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苏格拉底认识自己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18:45:10

苏格拉底认识自己论文范文

西方哲学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既对中国学术 文化 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使西方哲学在中国形成了研究和发展的独特风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 范文 一:柏拉图式的爱情——看柏拉图哲学

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 柏拉图

哲学,一门很深奥的学科,往往使我们望而却步,但是,哲学又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最平凡的事的抽象,是最现实的理论的 总结 。经过对哲学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生活,懂得在生活中寻找真理,也学到了一种思维,一种总结与体会的能力,学着在生活中寻找哲学,升华生活。这门课是西方哲学,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东西方互通互惠,进行着哲学和思想的交流。但是西方哲学又有着独特的神秘感,许多西方哲学家的思想理论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哲学观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柏拉图,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接触他,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他的生平简介,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时势造英雄,柏拉图一定有他超越常人的不平凡,才成就了他不凡的一生。

我们都听说过也向往着这浪漫的词语-----柏拉图式的爱情,在我们心中那是最完美爱情的象征,是超越世俗的爱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呢,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词语,走进伟大的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世界,听柏拉图是如何为我们描述这美妙的爱情。了解柏拉图的爱情观就需要我们了解他的思想,解读他的世界观,探究他的哲学理念。相信,每一位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理念,都有超乎常人的思想成就,让我们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体会哲学家的伟大。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影响了欧洲的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柏拉图没有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是他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 教育 和环境对 儿童 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他强调,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如同最野蛮的兽类。

了解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我们就不难理解他的爱情观。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所以,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柏拉图的爱情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观,是一种极其浪漫但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是一种我们现代社会所缺少的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柏拉图这样说,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这是一种完美的男女平等的爱情观,是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虽然我们总是能够坚持着这种信念,在爱情的道路上继续,但是往往现实并不总是随人愿,我们在苦苦寻找那个在世界某个角落等待我们的人,然而这个过程有时是那么漫长痛苦,所以说柏拉图的爱情是理想中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有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的由来有一个富有哲理的 故事 :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微笑着说:“你去麦田里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在这过程当中,只允许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按照苏格拉底的话去做,很久才回来。

苏格拉底问他摘到没有?

柏拉图摇摇头说:“开始我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但是最后空手而归!”

苏格拉底继续问道:“什么原因呢?”

柏拉图叹了口起气说:“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无奈只好放弃;于是,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可是我越往前走,越发觉不如以前见到的好,所以我没有摘;当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原来最大的最饱满的麦穗早已错过了,只好空手而归咯!”

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就产生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种精神恋爱,是一种包含着深刻哲学思想在内的爱情,诚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都能理解的爱情。这种超越肉欲的爱情也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紧密相关,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唯心理论,他提倡政治上的平等和自由,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从柏拉图的思想来看,他的所有理论都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这也与他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相关,他在青年时期热政治,希望能参加政治事务,公正地治理城邦,但是实际 经验 告诉他,包括雅典在内的所有城邦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最后,他认为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只有当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者当政治家成为真正的哲学家时,城邦治理才能是真正公正的。

学习了西方哲学,让我懂得了哲学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像我们身边的爱情,我们向往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我们无法达到如此纯洁的精神恋爱,但是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目标。哲学与生活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的 方法 ,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哲学,更加细致的体会生活的真谛。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多的运用哲学,与实践相结合。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范文二:浅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哲学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西方古典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的出现,哲学变得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一.生平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 雕刻 匠,母亲是助产妇。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人五百人会议。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 辩论 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二.主要的哲学思想

1. 知识论

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通过彼此谈话洁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寻求真理的方法。基本内容分为三步。(1)出发点是“自知其无知”,事先不提出任何独断的原则。驳斥自然哲学家就重要间题提出的论证是彼此分歧的,其思辨超出人类知识的限度,批评智者派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放弃求知的原则。(2)手段是通过对知识的爱(爱洛斯)和彼此的谈话、诘难以寻求真知识,同时也推进了问答者彼此的友谊。(3)目的是形成概念,求得真知识。集中种种对立的例证,通过归纳的方法,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寻求一般概念或永恒本质。一方而起到积极作用,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强调“自知其无知”和“认识你自己”,从自我意识中去寻求真理。 苏格拉底的知识论把知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是撇开具体事物的特殊属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他“自知自己无知”,认为人们一般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们都是变化的、没有永恒价值的;但他们还自以为有知识。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绝对的、永恒的、真正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一命题包含有价值的思想,那就是不应该停留于个别、具体,而应提高到一般。这种看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进步。苏格拉底认为,人们不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他认为自然界是神创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的,人的理性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只有放弃的自然的认识,承认自己是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可见,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又是反对人们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出发去获得知识。

2. 目的论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研究自然本身转到注重研究社会伦理和人。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在反对自然哲学中提出了自己关于原因的主张,即目的论。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种支配力量,它使万物成为如此的样子,并且是最好的,这个支配力量就是“好”(“善”)。善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说明事物“为什么”的原因。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原则,整个世界的万物都具有这样的目的性。这样,苏格拉底就把目的论当成了他的世界观。 用目的论来说明世界,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古希腊哲学正是从苏格拉底开始,自然哲学中决定论的宇宙观为目的论的宇宙观所代替。目的论的提出,在于对世界的统一性,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及自然中谐调的现象等作出哲学上的解释。这种解释力图克服自然哲学中的机械决定论,宇宙运动的循环论,和把精神、意识现象统统归结为物质的组成方式不同的片面性观点,同时也力图克服智者们不重视研究原因,把一切都看成相对的、主观的、可怀疑的错误观点,这在认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 美德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他的“美德即知识”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关心人的灵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这一命题跟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开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追求善,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而且他认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愿从恶,把这归于人的本性。有些人之所以作恶,就是没有关于美德的正确的知识。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识,就不会犯错。

4.方法论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

三.意义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____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哲学论文

2. 中国哲学论文

3. 大学选修哲学论文

4. 高二政治哲学论文

5.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论文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理论之比较研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 方法 ,也不能单凭 经验 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 文化 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

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 社会品格和 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 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 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____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 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 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 文化在未来的 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苏格拉底论文

浅析西方古典哲学中的理性主义传统论文

1. 未经理性检验的生活何以是无意义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言及这样一句箴言:“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无意义的生活。”检验一词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向性的自我反思或自我批判, 那么“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无意义的生活”就是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不具有认识自己价值的能力, 虽然不是疯狂, 但已经接近于疯狂了。”显然, 不能认识自身价值的人不能理解生活的意义, 也不知道自己的责任和尊严, 其生命的尊严在这种遮蔽状态中沦亡了。苏格拉底提出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无意义的, 实际上是提出了人格尊严和人的使命问题。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解, 生活的意义不在生活之外, 而在于使自己、他人和城邦获得幸福, 规避祸患。“幸福不在于财富, 而在于知识, 在于对城邦作出贡献, 并获得人们的尊重。”

