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北斗导航国内外研究动态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6:36:04

北斗导航国内外研究动态论文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自主研发的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国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从2011年12月27日就开始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但真正到我们开始用时,估计还有6年。北斗卫星有35颗,5颗是静止轨道卫星,其余的是非静止轨道卫星。从2007年—我国把10颗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北斗导航是我国“九五”项,代号为北斗1号,其方案于1938年提出,至于我国为何要建设北斗导航,是因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的领土和海域,北斗系统在国防上的应用,能使作战效能提高100多倍,作战费效能比提高10倍,能大大提高国防能力和减少国防经济的负担。当然还不仅仅这些,北斗导航将在智能交通,路况信息管理,道路堵塞治理,车辆监控和车辆自主导航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而且在测绘电信,水里,交通,运输,渔业勘探,森林防火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很多人认为由于北斗导航系统没有GPS优良稳定,就不支持北斗的研发。在我看来,北斗的研发是十分有必要的,北斗是我国自己的导航系统,可以自行控制。若长时间应用他国系统,一旦两国敌对,那么研发导航系统的国家就有权屏蔽信号。此时,瘫痪的不仅是交通方面,更严重的是军事方面的损失。另外,北斗也有比其他导航先进的地方。1)“北斗”具有定位和通信双重作用,具备的短信通讯功能就是许多导航系统所不具备的。 2)“北斗”"定位精度20米左右。 3)目前“北斗”终端价格已经趋于美国GPS终端价格。 4).采用接收终端不需铺设地面基站。 5)灾难中心的船只一秒钟就可以发出信息

然而,北斗导航系统将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我看来,是如何在全球市场上生存。比如在智能手机软件市场上搜索北斗导航,并未出现相关信息,而搜索GPS,却有相当多的有关软件,由此看来,就在副产品上,北斗就落后于GPS。没错,北斗缺的不是技术,是应用想象。美国的gps已经尽30年了,当然成熟,稳定,北斗2020年系统才完工,刚出世。壮年与婴儿,不是一个数量级,不可比,但政治,军事,政策,市场的发展北斗是必须的。另外,北斗与GPS的价格也相差甚远。在全球卫星导航市场中,美国的GPS由于开发早,所占份额已超过95%,北斗想要占领市场有一定困难。

那么我们靠什么获得市场?靠我们自己,如果开放度够、经度满足,我们自己的市场就可以。一,在民用方面,北斗汽车导航系统有 *** 支持,这个硬性的条件很靠谱,毕竟国内是很大的市场的,中国汽车市场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比例是很大的一部分。二,研发北斗导航系统的出发点是军事实用价值,开发民用只是一个附加增收渠道而己,军事价值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

平,随后,老师来了,对我们笑着说:“踢得不错!有待提高!”我们听了后,也十分的开心!

这场比赛结束了,但我热爱足球的心却迟迟不能自拔!

2、我与足球的故事征文800字

足球联赛进行中,我们第一场对阵五年级五班,听说五年级五班那个守门员十分厉害,所以这一场球踢起来并不简单,这让我们更加对对方提高警惕,一点也不松弛。

第一场比赛在下午三点半开始了,而在比赛刚进行不久,徐文哲绊倒一个对方一位同学,给对方判了个任意球。任意球位置离我们差不多有十几米,而对我们说这可是一个威胁,结果对方一脚爆射球进了。五年级五班的同学瞬间沸腾了,留给我们的却是沉默。顿时我慌了,想,对方守门员那么厉害,我射了好几脚都没打进,下半场可怎么打啊?

中场休息过后,下半场开始了,一开场,同学们纷纷为我们加油,老师也喊着指导我们跑位,我们渐渐找回了踢球的感觉——我一脚传球,徐文哲接到球往前冲,对方守门员上来,徐文哲斜射攻门。球进了!我们都高兴极了,我们班同学传来“耶!”的喊声,比分扳平了,1比1,我看着蓝天,仿佛胜利就在眼前。

我们踢得更起劲了,对方发中场球,不过这次他们的爆射没有成功,我一脚挡住了,传给了孙家志,孙家志往前跑着,我在他左边跟着,他传给我,我传给了徐文哲,徐文哲并没有辜负我们的希望,一脚挑射,球又进了,我们领先了!2比1!胜利离我们越来越近。

他们再次发了中场,没想到他们依然尝试着中场射门,我,一定要守好门,但是这次,并没有我预料的那样好,他们一射,球又进了。2比2,同学们纷纷低下了头,仿佛就快没有信心,难道胜利就要离我们远去了吗?我对孙家志说:“你也来一脚中场远射!没准就进了。”孙家志说:“好,我试试。”孙家志深吸一口气,我心里也默默地念着:万能的主啊,保佑孙家志进球吧!结果没想到孙家志平常射门仿佛有些歪,但这次踢正了,球进了!3比2。我惊呆了,没想到斗争

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我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基本数据

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定位原理

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维

定位数据。“北斗一号”的这种工作原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

机,因此在体积、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定位精度

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用户容量

北斗导航系统由于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用户设备与地球同步卫星之间不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统的询问信号,还要求用户设备向同步卫星发射

应答信号,这样,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响应频率。因此,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有限的。gps是单向测

距系统,用户设备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定位,因此gps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无限的。生存能力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让我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享受读书的乐趣.书让我们找到一个最好的、最忠实的朋友,它永远不会抛弃你,也不会背叛你.无论我们是在欢乐或痛苦中,还是在寂寞或彷徨时,书总会静静地伴在我的身边,分享我们的喜悦,抚慰我们的心灵.

