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龙门石窟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4 20:00:33

龙门石窟论文题目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龙门石窟 简介2000年11月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米,头高4米,耳朵长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龙门石窟中另一个著名洞窟是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画面上分别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前簇后拥,组成礼佛行列,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可惜被美国人勾结中国奸商盗运到美国,现分别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和纽约市艺术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古阳洞也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清代学者康有为盛赞这里的书法之美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3600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洞内小佛龛琳琅满目,雕刻精巧。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宾阳中洞外南侧,依崖镌刻一碑,即著名“褚遂良碑”,即《伊阙佛龛之碑》,记载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为其死去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做功德开窟造像的一篇法愿文(贞观15年即公元641年)。此碑文已严重腐蚀,难辨其文。��宾样中洞原为北魏雕凿,由于宫廷发生内乱而止。故半途而废。该洞是北魏至淌初的过渡洞。该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多,脸型稍长、嘴唇厚大、颈有横纹、胸部隆起。木尊两侧侍立二弟子,其中左侧的迪叶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严谨持重、深谙世故。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洞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150余个佛龛,其中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的佛龛多个。宾阳南洞体现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宾阳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即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前往万佛洞)��我们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即可看到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两个题记互为补充,说明什末人,为什末发愿造像的原因。永隆为高宗李治的年号。太监为宫中的女官。沙门智运和内道场运单师,指比丘尼智运的号。因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运洞”。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因洞勺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这种手势说明阿弥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说法,故称“说法印”。束腰莲花座中间雕刻四个赤膊季节袒胸、筋肌突起、体朵勇猛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莲花,每枝上坐一菩萨,姿态生动、富于变化、造型别致、独具匠心。此外,在南北壁上雕有伎乐人,分;乐伎和舞伎。乐伎手执乐器有瑟、竺、拔、茎溪、笛子、西腰鼓等,这是唐代宫廷的“坐部”乐队。舞蹈者或吹、或弹、或拨弄琴弦,彷佛会奏出优美的旋律。将唐朝宫廷中的舞乐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真可谓工匠们的神工之处。��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在莲花洞)��这里为什末叫“莲花洞”呢?听我给大家解释: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米,深米,主尊释迦高6米(为立佛)。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其左的伽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显示着艰辛跋涉、风尘仆仆的苦行僧形象。他右手执锡杖,这是龙门石窟造像中所独有的。莲花洞南北两壁上方各有似为“法华经”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个高度仅有2厘米左右。他们就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洞口北侧上方有一块平面下凹的碑记,上刻两个大字“伊阙”,原为唐刻陀罗尼经,后复刻明代河南巡抚的“伊阙”二字,说明龙门的原称。��(往奉先寺)��在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卢舍那佛(披身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伽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始称龙门。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典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其中奉先寺规模最大,是唐代雕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皇后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两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敞开式佛龛,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米,头高4米,耳长米,她雍容大度、气宇非凡、撼人心魄,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香山寺地处世界遗产——龙门石窟景区内。始建于北魏,唐代武则天曾在这里主持了一次诗会,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大诗人白居易放情于龙门山水,慕恋香山寺清幽,居住于香山十八年,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北侧的白园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的墓园,如今这里已成为各界来宾凭吊这一历史名人的理想之地。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修建于隋唐是模仿云岗石窟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其载体大都为石头,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的龙门石窟就以石刻的形式记下了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之间那段已经消失的文明。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雕凿风格,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时尚。龙门,最具永恒魅力的当属奉先寺。这是一组斩山为石、依崖临壁凿就的群像。主佛卢舍那是中国古代人物雕塑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她丰颐秀目,仪表堂堂,一泓秋水般深邃的目光微微向下俯视,默默传递着慈爱与安详,洋溢着关注人间和洞察一切的智慧之光。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雕刻艺术宝库。追溯渊源流长的历史,拂去千年岁月的风尘,龙门石窟,这朵石刻艺术奇葩,将永远的绽放在世界的东方。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典;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火车站乘81 53 60路公交车直接到景区,门票80元,有学生票.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论文提纲也可以用最简单的格式和分类,简单明了地说明论文的目的、依据和意义,甚至是两句话。这种提纲往往是用于科学论文,而且在对于各种概念有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出来讨论的情况下。如果总要分出1、2、3......点来写的话,往往会变成“八股文”的模式,这样的论文往往是应付式的论文,其真正的科学价值会大打折扣。

龙门石窟价值研究论文

龙门石窟的文化价值?

龙门石窟的文化价值:龙门石窟是书法艺术史是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

龙门石窟(别称:伊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截至2014年,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80余座。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米,头高4米,耳长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 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两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冈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嗣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诸朝,断续营造达500余年,现存伊河两岸山崖峭壁间的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多数为北魏和盛唐两个时期的雕刻作品。 1999年,洛阳市人民政府投资近两亿元,对龙门石窟周围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改造。2002年3月,成立了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对石窟、香山寺、白居易墓实行统一管理,并筹措资金近一亿元,在龙门石窟南北架设了两座公路大桥,拓宽了景区内南部河道,修复了香山寺古建筑设施,计划2003年4月,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届时,将会以石窟、寺院、墓园合为一体的旅游景象出现。那时,中外来宾可以在香山寺钟声的伴随中,漫步于水面涟漪的伊河河畔,驻足于佛龛之前,一览龙门众多景观。 龙门石窟地处中原,便利的交通为中外宾客来洛阳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近几年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龙门石窟面貌一新,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02年,龙门石窟年收入达35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85万人次。 龙门石窟是河南人民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中外宾客,欢迎您们在闲暇之余,在洛阳牡丹盛开的季节,来洛阳观光,领略龙门石窟这一古代人民留下的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龙门石窟概况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3公里处的伊河两岸,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似天然门阙,故古称"伊阙"。1961年,龙门石窟(含白居易墓)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嗣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宋、明诸朝,断续营造达500余年,现存伊河两岸山崖峭壁间的两千余座窟龛和十万余尊造像,多数为北魏和盛唐两个时期的雕刻作品。 1999年,洛阳市人民政府投资近两亿元,对龙门石窟周围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治理改造。2002年3月,成立了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对石窟、香山寺、白居易墓实行统一管理,并筹措资金近一亿元,在龙门石窟南北架设了两座公路大桥,拓宽了景区内南部河道,修复了香山寺古建筑设施,计划2003年4月,景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届时,将会以石窟、寺院、墓园合为一体的旅游景象出现。那时,中外来宾可以在香山寺钟声的伴随中,漫步于水面涟漪的伊河河畔,驻足于佛龛之前,一览龙门众多景观。 龙门石窟地处中原,便利的交通为中外宾客来洛阳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近几年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旅游市场的不断开拓,龙门石窟面貌一新,经济效益逐年增长,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02年,龙门石窟年收入达3500万元,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85万人次。 龙门石窟是河南人民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更是世界人民的宝贵遗产,中外宾客,欢迎您们在闲暇之余,在洛阳牡丹盛开的季节,来洛阳观光,领略龙门石窟这一古代人民留下的文化遗产。 我觉得你可以自己看点这样的资料,自己写,让别人帮你写我觉得没什么意义!~再者从这点看出,你这人的学习态度!~~~

龙门石窟 简介2000年11月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米,头高4米,耳朵长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龙门石窟中另一个著名洞窟是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画面上分别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前簇后拥,组成礼佛行列,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可惜被美国人勾结中国奸商盗运到美国,现分别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和纽约市艺术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古阳洞也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清代学者康有为盛赞这里的书法之美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3600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洞内小佛龛琳琅满目,雕刻精巧。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宾阳中洞外南侧,依崖镌刻一碑,即著名“褚遂良碑”,即《伊阙佛龛之碑》,记载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为其死去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做功德开窟造像的一篇法愿文(贞观15年即公元641年)。此碑文已严重腐蚀,难辨其文。��宾样中洞原为北魏雕凿,由于宫廷发生内乱而止。故半途而废。该洞是北魏至淌初的过渡洞。该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多,脸型稍长、嘴唇厚大、颈有横纹、胸部隆起。木尊两侧侍立二弟子,其中左侧的迪叶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严谨持重、深谙世故。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洞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150余个佛龛,其中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的佛龛多个。宾阳南洞体现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宾阳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即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前往万佛洞)��我们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即可看到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两个题记互为补充,说明什末人,为什末发愿造像的原因。永隆为高宗李治的年号。太监为宫中的女官。沙门智运和内道场运单师,指比丘尼智运的号。因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运洞”。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因洞勺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这种手势说明阿弥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说法,故称“说法印”。束腰莲花座中间雕刻四个赤膊季节袒胸、筋肌突起、体朵勇猛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莲花,每枝上坐一菩萨,姿态生动、富于变化、造型别致、独具匠心。此外,在南北壁上雕有伎乐人,分;乐伎和舞伎。乐伎手执乐器有瑟、竺、拔、茎溪、笛子、西腰鼓等,这是唐代宫廷的“坐部”乐队。舞蹈者或吹、或弹、或拨弄琴弦,彷佛会奏出优美的旋律。将唐朝宫廷中的舞乐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真可谓工匠们的神工之处。��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在莲花洞)��这里为什末叫“莲花洞”呢?听我给大家解释: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米,深米,主尊释迦高6米(为立佛)。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其左的伽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显示着艰辛跋涉、风尘仆仆的苦行僧形象。他右手执锡杖,这是龙门石窟造像中所独有的。莲花洞南北两壁上方各有似为“法华经”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个高度仅有2厘米左右。他们就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洞口北侧上方有一块平面下凹的碑记,上刻两个大字“伊阙”,原为唐刻陀罗尼经,后复刻明代河南巡抚的“伊阙”二字,说明龙门的原称。��(往奉先寺)��在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卢舍那佛(披身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伽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始称龙门。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典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其中奉先寺规模最大,是唐代雕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皇后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两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敞开式佛龛,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米,头高4米,耳长米,她雍容大度、气宇非凡、撼人心魄,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香山寺地处世界遗产——龙门石窟景区内。始建于北魏,唐代武则天曾在这里主持了一次诗会,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大诗人白居易放情于龙门山水,慕恋香山寺清幽,居住于香山十八年,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北侧的白园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的墓园,如今这里已成为各界来宾凭吊这一历史名人的理想之地。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修建于隋唐是模仿云岗石窟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其载体大都为石头,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的龙门石窟就以石刻的形式记下了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之间那段已经消失的文明。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雕凿风格,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时尚。龙门,最具永恒魅力的当属奉先寺。这是一组斩山为石、依崖临壁凿就的群像。主佛卢舍那是中国古代人物雕塑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她丰颐秀目,仪表堂堂,一泓秋水般深邃的目光微微向下俯视,默默传递着慈爱与安详,洋溢着关注人间和洞察一切的智慧之光。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雕刻艺术宝库。追溯渊源流长的历史,拂去千年岁月的风尘,龙门石窟,这朵石刻艺术奇葩,将永远的绽放在世界的东方。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典;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火车站乘81 53 60路公交车直接到景区,门票80元,有学生票.