更进一步的, 苏格拉底提出“未经检验的生活是无意义的生活”区显了内向性理性批判反省的重要性, 倡导人要力求凭理性来把握主体, 凭借自我理性批判在人自身中掘发人的本质属性。苏格拉底认为, 理性是作为一种人人皆有的东西而存在的, 关键在于人是否能对自身做出理性的把握, 故而苏格拉底提出要对生活进行理性的检验, 对主体做出理性的把握。理性的检验清理了偶在的个人感觉, 使得人成为理性的定在。在苏格拉底看来, 灵魂的本质属性在于具有普遍理性的自我, 内向性自我反思或批判中的主体不是身体性的自我, 也不是具有主观任意性的自我, 而是为普遍理性所引领的自我。内向性自我反思或批判所指向的灵魂既不是任何精细的事物, 也不是任何个体所具有的特殊性机能, 而是每个人所共有的智力和品质。“灵魂是与神圣的、不朽的、理智的、统一的、不可分解的、永远保持自身一致的、单一的事物最相似。”在灵魂的自我反思中, 灵魂进入到一个纯粹的、不朽的领域, 获得了独立与超脱。真正的知识就是这种沉思的产物, 由此获得的知识是纯粹理性的知识, 不受任何外在感性冲动的污染。正如苏格拉底所说, “由灵魂本身来对事物本身进行沉思, 才能抵达真实的存在, 获得纯粹的知识。”

2. 理性检验设定了思想与行为的地平

苏格拉底的理性检验精神奠定了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传统, 并为后继者所承继和发展。在柏拉图眼中, 灵魂的最高等级即是理性, 理性逻辑的力量彰显了灵魂的最高属性所在。柏拉图提出了“灵魂转向”说, 将人的灵魂视为具有视力的存在, 而灵魂的视力便是灵魂中最高的理性层级。整体性的灵魂通过转离变居不定的外在幻象世界, 步入到“实在”世界之中, 并凭借灵魂的视力去观照和把握理念中的“至善”。人的肉体在灵魂的指引下对理念的回忆模仿构成了人的认识。感性经验虽然能够激起人对理念的回忆, 但感性经验同时又是人的认识的障碍, 只有揭开感性经验的遮蔽, 经由理性检验的过程, 人才能达致对真理的确证认识。通过理性的检验, 灵魂中的各部分协调一致, 灵魂从而进入到理念的世界中。这种理性精神始终雄踞于柏拉图哲学的顶峰。怀特海曾经说过, “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6]柏拉图的理性主义哲学将真善美和理性结合在一起, 将理性至于哲学体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使得理性主义传统成为西方传统哲学的背景色。

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了“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观点, 进一步扬发了理性主义传统。亚里士多德视域中的理性是一种从属人的最高层次的、超越感性认知能力的能力。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的本能盲目性决定了自然人的无目的性, 缺乏理性检验能力将会加剧这种盲目所带来的损害。通过理性的检验, 协调所有决定人行为的因素。理性高于一切, 是一切事物的依据。所以对人来讲, 最好的生活是符合理性的生活, 理性检验设定了生活的最高规范意义, 理性的生活才是值得过的生活。

在近代, 笛卡尔在认识论领域提出了理性的主体性原则。笛卡尔提出, 客体世界是通过一个理解通道实现确证, 任何存在和知识都只能通过理性的自省和检验才是真实无疑的。倘若没有对“我思故我在”中“我思”主体的进行理性审视, 断言对象的存在合法性就无从确立, 对象的真理的真实合理性也就消解了。故而一切知识立基于理性而不是感性之上, 理性成为检验真理的独一尺度。

但是这种理性的检验思想也包含了一种矛盾:一方面, 理性精神区显了客观必然性的存在, 人必须归依于这一必然性才能实现对自我的确证。而对这种必然性的绝对服从又容易使人物化为客体, 丧失人的独特性;另一方面, 由于理性精神强调主观自由的必要性, 人理性的思考和检验自在自为自由而不受任何拘傅。这样一来, 人在自我的目的和意志中确认对象世界的存在, 这就容易导向人化抽象精神规定的生成。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来试图解决理性主义的这一矛盾, 在其理论体系中, 理论理性保障人能够获得必然性, 而实践理性使人获得自由, 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通过先验的审美判断沟通联接起来。

康德以后, 黑格尔将理性检验精神推向了另一个高峰。黑格尔曾经这样言说:“哲学的最后目的和兴趣就在于使思想、概念与现实得到和解, 达到自觉的理性和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 以及达到理性和现实的和解。”[7]在黑格尔看来, 个体意识发展的全部结构在于从意识达到自我意识再到理性的自我扬发和自我发展。黑格尔将理性划分为三个部分:观察理性、实践理性和自在个体性。实践理性的内涵在于使得理性转化为一种人得以在其中实现自我的客体, 即“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其自身的活动而实现。”[8]

哲学家们希望通过某种普遍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改变世界。但人眼前的世界是不断分化变化的, 因此人的认识对象不是变化的现象, 而是稳定不变的真理。凭感性认识无法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 对世界的把握只能依靠理性来实现, 更进一步的是通过理性检验来实现。首先, 理性检验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所展开的。人的感性直观直接反映了外在世界, 但感性直观所认识到的实存是纷繁芜杂的, 需要理性的检验来进行甄别。其次, 理性检验追求的是一种认识的绝对普遍性, 其目的在于发现世界结构中的潜在规律性和普遍性。再次, 理性检验是主体性的检验。理性检验的主体是人。最后, 理性检验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的合理意义。人的感性认识源于现实世界, 是有限的和偶在的, 而理性检验所具有的对事物认识的批判性和确证性, 能都指导人在实践活动中祛除这种有限性与偶然性。

但对于理性检验的倡导也不能过于极端, 如果当对理性的倡导成为一种极端的理性迷信, 以理性主义精神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将异化成超验的形而上体系, 最终导理性独断主义, 从而抹消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理解, 消解了人独特的个体性。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M].吴飞,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16.

[2]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117.

[3]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138.

[4]Salles , Soul and Ethics in Ancient Thought[J].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84.

[5]柏拉图.柏拉图全集 (第一卷) [M].王晓朝,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83.

[6]黄快林.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J].新湘评论, 2016 (15) :62-63.

[7]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四卷) [M].贺麟, 王太庆,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133.

[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第四卷) [M].贺麟, 王玖兴,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189.

苏格拉底认为: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而不知不觉地来到。来源: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是,却遇到了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询问:“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忙忙碌碌造成了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年轻人们把老师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浆,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年轻人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而不知不觉地来到。”面对学生的问题,伟大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做法并非长篇大论地解说,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来感悟出人生的滋味,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前苏格拉底哲学论文文献

西方哲学传入中国的百年历程,既对中国学术 文化 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使西方哲学在中国形成了研究和发展的独特风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 范文 一:柏拉图式的爱情——看柏拉图哲学

爱情,只有情,可以使人敢于为所爱的人献出生命;这一点,不但男人能做到,而且女人也能做到。

—— 柏拉图

哲学,一门很深奥的学科,往往使我们望而却步,但是,哲学又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最平凡的事的抽象,是最现实的理论的 总结 。经过对哲学的学习,让我更加了解生活,懂得在生活中寻找真理,也学到了一种思维,一种总结与体会的能力,学着在生活中寻找哲学,升华生活。这门课是西方哲学,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千百年来,东西方互通互惠,进行着哲学和思想的交流。但是西方哲学又有着独特的神秘感,许多西方哲学家的思想理论也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哲学观点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柏拉图,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接触他,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他的生平简介,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时势造英雄,柏拉图一定有他超越常人的不平凡,才成就了他不凡的一生。

我们都听说过也向往着这浪漫的词语-----柏拉图式的爱情,在我们心中那是最完美爱情的象征,是超越世俗的爱的力量。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呢,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词语,走进伟大的西方哲学家柏拉图的世界,听柏拉图是如何为我们描述这美妙的爱情。了解柏拉图的爱情观就需要我们了解他的思想,解读他的世界观,探究他的哲学理念。相信,每一位哲学家都有自己的理念,都有超乎常人的思想成就,让我们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体会哲学家的伟大。

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影响了欧洲的哲学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

