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历年紫颜色文学论文答辩题目

发布时间:2024-07-03 05:52:21

历年紫颜色文学论文答辩题目

一般都会根据你的论点和结论问,只是会换个问法。会根据你的123ABC列举问,开头页,总结页的地方会被常问到。不要紧张,说错了不要紧,只要不是太离谱,千万不要闷着什么都不说。

要不参考一下这个吧摘 要: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堪称黑人文学的经典之作。它通过描述黑人妇女西丽亚的顺从——觉醒——抗争——和解的成长历程向人们传达了和谐的思想。一、艾丽斯·沃克和她的《紫颜色》艾丽斯·沃克(1944- )出生在佐治亚州一个佃农家庭,大学时开始创作,凭借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小说跻身当代美国文学重要作家的行列。她的代表作长篇书信体小说《紫颜色》刚一出版便成为畅销书,并为作者赢得了美国文学最重要的奖项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紫颜色》以一封文字稚拙的短信开头,饱含着深沉的痛苦,揭示了一幅可怖的画面,扣人心弦,发人深思。故事大约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时间跨度约30年,主要讲述的是西丽亚的生活,同时以其妹耐蒂逃离家门后在非洲的经历作为呼应。在美国南方佐治亚乡村,14岁的黑人女孩西丽亚惨遭“父亲”阿尔方索奸污并两度怀孕,两个孩子生下后即被人抱走。之后,“父亲”又将她嫁给某某先生。妹妹耐蒂不堪忍受“父亲”的骚扰前来投靠西丽亚,姐夫某某先生却企图占有她,未能得逞后恼羞成怒将其赶出家门。耐蒂逃脱魔掌,跟随一位传教士的家庭前往非洲,照顾对方的两个孩子。此后30年西丽亚再没听到耐蒂的任何消息。与此同时,西丽亚过着无爱而苦难的生活。她丈夫的情人,莎格·艾弗,一位黑人女歌手身患重病,被某某先生带回家中,在西丽亚的照料下逐渐康复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姐妹情谊。由于莎格的帮助,西丽亚发现了某某先生多年以来一直隐藏的耐蒂写来的信件,高兴地了解到妹妹还活着并且在传教士的妻子死后嫁给了他,两个孩子原来竟是自己的亲身骨肉,被传教士夫妇收养并长大成人。在莎格的启发和引导下,西丽亚逐渐成熟并要求独立,她离开某某先生,和莎格一起外出闯荡。后来,西丽亚了解到阿尔方索其实是她的继父,她的亲生父亲因生意上的成功遭白人忌妒被用私刑绞死。继父阿尔方索为了霸占财产,对西丽亚隐瞒了实情。阿尔方索死后,西丽亚继承她亲生父亲的财产,经济上取得了独立,同时精神上也获得了新生。在她蒸蒸日上的时候,某某先生的生活却日渐凄惨。西丽亚离开后,他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差点因此丧命。他终于开始反省和改过,成为西丽亚的朋友。最后,耐蒂和传教士带着孩子从非洲回来,一家人幸福团聚。自出版以来,《紫颜色》就吸引了众多批评家的注意力,有关评论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它主题丰富,风格独特,评论者中有人探讨书中的种族压迫和黑人解放问题①,有人关注女权主义②,更多的人聚焦于其中的妇女主义(womanism)③,也有不少评论者谈论它的语言和书信体叙事形式④,不一而足。二、顺从和失语服从和失语是远古以来男权意识强加在妇女头上的锁链,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已有体现。例如,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Pygmalion)爱上自己亲手设计的雕像,并借助女神的力量赋予其生命的故事或许就是后世要求女性顺从的男权思想的滥觞。另一个希腊神话人物菲洛梅拉(Philomela)被姐夫蒂留斯强奸后割去了舌头并加以囚禁的故事隐喻了妇女自古以来就饱受压迫,备受失语症煎熬的命运。西丽亚就像菲洛梅拉一样是个失语症患者,而使她失语的有两种力量:白人社会和黑人男性。前者剥夺了她作为黑人的话语权,后者剥夺了她作为女性的话语权。这两种力量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就是她的继父阿尔方索。他是白人社会和黑人男性的结合体,是种族歧视和男权思想共同造就的怪胎,是个十足的“白化病”患者。对待白人他卑躬屈膝、讨好巴结,对待黑人特别是黑人女性,他任意欺恐吓、肆意侮辱。西丽亚的母亲自第一任丈夫被白人绞死后就变得疯疯癫癫,再嫁阿尔方索后完全听命于他,没有丝毫的自我意识和话语权可言。母亲的生活反映了妇女饱受压迫的命运,而西丽亚的早期生活正是她母亲所受压迫的缩影。年仅14岁的西丽亚还正处在懵懵懂懂、充满幻想的未成年期,就已经被阿尔方索多次强奸并生下两个孩子。可怜、无知、充满恐惧的西丽亚被继父嫁给或者不如说倒贴一头母牛卖给了并不爱她的某某先生为妻,替他干家务和照顾前妻留下的一堆孩子,实际上成了他的劳动机器、打骂对象、泄欲的工具和私有财产。她没有一点权利和自由,连选择一件紫色衣服的权力都没有,因为丈夫不会同意,更不会出钱为她买这种颜色鲜亮的衣服。因此,她别无选择,只有买丈夫允许的蓝色布料来穿。这代表忧郁和悲伤的蓝色正象征了西丽亚苦难的岁月。长期的压迫和侮辱以及无爱的婚姻使西丽亚的生活暗无天日,她只有痛苦和无穷的劳作相伴,没有一丝一毫的快乐,整个人完全物化了,既缺乏自我意识,也不敢反抗,生命之花几乎凋谢。麻木的她只能给上帝写信来诉说自己的苦闷和困惑。她的这种忍气吞声、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的生存状态直到黑人女歌手莎格的出现才有了改变。三、觉醒和反抗西丽亚的觉醒包括两个方面:身体和精神,这两方面的变化都开始于莎格到来之后。此前的西丽亚悲观、麻木、失望透顶,在对上帝的满心怀疑中,仅仅靠着对远方杳无音信的妹妹的一丝牵挂而勉强活着。但在莎格前来养病的过程中,一切都改变了。莎格美丽大方、热情奔放、自由自信,具有独立意识,在西丽亚的悉心照料下恢复了健康,同时爱上了这位勤劳善良却饱受压迫的姐妹。在莎格的启发和指导下,西丽亚开始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性的奥秘,重新认识了“上帝”。莎格给了西丽亚一种归属感和一份刻骨铭心的感情,鼓励和引导她走出自卑的阴影,在女性团结合作、争取平等和自由方面为西丽亚树立了榜样。她首先帮助西丽亚认识自己的身体,她像母亲一样给西丽亚上了一堂生理卫生课。西丽亚从男人那里得到的只有伤痛和耻辱,没有丝毫的爱,而莎格和她的同性恋关系唤醒了她的性意识,以浓浓的爱意拯救了西丽亚。莎格给予西丽亚的最大帮助是解放了她的思想。她指出,西丽亚心中的上帝只是白人的上帝,她对西丽亚说:“上帝在你心里,也在大家心里……上帝既不是她也不是他,而是它。”⑤她又进一步颠覆了代表男权和男性的上帝:“男人腐蚀一切,他坐在你的粮食箱上,待在你的脑子里,收音机里。他要让你以为他无处不在。你相信他无处不在的话,你就会以为他就是上帝。可他不是。”⑥从莎格那里西丽亚获得了对于上帝的新的理解: 上帝即精神,上帝即自我。除了莎格之外,西丽亚身后还有耐蒂、索菲亚等黑人姐妹的支持和帮助。这是一个主要由黑人姐妹组成的强有力的黑人群体同盟,正是有了这些黑人姐妹的爱和支持,西丽亚才有了反抗压迫的勇气,也正是有了姐妹同盟的存在,西丽亚的反抗才具有更广泛的和更高层次的含义。终于有一天,逐渐成熟起来的西丽亚对讥讽她的丈夫自豪地宣称:“我穷,我是个黑人,我也许长得难看,还不会做饭……不过我就在这里。”⑦这不啻于妇女解放的宣言,向一贯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某某先生以及所有男性宣告了自己的存在,让他们受到了震撼,彻底颠覆了男性一厢情愿营造起来并沉醉其中的单极世界!发现了自我和找到自信的西丽亚开始了抗争:她积极争取独立、平等和全部做人的尊严。一直沉默的西丽亚爆发了!她所有的不满和愤怒在发现某某先生隐瞒了她妹妹耐蒂写来的信件之后终于倾泻而出,她几乎要杀了某某先生,但最终还是在莎格的指点下采取了明智的斗争策略:和莎格一起离家出走,到孟菲斯去闯世界。西丽亚在发现信件之前的遭遇和希腊神话中的菲洛梅拉姐妹的境遇十分相似,她们都遭受了压迫,都被剥夺了话语权,都受到了蒙蔽。但菲洛梅拉的故事从头到尾都是悲剧,姐姐普洛克涅的狂怒把整个家庭带入死亡的深渊。姐妹二人出于报复杀死了姐姐和蒂留斯所生的儿子,做成人肉餐献给蒂留斯享用,结果惹怒了众神,遭到了惩罚,被分别变成了麻雀和夜莺,而同时蒂留斯也被变成了一只戴胜科鸟。西丽亚的故事大部分是悲剧,但结尾是喜剧。在周围女伴——尤其是莎格——的帮助下,她的狂怒最终朝良性发展。她压抑无限的悲愤放弃了复仇的想法离家而去,凭借自己的奋斗穿上了向往已久的象征尊严和高贵的紫色衣服。西丽亚失去的是锁链,获得的是整个世界!四、和解在这个男女二元的世界上,任何一方的解放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是相对于对方而言的,彻底离开了男性,女性的解放也就无从谈起。西丽亚在有意无意之中遵循了这一原则。在经济和精神上获得独立和自由的西丽亚并没有像以前争取解放和自由的妇女那样,以牺牲家庭为代价,或者与以丈夫为代表的男性世界彻底决裂。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不乏像西丽亚这样具有反叛精神的妇女,这些女主人公为了追求自由和独立,获得自身的解放,常常不得不离家出走,抛夫弃子,其代价相当昂贵,而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玩偶之家》中的娜拉就是一例,她的出走就是反叛。美丽善良、富于牺牲精神的家庭主妇娜拉在极度伤心之余离家出走,却四顾茫茫,找不到归宿。作者易卜生在该戏剧中提出了问题,但是没能指出出路在何方。从作者所处的阶级地位和生活的社会环境来看,他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答案。再如,《觉醒》中的贵妇人埃德娜在觉醒之后却深感孤立无援,在找不到爱情和自由的情况下,最后只得抛家弃子投海而亡。这两位颇具反叛精神的女权主义者为了自由和独立不惜代价,实在令人钦佩。但可惜,她们由于自身所处的阶级地位和社会环境的局限都不具备走向独立的基本条件:经济独立。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因为,“男子在婚姻上的统治是他的经济统治的简单的后果,它将自然地随着后者的消失而消失。”⑧娜拉和埃德娜要真正取得独立光凭一点反叛精神是不够的。黑人妇女西丽亚成功了,她不仅具备强烈的反叛精神,还通过双手为自己赢得了经济独立,这正是她身上超越前辈的最可贵之处,也是她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她到孟菲斯后以做裤子谋生,并很快创办了自己的裤子有限公司,为赢得自由和尊重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更值得钦佩的是,西丽亚不仅找到了自我,获得了渴望已久的自由和独立,而且重新赢得了男性世界。她的丈夫某某先生是黑人男性的代表,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仅在肉体上折磨西丽亚, 而且在精神上加倍折磨她, 并在公共场合侮辱她, 对于西丽亚与妹妹耐蒂长时间的分离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以西丽亚为代表的黑人女性确实遭受着白人种族主义的歧视和压迫。如果她的亲生父亲没有被白人所害,她的人生悲剧可能就不会发生。⑨但是,纵观全篇可以看出,她们是种族主义的间接受害者,更是黑人男性的各种邪恶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对于黑人妇女的悲惨生活,黑人男性也难辞其咎,比如阿尔方索强奸了西丽亚,并且丝毫不考虑她的意见,将她“嫁给”某某先生;受某某先生的影响,其子哈波打跑了自己的老婆索菲亚;而索菲亚的妈妈一生受尽了她爸爸的虐待。小说中某某先生与西丽亚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作者关注的重心。某某先生虐待西丽亚,拿她不当人看,西丽亚对他一度恨之入骨,欲杀之而后快。西丽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不屑于叫他的名字阿尔伯特,而代之以“某某先生”。她的离家出走对阿尔伯特打击很大,他的生活难以为继,为自己过去的恶行付出了代价。他痛定思痛,认真反省并悔过自新。在故事的结尾,西丽亚在他反省之后才称他阿尔伯特,表示对他的认可。总之,西丽亚走过的是肯定——否定——再否定的曲折历程,从完全顺从男性世界开始,然后是觉醒和反抗,颠覆男权世界获得彻底独立,到最后又重新赢得男性世界的尊重,仿佛画了个圆,但这回归点就其内涵和本质而言已经远远高于出发点之上:在出发点上,她是奴隶和工具,除了生死不明的妹妹以外,不爱别人也不被人爱;在回归点上,她享有自尊、自由、独立和尊重,是完整的人,爱别人也享有周围人的爱。五、结 语在文学长廊的众多女权主义人物中,沃克笔下的西丽亚与众不同,她不仅获得了经济的独立,精神的拯救,而且回到了家乡,与认真反省后的丈夫达成了和解,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建男女两性相互宽容、理解、和睦共处的理想社会,重建和谐的精神家园——人类梦想中的伊甸园。另外,纵观美国黑人文学和世界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许许多多经典作品中的文学人物与西丽亚都有着十分相似或者相同的经历,比如拉尔夫·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中的“我”。西丽亚所走过的顺从——对抗——和解之路正是这些人物在自身与外在世界的矛盾冲突中必然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从这个角度上讲,西丽亚代表了我们每一个人,她的成长历程也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哲学意义。① 王成宇.《紫色》与艾丽丝·沃克的非洲中心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1, (4): 30-36.② 赵威.白人世界中的黑人女性成长历程——浅析《最蓝的眼睛》与《紫颜色》的相似性[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 (3): 141-142.③ 孙薇, 程锡麟.解读艾丽斯·沃克的“妇女主义”——从《他们的眼睛望着上帝》和《紫色》看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传统[J].当代外国文学,2004, (2): 60-66.④ 陈健.浅析《紫色》的书信体风格[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 58-60.⑤⑥⑦艾丽斯·沃克.紫颜色[M].陶洁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170,172,183.⑧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2.⑨ 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362.