龙门石窟美术鉴赏论文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 卢舍那大佛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并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 莲花洞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米,头高4米,耳长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风景秀丽,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1比1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 宾阳中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悉达多·乔达摩,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中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 摩崖三佛龛 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中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 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中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 莲花洞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座佛像通高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奉先寺的九躯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迦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的右腋下诞生,刚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而且留下了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中就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现在,龙门二十品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每年吸引无数的海外友人,漂洋过海,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这一书法奇珍。 药方洞 看完古阳洞,我们来到了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擂鼓台中洞 看完了西山石窟群,我们过漫水桥来到了东山石窟。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这是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是以专修禅定为主的教派。“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杀虑的意思。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米,结跏趺坐于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 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看经寺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中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香山寺 龙门石窟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区规划》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中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香山寺自创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1、石楼: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 龙门石窟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据〈大唐传载〉记述)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在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龙门诗会”,历史上有名的“香山赋诗夺锦袍”即由此而来。宋代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十一中,对此有妙趣横生的记述:“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夺锦袍赐之”。唐代诗风很盛,武则天对胜出者“赐以锦袍”,奖品不见得贵重,但却是难得的荣誉,群臣当然各不相让,奋力争夺。首先成诗的是左史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如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武则天觉得东方虬文思敏捷,又才华出众,立即把锦袍赐给了他,而此时,多数大臣也相继成诗,经当众诵读,一致认为宋之问的七言诗更在东方虬之上,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也成了诗坛上的一段佳话。而这段典故所发生的地点---石楼就位于香山寺内。 2、九老堂: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 “停宫致仕”后,白居易更加放情于山水,赏玩泉石风月。因慕恋香山寺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了自己最终的归宿,在他七十四岁时,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等6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又有百岁之人李元爽,95岁的禅师如满加入,号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年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香山寺二绝》这里所描绘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为保存诗稿,白居易又把自己从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到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所作的诗,共800首,合成12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收藏在香山寺藏经堂内。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附近如满法师塔之侧。 3、白居易:筹资重修香山寺 盛唐以后,经过“安史之乱”,香山寺因年久失修,渐趋衰败,至白居易任河南尹之时,香山寺已是萧条至极,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来洛任河南尹,他闲暇时常在伊阙山水间流连,想修复香山寺,却因财力有限,未能如愿。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将为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悉数拿出,费时3个多月,重修了香山寺,使衰败的旧寺的亭台楼阁换了新颜,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一文。后来白居易又于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再次出资修复藏经堂,并收集缀补5000多卷佛经,藏入其中,可以说白居易为唐香山寺的再兴竭尽全力,名山名寺与名人相得益彰,白居易重修后,香山寺再次声名大振,一时间游人络绎不绝。 4、乾隆御碑亭:乾隆与香山寺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香山寺,感怀赋诗《香山寺二首》开篇第一句即为称颂香山寺“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首诗被人们当时镌刻在石碑之上,并建御碑亭,该御碑亭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首诗称颂了香山寺及美丽的伊阙风貌,并且在最后一句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展现了一代君主谦逊的品格。乾隆碑上这首诗除了让我们欣赏到行、草的书法艺术,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代帝王的谦虚品质,也是对我们后人的鞭策。 5、蒋宋别墅:蒋介石的“别墅”,杨成武的牢狱。 1936年,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地方政府选择香山寺南侧建了一幢两层小楼,被称为蒋宋别墅,当时蒋介石于 1936年10月29日从西安乘火车到达洛阳(东站)来到洛阳是以“避寿”为名,实则布暑“西北剿共”计划,他于10月31日在别墅庆祝了自己的五十寿辰,参加人员有张学良,阎锡山等,之后他视察了洛阳军校、洛阳电厂,检阅了重炮部队。并和夫人宋美龄三次往复洛阳,去安抚非嫡系部队太原的阎锡山,济南的韩复榘,绥远的傅作义。于12月初离洛到西安,在洛阳共呆了36天,基本都住在香山寺蒋宋别墅。 1936年的“豪华别墅”,在三十年后一度成为杨成武将军的“牢狱”。1968年的3月底解放军杨成武将军被羁押于此两年多,没有下过一次楼,监牢之苦在尽尝之中。 香山寺已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一直以来法音绵延,香火炽盛。如今经过第五次修复后的香山寺整个建筑新旧一体,气势磅礴,与龙门西山石窟隔河相望,与龙门东山石窟,白园并立,香山寺自4月11日开光以来截止到11月底接待中外游客达五万余人,今年10月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参观香山寺,给予高度评价,香山寺已成为龙门石窟景区又一处亮丽壮美,光彩夺目的景观! 白 园 白园,位于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东山为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径通幽,是游览的好去处。

人间四月,芳菲无限,不忍辜负这大好的春色,我们一家去游览位于中原腹地西部的“九朝古都”———洛阳。在领略了洛阳牡丹的国色天香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参观著名的龙门石窟。是啊,龙门依山傍水,风景宜人,自古即为洛阳八景之冠。从洛阳出发,驱车南行约十余公里,便来到了龙门风景区。只见这里青峰屏峙,绿水畅流,气势不凡的龙门大桥犹如彩虹卧波,雄跨于伊水之上,飞架于龙门之口,令人叹为观止。由于天气晴好,两岸垂柳枝叶婆娑,宛如碧玉丝绦,微风过处摇曳生姿,令人一扫旅途劳顿,倍感神清气爽。穿过大桥拱门,沿着西山缓缓南行,进入龙山第一大洞窟,洞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和二天王,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与主佛造像为龙门石窟唐代石雕中最优美的两尊。我们一路啧啧称赞着缓缓前行,不久便来到了西山最高处的奉先寺。站在奉先寺下,一仰头,便看见了主尊卢舍那大佛,乍看之下,我的内心只能用“震憾”二字来形容,只见这尊佛像雍荣华贵、仪态万方,浓密的螺形发髻松松地盘在头顶,轻柔薄透的通肩式袈裟披在她匀称丰腴的身体上,勾画出了优美的曲线。她静静地端坐着,眉稍嘴角含着浅笑,头微低,俯视的目光正好同礼佛朝拜者敬仰的目光交汇在一起,显得那样的温柔、典雅、优美……据说这尊大佛乃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为自己歌功颂德仿照自己面容所造,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或“东方雅典娜”,她的宁静和慈祥是东方智慧对于力量这个概念的最高深也是最精确的诠释,再看卢舍那大佛侧旁还有其弟子阿难、迦叶、胁侍菩萨和力士、天王的雕像,比较之下,那身披铠甲、手持宝塔、足踏夜叉的天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龙门石窟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吸引着更多的中外游人前来旅游观光。随着人流而行,途经药方洞、古阳洞,还有火烧洞、石窟寺、极南洞,跨过连接东西两山的人行便桥,我们又来到了龙门东山石窟。这里的洞窟虽年代不如西山的久远,数量也没有西山的众多,但在雕刻技巧和风格上,也有它们的独到之处。出得龙门来,夕阳已西下,我们不约而同地回首向南,只见满天绚丽的霞光里,那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色与鬼斧神工的人文雕刻更显得相映成辉。仅此龙门石窟一游,便是不虚洛阳此行了,我在心底对自己说,同时依依挥手,不舍地作别这座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自然宝藏

忧郁的一片天,无情的倚西风。太多的言语,付诸东去的流水。不忍心打破我们共同意愿,那持久在心中滋生蔓天延的遗憾,经年已久,镜花水月的诺言,终于在这水天相接中浮出水面。没有一阕喇玉之歌,没有乐天的悲天悯地之声,更没有清新古朴的田田莲叶,腥浊的伊水河畔,各色的人流,如这滚滚东逝的浪花,掩饰不住的惊叹与喜悦对着那呆滞的、面无表情得近乎冷漠的残肢。沧桑的文化,是谁赋予它这么大的魅力。一曲曲的赞歌,一篇篇的歌赋,何来的兴致抒发着异国的调调。魏晋南北、隋唐汉武,繁华逝去,徒留身后这暗淡的无稽之作--被称作光荣的传承文化的使者。长眠的白先生,注视了一千多年,在黄泉会如何的感慨呢?“峥嵘两山门,共扼一水秀”相传在远古时期,洛阳南面这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两侧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过着平静的生活。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奇怪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给母亲。母亲想了想,便告诉他,如果再听到的话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口倾出,奔腾咆哮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流向东海。水流之后,无数清泉从山崖石罅中迸出,蓄为芳池,泻为飞瀑。两山的崖壁上则出现了无数蜂窝似的窟隆,窟隆内影影绰绰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轮廓不清,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从此,龙门石窟便名扬天下了。如若的确如此,我更相信河畔葱郁的麦地和闲情逸致的垂钓者不是蓄意的。天门中断楚将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不是原三峡那狰狞的姿容,只是经人工雕了又雕的凡俗之态,想极具讽刺的叫他一声“龙窟哥”,恭喜你近年来收入甚是可观,只可惜了你的身体状况,看看屏幕上的广告有适合窟哥的没有?鄙人实在没有更好的良策。窟哥就将就的试之一二吧!掩泪又何如,襁褓之中父母违,展眼掉斜晖,伊河水逝洛云飞。呜呼哀哉,随之去吧!雁飞,心碎,殊容。可恨,可叹。狂风肆虐的伊水风,呼啸不止的世人声。玷污了曾滋养着一方人的青山绿水。恍惚间传来牧羊童的咿咿呀呀之声,一回头,不仅讶然,一袭异装尚可赞,白颈绿眼实难.....暗笑。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没有想要一帆风顺,只求与世无争,安然泰之。太多违心的事态,在这溪畔的旋窝之中盘旋。回去的路就在咫尺之间,拿开望远镜,却在伊河另一畔......

