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学生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22:59:17

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学生论文

有点难吧,各省的情况都不一样,好像基本上更新成果都没经审批还未生效呢

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情况通报自2002年5月10-12日在南京召开"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经验交流会"(以下简称南京会议)后,山西省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召开专题会议,向领导汇报"南京会议"情况;召开全省工作会议,对全省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各级工作任务、要求及完成时间,为山西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南京会议精神 2002年5月14日,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实施组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如何贯彻落实"南京会议"精神、部署全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5月15日,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指导组(以下简称技术指导组)向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报告了"南京会议"精神,通报了全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拟采取的措施,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工作提出了建议。领导小组指示:一要根据"南京会议"中讨论的技术要点,进一步修改完善《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规定》,尽快下发;二是对省、地、县的具体工作任务再次进行分工,确定成果完成时间;三是召开由各地(市)分管局长和承担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的地、县技术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传达"南京会议"精神,部署全省工作;四是加大了省级技术指导工作的力度,并明确了成员责任,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召开全省工作会议 2002年6月14-15日,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实施组在太原组织召开了"全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南京会议"精神,交流、总结了全省工作情况,讲解了《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规定》、农用地分等软件操作方法;介绍了样地法、因素法分等定级试点工作经验;研讨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会议,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下一步工作任务。会议明确要求,县级成果必须在7月15日前完成并报地(市)审核;地(市)级成果必须在8月15日前完成并报省厅审核;省级分等成果和国家确定的8个定级估价试点县成果必须在9月30日前完成。 三、县(市)、市(地)、省级工作任务分工 县(市)级:主要包括收集资料、野外补充调查、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地经济状况调查;因素指标区划分、因素指标体系确定、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的编制、单元划分、单元属性确定;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计算与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图件编制;县域内等别衔接、协调与校核;县域内标准样地设置与样地属性调查;县级工作报告与技术报告编写;县级基础资料汇编与成果资料归档等工作。 市(地)级:主要负责完成辖区内分等数据计算、辖区内等别衔接与协调、县级数据库建立;市(地)级标准样地设置;市(地)级数据汇总、图件汇总及文字报告编写工作。 省级:主要负责完成《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规定》及有关的技术细则的编制;省级参数测算、论证、全省等别衔接与协调工作;省级、国家级标准样地设置;省际间等别接边与协调;省级成果图数字化及电子图库建设;省级数据汇总、图件汇总及文字报告编写等工作。 截止目前,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进展顺利,县(市)阶段性成果已基本完成。希望其他省(区)也要像山西省一样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以倒计时方式积极开展工作,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大调查办公室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厅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组、技术组

(1)理论研究走向深入。高向军将农业部的耕地地力等级划分体系和国土资源部的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评价体系进行了比较,认为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价已经从对土地自然状态的研究发展到人地一体的资源价值管理评价[117];王万茂分析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实践工作滞后,三者不衔接的问题,提出了首先对农用土地分等,然后按经济产量定级,在此基础上测算农用土地的等别基准地价和级别基准地价的技术路线[118];但承龙提出了农用土地分等定级宜采用“先分等后定级,等级分别划定以体现等级差异性” 的技术路线,认为“等、级合二为一”、“土地级别是土地等别的细分” 的技术路线,不能完全揭示农用土地等和级在本质上的差别[119];王建国提出了土地生产率差别是农用地分等的依据,而劳动消耗差别则是农用地定级的依据,并分别构建了农用地分等和定级的数学模型方法[120];王洪波讨论了农用地分等与定级的内涵,农用地分等与定级的评价因素选取原则,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关系[121];张凤荣[122]对《农用地分等规程》的几个理论问题及应用方向进行了系统地阐述,指出作物生产力原理、生产要素理论、地租理论等是《农用地分等规程》依据的基本理论;郧文聚对农用地分等及其应用方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23]。

