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科技论文写作的文献是

发布时间:2024-07-07 06:44:03

科技论文写作的文献是

文献的十种类型有:专著、期刊、图书、报纸、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标准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

具体种类以及特点如下:

1、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课题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著作。一般是对特定问题进行详细、系统考察或研究的结果。

专著的篇幅一般比较长,因此能围绕较大的复杂性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和全面论述,具有内容广博、论述系统、观点成熟等特点,一般是重要科学研究成果的体现,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2、期刊: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刊物,有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它可分为学术理论性期刊、情报性期刊、技术性期刊、事业性期刊和普及性期刊。

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传递信息快、传播面广、时效性强,能及时反映国内外各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据统计,科技人员所获取信息的65%以上来源于期刊,它是十分重要和主要的信息源和检索对象。

3、图书:凡篇幅达到48页以上并构成一个书目单元的文献称为图书。

图书具有品种多、数量大、范围广的特点,一般给人们以系统、完整、连续的知识和信息。

4、报纸:报纸报纸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现代报纸每日出版一次,称为日刊;或者每周出版一次,称为周刊。

报纸的特点是报道及时,受众面广,具有群众性和通俗性。

5、会议文献:会议文献可分为会前、会中和会后三种。

1)、会前文献包括征文启事、会议通知书、会议日程表、预印本和会前论文摘。

2)、会议期间的会议文献有开幕词、讲话或报告、讨论记录、会议决议和闭幕词等。

3)、会后文献有会议录、汇编、论文集、报告、学术讨论会报告、会议专刊等。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专业性强,并且能较全面、迅速地反映某一技术领域或学科发展水平、动态和趋势。

6、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指记录某一科研项目调查、实验、研究的成果或进展情况的报告,又称研究报告、报告文献。

科技报告具有单独成册、出版日期不定、内容专深、报道迅速、多为保密、控制发行等特点。

7、标准文献:

狭义的标准文献指按规定程序制定,经公认权威机构或主管机关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范围内必须执行的规格、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简称标准。

广义的标准文献指与标准化工作有关的一切文献,包括标准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档案、宣传推广标准的手册及其他出版物,揭示报道标准文献信息的目录、索引等。

8、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指记录有关发明创造信息的文献。广义的专利文献包括专利申请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检索工具以及与专利有关的一切资料;狭义的专利文献仅指各国(地区)专利局出版的专利说明书或发明说明书。

它具有详尽、新颖、实用和报道及时等特点。

9、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指为了获得所修学位,按要求被授予学位的人所撰写的论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学位论文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种。

学位论文内容较为系统,选题新颖,理论性、系统性较强,阐述详细,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创造性。

10、政府出版物:又称“官方出版物”。是有官方性质,并由政府部门及其专门机构,根据国家的命令出版的文献资料。其内容比较广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

文献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科技文献包括科技图书、科技期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资料和其它文献这十大类型文献。

科技论文写作文献

在写作科学的论文过程中,适当的引用一些参考文献,能有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科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科学论文参考文献(一) [1] 刘文帅. 关于暗物质与暗能量统一的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2] 梁周昌. 怒江少数民族地区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教学的实践研究[D].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3] 张云. focus on form对中学 英语口语 课堂教学的意义[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 赵婧. 乌海市高中英语课堂 文化 教学现状的调查与 反思 [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5] 赵瑶瑶. 复数的历史与教学[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 潘婧.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7] 赵瑶瑶. 复数的历史与教学[D].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8] 祝露. 高中写作教学设计探究[D]. 海南师范大学 2013 [9] 李玉飞.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10] 卫晓丽. 中外籍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3 [11] 莫雷主编. 教育 心理学[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2] 冯忠良等着.教育心理学[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13] 杨治良,罗承初 编写.心理学问答[M].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6 [14] 江桂苹.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渗透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15] 张春燕. 初中数学 专业英语 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16] 张云. focus on form对中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意义[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7] 潘婧.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D].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18] 李玉飞.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 2013 [19] 卫晓丽. 中外籍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3 [20] 王萍. 高中英语小班化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科学论文参考文献(二) [1] 赵荣生. 车辆核材料检测装置的研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03(00) [2] 王国华,陈敬贤,梁梁. 系统评估研究现状及发展评述[J]. 现代管理科学. 2011(10) [3] 陈合权,魏莲芳. 论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1(05) [4] 张旺勋,龚时雨,李康伟. 装备系统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仿真策略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11(09) [5] 魏莲芳. 当前群防群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1(03) [6] 潘科,王洪德,石剑云. 多级可拓评价 方法 在地铁运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铁道学报. 2011(05) [7] 吕海涛. 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关键技术研究[D]. 武汉大学 2014 [8] 鲍君忠. 面向综合安全评估的多属性专家决策模型研究[D].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9] 孙爱军. 工业园区事故风险评价研究[D]. 南开大学 2011 [10] 郭熹. 基于风险熵模型的安防系统风险与效能评估技术研究[D]. 武汉大学 2011 [11] 邬长城. 安全管理体系质量评估方法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 [12] 孙亚华,李式巨,李彬. 核电站实物保护系统的量化评估[J]. 核动力工程. 2009(01) [13] 陈志华. 试论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评估[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4) [14] 魏莲芳,陈志华. 浅谈安防系统中的风险评估[J]. 中国安防产品信息. 2005(04) [15] 徐哲,贾子君. 基于仿真的武器装备研制系统性能风险评估[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1(04) 科学论文参考文献(三) [1] 董保良,张国辉,李鑫,李晓燕,杨新旺. 基于信息熵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研究[J]. 电子世界. 2013(15) [2] 孙国强. 浅谈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建设、使用与发展[J]. 中国公共安全. 2013(15) [3] 李爱民. 中国半城镇化研究[J]. 人口研究. 2013(04) [4] 王赐江. 群体性事件现实考察与学理分析--从三起具有“标本意义”的群体性事件谈起[J].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报告 . 2013(01) [5] 冯文林,帅娟,姚红,邓波,魏莲芳,汪小林,冯荣. 四川特种行业治安管理创新调查研究报告[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3(01) [6] 李林. 中国法治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J]. 新视野. 2013(01) [7] 徐田坤,梁青槐,任星辰. 基于故障树模型的地铁750V牵引供电 系统安全 风险评估[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2(06) [8] 黄毅峰. 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征象考察与调控路径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9] 苗强,张文良,宗波,步立新,尹洪河,方忻. 核电站实物保护系统有效性评估方法研究工作进展[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2(00) [10] 王华安. 大安防时代:需要多元化发展战略[J]. 中国公共安全. 2013(12) [11] 何穆. 某大学图书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J]. 建筑电气. 2013(05) [12] 张苏. 司法中的量刑分析与操作--以石柏魁故宫盗窃案为例[J]. 中国检察官. 2013(10) [13] 杜治国,赵兴涛,李培岳. 美国安全管理专业解析[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14] 唐海. 个性化概念图在网络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 2010 [15] 杜治国,赵兴涛,李锦涛. 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仿真模型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猜你喜欢: 1. 什么可以作为参考文献 2. 中国茶文化参考文献 3.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4. 高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5. 成本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大全 6. 历史学术论文参考文献