柏拉图没有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是他的教学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传播。在教学中,柏拉图重视对普遍、一般的认识,特别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概念、真理是纯思维的产物。同时他又认为学生是通过理念世界在现象世界的影子中才得以回忆起理念世界的,承认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他特别强调早期 教育 和环境对 儿童 的作用。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所接触到的事物对他有着永久的影响,教学过程要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引起学生的回忆。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TheRepublic)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柏拉图的《理想国》还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认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统治。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柏拉图在其最后的作品《法律篇》中进一步发挥了关于法律的作用的思想。他强调,法律是一切人类智慧聪明的结晶,包括一切社会思想和道德。从理想出发,他推崇哲学王的统治,“没有任何法律或条例比知识更有威力”;从现实出发,他强调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如同最野蛮的兽类。

了解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我们就不难理解他的爱情观。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所以,柏拉图式的爱情,就是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柏拉图的爱情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观,是一种极其浪漫但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是一种我们现代社会所缺少的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柏拉图这样说,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这是一种完美的男女平等的爱情观,是很难达到的一种状态,虽然我们总是能够坚持着这种信念,在爱情的道路上继续,但是往往现实并不总是随人愿,我们在苦苦寻找那个在世界某个角落等待我们的人,然而这个过程有时是那么漫长痛苦,所以说柏拉图的爱情是理想中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梦寐以求有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的由来有一个富有哲理的 故事 :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微笑着说:“你去麦田里摘一株最大最好的麦穗回来,在这过程当中,只允许摘一次,并且只能往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按照苏格拉底的话去做,很久才回来。

苏格拉底问他摘到没有?

柏拉图摇摇头说:“开始我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但是最后空手而归!”

苏格拉底继续问道:“什么原因呢?”

柏拉图叹了口起气说:“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为只可以摘一株,无奈只好放弃;于是,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可是我越往前走,越发觉不如以前见到的好,所以我没有摘;当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原来最大的最饱满的麦穗早已错过了,只好空手而归咯!”

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就产生了柏拉图式的爱情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一种精神恋爱,是一种包含着深刻哲学思想在内的爱情,诚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都能理解的爱情。这种超越肉欲的爱情也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紧密相关,这充分体现了他的唯心理论,他提倡政治上的平等和自由,强调教学上的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从柏拉图的思想来看,他的所有理论都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状态,这也与他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相关,他在青年时期热政治,希望能参加政治事务,公正地治理城邦,但是实际 经验 告诉他,包括雅典在内的所有城邦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最后,他认为只有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分辨正义和非正义,只有当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者当政治家成为真正的哲学家时,城邦治理才能是真正公正的。

学习了西方哲学,让我懂得了哲学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且,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就像我们身边的爱情,我们向往柏拉图式的爱情,虽然我们无法达到如此纯洁的精神恋爱,但是可以把它作为自己的目标。哲学与生活是我们最好的学习的 方法 ,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哲学,更加细致的体会生活的真谛。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多的运用哲学,与实践相结合。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范文二:浅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哲学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西方古典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因为他的出现,哲学变得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一.生平

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 雕刻 匠,母亲是助产妇。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自己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人五百人会议。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 辩论 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二.主要的哲学思想

1. 知识论

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通过彼此谈话洁难,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寻求真理的方法。基本内容分为三步。(1)出发点是“自知其无知”,事先不提出任何独断的原则。驳斥自然哲学家就重要间题提出的论证是彼此分歧的,其思辨超出人类知识的限度,批评智者派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放弃求知的原则。(2)手段是通过对知识的爱(爱洛斯)和彼此的谈话、诘难以寻求真知识,同时也推进了问答者彼此的友谊。(3)目的是形成概念,求得真知识。集中种种对立的例证,通过归纳的方法,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寻求一般概念或永恒本质。一方而起到积极作用,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强调“自知其无知”和“认识你自己”,从自我意识中去寻求真理。 苏格拉底的知识论把知识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认为一切知识都是经由概念的。概念是撇开具体事物的特殊属性而形成的,是普遍的、不变的。所以知识也是普遍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他“自知自己无知”,认为人们一般所谓的知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因为它们都是变化的、没有永恒价值的;但他们还自以为有知识。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还没有达到那种绝对的、永恒的、真正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认为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提出的这一命题包含有价值的思想,那就是不应该停留于个别、具体,而应提高到一般。这种看法是人类认识史上的进步。苏格拉底认为,人们不能认识外部世界,也不应该认识外部世界。因为他认为自然界是神创的,由神支配,受神管理的,人的理性不可能认识神所创造的东西。只有放弃的自然的认识,承认自己是无知的人,才是聪明人。可见,苏格拉底的“自知自己无知”又是反对人们从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出发去获得知识。

2. 目的论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研究自然本身转到注重研究社会伦理和人。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在反对自然哲学中提出了自己关于原因的主张,即目的论。在苏格拉底看来,世界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是其中有一种支配力量,它使万物成为如此的样子,并且是最好的,这个支配力量就是“好”(“善”)。善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是说明事物“为什么”的原因。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善或目的具有相同的意思。他认为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追求一种完满性原则,整个世界的万物都具有这样的目的性。这样,苏格拉底就把目的论当成了他的世界观。 用目的论来说明世界,这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古希腊哲学正是从苏格拉底开始,自然哲学中决定论的宇宙观为目的论的宇宙观所代替。目的论的提出,在于对世界的统一性,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及自然中谐调的现象等作出哲学上的解释。这种解释力图克服自然哲学中的机械决定论,宇宙运动的循环论,和把精神、意识现象统统归结为物质的组成方式不同的片面性观点,同时也力图克服智者们不重视研究原因,把一切都看成相对的、主观的、可怀疑的错误观点,这在认识史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 美德论

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他的“美德即知识”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的论述,也是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关心人的灵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这一命题跟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开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追求善,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而且他认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愿从恶,把这归于人的本性。有些人之所以作恶,就是没有关于美德的正确的知识。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识,就不会犯错。

4.方法论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这个矛盾,他是这样解决的: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苏氏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这种谈话也有几个特点:第一、谈话是藉助于问答,以弄清对方的思路,使其自己发现真理。唯在谈话进行中,苏氏则偏重于问,他不轻易回答对方的问题。他只要求对方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他以谦和的态度发问,由对方回答中而导引出其他问题的资料,直至最后由于不断的诘询,使青年承认他的无知。在发问的过程中,苏氏给予学生以最高的智慧,此即有名的苏格拉底反诘法。

三.意义

苏格拉底可以说是古代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在他之前,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体的研究,对于人生并不多加注意。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知识问题。这些问题和人息息相关。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喻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关怀而追求德行。可以说,苏格拉底把哲学的领域扩展了,对后来的西方哲学和宗教、乃至社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为____的欧洲化奠定了人文基础。几百年后的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使它在各地落脚生根,并进入各个家庭,还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

关于西方哲学的论文相关 文章 :

1. 哲学论文

2. 中国哲学论文

3. 大学选修哲学论文

4. 高二政治哲学论文

5. 论中国哲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论文

苏格拉底的一生开始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结束于雅典的败落时期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理论之比较研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 方法 ,也不能单凭 经验 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 文化 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

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 社会品格和 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 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 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____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 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 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 文化在未来的 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以自己认识自己为主题论文

认识自己,这四个字看清来很抽象,但是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设计出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这就是认识自己了!一起来看看关于高三认识自己 作文 800字 议论文 ,欢迎查阅。

认识自己作文1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当听到与自己同龄人在电视节目中绘声绘色的 辩论 时,你是否责备过自己没有智慧的头脑呢?看到电影明星多姿的风采,又是否发觉自己长得太平庸……

