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天府文化杂志

发布时间:2024-07-07 13:14:18

天府文化杂志

一、川剧 (传统戏曲剧种)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

川剧是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

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川菜 (菜系)

川菜是中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中华料理集大成者。

川菜三派的划分,是在已有定论的上河帮、小河帮、下河帮的基础上,规范化完整表述为:上河帮川菜即以川西成都、乐山为中心地区的乐山川菜。

小河帮川菜即以川南自贡为中心的盐帮菜,同时包括宜宾菜、泸州菜和内江菜,下河帮川菜即以老川东地区达州菜、重庆菜、万州菜为代表的江湖菜。三者共同组成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风味流派分支菜系,代表川菜发展最高艺术水平。

2010年5月,四川省会成都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荣誉称号; 2017年9月28日,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四川眉山市“川厨之乡”的称号,眉山菜成为川菜的代表。

三、蜀绣 (刺绣工艺)

蜀绣,四川省成都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

蜀绣历史悠久,东晋以来与蜀锦并称“蜀中瑰宝”。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包括12大类122种。具有针法严谨、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等特点。

2012年12月0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蜀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9年11月,蜀绣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四、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在这批古蜀秘宝中,有高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

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的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五、都江堰 (中国5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星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都江堰

以古蜀文化为发源,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因封建社会农气候湿润、农业繁荣、对外交通不便等别因素形成的,包含了川剧、川菜、蜀锦、蜀绣、四川评书、四川麻将等一系列元素,以诙谐、闲豫、平和、善于享受生活为特色的文化分支。

天府文化研究的论文目录

创作思路:

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正文:

弘扬天府文化作文:

天府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气度:

著名学者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一书中说:天府大地“就南北方向而言,恰好位于黄河与长江两大巨流之间,亦即中国古代两大文明发展的地区之间。

既是我国西部南北交通的孔道,又成为我国南北文明的汇聚之地。就东西方向而言,它正当青藏高原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西部畜牧民族和东部农业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

天府文化诞生孕育于这片神奇的沃土,造就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天府文化兼容并蓄的气度,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竭源泉和永续动力。

天府大地虽然地处中国西部内陆,但古蜀先民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通过“地崩山摧壮士死”的壮举,打通了被李白喻为“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通过对成都平原水环境的治理,打通了“门泊东吴万里船”的长江航道;通过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打通了连接亚欧的文化经济大动脉。

这种开放进取的天府精神,不但使成都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成为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货源地和中转城市之一。

1、天府文化具有兼容并蓄的气度

著名学者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一书中说:天府大地“就南北方向而言,恰好位于黄河与长江两大巨流之间,亦即中国古代两大文明发展的地区之间,既是我国西部南北交通的孔道,又成为我国南北文明的汇聚之地。就东西方向而言,它正当青藏高原至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西部畜牧民族和东部农业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

天府文化诞生孕育于这片神奇的沃土,造就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气度。天府文化兼容并蓄的气度,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竭源泉和永续动力。

2、天府文化具有开放进取的精神

天府大地虽然地处中国西部内陆,但古蜀先民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通过“地崩山摧壮士死”的壮举,打通了被李白喻为“难于上青天”的古蜀道;通过对成都平原水环境的治理,打通了“门泊东吴万里船”的长江航道;通过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打通了连接亚欧的文化经济大动脉。

这种开放进取的天府精神,不但使成都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成为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货源地和中转城市之一。

3、天府文化具有创新创造的基因

天府文化博大精深,与时俱新。这里曾经诞生过世界上年代最早、唯一留存、一直使用的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诞生过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诞生过中国最早的官办地方学校文翁石室、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新中国第一张股票“蜀都大厦”……天府文化具有显著的创新创造基因,这种基因传承至今,历久弥新。

4、天府文化具有优雅时尚的特质

出版于公元三世纪、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总结天府文化的特质说:蜀“多斑彩文章”,说明天府大地自古崇尚优雅时尚。这里自古是文化巨星集聚之地,有唐一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李商隐、白居易、刘禹锡、元稹、贾岛、温庭筠、韦庄等都曾旅居成都。