你是for 还是against?

关于紫颜色的论文题目

《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王冬梅摘要:《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境遇, 展现了其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全面解读与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深入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关键词:《紫色》;象征;女性主义;解读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83(2004)01-0116-05艾丽丝·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上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1944年出生于美国南方乔治亚州伊坦顿的一个黑人家庭。社会的偏见、家庭的贫困,使她深深体会到身为黑人的艰难与困苦。198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紫色》是她最为成功的一部。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即刻引起美国评论界广泛关注,评论家彼德·普罗斯科特曾称其为“一部具有永久重要性的美国小说,是一部罕见的作品”〔1〕(67),并于1984年获美国文学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此书在随后的几年内不断再版,畅销全美。《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和展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及生活状况,以女主人公茜丽由麻木到觉醒、由反抗到独立、由自主到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的人生奋斗经历为主要线索,突出体现了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为了凸现这一主题,艾丽丝·沃克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富有深意、极具女性文学色彩的象征意象,使整部小说充满了奇丽的色彩和发人深省的哲理,突出体现了作者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和主张。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观照小说中的象征意象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全面解读和深度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紫色》中的象征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象征艾丽丝女权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女权主义先驱者的影响。在这些人当中,弗吉尼亚·沃尔夫对她的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能够看到沃尔夫的一些女权主义主张。沃尔夫在自己的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写道:“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2〕(2)这里,沃尔夫所指的“一间屋子”不仅仅是它本身,而且是一种象征。在她看来,“一间屋子”不仅象征一种自由的生存空间,而且象征一种自由的精神空间。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就说明女性有了安身立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而这正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妇女就有了一片展示自我和体现自己思想、才能和价值的天空,而不必受任何外物的羁绊。因此,小说中的三个女主人公茜丽、莎格和聂蒂,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都拥有了自己喜爱的一间屋子:聂蒂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的茅屋;莎格为自己设计的是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茜丽将自己的房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装扮一新——一切都是紫色的和红色的,只有地板漆成了鲜黄色。对自己房间的不同装饰和布置,象征女性色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和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但无论多么不同,在本质上都象征一种生存与精神的自由空间。二、圆形房屋的象征一般来说,方形代表法律和规矩,而圆形则象征自然、完满与平和。非洲的黑人喜欢将自己的房子建成圆形,聂蒂在给茜丽的信中写道:“我希望你能够来看我的茅屋,茜丽,我爱它,还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3〕(149)。同时,在美国的黑人妇女也对圆形情有独钟。莎格将自己的床选择为圆的,并且梦想给自己造一座圆形房子,“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有点像某种水果的形状。它有门和窗,四周有许多树……”〔3〕(194)茜丽和莎格所设想建造的房子是圆形的,这象征了她们对和平与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追寻,体现了黑人妇女对于圆满、和谐人生的追寻和渴望。黑人妇女对黑人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接受与传承,增强了她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三、裤子的象征传统意义上讲,裤子只是男人的专利。在小说中,非洲黑人不论男女都穿漂亮的裙衫。而美国的黑人男性效仿白人,穿起了长裤,却让黑人女性继续穿裙子。茜丽的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茜丽说,男人和女人不可以穿同样的衣服,裤子是男人穿的。可是,茜丽告诉他,她做的裤子最大特点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穿。妇女穿裤子实际上是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让女人穿上原本属于男人的裤子,有着消解两性的界限的寓意〔4〕(183)。在小说中,茜丽离开压迫深重的父权制家庭之后,一方面,通过做裤子这项工作在经济上得到独立,并发挥出自己无穷的创造力,甚至创办了自己的“大众裤业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她为周围的女同胞做了许多裤子,让她们穿,实际上是在为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而工作。这贯穿了艾丽丝·沃克一贯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四、缝制百衲被的象征缝制百衲被是一种源于非洲和英国的美国黑人妇女的实践活动,就是将许多废旧的衣物、布料裁剪成几何形状的小块儿,然后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缝合成一个整体的图案作为被子的面料。缝制百衲被不仅是妇女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妇女文化传统和女性美学的象征。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缝合”成为妇女文本消解了中心结构的隐喻。对于艾丽丝·沃克缝合百衲被,既代表了美国黑人妇女的美学传统,也代表了她的妇女主义(Womanism)的范例。在她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她认为百衲被是美国南方黑人妇女创造性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她的短篇小说《为日常生活所用》中,她将百衲被视为黑人的不可放弃的文化传统的象征。在《紫色》中,她采用了缝合百衲被的技巧,并将它视为妇女团结的象征。通过捐出黄色的连衣裙,莎格把自己的欢乐传给了茜丽和索非亚,在妇女中传播了温馨、和睦的感情。茜丽和索非亚在被子上缝的图案取名为“姐妹的选择”,这个突然由茜丽想出来的名字,象征着在黑人妇女之间传递的爱与理解。一片片废弃的布料竟能被用来制出如此崭新又美丽的被子,这预示着黑人女性也必将从旧的生活的阴影里走出来,而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五、旅行的象征黑人女权主义者苏珊·威利斯(Suan Willis)认为:“对于黑人妇女小说中所写的旅行,不能仅视作作者为便于串联情节事件而使用的结构技巧,应该联系过去,整体地理解穿越空间的概念,把它与历史的展现与个人意识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在一个地理空间中旅行就有了深广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女人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当然,这个自我并非作为个人,而是作为一个集美国黑人的群体经验于一身的主体被认识的;正是通过叙述那种经验,这个主体才体现了历史的自我。”〔5〕(357)因此,在地理空间中的旅行,实际象征着一个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紫色》中聂蒂的非洲之行便象征着黑人妇女认识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艰难,都会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险恶,都会提供一种定义自我的方式”〔6〕(220)。当聂蒂第一次看到非洲的海岸线,一种强烈的激情油然而生,她对茜丽这样表达她的心情:“我提到过我初次见到非洲海岸时的情景吗?我有点感受到,我的灵魂,茜丽,像个大钟,而我只是摆动着。柯琳和桑莫尔也有同感。我们就在甲板上跪下,感谢上帝让我们看到这片土地——我们的父母曾为它哭泣过。我们的祖辈就在那儿生与死。我们又见到它了!”〔3〕(133)就是在这艰难的非洲之旅中,聂蒂开始了解黑人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于自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她对于自己黑皮肤所建立的骄傲与自信,对黑人文化传统的追寻、认同与继承,对于自身的能力与价值的肯定和对自己的宗教观及文化观的重构。因此,旅行对于黑人妇女来说象征一个走向内心的过程,一个认识自我与成长的过程。六、开窗户的象征窗户通常象征一种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打开窗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以及清新的空气,能够观看到窗外的风景。小说中聂蒂很喜欢她在非洲奥林卡村所住的茅屋,但是茅屋没有窗子。在信中她对茜丽这样写道:“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开个窗子。村里的茅屋都没有窗子。我对女人提起窗子的事时,她们会心地笑了。雨季使人们认为开窗子虽然是荒唐的,但我决心要开这个窗子,即使洪水天天涌进我的地板,我也不在乎。”〔3〕(149)聂蒂不顾别人的讥笑,决心要在茅屋开的这扇窗户,象征着她立志要与当地黑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也象征她心灵之窗的开启。一方面,通过这扇窗户,她开始用自己的智慧、知识和男女平等的新观念,来教育和影响学校里的女孩子及周围还处于麻木状态的黑人女性,给予她们一种全新的理念。这种沟通的确卓有成效,妇女们开始送自己的女孩子上学。因此聂蒂所开的窗户是一扇智慧之窗、知识之窗与心灵之窗;另一方面,聂蒂也利用这扇窗户,增进了对黑人文化传统及女性文化传统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七、颜色的象征《紫色》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颜色的象征。颜色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绪、心情甚至性格,可以用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路易斯·温伯格认为:“最漫不经心的想法也会告诉我们,颜色是我们某些最敏锐感觉的中介,它与我们的各种情绪有密切的联系。”〔7〕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常常会引发作家与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艾丽丝·沃克也不例外,她热爱五彩缤纷的生活,就像她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朵,对于色彩的强烈感受和敏锐的洞察,促使她借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表达《紫色》中的主人公茜丽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态和情绪。蓝色(blue)象征忧郁与悲伤。美国南部黑人之中流传的抑郁难忘的爵士曲调Blues就源于此词。在《紫色》中,初为人妻的茜丽,在第一次被赋予买一块属于自己的衣服布料的权利时,被告诫不能选择她所喜欢的红色,因为“它显得太快乐了”〔3〕(22),因而只好选择了蓝色,这种体现低落情绪的颜色,充分暗示了茜丽当时所处的不幸的生活境况和抑郁悲哀的心情。一个从十二岁起就连遭继父强奸,十四五岁就嫁给一个有五个孩子的鳏夫,整日作牛作马、挨打挨骂的女孩,有什么快乐可言呢?鲜亮的红色和高贵的紫色都是不适合她的。所以蓝色的运用象征了黑人妇女在重重压迫下的沉闷沮丧与苦难悲郁的生活状况。红色(red)标志着热情、活跃和激动,表现人的快乐与幸福。这一颜色在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莎格身上得以充分运用和体现。莎格虽是茜丽丈夫的情人,但她心地善良、热情奔放、独立自主、开朗乐观,敢于和女性的传统保守观念及偏见作斗争。她在文中始终以红色出现,茜丽第一眼看见她,就注意到她“穿着红色的线衫”,涂着“红色的口红”〔3〕(46)。在小说中,是她一直在暗中帮助茜丽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冲破父权制家庭的牢笼,走向新生。她以自己的歌声与舞蹈赢得报酬、获得尊严,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与价值。在艾丽丝·沃克看来,这才是黑人女性的完美形象,这样的生活才是黑人妇女追求的至高的理想的生活境界。这一红色的亮点,点燃了所有黑人妇女追求理想新生活的信念与决心,似一面旗帜,又是一种热烈的呼唤。黑色(black)在其他民族尤其是白人文化传统观念中,被赋予的象征含义是“邪恶”、“恐怖”、“死亡”和“神秘”。正因为黑色被认为是丑陋的颜色,所以有着黑皮肤的黑人也是天生劣等的种族。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黑人甚至也为自己的黑皮肤而感到耻辱并甘心忍受压迫;这种意识形态还导致了黑人内部的种族歧视,即黑人中肤色稍浅的人对肤色更黑的人的歧视。小说中茜丽的公公因为自己是黑人与白人的后裔,肤色较浅,所以痛恨自己儿子身上的黑色,更极力诋毁皮肤黝黑的儿子的情人莎格,认为她“黑得像柏油”〔3〕(55)。然而,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却彻底推翻了白人对黑色内涵的传统观念和偏见,将“黑色”视为一种高贵美丽的颜色。茜丽的妹妹聂蒂的非洲之旅,使人们对于黑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告诉茜丽,看到非洲的黑人,“仿佛是初次见到黑人”,而且“黑人这么黑,眼睛有点炫耀的神采,而那亮光好象真的是来自月光,实在太令人眼花缭乱了,他们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3〕(132)。聂蒂对黑色皮肤的描述充满了羡慕与骄傲,她对于“黑色”中蕴藏的美的发现,建立起了黑人妇女对自己黑人血统的信心,通过了解自己的种族,她们获得了一种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成为自己”的权利的理解。因此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重新打造的黑色的象征意义,展示了黑人妇女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寻求和对完整自我的寻求,也展示了黑人妇女为自己是黑人所具有的独特性而产生的自信与自我欣赏,这正是艾丽丝妇女主义(Womanism)思想的集中体现。紫色(purple)向来被视为一种高贵的颜色,是帝王才能穿戴的颜色,它象征着主权和尊贵的地位。在小说刚开始,茜丽想扯自己喜欢的紫色的布料做衣服却找不到,这表明她还没有获得尊严的合适时机。而到小说的结尾,茜丽在独立自主之后,把自己的屋子全部用紫色和红色来装饰,展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象征着她作为奴隶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和提高以及她美丽完整人生的开始。因此,艾丽丝大胆借用“紫色”为书名,“把跪着的黑人妇女拉起来,把她们提到了王权的高度”〔8〕(478),让黑人妇女也享有帝王般的尊严和社会地位,的确是气魄不凡,匠心独具。艾丽丝·沃克曾经说:“我会致力于我的人民的精神的存在和生存完美的事业,但除此之外,我还致力于揭示探索黑人妇女所受的压迫,她们的疯狂、忠诚和胜利。”〔9〕(80) 在这部小说中,艾丽丝充分体现了希望黑人妇女获得“生存完美”(Survival Whole)的女权主义思想。综上:艾丽丝·沃克继承和发展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优秀传统,吸取了现代美国小说创作的多种表现手法,使《紫色》集美国南方文学、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所长,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在艺术上有所创新。《紫色》这部小说处处充满寓意深刻的象征意象,通过对这些象征意象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处都折射着作者艾丽丝·沃克主张男女平等、实现女性生存完美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内涵。对于这些饱含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象征意象的解读,必将大大加深读者对这部小说的主题理解和对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认识。参考文献:〔1〕 Peter S�Prescott. A Long Road to Liberation 〔J〕�News Week, 1982, Vol� XCIX, No� 25�〔2〕〔英〕弗吉尼亚·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美〕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敬仁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Gayle Greene & Coppelia Kahn. Changing Subjects: The Making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M〕� London: Routlege, 1993�〔7〕王逢鑫�论色彩词〔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2)�〔8〕Bettye J�Parker Smith. "Alice Walkerdanyinghaos women: In Search of some Peace of Mind" in Black Women Writers (1950-1980): A Critical Education, ed� 〔M〕�Mari Evans, Anchou Press/Doubledy, 1984�〔9〕Olga Kenyon. Writing Women: Contemporary Women Novelist〔M〕� London: Plato Press, 1991好难找啊,楼主是不是应该提高悬赏分呢,这么学术的问题。还有啊,紫色是不是要加书名号啊,明明是一本书么~

