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输血技术的发展历程论文1200字

发布时间:2024-07-04 16:51:06

输血技术的发展历程论文1200字

祖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即有关于血液的记载,国外在公元前234世纪时已有人提到血液的名字。然而对于血液组成和功能的认识长期以来是唯心的和不完全的,有些概念是从点滴的现象和不完整的观察中推测出来的。系统地和科学地研究血液开始于显微镜问世以后,用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5672)、白细胞(5748)和血小板(5940),称为血液的有形部分,也是血液学家研究的重点对象。血液中的液体部分,亦称为血液无形成分(或血浆),许多年来由生物化学家和免疫学家所研究,目前血液学家对血浆特别关心的问题是止血和血栓的基础和临床。自01世纪初开始,对维持体内血细胞数量恒定的血细胞生成及造血调控也是血液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血细胞的发现虽已有5:13211年的历史,但这些细胞的形态学至今还是血液学家研究的重要部分。随着观察血细胞的技术不断改进,光学显微镜的精密度不断提高,染色技术使细胞形态更清晰易于鉴别,得以区分出各类白细胞且观察到各种血细胞的异常形态;特殊显微镜的发明使血细胞形态学概念更加充实。目前应用的特殊显微镜有:暗视野显微镜、位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干涉显微镜以及电子显微镜等。世纪年代后开始了解到血细胞产生于骨髓,骨髓中有幼稚血细胞,这些幼稚细胞成熟后才进入血液。年发明了骨髓穿刺针,骨髓可像血液一样被吸取和推成薄膜片,在油镜下观察。从此骨髓细胞观察成为血细胞形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类似技术也应用于淋巴组织内的血细胞形态观察。血细胞数量的检测血细胞数量的检测有赖于血细胞吸管、血细胞计数板、血红蛋白定量和细胞分类技术的发明。年,美国012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血细胞自动计数仪,迄今已有各种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血细胞计数分析仪不断问世,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大大推动了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发展。红细胞的认识对红细胞功能的认识,最先开始于年,已知红细胞有带氧功能且能在组织中参与呼吸作用,年对此有更全面的了解。年才知红细胞内有碳酸酐酶,能将大量二氧化碳转变成碳酸根离子,使之溶解于血液中;同时也能将碳酸根离子转化成二氧化碳,在肺泡中释放。这一发现不仅明确了红细胞的呼吸作用,而且了解到红细胞和血液酸碱平衡有密切关系。年以后明确红细胞内,3二磷酸甘油醛可作用于脱氧的血红蛋白分子,有利于组织获得更多的氧。4年,肯定红细胞寿命在天左右。人体输血能较安全地开展,是在年发现红细胞567血型之后。在世纪年代已知红细胞在体外保存需要葡萄糖,年代已应用体外保存的血液作输血之用,4年代血库才开始逐渐建立。对红细胞糖代谢的全面了解是在年后。近年来,红细胞结构与脂肪、蛋白的关系已较明确。

