球的磁通量将降至零值。对于人类和所有生物来说,地磁变换是灾难性的.地磁消失后,太阳的各种射线都会直达地表,强烈的辐射会使动植物发生变异生长.当地磁变换后,地内电子回流的速度远远超过挤压时的逃逸速度,而且电流强度也比逃逸电流的强度大得多,这使地磁场的磁通量增加至现阶段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较强的电流和磁场会给地球自转以强大的动力(安培力),地球将以极快的速度自转,地壳会被离心力扯裂,体积将增加至现阶段的数倍甚至数十倍。由于负电场力的减弱,地球在太阳磁场中受到的洛仑兹力将会减弱,磁极反转使地球磁场与太阳磁场相排斥,公转轨道将向日外偏离,它将加入"外行星"的行列,这种现象将维持到下一次磁极变换。

地磁倒转(Geomagnetic reversal)是地球磁极在地质时期中的交替现象。地球磁场看来从150年前就开始走下坡路,磁场的强度至今已经削减了10%~15%,它的衰弱速度最近有增无减。 如果地磁发生倒转,主磁场会变弱乃至消失,然后以相反的极性再出现。之后,指南针指示的方向将颠倒,天上地下的许多事物难免变得面目全非。 磁场倒转会摧毁电网,伤害宇航员和人造卫星,扩大大气臭氧层空洞,将极光反射到赤道,鸟类(主要是候鸟)、鱼类(主要是回游鱼)和其他迁徙动物将因此迷失方向。所幸,虽然有一些人发出世界末日的预言,并称找到了过去磁场倒转和物种灭绝间的联系,专家们说事情还不至于那么恐怖。没人准确知道为什么地磁场要周期性倒转,科学家们认为可能是地核中熔铁流活动的改变导致的。磁场变化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显著表现。那时的科学家通过牵引船后的磁场传感器发现满是岩石的海床出现了奇怪的磁化带。后来人们知道,海底熔岩流在地球磁场的不断倒转中会交替磁化,海床就像一个巨大的录音机,记录发生的一切。陆地上古老火山的岩层中也有同样的记录。 岩石的“记忆”是怎么形成的呢?熔岩流里含有微小的矿物颗粒,它们是无数的指南针或小型磁铁,自由地指向当时的磁场。当熔岩冷却,其中的小指南针就固定在原地,就算磁场改变,它们也不能再移动,专家们称它为古地磁。 古地磁研究表明,地磁场大约每50万年倒转一次,但是以一种随机的方式进行,初期变化模式更是混乱。比如说,在恐龙生活的3500万年里没有发生一次倒转。 地磁场倒转后,其强度又是否会发生变化呢?詹研究员告诉记者:地磁的强度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没有必要担心,因为整个地球磁场是一个弱磁场,现在地表的磁场平均强度只有1高斯。一般地区又往往只有 -高斯。比如北京地区的地磁辐射就只有高斯。而在一个普通磁铁旁边的辐射都有几个或几百高斯,电子加速器边的辐射是几兆高斯,甚至更强。当一个磁铁放在我们身边,也不觉得怎样。即使我们在辐射很大的加速器旁边,也没有明显感觉。所以地磁场这个弱磁场的变化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大影响。