有以下文献:当然,如果想让论文有更多读者,应该用英语来写作。对有些科技人员来说,用英语写作可能颇有难度。如果母语非英语,用英语写作就更加困难。本书的第 34 章对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给出了一些写作上的指导。但对于母语是英语的人而言,用英语来撰写科技论文也并非易事,因为论文的很多读者的母语并不是英语。要像大多数的期刊编辑一样,学会欣赏简单陈述句(主语 + 谓语 + 宾话)的妙处。这样,既可以在写作时避免严重的语法错误,又可以让母语非英语的读者更容易读懂论文。

科学研究的成果通常都是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出版专著等形式呈现。只有在发表、出版和评价科研成果中保持诚信才可能对公众提供可靠的知识,科技才能发展进步。在撰写与发表研究成果时,有些作者往往忽略在文献引证、样本制备、数据处理、署名与贡献对等的诚信责任问题。阅读和标注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中一项重要工作。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支撑,也表明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还为审稿人鉴别论文价值提供了依据。为确保引用准确,标注参考文献一定要是论文观点的原始出处,不要引用综述类论文的转述,转述的观点往往参入了转述人的曲解。转引也是对论文原始作者的不尊重。科技论文的作者要特别注意,对于那些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启发思路和支持观点的已有研究成果,应当用引证的方式给予标注。如果某研究成果引用了他人的研究却有意隐瞒,会被视为“剽窃”,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即便是粗心的疏漏,而不是有意的剽窃,也会被确认为学术不端,受到相应的处罚。论文中凡涉及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据、方法以及观点)的地方均应在论文后部的参考文献中或加以注释,参考文献按该引用成果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当你在论文中引用了别人的文字、数据或观点,不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被认定为抄袭。论文作者的引文行为也要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不能为了迎合编辑部的要求、迫于学术权威的压力或者为了阿谀权威而引证;也不能以自诩为目的、带偏见的相互吹捧、为支持或打击某一学者而不正当引证;更不能为自己或他人寻求经济利益而引证;为了形式上提高引文的质量,将引自译著的引文标注为引自原著; 将实际上是二次文献的转引,不查阅原始文献而标注为直引等。还包括仅仅是为增加引文数量的不当引用等现象,例如:真实的研究工作并不需要,而只是为了提高引用率,扩大自己的影响,作者之间的利益交换等,为了提高彼此的引用率,不必引用而故意引用; 也包括个别学报为了提高影响因子,动员作者引用自己学报发表的论文; 小团体之间的不当相互引用,并不体现真实的引用率和论文质量等。故意在参考文献中加入大量实际上没有参考或引用过的文献,造成一种阅读了大量文献,研究基础扎实的印象来欺读者; 为逃避被指责为抄袭,在直接引用他人的相关文献后,不标出具体的引文出处,而是将文献笼统地列在参考文献中; 研究过程中不注重科技查新,故意不查阅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文献,只选择对自己研究有利的文献。为了突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故意不提及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等。

参考文献格式:[1] 高性能碱矿渣混凝土制备关键技术研究[Z]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2012.[2] 水下及地下混凝土裂缝自动愈合机理研究[Z]东北林业大学.2009.万方包库可以直接导出科技成果的文献格式文献标识类型01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如图所示。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02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如图。03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 (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 文献类型标识如图。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科技文献写作的要求论文

科技型的论文一般在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信息的准确性,并且要有一定的前沿理论以及技术数据的支持,然后要严格恪守这种科学性的严谨性。

科技论文的特点:

一是学术性:学术性是科技论文的主要特征,它以学术成果为表述对象,以学术见解为论文核心,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前提下阐述学术成果和学术见解,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探索科技领域中的客观真理,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术性是否强是衡量科技论文价值的标准。

二是创新性:科技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研究的,并在科学理论、方法或实践上获得的新的进展或突破,应体现与前人不同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成果,以提高国内外学术同行的引文率。

三是科学性:论文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定性和定量准确,不允许丝毫虚假,要经得起他人的重复和实践检验;论文的表达形式也要具有科学性,论述应清楚明白,不能模棱两可,语言准确、规范。

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和要求科技论文一般包括以下9个部分:题名、论文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和参考文献。1题名题名又叫题目、文题、标题,是科技论文的中心和总纲。应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2署名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3 摘要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字数在200-400字之间,主要内容包括:1) 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2) 所使用的实验方法。3) 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4) 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4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 5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导言、序言、绪论,它是一篇科技论文的开场白,由它引出文章,所以写在正文之前。 引言的主要内容(1)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和要解决什么问题。(2)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即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3)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4)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引言的写作要求