血细胞的发现已有150~300多年的历史,但这些细胞的形态学至今还是血液学家研究的重要部分。随着观察血细胞技术的不断改进,光学显微镜的精密度不断提高,染色技术使细胞形态更清晰易于鉴别,得以区分出各类白细胞且观察到各种血细胞的异常形态;特殊显微镜的发明使血细胞形态学概念更加充实。(一)血细胞数量的检测这有赖于血细胞吸管(1852~1867年)、血细胞计数板(1855年)、血红蛋白计(1878~1895年)和细胞分离技术(1877~1912年)的发明。1953年,美国Coulter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血细胞自动计数仪,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血液分析仪的水平不断提高,检测原理不断完善,测量参数逐渐增多。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操作简便是血液分析仪的优势,多种型号血液分析仪的问世,不断为临床提供更有用的实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二)红细胞的认识对红细胞的功能认识,最先开始于1871~1876年,已知红细胞有带氧功能且能在组织中参与呼吸作用,1900~1930年对此有更全面的了解。1935年才知道红细胞内有碳酸酐酶,能将大量二氧化碳转变成碳酸根离子,使之溶于血液中,同时也能将碳酸根离子转化成二氧化碳,在肺泡中释放。这一发现不仅明确了红细胞的呼吸作用,而且了解到红细胞和血液酸碱平衡有密切关系。1967年以后明确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醛可作用于脱氧的血红蛋白分子,有利于组织获得更多的氧。1946年肯定红细胞寿命在120天左右。人体输血能较安全的展开,是在1901年发行红细胞ABO血型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已知红细胞在体外保存需要葡萄糖,30年代已应用体外保存的血液作输血之用,40年代血库开始逐渐建立。对红细胞代谢的全面了解是在1959年之后。近50年来,红细胞结构与脂肪、蛋白的关系已较明确。(三)白细胞认识对粒细胞的认识1892~1930年已知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到1986年后才知道杀灭细菌的作用依赖于细胞内存在的过氧化物酶,使自身体内的H2O2起氧化作用之缘故。嗜酸粒细胞的功能虽然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但早在1949年就知道嗜酸颗粒会转变成夏科-莱登结晶(Charcot-Leyden crystal)。近年来得知嗜酸粒细胞内有阳离子蛋白,具有杀死微小生物的作用。对嗜碱粒细胞功能也有一定了解。嗜碱颗粒中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组胺、5-羟色胺等都是一些参与过敏反应的物质。对单核细胞的认识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是在1910年后才有报道,此类细胞不但能吞噬一般细菌,而且能吞噬较难杀灭的特殊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也能吞噬较大的真菌和单细胞寄生虫。故当时有人称之为“打扫战场的清道夫”。60年代后发现,单核细胞杀死和消化吞噬的物质,主要依靠单核细胞内大量存在的溶酶体。近年来更了解到单核细胞在免疫作用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能将外来物质消化后递呈抗原给淋巴细胞,同时又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淋巴细胞以及其它血细胞生长、增殖或受抑。1924年Aschoff曾提出所谓“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这一名称,1976年后已被否定而代以与单核细胞有关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现已知单核细胞只是该系统中一个较短暂留在血液内的细胞,以后进入各种组织转变成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如已有吞噬物质,则称为吞噬细胞。对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认识对淋巴细胞功能的认识主要在最近30年。过去认为淋巴细胞是淋巴系统中最末的一代,已经成熟到不能再分化,而且对它的作用也不是很了解。1959年以来发现,淋巴细胞受到丝裂原和抗原刺激后又转化为免疫母细胞,并能再进行有丝分裂和增殖。近年来更明确,淋巴细胞虽然形态都相似,但在功能上却显著不同:B细胞产生抗体;T细胞中有的起杀伤作用,有的起辅助作用,有的起抑制作用,有的起诱导作用等。其实各类淋巴细胞还有更细的分工:一个淋巴细胞只对1~2种抗原起反应,抗原有千千万万,可以想象淋巴细胞分工的复杂性。至于浆细胞,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转化出来的一种能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这已在60年代肯定。T细胞还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1842年发现血小板,直至1882年才知它有止血功能和修补血管壁功能,1923年知道血小板有聚集和黏附功能。它的作用机制和超微结构在近40年逐渐了解,现已知聚集和黏附功能受到体内许多物质的影响,例如肾上腺素、凝血酶、胶原、前列腺素等;而其中有些物质却又能在血小板内生成并通过微管分泌至血小板外,然后又作用于血小板。血小板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明确了血小板内各种亚结构,并且也明确了这些亚结构与上述一些物质的产生和分泌有关。随着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单个血小板断层扫描分析单个血小板激活过程中Ca2+浓度、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群体血小板Ca2+流变化,证实血小板激活过程中,血小板外钙内流起主要作用,为临床工作中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建立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近年来还发现血小板被激活后,能以出芽方式形成囊泡或以伪足断裂方式形成血小板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PMP)。检测血循环中的PMP可较完整的反映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的功能。血小板被激活后释放P-选择素可与白细胞和(或)单核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形成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物和(或)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可作为反映动脉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对止血与血栓的认识开始于出血问题上。例如血友病早在2000年以前犹太人法典中早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凝血机制有了深入认识,到了60年代,“瀑布学说”已成为公认的凝血机制。60年代末,随着各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功能异常症的发现,明确了参与止血反应中的各种成分。进入70年代,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对各种因子的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并发现了一些新的凝血及纤溶相关因子,如α2纤溶酶抑制物以及蛋白C等等。80年代,展开了对纤维连接蛋白等黏附分子的研究,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血液凝固、纤溶系统、血小板、白细胞以及其它凝血抑制物等细胞分子进行克隆,逐步阐明止血与血栓的分子机制。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血酶、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等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完善并修整了传统的“瀑布学说”,拓宽了血栓与止血的研究领域。对于凝血、纤溶、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等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也从分子水平上有了深入的认识。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在血栓和止血方面已发展和建立了一系列的方法用于实验诊断出血性疾病和对血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检测以及抗凝溶栓治疗的监测。并且分子标志物检测已成为研究和诊断血栓前状态和易栓症的重要方法和依据。 (一)造血肝细胞的认识(二)骨髓间质肝细胞的认识(三)造血调控的认识 (一)白血病干细胞的认识(二)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认识

