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谁创办的

发布时间:2024-07-04 15:37:06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谁创办的

阿巴斯·包尔汉 维吾尔族,新疆阿图什人,出生于1932年10月。大学毕业,编审。现中国科学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少数民族委员会主任。翻译著作主要有:《动物学》、《达尔文》等十三部。审订和编著的词典有:《汉维科技词典》。他自己校审的科技书都有《生物学》等17部著作。发表各类科学论文,校审科学读物598篇。《繁荣省数民族科普创作》论文获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遗传与遗传工程》一书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还有《有刺勇士》等9部作品授优秀科学文章奖。《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已出版128期,87年这个杂志被评为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他创办并担任总编的科技出版社已出书380余种。从五十年代起就参加了科学写作工作。1978年新疆科协重建恢复中,他一直担任科协主席。对科协的迅速恢复重建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长期从事科学工作,被称为:“知识的耕耘者”,在工作科技工作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先后为组建中国科普出版社新疆分社《知识就是力量》、《科学与生活》杂志担任总编和主编工作,作出了突出成绩。还和农科院合作,创办了《农村科技》杂志。83年他荣获劳动人事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联合颁发的“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奖励“1984年获自治区对应三家联合颁发的”先进科技工作者奖“,各种科学文章名次授奖。从中学毕业后,于1950年在政干班学习参加工作。1951年至1957年,曾先后在新疆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新疆大学,先后担任过教师和生物系副主会,校务委员等。1976年至1978年石河子农学院,任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1978年起在新疆科学技术协会担任党组书记、主席。后至今正厅级调研员曾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协第一届全国委员、第二、三届中国科协常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顾问,新疆科学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长等兼职。早在50年代开始翻译等工作。

培根说的啊我认为文凭代替不了知识水平,文凭只是一纸空文,何用之有,而知识水平是掌握在自己的大脑中的,它不仅是知识,还意味才技术,财富!所谓,有一技之长,何愁无立足之地!虽然有些人对文凭看的很重,都认为文凭是某某单位的门槛,是加薪的证明!但是,现在社会对知识水平的要求看的更为重要!现在对于面临大学毕业的人都会知道,现在实行的都是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原则(所谓双向选择我想不说大家也都不言而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优胜劣汰的竞争,知识水平显德尤为重要!假如只拥有一纸文凭,而没有真正的知识水平,那岂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嘛!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都会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综上所述,文凭与知识水平之间永远不能画等号,知识的重要性要比文凭大的多!只有掌握了真正的知识,才能真金不怕火炼。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年龄相等的情况下,有文凭的人学习的时间比没有文凭的人多(因为没有拿文凭的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玩),也就是有文凭的人对知识学习的 努力程度 比较大,如果 知识-->成功 成功=99%汗水+1%天才 有文凭努力程度 > 没文凭的努力程度,可得 有文凭的人知识水平>没文凭的人知识水平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已被无数事实证明。 假如不懂得地质学,人们就不会知道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下的宝藏;不懂得信息科学,就会变成耳聋眼花的现代人;不懂得基因科学,就不能克服遗传障碍,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建设祖国需要知识,管理国家需要知识,建设好我们的学校也需要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现代社会生存;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致在他的座位下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脚印。宋朝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在他房中,柜里装书,桌上堆书,床上铺书,他睡觉枕的还是书。他给后人留下了9000多首诗,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毫无疑问,他人成就与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同学们,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腾飞需要科学技术;时代告诉我们,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也在不断地提醒我们,祖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接班人。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发奋学习,向着世界科技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攀登!

