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小论文高中地理

发布时间:2024-07-04 02:16:31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小论文高中地理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侵略控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压迫侵略,必然导致反抗,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中形式的反抗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台湾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等,无不体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它提出了均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在太平天国并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时,并没有采取像清政府一样懦弱的外交政策,而是积极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虽然太平天国由于内部的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的最高峰,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开始有了较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出现了一大批以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力量成长壮大的基础上,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思想基础之上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它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真正找到了它所必须依赖的力量基础,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的地位都是十分明显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中要的地位,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残酷的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正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同时使中国人民认识到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的可贵品质,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分2个战场,太平洋和东欧,太平样主要是中国,美国和日本,东欧就是德国,法国,苏联等,德国横扫东欧进军苏联,节节败退(主要是因为科林的失策)最后被苏反扑,1944年战败。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中国节节败退,直到1942年日本担心工业实力强大的美国参战影响其野心,决定投袭珍珠港,本想一举歼灭美太平洋舰队,使其短时间无发参战,结果失策,有2点,1:低估美的战略后备,2,没注重美航母。种种原因,日本的行动刺激了美国人,美开辟第2太平洋战场,日本舰队受创,在中国补给受影响,在加上美试验了2颗核弹,迫使1945年,日本投降,至此2战接束

一、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6—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 1、割地: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5亿两白银 3、开埠通商 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 3、制造大屠杀: 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四、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1899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8)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3、学生运动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它的规模之广泛,区域之辽阔,斗争之英勇,场面之悲壮,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1,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同时也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的历史小论文高中地理

三民主义不适用中国,虽然,武昌起义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袁世凯复辟,实施过部分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也不得民心,最终败逃台湾,可见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并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虽然,促进了民主资本经济的萌牙,但并不能使中国长足发展……好了余下自己去写,初中历史真麻烦……