输血技术的发展历程论文

血细胞的发现已有150~300多年的历史,但这些细胞的形态学至今还是血液学家研究的重要部分。随着观察血细胞技术的不断改进,光学显微镜的精密度不断提高,染色技术使细胞形态更清晰易于鉴别,得以区分出各类白细胞且观察到各种血细胞的异常形态;特殊显微镜的发明使血细胞形态学概念更加充实。(一)血细胞数量的检测这有赖于血细胞吸管(1852~1867年)、血细胞计数板(1855年)、血红蛋白计(1878~1895年)和细胞分离技术(1877~1912年)的发明。1953年,美国Coulter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血细胞自动计数仪,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血液分析仪的水平不断提高,检测原理不断完善,测量参数逐渐增多。检测速度快、精确度高、操作简便是血液分析仪的优势,多种型号血液分析仪的问世,不断为临床提供更有用的实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二)红细胞的认识对红细胞的功能认识,最先开始于1871~1876年,已知红细胞有带氧功能且能在组织中参与呼吸作用,1900~1930年对此有更全面的了解。1935年才知道红细胞内有碳酸酐酶,能将大量二氧化碳转变成碳酸根离子,使之溶于血液中,同时也能将碳酸根离子转化成二氧化碳,在肺泡中释放。这一发现不仅明确了红细胞的呼吸作用,而且了解到红细胞和血液酸碱平衡有密切关系。1967年以后明确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醛可作用于脱氧的血红蛋白分子,有利于组织获得更多的氧。1946年肯定红细胞寿命在120天左右。人体输血能较安全的展开,是在1901年发行红细胞ABO血型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已知红细胞在体外保存需要葡萄糖,30年代已应用体外保存的血液作输血之用,40年代血库开始逐渐建立。对红细胞代谢的全面了解是在1959年之后。近50年来,红细胞结构与脂肪、蛋白的关系已较明确。(三)白细胞认识对粒细胞的认识1892~1930年已知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到1986年后才知道杀灭细菌的作用依赖于细胞内存在的过氧化物酶,使自身体内的H2O2起氧化作用之缘故。嗜酸粒细胞的功能虽然至今还不十分清楚,但早在1949年就知道嗜酸颗粒会转变成夏科-莱登结晶(Charcot-Leyden crystal)。近年来得知嗜酸粒细胞内有阳离子蛋白,具有杀死微小生物的作用。对嗜碱粒细胞功能也有一定了解。嗜碱颗粒中有多种化学成分,如组胺、5-羟色胺等都是一些参与过敏反应的物质。对单核细胞的认识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是在1910年后才有报道,此类细胞不但能吞噬一般细菌,而且能吞噬较难杀灭的特殊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也能吞噬较大的真菌和单细胞寄生虫。故当时有人称之为“打扫战场的清道夫”。60年代后发现,单核细胞杀死和消化吞噬的物质,主要依靠单核细胞内大量存在的溶酶体。近年来更了解到单核细胞在免疫作用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能将外来物质消化后递呈抗原给淋巴细胞,同时又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调节淋巴细胞以及其它血细胞生长、增殖或受抑。1924年Aschoff曾提出所谓“网状内皮系统”(reticulo-endothelial system,RES)这一名称,1976年后已被否定而代以与单核细胞有关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现已知单核细胞只是该系统中一个较短暂留在血液内的细胞,以后进入各种组织转变成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内如已有吞噬物质,则称为吞噬细胞。对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认识对淋巴细胞功能的认识主要在最近30年。过去认为淋巴细胞是淋巴系统中最末的一代,已经成熟到不能再分化,而且对它的作用也不是很了解。1959年以来发现,淋巴细胞受到丝裂原和抗原刺激后又转化为免疫母细胞,并能再进行有丝分裂和增殖。近年来更明确,淋巴细胞虽然形态都相似,但在功能上却显著不同:B细胞产生抗体;T细胞中有的起杀伤作用,有的起辅助作用,有的起抑制作用,有的起诱导作用等。其实各类淋巴细胞还有更细的分工:一个淋巴细胞只对1~2种抗原起反应,抗原有千千万万,可以想象淋巴细胞分工的复杂性。至于浆细胞,是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转化出来的一种能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这已在60年代肯定。T细胞还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1842年发现血小板,直至1882年才知它有止血功能和修补血管壁功能,1923年知道血小板有聚集和黏附功能。它的作用机制和超微结构在近40年逐渐了解,现已知聚集和黏附功能受到体内许多物质的影响,例如肾上腺素、凝血酶、胶原、前列腺素等;而其中有些物质却又能在血小板内生成并通过微管分泌至血小板外,然后又作用于血小板。血小板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明确了血小板内各种亚结构,并且也明确了这些亚结构与上述一些物质的产生和分泌有关。随着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单个血小板断层扫描分析单个血小板激活过程中Ca2+浓度、应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群体血小板Ca2+流变化,证实血小板激活过程中,血小板外钙内流起主要作用,为临床工作中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建立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近年来还发现血小板被激活后,能以出芽方式形成囊泡或以伪足断裂方式形成血小板颗粒(platelet microparticle,PMP)。检测血循环中的PMP可较完整的反映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的功能。血小板被激活后释放P-选择素可与白细胞和(或)单核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形成血小板-白细胞聚集物和(或)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物,可作为反映动脉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对止血与血栓的认识开始于出血问题上。例如血友病早在2000年以前犹太人法典中早有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凝血机制有了深入认识,到了60年代,“瀑布学说”已成为公认的凝血机制。60年代末,随着各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功能异常症的发现,明确了参与止血反应中的各种成分。进入70年代,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对各种因子的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并发现了一些新的凝血及纤溶相关因子,如α2纤溶酶抑制物以及蛋白C等等。80年代,展开了对纤维连接蛋白等黏附分子的研究,并且对血管内皮细胞、血液凝固、纤溶系统、血小板、白细胞以及其它凝血抑制物等细胞分子进行克隆,逐步阐明止血与血栓的分子机制。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对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血酶、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等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完善并修整了传统的“瀑布学说”,拓宽了血栓与止血的研究领域。对于凝血、纤溶、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等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也从分子水平上有了深入的认识。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在血栓和止血方面已发展和建立了一系列的方法用于实验诊断出血性疾病和对血栓性疾病危险因素的检测以及抗凝溶栓治疗的监测。并且分子标志物检测已成为研究和诊断血栓前状态和易栓症的重要方法和依据。 (一)造血肝细胞的认识(二)骨髓间质肝细胞的认识(三)造血调控的认识 (一)白血病干细胞的认识(二)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认识

