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半月谈杂志编号

发布时间:2024-07-04 03:41:19

半月谈杂志编号

中文名称:《半月谈》主办单位:新华通讯社主办创刊时间:1980年5月10日出版周期:半月刊邮发代号:2-510每期定价:元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71/D 页数:96页出版周期:半月开本:32开订阅单价:元

一、 半月谈系列刊物包括 《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 《时事资料手册》《品读》 《半月谈》(半月刊) 邮发代号:2—510 邮局全年订阅价:元 零售价每册:元 邮购价每册:元 出版日期:每月10日、25日 《半月谈内部版》(月刊) 邮发代号:80—157 邮局全年订阅价:36元 零售价每册:元 邮购价每册:元 出版日期:每月5日 《时事资料手册》(双月刊) 邮发代号:2—19 邮局全年订阅价:30元 每册零售价:元 邮购价每册:元 出版日期:每逢单月20日 《品读》(月刊) 邮发代号:82—779 邮局全年订阅价:42元 每册零售价:元 邮购价每册:元 出版日期:每月3日 二、 半月谈系列刊物主要通过邮局订阅发行,也可通过邮购方式 购买已出版的半月谈系列刊物 《半月谈》全年共24期,每册邮购价元 《半月谈内部版》全年共12期,每册邮购价元 《时事资料手册》全年共6期,每册邮购价元 《品读》全年共12期,每册邮购价元 同时我们提供近几年合订本供您选择,零售、邮购价格如下: 2004年、2005年、2006年、2008年《半月谈》合订本,零售价格70元,邮购价格84元 2004年 、2005年、2006年2008年《半月谈内部版》合订本零售价格43元, 邮购价格48元 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时事资料手册》合订本 零售价格40元, 邮购价格43元 2005、2006、2007、2008等年度《资料卡片》合订本 零售价格24元,邮购价格36元 (如需挂号,每份加挂号费3元) 汇款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半月谈杂志社 邮编:100040 (请在汇款单附言中注明刊物名称、期数及收件人详细地址、姓名、电话。如需 要发票请注明。) 半月谈杂志社咨询电话:、63071864 传真:6307759 电子邮箱: 收到汇款单后,我们将按照普通印刷品邮寄,外地读者在10-20天左右能够收 到刊物。读者还可选择邮购快递(费用自负)。 选择邮购速递业务时您只需要按照刊物零售价格汇款即可。速递运费可先付,也可收到刊物时直接付给速递公司送货人员。 三、北京地区读者在半月谈杂志社读者服务部和中国新闻书店可以购买到已出版 的半月谈系列刊物。 半月谈杂志社读者服务部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半月谈杂志社 半月谈杂志社读者服务部电话: 63071864 营业时间:8:30~16:30 中国新闻书店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营业时间:9:00~17:30 中国新闻书店联系电话:

你可以去邮局办理订阅的手续,写好你的地址、电话、订阅期数,5分钟就搞定了。你也可以在网上,或是打11185邮政热线订阅。

半月谈杂志总编的级别

《半月谈》杂志现在是新华通讯社主办、主管的国家级核心期刊,期刊CN号 11-1271/D位于2011第六版“D0,D2,D4,D6,A 中国政治类”10但cnki不收录

当然是总编辑 总编辑是报社行政一把手 下面是各部主任比如编辑部、评论部、经济部、时政部等等。如果一家省级党报,总编辑级别就相当于正厅级,编辑部主任相当于县局级。

因为报社的类别不同,其主编的级别也随之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中宣部直属报社,如人民日报社,其社长为副部级,主编(或总编)为副部级或正厅级。各省、直辖市党的机关报,其社长为正厅级,主编(或总编)为副厅级。

各省府所在地的市党报,其社长为副厅级,主编(或总编)为正处级。各地级市党报,其社长为正处级,主编为副处级。各县级市党报(有的县尚未设立),其主编为正科级。

报社就是采集,编辑和出版报纸,并以报纸为传播媒介向一定区域的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大众传播机构。

而传媒,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

一般来说,报社编辑主要参与新闻稿写作中的审稿环节:

1、负责研读检查稿件内容,决定稿件是否刊登,主要考察以下几点内容:新闻五要素是否属实、细节能否经得起推敲、文字表达是否正确、有没有预设立场等等。

2、对于问题稿件进行判断处理,决定是不予刊登还是修改后刊登。

3、对定用稿件进行再次审查,确保文稿编辑质量符合编辑规范要求。

4、对定用稿件进行版面设计,排版时注意实现稿件内容和美观性的兼顾,处理好文字和图片的比重。

5、承担政治审查和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性的工作。例如,稿件内容是否与国法党纪相一致、是否符合中宣部的最新政策和指示等等。

我貌似在名单中没找到这个,应该不算核心期刊,不过百度了下,貌似这个杂志还是很牛的,……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的时政期刊,报刊

半月谈杂志pdf

半月刊 一年24期公考申论不是必考的,看你报考的项目,有的是用专业知识测试代替申论行政能力测试是必考的

到邮局去问问吧

可以到网上杂志网订阅,杂志网还是算便宜的,杂志的话种类也比较多,服务热心周到。

<半月谈>中的半月评论是对申论写作帮助最大的部分,一年也是24期,如果要的话,我有07年全年和08年前12期的,可以传给你,需要就加我.地方的不一定都考申论的,比如江苏的B和C类就不考的。

半月谈杂志网

是司局级。总编辑是新闻或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国家新闻或出版单位为司局级行政职务。负责研究、制定和实施工作方针,组织领导编辑部日常业务工作。半月谈杂志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叶俊东,半月谈杂志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半月谈网,是新华社主办《半月谈》建设的以时事政治,时政热点,时事新闻。

半月谈》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基层读者的党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自考办指定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时政参考读物,被誉为“中华第一刊”。网上订阅最方便,一半很多人去邮局订阅,但是,我是真的受不了邮政那个速度,实在太慢了,而且查不到物流信息,很麻烦,也找不到在线客服什么的,看到它现在还是这样原地踏步,就是退步啊,真是挺失望的。现在很多订阅杂志的网站,比如杂志云网站这些,和邮政最大的不同就是快递配送,但是要收快递费,好像是3元,另外,有线上客服,咨询什么的也比较方便。不过我还没有在杂志云上面买过东西,还在比较,看看哪个网站比较值得信赖,大家有好的网站也推荐给我,

一般当地的书店、书摊都会有,也可到附近邮局报刊收订处。 半月谈系列刊物主要通过邮局订阅发行,也可通过邮购方式。汇款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半月谈杂志社 邮编:100040 (请在汇款单附言中注明刊物名称、期数及收件人详细地址、姓名、电话。如需 要发票请注明。)半月谈杂志社咨询电话:、63071864 传真:6307759电子邮箱:收到汇款单后,我们将按照普通印刷品邮寄,外地读者在10-20天左右能够收 到刊物。读者还可选择邮购快递(费用自负)。 选择邮购速递业务时您只需要按照刊物零售价格汇款即可。速递运费可先付,也可收到刊物时直接付给速递公司送货人员。

