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关于国际货运代理的论文摘要怎样写

发布时间:2024-07-05 19:14:38

关于国际货运代理的论文摘要怎样写

论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探索 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职业能力;专业建设 论文摘要:为了满足航运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专业建设与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要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的联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随着我国航运市场向国际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的港口、航运物流企业蓬勃发展,急需一大批熟悉和精通远洋运输业务和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航运市场运作以及海事法律、海事业务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面向国际和我国航运企业,培养符合国际市场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掌握娴熟的业务技能、拥有崭新服务理念与营销理念的航运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为了满足市场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国际航运业务专业必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使毕业生成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 专业培养目标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目标,在对港航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及关键任务进行分析,综合各实际业务部门对人才规格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备现代港口、航运和货代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港口、航运、货代及相关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 职业能力分析要达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使毕业生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必须使学生具备这些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职业能力。 基础能力。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语言应用能力(英语交流与沟通能力、汉语交流与表达能力);企业信息化应用能力(常用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邮件收发与管理能力、Internet应用能力、专业软件操作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专业能力。包括航运企业就业能力(航运生产调度、计划、航线设置与船期管理、单证操作、租船业务、船舶配载、航运商务管理、船舶营运指标统计与分析能力);港口企业就业能力(库场策划、闸口作业、码头现场操作、码头理货、港口商务管理、港口统计分析能力);货代企业就业能力(揽货、单证制作、货物报关、货运商务、统计分析能力);船代企业就业能力(安排船舶进出港、船舶现场操作、船舶报关、船舶费用结算能力);物流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市场预测与企业成本控制能力)等。 组织协调能力。包括企业内部协调能力、企业与相关单位协调能力等。 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高职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已成为港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与效果很好。根据航运国际化,船舶大型化、高速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国际航运人才面向世界,依靠智慧和能力自主决策,随机应变,科学地综合处理各种事务。因此有必要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进行优化改革。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港口企业一线操作,如泊位、船舶、堆场等策划和闸口作业、理货等;航运企业一线操作,如船舶调度、商务审核、租船操作、单证操作、箱管等;货代及船代企业,如揽货、报关、单证操作、外勤、内勤等。 成立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了进一步促进本专业的发展,积极广泛地挖掘社会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应成立由有影响的教学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港航物流人才组成的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咨询。可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展开研讨,使教学安排与国际航运业务发展保持一致。在专业建设中,要努力贴近国际航运市场,突出技能培养,积极推进专业证书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以“硕士、博士工程”为重点,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优化学历结构。要积极实施“教授工程”,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轮流到企业实践、岗位培训、参加教学改革和科研项目、核心课程建设等途径,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与“双师”素质。要实行教科研项目倾斜政策,激励教师在学术上不断进步、积极进取,成为教科研方面的主力军。要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和职务晋升工作,努力使各职称结构之间的比例趋于合理。要建立重点课程的主讲教师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加快教学带头人的选拔培养和学术梯队的形成。在重点搞好现有师资队伍培训、提高的基础上,要按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加快引进具有港口、航运企业丰富经验的高级港航管理人员作为专业带头人或主干课程教师,做到引进一个人,带动一个专业。要切实抓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专业骨干教师团队结构,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要建设兼职教师师资库,聘请海事律师、港口装卸、船舶调度等企业骨干和专家组成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双师型”港航专兼职师资队伍。要不断跟踪行业发展,将企业最新的业务内容及时搬进课堂。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围绕职业岗位,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制定教学计划,整合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是确保办学目标落实的指导和管理依据。因此,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方案是办好专业的基本保障。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包括货代、航运、港口和船代)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课程整合,精简合并部分理论课程。对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进行精简或合并,坚持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应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重点建设专业主干课程,满足培养学生良好就业能力的需要。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经常要与危险物品打交道,因此应增设“危险品运输管理”课程。应把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结合起来,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非常重要的标准。与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相关的证书有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外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报关员证书、报检员证书、国际货代证书、助理物流师证书等。对于职业基础能力证书,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对于职业技能证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取向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为此,应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要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增加案例讨论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案例教学不仅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变,而且对于整体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要改革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使讲授的内容能被学生接受。计算机与互联网可以方便学生查看相关的教学资料,延伸学生获取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复习教学内容,应大力提倡应用。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项目,引进企业先进的软件操作系统,加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性教学可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消化所学知识。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实训实习,增加实训实习课时。对于三年制的学生而言,要在第三学期安排两周时间的企业认识实习,在第六学期安排14周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要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建立以企业督导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以学生自律为目标的监控体系。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应制定实习方案、实施计划、实习考核标准,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签订兼职教师任务书,明确学校、企业与兼职教师的责权利,做好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无缝对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要结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教学与实训设备应具有一定的高新技术含量,代表现代运输生产和管理的前沿性水平,以满足国际航运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 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责任分析 Analysis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 Practice 作者:万长云, 期刊-核心期刊 中国市场CHINA MARKET 2008年 第45期 - 第三方物流下的国际货运代理人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Agent under 3PL Service 作者:姚荣芬, 期刊-核心期刊 水运管理SHIPPING MANAGEMENT 2004年 第09期 - 国际货运代理业应当尽快实施收益管理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s Should Carry Out The Revenue Manage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作者:李彩其, 期刊 中国水运(学术版)CHINA WATER TRANSPORT 2007年 第06期 - 浅谈国际货运代理的风险保障--责任保险制度 Brief Discussion on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 Risk Protection of International Forwarding Agency 作者:牛芳, 期刊-核心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2002年 第05期 - 无船承运人的角色定位及若干问题 作者:张颖, 期刊 中国水运(上半月)CHINA WATER TRANSPORT 2008年 第03期 - 对国际货运代理业实行责任保险制度的探讨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ers Liability Insurance System 作者:高伟, 期刊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NGDAO OCEAN SHIPPING MARINERS COLLEGE 2007年 第01期 - 我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Agency for the Transportation of International Good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作者:秦淑芬, 期刊-核心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001年 第10期 - 国际货运代理人身份的辨别 On the Identity of Forwarder 作者:苏同江,高伟, 期刊 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JOURNAL OF QINGDAO OCEAN SHIPPING MARINERS COLLEGE 2005年 第03期 - 对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的几点思考 A Study on the Carrier's Responsibilities of Freight Forwarders 作者:马树杰, 期刊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S 2006年 第06期 - 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的认定标准 Criterion of jufistical status judgment on international freight agent 作者:刘桢,李鹏,刘京利, 期刊-核心期刊 水运管理SHIPPING MANAGEMENT 2008年 第06期 - 控制风险扬帆国际——小议国际货运代理的风险防范 作者:曾桦, 期刊-核心期刊 商场现代化MARKET 易起论文网