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我们要怎么选择美国文学的题目呢?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一) 1. 简论Jane Austin 的爱情婚姻观 2. 从《简爱 》看早期女权主义的理想和追求 3. 十九世 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真、善、美 4. 英国十八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 5. Romanticism in Mark Twin's works 6. 批评方法之我见 段燕 7. 浅谈泰戈尔的生命 段燕 8. 浅谈《红字》中珠儿形象的作用 9. 论《 红字》中的道德主题 10. 论海丝特·白兰的性 格发展 11.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2. 论霍桑《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13. 象征意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14.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 15. 伍尔夫创作中的女权主义立场 16.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思想 17. 伍尔夫女 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二)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2017年美国文学论文题目(三) 1. 论劳伦斯《虹》中的异化 2.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祝》悲剧结局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3. 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 4.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5.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6. 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7.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8.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9. 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10. 从《飘》看内战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11. 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人物的两面性 12.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13. 浅析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 14. 女性作家的共性 15. 《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权意识比较研究 16. 《失乐园》 与《圣经》中撒旦形象的对比 17. 《老人与海》与《鲁宾逊漂流记》的比较研究 18. 哥特式风格在《弗兰克斯坦》中的体现 19. 浅议反讽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20. 分析麦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21. 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2.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23. On tragic Beauty 24. An Analysis of the Social Impact on the Character -- Sister Carrie 25. Exploration of the Common Features of American Writers During World War II 26. Jane Eyre's Linguistic Features 27. 论Virginia Woolf 的意识流创作方法在某一作品中的体现 猜你喜欢: 1. 英美文学类论文范文 2.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3.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 4. 关于文化的政治论文题目 5. 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紫颜色论文开题报告

