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应急预案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发布时间:2024-07-07 13:10:30

应急预案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关于应急预案演练总结(精选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就有必要提前进行细致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优秀的应急预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应急预案演练总结(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各位来宾、同志们,本次演练组织严密,措施得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各有关部门对这次应急演练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二是演练过程环节紧凑,组织有序。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各部门行动迅速,市、县两级应急响应及时,指挥到位;三是各应急救援工作组配合有序,处置得当;四是检验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锻炼了队伍,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旦真正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情况要比演练复杂得多,问题要难处理得多。我们必须做到:

一是始终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依法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做好防范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尽最大努力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是要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构建覆盖全市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

三是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水平,提升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能力。在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面前,能做到判断准确、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处置得当,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我希望我市各级、各部门要以本次演练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寻找问题和不足,不断构建起统一指挥、结构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随时做好应对一切突发重大事件的准备。最后,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认真组织20xx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及《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周的通知》文件精神。强化应急管理,使公司现场在灾害前各项应急工作措施能够高效、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我公司于20xx年6月16日组织公司xxxx项目开展了应急演练活动。

20xx年6月16日下午,公司xxxx项目部在场内空旷场地处进行了消防演练活动,共计参加本次活动人员18人。本次活动组长为项目经理xxx,副组长为项目副经理xxx,活动参加人员有: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此次演练的目的是提高员工对应急预案的应用,能从了解演练过程到实际操作。真正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有方法,有组织的进行实际操作。但在演练过程中,应急救援队员实践演练动作操作不到位,应急救援人员之间配合失误频率过多,还需进一步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员的学习,切实做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总体上,这次演练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此次演练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在这次实践演练过程中,应急救援队员对“应急救援预案”中有关运行程序有预案到实际演练做到初步适应,为今后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在处理上意识到有组织、有方案的应对。

这次演练使员工知道了不足,使之在以后能更好的学习应急知识。经过这次应急演练使每名员工都提高了应急事件的意识。

为了进一步增强乘坐电梯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掌握现场,特别是发生事故应急处理和逃生能力,防止事故发生,一旦事故发生能将事故损害降到最低,我公司安全委员会组织了此次电梯应急预案演练。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效

1、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对电梯安全常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乘坐电梯应急自救的方法。

2、对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现场大多数员工能有效组织、迅速地对事故警报做出相应,纷纷疏散、警戒。对今后应对突发事件很有益处。

3、演练前组织了电梯预案演练培训,使现场人员乘坐电梯安全知识、突发应急能力、事故发生后逃生技巧得到了提升。

4、演练过程中,员工们的遵守纪律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观念经受了考验,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升华。

5、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也受到了锻炼。

二、存在不足

1、少数员工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对此项活动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演练不够认真。

2、救护组的演练,现场解救操作过程熟练,但缺乏应急操作速度。在技术上需进一步学习、加强应急处理能力

公司此次举行的电梯应急预案的演练,按照事先周密策划的演练预案顺利完成,达到了此次应急演练的目的。从而证明我们制定的应急预案中,报警及人员应急救援操作程序是可行的。通过这次演练,使本公司从上到下进一步明确了电梯应急的组织和程式,各部门明确了职责,各个岗位明确了任务,有效强化了电梯安全管理,并且加强防范,及时控制和消除特种设备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提高公司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电梯安全运行。进一步增强了乘客的电梯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的能力。

以上不足须在今后工作、活动中加以克服,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高。

在工区安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于20XX月6月18日~23日,进行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为了巩固演练工作成果,表扬先进,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我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安全小组全面总结了演练工作。

一、演练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这次演练是我项目部的一次重要活动,规格高、范围广。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这次演练指导有方、准备有序、组织有力、扎实有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整个演练工作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启动快速。

经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了保障演练工作的需要,经理特别要求参与人员必须服从安排。同时,为了加强演练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项目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安质部《预案》所涉人员为组员的演练筹备工作组,负责演练的策划、统筹、协调、保障等工作。

(二)体现特色,提前准备,重点推进。

为了增强演练效果,体现工作特色,这次演练着力在“创新、真实、安全”六个字上下功夫。“创新”就是在演练的立意、内容、形式、装备上有所创新,在组织协调、参与程度、各指挥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应急队伍快速反应上有所突破;“真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按应急预案的程序实地、实兵、实装、实操地真实演练;“安全”就是对所有环节认真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危险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演练的实施

(一)模拟触电事故

6月18日上午9时15分工区接到触电事故报告,在钢筋加工现场由于1名工人在传递钢筋的途中,踩到了破损的电缆线,触电倒地;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用木棍拨开电缆线,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9时20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轻度昏迷,救援人员把伤员抬在担架上,将受伤人员平躺放在地上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上午9时25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二)模拟起重机伤害事故

6月19日上午10时05工区接到起重机伤害事故报告,工区25t吊车在吊空压机时,由于钢丝磨损严重,导致空压机砸伤人员。指挥员知道后立即组织启动安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疏散围观人员,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影响的范围、设备损坏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10时10分安排2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手臂遭受打击。救援人员立即将伤员受伤部位进行了简单固定处理,上午10时2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三)模拟操作人员高空坠落事故

6月21日上午9时30分工区接到高空坠落事故报告,1名在涵洞墙身赶紧绑扎涵洞准备下来取钢筋,在行走中被脚下的钢筋绊了下,不小心从2米多高的钢筋绑扎台上摔下,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9时35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坠落人员无明显外伤,头脑较清醒,但右小腿骨折。救援人员先对骨折处进行临时加固,然后把伤员抬上担架抬到安全位置,抬时注意避免两肩和两腿及脊椎受到移位,上午9时4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开出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四)模拟火灾事故

6月23日上午10时00分天气睛好,风力不大,根据事先的安排,由安全员大声喊,东侧起火,快去救,听到喊声,义务消防员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按各自的分工,各就各位。由最先发现火情的安全员打电话通知火警“119”,报告失火地点。按平时教育的分工,由电工负责断电,其他义务消防员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用消防砂灭火,使用消防钩,并用铁锹铲土。队员及工人们有的用干粉灭火器,有的端砂,在组长、副组长指挥下参加救火,由于平时明确分工,加上指挥得力,演习比较成功,队员仅用5分钟,即赶赴现场,10分钟演习结束后。

三、取得的具体成效经过工区安全领导小组的总结,活动总体是成功的,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

(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施训的演练理念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演练科目多、参演人员齐全,内容丰富,场景逼真,对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了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演练目标这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严密,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安全保障可靠,过程公开透明。

通过演练检验了各级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了应急救援各小组应急物质、装备、技术的准备情况,并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普通员工的忧患意识,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各级指挥人员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管理,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师生人身安全,认真抓好开展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秩序专项行动工作的落实。

进一步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教育,提高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以及掌握逃生的方法。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创建平安校园。我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有明显改观,通过应急演练,师生的安全防意识也明显增强,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稳定环境。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

一、加强领导,认真落实

为了认真抓好这项工作的落实,抓出成效,我们成立了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同时制定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

二、宣传动员,求真务实

开学初,学校召开了整治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同时,充分利用标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全校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对需要整治的问题先从宣传入手,着力解决整治对象的思想认识,提高整治效果。

三、将综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综治工作会议精神,并加强管理,实行教师轮流值班制,明确职责,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在存有安全隐患的,我校制订了各种安全措施,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如对学生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在楼道墙上设置“请小心”、在有危险的地方挂上“此处危险”警示牌等。有效地防止了学生的安全隐患发生。

四、明确职责,协同作战。

学校真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学校协助村委、村卫生室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场所存在的不利于教学与安全的现象进行了整治。协同做好学生的安全和防范教育。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同时,大力整顿学校周边的交通、治安秩序。进一步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法律宣传和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了校园综合治理力度,对校内治安环境进行了整治。

通过这次行动,我校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得到了进一步好转,我校将进一步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与时俱进,坚持整治和巩固并举的方针,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切实维护好学校及周边的治安秩序。

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教育,贯彻落实上级文件有关精神,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应急自救能力,提升抗击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迅速疏散,掌握逃生的方法。为了建立有效处理火灾事故的工作机制,增强学生在遇到火险时逃生、自救的能力。

20xx年11月7日上午第三节课,我校成功进行了火灾疏散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在演练之前,校长首先做了《火灾预防及逃生知识》讲座,在讲座之后,有几十对学生进行了《火灾预防及逃生自测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急知识储备。在演练活动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及责任老师积极配合,全体师生从疏散演练信号响起到全部从教学楼撤离到安全区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首先,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组长以及各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了领导小组工作会,全体教师工作会,部署演练工作事项。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防震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自护防护能力。着重强调了,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安全第一,保障措施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紧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拟定了“山口镇中心小学20xx年秋季火灾逃生应急演练活动方案”。为使演练方案安全可行,会上领导小组成员认真研讨,会下听取老师们合理建议,对演练方案进行反复修改、调整、充实和完善,使得演练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

我们还在活动前夕专门向全体师生进行了火灾预防及逃生知识培训学习,并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成立了演练活动领导小组,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的前一天又召开了班主任、各行动小组长会议,进一步明确疏散线路、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

要求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的进行疏散,不得拥挤、不得重返教室,更不能喧哗;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这次活动全校共有1600多名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1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教师能迅速到位,严密组织,认真指导学生。学生演练严肃,在撤离过程中,能用双手护住自己的头部,做到了无推、拉、挤和喧哗现象。

体现了团结互助,在危难面前相互救助的团队精神。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安全意识,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安全无小事,警钟时常鸣,防患于未然,安全教育一直是我校狠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我校师生的安全做好坚实的保障工作。

2021应急预案演练总结(精选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有时会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为了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2021应急预案演练总结(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工区安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于20xx月6月18日~23日,进行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为了巩固演练工作成果,表扬先进,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促进工作,进一步提升我项目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能力,安全小组全面总结了演练工作。

一、演练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这次演练是我项目部的一次重要活动,规格高、范围广。从演练的效果来看,这次演练指导有方、准备有序、组织有力、扎实有效,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整个演练工作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启动快速。

经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为了保障演练工作的需要,经理特别要求参与人员必须服从安排。同时,为了加强演练组织领导,确保演练工作顺利进行,项目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安质部《预案》所涉人员为组员的演练筹备工作组,负责演练的策划、统筹、协调、保障等工作。

(二)体现特色,提前准备,重点推进。

为了增强演练效果,体现工作特色,这次演练着力在“创新、真实、安全”六个字上下功夫。“创新”就是在演练的立意、内容、形式、装备上有所创新,在组织协调、参与程度、各指挥平台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应急队伍快速反应上有所突破;“真实”就是从实际出发,按应急预案的程序实地、实兵、实装、实操地真实演练;“安全”就是对所有环节认真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危险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演练的实施

(一)模拟触电事故

6月18日上午9时15分工区接到触电事故报告,在钢筋加工现场由于1名工人在传递钢筋的途中,踩到了破损的电缆线,触电倒地;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由电工关闭电源开关,用木棍拨开电缆线,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9时20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轻度昏迷,救援人员把伤员抬在担架上,将受伤人员平躺放在地上进行人工呼吸,并进行了简单的伤口处理,上午9时25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二)模拟起重机伤害事故

6月19日上午10时05工区接到起重机伤害事故报告,工区25t吊车在吊空压机时,由于钢丝磨损严重,导致空压机砸伤人员。指挥员知道后立即组织启动安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立即疏散围观人员,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影响的范围、设备损坏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安全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安排就近的医院准备救援。10时10分安排2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经现场查看,受伤人员手臂遭受打击。救援人员立即将伤员受伤部位进行了简单固定处理,上午10时2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离开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三)模拟操作人员高空坠落事故

6月21日上午9时30分工区接到高空坠落事故报告,1名在涵洞墙身赶紧绑扎涵洞准备下来取钢筋,在行走中被脚下的钢筋绊了下,不小心从2米多高的钢筋绑扎台上摔下,指挥员立即启动安全应急救援组织,9时35分安排3名救援队员携带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等器材进入演练工地,由工地负责人简要介绍事故情况,经现场查看,坠落人员无明显外伤,头脑较清醒,但右小腿骨折。救援人员先对骨折处进行临时加固,然后把伤员抬上担架抬到安全位置,抬时注意避免两肩和两腿及脊椎受到移位,上午9时40分,由模拟120急救车载伤者开出演练工地,去医院救治。

(四)模拟火灾事故

6月23日上午10时00分天气睛好,风力不大,根据事先的安排,由安全员大声喊,东侧起火,快去救,听到喊声,义务消防员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按各自的分工,各就各位。由最先发现火情的安全员打电话通知火警“119”,报告失火地点。按平时教育的分工,由电工负责断电,其他义务消防员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用消防砂灭火,使用消防钩,并用铁锹铲土。队员及工人们有的用干粉灭火器,有的端砂,在组长、副组长指挥下参加救火,由于平时明确分工,加上指挥得力,演习比较成功,队员仅用5分钟,即赶赴现场,10分钟演习结束后。

三、取得的具体成效经过工区安全领导小组的总结,活动总体是成功的,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