这种题目起码要50000分才会有人做啊

关于国际货运代理的论文摘要

世界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现状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跨国经济活动的增加,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国际货运代理人队伍不断壮大,并已成为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繁荣运输经济,满足货物运输关系人服务需求的一支重要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世界各国已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40000多个,从业人员达800—1000万人之众。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欧主要国家,平均每个国家都有300—500家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其中,联邦德国有4500多家,法国也有2000多家。在美洲,仅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就有货运代理公司6000多家。在亚洲,日本拥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400多家,新加坡拥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300多家,韩国、印度分别拥有200多家。我国香港地区拥有国际货运代理公司1000多家,台湾地区拥有近260家。目前,世界上80%左右的空运货物,7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货物,75%的杂货运输业务,都控制在国际货运代理人手中。 货运代理行业的发展并不平衡。总的来讲,发达国家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制度比较完备,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多数规模较大,网络比较健全,人员素质较高,业务比较发达,控制了世界国际货运代理服务市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比较缓慢,制度不够完备,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多数规模较小,服务网点较少,人员缺乏培训,以本国业务为主,市场竞争能力较差。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现状货运代理行业起步较晚,历史较短,但是由于国家重视,政策鼓励,规范发展,发展十分迅速。到2002年12月底为止,中国已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3775家(包括分公司),从业人员近30万人。其中,国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近70%,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近30%。沿海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70%,内陆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30%。从事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业务的企业361家,占大约6%。这些企业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在30多个部门和领域,国有、集体、外商投资、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运输事业的重要力量,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和国际运输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中国80%的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其中,散杂货占70%,集装箱货占90%),90%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都是通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完成的。

