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国外关于政策执行力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4 04:25:51

国外关于政策执行力的研究论文

政府并不是市场的外部参与因素,而是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使用才会是整个市场更加完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财政政策的效应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财政政策;效应;分析

我国近年来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其特定的实施背景。从理论上讲,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之间的联系,在于两者均以刺激有效需求为主要目标;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积极财政政策更多地依靠增发并运用国债的手段作为支撑。从实践上看,积极财政政策所产生的积极效应是明显的,而且也为我们应对经济运行中的难点问题积累了经验。今后,应该围绕如何形成扩大有效需求的内在机制,改进财政政策手段的运用方式。

自1998年起,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动荡、国内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方针,着力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同时辅之以适当的货币政策。目前,已有许多关于这一政策的收效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此同时,我们认为,也应该对与积极财政政策有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

中国1998年以来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需求的相对萎缩使得经济增长的势头放缓。应该说,自建国以来,我们在应对通货膨胀问题方面是有一些成功做法的,然而在治理通货紧缩问题方面却缺少经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和问题,需要有新的理论加以指导。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是历经数百年的时间发展起来的,其观宏经济理论和政策也较为成型。尽管我国的具体国情与之有所不同,但国外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成功做法,却值得我们进行研究和借鉴。

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的起点。正是这场空前的危机,给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以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否定了以萨伊定律为代表的对经济放任自由的传统经济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凯恩斯革命”,所谓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理论也应运而生。凯恩斯学派运用总需求模型对经济大萧条与大规模失业现象的内在成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认为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主要导源于投资机会减少和投资需求下降。受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流动偏好等诸多心理因素的作用,总需求价格通常是小于总供给价格的,而市场机制却没有力量使总需求价格达到足以与总供给价格相等的地步,于是便出现了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亦即出现了萧条和大规模的非自愿失业现象。凯恩斯学派得出的结论是,大萧条已证明了私人经济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如果放任不管,它便会自我陷入萧条,其出路只有制定和实施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尤其是反周期的财政政策来减少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凯恩斯经济学关于经济政策的基本主张是维持经济稳定,通过调节有效需求(即所谓“需求管理”),萧条时反萧条,通胀时反通胀。其中,当出现经济萧条时,在通过自动稳定器发挥作用的同时,政府要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expansionary fiscal policy),运用减税、增支(包括扩大政府购买支出)、发债乃至实行赤字预算等可操作的工具,治理通货紧缩和失业问题。

中国自1998年以来应对通货紧缩所采取的财政政策,被称为“积极财政政策”(proactive fiscalpolicy)。应该说,从实施背景和具体内容上看,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凯恩斯经济学所主张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之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其中,有许多内容和措施是近似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首先,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加大了财政资金的投入,用于加快农林、水利、公路、铁路、粮食仓储、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此,国家于1998年增发1 000亿元长期国债,所筹资金用作国家预算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投资。1999年,国家又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和具体措施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其中包括:(1)继续增发国债,用于在建的基础设施、一些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重大项目装备国产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环保与生态建设以及科教基础设施等方面。对大型骨干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了贴息的办法。(2)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以刺激消费需求。(3)恢复对存款利息所得的征税,收入专门用于城镇低收入居民和下岗职工的生活补贴。

增加国债发行,提高投资水平,也是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治理通货紧缩,中国实行了以国债政策为支撑的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中国首次发行了建国以来的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使其资本充足率基本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同时,又增发了1 000亿长期国债,用于国家预算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投资,并且配合中央银行准备金制度的改革,由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专项国债423亿元。1999年,根据当年第二季度表现出来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出口下降、消费需求持续不振的情况,继续增发国债。2000年,在上半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表现之后,为了巩固这种重大转机,在年初决定发行1 000亿长期国债的基础上,下半年又增发500亿长期国债。新增国债重点投向五个方面:一是水利和生态项目建设;二是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是教育设施建设;四是城市环保项目建设;五是企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等重大科技项目。

税收对投资、储蓄和消费产生着重要影响,在财政政策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我国1998年以来所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中,税收政策只是处于辅助性地位的。1998年除了提高出口退税的政策外,几乎没有动用税收政策。自1999年开始,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才开始逐步扩展到运用税收政策,包括继续提高出口退税、恢复对存款利息所得征税等。

从总体上看,在近年来治理通货紧缩的过程中,我国把扩大需求的短期政策与改善供给的长期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成功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而且为我国经济的中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及若干约束条件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总体上讲,至少可以总结出如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经验:第一,将刺激需求与改善供给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二,将刺激需求与调整分配政策结合起来,尤其是提高城镇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第三,注重发挥税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鼓励投资和消费,促进技术进步;第四,并没有完全按照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中关于实施减税的教条,而是通过保证一般性公共支出,同时通过推行税费改革,适当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水平;第五,充分运用财政手段,带动银行贷款的增加,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第六,将松中有紧的财政政策与紧中有松的货币政策结合起来。

在认识到积极财政政策所发挥的有效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积极财政政策的初步执行结果与拉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预期目标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行财政体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约束条件,制约着政策效应的发挥。这些约束条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投资(购买)的乘数效应不足。二是税收负担方面的约束。三是转移支付方面的约束。

三、改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几点思考

我们认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仍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以稳健的货币政策相配合。但需要指出的是,今后在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完善应该从转变政府投资方式入手。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应该从财政投资这种直接手段转向利用财政投融资、财政贴息等间接手段,使政府投资成为杠杆,有效地带动社会投资。具体包括:(1)改变财政投融资方式,逐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财政投融资制度,以便从制度上解决财政投资需求与投资供给之间的矛盾。(2)采取多种手段吸纳社会资金。运用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社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从而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为此,在社会投资来源、银行可贷资金较为充裕的条件下,可考虑在国家有限的财政投资中,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作间接手段。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在公共投资领域内建立起竞争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而且也有助于拓宽公共投资资金来源渠道,提高项目本身的运作效率。

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民间投资的增长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带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快,但如果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则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因此,除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外,还应全面落实引导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如落实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在税收上切实实行国民待遇,防止税负不公、双重征税等歧视性措施。要加强金融支持,除了银行给予积极的贷款支持外,应引导和鼓励发展股份制的地方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机构,拓宽中小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加强法律保障和服务机构。

第二,运用公共支出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增长。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大都通过扩大公共支出、发行公债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增长,并且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实行高福利、高支出的政策,进而又导致了高额财政赤字,引发了通货膨胀。因此,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转向了有节制的效率型财政支出政策。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适当多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等投资风险小、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而且也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城乡居民消费。

第三,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启动最终消费。在这方面,一是要从调整体制内人员的收入水平入手,以处于类似于我国发展阶段的国家其国内体制外的工资水平收入为参照系,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货币化的政策,调整体制内人员的工资待遇。具体包括:提高工交人员和国有经济职工工资收入(还包括提高国有企业家的年薪收入,使其与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相适应),普遍提高低收入和离退休人员的收入等。二是要通过改革,认真落实对企业和农民的减负政策,为提高职工和农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适当增加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加大国家财政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就业制度等需要财政支持的改革,要制定反周期的操作。要力求减轻居民支出中的改革费用负担,稳定居民的支出预期。

第四,应充分注意政策的适时调整和渐进转换,主要是通过市场和消费替代、民间和企业投资替代、出口需求替代,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步“淡出”和转型创造条件。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大财政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形成一整套带动产业调整和不断升级的创新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优化税制结构,规范税费关系,使税制本身对经济景气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

参考文献:

[1]项怀诚 . 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 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 案的报告[J].中国财政,2003.

[2]凯恩斯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中译 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苏明. 财政支出政策研究[M] .北京:中 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高培勇. 公共财政 : 经济学界如是说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5]刘尚希,赵全厚. 政府债务: 风险状况 的初步分析[J].管理世界,2002.□

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因为当时我国宏观运行中出现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刺激国内需求,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阻止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并努力为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所在。时至今日,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了六年了,该政策的效果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

作为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它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上。

1.积极财政政策与消费。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一直呈现负增长,分别为、、和.与上年相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为和,虽然从2000年开始由负转正,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和+.但是,以1985年价格的从1998~2001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只有,比从1991~1996年的水平低了个百分点。这说明,整个社会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仍处于低迷状态。

2.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投资。从1991~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和,年均增长.其中,国有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996年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集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996年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个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996年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其他经济从1993~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996年其他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而从1997~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和,年均增长.其中,国有经济年均增长、集体经济年均增长、个体经济年均增长、其他经济年均增长.这说明从趋势上看,与1997年以前相比,1997年以后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不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各种经济来看都呈现下降态势。

从1993~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分别为、、和,而从1997~2001年的这一比率则分别只有、、、和;从1993~1997年,按支出法计算的GDP中的资本形成率的分别为、、、,而从1998~2001年的这一比率则分别是、、和.

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额中,分别有、、和的投资是国家预算内资金形成的,而从1996~1997年的这一比例分别只有和;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基本建设投资增加额中,分别有、、和的投资是国家预算内资金形成的,而从1996~1997年的这一比例分别只有和.

这说明:与亚洲危机以前相比,1998年以后从增长趋势上看,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资本形成率基本上呈下降状态,而且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速度降低的也比较快;全社会固定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财政投资的结果。

3.积极财政政策与出口。从1991~1997年,我国以美元计算的出口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而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的增长速度分别是、、和.除2000年我国由于出口退税率提高等原因使出口增长较快外,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都比较慢。这说明,我国仍然没有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后不利影响的阴影。

4.积极财政破策与经济增长。从1998~2002年,我国保持了、、、和的经济增长率。据有关部门测算,这期间,围债投资,包括带动的银行贷款和地方、的投资,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2个百分点。

5.积极财政政策与就业。首先,从职工人数的变化来看,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职工人数总的变化情况为-2331万、-564万、-486万和-468万。而从1996~1997年与上年相比的职工人数总的变化情况为是-63万和-177万。

其次,从从业人员的变化来看,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总的变化情况分别为+357万人、-423万人、+871万人和+940万人。而从1996~1997年与上年相比的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分别为+903万人和+750万人。

第三,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来看,从1996~2001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分别为520万、570万、571万、575万、595万和681万,登记失业人数呈递增之势;从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从1991~1996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都在~之间,而1997年以后,这一比率都在以上。其中,2001年达到.