古人说:“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存全利而无少害者,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书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读书让我告别了平庸.古人有“不读诗,无以言”,今人有“不读书,何以言”的论调.确实是这样,读书可以增长我的见识,丰富我的情感,提高我的阅历,自然也就与平庸绝缘.读书可以让我发觉世界的精彩与生活的美好;

近日,北斗微芯与长沙高新区正式签约,标志着投资额达50亿元的北斗微芯产业应用项目落户麓谷。

此次北斗微芯产业应用项目总投资为5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一站一院三中心”,分别为院士专家工作站、北斗产业发展研究院、国家水电大数据中心、流域地质灾害实时动态监测中心、国家电网快速应急测绘技术保障中心。项目建成运营后,将聚集两院院士、专家学者、教授级高工20多名,营业收入将达到50亿元以上,成为拉动麓谷北斗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北斗微芯将采用卫星、无人机这两大测绘手段,致力于‘大地图’平台的建立、获取、生成和管理,并对水利、电力领域任何所关心的情况进行实时检测,为 *** 和社会大众提供信息发布。”企业负责人介绍:“‘三中心’正是基于此平台提供服务的。此外,院士专家工作站将为湖南吸引众多行业专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将在企业进行孵化。”

因为两人都很喜欢吃辣的食品。

这不,昨天我就和姐姐偷偷摸摸地到麻辣馆去吃牛肉面。 到了面馆,我们立刻点了两碗超辣牛肉面。

没多长时间,服务员就把面端上来了。还没来得及吃,老板娘就催我们付帐。

一向舍不得花钱的姐姐毫不犹豫地拿着钱去柜台结帐。 我一人坐在那里,忽然想到了我们的绰号—麻辣姐妹,我连忙在姐姐的碗里加了一大勺辣椒粉。

以为姐姐会吃得更高兴。不料,姐姐吃了一口后,伸伸舌头,直吐热气,就像一只滑稽的小狗。

已经搞成这样了,她还不罢休。继续吃面,这回更弄得脸红耳赤,嘴巴里差点着火。

我见姐姐这副模样,急忙牵着她的手回家。 回到家,妈妈看到姐姐的样子,就猜到了一半。

我不敢正视妈妈的眼睛,但她却一直盯着我。我吓得直冒冷汗,可还强装若无其事。

好不容易熬到晚饭后,我刚想进房间,却被妈妈叫住了…… 妈妈把我拉到了餐厅,生气地问:“喜欢吃辣食品吗?”我点了点头。“好,那你跟我来。”

妈妈又把我拉到餐桌边,夹给我半根沾满辣粉的香肠。

覆盖范围

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我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基本数据

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定位原理

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己三维

定位数据。“北斗一号”的这种工作原理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用户定位的同时失去了无线电隐蔽性,这在军事上相当不利,另一方面由于设备必须包含发射

机,因此在体积、重量上、价格和功耗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定位精度

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

用户容量

北斗导航系统由于是主动双向测距的询问--应答系统,用户设备与地球同步卫星之间不仅要接收地面中心控制系统的询问信号,还要求用户设备向同步卫星发射

应答信号,这样,系统的用户容量取决于用户允许的信道阻塞率、询问信号速率和用户的响应频率。因此,北斗导航系统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有限的。gps是单向测

距系统,用户设备只要接收导航卫星发出的导航电文即可进行测距定位,因此gps的用户设备容量是无限的。生存能力

所有导航定位卫星系统一样,“北斗一号”基于中心控制系统和卫星的工作,但是“北斗一号”对中心控制系统的依赖性明显要大很多,因为定位解算在那里而不是

由用户设备完成的。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星可以独立运行。而“北斗一号”系统从原理上

排除了这种可能。客观分析

“北斗一号”用户的定位申请要送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解算出用户的三维位置数据之后再发回用户,其间要经过地球静止卫星走一个来回,再加上卫星转发,中心控制系统的处理,时间延迟就更长了,因此对于高速运动体,就加大了定位的误差。

“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其具备的短信通讯功能就是GPS所不具备的。

卫星总结

综上所述,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卫星数量少、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价廉、能实现一定区域的导航定位、通讯等多用途,可满足当前我国陆、海、空运输导航定位的需求。

没看到原文,第一段文字的作用说不清,无非是承上启下,过渡等

又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空气中唤得到星期日的懒惰,我贪婪的吸吮着空气中的芳香,在诗的国度里,寻找梦想。

其实一直很喜欢恬然闲适的山水诗。“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怀着一颗质朴的童心兴致勃勃的访遍大好山河,这就是青莲居士的梦想的吧!不,也许这不算是梦想,它缺少几分霸气、几分责任。

微风轻拂,吹走了几分眷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剑指北寇纵使马革裹尸骨掩黄沙又何妨!将士们披坚执锐,梦想着雄赳赳、气昂昂地将敌人打个落花流水,收复失地。这梦想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怕是今人学不来的。

几多无名小花伸头缩脑,怕是被人遗忘了她们的存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乐此不疲地骑着马,逛遍长安的大街小巷,尽情地书法梦想成真的喜悦。进士及第,一只脚已迈进仕途的康庄大道。可这十年磨一剑,只是为了一是锋芒吗?这梦想像化不开的浓咖啡,少了几分惬意。

路边的杨柳打了几个盹儿,空气中也充斥着沉闷,我要找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梦想?

一边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恬适,一边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一边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然,一边是“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壮志;一边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一边是“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的大气。人生,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又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空气中唤得到星期日的懒惰,我贪婪的吸吮着空气中的芳香,在诗的国度里,寻找梦想。

其实一直很喜欢恬然闲适的山水诗。“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怀着一颗质朴的童心兴致勃勃的访遍大好山河,这就是青莲居士的梦想的吧!不,也许这不算是梦想,它缺少几分霸气、几分责任。

微风轻拂,吹走了几分眷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剑指北寇纵使马革裹尸骨掩黄沙又何妨!将士们披坚执锐,梦想着雄赳赳、气昂昂地将敌人打个落花流水,收复失地。这梦想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怕是今人学不来的。

几多无名小花伸头缩脑,怕是被人遗忘了她们的存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乐此不疲地骑着马,逛遍长安的大街小巷,尽情地书法梦想成真的喜悦。

进士及第,一只脚已迈进仕途的康庄大道。可这十年磨一剑,只是为了一是锋芒吗?这梦想像化不开的浓咖啡,少了几分惬意。

路边的杨柳打了几个盹儿,空气中也充斥着沉闷,我要找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梦想?一边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恬适,一边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一边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然,一边是“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壮志;一边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一边是“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的大气。人生,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有天晚上,天气特别晴朗,看不见一丝云彩。满天的星星都在我眼前,仿佛我就是一个宇航员正在太空漫步。我正陶醉在这美妙的幻想中时,忽然听见别人在喊:“看,北斗七星!”北斗七星?这个名字我以前只在关于大熊星座的神话中听说过,知道它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但没有亲眼看过。这时听见别人一喊,反而脑子里充满了疑问:北斗七星在哪儿?它是什么样子呢……

我把我的疑问告诉了妈妈,妈妈便蹲下来从我的角度指给我看。妈妈告诉我:“北斗七星是由七颗星组成的,它的形状像一把勺子,而且它还是个星座。”我一边耳朵听着妈妈的解说,一边眼睛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心里还想着她所说的形状去找,我终于找到了北斗七星。在我看到北斗七星的时候,却感到了微微的失望和自豪。失望的是当时没看出大熊星座,自豪的是我亲眼看见了很多人只听说过而没有看见过的北斗七星!