啤酒厂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论文

不好意思,只能给个流程: 年产30万吨啤酒的发酵车间设计 1 每年生产280天 ,成品酒为10度 2定额指标: 原料利用率:98。5% 麦芽水分:5% 大米水分:13% 无水麦芽浸出率:75% 无水大米浸出率:95% 3 各级段损失率: 麦汁冷却澄清损失:热麦汁量的8% 主发酵损失:冷麦汁的2。5% 过滤和罐装损失:啤酒量的3。5% 三,设计任务: 1确定原料配比 2进行方法论证,确定生产方案,生产工艺 3确定原料的配比和生产方案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列出啤酒生产的衡算表 4,进行设备计算:确定发酵罐的体积和高径比,计算其尺寸 5.画出整个发酵车间带控制点的工艺图(CAD 电子文本) 6.画出发酵罐的设备图补充: 第一章、工厂总体设计 说明 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 工厂总平面设计 厂址选择 设计原则 工厂总平面设计 设计原则 说明 第二章啤酒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第三章物料衡算 第三章热量衡算 第四章用水量计算引言 啤酒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矿物盐等物质、每升啤酒的热量可达430卡,相当于6-7枚鸡蛋,0.75升牛奶或50克奶油,被世界营养协会组织列为营养食品,素有“液体面包”之誉。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啤酒中所含各种成份、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具良好的药疗效果,啤酒中酒精含量较低,10度黄啤酒含酒精3%左右,非但对胃和肝脏无损害,而且可平缓地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维生素B1、B6已能维持心脏正常活动,而烟酸则能扩张血管,故它们对心血管系统有益,可加速新陈代谢。 啤酒中的矿物盐,对人体组织细胞的代谢起着调节作用。有利于人体必需水分的摄取吸收,啤酒所含酒花素、既能促进唾液、胃液和胆汁分泌、健胃益脾,又可治疗肺和淋巴结核,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和烧伤者痊愈。贫血患者常饮啤酒,能促进红细胞的生长,增强造血功能。神经衰弱者采用“啤酒疗法”即饭后半小时和睡前各饮啤酒半瓶(约320毫升),30日为一疗程,效果显著。特别是冬季饮用温啤酒,会使人周身发热,祛寒解乏,中、老年人最为适宜。 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然而,我们啤酒业大力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倍,从而我国成了名符其实的啤酒大国。 世界啤酒发展趋势最近,有关行业机构及刊物进行了一项世界啤酒发展趋势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在生活水平较高的西方世界,啤酒市场出现了持续的停滞;而在世界东方,有时却出现增长趋势。在许多工业化国家中,当啤酒的人均消费量停滞甚至降低时,啤酒的需求量和产量在东欧国家和中国却增长了。但是欧洲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啤酒市场,而且人均消费量也最多。根据《Zenithinternationnal》分析,从1993-1999年,世界啤酒产量提高了12%。1999年,世界啤酒产量增长率第一次超过了1990年以来的3%,达到%。据FH(IUT)deGelsnheim研究机构分析,2000年世界啤酒产量为13980万吨。在近20年时间里,世界啤酒人均消费量几乎没有变化;1996年为升;1980年为升;目前、人均消费量接近升,但消费趋势是一直上升的。目前世界啤酒产量年增长250万吨左右。欧洲据《BraUWelt》专业刊物统计,世界人均啤酒消费量前三名的国家为:捷克(163升);爱尔兰(升);德国(升)。据《BarthRePOrt》报道,欧洲1999年的啤酒产量达到4694万吨,增长了33万吨;欧洲2000年啤酒总产量为4718万吨。荷兰是欧洲最大啤酒出口国,官方统计数字为122万吨以上。但要考虑到的是,由于一些国际品牌啤酒通常是以许可证的方式在国外生产,所以未被统计在出口数据中。西欧如同美国一样,啤酒消费量是较高的,但也有所下降。西欧人均啤酒消费量1992年为升,1999年则为升。1992年、西欧啤酒产量接近3247万吨,1999年约为3053万吨。西欧啤酒产量的1/3是德国生产的(1128万吨)。据德国啤酒酿造商联合会统计,德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啤酒厂数量最多的国家,有1270家啤酒厂,而且德国的啤酒品种也最多,有5000种不同品种的啤酒。然而,德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还是有所下降,1999年人均消费量为升。东欧的啤酒业不断地创造新记录。如波兰的啤酒市场在不断增长。1993年波兰人均啤酒消费量为22升;1999年增长至58升;2000年为63升,年增长率为7%-13%。俄罗斯的饮料市场同样飞跃发展,1999年仅啤酒销售量就达到43亿升(增加了27,3%)。