人体内的血液,就像一条长流不息的长河,在我们的身体内日夜不停的循环。如果说人体是一棵生命之树,那么血液就是滋润这棵大树的生命之水,没有血液就没有生命,更不会有生命的延续。今天,医疗急救输血是外科手术中一个最基本的程序,许多人因为得到输血治疗而获救。然而,这项对人类影响巨大的输血技术的开端,却是肇因于彻头彻尾的错误认识,这在医学史甚至整个科学史上,恐怕都难以找到类似的例子。这一切都要从人类输血史上的第一个病人莫里(Antoine Mauroy)的故事说起。莫里住在巴黎附近一个小村庄,当他疯病发作时会非常狂暴的痛打自己的妻子,并沿路放火烧房,这些行为让他远近“闻名”。1667年冬天,莫里的疯病再次发作,赤身裸体的在巴黎流浪。一个贵族发现了他,出于仁慈,莫里被带到御医丹尼斯的住所。当时丹尼斯正在尝试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以治疗人类疾病,尤其是精神性的疾病。要了解这种匪夷所思的治疗,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一点西方传统医学的经典学说——体液学说。体液学说是由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创建,并统治西方医学实践数千年。其要义在于将疾病的发生归因于体液的失衡,而恢复平衡的主要手段则是呕吐、发汗、腹泻和放血。其中放血疗法最被世人推崇,作为一种“无所不能”的治疗手段,在至少2500年内被医生们狂热并忠实地实践着。这从一首流传了几个世纪的歌谣中,就可见一斑。身体放血改新颜,提神醒脑又亮眼;思维清晰无悲愁,运动内脏益睡眠;听力敏锐精神旺,声音洪亮每一天。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放血疗法遗留下来的一些痕迹。例如理发行业的标志物——红蓝白三色的转花筒。据说,在中世纪,由于放血手术被医生认为是下等人做的事,自己不肯动手,而是托理发师来做,于是理发师就成了业余外科医生。1540年,经英格兰国王批准,成立了理发师、外科医生联合会。从此,理发师正式打出了外科医师的牌子,并选三色柱作为他们行医和理发的标志。三色柱中的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纱布。今天世界上最好的医学期刊之一《柳叶刀》的名称也是来源于实施放血疗法所用的主要工具。在科学还未昌明的那个时代,血液经常和精神、性格、灵魂等等纠缠在一起(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不少人相信血液和性格、命运之间的神秘联系),这引发了法国御医丹尼斯(Jean-Baptiste Denis)将动物血液输入人体以改变人的性格或精神状态的念头。为此丹尼斯写了一篇“逻辑严密”的学术论文,从哲学假设开始,到人类获取和利用动物血液的正当性,最后动物实验显示出输血的有益性,然后在论文中他建议,将动物的血液输给人类,以治疗一系列“由于血液的缘故”所导致的疾病,比如麻风、溃疡、疯病等等。在治疗莫里之前,丹尼斯已经给一个少年和一个工人尝试性的输血,并没出现太大的不良效果,但也没取得什么大的成就。对丹尼斯而言,恐怕再也没有比莫里更适合检验他理论的人选了。丹尼斯将280毫升的小牛血输入莫里体内,希望借由“温柔的小牛”血液治疗莫里的疯狂。莫里一共接受了两次输血,输入的小牛血液在他体内引发了剧烈的免疫反应,使莫里处于濒临死亡的高烧、休克状态,幸运的是他熬过来了,而且在数月内暂时恢复了平静,不再疯狂。这次奇迹般的治疗,立刻在欧洲引起了极大震动,输血疗法一时间成为时尚。某些医生甚至认为,通过交换怨偶彼此的血液可以彻底解决婚姻中的不和谐。然而将动物血液输给人,是非常凶险的一件事,加上很多守旧的知识分子反对变革,最终巴黎医生协会禁止了输血疗法。在此后100多年中,输血只是一件奇事,仅供人们在理论上进行探索。1818年,年轻的产科医生布伦德尔博士(James Blundell)因无法忍受产妇因大出血而频频死亡,决定给病人输血。经过周密的思考和系统的动物实验,布伦德尔博士总结出两项输血基本原则:只能使用人血;只能使用于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人。后来,他一共给11个大失血病人输血,其中5人获救。布伦德尔的成功,再一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的兴趣,为了方便输血,医生们甚至发明了不少器械。虽然很多医生都遵循布伦德尔的原则,但并非每个人都如此,有人甚至把牛奶输入病人血液中,可以想象这样做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而也有人进行不必要的输血。毫不奇怪,伴随着输血疗法的再次兴起,批评和反对它的声音也随之而起,许多著名医生指责输血疗法是哗众取宠。1873年,波兰医生基塞留斯(G Gesellius)收集了此前数十年间所有他能获得的输血记录,统计显示44%的病人因输血而获救,本来他们是必死无疑的。这项研究使得支持输血的声音在医学界占据了上风。然而真正让输血疗法声名鹊起的是获得19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卡雷尔博士(Alexis Carrel)。卡雷尔是法国人,因不满于法国外科学界的保守,他离开了欧洲。卡雷尔先到了加拿大,而后定居在美国的纽约,并进入当时新创建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中心,做血管吻合法(人体的血管除动脉毛细血管与静脉相通连之外,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通过血管支彼此连接,形成血管吻合)方面的研究。卡雷尔在血管外科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他发明了特殊的针和线以及特别的“三线缝合”技术,极大的提高了血管缝合的成功率;他研究器官移植技术,解决了心脏移植中的外科手术问题,开创了现代器官移植历史的新纪元。但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直接原因,却起因于他的助手兰伯特博士(Adrian VS Lambert)深夜的一次紧急求助……(未完待续)(作者:三思逍遥)

