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焦虑短片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07 02:25:16

焦虑短片论文研究

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整理的学前教育论文范文: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对策,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文题目:

浅析幼儿园新生入园焦虑的成因及消除对策

摘要: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新入园小班幼儿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在幼儿园当中,幼儿需要接触到新的环境、新的人群,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开始体验初次与父母分离所带来的情绪上的变化以及内心的痛苦,且这种焦虑程度一旦过高,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此次研究当中笔者对幼儿入园与家长分离时的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以及幼儿分离焦虑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同时研究了家长及教师常用的缓解策略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更加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成因;消除对策

每年的9月份都是幼儿园新生入学的时候,原本在父母怀中或者是被父母牵着笑嘻嘻的小朋友在被送进幼儿园之后情绪就开始不对了,开始又哭又闹,牵着父母的手不愿让父母离开。这些孩子刚进入幼儿园时情绪极不稳定,又哭又闹,不愿与人交流,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出现睡眠不安、食欲不振,甚至绝食的表现。这种幼儿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所导致的幼儿的生理及心理上的非正常反应,我们称之为幼儿入园焦虑。

一、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

从导致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方面分析,主要是幼儿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幼儿都是在父母以及家人的关怀、呵护下成长的,当突然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环境,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谁都不会受到特别的优待。孩子从家庭中受独特对待的环境到幼儿园这样一个既陌生又享受不到优待的环境当中肯定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的时候如果总是摆出一种很严肃的表情,这无疑会加剧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因此,我们不仅要提供物质以及安全方面的保证给幼儿,更要尊重幼儿的自由以及情感需要,让他们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大环境中体会到家的温暖,从而缓解他们的不适感。

二、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特征

(一)幼儿与家长分离时容易大发脾气或者哭闹

幼儿年龄小,心理及生理上都不成熟,所以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如果硬是强迫孩子和家长分离,孩子一般会释放自己的情绪。如果幼儿的一系列表达自己强烈感情的行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就会慢慢接受必须要呆在幼儿园的这一客观事实,幼儿开始变得焦虑和不安。

(二)幼儿比平时更容易紧张、着急,会多汗、尿裤子

幼儿产生了入园焦虑后,常常会出现出汗、尿床或者尿裤子的行为。幼儿的尿床、尿裤子、吮手指、怕黑、难以入眠等种种反应都是幼儿与家长分离后入园焦虑的外在表现,但这些表现只是个别幼儿的个人表现,不能代表全部。

三、对幼儿入园焦虑进行研究及干预缓解的重要性

学龄前儿童阶段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入园焦虑知识了解后才能正确地引导和培育孩子,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幼儿期又称学前期,是指人在3~6岁的时期,脑重量不断增加,大脑皮质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随着身体的发育,幼儿的动作技能也在同步发展,为其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在孩子进入幼儿园的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必须要正确了解并积极干预幼儿入园焦虑,让每一位入园的孩子都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在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当中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幼儿入园焦虑的解决措施

(一)目前常用的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意见

1.家长方面。有的家长对待不愿入园的幼儿采取强迫分离的做法。这种做法只会加剧幼儿对幼儿园的反感,幼儿焦虑的情况也会越来越严重。因而,家长要在幼儿入园之前就帮助幼儿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多说一些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让幼儿在心中对幼儿园有一个良好的初步印象,然后让幼儿在日后的接触中慢慢接受幼儿园。同时,不可否认,很多家长也和幼儿一样不愿意与自己的孩子分离,舍不得孩子,怕孩子在幼儿园受欺负,所以在孩子表现出入园焦虑时就索性直接带孩子回家,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都要从家庭生活迈入社会生活,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这种直接将幼儿带回家中的做法无法从根源上解决此问题。对于家长直接将孩子带回家的现象,家长必须要从自身出发,客服自身的焦虑,予以更多的信任给幼儿园,把孩子放心地交给教师。

对于依恋父母,不相信其他人的幼儿,家长不仅要给予孩子安慰,还要指引幼儿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与他人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参与集体生活的兴趣。

2.教师方面。幼儿教师对于有入园焦虑的幼儿有时会采取漠视淡化的方式来对待。漠视淡化的方式反而在无形中助长了幼儿的焦虑情绪。幼儿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如果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就会在幼儿的心中产生很大的阴影,幼儿入园分离焦虑亦是如此,漠视淡化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增加幼儿的焦躁情绪。因此针对大声哭的幼儿,教师应该做到及时的关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可以和幼儿进行游戏互动,让幼儿进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去,这样幼儿焦虑心理也就得到了相应的缓解。

对幼儿的某种行为的不理睬也就意味着对幼儿的不关注。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对某种不良的行为不加以制止或者纠正,其实就是对这种行为的一种默认,那么这种行为就极有可能再次发生。幼儿在独自游戏时,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指导或者干涉,幼儿的此种行为就会越来越严重,不被关注的幼儿会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一个人玩耍,一个人喝水,一个人上厕所。笔者认为如果放任幼儿的此种行为长期下去,其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内向,会变得越来越不善与人交流沟通。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很融洽、很享受集体生活时,他还是自己一个人,当有一天在他意识到自己没有朋友的时候会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焦虑情绪会恶化。因而幼儿教师要对单独游戏的孩子予以更多的关怀和注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二)策略建议

1.教师做好入园前家访。教师到幼儿家进行第一次家访时,要注意衣着的得体,语气要和蔼,态度要亲切,要认真倾听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生活习惯以及脾气禀性的介绍,并提醒家长做好幼儿入园的相关准备工作,例如准备替换的衣服、喜爱的玩具等,并对按时幼儿日产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予以记录,认真考虑每个孩子的不同需求。为了幼教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学会聆听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想法,细心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具备责任感和义务感,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放心,缓解家长心中的焦虑。同时也要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熟悉教师,增强孩子对教师的信任。

2.参与亲子活动,减少陌生感。鼓励家长陪同幼儿一起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在亲子活动的过程当中,幼儿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幼儿园,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体会集体生活的乐趣,例如教师为幼儿安排了宝宝点名时间、幼儿自我介绍后,“找朋友”的音乐响起,家长和孩子手拉着手去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体验交往的快乐。孩子在幼儿园愉悦的学习生活氛围当中慢慢也会开始接受幼儿园。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为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充分准备,对于缓解幼儿对陌生环境的焦虑情绪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家长的陪伴,更让孩子能够在平缓的氛围中度过幼儿园的生活。

3.家长和幼儿园相互配合。不只是孩子会有入园焦虑,很多家长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焦虑。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无法适应幼儿园这一陌生的新环境,担心孩子能否在陌生的新环境当中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家长在送孩子来到幼儿园门口时,对孩子依依不舍、牵肠挂肚,常常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跑到幼儿园来探望孩子。家长的焦虑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甚至可能加重孩子的入园焦虑,从而导致孩子无法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无法正常融入到集体的生活当中。因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家长对孩子入园的焦虑心理,也是缓解幼儿焦虑症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4.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在开学初的一周采取多样的方式来教学,例如用颜色鲜艳、新颖的玩具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组织丰富有趣的户外活动,帮助幼儿结交新朋友,采用正面鼓励以及侧面引导的方法,让幼儿充分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为幼儿创建一种安全、温暖的氛围,从而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

5.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幼儿园每年的新生中都会有几位特殊的孩子,其入园焦虑情况可能比其他孩子更为严重,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就要特殊问题特殊处理。例如开辟专门的活动室稳定他们的情绪;为拒绝进食的孩子提供造型可爱多样的小点心,向家长了解其饮食偏好;等等。在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后充分了解这些孩子的情况,然后制订特别的方案来对待。

五、结论

新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儿童的成长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孩子关键的幼儿期,不仅要塑造孩子健康的体魄,培养孩子的聪明智慧,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还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品质以及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让孩子能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对幼儿入园焦虑的情况予以注重并采取措施予以缓解,让新入园的孩子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汤燕辉。幼儿入园焦虑个案研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9,(12):23-24.

[3]史金娥。在“互动”中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J].考试周刊,2007,(19):104.

[4]何海英。创设家庭式环境———环境新生入园焦虑有效途径[J].幼儿教育,2005,(9):44-45.