根据金融市场学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用不少于4000字的篇幅,自命题写出一篇论文。二、全文字数要求不低于4000字三、论文完成时间为下学期开始前四、需联系实际五、论文分析过程多用图表、曲线表示六、课程论文写作辅导课程论文作为部分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形式,与笔试开卷,闭卷考核形式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检验学生对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在认真学习完课程基本理论知识之后,选取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论文题目,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实地参观、调查访谈等活动,深入了解所学课程的有关学科现状(成果及问题)、发展趋势之后,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然后进行课程论文的撰写。课程论文的考核形式能更好地使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一般课程论文大致可分为文献综述类论文、案例分析类论文、调查研究类论文。(一)文献综述类论文写作要求对某一方面的主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后,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并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论述。比如《公共政策学》课程论文“请就公共政策制定程序的科学化、民主化问题”或“请围绕如何提高公共政策执行力问题”或“请针对公共政策决策体制创新这一问题”,写一篇文献综述,即属于此类型论文。文献综述类论文要求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发展方向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撰写文献综述类论文时可按这四部分进行撰写:①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②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不同的问题综述,也可按年代顺序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③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认真对待。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排版地图​您还可以输入9999 个字您提交的参考资料超过50字,请删除参考资料:匿名

关于生育政策执行的研究论文范文

新一代城乡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探析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方法。

第五次人口普査的结果显示,xx%的流动人口集中在15——49岁年龄组,这说明育龄人口特别是年轻的育龄人口构成了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我国当前的流动人口,其群体特征、城市生活环境、制度环境已与以往的流动人口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可称为“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如此大规模的青年育龄人口的乡—城流动,其生育意愿、生育需求和生育行为必将对我国人口的生育率和增长率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及其特点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在此背景下,我们开展了针对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的问卷调査与半结构式个案访谈研究。20xx年xx月,我们分别在xx——xx岁居住和停留半年以上的非本地农业户籍人口,进行了关于生育意愿的抽样问卷调査,有效样本xx个,回收率为xx%,其中男性占xx%,女性占xx%。问卷调査的基本结论如下:

第一,针对生育数量意愿,平均生育意愿为xx。有xx%的人希望生一个孩子,xx%的人希望生两个孩子,希望生育xx个及以上的比例为xx%,xx%左右的人不想生孩子。

第二,针对生育性别意愿,多数流动人口对孩子没有性别偏好,xx%的人认为应该“顺其自然”,xx%的人希望儿女双全。相对而言,在男性流动人口中,男孩偏好多于女孩偏好;在女性流动人口中,女孩偏好多于男孩偏好。

第三,成本约束、为了孩子成长和情感需要已经成为主导新一代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因素。以上结论说明了新一代乡一城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呈现出理性的趋势,新型的生育观已经形成。

通过调査问卷的数据结果,我们对新一代乡一城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有了更为客观的判断。但是,由于生育意愿属于人们的主观认知和自我判断,因此,要深入了解人们关于生育和计划生育问题的真实想法,仅靠问卷调査是不够的。因此,在20xx年xx月至20xx年xx月期间,我们在xx和苏州对xx名18——31岁居住和停留半年以上的非本地农业户籍人口,进行了半结构式深度个案访谈,其中男性xx人,女性xx人;未婚者xx人,已婚者xx人。

本研究通过个案访谈,以期深入了解我国新一代乡一城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现状、主要特点及其对生育孩子数量和性别的预期,掌握他们生育意愿改变的程度和方式,深入探究影响流动人口生育意愿及其改变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城市的社会支持体系和制度安排对流动人口实际生育行为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试图通过调査流动人口对孩子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及其满足程度,来验证以孩子质量替代孩子数量这一趋势的实现程度,以及制度供给和社会环境能否支持流动人口新型生育观念和意愿的实现。

二、新一代城乡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现状。

流动人口一般想生育几个孩子,他们依然恪守传统生育文化的规定而呈现出显著的男孩偏好,还是已经发生了改变?目前的城市生活与社会环境对他们的生育意愿产生了什么影响?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实现基础是什么?在生育意愿与实际生育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差距?本文将分别从生育数量意愿、生育性别意愿、外出务工对生育意愿的影响、以及生育意愿的实现基础四个方面,对新一代乡一城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现状做出判断和分析。

(—)生育数量意愿

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访谈对象对于孩子数量的选择倾向取决于其目前的经济状况。无论是否有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当访谈者被问到对孩子数量的预期时,大多会以经济负担和经济压力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很多访谈对象都表达了在目前的生活环境里,只生育一个孩子的愿望。随着社会转型、经济发展和居住环境的变化,流动人口的生活压力大幅度增加,其中孩子的抚养成本(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机会成本)和城市生活支出(住房、饮食、日常生活物品、教育等)是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所以,在经济收入普遍不高的约束条件下,许多访谈对象认为如果只生育一个孩子,教育资源、物质资源和时间资源都可以集中投入于一个孩子,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和今后的发展,而且也能减轻自己的经济压力与负担。我们可以从以下访谈内容中明显感受到这种认知倾向。

1、要一个,一个就好了,经济负担太重。(访谈对象:SMUC1,男,21岁,未婚)

只想要一个孩子。现在的经济条件嘛,社会现实、养育、教育一个孩子都非常难。

2、经济上开支很大,还有教育投入非常大,如果两个的话更麻烦。(访谈对象:SMMI,男,24岁,已婚未育)

虽然被问及如果在计划生育政策放开的情况下是否会改变对生育孩子的数量意愿,有的访谈对象希望可以增至为两个,但是经济压力依然是他们首要担忧的问题,因此在实际的生育行为过程中,他们仍然会根据其经济状况来进行生育决策:

3、计划生育不管,也不要了,负担太大,没精力也没钱。(访谈对象:TMMCC1,男,26岁,已婚,育有一男)

4、富裕的话我会生两个,穷的话我就只生一个。(访谈对象:SFMCO5,女,29岁,已婚,育有一女)

还有一些访谈对象认为精力投入也是决定生育孩子数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女性访谈对象认为养育孩子需要大量的精力投入,使得她们无暇顾及更多的孩子。

5、—个就够了,多了太累了,照顾不过来。孩子太多就忙不过来了,照顾不好,还影响工作。(访谈对象:SFMCI5,女,27岁,已婚,怀孕)

也有少数访谈对象在面临生育孩子还是职业发展机会的选择时,会明确选择优先发展职业。这表明在城市里生活的流动人口,受到城市社会情境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也逐渐呈现出城市居民的特点,不仅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随着经济条件变化而逐渐提高,同时,他们也更加强调自我的主体性,关注自我的空间与发展。

6、有机会发展的话我要先发展,不要孩子,比如说有个机会在我面前,那肯定要发展,不选择孩子(访谈对象:TMUC4,男,19岁,未婚)

综合以上访谈对象对于孩子数量的预期,我们发现在孩子抚养成本和城市生活支出不断提高的约束条件下,孩子的质量成为流动人口的首要选择。这说明城市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已经呈现出以孩子质量替代孩子数量的趋势,计划生育政策不再是决定流动人口生育数量决策的主要约束条件。同时,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增加、自我发展需要也成为许多流动人口在生育决策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这反映出在城市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流动人口对自我发展的关注程度,以及对生活质量水平的预期都比以往有所提升。

(二)生育性别意愿。

流动人口对孩子的性别预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访谈结果表明,没有性别偏好、男孩偏好、女孩偏好或儿女双全等其他一些不同性别组合偏好的现象都存在。但是针对性别偏好的访谈调查结果显示,与传统农村生育文化中普遍的男孩偏好明显不同的是,流动人口中女孩偏好大幅度地增加了。

1、性别无偏好。

少数访谈对象表达了对性别没有特别的偏好,他们对女孩和男孩的价值评价没有差别。

现在在农村里,男孩不孝顺的也有的是,女孩孝顺的也很多,其实要个男孩不孝顺的话还赶不上要个女的好,我要男孩女孩都无所谓。(访谈对象:SMUI1,男,21岁,未婚)

2、儿女双全。

希望儿女双全的访谈对象也不乏其人,同时获得男孩和女孩的收益(经济收益和心理收益),满足家庭和自己的不同需求,这十分符合中国人普遍希望两全其美的心理特征。

最多要两个,一男一女最好,能够儿女双全。(访谈对象:TMMS,男,25岁,已婚未育)

3、男孩偏好。

—些访谈对象认为农村里男孩偏好的`传统观念对自己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虽然居住在城市社区,但是由于与农村社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性别偏好取向依然存在于在城市里工作的流动人口中。但是,就整体而言,男孩偏好观念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明显有所降低。

农村都这样,你要是都是女孩,别人会瞧不起你。(访谈对象:TMUS1,男,23岁,未婚)

我喜欢男孩子,女孩子长大了就结个婚,带个孩子,伺候公公婆婆。没什么出息。(访谈对象:TMMC,男,24岁,已婚未育)

4、女孩偏好。

很多访谈对象都表达了倾向于生育女孩的意愿,这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出发点:一是相对于男孩,养育女孩的经济成本更低,例如不需要给女孩准备房子、养女孩更为省心等等;二是在某些方面,女孩的收益高于男孩,如女孩更为孝顺、体贴,女孩子更容易找到工作等等。在未婚、已婚未育和已婚已育的访谈对象中都有人具有显著的女孩偏好。

我想要女孩,女孩不用给她买房,我要生个男孩还得给他准备房子。(访谈对象:SFU02,女,19岁,未婚)

想要女孩。女孩贴心,而且女孩吧,也省心一点,男孩太调皮了。(访谈对象:SFUI3,女,25岁,未婚)

根据访谈调査结果,与生育数量期望明显受到经济状况影响相比,生育的性别偏好并没有一个清晰的主导决定因素。换言之,影响流动人口生育性别的认知取向与行为结果的因素是非常复杂和多维的。一方面是传统的男孩偏好观念,另一方面是伴随着社会转型,女孩价值的普遍提升,尤其是城市社会中女孩价值实现途径明显增多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流动人口的认知与决策过程,使其在生育性别选择中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总之,虽然各种因素的多重影响造成了性别偏好组合的多样化,但是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城市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已经呈现出更为理性的一面,他们对女孩的价值判断(资本收益和心理收益)已经更为客观和理性。

(三)外出务工经历对生育意愿的影响。

访谈结果表明,虽然流动人口仍保有传统的生育文化特征,但通过与那些没有进入城市务工的农村居民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外出务工经历对流动人口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已经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现代生育文化正在逐渐改变流动人口的认知与生育行为模式。他们已经不再单纯的追求孩子数量,也不再一味地只想生育男孩,而是更加趋于理性地结合自己经济收入和发展状况,通过对男孩和女孩在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实现及实现途径等方面的客观比较,来做出生育决策。

我家乡还是比较重视男孩,我感觉我的思想方面改变了,打工经历改变了一些想法。如果你没有到外面看看的话,就会听家里的安排生个男孩。但是你出来仔细一看,你就会改变一些想法。(访谈对象:SMUC1,男,21岁,未婚)

同时,相对于农村社区,城市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松散,个人生活空间相对扩大,隐私权能够得到一定的尊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流动人口的生育压力(如生男孩家庭才有面子)得以缓解的现实基础。正是基于城市社区居住环境的特点,才使得流动人口在进行生育决策时,能够更多地关注经济状况而非生育文化的制约。

在家乡一定最好有个男孩,那边生男孩感觉名声上会好一点,生个女孩好像会被人笑话似的,在城市这边生活就无所谓了。(访谈对象:SFMCO8,女,29岁,已婚,育有一男)

总之,城市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对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产生了影响。城市融入过程不仅让他们改善了物质生活水平,也改变了他们所秉承的传统生育文化,为生育意愿的转变构建了良好的支持环境。

(四)生育意愿实现的现实基础。

生育决策受到一系列直接因素(生育成本、孩子的教育成本、父母的机会成本等)和间接因素(包括住房、看病等在内的城市生活支出)的影响。因此,如果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程度不高,制度供给缺乏或政府角色缺位都会直接作用于这些因素,使得流动人口以质量为取向的生育意愿难以实现。本文从以下三方面对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

1、农村社区对流动人口依然具有很强的影响。

虽然居住在城市,但是流动人口与迁出地的农村社区仍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传统的农村生育文化对流动人口的压力依然存在。我们发现不少调査对象都处在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两种不同生育文化的双重影响中,有时候,他们必须在两种文化所产生作用力的夹缝中进行决策。以下访谈记录就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这一困境。

我自己不怎么特别想要男孩。但是怎么说,我百分之六七十想要男孩,主要是想到我老公家的情况嘛,要传宗接代,……主要是老人给的压力。(访谈对象:SFMCO8,女,29岁,已婚,育有一男)