以掌握自然界发展规律为内容的人的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他提出:“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相结合为一”,“达到人的力量的道路和达到人的知识的道路是紧挨着的,而且几乎是一样的”,培根的这一观点被后人表达为著名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培根所说的人的知识是指自然知识,他指出科学技术的一切发明是“任何政权、任何教派、任何杰出人物对人类事业的影响都不能比拟的”,因为“发明的利益可以扩及于全人类,而政治的利益只限于特殊的地带.后者经不了几代,前者则永垂无穷。”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主办单位

培根说的啊我认为文凭代替不了知识水平,文凭只是一纸空文,何用之有,而知识水平是掌握在自己的大脑中的,它不仅是知识,还意味才技术,财富!所谓,有一技之长,何愁无立足之地!虽然有些人对文凭看的很重,都认为文凭是某某单位的门槛,是加薪的证明!但是,现在社会对知识水平的要求看的更为重要!现在对于面临大学毕业的人都会知道,现在实行的都是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原则(所谓双向选择我想不说大家也都不言而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优胜劣汰的竞争,知识水平显德尤为重要!假如只拥有一纸文凭,而没有真正的知识水平,那岂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嘛!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都会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综上所述,文凭与知识水平之间永远不能画等号,知识的重要性要比文凭大的多!只有掌握了真正的知识,才能真金不怕火炼。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年龄相等的情况下,有文凭的人学习的时间比没有文凭的人多(因为没有拿文凭的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玩),也就是有文凭的人对知识学习的 努力程度 比较大,如果 知识-->成功 成功=99%汗水+1%天才 有文凭努力程度 > 没文凭的努力程度,可得 有文凭的人知识水平>没文凭的人知识水平

时代变幻间,由中国科协主管,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已经悄然走过了60个年头。60年的变化,60年的成长,60年的感恩。11月20日,在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新馆),《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举办杂志创刊60周年主题纪念活动及专场科普讲座,以此感谢这么多年来社会各界读者们的鼎力支持与厚爱。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委会主任徐延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李建臣司长等嘉宾出席。在会上,徐延豪书记指出,60年来,作为科普杂志的一个优秀代表,《知识就是力量》也始终注意与时代同行,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学爱好者的支持和关注下,不懈探索、开拓进取,在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我国科普的时代先锋、面向大众普及科学的一面旗帜。他希望,《知识就是力量》要牢牢抓住变革之时代机遇,坚持与时俱进,勇于自我革新,继续发挥专业权威的优势,将《知识就是力量》深度打造为孕育青少年科学梦想的摇篮,弘扬科学精神的殿堂,滋养科技创新的沃土,在引导青少年乃至社会大众认识科学、热爱科学、用好科学的征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李建臣司长也发表讲话:“非常高兴的是,在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优秀案例100佳’中,我们看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路演成功,这是此全媒体平台面向全社会公众和面向同行的一次公开集中亮相,我们能够看到杂志改版这三年为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不仅在纸质科普期刊的内容策划、发行销售上得到更多读者和渠道的认可,更在全媒体平台的搭建上不断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更加可喜的是,就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60周年之际,成功完成了体制改革,为品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主题纪念活动,以穿越舞台剧的形式呈现杂志60年的发展历程,由杂志社的编辑们带来的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示了创刊阶段、复刊阶段、改刊阶段的杂志风采,旨在发扬传承历代科普工作者的知力精神,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者、《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作者代表高士其之子、高士其基金委员会秘书长、著名辞赋家高志其老师也上台回忆了家父高士其先生与杂志的深厚缘源,他表示,其父高士其先生在1979年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创作的复刊词,登在《知识就是力量》复刊后的第一期上,就是1979年1月刊,杂志编辑部用心地请著名作曲家石夫先生把这首词谱成了歌曲。“最近我听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带着青少年重新演唱了这首歌曲,感谢杂志社赋予这首歌新的生命力。相信我父亲衷爱的这本科普期刊,将在引领青少年和社会大众走上科学探索之路上贡献更多的力量,也希望青少年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精神,用你们的所知所学,用你们的青春和梦想,为中国科技创新不懈努力。”在现场,活动主办方还颁发了知识传承奖和杰出贡献奖。获得杰出贡献奖的专家分别是王麦林、王天一、高士其、茅以升、路甬祥、金涛、陈芳烈;获得知识传承奖的专家分别是王潜、王谷岩、王益平、文有仁、尹传红、邓俊峰、甘本祓、叶永烈、田如森、付万成、白丽娟、冯昭奎、曲建翘、朱志尧、朱毅麟、刘夕庆、刘仁庆、刘嘉麒、齐仲、许健民、杜爱军、李青、李敏、李佑华、李荫浓、李家春、史军、杨先碧、肖枕石、位梦华、余海若、张劲硕、陈会忠、欧阳自远、金维克、庞之浩、郑永春、赵璞、赵震东、郝应其、星河、秦利中、袁同辰、莫功敏、顾瑞金高广元、曹嘉晶、戚发轫、董素民、董新生、蒋志刚、鲍云樵 、缪印堂。不仅如此,该活动还举办了专场科普讲座,邀请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代表,如欧阳自远的《火星生命探寻》、傅前哨的《从珠海航展看中国航空装备的发展》、张劲硕的《蹄兔非兔,象鼱非鼱》,分别以青少年最感兴趣的自然科学领域为主题,为近300名中小学生和教师代表展开一场科学前沿盛宴。在场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踊跃举手发言,现场气氛一度达到高潮。 文/纪阿黎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 投稿请联系