科技论文在情报学中又称为原始论文或一次文献,它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和阐述,进一步的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总结和创新另外一些结果和结论,并按照各个科技期刊的要求进行电子和书面的表达。在科技论文中常利用插图来形象地表现事物的形态或参量变更的团体趋向,重要有线条 图、照片图和模模仿片图、舆图等。科技论文中利用插图有如下要求:(1)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以明白图意。(2)图应编排序号。编号通常是按图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如图1、图2、图3。只有1幅 图时,也应编号为图1。(3)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图题,连同图的序号置于图下方,图的序号与图题间应有一个汉字 的空距。须要时,应将图上的标记、标记、代码,以及实行条件等,用最简洁的笔墨,横排于图题上方,作为图注。(4)线条图中函数图的横、纵坐标必须注明标目和标值。标目由物理量的名称、标记和单元构 成。坐标上标注的量的标记和缩略语必须与正文同等。标值是坐轴定量表述的标准,排于坐标轴外侧,靠近标值短线,其数字只管即便不凌驾3位数。(5)照片图应有充足的精度,使图像清楚、反差适中、主题和重要表现部门的表面光显。(6)引用已颁发的图,须注明来由。

有关科技论文写作的文献

有以下文献:当然,如果想让论文有更多读者,应该用英语来写作。对有些科技人员来说,用英语写作可能颇有难度。如果母语非英语,用英语写作就更加困难。本书的第 34 章对母语非英语的科技人员给出了一些写作上的指导。但对于母语是英语的人而言,用英语来撰写科技论文也并非易事,因为论文的很多读者的母语并不是英语。要像大多数的期刊编辑一样,学会欣赏简单陈述句(主语 + 谓语 + 宾话)的妙处。这样,既可以在写作时避免严重的语法错误,又可以让母语非英语的读者更容易读懂论文。

科技文献写作规范如下: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一是投稿时要分析所投期刊的性质和定位,二是要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做好选题,三是要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和技巧。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编稿、审稿工作的体会,结合杂志刊登稿件的要求,谈谈科技论文的写作。

科学性——这是科技论文在方法论上的特征,它不仅仅描述的是涉及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论述的内容具有科学可信性,是可以复现的成熟理论、技巧或物件,或者是经过多次使用已成熟能够推广应用的技术。

首创性——这是科技论文的灵魂,是有别于其他文献的特征所在。它要求文章所揭示的事物现象、属性、特点及事物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或者这些规律的运用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或部分首创的,必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对前人工作的复述、模仿或解释。

逻辑性——这是文章的结构特点。它要求科技论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前提完备、演算正确、符号规范,文字通顺、图表精制、推断合理、前呼后应、自成系统。

科学研究的成果通常都是以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出版专著等形式呈现。只有在发表、出版和评价科研成果中保持诚信才可能对公众提供可靠的知识,科技才能发展进步。在撰写与发表研究成果时,有些作者往往忽略在文献引证、样本制备、数据处理、署名与贡献对等的诚信责任问题。阅读和标注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和论文撰写中一项重要工作。参考文献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为作者的论点提供支撑,也表明作者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还为审稿人鉴别论文价值提供了依据。为确保引用准确,标注参考文献一定要是论文观点的原始出处,不要引用综述类论文的转述,转述的观点往往参入了转述人的曲解。转引也是对论文原始作者的不尊重。科技论文的作者要特别注意,对于那些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启发思路和支持观点的已有研究成果,应当用引证的方式给予标注。如果某研究成果引用了他人的研究却有意隐瞒,会被视为“剽窃”,属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即便是粗心的疏漏,而不是有意的剽窃,也会被确认为学术不端,受到相应的处罚。论文中凡涉及有直接引用他人成果(文字、数据、方法以及观点)的地方均应在论文后部的参考文献中或加以注释,参考文献按该引用成果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当你在论文中引用了别人的文字、数据或观点,不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被认定为抄袭。论文作者的引文行为也要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不能为了迎合编辑部的要求、迫于学术权威的压力或者为了阿谀权威而引证;也不能以自诩为目的、带偏见的相互吹捧、为支持或打击某一学者而不正当引证;更不能为自己或他人寻求经济利益而引证;为了形式上提高引文的质量,将引自译著的引文标注为引自原著; 将实际上是二次文献的转引,不查阅原始文献而标注为直引等。还包括仅仅是为增加引文数量的不当引用等现象,例如:真实的研究工作并不需要,而只是为了提高引用率,扩大自己的影响,作者之间的利益交换等,为了提高彼此的引用率,不必引用而故意引用; 也包括个别学报为了提高影响因子,动员作者引用自己学报发表的论文; 小团体之间的不当相互引用,并不体现真实的引用率和论文质量等。故意在参考文献中加入大量实际上没有参考或引用过的文献,造成一种阅读了大量文献,研究基础扎实的印象来欺读者; 为逃避被指责为抄袭,在直接引用他人的相关文献后,不标出具体的引文出处,而是将文献笼统地列在参考文献中; 研究过程中不注重科技查新,故意不查阅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文献,只选择对自己研究有利的文献。为了突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故意不提及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等。