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国际货代业;问题;对策  一、我国国际货代业的发展现状  国际货代企业数目增长迅速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止2005年底,我国经商务部批准的国际货代企业已达6000多家,挂靠在这些正规货代企业的二代、三代,保守估计实际数量应该有3万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其中,国有国际货代企业占了近70%,外商投资国际货代企业占了近30%。沿海地区国际货代企业占了70%,内陆地区国际货代企业占了30%。从事国际航空货代业务的企业361家,占大约6%。目前,我国80%的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90%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都是通过国际货代企业完成的。  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在2005年12月11日,由中国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管理办法》。按照该办法,中国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注册资本的最低要求实行国民待遇。此举标志着外商投资货代服务最后一道防线(股权设限)也被解除,允许外商完全独资经营货代业务。我国国际货代业务对内对外完全放开,成为了真正的竞争性市场。  宏观经济环境良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GDP为209407亿元,增长7%,增速比上年加快3%,增幅均比上年加快。对外贸易快速增长:2006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8%;顺差达1775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755亿美元,稳居世界第3大贸易国位置。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表示, 展望2007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我国国际货代业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  二、我国国际货代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核心竞争力,盈利方式不合理  从货源结构看,国内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主要以承揽出口预付货为主,营销手段主要是靠比拼低运价和社会关系,而对已超过我国对外贸易比重80%的FOB(Free on Board)指定货(这些货物运输主要由全球网络优势跨国货代公司所控制),由于缺乏海外代理网络因素,往往力不能及。目前中小货代企业在运价、舱位等方面对承运人的过分依赖,以赚取差价和订舱佣金为主要收入来源。企业忽视了对市场需求的细分,造成中小货代的业务可替代性强,客户稳定性差,专业化服务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低下。  战略定位不清,缺乏发展规划  当前,全球的货代业都在向现代物流业转变。要实现这种转型,必须根据自身条件,把握市场变化,不断挖掘潜力,开发不同层次的物流增值服务。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大多中小货代企业管理理念仍然落后,提供的服务简单且范围小,服务方式单一,更没有主动细分市场,研究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心理进行市场定位,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一直处于低层次的经营状态,无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方案,更不用说供应链的组织能力。  配套基础设施差,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货运代理属于服务业,基本上不存在行业壁垒,市场进入门槛低。我国很多货代公司都规模不大,企业的所谓信息化往往只是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以及利用办公室软件制作简单的表单文档,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方面的能力较弱,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另外,制约货代公司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专业人才。尽管货运代理资格证书的培训在不断发展,然而从业人员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据统计,中国现有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大约30万,但其中经过正式培训的人员寥寥无几,这严重影响了中国国际货代业的竞争力。  市场秩序不规范  严格地讲,未具外经贸部颁发的国际货运代理资格批准证书的货代都属于非法货代,而我国仍有众多非法货代,这些非法货代常常为了争夺货源,对于大客户不惜降低运价,给予回扣,进行不正当竞争,而对于一些零星小客户,则利用他们对航运市场的不了解,巧立名目乱收费,也恰恰如此,他们能迎合一些货主的需要而能长期存在下来,使得货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合法货代企业生存空间因此越来越小。  四、加快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对策  合理配备资源,以物流为导向提供服务  完善的物流设施和先进的物流技术是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的基础,也是为客户提供一流服务的保证。例如,采用条形码技术对货物进行动态管理和跟踪;采用先进的物料搬运设备和识别系统,提高搬运效率,降低货损、货差等,企业应根据顾客需求来制定物流服务方案,合理地配置资源。通过向顾客提供合适的成本节约、高质量和服务为先的解决方案,使企业和顾客双方满意。  细分市场,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  对于中小货代企业来说,现有行业内的竞争者是同地区内经营方式相同的大型国有、中外合资的货代企业。他们有较完善的全国性网络,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大多都在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开展综合物流服务。对此,我国中小货代企业可以针对客户的需求,在货代服务的基础上,以较低的服务费提供高层次的增值服务,如给予物流方案的咨询等,立足国内并赢得市场。  开发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供应链中的货物运输变得越来越“可视化”。全球定位系统GPS、电子交换技术EDI、智能运输系统ITS等系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物流作业效率。对于货代企业,信息不仅仅包括单纯的与运输、包装、装卸、存储等活动有关的信息,还包括与其他流通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的信息和市场信息等。只有充分掌握有关的信息,货代企业才能利用这些信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个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控制、协调和管理。通过信息的不断传递,一方面应把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一方面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之间的关系,强化核心竞争力,提供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与管理  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而言是企业员工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对于货代企业而言,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项业务的人员必须具有广博的有关国际贸易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办事能力,熟悉各种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路线、运输手续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法律规定、习惯做法等,精通国际货物运输中各个环节的种种业务。与国内外有关机构诸如海关、商检、银行、保险、仓储、包装、各种承运人以及各种代理人等有这广泛的联系和密切的关系。  实行规模经营,走联合之路  对于小规模、管理较差、但尚有回旋余地的货代公司,可通过联合、合并、控股等形式实现规模化经营。以资产和效益为纽带,打破地域、行业、企业等界限,在业务上通过空运销售代理、海运订舱代理等经营方式,促进货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在财务上,通过集中融资、吸纳外资和私营等民间资本,从资金上为推动战略联盟提供保障;在管理上,通过经理层年薪、竞争上岗等机制创新,加大货代横向之间联合、兼并、重组的步伐,整合货代固有资源,推动其发展壮大,以联盟整体名义进行市场竞争。通过联盟,企业可提高信用等级向银行贷款,规避一定的经营风险,可购置先进物流技术设施发挥规模效应,投资建设信息管理系统,以较小的成本较大地改善信息化状况,实现与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货物跟踪,实现效率化服务,降低单位物流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能力。  规范货代业发展的市场秩序  市场秩序的规范更多的还是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力量。政府部门应在货代业发展中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高保障,集中精力从事行业的宏观管理及政策指导,完善货代业的管理法规,参照国际惯例,统一行业内的一些单证;加强国际货代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货主的管理,管住不法货代的源头,整顿非法货代的市场,制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的同时,相关政策法规应促使我国货代企业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的同时,努力创新,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刘占芳 货代物流业[J]2006中国物流年鉴,2006,12:409-  [2] 丁俊发 2005年物流运行情况通报[J]2006中国物流年鉴,2006,12:175-  [3]李戈 中国国际货运货代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及发展预期 [EB/OL]  -/html/kjsj/html,2005-11-  [4]邓传红 我国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分析 [J]物流技术,2006,8:28-29,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国际货运代理的论文摘要怎么写