通过以上访谈,我们可以推断由于受到长辈、以及与农村社区之间的各种联系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那些具有现代生育观念的流动人口中的未婚者和已婚未育者,其目前的生育意愿和以后的实际生育决策及行为之间可能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访谈对象大都希望孩子能留在城市里接受教育,并希望孩子今后能立足于城市得以发展。城市的教育体制、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与机会要远远优于农村已经成为流动人口的普遍共识。

带过来把孩子放在城里抚养,我感觉对孩子的前途比较有希望。(访谈对象:SMMCS1’男,已婚已育者)

除了考虑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等因素之外,也有不少访谈对象意识到,如果将孩子留在家乡,隔代教育会产生很多弊端,同时也会造成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这说明新一代的流动人口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也逐渐认识到孩子在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应该运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并且开始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这表明流动人口已经具备了一些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

老人带小孩不是很好的。我们的父母嘛,文化程度比我们还要低啊。他们带孩子的话,有些时候也不是那么文明。(访谈对象:SMMCI1,男,27岁,已婚,育有一男)

尽管访谈对象大都希望孩子在城市上学和接受教育,但是他们普遍认为在城市里孩子的教育成本很高,远远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同时,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也是流动人口难以将孩子留在城市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孩子读书一个月要很多钱,有时买衣服,吃东西,还有用的啊,还有其他什么的都加在一起,—个月800—1000吧(访谈对象:SFMO1,女。30岁,已婚,育有一男)

总之,虽然流动人口对孩子的人力资本投资需求很强,但由于教育成本和抚养成本过高,以孩子质量替代孩子数量的生育意愿缺乏实现的现实基础。一方面,流动人口迫切希望将孩子留在城市里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成本压力过大的现实,使其愿望难以达成。

3、生育意愿实现的社会支持薄弱。

抚养成本和教育成本是影响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直接因素,但是生育意愿的现实基础不仅仅取决于这两个方面,还受制于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的状况。因为,对于流动人口而言,他们所处的城市生活环境、可获取资源的满足状况,以及遇到的主要困难,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决策。同时,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在城市生活的融入程度,进而影响他们对城市生育文化观念的接纳程度。

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由于制度供给的短缺和政府角色的缺位,他们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生存压力,面临许多发展困境。他们在就业、住房、看病、日常生活物品支出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同时,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的社会融入过程,也会受到来自城市居民的歧视,社会排斥和歧视又会进一步恶化流动人口的生活困境。因此,对于流动人口生活现状及所面临困境的客观呈现,能够进一步探求他们生育意愿形成、以及今后实际生育行为实现的社会机制。至于政府对流动人口的支持,很多流动人口并不愿意对政府做出评价,就那些做出评价的访谈对象而言,他们普遍认为政府在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中是缺位的,流动人口缺乏来自政府的制度供给和社会支持。

政府啊,我感觉政府好像离我蛮远的。(访谈对象:SMUS2,男,21岁,未婚)

从来没有听说过政府对我们有优惠政策,政府出台的政策都是对本市户口,外地是不可能的。我从来没听说过,也从来没享受过。我从来没有听说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有帮助,除非是特别困难的有帮助。(访谈对象:SFMCR3,女,24岁,已婚,育有一男)

总之,城市生活的拉力和压力共同作用于流动人口,使流动人口陷入一种两难的困境。一方面,城市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生活内容、收入和教育等都吸引着流动人口奔向城市;但是另—方面,城市生活支出的压力、制度供给的缺乏以及社会歧视的存在,又使得流动人口处于城市生活的最底层,难以实现有尊严的生活。这种困境对流动人口生育观念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使他们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行为预期出现一种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由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社会支持系统还非常缺乏,因此,在流动人口较为理性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行为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三、结论与反思。

通过访谈调査,我们发现随着生活区域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已经呈现出—些新的特征。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质量替代数量的趋势已初步形成。目前,孩子的抚养成本成为流动人口进行生育决策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当经济条件允许和照料资源充足时,流动人口倾向于将孩子放在教育环境更好的城市中养育。所以,相对于农村,城市的教育成本大幅上升,使得很多访谈对象认为,为了保证孩子成长过程中获得充足的资源和机会,目前的经济收入难以支持两个孩子的生育决策。这反映出了在流动人口中,已呈现出以质量替代数量的趋势。但是,由于城市生活支出和教育成本的大幅增加,使得流动人口愿意用质量替代数量选择的可实现程度降低,在孩子质量的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了较大的缺口。

第二,性别选择呈现出理性的一面。虽然有一些访谈对象仍然具有明显的男孩偏好,但是大多数流动人口已开始更为理性地反思这种偏好的实际收益。许多访谈对象通过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能够理性地认识到相对于男孩而言,女孩的成本支出(不需要为女儿准备房子)低,而收益(女孩子更容易找工作,女儿会更孝顺)却更高,因此,女孩偏好,或者没有性别偏好的生育意愿逐渐增多。

第三,个人发展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也逐渐成为生育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一些访谈对象在进行生育预期时,会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或者个人的精力投入与时间成本。虽然这并非普遍现象,但是可以看出,流动人口的生活理念,以及对自我生活空间的需求与城市社区文化更加契合。相对于孩子的抚养成本而言,个人的机会成本和发展成本虽然还不是生育意愿形成的首要影响因素,但其重要性已经显现出来。

第四,流动人口生育意愿的双重性特征非常显著。一方面,工作和居住环境的改变,使他们受到城市生育文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远离了农村社区所传承的习俗和文化,尤其是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与农村社区之间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还受到根深蒂固的农村生育文化的牵制。这种双重性特征,使流动人口呈现边缘性特征,他们一边接受着现代城市生育观念,一边仍受农村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流动人口能否很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对未来的预期是否以城市为生活重心的判断,都会直接决定他们的生育意愿和实际生育决策之间存在差异的程度。所以,对未来生活预期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实际生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背离生育意愿。

第五,流动人口以质量为取向的生育意愿缺乏相应的现实基础。在流动人口生育行为的社会支持体系中,制度供给和政府角色的缺位不仅加剧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困难,也会延缓流动人口生育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现实转变过程。生育决策受到一系列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的影响,而制度供给的缺乏和政府角色的缺位会直接作用于这些因素,使得流动人口以质量为取向的生育意愿缺乏实现的现实基础。