(一)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施训的演练理念这次演练贯彻实施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应急处置原则,演练科目多、参演人员齐全,内容丰富,场景逼真,对促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现了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的演练目标这次演练指导思想明确,组织工作严密,准备工作充分,程序设置合理,安全保障可靠,过程公开透明。通过演练检验了各级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查了应急救援各小组应急物质、装备、技术的准备情况,并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普通员工的忧患意识,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各级指挥人员处置重大事故的能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

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教育,贯彻落实上级文件有关精神,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应急自救能力,提升抗击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能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迅速疏散,掌握逃生的方法。为了建立有效处理火灾事故的工作机制,增强学生在遇到火险时逃生、自救的能力。20xx年11月7日上午第三节课,我校成功进行了火灾疏散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在演练之前,校长首先做了《火灾预防及逃生知识》讲座,在讲座之后,有几十对学生进行了《火灾预防及逃生自测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应急知识储备。在演练活动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及责任老师积极配合,全体师生从疏散演练信号响起到全部从教学楼撤离到安全区域,整个演练过程做到快速、安全、有序。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首先,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组长以及各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了领导小组工作会,全体教师工作会,部署演练工作事项。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防震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自护防护能力。着重强调了,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安全第一,保障措施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紧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拟定了“山口镇中心小学20xx年秋季火灾逃生应急演练活动方案”。为使演练方案安全可行,会上领导小组成员认真研讨,会下听取老师们合理建议,对演练方案进行反复修改、调整、充实和完善,使得演练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我们还在活动前夕专门向全体师生进行了火灾预防及逃生知识培训学习,并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成立了演练活动领导小组,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组在演练的前一天又召开了班主任、各行动小组长会议,进一步明确疏散线路、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的进行疏散,不得拥挤、不得重返教室,更不能喧哗;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这次活动全校共有1600多名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安全区域)只用了1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教师能迅速到位,严密组织,认真指导学生。学生演练严肃,在撤离过程中,能用双手护住自己的头部,做到了无推、拉、挤和喧哗现象。体现了团结互助,在危难面前相互救助的团队精神。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安全意识,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安全无小事,警钟时常鸣,防患于未然,安全教育一直是我校狠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我校师生的安全做好坚实的保障工作。

今年6月是全国第xx个“安全生产月”,也是我市第xx个“安全生产月”。第三周的“应急预案演练周”是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内容。为全力营造全民讲安全、人人会应急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政府、部门及企业处置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实战能力,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市人民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精心组织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在各地和各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周密计划,精心准备,为演练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做到早谋划、早安排,5月下旬,我市便明确了负责演练周活动筹备工作的主管领导、组成人员和办事机构,指定由市局规划科技处(应急救援处)具体负责“应急预案演练周”的筹备工作,并召开了有关动员协调会,对演练周期间的工作安排、重点内容及有关要求做出了全面部署。全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迅速行动,精心准备,于6月初分别上报了应急演练计划表,为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二)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强化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本次应急演练周活动,涉及单位既有政府部门又有企业,演练规模既有市、县区、街道各级演练,又有企业演练,演练内容既有火灾逃生、危化品泄露等传统项目,又有地铁建设和地震等新增项目,全市参演人员5万多人次,是我市今年安全生产应急领域一次全面集中的演练展示。通过演练,在展示我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的同时,公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了普遍提升。

(三)突出重点行业以及重点单位,确保演练活动取得实效在全市普遍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周”的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突出重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企业,针对危险源和危险危害因素,组织开展全员参与的专项应急救援演练;学校、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组织开展突出疏散、逃生、治安案件防范等演练内容。市安委办与有关单位一同加强对演练的重点指导,确保演练取得实效。通过演练强化公众的应急意识、提高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救援能力的目的。

6月30日上午9时30分,由市政府安委会组织,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市安监局、公安局、轨道办等15个部门和单位,在地铁2号线联合举行了地铁开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综合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模拟地铁梁溪大桥站基坑开挖中因连续降雨,地下水位上升,发生连续墙接缝处涌水、流砂,地面沉降,基坑局部坍塌,周边水、电、通信、煤气、污水等管线均发生不同程度破坏。启动应急预案后,10余支抢险队伍陆续抵达现场参与救援,人员救护、交通疏导、秩序维护、管线抢修、应急通讯保障全面铺开。演练历时1个多小时,参战人数近200人,协同部门达15个,充分展示了我市地铁施工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良好的专业素质。

区政府会同市地政局,在江海街道顺和里社区组织开展了一次地震应急疏散避险、防空袭疏散隐蔽、居民楼火灾消除、现场紧急救护、救灾物资保障五大类综合性应急演练。此次演练共有市地震局、区安监局、区建设局、区城管局、江海街道各相关职能科室等部门以及社区居民共计200多人参加。

6月13日,惠山区安委会配合洛社镇杨市保健村两只废弃液氯钢瓶的处置,开展了一次区级层面的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实战演练。两只液氯钢瓶在10多年前被某化工厂废弃并埋入地下约2米,容量均为1000公斤,埋入时一只内有液氯300余公斤,另一只瓶内有少量余氯。多年来,附近村民提心吊胆,害怕“定时炸弹”泄露、爆炸,希望尽快拆除两颗“定时炸弹”。为此,惠山区安监局会同当地村委、相关部门及专家讨论制订了处置方案和应急预案,项目承接单位和区安监、环保、卫生、质监、公安、消防、交警等部门分工合作,协调联动,不仅顺利完成了液氯钢瓶的处置任务,排除了险情,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应急预案演练。

锡山区安监局于20xx年6月10日组织并指导兴达泡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危化品类应急预案演练工作;6月日下午新区规划建设环保局在春城家园B区项目组织开展了100多名工人参加的建筑工地防高空坠落应急演练活动。

6月20日,宜兴市西渚镇和宜兴市万杰化工有限公司针对万杰公司氯气泄露开展了实战演练;6月22日,宜兴市周铁镇和江苏瑞佳化学有限公司针对环氧乙丙烷罐区泄露开展了实战演练,主要演练环氧丙烷泄漏后堵漏、现场泄露液体的稀释、救援废水的处理、企业及周边人员的疏散等项目;6月23日,宜兴市宜城街道和宜兴市金塔厨饰材料有限公司针对车间电线引起火灾进行了实战演练;6月24日,宜兴市丁蜀镇和宜兴市汉光高新化工有限公司针对溶剂管道泄漏引发火灾进行了实战演练,主要演练溶剂管道的堵漏、现场泄露物的.清理、灭火等项目。

6月13日新区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举行了火灾应急救援演练,参演人员达4327人次;6月15日新区尼康光学仪器(中国)有限公司举行了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参演人员3446人次。

二、主要特点

此次演练周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效果明显,特点突出: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为扎实做好“应急预案演练周”工作,副市长曹佳中、市安监局局长魏持红亲自过问演练周活动的筹备情况,分管副局长钱志伟亲自组织安排应急演练演练的相关工作。这些充分调动了各级和各有关单位应急预案演练的积极性,为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演练活动效果明显

全市各级、各有关单位紧扣安全生产月“安全发展,预防为主”的主题,按照“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针对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设置科目,充分体现了基层和生产一线的特点,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同时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了纽带作用,在增强自身应急救援能力的同时,还积极推动加强政企联动、专业应急队伍和企业协调联动,提高了协同作战能力。“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的开展,通过积极宣传应急救援演练的现实意义,广泛宣传应急救援知识、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常见突发事件应急常识,以及各级政府闭门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方面的措施和取得的突出成就等,从而有效宣传了我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提高了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存在问题

演练周活动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单位的演练与应急预案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二是多数单位现有的应急救援装备器材数量、质量不高。

四、工作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为我市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建议下一步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修订完善应急预案,不断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全民安全应急意识。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全民参与,不断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应急管理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提高应急管理机构的指挥协调能力和应急救援队伍的抢险救援能力。

为落实区安委会的文件精神,根据我镇实际,经镇安委会统一部署,我镇安委会及部分企业按照重大事故预案进行了实际演练,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对我镇本次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实到实处,我镇召开相关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镇长曾丽萍同志要求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在员工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安全演练同时务必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要落实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6月14日,安委会成员及相关企业按照预案进行演练。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镇安委会领导小组会议要求,镇安监办以采石场发生滑坡事故为主题将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上报领导小组。经过领导小组审查,预案安全可行。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安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演练完全成功。

三、演练效果良好。

根据要求,本次安全演练的内容主要是营救受伤人员,镇安委会及相关企业参加演练,从发出指令到全部救援人员到达指定地点只用了15分钟,到达现场后由镇安委会负责指挥调度,派出所负责维持现场秩序,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负责救治受伤人员,现场处理后送往市内各医院。演练过程中各部门及企业人员配合默契。

由于演练前认真筹备和周密安排,在安全演练过程中,没出现因人为失误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演练结束后,由镇安委会组织进行了总结,认真反省演练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完善了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镇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镇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镇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为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有效提高职工使用避难硐室的操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能力,强化应对突发矿井灾害事故的自救和抢险技能,检验避难硐室人员生存的可靠性,我矿于20xx年5月日9:009:36,组织开展了矿井顶板事故应急逃生演练活动,演练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演练目的明确,人员组织积极主动性较高

整体演练策划、部署能够从矿井安全工作的实际出发,目的明确,力争做到演练与实际统一;从演练效果上,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此次演练单位为综采队,参演人数13人,演练现场,现场职工严格服从现场指挥的命令,严于律己,整装排队,积极参与,认真进行了演练的每一个环节,顺利完成了演练任务。

二、演练结果

(一)计划演练时间:20xx年6月6日9:009:40实际演练时间:20xx年6月6日9:009:36;

(二)演练地点:东翼回风大巷及永久避难硐室

(三)演练项目:事故预想机掘一队东翼回风大巷距迎头70米处发生顶板冒落事故,无人员埋压,不能正常通风,人员无法通过,需要进入永久避难硐室避灾,对避难硐室内通讯、监控、人员定位、电力、照明、医疗及各类生命保障系统进行演练。

三、演练过程

(一)下达命令

1、9:00,调度指挥中心通过语音广播通知东翼回风大巷距迎头70米处发生顶板冒落事故,要求现场人员进入永久避难硐室避灾。

调度员:东翼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所有人员请注意,我是矿值班调度员李建功,东翼回风大巷距迎头70米处发生顶板冒落事故,请立即停产作业,按避火灾路线撤离进入永久避难硐室避灾。

2、调度员向总指挥汇报:杨矿,我是矿值班调度员李建功,顶板事故应急逃生演练已按照预案启动,事故预想机掘一队东翼回风大巷距迎头70米处发生顶板冒落事故,无人员埋压,不能正常通风,人员无法通过,已通知东翼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参演人员按避火灾路线撤离进入永久避难硐室,请指示。

杨矿:同意撤至永久避难硐室避灾,抓紧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立即启动《茂华白芦煤矿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进入避难硐室时,不要慌乱,按照避难硐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撤离进入避难硐室

1、机掘一队早班跟班队长冯建华带领早班人员12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员,佩戴好自救器到达永久避难硐室。

9:12冯建华汇报:我是机掘一队跟班队长冯建华,现已带领早班人员12人、安检员、瓦斯检查员佩戴自救器到达永久避难硐室。

2、到达永久避难硐室门口。通过观察窗,查看是否有人,避免同时打开过渡室和生存硐室密封门。确认无人后,由跟班队长冯建华顺时针转动手柄,打开防护密闭门进入过渡硐室,压风气幕与防护密闭门联动,自动开启压风气幕。

3、9:16进入过渡硐室后,立即关闭防护密闭门,打开单向排气阀的手动控制阀。

4、9:17开启压风喷淋装;开启压气气幕装,每次冲洗约30秒,完毕后关闭气阀阀门。

5、9:18气幕冲洗结束后,打开生存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后,立即关闭生存硐室门。

6、9:18打开生存硐室的压风自救过滤装阀门,并将其流量设为0。3立方/每分钟〃人(如:总共13人,则流量计风量设为每分钟3。9立方)。关闭压风,假设在压风管路没有压风的情况下,打开氧气流量计(逆时针开大,顺时针为关小),并将其流量设为0。5升/每分钟〃人。(如:总共13人,则氧气流量计流量设为每分钟6。5升。

7、9:21观察硐室内监测传感器数值,假设一氧化碳浓度大于24ppm,取出相应的一氧化碳吸附剂,按照包装使用说明操作。操作无误完成后,取下配戴的自救器。

8、9:23避难硐室内人员通过调度电话向矿调度室汇报情况。机掘一队跟班副队长汇报:我是机掘一队跟班队长冯建华,现已带领东翼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早班12人、瓦斯检查员、安检员,已撤至永久避难硐室,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了启动。

调度员:进行下一步演习。

9、永久避难硐室避灾人员对硐室内配有的食品、饮用水、急救包、工具包、灭火器、隔离式自救器、应急照明矿灯及担架等辅助装备进行熟悉操作。

(三)演习结束

1、9:36,机掘一队跟班队长冯建华汇报。

我是机掘一队跟班队长冯建华,已按照预案完成避难硐室所有科目演习,并对硐室内装备进行了复原。

2、调度员:请撤离避难硐室,并恢复门窗等设施。

3、调度员:报告杨矿,截止14:36,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已完成所有科目演习,汇报完毕,请指示。