输血技术的发展历程论文范文

浅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 要: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世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将进一步加剧。而且我国能源紧张、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也使我国面临着较大的国际转移排放压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现代能源服务的普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和加强能源安全。  关键词:低碳经济;现状政策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源于英国在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从技术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利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各种低碳技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着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综上所述,广义的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标志的绿色生态经济模式。目标是控制碳排放,维持生物圈碳平衡;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国家权益、生产生活方式的全球性革命。  二、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增长。尤其是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些国家更是把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动力。  德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工业。德国的生态工业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制定各行业能源有效利用战略;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范围;可持续利用生物智能;推出刺激汽车业改革创新措施以及实行环保教育、资格认证等方面的措施。为了实现从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轨,德国除了注重加强与欧盟工业政策的协调和国际合作之外,还计划增加政府对环保技术创新的投资,并通过各种政策措施,鼓励私人投资。德国政府希望通过筹集公共和私人资金,建立环保和创新基金,以此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法国的低碳经济政策重点是发展核能和可再生能源。2008年12月,法国环境部公布了一揽子旨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计划,这一计划有50项措施,涵盖了生物能源、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以及水力发电等多个领域。除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之外,2009年,法国政府还投资4亿欧元,用于研发清洁能源汽车和“低碳汽车”。此外,核能一直是法国能源政策的支柱,也是法国低碳经济的一个重点。  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美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可以进一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的开发是核心。2009年2月15 日,美国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投资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该法案将发展新能源列为重要内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在节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汽车节能。此外,为应对气候变暖,美国力求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在低碳经济的实践上,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国,在2006年通过了全球第一个有关低碳经济的法案一《气候变化法草案》,制定了到2020年减少碳排放30% ,到2050年减少碳排放60%的目标。日本、丹麦和挪威等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果。国内对低碳经济的实践则主要集中于碳交易和创建低碳城市。 (1)碳交易。2006年,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总额达280亿美元,交易的二氧化碳量达到了13亿吨。目前全球有四个交易所专门从事碳金融的交易,包括欧盟的EU ETS、澳大利亚的New South Wales、美国的Chicago Climate Exchange和英国的UK Errs等。此外,还有很多知名金融机构活跃在这些市场上,包括荷兰银行(ABN AMRO)、巴克利(BarclaysCapita1)、高盛(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和UBS等。美国的Chicago Climate Exchange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北美唯一自愿性参与温室气体减排量交易,并对减排量承担法律约束力的组织和市场交易平台,它也是全球唯一同时开展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六氟化硫6种温室气体减排交易的市场。在中国,2006年兴业银行基于品牌和市场价值与IFC合作签署了《能源效率融资项目(CHUEE)合作协议》(即《损失分担协议》),成为国内首家推出“能效贷款”产品的商业银行。根据该协议,IFC向兴业银行提供2亿元人民币的本金损失分担,以支持最高可达4.6亿元人民币的贷款组合,兴业银行则以IFC认定的节能、环保型企业和项目为基础发放贷款,IFC则为贷款项目提供相关的技术援助和业绩激励,而中国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则分别推出了“挂钩海外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期货价格”的理财产品。  (2)低碳城市的创建。低碳城市是由新能源利用、清洁技术、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绿色消费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2008年,国家发改委与联合国自然基金会开始“低碳城市发展”的全面推广,上海和保定成为首批试点城市,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商务部等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顾问组也正式亮相。同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保定:全球可持续能源生产的“电谷”》,肯定了“保定模式”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做出的贡献。广东省珠海市也在2008年邀请专家研究低碳经济,欲申报国家低碳经济区。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然而,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和满足就业等仍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大任务,向低碳经济转型还面临着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适时适度地创新公共政策,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的新要求,创立一种具有积极价值的、适宜的政策安排。  (一)、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倡导产业低碳化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会产生较大影响,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如果技术水平相同而产业结构不同,则会导致碳排放量相差较大。以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则是能源大户,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在一定的时期内还会显示强劲的势头,这也是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根据国情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产业低碳化,这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增大陆海碳汇  森林可以吸收大量CO2 .相当于减少了CO2 排放,是良好的碳汇。据研究,我国人工造林的固碳率为1.4吨碳/(公顷?年),相当于每公顷林地每年可平均吸收5.1吨CO2 。2005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7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增加到18.21%,为促进全球碳汇建设和温室气体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国家《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3% 按照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km (合96000万hm )计算,相当于2020年比2005年新增森林面积4600万公顷,每年可新增碳汇430.1万吨,相当于减排1578.4万吨CO22005.2020年间累计新增加碳汇5.2亿吨,相当于累计减排18.9亿吨CO2。另外,海洋也是重要的碳汇之一有研究表明,过去200年中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和制造水泥过程中释放的CO2 .被海洋吸收了近一半。我国在东海进行的大洋碳通量研究也表明,东海是CO2 的汇。因此,通过加大力度开展研究,尽早比较准确地确定我国邻近海域的碳汇结构和强度.有望进一步增大我国的碳汇规模。  (三)、创新文化政策,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是党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紧要关头所形成的又一重要思想创新,并提出了文化“软实力” 的概念。文化是基础国民教育,它奠定国民的品味教养;文化是生活,它决定我们所见、所感、所思的整体环境的真善美或假恶丑;文化是经济,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不言而喻。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全民普遍共识的、绿色的生态文化的构建。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的总和,体现在人类为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与自然和谐相处,求得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种种措施和手段上。创新文化政策就是要形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在生活中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的奢侈文化,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从经济的角度讲,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依赖的是原始生产要素的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工业化中级阶段,经济发展以投资和科技进步为主要带动力量;工业化高级阶段则以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中国的经济转型摒弃了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路子。公共政策的创新使我们主动融入到低碳经济的实践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中,获得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技术,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冯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锭明.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04—21.  夏垫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 (7A):33—35.  陈晓春,张喜辉.浅谈低碳经济下的消费引导[J].消费经济,2009 (4): 71—74.  邹骥等,低碳道路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机制,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陈晓春,谭娟,陈文婕.论低碳消费方式[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9—04—21.