相关参考范文:计划生育跨入法治时代在新中国的法制史上,可能很少有一部法律从立法动议到正式出台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也很少有一部法律背负了这么浓厚的“树立国际形象”的色彩。经过20多年的研究论证,《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这被很多人认为是“我国人口事业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计划生育的立法从1970年代末就开始了,整个过程可以说“一波三折”,经历了1978年、1982年、1988年、1993年四次论证、起草,但皆因“条件不成熟”没有出台。1998年,计划生育立法被第五次“摆到了台面上”,经过三年多的努力,2001年12月29日终获通过。关于“一波三折”的原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春生说,除去没有国际上立法经验可供参照外,制定这部法律本身还存在一个难点,这就是,法律中规定的政策、措施、办法既要有效地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又要能为国际社会基本接受。多年来,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出台,一方面表明这方面的探索已取得了相当共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计划生育已经实现了重大跨越,具备了法治化、规范化的基本条件。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穆光宗博士则称,这标志着中国计划生育已经开始从行政强制为主导向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第一标准的新阶段转变。焦虑时代的计划生育中国大规模的计划生育并非始于人们通常印象中的改革开放之后,而是从1970年代就开始了。当时,关于计划生育的提法是“晚、稀、少”:“晚”是指男25周岁、女23周岁才结婚;“稀”指两胎要间隔4年左右;“少”是指只生两个孩子。1978年3月,计划生育被写进了宪法。就在这一年,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时很多人都有很强的‘强国梦’,都想用最快的速度把国家搞上去,在这种急切的心情下,对人口实行‘急刹车’成为了一种当然的选择。”穆光宗博士说。1980年,新华社公布了中国人口发展进程百年预报: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有媒体报道说,这一消息发布后,引起很大震动。一度曾有人主张“我国人口近期宜取负数发展”,建议20年内采取一切措施,使每年人口出生率低于人口死亡率,进入人口的负增长。但这将意味着有一半左右的夫妇终生不能生孩子或至少20年内不能生孩子。因此响应者不多。另一种观点则影响很大。几位科学工作者建议从1980年起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样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接近零,全国人口可控制在11亿以下。这个方案曾对我国的人口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1980年出现了计划生育发展史上标志性的事件,即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郑重向全国发出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随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数量上进一步收紧。“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取代了“晚、稀、少”的提法。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张纯元说,两种说法相比较,晚婚、晚育没有变化,少生从允许生二孩调整为基本只准生一孩。稀是就生育间隔而言的,只生一孩,就不存在间隔了,稀被取消了。“这一调整在城镇采取一些必要措施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农村却困难重重。”张纯元教授说。一位研究者指出,抛开农耕文明形成的“多子多福”的观念不谈,仅就农村的生产方式、社会福利状况以及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而言,对家庭成员的依赖也使只生一个、尤其是只生一个女孩,成为一件难以接受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生育的推行在农村遇到了困难,矛盾一度变得十分突出。对此,中央及时作出了调整。重新规定,在农村仍要继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但也要适当放宽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条件。行政措施推行:“功不可没”很显然,政策调整后群众的生育愿望和政策要求之间仍然有差距,计划生育仅靠公民的自觉行为还不可能实现。从现实来看,西方发达国家从高生育水平向低生育水平转变用了100多年的时间。这种转变和经济发展往往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生育率下降。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却不允许重复这条路。因为经济发展在对生育率的下降发挥拉动作用之前,已经受到了人口问题的制约。在不能坐等依靠经济发展来降低生育水平的情况下,借助行政强制力解决人口问题就成了合乎逻辑的必然选择。况且中国要用30年的时间完成西方用了100年的人口转变,这更加重了对这一力量的依赖。穆光宗博士说,在改革开放后的头十年里,计划生育的推行基本上是行政强制型,采用的是社会制约机制。这个阶段的工作重心在人口数量的控制上,可称为“以数为本”的阶段。对于这个时期的工作成效,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于学军称其“功不可没”。他认为最大的成绩就是使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得到了稳定和完善,为1990年中国人口转变历史性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这个时期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春生说,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以及计划生育部门主要是依靠强有力的行政措施推行计划生育的,有的在执法中还存在侵犯公民人身权、财产权的违法行为,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为了规范计划生育行为,国家计生委出台了包括不准非法关押、殴打、侮辱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人员及其家属,不准毁坏违反计划生育规定人员家庭的财产、庄稼、房屋等内容在内的一些规定。这些规定使计划生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规范,但专家指出,这些问题往往与指标、任务联系在一起,要想彻底解决,还得依靠法制的建设和工作模式的转变。转变的社会基础这种转变的萌芽在进入1990年代后出现了。一些地方除了行政强制力外,引入了利益导向机制。有的把计划生育与扶贫结合起来,同是贫困户,生一个的就比生三个的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在此基础上,“两个转变”被作为重点提了出来:即由孤立地就计划生育抓计划生育向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转变;由以社会制约为主向逐步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的机制转变。这些转变的实质就是由“以数为本”转为“以人为本”,计划生育不仅仅是一项关于数量、指标的工作,更要考虑人的利益、需求、发展。这些转变从目前来看还是初步的、局部的,大都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但它所展示的方向令人肯定。在经历了10多年旧有的工作模式后,计划生育在1990年代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研究者认为,这与整个社会、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密切相关。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陆杰华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计生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与新现象,例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人户分离的计划生育管理问题等等。这些新问题对传统的计生工作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必须承认,正是这种冲击,促使政策决策者产生了管理理念的创新。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主任于学军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动,整个社会和经济的运转机制、政府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和理想追求、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包括婚姻和生育观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生育的问题上,人们也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可以说,在影响生育水平的两大重要因素,即政策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作用中,后者起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影响计划生育工作模式的另一个因素就是我国的人口转变在1990年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下降,并持续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即一对夫妇生小孩在2个以下)。按照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的划分,我们从降低生育水平阶段过渡到了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这两个阶段应该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法制化轨道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曾指出,50多年来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史,是一部曲折、悲壮、辉煌的历史。一个10多亿的人口列车,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总结,如今正式驶上了法制化的轨道。这种探索在1990年代终于形成了一整套经验,其中包括成熟的生育政策,“三三三二一”工作模式以及“以人为本”原则的确立。可以说,这些构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这部关乎中国“国际形象”的法律出台的先决条件。一位专家指出,如果退回到10年前,这些显然都还不够成熟。《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核心是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既不收紧也不放松。与此同时它也明确了实现这一政策的途径并不是过多地依赖行政强制力,而是建立利益导向和社会制约相结合的机制,依法行政、依法生育。从现实来看,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把基层的工作人员从指标和任务的重压中解放出来,这就涉及到考核体系和工作方式的改革。因此这部法的推行还必须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完成。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依法行政、行为规范后会不会造成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减弱,引起生育率的反弹?国家计生委宣教司负责人认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工作目标、工作力度并没有因此改变”。实际上从研究来看,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对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会起到积极的效果。于学军说,1980年以来的多次生育意愿调查结果表明,育龄妇女的意愿生育水平低于实际生育水平,这恰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育龄妇女中非意愿生育的存在,意味着中国的育龄妇女并没有完全掌握自主的生育权利。从这方面来说,优质服务可发挥作用的空间很大。对于一个有着10多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人口问题确实关乎着它的生死存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出台标志着这辆巨大的人口列车驶上了一条新世纪的轨道。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计划生育调研报告范文,下面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计划生育调研报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描写,首先可以描写调研的目的,第二个可以描写调研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第三个可以描写调研的结果。计划生育调研报告范文篇一:计划生育是国家之基本国策,而计生办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即是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如何贯彻好执行好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从计划生育开展以来,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人们对计划生育的理解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法规政策的时候,要切身以国之大义为出发点,做好此项工作。先在此解释一下关于计生工作的各个部门的名称解释:县级计生部门的名称为__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__县计生委;镇级计生部门的名称为__镇计划生育办公室,简称__镇计生办;乡级计生部门的名称为__乡计划生育指导所,简称__乡计生所;他们都是国家计生部门的正式单位,可以在辖区内办理相关业务。我属于镇计生办,其主要工作为:1.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2.向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帮助群众树立文明、科学、进步的婚育观,保证宣传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主动向计生对象做好说服、动员等工作。3.掌握育龄群众结婚、怀孕、生育、节育和生殖健康动态情况,按时发放避孕药具;做好每季度的查环查孕的组织工作,动员应落实节育措施或计划外环孕对象落实节育措施或补救措施;做好育龄对象术前及术后随访、慰问工作。4.督促,协助村(居)民及时办理独生子女优待证,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养老保险等有关手续和证件。5.协助街道征收社会抚养费。6.做好统计工作,按规定真实、准确、无误地做好各类数据的统计。依时上交,并确保卡、册、表的清洁整。计生工作的路在何方了?几年,所有计生工作者饱受非议,受尽白眼和歧视,这是不公平,尽管我知道这世上不公平的事情很多,但是我还是得说一下,人们对于计生工作者的想法是不公平和畸形的,之所以产生这么多误解,关键在于一点——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没有一票否决制度,就不会出现各个计生部门的怪现象,每到检查,各个主管领导就心急如焚,鞭笞着下面的所有人去抓人女扎,去把计划生育外的人赶出去,种.种.种.种,都在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一个问题,计划生育是国策,是护住官帽子的大策。计划生育这一政策我无意去评判其好坏,它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计划生育三十年以来,有些问题也接踵而来,比如:低生育水平不稳定。中国的低生育水平是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群众文化水平不够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行政制约手段实现的,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生育政策之间还存在距离,低生育水平存在着反弹的压力。地区发展不平衡。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生育率降低,但是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生育水平还比较高,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还很大,不少贫困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总体工作水平还不够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四是计划生育队伍素质还不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不少地方仍然主要依靠行政强制来推动工作;面对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不会服务、服不好务的现象比较普遍,优质服务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不少地方的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干部存在着盲目乐观、消极畏难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推行划生育中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政府决策必须高瞻远瞩,在制定人口政策方面应该有长远的预见性。因为人口问题有很大的惯性。当前中国人口已面临拐点,全国范围劳动人口的紧缺以及高考人数的大幅下降标志着人口红利的结束。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刻不容缓。人口问题是大问题,针对以下问题:首先就是发展安全。由于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总抚养比增大,用于老龄人口养老、医疗等的费用增多,将使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增加,而用于投资的部分将不得不减少,使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财政能力受到制约。如果中国因此发生经济停滞,今天中国人热衷说着的“大国崛起”、“伟大复兴”等等,将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厢情愿。二是军事安全。近20余年来中国国家利益日益拓展,对军事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多。但在国民收入三部分:消费、投资和防务中,由于用于消费的部分增多,投入到国防的国民收入,将来也可能不得不压缩或受到很大限制。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必然在心理上总体趋向保守和防御,公众对于良好社会保障的压力会使国家不可能将更多财富用于国防建设。这一问题目前在中国还不明显,但再过一二十年,情况就有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在中国国家利益日益拓展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能力支撑足够的军事能力,这不仅影响军事安全,也影响发展安全。同时,一个独生子女占劳动力主体、老龄化程度日深的社会,也将侵蚀一个国家防范和进行战争的能力。在独生子女家庭占中国家庭总量几乎一半的情况下,整个社会对战争的承受能力将完全不同于以往。三是社会安全。目前,中国尚未初步建成完善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在社会保障上城乡分别明显,中国两种社会和人口———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间的对立,今后也可能加剧,从而影响社会安定。中国人口正由传统农业人口向现代工商业人口转换,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后,一旦城市经济发生危机,很多人就将会在城市成为流民或游民。从一些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型的情况看,人口转型同样产生过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由此引发过革命。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大量适婚男性将因男女比例失衡而无法组织正常家庭生活,这将不仅诱发贩卖人口现象的增多,而且可能加剧黑社会活动及其他危害社会安定因素。四是文化安全。中国近些年来日益突出的信仰危机、价值观问题,很大程度上也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有关。中国传统儒家文明的继承是靠中国特定的生育文化来支撑的。然而,独生子女群体不仅在改变人口结构、社会结构,也在改变文明结构。有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在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和牺牲奉献观念等方面,与以往多子女家庭出身的人群相比,有显著差异,在这一代人身上,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色彩更为淡薄。由人口变迁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有些已处于逐渐爆发期,有些还处于积累期,现在来看还不是特别严峻,但未来会对中国的发展形成重大影响。为此,中国的人口政策应该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该做出何种调整了,只能抛砖引玉,说几句无伤大雅的意见:一是最关键的问题,取消一票否决制度,这个问题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期刊上,都有过此话题的讨论,当然取消一票否决制度不代表取消计划生育,关键还是要将此纳入政府政绩考核中,但是不能实行一票否决,以免造成计生工作的诸多怪现象。二是提高计生工作人员素质,提升技生工作人员待遇,据调查,乡镇计生工作人员任务重、压力大,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人心思走。由于计生工作作为“天下第一难”的局面并未改变,从上到下层层下达考核指标,加大检查考核的力度,省下达的考核指标大多脱离工作实际,面对过多过滥的考核指标,乡镇计生干部疲于应付。出于“七不准”和依法行政的要求,上级业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搞好工作要挨批评,稳定出了问题又要追究责任,在双重标准的要求下,他们基于处于“自己想招自己用”、“自己做事自己兜”、“自己有苦自己吞”的境地,上级机关和社会缺乏对他们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工作往往是吃力不讨好,两头受气,因而分管领导不愿分管,计生干部人心思走,这样的比例有五成以上。以上两点仅为个人意见,我相信,终有一天,计生工作会更好的开展,会对人民会对国家有更大的贡献。计划生育调研报告范文篇二:被称之为“天下第一难事,天下第一要事”的计划生育工作在我国已开展了近半个世纪,随着广大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不断转变,取得的成效非常显著,这为今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我国农业人口和少数民族占多数,而农村育龄人群的文化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受封建思想影响还很严重。因此,如何抓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如何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成为了当前我国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下面我就通过深入镇村实地了解、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经过归纳分析之后,形成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现状调研报告如下:一、新形势下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1、低生育水平呈反弹趋势。多年以来,基层党委、政府一直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近几年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依然是基层出现违法生育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部分人养儿防老的思想依然存在,生育二胎意愿依然非常强烈;二是由于部分“富人”和条件比较好的群众,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无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超生,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三是由于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现行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不完善,间接导致了流动人口超生问题日益严重;四是其它诸多因素造成的违法生育行为。如:社会压力等其它原因造成不孕不育现象增多,不孕不育夫妇捡养、领养子女因办理程序繁琐而不办理手续,其后又怀孕的,造成违法生育。由于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孩抚养和监护成本的降低及长效节育措施知情选择政策的实施,导致原本只要一个小孩的,现在又想生育第二个,出现二孩生育积压,二孩出生人数多,这是导致低生育水平反弹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在正处于又一轮生育高峰期,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人,现在正是生育的高峰期。2、计划生育工作模式和观念的转变。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现在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由过去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转为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三者有机统一的管理模式,工作的主体仍旧是计生干部,工作对象依然是广大人民群众。不管是干部还是群众,他们接受新的工作模式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这就造成部分干部误认为现在中国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部分群众又误认为现在不搞计划生育政策了。3、计生队伍建设不稳定。计划生育工作面广,内容杂,且重点在农村,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是不行的。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责任重、风险大,什么事都要计生干部参与;同时,计生干部待遇低,与从事其他工作的同志相比做的工作多,工作成本又高,待遇却比其它工作组的少,明显不合理;再者就是计生工作缺少激励机制,作为“一票否决”工作,奖励和提拔的不多,处罚和降级的却不少,片面的处罚只能导致计生工作无人愿做,就是迫于组织压力做了,也是完成任务的态度,没有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还有就是大部分从事计划生育工作的同志都是从农业服务中心和乡镇企业服务中心及其它镇直各部门抽调来的年轻同志,工作编制依然没有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工资的增加和前途的发展,从而挫伤了个别计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计生队伍人员缺编或经常变动,严重影响了乡镇计生工作开展的质量和连续性。4、计生工作方式转变,干部畏难心理严重。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由过去强制手段转变为主要是为工作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给予处罚坚决按照法定程序,走依法行政的道路,计生干部面临政治、生命、经济三个方面上的风险。另外,乡镇的执法主体资格被取消,对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只能一律采用政策解释,做思想工作。面对部分逃避、抵制计划生育工作的对象,就束手无策,这些人以一带十,以组带村,以村带片,从而造成乡镇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5、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要稳定低生育水平,流动人口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流入乡镇人口户籍地发放《婚育证明》不到位,导致流入乡人口得不到未办理《婚育证明》的婚姻、生育、节育等信息,影响镇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就是辖区内外的一些用工单位在为流动人口办理有关证、照时没有依法履行查验《婚育证明》的责任,导致流入人口无证也能务工从业。同时,伪造、贩卖《婚育证明》的非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也干扰了计划生育工作秩序;二是未婚青年管理难。近年来,受打工潮的影响,许多青年初中毕业后便外出务工,由于对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和相关的生育调节知识的不了解,等他们回来时,已有一个或者几个小孩。另外就是这些流出人员流动性太强,居无定所,其户籍地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三是流动人口工作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处理难。由于流动人口活动区域广,调查取证和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本地找不到人,取不到证;到外地,又不知道其地址,且成本太高,取证难,往往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得到微乎其微的效果。6、现行政策的执行难度大。当前,《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乡镇均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但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部分政策执行起来难度太大。比如:“一方有两个小孩离婚,另一方为初婚,不能再生育”的政策,在当前,特别是在农村,无论是从情理上讲,还是从农村风俗上讲,从夫妻双方老年生活上讲均存在明显不合适宜,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再比如:“双方是汉族第一胎是男孩的农民夫妇,不能再生育第二胎”的政策,在农村大部分汉族农民群众从思想上是想不通的。这一规定看似是计生政策对少数民族落实优先、优惠的体现,但却与各民族生育一律平等的原则发生了冲突和抵制。7、计划生育工作室内材料多而杂。自1978年以来,“天下第一难事,天下第一要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乡镇计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而现在,繁杂的室内材料占去了计生工作者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出生一个小孩,光表、卡、薄、册加起来就几十种,这对本来素质就不是很高的村干部来说要求就更高,这不仅打击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种行为间接影响了村级计生组织网络向更为广泛的范围伸展。8、部门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格局还没有形成。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他是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他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要想贯彻落实好,必须经过镇直、镇属各部门的配合协作,相互沟通来完成。比如说:派出所只凭出生证明就给小孩上户,不管是否是违法生育,这就助长了违法生育的气焰。因为违法生育者最担心的就是小孩户口问题,这一问题落实了,他就万事大吉。再比如:在卫生院也要凭证生育,凭生育证开具出生证明。但许多医疗机构没有执行这些政策,只要你生了就开出生证明,更有甚者没有在医疗机构出生,我们的卫生工作人员只要有关系就不按上级要求操作,甚至出具假证明。这些问题的出现,也间接支持了计划外生育的发生。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1、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自从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是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家庭养老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养老方式。因此,在农村重男轻女、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不生儿子不罢休等旧的传统生育观念仍然普遍存在,使农村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加大。2、生育观念落后。中国几千年旧的生育观念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尤其在农村,显得更加尤为突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势力”、“传宗接代”等旧的封建思想在乡镇农业人口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难以根除。3、人口流动性增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基层广大群众经商、外出务工意识增强,致使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尤其是流向城市、流向异地的人口越来越多,部分育龄群众为了躲生、逃生,在异地间不断流动,有的可以说流地见首不见尾,流出地既不见首也不见尾,音信全无,更谈不上计划生育管理。4、管理手段单一。前几年,乡镇计划生育工作主要靠行之有效的行政手段,这些强制性的行政手段,虽有效地控制住了人口增长的突出势头,但也一度激化了干群矛盾,影响了干群关系。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连续出台了“七不准”、“五禁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生育行为和行政行为,一改过去的行政强迫命令的做法为依法治理计划生育工作,从而使计划生育工作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然而,基层的计划生育干部却对此普遍感到不适应,在计划生育工作面前束手无策,出现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的局面。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1、牢固树立国策意识,创新宣传手段,在基层营造计划生育工作良好氛围和高压态势。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有丝毫放松和动摇的。如何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不放松,应始终把宣传工作放在整个人口计生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基层党委、政府要及时拿出了一套科学而周密的宣传策划方案,开展了立体式、全方位、全民参与的宣传攻势。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逐村逐户发放明白纸、派出宣传车逐村进行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为今后的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每季度要集中违法生育户中的钉子户进行了集中处理,并组织各村两委成员和部分违法生育户现场观摩,形成了强大的震撼作用。通过正反两方面大力宣传计生工作的政策经验,批评曝光违法计生行为,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同时要及时兑现奖励扶助政策并将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进行公开、公示,增强工作透明度,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2、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奖惩,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人心齐,泰山移”,建设一支能吃苦耐劳、团结向上的计生队伍是战胜困难、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战略,切实调动村级领导干部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中,要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完善了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制度,将各包村干部的计划生育工作完成情况与岗位责任考核挂钩,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片包村干部齐上阵,全力开展好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的良好局面。另外就是着力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成立了计划生育协会,制定协会章程,发动群众踊跃参与,党员干部带头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深入重点户讲解政策,面对面的做工作,促使各重点户尽早落实长效节育措施,对不配合工作的钉子户,要想尽办法,整活资源,反复上门做工作,不达目的绝不收兵。3、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干部要站在落实以人为本的、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战略高度上重新认识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树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理念,切实以人为本、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一是建立计生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法律知识培训、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计生执法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二是充实基层计生执法力量。在村(居)公开招聘计划生育协管员,从计划生育户或返乡农民工中挑选有文化、素质高、能力强的人员作为基层计划生育协管员,协助计生干部搞好宣传、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每月支付定额报酬。既起到了正面引导和宣传的作用,也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充实了基层计划生育队伍的力量,使我们的工作有更多的人来参与。三是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基层计生部门和计生干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得滥用职权、违规操作。4、做好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衔接和落实,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做好惠民政策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衔接和落实,探索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制度。一是要切实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享受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的群众同时享受其他惠民政策待遇。二是各有关单位在制定各项惠民政策时要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先优惠。困难家庭应当得到重点扶助。如扶贫部门要切实落实对计生户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将其列入年初工作计划中,尤其是对独女户、双女户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优惠力度;教育部门要对独女户、双女户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升学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民政部门在确立低保户、实施农村社会救济时优先于计生女孩户;农业部门解决好出嫁妇女土地承包权问题,保证妇女土地承包权益不受侵害;妇联在维护妇女权益、扶助女强人项目贷款上优惠于计生女儿户等,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创新养老模式,逐步解除农民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从根源上减少政策外生育。5、完善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全面推进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镇党委、政府统一指挥,协调部门齐抓共管,将外来流动人口底数摸清,分类梳理,实行动态管理。一是对外来育龄妇女与本户籍人口一样,实行三同:“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坚持查验婚育证明,以便掌握动态变化,对外来孕妇要及时查验生育服务卡,对没有证件的对象要分清情况,采取措施实施补救。二是完善对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核机制。以此纳入责任管理目标,强化考核,以提高计生工作者及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严格杜绝外来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现象的发生。三是企业法人必须严格执行外来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用工时,必须查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对无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用工单位不得录用,与此同时,工商部门在办理企业营业执照时必须与计生委搞好协调,紧密配合,以便现居住地计划生育管理更趋规范化。四是人员落实,经费保障。确保基层计生工作有人做、有人管。将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经费列入计生事业经费之中,以更好地推动外来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促进计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6、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稳定人口计生机构队伍和提高计划生育干部的待遇,一是要保证机构的稳定;二是解决编制问题。计生委、劳动人事、编办、财政等相关部门要紧密协调配合解决好公务员编制和无编可占的问题,至少应保证有2名公务员编制。对长期在人口计生岗位工作且能力较强的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给予特殊政策,过渡到公务员身份。技术服务机构按配备的标准要求设_“编外编”或“特岗编”,实行“人走编不走”的管理办法;三是要将机构编制情况作为人口计生工作党政职责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人员机构编制的落实;四是要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政治待遇。对连续从事计生工作15年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员享受非领导职务待遇,以真正体现对执行国策人员的重视;五是要落实体现对人口和计生干部“厚爱”的岗位津贴,保证各级计生工作人员岗位津贴参照卫生、教育行业达到本人工资10%的标准,以肯定计生干部付出的辛苦;六是对连续从事计生工作20年以上的计生干部给予一次性奖励;七是减轻基层工作压力;八是规范完善管理和选人、用人制度。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关于提高执行力的论文