JDCVUINCVDOK DCVNUOEW

《紫色》象征意义的女性主义解读作者:王冬梅摘要:《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状况及生活境遇, 展现了其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全面解读与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深入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关键词:《紫色》;象征;女性主义;解读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883(2004)01-0116-05艾丽丝·沃克是当今美国文坛上最杰出的黑人女作家之一,1944年出生于美国南方乔治亚州伊坦顿的一个黑人家庭。社会的偏见、家庭的贫困,使她深深体会到身为黑人的艰难与困苦。198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紫色》是她最为成功的一部。这部小说一经出版即刻引起美国评论界广泛关注,评论家彼德·普罗斯科特曾称其为“一部具有永久重要性的美国小说,是一部罕见的作品”〔1〕(67),并于1984年获美国文学的最高奖项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此书在随后的几年内不断再版,畅销全美。《紫色》是一部优秀的黑人女权主义代表作。艾丽丝·沃克在这部小说中,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的创作视角出发,充分描述和展现了黑人女性深受性别和种族双重压迫的政治及生活状况,以女主人公茜丽由麻木到觉醒、由反抗到独立、由自主到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地位的人生奋斗经历为主要线索,突出体现了黑人女性对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对完整自我及完美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为了凸现这一主题,艾丽丝·沃克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富有深意、极具女性文学色彩的象征意象,使整部小说充满了奇丽的色彩和发人深省的哲理,突出体现了作者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和主张。本文试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角度出发,观照小说中的象征意象所包含的丰富意蕴,力求全面解读和深度理解《紫色》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涵。《紫色》中的象征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一间自己的屋子的象征艾丽丝女权主义思想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女权主义先驱者的影响。在这些人当中,弗吉尼亚·沃尔夫对她的影响尤其深远。因此,在艾丽丝·沃克的小说中,能够看到沃尔夫的一些女权主义主张。沃尔夫在自己的论文《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写道:“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2〕(2)这里,沃尔夫所指的“一间屋子”不仅仅是它本身,而且是一种象征。在她看来,“一间屋子”不仅象征一种自由的生存空间,而且象征一种自由的精神空间。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就说明女性有了安身立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而这正是妇女解放的关键所在;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妇女就有了一片展示自我和体现自己思想、才能和价值的天空,而不必受任何外物的羁绊。因此,小说中的三个女主人公茜丽、莎格和聂蒂,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都拥有了自己喜爱的一间屋子:聂蒂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的茅屋;莎格为自己设计的是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茜丽将自己的房间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装扮一新——一切都是紫色的和红色的,只有地板漆成了鲜黄色。对自己房间的不同装饰和布置,象征女性色彩缤纷的内心世界和各自不同的追求目标,但无论多么不同,在本质上都象征一种生存与精神的自由空间。二、圆形房屋的象征一般来说,方形代表法律和规矩,而圆形则象征自然、完满与平和。非洲的黑人喜欢将自己的房子建成圆形,聂蒂在给茜丽的信中写道:“我希望你能够来看我的茅屋,茜丽,我爱它,还有个用屋顶大叶子树叶铺成的圆顶”〔3〕(149)。同时,在美国的黑人妇女也对圆形情有独钟。莎格将自己的床选择为圆的,并且梦想给自己造一座圆形房子,“一幢又大又圆的粉红色房子,有点像某种水果的形状。它有门和窗,四周有许多树……”〔3〕(194)茜丽和莎格所设想建造的房子是圆形的,这象征了她们对和平与自然的热爱和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追寻,体现了黑人妇女对于圆满、和谐人生的追寻和渴望。黑人妇女对黑人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接受与传承,增强了她们对自我的认识与肯定,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三、裤子的象征传统意义上讲,裤子只是男人的专利。在小说中,非洲黑人不论男女都穿漂亮的裙衫。而美国的黑人男性效仿白人,穿起了长裤,却让黑人女性继续穿裙子。茜丽的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告诉茜丽说,男人和女人不可以穿同样的衣服,裤子是男人穿的。可是,茜丽告诉他,她做的裤子最大特点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穿。妇女穿裤子实际上是男女平等的一种表现,让女人穿上原本属于男人的裤子,有着消解两性的界限的寓意〔4〕(183)。在小说中,茜丽离开压迫深重的父权制家庭之后,一方面,通过做裤子这项工作在经济上得到独立,并发挥出自己无穷的创造力,甚至创办了自己的“大众裤业有限公司”;另一方面,她为周围的女同胞做了许多裤子,让她们穿,实际上是在为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而工作。这贯穿了艾丽丝·沃克一贯的男女平等的思想主张。四、缝制百衲被的象征缝制百衲被是一种源于非洲和英国的美国黑人妇女的实践活动,就是将许多废旧的衣物、布料裁剪成几何形状的小块儿,然后将它们按照一定的方式缝合成一个整体的图案作为被子的面料。缝制百衲被不仅是妇女生活中的一种实践活动,而且是妇女文化传统和女性美学的象征。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缝合”成为妇女文本消解了中心结构的隐喻。对于艾丽丝·沃克缝合百衲被,既代表了美国黑人妇女的美学传统,也代表了她的妇女主义(Womanism)的范例。在她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中,她认为百衲被是美国南方黑人妇女创造性表达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她的短篇小说《为日常生活所用》中,她将百衲被视为黑人的不可放弃的文化传统的象征。在《紫色》中,她采用了缝合百衲被的技巧,并将它视为妇女团结的象征。通过捐出黄色的连衣裙,莎格把自己的欢乐传给了茜丽和索非亚,在妇女中传播了温馨、和睦的感情。茜丽和索非亚在被子上缝的图案取名为“姐妹的选择”,这个突然由茜丽想出来的名字,象征着在黑人妇女之间传递的爱与理解。一片片废弃的布料竟能被用来制出如此崭新又美丽的被子,这预示着黑人女性也必将从旧的生活的阴影里走出来,而创造一个崭新的生活。五、旅行的象征黑人女权主义者苏珊·威利斯(Suan Willis)认为:“对于黑人妇女小说中所写的旅行,不能仅视作作者为便于串联情节事件而使用的结构技巧,应该联系过去,整体地理解穿越空间的概念,把它与历史的展现与个人意识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这样,在一个地理空间中旅行就有了深广的含义,它就是一个女人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当然,这个自我并非作为个人,而是作为一个集美国黑人的群体经验于一身的主体被认识的;正是通过叙述那种经验,这个主体才体现了历史的自我。”〔5〕(357)因此,在地理空间中的旅行,实际象征着一个走向认识自我的过程。《紫色》中聂蒂的非洲之行便象征着黑人妇女认识自我的过程,“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艰难,都会提升人的自我意识。每一次旅行,无论有多险恶,都会提供一种定义自我的方式”〔6〕(220)。当聂蒂第一次看到非洲的海岸线,一种强烈的激情油然而生,她对茜丽这样表达她的心情:“我提到过我初次见到非洲海岸时的情景吗?我有点感受到,我的灵魂,茜丽,像个大钟,而我只是摆动着。柯琳和桑莫尔也有同感。我们就在甲板上跪下,感谢上帝让我们看到这片土地——我们的父母曾为它哭泣过。我们的祖辈就在那儿生与死。我们又见到它了!”〔3〕(133)就是在这艰难的非洲之旅中,聂蒂开始了解黑人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对于自身有了一个更为深切的认识。