(2)参数研究趋于细化。安萍莉[124]对农用地分等定级中的标准耕作制度作了研究;马仁会等[125]对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划分方法进行了研究;李如海[126]和解锋[127]对农用地分等指标区与因素权重及赋值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张凤荣[128]、薛红霞[129]、孙艳玲[130]等对土壤质量指标体系与分等方法进行了研究;范胜龙[131]对采用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进行农用地分等的可行性作了研究;张凤荣[132]、姚慧敏[133]、冯蓉晔[134]等对土地利用系数,孙兆金[135]、冯蓉晔[134]等对土地经济系数进行了研究;张凤荣[136]、王秋香[137]、王玥[138]提出了不同的β系数算法;王令超[139]对农用地分等中作物生产潜力空间插值方法进行了研究;朱德举[140]对标准样地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上研究从农用地分等的方法和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3)省县级农用地分等研究出现大量成果。如赵哲远[141]对浙江省的研究,林芳[142]对福建省的研究,王秋香[137]对广东省的研究,王国强[143]对河南省的研究,结合实际对研究方法的应用和调整进行了具体的阐释。

(4)GIS技术成为农用地分等的重要手段。段增强[144]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同时参照分等试点省份的实践工作,设计开发了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周勇[135]对农用地分等以县或市(区)为单元进行空间数据结果汇总时,相邻图幅图斑界线的空间接边和图斑的属性综合问题进行了研究;郧文聚[136]对农用地分等国家级数据库系统总体设计与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5)等指数和等级的可比性问题受到重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农用地分等工作的推进,国家级分等汇总工作的日益临近,各等级及其指数的可比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王洪波[137]采用分区法和不分区法,在县域内进行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为确保农用地分等结果的可比性,宜采用不分区的方法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杨剑锋[138]对指标区间自然质量分可比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利用标准样地修正法对自然质量分进行修正;彭建[139]对标准样地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作者在已有β系数算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光温/气候潜力指数加和的角度,对标准耕作制度、α指数和β系数进行了机理分析,对最大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区内和区间的可比性进行了探讨[150]。

(6)成果应用得到推广。农用地分等的一个直接的应用方向是耕地占补实行按等级折算,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降低。耕地等级粮食生产能力的确定方法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崔邢涛[151]提出了确定耕地地块综合指数与单位标准粮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等级折算系数;周佳松[152]以南方丘陵山区为例,采用占补地块的综合指数对应的标准粮比值,确定等级折算系数;李武艳[153]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利用等作为划分耕地等别标准,以标准产量为基准计算等别之间折算系数。以上研究,对标准产量折算系数,均采用了农用地分等中的产量比系数。