《奥秘》《少年科普世界》《世界博览》《环球科学》等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已被无数事实证明。 假如不懂得地质学,人们就不会知道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下的宝藏;不懂得信息科学,就会变成耳聋眼花的现代人;不懂得基因科学,就不能克服遗传障碍,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建设祖国需要知识,管理国家需要知识,建设好我们的学校也需要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现代社会生存;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致在他的座位下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脚印。宋朝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在他房中,柜里装书,桌上堆书,床上铺书,他睡觉枕的还是书。他给后人留下了9000多首诗,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毫无疑问,他人成就与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同学们,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腾飞需要科学技术;时代告诉我们,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也在不断地提醒我们,祖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接班人。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发奋学习,向着世界科技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攀登!

杂志知识就是力量2008

知识能够丰富人的思想,能够让人更聪明。我们获得知识,通过思考,就能解决我们以前所不知道的很多问题,这时候,知识就是力量的一种。

“知识就是力量”是一句经典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经典名言最早是培根说的。

外文名:Knowledge is power。

出处: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16、17世纪之际的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阴影,文艺复兴最辉煌的时期虽已过去,但它的余辉还没有销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给培根的哲学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创刊:《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办。2014年1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以新的面貌改版上市。

1956年3月,党中央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新中国迎来了第一次科普高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劳动部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三家决定联合主办一本科普刊物,这就是《知识就是力量》。周恩来总理亲笔为她题写了刊名。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知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它是心与心的交流,知识充沛了人的精神,使人聆听人生的真谛,从而不断地探索,因此人们的生活也不断的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多彩,回首过去,人们也有对知识的探索,如中国的四大发明等.知识的存在是对人类进步的讴歌,是人类的骄傲!

是正规杂志,简介如下,希望有所帮助:

《知识就是力量》创刊于1956年,由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刊名,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青少年综合图文科普月刊。

《知识就是力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凝聚了众多科普工作者的心血,许多著名科学家,如高士其、茅以升、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周光召、白春礼等都为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科普文章。目前活跃在中国科学界的不少专家,甚至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经是《知识就是力量》的读者,许多科技人才也是从小看着《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喜欢上科学,最终走进科学殿堂的。