报关在国际货运中的地位 为题 应该还行 补充一句: 自己写吧 上了几年的学 都是快要离开学校的人了 写个论文还要别人帮忙 不是我打击你 你太失败了吧 自己写 以后还有点东西回忆 还可以多学点东西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企业为了寻求新的资源和发展空间,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纷纷走向国际化道路,并积极开展跨国投资。自20世纪50、60年代走向国际市场以来,日本企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产品充斥了世界各个角落,其中许多企业成了著名的跨国公司。日本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经营战略。本文在对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进行研究之后,分析了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日本跨国公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如何“走出去”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关键词:日本跨国公司 经营战略 “走出去” 目   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前言 11 日本跨国公司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1日本跨国公司发展历程 1起步期——20世纪50~60年代 2扩展期——20世纪70年代 3成熟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2日本跨国公司的成就 32 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分析 1资源战略分析 1资源确保战略 2资源利用战略 3资源国际结合战略 2全球经营战略分析 1以美国和亚洲为战略目标 2经营资源国际化 3海外公司当地化 4研究开发国际化 3市场战略分析 1市场调研 2市场进入的多样化 3市场扩大化 4设立区域统管公司 73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2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跨国经营意识 2缺乏国际竞争力 3跨国经营的管理能力和经验不足 4文化冲突 5缺乏人才 6企业品牌不足 104 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1树立全球竞争理念 2制定国际化战略 3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加强市场调研 5本土化经营 6公益公关 7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 8创建国际化品牌 14结论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日本跨国公司发展历程及成就;第二部分对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进行分析,包括日本跨国公司的资源战略、全球经营战略及市场战略,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参考;第三部分,对我国企业“走出去”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借鉴日本成功经验对如何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了一些建议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经济比较分析  目前我们习惯于根据物流的服务领域和技术手段等特征,将物流分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但本文认为,“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最主要区别既不是在服务领域上,也不是在技术手段上,而是在服务的目的和功能上。首先,从目的上看,“传统物流的目的是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给顾客以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而“现代物流”的目的则在于提高效益,并把满足顾客要求放在首位,以此提高企业效益。其次,从物流功能上看,“传统物流”体现了一种满足需要的“需要满足功能”,而“现代物流”体现了促进销售、支援销售的“创造需要功能”和使需要和供给相互配合的“供需综合平衡功能”。“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在目的和功能上的差异不仅反映了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的地位更加突出,而且也反映了物流从重视“量”向重视“质”的变化趋势。本文从经济的角度对两者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力图找出这种转变的动因。  一、物流活动的经济比较方法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链”的概念。将企业的纵向链条上的各种活动从价值的角度给予定义与描述。他认为,企业的纵向链条就是一系列增加价值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企业的基本活动(如,进货后勤、生产操作、出货后勤、营销与销售以及服务)和支持性活动(包括,企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其中,进货后勤和出货后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流活动,所以我们说物流是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活动。既然物流活动是价值创造活动,那么对于消费者和企业来说,物流活动将会增加其收益,同时也会增加企业成本。因此,通过物流活动的有效组织与管理,不仅能为企业节约成本,同时也能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收益。对“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经济比较方法,本文采用常规均成本收益分析和消费者剩余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其中,消费者剩余理论的分析方法也称为附加价值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方法确定后还要给出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即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可察觉收益与商品或服务市场价格的差额部分。其中,消费者可察觉收益是指商品或服务对消费者而言的“可察觉毛收益”(这依赖于其特性,如性能、可靠性、耐久性、美观性和消费者偏好)“减去”商品或服务的使用成本(如,安装、学习使用、操作、保养和处置的成本)以及购买和交易成本(如寻找、运输、签约等)。