龙门石窟 简介2000年11月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米,头高4米,耳朵长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龙门石窟中另一个著名洞窟是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画面上分别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前簇后拥,组成礼佛行列,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可惜被美国人勾结中国奸商盗运到美国,现分别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和纽约市艺术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古阳洞也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清代学者康有为盛赞这里的书法之美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3600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洞内小佛龛琳琅满目,雕刻精巧。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宾阳中洞外南侧,依崖镌刻一碑,即著名“褚遂良碑”,即《伊阙佛龛之碑》,记载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为其死去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做功德开窟造像的一篇法愿文(贞观15年即公元641年)。此碑文已严重腐蚀,难辨其文。��宾样中洞原为北魏雕凿,由于宫廷发生内乱而止。故半途而废。该洞是北魏至淌初的过渡洞。该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多,脸型稍长、嘴唇厚大、颈有横纹、胸部隆起。木尊两侧侍立二弟子,其中左侧的迪叶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严谨持重、深谙世故。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洞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150余个佛龛,其中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的佛龛多个。宾阳南洞体现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宾阳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即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前往万佛洞)��我们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即可看到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两个题记互为补充,说明什末人,为什末发愿造像的原因。永隆为高宗李治的年号。太监为宫中的女官。沙门智运和内道场运单师,指比丘尼智运的号。因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运洞”。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因洞勺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这种手势说明阿弥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说法,故称“说法印”。束腰莲花座中间雕刻四个赤膊季节袒胸、筋肌突起、体朵勇猛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莲花,每枝上坐一菩萨,姿态生动、富于变化、造型别致、独具匠心。此外,在南北壁上雕有伎乐人,分;乐伎和舞伎。乐伎手执乐器有瑟、竺、拔、茎溪、笛子、西腰鼓等,这是唐代宫廷的“坐部”乐队。舞蹈者或吹、或弹、或拨弄琴弦,彷佛会奏出优美的旋律。将唐朝宫廷中的舞乐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真可谓工匠们的神工之处。��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在莲花洞)��这里为什末叫“莲花洞”呢?听我给大家解释: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米,深米,主尊释迦高6米(为立佛)。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其左的伽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显示着艰辛跋涉、风尘仆仆的苦行僧形象。他右手执锡杖,这是龙门石窟造像中所独有的。莲花洞南北两壁上方各有似为“法华经”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个高度仅有2厘米左右。他们就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洞口北侧上方有一块平面下凹的碑记,上刻两个大字“伊阙”,原为唐刻陀罗尼经,后复刻明代河南巡抚的“伊阙”二字,说明龙门的原称。��(往奉先寺)��在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卢舍那佛(披身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伽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始称龙门。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典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其中奉先寺规模最大,是唐代雕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皇后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两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敞开式佛龛,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米,头高4米,耳长米,她雍容大度、气宇非凡、撼人心魄,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香山寺地处世界遗产——龙门石窟景区内。始建于北魏,唐代武则天曾在这里主持了一次诗会,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大诗人白居易放情于龙门山水,慕恋香山寺清幽,居住于香山十八年,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北侧的白园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的墓园,如今这里已成为各界来宾凭吊这一历史名人的理想之地。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修建于隋唐是模仿云岗石窟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其载体大都为石头,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的龙门石窟就以石刻的形式记下了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之间那段已经消失的文明。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雕凿风格,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时尚。龙门,最具永恒魅力的当属奉先寺。这是一组斩山为石、依崖临壁凿就的群像。主佛卢舍那是中国古代人物雕塑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她丰颐秀目,仪表堂堂,一泓秋水般深邃的目光微微向下俯视,默默传递着慈爱与安详,洋溢着关注人间和洞察一切的智慧之光。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雕刻艺术宝库。追溯渊源流长的历史,拂去千年岁月的风尘,龙门石窟,这朵石刻艺术奇葩,将永远的绽放在世界的东方。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典;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火车站乘81 53 60路公交车直接到景区,门票80元,有学生票.

浅谈龙门石窟文化研究论文题目

忧郁的一片天,无情的倚西风。太多的言语,付诸东去的流水。不忍心打破我们共同意愿,那持久在心中滋生蔓天延的遗憾,经年已久,镜花水月的诺言,终于在这水天相接中浮出水面。没有一阕喇玉之歌,没有乐天的悲天悯地之声,更没有清新古朴的田田莲叶,腥浊的伊水河畔,各色的人流,如这滚滚东逝的浪花,掩饰不住的惊叹与喜悦对着那呆滞的、面无表情得近乎冷漠的残肢。沧桑的文化,是谁赋予它这么大的魅力。一曲曲的赞歌,一篇篇的歌赋,何来的兴致抒发着异国的调调。魏晋南北、隋唐汉武,繁华逝去,徒留身后这暗淡的无稽之作--被称作光荣的传承文化的使者。长眠的白先生,注视了一千多年,在黄泉会如何的感慨呢?“峥嵘两山门,共扼一水秀”相传在远古时期,洛阳南面这一大片烟波浩淼的湖水,两侧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过着平静的生活。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奇怪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给母亲。母亲想了想,便告诉他,如果再听到的话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未了,天崩地裂,龙门山倾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裂口倾出,奔腾咆哮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流向东海。水流之后,无数清泉从山崖石罅中迸出,蓄为芳池,泻为飞瀑。两山的崖壁上则出现了无数蜂窝似的窟隆,窟隆内影影绰绰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轮廓不清,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从此,龙门石窟便名扬天下了。如若的确如此,我更相信河畔葱郁的麦地和闲情逸致的垂钓者不是蓄意的。天门中断楚将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不是原三峡那狰狞的姿容,只是经人工雕了又雕的凡俗之态,想极具讽刺的叫他一声“龙窟哥”,恭喜你近年来收入甚是可观,只可惜了你的身体状况,看看屏幕上的广告有适合窟哥的没有?鄙人实在没有更好的良策。窟哥就将就的试之一二吧!掩泪又何如,襁褓之中父母违,展眼掉斜晖,伊河水逝洛云飞。呜呼哀哉,随之去吧!雁飞,心碎,殊容。可恨,可叹。狂风肆虐的伊水风,呼啸不止的世人声。玷污了曾滋养着一方人的青山绿水。恍惚间传来牧羊童的咿咿呀呀之声,一回头,不仅讶然,一袭异装尚可赞,白颈绿眼实难.....暗笑。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没有想要一帆风顺,只求与世无争,安然泰之。太多违心的事态,在这溪畔的旋窝之中盘旋。回去的路就在咫尺之间,拿开望远镜,却在伊河另一畔......