属于宣传机构,党的喉.舌

半月谈杂志社副总编辑胡

张正宪。我也特别喜欢他,作为党刊的评论员来说,评论得有深度有广度有档次有文采,思想也很正统。

香港《文汇报》是一份面向香港全社会的综合性大报,零售港币6元。以爱国爱港为办报宗旨,新闻报道公正翔实,及时准确;新闻内容详尽丰富,生动活泼;版面时尚,色彩艳丽,印刷精美。香港文汇报在中国内地各省市共设立包括北京新闻中心、上海新闻中心、珠三角新闻中心在内的三十个办站机构,拥有一支敬业、勤业的专业记者队伍,其关于中国新闻的报道和评论,经常获得国内外媒体的广泛转载和高度评价。香港文汇报立足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除香港外,每日还在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同步出版海外版,读者遍及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香港文汇报正在努力成为一家覆盖全球华人世界,具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华文精英媒体。香港文汇报社长王树成王树成先生,河北省平山县人,高级编辑,现任香港文汇报董事长、社长。1983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具有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生学历,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编委,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他相继担任新华社半月谈杂志记者、编辑、主编、总编辑助理,1993年升任副总编辑、总经理;1994年12月调任新华社安徽分社社长;1997年底,任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2005年底任《经济参考报》总编辑;2008年5月,担任香港文汇报董事、副社长,同年12月任现职。他还相继担任安徽省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副组长、安徽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安徽政协委员、安徽省记者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记者协会副主席、北京市老记者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海外联谊协会常务理事等。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他写出百余万字的消息、通讯、特写、述评、人物专访、杂文、调查报告及报告文学等。其中一批稿件被新华社和相关部委评为全国好新闻,《我们永远需要艰苦奋斗》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辅导教材。他在新华社工作期间,相继组织和参与了国庆50周年、北京奥运会申办和筹备、抗击非典等重大战役性报道;参与过“漫游中华大地”等大型丛书的编撰,编著有《风云人物大写真》等人物通讯集和《太行山的呻吟》等报告文学作品。早在1946年,因国民党政府步步紧逼上海《文汇报》就范,报社负责人中就有人提议到香港创一新刊,这样可以桴鼓相应,互为犄角,使当局不敢轻易下手;一旦报馆真的被封,大家可以转移到香港。徐铸成力赞其议,但终因经费难筹,这件事就搁置了下来。鉴于上海馆已封,大家无事可做,何不趁此机会去香港开辟新的天地?徐铸成随即约来严宝礼、宦乡、陈虞孙商谈。大家一致同意徐先去香港与李济深见面,如愿合作,即共同出资,创办香港《文汇报》。事不宜迟,严宝礼很快托人秘密为徐铸成订好了赴港机票。临行前,徐铸成专门去了吴绍澍家一趟,问他在台湾旅游时所谈之事是否已经决定。吴恳请徐到港后务必向马叙伦、谭平山转达自己“转向”的决心。香港,徐铸成先去拜访夏衍。夏衍告诉他,非常欢迎《文汇报》来香港出版,但“色彩不宜太红”,因为港英当局对进步报刊处处刁难,《华商报》天天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文汇报》应准备顶上去;如果态度一如《华商报》,恐怕有被一网打尽之虞。翌日见到潘汉年,潘也谈了同样的看法。在和香港共产党方面的负责人接触之后,徐铸成便去拜谒李济深。他提出由双方各出10万元作开办费,创刊香港《文汇报》。李济深表示完全赞同,说由徐负责在港创办《文汇报》,影响必大。李专门留徐共进午餐,并邀来陈邵先、陈此生和梅龚彬作陪,席间就创刊计划进行了详细磋商,约定由徐、梅和二陈等四人全权筹备。此时,香港有不少上海《文汇报》时期的同人。他们逃亡到港后,生活无着,不少人依靠领取由夏衍等募集的救济金糊口,然后才各自找到临时性的工作。大家闻听徐铸成抵港有出版《文汇报》之意,就约集起来开酒会欢迎,表示一旦报纸创刊,即辞去现有工作,重回报馆效力。正在香港办《大公报》的胡政之也宴请昔日的部下、今日的竞争对手徐铸成。徐对香港《大公报》一反该报之中立传统,称共军为“匪军”、中共为“匪党”深为骇异,只是当着胡政之和一帮朋友的面不便言说。酒过三巡后,胡政之笑着说:“铸成,欢迎你来港恢复《文汇报》,大家热闹些。”徐知道这是在试探自己,就虚晃一枪说:“此来仅为访友。办报,谈何容易。胡先生清楚《文汇报》底子薄,要在香港办一报馆,哪有此力量?”在孟秋江的引荐下,徐铸成还拜访了沈钧儒、郭沫若、章伯钧等在港民主人士。他们听说《文汇报》有来港出版的打算,都热情鼓励。在拜访谭平山、马叙伦时,徐铸成没有忘记吴绍澍的托请。谭、马二人表示一定将吴的转向意愿转告中共方面,并希望徐回沪继续向吴多做工作。诸事略有眉目之后,徐铸成即离港返沪,向严宝礼等汇报在港经过。大家都很振奋,立即着手准备相关工作。1948年5月,徐铸成正式赴港筹备创刊《文汇报》。临行前,他与黄炎培、陈叔通、包达三等三十余人在大世界附近的红棉酒家聚会,交换对于中共刚刚发出的召开新政协会议号召的意见。大家一致表示热烈拥护。经商定,香港《文汇报》由李济深任董事长(登记时用别名),蔡廷锴、虞顺懋、严宝礼、徐铸成为董事;总主笔徐铸成,总编辑马季良,副总编辑柯灵,总经理严宝礼,经理宦乡;报社设社务委员会,正、副主任由陈邵先、徐铸成分任,委员为严宝礼、陈此生、梅龚彬和马季良。