农用地分等毕业论文

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情况通报自2002年5月10-12日在南京召开"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经验交流会"(以下简称南京会议)后,山西省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召开专题会议,向领导汇报"南京会议"情况;召开全省工作会议,对全省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各级工作任务、要求及完成时间,为山西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南京会议精神 2002年5月14日,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实施组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如何贯彻落实"南京会议"精神、部署全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5月15日,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指导组(以下简称技术指导组)向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领导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报告了"南京会议"精神,通报了全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拟采取的措施,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工作提出了建议。领导小组指示:一要根据"南京会议"中讨论的技术要点,进一步修改完善《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规定》,尽快下发;二是对省、地、县的具体工作任务再次进行分工,确定成果完成时间;三是召开由各地(市)分管局长和承担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的地、县技术负责人参加的会议,传达"南京会议"精神,部署全省工作;四是加大了省级技术指导工作的力度,并明确了成员责任,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二、召开全省工作会议 2002年6月14-15日,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实施组在太原组织召开了"全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南京会议"精神,交流、总结了全省工作情况,讲解了《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规定》、农用地分等软件操作方法;介绍了样地法、因素法分等定级试点工作经验;研讨解决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会议,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下一步工作任务。会议明确要求,县级成果必须在7月15日前完成并报地(市)审核;地(市)级成果必须在8月15日前完成并报省厅审核;省级分等成果和国家确定的8个定级估价试点县成果必须在9月30日前完成。 三、县(市)、市(地)、省级工作任务分工 县(市)级:主要包括收集资料、野外补充调查、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地经济状况调查;因素指标区划分、因素指标体系确定、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规则表的编制、单元划分、单元属性确定;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计算与基础数据录入工作;图件编制;县域内等别衔接、协调与校核;县域内标准样地设置与样地属性调查;县级工作报告与技术报告编写;县级基础资料汇编与成果资料归档等工作。 市(地)级:主要负责完成辖区内分等数据计算、辖区内等别衔接与协调、县级数据库建立;市(地)级标准样地设置;市(地)级数据汇总、图件汇总及文字报告编写工作。 省级:主要负责完成《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规定》及有关的技术细则的编制;省级参数测算、论证、全省等别衔接与协调工作;省级、国家级标准样地设置;省际间等别接边与协调;省级成果图数字化及电子图库建设;省级数据汇总、图件汇总及文字报告编写等工作。 截止目前,山西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进展顺利,县(市)阶段性成果已基本完成。希望其他省(区)也要像山西省一样采取相应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以倒计时方式积极开展工作,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报: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大调查办公室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厅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项目组、技术组

目前,我国土地整理普遍缺乏完善的耕地质量判断与衡量标准,尚未建立农田质量检验机制,耕地质量平衡的可操作性差,主观随意性比较大,致使整理后的耕地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探索并借鉴农用地分等的理论、方法和成果,可为解决土地整理工作中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耕地质量评价、项目实施效益评价等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一)农用地分等可为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开展土地整理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土地整理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年度土地开发整理计划这一总原则,还应当考虑有关农用地分等指标因素的质量,如耕作条件是否满足种植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有效土层厚度是否达到要求,还应具备较好的建设条件。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项目施工和编制项目预算的依据,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当地实际,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工程的实用性和预算编制的合理性。而要清楚项目是否可行、项目规划设计是否合理,必须有一定的参考标准,农用地分等的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为此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二)农用地分等为土地整理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土地整理质量应当从耕地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评判。在土地整理中,需要加大对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耕作条件工程措施的投入。只有重视土地整理质量,才能保证整理耕地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利用。土地整理前根据农用地分等成果获取耕地的质量状况,并结合期望的整理后耕地质量,制定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和配套的资金投入计划。土地整理后,首先结合野外采样、调查和室内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并借助 GIS 软件环境下的地统计学模块和叠加分析功能,套取整理区农用地分等指标因素信息;然后借鉴农用地分等的理论、方法和中间成果,测算开发整理后耕地质量的等指数和等别,掌握土地整理的质量。

(三)农用地分等可为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开展土地整理的根本目的是增加耕地数量和提高耕地质量,以缓解人地矛盾和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但同时也应该考虑土地整理项目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只有让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土地整理投入是有利可图的,才能提高人们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土地整理工作才可能全面铺开。这个市场一旦被激活将是十分庞大的,这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培植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开辟了新的道路。由于目前我国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但随着近年来国家农业税收的减免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将会逐渐显现出来。

土地整理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也需要对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投入,只有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农业经济回报才能可持续。应用农用地分等调查数据和分等中间成果,可以获取整理前后标准耕作制度中指定作物的面积、单产、总产、亩均资金投入、粮食市场价格和亩均纯收益等因素数据,测算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及投入费用的回收周期。而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种无形资产,可以通过整理后农用地分等的耕地评价因素因子属性、耕地自然质量利用水平和经济水平进行定性分析。

研究生论文评审分数等级

五个档次。

毕业论文成绩可以采用五级记分制评定,由校答辩委员会根据各系答辩小组的评分,最终确定评分等级。以下是一种示例:优秀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5%以内,优良比例不超过65%。