不同的医院,制度有所不同。可参阅以下内容:  护理值班、交接班管理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护理人员值班、交接班的工作要求。用于对全体护士值班、交接班过程的控制,以确保护理人员按规定要求参加值班、交接班工作。  一、职责:  1.护理部负责制定“护理值班、交接班管理制度”。  2.科护士长负责抽查执行制度的情况。  3.护士长参加交接班,并负责检查、指导、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  4.护士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  二、内容和要求:  1.值班:  (1)单独值班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实习护士一律不准单独值班。  (2)各病区均设24小时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填写值班记录。  (3)未经交接班,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4)按时巡视,掌握病情,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值班医生。  (5)负责新入院、急诊病人、病室内危重病人的处置及抢救工作。  (6)按时、准确完成本班工作,指导实习、进修护士和卫生员工作。  (7)参与病室及探视、陪护人员的管理,按时熄灯,遇有可疑人要询问,遇有重要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8)节假日增设备班人员,白天值班人员不得少于3人,备班人员应与病区保持有效的联系。  2.交班:  (1)病区每日晨间集体交接班一次。  (2)交班前,值班护士应完成好各种护理记录,检查各项工作完成情况,防止错误或遗漏。  (3)交班顺序依次为:护士交班报告、护理记录单、特殊情况及有关注意事项、床旁交接、与治疗班和主班交接。  (4)床旁交接的内容是:危重、新入院、当日手术、正在输液和一级护理的病人;主要交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皮肤、液体输入、医嘱执行及新病人的一般情况。  3.接班:  (1)做好接班前准备:着装整齐、仪表端庄、精神饱满。  (2)参加交班,精力集中,认真听取交班人员所交的各项情况。  (3)床头接班,对交接内容有疑问的应主动提出,以明确情况。  (4)当面查对、清点毒麻药和有关物品、器材,进行登记并签名。  附:十交十不交  1.衣帽不整不交不接  2.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不接  3.为下班准备工作未做好不交不接  4.输液、输血不通畅不交不接  5.各种引流不通畅不交不接  6.医疗器械及药品数字不符不交不接  7.抢救物品不符不交不接  8.医嘱未查对不交不接  9.危重病员床铺不干燥不交不接  10.治疗室、办公室不整洁不交不接

今天我们中国的科技正在腾空飞速发展,从各处都能看出来中国的科技变化,象以前没有电脑,现在大家不光有电脑还有液晶显示屏,变化的东西还有地铁和火车其中变化的大的还是火车听爸爸说,他小的时候火车和飞机还有轮船什么都没有,那时只有煤球火车,需要人把煤一铲一铲扔进燃烧箱里才能使火车动起来,一趟下来人都快累死掉了!还需要很多人力可现在就不一样了,只要在起站把油灌满就可以直接到终点站了,比以前方便多了据说外国高科技的火车是不用油的___太阳能火车,太阳能火车它是靠车顶的太阳能反射板吸收太阳的光做燃料的,这样既无污染有很省能源,雨天火车也照样能开,它使用晴天吸收的太阳光作为材料火车作为交通工具之一,最大的变化还在于速度的提高,原来从这而到北京要8个小时,大大方便了旅客;车厢里的小电扇改成空调装置,使旅客感到舒适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是不可能赶上“时代‘‘的列车,我现在要打好基础,为以后的祖国献出一份力