但是,俄罗斯人均啤酒消费量刚达到36升。非洲非洲的啤酒市场主要集中在南部。据纽约饮料销售公司报道:非洲啤酒产量只占世界啤酒产量%。但是,非洲在1994-1998年间,啤酒产量的增长超过了16%。据《BarthRePOrt》报道:1997年,51个非洲国家中的47个国家共生产啤酒580万吨。目前,非洲大陆的啤酒产量仅达到615万吨;2000年为618万吨,年增长率润徊在3%左右。因此,非洲啤酒市场是令国外啤酒酿造商关注的市场。世界第四大啤酒酿造公司SAB和纳米比亚啤酒公司占据着非洲的啤酒市场。在非洲南部国家中的关税联合会中SAB占有95%的市场份额。在拥有亿人口的尼日利亚,人均啤酒消费仅升;而在南非啤酒的人均消费为升。东南亚亚洲国家似乎已渡过了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衰退时期。中国是最重要的啤酒市场,中国的啤酒产量已由1998年的1900万吨,上升到2000年的2200万吨左右。在近9年中,中国已取代了德国在世界排名第二的位置。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透露,在2003年,中国啤酒产量将达到2400万一2500万吨。根据BIOS报道,亚洲的啤酒产量1999年已达到3180万吨以上,增长率为5%;2000年亚洲啤酒产量为3640万吨。亚洲第二大啤酒市场是日本。据BIOS报道,日本2000年啤酒产量达到7l0万吨。日本啤酒销售量相对稳定,大约有720万吨左右。日本最大的啤酒酿造商麒麟啤酒公司的专家预测:日本的啤酒和啤酒类饮料的人均消费量目前降低了升,但到2003年将超过升。北美和南美洲美洲饮料市场是个不断扩大的市场。1999年美洲人均啤酒消费量提高了5%。美国1999年的啤酒产量为2365万吨左右,1997年为2277万吨,其产量相当于德国啤酒产量的二倍多。据BIOS报道:美国2000年的啤酒产量为2325万吨。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啤酒酿造商百威啤酒公司,其年生产能力为1150万吨。在南美洲和中美洲,啤酒产量达到2150万吨左右。拉丁美洲的啤酒市场是世界上最巩固的市场;智利被看做是最有销路的国际市场之一。据《Brauwlt》杂志报道:1997年智利人均啤酒消费量仅升。巴西人均啤酒消费量接近50升。在南美,人口在不断增长,但人均啤酒消费量依然低于平均数,因此,南美啤酒业还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啤酒消费市场在中期已趋于饱和。太平洋地区近年来,澳大利亚和大洋州的啤酒产量相对稳定,年产量约216万吨。大洋洲的啤酒市场由活跃在世界啤酒市场上的Foster(富士达)啤酒公司所垄断。 第一章、工厂总体设计 说明 发酵工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部门。在发酵工业建设基本战线上,工厂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工作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是扩大再生产,更新改造原有企业,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原材料,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工厂设计在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可以说在建设项目立项以后,设计前期工作和设计工作就成为建设中的关键,国民经济的发展,发展的效益和速度,都离不开工厂设计工作。 设计工作原则: (1).设计工作要为要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为这个中心服务。 (2).设计工作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要学会查阅文献,收集设计必需的技术基础资料,加强技术经济的分析工作,深入调查,与同类型厂先进技术经济指标做比较,要善于从实际出发去分析研究问题。设计的技术经济指标以达到或超过国内同类型工厂生产实际平均水平为宜。 (3).要解放思想,积极采用新技术,力求设计在技术上具有现实性和先进性,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并根据设备和控制系统在资金和共货可能情况下,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4).设计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体现设计的通用性和独特性想结合的原则,不能千厂一貌。工厂生产规模,产品品种的确定,要适应国民经济的需要,要考虑资金来源,建厂地点,时间,三废综合利用等条件,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5).发酵工厂设计还应考虑采用微生物发酵的工厂的独特要求,既要注意到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又要注意到工厂内车间之间对卫生,无菌,防火等条件的相互影响。另外,食品类发酵工厂,还应贯彻国家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充分体现卫生,优美,流畅,并能让参观者放心的原则。 (6).