北斗闪耀世界

——写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之际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

“我究竟在地球上的什么地方?”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用各种方法寻找答案。

最早,人们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接着,人们又发明了无线电、雷达……

直到有一天,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出现,才让这个问题变得相对简单。

历史 ,将永远铭记这一刻——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看着卫星搭乘长征火箭呼啸升空,观礼台上响起一片欢呼声、喝彩声。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欢呼与高歌!为了这一刻,北斗人付出了太多,中国付出了太多。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星座 部署提前半年完成。中国北斗开始以全新姿态闪耀世界。

回望中国北斗发展之路,并不是只有这一刻值得铭记!

从“一颗星”到“满天星”,在这中间,是一个又一个由决心与勇气、创新与高效连缀而成的高光时刻,是一段恢宏磅礴的“中国 星座 ”建造史,是一个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铿锵步伐。

双星定位,“人才 星座 ”辉映北斗 星座

“点火!”“起飞!”

顷刻间,地动山摇,火光冲天。

2000年10月3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近300吨重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喷射出熊熊烈焰,托举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飞向太空。

仅仅50天之后,我国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顺利进入地球同步轨道。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

从这一天起,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一段 历史 ,回首再看时,往往对它的认知会更加客观与清晰。

1994年,当北斗一号系统工作启动建设时,美国的GPS已在一年前完成了24颗卫星的在轨组网;苏联的“格洛纳斯”(GLONASS)卫星导航系统也在1993年正式启用。很明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起步已经落后于欧美。

从零起步,6年时间,“北斗”问天,速度惊人。

这一辉煌成果的背后,凝聚着太多中国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埋首攻关;多少次跌倒失败,他们振臂重来。

可以说,正是因为我国先有了地面上的“人才 星座 ”,中国自主导航系统建设才迎来一场又一场“及时雨”,并最终有了太空中的北斗 星座 。

拂去岁月的尘埃,人们会发现,北斗研制进程中有很多重要节点值得回味,这些节点的出现通常与一些人息息相关。

在1983年,以“863”计划的倡导者之一陈芳允院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创造性地提出“双星定位”理论,即仅用两颗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就可以覆盖很大区域,对地面目标和海上移动物体进行定位导航,且有通信功能。

不了解当时 历史 背景的人,可能无法体会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

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启动北斗系统建设。

20世纪90年代,中国科学家们深刻认识到,发展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已经刻不容缓。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时代背景下,“双星定位”理论的提出与成功实践,蹚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研制之路。

对北斗系统的建设发展来说,能够花小钱、办大事的“双星定位”理论不啻于一场“及时雨”。

从理论到上天运行,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有多难?参加过攻关的工程师们有个形象的比喻:“简直比登天还难。”

然而,这比登天还难的工程,在中国科研人员的手中如期实现。在国家规划的框架下,每位科研人员把自己变成了“天梯”的一根根横木,托举起第一代北斗系统。

时任北斗导航卫星总体设计师、现任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谢军这样说:“时代选择了我,责任选择了我,所以我决不能怠慢,必须玩命干。”

这不单单是谢军一个人的心声,更是参与北斗系统研发任务所有科研人员的拼搏状态。

迎头追赶,北斗二号见证创新密集能量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2007年4月14日至2012年10月25日,短短5年多时间,中国航天人将16颗北斗卫星“挂”在太空中。由此,中国北斗发展历程中又竖起一个具有 历史 意义的闪光里程碑——北斗二号系统建成。

2012年10月27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

系统定位精度由平面25米、高程30米提高到平面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由米/秒提高到米/秒。

5年多时间,北斗系统实现了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的跨越,且继承了北斗一号系统的短报文通信功能“独门绝技”。

卫星密集发射、系统快速建成的背后,是相关技术上的密集自主创新和系统功能上的不断迭代升级。每一个重大节点的跨越,中间都曾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

北斗系统启动建设的那一天起,就不得不直面国外技术封锁等严峻局面。

人们不会忘记,面对这一局面,身为北斗导航频率设计和国际协调首席专家的谭述森院士,创造性提出卫星导航信号兼容性评估准则,证明了北斗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频率重叠时互不影响,赢得频率共用的“世界共识”,为国家争取到宝贵的频率资源。

人们也不会忘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测控技术部研究员李恒年所带团队主动领衔“多星共位控制技术”和“双星共位地面控制实施方案及预警分析”两项重大课题研究,成功解决了双星非同步控制的安全隔离和互不干扰问题……

在北斗二号系统建设过程中,这种自主创新密集呈现,展现出令世人惊叹的巨大能量。

区域混合导航 星座 构建、高精度时空基准建立……一条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被北斗工程建设者靠着自主创新踏平坎坷,成为大道,不断向着梦想的实现延伸。

2007年4月,我国北斗二号首颗试验卫星入轨后,遭遇大功率复杂电磁干扰。如果干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即将组网的10多颗卫星,发射计划将无限期推迟,而已发射的卫星也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有多少次失败,就有多少次站起。一个月后问题得到解决。

王飞雪团队拿出了具有超强抗干扰能力的卫星载荷,将我国北斗卫星抗干扰能力整整提高了1000倍。

在此前后,王飞雪团队还破解了体制、编码等一系列核心难题,攻克了卫星导航领域的数十项关键技术。

他们设想着把自己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思想的电波不停地在星地之间交换,努力捕捉创新的灵光,寻找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突破!突破!在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上的突破,让我国北斗科研团队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创新!创新!一连串事半功倍的实践,让“自主创新”成为北斗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拥抱世界,向着梦想继续奔跑