这种认识包含她对于自己黑皮肤所建立的骄傲与自信,对黑人文化传统的追寻、认同与继承,对于自身的能力与价值的肯定和对自己的宗教观及文化观的重构。因此,旅行对于黑人妇女来说象征一个走向内心的过程,一个认识自我与成长的过程。六、开窗户的象征窗户通常象征一种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打开窗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以及清新的空气,能够观看到窗外的风景。小说中聂蒂很喜欢她在非洲奥林卡村所住的茅屋,但是茅屋没有窗子。在信中她对茜丽这样写道:“我现在唯一的希望是开个窗子。村里的茅屋都没有窗子。我对女人提起窗子的事时,她们会心地笑了。雨季使人们认为开窗子虽然是荒唐的,但我决心要开这个窗子,即使洪水天天涌进我的地板,我也不在乎。”〔3〕(149)聂蒂不顾别人的讥笑,决心要在茅屋开的这扇窗户,象征着她立志要与当地黑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也象征她心灵之窗的开启。一方面,通过这扇窗户,她开始用自己的智慧、知识和男女平等的新观念,来教育和影响学校里的女孩子及周围还处于麻木状态的黑人女性,给予她们一种全新的理念。这种沟通的确卓有成效,妇女们开始送自己的女孩子上学。因此聂蒂所开的窗户是一扇智慧之窗、知识之窗与心灵之窗;另一方面,聂蒂也利用这扇窗户,增进了对黑人文化传统及女性文化传统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七、颜色的象征《紫色》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颜色的象征。颜色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绪、心情甚至性格,可以用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路易斯·温伯格认为:“最漫不经心的想法也会告诉我们,颜色是我们某些最敏锐感觉的中介,它与我们的各种情绪有密切的联系。”〔7〕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常常会引发作家与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艾丽丝·沃克也不例外,她热爱五彩缤纷的生活,就像她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朵,对于色彩的强烈感受和敏锐的洞察,促使她借用各种不同的颜色,来表达《紫色》中的主人公茜丽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心态和情绪。蓝色(blue)象征忧郁与悲伤。美国南部黑人之中流传的抑郁难忘的爵士曲调Blues就源于此词。在《紫色》中,初为人妻的茜丽,在第一次被赋予买一块属于自己的衣服布料的权利时,被告诫不能选择她所喜欢的红色,因为“它显得太快乐了”〔3〕(22),因而只好选择了蓝色,这种体现低落情绪的颜色,充分暗示了茜丽当时所处的不幸的生活境况和抑郁悲哀的心情。一个从十二岁起就连遭继父强奸,十四五岁就嫁给一个有五个孩子的鳏夫,整日作牛作马、挨打挨骂的女孩,有什么快乐可言呢?鲜亮的红色和高贵的紫色都是不适合她的。所以蓝色的运用象征了黑人妇女在重重压迫下的沉闷沮丧与苦难悲郁的生活状况。红色(red)标志着热情、活跃和激动,表现人的快乐与幸福。这一颜色在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莎格身上得以充分运用和体现。莎格虽是茜丽丈夫的情人,但她心地善良、热情奔放、独立自主、开朗乐观,敢于和女性的传统保守观念及偏见作斗争。她在文中始终以红色出现,茜丽第一眼看见她,就注意到她“穿着红色的线衫”,涂着“红色的口红”〔3〕(46)。在小说中,是她一直在暗中帮助茜丽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冲破父权制家庭的牢笼,走向新生。她以自己的歌声与舞蹈赢得报酬、获得尊严,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与价值。在艾丽丝·沃克看来,这才是黑人女性的完美形象,这样的生活才是黑人妇女追求的至高的理想的生活境界。这一红色的亮点,点燃了所有黑人妇女追求理想新生活的信念与决心,似一面旗帜,又是一种热烈的呼唤。黑色(black)在其他民族尤其是白人文化传统观念中,被赋予的象征含义是“邪恶”、“恐怖”、“死亡”和“神秘”。正因为黑色被认为是丑陋的颜色,所以有着黑皮肤的黑人也是天生劣等的种族。受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些黑人甚至也为自己的黑皮肤而感到耻辱并甘心忍受压迫;这种意识形态还导致了黑人内部的种族歧视,即黑人中肤色稍浅的人对肤色更黑的人的歧视。小说中茜丽的公公因为自己是黑人与白人的后裔,肤色较浅,所以痛恨自己儿子身上的黑色,更极力诋毁皮肤黝黑的儿子的情人莎格,认为她“黑得像柏油”〔3〕(55)。然而,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却彻底推翻了白人对黑色内涵的传统观念和偏见,将“黑色”视为一种高贵美丽的颜色。茜丽的妹妹聂蒂的非洲之旅,使人们对于黑色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她告诉茜丽,看到非洲的黑人,“仿佛是初次见到黑人”,而且“黑人这么黑,眼睛有点炫耀的神采,而那亮光好象真的是来自月光,实在太令人眼花缭乱了,他们的皮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3〕(132)。聂蒂对黑色皮肤的描述充满了羡慕与骄傲,她对于“黑色”中蕴藏的美的发现,建立起了黑人妇女对自己黑人血统的信心,通过了解自己的种族,她们获得了一种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成为自己”的权利的理解。因此艾丽丝在这部小说中重新打造的黑色的象征意义,展示了黑人妇女对自己文化传统的寻求和对完整自我的寻求,也展示了黑人妇女为自己是黑人所具有的独特性而产生的自信与自我欣赏,这正是艾丽丝妇女主义(Womanism)思想的集中体现。紫色(purple)向来被视为一种高贵的颜色,是帝王才能穿戴的颜色,它象征着主权和尊贵的地位。在小说刚开始,茜丽想扯自己喜欢的紫色的布料做衣服却找不到,这表明她还没有获得尊严的合适时机。而到小说的结尾,茜丽在独立自主之后,把自己的屋子全部用紫色和红色来装饰,展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象征着她作为奴隶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和提高以及她美丽完整人生的开始。因此,艾丽丝大胆借用“紫色”为书名,“把跪着的黑人妇女拉起来,把她们提到了王权的高度”〔8〕(478),让黑人妇女也享有帝王般的尊严和社会地位,的确是气魄不凡,匠心独具。艾丽丝·沃克曾经说:“我会致力于我的人民的精神的存在和生存完美的事业,但除此之外,我还致力于揭示探索黑人妇女所受的压迫,她们的疯狂、忠诚和胜利。”〔9〕(80) 在这部小说中,艾丽丝充分体现了希望黑人妇女获得“生存完美”(Survival Whole)的女权主义思想。综上:艾丽丝·沃克继承和发展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优秀传统,吸取了现代美国小说创作的多种表现手法,使《紫色》集美国南方文学、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所长,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在艺术上有所创新。《紫色》这部小说处处充满寓意深刻的象征意象,通过对这些象征意象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每一处都折射着作者艾丽丝·沃克主张男女平等、实现女性生存完美的黑人女权主义思想内涵。对于这些饱含女性主义哲学思想的象征意象的解读,必将大大加深读者对这部小说的主题理解和对于黑人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认识。参考文献:〔1〕 Peter S�Prescott. A Long Road to Liberation 〔J〕�News Week, 1982, Vol� XCIX, No� 25�〔2〕〔英〕弗吉尼亚·沃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M〕�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美〕艾丽丝·沃克�紫色〔M〕�杨敬仁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6〕Gayle Greene & Coppelia Kahn. Changing Subjects: The Making of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M〕� London: Routlege, 1993�〔7〕王逢鑫�论色彩词〔J〕�北京大学学报·英语语言文学专刊,1991(2)�〔8〕Bettye J�Parker Smith. "Alice Walkerdanyinghaos women: In Search of some Peace of Mind" in Black Women Writers (1950-1980): A Critical Education, ed� 〔M〕�Mari Evans, Anchou Press/Doubledy, 1984�〔9〕Olga Kenyon. Writing Women: Contemporary Women Novelist〔M〕� London: Plato Press, 1991好难找啊,楼主是不是应该提高悬赏分呢,这么学术的问题。还有啊,紫色是不是要加书名号啊,明明是一本书么~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