合计工作必须加强计划性,个阶段工作要有明确的进度。本课题是设计年产30万吨的啤酒厂,其重点是糖化车间的工艺及其关键设备的设计与选型。本课题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设计仔细,面面到位,考虑全面,尽量降低成本 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工厂设计中有明显的政治经济技术的意义。厂址选择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建厂过程中能否以最省的投资费用,按质按量按期完成工厂设计中所提出的各项指标,而且对投产后的长期生产,技术管理和发展远景,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并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有着密切的关系厂址的选择应该作到深思熟虑和严谨从事。 厂址选择原则 厂址选择一般包含地点和场地选择,地点选择就是对所建厂在某地区的方位极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勘察。场地选择就是对所建厂在某地点处的面积大小,场地外型及其潜藏的技术经济性,进行周密的调查,预测,对比分析,作为确定厂的依据。这两个概念选择厂址的一般原则如下: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选择厂址时应当了解所选厂址的方位及其与城镇的关系,周围地段的地理情况和在该处建厂的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 2.地形、地势与地质现代化的发酵工厂,从原料到糖化到发酵到分离提取到精制,包装,是一条流水作业线。车间占地面积较大且多为矩形,因此要求厂址地形及外形整齐为好,最适宜者为矩形,这样,有利于工厂总平面的布置 3.水文要有丰富的水源,包括地表水,深层水(深井水),水库水(雨水),江河水(露天水)及泉水和城市自来水等根据发酵工厂的特点,水质要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包括满足引用水质标准及酿造用水标准,硬水及软化水等。一般深井水及泉水的水量,水温,水质均较适宜;地表水,水库水,江河水的水量大而水质不高;城市自来水来源方便单价个不便宜。使用时要注意合理性与经济性。 4.气象气象资料是工厂总评面布置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厂房设计和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各项: (1).温湿度 (2).降雨量 (3).冬季积雪情况 (4).冰冻期及地层冰冻深度、土壤温度 (5).风玫瑰图及风级表等 (6).最高最低气压及全年平均气压 (二)技术经济条件 1.原料供应与产品销售发酵工业产品品种繁多,原料范围广泛,有农,林,牧,水等天然资源,也有工业产品或副产品。选择厂址时应对原料的产地,供应,运输,储藏及其规格质量,化学成分等技术经济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所选的厂址应尽量接近原料产地,异地原料应保证供应方便,减少运输损失,进厂后须有相应的储备工艺,以保证正常生产,降低原料成本。 2.能源供应 电,热及燃料供应方便是选择厂址的重要原则之一。首先要对厂址与高压电网的距离,电源设备和电压等情况详细了解,以便确定输电方式和厂内变压配电所的位置。 结合而论,厂址选择的原则可归纳为依稀几项: (1)厂址的位置要符合城市规划(供汽、供电、给排水、交通运输、职工文化生活、商业网点……)和微生物发酵工厂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2)厂址的地区要接近原料、燃料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还要接近水源和电源。 (3)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 (4)场地有效利用系数较高,并有远景规划的最终总体布局。 (5)有一定的基建施工条件和投产后的协作条件。 (6)厂址选择要有利于三废处理,保证环境卫生。 说明 要从个方面因素考虑厂址的选择,本设计的工厂选在连云经济开发区,选在郊区的地方,那里地势比较平坦,自然坡度不大,根据调查的资料表明,该地区的地下水丰富,水质符合本设计的工艺要求,并且该地区的工厂不多,特别是没什么大型的工厂,污染情况很轻。本设计所选择的厂址,交通便利,完全可以满足发酵工厂的大运输量问题。 工厂总平面设计 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 (1)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生产流程的要求。 (2)总平面设计应当将占地面积较大的生产主厂房布置在厂区的中心地带,以便其他部门为其配合服务。 (3)总平面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区主风向的影响,以次合理布置各建、构筑厂房及厂区位置。 (4)总平面设计应将人流、货流通道分开,避免交叉。 (5)总平面设计应遵从城市规划的要求。 (6)总平面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规定。