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十五个石窟艺术论文题目,由学术堂整理提供:1.西夏石窟艺术浅述2.东千佛洞西夏石窟艺术3.巴蜀隋代佛教石窟艺术初探4.敦煌石窟艺术元数据标准的设计及实现5.蔓草纹在敦煌唐代石窟艺术中的传播6.安阳石窟艺术研究7.十六国的石窟寺与敦煌石窟艺术8.敦煌学数字图书馆中石窟艺术库的图版关键词及其提取9.龙门石窟艺术试探10.敦煌石窟艺术概述11.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12.敦煌石窟艺术应用颜料的产地之谜13.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的时代特性14.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程式化表现小议15.延安地区石窟艺术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麦积山石窟。) 龙门石窟青山绿水,万像生辉,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 卢舍那大佛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并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温泉增辉。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就开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间。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前后。当时孝文帝深感国都偏于北方不利于统治,而地处中原的洛阳自然条件优越,于是在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因而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左右。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中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 莲花洞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米,头高4米,耳长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是历代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它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北魏和唐代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这些北魏造像,脸部瘦长,双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纹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坚劲质朴。北魏时期人们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艺术风格。而唐代人们喜欢以胖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脸部浑圆,双肩宽厚,胸部隆起,衣纹的雕刻使用圆刀法,自然流畅。龙门石窟的唐代造像继承了北魏的优秀传统,又汲取了汉民族的文化,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纯朴自然的写实作风,达到了佛雕艺术的顶峰。 龙门石窟也是书法艺术史的宝藏。著名的书法精品龙门二十品,是后代碑拓鉴赏家从龙门石窟众多的石刻造像题记中精选出来的书法极品。这些碑刻不仅记录了发愿人造像的动机、目的,还为石窟考古分期断代提供了依据。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还称赞魏碑有十美,如:笔法跳跃,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等。时值今日,魏碑体还作为标语、装潢用字广泛使用。由此可见,二十品在书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风景秀丽,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自古以来,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潜溪寺 潜溪寺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顶藻井为一朵浅刻大莲花。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面颐丰满,胸部隆起,衣纹斜垂座前,身体各部比例匀称,神情睿智,整个姿态给人以静穆慈祥之感。主佛左侧为大弟子迦叶,右侧为小弟子阿难。两弟子旁边分别为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特别是南壁的大势至菩萨,造型丰满敦厚,仪态文静,在故宫博物院有1比1的复制品陈列。阿弥陀佛与两侧的两位菩萨共称为西方三圣,即掌管西方极乐世界的三位圣人,是佛教净土宗信仰的对象。 宾阳中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三洞开凿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用工达80万2366个,后因为发生宫廷政变以及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宾阳中洞、南洞、北洞)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宾阳中洞内为马蹄形平面,穹窿顶,中央雕刻重瓣大莲花构成的莲花宝盖,莲花周围是八个伎乐天和两个供养天人。它们衣带飘扬,迎风翱翔在莲花宝盖周围,姿态优美动人。洞内为三世佛题材,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主佛为释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原名叫悉达多·乔达摩,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儿子。他和中国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比孔子要年长12岁。他在29岁时出家修行,经过六年,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衣纹密集,雕刻手法采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饰一改云冈石窟佛像那种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着宽袍大袖袈裟。释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萨。二菩萨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还各有造像一铺,都是一佛、二菩萨,着褒衣博带袈裟,立于覆莲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两侧,自上而下有四层精美的浮雕。第一层是以《维摩诘经》故事为题材的浮雕,叫做“维摩变”。第二层是两则佛本生故事。第三层为著名的帝后礼佛图。第四层为“十神王”浮雕像。特别是位于第三层的帝后礼佛图,它们反映了宫廷的佛事活动,刻划出了佛教徒虔诚、严肃、宁静的心境,造型准确,制作精美,代表了当时生活风俗画的高度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被盗往国外了。现在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宾阳南洞 宾阳南洞的洞窟为北魏时期开凿,但洞中几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面相饱满,双肩宽厚,体态丰腴,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宾阳南洞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魏王李泰在北魏废弃的基础上又续凿而成,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建,属于过渡时期的作品。 摩崖三佛龛 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这种造像组合在中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中间主佛为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武则天利用弥勒信仰为其登基制造舆论,登基后又自称“慈氏”(即弥勒),推动了弥勒信仰的风行。摩崖三佛龛的开凿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随着武周政权的垮台,摩崖三佛龛也因此而停工。虽然这组造像是半成品,却为我们了解石窟造像的开凿程序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实物资料。 万佛洞 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顶有一朵精美的莲花,环绕莲花周围的为一则碑刻题记:“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它说明了该洞窟是在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即公元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主佛施“无畏印”,表示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唯我独尊。主佛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那奋力向上的雄姿与主佛的沉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更加衬托出主佛的安详。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五十二代表着菩萨从开始修行到最后成佛的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在洞内南北两壁整齐地刻有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在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 整个洞窟金碧辉煌,向人们展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理想国土,烘托出一种热烈欢快、万众成佛的气氛。 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中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 莲花洞 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 洞内正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像为释迦牟尼立像,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衣褶简洁明快。这是释迦牟尼的游说像,即释迦牟尼外出讲经说法时的形象。二弟子是浅浮雕,左侧弟子迦叶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兀,手持锡杖,似一西域苦行僧,可惜其头部早年被盗,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龙门石窟中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高,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位于莲花洞南壁上方,生动细致,栩栩如生。 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因为它隶属于当时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俗称“奉先寺”。此窟建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享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赞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长宽各30余米,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座佛像通高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 奉先寺的九躯大像的背后有很多长方形的小龛,这是大约在宋、金时代,人们为了保护大像龛,依龛修建了木结构屋檐式建筑,这些建筑影响了佛像的通风,加速了佛像的风化,因而后来被拆除。 奉先寺大型艺术群雕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古阳洞 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它规模宏伟、气势壮观。洞中北壁刻有楷体“古阳洞”三个字,到了清末光绪年间,道教徒将主像释迦牟尼涂改成太上老君的形象,讹传老子曾在这儿练丹,所以古阳洞又叫老君洞。 古阳洞是由一个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开凿成的。窟顶无莲花藻井,地面呈马蹄形。主像释迦牟尼,着双领下垂式袈裟,面容清瘦,眼含笑意,安详地端坐在方台上,侍立在主佛左侧的是手提宝瓶的观音菩萨,右边的是拿摩尼宝珠的大势至菩萨,他们表情文静,仪态从容。 古阳洞大小佛龛多达数百,雕造装饰十分华丽,特别是表现在龛的外形、龛楣和龛额的设计上,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有的是莲瓣似的尖拱、有的是屋形的建筑、有的是帷幔和流苏,并且在龛楣上雕造有佛传故事,如:古阳洞南壁释迦多宝龛上,有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讲述的是悉达多从他母亲摩耶的右腋下诞生,刚出生,就走了七步,每一步脚印都生出一朵莲花,这叫步步生莲,他站在方台上,天空中有九条龙为他喷水沐浴。 古阳洞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这些达官贵人不惜花费巨资,开凿窟龛,以求广植功德,祈福免灾,而且留下了书法珍品—龙门二十品。古阳洞中就占有十九品,另一品在慈香窑中。龙门二十品是指从北魏时期精选出不同的二十块造像题记,它们记载着佛龛的雕凿时间、人物、目的等。二十品的特点是:字型端正大方、气势刚健质朴,结体、用笔在汉隶和唐楷之间。清代学者康有为曾大力提倡整个社会书写要用魏碑体,现在,龙门二十品仍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每年吸引无数的海外友人,漂洋过海,为的是能够亲眼目睹这一书法奇珍。 药方洞 看完古阳洞,我们来到了药方洞,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身躯硬直少曲线,脖子短粗,身体硕壮,菩萨头冠两旁的带子很长,下垂到胳膊上部。这都是北齐造像的特征。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这些药方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的疾病,而且还能治疗疑难杂症,如:疗噎方可以治疗食道癌。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对研究中国医药学起重要的作用。 擂鼓台中洞 看完了西山石窟群,我们过漫水桥来到了东山石窟。在东山脚下的公路未开通以前,巨石上方原是一片平台。传说当年奉先寺竣工时,武则天亲自率百官驾临龙门,主持这次规模盛大的开光仪式,庞大的乐队便在这平台上擂鼓助兴,于是后人便把这里叫做擂鼓台。相临擂鼓台的三个洞叫擂鼓台三洞。 这是擂鼓台中洞,又名大万伍佛洞。是一座武周禅宗窟,中国佛教的禅宗是以专修禅定为主的教派。“禅定”就是安定而止息杀虑的意思。洞顶作穹隆形,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造像是一佛二菩萨,主佛为双膝下垂而坐的弥勒佛,壁基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群像,从南壁西起到北壁西止。罗汉群像构成一个半环形装饰带,罗汉群像均罗汉身旁都刻有一段从《付法藏因缘传》里摘录的经文介绍该罗汉的身世及特点。所刊经文中多杂以武周新字,这是是武周时期禅宗所经营的洞窟。 擂鼓台北洞 擂鼓台北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较早,规模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密宗属于中国佛教的派别之一,它源于印度,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以后,佛教的密教是佛教中的最后一个派别,密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弘扬,乃至远播日本、朝鲜,还有密宗领袖和他们的宗教活动,都和洛阳及龙门石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擂鼓台北洞为穹隆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米,窟顶为莲花藻井,周围环绕四身飞天。其因风化剥蚀已不清。据说,北洞的主像,中洞的三尊佛像以及南洞的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别处搬移进去的。洞内三尊大坐佛中,东壁的主佛为毗卢遮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遍明之意,因此又称“大日如来”,它头带宝冠,胳膊上带着臂钏的菩萨装形象,像高米,结跏趺坐于米高的须弥台坐之上。 在北洞的前壁南侧,雕有八臂观音一尊,像高米,赤足坐于圆形台坐上,在前壁的北侧还雕有四臂十一面观音,像高米,赤脚立在圆形台坐上。 看经寺 看经寺为武则天时期所雕刻,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米,宽1116厘米,高825厘米,平顶,方形平面,四壁垂直,三壁下部雕出高均180厘米的传法罗汉二十九祖(正壁11身,两壁个9身),为中国唐代最精美的罗汉群像,是据隋代费长房《历代法宝记》刊刻的。这种不雕佛像仅雕罗汉的大窟,似是一大型禅堂,可能是禅宗所主持开凿的。看经寺是龙门东山最大的一个洞窟,29尊传法罗汉保存完好。 香山寺 龙门石窟香山寺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城南13公里处的香山西坳,与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西山窟区一衣带水,隔河相望,与龙门石窟东山窟区和白园一脉相连,并肩邻立。 香山因盛产香葛而得名。香山寺微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为安置其遗身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名“香山寺”,并重修该寺,当时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即是对香山寺的推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寺,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句诗摘自他当时所作的诗《香山寺二首》,被镌刻在石碑之上,位于香山寺的乾隆御碑亭就矗立着这块石碑,已有两百多年了,清末民国初年,香山寺又渐荒芜了,1936年香山寺进行重新修建后,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而在寺内建一幢两层小楼。蒋介石和宋美龄多次在此避暑,这幢小楼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被称为“蒋宋别墅”。解放后,香山寺又进行了多次修葺,如今,为了实施“旅游强市”战略,拓展龙门石窟景区的观光项目,丰富香山寺的文化内涵,提升香山寺的旅游品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洛阳市委、市政府及龙门石窟管理局依据《龙门石窟区规划》和《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投资600万元于2003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香山寺的改造。该改造工程从2002年年底到2003年四月上旬完成,历时100天,创造了中国寺院速度之最。这也是香山寺历史上的第五次修复,新香山寺借鉴唐代风格,对蒋宋楼,乾隆御碑亭,衣钵塔等作为历史文物予以修缮、保留、保护。在原址上新建了钟楼、鼓楼、大雄宝殿,整修了天王殿、罗汉殿、步游道等。 香山寺自创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了,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1、石楼: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 龙门石窟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据〈大唐传载〉记述)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在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龙门诗会”,历史上有名的“香山赋诗夺锦袍”即由此而来。宋代人计有功在《唐诗纪事》卷十一中,对此有妙趣横生的记述:“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夺锦袍赐之”。唐代诗风很盛,武则天对胜出者“赐以锦袍”,奖品不见得贵重,但却是难得的荣誉,群臣当然各不相让,奋力争夺。首先成诗的是左史东方虬:“春雪满空来,触处如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武则天觉得东方虬文思敏捷,又才华出众,立即把锦袍赐给了他,而此时,多数大臣也相继成诗,经当众诵读,一致认为宋之问的七言诗更在东方虬之上,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香山赋诗夺锦袍”也成了诗坛上的一段佳话。而这段典故所发生的地点---石楼就位于香山寺内。 2、九老堂:白居易与“香山九老会” “停宫致仕”后,白居易更加放情于山水,赏玩泉石风月。因慕恋香山寺清幽,白居易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了自己最终的归宿,在他七十四岁时,和遗老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等6人先是结成了“尚齿七老人会”,后来,又有百岁之人李元爽,95岁的禅师如满加入,号称“香山九老”,终日吟咏于香山寺的堂上林下,写下了许多歌咏龙门山水及香山寺的诗篇。“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年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香山寺二绝》这里所描绘的,正是白居易晚年生活的写照。为保存诗稿,白居易又把自己从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到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所作的诗,共800首,合成12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收藏在香山寺藏经堂内。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私第去世,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附近如满法师塔之侧。 3、白居易:筹资重修香山寺 盛唐以后,经过“安史之乱”,香山寺因年久失修,渐趋衰败,至白居易任河南尹之时,香山寺已是萧条至极,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白居易来洛任河南尹,他闲暇时常在伊阙山水间流连,想修复香山寺,却因财力有限,未能如愿。大和六年(公元832年),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将为元稹撰写墓志铭所得的酬金悉数拿出,费时3个多月,重修了香山寺,使衰败的旧寺的亭台楼阁换了新颜,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一文。后来白居易又于唐文宗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再次出资修复藏经堂,并收集缀补5000多卷佛经,藏入其中,可以说白居易为唐香山寺的再兴竭尽全力,名山名寺与名人相得益彰,白居易重修后,香山寺再次声名大振,一时间游人络绎不绝。 4、乾隆御碑亭:乾隆与香山寺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九月,清高宗弘历到中岳封禅,至洛阳巡游龙门香山寺,感怀赋诗《香山寺二首》开篇第一句即为称颂香山寺“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这首诗被人们当时镌刻在石碑之上,并建御碑亭,该御碑亭位于香山寺内东南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这首诗称颂了香山寺及美丽的伊阙风貌,并且在最后一句流露出对白居易的敬佩之情“虑输白少傅,已著祖生鞭”展现了一代君主谦逊的品格。乾隆碑上这首诗除了让我们欣赏到行、草的书法艺术,更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一代帝王的谦虚品质,也是对我们后人的鞭策。 5、蒋宋别墅:蒋介石的“别墅”,杨成武的牢狱。 1936年,为蒋介石庆祝五十寿辰,地方政府选择香山寺南侧建了一幢两层小楼,被称为蒋宋别墅,当时蒋介石于 1936年10月29日从西安乘火车到达洛阳(东站)来到洛阳是以“避寿”为名,实则布暑“西北剿共”计划,他于10月31日在别墅庆祝了自己的五十寿辰,参加人员有张学良,阎锡山等,之后他视察了洛阳军校、洛阳电厂,检阅了重炮部队。并和夫人宋美龄三次往复洛阳,去安抚非嫡系部队太原的阎锡山,济南的韩复榘,绥远的傅作义。于12月初离洛到西安,在洛阳共呆了36天,基本都住在香山寺蒋宋别墅。 1936年的“豪华别墅”,在三十年后一度成为杨成武将军的“牢狱”。1968年的3月底解放军杨成武将军被羁押于此两年多,没有下过一次楼,监牢之苦在尽尝之中。 香山寺已历经1400多年的沧桑,一直以来法音绵延,香火炽盛。如今经过第五次修复后的香山寺整个建筑新旧一体,气势磅礴,与龙门西山石窟隔河相望,与龙门东山石窟,白园并立,香山寺自4月11日开光以来截止到11月底接待中外游客达五万余人,今年10月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参观香山寺,给予高度评价,香山寺已成为龙门石窟景区又一处亮丽壮美,光彩夺目的景观! 白 园 白园,位于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东山为纪念唐代诗人白居易,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径通幽,是游览的好去处。