4、杨矿:我宣布:山西朔州平鲁区茂华白芦煤业有限20xx年顶板事故应急逃生演练圆满结束。

四、演习主要特点

1、此次演习参演职工15人,组织得当,人员分工细致,检验了发生火灾、瓦斯、煤尘事故避难硐室的启动和硐室内设备操作的动手能力,整个演习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有条不紊,取得了圆满成功。

2、应急程序启动、硐室内设备操作、以及信息沟通、人员反应、组织配合等能够满足应急救援需要。

3、通过本次演习,进一步提高了职工在紧急状态下应变处能力和进入避难硐室后的操作能力,检验了避难硐室人员生存的可靠性。

五、演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通过这次演习提高了职工的应急处能力和避难硐室的使用操作能力,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1、个别参演职工对演练程序不熟悉,操作不到位,下一步要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所有下井职工熟练掌握避难硐室的使用方法。

2、此次演习是在提前制定方案、并预先下达了通知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演习离实战还有一定差距。

3、参演职工在演练过程中,紧张气氛不够,不够严肃,下一步演练要严肃纪律,保持紧张气氛,做到紧上加紧、实上加实,确保演习的实战性和实效性。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应急演练知识培训力度,加强避难硐室实际操作培训,做到在避难硐室启动时,能够做到熟练操作;做到紧急避险系统设施定期检验,确保设施完好,在应急期间能够正常使用。

应急预案期刊论文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6-03 09:10:00 ] 作者:张红 编辑:studa090420【摘要】 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通过对个案以及对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分析,发现我国应急预案存在诸多缺陷。预案体系尚不完整,缺乏必要的预案;预案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缺乏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程序欠缺。建议借鉴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经验,改进我国应急预案的内容,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关键词】应急预案;缺陷;完善【正文】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7条的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应急预案的内容尚存在缺陷,预案的制定和修订程序也有待完善。 一、个案分析——2008年1月暴雪灾害天气及有关预案启动运转情况 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自建国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灾害发生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我国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运输、电力供应和传输、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7个省(区、市、兵团)不同程度受灾,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自治区)受灾最为严重。此次南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属历史罕见,也对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各有关部门纷纷开展应急活动。 电力方面,自2008年1月12日起,华中、华东电网多条线路跳闸,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1月23日,国家电网启动了《国家电网公司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南方电网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抢修受损的电网设施。 通讯方面,1月22日,信息产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相关通讯部门密切关注雨雪情况及趋势,根据需要及时启动通讯保障应急预案,全力保障通讯畅通。至1月底,各电信、邮政运营部门已全面启动应急预案,打造抗灾通信保障线。中国移动已启动最高等级应急通信方案;中国网通全面启动应急预案;国家邮政局要求各级邮政生产指挥调度部门24小时严密监视邮车运行情况。 气象方面,随着灾情的发展,中国气象局于1月24日组织召开国务院应急办以及铁道、交通、电力、民航、安监、民政等部门参加的专题会商会,部署了相应的应急响应联动工作安排。1月25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Ⅲ级应急响应命令。27日上午,又上升为Ⅱ级应急响应命令。贵州、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西、广东等省(区)也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铁路运输方面,由于京广线南段地区地方供电中断和冰冻天气对铁路设备的影响,京广线南段部分旅客列车晚点。1月24日,铁路部门紧急启动预案,加强调度指挥,全力组织晚点列车赶点。 公路运输方面,受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影响的各地纷纷启动了公路春运应急预案。 民政方面,1月30日,民政部适时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赶到灾区一线,帮助和指导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可以看到,2008年1月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发生后,各地区及有关部门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在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信息发布和应急保障等方面的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救灾措施,维护灾区交通、治安秩序,组织恢复电力、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功能,开展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努力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应对暴雪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发出做好雨雪天气交通保障、保证煤炭生产供应、加强电力需求测管等一系列通知,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有关预案联动机制要求,交通部、公安部会同有关地区建立了跨区域公路运输保障协调机制。电监会、铁道部会同有关地区建立了铁路运输保障协调机制。财政、民政部门及时下拨救灾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武警、解放军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人力物资装备,充分发挥突击队的作用。 通过这一个案,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所发挥的效用并不理想,应急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临时的协调工作来保障。这就促使我们去分析我国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寻找完善应急预案的途径。 二、我国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截至2006年底,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已制定各类预案约135万多件,各省(区、市)、97.9%的市(地)和92.8%的县(市)均制定了总体预案。中央企业预案制定率达100%,高危行业绝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都已制定应急预案。[1]通过对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分析,发现我国应急预案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问题: 1.预案体系尚不完整,缺乏必要的预案。 虽然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制定了135万多件应急预案,但事实上应急预案的体系尚不完整。在国务院部门应急预案体系中,有关铁路部门的应急预案共有8项:铁路防洪应急预案;铁路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铁路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铁路交通伤亡事故应急预案;铁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铁路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铁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而2008年1月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就明显暴露出铁路部门缺乏灾害天气应急预案这一事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预案制定部门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没有预见,或者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重视。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制度,也没有将风险评估与预案的制定紧密结合。 2.预案的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 我国的应急预案总体而言属于“纲领性”、“宣言性”的文件。通过对我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应急预案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附则等。预案内容简单,篇幅较短,更多的是颇具原则性的语句,没有情景描述,不易操作。而检验一个预案是否可行,最重要的就是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如果一个预案难以操作或者操作过程不顺畅,那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无法达到制订预案的目的。 3.缺乏合作协调。 综观我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内容,可以发现严重缺乏部门之间的合作协调。以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通讯保障为例,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各方面的联络,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通讯保障显得相当重要。并且,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生地震、核事故、气象灾害,通讯设备同时还会遭受破坏。关于通信保障,《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写道:“电信运营企业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国家核应急预案》写道:“……(2)应急响应时在事故现场的通信需要,由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和核电厂营运单位负责保障。(3)核电厂之外的其他核设施发生核事故以及其他辐射紧急情况时,尽可能利用国家和当地已建成的通信手段进行联络。(4)应急响应通信能力不足时,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要求,采取临时紧急措施加以解决。必要时,动用国家救灾通信保障系统。”可以看到,预案中的这些表述本身是非常原则的,且无法看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实践中,突发事件发生后,仍然是靠传统的会议方式商讨应对方案,这无疑会大大降低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正如2008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中,中国气象局组织召开国务院应急办以及铁道、交通、电力、民航、安监、民政等部门参加的专题会商会,部署了相应的应急相应联动工作安排。但这种工作机制在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中却没有反映。 4.预案的制定有待完善。 第一,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有待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要求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但对于预案的制定程序并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应急预案的制定遵循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途径。一般情况下,国务院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后,省级政府的相应部门制定省一级的部门预案,之后再是市一级相应部门、基层相应部门制定预案。下级机关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多数情况下照搬上级机关制定的预案,没有体现出本级别本地区的特殊性。对于企业单位的预案制定程序,有关行政机关发布的编制规范或者指南一类的文件中倒是有所涉及,但总体而言较为简单、原则。 第二,缺乏联合制定预案。我国已有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几乎都是某一级政府或者某个部门、企事业单位自行制定的,少有几个关联部门联合制定预案的情况。以2008年1月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为例,如果电信、电力、铁路、公路、气象、民政、财政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应对灾害天气的应急预案,可能应急活动会开展得更有效率、更有秩序。 5.预案的修订程序欠缺。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7条第4款规定,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但有关应急预案的修订条件和程序,至今没有专门的规定。安全监管总局等六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原则性地规定:“各企业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动情况,应急预案演练情况,以及企业作业条件、设备状况、产品品种、人员、技术、外部环境等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评估和补充修订完善预案。”许多应急预案中仅有一句非常原则的规定。由于修订程序的欠缺,加之预案的修订工作尚未引起许多机关的重视,实践中对已经制定的预案进行修订的情况较为少见。 三、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应急预案及其借鉴意义 英国于2004年制定了《国内紧急状态法》(Civil Contingencies Act 2004)。目前已经形成以该法为总纲,以《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和恢复》两个文件为具体指导,地方法规和部门规章相结合的条块结合、纵横交错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应急预案共有三类:总体预案(geneHc plan);专项预案(specific plan)以及单机构、多机构和多层级预案(single— agency,multi— agency and multi— level plan)。[2]美国的应急管理被分为减缓(Mitigation)、准备(Preparedness)、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根据2002年《国土安全法》(Homeland Security Act of 2002)的要求,美国国土安全部于2004年12月发布了《全国应急响应计划》(National Response Plan,NRP)。2006年《后“卡特里娜”应急管理改革法》(Post Katrina Emergency Management Reform Act of 2006)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之一。联邦政府各部、州政府、各行政机关往往会根据单行法的规定制定针对各特殊地区或者专门事项的应急预案。在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也制定了诸多的应急预案。有的州还发布了应急预案制定指南、地方政府示范应急预案。[3] 加拿大政府一直重视危机管理工作。加拿大《应急管理与民防法》(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avil Protection Act)于1990年生效,历经数次修改。《应急管理与民防法》中对应急预案进行了原则性规定。该法要求省、市政府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对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有关事项进行规定。这些事项包括必要的设备、省或市政府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在突发事件中应急响应的程序和方式。加拿大应急准备中心于2000年发布了《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的模本。 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均是非常重视危机管理的国家,法律制度较为完善发达。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为应急活动的核心,自然受到上述国家的重视。三国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及其内容方面存在着诸多共同点,值得我们借鉴。第一,预案制定程序的法定化。英国、美国和加拿大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规定中均明确了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以英国为例,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一般包括五个步骤:危险描述;确定目的;确定任务与应对措施;搭建组织机构;确定各项义务。对于每一个步骤,应急预案的制定者应当做什么有详细的要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国家均重视危机风险评估程序,有的国家将危机风险评估程序作为制定应急预案的首要步骤,有的国家虽视风险评估为独立的程序,但也是将其作为应急预案制定程序的前提来看待。例如,在英国,《国内紧急状态法》要求各级政府负责对灾害和威胁进行评估。依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将风险评估结果分为低风险、中度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四个级别。处置者将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制定预案。 第二,应急预案的内容尽可能详细,且符合逻辑。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的应急预案内容丰富详细,篇幅较长,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对预案的目的、制定过程等内容的简单描述;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队伍、应急活动中的有关组织及其义务,这些机构及其主要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响应活动,包括预案的启动、应急救援活动的开展等;灾后恢复与重建;预案的修订与演练。 第三,重视应急活动的组织机构,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应急组织机构是应急活动的主体与灵魂,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非常重视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组织机构往往包括现有机构体系中的管理机构和应急管理小组。预案中会非常明确且详细地写明各类组织机构在应急活动中的地位及其义务。此外,预案中会详细地列举应急机构主要工作人员及其详细联系方式。例如,美国《全国应急响应计划》要求预案明确应急管理中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地方政府、部落、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以及市民的角色与义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危机管理办公室发布的《应急预案指南》中要求明确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在应急中的各项活动,包括管理部门、新闻部门、军事部门、预算/行政部门等。 第四,注意合作与协调。合作主要是指各部门、各应急主体之间的合作,以及政府与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合作既体现在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中,也体现在应急预案的启动、应急响应活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例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危机管理办公室发布的《应急预案指南》中明确要求预案写入各机构间的合作以保证资源的优先分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所谓协调,是指预案之间的协调。一方面注意同一层级不同机构制定的预案之间的协调,另一方面注意不同层级政府和机构之间预案的协调。例如,英国的法律要求每个机关的总体预案应该与其他合作机关制定的预案相协调。 美国的《全国应急响应计划》要求重视联邦应急管理活动之间的协调合作、预案与其他各类预案的关系;提高不同级别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应急管理联络;促进联邦和州、地方政府以及部落之间的相互援助。 第五,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的应急预案中均有关于应急预案的修订条款。这些国家均把应急预案看作是活的文件,认为由于机构重组、新的风险评估资料、新法的通过、演练的经验以及灾难的发生均可能导致应急预案的修订。法律一般要求应急预案的制定者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预案进行检查。例如,英国的有关规定要求每三个月就应当对预案中的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纠正,并应当阶段性地对预案进行重新审查;如果预案有修订,应当及时公布。 四、完善我国应急预案的建议 应急预案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在制定预案过程中应急活动的一些缺陷会有所暴露,例如通讯不畅、应急救援物资不足、应急救援队伍人员不充足等;也可以发现尚未意识到的危险情况;还可以提高预案制定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1.改进应急预案的内容。 我国已有的突发事件预案存在的一个共通性问题即是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针对性不强。《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8条规定,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如前所述,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的应急预案内容丰富详细,篇幅较长,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完善我国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应急预案中应当有对风险的总体描述。例如,制定某一地区的总体预案时,应当对该地区存在的所有风险进行总体描述;制定部门预案时应当对部门预案所针对的某一突发事件的风险进行概括描述。第二,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当有情景描述,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必要的内容。这就要求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充分吸取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设想出有可能发生的若干情况。第三,注意不同主体制定的应急预案内容之间的协调。一般而言,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不可能由一个单一的部门单独完成,需要许多部门的配合。因此,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当体现出与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内容之间的协调,包括部门预案、专项预案与总体预案之间的协调、上下级政府制定的总体预案之间的协调、上下级政府部门制定的部门预案、专项预案之间的协调,以及同级部门或者单位之间制定的预案之间的协调。第四,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应急队伍、应急活动中的有关组织及其义务,特别是应当列明这些机构及其主要工作人员的详细的联系方式。第五,详细规定预案的修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应当详细规定预案修订的条件、程序,应急预案的演练等内容。通过演练使得应急预案获得生命力,通过预案的修订使其获得时效性。 2.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 借鉴国外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笔者认为,我国应急预案制定程序应当包括以下基本步骤:[4] 一是成立预案编制小组。这是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各个应急部门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协作与交流机会,有利于统一应急各方的观点和意见。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一般应包括:行政首长或其代表,应急管理部门,消防、公安、环保、卫生、市政、医院、医疗急救、卫生防疫、邮电、交通管理等有关部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法律顾问、有关企业以及上级政府或应急机构代表和技术专家等。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确定后,须确定编制计划,明确任务分工,保证预案编制工作的科学有序。 二是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风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基础。风险分析的结果不仅有助于确定应急工作重点,提供划分预案编制优先级别的依据,而且也为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风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危险识别目的是识别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工业和运输、商贸、公共设施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来识别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 脆弱性分析要确定的是:一旦发生危险事故,最容易受到冲击破坏的地区或单位,以及最可能出现波动或激变的环节。脆弱性分析结果应提供下列信息:受事故或灾害严重影响的区域,以及该区域的影响因素(例如地形、交通、风向等);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口数量和类型(例如居民、职员、敏感人群——医院、学校、疗养院、托儿所);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和运输线路;可能的环境影响;可以标明最需要保护的地区、单位和人群。 风险评估是根据脆弱性分析的结果,评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通常可能会选择对最严重的情况(顶级事件)进行分析。风险分析可以提供下列信息:发生事故和环境异常的可能性,或同时发生多种紧急事故的可能性;对人造成的伤害类型(急性、延时或慢性的)和相关的高危人群;对财产造成的破坏类型(暂时、可修复或永久的);以及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类型(可恢复或永久的)。 应急能力评估是依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已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城市和企业应急资源的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体制和机制运行状况与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能力评估还应注意发现应急体系中的缺陷和不足。编制预案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有效的应急策略。 三是编写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重大事故风险的分析结果、参考应急资源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阅已有的应急预案,包括上级部门的应急预案、所在地区的总体预案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 四是应急预案评审。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应急预案必须经过评审,包括组织内部评审和专家评审,必要时请上级应急机构进行评审。 五是应急预案的批准和发布。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后,应当报有关部门批准,批准后进行正式发布和备案。一般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的专项预案,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由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委员会进行发布。部门预案和专项预案应当报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由单位领导批准,自行印发,并应报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例如,某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及中央驻陕企事业单位、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全省区域内各高等学校制定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须按有关规定报该地震局备案;各设区市制定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必须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该省地震局备案。 3.重视应急预案的修订。 应急预案修订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预案的制定。由于客观情况经常发生变化,只有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才能更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7条规定,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但对应急预案修订的条件、程序等问题没有再作进一步规定。 一般出现以下情况,应当修订预案:其一,发现了新的风险或者有情况显示一项预案已经过时。其二,从突发事件中获得的经验教训。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暴露出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风险,或者表明需要更好的应急程序,或者应当将某些组织纳入预案中。其三,应急演练中获得经验教训。从应急演练中获取的经验教训与突发事件雷同。不同之处在于应急演练是人为控制的,特别设计以检验应急预案的程序,并且可以不断重复直到合理的安排产生为止。其四,组织机构及其程序、技术系统发生变动。其五,关键工作人员发生变动。应急预案或者其附则,必须不断地反映关键工作人员的变动,包括姓名、工作头衔以及联系方式。其六,有关的法律规定被修改,或者制定了新的法律规定,需要修订应急预案。 根据国外的经验,应急预案至少应当每年定期修订一次,如果在这一年中发生了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演练、组织机构变动等情况,还应当及时修订预案。应急预案的修订应当由当初制定的主体负责。预案修订后,应当及时公布。【注释】[1]《2006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情况》,载《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7期。[2]有关英国应急预案制度的内容,主要参考英国《国内紧急状态法》(2004年)、《国内紧急状态法执行规章草案》(2005年)、《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等法律和规章文件。[3]有关美国应急预案的内容,主要参考《国土安全法》(2002年)、《后“卡特里娜”应急管理改革法》(2006年)、加利福尼亚州危机管理办公室发布的《应急预案指南》、《示范性城市预案》等资料。[4]参见刘铁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载《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第10期。