各部分撰写内容

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

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紫色论文题目

论文的题目是一篇论文的灵魂,好的题目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一) 1. 从《在路上》看五六十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 2. 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3. 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4. 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5. 论《呼啸山庄》--原始古朴与文明理性的交错色彩 6.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手法的运用 7. 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8. 从《飘》看内战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9. 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人物的两面性 10.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11. 浅析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 12. 女性作家的共性 13. 《倾城之恋》与《飘》的女权意识比较研究 14. 《失乐园》 与《圣经》中撒旦形象的对比 15. 《老人与海》与《鲁宾逊漂流记》的比较研究 16. 哥特式风格在《弗兰克斯坦》中的体现 17. 浅议反讽手法在《蝇王》中的运用 18. 分析麦尔维尔《白鲸》中的象征主义 19. 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20. 《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二) 1. 从《简爱 》看早期女权主义的理想和追求 2. 十九世 纪英国小说家笔下的真、善、美 3. 英国十 八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自然观 4. Romanticism in Mark Twin's works 5. 批评方法之我见 段燕 6. 浅谈泰戈尔的生命 段燕 7. 浅谈《红字》中珠儿形象的作用 8. 论《 红字》中的道德主题 9. 论海丝特·白兰的性 格发展 10.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11. 论霍桑《红字》中“A”的象征意义 12. 象征意向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运用 13.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艺术特点 14. 伍尔夫创作中的女权主义立场 15.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思想 16. 伍尔夫女 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17. 流派研究 18. 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与英国浪漫主义 19. 超现实主义 20. 魔幻现实主义 21. Jane as a narrator and as a character 22. Character Analysis of Nancy, the “criminal” in Oliver Twist 23. Virginia Woolf and Modern Feminine Independence 24. An Analysis of Charles Dickens' Great Expectation 美国文学方向论文选题(三) 1、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2、生与死的抗争--《厄舍古厦的倒塌》主题解读 3、浅谈“欧·亨利式结尾”及其文学影响 4、从宗教角度解读简爱的多重性格 5、从女权主义角度剖析《小妇人》中的乔 6、 “英雄”的陨落--悲剧美学角度分析《老人与海》 7、 从《菊花》中看女主人公Elisa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8、奉献与宽容---浅析《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 9、 《格列佛游记》中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10、浅析《警察和赞美诗》的戏剧化特色 11、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论《动物庄园》中所表现的象征意义 12、论詹姆斯·乔伊斯《阿拉比》的精神顿悟 13、从后印象主义角度解读《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同体观 14、 从中西方道德观差异谈《伊利亚特》与《封神演义》人物品德 15、 韦伯《猫》中的女性主义 16、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心理冲突 17、浅析中西方喜剧文化---以《武林外传》和《老友记》为例 18、从女性主义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9、《瓦尔登湖》中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20、 从男性角色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猜你喜欢: 1. 英美文学方向毕业论文 2. 文化方向论文题目 3. 英美文学方向论文 4.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 5. 美国文化学术论文格式要求

提供一些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语言学研究英语在香港的传播英语在中国文化中的重生英语帝国:是现实还是神话二战后英语发展的非正式化趋势英语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英语中的女性歧视现象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和西方妇女的社会地位女性语言特点及其社会根源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浅析商务信函的文体特征源自英语的汉语表达为汉语和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一个社会语言学调查语音与语义---音义关系中的非任意性笑话致笑的原因论幽默的因素英语幽默中的语用学幽默的跨文化障碍分析拉丁文对英语词汇的深远影响英语发展史中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初探网络英语词汇和构词方式网络语言对日常语言的渗透英美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在词汇中的映射翻译研究浅谈中文标牌语的英译商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耶希斯图尔特的短篇小说《劈樱桃树》的翻译与评析意志的力量--短篇小说《无视失败》的翻译与评析英语谚语在口语中的运用及其翻译怎样翻译英语习语隐藏的主角们——《我们的生存之道》的翻译与评析短篇小说《我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翻译与评析跨文化在中菜西译的体现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论译者主观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科技英语中词汇翻译的技巧与策略英汉基本颜色词汇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浅谈机器翻译文化感知与文化翻译翻译中双关语的处理在新的语言中新生---翻译中的转类跨文化研究从“赵燕在美被打”事件看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中英科普文章对比研究教育使美国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比较犹太家庭与亚裔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从《成长的烦恼》看中美家庭教育模式之差异奥普拉和陈鲁豫的成功范例给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启示现代中西方家庭淡化的透视中英姓名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文化礼仪的异同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冲突与融合 —— 好莱坞与亚洲电影的互动跨文化在中菜西译的体现中西方商务礼仪的比较中美跨文化商业行为比较国际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冲突商务礼仪差异对中国涉外商务洽谈的影响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决策因素浅析礼貌原则的不同视觉中西方广告的差异中西方时间观差异对比中美婚姻观新视角中美性状比较从文化象征意义、宗教信仰及例行仪式看中西婚礼论中西方恐怖电影的差异论英国骑士精神与中国武侠主义中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英汉基本颜色词汇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中英色彩文化与语义对比的研究美国生活方式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影响及其原因论跨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从养生观看民族特性从电影角度看决策中的文化差异幽默的跨文化障碍分析美国文化霸权下的民族文化保护策略---法国叫板美国"文化帝国主义"从<围城>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从王家卫电影看中西方文化交融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作品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文化意识与跨国交流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兼论现代大学的起源从中美英语教学的差异谈如何改进中学英语教学英语教学研究浅谈语境引入在中国高校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意识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从多元智力原理分析中学生课堂英语学习策略的个体差异性交互式语言教学在乡村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关于多媒体课件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的思考构建课堂英语教学新模式——从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入手英语习语的理解和教学论外语习者与二语习者英语词汇扩大的途径教师在英语网络教学中的角色网络教育资源和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中介作用外教在当代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作用背景知识和听力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对农村中学生听力问题的分析和展望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和应用论记忆的联想策略少儿英语教育的问题及策略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第二语言从儿童学起的意义寓英语教学于游戏论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技能的提高词汇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一项基于实证的研究新加坡与中国在推广双语教学中具体措施的比较与分析英语演讲中的艺术与技巧大学英语写作的措辞缺陷及解决方案大学生英文作文中的中式英语现象从中美英语教学的差异谈如何改进中学英语教学“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意义英国儿童文学的特色与贡献文学研究从《飘》到《冷山》:看美国南北战争文学作品的变迁俄狄浦斯情节初探论《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的哥特情结评呼啸山庄中Katherine自我意识与传统道德间的冲突浅析艾略特诗歌的转变解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逃离“社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主题分析荒诞与理性 --- 论《第二十二条军规》宿命与现实——从《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从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看美国黑人现状从《隐身人》中看爵士乐在黑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脆弱的心灵,虚伪的面孔--简析《红字》中蒂姆斯韦尔的悲剧命运《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至等待解放或为解放而论狄金森诗歌独特优美的意境《Mrs Dalloway》看Virginia Woolf的意识流写作存在的代价---解读海明威作品中的女色意识海明威作品悲剧因素分析从《白象似的群山》谈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争平等意识从Sthphen Crane 看美国自然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论后现代主义中的女性主义—看美国影片《时时刻刻》从“指环王”到“龙与地下城”-奇幻作品所反映的欧洲中古文化浅论《远大前程》的理想主义倾向从“自愿贫穷”到“返朴归真”—重新发掘梭罗在瓦登湖的生活《一报还一报》——莎士比亚问题剧新解《伟大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安徒生童话故事对中国儿童的影响追求自由的灵魂遭到宗教的扼杀:裘德的悲剧从《飘》的人物分析看开拓不屈的美国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从雪莱的诗看英国浪漫主义福克纳献给艾米莉一朵什么玫瑰——谈威廉姆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文学叙事形式在侦探悬念片中的运用论《红字》中的性别错位从<围城>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作品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苔丝的悲剧和它的社会原因英国儿童文学的特色与贡献文化研究中东文化与其商业行为民族动物与民族精神一路上的疯狂——从《在路上》看“垮掉一代”的精神实质冲破枷锁,自由呼吸—从西方服饰演变看妇女解放运动从“指环王”到“龙与地下城”-奇幻作品所反映的欧洲中古文化殖民地时期英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欧洲人的城堡心结:通过对城堡文化的研究看欧洲社会的变迁和特点美国文化霸权下的民族文化保护策略---法国叫板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绝望的主妇》中的妇女形象分析——西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妥协与抗争对骑士文化的研究浅析哥特文化中的浪漫主义色彩英美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在词汇中的映射论地理、政治、宗教对文化的影响韩流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朋克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香水文化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紫色年华编辑

百度里搜索,天使领域,第一个论坛,浮云殿版块。注册下就能看见,是一个写手编辑聚集的私人向交流论坛,网络小说类杂志约稿,这里的信息最及时了,分类也清楚。最重要的,不会稿。 这里约稿很多,类型也多,粉红和蓝色都是比较有信誉的,如果编辑比较负责,友爱的,下面一定有回复的,你按照自己文章的类型风格参照约稿去看吧。稿费标准在标题上,你搜索紫色,就点进去看下编辑联系方式吧。我认识的紫色编辑没事就在群里对我们催稿- -真悲摧,你可以跟楼兰或者小c,我接触过,都不错,浮云紫色的编辑联系方式都有,包括他们家其他杂志《听风》什么的,很全了。至于为什么不直接贴联系方式,那是因为:1、投稿邮箱贴在百度的基本都是公共或者过期的,成熟的写手都知道,编辑的私人邮箱(回复快的)是不能乱透露出去的。2、风格和质量是很重要的,待遇再好,质量再高,风格不对,也是无奈。所以你还是自己小马过河比较好。