那么,我告诉你:快快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吧!难道你没有感觉到自己或活泼或文静或潇洒的可爱性格吗?难道你没有看到自己的青春光彩……

如何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呢?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历: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几个好友极力向班主任推荐我。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正好也趁这次机会向同学们展示我的才华,便十分高兴地参加了。我每天刻苦地练习演讲词,一遍又一遍的背着,力求完美。

终于盼到了演讲比赛的那一天,我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信心十足、精神百倍地走上台开始演讲了。“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下面我给大家讲……”一句接一句优美而流畅的话语从我口中流淌出来,在那安静的演讲台上回荡着……正当我讲得津津有味,听众们听得聚精会神,各个评委看着我直点头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的脑海中突然一片空白,我的身体颤抖起来,思绪也跟着乱了起来,我的口齿在刹那间也含糊不清了。在评委老师的叹息声中,我低着头,难过地走下台。

我辛辛苦苦的练习,竟然没有得到回报!而当初对自己的那份信心,早已烟消云散。

我愤怒地撕掉了自己煞费苦心写出来的 演讲稿 ,大声痛哭。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扶在我的背上,我满脸泪痕地转过头,看见语文老师正站在我身旁微笑,我看到她那关切的目光,对我充满希望的目光。“老师,我是不是很没用?”我伤心地发问。“不,孩子,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失误。你没有错!错就错在你不会用另一种方式来欣赏自己。你已经努力地付出了,虽然没有获奖。但这努力的过程中你有了许多收获,这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你是优秀的,只要你以全新的面貌去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老师很有道理地说着,走到我身边,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来,让我也欣赏一下你的演讲。”我拭干眼泪,突然间我又一次看到了老师那双对我充满期待充满信心的眼睛,于是,开始演讲起来,不知为何,此刻的演讲是那样的轻松。演讲完了,传来一阵响亮的掌声――老师的掌声。我再一次看到了教师那鼓励的目光。我笑了,眼泪却早已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时里,无论遇到多少次失败,我都会想起老师那对我充满无限期望的眼神,于是我便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欣赏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她说得多好,只要付出了,就算没有回报,也是成功的。

那一次,泪水洗涮了我心中的委屈,使我真正领悟到生活的内涵――怎样在生活的种.种困境中去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让我对青春生活充满了向往,更坚定了我前进的目标……

认识自己作文2

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当听到与自己同龄人在电视节目中绘声绘色的辩论时,你是否责备过自己没有智慧的头脑呢?看到电影明星多姿的风采,又是否发觉自己长得太平庸……

那么,我告诉你:快快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吧!难道你没有感觉到自己或活泼或文静或潇洒的可爱性格吗?难道你没有看到自己的青春光彩……

如何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呢?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经历: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演讲比赛,几个好友极力向班主任推荐我。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好机会,正好也趁这次机会向同学们展示我的才华,便十分高兴地参加了。我每天刻苦地练习演讲词,一遍又一遍的背着,力求完美。

终于盼到了演讲比赛的那一天,我怀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信心十足、精神百倍地走上台开始演讲了。“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下面我给大家讲……”一句接一句优美而流畅的话语从我口中流淌出来,在那安静的演讲台上回荡着……正当我讲得津津有味,听众们听得聚精会神,各个评委看着我直点头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我的脑海中突然一片空白,我的身体颤抖起来,思绪也跟着乱了起来,我的口齿在刹那间也含糊不清了。在评委老师的叹息声中,我低着头,难过地走下台。

我辛辛苦苦的练习,竟然没有得到回报!而当初对自己的那份信心,早已烟消云散。

我愤怒地撕掉了自己煞费苦心写出来的演讲稿,大声痛哭。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扶在我的背上,我满脸泪痕地转过头,看见语文老师正站在我身旁微笑,我看到她那关切的目光,对我充满希望的目光。“老师,我是不是很没用?”我伤心地发问。“不,孩子,这只是一次偶然的失误。你没有错!错就错在你不会用另一种方式来欣赏自己。你已经努力地付出了,虽然没有获奖。但这努力的过程中你有了许多收获,这才是最重要的。其实你是优秀的,只要你以全新的面貌去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老师很有道理地说着,走到我身边,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来,让我也欣赏一下你的演讲。”我拭干眼泪,突然间我又一次看到了老师那双对我充满期待充满信心的眼睛,于是,开始演讲起来,不知为何,此刻的演讲是那样的轻松。演讲完了,传来一阵响亮的掌声――老师的掌声。我再一次看到了教师那鼓励的目光。我笑了,眼泪却早已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时里,无论遇到多少次失败,我都会想起老师那对我充满无限期望的眼神,于是我便会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欣赏自己,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她说得多好,只要付出了,就算没有回报,也是成功的。

那一次,泪水洗涮了我心中的委屈,使我真正领悟到生活的内涵――怎样在生活的种.种困境中去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让我对青春生活充满了向往,更坚定了我前进的目标……

认识自己作文3

人的一生在世间浮沉,难免会迷失方向、迷失自己。因而,能够时刻正确认识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苏格拉底曾说:“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这恰恰说明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

有的时候,人们迷失了自己,只是无法找寻到自己真实的存在,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而对人生感到迷茫。这个时候,只需要继续寻找,总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然而有的时候,人们迷失了自己之后,不去寻找真实的自己,反而把自己臆想成另一种存在,然后就以那种存在的姿态去继续自己的人生。那种时候,人们就很难再找回自己,甚至会走上一条极端的不归路。

就如同古代帝王,相信每一任帝王在登基之初都是想做一任明君造福百姓的。但是有的帝王会因为权欲熏心,真的把自己当成神,可以主宰终生,最终背离了自己的初衷。纣王要剖比干之心,厉王要“止谤”,连一代圣君唐太宗也差点杀掉勇于劝谏的魏征。由此可见,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后果是多么可怕。这也说明了,正确认识自己,有的时候帮助的甚至不仅仅是自己。

但是,在人生迷茫之后,还能正确认识自己,真的那么困难吗?

其实,正确认识自己,只需要自己足够虚心,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去正视自己和改过自新的勇气便可。

齐王在听了邹忌的劝谏之后,立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下令改革。法国作家卢梭,他的《忏悔录》是一部空前绝后的“灵魂自白书”,他在书中真实地记录了他的一生,包括他曾做过小偷、抛弃挚友、嫁祸他人的种.种丑行。读此《忏悔录》时常令人感到触目惊心,因为当他把自己剖析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就是他真正认识自己、超越了自己的时候。

所以说,有的时候,正确认识自己,只需要自己思维的一个转变,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转变,带来的影响却可以是不可估量的。对于个人而言,正确认识自己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有时也可以造福身边的人。而对于统治阶级而言,正确认识自己,就可以造福整个国家,给整个社会带去宁静安乐。

人生来不就是为了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吗?所以,正确认识自己吧。

认识自己作文4

哲学上有个观点,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每个人都是两面的,要认清自己的劣势。对于优势,亦不可骄傲自大,也就是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

俗话说得好,“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透过这扇窗,就会发现与众不同的一面。作为一名高中生,要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认识自己。

我们都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句话是教导我们应该谦虚做人。小时候总觉得生活是很快乐的,无忧无虑,童年的美好是最令人难忘,最令人回味无穷。童年一块玩耍的伙伴都渐渐长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带来数不尽的忧愁。面对学习问题,从妈妈嘴里会冒出一个名词,“别人家的孩子”。这令许多孩子最头疼的了。每次考试考差后,先是被老师劈头盖脸的 教育 一番。回家后接着又是妈妈的一顿数落:“你看看,谁谁谁,人家这次考了多少,老师夸他什么的。”有时候根本不记得那些妈妈口中的“别人家孩子”。