优(90分以上)。

良(80-89分)。

中(70-79)。

及格(60-69)。

不及格(59分以下,同时具备以下三条或三条以上者)。

简介

初试成绩大概都会在2月份中旬陆续出来,34所自主划线院校将在3月份上旬陆续公布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之后,自主划线院校开始复试,考生可提前了解招生单位及招生学院发布的复试时间、地点及具体安排,提前为复试做好准备。

3月份中旬,教育部也将公布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之后,非自主划线院校复试、网上调剂开始。还是想提醒大家,多多关注往年分数线,做好复试调剂准备。

毕业论文评分分为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每一等级内均含有六个项目,每一项目分值相同,但权重不同。按权重、分值计算出六个项目所得总分。总分超过90者为优秀,总分80-89者为良好,总分70~79者为中等,总分60~69者为及格,总分低于60者为不及格。

学生体验等级划分及研究论文

研究生发表资格论文,如何找到适合投稿的期刊?

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和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实施有针对性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然而,分级教学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 。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全文如下:

【摘 要】 本文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与教学效果欠佳的原因,指出分级教学是深化改革的必然。并针对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科学分级,合理分班;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开展英语拓展课, 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问题;对策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现状

1、成绩显著,问题依存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了改革教学模式和开展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客观上要求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和建设。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已完成三个转变:第一,教学目标的转变:从培养学生具有较强阅读能力转变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第二,教学模式的转变:黑板加粉笔模式改变为以多媒体网路技术、教学软体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模式;第三,测评体系的转变:建立了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科学测评体系。

但教改中仍存在着不足,结合改革中的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外语教学现状,主要问题有:“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教学模式效果不理想。由于班级容量较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同样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基础好的同学认为教学慢简单,新知识少,学习无动力;基础偏差的学生,认为多媒体课容量大,内容难,因而兴趣低落。

其次,大学英语课属基础知识类课程, 且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课只开设大一、大二俩年,学生们关注四、六级证书,学习英语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会“哑巴”英语,很多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2、深化改革,分级教学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分级教学应用而生。分级教学依据教学大纲的不同层次要求,基于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差异,即学生入校时的不同英语层次,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因材施教, 藉以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旨在汇入“模组化设计、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理念,其课程构建为:大学英语多媒体网路综合英语课程与拓展课程相结合的分级教学体系。即由综合英语基础公共类课程和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拓展课程的开设,既保证大学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1、分级教学的理论基础

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基础。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对新获悉的知识吸收,理解,消化;从而将新的知识结构输入大脑,实现知识的建构与积累。所以新知识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着知识建构的效果。孟凡韶:2009。因此,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就是考虑到学习者的实际英语水平,既照顾到起点较低的学生,又为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了个性化教学。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如果所输入的语言水平过高或偏低于学习者水平,将不符合语言习得条件。只有难易适当,略高于学习者水平时,才构成最佳条件。分级教学就是为了实现符合语言学习者的最佳语言输入条件。

从教育学理论来分析,分级教学就是依据因材施教理论和学生个体差异相结合而提出的。

2、以人为本,符合个性化教学要求

传统的教学实行一刀切,统一的教学大纲、目标、教材和教学方法以及评测手段;这不符合学生个体需求多样性的现状。分级教学考虑到个体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的差异,适应来源不同,基础不同,需求不同的学生个体需求,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要求。

三、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分级不够科学

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分级模式因各高校实际特点而有所不同。分级的标准一般采用高考成绩或专门的分级考试成绩。即按成绩的高中低段分出A、B、C 三个级别。