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的成果来证明。这些成果,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毫无疑问,北斗系统已成为中国最闪亮的国家“名片”之一。

随着2018年11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 星座 部署完成。

同年12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冉承其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已完成建设,于当日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至此,北斗系统开始真正具备全球视野。世界在卫星导航应用领域也多了一个选择——中国的北斗。

全球视野,来自全球胸怀。

回顾北斗系统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从我国开始自行研制国产卫星导航系统那天起,就把目光投向了全球。

第一步,北斗一号系统,于2000年建成;第二步,北斗二号系统,于2004年启动,2012年建成;第三步,覆盖全球、高精度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20年建成。

如今,经过几代工程建设者20多年的不懈努力,北斗系统走完了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用40年才走完的建设发展历程——

首创3种不同轨道构成的混合 星座 ,以及独具特色的短报文通信和星间链路,实现了星星互联、星地互联;系统集定位导航授时、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地基增强等功能于一体。

在此过程中,北斗人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在2019年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冉承其这样说:多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并履行国际义务,举办两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大会,主动承担联合国卫星导航教育培训,深度参与国际民航、国际海事、移动通信、国际电工等国际组织的相关卫星导航标准制定,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简要介绍的背后,是北斗科研工作者做出的大量工作。

“我们常说,北斗是‘五千万’工程,调动了千军万马,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千辛万苦,要走进千家万户,将造福千秋万代。”北斗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介绍说。

人们可能还记得,2018年9月我国发射的北斗三号系统第13、14颗组网卫星上,就装载了国际搜救载荷,开始为全球用户提供遇险报警及定位服务。

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就开始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基本导航服务。

在此之前,北斗二号系统已开始为东南亚、阿拉伯地区一些国家提供服务,并与俄罗斯签署《中俄卫星导航芯片联合设计中心谅解备忘录》。

绝不因为困难多而降低标准,这是工程建设者在长期实践 探索 中磨炼出的一股精气神。他们精益求精的步伐从来没有停止过。

北斗三号卫星星载氢原子钟,每天时钟误差小于纳秒,累计600万年误差1秒,可以连续无缝、不间断工作,使北斗系统运行更稳定。

北斗三号系统的进步何止这一点。

与北斗二号系统相比,它增加了全球搜索救援等新功能,能播发更优质的导航信号;在全面兼容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基础上,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卫星设计寿命由8年提升至10-12年,关键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

正因如此,北斗系统才有了服务世界的水平与底气。

如今,我国形成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北斗产业链,已在国家关键行业和重点领域标配化使用,在大众消费领域规模化应用。

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通信时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北斗系统正深深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 效益。

这种巨变,也昭示着中国北斗服务世界的质量标准与广阔前景。

2035年前,还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北斗将以更强的功能、更优的性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中国贡献。

这是中国的承诺,也是北斗人新的出征号角。

当人们有意或者无意地享受着中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各种优质服务时,北斗人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未来,北斗星光将更加璀璨!

论文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在写之前、或者说是查找相关文献之前,你需要明确这样几个问题:

(1)研究所属的领域或者其他领域,这个问题已经知道多少;

(2)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

(3)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

(4)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

因此文献综述部分,是有一个内在逻辑的。你需要遵循以下步骤:

1、了解前人已经提出的问题

通过对研究课题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了解前人在研究课题方面提出了哪些问题。一般地,对于任何研究主题,都或多或少有前人涉及过,都会提出若干观点,为论文写作或者研究提供启发。

2、明确前人解决了哪些问题

了解前人解决了什么?解决到什么程度?这是文献综述所要解决的第二大议题。

3、那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在进行文献研究时,也可以注意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研究前人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对研究者产生借鉴启发作用。作为硕士研究者,可以尝试在相同的背景下模仿其研究方法,常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案例研究、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演绎推理等。

4、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这个部分就可以表现出你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

通过文献综述的研究,找出前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是文献研究时需要得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找到某一研究主题前人尚未研究的方面和内容,作为论文研究的依据。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思路,构思怎样进行研究。

5、探讨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这个部分就需要简要说明你接下来的研究工作)

当然,在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时候你不需要长篇大论,或者把关注的学科写成一篇非常全面的历史纪录。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前人的研究进行排除筛选。

以上内容就是青藤小编关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怎么写的相关分享,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毕业论文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在本平台进行查看哦!

论文国内外研究现状写法如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国内外研究现状是什么,其实通俗来说,就是国内和国外对于一个研究对象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是国家层面上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也可以是权威学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

所以很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两种写法,要不就是从相关部门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或者就是从学者对于相关研究现状的研究来写。

正常来说,国内外研究现状都需要大家去阅读大量的文献,然后总结学者的主要观点,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技巧,可以直接从一篇文章的摘要看出来,一个学者的研究观点主要集中在哪些,这样的话,即便你不完整的阅读文章,也能知道文章的主要观点。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直接从硕士论文里面去摘抄,大家可以找一些和自己题目一样,或者是关键词一样的硕士论文,我们在里面摘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且将这个话改成自己的意思,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

但是注意标注引用的时候,一定要找到最根本的文章,而不是你参考的这篇硕士论文。找文献去哪里,中文的话我们可以从百度学术或者是知网里面直接观看,主要就是看一篇文章的摘要,因为主要观点都在摘要里。

英文的话,之前有提过从谷歌学术去搜索关键词,就能找到很多的国外文献,这里要注意,查找国外文献的关键词,一定要翻译成英文,如果是中文的话,是没办法识别的,然后只需要把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成中文,再去进行总结就可以了。

北斗导航论文答辩

写作思路:把你对梦想的看法写下来。

1910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考察中牺牲,后来有人发现了他和两个同伴的遗体,在他的身边还有16公斤岩石样本。当时他们的帐篷离最近的补给站仅20公里,如果斯科特不携带着16公斤样本,那他和同伴就不一定会死——可他在生命与科研成果的选择中宁愿死去,也要保留这一批珍贵的样本。