清代学者李调元曾用“自古诗人例到蜀”来总结成都所拥有的这种独特的文化地理现象。1938年,燕京大学、齐鲁大学等齐聚华西坝,陈寅格、钱穆、梁漱溟、朱光潜、顾颉刚、冯友兰、吕叔湘、吴宓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云集成都。真可谓“郁郁乎文哉”。从后蜀主孟昶在成都城墙上遍植芙蓉,到春熙路、太古里的国际时尚潮流,成都不愧为“中国最美幸福城市”、“最佳时尚生活城市”。

5、天府文化具有聪慧勤巧的秉性

天府文化具有典型的大国工匠精神和聪慧勤巧的秉性。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罕见出土四部西汉蜀锦织机模型,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教授认为:“这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代表当时最为高超的中国织锦技术。”勤巧智慧的成都人创造过神奇的青铜冶炼技术、玉器金器开采加工技术、漆器生产技术、天然气煮盐技术……扬雄《蜀都赋》总结说:“雕镂扣器,百伎千工。东西鳞集,南北并凑。”这是一座具有工匠精神的城市。

6、天府文化具有友善公益的美德

成都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七次大的移民运动。以色列学者裘德﹒马特拉斯曾说:“都市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移民现象。”移民城市普遍具有较强的宽容美德和包容心态,形成平等、友善、互助的社会习俗和城市性格。

《成都通览》记录清末民初成都人口比例:湖广25%、山东5%、陕西10%、云贵15%、江西15%、安徽5%、江浙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可见成都是由大半个中国的移民所构成,移民带来新的物种、生产技术、异域文化,同时也培育出友善公益、互助发展的市民精神。

7、天府文化具有崇尚自然、乐观包容的理念

都江堰的诞生使得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余秋雨评论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后方。”天府之国孕育出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天府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推崇乐观包容的生活哲学。

励志报告,天府诗词朗诵、传统戏剧表演等方式诠释了天府文化传承,点燃了大家热爱家乡、热爱天府文化、热爱生活和热爱学习的热情。蜀地文明自岷江上游兴起,从原始氏族部落开始,后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及融合,变为蜀人,并转型成奴隶制国家。蜀国由蜀部鱼凫氏建立第一个蜀国开始,经历了望帝杜宇建立的杜宇王朝,到蜀王杜芦(开明氏)瓦解,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后人称作古蜀国。后人将这些居住在蜀地的人称为蜀山氏。

海南杂志政府

以下这几个省级期刊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发布

1.四川精神卫生杂志

《四川精神卫生》(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由绵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办。本刊旨在立足我省精神医学研究的特点和科技实力,向全国交流精神医学经验和成果,力求内容和质量达到国内外水平,以临床实用性为重点,更新我省精神卫生工作者的知识,提高精神疾病的预防水平,为我省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四川精神卫生优化编辑委员会、审查团队结构,期待临床和科研人员参加本刊审查专家、青年审查人才队伍和编辑委员会,共同推进精神医学事业的发展。目前,杂志汇集了一些全国精神障碍和心理问题的着名专家,对论文进行了审查和指导。

2.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广西卫生厅主管、广西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微创医院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专业医学学术期刊。微创理论研究、微创基础医学、微创手术、内镜技术、腔镜技术、介入技术、显微外科(骨科、口腔科、眼科等)、微创美容、针灸、物能技术(介入超声波、介入x线/CT、x刀、γ刀、射频消融术等)、微创设备和器械等相关论文,欢迎内科、外科、妇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针灸科、麻醉科、神经外科、肿瘤外科、放射科、化疗科、放射治疗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超声科、整形美容科等微创医学工作者写的论文、临床研究、经验、交流文件、微创医学报告、各类医疗本刊发表的论文是晋升职务、科研审查、成果鉴定和业绩审查的有效依据。本刊根据读者至上的精神,在短时间内审查原稿,安排发行。

3.海南医学杂志

《海南医学》杂志的前身是创刊于1973年的《海南卫生》,具有悠久的历史基础。该刊是海南省卫生厅主管、海南省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遵守国家有关科技期刊出版的法律法规,以面临床、面向基层、突出实用性为宗旨,和、丰富、栏目多样化为特点。传播医学信息,交流学术思想,探讨医学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介绍防治工作中的经验,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以临床推广为主,提升为辅,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国外,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保护人民健康服务。