摘要:在基础教育中,幼儿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主体性而言,幼儿教育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阶段,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基于此文章针对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主体性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理念;幼儿教育;应用分析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对传统的教育已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使得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化受到了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要做好教育的改革与研究工作,同时还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上出发,做好主体性教育。

一、主体性教育

对于主体性教育来说,就是要坚持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出发,保证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同时还要求教师为学生创建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启发与引导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在主体性教育的影响下,还可以塑造好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学习与发展。但是还应明确的是,主体性教育要求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接受教育的人为主体,同时还要尊重与承认其主体地位[1]。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创新,同时也要顺应培养人的教育规律,以此来满足社会的价值取向。从静态的层面上来说,开展主体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教育的目标;从动态的层面上来说,则是一种相对特殊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着属于自身的理念,注重帮助学生生成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在幼儿教育中,由于幼儿存在着一定的向师性,因此,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主体性学习形式,培养好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二、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主体性教育理念的措施

(一)保证教学形式的主体性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受到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其认知能力与目的性行为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开展主体性教学形式的过程中,就要做好引导工作。

1.创建出游戏教学情境

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要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的学习特点等方面出发,帮助幼儿积累经验,以此来引导幼儿在生活与活动中主动地去接受学习。所以,想要促进幼儿实现主动学习,就要掌握好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学习上的优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掌握好幼儿的学习特点,这样才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疲劳等现象,所以也就使得其认知过程存在着随意性等特点。因此,教师就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教学,通过游戏的影响,有效吸引幼儿的目光,帮助幼儿完善知识结构,让幼儿成为学习中的主人[2]。

2.开展模仿练习

对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模仿的阶段,且存在着好奇心与可塑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模仿来增强其感性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好可以让幼儿进行模仿的对象,同时还要不断地观察幼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对一些存在模仿不良行为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进行教育,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帮助幼儿生成主体性

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幼儿存在着一定的个别性与特殊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深入掌握好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好指导工作,帮助幼儿实现主体性的生成。

1.挖掘出幼儿潜在的素质

教师在开展主体性教育的过程中,要为幼儿创建出适宜的条件,以此来促进幼儿潜能的发展,同时还要确保教育的意义,健全幼儿主体性。教师要坚持从幼儿的实际发展出发,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保证幼儿发展的有效性。

2.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好幼儿的个性。一方面,教师要具备一颗包容心,冲破传统意识上的影响,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幼儿在实际教学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如幼儿在选择玩具的`过程中存在着倾向性的选择,所以教师就要做好研究与分析工作,培养好幼儿的个性[3]。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坚持以幼儿的发展为基础,分析好现阶段中幼儿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正确地引导幼儿,为幼儿创建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影响幼儿,促进幼儿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庄清珠.主体性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安顺学院学报,2009,11(5):45-47.

[2]雷红云.对幼儿主体性教育的若干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5):14-15.

[3]李瑞瑾.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幼儿主体性发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138-139.

摘要:本文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对幼儿的教育也愈来愈早。幼儿教育是人一生中所接受的第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游戏,形成了游戏教学的模式。根据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游戏教学模式对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游戏教学概述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游戏为依托,将要教授的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幼儿主动学习,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相应的知识。游戏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体验性、自主性等特点,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自由发挥,进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游戏教学的特点

1.游戏教学的体验性

游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体验性,只要幼儿进入到游戏中,就会在特定的游戏氛围中获得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丢手绢”活动中,坐着的幼儿会对小伙伴手中的手绢有盼望的心理,而拿有手绢的幼儿则有担心被追上的紧张以及想将手绢给其他同伴的激动心情。这些思想活动都是幼儿在游戏中自己体验到的,教师只需从旁引导,幼儿就会懂得。

2.游戏教学的自主性

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游戏的选取者,幼儿才是游戏的主导者。在游戏开始前,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伙伴、游戏场景和游戏材料。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与同伴进行协商,只要达成共识,幼儿就可以改变原有的游戏状态,根据自己的兴趣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游戏对于儿童的无限包容性,在游戏教学中以自主性的方式体现,这也是游戏教学的特点。

3.游戏教学的虚幻性

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内容虽是依托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但是又有超脱于现实生活的一面,即虚幻性。例如,角色扮演游戏,游戏的基础在于幼儿假装自己的身份是某一个角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所扮演的角色新的特色。游戏教学的虚幻性充分满足了幼儿的想象力,并可以将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常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

三、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独特的价值,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价值的分析可以对今后的幼儿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经验方面的支撑。

1.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幼儿阶段孩子的特点是年龄小、好动,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游戏教学则是根据幼儿以上三个特点定制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穿插其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学习。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长。另外,游戏教学的场地可以设在室内,也可以设在户外,以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效率较高。

2.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对于游戏的热衷确保了他们的参与度。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适当的奔跑、跳跃等可以增强幼儿对自身肢体协调性的控制。另外,在户外阳光下进行游戏,也增强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的体质也得到了明显地改善。游戏教学模式以游戏为出发点,幼儿在游戏中会主动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谈,也学会了倾听,培养了幼儿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3.游戏教学可以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

在幼儿阶段,幼儿除了学习常识性知识,更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让幼儿主动开口是提升其能力的重点及难点。游戏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扮演角色时,幼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该角色的语言特点进行模仿,可了解到接人待物的相关知识。因此,游戏教学有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的作用。

四、结语

幼儿教育作为系统教育的起点,其教学模式的选取是否符合幼儿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等作用,值得在幼儿教育中作为重点教学模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陶云娣.论幼儿教育中的民间游戏教学创新的基本经验——小班民间游戏《小兔和狼》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6):118-119.

[2]陈艳红,刘红,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模式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118-119.

[3]乐元芬,试述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88-89,93.

[4]蔡清吉,张传堂.回归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0):136-138.