斯科特身上体现出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类精神的集合。首先,科学精神中最主要的应是实干精神。为我们所熟知的大科学家大多都是实干家。黄大年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战略科学家,心怀“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

什么职务也不要,却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带领团队研究了70多个核潜艇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逐个验证,最后亲自随潜艇下潜,不以为苦,却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华章。以上这些案例就是科学家实干精神的完美诠释。

其次,科学精神中也有质疑精神。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就对先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当时他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做这种无意义的研究,因为当时亚里士多德是大家公认的学术权威。但伽利略却通过完整的实验和推理,向众人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正是这种质疑精神,指引我们在追寻真理的航道上不断修正方向。

最后,科学精神还应包含献身精神。著名天文学家布鲁诺,对当时在教会中所流行的地心说产生了质疑,通过观察,他发现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

但他的“太阳中心说”却触犯了教皇的利益。面对教皇的迫害和威胁,布鲁诺没有屈服,最终被火烧死。哥白尼燃烧了自己,却点亮了现代天文学发展的路。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离不开无数科学先烈用身体和鲜血铺成的路。

斯科特牺牲了,但他血液里流淌的科学精神,经过百年的沉淀,反而愈久弥新。勇于实践,付诸行动;大胆思考,大胆质疑;甘心投身到科学事业,不惜奉献。

在这些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无数像斯科特一样的科学家,不仅推动了科学事业的进步,更推动了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前行。愿你我一道,向这些科学家学习,为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系统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中国以后生产定位服务设备的产商,都将会提供对GPS和北斗系统的支持,会提高定位的精确度。而北斗系统特有的短报文服务功能将收费,这个功能的实用性还有待观察。 2011年12月27日起,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四大功能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 现在可以达到一次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信息。目前在远洋航行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 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 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每小时540000户。北斗系统在国防上的应用,能使作战效能提高100-1000倍,作战费效比提高10-50倍,大大提高国防能力和减少国防经济的负担。 北斗将在智能交通、路况信息管理、道路堵塞治理、车辆监控和车辆自主导航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配上接收机的话,可以准确地知道他的位置,并告诉公安系统包括监护者,从而实现实时监控。军用功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军事功能与GPS类似,如:飞机、导弹、水面舰艇和潜艇的定位导航;弹道导弹机动发射车、自行火炮与多管火箭发射车等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以缩短反应时间;人员搜救、水上排雷定位等。 这项功能用在军事上,意味着可主动进行各级部队的定位,也就是说大陆各级部队一旦配备“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除了可供自身定位导航外,高层指挥部也可随时通过“北斗”系统掌握部队位置,并传递相关命令,对任务的执行有相当大的助益。换言之,大陆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执行部队指挥与管制及战场管理。民用功能个人位置服务 当你进入不熟悉的地方时,你可以使用装有北斗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的手机或车载卫星导航装置找到你要走的路线。 气象应用 北斗导航卫星气象应用的开展,可以促进我国天气分析和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监测和预测,也可以提高空间天气预警业务水平,提升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 除此之外,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气象应用对推动北斗导航卫星创新应用和产业拓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道路交通管理 卫星导航将有利于减缓交通阻塞,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卫星导航接收机和数据发射机,车辆的位置信息就能在几秒钟内自动转发到中心站。这些位置信息可用于道路交通管理。 铁路智能交通 卫星导航将促进传统运输方式实现升级与转型。例如,在铁路运输领域,通过安装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极大缩短列车行驶间隔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有效提高运输效率。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提供高可靠、高精度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促进铁路交通的现代化,实现传统调度向智能交通管理的转型。 海运和水运 海运和水运是全世界最广泛的运输方式之一,也是卫星导航最早应用的领域之一。目前在世界各大洋和江河湖泊行驶的各类船舶大多都安装了卫星导航终端设备,使海上和水路运输更为高效和安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为水上航行船舶提供导航定位和安全保障。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将支持各种新型服务的开发。 航空运输 当飞机在机场跑道着陆时,最基本的要求是确保飞机相互间的安全距离。利用卫星导航精确定位与测速的优势,可实时确定飞机的瞬时位置,有效减小飞机之间的安全距离,甚至在大雾天气情况下,可以实现自动盲降,极大提高飞行安全和机场运营效率。通过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有效结合,将为航空运输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应急救援 卫星导航已广泛用于沙漠、山区、海洋等人烟稀少地区的搜索救援。在发生地震、洪灾等重大灾害时,救援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了解灾情并迅速到达救援地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通过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大大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上面都说了,可以在科研、国防和民用领域应用,我补充一点,国防领域仅限于地区冲突和防止战争。因为其几乎没有自卫能力,21世纪,大国开战首先必是瘫痪卫星导航和通讯系统,而且双方都有可能具有瘫痪对付卫星的能力。到时候战争方式是否会回到20世纪40年代我不好说,但必须注意这玩意不是绝对可靠的。

第一,国家安全建立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避免在将来的战争中受制于人,同时我们还有了同样的手段可以反制敌人。(导弹要导航,行军要定位,还得知道哪可以躲,哪可以藏,敌人躲在哪,这都要靠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果我们用别人的,不自己开发,那将来打起仗来,敌人不给我们用他的系统我们该怎么办,或者敌人给我用,但是给我们提供错误虚假信息怎么办,我们信息泄露了怎么办?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有了自己的系统之后,我们就可以打敌人了,这样敌人在开战之前也要想一想后果了。所以说,为了国家安全,我们要建立这个)第二,经济效益他每年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我们省去原来用来引进国外系统的巨额资金。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系统以低价服务国内用户,可以让更多行业部门应用上这种高科技设备,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物质财富。还有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我们的系统,投放到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赚取外汇。第三,技术储备科学技术的发展永不止步,我们发展了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我们就有了相应的技术储备,也就意味着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了这些技术储备,我们就可以在将来的新的一轮科技大潮中抢占制高点,引领世界,而不是总像这三百年以来一样被西方人牵着鼻子走。总有一天,我们要回复汉唐,重新成为全世界的领头羊。