内蒙古财经大学对2012级全院一二本新生实行了第一次分级教学尝试。分级标准按A、B、C三个层次进行,A级学生为45-50人,编为一个教学班上课。B级学生为90-100人,编为两个教学班。其余学生进入C级,按自然班上课。分级方式以分级考试成绩划分,试卷由分级教学工作组负责人制出,考试安排在新生军训结束和正式开课前进行,根据成绩由高往低拔选。A班学生免修免考一二学期大学英语1和2级考试,自然获得75分英语1、2级成绩和8个学分。但要求A班学生大一第一学期直接参加大学英语3级的学习和3级期末考试;第二学期期末参加大学英语4级考试。A班学生只利用大一的一学年时间就可以完成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学习。从第三学期开始,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参加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学习。同理,B级学生大一第一学期直接参加大学英语2级学习和2级考试。在第二、三学期由外国语学院单独命题组织大学英语3、4级考试。B级学生自然获得英语1级免考75分和4个学分。

内蒙古财经大学经过一年的分级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A和B班学生四级过关率高达92%和87%,C班却低于50%。A和B班学生士气大涨,学习模式可按自己意图选择,学习积极性极大提高。相反,C班学生从开始就有一些牴触心理,而且学习效果并没有明显改善。

此外个别A和B班学生向学院申请不免考大学英语1级和2级,想拿到高于75分的成绩。结果参加考试后成绩却出现了英语1、2级不及格现象。这就再次引起分级教学工作组老师的再三思考,分级教学标准设定还是不科学,光凭一次分级考试认定级别,可能会抹杀某些考试失误的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积极性。A和B班学生直接就免考拿到75分的成绩和4 或8个学分的做法需要修改,也不合理。此外,A和B学生来自全院各个专业,共有的上课时间有限,而且给教务处排课工作带来挑战,最终只能把时间安排在周日,在与其他课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英语课。一周只上一次课,而且还在周日,加上节假日调休,实际上A和B班学生一学期64课时英语课实际上课时间只有40多课时。因此,在英语分级教学中产生学生有情绪等一系列问题。 结合实际,及时总结问题,内蒙古财经大学将2013级学生的分级教学工作做了相应调整。明确规定:13级大学英语A、B级学生采用课程免修不免考的政策。如A班学生在第一学期期末参加大学英语1级、3级考试;第二学期期末参加大学英语2级、4级考试。B级学生以此类推。此外,学院把A和B级学生上课时间与C级学生同步。解决了上课时间不合理现象。

2、忽略学生的心理问题

由于分级教学是将学生按成绩分级,容易产生个体歧视的错觉。一次成绩失误,部分学生就“沦落”为低等级,容易产生牴触情绪,厌学。同时C 级学生由于缺乏“领头羊” 的榜样带头作用, 学习效率依然低下。B 级学生存在惰性懒散情绪,缺乏积极向上的动力,而A 级学生中存在着骄傲自满情绪。

3、加大了教学管理难度

分级教学改革付诸实施前,必须明确各个级别的英语学习目标和要求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如何制定出不同专业之间合理的标准。此外,由于分级教学打乱了院系 、专业、班级的界限,根据不同专业情况,需要统一分配时间和教室使用管理,这无疑给教学管理带来了更大的任务量。

四、探索性对策

1、科学分级,合理分班

要做到科学的分级,首先要有科学的分级标准和分级试题。在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英语分级水平测试时,试题应从听力、词汇、语法、综合填空和阅读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较为周密而全面的测试,并将高考成绩作为参照。

此外,关于分级教学各个级别,要给予一定的弹性。杜绝“一分到底”。内蒙古财经大学在2013级新生分级教学中实行:如果A或B班学生在免修课程或考试课程成绩不及格,该生将被取消在A、B级学习的资格,回到本专业自然班按C班教学方案完成大学英语1-4级的学习,并在相应学期参加该门课程的重修考试。由于成绩不及格原因退出A、B级返回C级自然班学习的学生,其在A、B级学习所获得的考试成绩依然有效。对学生同一级考试的两次成绩认定,学院采用就高分原则。这样更加合理的认定级别并考核各个级别的学生。