洛阳龙门石窟论文参考文献

从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看唐代审美特征 杨建宏摘要:龙门石窟造像在唐代造就了它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造像风格上,逐步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造像模式。龙门石窟造像艺术语言的形成同原有造像的艺术形式、佛教思想的演变、社会文化的融合以及美学原则的渗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折射出了唐朝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情趣。本文以龙门石窟造像为载体,从唐代服饰雍容华贵、博大自由、性感开放;舞蹈健朗明快、优美飘逸;仕女画丰腴华贵、温柔秀美、雄浑大气方面阐述了唐代的审美特征。关键词:石窟;造像艺术;唐代;审美特征唐代(公元 618——公元 907)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艺术的前进,以龙门石窟为典型代表的佛教石窟造像也在唐代造就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造像风格上,逐步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造像模式。龙门石窟造像艺术语言的形成同唐朝原有造像的艺术形式、社会文化的融合以及美学原则的渗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折射出了唐朝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情趣,服饰、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共同把唐代的审美文化推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一、从龙门石窟雕像看服唐代服饰雍容华贵、博大自由、性感开放的审美特征在龙门石窟的佛像中,雕凿细腻、逼真传神的服饰把历史定格在崖壁上,使后人有幸欣赏到祖先们华丽多彩的服饰,了解祖先们的服饰风格。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疆域幅员辽阔,和西北突厥、回纥、西南吐蕃、南诏、东北渤海诸少数民族,都有密切交往,在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其工艺美术和服饰文化在华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域文化的影响而推陈出新,将中华服饰的发展推到了顶峰。莲花洞739龛有两尊唐代供养人造像,凿于公元646年,“张世祖及妻儿等奉为亡父母敬造尊像一”,这二位女供养人上身穿交领衫,下穿高腰裙,手持莲花,神情专注,态度虔诚,是唐初服饰文化的生动再现。唐代女性服饰在唐初流行紧身窄小的服装款式,裙子的形式流行高腰裙,裙子束在胸上,这种服饰既能展示人体的曲线美,又能展现富贵潇洒的风度。盛唐时代服饰中出现了袒领,即领口开得很低,初时多为宫廷嫔妃、歌舞伎者所服,后连仕宦贵妇也争相效仿。唐代女性上衣一般较短,袒领的穿着效果,可见到女性胸前乳沟,这是中国服饰演变中比较少见的服式和穿着方法。唐代妇女以体态丰腆为美,服饰也渐趋宽博,这正是体现唐代女子服装风格雍容华贵、开放大度特点的衣饰,也是中国古代女装中最为大胆的一种,足以想见唐时思想开放的时代背景。披帛是唐代女性着装的又一特点,披帛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帛长度一般都在两米以上,用时将它披搭在肩上,并盘绕于两臂之间。美丽的大唐女子,站立时披帛自然下垂如潭水静谧,走动时飘逸舒展如风拂杨柳,动静相得益彰。这种附加的服饰,延伸了身体的视觉效果,它的出现不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仅仅就是为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婀娜多姿的外形效果。如开凿于唐高宗时期的奉先寺中的文殊、普贤菩萨,唐代西方净土龛的舞蹈菩萨上身袒露,有许多璎珞装饰,纱状的披帛环绕全身,有流动的动感,下身着纱罗质地的长裙,这种透明的纱衣,把女性丰腴、婀娜、妩媚的体态,渲染的淋漓尽致。此外,半臂是盛唐前期女装中极为常见的新式衣着,就象今天的短袖,袖口平齐,还有一种半臂在袖口加饰褶裥边,半臂的造型特点,是抓住衣袖的长短和宽窄处理作审美形式变化的关键,在功能上又能减少多层衣袖带给穿衣人动作上的累赘。它既合乎美学的要求,又合乎功能科学的要求。这种半臂服饰非常适用于在战场上驰骋的勇士们,穿起来特别灵便,便于灵活地挥臂作战。战士穿铠甲的前身分为左右两片,每片在胸口部位装有圆形护镜,背部则连成一片腰下部位增加了左右各一片膝裙,并在小腿部位各加一只“吊腿”。龙门石窟雕造于唐高宗时期的奉先寺,其天王像实际上就是唐代武士的形象,如图二所示。他左手叉腰,右手托宝塔,头戴盔甲,上身着半臂铠甲,甲上有护镜,下着战裙,战裙上还有象鱼鳞状的花纹作为装饰,足登战靴,脚下踏夜叉。二、从龙门石窟雕像看唐代舞蹈健朗明快、优美飘逸的审美特征龙门石窟的舞蹈雕像随着北魏迁都洛阳,政治中心南移以及佛教传播更为深广,佛教艺术的中原风格更加浓重,乐舞形象的汉族风韵也更为浓郁。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民族化、世俗化的趋势逐渐明显,佛教艺术中乐舞图像也更贴近真实生活。唐代开凿的石窟,一方面伎乐飞天的形象更加优美飘逸;另一方面为神佛演乐舞蹈的天女们已飞降人间,她们脚踏实地在神佛面前舞蹈,那美丽健朗的舞姿,几乎完全是人间舞者的模拟舞态。唐代对广泛流传在宫廷、民间的表演性舞蹈划分为“健舞”、“软舞”两大类。1.健舞变化万千、节奏鲜明、迅捷奔放、风格健朗的审美风格万佛洞建成于唐高宗永隆三年(680)十一月三十日。整个窟面层层密密满布大小佛像有一万五千个之多。在主佛两侧的壁基接近地面处,有两组伎乐浮雕,左右两侧紧挨主佛处有两个舞姿不同的舞伎,跟随舞伎身后排列的是十身乐伎。正在十分专注地演奏各种乐器,南壁靠近主佛处,一舞伎着紧身衣及长裤,左腿直立,为“主力腿”;右膝掖于左腿后,为“动力腿”,双手似握拳,曲举头部,舞姿挺拔,健朗,长长的飘带,飞扬于身体两侧,似乎是在双臂上下急速挥舞长巾时,一瞬间的造型,刚劲有力颇具“健舞”风韵。“健舞”大都富于节奏鲜明、气氛热烈、迅捷奔放、风格健朗的审美特征。如矫捷雄健、气势磅礴的《剑器舞》,“急转如风”、欢快热烈的《胡旋舞》,纵身跳跃、落地踢踏的《胡腾舞》等都属“健舞”类。“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杜甫生动地描写出了“剑器舞”雄健、奔放的气势,高难度、快节奏的舞蹈动作,沉毅稳健的造型以及鼓声如雷鸣,剑光似闪电的艺术效果。风靡唐代的“柘枝舞”也是如此,很多诗人观“柘枝舞”后,把女舞人飘忽娇媚之态描写得淋漓尽致,“细腰偏能舞柘枝”“鼓摧残拍腰身软”、“亚身踏节鸾形转”、 “急破催摇曳”等等,女舞人既刚健明快,又婀娜优美的舞姿跃然纸上。2软舞柔软飘逸、轻松活泼、雅妙唯美的审美特征在万佛洞北壁侧靠近主佛处,是一身穿细腰长裙的舞者,臂绕长巾,头梳髻向左出胯,伸右腿,脚尖点地,上身向右倾。双臂抚头,感觉向下,舞态优美典雅,颇具“软舞”神韵.“软舞”又是另一种风格。“软舞”大都长于抒情,舞姿优美、柔婉,是节奏徐缓的舞蹈。如委婉美丽的歌舞《春莺啭》,时而“低回莲破浪”,时而“飞去逐惊鸿”的《绿腰》舞等,在伴奏的乐曲上分别采用了不同的调式,“健舞”用羽调,“软舞”用商调。舞蹈的表演形式也有较大区别:“健舞”多是比较地道的西域或外来的民族民间舞,“软舞”则是西域舞蹈与汉族传统舞蹈相融合。如“软舞”“屈柘枝”就是由“健舞““柘枝”演变而来,它的特点不是矫捷明快、婀娜多姿,而是“雅妙”。衣饰上也有区别,“健舞”者的服饰一般是身穿柔软贴身、质地轻薄的绣花窄袖罗衫,有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软舞”者的服饰是身穿绣罗宽袍的长袖舞衣,头上戴着系有飘带的帽子,是汉、胡结合的服装。与“健舞”相比,人们更喜欢“软舞”,也许身材丰满的女子婀娜的舞姿,更能体现出唐代宽宏大量、无拘无束的时代精神。 “软舞”表现出的是动作柔软飘逸、轻松活泼、雅妙唯美的审美特征。唐代舞蹈以外在的、感性的、直观的形式,内在地凝结着唐代特有的审美文化理想,彰显着那个时代人们特有的宇宙观念、主体意识、生命的冲动和创造激情,昭示着当时人们外向开拓、兼收并蓄、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和高远情怀。三、从龙门石窟雕像看唐代仕女画丰腴华贵、温柔秀美、雄浑大气的审美特征在龙门石窟雕像上尤其是菩萨像,更多赋予女性温柔秀美的特点。菩萨把头微微的向佛祖方向倾斜,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笔直的站在佛的旁边,丰腴的胯部转向佛祖,这样身体形成了优美的 S 形,还有纤细的腰部,娇艳的面部,朦胧的眼神以及迷人的微笑,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使人们感觉到面对的简直就是一组人间丰满秀美,活泼可爱的少女群像,以至于有后来的艺术家评论唐代佛教造像,菩萨没有神灵的味道,很像宫廷里漂亮的宫女,便有了“菩萨赛宫娃”一说。龙门东山大万五佛洞的胁侍菩萨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拈花而微扬的左手与轻松下垂的右臂,左偏的丰盈的面庞与右斜的身躯,在均衡、对称而又富有变化的动态中,描绘了具有现实气息的人物,显示了当时贵族妇女中的某种典型。在唐代的石窟造像中,有四位画家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创立“曹衣出水”造像样式的曹仲达,又称“曹家样”;一个是南朝梁的画家张僧繇,所创立的“张家样”;一个是有“吴带当风”之称的唐代著名的画家吴道子所创的“吴家样”;还有周昉所创的“周家样”。唐代绘画以肥胖为美,盛唐时期最著名的画家吴道子很擅长画佛教人物,他在长安、洛阳的寺院中绘制壁画,他的造像风格继承了张僧繇的特点。后来,这种崇尚丰满人体的造像风格,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画题——绮罗人物,专门来绘画穿着华丽的贵族妇女,是当时时髦的一种美人仕女图。唐代仕女画画风浓重艳丽,人物形象一反魏晋时盛行的“秀骨清象”,其造型“丰颐厚体,坦胸露背”体态丰满,呈浑圆之姿。而且表现技巧也摆脱了装饰性手法,提高了写实能力,画家们不仅能准确描绘出女性的体态、容貌、服饰等外表美,并能生动传达出她们的性格、气质等内在美,可谓形神兼备,个性鲜明。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是张萱和周昉,代表作品是《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他们的作品表现的都是皇亲国戚、内廷宫娥等上层社会妇女,体态都丰满圆润,头上梳巍峨高髻,戴金翠玉饰或插簪鲜花,服饰绚丽多彩,肌肤白皙,姿态雍容,真实反映了唐代贵族妇女富足安逸的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周昉和张萱的这种画风就体现在石窟造像上了。从龙门石窟雕像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度佛教美术中那种远离俗世的高洁情调,南北朝造像那种神秘浩渺的圣洁气息,被写照唐代社会风貌乐观主义的新创作所取代。从总的方面讲,唐代的佛教造像宗教性明显减弱了,而艺术性和现实性,尤其是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却明显增强了,在现实精神的基础上,强调客观的存在,借宗教来提升人们对现实的态度,达到民族的欢乐,和充满信心的民族心理,形成大唐艺术各方统一的美学基调。参考文献:[1]华梅.人类服饰文化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第65页。[2]彭定求.全唐诗.[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M].北京:中华书局,1960:168。[3]彭定求.全唐诗.[唐]刘禹锡.观柘枝舞[M].北京:中华书局,1960:121。[4]彭定求.全唐诗[唐]章孝标.柘枝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52。[5]彭定求.全唐诗.[唐]薛能.柘枝词[M].北京:中华局,1960 :132。[6][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192。[7]贾涛.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8]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9]李立红.从《簪花仕女图》看唐代仕女画的审美风格