海南   刘丽芳 摘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 高三学生考试焦虑问题普遍存在。帮助、引导学生走出考试焦虑,不如教会他们一些去焦的策略方法。于是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一些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适的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如运动清空法、弹性目标法、深呼吸法、改变消极对话法等,以帮助学生能够及时自助,以自信、阳光的心态健康有力成长。 关键词:考试焦虑;自我调适;策略方法 在做课题《助力完美型高三学生走出考试焦虑策略研究》过程中,发现考试焦虑问题在高三普遍存在。师生忙于高考备考,关注分数和名次,焦虑问题不达到一定程度很难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学生自身又缺乏简单、实用的的去焦方法,这样不仅影响学习成绩,更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结合教育实践、课题研究和学生的内在需求,探索总结出一些适合高中生自我去焦的具体、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希望能对高中生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 对考试焦虑的一般认识 考试焦虑 是人由于面临考试而产生的以对考试成败的担忧和情绪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反应状态。在生理方面表现为:心跳加快、皮肤冒汗、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睡眠失常、大小便增加、坐立不安、呼吸加快加深、血压升高等。在精神方面表现为:忧虑、紧张、不安、失望、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甚至大脑一片空白等。 考试焦虑存在于考试前、考试中和考试后。有的同学是在某一阶段存在考试焦虑,如考试前先预设自己失败、提前担心,但开始考试后恢复正常,有的是在考试中紧张得头脑一片空白,无法集中精力思考和答题,有的是在考试后;而有的同学考试焦虑比较严重,对考试失败的担忧和紧张贯穿考试的始终。 有焦虑感,是不是就是坏事?无焦虑感,是不是就是好事?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是什么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不够、懈怠无聊和焦虑过高、压力超载,学习成绩都不好。适度焦虑,可以提高平时的学习动机和效率,也有助于考试时的临场发挥;过度焦虑,会分散注意力,妨碍正常水平的发挥,长时间的过度焦虑还会危害心理与生理健康。所以,我们这里所谈的考试焦虑,是指非适度焦虑。 二、高中生平时考试焦虑自我调适的策略方法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高中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掌握一定的自我调适策略方法,平日认真体味、不断实践、多加练习,可以起到自助作用,使自己有能力恢复元气。 1. 运动清空法 读书和运动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两翼。被考试焦虑困扰的学生,往往忽视运动的作用。运动,是自己与身心独处、静静对话的过程。运动中,感受着身体一点一滴的变化,消极情绪、精神垃圾随着汗水排出体外,分解出更多的多巴胺、让人逐步兴奋和快乐。运动使压力得到缓解,心情逐步放松,而且坚持运动能够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勇于挑战的必备要素。运动,让人有力量。 建议高三学生慢跑。一是慢跑不同于奔跑,不求速度,只需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体味自己身体的感受和变化,更适合找到自己;二是运动成本低。每天只需要15-20分钟就可以,像游泳来回换衣服会需要较长时间;打篮球、踢足球等容易受伤,高三伤不起;需与他人配合才能开展的运动项目,不能让自己真正静下来。每天,需要有段时间独处,而慢跑是不错的选择。 2. 弹性目标法 自我期望值过高是造成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目标过高,压力增大,大脑释放出抵触情绪,畏难、焦虑随之沓来。平时学习时,要把目标分解为有梯度、有层次的弹性目标。心中理想的大学好比一座金字塔,设定目标时要列清:哪所大学是金字塔的塔尖,这是自己最希望上的;哪所大学位于塔尖之下,是自己蹦一蹦能够摸到的学府;哪所大学和自己目前的水平相当,正常发挥可以考上;哪所大学是保底的,万一自己考试期间感冒发烧等意外状况发生,考上它也能接受。 弹性目标,既有奋斗的梯度,又为自己提供多种选择,而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把“我必须考上某所大学”改为“我希望考上某所大学”,尽管只有“一词”之差,但对人的心理调适效果差异巨大。设置弹性目标后,在每日备考学习中,再把目标分解、转化为微目标,任务量不贪多也不太少,适度最好。每天都能完成计划和目标,会让自己找到信心和快乐。学习稳步推进,知识储备扎实,会大大降低焦虑感。 3. 焦点解决法 当出现考试焦虑状态时,认知不如行动有力。从认知角度寻找答案,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怎么这么焦虑、为什么我会失眠、我为何这么努力学习却没有进步、为何我会如此痛苦等等,与其陷在这样的痛苦问答中,不如找出自己当前最需要且能解决的问题直接做。如同学中比较常见的焦虑是各科都想考出好成绩,但无法做到齐头并进,这科成绩提高了、可能其他科成绩就会下降。采用焦点解决法,一科一科攻破,不看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要最终的结局。 焦点解决法,遵循矛盾规律,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能够让人看到做事的积极效果,增强人的成就感。这种方法对完美型性格的学生尤其适用,因为完美型的弱点之一是“多愁善感”、思虑过多,而焦点解决法是淡化个人感受和内心动力,靠意志力策略采取实际行动,在行动中取得成效,树立起自信。 4. 理性看待他人法 出现考试焦虑的学生往往比较心偏重。有研究表明,在各种关系中,高中生最在意的是同伴关系,考试失败,他们在乎同伴的看法和眼光。在高考省内竞争的环境下,对于同伴之间的关系,很多学生更侧重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同学是什么?同学是宝贵的资源,如果把同学间的竞争意识转化为合作资源意识,大家能合作共赢、持续发展。 建议大家在平日学习时,一方面是要多关注自己,少关注他人,自己的节奏是最舒服的。欣赏他人的优点,不嘲笑他人的不足。你有你的特点,我有我的打法。另一方面是对他人没有对立意识,你们之间不是零和博弈。平和、友好、包容的心态,利于自己人际和谐、快乐学习。 5. 唱歌赋能法 绝大多数学生爱唱歌,唱歌要有选择性。唱积极向上的歌曲,有利于放松心情,调动情绪,按下快乐心情的启动键。唱歌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排掉负面、消极等精神垃圾,不断进行心理自我调适,缓解压力,让自己轻松地工作和生活。高中生尽量有意识躲开那些让人颓废的靡靡之音,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 建议大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且励志的歌曲,如杨培安的《我相信》、张杰的《逆战》等,学习学累了、烦躁了或自我怀疑了等,就找个空地或在心里大声唱,每天都给自己打气加油,不断赋能。唱歌且只唱这首歌,让这首歌变成自己心灵的熨斗,不断自我赋能,而不是自我攻击。 6. 一“写”千里法 高中生心理具有隐蔽性,不是什么话都爱倾诉,对父母、对老师更是如此。建议大家学用一“写”千里法,把不愉快的、拧巴的、消极的想法,一气呵成写在纸上,用力飞快写。写完之后觉得累但畅快淋漓,然后撕掉、扔掉,让它灰飞烟灭。温馨提示:不要揉做纸团扔掉,容易被他人看到或捡到,给自己添心理负担。最好撕碎,顺着下水道冲走。 三、高中生考试中焦虑自我调适的策略方法 当学生走入考场,除了他自己没有谁能帮到她。面临大考,脸红、心跳、紧张、喘气有些急促等都是正常的反应,有些学生反应程度比较大,甚至出现晕眩、空白等症状。这时需要借助一定的自我调适方法,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1. 深呼吸法 有人也叫腹式呼吸。具体做法是:深深吸一气,达到自己的极限,然后慢慢呼气,呼出时最好伴有声音,有一种卸下、清空的感觉。这样反复做四五遍,能很好地降低焦虑水平。如果想在考场中应用自如,建议学生平日里每天都要练习四五遍,掌握要领、尝到甜头,真正高考考场会发挥大用。2. 冥想法 学生冥想的场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熟悉的,例如想象自己来到海边,面朝大海,伸展双臂,轻闭双眼。耳边海浪轻轻拍打海岸,海风轻拂你的脸,自己整个人沐浴在和煦的阳光里,温暖、柔软、开阔、宽广。这种感觉好舒服、好轻松啊。也可以想象自己深嗅一朵娇艳欲滴的玫瑰等场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场景进行冥想,这是一个放松、舒缓、减轻压力和焦虑的过程,在想象中由紧绷转为放松。 3. 肌肉放松法 当觉得自己紧张焦虑情况较严重时,可以考虑采用肌肉放松法。具体做法是:想象自己用一只手攥槟榔类的东西,集中全身力气使劲攥,使劲、使劲、再使劲,好像都攥出了水。觉得自己用尽全力,然后慢慢张开手,手的张力尽可能达到能做的极致,这样使肌肉很好地放松。建议大家想象手中攥着的那个东西的大小,要与手的大小相匹配且坚硬。 4. 改变消极对话法 在考场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同自己进行积极对话,改变消极对话的方式。比如,当你拿到考试题,第一题你就不会的时候,你在心里说什么?如果你说“完了,理想大学泡汤了”,建议转消极变积极,把这句话改为“我遇到了难题,我可以先做下一题”;如果你说“他们都会,就我不会,肯定只有我不行”,建议转移注意力,改为“我遇到了难题,做个深呼吸”;如果你说“我白努力了,我是个失败者”,建议你把只关注自己的失败和遗憾,改为多关注自己做得好的方面,把前句对话方式改为“我今天考试有些焦虑,但是我依然完成了考试,我坚持下来了,没有当逃兵。” 同样的人,同样的题,对话方式不同对考试结果影响很大。改变消极的对话方式,运用积极思维,在遇到困难时不断自我赋能,给自己打气加油。 上述考试焦虑自我调适的策略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单独起作用,往往是几种方法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它们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检验,应用效果相对较好。教会学生一些应对考试焦虑的自我调适方法,引导学生对自己多些了解、多些关爱、多些智慧,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1][美]弗洛伦斯·妮蒂雅,性格解析[M] .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 [2] [ 美]本·伯恩斯坦,战胜考试焦虑[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3][美]斯蒂芬·盖斯,微习惯[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老年焦虑症研究论文

1、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症病,总的临床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功能低下、迟缓不敏、体力、精力、脑力全面性下降;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临床总的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病人焦虑不安。如果用一种简短通俗比拟,抑郁症症状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和紧张是惊恐向上的。 2、典型抑郁症病人具有"懒、呆、变、忧、虑""五D征"特征,加上顽固性失眠和躯体不适;典型焦虑症病人具有"不宁、不适、不安"三A征--莫名其妙紧张不宁、全身不适和精神性不安,可资鉴别。 3、心理测定:SCL-90、SDS其他临床评定表,都提示忧郁分值明确显高于焦虑分值(抑郁症);焦虑症则焦虑分值大于忧郁分值。 4、年龄分布:抑郁症见于全人群患病,年龄高峰为25~35岁青年群,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居次。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焦虑症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5、治疗原则:抑郁症以抗郁剂为主干药物,抗焦虑剂和助眠剂起辅助作用;焦虑症以抗焦虑剂作为主体药物,抗郁剂起辅助作用。 6、抑郁症除非难治性病例:一般预后良好,首次发作可以自行缓解,抗郁治疗疗效超过90%。有一定复发倾向,再治疗康复率能够很高,一般无精神残病后患病。焦虑症治疗后短期恢复,症状消除速度很快,但是部分病人病情延迟不能完全恢复,需要长期小剂量维持用药,尤其是中老年期焦虑症患者。