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的审稿量少说有100篇.近年来,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的通过率在90%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20%,有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的约占60%,不能录用的约占20%.我常常想,是不是稿子看多了,眼睛看刁了,什么都看不惯;仔细想想,确实不是,实在是近来稿件质量滑坡太明显. 有一次,在某学报编辑部开座谈会,主题是如何提高学报的水平.提高水平的前提是稿件的质量要高,这是大家公认的.大家对近年来稿件质量的下降也是有同感的.至于原因,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同志认为是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有的同志认定为是论文数作为指标被定在某些对个人或单位的评价体系中,造成单纯追求数量而粗制滥造.应该承认,这些都可以是原因,但其中有些问题并不以我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队伍的年轻化是必然趋势也是好事,尤其是年轻作者正处在创造力旺盛时期,是出好文章的重要保证.我认为,论文质量下降从面上看严重了一些,但究其原因,主要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训练不够.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因此,我把在审稿中碰到的问题总结了一下,希望对一些作者写作有所帮助. 一,科技论文的内容 中学时就学过,文章的体裁最主要的有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记叙文说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也可以加点作者的感想.议论文要说的是对某些问题的论点和为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而做的求证工作,即提供论据,进行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因此,这两种体裁是很不相同的.还有一种接近议论文但严格说来不算议论文的体裁是只对某些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感,虽有观点但并不刻意去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种文章属于散文中的随笔,本文即属于这种文章. 科技论文应该是议论文,至少应该有观点.通俗地说,科技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是"是什么",而是"怎样做" 和"为什么",对于"怎样做"的文章,最好要有"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内容. 有的作者很容易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特别是在做了某个项目的研究后的总结性文章,只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很少去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可能是这样写很顺,因为工作是他(们)做的,过程很清楚,用不着费劲就可以说明白.这样的文章深度不够.近年来软件受到大家重视,但软件类的文章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加之软件的头绪一般很多,要说明白了,不分粗细,面面俱到,篇幅不短,很有点雾里看花的味道. 科技论文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说明书. 论文内容的正确性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不同领域的出错情况很不相同,很难概括.然而,有五点是应该注意的: ⑴ 要有创新,至少要有新意.是否有创新,是很多刊物考虑录用的最主要出发点,特别像《中国科学》这样的权威性刊物,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录用.可以说,创新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两种.工学类论文中,原始创新比较少,大多是提出一些新方法,新算法,或是以别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属于集成创新.虽然这也是可取的,但论文必须雄辩地说明采用采用新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有一篇论文写基于Hermit样条的彩色图象道路提取方法,方法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两个结论有问题.一是说用Hermit样条对提取的间断的道路标志线拟合后可以得到连续的标志线,实际上,一般的三次样条或多项式拟合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二是说Hermit样条更适于表达图象上的弯曲的道路标志线,但是没有数据表明为什么其它的拟合曲线就不适合.这样一来,虽然别人在道路提取中没有用过Hermit样条,这篇论文的新意也就荡然无存了. ⑵ 论文的写法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篇文章谈及机器人的灵巧手,这个项目本身做得不错,但这篇文章把灵巧手的结构,手指驱动,抓握控制面面俱到地说了一遍,每一部分都说得不透彻,没有深度.如果这篇文章能集中论述尺寸受限制的灵巧手的驱动,就要好得多.还有一篇谈遥在技术的文章,先泛泛地讲了微型摄像头的结构,再从一些书上摘录了人所共知的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二者之间又没有有机联系,这样的文章根本没有内容.如果集中论述在视觉系统微小型化中所解决的问题,恐怕还能写出点东西. ⑶ 论文的内容要真实,正确.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不弄虚作假是良好的科学道德.如果让人看出虚假的东西,这篇文章就肯定不能用.有一篇写控制算法的文章,对算法做了仿真.仿真时用的关节角函数是q=(3πt),周期显然是(2/3)s,而做出的仿真曲线的周期却是,角速度的最大值也小得多,这样的结果至少使人怀疑作者并没有真正做了仿真. ⑷ 关于综述性文章.综述性文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对某一专题做过哪些研究,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还需要继续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指出对这一专题继续研究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写综述性文章实际上是比较难的,需要占有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要分析,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高屋建瓴.千万不要看了几篇发表过的论文就写综述. ⑸ 关于论文中的公式.科技论文一般少不了公式.公式推导的正确固然很重要,但也并非一定要把一步一步的推导过程写清楚.有的文章虽然写出了公式,但是,不注意对公式中所用符号的说明,不注意说明公式的适用条件,这样的公式是没什么用的.有一篇文章论述以三条人工肌肉作为作动器的并联机构,作者试图建立它的数学模型,前面写出了人工肌肉输入气压与肌肉长度的关系式,又列出力平衡方程,然后就说把前一式与后一式相结合,得到一个非线性的状态方程,把它作为数学模型.方程中有很多系数,显然是与机构及肌肉参数有关的,作者恰恰没有写出系数与参数的关系,这就使人怀疑这个模型是不是推导出来的.即使是,这样的模型只是通式,没有用处. 二,论文的标题 论文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应该与文章的内容非常贴切.这一点往往不被注意.有的标题过大;有的又过于局限.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服务机器人仿人手臂运动学研究",内容是作者在研制一种服务机器人时对一种七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所做的分析."