龙门石窟 简介2000年11月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米,头高4米,耳朵长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龙门石窟中另一个著名洞窟是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画面上分别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前簇后拥,组成礼佛行列,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可惜被美国人勾结中国奸商盗运到美国,现分别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和纽约市艺术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古阳洞也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清代学者康有为盛赞这里的书法之美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3600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洞内小佛龛琳琅满目,雕刻精巧。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宾阳中洞外南侧,依崖镌刻一碑,即著名“褚遂良碑”,即《伊阙佛龛之碑》,记载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泰,为其死去的母亲文德皇后长孙氏做功德开窟造像的一篇法愿文(贞观15年即公元641年)。此碑文已严重腐蚀,难辨其文。��宾样中洞原为北魏雕凿,由于宫廷发生内乱而止。故半途而废。该洞是北魏至淌初的过渡洞。该洞高9米、宽8米多、进深9米。主像是唐代流行的阿弥陀佛,高8米多,脸型稍长、嘴唇厚大、颈有横纹、胸部隆起。木尊两侧侍立二弟子,其中左侧的迪叶雕像,刻工十分逼真。他满脸皱纹、目不斜视、严谨持重、深谙世故。左右弟子外侧侍立的菩萨,披巾、璎珞厚重,造型古朴、典雅,具有北魏的风格。在洞内的四壁上,布满大小150余个佛龛,其中有隋大业和唐贞观年的佛龛多个。宾阳南洞体现的艺术风格,上承北魏时期的刚健雄伟,下启盛唐时期的生动活泼。��宾阳北洞,此洞完工于唐代初年。洞中所供主像为阿弥陀佛,高近10米,结跏跌坐,双手平分指天、地。称作“施无畏印”即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后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左右两侧南北浮雕二天王。其造型威武,刚强有力。��(前往万佛洞)��我们离开宾阳三洞拾级而上,即可看到万佛洞。万佛洞的形状是方形平顶,顶上雕一莲花藻井,莲花藻井周围刊刻楷书大字:“大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监姚神表,内道场云禅师,一万五千尊佛龛。”洞口过道北侧上有“沙门智运,奉天皇太后太子诸王敬造一万五千尊像一龛”的题记。两个题记互为补充,说明什末人,为什末发愿造像的原因。永隆为高宗李治的年号。太监为宫中的女官。沙门智运和内道场运单师,指比丘尼智运的号。因该洞为智运奉旨修造,所以又叫“智运洞”。天皇指唐高宗,天后指武则天,因洞勺刻有15000尊佛像,又叫“万佛洞”��该洞主尊名阿弥陀佛,有圆光和身光,结跏跌坐在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一手贴身斜举胸前,一手抚膝。这种手势说明阿弥陀佛在向弟子信徒说法,故称“说法印”。束腰莲花座中间雕刻四个赤膊季节袒胸、筋肌突起、体朵勇猛的力士承托室座。佛背光以上崖壁上雕刻有54朵莲花,每枝上坐一菩萨,姿态生动、富于变化、造型别致、独具匠心。此外,在南北壁上雕有伎乐人,分;乐伎和舞伎。乐伎手执乐器有瑟、竺、拔、茎溪、笛子、西腰鼓等,这是唐代宫廷的“坐部”乐队。舞蹈者或吹、或弹、或拨弄琴弦,彷佛会奏出优美的旋律。将唐朝宫廷中的舞乐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真可谓工匠们的神工之处。��原洞外除浮雕的二力士之外,还有两尊石狮,即龙门唐代浮雕的精品,在30年代被盗。现存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和堪萨斯城纳威尔逊艺术博物馆内。��(在莲花洞)��这里为什末叫“莲花洞”呢?听我给大家解释:莲花洞是继宾阳中洞之后开凿的又一大型北魏石窟。因洞顶雕有大型飞天环绕的大莲花藻井图案而得名。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淤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顶藻井多以莲花为饰,但像这样大型的莲花,雕刻的如此精美,在龙门石窟中这不多见。此洞开凿于北魏孝昌年间即公元526—528年前后,属于北魏后期作品。此洞高米,深米,主尊释迦高6米(为立佛)。两侧为胁侍菩萨,佛与菩萨之间,为侍立的伽叶、阿难二弟子。其左的伽叶,身披厚重的袈裟,显示着艰辛跋涉、风尘仆仆的苦行僧形象。他右手执锡杖,这是龙门石窟造像中所独有的。莲花洞南北两壁上方各有似为“法华经”所指十方分身佛的小千佛浮雕,每个高度仅有2厘米左右。他们就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小的佛像。在坚硬的石壁上雕刻如此小的佛,而又刻得如此精工细作,确实为龙门一绝。洞口北侧上方有一块平面下凹的碑记,上刻两个大字“伊阙”,原为唐刻陀罗尼经,后复刻明代河南巡抚的“伊阙”二字,说明龙门的原称。��(往奉先寺)��在登几十步台阶就到奉先寺了,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就在这个寺内,奉先即奉供祖先之意。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雕刻最大、艺术最精、气势最磅礴、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洞窟。��奉先寺东西深约40米,南北宽约36米,卢舍那佛(披身佛)左侧的《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也,佛身通光,高85尺,二菩萨高70尺,伽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奉先寺的建造时间,据有关资料和专家推测,约始建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的永微六年。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隋朝始称龙门。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公元493年),历经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0多万字。两山窟龛造像以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题材多样,雕刻精美,蕴涵丰富而蜚声中外。以北魏和唐代造像达到当时艺术的顶峰及匠心独具的皇家典范、中原风格而异于早、晚期石窟。以碑刻题记数量为世界石窟之最而被誉为“古碑林”。以造像内容广涉佛教信仰的众多宗派甚至包括道教的题材也是石窟艺术中所罕见。龙门石窟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其中奉先寺规模最大,是唐代雕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皇后武则天曾助脂粉钱两万贯,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竣工。它是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敞开式佛龛,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米,头高4米,耳长米,她雍容大度、气宇非凡、撼人心魄,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香山寺地处世界遗产——龙门石窟景区内。始建于北魏,唐代武则天曾在这里主持了一次诗会,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大诗人白居易放情于龙门山水,慕恋香山寺清幽,居住于香山十八年,自号“香山居士”。香山寺北侧的白园就是这位伟大诗人的墓园,如今这里已成为各界来宾凭吊这一历史名人的理想之地。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龙门,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伊阙”,香山(东山)与龙门山(西山)东西对峙,伊水从中流过,形成一座壮丽的门阙。后因处于隋唐帝国之南,又称龙门。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直,或是天然形成的石洞,用以藏身或贮藏食物和东西。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已利用天然石洞描绘动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然而以石窟寺的现象出现并作为佛教信徒、僧侣礼佛和修行的场所,却是在古印度兴起佛教后出现的。由于山林的幽静、神秘、石窟的冬暖夏凉,依山雕凿石窟比用砖石筑的寺院便利耐久,所以在古印度出现了集建筑、绘画、雕凿艺术之大成的石窟寺。这种石窟寺艺术,随着僧侣的传教活动传入我国的边疆和内地,同我国民族特点和传统的各种艺术技法风格融合交汇,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有的雕刻、彩绘工艺。我们今天要看的龙门石窟就是我国众多寺群中的瑰宝之一。龙门石窟群的雕刻,除了前面所说的有利条件外,还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宜风化和大面积脱裂,很适合于艺术造像,与其他砂岩石相比,有着宜于保存的有利条件。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是继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之后由皇室开凿的又一大型石窟寺群,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其中大规模、有效率的营建约计150年左右,分别出现在北魏(占40余年)和隋唐(约占110年左右)时期。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修建于隋唐是模仿云岗石窟世界上许多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其载体大都为石头,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的龙门石窟就以石刻的形式记下了公元五世纪到十世纪之间那段已经消失的文明。龙门石窟开凿于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诸朝,开凿时间长达四百多年。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00多个,造像十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多块,佛塔70余座。代表了不同时代的雕凿风格,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时尚。龙门,最具永恒魅力的当属奉先寺。这是一组斩山为石、依崖临壁凿就的群像。主佛卢舍那是中国古代人物雕塑最完美的作品之一。她丰颐秀目,仪表堂堂,一泓秋水般深邃的目光微微向下俯视,默默传递着慈爱与安详,洋溢着关注人间和洞察一切的智慧之光。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最大的皇家雕刻艺术宝库。追溯渊源流长的历史,拂去千年岁月的风尘,龙门石窟,这朵石刻艺术奇葩,将永远的绽放在世界的东方。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典;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火车站乘81 53 60路公交车直接到景区,门票80元,有学生票.