输血技术的发展历程论文摘要

今天,对外伤、分娩、大手术等病患,输血已经是常规操作,人们对此也觉得理所当然。虽然现抽现输的输血方式早已被摒弃,但不论是在影视剧作品里,还是生活中,有人身患重伤被送往医院,总还是会有亲人朋友撸起自己的袖子大喊:“医生,抽我的血!”在最近热播的韩国剧集《太阳的后裔》中,也毫不意外地出现了输血的场面,甚至引发了网友“操作不专业”的吐槽。可见,输血作为一种救命的手段,早已深入人心,输血急救的相关操作和标准也被许多人所熟知。    但是,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应用于临床,至今才有约百年历史。算上之前走的那些弯路,从可以被称为“输血治疗”的临床治疗手段问世至今,也才四百年左右的时间。和医学中的其他门类一样,输血医学也经历了从蒙昧到开明、从粗陋到精细的发展历程。神秘的血液早在古代,人类就察觉了血液的重要性。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创建了“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粘液、黄胆和黑胆四种体液组成,这四种体液的不同配合使人们有不同的体质。体液学说在欧洲影响极为深远,人们认为血液中蕴含着生命、精神和力量。古罗马流行格斗竞技,恢弘巍峨的竞技场遗址至今还伫立在意大利。在那时,一旦场上分出胜负,尤其当败者身负重伤、血流如注,观众们便会蜂拥而入,争相啜饮这位濒死之人的鲜血,认为可以借此获得这位斗士的强健体格和过人勇气。 还有人认为鲜血具有恢复体力、返老还童的神奇功效,吸血鬼的传说故事也同样层出不穷。17世纪匈牙利的女伯爵伊莉莎白·巴托丽为了留住流逝的青春,利用贵族的强权和财富,先后将数百名少女在地下室放血,她则一边喝这些少女的鲜血,一边用来沐浴。这一真实事件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游戏中的情节。在古代的中国,也有着许多与血液有关的传统。比如“歃血为盟”,人们认为血液里寄托了人的精神,用血立下的誓约是不能反悔、不能违背的。又比如“滴血认亲”,那时人们还不了解血型、抗原与抗体等原理,只是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血液似乎与遗传有关。在中医典籍里,刺破特定的穴位放血,也是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最初的尝试历史上有记载的人类第一次用血液治疗疾病,是在1492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八世因患脑卒中而昏迷,众医生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医生建议用人血治疗。当时医生们并不知道血液应该被注入血管,只是将血液从三名男孩身上抽出再注入教皇口中。这样的治疗当然无效,教皇于当年年底去世,而三名男孩也因失血过多而白白送命。在15世纪后期,人们一度认为精神错乱、抑郁、癫狂等症状都是因为“血中有毒”导致的,因此放血就成了一种治疗手段。“放血疗法”曾风靡一时,一直盛行到16世纪。罗马教皇的医生们所不了解的血液循环理论,直到1616年才由英国医学家威廉·哈维发现,至今正好四百年。哈维用动物实验阐明了血液在体内的环流方向和运行途径,他在1628年和1651年发表了两篇有关血液循环的论文,人类这才知道血液是如何在体内流动的。输血的先河1665年英国医生理查·洛厄开创了动物输血的先河,他把一只健康狗的动脉,和另一只放血后濒死的狗的静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健康狗的血液流进濒死狗的体内,让濒死狗活了过来。这时的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觉得血液和精神、性格、灵魂存在联系。受到动物输血的启发,人们认为将动物的血液输入人体,能治疗麻风、溃疡等疾病,还能改变性格,治疗精神疾病。最早的翔实的记录,就是1667年的几起输血手术。给狗输血的那位洛厄,尝试着把绵羊的血输给“癫狂症”患者亚瑟·科伽,希望让小伙子免除病痛,从某种角度来说,目的达到了:众目睽睽之下,科伽在几分钟内便一命呜呼了。而在同一年,法国著名御医简-巴普提斯特·丹尼斯则首次成功地将动物血输给人类,他将羊血输给一位长期发烧的男孩,奇迹般地治愈了他之前嗜睡和精神错乱的症状。随后他又将小牛的血液输入了他的“狂暴症”病人安东尼·莫里体内,剧烈的免疫反应使莫里濒临死亡,幸运的是他挺过了那些高烧、休克,而且在数月内暂时恢复了平静不再疯狂。丹尼斯这两次奇迹般的治疗,在欧洲引起了极大震动,输血疗法一时成为热门。但在进一步治疗中,病人再次接受牛血后出现了发热、脉搏加快、肾部疼痛、黑色尿等典型输血反应症状并最终死亡,死者家属状告丹尼斯犯有杀人罪,1668年法庭判决,今后未经巴黎医学部批准,不得进行输血。后来,由于以各种方式将动物血输入人体的治疗,都因出现输血反应而造成许多例死亡,被证明是失败的,法国和英国都颁布法律禁止给人输血。成功的曙光禁令颁布后的一百多年,曾轰动一时的输血疗法变得无人问津。1795年美国医生菲利普·菲兹克完成了有记载的首例人与人之间的输血,但并没有留下详细的记录。直到1817年,英国妇产科医生詹姆斯·布兰德尔频频目睹产妇因大出血而死亡,对此忍无可忍的他,先用动物进行输血实验,取得成功后,设计了一套输血器材,进行了将健康人血输给濒死之人的治疗尝试。他共为11例大失血病人输血,成功救治了其中的5例。1818年他在伦敦内科学会上作了关于输血的报告,他总结得出两项输血基本原则:1、只能用人血,2、只适用于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人。这次报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再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的兴趣,但当时人们对血型还一无所知,所以无法解释输血后有些病患能存活下来,有的却出现致死性的输血反应。布兰德尔开创了直接输血法,还首创了重力输血器,利用重力来作输血时的推动力,这种输血方法一直沿用了100年左右。1867年,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采用了消毒法,对输血器具进行消毒,并在手术中采用无菌操作,为避免感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输血医疗的发展。血型和抗凝1901年奥地利医生卡尔·兰德斯坦纳发现了基于红细胞表面抗原的ABO血型系统,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为人类的安全输血提供了重要保障。他因此获得1930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并被人尊称为“血型之父”。1907年美国病理学家路德维格·赫克通建议通过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进行交叉配血来提高输血安全性,同年美国医生鲁本·奥腾伯格完成了首例使用血型和交叉配血的输血实验,此后他大力提倡血型匹配。随着研究手段的改进,人类不断发现新的红细胞血型,如Rh血型、MN血型等。除了血型,血液凝固也是输血手术中的一大障碍。美国外科医生克莱尔从1898年至1909年先后对55例患者进行了61次输血,其中2/3取得了成功。他改进了注射器,使用石蜡油管、注射针头、小接管、三通管、活塞等作为输血器材,让受血者和献血者同时躺在手术床上,使献血者的动脉和受血者的静脉相连接,缩短输血时间,避免血液凝固。1914年开始,比利时的阿尔伯特·哈斯汀和美国的理查·路易森等人先后报导了枸橼酸盐的抗凝血作用,并提出用枸橼酸盐和葡萄糖与血液混合,在抗凝的同时可以保持红细胞活力。这些极大地促进了输血医疗的发展,使输血从高精尖技术变为许多医生都能完成的手术,至1920年左右,输血手术及输血前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均已被普及。 血液的保存1915年,美国病理学家威尔将枸橼酸盐抗凝的血液放在冷藏箱内保存,成为血库工作的奠基人。1918年战地血库开始出现在人类历史中,1921年伦敦有了输血服务所,对输血器具、采血及输血方法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1937年美国首家血库在芝加哥成立,1939年二战开始时,美国已有多处输血服务所,大量献血者前来献血。由于血库的普及,血液保存时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1943年洛狄特和莫里森配制出了酸式枸椽酸葡萄糖(acidcitrate dextrose, ACD)溶液作为抗凝血剂,全血储存时间延长至21天。1957年吉布森提出在ACD保存液加入磷酸盐组成CPD(citrate phosphatedextrose)保存液,全血的保存期延长到28天。1979年一种新的抗凝血剂CPDA(citrate phosphatedextrose adenine)被采用,其中添加了腺嘌呤(adenine),从而延长红细胞保存期限到35天。按成分输血人们还发现,血浆、红细胞、血小板等不同血液组分,功能不同,保存条件也不同,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同时很好地保留血液中各成分的活性。全血保存温度为4±2℃,公认的主要质量标准是输注后24小时循环内存活的红细胞数不小于原有数目的70%,其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在此温度下1~2天即失活。凝血因子Ⅴ、Ⅷ和Ⅸ等可在-20℃保存1年,血小板在20-24℃保持温和震荡可保存5天。1952年,亚当斯等试用血浆置换术治疗高黏滞血症,同年,第一台初级血细胞分离机问世。1959年,发明CPD保存液的吉布森首先正式提出成分输血的概念,1960年,弗雷瑞奇收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粒细胞进行输注获得成功,1965年科恩成功地进行了血小板输注,1969年墨菲和加德纳论证了室温下储存血小板的可行性。20世纪70年代前,临床一般采取输注全血来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改善患者贫血时的缺氧症状。全血中的白细胞、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活性下降等导致免疫和止血功能丧失或不足,不能用于治疗患者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而白细胞、血小板随保存时间的崩解,会在输注时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70年代中期开始,成分输血迅速发展,在采血后血液各成分活性尚保持完好的时间段内及时分离、浓缩制备成血液成分制品,或用血液成分单采机直接采集,并将各成分保存于各自适宜的条件下,很好地解决了全血中部分成分失活的问题。到80年代之后,国际上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选用红细胞悬液或其他成分血液进行临床救治,仅有少数医疗机构使用全血救治重症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国在成分输血开展后,也仅在部分大手术、大出血、新生儿换血等情形下使用全血。