北斗导航的毕业论文

北斗领航梦想作文

又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空气中唤得到星期日的懒惰,我贪婪地吸吮着空气中的芳香,在诗的国度里,寻找梦想。其实一直很喜欢恬然闲适的山水诗。”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怀着一颗质朴的童心兴致勃勃的访遍大好山河,这就是青莲居士的梦想的吧!不,也许这不算是梦想,它缺少几分霸气责任。微风轻拂,吹走了几分眷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剑指北寇纵使马革裹尸骨掩黄沙又何妨!将士们披坚执锐,梦想着雄赳赳、气昂昂地将敌人打个落花流水,收复失地。这梦想打着深深的时代烙印,怕是今人学不来的。几多无名小花伸头缩脑,怕是被人遗忘了她们的存在。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乐此不疲地骑着马,逛遍长安的大街小巷,尽情地书法梦想成真的喜悦。进士及第,一只脚已迈进仕途的康庄大道。可这十年磨一剑,只是为了一是锋芒吗?这梦想像化不开的浓咖啡,少了几分惬意。

路边的杨柳打了几个盹儿,空气中也充斥着沉闷,我要找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梦想?一边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恬适,一边是“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迈。

一边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然,一边是“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壮志;一边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洒脱,一边是“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的大气。人生,到底应该何去何从?

写作技巧

1、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半个多世纪以来,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下面我将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历史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并简要介绍中国在航天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 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 经过51年的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已经形成了六个能力——进入空间的能力、卫星研制能力、载人航天能力、深空探测能力、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以及卫星应用能力。 1、进入空间的能力 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具备了吨的近地轨道、吨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能够发射世界上绝大多数商业卫星。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火箭已经连续60次发射成功。 至今,长征火箭进行了102次飞行,将87颗国产卫星和6艘飞船、28颗国外商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前50次发射用了28年,后50次仅用了9年并且全部发射成功。未来我们将迎来新一轮高密度发射。 2、卫星研制与运行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个卫星系列。在通信卫星方面:1984年,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发射成功,此后我们先后发射了东方红二号甲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三号中等通信容量的广播卫星。今年,我们用东方红四号(DFH-4)大型静止轨道卫星平台,为尼日利亚成功研制并在发射了大容量通信卫星。东方红四号平台设计寿命15年,输出功率 KW,适用于大容量通信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等。它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卫星研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遥感卫星方面: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们已经形成了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海洋卫星等三个遥感卫星系列。 ——气象卫星: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发射了首颗“风云1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90年代发射了“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两种气象卫星均实现了稳定的业务化应用,并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业务应用卫星序列。 ——地球资源卫星: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巴西合作开发了第一代中巴“资源1号”卫星,之后我们自行研制了第二代中国“资源二号”卫星,获得了更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这些卫星均已实现业务化运行,广泛用于经济建设的各领域。 ——海洋卫星:进入21世纪,我们先后发射了海洋-1A和1B两颗海洋探测与监测卫星,用于海洋污染监测,海冰预报,海岸带特征调查、海洋资源探测等。两颗卫星获取的海洋基础信息在发展我国海洋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返回式卫星方面:从1975年至今,我们成功发射和回收了5种类型、21颗返回式卫星。利用返回式卫星,我们开展了资源调查、地图测绘、地质调查等遥感应用,并为国内外用户进行了100多项微重力和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材料、生命科学实验,以及农作物种子搭载试验等。 在导航卫星方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采用双星定位技术和较少的资金投入,自主研制、建设了第一代“北斗”区域导航卫星系统。这一系统已具备了在中国及周边地区范围内的定位、授时功能,可提供区域性全天候导航定位服务。 在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方面:40多年来先后发射了10颗科学技术试验类卫星,形成了科学试验卫星系列。这些卫星在空间环境探测、空间科学试验和新技术试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今,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未来,中国航天器的发射数量将大大增加,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 3、载人航天的能力 1999年月11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5号飞船圆满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标志着中国独立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2005年10月12~17日,两名航天员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 神舟飞船采用了三舱一段结构,两对太阳电池翼构型,升力控制返回和圆顶降落伞回收方案,飞船轨道舱兼具生活舱,可驻留轨道数月开展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从神舟二号到五号,四个轨道舱的上百种仪器进行了对地观测、空间科学实验。这项工程形成了1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方法。 4、深空探测的能力 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是中国向深空探测迈出的第一步。这一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在第一阶段,发射在月球200公里轨道运行的月球卫星——嫦娥1号,它的任务是拍摄月表三维照片,分析月球上多种元素的分布,探测月壤厚度,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嫦娥1号已进入发射准备阶段,计划2007年10月发射,在轨运行一年。完成第一阶段工程后,将实施第二、第三阶段工程。 5、航天基础与保障能力 ——经过51年的发展,中国航天已具备较强的设计能力、加工制造能力、完备的测试和试验能力、可靠的发射能力、有效的测控管理能力,形成了较完整的航天工业体系 ——在发射场方面,建设了酒泉、西昌和太原发三个射场。为配合新一代运载火箭计划,正在论证在海南建设新的发射场。 ——在测控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国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区的航天测控网,基本满足了航天活动的测控需要。 ——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领域,也建成了配套的专业工程体系。 6.空间应用能力 几十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空间应用的能力。例如:通信卫星承担了几十套电视节目、30路对外广播和8000多部卫星电话的传输任务,使电视人口覆盖率由68%增加到90%以上,全国500多个大中城市开通了长途自动拨号电话,基本改变了新疆、青海、云南、贵州等边远地区及海防海岛收视难、通信难的状况。政府利用“村村通”卫星直播平台,解决了全国10万个行政村的电视覆盖盲点。依靠通信卫星电视广播网播出教育节目,使3千多万人接受了大中专电视教育,远程教育网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已达200多万人,现有1600多万人在校学习。卫星遥感已在我国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海洋、环保、区域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卫星遥感对洪水、干旱、台风、地震、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进行预报和评估,每年减少数百亿元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中国进行了300多种农作物种子卫星搭载试验,完成了50多个品系大面积种植推广,经过太空育种的种子,可比原有品种增产10%-20%。利用空间微重力的特殊环境,获得了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掌握了有应用前景的空间生物制药技术和方法。 二、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 去年10月,中国政府发布了《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描述了未来五年及较长一个时期,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重点实施下面五项重大工程。 一是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等重大关键技术,为建立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有人照料、长期在轨飞行的空间实验室奠定基础。2008年我们将发射神舟七号飞船,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 二是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1号”后,将实施探月工程第二、第三阶段计划,2013年左右,完成月面软着陆探测;在2020年前,发射小型采样返回舱,采集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进行深入研究。 三是启动并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将在天基、近空间、空基不同层次进行大气、陆地、海洋的综合观测,形成全天候、全天时、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能力,并可根据需要对特定地区进行高精度观测,满足立体观测和高分辨率观测的需要。 四是完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自主研制并建成12颗卫星组成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由30多颗不同轨道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获得高精度授时和用户位置报告能力。 五是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和大推力的运载火箭。使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从吨提高到25吨,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从吨提高到14吨。新型火箭预计在2013年左右投入使用。 三、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力做贡献 和平利用外层空间,造福全人类,是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坚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是我们开展航天合作的原则。目前,我国与俄罗斯、欧洲空间局等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航天合作关系,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双边、区域、多边以及商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广泛空间合作。例如,我国已为国外客户成功发射28颗卫星;我国与巴西成功研制了中巴资源卫星;我国参加了欧洲伽俐略导航卫星项目,并与欧洲成功实施了双星探测项目。今年中国航天局与俄罗斯航天局签署了中俄火星探测合作协议。我们还为尼日利亚研制和发射了大容量通信卫星。作为重要的航天国家,中国加入了多个国际航天组织,并在联合国及有关组织的外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语 过去五十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未来十五年,中国航天事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充满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航天将进入更快发展的新时期。太空属于人类,航天需要合作。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共同推进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力量!