省级期刊,没有特别容易发表的,除非是假刊。当然,这个也是相对的,如果你自己论文本身质量比较高,所以对于你来说,哪个省级期刊也比较容易,但是你既然这么提问,那么你的论文质量应该不高,所以也就别想容易发表的事,更别提免费发表的事,因为收费发表的,都未必通过呢。你要是实在想快速发表,那么你可以找淘淘论文网这种机构帮忙发表,可以协助你修改并发表,速度就快一些,周期也短一些,当然费用也贵一些。

文本刊特约撰稿 陈立超

琼崖抗战时期,残酷的战争环境极大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日军在占领区经常进行大规模武装抢劫,对货币、金银、林木、食盐、文物、牲畜、粮食等大肆搜刮,造成物资普遍匮乏。中共琼崖特委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大多身处敌后,直接面对日伪军事力量的摧残,影响尤为巨大。民以食为天,抗日战士吃不饱,自然无法拿枪抗日,日军不断加强对抗日根据地的摧残和封锁,企图把抗日战士困死、饿死。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坚持长期抗战,中共琼崖组织想尽各种办法解决伙食难题。

独立总队战士用过的锅。

独立总队战士用过的椰壳碗和竹筷子。

独立总队战士自制的竹口杯。

冯白驹“请客”吃猪肉

官兵生活标准一致

1940年,“符韦血案”发生后,琼崖华侨回乡服务总团处境异常困难,服务团总团长符思之派张奋到美合根据地会见琼崖抗日独立总队队长兼政委冯白驹,商量下一步的工作。张奋日夜兼程,经过三天三夜的艰苦跋涉,终于到了琼山、澄迈、白沙交界的美合山区。

会谈结束后,冯白驹请张奋吃饭。这顿“宴请”只有4个饭团、3块猪肉、一盘番薯叶和一碗竹笋汤。当时独立总队生活标准官兵一致,上至总队长,下至炊事员,每人每日两角生活费。为了招待张奋,冯白驹特地加了菜,增加了当时很难吃到的猪肉。冯白驹把两个饭团递给张奋,还向张奋椰壳碗中夹了两块猪肉,他自己只吃一块。这次简陋的晚饭,展现了冯白驹平易近人的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给张奋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抗战学校学员们的伙食

艰难时一天只吃半碗稀饭

抗战时期,各级抗战学校的学员,由于不在一线战斗,享受的待遇稍微好一些。1940年7月,琼崖特委在澄迈县的美合创办琼崖抗日公学,特委通知各县县委和独立总队,保送县、区、乡中思想进步的青年干部和部队中的优秀战士入学。学员们抱着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共同志愿,翻山越岭,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琼崖抗日公学这所革命大熔炉里,接受锻炼,争取做救国救民的先锋。学员先后入学,总计有300多人。

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掠夺与封锁,根据地又处于初建阶段,物资的供应十分困难,学校纸张和油墨都很缺乏,但最缺乏的还是粮食。大批学员集中在一起,后勤保障成了大问题。师生们的生活十分艰苦,主副食品的来源一靠向群众征集,二靠自己劳动生产。环境差的时候每人每餐只吃一二勺盐水稀饭,有时还要掺进一半“革命菜”(一种野菜),虽然大家吃不饱,但从来没有人吐露过半句怨言。

1941年秋,琼崖东北区抗日民主政府在琼山县咸来乡举办民众武装干部训练班,训练班全体学员60多人,也经常遭受饿肚子的艰难境况。前线队伍打胜仗时,学校环境稍好,早餐有时吃盐粥,有时吃番薯,中餐、晚餐都吃米饭,有时还有一小块肥猪肉和一些菜汤。环境恶劣的时候,训练班就撤到山里。学员有时只能吃一两个由米和番薯混捏成的饭团,有时一天只吃一碗或半碗稀粥,有时甚至整天都没有吃的。在这样危险、艰苦、困难的环境下,学员们还是咬紧牙,坚持发奋学习。

坚持斗争在“无人区”