我认为我们应该将公司的执行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比如书中写到沃尔玛和星巴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余世维先生对执行力的定义很简单: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而保证质量,对于我们每个员工在工作实践中又能做到多少分?没有保证质量,也就是没有做到执行力。大正公司领导班子的战略都很一流,但是一个好方案和创意的真正意义是在执行,就像企业家孙正义和马云的观点: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他们共同道出组织真正需要的是会执行的员工。就像军队如何打好仗一样。作为公司职工中的一员,大家都希望公司能发展壮大,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来对待。执行力固然重要,但是缺乏执行力的现象比比皆是,战略是工作目标,执行是工作态度,缺乏执行力就是从工作态度上不认真,就平时而言,工作中我们最多出现的“差不多”就是很大的错误,什么叫差不多?是差多少?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工作中不注重细节不追求完美,有时候自己做事的结果往往都不是最终想要的结果,问题就出在不注重细节,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是做好小事的人很少,要想成功,就必须注重细节。关注细节,身体力行,跟进、再跟进。自己做工作首先要抓紧,有时候工作任务不是很紧张的时候,就会放松自己,这样在细节上就会出问题,导致结果的不如意。所以过程、细节一定要关注和要督促,不明白的多问,多学,就算出现了问题没有任何借口就是执行力的表现,作为员工,也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将每个工作做到完美,并敢于承担工作中的失误,敢于承认错误,而不是推卸责任。接到工作任务后不折不扣地执行,因为接受了任务就是对工作的承诺,对团队的承诺,有了承诺就应该尽自己最大能力力求工作任务完成的尽善尽美,对出现的问题也要敢于承认错误,认真查找出现错误的原因,而不是找任何借口推卸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错误。在细节上,开始也许就像书中提到“坐而言”而未必能“起而行”,所以要培养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重细节。孟子说过一句话就是: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平时养成了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关键时刻才能不出现“麻痹大意”出现的细节性错误,以保证事情的完美完成。良好的习惯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去培养,不要因为事小、事宜就放松自己,有时小的失误虽然不会酿成大祸,但对于一个人的习惯的养成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些小事不会出错、出错也是小毛病,无所谓”等等,自己在大脑中放松了对细节问题的关注,带着这种工作习惯、思维模式,在大事、难事面前又怎能紧张得起来、认真细致得起来呢?又怎么能保证不出现纰漏呢?所以日常生活中对待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对待,力求做到完美,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起注重细节、力求完美的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为执行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再就是标准只是挂在墙上的废纸?公司有很多的标准,字里行间都规范着我们该怎么做,但是又有谁去认真仔细的看过这些标准与规范,如果不看光知道努力工作,怎么知道自己该达到什么标准是合格,说你们程度才是完美?我们的标准与制度,只有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坚持落实了,才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达到我们的工作目标。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应该坚持的操守或规范,只有坚持了,才会走向成功的道路。看完这本书,大家都知道执行力是在每个工作环节都应重视的问题,不管什么职位都有自己分内应做的事,做好分内的事是每个人的职业本分,如果一个人连分内应做的事都做不好,又如何执行呢?这个问题也是我认为最大最普遍的问题。现在公司有很多人,包括自己在内,谁都可能会有工作没有紧张感,对一切都无所谓,出现吊儿郎当马马虎虎的现象,对自己的分内工作不能够尽职尽责。我们应该做有责任感的人,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自己的公司,随时保持着紧张感,坚持标准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仅能加强执行力,工作业绩也会不断的提升,如果一个人练自己分内的工作都做不好,即使抱负再远大、目标再宏伟,也依然裹足不前,毫无进步可言。自动自发就是积极主动地自觉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我们做好分内的事,才可以高效的执行工作任务,不断思考、改进、吸收借鉴、果断行动,在工作流程中大胆的改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自己不断前进,为公司做出业绩。工作的态度,决定结果。执行力不是工具,而是态度,工作态度好的人,执行力就强;工作态度差的人,执行力肯定令人无法满意。我们对待工作,绝不要抱着无所谓、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态度。比如很多人对中国人的评价是非常聪明,但很少有人说我们的工作态度好,举个例子,德国人在工作中,认为讲“差不多”、“还可以”、“说得过去”、“马马虎虎”是让人感到羞耻的语言,而我们却常挂在嘴边也不以为然,中国是大国,和德国、日本、韩国等相比,恐怕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作态度,也就是说我们的执行力与他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说回来我们面对每份工作都要认真,自己有时候总是说“要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但是不是说要不做就不做,而是所有事都要做到最好。说了就要努力做到,领导不可能无时无刻监督着员工,所以我们要当作领导在不在都一样,不是为领导做事,而是为自己的责任感做事。我们投入工作,享受工作中的乐趣,细心的去做,也许在工作中会发现自己以前没有的长处,一举两得,工作也许会变成自己的爱好。无论什么工作,我们都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工作中没有任何借口,失败也没有任何借口,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都是自己做出来的,辩解只会给自己越抹越黑,抱怨也只会让问题恶化,坦诚面对,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沉迷在前,言论在后,我们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我自己本是个性情比较泼辣的人,有时候不太喜欢听别人的批评,但是事后会觉得当时的批评并不是说我人不好,而是真的想我更好才会这么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犯错,犯了错误我们坦然接受批评,有人批评你,说明在意你,希望你更完美。在自己身边时刻有一个督促自己积极上进的人,是自己成功的动力。所以,我真心的感谢公司领导对我错误的提出和批评,也许当时心里不好受,但是当自己回去静静思考后,才知道那些也许就是给我的财富,我真心的感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吸取优点改掉缺点,多与上级沟通,毫无怨言的接受任务。记得公司某位领导曾跟我说过,不要让领导做问答题而是选择题,一个善于思考、做事负责的下属,应该是带着答案准备好对策去请求领导的。我们要学会自己安排事情,尽量给领导出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提高职业化,提速执行力。进入公司以来,我对自己的业务水平知识一直都不是很满足,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不能够只是懂得一点点东西。就像书中第五章中出租车司机的例子,多元化的知识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工作中有时候会出现错误,第一次犯错叫不知道,第二次犯错叫做不小心,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就是不可原谅了。作为员工,都明白这个道理,主要是做事不用心,有时候在做统计与报表的时候,会出现很细小的错误,一次改了下次疏忽可能还会犯错,这样的事在我们之间会经常出现。犯错了,必然会遭到批评,自己也知道这样很苦恼。错误让我们陷入困境,但同时也是对我们的警醒,我们要善于从错误中思考和总结,只有善于分析才能有所收获。我们应学会: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要有危机意识,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我们在心理上及实际行动中有所准备,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作为企业一员,我们还应该经常思考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执行力。大正公司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队,我们努力营造“团队协作”的整体氛围,我们每个人都去执行,不以“自我为中心”,而强调“整体利益优先”,明确分工合作,共同承担风险和责任,形成强大执行力的团队,所谓“无团队,不执行”。我们永远是一个大的家庭,团队的执行力才是真正的执行力,一个公司只有一个代名词就是“我们”。《赢在执行》,它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我要经常思考自己会不会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寻求对策,会不会对自己的工作定期提出流程改善建议,只有想到这些,才会认真的去改善。我相信将这些应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会不断加强执行力度,不断提高自己,力争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让领导放心、同事放心,也让自己不愧于心!大正公司是个大家庭,我们从个人做起,为这个大家庭真心的努力!