在记忆中,永远是榜样一样的人应该存在着的。对我来说,他总是高高在上,需要我们去仰望。虽然上课时喜欢看课外书,但是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下课后, 篮球 场上少不了他敏捷矫健的身影,别人的目光总离不开他,也是老师心目中的宠儿。在许多同学眼中,是榜样,需要抬头仰望,我也不例外。那时,我和他是同桌,嘴上虽没有一点点崇拜的感觉,但心里是满满的崇拜。一天中午,我们吃完饭后,他突然跟我讲,其实他很羡慕我。他从小,父母就离异了,跟着爸爸生活。他爸爸为了养活一家人,就把他交给爷爷奶奶,他从未和别人提过,在别人看来光鲜亮丽的人,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其实每个人都有值得别人羡慕的一面。

在很多方面,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在羡慕别人的时候,回头想想自己;在仰望别人有什么的时候,回头看看自己没有什么。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优点,学会表现自己。

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将长处展示出来。仰望别人的时候,回头看看,其实有人正在仰望着你。要让自己充满信心。

认识自己作文5

离自己越近的东西,往往看得越不清楚,正所谓“欲知人者,必先料己之短长”这时正确认识自己尤为重要,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最终走向成功之巅、

相传,在吴国和西晋灭吴时期,有一位叫周处的人,他为人性情暴躁,纵情肆欲,常常为祸乡里,使村民苦不堪言。于是就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一天,周处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问过后才知是猛虎和蛟龙又来兴风作浪,周处听后就说:“我去除掉他们”之后就迈着大步离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村民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猛虎、蛟龙同归于尽,十分欣喜。可没成想,他却带着蛟龙、猛虎的尸首赶了回来。后来周处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是“三害”之一,就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最后终于除了自己这一害,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

从古至今,人无完人,只有学会全面看待自己,才能有所进步,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更加成功。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人。

虽说如此,但依旧有许多人认不清自己,生活在一个自己伪造的虚拟世界里,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貌。有时候,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你行为的点点滴滴,而这面镜子,别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镜面上的污浊,真正可以使镜面光洁的,只有你自己!

总而言之,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可以完善自我,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难道不引人深思吗?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让自己的缺点无处遁形,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你就会提升自我,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海面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其实有时,在空闲的时间里,你能自我反省出很多东西,仰望星空,看着宇宙鬼斧神工的杰作,你会思考许多事情。“不己知者,焉能知人?”只有学会了认识自己,才能看透常人所无法看透的东西,这也不失为一种“学问”。而我们就是在这种“学问”中成长,逐步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像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都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严格规范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成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我始终相信,我可以!

认识自己 高三作文 800字议论文相关 文章 :

★ 认识自己的高一作文800字

★ 高中议论文正确认识自己作文

★ 关于认清自己议论文1000字

★ 认识自我作文800字

★ 认清自己高中作文素材

★ 认识你自己作文800字

★ 正确认识自我初二话题作文800字

★ 对这次疫情思考的作文800字5篇

★ 重阳节作文800字议论文五篇

★ 人要有自知之明的议论文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正确认识自己议论文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正确认识自我,看似简单,但细细一想,你,我,他,正确认识自己了吗?有人会说,谁会连自己都不认识呢?并不是,我们,还没学会最重要的一堂课——正确认识自己!班会课,给我上了最生动,也最难忘,并令我受益匪浅的一节课。

于丹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最深刻的道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无非就是“孝”,“和同学融洽相处”。

百善孝为先,“孝”,我自认为我是个“孝”女,懂得感恩,回报父母,。不过今天看到的事迹,什么“孔融让梨”,陈毅,赖冬敬……一个个感人的事件,让我自愧不如,想想平日里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不顺就要发泄几句”……我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特别是听到“现在依然跪着为父亲……”,我别的没听见,就听见了这一句,哎,那滋味,不好受。我要争取向他们学习,做个“孝顺女”!

当听到那个小女孩日记里写的“我没有朋友……”,也勾起了我的烦心事,自打上了初中,我忘不了以前的美好时光,特别是“死党”李佳怡和徐子涵,她俩都分到了十三班,气得我牙直痒痒。现在,我也想交个好友,可我竟变得孤僻,哪个都不是我的知心好友,看着他们成双入对的来来回回,羡慕的口水都要下来了,哎。我也想有个“闺蜜”!我马上瞪大了眼,竖起了耳,屏息凝神听老师说,下定决心要成功!势不可挡!

影片很快就看完了,我有些失望,这也太快了,不过,我总结出了几点:1·要正确认识自己;2·要以善为先,学会感恩,回报父母;3·不迷恋电子产品,和同学,家长,和平友好的相处。通过归纳,我发现我有很多不足,但是——我学会了正确认识自己!如有过错,我一定加以改正,做个品德优良的好少年!

改变自己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变、为什么需要改变。换句话说,也就是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方能获得成功。

在生活中,你可能认识许许多多的人,但认识别人容易,认识自己可不是容易事,这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认知中千真万确的真理。

人们常说,真实的自己其实要比镜子里的难看,连外表这么一种易被辨别的现象、辅以镜子这样真实客观的工具,人仍然会误判自己的美貌程度,更不用说性格、品质等其他判断难度远高于外貌的方面。在现实中并没有说真话的“魔镜”存在,想要正确认识自己,其难度可想而知。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其意义就在于:强调人的地位,强调心理和行为的作用。认识自己是完善人格的核心内容,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起着内在的、全过程的调节作用。

认识自己是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和超越自己的前提。在成功路上你的敌人永远只有你自己,只有认识自己并不断知晓自己的错误才会发现真正的自我,就好像早上把镜子上的水雾抹掉才能看清自己的面目一样。

认识自己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改变自己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想要正确认识自己,就需要客观的自我评价,如此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能否真正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如何塑造个人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

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快速立足并站稳脚跟,就必须首先对自己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老子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还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哲们不断地教导我们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全面地认识自己,就是不光要认清自己的内在素质,还需要了解外在因素。如性别、身体状况、外貌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经济情况,等等。

几千年来,很多哲学家都忠告我们,要认识自己,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把它解释为认识自己消极的一面,在部分的自我评估中都包括太多的缺点、错误与无能。而要认识自己,就要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决不要看轻自己。

认识自我,就是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认识自己的与众不同和发展潜力。认识自我,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心理特点;认识自我,必须搞清三方面:我要干什么?我会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只有认识了自我,才能开掘自我潜能,才能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自我。

当然,正确认识自己并非易事,因为人的自我认识是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的。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对认识自己有清晰的认知。首先应当认识自己是一个具有意识的生命体,即自己可以认识自己;其次是认识自己是一个具有一定智力又能理性思维的个体,即自己有能力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最后就是对自己的独特的自我的认识,即认识个人独特的地方。这个认识过程先是从生命体的共性出发,再到人类的共性上认识,最后回到个体,即自我本身来认识自己。人是有意识和会意识的,而每一个人又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意识存在,这个各不相同的意识就是每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所在,包括性格、能力、经验、爱好、思想、行为及情感世界,等等。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我们坦然面对人生,科学认识人生的道路。人生就是不断学习、不断认识、不断选择、不断作为和不断改变的过程。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平坦的,人生的航船也并非一帆风顺的。事业的不顺、生活的坎坷、逆境的缠身、不幸的降临……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垂头丧气,也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要自暴自弃,因为人生的道路是可改变的,遇到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客观、正确评价自己。一个人对自己的才貌、学识、成绩、贡献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等,常会有估计过高或估计过低的情况。在走上坡路时,会认为凭自己的能力,人生所求、想要的东西就都能唾手可得了,还往往把某个运气和机遇也看成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这样的得意者其实是平庸的人。在走下坡路时,又容易把困难和各种不利的因素看作自己的无能,自己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动摇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这种有自卑心理的人,对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很容易接受消极的暗示。