部队夜间筹粮和开伙

后方的吃饭问题尚且如此困难,在前线坚持对日武装斗争的战士更是直接面临饥饿的威胁。1942年,日军为了强化治安,维持其血腥统治,在琼文抗日根据地大肆修建据点,对抗日民主地区反复扫荡,对群众实行“三光”(烧光、抢光、杀光)政策,企图断绝群众与我军的联系,使我军失去粮食供给,从而消灭我军。

1943年2月后,琼文边界树德、南阳的全部和大昌、中税的部分村庄,这块纵横四五十里的地方,变成了“无人区”,不仅没有群众,连禽畜也荡然无存。一时间,村无炊烟、路断行人,田园荒芜、杂草丛生,焦梁残墙、满目疮痍,惨不忍睹。面对日益恶化的形势,中共琼崖特委吸取了血的教训,提出“坚持内线,挺出外线”的正确方针,采取避实击虚的对策,以适应残酷的斗争。

琼崖抗日独立总队二支队第二大队的200多名战士就在“无人区”这样残酷的环境里坚持反“蚕食”的斗争。“无人区”里没有群众,部队没有群众,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部队要在此生存下来,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部队白天不能公开行动,就昼伏夜行,夜间出发去筹粮。每个中队派出四五十人,分头警戒,去沦陷区和国统区收集粮食,每夜都得往返三四十里甚至五六十里,而且必须在天亮前返回营地,否则就会遇到危险。在兵荒马乱的日子里,生产停滞,群众粮食不多,一个中等村庄只能供给一个中队两三天的粮食,多了群众支持不了。群众自己要吃饭,又受敌人剥夺、控制,大多数群众支持抗日部队,把粮食留给部队。部队没有钱,便写下公购粮的收据,买猪同样也打欠账白条作为日后归还的凭据。

为了避免日军偷袭,部队都是夜间开伙,上半夜一顿,下半夜一顿,两头见黑,白天不能生火冒烟,要坚持静默,防止暴露。战士不能吃饱,只能大家匀着粮食吃,每人一顿两个小饭团,一小块咸菜,不用碗筷,拿在手里就吃。偶尔分得一块一二指大小的猪肉,战士们都非常高兴,有的馋极了,一口吞了下去;有的一点一点地咬,像品尝山珍海味。菠萝密、荔枝、龙眼、芭蕉等成熟后,部队也采集来补充粮食的不足。有时情况严重,不能出发筹粮,果子也没有了,就只好采集一些野菜煮熟来吃。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全队非战斗减员大大超过了战斗减员,但为了牵制日军主力,第二大队的战士在“无人区”坚持了8个多月的斗争,一直到1943年11月胜利完成任务。

自力更生解决温饱

外运贸易换取物资

1942年后,为解决根据地军民吃饭穿衣问题,琼崖特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响应毛泽东关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生产自救。在根据地里,冯白驹等领导同志亲自带领干部战士开荒种稻、种菜、养猪,组织农民发展农副业生产,帮助群众调剂种子,解决耕牛和农具不足的困难。农忙季节,部队和机关人员,一面保卫生产,一面帮助农民抢收、抢种,各级抗日民主政府组织农民互耕协作,进行生产互助。琼山县的大坡、树德、咸来、道崇、苏寻三、云龙等乡普遍开展了互耕协作和代耕,村里的田地统一犁耙、插秧、收割,分户收藏,劳力交换,劳力少者则付报酬。对军烈属家庭的田地则由村里包种包收给予优待。当日军蓄意破坏生产时,地方党组织与琼总(纵)部队组织武装帮耕帮收,使敌人的阴谋无法得逞。这样基本保证抗日军民的吃饭问题,使根据地得以巩固和有力地支持部队的抗日斗争。

由于坚持自力更生的正确道路,琼崖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供给逐渐好转,甚至能够外运出一些换取紧急物资。1944年,琼崖特委还专门成立了贸易科,组织人员经常往返湛江、澳门等地,购买急需物资。贸易科成员先是在文昌各地收购椰子、椰油、猪油等货物,而后用船运到湛江、澳门出售,再从湛江、澳门购回药品、布匹、纸张等供应我党政军机关使用,进一步缓解了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供给困难。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图片)

原标题:抗战时期,中共琼崖组织想尽办法解决伙食难题 吃饱肚子打日寇

天天向上杂志

我能接受王一博的这个新造型,这样的他和平时还是有很大差距,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王一博,他的多面性更让人吸引人。

王一博个人魅力强大,时尚百变!王一博的粉丝是理智追星的,提倡的是一本和多本一样高贵,打榜反黑都是支持,要先过好自己的生活,快乐追星,让自己变得更好!从不攀比,只凭个人喜欢!当然因为王一博本身时尚表现力太棒,也吸引很多路好购买的!