时代变幻间,由中国科协主管,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已经悄然走过了60个年头。60年的变化,60年的成长,60年的感恩。11月20日,在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新馆),《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举办杂志创刊60周年主题纪念活动及专场科普讲座,以此感谢这么多年来社会各界读者们的鼎力支持与厚爱。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委会主任徐延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李建臣司长等嘉宾出席。在会上,徐延豪书记指出,60年来,作为科普杂志的一个优秀代表,《知识就是力量》也始终注意与时代同行,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学爱好者的支持和关注下,不懈探索、开拓进取,在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我国科普的时代先锋、面向大众普及科学的一面旗帜。他希望,《知识就是力量》要牢牢抓住变革之时代机遇,坚持与时俱进,勇于自我革新,继续发挥专业权威的优势,将《知识就是力量》深度打造为孕育青少年科学梦想的摇篮,弘扬科学精神的殿堂,滋养科技创新的沃土,在引导青少年乃至社会大众认识科学、热爱科学、用好科学的征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李建臣司长也发表讲话:“非常高兴的是,在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优秀案例100佳’中,我们看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路演成功,这是此全媒体平台面向全社会公众和面向同行的一次公开集中亮相,我们能够看到杂志改版这三年为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不仅在纸质科普期刊的内容策划、发行销售上得到更多读者和渠道的认可,更在全媒体平台的搭建上不断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更加可喜的是,就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60周年之际,成功完成了体制改革,为品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主题纪念活动,以穿越舞台剧的形式呈现杂志60年的发展历程,由杂志社的编辑们带来的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示了创刊阶段、复刊阶段、改刊阶段的杂志风采,旨在发扬传承历代科普工作者的知力精神,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者、《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作者代表高士其之子、高士其基金委员会秘书长、著名辞赋家高志其老师也上台回忆了家父高士其先生与杂志的深厚缘源,他表示,其父高士其先生在1979年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创作的复刊词,登在《知识就是力量》复刊后的第一期上,就是1979年1月刊,杂志编辑部用心地请著名作曲家石夫先生把这首词谱成了歌曲。“最近我听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带着青少年重新演唱了这首歌曲,感谢杂志社赋予这首歌新的生命力。相信我父亲衷爱的这本科普期刊,将在引领青少年和社会大众走上科学探索之路上贡献更多的力量,也希望青少年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精神,用你们的所知所学,用你们的青春和梦想,为中国科技创新不懈努力。”在现场,活动主办方还颁发了知识传承奖和杰出贡献奖。获得杰出贡献奖的专家分别是王麦林、王天一、高士其、茅以升、路甬祥、金涛、陈芳烈;获得知识传承奖的专家分别是王潜、王谷岩、王益平、文有仁、尹传红、邓俊峰、甘本祓、叶永烈、田如森、付万成、白丽娟、冯昭奎、曲建翘、朱志尧、朱毅麟、刘夕庆、刘仁庆、刘嘉麒、齐仲、许健民、杜爱军、李青、李敏、李佑华、李荫浓、李家春、史军、杨先碧、肖枕石、位梦华、余海若、张劲硕、陈会忠、欧阳自远、金维克、庞之浩、郑永春、赵璞、赵震东、郝应其、星河、秦利中、袁同辰、莫功敏、顾瑞金高广元、曹嘉晶、戚发轫、董素民、董新生、蒋志刚、鲍云樵 、缪印堂。不仅如此,该活动还举办了专场科普讲座,邀请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代表,如欧阳自远的《火星生命探寻》、傅前哨的《从珠海航展看中国航空装备的发展》、张劲硕的《蹄兔非兔,象鼱非鼱》,分别以青少年最感兴趣的自然科学领域为主题,为近300名中小学生和教师代表展开一场科学前沿盛宴。在场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踊跃举手发言,现场气氛一度达到高潮。 文/纪阿黎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 投稿请联系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

是正规的出版社出版的杂志,在邮寄都能查询到杂志期刊。希望能有帮助....

刊名:知识就是力量刊期:月刊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出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社长/主编:郭晶社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6号西楼5层邮编:100081国际刊号:ISSN 0529-150X中国刊号:CN11-1647/N邮发代号:2-280