我也不知道你的论点具体是什么,八成你还没拿定主意吧~我这篇是以龙门石窟为切入点探讨保护与开发的(当然文中还有其他案例),你可以作为参考,如果你是要写毕业论文的话,内容请自己增加!你零分的悬赏分,我还帮你写这么多字已经很仁义了,我从没见过这么小气的,还说自己是快要毕业的人了!!!!!!“拿什么拯救世界遗产”——论龙门石窟保护与开发的结合点内容提要:世界遗产的称号,正在成为中国各地用以吸引游客的吸铁石,尤其是财政贫瘠的地区,更是把遗产地视为生金产银的“聚宝盆”。但因此也产生了如何在保护与开发间寻求平衡点的难题。事实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诉求已经超越了对遗产地进行有效保护的需要。中国遗产地在保护与开发间摇摆的现实,已经或者将要使中国陷入窘境。关键词:开发,保护,世界遗产引论:2004年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大谈旅游开发而极少谈及保护;龙门石窟管理局在编400多人中从事文物保护的仅有6人;龙门石窟一年的旅游门票收入达到5000万元,但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不足10万元;在核心保护区内,居然建起了占地500亩的豪华宾馆……这些事实说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既承受着风化、水蚀等自然危害的困扰,还遭受到另一种独特的人为破坏力量的侵蚀,这种力量来自于当地政府“开发大于保护”的政策思路。那么,对于龙门石窟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到底孰轻孰重?不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世界遗产就只能成为世界遗憾。本文将从洛阳龙门石窟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出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设想与建议,以期对包括龙门石窟在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正文:今年11月13日, “印象•河南2008省外媒体中原行”的记者来到美丽的花都洛阳,并参观了著名的龙门石窟景区。很多记者是第一次来到龙门石窟,一路上都在惊叹石窟佛像雕刻的精美。11月24日,由自治区文化厅和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委员会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委员会主办的全国第十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名相关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科技考古、大型遗址与考古现场保护、馆藏各种材质文物保护、博物馆环境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了学术交流。部分代表对科学分析在钱币上的应用、龙门石窟日常维护中的封缝技术和广西古代铜鼓合金成分及金属材质研究等课题进行主题发言。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龙门石窟,自古就是险要关卡,交通要冲,是兵家必夺之地。而又为山清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恰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石窟、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其规模大,艺术品位高,成为世界雕塑艺术史上的一簇奇艳。世界遗产委员会就曾评价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朝年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如此文化奇葩,自然要好好保护呢?然而“一定要围绕XX做好旅游业这篇大文章。”相信这样的话语人们耳熟能详。国内世界遗产地的各级官员们,最希望的或许就是利用好世界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招揽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为所在地带来大把大把的钞票,来者当然多多益善。龙门石窟正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洛阳龙门石窟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但风化、水蚀、生物等病害始终困扰着这座具有1500年历史的石窟,保护龙门石窟更加刻不容缓。据广西日报称,第十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汇聚了国内考古文物保护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出版论文集《文物保护研究新论》,收录论文76篇,加强了全国有关文物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文物保护科技研究工作者的交流与联系,是该领域高规格的学术盛会。此次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将对我国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话虽如此,但结果如何,还待盖棺定论。眼下,先撕开这些华丽的外表,更多地了解龙门石窟:近日,又有网友爆料“洛阳龙门西山惊现27套神秘别墅!”(见附图)引发了媒体和网友的关注。之后,引起国家文物局的高度重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洛阳市政府在管理上存在的盲点:别墅区位于洛阳市郭寨村,村民郭兴高告诉记者:“这片房子是我弟弟郭君高和他的一个朋友投资的。我弟弟长年在北京做生意,他想把北京风景名胜区附近的休闲度假旅游模式引入俺村。这片地一共20多亩,属山坡地,符合退耕还林的条件。村里把这片地从村民手中收过来后,租给我们。我们对村民的补偿也已经到位,一亩地万元。这个休闲度假村包括餐饮和住宿,现在建的别墅,全是度假村的客房。”西山是石窟较为集中的区域,精美绝伦的卢舍那大佛就在西山。但据当地村民表示,他们从不知道这块地在保护区范围内。郭寨村原属伊川县,2008年5月,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但至今,洛阳市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尚未正式成立运转,相关的移交工作也没有进行。调查组成员、洛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晓阳表示:“从目前看,这里未建设任何垃圾、废水、废物的处理措施,一旦建成投入使用,肯定会对石窟保护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坚决叫停了这一工程。而且,至今投资方和政府相关部门均未拿出相关手续,所以这片建筑可以定性为违章建筑。”我认为,行政区划调整是客观存在,但却不是相关部门推卸责任的理由。27套别墅从动工到主体完工,政府监控出现空白,相关单位要承担责任。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调查此事,相信这一次一定会追究失职单位和相关责任人。2008年12月11日,迫于各方压力,郭兴高和弟弟郭君高开始安排工人拆除龙翔山庄的围墙。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李培松12月11日向记者表示“在龙门石窟保护区建造别墅肯定是违法的。”“目前,世界遗产保护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缓冲地带等‘模糊地区’。”李培松还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任何一处世界遗产地在申遗时,都要作核心保护区、控制和缓冲地带的保护规划,以保护遗产地的整体风貌景观。世界遗产的缓冲地带不是不可以搞建设,但是建设项目一定要经过地方和国家文物部门批准。龙门石窟在建的这批别墅,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一无所知,肯定没有履行报批手续。”“当然,河南洛阳此次的处理方式还是不错的,已经叫停工程,正在解决问题。”官方的发言我们暂且不追,我整理了一下手头的资料,将龙门石窟在保护和开发上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3点:1.技术落后,经费不足,缺乏专业人才早在2004年,就有两个国际合作保护项目曾在龙门石窟开展。我国有关部门为此项目先后投入900万元人民币作为配套资金,意方则投入144 万欧元作为设备购置、培训、奖学金等方面的经费,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但实际上,这样的国际合作保护项目一直存在着争议。国内著名文物保护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陆寿林说:“做项目不能一切都从零开始,龙门石窟研究所在过去40多年的保护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众多诸如灌浆加固、清洗油烟等世界先进的石窟保护技术方法,这些成功经验在项目中应该得到总结和吸纳。”陆寿林还说,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最大的目的就是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方法。既然有些方面我们领先了,再重复去做,一来浪费时间,二来浪费有限的人力和资金。一位龙门石窟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认为“目前这两项国际合作项目加起来也只是在解决4个洞窟的问题,相比龙门石窟2300个洞窟来说这只是凤毛麟角,但如今严峻的石窟保护问题都被这些华丽的国际合作项目掩盖了。”这次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项目意大利石窟保护专家 认为,龙门石窟除了大洞窟,更多的被长期忽视的小洞窟风化和剥蚀也非常严重,小洞窟也是龙门石窟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次中意现场保护修复培训只能帮助龙门石窟解决极小的问题,大量急需开展的抢救工作还是要靠龙门石窟自己去解决和完成。2.公众自觉保护意识差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杜越说,世界遗产不仅是我们从祖先手中继承的稀世珍宝,更是我们从子孙后代手中暂借来的后世财富。保护好遗产是我们上对祖先,下对后代的光荣而艰巨的责任。 然而,看看我们这些后代都做了些什么吧:景区内,游客素质不高,乱抛垃圾、乱刻画现象屡见不鲜,严重破坏了景区环境;滚滚人流给龙门石窟带来了巨大压力,特别是黄金周期间,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保护第一,开发其次”,但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世界遗产的名头确实能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据最新数据,河南仅去年一年旅游接待量已突破亿人次;今年“五一”黄金周5月2日,洛阳龙门石窟共接待游客万人……人流量增加无疑给景区带来经济收益,但同时对遗产地带来一定的破坏虽然我们也希望,世界遗产在“保护”的前提下,能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但值得强调的是,申遗项目不是唐僧肉,人人都争着抢着要一块,更不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应该是块宝玉,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保护,甚至不惜经济代价。3. 重开发、轻保护a. 行政管理保护体制不健全缺少针对性法律法规事实上,洛阳市政府自然也知道,保护重于开发,虽未制定出针对性法规,但《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一部擦边球的法规)已多次提到开发应遵循石窟原貌,应合理规划实施。洛阳市政府还曾宣称:“我们一直在努力寻求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平衡点。”然而如此种种都只限于公关。04年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共出席了来自国内外的160多名石窟研究保护专家。一位与会者说,让他不可理解的是,作为龙门石窟管理局的一位主要领导,在会议上却仅仅是围绕着怎样开发龙门石窟的旅游资源长篇大论,对于如何保护却极少涉及。而洛阳市委一位主要领导除了大谈旅游开发,更只字不提保护。“开发重于保护,领导的发言多少反映了龙门石窟近年来的发展思路。”这位与会者直言。据龙门石窟管理局有关人员介绍,目前管理局在编400 多人,而从事石窟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员却只有6 人。“两年来,龙门石窟管理局已新进人员20多名,而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竟然没招过一个。”龙门石窟文物研究院保护中心一位人士透露,龙门石窟目前年门票收入已达到了5000万元,但每年真正用于文物保护的资金却还不到10万元。这位人员还提到了这样一个事实:国家文物局1999年为保护修复龙门石窟拨专款30万元,河南省文物局要求省古建研究所负责维修工程,而该所因缺乏技术人员根本无实施条件,至今这笔专款还留在河南省文物局不能使用。b.商业化痕迹日渐明显,地区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日趋尖锐除了上面提到的西山别墅群外,这里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座从属于龙门石窟管理局,坐落在龙门石窟“核心保护区”的东方宾馆。仅修建东山宾馆,龙门石窟管理局贷款金额已达上亿元。站在龙门石窟的西山向东山望去,清晰可见两处建筑群:一处是唐代的香山寺,另一处就是东山宾馆。按照龙门石窟景区图的标志,东山宾馆所处位置在世界文化遗产圈划的核心保护区内。如此严重违反《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的建筑物,从2002年开业至今,生意兴隆,政府自然也没有要拆的打算!这座与香山寺和白园(白居易墓地)仅一墙之隔的东山宾馆,于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半年后,破土动工。占地500亩,地处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内,与龙门石窟隔河相望。”一块刻有“景区核心保护区”的石碑与宾馆区内的豪华别墅近在咫尺。游客如想连线游览,必须要穿过宾馆区。世界遗产核心区是否可以建宾馆,建多大规模?尽管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巨大的经济利益仍然驱使遗产地所在的地方政府作出一些杀鸡取卵的决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工作人员曾说,如果龙门石窟违规改建情况属实,世界遗产中心将会派专家组进行反映性调查。