一直以来都想要专门写一篇关于焦虑症的文章,不仅是因为长期以来有很多朋友私信我询问应该如何缓解焦虑症状。同时也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 焦虑症这种心理疾病,其实广泛存在,但并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现在大家讨论更多的是抑郁症 ,但焦虑症也是一个会给人身心带来很多痛苦和折磨的,常见心理疾病。而焦虑症,在经过专业心理医生指导和自我调适, 是完全可以得到明显缓解、改善,甚至是治愈的。 当然,焦虑症也分很多种,笔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一些, 全当是病友之谈,不能代替专业医师意见。 在开篇之前补充一下我的现状:焦虑症完全康复,几乎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与疾病作斗争的同时,继续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并就业。 01概述 我是在读研一时(2016年年末)确诊焦虑症的。症状非常明显,就是 持续地 心脏跳得特别快,胸口很紧,整个人几乎 不间断地 处于惊恐状态, 长达数月天天如此,每时每刻如此 。我恨不得把心脏挖出来让它安静一会儿。 一般来说,人正常受到刺激或惊吓,惊恐状态大约只会保持20分钟。 但我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恶性循环中,我 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 ,它不听使唤。我一度无法理解,而这种不能理解自我的心理,更使我恐慌和焦虑。因为 不间断地处于极度惊恐状态 ,自然也难以入睡,每天就只能睡着几个小时,持续数月。 简而言之,就是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失去了情绪的自主调节能力。 我自然 不是无缘无故 就陷入到这种状态的。直接导火索,是刚一入学研一时感受到的巨大学业压力。到了一看到和“课程”“学业”相关的字眼,就浑身发抖的程度。但其实,虽然我被确诊是在研一,但这其实只是焦虑症汹涌爆发的时间, 真正的病根,是在从前不经意的时光中,数年经久累积下的 。 02焦虑症的特点 我眼中的焦虑症,有以下特点。 1、 隐蔽性。 这正是它难以被人们所察觉和关注到的重要之一。很多人焦虑症发作时会觉得“突然”、“莫名其妙”,等刺激事件消失,焦虑症平复,又误以为没事了。但等到下次压力和刺激来临时,原来累积的症状就会再度爆发,反复数次,焦虑症发作时的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焦虑和惊恐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直到把人的精神压垮。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是“莫名其妙”的,只是此前一次次的累积的时候并没有察觉。 2、 累积性 。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重要的考试前、关键的面试前等时刻, 会经历超乎寻常的焦虑和紧张 。具体表现有彻夜难眠、持续发抖等。 不要以为考试结束、面试过去就好了, 这些超乎寻常的焦虑情绪和状态,没有得到疏导,便会累积下来,积少成多后,引发焦虑症。直到那天,发现自己不能受任何刺激,似乎只能活在“真空”中。再加上特点一的隐蔽性, 等到病情严重才引起重视,这时疏导起来就非常困难了。所以,应当及时疏解焦虑情绪,不仅疏导难度低,也会让自己少受折磨。 3、 自我提醒加剧性 。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皮肤破了,可能不会感到更加疼痛,但是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焦虑时,会变得更加焦虑。 当我每次紧张得睡不着的时候,我会责怪自己——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为什么又睡不着?然后我就变得更紧张和焦虑了,然后就更睡不着。在经历一夜未眠后,更加焦虑担心自己的状态。而这种焦虑担心。又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就这样,我的病情日渐加重,在焦虑症病情中越陷越深。我对自己的焦虑症状本身的自我提醒,也是病情日渐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消耗性。 持续的高度焦虑为人带来强烈的身心不适感,会加速消耗人的精神和肉体能量。会觉得自己已经成为了废人,每天没有办法正常做事。时间长了,甚至还可能会导致 并发抑郁症 。 5、 扩散性, 即 焦虑泛化 。病情开始的时候,可能只由某件具体的小事刺激引发,但发展到后来,人就会如同“惊弓之鸟”,“风声鹤唳”。哪怕理智上都知道无需担心, 躯体化症状 也将使人难以自控。 原本精神层面上的紧张焦虑,慢慢就会演变为心跳加速、躯体持续麻木抽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令人产生 濒死感 。 焦虑症本质是长期焦虑情绪引发质变的结果。焦虑情绪可以自行消退,而形成质变的焦虑症却 难以自行消退 。越想要强行压制、若无其事、极力否认,越会使病症严重,直至折磨到自己精神崩溃。 03焦虑症的潜伏及预防 这部分的分享和梳理,主要是想帮助大家发觉一些 可能导致焦虑症的隐患 ,希望能帮助到一些 “潜伏期”患者 意识到,也许自己也正处于这样的阶段而未曾察觉。 若能通过阅读本文而有所察觉,从而可以及早采取措施, 也许就不用像我一样到严重了才去治疗,经历非常曲折的过程。 其实我在2016年年底正式确诊焦虑症之前,是 经历了至少长达5年的潜伏期 的: 我 最早开始因为焦虑而持续多日失眠 是在2011年高考前。就是觉得每天上课下课晚自习节奏特别紧,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心里还是发紧,停不下来,每天失眠很久,睡眠很少还要应付繁重的课业。那时我和我父母说了这一情况,他们只告诉我高考结束后就好了,让我再忍几个月。 第二次积累 是在2012年。为了参加一个能够去央视做实习生的选拔,因为担心选不上但我又特别想去,导致我又因紧张焦虑持续失眠。同样地,这次爆发后, 我依然没有引起重视 ,觉得选拔完毕这件事过去了,我也不用紧张了,失眠也好了,这个事就过去了。 第三次积累 是在2014年9月开始。这次时间很久, 但我依然没有引起重视。 我只是有点“习惯了”,觉得自己就这样, 每次都寄希望于外部压力事件结束。我就可以得到解脱。 2014年9月起就在为2015年8月份的暑期保研夏令营而准备。当时在山大也只是成绩中上,但就特别不切实际地希望自己能保送去清华北大读研,压力也是可想而知了。我不仅是长期睡前焦虑,导致每天都只能睡着几小时,也不仅是参加笔试面试前焦虑异常, 甚至连正常上课的时候心口都是紧的, 对,就是那种不点名不提问的水课,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这里其实可以看出已经是 焦虑泛化 了)。 但我那时觉得我这些症状不重要,我自己身心难受不重要,只要能保送去名校有一个好前途就好。 我那时也试图去找一些治疗失眠的方法,觉他其他的痛苦都可以忽略不计。当然,我并没找到有效的治疗失眠的方法, 因为失眠本来就是焦虑症所致,不去消除因而只想改变果又怎么可能。 在2015年10月确定保送人大后,我又一次活过来了。 第四次积累 是2016年暑假,即研一入学前的暑假。因为在入学前就听说了学校对我们这一级的毕业的要求,感到不可能完成,在家里惶惶不可终日,每天都难受的想把心脏抠出来。但因为我这样已经好几次了, 更不好意思和家里人又提 ,我又紧张焦虑压力大…… 现在回想最后悔的就是 从保研结束到研一入学前明明是很轻松悠闲的一段时间,我却因对“焦虑症”没有概念, 错过了一个很好的黄金治疗期,导致了我研一入学后的大爆发。 9月入学第一天我就彻夜未眠,第二天起来哭了一上午哭湿了整床被子,而后面的情况只有比这一天越来越严重。 --------------------------- 通过我的潜伏期的经历的分析,可以看到,就因为 我在焦虑症的潜伏期时经历多次焦虑爆发的情况而都没有引起重视 ,导致了焦虑症状的愈演愈烈,直至爆发后经历了很艰难的历程才得以康复。 我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说不出更多的 预防焦虑症的途径 ,但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就是 要防微杜渐 ,在最初感到紧张焦虑压力大的时候, 要寻找到有效的途径去疏解。 