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只有当消费者剩余为正时,他们才会购买,而且如果可以在两个或更多的竞争性商品或服务中选择,消费者无疑将购买消费者剩余最大者。  二、“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竞争策略选择 如果说“传统物流”是以降低物流成本作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的话,那么“现代物流”则是以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为其创造更多附加值作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措施。本文所说的竞争优势与传统战略研究中的竞争优势有所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竞争优势是指在消费者眼中企业在正面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能力。这一定义没有说清这种能力是来自于价格,还是产品设计或是生产能力。而本文所说的企业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不仅企业能获得更高的利润,而且能比竞争对手更多地将净收益转移给消费者的能力。所以本文首先分析企业创造价值的构成,再比较“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在价值创造上的策略选择。  企业创造的价值是由消费者剩余和企业利润两部分构成。所以企业要实现竞争优势必须从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入手,确定企业应采取的措施。一般来说,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保持类似于竞争对手的收益b时追求成本优势,即追求降低成本c。二是追求差异性优势,即寻求更大的可察觉收益b,而保持与竞争对手类似的成本c。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物流”是选择前一种模式,而“现代物流”是选择后一种模式。  三、“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竞争优势选择的动因  “传统物流”将追求最低成本作为主要目标,“现代物流”则将追求最大收益为主要目标。从本质上看,两者并没有区别,但由于面对消费者的不同态度,使“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在竞争方式选择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所面对的消费群体的变化引起的。在“传统物流”阶段,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有限,虽然社会上多数产品供过于求,但对价格的变化比较敏感,所以,生产企业多采用规模化生产模式,试图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自身盈利的要求,物流活动也就必然要以 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作为目标。而在“现代物流”阶段,由于消费者需求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市场细分越来越细,所以生产企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以大规模、标准化为目标的产品生产模式,而采取所谓的“柔性化”生产模式,以生产个性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物流服务也必须以更加灵活的方式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物流功能也从以降低成本为主,转而通过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的方式去创造需求。同时,由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企业有条件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迅速做出反映,所以许多企业采用了“实时系统”(如海尔集团的一流三网物流模式),这就要求物流服务必须以供需综合平衡为目标实施管理。这样做的结果,就使物流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降低相应的减少。因此,虽然个性化的物流服务增加了一部分物流费用(如运输、配送、包装等环节),但同时随着产品批量的减少,另外一部分物流费用却降低(如,仓储、搬运等环节),所以总的费用没有增加。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是“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在目的和功能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四、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物流的战略选择  分析“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区别的根本目的是为物流服务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方式决策时能够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目前,许多道路货运企业也急于用物流的理念盘活大量闲置的储运资产,以改善生存条件,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但在选择物流发展战略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认为,根据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特征,绝大多数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是“传统物流”需求。因此,道路货运企业应选择“传统物流”作为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采取提供阶段性或功能性的物流服务,在提高本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来满足生产企业或商业企业对物流的总体需求。

关于国际货运代理的论文题目

呵呵,不好意思,这我没有写过

加我把 原创的 质量保证

太棒了。你写完后论文电子稿给我一份? 谢谢哈

关于国际货运代理的论文选题

我给你出5个吧:1、《当代世界物流板块浅析》2、《信息物流在汽车物流中的应用》3、《全球海洋货运之发展趋势》4、《亚洲物流业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5、《电子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加我把 原创的 质量保证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