仿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提出了这种冗余自由度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这样的解法并不只能用于服务机器人.如果把标题改为"七自由度仿人手臂逆运动学的一种解法",则既有学术意义,又兼顾了作者的研究项目.还有一篇论文的题目是"登月机器人关节润滑技术的研究",内容是一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和特性.论文的题目太大,而且,如果题目中就明确提出登月机器人,就需要有在模拟月球超低真空,超低温,强粉尘环境中的实验,目前尚无条件.如果将题目改为"MoS2基固体润滑膜制备方法及特性的研究",既缩小了范围,又避开了尚不能进行的实验.还有些论文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例如,有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仿人机器人的动态行走控制",行走有静态的吗 肯定没有,连原地踏步都是动态的.这样的标题岂不让人笑话 三,摘要 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摘要应写得简练,只需说明写论文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及取得的结果即可.写得不好的摘要中常常有一些没用的话.例如,"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更加广阔,某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之类的话就没有用. 四,引言 论文引言的作用是开宗明义提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引言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有的写机器人的文章,一开始写捷克一作家写的戏剧中一个机器奴隶叫Robota,美国1950年制造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就绕了太大的圈子,有点"言必称希腊". 很多论文在引言中简要叙述前人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工作,这是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对前人的方法提出改进的文章更有必要.应该注意的是,对前人工作的概括不要断章取义,如果有意歪曲别人的意思而突出自己方法的优点就更不可取了.在一篇论文中,对前人工作的概括应尽可能放在引言中.在正文中,如非很必要,就不要再有这类段落了. 文献的引述要正确.你的文章里引用了某些文献,别人的文章也可能引用你的文章.如果引用时不注意正确性,就可能以讹传讹.有一篇谈遥操作的文章引用了美国《自然》杂志的文章,提到在相距7000km的两地进行遥操作,从操作端发出操作命令到执行端反馈回信息只用了150μs.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即使电波直线传播,至少也需要.后来查明是作者引用时单位写错了.如果文章发表了,以《自然》杂志的权威性及这篇文章作者的影响力,这个错误的数据肯定还会接着被引用. 一些论文也开始引用互联网上的文献和消息.网上文献的可信度要好一些;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消息的可靠性不高.我们曾用装甲车为某试验基地研制了一台遥控靶车,在《兵器知识》上曾有过报道.由于某些内容不便公开,对文章做了一些技术处理.这个消息到了网上却变成了"我国研制成功遥控装甲车","蚂蚁"成了"大象".所以,如果要引用网上的消息,一定要通过其它渠道对消息进行核实. 不少论文在引言中还说明了文章的结构,虽然话不多,但并非很必要.对于学位论文,因篇幅大,在绪论中交代一下整个论文的结构是应该的.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就没有这个必要. 五,实验验证 论文中的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或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一个阶段我不太同意把仿真叫做实验,但随着仿真技术的进步,至少它可以成为一种验证的手段. 理论的正确性并非总是要用实验来验证的.那些用公认的定理证明的新定理就不需要验证. 方法可行性的验证相对简单一些,实验只要说明所用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即可. 方法(特别是算法)有效性的验证在很多论文里做得不好.所谓有效性,应该是比别的方法更快或更简单地解决了问题,或是计算复杂性低,或是计算速度更高,或是占用的内存小.要说明有效性,一是要有比较,不能"老王卖瓜";二是要有相应的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文中的实验往往是一种为说明问题而专门设计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说明某一因素的作用,就要设法将它孤立起来. 我曾连续审了四篇关于构建机器人仿真球队的论文.这四篇论文除了叙述性的内容偏多以外,写得还是不错的.文章的内容涉及个人技巧,决策机制及整体协调,并不重复.而且,球队两次参加了机器人足球世界杯仿真组的比赛,都取得亚军的好成绩.这就是说,在构建球队时代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是有成效的.但是,这四篇文章都用参赛对阵的得分来说明技术措施的有效性,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足球赛的成绩只是一种排名,只说明参赛队实力的相对强弱.如果对手的实力太低,即使己方取得冠军,也不能有效地说明自己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而且,如前所述,一个队能否取得胜利与个人技巧,决策能力,整体协调等多种因素有关,取得较好成绩倒底是哪个因素起了作用往往是说不清楚的.作者在最近的两篇文章中用了相同的比赛结果来说明不相同的技术措施的作用,显然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如果对同一对手以采取论文中的措施和不采用这种措施进行两次比赛,则比赛的结果就能较好地说明这种措施的作用. 有不少论文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用严格的理论证明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也暂时做不了实验,于是就用仿真的方法来说明.这时应注意的是,尽管文章中只能给出个别的仿真实例,但做仿真时应该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多做一些实例,因为,用一,两个实例的仿真结果说明的结论很可能被另一个实例推翻.有一篇论文要在相互距离已知的几个点中寻找一条最短的遍历路径,论文的篇幅很长,所用的方法兜了不少圈子,方法倒也对,但没有证明.最后用了一个实例做仿真.我在审稿时写了一个更简单的方法,与论文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这样一来,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方法虽然不错,但一点意义也没有了. 六,结论 结论中出现的问题不太多,不过精彩的结论也不多.由于Word等文字处理软件提供的"复制","粘贴"的方便,论文正文,引言,摘要中的一些话也就被拷贝到结论中,还没看到结论就知道结论说什么,这样的结论已经没味了.不过偶尔也碰到"过火"的,正文中根本未涉及的问题在结论中突然冒了出来.比较罕见的情况是,有的论文的结论把文章中的论述部分或全部推翻了. 七,文字 以前用笔写字的时候,常听人说"字是人的脸面",意思是说,一手好字会为你增添光彩,看着也舒服.现在,论文上的字都是打印机打出的印刷体,文章是不是通顺就很突出了,也就成为"人的脸面"了.俗话说"文如其人",如果一篇文章的文字方面的问题太多,念不顺口,作者给人的印象也不会好. 送审稿中,比较突出的文字,标点方面的问题有; ⑴ 天一句,地一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语气,语意不连贯. ⑵ 语意重复,用词罗嗦,不善运用代词. ⑶ "而","故","然","其"之类的虚构词用得别扭. ⑷ 技术术语使用不当或生造术语,这是在论文中最不应出现的文字问题.