近年来,国内外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应急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而信息社会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爆炸、知识倍增,知识不再具有绝对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垄断性,人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学校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应急管理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转折期,也正处在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发频发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朱瑞博在《突发事件处置与危机 领导力 提升研究》一书中就提到“:准确认识和把握公共危机管理特征,提升领导者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科学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对各级政府而言,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执政能力大小的直接体现。”[1]因此,作为培养培训党员干部的党校、行政学院,如何开展应急管理课程教学助推干部学员能力素质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通过细致深入的调研分析,在系统 总结 公共突发事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助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对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是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化、能够多领域融合且虚拟现实的一种高新技术手段,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这种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展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成都市委党校“处理突发事件专题班”认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真正使得学员成为了应急管理教学课堂的主体。主要体现在:一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员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开始。学员处于行政生活终端,处置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若干棘手问题,他们有切身的体认。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应急管理中的各类书籍、信息、文献、录像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让学员自己提出问题。这样,不仅使学员引起了共鸣,而且还使大家的思路集中,进而把问题引向实际、引向具体。二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员的讨论推进教学过程。讨论过程中,播放一些典型案例的视频资料,以增强现场感。同时,围绕课程主题就各个案例的得失成败,分组讨论,交流分析,各抒己见,在不同观点的比较乃至于彼此之间的争锋中,将思考引向深入。三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员之间的互动来盘活日常积累的工作 经验 。由于有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学员的观点能够即时地在教室屏幕中呈现出来,学员阐发不同观点的画面,也在教室的另一屏幕同步展示,学员的参与热情、角色意识较快地焕发出来,平时积存心底深处的智慧与潜能,在不同意见的对峙、诘问中得以激活。学员代表作交流发言,不同屏幕同时以文字展示各小组讨论的基本结论和视频播放发言人的发言。最后,对照各小组的结论性主张,对危机应急管理中各种焦点问题进行梳理,以期达到对《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基本法理的认知和把握。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水平提升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如电视是眼睛的延伸,话筒是嘴的延伸,音响是耳朵的延伸。因此多媒体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它超越了一般的机器媒体。[2]那么,如何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呢?

(一)优化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硬件环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助推教学的成功开展,完备的“硬件环境”是重点“。硬件环境”即利用多媒体技术所需基础设施的布局和营造,包括基本的技术手段,如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计算机及网络、投影、录音录像、跟踪监控与回放等。认知规律告诉我们,认知总是以感知为前提,只有切身感知,才能被人们更好地认知。基于此,校院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模拟、创设情景,图文声并茂,充分调动学员的多种感官,使其身临其境,寓教于乐,寓学于做,加快学员理解、吸收,切实提高其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应急管理课程教学软件环境

人是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主体,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成功开展,人的素质是关键。“软件环境”里的人主要包括主持教师、学员、教辅人员和一线专业人士。只有四者相互配合,才能在拥有较为完备的“硬件环境”下,真正发挥出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最大效益。主持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从很大程度上而言,他们的知识水平、驾驭案例讨论的能力都极大地影响着课堂的最后效果。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对课堂和所讲授的知识具有完全的控制权。教师会按自己事先备好的课程知识进行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取知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较少,基本都在教师先前的课堂计划之中。而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应急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性大大减弱。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可能会围绕案例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还可能会出现争执,甚至偏离讨论的中心话题等,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驾驭案例讨论的能力,保证讨论能够实现既有教学目的。

(三)利用非线性编辑等多媒体技术自主开发应急管理课程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助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立足时代前沿, 创新思维 ,以开放的视野全力打造生动形象的应急管理课程。当今世界是一个复合的视觉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蕴含高科技含量的产物越来越爆炸性的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科技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作为培养干部学员的党校、行政学院,要结合实际,真正提高应急管理培训效益,就需要打造切合时代要求,符合干部学员需要的高质量多媒体应急管理课程。打造高质量多媒体应急管理课程是成都市委党校自主开发应急管理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充分利用PR、VEGAS、AE等非线性编辑软件,在系统梳理应急管理信息、文献、录像等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自主开发、打造视听、声画同步的视觉艺术产物——应急管理视频教程。这种方式利用多种感官交互或同时产生多重刺激来传递信息,一方面为学员创造了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模拟制造出了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另一方面又引发了学员的 想象力 ,使得学员的感官与想象力相互配合,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资源,更加利于教师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学员进行探索式的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员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灵活应变和处理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与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而信息社会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爆炸、知识倍增,知识不再具有绝对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垄断性,人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学校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在未来的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方面,教学的焦点就必须由“教”转向“学”,由“结果”转向“课程”,由“知识”转向“能力”,以学员获取信息、创造知识为衡量尺度。在未来的多媒体技术与应急管理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所能包容、整合的信息量和可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教材、教师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未来,应急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必将更多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文字、声音、图形等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 网络技术 ,仿真应急处置训练环境,在网络技术的配合下,使学员置身于身临其境的环境,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手、鼻等器官,锻炼学员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进其记忆、思考和探讨,从而提高其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应急管理课程教学能否高效有力地开展就与多媒体技术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息息相关。鉴于这一情形,作为培养培训干部的党校、行政学院就必然要在培养学生认知、选择和理解信息能力以及运用信息创造新思想和新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上,更多运用先进技术,模拟、仿真现实环境,自主开发应急管理教学课程,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完善的条件下,创新思维,开拓内容全面、思想深入,并且极具操作性和感染力的应急管理教学课程,真正做到创新学员思想,切实有效培养其在面临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应变和灵活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薛澜,钟开斌中国行政管理2005-02-01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范维澄;中国科学基金2007-03-30

摘要:各种灾害都是突然发生的,对应急处置要求很急,对处置 措施 要求很高。因此,只有通过实战演练来熟悉预案的程序,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确保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

关键词:图书馆;应急管理

一、我国图书馆应急管理教育的现状

由于我国关于图书馆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在应急管理的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

(一)应急管理的教育意识淡薄

危机意识是应急管理的起点,也是建立危机预防培训机制的基本前提。在我国,不论是政府官员、图书馆工作人员、还是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还很淡薄。根据网上初步调查,我国只有极少数图书馆制定了防灾应急预案。如首都师范大学于2004年11月制定的《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新疆 财经 学院图书馆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等。但这些预案的规定都过于简单化,缺乏可操作性,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难情况少有预见,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可见,这样的预案根本无法实施应急教育,应急教育普遍被淡化了。这样的预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然会使防灾救灾工作大打折扣,容易在危机出现时导致措施无力,从而造成很多机会丧失,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应急管理的教育常设机构缺乏

一直以来,图书馆应对危机的通常做法是当危机来临并造成一定的灾难后,决策机关紧急宣布成立一个临时性机构,选派得力干部依托有关职能部门组成救灾办公室、抗灾指挥部等,风风火火地紧抓一阵子,待危机过后就撤销解散,人员各自回归原单位,以后再遇到大的危机事件,就如法再次炮制一遍,循环往复,但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常设的综合性公共危机管理组织。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的缺失,造成图书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战略性和延续性,因而也往往无法为图书馆长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经验指导[2]。

(三)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技能缺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掌握必要的应对危机的技能是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我国图书馆馆员应对危机的技能却十分有限,许多人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在危机状态下如何正确地实施自救和疏散读者,并及时抢救宝贵文献资料了。实施应急教育,必须要以科学的教材作为支撑。我国目前可供使用的公共危机教育教材十分稀少,而且内容大多过时、陈旧,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如,防火教育,只告诉人们遇到浓烟时,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以避免烟雾侵害。其实现代建筑大部分都使用了化学合成的建筑材料,如果遇火燃烧,会释放出有毒气体,仅靠湿毛巾是挡不住毒气的,最可行的办法是使用防毒口罩,并且提前确认安全出口[3]。此外,不论是在教育部门还是在行政机构,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专门负责应急教育的部门,专业的公共危机教育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图书馆馆员的应急教育显得更加棘手而又重要。

二、完善图书馆应急教育培训的建议

突发事件的显著特点是事发突然、破坏力极强。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对图书馆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增强防范意识,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已引起很多图书馆的重视,但仅靠应急预案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反应迅速、指挥得力、全馆一盘棋,需要加强应急教育培训作后盾和保障。

(一)设立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

应急管理在现代图书馆是一项长期而急迫的工作,应从制度上成立对突发性事件进行预测、监控和训练的机构。该部门的职责在于:一是建立、健全统一的突发事件管理指挥系统,对图书馆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作出具体安排,变被动性应付危机为主动性反危机;二是编制图书馆应急预案。针对有可能对图书馆造成威胁的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应急方案;三是建立应急管理教育和训练系统,对广大图书馆馆员和读者进行应急管理教育和危机应对模拟训练,增强应对危机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修订绩效考评体系,在制度上为工作人员有效的应急管理业绩和处理危机的培训成绩提供正向激励。