能接受王一博的新造型,为什么不捏,还别说我觉得还挺帅的。就是吧,这卖的有点让人措手不及,抢都抢不来。笑哭

01 最近老是刷到一部能让人气死的家庭伦理剧《婚姻的两种猜想》,除了熟悉的男女主以外,没想到后半段才出现的一个配角,勾起了我的远古记忆。 那是男主妹妹,由黄灿灿饰演。 黄灿灿出生于1995年, 2014年起成为武大的一张活名片、樱花树下的武大校花 ,因一系列平面写真爆火于网络,最火的时候凭借在篮球场的写真上过《天天向上》,还上过2014年《跑男》三校争霸赛那期。 说实话,黄灿灿在《天天向上》中表现并不差,有活力,大大方方挺自然。 黄灿灿崭露头角还是在2013年,因「初恋脸」获得「星耀女神」从而走红网络。2014年,又凭借一组樱花照再次爆火,人送称号「樱花女神」。 那个时候,黄灿灿喜欢在微博分享大学生活,和她一起火的,还有当时的男朋友张振。黄灿灿经常在微博上分享和男朋友的日常,多是搞怪风,有时俩人也一起拍各种写真。 其实,当时黄灿灿的外界风评褒贬不一,有人说她清纯可爱,性格坦率,粉丝甚至称她为「灿哥」,也有人说她炒作,想必是为了进军娱乐圈因此更看不起她的势利眼。 没错,后来她进入了娱乐圈,签约了星皓影业。 2014年,黄灿灿迎来荧幕首秀,与何润东、张梓琳合作出演电影《爱情麻辣烫之情定终身》(哇这名字要了我的命),并和何润东有对手戏。 2015年,又出演了大IP《泡沫之夏》电影版,这部片子可以说是毫无水花,毕竟大S版的尹夏沫珠玉在前。 进入演艺圈的黄灿灿,演过小十几部戏,但剧作本身质量不高也不是大制作,其中热度最高的应该是电视剧《斗罗大陆》,剧中与男主肖战有对手戏。 作品没水花, 在这个从不缺美人的圈子里,黄灿灿也在逐渐失去辨识度 。有人说她是「见光死」,仪态不好,表情太夸张,以至于「一与明星同台即被秒掉」。 02 另一位古早网红,也上过《天天向上》,但这次却是 生于豆瓣,幻灭于天天向上 。 南笙是笔名。她成名于2012年,因发布在豆瓣上的照片受到关注。与黄灿灿的校园青春风不同,南笙主打文艺复古风。 南笙带起了一股空气刘海+直长发的风潮。而她的社交平台画风,除了自己的平面照,多是感性表达,照片是文艺风景、天气、节气、猫与花木等。 2013年,南笙甚至出了一本半自传体的散文随笔集《不为遇见,只为远方》。 结果被网友戏称还不如出本写真集。 滤镜的真正破碎,是《天天向上》。与平时风格不同,节目中的南笙展现出了非常活泼的一面,甚至做起了搞笑女,模仿欧弟学猩猩,且主动提出用醉酒的风格念台词「刘奶奶要喝牛奶」。 可惜观众并不吃这种反差,网红见光死话题又被顶了上来。整一期,南笙给人留下了身高矮、表情浮夸、没内涵、表现尬的印象。 南笙一出名就被李少红签走,正式进入演艺圈。李少红,知名导演,拍过《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红楼梦》(杨洋版)等。 但她的演艺事业并没有因此而爆火,多是出演一些小角色,这些年拍过最火的剧应该是大热IP剧《楚乔传》,她在剧中饰演兰淑仪, 此时脸已经有些僵了 。 在南笙之前,另一位复古女神也短暂红过。张辛苑与南笙、黄灿灿、以及奶茶妹妹并称为早期四大网红。 张辛苑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家庭艺术氛围浓厚,父亲是武汉大学艺术系教授,母亲是歌手,她本人也是自小学习钢琴和声乐,自然慢慢长成了一位文艺女青年。 2008年,一组《马尔代夫的假期》照片让张辛苑走红。 2011年,张辛苑开始为《ELLE》《VOGUE》《时尚芭莎》等时尚杂志拍摄写真,也开始受邀参加各种时装周;2012年,担任韩庚专辑首波主打歌《狂草》的MV女主角,正式进入演艺圈,甚至 还签约过杨天真的壹心娱乐,也是演戏,但很少表露出演技。 