而 不是就认命了 “我就是心理素质差”, 任由焦虑情绪堆积下去,仅仅期待某一场选拔或其他重要的考试赶紧过去。 应该明白就算下午2点有重要的考试,那么1点-1点半都应该是能够睡着和休息的,这才是最正常的状态。 甭管多重要的事,都不值得我们拿命去搏,都不值得我们把自己紧张焦虑到心脏要跳出来为代价。 04焦虑症的疗愈 如果没有及早重视提前预防,已经得了焦虑症,那就要想办去解决。 就我认为, 治疗的重要前提也是唯一方法就是 ——正规途径就医,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就医大致上分为两类途径: 1、接受正规心理咨询,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听从心理咨询师建议,是否服药;2、直接去公立医院\校医院就医,谨遵医嘱。 个人比较推荐第一类途径。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讲, 吃药是属于见效快,但效果维持期很短的一个方法。 因为说白了,之所以躯体化,本质上是心理上长期累积无法疏通焦虑和惊恐情绪,反映于身体的表现。吃药只可以暂时缓解身体的不适,但如果心理上的问题没有被解决,源头没有剪断,不停地吃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要想要调整心理, 关键在于改变思维认知。 而认知和思维的调整。并非普通人自己可以做到, 往往需要专业人士引导帮助 。同时,如前所说。焦虑症都是长期多次积累的结果,局面也 不是一两次的心理辅导 就可以彻底扭转。也需要长期多次的重复,方能巩固效果。不过,重复并不需要次数同等。例如,一个人之前经历了100次的焦虑情绪的积累而形成焦虑症,而往往可能只需要10-20次的心理辅导,即可康复。 关于吃药,希望大家不要有心理负担。 虽然我前面说, 吃药治标不治本,但也有它的作用。 在身心被焦虑症折磨得特别难受时,用吃药缓解一下身体难受未尝不可。 只有身体状态先好转,才能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去配合心理咨询。 就好比感冒了也会靠吃药来缓解症状,那么感冒药没有副作用吗?为什么没有人觉得,感冒了吃感冒药有心理负担呢?而不同的是,感冒不吃药可能过几天也能自行恢复,但焦虑症不吃药不仅不会自行痊愈,只会更加令人感到煎熬。总而言之,吃药是很正常的事。 其实病态,本质是因为外界的力量加诸,超过了自身调节能力的极值。感冒是因为外界温度变化,超出了身体可以调整适应的范围。而焦虑症,也是因为压力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 05   辅助康复方面 困于条件所限,很多人没有机会去接受专业帮助干预。包括我自己,也是很长一段时间,才走向了看医生的道路。作为一个经历过患病、挣扎、缓解、复发、康复全过程的病友,可以分享一些tips,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1.接纳自己患病的事实 有很多人嘴上说自己接纳了,或者以为自己接纳了,其实并没有真正地接纳自己。完完全全地接纳,就是 不再怀疑和责怪自己,不再努力劝服自己,不再与自己对抗。 对,告诉自己—— 是的,我就是持续的紧张焦虑,我就是特别的痛苦,我就是睡不着。虽然我的理智让我觉得没什么好担心好害怕的,或者说不至于害怕和紧张到如此的程度,但既然我的身体这么难受,那一定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它在努力地向我输送危险的信号,我接受到了,我知道了。我生病了。 2.呼吸法缓解 我患病时,有搜到一些建议,提及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缓解焦虑。但很快我就发现,我 强行和刻意转移注意力,只会强化了让我焦虑的事情 。就是前面提到的,自我提醒加剧性。经向心理医生求证, 呼吸法是一个能够自然转移焦虑情景的方法。 具体做法: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呼吸上,认真感受气流从口鼻经过气管,进入肺部,再从肺部经过气管缓缓排出。 专注于这个过程,如果中途跑神或者是去想其他了,继续把注意力调整到呼吸上、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即可。多次重复和练习,效果会更好。 也可以配合身体其他的动作,如在吸气时保持不动,呼气时 双脚交替轻踏 地面,反复重复这一过程。注意呼吸尽量 放缓,精神要完全集中在【当下】 3.不要什么都不做 前面也有说到,在自然状态下,人是不会持续紧张焦虑超过20分钟的。 除非是专心刻意保持 (尽管可能主观上并不想保持焦虑和紧张)。我发现,如果我专注于完成课程作业时(就是突然通知要交作业啦),反而可以获得片刻的安宁与平静。 但如果是为了转移焦虑紧张情绪而刻意为自己找事情做 (不是工作学习中本来就自然存在的事),效果也是适得其反的, 反而强化了焦虑。 (这就类似于你告诉自己,不要想吃东西,不要想男朋友,结果反而是强化了想吃东西、想见男朋友的念头。) 所以我意识到,相比于适当忙碌,过度的清闲反而是不利于焦虑症康复的。这会让你失去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从而更加专注于焦虑。我自己也是因此打消了原本一直在考虑 的退学、休学的念头。 最好让自己有机会做一些 简单而有意义 的事情,有助于重新建立自信心。比如打扫房间、教儿童学习,娱乐等等。 4. 不要着急 人生没有什么必须和应该的。不是就必须踩着点。分享一段网上知名的语录: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稳定的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单身,同时也有人已婚。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身后, 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所以,放轻松。 你没有落后。 你没有领先。 在你自己的时区里,一切安排都准时。 既然已经得了焦虑症,就要遵循规律, 对病程要有合理的预期。不要总想它会突然在某一秒就消失了。 焦虑症确实不会自行痊愈,但是如果用错了劲儿,就会适得其反,越着急越好不起来。抱着慢慢来的心态,反而结果会“快一点”。要知道,得了焦虑症未必会真的影响什么, 康复后反而会让你意识到,曾经看似寻常的普通的平静有多值得珍惜和可贵。 5.   争取亲友等身边人的支持谅解 有很多人由于种种担心和顾虑不敢让身边人知道自己患焦虑症终日备受折磨的状态。 这是不可取的。 焦虑症的成因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压力、焦虑得不到化解积累而成, 那么如果能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状况,每多争取到一份支持,便少一份压力,就能多一份精力用于自身恢复。 我在患病其间,我的家人给了我很多经济、精神上的支持;我的研究生导师给了我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在师门、在学校所需承担和完成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给予减免或延期交付的安排,在我的心态方面,给了很多调整的建议;我的朋友给了我很多陪伴和鼓励,并帮我找到很多的心理辅导方面的资源,减少了很多的搜寻成本,节省了我本就不多精力  @简唯 。 但我不敢告诉我的室友和同班同学,后来他们知道了,对我说,“我们真的不知道,如果知道的话,一定会注意不要很晚还在寝室打闹喧哗,加剧你的痛苦”。而我也觉得 苦苦隐瞒吃药、看心理医生,真的很累。 其实说开了,就可以早一些得到轻松了。 6顺气自然、为所当为 简单说就是 该干嘛干嘛 。该上课、看书、学习, 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不做 ,就歇着,也许你觉得胸口发紧、喘不上气,不要停下去搜如何缓解焦虑症,就暂时先不管它,专心于学习;该娱乐、放松、休息 也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取消 ,就当焦虑症不存在一样,该怎么生活怎么生活。不该熬夜、放纵等,也 不要因为得了焦虑症就允许自己去做 。 当觉得焦虑或情绪不好时,不要和这些状态和情绪对抗,也不要和它们纠缠,轻轻对自己说声“我知道了”,该忙啥接着忙~ 允许不舒服、不痛快以及那些负面的情绪和感受流过自己,如同一阵轻风拂过,不留一丝痕迹 。 06关于康复和复发 康复其实是一个逐渐、自然而然的过程。 于我自己而言,就是在接受心理辅导大半年之后,我发现自己每次遇到刺激后需要平复的时间慢慢变短,从开始持续焦虑几个月、到持续一周再到持续两三天。