谁有详细的人工踝关节的发展史,谢谢问题补充:我只需要踝关节的发展史其他人工踝关节外科学 本书共23章,详细阐述了膝节置换外科的历史与发展,膝关节

输血技术的发展历程论文题目

费森尤斯集团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型跨国企业,业务涉及药品、营养、医疗器械、医院管理等多项与医疗卫生事业相关的产业,在全球拥有近6万员工,在世界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分公司和办事处。 费森尤斯卡比公司专注于输液和营养领域,具备独特而丰富的产品线。公司的愿景是致力于成为全球输液、治疗药物和营养领域的专家。在2003年公司取得了十四亿六千欧元的销售额,一万一千名员工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费森尤斯卡比公司生产输液和输血技术产品, 是欧洲临床监护输液泵和输血技术的先导。所有产品已经获得了ISO9001、EN46001、IEC601-1或EN60601-1的认证。费森尤斯卡比公司是欧洲医疗市场在临床输液领域的领导者,尤其在注射泵市场,公司拥有大约47%的市场份额。 如此大的市场份额主要归功于公司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监护产品和能够为临床提供完整交互式输液数据管理系统――协奏曲工作站。1994年费森尤斯与北京制药企业合资,建立了北京费森尤斯公司,1999年因外方的股权合并,更名为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和技术领先的产品,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公司发展迅速,在麻醉和ICU治疗领域创立了优异的品牌形象,为该领域的产品线拓展和业务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更好的发挥费森尤斯公司的技术优势,为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更多更优质、更先进的产品和服务,2004年3月费森尤斯卡比亚太有限公司正式在北京成立办事处,旨在推动输液和输血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用于危重疾病、手术期间的输血、输液管理的系列设备和器械,这些设备和器械都拥有最先进的德国技术和驰名欧洲的品牌优势。

发现血型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蛋白)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而与临床关系最密切,人们所熟知的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