应该看到,一个理智的人,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是有一个客观的、正确的评价和定位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高估或低估自己。不然,就很容易毁损自己,毁损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毁损自己的身心健康。

正确认识自己,需要积极地肯定和提升自己。你可能命运坎坷,没有宽裕的经济和成功的事业,但自古雄才多磨难,世界上不少伟人都是在与苦难抗争中成长而造就辉煌人生的;你可能貌不惊人,没有俊男倩女的自然条件,但英俊和美貌并不是成功的代名词;你可能智商平平,没有出口成章、过目不忘的才华与天赋,但天才如果没有后天的勤奋,天才的火花就很容易熄灭。积极地肯定和提升自己,就是客观地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也别总看到自己的长处,要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把自己的心境调节到最好,把自己的行动发挥到最佳,做到愉快地生活,乐观地奋斗。

正确认识自己,就是不畏人言,做自己该做的事。有人这样定义:做该做的事就是聪明,做不该做的事就是愚蠢。人云亦云,被别人的言论所左右,这是没有主见的表现,也是成功人生的大忌。其实质就是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不相信自己,也未能表达真实的自己。如果你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就要聚集自己的能量,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认准这样一条道理:别人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哪一种人都不要紧,要紧的是自己认为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哪一种人。

人们在认识自己中,通过认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心理和行为,把自己的意图和体验、思想和感觉告诉自己,从而调整自己,控制自己,并不断完善自己,还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动。

德国化学家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就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懂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经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用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知人难,知己更难。每个人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否则,就无法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不利于身心健康。其实,人对自己的认识永远在发展,永远是一个不断求知的过程。人对自己的认识,今天和昨天比较,可能会大不相同,但并不等于今天的认识就是真理,就已经到达了终点;对待他人的认识也是一样,决不要认为别人的想法、看法就不正确,自己的观点、意见就正确,就是真理。即使是自己的思想观念有某些正确之处,也应看到它的不足和不完美,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认识自己需要积极思维;认识自己的途径是自我内省;认识自己就是开发金矿,即挖掘你自己的潜能,努力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我们才会知道成功从来都不是依靠击败别人而获得的,成功与其他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

尼采曾说:“聪明的人,只要可以正确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由此可知,正确认识自我,是走好人生路的关键,对于自我的评价,因以自己为衡量标准,而不应以外物或他人评价为衡量自我的标准。

以物喜,可能会造成盲目自大,以物悲,可能会造成盲目自卑,对于认识自我,我们应以实际情况为衡量标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生方可走向远方。

纪伯伦曾讲了一个狐狸觅食的故事,狐狸外出觅食,见日光下的影子可以反映自己的高度,很是欣喜。清晨和黄昏,日光下的影子很长很长,它以为自己很是强大,便开始得意洋洋,不免有些自高自大了起来。等到正午时刻,影子变得很小,很窄。他开始自怨自艾,一度怀疑自己的力量被人夺走了。这就是哈哈镜的力量。如果我们不能以实际情况衡量自己,那么我们必将患得患失。

不以放大镜为据,自高自大。邹忌问身边的人自己和徐公比,谁更美?大家都说皱忌美。这时,邹忌应该飘飘然了吧?然而他却没有,他将自己和邹忌真实的相貌仔细比对,他恍然大悟,原来徐公比我美啊。这正是正确认识自我的事例,邹忌的正确认识自我,也为他顺利解决生活中的各种琐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以显微镜为据,放大缺点。一位母亲有一个开伞店,另一个卖鞋。下雨天,鞋店的儿子生意不好。晴天,雨店的儿子生意不好。别人劝她反过来看,便会是另一番景象了。于是,她下雨天会为伞店的儿子开心,晴天会为鞋店的儿子开心。于是她开始正确认识自我,不再放大缺点,能够悦纳自己,丰富自己的人生了。

不管是放大镜,还是显微镜下的自己,都不是真实的自己。现实中,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同样有很多,比如某些低分考生为抬高身价,大肆宣扬"能力比分数重要",过分鼓吹社会和人脉能力,而不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而另一部分人则十分悲观,认为别人都无法学会知识,自己也学不会便是理所当然的了。他们觉得自己很无能,不能承担起任何责任。对于上述两种人,"反躬自省"是很有必要的。

无论是过分自高自大,还是放大缺点,都不利于正确地认识自我。如果至高至大的人不"反躬自省",他可能会因为过高地估计自己而面临人生的滑铁卢。自卑过度的人如果不"反躬自省",可能会自怨自艾,虚度年华。

因此,让我们时常"反躬自省"吧!毕竟孔子每日还三省己身呢。

我们如果在人生中,不因放大镜而表失自知之明,不应过分放大错误而妄自菲薄。那么我们便可以谱写出人生的华美乐章。让我们正确认识自我吧!这是我们人生中的必经之路!让我们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吧!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认识自我,理解自我的一个过程。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提高,能够有方向性的训练自己,完善自己。错误地看待自己则使自己沉溺在幻想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甚至可能会失去生命。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三毛曾经说过:“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我们即使不死,也在天堂里了。”是啊,寻求内心真正的安宁,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使自己快乐,才能变得成熟。像三毛一样。假如她没有认识到生活的乐趣,没有正确认识自己所需要的,所追求的,怎么会有如今三毛的流浪文学,怎么会有华文世界的传奇女子,又怎么会有我们心中最浪漫、最真性情、最勇敢潇洒的——永远的三毛。

正确的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完美。

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也不那么完美,就不用忙着去粉饰了;如果可以认识自己不那么伟大,就不用急着去证明了;如果可以去放弃自己的种。种成见,就不用吵着去反驳了;如果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就不用哭着去申诉了;如果可以慢半拍,静半刻,低半头,就可以一直微笑了。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将自己的优点发出万丈光芒,将自己的缺点掩盖。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更加完美,将不用去模仿他人而遭到别人的嘲笑了。难道东施效颦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春秋时代,西施因生病而蹙紧眉头,却更显得美丽动人、楚楚可怜了。然东施见此,连忙去效仿不想被贻笑大方。西施的美尽显在她的举止投足之间、谈吐之间,天生的美与气质并存,而东施却以丑闻名大江南北。若东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去模仿西施搔首弄姿,而是发扬自己的长处,那也不会落下今日如此耻笑。

正确地认识自己,使自己更加成功。

自然更替:“自然界中没有胜利和失败,只有更替。冬天让位于春天,夏天让位于秋天。羊吃草,狮吃羊。与谁强大无关。人心若能理解,那么人的灵魂则可能从肉体中解放找到成功。”正确认识自己,能够抓住机遇,获得成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进行替换。论点: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取得成功。毛遂是战国时期有远见卓识且口才出众的外交家。他本是平原君家中的食客,当平原君要挑选20名食客去说服楚国出兵解救赵国时,他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抓住机会,大胆,自信的说:“我可以去。”果不其然,毛遂以出色的辞令说服了犹豫的楚王,就这样赵都解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在关键时刻自荐,赢得机会,最终获得成功。因此,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赢得机会,使自己成功。