这种滚动式分级,既施加了压力又促以动力,有利于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旧的教学评价体系只以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和教学质量, 这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分数的作用。分级教学建立多层次的教学评价体系,即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财经大学除了每学期期末全院统一的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 %。平时形成性考核专案还包括学生出勤10% 、课堂表现10% 、网路成绩10% 、期中测试10%等, 占总评成绩的40 %。这种机制也激励了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及努力程度。

3、开展英语拓展课, 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其目的都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分级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在大二到大四学年期间开设相应的拓展课, 内蒙古财经大学分级教学方案将于第3学期开设拓展课程纳入素质教育选修课,学生在相应开课学期内可以选择2门课程,每门课程2学分,共4学分具体包括: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如大学英语口语、大学英语写作、大学英语翻译等。语言应用类,主要包括:商务英语、英语演讲与辩论等。语言与文化类,如英美社会与文化、英美文学欣赏、英语影视欣赏等。

这样真正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 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结合起来,而且实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不间断性,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总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程,要搞好分级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论文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知识 身心健康 相关性

论文摘要 :为了探析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身心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心理量表测评、体质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健康知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健康知识结构愈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健康自我评价愈高。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害同学事件…一件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E身心健康水平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和凿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为此,一些高校为增进、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了相应的教学与教研活动。目前,高校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对大学,fi的身心健康进行分块教育],没有注重发挥各种形式和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综合作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也多采取个别心理咨询的方法j。所以,现行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没有形成合力,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有鉴于此,本文从调查和测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质和健康知识结构人手,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深化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办法,选取湖北经济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T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宜昌三峡学院等5所高校的5O个体育教学班级,共1842人作为心理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对象,其中有效回答fl,理问卷并参加伞部体质指标测试的学#为1715人,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量表测评法

选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I一90),测定大学牛的心理健康水平。据问卷统计结果,将调查对象区分为正常绀、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近年来,SCI90最表在内心理卫生问题调查以及临床诊断中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

1.2.2体质测试法

基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体质测试内容,测试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立定跳远和握力等6项数据,并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中的在线体质测试与评估指导导航栏对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在线评分,据此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体质优秀组、良好组、及格组和不及格组。

1.2.3身体自尊量表

《大学牛身体自尊量表》(PSPP),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用来测量个体对自我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程度的标准化工具。基于本研究的目的,笔者利用本量表的调查结果来分析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对其体质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4数理统计法

将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和体质测试评分的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Excel和SPSS11.0软件对2项评分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总体情况分析

SCL一90总分是9O个单项分相加之和,说明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I一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参照李虹报道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L一90总分兰18O为心理障碍,其中18OSCL一90总分<225为轻度心理障碍,225耋SCL-90总分<27o为中度心理障碍,SCI一90总分耋270为重度心理障碍。9个因子中任一项三3分为心理卫生问题的阳性检出。对SCL一90问卷的初步统计结果表明:有226人存在轻度心理障碍,占调查总人数的13.2;具有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1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7;具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3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有173名大学生至少在一项因子上得分茎3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O.1。以上的初步统计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问卷中的9项因子进行了分项统计,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症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其次为抑郁、焦虑和敌对。这些症状可引起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自在、自卑、交际范围狭窄、与大多数同学合不来、对同学的优点嫉妒等现象,从而致使其心境处于忧郁、苦闷的情感之中,并导致他(她)们在体育教学中不愿参加集体性和竞争性活动项目,对游戏性活动项目缺少兴趣,反应迟钝。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2大学生体质状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依据大学生体质测试的等级标准,将体质总体评价、肺活量体重指数分数、握力体重指数分数、台阶试验分数和立定跳远成绩划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将身高体重等级划分为体重正常、较低体重、肥胖和营养不良4个级别;为便于比较,本研究将体重正常者归为优秀组,将较低体重者归为良好组,将肥胖和营养不良者归为不及格组。将所测得的6项原始成绩经过在线评分后,得到6项指标的评分和等级,按体质等级统计得到如表4的结果。从体质总体评价等级来看,96.97%的大学生体质等级达到及格及以上水平,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整体较好;然而,从另外5项指标的具体分布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有些指标整体偏低,如立定跳远和肺活昔体重指数不及格的比例分别高达44.O2%和24.9O%。由此说明,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已势在必行。