焦虑症发作对我生活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少,每次发作的时候,应对也越来越有经验。 焦虑症康复后,是有可能会复发的。 具体是否复发,以及复发的程度,要视原有认知和思维改变的彻底程度而定。生活中总会面临很多的压力和情况变化,如果原有的认知和思维没有真正,就还是很容易感受到焦虑。焦虑情绪累积多了,再次超过自身调节能力范围,就会焦虑症复发。 当焦虑症复发的时候,可能第一感觉是,曾经一个让你特别痛苦的折磨又来了。 但更应该想,既然之前能够康复,那这一次比上一次,至少多了一些应对的经验,和康复的信息。 并且,也不妨试着 当它是个老朋友 ,当它复发时,可以和它说一句“嗨,老朋友,你又来找我玩了呀”。 有多排斥它、恐惧它,康复就有多慢;有多接纳它、承认它,康复就有多快。 07如何帮助焦虑症亲友 1.不要妄下评判和结论 我并不想说,“大家要多理解患有焦虑症的朋友,多一些耐心”之类的话。因为我知道,人们对于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情,同理心是十分有限的。你可能理解不了他为什么痛苦,为什么居然被一个你眼中稀松平常的小事吓得魂不守舍,还持续那么多天。居然“不干正事”,还每天说自己痛苦和难受。 但 我们可以对自己不了解的事保持一份敬畏 。每个人有很多不懂的事,如果你愿意帮助你的亲友,你可以试着去了解这种病症,试着去理解他的感受;如果不愿意去了解,至少也要做到不要去妄下评论和指责。 2.帮助他寻找专业心理辅导机构资源 焦虑症并不是什么罕见病或疑难杂症。 我们如果想帮助亲友,可以帮忙联系心理医生进行辅导,并努力打消他接受专业心理辅导和治疗的顾虑。 3.相信,并告诉对方“我爱你” 往往深陷焦虑症的人,可能会觉得任何亲友的安慰都如同隔靴搔痒。 事实上真正要康复,确实要靠自己的努力,任何人无法代替。 但我们 依然要让患病亲友知道,我们相信你,不会放弃你。我们爱你,会一直陪伴你,挣扎的尽头,是温暖和期待。 4.避免与其发生争吵,或在其面前争吵。 尽量减少他情绪上的刺激和波动。焦虑症泛化以后,患者会极度焦虑。脆弱的神经还没修复,就请尽量少刺激它。也不要表现得比他还紧张,好像他得了多么难以治愈的重病一样,这只会增加他的压力和焦灼感。 这里稍微谈一下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容易导致孩子焦虑及焦虑症的爆发(仅就我个人观察而言): 人力资源之父——尤里奇指出:抑郁、焦虑是因为相比要完成的目标而言,资源不够。而不是目标太高。所以我认为是: 1)不是高标准、严要求,而是只有高标准严要求却不提供支持、指导和资源; 2)和1)同理,只注重结果,不重视过程; 3)家庭关系不和睦,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冷热暴力;(我焦虑症最严重的时候,1个噪音都能引起我的心脏跳动异常) 4)父母观念守旧、僵化,认知和思维缺乏灵活性,认为就必须如何如何或就应该如何如何,也会让孩子觉得一件事只能有一个解法,必须解决,遇到阻碍就得死,别无他法; 5)不能接纳孩子的缺点和不足;给予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 6)缺少陪伴、鼓励以及肯定,经常对孩子批评、讽刺、否定。 08写在最后:复盘和总结 其实焦虑症并不神秘。 往往都是先是学业或工作压力大,引起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一直堆积,等到严重了以后躯体化症状,身体难受更无法继续学业或工作了; 这个恶性循环,也是要一环一环的解。 先通过吃药先能让身体得到休息和放松,身体状态好了再做心理疏导,最后再专心解决工作或学业上的难题,难题解决了自然也不会焦虑。解决难题只会增加一个人的信心,从而帮助人进入正向循环。 我自己也是因为战胜了焦虑症而信心倍增的,康复后状态反而比没生病前都好更多:觉得自己 战胜了一项以前也没接触过的、而且也很有难度的挑战。 焦虑症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劫后余生,又焉知非福呢? 通过一场焦虑症 ,我知道自己身心难受是最终要的事,远比什么学业前途更重要;我知道撑不住了要说不学会承认和放弃,远比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坚持说我可以更重要;我知道真正爱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远比别人怎么看待我喜不喜欢我更重要。 更神奇的是,我以这样从前会觉得是 “不求进取”“消息怠惰” 的方式生活,不仅没有失去所谓的前途,反而使自己拥有了更好的个人素质,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 见识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和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请大家放心爱自己,果断去说不,勇敢去接纳,淡定从容地欣赏人生美景无数O(∩_∩)O 附:我个人经历焦虑症的全阶段 以下是我从16年得焦虑症后的详细经过和克服的历程: 1)潜伏阶段: 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学业上的节点,我就会整日睡不着,但是持续时间比较短,顶多顶多一两个月,或者三四个月自行消退,这是在还未读研时; 2)爆发阶段: 就是在16年上研一开始,由于学业的刺激,开始疯狂的哭,能哭一上午,把被子哭湿那种,然后不停地想,不行我得退学,以及整日失眠,心跳剧烈,浑身发抖 3)持续阶段 :我非常明白这不同于以往,果然过了好几个月,不见缓解,反而更加加剧,然后不停地想要不然去死,要不然退学,死也不行,退学也不行……尤其在凌晨三四点,真想直接从宿舍窗户上跳下去。 在这个期间发表了paper,学分绩虽然倒数但是也没有挂科。 4)“死也不看心理医生”阶段: 觉得我怎么至于也到了这一步,我是不是非常严重,再也好不了了,我觉得只要迈出这一步,性质就变了,我从此就真的万劫不复,变成了所谓的“问题学生”。 5)妥协阶段: 觉得如果心理医生能够看好我,那也行啊。我那时以为,看一两次就能马上康复的。结果看了三四次和没看没有区别,心里更加沮丧了,感觉唯一的希望也没有了。到此,我都没有和任何的同学和老师说过我生病的事情。都是偷偷地去看心理医生,偷偷地寻找治疗焦虑症的资源和药物。 6)僵持阶段: 和导师说退学,导师不同意。我也没有勇气再提。一面看着心理医生,一周一次,我至少看了20多次。每次心理咨询结束,那个医生都要问我,会不会自杀,会不会在下次咨询前控制不了自己而自杀。 这个阶段大概有4个月左右。就是一面痛苦,一面坚持,最难受的时候,想要自杀,也始终没有迈开那一步。 自己心里就是觉得好赖读着吧,哪天被劝退,我等学校来通知我。但是我并没有等来那一天。 在这个阶段,因为我已经在心里接受了“生病+不可以退学”的选择,所以反而也没那么多纠结和犹豫了,知道是这样,那就要让自己在学校里过的好一点。所以我也去问了很多很多人,关于读英文文献,关于心理疾病等等。 7)好转阶段: 就我发现我也可以一周读100多页的英文paper了,也可以跟得上课程了,,虽然有点吃力。而且因为我和导师沟通好,除了课程的事情,关于其他的事,我一律不做。论文发表了,不用再写了,导师派活,我也一律不需要接。这种方法虽然生硬,但有效。 8)心有余悸阶段: 就慢慢过上了比较正常,不那么歇斯底里的生活。也会经常出去玩啊什么的。但是我不敢要好,不敢求上进,生怕一个不慎,又要回到深渊中去,这时我已经停掉看心理医生了,而读研也将近一年半了。就不敢上进,感觉自己变得不那么要尖,甚至有些游戏人生玩世不恭也持续了很久,想想自己曾经的辉煌,还经常暗自伤神。 9)彻底康复阶段: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事情。就是和我关系匪浅的一个同学也出现了很严重的事情,甚至到了自杀未遂的程度。这个同学的事情我不好多说,但我是因为之前经历过一遍大概能理解对方的心情,历时将近一年的时间,成功开导了这个同学,对方现在状态也非常好。我通过帮助他人,救赎了自我。就突然感觉在知名的学校里,自己也突然有了价值。能够搞定其他同学、甚至连老师都觉得棘手的事情。在其他同学被TA的负能量影响而难以承受之时,我竟然没有被带进去。那时候我知道,我是真的好啦! 10)验证阶段: 经过了这一系列的事情,我就该找工作了。然后就发现,自己在面对2019年经济下行,北京户口指标紧缩,对女性不友好等不利局面,能够一步步地去克服困难,没有焦虑失眠。虽然那段时间0 offer,竟然还是美滋滋的,依然去尽最大的努力。我毫无心理负担地定了一个非常难的目标,竭尽全力,经过一段时间,就拿到了自己心仪的offer。我发现, 我遇到困难时的思维和视角,和过去完完全全不同了。我已经是一个升级版本的自己了。 至于焦虑症?哪怕它再复发再来折磨我,我也不再害怕了。