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使自己得到心灵的安慰,赢得成功。

离自己越近的东西,往往看得越不清楚,正所谓“欲知人者,必先料己之短长”这时正确认识自己尤为重要,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认识社会,最终走向成功之巅、

相传,在吴国和西晋灭吴时期,有一位叫周处的人,他为人性情暴躁,纵情肆欲,常常为祸乡里,使村民苦不堪言。于是就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里的蛟龙合称为“三害”。一天,周处看到一些老人围坐在一起愁眉不展,问过后才知是猛虎和蛟龙又来兴风作浪,周处听后就说:“我去除掉他们”之后就迈着大步离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村民见周处一去不回,以为他与猛虎、蛟龙同归于尽,十分欣喜。可没成想,他却带着蛟龙、猛虎的尸首赶了回来。后来周处才知道原来自己也是“三害”之一,就下定决心,痛改前非,最后终于除了自己这一害,得到了乡邻的赞扬和拥护。

从古至今,人无完人,只有学会全面看待自己,才能有所进步,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更加成功。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了不起的人。

虽说如此,但依旧有许多人认不清自己,生活在一个自己伪造的虚拟世界里,看不到自己的本来面貌。有时候,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了你行为的点点滴滴,而这面镜子,别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镜面上的污浊,真正可以使镜面光洁的,只有你自己!

总而言之,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可以完善自我,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难道不引人深思吗?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让自己的缺点无处遁形,多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你就会提升自我,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海面上升起的一颗新星。

其实有时,在空闲的时间里,你能自我反省出很多东西,仰望星空,看着宇宙鬼斧神工的杰作,你会思考许多事情。“不己知者,焉能知人?”只有学会了认识自己,才能看透常人所无法看透的东西,这也不失为一种“学问”。而我们就是在这种“学问”中成长,逐步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像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都缺少自我反省的能力,我们应从现在开始,严格规范自己。从小事做起,从生活做起,成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为了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我始终相信,我可以!

论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论文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哲学理论之比较研究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 方法 ,也不能单凭 经验 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 文化 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

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 社会品格和 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 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 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____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 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 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 文化在未来的 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浅析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苏格拉底哲学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哲学思考

摘 要: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殉道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思想史上震撼人心的重大事件。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为何会被以自由民主著称的雅典城邦以公正合理的程序判处死刑?面对这一疑问,本文试图以苏格拉底之死为切入点,从其哲学性格方面入手,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必然性,并阐释哲学家与死亡的内在关联。

关键词:苏格拉底;申辩;哲学家;死亡;正义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也是人类永恒的隐痛。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归宿。人生在世,就是一个不断向死亡趋近的过程。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怀着莫名的恐惧和敬畏。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怕死,事实上是怕个体的毁灭,而死也毫不隐讳把自己表现为这种毁灭。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死亡,如何看待死后的未知状态,如何进行死亡的价值评价,是涉及人的安身立命之道的终极问题之一。作为世界文明史一大公案的苏格拉底之死为我们公正看待死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公元前399年,雅典城邦中被公认为最智慧的苏格拉底被这个城邦的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在此之前,苏格拉底拒绝向法庭屈服和逃亡外邦。当前往提洛岛的圣船返航后,他饮下鸩酒从容赴死。在西方文明史上,苏格拉底无疑成为为理想信念而殉道的先驱之一。黑格尔曾指出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悲剧,是民主扼杀自由的悲剧,是法律习俗与知识理性相冲突而产生的悲剧。但他视死如归、毫不妥协的气概却彰显了理性的不朽光辉。

苏格拉底的高足柏拉图在《申辩篇》中详细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申辩和赴死的完整过程。雅典人控告苏格拉底的罪名是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第一批原告控诉苏格拉底追求地以下天以上的东西,强词夺理颠倒是非,并且以此传授他人。众所周知,只有自然哲学家尤其关注自然,并以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世界的本原。文明的起源由超越自然的神圣力量下降到我们共同 经验 的自然世界,不得不说这是自然哲学的进步之处。但对自然神的顶礼膜拜,只会取消人类自身理性的力量。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召回到地上,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转向人内在的德性。他在市井之中与人 辩论 ,目的也不在于传授知识收取报酬,纯是出于爱智的动机,与人共同寻求真理。而亵渎神灵的控告,则是说苏格拉底不信有神,或者说只相信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信本邦认可的诸神。这也是他被认为败坏青年之处。证据之一是苏格拉底曾经说太阳是一块石而月亮是一块土。这其实仍是同以安那克萨戈拉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混为一谈。不信有神和引进新神首先在逻辑上就是自相矛盾的。原告和被告的分歧不在于相不相信有神,而在于相信神是什么,而这些都不足以说明苏格拉底有罪。

第一轮投票以281票对220票表决苏格拉底有罪。正反双方票数相差很少,苏格拉底说“似乎双方票数对调30,我就可以释放了。”他提议以罚款代替死刑,他的朋友们愿为他担保。但在辩护中苏格拉底却不认罪,反而以自己有功于国而请赏。他认为每天讨论道德问题,审查和检视自己和别人,也不过是顺从神的旨意。在这次申辩中,苏格拉底不肯放软措辞说些悔改的话,更不愿追述战功以期将功赎罪,并且直言自己所缺少的不是辞令而是厚颜无耻和不愿说公众爱听的话。这彻底惹恼了法官,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此时的苏格拉底已经年逾古稀,剥夺他几年的寿命,雅典人毫无所得,唯有不光彩而已。或许他可以免死,如果他肯屈膝乞命。但他对自己的申辩态度毫不后悔,他宁愿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死,也不远按照他们的方式而活。”[1]坐监期间,苏格拉底多次拒绝逃亡的建议,坚决服从法律的安排。临难之际,生路摆在面前,只要稍微屈服,就可以活命。但苏格拉底宁死不屈,平静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死之必然性

造成苏格拉底之死这一悲剧的原因历来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话题。“对____神学来说,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完成了上帝的使命,可谓死而无憾。苏格拉底即使饮鸩自尽,但杀身是否成仁仍然留下疑问。他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为了他的学说还是信仰?”[2]。撇开政治原因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单从其哲学个性和理想信仰方面探究,考察苏格拉底在可以活的情况下选择死的必然性。

亚里士多德曾说有两件事要归于苏格拉底门下:归纳性论证和普遍性定义。苏格拉底总是用辩证法追问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诸如善时什么,正义是什么。不仅如此,“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概括起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这句来自德尔菲神庙的箴言在苏格拉底的身体力行下扭转了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从自然到自我的转变,首先是从有关自然的具体知识到知识本身和认知主体转向。因此,在苏格拉底哲学中知识成为核心问题。“德性即知识”成为其基本命题,而“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正义和其他德性都是智慧”也成为这一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

苏格拉底这样孜孜不倦地关心人的内心和灵魂,把道德和知识联系起来,教人努力体认自我,回归内心善性。德性落实到城邦和个人则是正义、勇敢、节制的美德。即便神谶说他是最智慧的,他依然认为自己无知。当他逐一访察以智慧著称的人后,才知道他们有的是有限的知识,甚至根本无知,反而自认为无所不知。如同他们怕死一样,只是不智而自命为智,以其所不知为知。没有人知道死亡对人来说是好是坏,但人们都怕死,就好像确知死亡是最坏的境界。苏格拉底不以不知为知,更不会逃避死亡,“苏格拉底悟出了神的本意,真正的智慧是属于神的,神示只是告诉我们,人的智慧微不足道,是没有价值的”[3],所以神认为苏格拉底是最聪明的。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让苏格拉底不停地与人辩论检验别人的智慧。反讽和助产士的 方法 常使别人理屈词穷,陷入尴尬的境地,他也因此得罪了一批有名望的政客。这些人对苏格拉底怀恨在心,必欲置其于死地。