(二)树立科学的危机教育培训理念

要树立正确的危机教育培训理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领导高度重视。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教育工作,除国家立法,有关主管部门规定之外,领导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应急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从行动上进行落实。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事实证明,只有领导层真正重视了这项工作,才能促使这项工作不流于形式,并形成长效机制,发生突发事件时才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第二,积极开展危机教育。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危机防范教育、危机处理教育、危机案例教育等多种 方法 来帮助馆员树立危机意识,掌握危机管理技能,使馆员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培训

从大量的突发事件案例来看,由于我国图书馆馆员及广大读者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以至于一些原本可以避免或减少的伤害反而扩大,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实证明,如果每位馆员及读者本身拥有自救和施救能力,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求助、求生、自救以及施救技能,为从容应对各种危机创造条件。

1•学习应急预案

编制完善、适用的图书馆防灾应急预案公布后,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图书馆员工认真学习,要让应急预案从文件柜中走出来,不仅要走进大家的文件夹,更要走进全体工作人员的头脑中、意识里。要利用各种形式和宣传手段,普及防灾知识和应急预案。例如在馆内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指示标牌,张贴清晰简单的馆内平面图;在图书馆网站的首页醒目位置公布图书馆应急预案,让读者可随时查看。这都是简单可行、收效显著的方法。

2•开展案例教育

为了使大家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可选择一些公共场所的突发事例和历史事件进行案例教育。对于图书馆来说,公共场所以及图书馆领域曾经发生过的每一次事件,都是前车之鉴,一定要深刻 反思 并引以为戒。比如2007年7月,云南省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自动灭火设备发生异常,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突然喷发,十多名读者和二十多名图书馆工作人员出现中毒症状[4]。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一旦出现此类事件如何进行妥当的处置,不仅要进行讨论学习,还要请专业人员辅导,从而寻找最佳处理方案,为此类事故的处理提供解决的依据。

3•应急手段培训

要开展各种应急措施和应对能力的学习与培训,使大家掌握一些处理应急事件的常识和方法。每个馆员都要熟悉馆舍布局,电源控制地点,安全疏散的设施、 渠道 、顺序、方法等;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及时报警,及时疏散读者;还要掌握一些逃生自救的原则和手段,如电器电路的切断、外伤急救的包扎止血、人工急救、消毒隔离和消防器材、化学药品的使用方法等等。仅在馆内进行学习还是不够的,还要走出去,到专业的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如2000年11月,全国第一家消防防灾教育馆———湖南消防防灾教育馆正式开馆。整个教育馆通过实物展览、现场演示、亲身体验等参观模拟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实,使消防宣传教育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5]。到这类专业的教育机构学习,会学习到更加全面的防灾知识,弥补馆内学习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4•应急素质教育

要在馆内开展应急素质教育。面对突发事件,惊慌失措或盲目指挥,只能导致局面更加混乱,后果更加严重。训练有素、有预案可循的员工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措施得当,从而降低损失、减少伤亡。要教育党团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教育全体员工发扬团队精神,同舟共济,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5•开展应急演练

各种灾害都是突然发生的,对应急处置要求很急,对处置措施要求很高。因此,只有通过实战演练来熟悉预案的程序,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确保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应急处置靠的是指挥员的临场指挥和应急工作人员的战斗力。只有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实战演练,才能使各级指挥员和应急工作人员熟知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熟知应急处置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不断提高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更加扎实地做好应急工作。最重要的是,对已经成型的预案进行模拟演练,可以检查预案的正确性、程序的科学性,最后根据演习结果分析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尽管有许多突发的灾害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但如果我们能够防患于未然,加强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工作,培养馆员和读者在紧急情况下沉着应对、自救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有可能减少或避免危害。各级图书馆应当始终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摆在安全防范的重要位置,为读者构筑一道坚固的生命之墙。

参考文献

1、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行政管理2005-01-01

2、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邹逸江;灾害学2008-03-20

应急预案研究论文

浅谈如何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能力教育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模拟仿真急救演练的方法,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能力。方法 对急诊科护士开展应急预案学习及仿真模拟急救演练,即采用确定内容、制订计划、拟定演练方案、角色配置、现场实景模拟急救,演练结束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急诊科护士经4次的演练,20xx年基本技能操作评分、综合能力评分较20xx年明显(P均<)。结论 模拟急救演练是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护士;在职培训;急救

为了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我院急诊科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于20xx年8月~20xx年10月,组织了4次医护配合的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经过培训与演练,护士的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急诊科护士22名,均为女性,年龄(±)岁,其中本科1名,大专7名,中专14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6名,护士12名,护龄(±)年。自20xx年8月~20xx年10月组织了4次公共突发性事件和急性食物中毒的模拟急救演练,每次全科护士均参加急救演练,演练的内容及病人数:大批炮竹爆炸致伤的病人(15人),大型客车车祸致严重多发伤的病人(30人)及急性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35人(学生)。事件类型:患者呼吸心跳骤停、颅脑严重损伤合并闭合性胸部损伤、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休克、颈椎及四肢严重损伤、院内护送检查中突发猝死及昏迷。

方法

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小组 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担任正、副组长,组员由急诊科的护士及外科医师组成。科主任及护士长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人员角色配置,最后由医务科及护理部组织实施。

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讨论。急救方案确定后,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与突发事件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演练过程。由科主任与护士长主持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一致。由工作人员扮演病人家属,模型人扮演病人或医生、护士扮演病人。

方法①:急诊科护士接到呼救信号后迅速实施急救程序,通常由2名护士、1名医生为一组随救护车迅速到达现场就地抢救。甲护士负责维护气道的通畅,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用药;乙护士测量BP、P及协助医生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药物准备及记录等;医生按照ABCD法则[1]进行急救处理。

方法②:急救护士甲接听呼救电话后,通知医生及护士乙迅速准备抢救用物:如各科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床边定位放置,等待病人。病人进院后按方法1的人员定位迅速实施急救处理,在急救小组负责人的指挥下按预案进行抢救。全部抢救过程历时30~40min。在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未参加抢救的护士全部参与现场观摩,以增加临床体验并查找存在问题。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最后,由医务科及护理部主任对医疗护理两方面进行模拟演练总结。第四阶段:再次演练。在总结分析基础上,由护士、医生再次演练,强调程序完整、定位配合,展示一个全面、完整、标准的应急预案演练过程。

评价方法 统计20xx~20xx年参加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操作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综合能力的评分。内容包括:

如何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能力教育论文

①常用基本操作:气道开放、心电监护、静脉穿刺、电击除颤、徒手心肺复苏等5项常用的基本操作,对其在急救演练过程中的正确程序与操作时间进行考核,以评价单项操作的熟练程度:按10分(优秀)、8分(良好)、6分(合格)、4分以下(不合格)4个档次予以评价。

②综合能力:对分工明确、定位合理、动作迅速、程度准确、无重复动作5项综合能力进行评分。每个项目5分,满分25分,得分越高,说明综合能力越强。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比较 20xx年参加急救演练的急诊科护士基本技能操作时间及熟练程度均比20xx年明显提高,见表1。表1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比较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20xx年参加急救演练的急诊科护士的综合能力评分比20xx年有明显提高,见表2。表2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3 讨论

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要作用 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的作用是对抢救过程进行周密思考,果断应对,默契配合与协调且依赖于各角色和各种技术整合为一种行为模型[1],使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得以再现,从而提高护士的临床急救水平和能力。

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 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复杂的病人,其工作压力大、风险性高,而系统学习和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2]。因此,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急诊科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3],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协调能力。本结果表明,参加模拟急救演练护士随着演练次数的`增加,其基本技术操作时间逐年缩短,操作熟练程度及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逐年提高。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己得到了广泛运用[4]。

如何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护士急救能力教育论文(2)

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抢救成功率 应急预案演练使急诊科护士系统、全面地学习应急预案和模拟急救实践操作全过程,通过反复操作,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提升整体协调能力,护士把模拟训练中获得的技巧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应急预案演练与急救技能的培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护理部及我科每年均对急诊科护士进行3次的急救技能及急救用药知识等的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相比较,急救技能培训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急救技术,是急救工作的基础,而应急预案演练的重点在于急救过程的整体协调与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是各项急救技术的整合,因此,急救技能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有机结合是提高急救质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经过2年的应急预案演练,急诊科护士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整体综合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 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59-60.

[2] 邓秋迎.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素质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1):73-75.

[3] 李何玲,胡宁娜,冉利.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43-46.

[4] 刘钰,张黎明.急诊抢救应急预案在成批伤员救护中的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5,5(2):46-48.

近年来,国内外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应急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而信息社会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爆炸、知识倍增,知识不再具有绝对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垄断性,人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学校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应急管理

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转折期,也正处在公共突发事件的高发频发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授朱瑞博在《突发事件处置与危机 领导力 提升研究》一书中就提到“:准确认识和把握公共危机管理特征,提升领导者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科学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对各级政府而言,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执政能力大小的直接体现。”[1]因此,作为培养培训党员干部的党校、行政学院,如何开展应急管理课程教学助推干部学员能力素质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共成都市委党校通过细致深入的调研分析,在系统 总结 公共突发事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助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对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是网络化、智能化、标准化、能够多领域融合且虚拟现实的一种高新技术手段,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这种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都展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成都市委党校“处理突发事件专题班”认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真正使得学员成为了应急管理教学课堂的主体。主要体现在:一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员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开始。学员处于行政生活终端,处置突发事件中存在的难点以及若干棘手问题,他们有切身的体认。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应急管理中的各类书籍、信息、文献、录像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让学员自己提出问题。这样,不仅使学员引起了共鸣,而且还使大家的思路集中,进而把问题引向实际、引向具体。二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员的讨论推进教学过程。讨论过程中,播放一些典型案例的视频资料,以增强现场感。同时,围绕课程主题就各个案例的得失成败,分组讨论,交流分析,各抒己见,在不同观点的比较乃至于彼此之间的争锋中,将思考引向深入。三是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以学员之间的互动来盘活日常积累的工作 经验 。由于有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学员的观点能够即时地在教室屏幕中呈现出来,学员阐发不同观点的画面,也在教室的另一屏幕同步展示,学员的参与热情、角色意识较快地焕发出来,平时积存心底深处的智慧与潜能,在不同意见的对峙、诘问中得以激活。学员代表作交流发言,不同屏幕同时以文字展示各小组讨论的基本结论和视频播放发言人的发言。最后,对照各小组的结论性主张,对危机应急管理中各种焦点问题进行梳理,以期达到对《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基本法理的认知和把握。

二、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水平提升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媒体通论:人体的延伸》一书中提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如电视是眼睛的延伸,话筒是嘴的延伸,音响是耳朵的延伸。因此多媒体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它超越了一般的机器媒体。[2]那么,如何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推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水平提升呢?

(一)优化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硬件环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助推教学的成功开展,完备的“硬件环境”是重点“。硬件环境”即利用多媒体技术所需基础设施的布局和营造,包括基本的技术手段,如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计算机及网络、投影、录音录像、跟踪监控与回放等。认知规律告诉我们,认知总是以感知为前提,只有切身感知,才能被人们更好地认知。基于此,校院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模拟、创设情景,图文声并茂,充分调动学员的多种感官,使其身临其境,寓教于乐,寓学于做,加快学员理解、吸收,切实提高其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应急管理课程教学软件环境

人是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主体,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成功开展,人的素质是关键。“软件环境”里的人主要包括主持教师、学员、教辅人员和一线专业人士。只有四者相互配合,才能在拥有较为完备的“硬件环境”下,真正发挥出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最大效益。主持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从很大程度上而言,他们的知识水平、驾驭案例讨论的能力都极大地影响着课堂的最后效果。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对课堂和所讲授的知识具有完全的控制权。教师会按自己事先备好的课程知识进行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取知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较少,基本都在教师先前的课堂计划之中。而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应急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性大大减弱。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可能会围绕案例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还可能会出现争执,甚至偏离讨论的中心话题等,这就需要教师具有驾驭案例讨论的能力,保证讨论能够实现既有教学目的。