紫色年华签约作家彭湃作品有:长篇小说:《再见,彭湃》《空城少年》《我送你的年华还留着吗》《女孩不哭》青春三部曲:《当我们的青春渐渐苍老》《当我们的青春无处安放》 《当我们的青春渐行渐远》澎湃简介:彭湃,生日1989年3月10日,双鱼座。出生于湖南浏阳。《紫色年华》签约作者及编辑,超人气创作潮男,人气男模。作品简介:《再见,彭湃》如果有一天,你最好的兄弟跟你说“我喜欢你的女人”,你会怎么办?如果有一天,再见,彭湃你发现奋不顾身爱上的人,竟然有着最难启齿的秘密,你会怎么办?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人,他们出身豪门、家世优越却不那么快乐。彭湃和优纪松就是其中之一。彭湃忧郁沉默,纪松风流不羁,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彼此惺惺相惜,直到有天,一个叫安以陌的女人闯入他们的世界... ...正当关系微妙的三人身处情感漩涡不可收拾时,彭湃的青梅竹马,也是纪松同父异母的妹妹上官林暖回国了......当爱情和友情难以并蓄,该如何取舍? 当背叛和伤害突如其来,该如何遗忘?《空城少年》也许会遇见王子,也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你也许会爱上一朵玫瑰,也许它刺痛你的心扉……三分萌爱、二分甜爱、五分痛爱,忧郁少年的笔下,藏有一颗温暖的心。这个世界不完美,所以需要更多温暖童话来慰藉我们的心。湖南卫视制片人陈晓冬、腾讯读书主编沈笑《紫色年华》主编王小面、著名作者步非烟倾力推荐《我送你的年华还留着吗》此刻,气氛变得微妙而尴尬,大概谁都不曾想过故事会如此恶俗的上演。三个好兄弟爱上同一个女孩。至少,已有两个爱上。《女孩不哭》 你知道么? 露出悲伤表情的时候,脸部需要辛苦六十 女孩,不哭 条肌肉。而露出微笑表情的时候,脸部只会牵动十四条肌肉。 悲伤起来太累啦,不适合爱偷懒的你。 眼泪的重量只有克。 而微笑,却能抵抗所有悲伤。《当我们的青春渐渐苍老》 那时的天空很蓝,阳光很暖,樟树很大,糖果很甜 当我们的青春渐渐苍老 那时的河岸边,我们手拉手嬉戏,折小小的帆船和纸飞机 那时的爸爸喜欢窝在沙发上听收音机妈妈的煎蛋芳香四射 隔壁班的音乐老师温柔又年轻,同桌却还在流着清鼻涕 那时的友谊刻在我借你的橡皮上 而书本的理想,未来跟爱情,还躺在未苏醒的梦里。《当我们的青春无处安放》 青春这东西,我们总是嫌它不够好,又怕它走得太匆忙 当我们的青春无处安放 一笔道尽青春时光里的凛冽与喧嚣 青葱的恋人啊我无法忘怀 少年的梦想啊你去了哪里还有多少人,记得最初的坚持,和最差的自己