智慧如苏格拉底是神赐给雅典城邦的礼物。他自命为马虻,不停地劝告警醒雅典这只因肥大而懒惰迟钝的良种马。即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他也拒绝逃跑以逃避法律,即便法律本身可能是不公正的。对城邦法律的信仰也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信仰。因为他坚信城邦的法律是善的、正义的、符合理性的。作为城邦的公民,服从城邦的法律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不管何时何地,我们都必须做城邦命令我们做的事,即便所发生的一切是不公正的,也只能按普遍的正义加以说服,而不能以暴力的方式反对城邦。正如苏格拉底对克里同所说的,他不愿意逃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肯背弃曾经恪守的法律,即便如今法律是不公正的。“灾祸降临到他头上,他受到不公正审判的打击,自己的城邦要置他于死地,但他依然生活在自己的信条中:宁可忍受不公正,也不做不公正的事。”[4]所以苏格拉底拒绝逃亡外邦,坚决履行公民对国家法律的义务。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知识,追求公平正义,追求绝对的善。为了获得知识和美德,死是不足惜的。苏格拉底默认法律的权威,义无反顾走向死亡。 苏格拉底的哲学信念中,灵魂不朽也是值得关注的。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是和肉体是相互区别,可以脱离身体而独立存在的。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是完全对立的,肉体是灵魂的桎梏,感性的欲求只会妨碍灵魂的纯洁性。“在不同等级的灵魂中,哲学家的灵魂最纯洁,因为它最能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直接与真理、理念的世界打交道……真正的哲学家是追求死的,即肉体的死寂,七情六欲的死寂,摆脱身体的羁绊,以一个纯而又纯的灵魂来掌握真理。”[5]灵魂是洁净的,而肉体感官会干扰知识的获得。所以人们不仅要照顾自己的身体,更要保护自己的灵魂。哲学家致力于追求绝对的善,因而不关心物质的快乐。他们毕生都在努力使灵魂摆脱沉重的肉体,摆脱感性世界的束缚,从而净化灵魂。所以哲学就是追求死亡,哲学家就是自我训练死亡。“如果哲人自我进行死亡训练,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当死亡来临他就不害怕、不愤怒、不畏缩。如果一个人一生致力于一件事并努力追求它,而当死亡来临是却感到恐惧,这无疑是愚蠢的。”[6]苏格拉底正是为了他的信念而死,他同死亡打了一辈子交道,当它最终来临时,他感到的是亲切和安详,死亡对他来说死较好的事。

哲学家与死亡

人之所以为人而与周围其他物种区别开来,是因为人有自我意识。人从出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开始,便也意识到了自身的有限性和有死性。“我们可以借助观察我们之外的他人之必有死而推论出我之必有死,并超越于当下,面对死亡的恐惧。”[7]尼采曾说,人生是一个长期的死亡过程。人的生存本来就是向着死亡的存在。死亡是每个人的最终归宿,也是无数人担心和害怕的结果。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死亡的恐惧,苏格拉底在可以生的情况下选择死,并在死前申辩中说出关于死亡的大道理:“死的境界必居其一: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如世俗所云,灵魂是由此界迁居彼界。”不管是何原因,哲学家和死亡结下了不解之缘。普通大众努力克服死亡的恐惧,去过一种好的生活,而哲学家选择向死而生,在趋向死亡的过程中与死亡达成和解。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普通人不会去 反思 生命的价值,更不会关注死亡的意义,他们关注的是名利、财产、地位等物质快乐。伊壁鸠鲁有句 名言 :“死亡是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将使我们对生命之必有死这件事愉悦起来。”[8]论据是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我们尚未来临;而当死亡到来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这也成为部分人歪曲死亡的本来面目,以纵情享乐的绝妙借口。当人们沉溺于感官快乐时,死亡悄然降临,剥夺了个人的一切,包括财富、朋友、名望,甚至他的身体和思想。死亡带走了一切,只剩下死亡本身。殊不知,伊壁鸠鲁在说快乐是善时,不仅包括肉体上的欢愉在内,他强调的额最大的快乐时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不是视死亡为苦难的解脱,而是要直面不完美的生活,使之充实起来。生命是一场华丽的葬礼,在有生之年更为重要的是照看好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将死定义为:“所谓死的状态,就是肉体脱离灵魂而独立存在的状态,和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状态。”人们对于死的恐惧,出于对死亡的无知。而逃避死亡的人正是在追逐死亡,并最终会被死亡追上。真正的哲学终生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无时无刻不净化自己的灵魂。死亡则是灵魂最彻底的净化。当死亡来临时,哲学家看到的是灵魂的解脱和重归自由。摆脱肉体之累后,最终能关照到善本身,在彼岸世界实现永恒。

苏格拉底是自愿自觉选择死亡,是为理想信仰而死。哲学为死亡做练习、做准备,但真正的哲学家反对自杀。柏拉图在《斐多篇》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我相信神是我们的守护者,我们是神的财产,如果我们这样看问题,那么也有理由说,一个人应该等待,在上帝召唤他之前不要夺走他的生命。”诸神是我们的看护,我们是神的财产。虽然死亡必然属于我们自己,但我们却没有权利自行了断,自杀是不可取的。而且自杀迫使灵魂离开肉体,这样的净化是不彻底的,可能仍带有肉体的欲望和痛苦。我们只能选择做好准备的死,而不能选择对死毫无准备的自杀。在继伏尔泰说自杀是人类最后的自由后,加缪宣称“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9]人是有自杀的自由,但却依然不能自杀。在加缪看来,自杀不是反抗,而是对自身懦弱的妥协。自杀是意志自由的一种实现方式,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在自杀面前,人本能有求生存意志,自杀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苏格拉底视死如归,一直以来都在为死亡做准备,是民主制度达成了他的心意,将他判处死刑。这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他杀。哲学家不必去自杀,他只要学会如何看待生与死的关系。

苏格拉底不怕死,但最终还是死了。对于死后有没有灵魂,灵魂归于何处,死后的世界是不是绝对的虚无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知道的是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民众追悔莫及。于是给他平反,并且流放了原告,还树立铜像来纪念他。苏格拉底死而不朽,他的思想和精神一代代传承不衰。死亡是超出我们经验的,任何正在活着的人都不可能真正体验到死亡。所以我们对死亡的解释只能诉诸于玄想和信仰。出于对终极关怀的反思和死后世界的构想,哲学和宗教应运而生。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确认超验的世界本体存在,并在那里为灵魂和生命本体安了家。“人们之所以对肉体的死亡感到莫大的恐惧和焦虑,其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不知道死后灵魂的归宿。死亡的可怕之处不在于死亡过程中肉体所受的痛苦,而在于死后的绝对虚无。”[10]哲学的灵肉二分之说,尤其是宗教关于死后归宿的天堂地狱之教,很好地消解了人们对于死亡和虚无的恐惧。这一信仰支撑着人们在现世生活中完善人格做正义之事,或立德立功立言,实现另一种不朽。

生,我们无法自主选择;死,亦不为我们的自由意志所转移。人活于世就确知自己要不可避免地死去。“对哲学家而言,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天国的视觉境界。”哲人苏格拉底死了,死得其所。这让我们正视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价值,在有生之年关照心灵,过更好的生活。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继续追问什么是善和正义。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关于苏格拉底哲学论文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