如果某一领域的名词术语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虽然这类标准一般是推荐性标准,但也应首先使用标准核定的术语,为的是与别人有"共同语言".在论文中不应使用俗名,即使这样的名词已被较多的人使用.术语是有内涵的,在制定术语标准时,对收纳的每条术语都有严格的定义.如果在论文中不得不创造一条新的术语,对它的内涵一定要说清楚,要有严格的定义.我对一篇论文中的"轨迹跟踪控制"提出过质疑.表面看来"跟踪控制"还说得过去,细想想,能与"控制" 相连的无非是两类词,一是对象,如"温度控制","压力控制,"位置控制","力控制"等等;另一是方法,如"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等."轨迹跟踪控制"是什么 "轨迹跟踪"既不是控制对象,也不是控制方法.实际轨迹对期望轨迹的跟踪正是对运动轨迹进行控制的效果.所以,"轨迹跟踪"和"轨迹控制"都是可用的术语,而"轨迹跟踪控制"则站不住脚.还有,在学术性文章中不应使用"电脑","光碟"这类商业化和港台化的名词. ⑸ 乱用标点符号.错得最多的是句号,或是长句不断,或是断句不当.最不容易用错的只有问号和感叹号. ⑹ 近年来有个很时髦也用得很滥的词"基于".有时侯翻开一本杂志十有二,三的文章标题有"基于"二字."基于X"的英文是"X-based"或"based on X".应该说"基于"一词翻译得还是不错的."基于规则的系统"比早年译的"规则基系统","以规则为基础的系统" 听起来要顺耳一些.问题是要把"基于"用得必要,得当.不是非用不可的地方,大可不必用它来追求文皱皱的味道.而且,既然是"在X的基础上",X就应该是个可以被当做基础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一篇文章用了"基于任务级……",这个"任务级"就不是实在的东西.还有一个用得不当的词就是"智能",有些根本没有智能的东西也被带上了这个帽子. 其实,解决文字方面的问题并不难.作者在写完文章后只要念一,两遍,大部分文字问题都可以发现.不过,如果作者在口语表达上就有不规范的地方和固癖,这样做的收效不大. 八,英文稿的特殊问题 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用英语写作论文当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人还不具有用英语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好的做法是先写中文稿再译成英语,这样至少能避免直接写英文稿时容易出现的语意不连贯的问题. 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现的用词问题是: ⑴ 按汉语硬译,形成所谓的"中式英语".虽然不大会看到"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这类"洋泾浜",硬译的情况还是常见的.有一篇论文把"车载的"译为"tank-load",其实,单词"vehicular"的意思就是车载. ⑵ 介词的使用不当,用"of","to"较多,其它介词用得少. ⑶ 代词"this","that"用得多,"it"用得少,而后者恰恰在科技文章中用得多. ⑷ 句型单调,喜欢(或不得不)用"to be"构成句子. ⑸ 不注意动词的词性.有些动词既可是及物动词也可是不及物动词,应该优先用不及物动词成句,而不要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成句. ⑹ 冠词"a","the"的使用不当,尤其容易忘记使用定冠词"the". ⑺ 不注意名词的单,复数,不注意主,谓语的人称配合. ⑻ 论文中的用词应该比较正式,尽量少用一词多意的词,例如,口语中"get"有"获得"的意思,但论文中最好用"obtain". ⑼ 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使英文稿带有"中国特色".有一篇稿件的作者很谦虚,在文章的结尾分析了所提出的方法的缺点,说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克服这些缺点.外国人就不会这么说,他们总是向前看,即使看到了缺点,也会说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方法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些文章的作者介绍中非要在"教授"后面加个"博士导师",外国人就相象不出不是博士导师的教授是什么样子. 九,论文的署名 毫无疑问,论文的第一作者应该是执笔者.这不仅体现了对他劳动的尊重,而且有对文章的责任. 不少文章是在读的研究生写的,导师的名字署在后面,这无可非议.但是,从有些文章可以明显看出,在投稿前导师并没有看过.甚至有的文章已经发表,导师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不好.导师即使在成文前参加过意见但成文后不看,这是导师没有负起责任;如果学生在导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署上导师的名字投稿,从好的方面理解是对导师的尊重,从不好的方面理解则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近来论文署名还有人数增多的趋势,甚至一篇不长的文章署了五,六个人的名字.这种情况在某个项目的总结性文章中比较多见.诚然,项目参与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主意是很难分清楚的,但是,论文不是工作总结,在写论文时不太可能集中很多人的想法.至于在署名时多写几个人送人情或者写上根本没有参加工作的领导的名字的做法,更是不应提倡的风气. 十,如何面对审稿意见 一般来说,投送的稿件至少要经过一次技术性审查,英文稿还有一次文字性审查.这种审查通常是学报或杂志的编辑部聘请同领域的专家进行的.编辑部的责任是统一论文的格式,审查文字,处理审稿意见.审稿人的责任是对论文的创新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查,审稿意见一般应包括为提高稿件质量而应做的修改的建议. 作者对审稿人提出的审查意见首先应很重视,考虑他为什么要提出这些建议.审稿人的意见毕竟是来自一个旁观者的意见,俗话说"旁观者清",他的意见总有一定道理.有的作者觉得审稿人没有读懂自己的文章(我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对他的意见也就不认真考虑,这是不对的.审稿人是论文的第一读者,如果他都没有读懂,作者也得考虑自己的文章有什么问题让人家不懂,否则发表后如何面对更多的读者 当然,对审稿意见也要分析.虽然编辑部聘请的审稿人是同领域的专家,但是,隔行如隔山,领域很宽,审稿人可能并不熟悉文章作者所研究的某个具体专题,提出一些并不十分中肯的意见也不奇怪.所以,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去做. 审稿后,如果要对稿件做修改,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应付审稿人.我给某学报审过一篇关于类刚毛表面减阻效应的论文,一审时我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改后再审,作者的态度倒也是谦虚的,承认所提出的问题都有道理,作了一些修改.但是我提出的最关键的问题是对实验的疑问,作者就有点敷衍,将实验结果用与第一稿不同的另一种曲线形式表现出来,而这种曲线明显地是不能由以前的实验结果得出的.我就有了更大的疑问,提出修改后再审.第三稿中,作者又换了一种方式,有了更多的漏洞,后来,这篇稿件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少编辑部对审稿采取了双盲制,即审稿人不知道论文的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是谁.不管这种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我认为它把作者和审稿人的交流限制在文字上,有的编辑部甚至只将审稿人的部分意见转述给作者,这样的交流往往是不充分的,很可能成为提高稿件质量的障碍.既然是做学问,就不应该有所顾忌. 有的杂志的编辑部似乎不审稿.你刚把稿件发过去,它就来函说拟在某期发表,要寄版面费.这是不负责任的编辑部,应该离远点. 说到标题,本文的标题也太大了,不过,本文只是随笔,用这样题目是追求一种引人注意的效果,并不是说,注意了本文所提到的这些事就能写出好论文.打个不十分准确的比方,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参考资料:

科技文献的作用是什么论文

作为科技研究成果的科技论文可以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也在学术会议及科技论坛上报告、交流,并力争通过开发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技论文主要功能是记录、总结科研成果, 促进科研工作的完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技论文又是科技人员交流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的工具。所以,科技论文可作为科技领导部门进行科技决策根据,也可作为考核科技人员的依据。科技论文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标志科技人员和科研单位的科技水平越高。

大学图书馆开展科技文献服务的作用及思路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大学图书馆开展科技文献服务的作用及思路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科技文献是科技发展的真实记录,是科技人员劳动智慧的结晶,科学研究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广大师生提供科技文献服务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 图书馆;科技文献;美育;

科技文献是科学发展史的见证物,是历代科技人员劳动的成果,是后人继承和创新的基础。它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理论、应用成果都含有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科技文献的作用

科技文献在科研选题中的基础作用

科技文献是科学发展史的见证物,是历代科技人员劳动的成果,是后人继承和创新的基础。它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应用成果都含有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一个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员或团队从事科研活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科研选题。为全面了解这些信息,首先要进行调研,查阅大量的科技文献。只有掌握大量有价值的科技文献,知己知彼,才能在选题中掌握主动,借鉴各家之长,避免重复和浪费。只有掌握了解大量的科技文献,才能使选出的科研课题在投标中经得起专家的评审和答辩,提高中标率和入选率。查阅掌握科技文献是科研选题中最基础,最关键,最捷径的一环,是不可逾越的基础性工作。

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作用

科技文献是科技人员劳动智慧的结晶,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知识宝库。科技文献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科技文献,研究学科门类齐全,研究成果应用广泛。同时,各学科研究中的疑点,攻克的难点也在文献中进行了阐述。在科学研究进行中科研人员就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能力,研究方向,通过阅读科技文献对这些疑点,难点进行分析,科学论证,启发自己的创新灵感。这些新的方向和内容研究价值更具有挑战性、原创性。由此可见,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中有着积极的引导创新作用。

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成果中的评价作用

科学研究贯穿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但作为一项研究课题是科学研究发展中最基本的单元。它有明细的研究起止年限,具体的研究内容,详细的研究路线和预期达到的研究成果。研究课题结束时要按照课题下达部门的要求,进行结题,专家评审。评审要求课题组提供研究报告、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及详细的检索查新结论报告等。同行专家依据研究报告、测试结果、文献查新等从学术价值、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提出综合性的评价意见。在研究成果评价结论中,同行专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近期有效的国内外检索查新,给出科学公正的评价结果。这种结题评价结果对课题今后的推广转化,成果申报奖励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科技文献对科技成果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技文献在知识产权中的保护作用

科技文献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科技文献与科学研究成果是一个完整体,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提交的科技文献包含着科研人员付出的艰辛、财力的投入、成果的形成、社会的认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利用科学已蔚然成风。科技文献本身就含有丰富的科学知识,科技成果和社会经济价值。传播和利用这些有价值的科技文献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出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等为保护科技文献提供了法律保护。由此可见,科技文献在人类共享的基础上又有它自身的属性和特点,是知识产权的产物,必然得到法律的保护。

科技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人才交流及聚集作用

在查阅科技文献时经常发现,有影响的科技文献在同一学科、同一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上,文献作者大都集中在一个区域或一个单位。人才的流动或聚集也往往围绕在高校、科研单位、科技园区等。实践证明,哪里拥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创新团队、一流的产业群,哪里就成为科技文献溢出的源头。大量科技理论的创新,优秀科技成果的产出与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和聚集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充分利用学术交流、学术年会、网络技术等相互交流,相识交友,科技文献的溢出效应促进了人才交流和聚集。

科技文献对人类培养科学精神的提升作用

当今时代是人才、知识、科技竞争的时代,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灵魂。培养公民科学精神是一个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科学精神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的,是整个科学活动之中最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科技文献是科技工作者劳动智慧的成果,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性文献,是知识更新的重要来源,也是科学精神教育的有效资源。科技文献不仅可以引导、帮助人们去认识和掌握自己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与技术,去创造新的更有价值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科学家的求实科学态度,坚忍不拔毅力,团结合作和拼搏精神。

科技文献在学术争鸣中去伪存真的辨别作用

科学的发展与科技文献的增量是成正比的。围绕一些热点学科、热点领域、热点事件,同行科技工作者都密切关注,参与研究,争先在科技刊物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学术观点,抢占知识产权制高点。这种科技竞争意识是积极的,应给予充分肯定和保护。但是,也有个别缺乏科技道德的人,为迎合人们的所需,制假造假,违背了科学精神。在大量的科技文献中如何辨别科学与伪科学,给文献利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而言,首先要看作者的知识基础、单位、刊登期刊的影响力,一般核心期刊影响力大,内容质量高,参考寿命周期长。其次,要看发表论文的内容、提出的观点、研究方案及实验手段的可靠性与可行性。再次,最关键的是看研究结果的重要性、真实性和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研究结果经不起实践检验,只能说明是一种想象、假说,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科研工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有价值的科技文献,对一些有学术争议的科技成果进行研究、交流、商榷,形成学术争鸣气氛,在商榷中去伪存真,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2、高校图书馆开展科技文献服务的思路

开展科技文献阅读推广服务

高校图书馆主要职能是以高校的教学科研为中心,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文献服务。高校图书馆通过开展科技文献阅读推广服务,由图书馆专业人员对科技文献进行分析和筛选,为学生推广有价值,有创新力的科技文献进行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有价值的科技文献,选出符合自身学科需求、促进学科进步的研究方向,这样的研究方向会让学生有期待、有向往,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

开展学科服务

图书馆建立学科服务团队,深入加强与各大院系的合作,为师生开展专题信息咨询、相关竞争情报、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用户进行信息主动推送,提供产业技术预见服务、技术评估服务、竞争对手情报跟踪等服务[2]。学科服务团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丰富的科技文献资源,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进行科技创新。