时代变幻间,由中国科协主管,科学普及出版社主办的《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已经悄然走过了60个年头。60年的变化,60年的成长,60年的感恩。11月20日,在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新馆),《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举办杂志创刊60周年主题纪念活动及专场科普讲座,以此感谢这么多年来社会各界读者们的鼎力支持与厚爱。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委会主任徐延豪、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李建臣司长等嘉宾出席。在会上,徐延豪书记指出,60年来,作为科普杂志的一个优秀代表,《知识就是力量》也始终注意与时代同行,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学爱好者的支持和关注下,不懈探索、开拓进取,在传播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培养科技人才、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堪称我国科普的时代先锋、面向大众普及科学的一面旗帜。他希望,《知识就是力量》要牢牢抓住变革之时代机遇,坚持与时俱进,勇于自我革新,继续发挥专业权威的优势,将《知识就是力量》深度打造为孕育青少年科学梦想的摇篮,弘扬科学精神的殿堂,滋养科技创新的沃土,在引导青少年乃至社会大众认识科学、热爱科学、用好科学的征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李建臣司长也发表讲话:“非常高兴的是,在前不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优秀案例100佳’中,我们看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路演成功,这是此全媒体平台面向全社会公众和面向同行的一次公开集中亮相,我们能够看到杂志改版这三年为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不仅在纸质科普期刊的内容策划、发行销售上得到更多读者和渠道的认可,更在全媒体平台的搭建上不断创新,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更加可喜的是,就在《知识就是力量》杂志60周年之际,成功完成了体制改革,为品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主题纪念活动,以穿越舞台剧的形式呈现杂志60年的发展历程,由杂志社的编辑们带来的惟妙惟肖的精彩表演,充分展示了创刊阶段、复刊阶段、改刊阶段的杂志风采,旨在发扬传承历代科普工作者的知力精神,点燃青少年的科学梦想。我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者、《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作者代表高士其之子、高士其基金委员会秘书长、著名辞赋家高志其老师也上台回忆了家父高士其先生与杂志的深厚缘源,他表示,其父高士其先生在1979年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创作的复刊词,登在《知识就是力量》复刊后的第一期上,就是1979年1月刊,杂志编辑部用心地请著名作曲家石夫先生把这首词谱成了歌曲。“最近我听到《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带着青少年重新演唱了这首歌曲,感谢杂志社赋予这首歌新的生命力。相信我父亲衷爱的这本科普期刊,将在引领青少年和社会大众走上科学探索之路上贡献更多的力量,也希望青少年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刻苦钻研精神,用你们的所知所学,用你们的青春和梦想,为中国科技创新不懈努力。”在现场,活动主办方还颁发了知识传承奖和杰出贡献奖。获得杰出贡献奖的专家分别是王麦林、王天一、高士其、茅以升、路甬祥、金涛、陈芳烈;获得知识传承奖的专家分别是王潜、王谷岩、王益平、文有仁、尹传红、邓俊峰、甘本祓、叶永烈、田如森、付万成、白丽娟、冯昭奎、曲建翘、朱志尧、朱毅麟、刘夕庆、刘仁庆、刘嘉麒、齐仲、许健民、杜爱军、李青、李敏、李佑华、李荫浓、李家春、史军、杨先碧、肖枕石、位梦华、余海若、张劲硕、陈会忠、欧阳自远、金维克、庞之浩、郑永春、赵璞、赵震东、郝应其、星河、秦利中、袁同辰、莫功敏、顾瑞金高广元、曹嘉晶、戚发轫、董素民、董新生、蒋志刚、鲍云樵 、缪印堂。不仅如此,该活动还举办了专场科普讲座,邀请老中青三代科学家代表,如欧阳自远的《火星生命探寻》、傅前哨的《从珠海航展看中国航空装备的发展》、张劲硕的《蹄兔非兔,象鼱非鼱》,分别以青少年最感兴趣的自然科学领域为主题,为近300名中小学生和教师代表展开一场科学前沿盛宴。在场的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踊跃举手发言,现场气氛一度达到高潮。 文/纪阿黎本文系原创作品,商业合作及转载请联系 投稿请联系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微博

香蕉、冬枣一起吃,会吃出“想死的滋味”?怎么回事?

2017年09月26日 17:54:11 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专家 / 王桂真,国家一级营养师;

刘少伟,食品安全专家

最近,微博上有网友发文说:“吃完冬枣再吃香蕉,仿佛看到了人生的走马灯”,没想到这竟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

网友们纷纷描述自己吃到大枣和香蕉时的味道。有说吃完想死的,有说吃完已经升天的,还有说吃完看见满天神佛的,而如果要说得具体点的,就是感觉自己吃到了一股“臭鸡蛋”的味道......