(三)利用非线性编辑等多媒体技术自主开发应急管理课程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助推应急管理课程教学,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立足时代前沿, 创新思维 ,以开放的视野全力打造生动形象的应急管理课程。当今世界是一个复合的视觉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蕴含高科技含量的产物越来越爆炸性的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科技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作为培养干部学员的党校、行政学院,要结合实际,真正提高应急管理培训效益,就需要打造切合时代要求,符合干部学员需要的高质量多媒体应急管理课程。打造高质量多媒体应急管理课程是成都市委党校自主开发应急管理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充分利用PR、VEGAS、AE等非线性编辑软件,在系统梳理应急管理信息、文献、录像等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自主开发、打造视听、声画同步的视觉艺术产物——应急管理视频教程。这种方式利用多种感官交互或同时产生多重刺激来传递信息,一方面为学员创造了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模拟制造出了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另一方面又引发了学员的 想象力 ,使得学员的感官与想象力相互配合,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资源,更加利于教师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学员进行探索式的自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员在应对突发状况时的灵活应变和处理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与应急管理课程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而信息社会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爆炸、知识倍增,知识不再具有绝对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垄断性,人也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学校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在未来的应急管理课程教学方面,教学的焦点就必须由“教”转向“学”,由“结果”转向“课程”,由“知识”转向“能力”,以学员获取信息、创造知识为衡量尺度。在未来的多媒体技术与应急管理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所能包容、整合的信息量和可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教材、教师都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未来,应急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必将更多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文字、声音、图形等信息,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 网络技术 ,仿真应急处置训练环境,在网络技术的配合下,使学员置身于身临其境的环境,充分刺激学生的眼、耳、手、鼻等器官,锻炼学员获取信息的感官功能,促进其记忆、思考和探讨,从而提高其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应急管理课程教学能否高效有力地开展就与多媒体技术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息息相关。鉴于这一情形,作为培养培训干部的党校、行政学院就必然要在培养学生认知、选择和理解信息能力以及运用信息创造新思想和新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上,更多运用先进技术,模拟、仿真现实环境,自主开发应急管理教学课程,在软、硬件基础设施完善的条件下,创新思维,开拓内容全面、思想深入,并且极具操作性和感染力的应急管理教学课程,真正做到创新学员思想,切实有效培养其在面临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应变和灵活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薛澜,钟开斌中国行政管理2005-02-01

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科学问题的思考和建议范维澄;中国科学基金2007-03-30

摘要:各种灾害都是突然发生的,对应急处置要求很急,对处置 措施 要求很高。因此,只有通过实战演练来熟悉预案的程序,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确保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

关键词:图书馆;应急管理

一、我国图书馆应急管理教育的现状

由于我国关于图书馆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尤其在应急管理的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

(一)应急管理的教育意识淡薄

危机意识是应急管理的起点,也是建立危机预防培训机制的基本前提。在我国,不论是政府官员、图书馆工作人员、还是社会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还很淡薄。根据网上初步调查,我国只有极少数图书馆制定了防灾应急预案。如首都师范大学于2004年11月制定的《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新疆 财经 学院图书馆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等。但这些预案的规定都过于简单化,缺乏可操作性,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难情况少有预见,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可见,这样的预案根本无法实施应急教育,应急教育普遍被淡化了。这样的预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然会使防灾救灾工作大打折扣,容易在危机出现时导致措施无力,从而造成很多机会丧失,甚至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应急管理的教育常设机构缺乏

一直以来,图书馆应对危机的通常做法是当危机来临并造成一定的灾难后,决策机关紧急宣布成立一个临时性机构,选派得力干部依托有关职能部门组成救灾办公室、抗灾指挥部等,风风火火地紧抓一阵子,待危机过后就撤销解散,人员各自回归原单位,以后再遇到大的危机事件,就如法再次炮制一遍,循环往复,但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个常设的综合性公共危机管理组织。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的缺失,造成图书馆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缺乏整体性、系统性、战略性和延续性,因而也往往无法为图书馆长期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经验指导[2]。

(三)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技能缺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掌握必要的应对危机的技能是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我国图书馆馆员应对危机的技能却十分有限,许多人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在危机状态下如何正确地实施自救和疏散读者,并及时抢救宝贵文献资料了。实施应急教育,必须要以科学的教材作为支撑。我国目前可供使用的公共危机教育教材十分稀少,而且内容大多过时、陈旧,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如,防火教育,只告诉人们遇到浓烟时,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以避免烟雾侵害。其实现代建筑大部分都使用了化学合成的建筑材料,如果遇火燃烧,会释放出有毒气体,仅靠湿毛巾是挡不住毒气的,最可行的办法是使用防毒口罩,并且提前确认安全出口[3]。此外,不论是在教育部门还是在行政机构,目前我国几乎没有专门负责应急教育的部门,专业的公共危机教育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图书馆馆员的应急教育显得更加棘手而又重要。

二、完善图书馆应急教育培训的建议

突发事件的显著特点是事发突然、破坏力极强。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极易对图书馆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增强防范意识,树立危机管理意识,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已引起很多图书馆的重视,但仅靠应急预案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反应迅速、指挥得力、全馆一盘棋,需要加强应急教育培训作后盾和保障。

(一)设立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

应急管理在现代图书馆是一项长期而急迫的工作,应从制度上成立对突发性事件进行预测、监控和训练的机构。该部门的职责在于:一是建立、健全统一的突发事件管理指挥系统,对图书馆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作出具体安排,变被动性应付危机为主动性反危机;二是编制图书馆应急预案。针对有可能对图书馆造成威胁的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应急方案;三是建立应急管理教育和训练系统,对广大图书馆馆员和读者进行应急管理教育和危机应对模拟训练,增强应对危机和自我保护能力;四是修订绩效考评体系,在制度上为工作人员有效的应急管理业绩和处理危机的培训成绩提供正向激励。

(二)树立科学的危机教育培训理念

要树立正确的危机教育培训理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第一,领导高度重视。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教育工作,除国家立法,有关主管部门规定之外,领导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应急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从行动上进行落实。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事实证明,只有领导层真正重视了这项工作,才能促使这项工作不流于形式,并形成长效机制,发生突发事件时才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第二,积极开展危机教育。通过危机意识教育、危机防范教育、危机处理教育、危机案例教育等多种 方法 来帮助馆员树立危机意识,掌握危机管理技能,使馆员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技能培训

从大量的突发事件案例来看,由于我国图书馆馆员及广大读者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以至于一些原本可以避免或减少的伤害反而扩大,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实证明,如果每位馆员及读者本身拥有自救和施救能力,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我们要大力培养求助、求生、自救以及施救技能,为从容应对各种危机创造条件。

1•学习应急预案

编制完善、适用的图书馆防灾应急预案公布后,要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图书馆员工认真学习,要让应急预案从文件柜中走出来,不仅要走进大家的文件夹,更要走进全体工作人员的头脑中、意识里。要利用各种形式和宣传手段,普及防灾知识和应急预案。例如在馆内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指示标牌,张贴清晰简单的馆内平面图;在图书馆网站的首页醒目位置公布图书馆应急预案,让读者可随时查看。这都是简单可行、收效显著的方法。

2•开展案例教育

为了使大家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可选择一些公共场所的突发事例和历史事件进行案例教育。对于图书馆来说,公共场所以及图书馆领域曾经发生过的每一次事件,都是前车之鉴,一定要深刻 反思 并引以为戒。比如2007年7月,云南省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自动灭火设备发生异常,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突然喷发,十多名读者和二十多名图书馆工作人员出现中毒症状[4]。如何才能避免这种突发事件的发生,而一旦出现此类事件如何进行妥当的处置,不仅要进行讨论学习,还要请专业人员辅导,从而寻找最佳处理方案,为此类事故的处理提供解决的依据。

3•应急手段培训

要开展各种应急措施和应对能力的学习与培训,使大家掌握一些处理应急事件的常识和方法。每个馆员都要熟悉馆舍布局,电源控制地点,安全疏散的设施、 渠道 、顺序、方法等;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及时报警,及时疏散读者;还要掌握一些逃生自救的原则和手段,如电器电路的切断、外伤急救的包扎止血、人工急救、消毒隔离和消防器材、化学药品的使用方法等等。仅在馆内进行学习还是不够的,还要走出去,到专业的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如2000年11月,全国第一家消防防灾教育馆———湖南消防防灾教育馆正式开馆。整个教育馆通过实物展览、现场演示、亲身体验等参观模拟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实,使消防宣传教育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5]。到这类专业的教育机构学习,会学习到更加全面的防灾知识,弥补馆内学习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4•应急素质教育

要在馆内开展应急素质教育。面对突发事件,惊慌失措或盲目指挥,只能导致局面更加混乱,后果更加严重。训练有素、有预案可循的员工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措施得当,从而降低损失、减少伤亡。要教育党团员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教育全体员工发扬团队精神,同舟共济,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5•开展应急演练

各种灾害都是突然发生的,对应急处置要求很急,对处置措施要求很高。因此,只有通过实战演练来熟悉预案的程序,才能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确保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应急处置靠的是指挥员的临场指挥和应急工作人员的战斗力。只有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实战演练,才能使各级指挥员和应急工作人员熟知应急预案的规定和要求,熟知应急处置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不断提高指挥能力和组织能力,从而更加扎实地做好应急工作。最重要的是,对已经成型的预案进行模拟演练,可以检查预案的正确性、程序的科学性,最后根据演习结果分析预案存在的不足,并予以改进和完善。尽管有许多突发的灾害是人力不可抗拒的,但如果我们能够防患于未然,加强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工作,培养馆员和读者在紧急情况下沉着应对、自救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有可能减少或避免危害。各级图书馆应当始终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摆在安全防范的重要位置,为读者构筑一道坚固的生命之墙。

参考文献

1、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行政管理2005-01-01

2、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邹逸江;灾害学2008-03-20

列车晚点应急预案毕业论文

原因系国铁大面积CIR、GSM-R失效,车次号注册失败、G网无法联控,大秦铁路成局京局广铁停G网线路列车,京九线启用450M联控。

全国高铁大面积晚点是由于大暴雨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一般是没有预案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铁路运输的客运和货运需求也在逐步增大,这就对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近年来,徐沛铁路运输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路车周转时间的长短同比已难以客观反映运输效率与效益;经过调研改“路车周时”为“路车吨运量成本支出”考核。首先调研分析内部主观、客观及管理因素,外部主客观因素;其次遵循“办法简单”的原则,区别对待单位、岗位或人员,采取正激励、负激励或正负激励相结合;第三树立“节约成本就是绩效工资”理念,变季度兑现为月度体现。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能为类似企业专用铁路管理创新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企业铁路;管理;创新

徐沛铁路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汇,现隶属于中煤集团大屯公司,是大屯公司煤电运一体化综合经营的重要一环,现拥有内燃机车9台,自备车辆329辆,担负煤炭、矿建和地方货物运输,是机、车、工、电、辆等门类齐全,制度体系相对完善的煤炭企业专用铁路,可办理全国货物直通运输业务,多年来保持企业铁路Ⅰ级标准,始终处于国内同行业管理领先水平,年总货运量已达1500余万吨。

一、考核实施背景

铁路货车周转时间是客观反映专用铁路运输 企业管理 水平及运输组织工作质量与效率的一项综合性指标,货车占用费是专用铁路运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货车周转可以减少对国铁货车占用费的支出,提高其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1.多年来的徐沛铁路路车周时考核办法在提高货车周转率和压缩周转时间方面起到较好作用,但由于近几年来徐沛铁路运输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外运减少、内运及到达货物大幅增加,货车周转时间的长短与前些年相比已缺乏客观可比性,该指标同比已难以客观反映企业铁路运输效率与效益。

年下半年,经济转型、市场调节致整个煤炭系统面临大面积亏损的局面,降本提效成为煤炭企业应对当前时期的不二选择,隶属于煤炭企业的专用铁路须以内外部挖潜应对不利形势。

3.国企担负的就业与维稳等社会责任限制了用人制度中的裁员与薪酬政策的灵活应对,自然减员办法及相对波动且波幅不大的薪酬分配机制应对急剧的市场变化更显得力难从心。隶属国企的煤炭专用铁路自身运输经营特点造就了对主业依附较重的状况难有根本改变,在政策框架下自身挖潜依然首当其冲。

4.相关单位、科室及重点岗位人员在企业景气度不佳、收入下降等情况下更需要直观地看到经济利益刺激,以提振士气,坚定他们与企业共克时艰、创新前行的决心和勇气。

5.在大的经济环境面前,企业都在节支降耗、降本增效,这也是市场经济给企业生存与发展提供的长期课题的一个方面。而这一方面结合煤炭企业专用铁路运输经营特点就成了主要方面,对于微利单位或处在盈亏平衡点上的困难企业尤显关键,管理创新呼之欲出。经过深入调研徐沛铁路改“路车周时”为更客观的指标“路车吨运量成本支出”考核并与相关科室及单位考核指标、职工绩效工资挂钩。

二、路车吨运量成本支出的内涵

路车吨运量成本支出在这里仅指某段时期内煤炭企业专用铁路向国铁支付的货车占用费之和与国铁货车进出专用铁路总运量的比值(单位:元/吨)。国铁货车自接轨站进入专用铁路时起至专用铁路作业完成将货车交出时止,每车每小时需要向国铁支付货车占用费(目前为元/车小时)。这对于专用铁路来讲是一项数目可观的成本支出,能够大幅降低路车吨运量成本支出这一比值,既提高了铁路运输作业效率,也减少了专用铁路运输成本支出,每月可减少支出数十万元,降本增效潜力可观。

三、主要创新内容和具体 措施

徐沛铁路紧紧围绕“安全发展、改革创新”这一主线,创新完善内部细节管控机制,在降本增效工作中锲入“路车吨运量成本支出”这一指标,先内后外、内外结合,持续提升经营运作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管理与考核实施如下:

1.组织人员充分调研

(1)内部主观因素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在内外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人的因素永远是第一因素。内部职工铁路运输成本意识、责任心、主动性须进一步加强;一线重点关键岗位外联内协工作水平、运输组织工作能力、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线相对关键岗位工作责任心亟待进一步提高。管技人员强调客观,缺乏敢说真话的精神,缺乏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须沉下心来、下到现场,增强调查研究的工作意识。