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

当今社会科技信息数据庞大,信息内容繁杂,高校图书馆通过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收集、辨别有用科技信息的能力。文献检索课采取课上理论授课为主,课下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提交检索报告进行实践活动。图书馆通过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检索能力,让大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熟练掌握科技文献检索的知识和检索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查找到的这些文献资料解决科技创新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对查找文献进行反复实验,去伪存真,以科学严谨的求实态度,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学术水平。

建设网络科技服务平台+共享空间服务

图书馆应建立网络科技服务平台+共享空间服务模式。图书馆通过科技服务平台,对各种类型科技信息数据库进行整合,对用户检索的主题进行知识数据分析,并按照用户的关注领域、研究方向,及时推送符合用户需求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并对相关的主题进行知识关联、数据统计、情报分析,提供全方位的大数据知识服务[3]。同学们对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检索查找,通过图书馆共享空间进行相关学科文献的讨论、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一滴水,只有流入大海,才会掀起骇浪;一个人,只有将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真正显示个人才华。图书馆通过网络平台+共享空间服务,培养建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互助合作精神,将科学精神与科学美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举办竞赛活动

图书馆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图书馆通过举办科技文献检索大赛、毕业设计创作大赛等一系列具有科技创新意义的比赛,让学生们对科技文献检索及科技创新产生浓后的兴趣,从科技文献中学习新知识,从科技创新中树立正确的科学精神,将科学精神与团队合作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举办科技成果宣传展览

图书馆定期举办科技成果宣传展览,以文字、图片、影音等多种形式,呈现科学技术成果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改善和进步。如举办航天工业科技展,通过展览,让学生理解科技创新的意义,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何为科学、如何进行科技创新工作等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科技创新是以前人科技成果为基础,应充分利发掘、利用科技文献,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和实践进行科技创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积极发现问题、潜心研究问题,树立起积极向上的科学探索精神。

3、结语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带来了科技文献的快速积累和增长。图书馆在为学生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开展多途径的科技文献服务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及创新能力。

4、参考文献

[1]初长洲.关于高校美育工作的思考[N].吉林日报,2020-07-(17).

[2]魏弘.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9,(36):213-214.

[3]李娟,曹晨.大数据时代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的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20,(10):124-126.

科技资料的积累,其意义和作用如上所述。那么,如何找到适准合自己的资料或文献呢?首先应该对科技文献的种类和各种文献的特点作一了解。       (1)科技图书。科技图书大部分是对科研成果、生产技术知识和经验的概括总结和论述。由于作者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选择、核对、鉴别和融汇贯通的整理,因此它传播的知识比较成熟、定型,比较系统、全面。            但图书的撰写与出版时间较长,因此书中的内容显得略为陈旧,不够新颖。学科发展愈快,这一领域的图书老化也愈快。由此可见,查找最新科技资料,不宜从图书入手。           (2)科技期刊。科技期刊是具有统一名称、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连续性刊物。其特点是出版周期短、报道文献快、数量大、内容新,能反映出国内外科技水平,因此它是传递科技情报、交流学术思想最重要的手段。           有经验的科技人员,总是选择其专业内的几种主要期刊作为常读刊物,目的在于获得新情报,以便了解动态、启发思想、突破难关。期刊报道内容的范围,可分为综合性与专业性两种;从内容性质角度可分为学术性、通讯性、消息性、检索性、资料性等几类。 (3)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某一专题的科学或技术研究成果的正式报告,内容叙述详尽,题目专深具体,实验与推理的数据比较完整,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专业科学研究情况。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都出版有各自的科技报告,其中以美国政府出版的科技报告数量较大、较系统。      (4)会议文献。会议文献是指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和书面报告,绝大部分涉及的是当前各国的某一学科和领域的新成就新课题。许多学科的重要发现和许多专业的重大进展,大多是在科技会议上首次公布的。因此,会议文献反映了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与趋势。       (5)专利文献。专利文献主要指专利说明书,即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人向国家专利局提交的书面文件,是对发明或实用新型所作的清楚而完整的说明,内容比较详细具体。世界上每年批准的说明书有40余万件,积累总数已达400万件。这一浩瀚的文献包括了人类的大部分技术改造,反映了现代世界工业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规模和速度,是非常有价值的新技术知识宝库。据统计,全世界的新技术,有90%-95%发表在专利文献上,仅5%10%发展在其他种类文献上。因此,如果一个科技人员不看专利文献,他就失去了获取新技术知识的绝大部分机会。      (6)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人们从事科学实验、工程技术设计、生产建设、商品流通、技术转让和组织管理时共同遵守的技术文件。国家的标准资料反映该国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生产水平、加工工艺水平、标准化水平以及资源情况,是了解一个国家发展情况的重要参考文献。按使用范围,它可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五类。       (7)产品样本。产品样本是对定型产品的性能、规格、构造原理、用途、使用方法、操作规程所做的具体说明,是各国厂商为推销产品而印发的宣传性资料,大多数附有产品的外观照片和结构简图,技术上比较成熟,数据也比较可靠。它是生产、科研单位研究分析各国产品技术发展情况和产品水平的重要材料,对科技人员选型和设计都有参考价值。      (8)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毕业生、研究生在考取学士、硕士博土等学位时提出的论文。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一般说来都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它所探讨的问题较专,述得较为系统和详细,对科学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9)科技档案。科技档案是具体工程建设及技术活动中形的技术文件、图样、照片、原始记录,包括任务书、协议书、技标、审批文件、方案、大纲和技术措施、有关技术调查材料、设算、试验项目、方案、记录、数据、设计图纸、工艺记录等。       (10)科技报纸。科技报纸一般是以报道某项科研成果进展的形式将信息提供给读者的。它虽不能作为获取科物直接手段,但却能给我们提供某种途径,以便于我们追溯查找相的有用资料。

科技文献就是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出版的书籍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