《我爱你是寂静的》规格:32开/256P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上市时间:2014年12月12日内容提要:“90后作家第一人”7号同学出道七年首本短篇集,独家爆光私人相片和各短篇背后故事。爱是寂静。深藏不露,只因入骨。我爱你,却开不了口让你知道。在我与你共同仰望的夜里,我欲诉成疾,却只能诉予星空。我爱你所产生的一切情绪,犹豫、忧郁、执著、绵长、深沉……我无法开口的,只要你抬头,就能看见。我爱你是寂静的,也许你不懂,我也不懂,却唯这浩瀚星空懂。这是7号同学出道七年的第一本短篇合集,里面收录了她最满意同时也是千万读者票选最高的短篇。短篇多以少男少女的青春成长故事为背景,残酷、隐忍、执著、孤单、悲凉、成长、坚强……这些关键词使这本书成了90后最具代表性的首本个人文集。每个人的青春都兵荒马乱过,迷途漫漫,情路茫茫,每个人都走得磕磕绊绊。自己是自己的问题,同时自己也是自己的答案,7号同学将大众的青春摊开在你面前,纸短情长,愿你可以懂,愿你可以思。编辑推荐:★★★★★这是万千读者等待了七年的合集,是所有年轻一代的现在与未来,是所有成年人看过都想停留的过去。如果你只看那种一拿起就放不下的书,如果你想要一本书来铭刻你的青春,那么,这本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我们终将独自长大》规格:小16开/240P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上市时间:2014年7月10日内容提要:这是7号同学的第4部小说,也是她迄今为止写得最耗心血的一部小说。本书以生活在博陵这个城市的少男少女的青春成长故事为背景,他们的生活背景大不相同,却因为契机成为朋友,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在浮沉人世里,勇敢地成长与追求,为变成更好的自己而努力。生活会在你摔倒了又爬起来的时候,在你独自沾沾自喜的时候,用更大的力量把你推倒,直到你练就铜皮铁骨,百毒不侵。——许宝榛没有谁一定要对你好,所以根本不用遗憾伤心难过。——许宝桐虽是跌跌撞撞,可最终还是要自己把路走完。有人扶你一把,有人背你一段,可最后,他们都会走,我也会走,可路,还很长。你要学会自己走完。——李缪缪你不要怕,什么时候都不要怕,因为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挡在你身前,你无需畏惧。——祝融为你撑伞的是我,借你肩膀的是我,伴你长夜痛哭的是我,可你爱的不是我。——易扬编辑推荐:★★★★★成长路上,我们跌跌撞撞一路摸索,勇敢、信任、努力、热爱、友情、亲情、爱情……我们一点点收集可以走完这条路的通关密码,这本书就是在教我们怎么收集它们,并用怎样的力道握住它们最合适,不要太紧让它们被禁锢,不要太松让它们被遗落。愿你我都能学会在任何时刻独自长大,迎风破浪,勇往直前。泪会风干,伤会结痂。路很长,不要怕,我们终将独自长大。书评:作为广大读者期盼已久的青春成长小说,《我们终将独自长大》势必要掀起新一轮青春与成长的话题。——当当网这本书三易其稿,让读者一等再等,但看到书后,他们会觉得这是值得的。——紫色网在7号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支离破碎却又伤得异常妩媚的青春。对于90后的青春,她的理解是深刻而凄美的。 ——紫微青春馆签约作家 彭湃我曾看过一句话,原谅我在你难过时不能陪在你身边,因为我也在独自闯过黑暗。当时觉得很感同身受,而看过这本书以后,我想在后面加上一句:但我相信,我们终会变成更好的自己去拥抱对方。——《竹马钢琴师》、《我在你的世界,下落不明》作者木子喵喵7号在现实生活中是个谐星,在写作时完全是另一个状态,这本书掏心掏肺,诚意十足。——《不配》、《九国夜雪》作者水阡墨一直很崇拜码字机7号,听说这本书她大改了三遍,日夜雕琢,如此千锤百炼,绝对值得一读。——《如若有你,一世欢喜》作者锦竹刘亮程说:“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但如果,心中有爱、有理想、有力量的话,我们就不是孤独的。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正是如此。——《紫色年华》主编乔治娅《听说我们不曾落泪》作者:7号同学规格:小16开/240P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ISBN:978-7-5438-8378-9上市时间:2012年6月10日 鼎力推荐90后一代是值得看好的一代 ,7号同学是值得看好的90后作家,《听说我们不曾落泪》让我看到了90后作家的潜力!——新浪网博客副主编:刘琪鹏7号同学是一个我非常看好的90后作家,从她的第一本图书《全世界陪我终结》到现在这本《听说我们不曾落泪》我都一直有关注,并希望有一天能把她创作的故事搬上荧幕。——湖南卫视制片人:陈晓冬7号同学让我们听到了另外一种声音,看到了另外一种状况,正在成长之中的90一代真正的样子。《听说我们不曾落泪》这本书证实了一件事情,7号同学是90后青春文学的一根标杆。——潇湘晨报报纸有责任报道一切新闻,追求新闻的终极价值和普世价值,《听说我们不曾落泪》的价值体现在对90一代的深刻剖析上。——《新京报》90后终于来了,7号同学就是这个代表。——长江商报这应该是最重头的青春图书了,我们很看好。——长沙叶洋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叶国军这本书一直有很多人来问几时出版。——贵阳龙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总经理:龙德轩《听说我们不曾落泪》终于要上市了,因为很多读者来问,我记住了这本书。—— 重庆玻璃书店 总经理:符必全 内容简介十三岁那年,亲情的背叛让她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几年之后,当谈夏昕踏入大学校门,与父亲当年的外遇对象狭路相逢……学校BBS上的一个帖子将绝望而残酷的秘密揭开,天空开始倾倒污秽,整个世界陷入黑暗颓败,亲密舍友之间隐埋的背叛与冲突决然爆发……而此间盛放的神秘少年傅亚斯,光芒如焰气质如墨。却不知青春之城兵荒马乱,黑色星空下掩映白色谎言,他的爱只是暗夜盛放的烟火,繁盛而苍凉。少女孤傲清冷的外表掩藏着夸父逐日般的惨烈与决绝,脸上的泪痕让青春蜿蜒成伤。青春敌不过现实,成长如镰割掉时光的荒芜和痛楚,那一场凛冽的爱能否越过换日线,在同一天抵达?“傅亚斯,你是世间最美的琉璃镶嵌在我的眸子里。我从不曾落泪,以为你能在我的眼里永远闪耀。”只有青空知道,我曾为你落泪过……你是我眼泪——评《听说我们不曾落泪》一看这个题目就有种悲伤的情绪油然而生,哈哈。不过看完连载1,没什么太大的感觉。毕竟故事还没有真正开始吧,只是人物接二连三的出场了而已,而真正重要的角色出来没有呢?不知道……第一回隐藏了许多信息——犹如地雷,埋伏着,等待爆炸——夏昕和父亲之间的矛盾和摩擦、夏昕和张诗诗之间的争吵和斗争、夏昕和彭西南之间的暧昧关系、周舟和陈川之间的你追我赶以及故事最后出现的傅亚斯。其实当初我也是投的这个名字,《听说我们不曾落泪》其实很有泪点,故作坚强暗自神伤什么的最折磨人。夏昕的性格的确如文中她父亲所说:乖张。而且还小叛逆、小任性,但她还是很善良的。一谈到夏昕,我就会想到彭西南,这个从小就陪伴她的算是青梅竹马的男生,任谁都看得出他的心声。这个阶段这个状态暧昧不清。听说爱情最美的时候就是暧昧不清的时候,但又极度让人受尽委屈。在靠近心的过程中逐渐累计着伤痕和心结,以至走向最后的毁灭,很可怕。彭西南是个温柔的男生,所以就注定男2号的身份了吧?是个让人感动和心疼的男生,他要陪夏昕走过漫长旅程,悉心的呵护和关怀是习惯、是心意,却走不进夏昕心底?一个宿舍总会有那么一个傲慢的人物存在,季柯然就是。不过很多关键时刻却也是这种傲慢、凶狠(……)的人发挥着很大程度上的作用,我是这样的预感。再说周舟,已经成为了夏昕的闺蜜,艰难辛酸时刻就依赖她吧夏昕,要好好珍惜这个朋友,尽管今后的人生会遭遇许多变化和事故,希望你能加油。最后我想说说这个题目,《听说我们不曾落泪》,我想:正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痛苦纠结挣扎才越发坚强到不会轻易落下眼泪,还是已经被生命的种种挫折击败得难以言表,甚至连眼泪也不能诉说什么了。可我衷心的希望是前者,希望我们的青春永远在那、在回忆里,想起来是幸运,能笑起来。在悲伤之后,就拥有快乐眼泪。《听说我们不曾落泪》已上市,有兴趣在当当网等网站或各地报刊亭均有销售。书名:《听说我们不曾落泪 Ⅱ》出 版 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4-20版次:1ISBN: 978-7-5438-9272-9内容简介曾今的少年已经远去,而谈夏昕也终于在自己的努力下转正成功。初出社会的她与李维克保持恋人关系。依旧和周舟是往日的好友。但颜梦的出现把傅亚斯再次带进谈夏昕的生活,并让谈夏昕为成为地下赛车手傅亚斯感到担忧。而此时的周舟也与陆放彻底闹翻。夏昕打电话给出差在外的李维克,却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李维克出差归来,对于那个女人的解释是他的姐姐。但这个名叫宫雪与李维克异父异母的姐姐,真的是清白的么?周舟和陆放的关系究竟会如何发展?谈夏昕和傅亚斯还有没有在一起的可能??首部长篇基本信息《紫色年华》三周年巅峰荣誉之作百万读者票选实力冠军 《紫色年华》最受读者欢迎当家花旦90后首席作家7号同学年少成名后矜持三年,潜心雕磨雪月花时的青春小说最痛音。用文字影像公映爱情里的清澈与肮脏。即使全世界终结,还是要和你一起爱下去!《湖南卫视》制片人陈晓冬看完本书后说道,这本小说,我想把它拍成电影!新浪读书、新浪微博、腾迅读书、搜狐读书、网易读书、《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新民晚报》、《潇湘晨报》、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给力推荐! 图书信息书名:《全世界陪我终结》作者:7号同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4-1页数:233开本:16开定价:22元 内容简介爱到世界末日,爱到地球毁灭,爱是暗黑的秘密,爱也是我们最大的权利!当全世界终结,还有谁会在你身边? 图书目录楔子·迷雾森林第一章绿光沿袭第二章路过空城第三章光芒如你第四章风眼乐园第五章橙色月光第六章午夜星光第七章彩虹天堂第八章风声晚凉第九章须弥乐章第十章蜉蝣星球第十一章画地为牢第十二章虚妄岛屿第十三章迷途忘返第十四章陪我终结 《每个杨桃都是璀璨的星星》《风眼乐园》《与你有关的豌豆记忆》《谁曾与你千杯不醉》《波子汽水灌不满年少的心》《陪你放晴的匿名时光》《糖果先生的理想国》《普罗旺斯最终章》《你不知道我有多固执》《在动物园谈恋爱才是正经事》《我们在哪颗星上遇见过》《金鱼刺青》《我环游商场,你流连花店》《给我一个勇敢的台阶让我可以推倒你》《他去听你演唱会》《你流连过的公园已拆迁》《你说看完烟火再回去》《每个女孩都会路过长发飘飘的年纪》《微光与星星的际会》《我的心事请你全遗忘》《他辜负了你,你辜负了爱情》《猛虎不知蔷薇心事》《谁曾路过我汹涌的岁月》《逼得宠物太紧》《整个宇宙的星光都陨落》《艾米丽不怕与全世界为敌》《你不必费心记得我》《风眼乐园》《致7号窗口的女生》《人人都说我爱你》《反正最后每个人都孤独》《不要告诉他》《如果你爱我,你不会离开这里》《马利与我》《不要相信她》《我知道我们不会有结果》《星期六晚上你会带我去哪里》《暖暖》《那一件被你丢弃在风中的七号球衫》《离家出走,切勿晚归》《我们爱过的十年》《总有一首歌来打发青春》《悲伤的采购》《爱还在半路,明天再说》《只怪当初爱得那么深》《圣诞节到底下不下雪》《你知道还有孤独症的存在吗》《你信安徒生还是叶念琛》《是谁杀死了那头大象》《可是啊,亲爱的A同学》《西蒙的假牙掉了》《我所在的城市有蔚蓝的海》《李缪缪站在大礼堂的舞台上》《鹿鸣曾经深爱过》《大爬梯之后还有孤独》《每个爱人都要勇敢》《暮色等不到老去堪培拉》《西蒙假装没有听见海的哭泣》《世界上的最后一个你》《白雪似少年不朽》《他曾慌乱过我的梦境》《爱人,我要和你谈一谈》《谁能带我去远方》《Hey,幸福藏在勇气果子里》《欠一个勇敢》《悲伤假期》《爱人心中有把刀》《如果磁带知道》《失恋就去剪个头发吧》《时间太瘦,指缝太宽》《你的时光有我的模样》《寂寞黄昏还有夜色》《我们变得刚刚好》《爱丽丝躲在梧桐树下哭了》《春天里的炸酱面哭了》《你信安徒生还是叶念琛》《恋人中的女生都爱煲鱼汤》《致喵鸣》《西蒙的假牙掉了》《西蒙假装没有听见海的哭泣》《悲伤假期》《小孤独》《谁能带我去远方》《纸飞机没有告诉你》《世界上的最后一个你》《爱人心中有把刀》《地球都忘记了,我还记得你》《拔掉象牙来吻你》《爱杀猫》《青春大暴走》《这个宇宙的最小一颗行星》《每个路人熄灭一盏灯》《从前,有一只麻瓜》《对他说》《我在时光尽头等你》《爱你是青春最华丽的冒险 》《时光该很好,你若尚在场》《深夜最怕听情歌》《世界上的另一个我》《明月照不到英雄归路》《总有一部电影不悲伤》《所有的深爱都是谎言》《你都如何回忆我》《时间煮雨我煲鱼》《房客》《恋人与鲸,延误未归》《你和深夏永不老去》《大风呼啸你微醺》《怪胎》《请你大声打断我》《夏姐》《长颈鹿先生》《深夜地铁无人等你》《你尽有苍绿》《我想你爱我》《等你在雨中,我却睡着了》《深夜星光不打烊》

中文名:彭湃生日:3月9日 星座:双鱼座 血型:A型 暱称:湃儿、小离、彭湃湃、大树 出生地:湖南-浏阳 居住地:湖南-长沙 职业:《紫色年华》超人气创作潮男+人气男模+签约写手及编辑 粉丝名称:苹果湃 个人习惯:从不抽烟、偶尔喝酒、经常失眠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