针对这个问题,河南省文物局就东山宾馆问题出示的一份情况说明,大意是:东山宾馆原为一处康复中心,申遗中已纳入改建计划,现在宾馆面积已由原来占地6000多平方米缩减到5000多平方米,改建中没有违规扩大面积。而按东山宾馆宣传册上占地面积500亩的介绍,已超出《说明》中所提到的5000平方米的60多倍。龙门当地居民也反映,“现在的东山宾馆比原来的康复中心扩大了很多”。龙门石窟为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1999年起,洛阳市花费2亿元对景区内不利于文物保护、危害石窟安全、影响景观的建筑和设施进行了清理和拆除。其中,投资2000多万元的人造景观“中华龙宫”被炸平。“龙门石窟景区已为历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东山宾馆千万不要重蹈中华龙宫的覆辙。”一位石窟保护学者不无担忧地说。此外,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一些目前非世界遗产但可在未来申报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遭到侵蚀、削弱,甚至已被外来文化代替,地区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矛盾日趋尖锐。如今,在龙门石窟的附近,我们又发现了另一个北魏时期的石窟——西沃石窟,为搬迁,整座石窟被分割成7块,据官方宣称,经修复建设,神秘的西沃石窟已经具备了与广大游客见面的条件。但我仍然担忧,过多的修复开发,西沃石窟会否成为下一个龙门石窟呢?于此,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其它世界遗产的情况,中国的其它世界遗产,绝大多数已成为旅游景点,为中国和世界所知,吸引着来自海内外的大量游人,这给国家和地方政府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过分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潜力,又会带来可怕的后果。敦煌莫高窟壁画,因旅游人数的倍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加速了壁画氧化。张家界景区因为滥建房屋,游人过多,导致植被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泰山景区因增加观光缆车方面引起诸多争议……在《中国世界遗产的终结》一书中,作者列举了中国虐待世界遗产的十大酷刑,分别是:泰山的杀鸡取卵及多此一举,明孝陵画龙取睛,都江堰的画蛇添足,武陵源风景区的自甘堕落,孔庙的简单粗暴,北京周口店放任自流,乐山大佛的东施效颦,故宫的旁敲侧击,秦始皇陵的心口一刀。此外,还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平遥古城墙。这个已有六百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接连三次坍塌。这一事实不禁引发人们的深深担忧:这六百年的古城墙未来是否会在我们面前一段段地塌落,最终从我们的眼中消失。有专家指出,龙门石窟面临的问题是我国不少世界遗产地遭遇的一个缩影。如何吸取教训,避免我国世界遗产地走向困境和没落,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从上述例子及龙门石窟的问题剖析中,我们不难发现,造成龙门石窟开发与保护两者冲突如此尖锐的根源所在是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关系的极端不平衡!而其中,以经济价值取代文化价值正是这种极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更深入浅显地说,就是人们只会嘴上保护第一开发第二,但脑子里想的却是“金钱”大过“文化”。最近,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和整理,我还发现,虽然我们的确应该提倡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保护技术与理念,但在国内,这种借鉴很多时候从一开始就是以发展旅游业,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于是“保护”成了变相的“开发”,因而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在Bob Mckercher和Hilary du Cros共同编著的《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提出,很多文化遗产因为不能很好的创利,导致保护资金不足。于是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朱陆平翻译的同名著作中就大大夸大了开发的重要性,书内涉及到的管理也着重体现开发大于保护的思想,且大大弱化了一旦保护与开发出现冲突时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类著作的流行也在很大程度上误导了部分文化遗产地的管理者们。或者也可以这么说,这类著作之所以能够流行,也是“投其(管理者)所好”罢了。这点从管理上的“三权”混淆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当然,保护和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资源间的冲突并非无法解决,国内外也确实是有值得借鉴例子可供参考的: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武夷山等世界遗产,都比较成功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学术研究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在开发保护中不断丰富世界遗产内涵,获得了社会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做好功能分区,旅游和保护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地发展。在文物遗产保护范围内,不准搞任何经营开发,游客在这里就是享受文物本身;保护范围以外,则可以搞各种旅游服务。再有西方人的立法:欧洲历史文化保护的立法思路非常明确,它强调保护工作不是独立进行而是多元的,将保护与资金、住宅建设、税收、政府职能、公众参与等联系起来,目的是为保护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整个体系使得保护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政府和民间的力量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再比如像巴西的黑金城自1980年被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为了保持城市的建筑风格,根据该市保护文物古迹的规定,城中没有修建高大的旅馆和购物中心,一切都保持着典雅古朴的风格。城中的小路全部用石块铺成,至今市内没有一条柏油马路。漫步在黑金城内,人们自然想起17世纪的巴西,想象那个繁荣昌盛的采金年代。时代变迁,现代化之风似乎没有吹到这里,致使这里依然保持着建城之初的风格。据介绍,良好的保护为黑金城带来了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在利用世界遗产、充分开发其经济价值的同时,巴西各级政府在保护遗产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环保教育在巴西比较普遍,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比较强。巴西人很小就知道一个香烟过滤嘴、一个塑料袋、一个易拉罐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腐烂,乱扔这些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何种危害。这不仅保护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福了子孙后代,而且也对保护世界遗产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潘塔纳尔沼泽地游览,不管是乘车还是坐船,从来没有看到一个巴西人乱扔烟头、空饮料瓶等,人们都自觉地将废弃物放到垃圾桶里。巴西人对各种野生禽类保护有加,凡旅游结束、即将离开的游客都要经过检查,主要检查对象是野生小动物和禽类。热情好客的巴西人欢迎世界各地的游客到各自然保护区领略大自然的美景,但遇到偷猎、走私动物和禽类者也毫不客气,除全部没收外,还要处以高额罚款。综上所述,切实加强世界遗产的科学保护与有效开发,我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提升发展理念。既要全面系统地总结中国世界遗产地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又要学习和借鉴各国各地区的先进做法,确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当然,要保护世界遗产除了要遵守国际上对世界遗产保护的基本准则外,还必须从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出发,从世界遗产地居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出发,而不可以也不可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目前最重大和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必须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遗产保护法》,将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真正纳入法治轨道。从而全面提升游客素质,加大控制客流量。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像日本那样,把保护世界遗产提升到全民运动。从长远来看,这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另外,就当前而言,激发公众的保护意识,通过公众呼声和社会舆论来平衡保护与开发也是可行的,比如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圆明园防渗工程”。其次,采取有效措施。就龙门石窟而言,除制定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龙门石窟管理条例》外,还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 重组“龙门石窟管理局”,其下各部门清楚划分为世界遗产管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组织部,政法委,统战部。鉴于以往管理体制的迷失,此次必须重新确立“保护第一”的指导思想,实施分级管理(除上述各部门外在世界遗产办公室下面又可细分为宣传部,文化处等,对不符合要求的人事及时调整处理。)与时俱进地管理,以保护自然、弘扬文化为前提,充实其文化内涵,提升其环境友好品位,建立保护与开发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工作机制。让管理局真正成为“文化遗产的守门人”,最终以龙门石窟的独特性去补充和丰富世界遗产事业,达到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并举!2.对遗产地现有的建设项目进行依次清理,该地区及外围保护区将不再审批新的建设项目,做好功能分区,规定在文物遗产保护范围内,不准搞任何经营开发等。避免再次出现类东方宾馆和别墅群事件。3.继续加强对外交流,争取国内外组织的支持与合。虽然之前的合作并非十分成功,但仍需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人才,并加大国内外组织的合作,以期对龙门石窟进行更全面有利的保护。最后,完善科学模式。要在科学发展理念的带动下,在有效措施的推动下,逐步形成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互促进、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交相辉映、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同时兼顾的模式,为世界遗产的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参考文献:《旅游文化学》谢元鲁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4《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宋晓莲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11《世界遗产的终结》国家地理杂志200811《世界遗产精神》刘红婴 华夏出版社200601《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洛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9990530《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Bob Mckercher和Hilary du Cros著 朱陆平译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0《拿什么拯救世界遗产》《龙门石窟:保护与开发的对决》 2004-10-8《世界遗产组稿:巴西开发和保护世界遗产并举》殷永建/新华网里约热内卢7月2日电《全国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在邕举行》蒋林/广西日报2008年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在龙门石窟保护区建造别墅肯定违法》人民日报20081212《保护第一 开发其次》米华/今晚报2008-9-20《中国世界遗产保护和开发,结合点在哪里》张振胜附图 (龙门石窟处别墅群示意图)

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 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 奉先寺(4张)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饱经沧桑、老成持重的大弟子迦叶,温顺聪慧的小弟子阿难,表情矜持、雍容华贵的菩萨,英武雄健的天王,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一起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引自百度百科)奉先寺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