领导层人事安排基本上是“民革”和原上海《文汇报》双方的组合。历时四个月的筹备,1948年9月9日,香港《文汇报》终于正式与读者见面。创办之初,报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拮据。上海《文汇报》本来就是个穷报馆,“民革”也属初创,资金不充裕,报纸出版近半年,双方交来的股款才各有两三万元,与当初约定10万元相距甚远。由于资金拮据,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租不起像样的房子,大家只好“螺蛳壳里做道场”,局促在一幢四层小楼里。这幢房子小得不成样子,每层不到60平方米,编辑、排字、印刷、发行、食宿都挤在一起,身为总主笔的徐铸成,起初也只能住在楼梯转角处一间仅容一单身铺位的“斗室”里。徐铸成本来只负责言论,可是总经理严宝礼、经理宦乡均不能脱身来港,他只好兼管经理部事务,每天除了写社论、审稿,还要为职工生活、报纸印刷发行尤其是筹款等琐事奔波,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他后来回忆起这段生活,称其为自己服务新闻界60年中“最辛苦劳累之时期”。香港《文汇报》创刊前,徐铸成请郭沫若主持了一个茶会,茅盾、夏衍、侯外庐等二十多位文化学术界著名人士应邀参加。他们大多为上海《文汇报》写过文章,有的还编过副刊。郭沫若在这次茶会上,把《文汇报》当作解放战争中文化战线的一支部队,号召一切进步力量都来支持《文汇报》,并且勉励《文汇报》同人高举民主主义的旗帜奋勇前进。徐铸成邀请郭沫若主持周刊各版,郭欣然应允,并很快网罗了一批名流分任各个版面的主编:他和侯外庐主编哲学周刊,茅盾主编文学周刊,宋云彬主编青年周刊,千家驹主编经济周刊,翦伯赞主编历史周刊,孙起孟主编教育周刊。这一阵容之整齐强大,可谓一时无两。《文汇报》在香港能够“一炮打响”,这些专家主编的各具特色的高水准周刊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的港九只有80万人口,加上澳门也不过百万。不过出版的报纸却不少,仅大型日报就在10家之上,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在这样竞争激烈的报业环境下,《文汇报》竟然后来居上,一创刊即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不到半月订户就突破两万,超过了《大公报》和《华商报》,这让徐铸成和同人们备感自豪。曾任香港《文汇报》副经理的黄立文后来撰文说,1948年到1949年这一年多,“是我们从事新闻工作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如此长期持续地处于极度兴奋之中的岁月。‘号外’出版发行的频繁,可以说打破了我国报业史的纪录。革命发展带来的欢乐,在读者中引起的强烈而持久的反应,报纸威信的迅速上升,在香港,除《华商报》等一两家外,是其他任何报纸无法比拟的。每当看到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自己经手编辑的报纸或‘号外’被抢购一空的时候,我们这批原来亡命香港的报人都很引以自豪”。

“三胡”指的是胡乔木、胡绳、胡华。胡乔木出生于1912年,1930年入清华大学、1933年入浙江大学,均肄业。“九一八”之后参与领导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海霞》,193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书记、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书记。1937年到延安,主编《中国青年》,1941年任毛泽东秘书。编辑《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参加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8年任新华社总编辑、社长,中宣部副部长。建国后撰写《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参加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编辑《毛泽东选集》1-4卷,审定《邓小平文选》。胡绳出生于1918年,1934年入北京大学,1937年后,历任生活书店、《读书月报》、《大众生活》编辑。抗战时任中共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1946年后,任中共上海市工委文委委员,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1949年后,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1975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副秘书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胡华出生于1921年,1937年肄业于浙江高等师范,1938年入陕北公学,1946年任华北联合大学史地系副主任,1947年开设《中国外交史》课程。1949年后,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主任、中国科学院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中国现代史组副组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学编委。编写出版过《中国近代革命史讲话初稿第一、二、三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历史概要》等。

邮局。根据问答网查询显示,邮局可以邮购《时事资料手册》2022年第5期。《时事资料手册》由新华通讯社主管,半月谈杂志社主办。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