嗯,知力君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网友们吃到那种味道时的心情。

而听说香蕉和大枣同吃有怪味,一部分好奇心很重的网友就开始“以身试毒”。

有的网友表示,真的吃到了怪味。

但有人却说,并没有吃到什么味道啊:“熟透的香蕉香甜软糯,饱满的红枣酥松可口,把两个混在一起吃进嘴里只有香蕉和红枣混合的味道,而且因为红枣的香气非常厚重,吃完半天嘴里都只回味着红枣味。”

网络传言”需要先形成一个以香蕉为主的环境,然后枣中的化学物质再在这个环境中发生化学反应,进而产生恶心的味道,具体的吃法是先把香蕉嚼碎含在嘴里同时把大枣放到嘴里,两者在一起同时食用”。

其实,有实验者一次性吃了半斤鲜枣和五根香蕉,口腔中并没有产生所谓的恶心味道,有的只是两者的清香味道。

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有的人会吃出“臭鸡蛋”的味道呢?

是不是“食物相克”惹的祸?

生活中,关于某两种甚至几种食物相克的说法有很多,香蕉和大枣同吃是不是因为这两种食物“相克”了呢?

其实,即使真如网上所言,会产生难闻的味道,大家也不用担心因此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因为“食物相克”根本并不存在。

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会把由于不洁饮食、食物过敏等一些不明原因,而发生的一些“食物中毒”事故,归咎到“食物相克”上。比如有人吃了一些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物,引发了中毒,而正好中毒前吃了某两种食物,造成误解,最后以讹传讹。

食物间营养素的相互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影响通过平衡膳食可以进行弥补,但不能简单将其归为“相克”。

既然“食物相克”的理论都不成立,那么,香蕉和大枣同吃的怪味这锅,就不能让“食物相克”来背啦。

会不会是“果糖rcd+果糖tbd=u+t2成分”的原因?

有网友解释说,可能是“香蕉是果糖rcd,大枣是果糖tbd,和在一起就成了u+t2成分,就是鱼虾变质味道”,这种解释能解释得通吗?

知力君咨询了食品安全专家,专家说,这种解释也同样没有道理。

那这怪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说,目前来说,这还是个谜。

还真的不是逗你。首先,我们还不知道这种说法是真是假,毕竟也有人在将两种食物同吃时,并没有什么反应。而且,纵观国内外,目前也还没有人研究这个问题,没有人检测过这两种食物放在一起,是不是会有什么“奇妙”的反应。

而如果要研究这个问题,也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比如挑选的水果品种、水果的熟度、吃的顺序、吃的比例,都会影响研究结果。

所以,小伙伴还是理性体验、科学试臭,并静待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吧。

最后问一句,有没有不信邪,想试试的?知力君愿意免费提供食材!

是正规的出版社出版的杂志,在邮寄都能查询到杂志期刊。希望能有帮助....

知识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它是心与心的交流,知识充沛了人的精神,使人聆听人生的真谛,从而不断地探索,因此人们的生活也不断的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地丰富多彩,回首过去,人们也有对知识的探索,如中国的四大发明等.知识的存在是对人类进步的讴歌,是人类的骄傲!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已被无数事实证明。 假如不懂得地质学,人们就不会知道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下的宝藏;不懂得信息科学,就会变成耳聋眼花的现代人;不懂得基因科学,就不能克服遗传障碍,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 建设祖国需要知识,管理国家需要知识,建设好我们的学校也需要知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难以在现代社会生存;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国家,就会落后、挨打。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致在他的座位下留下了两个深深的脚印。宋朝诗人陆游一生酷爱读书,在他房中,柜里装书,桌上堆书,床上铺书,他睡觉枕的还是书。他给后人留下了9000多首诗,成为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毫无疑问,他人成就与好学精神是分不开的。 同学们,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腾飞需要科学技术;时代告诉我们,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离不开科学技术;我们胸前的红领巾也在不断地提醒我们,祖国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接班人。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发奋学习,向着世界科技的高峰,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攀登!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