原创我认为我们应该将公司的执行文化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的原因。比如书中写到沃尔玛和星巴克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余世维先生对执行力的定义很简单: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的能力。而保证质量,对于我们每个员工在工作实践中又能做到多少分?没有保证质量,也就是没有做到执行力。大正公司领导班子的战略都很一流,但是一个好方案和创意的真正意义是在执行,就像企业家孙正义和马云的观点:一流的执行+三流的创意。他们共同道出组织真正需要的是会执行的员工。就像军队如何打好仗一样。作为公司职工中的一员,大家都希望公司能发展壮大,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来对待。 执行力固然重要,但是缺乏执行力的现象比比皆是,战略是工作目标,执行是工作态度,缺乏执行力就是从工作态度上不认真,就平时而言,工作中我们最多出现的“差不多”就是很大的错误,什么叫差不多?是差多少?我们应该反思自己。工作中不注重细节不追求完美,有时候自己做事的结果往往都不是最终想要的结果,问题就出在不注重细节,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是做好小事的人很少,要想成功,就必须注重细节。关注细节,身体力行,跟进、再跟进。自己做工作首先要抓紧,有时候工作任务不是很紧张的时候,就会放松自己,这样在细节上就会出问题,导致结果的不如意。所以过程、细节一定要关注和要督促,不明白的多问,多学,就算出现了问题没有任何借口就是执行力的表现,作为员工,也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对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将每个工作做到完美,并敢于承担工作中的失误,敢于承认错误,而不是推卸责任。接到工作任务后不折不扣地执行,因为接受了任务就是对工作的承诺,对团队的承诺,有了承诺就应该尽自己最大能力力求工作任务完成的尽善尽美,对出现的问题也要敢于承认错误,认真查找出现错误的原因,而不是找任何借口推卸责任。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错误。在细节上,开始也许就像书中提到“坐而言”而未必能“起而行”,所以要培养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注重细节。孟子说过一句话就是: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平时养成了注重细节的良好习惯,关键时刻才能不出现“麻痹大意”出现的细节性错误,以保证事情的完美完成。良好的习惯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去培养,不要因为事小、事宜就放松自己,有时小的失误虽然不会酿成大祸,但对于一个人的习惯的养成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些小事不会出错、出错也是小毛病,无所谓”等等,自己在大脑中放松了对细节问题的关注,带着这种工作习惯、思维模式,在大事、难事面前又怎能紧张得起来、认真细致得起来呢?又怎么能保证不出现纰漏呢?所以日常生活中对待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对待,力求做到完美,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起注重细节、力求完美的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为执行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再就是标准只是挂在墙上的废纸?公司有很多的标准,字里行间都规范着我们该怎么做,但是又有谁去认真仔细的看过这些标准与规范,如果不看光知道努力工作,怎么知道自己该达到什么标准是合格,说你们程度才是完美?我们的标准与制度,只有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坚持落实了,才会做好自己的工作,达到我们的工作目标。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应该坚持的操守或规范,只有坚持了,才会走向成功的道路。 看完这本书,大家都知道执行力是在每个工作环节都应重视的问题,不管什么职位都有自己分内应做的事,做好分内的事是每个人的职业本分,如果一个人连分内应做的事都做不好,又如何执行呢?这个问题也是我认为最大最普遍的问题。现在公司有很多人,包括自己在内,谁都可能会有工作没有紧张感,对一切都无所谓,出现吊儿郎当马马虎虎的现象,对自己的分内工作不能够尽职尽责。我们应该做有责任感的人,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家,自己的公司,随时保持着紧张感,坚持标准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仅能加强执行力,工作业绩也会不断的提升,如果一个人练自己分内的工作都做不好,即使抱负再远大、目标再宏伟,也依然裹足不前,毫无进步可言。自动自发就是积极主动地自觉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是一种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我们做好分内的事,才可以高效的执行工作任务,不断思考、改进、吸收借鉴、果断行动,在工作流程中大胆的改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自己不断前进,为公司做出业绩。 工作的态度,决定结果。执行力不是工具,而是态度,工作态度好的人,执行力就强;工作态度差的人,执行力肯定令人无法满意。我们对待工作,绝不要抱着无所谓、马马虎虎、得过且过的态度。比如很多人对中国人的评价是非常聪明,但很少有人说我们的工作态度好,举个例子,德国人在工作中,认为讲“差不多”、“还可以”、“说得过去”、“马马虎虎”是让人感到羞耻的语言,而我们却常挂在嘴边也不以为然,中国是大国,和德国、日本、韩国等相比,恐怕最大的区别就是工作态度,也就是说我们的执行力与他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说回来我们面对每份工作都要认真,自己有时候总是说“要不做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但是不是说要不做就不做,而是所有事都要做到最好。说了就要努力做到,领导不可能无时无刻监督着员工,所以我们要当作领导在不在都一样,不是为领导做事,而是为自己的责任感做事。我们投入工作,享受工作中的乐趣,细心的去做,也许在工作中会发现自己以前没有的长处,一举两得,工作也许会变成自己的爱好。 无论什么工作,我们都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工作中没有任何借口,失败也没有任何借口,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都是自己做出来的,辩解只会给自己越抹越黑,抱怨也只会让问题恶化,坦诚面对,也许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沉迷在前,言论在后,我们要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我自己本是个性情比较泼辣的人,有时候不太喜欢听别人的批评,但是事后会觉得当时的批评并不是说我人不好,而是真的想我更好才会这么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犯错,犯了错误我们坦然接受批评,有人批评你,说明在意你,希望你更完美。在自己身边时刻有一个督促自己积极上进的人,是自己成功的动力。所以,我真心的感谢公司领导对我错误的提出和批评,也许当时心里不好受,但是当自己回去静静思考后,才知道那些也许就是给我的财富,我真心的感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吸取优点改掉缺点,多与上级沟通,毫无怨言的接受任务。记得公司某位领导曾跟我说过,不要让领导做问答题而是选择题,一个善于思考、做事负责的下属,应该是带着答案准备好对策去请求领导的。我们要学会自己安排事情,尽量给领导出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提高职业化,提速执行力。进入公司以来,我对自己的业务水平知识一直都不是很满足,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不能够只是懂得一点点东西。就像书中第五章中出租车司机的例子,多元化的知识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工作中有时候会出现错误,第一次犯错叫不知道,第二次犯错叫做不小心,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就是不可原谅了。作为员工,都明白这个道理,主要是做事不用心,有时候在做统计与报表的时候,会出现很细小的错误,一次改了下次疏忽可能还会犯错,这样的事在我们之间会经常出现。犯错了,必然会遭到批评,自己也知道这样很苦恼。错误让我们陷入困境,但同时也是对我们的警醒,我们要善于从错误中思考和总结,只有善于分析才能有所收获。我们应学会:不要犯同样的错误!要有危机意识,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我们在心理上及实际行动中有所准备,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作为企业一员,我们还应该经常思考是否有更好的办法改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执行力。 大正公司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队,我们努力营造“团队协作”的整体氛围,我们每个人都去执行,不以“自我为中心”,而强调“整体利益优先”,明确分工合作,共同承担风险和责任,形成强大执行力的团队,所谓“无团队,不执行”。我们永远是一个大的家庭,团队的执行力才是真正的执行力,一个公司只有一个代名词就是“我们”。《赢在执行》,它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己也有了新的认识,我要经常思考自己会不会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寻求对策,会不会对自己的工作定期提出流程改善建议,只有想到这些,才会认真的去改善。我相信将这些应用到以后的工作当中,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会不断加强执行力度,不断提高自己,力争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让领导放心、同事放心,也让自己不愧于心!大正公司是个大家庭,我们从个人做起,为这个大家庭真心的努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提升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水平和能力集中体现在执行力上。当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全党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执行力建设作为党员干部的一项基本功和看家本领,以执行力的提升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执政能力的提高来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开启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提高执行力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四大特征八个特点”:四大特征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八个特点——经济实力从总体上看相对较弱;体制机制障碍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存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收入分配差距相对突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相对滞后;民主法制建设相对不足;精神文化需求相对多样;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矛盾相对存在;国际竞争压力依然长期存在。于是,就要求我们的各级组织及党员干部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执行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更加有力有效有序的执行力,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深入发展。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微软在未来十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美国政策学家艾利森也认为,“政策目标的实现,方案确定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这说明,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缺乏执行力,计划就会打折,机会就会丧失。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形势发展的要求,是成就事业的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表明执行力能够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统筹力、协调力、生产力、竞争力、发展力、创新力;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目标的实现速度和程度,直接关系到党的大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执行上动真格,牢固树立提升执行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从而切实把正确的执行理念转为推动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行动。充分认清执行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各级党员干部执行力在总体上是强的,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取得实效。但在少数地区、个别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着执行力不强的现象:个别党员干部滥用权力,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个别党员干部不切实际、执行走样,满足于发文件、听汇报、作指示,热衷于上报纸、上电视、争彩头、出风头、喊口号;个别党员干部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凭借经验想方法,把好端端的政策文件说在口上、写在纸上、念在会上、浮在面上,成了地地道道的“四拍”型干部:脑袋一拍、有了,胸脯一拍、定了,屁股一拍、糟了,大腿一拍、溜了;个别党员干部不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整天谋人不谋事,工作中貌似雷厉风行、坚决执行,而且看上去力度很大,其结果只是照搬照抄、生吞活剥,不考虑本地实际、不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用上级的文件命令代替自己的思考,犯了现实中的教条主义错误,这种“水土不服”的工作方法,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不仅不可能取得实效,而且很快失效;网上还流传执行力不强的顺口溜:“村乡、乡县、一直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也同样严重地影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抓好工作落实,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政令不通、执行不力的状况。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讲就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组织决策部署的能力。因此,可以说不讲执行就是不讲政治,执行力不强就是无能。提高领导干部执行力,必须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增强自觉性、创造性和实效性。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不断提升执行力。首先要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提高执行力,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既是党员干部增强工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必然要求。执行力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它关系到党的意志和主张能否得到有效实现。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都需要提高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党员干部作为党的意志和主张的执行者,本身也存在着酝酿、决策、执行、监督四个环节。所以说,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就必须从根本上强化群众路线,正确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只有这样我国各项社会事业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又好又快发展。其次要树立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定正确的政治保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继续深化改革并扩大开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撑。具体工作中,要紧密结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落实工作;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中的重要指导地位,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努力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团结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再次要树立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理念。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力,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发展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积极进取,又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坚持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劳民伤财所谓政绩工程;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搞华而不实的虚报浮夸;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搞急功近利“豆腐渣”工程。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最高的理想和事业来追求,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忍受压力、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努力。二要加强党员干部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执行力。首先要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中提升执行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自己,指导实践,开展工作,提升执行力。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等党的最新理论精神活动,通过各项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进一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乡等各级党委政府的战略部署上来。进一步强化标杆意识,争先进位意识,高效执行意识,对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执行、狠抓落实、一抓到底,在全社会全体党员干部中形成抓落实、抓执行力的浓厚氛围。其次要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提升执行力。毛泽东曾说过:“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的宏伟目标的实施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所以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要求,切实增强审时度势、把握规律的能力,增强总揽全局、统筹协调的能力,增强凝心聚力、增进团结的能力,增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能力,增强破解难题、狠抓落实的能力。再次要在加强组织建设中提升执行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提升党政机关的服务效能,营造优良的政务环境。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抓党员队伍建设中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敢于和善于任用知识型、务实型、事业型、开拓型、创新型的干部,推动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要注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选人用人管人”机制,做到既健全决策机制,提高执行水平,又健全责任机制,提高执行意识;既健全督导机制,提高执行效率,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严肃执行纪律,从而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勤政务实、团结高效。三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升执行力。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把复杂事情简单化;把简单事情数量化;把量化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制度化,从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构建执行力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和激励,确保正确的决策得到强有力的贯彻和落实。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好的决策系统,需要建立广开言路、充分听取社情民意的决策服务平台和信息支持网络平台,能够及时纠偏纠错,努力把决策的偏差降到最低限度。要确认决策背后的关键因素,明确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重点任务是什么做什么,确认计划所依据的假设和条件是否科学、合理和正确,弄清执行人的能力是否能够落实战略部署,准备好环境变化时的备选方案或调整方案。二是建立健全联调互动机制。执行力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并不是静止或者个体的行为,它的发生、发展、变化与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执行力需要发挥强大的综合联动的力量,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执行指挥制度、资源配置制度、执行协调制度等,使决策层能够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迅速灵敏的反应。三是建立健全监管责任机制。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明确各部门、各执行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执行督查制度、执行反馈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使制度“强硬”,责任“归位”,监督“到位”,从而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处理好权与责的关系,促使执行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得到有效落实。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运用提高执行力的科学方法,对执行前期、执行过程、执行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为有关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执行情况反馈,不断改善党政部门的执行手段,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执行力。五是建立健全舆论宣传机制。在提高执行力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法规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确立执行的目标,树立良好的执行意识,发挥好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科技媒体的作用,加强舆论教育宣传,在全社会营造求实效、重行动、负责任、抓细节的执行工作新局面。党的伟大事业成败在于执行力,执行力是党的生命力,更是参与国际社会竞争的竞争力。提高执行力,人是决定因素,而在人的集合中,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又是关键。提升执行力已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继续解放思想,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具体行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更高层面上推进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又快又好发展,就很自然地要求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既承担着直接领导责任,又承担着具体推进的政治责任。我们必须以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树立大局观念,在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不断提升执行力,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于地方政府执行力论文题目