写作思路:把你对梦想的看法写下来。

1910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考察中牺牲,后来有人发现了他和两个同伴的遗体,在他的身边还有16公斤岩石样本。当时他们的帐篷离最近的补给站仅20公里,如果斯科特不携带着16公斤样本,那他和同伴就不一定会死——可他在生命与科研成果的选择中宁愿死去,也要保留这一批珍贵的样本。

斯科特身上体现出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类精神的集合。首先,科学精神中最主要的应是实干精神。为我们所熟知的大科学家大多都是实干家。黄大年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和战略科学家,心怀“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

什么职务也不要,却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带领团队研究了70多个核潜艇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逐个验证,最后亲自随潜艇下潜,不以为苦,却写下“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华章。以上这些案例就是科学家实干精神的完美诠释。

其次,科学精神中也有质疑精神。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就对先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当时他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做这种无意义的研究,因为当时亚里士多德是大家公认的学术权威。但伽利略却通过完整的实验和推理,向众人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正是这种质疑精神,指引我们在追寻真理的航道上不断修正方向。

最后,科学精神还应包含献身精神。著名天文学家布鲁诺,对当时在教会中所流行的地心说产生了质疑,通过观察,他发现了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

但他的“太阳中心说”却触犯了教皇的利益。面对教皇的迫害和威胁,布鲁诺没有屈服,最终被火烧死。哥白尼燃烧了自己,却点亮了现代天文学发展的路。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离不开无数科学先烈用身体和鲜血铺成的路。

斯科特牺牲了,但他血液里流淌的科学精神,经过百年的沉淀,反而愈久弥新。勇于实践,付诸行动;大胆思考,大胆质疑;甘心投身到科学事业,不惜奉献。

在这些科学精神的指引下,无数像斯科特一样的科学家,不仅推动了科学事业的进步,更推动了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前行。愿你我一道,向这些科学家学习,为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她过得非常好,她的事业发展的非常不错,赚了很多钱,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生活得非常开心幸福。

叶圣陶论文研究国内外动态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0.28~.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省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的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音lù)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至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 于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为我国 语文教学、科研也发表过很多精辟见解,论著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189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12年毕业于苏州公立草桥中学。他曾先后执教于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中国公学、杭州第一师范学校、北京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校。叶圣陶曾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编辑《文学研究会丛书》。“四·一二”事变后,主编《小说月报》。与此同时,叶圣陶还担任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参与编写或主编《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八百课》以及课外读物《文心》等。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邀请,由上海经香港辗转到达已解放的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并参加新政协筹备会。1949年7月叶圣陶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建国后,叶圣陶曾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叶圣陶曾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他还是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叶圣陶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解放前,他曾发表许多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小说、散文、新诗、童话等。如我国第一个童话集《稻草人》,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叶圣陶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为我国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出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和书简。他很早就进行教育改革的尝试,提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提倡引导与启发,主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另外,他对促进汉语语言的规范化、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工作,见解独到,贡献巨大。 叶圣陶从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所编辑的大量书籍、杂志和课本,都体现了处处为读者着想的特点。他特别注重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态度诚挚,工作极端认真。他热情地帮助和扶植新作者,许多成名作家的处女作,是经过他的手发表的,并写了不少对新人新作的评价,对他们给予鼓励和推荐。建国后,他先后出版过《叶圣陶文集》、《叶圣陶选集》、《叶圣陶小说集》等。 叶圣陶(1894.10.28~.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省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的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音lù)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至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 于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 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 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为我国 语文教学、科研也发表过很多精辟见解,论著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回答者:吴田田 - 天下兵马大都督 十八级 12-28 18:05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早年试验新式教学。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小说月报》,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建国后任出版、教育、文史等部门领导。在许多读者心目中,叶圣陶只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及教育家,事实上,他的小说非常出色,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宇慧) 生平:叶圣陶原名时绍钩,生于江苏苏州。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用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1923-193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1930中转到开明书店当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举家内迁,曾在乐山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到成都主持开明书店编务。 1946年返回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叶圣陶主要作品集目录 《叶圣陶文集》(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10月版。 【短篇小说集】 《膜》,商务印书馆1922年3月版。 《火灾》,商务印书馆 1923年11月版。 《线下》,商务印书馆 1925年10月版。 《城中》,上海文学周报社1926年7月版。 《未厌集》,商务印书馆1929年6月版。 《四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8月版。 【长篇小说】 《倪焕之》,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8月版。 【散文集】 《脚步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1年9月版。 《未厌居习作》,上海开明书局1935年12月版。 《西川集》,重庆文光书局1945年1月版。 《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诗集】 《存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8月版。童话: 《稻草人》,商务印书馆1923年11月版。 《古代英雄的石象》,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6月版。 【理论】 《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月版。 【教育论著】