唯一可圈可点的应该是《热血长安》中的公孙四娘,造型可以人设也吃香,里面机灵聪明、性格泼辣。 好巧不巧,张辛苑也上过《天天向上》。 汪涵说:你都没有眼妆,没有画眼线,为什么呢? 张辛苑:我其实不会化,就一直都没化。 现在的张辛苑在干什么呢?演戏看缘分,转而做自己的同名服装品牌,同时也正在美美恋爱中,果然只有美女才配得上美女。 03 娱乐圈有一条鄙视链,演员≥ 歌手>爱豆>网红。 在黄灿灿、南笙和张辛苑的微博介绍一栏,都写着两个字:演员。 尽管进入了娱乐圈, 但大众对她们的印象依旧停留在网红 。 同是网红出身,赵露思和张予曦就幸运很多。 张予曦颜值扛得住大荧幕,赵露思小圆脸同样深受观众喜爱,两位性格还都是特别圈粉的类型。 张予曦也在一段时间内沉寂过,然后她在干什么呢?笑死, 她在做自制小综艺,在B站发,还曾尝试自己写剧本这种曲线就业的办法 ,说是剧本好了就自己演。 赵露思未出名前,演过许多低成本小网剧,直到陈芊芊爆火。 他们能火,除了自身原因,当然也有资源加持。腾讯力捧赵露思,张予曦在欢瑞也逐渐站稳脚跟。 但很重要一点, 只有自己足够优秀了,资本才会愿意捧你 ,以及起码你还是有些潜力与价值,资源才会找上来。 舆论风向一变再变,观众的审美也不再是原来那套,随着时间变化,娱乐圈里被抛弃的不是少数。 所以,要被观众想起,至少还是要有代表作的。 若一直把美貌当成代表作,终有一天会翻车 ,因为总不可能一直都这么光鲜靓丽吧。 那天,我又在B站刷到以前港剧中的气质美女们,红衣邱淑贞轻叼扑克牌,张敏马上回头,张曼玉身着旗袍走在巷子里,吴倩莲坐在机车后座…… 这些形象背后有场景、有语言、有故事、有情感,甚至有氛围,才会这么久被人们所记得。 若真成为演员,就必须成功演绎一个一个角色,才能丰富自身形象。毕竟,谁都没有义务爱上自己,相对于单薄的真实世界的自我,剧中那个立体的人物,才更有可能闪闪发光。 漂亮的词堆不起一本好书,同样漂亮的人也不一定会勾勒出美满的事业。 但如果你不漂亮了,就更要加油努力噢!

政府杂志有哪些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详情搜:高级职称论文郑密路航海路全国办。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如《云南植物研究》《华中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等。可参见有关政府权威部门公布的文件。注意,还有国家级重点刊物、SCI等刊物级别更高,不要与国家级期刊混淆。★国家级和省级区别省级期刊与国家级期刊的区别: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

《南风窗》,智库杂志,很有深度!

《求是》,是中共中央主办的,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刊名是邓小平题写的。《半月谈》,新华社办的,自1985年起,《半月谈》的发行量(360多万份)和影响力一直雄踞全国时政报刊之首,被誉为“中华第一刊”。2009年,《半月谈》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的时政期刊,创造了报刊业的又一项中国之最。这两个在整个国家范围内是比较权威的内参了,半月谈又相对面对公众点。

你要干什么?不同的机关看的杂志不一样啊。如果说到杂志,他们肯定要看《半月谈》。这个杂志各个政府机关都有订阅的。另外,可能还有一些党性比较强的杂志。像楼上说的《求是>>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