(2)内部客观因素

多年来的减员提效造成适合调车作业的人员相对紧张,补充人员受到一定限制,一职多能的用工制度存在进一步深化的空间。主要运输设备存在不足。路企直通运输改变了原有的机车交路,内部机车动力供应偏紧;国铁运价调整等诸多因素致专用铁路运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煤炭直通运输变为内部转港运输,自备车辆时显严重不足。接入的非运用车交出时编入列车受限,大量增加了调车工作量;零星杂车、矿料、路料的到达,站停待作业时间相对较长的情况亟待改变;封锁施工、回煤装车给运输组织带来一定影响。

(3)内部管理因素

约束和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原考核办法太繁导致可操作性降低,奖励面广、波动小,同岗位差距小直接影响关键岗位人员工作积极性;运输组织程序、煤炭调运组织安排的不尽科学合理与有效,动力的合理运用存在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空间;设备维护保养尚未实时到位,主要行车设备维修、工电务施工时间长和施工区段长期限速等,对运输生产的干扰大;对各专用线站场(厂矿企业)装卸车时间标准需重新核定,对其货车延期占用费的核收需进一步规范。

(4)外部主客观因素

国铁西陇海线调度集中及开天窗施工,支线列车进出严重受限,造成上行列车等牌现象较严重。为了确保列车高速运行安全对路车装车质量及装载加固要求提高,造成作业时间增加;国铁商检人员检查装载质量,配备人员相对不足,对列车的及时开出存在一定影响。国铁货运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上马实现了信息实时上传,方便客户查询,但延缓了货运制票。货管匹配通道拥堵,改计划号为运单号制票等延缓了制票速度,车等票现象时有发生。路内外联劳协作尚存不足,运销部门或矿、厂提报计划为24小时日计划,而时常受到路局调度不均衡配车影响,有车待送和有货等车现象也时常发生;红牌车、SS等非运用车、卸空棚车及装好地方货物编挂开出受限,导致增加列车解编次数,延后列车开行时间。地方货物到达大户货车集中到达,装卸机具及人员队伍存在不足;部分企业物流配货受总部控制,给车辆配给造成较大难度,客观造成货车站停待对位时间延长,成本转嫁问题尚需进一步沟通协调。

2.制定办法并推进实施

压缩路车周转时间减少货车占用费的支出是专用铁路节支增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沛铁路在不违反大屯公司政策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区别对待各相关单位及内部岗位人员。利用降本提效的有利时机制定完善管理考核奖惩办法,把所有影响货车周转的内外部主、客观及管理因素尽力纳入考核范围并进一步完善,有针对性地采取正、负激励相结合的机制,坚持运输组织、设备、管理与考核并重。

(1)进一步加强运输生产调度工作

铁路调度是运输生产组织的中枢,规范和加强其标准化管理,树立并维护其权威地位,能够确保铁路运输生产的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协调动作、安全高效。徐沛铁路进一步加强运输生产调度工作,强力地维护运输生产调度指令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运输生产各环节更加顺畅,形成了“安全高效、有序可控”的运作机制;注重强化运输调度人员工作责任心的培养,提高其运输组织及业务水平,定期进行个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有力地促进其做好指挥、监督、服务、协调的有机统一。

(2)专用铁路内部考核

遵循“效益决定分配与差别导向”原则,坚持工作质量好坏、业绩考核优劣与月度绩效工资挂钩的思路,采取正负激励相结合,客观体现劳动评价,将开源节流、降本增效考核纳入薪酬分配改革,总体把握、稳慎推进,变路车周时考核为路车吨运量成本支出考核,变季度兑现为月度体现。各岗位考核办法(细则)遵循“简单的办法只要好用就是好办法”的原则,努力做到附表及说明详尽,数据来源客观,计算 方法 简单明确。在实际工作中,要求职工牢固树立“时间就是效益、节约成本就是绩效工资”的理念,在绩效工资的发放上废除同工同酬,根据业绩考核兑现承诺“上不封顶,下不保底”。①运输生产调度人员的考核(正激励)路车吨运量成本支出以元/吨为参考,以路车月度运量为基础,按节超额的为标准总体把握调度人员奖罚总额((实际完成)*路车月度运量*),辅之以个人工作质量与业绩并放大收入差距比例确定其所得奖罚。个人考核指标计五项:每班路车平均停时、月度计件工作量、机车使用效率、接入与交出杂车、杂车对位与取出等,比重分别为5、2、、、。强化了班平均周时及杂车各作业环节的考核力度,能够真实地反映每个调度员运输组织能力和工作的积极性。再将分配差距扩大为原始数据差距的数倍(扣除人均原始得分的40%),组织调度人员学习并严格落实。②车务段人员的考核(正激励)路车吨运量成本支出以元/吨为参考,以路车月度运量55万吨为基础,按节超额的50%为标准总体把握车务人员(不含段领导)奖罚总额((实际完成)*月度路车运量*50%),并明确关键岗位人员在奖罚总额中的相对比例,在此基础上细化相关指标并采取几何梯度落实加减标准进行独立考核,如:明确集配站车站值班员人均对应奖励标准(4人)及与之密切的岗位人员按系数比例挂靠。车站值班员再按照相关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完成情况分别兑现(扣除40%平均得分基数后按实际得分奖励)。③其他科室和基层单位(负激励)对应考核以下单位绩效工资总额(根据各单位、部门生产安全实际另有指标核算绩效工资)部分扣除,并根据具体情况补偿运输生产调度和车务人员,举例如下:机务段:机车动力因素影响运输生产以台次月度汇总180分钟为基数计算,每超1分钟扣除绩效工资相对金额;工务段:线路限速以每处小时汇总计、线路中断以分钟计;通信水电段:停用基本闭塞、调度电话、行车电话中断以分钟计,通话质量差减半计,通讯、信号、电力、联锁设备故障抢修再以次计;车辆段:路车检车误扣误甩、误放被查拉回等以辆次计,处理车辆故障超时以分钟计;物质供应科:路料卸车自进入专用铁路时起至卸车完毕止,以36小时/批为基数;汽车队:延误生产用车以分钟计。

(3)公司内部(铁路外部)各矿、厂装卸车实行奖罚并举

徐沛铁路充分利用公司政策,按年度总投入20~30万元奖励标准,联合公司相关部门在公司所属各矿、厂装卸车单位推行货车装卸车时间考核,定点查标、制定时间标准,月度考核节奖超罚,季度刚性兑现并要求:①公司负责经营管理考核的部门牵头协调,铁路部门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②确定所有被考核单位奖罚总额,并严格限制副科以上领导奖金额不得超过本单位所得奖金额的15%上限。③各被考核单位根据其精神,制定本单位的《考核实施细则》。④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各矿、厂分管领导参加的考核结果发布会,奖励现金支付,罚款则从内部银行划拨,与会期间返回上季度奖金发放单,确保其执行力并进行有效监督。

(4)进一步加强“外运优先、路车优先、先外后内、先远后近”的运输组织原则及配套措施的有效落实

坚持“外运优先、路车优先、先外后内、先远后近”的运输组织原则,在保障重点煤炭运输的前提下,做好抢运徐矿集团、地方煤炭及杂货运输的组织工作。严格控制铁路货车的现车保有量,努力提高装卸车作业安全与质量,合理安排人员、机车动力及路车、自备车的组织调配,使外勤、车号、列检等人员的工作能够平行作业,尽力减少铁路货车非作业停留时间,提高运输生产安全及铁路运输工作效率。

(5)做好运输组织及相关专题分析

坚持徐沛铁路运输组织分析、指标统计分析及定期的经营分析,适时进行专题分析,提高分析的针对性、时效性并及时沟通信息,指出不足,提出措施,解决问题。采用号码制定性、定量、定期地做好杂车运行作业各环节时间段分析,针对问题、制定措施、整改落实、效果验证、不断完善并建立长效机制,引入了良性循环,对货物运输组织及行车、调车工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6)坚持设备、设备施工与管理并重

更新改造设备是完成各项作业的物质基础,树立设备、设备施工与管理并重的理念,循序渐进,持续改进。全面实现了机车换型,提高了机车的牵引动力,缩短了机车整备时间,改善了工作环境及瞭望条件,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对异常天气的适应性,保证了全天候作业。安装机车三大件(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提高了列车运行安全保障系统水平。在自备车辆淘汰、新自备车采购的工作中以购置新车型提高车辆重载率、运行速度、安全性能为优先标准,催促已购置的100辆自备车的尽快交付,并加强自备车运用管理,缓解了煤炭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抢运转港煤炭运输的紧张局面。注重运输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换代及新引进设备的科技含量的提高。充分利用大型捣固机,加强对线路的综合维护;减少和撤并道口,改设立交和涵洞;通过更新和技术改造,建立安全、可靠、先进、自动化的双回路供电系统,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完善抢险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根据发现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行车部门加强车机联控;工电部门加强巡检,确保线路、设备安全使用。

(7)加强铁路专用线管理

为加快铁路货车周转,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煤炭外运,杂车到卸与装车发送,徐沛铁路利用与装卸车单位签订年度专用线安全运输协议的有利时机,分别联合各装卸车单位,就货车交接地点及办法、装卸车组织及作业时间、工作联系制度、运输生产安全措施等进行了协调,明确责、权、利,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与合理并达成一致,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货车占用费支出成本,理顺了工作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互利共赢。

(8)协调外部关系、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内外结合

协调好与国铁的关系,力争与货运资源量相匹配的配空车,保证装车兑现率及接入、交出列车的顺畅;在货车占用时间上做到了依据规定平等协商,在签订年度《专用铁路运输协议补充条款》中明确费用清算,增因国铁因素致货车占用时间延长所占车辆时间等。协调好与公司运销调度、徐矿集团运销部门等大客户的关系,主动与其协商,共同商定优化取送车方案。协调好与各矿厂等装卸车单位的关系,使其配足装卸车人员,实现优化组合,平行作业,真正做到快装快卸,宁让人等车,不让车等人。加强交流协作、提高服务质量。把与各服务对象间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和信息交流通道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准确交流储、装(卸)、运情况。充分重视班组长的作用,落实职工降本增效意识。调整岗位及人员,做到一职多能,如:将调车人员集中管理改为具体分配到各装卸车站并培训考核后兼职助理值班员、外勤货运员等,彻底杜绝了内部车等人现象的发生。正确处理提高货车周转率与增加运量的关系。一方面积极拓展货源,提高运量;另一方面提高效率及服务质量,加快货车周转,做好路车吨运量成本支出的压缩工作。

四、实施效果

1.可观的经济效益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实际节支为万元(月均节支成本万元),为徐沛铁路保持盈利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2.良好的社会效益

极大地提高了路车使用效率,加快了路车周转,为国铁运输能力的提高创造了积极条件。

3.提高了处运输生产效率

给徐沛铁路日常的运输生产组织带来了很大的便利,2014年总货运量完成万吨,创历史新纪录。

4.不可忽视的安全效益

为铁路处的安全运输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至2015年10月31日徐沛铁路实现无C类以上责任事故10845天,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崔玉贞.徐沛铁路运输安全的实践与探索[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30(3):39-41.

[2]崔玉贞.地方铁路压缩货车周转时间的实践[J].铁道货运,2008,(8):10-12.