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1894.10.28~.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省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的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音lù)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至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 于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为我国 语文教学、科研也发表过很多精辟见解,论著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189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12年毕业于苏州公立草桥中学。他曾先后执教于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中国公学、杭州第一师范学校、北京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校。叶圣陶曾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编辑《文学研究会丛书》。“四·一二”事变后,主编《小说月报》。与此同时,叶圣陶还担任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参与编写或主编《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八百课》以及课外读物《文心》等。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邀请,由上海经香港辗转到达已解放的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并参加新政协筹备会。1949年7月叶圣陶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建国后,叶圣陶曾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叶圣陶曾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他还是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叶圣陶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解放前,他曾发表许多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小说、散文、新诗、童话等。如我国第一个童话集《稻草人》,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叶圣陶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为我国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出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和书简。他很早就进行教育改革的尝试,提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提倡引导与启发,主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另外,他对促进汉语语言的规范化、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工作,见解独到,贡献巨大。 叶圣陶从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所编辑的大量书籍、杂志和课本,都体现了处处为读者着想的特点。他特别注重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态度诚挚,工作极端认真。他热情地帮助和扶植新作者,许多成名作家的处女作,是经过他的手发表的,并写了不少对新人新作的评价,对他们给予鼓励和推荐。建国后,他先后出版过《叶圣陶文集》、《叶圣陶选集》、《叶圣陶小说集》等。 叶圣陶(1894.10.28~.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省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的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音lù)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至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 于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 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 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 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为我国 语文教学、科研也发表过很多精辟见解,论著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回答者:吴田田 - 天下兵马大都督 十八级 12-28 18:05叶圣陶简介: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早年试验新式教学。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小说月报》,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等。建国后任出版、教育、文史等部门领导。在许多读者心目中,叶圣陶只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及教育家,事实上,他的小说非常出色,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宇慧) 生平:叶圣陶原名时绍钩,生于江苏苏州。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用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1923-193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1930中转到开明书店当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举家内迁,曾在乐山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到成都主持开明书店编务。 1946年返回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叶圣陶主要作品集目录 《叶圣陶文集》(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4~10月版。 【短篇小说集】 《膜》,商务印书馆1922年3月版。 《火灾》,商务印书馆 1923年11月版。 《线下》,商务印书馆 1925年10月版。 《城中》,上海文学周报社1926年7月版。 《未厌集》,商务印书馆1929年6月版。 《四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8月版。 【长篇小说】 《倪焕之》,上海开明书店1929年8月版。 【散文集】 《脚步集》,上海新中国书局1931年9月版。 《未厌居习作》,上海开明书局1935年12月版。 《西川集》,重庆文光书局1945年1月版。 《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版。 【诗集】 《存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8月版。童话: 《稻草人》,商务印书馆1923年11月版。 《古代英雄的石象》,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6月版。

叶圣陶(1894.10.28~.16),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省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的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 1917年应聘到吴县角(音lù)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 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 1923至1930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 于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同时继续文学创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 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 1930年,他转入开明书店。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后继续主持开明书店编辑工作,同时写下了不少散文小说诗词,从不同角度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歌颂了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坚强不屈的普通群众。在四川他还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抗敌后援会”,支援抗日前线的将士。抗战胜利后,他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压制民主、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他编辑杂志、撰写文章、发表演讲,揭露和抨击当局内战、独裁、卖国的罪行,呼吁文化界教育界同人“要有所爱,有所恨,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广大的人民,为同一目标而斗争”,“汇为巨力致民主”,“转移风气,挽回世运”,开创“为万世开太平”的局面。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的邀请,由上海经香港到达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6月,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7月,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9月,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等职,并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1962年,叶圣陶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在1979年民进四代大会上,当选为民进中央副主席,1984年9月,出任民进中央代主席。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他为我国 语文教学、科研也发表过很多精辟见解,论著收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189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12年毕业于苏州公立草桥中学。他曾先后执教于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中国公学、杭州第一师范学校、北京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等校。叶圣陶曾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编辑《文学研究会丛书》。“四·一二”事变后,主编《小说月报》。与此同时,叶圣陶还担任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编辑,参与编写或主编《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八百课》以及课外读物《文心》等。1949年初,叶圣陶应中共中央邀请,由上海经香港辗转到达已解放的北平,担任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并参加新政协筹备会。1949年7月叶圣陶参加第一次文代会并当选为文联全国委员。建国后,叶圣陶曾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叶圣陶曾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他还是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 叶圣陶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解放前,他曾发表许多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小说、散文、新诗、童话等。如我国第一个童话集《稻草人》,以及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叶圣陶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为我国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写出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论、专著和书简。他很早就进行教育改革的尝试,提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提倡引导与启发,主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另外,他对促进汉语语言的规范化、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系统化工作,见解独到,贡献巨大。 叶圣陶从1923年起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所编辑的大量书籍、杂志和课本,都体现了处处为读者着想的特点。他特别注重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态度诚挚,工作极端认真。他热情地帮助和扶植新作者,许多成名作家的处女作,是经过他的手发表的,并写了不少对新人新作的评价,对他们给予鼓励和推荐。建国后,他先后出版过《叶圣陶文集》、《叶圣陶选集》、《叶圣陶小说集》等。

叶圣陶(1894.10..16) 叶圣陶原名时绍钩,生于江苏苏州。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毕业后在一个初等小学当教员。1914年被排挤出学校,闭居期间作文言小说发表在《礼拜六》等杂志上。 1915年秋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应聘到吴县用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1918年在《妇女杂志》第4卷2、3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1年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文学研究会,并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发表作品。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1923-193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1927年5月开始主编《小说月报》。1930中转到开明书店当编辑。抗日战争期间举家内迁,曾在乐山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到成都主持开明书店编务。 1946年返回上海。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