200分太少了,整个设计完成,白天早上七点到晚上二十三点的干,也得设计一周时间!从工艺到工段再到设备选型,还要对重点工段做重点设计,最后还有整厂效益的评估!太多的工作!你要诚心,给个满意的,或许会动动脑袋,当练手了!

因为大自然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平常化工,以及生活用水产生的污水最终会污染当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新的生态问题。

企业就应该在城市的周边地方。企业在城市的周边,特别是在下风口,污染的空气远离人口密集区,造成的伤害小。企业用水量比较大,多使用地下水,所以导致周边地下水的水位下降,远离城市,对地下水的使用压力小。

亚太地区对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

二战以后亚太地区除了美国以外基本沦为废墟,欧洲地区比亚太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冷战当中,西欧和美国的亚洲盟友都得到了美国的帮助,得到了恢复,但亚太地区在市场和原料劳动力等各方都优于欧洲,且中国在八十年代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更加扩大了亚太地区的优势,美国人也更加注重了亚太地区,在亚太地区扩大了投入,但由于各国的利益纷争,尤其是美国于俄罗斯的争端,导致了地区局势不稳定,但他成为世界经贸中心的趋势已经不容更改(纯手打,望采纳)

自由贸易区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原因。古代英国推行贸易自由政策。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经历了几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建立了全球殖民体系,形成了英国支配的世界市场,转而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英国拓展亚洲和非洲市场,要求各国开放贸易和投资市场;1840年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炮舰政策逼迫中国开埠通商;向美国、德国等国家发放出口信贷,鼓励各国购买英国的机车、船舶和设备,对海外投资予以保护。英国于1846年废除《谷物法》,免除农产品进口关税;1853年开放殖民地市场,解散特权贸易公司;1854年废除航海条例,实行航运自由;1859年改革关税制度,逐步取消进口关税,废除出口税;1860年取消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英法两国签订自由通商条约,条约包括航运、投资、贸易等内容,以后又有英意、英荷、英德等自由通商条约,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较之垄断贸易政策,比较容易被各国和殖民地国家接受,以往的不平等贸易增加了平等的成分,各国贸易政策逐步由对抗转向包容,自由贸易成为趋势。当代当代世界经济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很快。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它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全球经济的变动会对其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而应运而生。1、与多边贸易体制相比,区域内国家易于就自由贸易区达成协议并产生实效。同时,现有的自由贸易区大多富有成效,也激发了国家参加自由贸易区。2、就地区或邻近国家而言,自由贸易区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经贸合作的地缘优势。邻近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区具有人员往来与物流便利、语言文化相近、生活习惯类似等多种有利条件。因此,邻近国家和地区间具有的有利条件来扩大和加深经济合作以获得互利双赢的效果,其效果比参加多边贸易体系带来的利益要更明显一些。3、在加入多边合作机制的同时,缔结自由贸易区有利于推动各成员国内的经济结构改革,从而可以借助外力来推进国内改革。4、20世纪90年代一再发生的地区性经济危机的教训,也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地区经济合作的制度化。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证明,在同一地区国家之间,危机蔓延的速度往往更快,相互影响也更为强烈。因此,加强地区内经贸合作不仅有助于防范新的危机,而且也有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由于在世界贸易组织(WTO) 多边框架下达成协议十分困难,现在各国开始积极探索比较容易达成一致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FTA) 形式,其中以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为主要代表,这些经济区都具有一定的排外色彩,对其他国家形成很大的冲击,因此从1998 年末开始,东亚国家也开始摸索建立自由贸易区。比如,韩国已经分别与智利、新加坡、冰岛和东盟签署了FTA 协定,与美国、日本等国的谈判也在进行。日本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墨西哥和菲律宾已经签署了FTA协定,与智利、韩国、东盟的谈判也已启动。但是,东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所签订的FTA 协定数目在世界上还是最少的。 在2002 年之前,我国经济重点主要放在加入WTO 上,近几年对建立自由贸易区开始表现出很高的热情。2003 年6 月和10 月中国大陆分别与香港和澳门地区签署的具有自由贸易区性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 正式实施,可以看作我国自贸区建立正式拉开了帷幕。在此基础上,中国-东盟(ASEAN) 自由贸易区(10 + 1) 也迅速启动,2005年7月《, 中国 - 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之《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2007 年1 月《服务贸易协议》签署。2005 年11 月,中国- 智利自由贸易协定签署。2006 年11 月,中国- 巴基斯坦自贸协定签署。另外,我国与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冰岛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等的自贸区谈判也已经启动或安排。 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G20)先后在北京和布里斯班召开。使得亚太地区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也得到了充分展现,亚太自贸区(FTAAP)进程在本次APEC会议上得以正式启动,APEC各成员批准了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路线图。而已研究亚太自贸区的建立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就非常具有意义。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