摘 要: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不同于其他运输业务,这是因为危险货物具有爆炸、腐蚀和放射性,一旦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探讨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对策,以减少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发生。本文在分析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完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危险货物;铁路运输;安全管理

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燃烧、腐蚀、放射性等危害的货物,在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危险货物的运输难度和运输要求都比较高。原因在于,铁路危险货物的运输不仅会影响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加强安全管理是铁路货物运输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一)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的素质对运输安全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前部分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仍然有待提高。这部分从业人员对铁路危险货运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对业务知识的熟练程度也不高,在个人利益的诱惑下,甚至还有部分人员会进行违章操作,使得超重、超高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押运人员由于 文化 水平不高,对危险化学物品的分类、危害等了解不足,当出现紧急情况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导致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频发。相当一部分托运人为了尽快将自身的危险物品运出,会谎报托运物品的品名、特性、危险性等,还会隐瞒危险物品的浓度、含量等,或者将危险物品的名字换成非危险物品的名字。受理站在检查托运人的货物时,存在疏忽,给危险货物运输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危险货物运输设备技术不过关

由于运输货物的特殊性,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对运输设备的技术要求较高,目的是为了降低爆炸、燃烧、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事故的发生。从当前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设备现状来看,虽然许多运输车辆并不存在较大技术问题,但是车辆总体状况并不理想,车辆检修、维护的次数较少。铁路运输企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对车辆的检修不够重视。当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罐体存在裂痕,阀、盖、仪表等配套设备状态不佳时,很容易导致危险货物的泄漏,甚至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严重妨碍铁路运输的正常开展。最近几年以来,全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发生的事故多是因为运输车辆罐体有虚焊的现象、车辆压力表和安全弹簧存在异常情况。

(三)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漏洞大

安全管理是否严格关系到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程度,当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存在较大漏洞,违章作业、包装不良是最主要的两个问题。违章作业包括受理危险货物时未能进行严格检查,货物的运输量、装车高度不符合国家规定,货物运输单的填写不够规范。此外,货物的装卸程序未能严格执行,也导致了许多危险事故的发生。在危险货物包装方面,部分危险货物的包装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一些危险物品只有经过严格的包装之后才能进行铁路运输,然而许多托运人为了降低运输成本,会使用质量较次的包装材料,有的货运人实际采用的包装材料与送检的包装材料完全不同。此外,少数车站对危险货物的包装检查不够严格,纵容了上述现象的一再发生,对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构成了较大威胁。

(四)危险事故救援效率不高

当危险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救援能够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目前铁路危险事故救援仍然存在不及时、针对性差的问题。首先,铁路运输相关部门缺乏专业的危险事故救援人才,导致事故发生时施救者对事故原因不明确,对危险物品的特性、救援方法等不了解,不当的救援反而使得事故更加严重。其次,铁路运输部门所制定的事故救援方案不够合理,当事故发生时不能有效组织救援,延误了救援的最佳时机。

二、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解决对策

(一)加强业务人员培训

我国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有明确的规定,对危险货物托运人、承运人的资格有严格的资质要求,对危险货物运输的管理人员、押送、装卸人员等都有明确的培训要求。然而,许多培训人员参加培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证上岗,并不具备真正的安全意识,业务知识也不够数量。因此,培训机构应该严格要求每一名培训学院,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要注重实践技能的考核,更要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培训的效果才能发挥。

(二)严格装车监控

在危险货物装车之前,需要严格检查车辆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在运输危险化学物品时,必须落实专车专用制度,车辆实际运输货物必须和车辆外部标识一致。在危险货物装车之间,需要检查货物的包装是否完好,装车时不能超过规定装载量。对于货物的质量要加强审查,并且要求托运人提供货物的磅码单,以便核实货物的实际重量。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运输车辆进行周密的检查,对于重点阀门、盖子要重点检查,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应该及时向上级汇报。

(三)完善应急预案

最后,必须完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应急预案。预计预案应该包括应急预案的组织人员、实施人员、危险事故应急程序、不同类型事故处理方法、应急信息的发布等内容,在制定应急预案的基础之上,应该注重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而且还要开展危险事故演习,提高业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应急救援人员的救援能力。

三、 总结

总之,铁路危险货物的运输需要严格落实安全管理 规章制度 ,并且要从根源上杜绝危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受理危险货物运输业务时,需要规范受理流程,杜绝违章作业。在危险货物包装、装卸方面,也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标准,加强监督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危险因素的出现。最后,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降低运输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温克学.关于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创新的探索与思考[J].铁道货运,2015(3):1-6.

[2]张锦惠.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2012(8):157-158.

[3]姬晓明,袁永君.加强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的对策[J].铁道货运,2012(11):1-4.

[4]海涛.我国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及防护对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8):25-27.

[5]余淼.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风险管理探讨[J].铁道货运,2012(10):34-37.

全国高铁大面积晚点,是因为信号系统出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铁道部早已制定了《突发大客流及旅客列车大面积晚点应急预案》。

重庆北站、成都东站、济南西站、广州南站、南京南站等铁路枢纽均出现大面积晚点。主要是由于国铁普遍存在CIR、GSM-R故障、车辆号注册失败、 G网无法联网等问题。

简单来说,国铁北京站的信号系统出了问题,司机无法看到前方的情况,也无法联系调度员,在这样的情况下,司机如果继续驾驶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应急预案针对大流量的突发事件和大范围的旅客列车紧急事件,分为Ⅰ、Ⅱ和Ⅲ级。启动一级和二级应急反应时,车站(列车)将每30分钟上报给铁路局。

各铁路局也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突发客流和旅客列车晚点的应急处理方案和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加强组织网络建设,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面对大流量和大范围的旅客列车晚点,铁道部通知铁路各铁路局的客运部门做好随时加开临客的准备,并在需要的时候启用备用动车组。

当本局备用车短缺时,要立即向上级申请调拨外局后备车辆,以保证始发旅客列车准时到达,并快速运送滞留在站的乘客。

针对突发大客流和大范围旅客列车晚点的应急预案,要求铁路客运部门根据“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客流进行日常调查收集、分析、处理,提前做好客流计划和运能调整,努力减少旅客列车晚点和旅客滞留现象。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毕业论文

为了降低安全事故的损失,提高处理 安全生产 事故的能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应急预案很重要。下面我整理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供你参考。

↓↓↓点击获取更多"安全应急预案"↓↓↓

★ 应急预案演练工作计划 ★

★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

★ 消防应急预案范文大全 ★

为预防我局可能发生的交通及其他安全事故,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抢救和消除隐患工作,确保人员安全;为积极策应和协助沿江乡镇发生安全事故及在我局范围内安全事故的抢救及协调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1、 教育 性原则。①经常群众安全工作会议,不断强化安全工作要求,使全局职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②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规范安全工作管理,使安全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③坚持责任到人,强化安全督查。

2、预防性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即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尽可能将损失和影响消除或降到最低程度。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组 员:

处理交通安全事故方案

1. 报告 。一旦出现交通安全事故,我局机关所有职工均有权、有义务立即报告。一般情况报告程序: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内,立即向局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局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要在第一时间内到达现场并进行指挥;组长根据情况决定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告。情况非常特殊可越级上报。

2.应急工作分工:

现场处理组:

职责任务:迅速处理现场情况。根据现场情况决定以下事宜:①向交警及相关部门报告情况;②做好现场伤员处理并向医院要求,做好抢救准备;③向上级报告;④向基层单位发出指令。

坐镇处理组:

职责任务:迅速做好了解情况、做好接应工作。具体准备工作:①迅速查清事故原因、具体姓名、家庭地址;②迅速通知应急组及其他有关人员集中;③根据现场处理组的指令,迅速落实医院、车辆、及有关人员。

其他

1、发生事故后,组长应及时向总指挥(法人)汇报,不迟报瞒报。

2、对未能尽责而发生责任事故的有关人员,局应急领导小组将上报有关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分。

安全工作关系到单位干部职工的人身安全,为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牢固树立常抓不懈的思想,在安全预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并结合本单位安全的薄弱环节,组织制定各项防范 措施 ,努力防止事故的发生,制定本预案。 ??

一、应急预案

(一)发生火灾时,现场负责人应保持冷静,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应当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及时报警,报警者应准确地向消防队说明发生火灾的时间、地点、燃烧物性质、火势状况,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人站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消防车辆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救灾灭火。并迅速切断电源,组织人员离开火源、电源,避免更大的危险性发生。

(二)发生火灾情况紧急时,安全领导小组的同志及各部门的防火责任人,必须负责引导职工安全疏散转移,避免拥挤和推搡现象发生。

(三)要迅速组织人员展开自救工作,派人到规定地点或路口迎接消防人员到来。

如果发生初起火灾,可根据起火的物质、地点等情况采取灭火器灭火、消火栓灭火等灭火 方法 。如果是办公桌、沙发等物品起火可利用干粉灭火器、消火栓直接灭火。如果是电器或是仪器发生火灾,应首先切断电源,普通电器可利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仪器设备起火必须使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液体物质如化学试剂等千万不可用水扑救,必须用灭火器灭火。仪器设备如发生电器火灾,应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得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拔下灭火器的 保险 销,将喷嘴对准火源,压下灭火器开关进行灭火。

二、安全防火有关 规章制度

现场动用明火,由安全员填写动火证,经业主批准的时间段内进行动火,动火科室派员到用火现场监督、检查,并做好火灾扑救准备工作。防火安全员要熟练掌握防火、灭火知识和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做到能扑救初起火灾。

??现场所有进、出口等部位,严禁堆放物品,保持畅通无阻。疏散标志和指示灯,要保证完整好用。

??所有现场人员应掌握工作环境附近的消防报警装置和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在无火灾情况时,禁止启动消防报警装置和动用灭火器材。

三、安全应急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四、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要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车辆、办公室和职工宿舍防火设施及用电、火等场所安全工作,及时对安全隐患和漏洞进行专项整治,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一)指挥机构职责

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制订、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监督做为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领导小组: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和有关主管部门汇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医院、县消防队发出救援申请;组织事故调查, 总结 应急救援工作 经验 教训。 (三)安全领导小组人员分工

1.组长:负责火灾发生时现场总指挥职责,安排组织人员处理火灾事故,防止火灾进一步扩大;负责组织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批准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2.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具体工作;负责组织人员疏散,现场工作人员的转移;对火灾事故发生原因调查并向最高管理者汇报;指挥电气火灾事故后的恢复生产工作,物资、负责和组织生产设备方面的紧急配备或事故的处理;参与负责电气火灾事故后的理赔工作;

3.安全员职责:协助组织现场管理,指导工作人员基本 安全知识 ,以免事故扩大,参与火灾原因调查,制定纠正预防措施;负责对现场发生意外的人员采取急救措施,准备急救用医疗防护用品; 4.各班组兼职消防专责:负责本单位消防的日常工作;发生火灾及时汇报,在消防人员未到达前采取紧急救火措施,服从指挥安排疏散;如实汇报火灾目击状况。

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将可能发生的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矿要求,特制订检修一区事故救援预案,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

.组织领导:组长:作业长 副组长:副作业长 成员:职能人员、各班长 责任单位:检修一区 责任人、指挥:作业长 报告:当班值班、检修人员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措施):

.发生一般火警、火灾事故、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当班值班人员应立即报告作业区领导、矿调度,逐级上报。火警火灾拨打119请求救援。人身伤亡事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但不管是哪类事故,抢险救护时都要先切断电源或采取防护措施后再组织救护,防止事态扩大。

.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迅速向矿调度汇报,矿调度逐级向上反映。岗位人员拨打“119”救援电话请求救援后,首先组织自救,使用现场的灭火器进行灭火。根据着火部位、性质也可用现场备用的防火沙、土、水进行灭火,电气火灾要用干粉灭火器、变压器、油罐等用水冷却时,人要远离,严防爆炸伤人,待消防专业人员赶到后,在专业人员指挥下配合灭火。

.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发现人员要立即向作业长、矿调度,逐级上报后,还要通知医院工伤抢救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援。若伤者属擦伤、碰伤、压伤等要及时用消炎止痛药物擦洗患处,若出血严重,要用干净布料进行包扎止血。若伤者发生骨折要保持静坐或静卧。若发生严重烧伤、烫伤,要立即用冷水冲洗30分钟以上。若伤者已昏迷、休克,要立即抬至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人工呼吸或按摩心脏,待医生到达后立即送医院抢救。

.若发生泄露中毒事故,救援人员在救援时要先关闭气源,在实施抢救时,必须戴好防毒面具,迅速把中毒人员抬至通风良好处进行抢救,救援人员若感觉自己呼吸困难应立即撤离,更换人员。待救护人员到达后送医院抢救。

.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要立即报告,同时停止设备运转,处理事故时,要有专人监护,严格执行检修程序和停送电确认制度,防止打乱仗,冒险作业。

.发生爆炸事故,要立即关闭爆炸源,若有人员伤亡,按人员伤亡预案救援。 .发生各类事故都要保护好现场,待事故调查分析。

一、组织机构

镇安全生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

副主任:

二、工作职责

1、负责辖区重、特大事故及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

2、负责向上级汇报和对外公布有关工作情况;

3、负责组织实施全镇安全生产工作。

三、应急措施

1、日常工作和一般安全生产事故:由办公室通知辖区内的镇分管负责干部和单位负责人在接到通知后,迅速召集应急分队,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指令地点,迅速组织处置。重大安全事故:由领导小组组长直接负责组织,并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组织紧急处置,并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争取各方面的援助和支持,尽可能将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及社会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2、所有应急分队,由各单位安监主任负责带队,统属镇应急领导小组指挥。

3、在有关业务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4、所有救援工作首先要绝对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是国家、集体、个人财产的安全。

5、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事故防范措施没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受到责任追究不放过、干部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安全生产应急预

为认真贯彻执行《县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处理预案》,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和抢险施救水平,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生产事故的确定和分类

本预案所称安全生产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含自然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安全事故,包括以下事故:

(一)火灾事故;

(二)交通安全事故;

(三)建筑质量和房屋坍塌事故;

(四)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及烟花爆竹安全事故;

(五)矿山安全事故;

(六)特种设备安全事故;

(七)急性中毒安全事故;

(八) 其它 安全事故。

根据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情况,事故一般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及一般事故四个等级。本预案所称生产安全事故,指的是一次造成1人(含1人,下同)以上死亡,或造成1人以上重伤,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二、安全生产事故的上报与现场维护

我镇辖区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知情者应立即将事故地点、时间、类别等事故相关信息报告镇党政办(电话)、镇安办(电话)以及镇中心医院(电话)。

事故单位、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抢险救护工作,力争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对现场严格保护,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和物证。

三、安全事故处理程序和措施

镇党委班子成员在接到有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报告后,要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护工作,协调有关力量,对重大问题作出决策。镇有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要迅速赶赴现场,及时开展施救工作。安全事故发生后,在迅速做好上报的同时,先按照本预案进行应急处理,在县政府作出明确指示后,按县政府的预案规定执行。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