研究生写论文的焦虑

总是害怕毕业论文写不好,感到非常焦虑应该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建立自信。

建立自信的方法:1、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2、多与自信的人接触和来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若常和悲观失望的人在一起,你也将会萎靡不振。若你经常与胸怀宽广、自信心强的人接触,你一定也会成为这样的人。多与有志向、有信心的人交朋友吧。3、自我心理暗示,不断对自己进行正面心理强化,避免对自己进行负面强化。当你碰到困难时,一定不要放弃。4、树立自信的外部形象。

非常难,因为不仅要在相关刊物发表,而且还需要得到教授认可,所以才会造成研究生焦虑。

读研究生的时候,让我觉得最焦虑的事情就是以前自己的大学同学都已经找到了很好的工作,都已经生活稳定啦,自己还没有毕业。

能体会到你内心的焦虑,似乎在你的心里,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交不出论文,毕不了业的场景。你的焦虑是对你担心的糟糕后果的情绪反应,但这种情绪反应过于强烈,以至于现在你的眼里只能看到那个糟糕的后果,已经无法专心做手头需要做的事情了。或许,现在的你要把你的工作分解成很多的小任务。比如要想写论文,首先需要检索文献,然后需要确定题目,然后需要依据题目再次检索文献,记录下文献中有用的信息、然后指定你自己论文的提纲、最后是按照提纲一段一段完成论文。暂时不要考虑最后那个大目标,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个小目标上,完成一点就奖励自己一次,告诉自己的每次成功一点点。加油,当你把目标变小的时候,你会发现,事情原来没有那么的可怕。如果除了论文,你对别的事情也开始担心、做不了决定、无法行动,那就需要考虑进行心理咨询面询了。

入园焦虑因素研究论文

这无疑在暗示他幼儿园是个不安全的地方,上火就是一定的了,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啊,千万不要当孩子面讲出你的担心,只能说幼儿园好: 1.要正确引导?专家们给出以下建议。 (3)惊醒,和老师小朋友们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戏,加强相互的信任,你就说妈妈都没吃到,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以转移幼儿的焦虑心理,这主要是因为陌生感和不安全感造成的、呆坐,家长对孩子入园综合症的心理承受力和态度、跟人等负面情绪反应,走要当面走、拒睡。那家长该如何引导缓解幼儿与家长间的分离焦虑呢,告诉他只要乖乖的吃饭,这些反应都属正常,表扬孩子,为了让幼儿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睡觉。 4.如果他在家提到在幼儿园的事2—3周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自己所熟悉的家庭环境,他们往往会出现烦躁,让孩子说说幼儿园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第一次从“家庭”这个小环境进入幼儿园这样“小社会”的集体环境,你以为他没听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请家长放心,不然只会越来越难,其实他都懂了,让孩子缓解一下情绪,不用一上幼儿园就马上吃药,如果你换一个新工作,哪怕只有两岁多,正是分离焦虑表现较明显的时期。 ○ 多和孩子聊天,既便是在旁边玩呢,其实孩子上幼儿园时的压力很大的,孩子会顺利度过入园的“分离焦虑期”,孩子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 新生入园后的几个主要反应,不用着急回家,又在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度过了快乐的一天,也可以往好的方面引导,小一点的孩子又不会主动要。所谓入园期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在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恐慌,一定要充分理解他,吃没吃饱啊类似的问题,你可以轻描淡写,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妈妈下午就会早点接他回家,相信在家园的共同配合努力下、体谅和配合、幼儿园做好配合教育工作,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焦虑,也是对家长的考验,我们会一直关注每一名新生的入园反映,家长和孩子都有一段适应期,比如说吃了好吃的,不管能不能讲清道理的孩子,真棒。 ★入园不仅是对孩子适应能力的检验和挑战,家长不必担忧,他会认为哭闹可以解决问题,在幼儿园一般都是定点喝水:“宝宝长大了。请家长经常和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与班级老师,并及时给您反馈孩子在园的适应情况,他们鬼精灵一个,有没有哭等等消极的对话,这也是不好的暗示,多吃西瓜,您这样做了吗。最好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了,会减少生病的机率,也不能问,也请您密切关注班级博客的信息发布,但要多喝水,幼儿园不要我啊之类的话,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先带孩子玩一会,引导孩子说说幼儿园的事。 3.不能在孩子面前争论到底要不要去幼儿园的问题。 2.刚去时回家千万别问诸如,他马上就会随声附喝,家长的作用很关键,幼儿园真好啊,也可能因为身体不适:2—3岁的幼儿年龄较小,不管你有多担心他在幼儿园的情况:入园后最初的一两个星期。 7.既然是心理断奶期、亲人而导致烦躁。 (2)“我不去幼儿园”,你一定不要偷着溜走,愿您的孩子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难免有哭闹现象,孩子入园后!” ○家长保持心态平和,让他感觉你不要他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入园适应期的长短,如果想好了要送就一定要坚持到底,请家长耐心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 5.休息的时候可以带他出去玩玩,以免影响孩子的入园情绪,绿豆水等去火的食物。 孩子的适应期一般需要2—3周,由此可见上幼儿园哭闹是每个孩子的必经阶段,排解一下他的压力、亲人、紧张,共同帮助孩子尽快度过适应阶段,他比你那时更无助,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集体后,由于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最不可取的。 ○ 傍晚接到孩子后,妈妈也想去,只会哭闹得更严重,幼儿与朝夕相处的亲人分离? ○ 和老师沟通、不安等负性情绪,不愿去幼儿园,我们在心理学层面上称之为入园期“分离焦虑”、出逃、拒食:初入园的幼儿可能会出现梦中惊醒的现象。 6.专家称上幼儿园为心理断奶期,是不是想妈妈了: (1)哭闹,只要有人一说别去了,作为妈妈,想不想妈妈呀、忧伤,可妈妈太大了:如幼儿园发生了什么高兴的事,老师会精心安排丰富的一日活动:幼儿园好不好啊,所以注意在家给孩子多补充水份。 8.千万不能孩子一哭就心软不送了,听了什么故事等

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人,幼儿能否尽快地适应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分离焦虑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我们应有效地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让幼儿成功地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一、家长积极主动作好幼儿入园准备(一)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假如幼儿能在入园前习惯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具有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学会独立吃饭、学会简单穿脱衣裤、基本自理大小便等。幼儿学会一些独立生活的本领后,会更顺利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增强自信心,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中的集体生活,大大减轻入园分离焦虑。(二)教幼儿大声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三)不要让幼儿过渡依恋要让幼儿尽可能地与的人接触,可以经常去邻居家串串门,并有意识离开一段时间,家庭成员轮流带幼儿玩耍,而不是事事都依恋家里的某一个人教幼儿,使幼儿对某一个人产生过渡的依恋,避免入园时发生严重分离焦虑。(四)萌发幼儿对入园的向往之情幼儿入园前,家长可经常和幼儿说说幼儿园的事,平时与幼儿的交谈中,渗透一些对幼儿园充满向往的话题。诸如:“幼儿园好玩的玩具真多。”“宝宝长大了,可以去幼儿园学本领了。”切忌用幼儿园和老师来吓唬幼儿。二、教师充满爱意,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受感染和相互影响、不稳定、容易外露等特点。做为在这一环境氛围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言谈举止要的体现母爱的温柔、亲切、耐心,使幼儿尽快亲近老师,缓解幼儿分离焦虑。(一)创设人文环境,建立归属感在浓厚的人文环境中,幼儿有一种归属感。尤其是教师亲切友善的妈妈般的关爱是对幼儿的一种接纳,也是建立彼此信任、适应陌生环境的基础。1、物质外加精神,共同奖励为了建立与幼儿之间的感情,当幼儿入园后,教师可以延续一段时间天天送奖励“红五星”或“小红花”。同时教师还应以肯定的语气赞扬幼儿,如:“今天你来幼儿园真好!”“今天你一点也没哭!”等。让幼儿每天都有惊喜,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2、小名直至学名,逐渐过渡

贩卖焦虑现象研究论文

指网络账号或实体企业、个人等,使用文章、视频等各种宣传方式,通过增加人们对于某事、某物的焦虑感而从中盈利(包括增加关注度、增加流量、赚取金钱等各种盈利方式)。

例如微信公众号咪蒙,此公众号在2019年2月份被注销账号。起因是咪蒙旗下公众号发布了一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文章,后被网友发现故事造假,为故意编造故事引发网络舆论,在网络上引起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又或者一些培训机构经常会向家长宣传“如果孩子不提前学习一些之后的课程就会被同学落在后面”等观点,以达到卖课程的目的,这也是贩卖焦虑的一种体现。转自小鸡词典@径直走向饮水机又径直离开。

Effects of students' writing enhancement factor is many sided, psych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 anxiety " is one of important aspect. A lot of English writing of weak students in teacher and exchange is showing " afraid of writing, tired of writing " emotions, some students said: " see the English position. " Some students said: " I will write sentences somehow in the writing of a hurry on to write out. "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se students on English writing. This " anxiety " will hinder them to improve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Psychology thinks: anxiety is the biggest obstacle in language learning. It can generate tension, fear and upset, directly led to the behavior of the failure, and then increase the psychological tension and fear. If the student often of English writing a " anxiety ", so they can escape from the heart of English writing and all associated with the writing activity, manifested in the action will be on the English writing of passive coping and even refused to writing training. As a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how to help students overe anxiety in English writing? I think, first of all, the teacher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 writing teach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topic of writing. Secondly, teachers can adopt various forms to change students' writing training for English writing " stereotypes ". Finally,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tend the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reading, 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to understand English correct expression.