1、政府职能部门行政职能优化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门为研究对象,但不能以企业为研究对象。)

2、政府职能部门行政权力结构优化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门为研究对象。)

3、政府职能部门职能行使方式优化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门为研究对象。)

4、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素质结构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门为研究对象。)

5、政府职能部门内部沟通结构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门为研究对象。)

6、政府职能部门内部控制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门为研究对象。)

7、政府职能部门内部激励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门为研究对象。)

8、政府职能部门内部职权结构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门为研究对象。)

9、政府职能部门内部职位结构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门为研究对象。)

可以说,新公共管理主要体现了B—途径(企业管理途径)的公共管理概念。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主张在政府管理中采纳企业化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管理效率。

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调公共管理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由于新公共管理尚在发展之中,存在着不成熟及内在缺陷,所以严格来讲,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种单一的理论,而只是一种理论思潮。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公共管理研究,特别是新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应急管理概述1、应急管理2、中国应急管理概况二、目前中国政府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1、应急管理观念陈旧2、应对被动行动迟缓3、预防意识和措施不足三、对策建议1、更新观念2、政府须完善应急设施和职能责任制的落实3、提高预防意识防止突发事件造成损失

如果是要写行政管理方面的话,我建议你写电子政府这一块的内容,这一块的内容上网比较好找,资料比较丰富,写起来比较容易。我也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写的就是这个,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我,我的资料可以给你分享,谢谢选用!

1.论服务型政府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分析3.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动力4. 论公共管理创新的阻力5.论公共管理制度创新的条件6.论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特点7.论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8.论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9.论政府管理创新10. 论诚信政府建设11.论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与发展12.试论行政诉讼在行政监督中的地位及作用13.试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完善及其途径14.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15.试论依法行政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与作用16.试论行政立法的民主原则及其理论意义17.建设学习型政府的动力分析18.建设学习型政府的障碍分析19.论政府危机管理20.论政府绩效管理21.论责任政府建设22.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23.论行政文化建设24.政府采购的问题与对策25.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向26.完善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思考27.论政府行政管理的民主化28.建立健全公务员培训机制的思考29.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30.论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趋向31. 论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32.论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33.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34.完善行政权力制约机制的思考35.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36.论公车改革的难点与途径37.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协调机制38.论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39.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考40.论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监督41.试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42.论行政领导艺术43.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4.试析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及问题45.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6.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47.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廉政建设问题48.公共权力寻租行为分析49.健全完善公务员考评机制50.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建设 51.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52.论构建诚信政府的途径53. 论公共管理中的听证制度54.论绩效考核的方法与应用55.论双因素理论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56.试析利益团体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57.中外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比较 5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想59.论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问题60.公民社会影响政策制定的利弊分析61.政策执行中的博弈现象分析62.论公共政策评估的困难与创新63.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分析64.政策变形的成因与对策65.论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66.论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67.论公民社会的兴起对政策制定的影响68.当前我国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69. 试析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70、试析我国养老保险政策71.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思考72. 信息不对称下大学生就业制度安排73.中国封建监察体制的特点及启示74.试论中国古代封建官僚制度75.试论《论语》中的管理原则76.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及启示77.试析中国古代的回避制度78.“无为而治”与现代行政管理79.中国古代权力监督制度述论80.试论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81. 杰佛逊人民民主思想分析82.洛克政治思想分析8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分析84.多中心治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85.提升政府执行力的路径86.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87. 行政问责制的对策研究88.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价值取向89.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目标和路径90.网络反腐倡廉机制的思考91.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模式92.政府绩效评估的目标9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选择94. 公共决策民主化问题95.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96.关于“省直管县”改革的思考97.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98.服务型政府与公务员能力的提升99.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分析100.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调整