大学生体质健康总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身高标准体晕、台阶试验、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在总评分巾所占的权分别为0.15、0.20、0.15、0.30和0.20。为检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6项体质指标间是否存在差异件,现分别以各项体质指标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各项体质指标得分进行描述统计,经整理得到如表2所示的结果。由表2可知,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除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上没有差异外(Sig~0.05),其余5项体质指标的得分均存在差异性(Sig

2.3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2.3.1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健康知识结构是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活动和健康自我监控的心理基础,有关资料把青少年的健康知识结构分为3个方面:1)本体性知识,即青少年对整个健康学的理解与掌握;2)条件性知识,即青少年所具有的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知识;3)实践性知识,指青少年在健康促进的实践情景时所具有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为考察青少年的健康知识水平与其健康评价的关系,杨剑博士运用访谈法和健康知识评价法,对青少年的3方面的知识水平进行了5级评定,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与健康评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从相关系数高低排序看,本体性知识与健康关系密切程度较高,其次为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都达到显著性水平。笔者在与调查对象的访谈中也发现,对健康自我评价较高的大学生掌握的健康知识比较全面,而那些对健康知识知之甚少的大学生则对自己的健康评价不高,由此说明: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健康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即健康知识结构越高,健康自我评价就越高。因此,今后有必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

2.3.2大学生身体认知结构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对自我身体的认知是基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之的。为分析身体认知结构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情况,笔者利用PSPP中的调查数据,从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等5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据该量表的评分规定,除运动能力分量表的评分是越低表示对自我运动能力认知越高外,其余4个分量表则是评分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高。由表4、5可知,随着体质状况或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除在运动能力认知方面的评分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外,其余4个方面的评分则逐渐下降。另外,体质不及格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中的标准差和其它3个方面的有显著性差异;心理重度障碍组要5方面评分中的标准差与其它各组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由此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健康自我评价愈高。有学者研究发现,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健康的良好感觉紧密相连,且健康主观感受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其身心实际健康状况的感觉;所以,在今后的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有必要增强健康知识传授力度,改善大学生的自我身体认知结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调查和测试的对象中,有24.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O.1,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

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体质之间有同向变化的趋势,即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大学生的体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3)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健康知识结构愈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2建议

1)建立和谐的健康知识教育系统,全方位地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首先,把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做好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统筹规划工作;其次,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的相对学科优势,有重点地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再次,通过专题报告、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校园网及校刊等多条途径,宣传普及身心健康知识。

2)建立顺畅的身心健康保健网络,确保身心健康教育做到点面结合。第一,建立健全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组织领导体系,并深化相关课程体系改革;第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适时进行普查,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定期测试,并建立大学生身心健康档案;第三,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有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通过教师全员参与,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功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益。以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为载体,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身体素质练习于运动技能学习之中,采用形式多样而有趣的体育教学方法,使高校体育教育真正做到“育人、育体和育心”。

研究生论文70分是什么等级

英国大学论文70分是二等一,良好等级。英国大学的二等一级又被写成2:1,仅次于一等成绩!据优越教育介绍:英国大学每年46%的学生都是以二等一级的成绩毕业至少达到二等一级的成绩!二等一级换算成百分比为60-69%,相当于美国,相当于中国大学75分以上平均分。

属于中等偏上也就是良好的水平。一般来说,硕士论文在盲审中得到90分以上才算是优秀,在75~90分之间只能算是良好。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按时毕业,那么只需要达到75分就够了,但是如果需要评审校级优秀论文的话,那么还是要争取得到一个好的分数,最好能够达到90分以上,希望才会比较大。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