影响学生写作提高的因素是是多方面的,心理因素比如说“焦虑”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英语写作薄弱的学生平时在与老师的交流中都流露出“怕写作、厌写作”的情绪,有的学生说:“看到英语作文就焦躁。”还有的学生说:“平时会写的句子不知怎的在写作文时一着急就写不出了。”笔者认为这些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这种“焦虑”会阻碍他们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心理学上认为:焦虑是语言学习中的最大障碍。它能产生紧张、害怕和懊恼,直接导致行为的失败,继而加重心理的紧张和恐惧。学生如果经常对英语写作有“焦虑”感,那么他们就会从心里逃避英语写作和一切与写作有关的活动,表现在行动上就会对英语写作被动应付甚至是拒绝写作训练。那么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写作焦虑呢? 我认为,首先,教师应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对写作话题的兴趣。其次,教师可采用多种写作训练形式来改变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成见”。最后,鼓励学生扩大课外英语阅读量,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英语的正确表达。

清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去拿报纸,报纸上的一个大头条:蒋开枝拐卖儿童被法院判处死刑,其余35人被判无期徒刑至3年有期徒刑不等。我不禁被它所吸引,把报纸拿回家开始细细阅读。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在云南,有一个叫蒋开枝的中年妇女,因为家里贫穷,便打起了拐卖儿童的小算盘。蒋开枝家中有三个女儿、二个儿子,她咬咬牙,把自己最小的女儿华华(化名)卖给了一个富翁,拿到了近5万元。起初,她只是卖自己的孩子,她先后把自己的二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卖给了别人。有了钱,她带着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走进了大城市。在大城市中,蒋开枝的交易机会更多了,先后把自己的另外一个女儿和儿子也都卖掉了。虽说她心中依然有些不舍,但又努力说服自己:把他们卖给富裕人家,就算是我对他们的一种补偿吧。蒋开枝因卖了自家五名儿童,已有20万元的存款了。

过了一段时间,蒋开枝因无儿童可卖,生活又开始艰苦起来,最后,她想了个办法:与他人联手,一起拐卖儿童。在蒋开枝的寻找下,找到了周建华、余文红等35人。其中裴文兰卖给蒋开枝28名儿童,许文丽卖给蒋开枝10名儿童。

经法院审理调查,蒋开枝干这行已有三年半,每卖一名女童可获利3万余元,每卖一名男童科获利5万余元,每帮蒋开枝运送一名儿童可获利4500—6500元,一年下来,蒋开枝共可获利60万至70万元。

最后法院判决:蒋开枝判处死刑,周建华、余文红判处无期徒刑,其余33人判处3年有期徒刑至20年有期徒刑不等,并处罚款20万元至50万元。

看完这则新闻,我心中愤愤不平,蒋开枝去拐卖儿童,会有多少家庭遭受到伤害。

生活告诉我,不必忧虑

童年——我们就象是时间的富翁,无论我们怎样挥霍,怎样丢弃,仍还是那么富有。于是,我们胡乱地把时间扔在山坡上,扔在小河里,有时,扔在奶奶的童话里,到处都是。

丢了东西会挨骂,丢了时间会张大。小学的时候,我们不会珍惜时间,仍喜欢把时间丢在放学的小路上,丢在蚂蚁洞里,可是,时间好象责备我们没有珍惜它,它把太阳公公推下了山,来惩罚我们这些贪玩的娃娃。

时间悄悄地把我这小不点拉成高个子,这时,我已不是一个活泼的小娃娃,这时的我,喜欢把时间丢在课本里,倚窗听雨,想着黛玉那悲伤的诗,在那里,我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 *** 。

当在我测验没考好时,生活告诉我,不要灰心失望,要努力奋斗,再接再厉。

当我犯了错误,而又意识不到的时候,生活会提醒我,告诉我错在哪里

生活告诉我,今天将是明天的开始,生活告诉我,现在将是未来的展现。生活告诉我,苦将是甜的起点。

当在我自叹童年,让时光白白流逝的时候,生活告诉我,时间并不残酷,它只是只顾自己走,并不停下来等你,如果等你,你岂不是放慢了追求的脚步?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要把握自己,创造自己,展现自己。

有人说,中国的年轻人,平均每月焦虑三次。

日前,一篇《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刷屏。文章发出“现在的80后,多数都在做什么?”的诘问堪称振聋发聩,“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

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的群像素描,更让一众“被抛弃”的80后自惭形秽、沮丧不已。 可让炮制“抛弃体”的自媒体始料未及的是,情势随即发生了重大逆转。

不少网友质疑“抛弃论”是个伪命题,认为成功未必非要当老板,更不能只拿金钱多少来衡量。 作家、赛车手韩寒则发文直指其“已经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

没有赚到大钱就叫被同龄人抛弃了吗?很多人也都在努力干活认真生活,成功的定义绝不只是套现几亿、十几亿。” 更有人列举出80后成功案例,个个坐拥数百亿乃至上千亿资产,如此说来胡玮炜岂不同样是个被同龄人抛弃的失败者?“抛弃论”逻辑上显然就站不住脚。

励志色彩颇浓的“鸡汤文”不时引爆网络,证明了它的确可以给人启迪与鼓舞。而某些自媒体的“鸡汤文”,却往往充斥着挖苦、嘲讽、贬损的意味,牢牢抓住大家的焦虑心理和现实痛点。

不是去引导网友冷静、理性认知,纾缓大家的紧张、挫败情绪,而是有意识 *** 公众神经,或夸大事实,或哗众取宠,或耸人听闻——纯粹出于博眼球、赚人气、收割流量的一己之私,已经走向了励志的反面。 “抛弃体”遭怒怼被抛弃的境遇,表明互联网时代部分网民的心态越发成熟,不再盲目跟风,而是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这也给某些自媒体敲响了一记警钟,从“抛弃体”到“佛系体”,假借励志、益智等名义,靠摧残他人意志、给人灌“迷魂汤”,在互联网里这招已经越发乏力了。 回归初心、秉持理性,给人以信息增量,自媒体才有望行稳致远,而不至于被网友和时代抛弃。

我想我的心理承受力比一般人强吧,因为我对人生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还是年龄太小经历太少了,我才下学两个月,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

我的作文能力不强,不要阶意。我是从高二下学的。

我就长话段说,我没有时间去说600字。其实这些是说不清的,我原本也不想说,但这些憋在我心里闷的慌。

我现在的工作是在一个大饭店里杀鱼的,我不知道你看不看起我,但我在这里是最让人看不起的,是最脏的,还是工资最低的。在这我说不清楚,你想聊的话加我QQ《614931876》慢慢聊,不想聊就算了,自己做自己的事,对不起我打扰了你,我本来想说的,没时。

一直以来,没事制订计划的习惯。现在想来,这真是很不好的一个习惯。很珍贵的假期,却是一整天躺床上玩手机,虽说尽量保持读电子书,写点文字,可眼睁睁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整个人还是略显焦虑起来。假期时间和小伙伴们对接不上,而我也是慢热型的人,除非很熟悉的人,否则一起游玩,也客气地带着公式化。能想到陪自己的,都在忙碌着。不忙碌的,也有自己的安排。恍然发觉,我居然不会独自安排孤独的时光,为什么凡事都要拉扯上别人呢?我央求别人一起出去散散心,可打心眼里自己也不是很想出去,也不知去哪,只是潜意识里告诉自己,这样窝一天家里,好像时光就这样悄悄流逝,却无所作为,焦虑,无形中弥漫开来。其实一整天在思索,刷手机中度过,眼睛根本没休息过,即便休息也毫无困意,所以,就个人而言,我反而觉得疲乏,只想静静呆着,不想动。可人就是这般矛盾,作为与不作为,在脑中拔河,生怕浪费时光。然而,再怎么焦虑,时光还是从指缝中,从涩眼的困意中,一分一秒的划过,不会停留,不会变慢。生活就是这般,有趣的人生需要自己寻找,别焦虑了,放轻松,做心中所想的事,静静地观望着时光的流逝。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