乡镇干部执行力的对策研究论文

执行力

要进一步提高干部执行力,建设一支态度好、能力强、效果优的干部队伍,应积极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两个坚持”,提升干部素质。 执行力是多种素质的综合体现,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不但要提高理论素质,又要提高业务素质,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只有做好“两个坚持”,突出学以致用,打好提高执行力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才能提高政府执行力,满足区委区政府既定目标的要求。 1、坚持学理论,练业务,提升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 针对当前全区领导干部执行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将全区干部划分为机关、街道、社区、项目组等各类干部群体,根据他们各自在岗位、职责、阅历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分类施教,突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科学文化水平、行政执法水平、业务能力水平和公众服务水平,实现“素质提高、服务提优、效率提速”的目标。 2、坚持下基层,察民情,实现决策与执行的有机统一。 配合正在全区开展的“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完善干部服务基层制度,让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通过走访企业、排查项目、深入社区、联系学校医院等方式及时了解基层所思所需所盼,解决基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决策与执行的有机统一。 二、增强“三种意识”,抓好工作落实。 要更好地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除了做到“快、深、细、恒”四点外,还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良好的意识。 1、增强服务意识。政策执行不力,工作难落实,固然有多方面因素制约,但服务意识淡薄是其最重要的一方面。干部队伍的权力来自群众,为群众服务,受群众监督。我区在开展“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活动中,把服务摆在首位,进一步强化了“服务群众”理念,以实现“服务群众更加有效”为目标,所有干部应本着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全身心地搞好服务工作,自觉提高执行力。 2、增强责任意识。执行力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它需要工作激情和动力,需要用心去做事。作为干部,只要脚踏实地、立足本职,从平凡的工作入手,从点滴的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拿主意、制定措施、抓落实,担当起自己应负责任,执行力也就得以提高了。 3、增强团结意识。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干部队伍要进一步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自动补位,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科室间、部门间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问题主动沟通、加强协调,绝不能推诿扯皮、议而不决,甚至无限搁臵、无所作为;也绝不能出现互不理睬、互相掣肘的内耗现象发生。同时,党员干部还应时刻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形成人际关系健康融洽的良好氛围,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坚持“四定法则”,畅通执行流程。 执行时推诿扯皮,执行流程不畅,将严重影响干部队伍的积极性,破坏团结向上的和谐氛围,究其原因是由于考评制度没有细化,奖罚制度不够完善。为了更好的提升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我们可以学习企业管理中盛行的流程管理,结合政府办公特点,实行“四定法则”即执行工作时要定责任人,定职责,定流程,定考核。 1、定责任人。工作目标要想更好地落实,不出现人人都是目标对象,就要及时明确执行目标的具体承办者,即要确定责任人。通过将工作目标分解到责任人,目标才有具体的承办者,目标的实现才有方向和载体。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责任人AB角,避免导致因责任人离开使得的正常工作无法运转的情况发生。 2、定职责。工作任务要想顺利贯彻执行,就必须明确部门职能和岗位责任。一要法定化部门职能,科学地界定部门职责,做到权责相称;二要推行部门职能白皮书制度,实行权力清单制,切实避免事权分离、多头交叉管理和管理真空等问题;三要具体化岗位责任,通过细化岗位基本职责,明确如何履职尽责。 3、定流程。流程就是规矩,就是制度,就是程序。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彻底消除执行不畅,就必须制定与工作实际相匹配的运行流程,规范做事方式,优化做事程序。一要清晰化执行层级,明确对谁负责。实行“一把手”总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同时明确界定领导班子成员各自的责任和相互关系。二要无缝化执行环节,确保程序严密。建立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的无缝执行链条,明确工作流程、工作程序,确保环环相扣,互不交叉重叠,形成执行闭合体系。 4、定考核。很多执行之所以不力,往往跟考核机制不完善有关。要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还必须通过有目标、有标准、有检查、有落实的过程管理,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激励机制,切实抓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强化执行责任追究制,每个人必须对本职工作负岗位责任,严格执行在一次通报批评,两次诫勉谈话,三次纪律处分的“事不过三”责任追究制;二是坚决落实成绩激励制,通过对具体工作进行量化,推行绩效考核,并将年度考核成绩与评先评优及后备干部的推先相挂钩。 四、整合“五种监督”,狠抓机关效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的纪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要提高执行力,关键是要抓好机关效能建设,而抓好机关效能建设的关键在于监督。笔者人为可以通过整合各类监督资源,强化行政监督、人大政协监督、信访监督、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五种力量,努力构建推进工作落实的监督网络,实现层层监督、时时监督,不留空挡,从而督促党员干部不断增强纪律意识,时刻严格约束自己,做到有令则行,令行禁止。 总而言之,执行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工作中只要坚持学习、抓好落实、畅通流程、狠抓效能,真正做到干部有能力、做事有活力、制度有章法、队伍有纪律,就能完全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

1、告诉员工工作任务的标准和要达到的结果;2、给员工分配擅长的工作,他会更有执行力;3、营造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让员工之间的合作非常顺畅;4、完善监督检查奖惩机制,让员工不得不执行。更多执行力内容可以到执行力培训中 心网站学习交流。

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现象探析“缩水”属商品经济名词,本义为纺织品、纤维等下水后收缩,引申为商品在使用中出现的折扣、变样现象。执行力“缩水”,顾名思义,是指在执行上级方针政策、完成工作任务中存在折扣、走样、梗阻、甚或流产的现象。因此,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势必会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直接关系党的事业能否科学、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鉴此,我部课题组深入机关、乡镇一线,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研讨、定性分析等方式,就当前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现象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本调研报告。一、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已表现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形式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第一种,“机械”型执行,按惯例、凭经验,不讲创新,照搬照套。集中表现在:唯规定,不结合实际。以上级规定为教条,照本宣科,不顾实情,机械照搬,简单拿来,上下一般粗;唯形式,不考虑效果。甘当“传声筒”、“留声机”,工作有布置没落实,有规划没行动,有开头没结果,有安排没检查,有启动没跟踪,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做在会上,摆开的架势大,收到的实效少;唯经验,不寻求突破。以老套套行事,用老办法工作,习惯念老经、走老路,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缺乏闯劲,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没有特色。长此以往,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形式主义。第二种,“主观”型执行,唯喜好,论心情,不讲科学,随心所欲。集中表现在:唯资历,不讲民主。“家长”作风,自以为是,工作摆老资格,作风不民主,遇事不商量,个人说了算。行为武断,朝令夕改,决策拍胸脯,规划届届都有新花样,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工作没有连续性,这在“一把手”中表现尤显突出;唯喜好,不讲原则。工作因喜好而为,挑三拣四,挑肥拣瘦,自己喜欢的多做,反之少做甚或不做,工作原则性不强;唯心情,不讲责任。工作视心情而定,时好时坏,时松时紧,心情好时,大干特干,心情糟时,消极怠工,出人不出力,工作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长此以往,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自由主义。第三种,“利益”型执行,图名利,重个人,不讲大局,唯利是行。集中表现在:唯团体利益,不讲大局。以小团体利益为落脚点,利益主义严重,凡事把单位和部门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利益的抢着干,没利益的不推就躲,无视整体的发展大局;唯个人利益,不讲奉献。以个人利益为取舍,用心营私,与己有益,“抢摊登陆”,与己无益,高高挂起。有的甚至以权谋私,不给好处不办事,开口讲价钱,伸手要利益;唯上级利益,不讲群众观念。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唯上欺下,把上级和领导当成“如来佛”,虔诚膜拜,趋之若鹜,百般讨好,领导喜欢什么就干什么,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群众权益。长此以住,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利益主义。第四种,“无过”型执行,混日子,求平安,不讲作为,敷衍了事。集中表现在:唯热情,不求落实。空有壮志豪情,却无行为之力,说起来惊天动地,做起来毛毛细雨。有的遇到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束手无策, 本领恐慌,打不开局面,常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唯现状,不求长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安于现状,谋事无规划,做事没重点,按天看在忙,按月看在干,按年看什么也没干成,不思安危,不思进取,工作缺乏闯劲;唯好好,不求有功。“怕”字当头,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不愿得罪人,怕困难,怕惹事,怕诬告,怕丢票,怕担责,遇事避重就轻,碰到问题绕道走,歪风邪气不敢管,难事硬事不敢抓,甘当“好好先生”。长此以往,这种执行易滋生干部的悲观主义。二、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的根源研究分析,造成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与新时代要求发生偏离。问卷显示,有的人认为放松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导致自身能力素质提升过慢是造成执行力“缩水”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干部长期放松学习所致,有的基层领导干部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总认为自己学历高、本领大,不能与时俱进地抓学习;有的学习不够系统,学习方式单一,所谓的自学、集中学多数是在应付,流于形式走过场,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法律没有进行系统学习培训,尤其是一些基层单位和乡镇的副职很难有机会到党校、行政学院进行集中、系统的培训,有些甚至在岗几十年从未经过脱产集中培训;有的学习不讲求实效,就学习抓学习,不能把学习同提高素质、推进工作有机结合,学难致用,学习效果差,等等,直接导致了基层领导干部的整体能力素质提升缓慢,甚至有日趋滑坡之势,出现“知识、本领”恐慌,与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相吻合,不相匹配,造成执行中思路不宽、方法不多、成效不大,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新矛盾,只有凭经验、凭吃“老本”去执行,最终影响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2、社会不良风气侵蚀导致干部价值取向发生偏离。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求利倾向、金钱价值观等不良风气,客观上对基层领导干部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观念形成了冲击,有些人经不起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不良思潮的诱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离。有的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党性原则逐步淡化,理想信念出现动摇,宗旨意识被搁浅,工作作风脱离群众,追名逐利的思想不断滋生蔓延;有的工作上讲究利益主义,见利忘义、见利忘责、索拿卡要的现象屡见不鲜,时有发生;有的生活上追求享乐主义,穿的是名牌,吃的是生猛海鲜,用的是名车,住的是豪宅,八小时外去的是KTV,有的甚至还成天热衷于黄、赌、毒等低级趣味,严重损害了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这种消极错误的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了干部的政绩观逆转,导致执行利益化,讲条件讲待遇讲要求讲回报,好大喜功,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直接影响党的事业干部队伍健康发展。3、体制机制不优造成干部干事创业导向发生偏离。在干部选任机制上,目前,干部队伍选拔任用的机制体制不完善,还未建立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选任机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上岗等现象仍然存在,导致优秀人才难脱颖,干部能上不能下,老实人不吃亏难解决,跑官要官者得实惠等等。这将直接影响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导向,引导他们成天琢磨人而不去琢磨事,最终造成干部执行不力和不作为;在管理考核机制上,未建立奖优罚劣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与科学发展观结合不紧密,考核办法与干部岗位职责缺少针对性,干部激励机制仍不健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等,造成了部门单位之间职责不清,干部责任不明,工作相互推诿、利益你争我抢,执行到不了位;在监督机制上,未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监督机制,事前监督运行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一把手和权力部门的监督成效不明显,“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现象难以克服,导致决策不民主不科学,执行随意性和主观化,直接影响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破解基层领导干部执行力“缩水”对策“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决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缺乏执行力,计划会打折,机会会丧失。因此,要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关键要破解执行力“缩水”难题,着力在提高领导干部政治力、操作力、创新力和约束力上狠下功夫。一要狠抓学习教育,着力在素质提升中增强干部的政治力。要始终把学习放在提升干部素质的第一位,引导干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责任和执行的必修课来抓紧抓实。要进一步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学习方式,通过集中培训、定期轮训等方式,不断加强干部的党性修养,强化干部的宗旨意识,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使干部坚定政治信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利益观,强化执行认识,做到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情操,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中的政治力。二要加强效能建设,着力在作风转变中增强干部的操作力。要以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创优服务为目标,通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等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服务承诺、首问负责等制度,简化流程,降低门槛,优化服务,提高效率。要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采取干部下访、民情恳谈等方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及时关注民生、畅通民意、解决民难,把保民生落到实处。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工作效能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积极合理运用测评结果,切实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树立党员干部察实情、说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的操作力。三要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在思想解放中增强干部的创新力。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大讨论,破除按本本办、按习惯办、按框框办的思想樊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在干部中大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的环境。要通过双向交流、挂职锻炼等途径,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干部参与城市拆迁、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重点或中心工作,让干部在一线实践历练中开阔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才智,切实增强干部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能力。要通过实施用创新成果考核工作等举措,鼓励干部大胆创新,支持干部干事创业,使党员干部争当有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新作为的“四有新人”,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中的创新力。四要优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导向树立中增强干部的约束力。要进一步优化干部选任机制,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轮岗交流等提拔培养干部方式,大力探索初始提名、选人用人问责、重要干部无记名票决等制度,加大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病上岗的立案查处力度,切实把一批思想正、作风硬、能力强、业绩突出的干部选拔进重要领导岗位。要进一步优化监督管理机制,重点建立健全一把手重大事项报告、离任交接审计制度,切实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规范领导干部执行行为。要进一步优化督查问责机制,对事关群众利益和发展大局的工作,实行一事一督查,严格责任追究,延伸工作问责,畅通干部“下”的渠道,真正让领导干部有所为有所不为, 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切实提高干部在执行中的约束力。参考资料: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