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史学与史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 如何,内在协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够将现代人文活动的两个领域统 合到一种社会文化力量中,跨越真实与虚构、知识与想象?葛兰西的“有机的意识形态 ”与“有机的知识分子”理论,为阐释中国现代史学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之间的复杂的历 史关系,提供了富于启示的视野与方法。从历史构筑现代国家意识形态,这一自觉的现 代文化使命感,使启蒙立场的知识分子发现并利用了新史学与新史剧之间的协调动力关 系,使纯粹的思想或学术变成大众世界观,创造出意识形态整体性。      一、郭沫若的史学与史剧  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 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注:《毛泽东书信选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242页。)此时郭沫若的历史 研究已经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础,他的历史剧创作也已达到高峰。  毛泽东赞扬郭沫若的,正是郭沫若治史与作剧在“以人民为本位”的立场上的意识形 态意义。郭沫若同时从事历史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他表白“我是很喜欢把历史人物作为 题材而从事创作的,或者写成剧本,或者写成小说”,也表白过自己的史学与史剧观, 他说他的史学研究“主要是凭自己的好恶”,而“好恶的标准”“一句话归宗:人民本 位”。(注:《<历史人物>序》,《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合乎人民本位的应该阐 扬,反乎人民本位的便要扫荡”。(注:《新陈代谢》,《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1 48页。)就戏剧创作,“我们要制造真善美的东西,也就是要制造人民本位的东西。这 是文艺创作的今天的原则。”(注:《走向人民文艺》,《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3 16页。)  郭沫若从不隐讳自己研究与创作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流亡日 本10年,正式开始史学研究,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规划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 叙事纳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中。这样做一 则可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的“适应度”,二则可以证明现实中中国革命的 合理性。因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确实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模式,从原始社会到奴隶 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中国的现实与未来也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革 命模式发展,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史学研究可以用中国的“ 历史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可以证明中国的“现实革 命”的合理性。这样,史学就具有了重要的意识形态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自序”中,郭沫若自己表述得很明白:“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 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 们未来的去向。”(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文集》,第14卷,第1 0页。)  郭沫若集学者作家于一身,但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角色,远不是学者或作家身份 可以概括的。他自觉地构筑现代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话语,是葛兰西所说的真正意义上 的现代“有机的知识分子”。葛兰西将第二国际工人阶级运动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忽视 了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或文化领导权。他认为,意识形态作为“最高意义上”的世界观 ,凝聚统一起社会集团,形成一种现实的、战斗性的力量。在构筑意识形态并争夺“知 识与道德领导权”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起到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提出一种体系化的完整 的哲学,而且还要将这种哲学大众化、常识化,教育与影响人民,成为人民的思想与信 仰形式。葛兰西将那些自觉地思考历史与时代问题并将自己的思想与大众实践结合起来 的知识分子,称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哲学家是而且不能不是政治家,不能 不是改变环境的能动的人……”(注:参见(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第三章“哲学研究 ”第一节,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293页,引文见第239 、265页。)  郭沫若作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在中国现代文化上具有典范意义。他从历史 构筑现代意识形态,历史可以以学术的形式表现,也可以以戏剧或小说的形式出现。郭 沫若一生三度创作历史剧,早年的抒情历史剧完全将历史现实化变成意识形态的代言。 从《卓文君》《王昭君》到《聂@①》,叛逆变成了革命。聂政慷慨赴死,两位女子从 容殉死,在原始的狭义观念之上,作者又加上了“均贫富”、“茹强权”的意义。剧中 一再提倡“刺杀那些王和将相”,剧终士兵们听罢酒家女的演讲,一哄而上杀了长官, 准备到“山里去做强盗”,行侠的戏变成革命的戏。郭沫若试图用历史剧构筑历史中人 民的主体与阶级冲突的动力结构。从1920年的诗剧《棠棣之花》,到1940年五幕剧《棠 棣之花》定稿,前后写了22年,不同时代的现实意义叠加在同一个题材上。“百姓”代 表着模糊的人民概念,国家主题取代了个人主题,私仇变成公愤,聂政“铲除国贼”, 意义在于抗秦,“于人有利,于中原有利”。国家成为历史剧《棠棣之花》的历史主体 。抗战意识形态出现。  席勒在《舞台作为一种道德机关》中说:“如果各种戏剧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如果 戏剧诗人都有统一的目标——换句话说:如果诗人选材适当而且都从民族当前的主题出 发——那就会出现民族舞台,我们就会成为统一国家。”(注:转引自《戏剧理论文集 》陈瘦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334页。)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深受 歌德与席勒的影响。40年代初抗战背景下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达到高峰,直接的灵感是在 “历史的精神”中拯救国家与民族意识。他说屈原的悲剧“是全中华民族的”,“中华 民族的尊重正义,抗拒强暴的优秀精神,一直到现在都被他扶植着。”(注:《题画记 》,《关于屈原》,《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第238页,第20页。)抗战意识形态的 历史剧试图将阶级意识融合到民族国家意识中,《屈原》的成功在于它获得一种意识形 态的整体性,而《孔雀胆》的问题则在于这种整体性受到威胁。阶级主题(镇压农民起 义)、民族主题(协助梁王异族政权)与个性主题(段功与阿盖的爱情)无意间陷入一种意 识形态冲突中。批评界出现指责,作者一再修改,但剧场演出效果很好。(注:详见《 郭沫若史剧论》,“第五章《孔雀胆》的成败得失”,田本相 杨景辉著,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5年版,第146-172页。)如果《棠棣之花》的意义断层显得突兀,说明历史剧 结构意识形态的困难,《孔雀胆》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历史剧中意识形态结构本身的脆 弱。  郭沫若在他的史学研究与史剧创作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动力结构。同一种意识形态 主题分别用史学与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史学通过“真实性”获得话语权威,史剧通过 艺术性使这种话语权威获得大众的认可。屈原主题的利用是一个典型。郭沫若希望将屈 原树立为民族精神象征,这是一个层次的意义,另外,屈原的诗人与官吏的双重身份, 还寄托着郭沫若的现代“有机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身份认同的希望。有关屈原的史学 方面的成果是《屈原研究》,史剧方面的成果是《屈原》。郭沫若习惯将他的史学思想 表现为史剧,因为任何思想必须获得大众化、生活化,才能产生意识形态力量。郭沫若 受一部小说体裁的野史《剿闯小史》的启发,写出轰动一时的《甲申三百年祭》,重庆 的国民党与延安的共产党在这篇文章中都看到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意义。国民党看到 农民起义成功地推翻了中国的正统政权却最终导致异族入侵,组织人员批判;共产党看 到农民起义推翻了正统政权转瞬之间又自身溃败,将这篇史学论文当作“整风文件”印 发学习。而坦率地说,郭沫若自身关注的却是这段历史的另一种启示,即知识分子的使 命。他认为“杞县举人”李岩的加入才使农民运动走上正轨,而大顺王朝最后失败也是 因为没有采纳李岩的计划。他念念不忘要为李岩与红娘子写一出戏,甚至在论文中也过 分专注于李岩和李岩与红娘子这段野史。(注:参见《郭沫若的史学生涯》叶桂生 谢 保成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188页:“‘甲申三百年’风波”)  对于构筑意识形态的史学与史剧,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比历史事实更重要。葛兰西将 上层建筑分为由国家、军队、法律等机构代表的政治社会与由政党、教会、学校、新闻 媒体与文化团体代表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意识形态的活动场所。国民党政权下郭沫 若的史学与史剧构筑的意识形态在市民社会中与政治社会对立,争夺知识与道德的领导 权。这种格局在建国后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中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冲突与竞争失去 了“合法性”。知识分子的使命从争夺文化领导权变成服务既定的文化领导权。郭沫若 过去为那些挑战正统的叛逆、流寇翻案写成历史悲剧,现在却需要用史学与史剧重塑正 统。梁启超当年提倡新史学时,批判中国旧史学有君史、无民史,有群统、无国统。郭 沫若早期的历史剧创作力求构筑历史中人民主体、国家主体,到解放后的两出历史剧《 蔡文姬》与《武则天》,他又隐晦地试图构筑新的“君统”。《蔡文姬》用郭沫若的话 说是借蔡文姬为曹操翻案,曹操与武则天,或因出身或因性别,均是有君之实而无君之 名。郭沫若的翻案历史剧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为新中国建立新正统。郭沫若一再表白“ 蔡文姬就是我”,他想一方面通过为曹操翻案树立新中国的新正统,另一方面通过蔡文 姬归汉,表达自己意识形态立场上自觉的归属与认同。  翻案史学与翻案史剧不是忠于历史事实,而是以新的意义挑战旧的意义。郭沫若的史 学研究不再提“人民本位”,开始关注所谓“对人民有利”的帝王。《胡笳十八拍》中 蔡文姬归来看到的景象是“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 无人声,豺狼号且吠。”剧中蔡文姬归来看到的却是丰收的“太平景象”,农民唱着“ 屯田歌”,歌颂“为民造福”的曹丞相。郭沫若继续史学与史剧写作,却领会到新的历 史语境中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的深刻含义,“以古鉴今”或“以古喻今”变 为“古为今用”,历史不再有构筑意识形态的使命,反倒是意识形态开始构筑历史。郭 沫若有时强说革命胜利后还可以写悲剧,但他自己却明白地不再写悲剧了。他的两部历 史剧参与掀起了有关历史剧的大讨论,但他本人却没有积极参与讨论。历史剧的现实性 比真实性更重要,只是把握现实性的问题是纯粹的权力问题,在理论形式中无法言说。      二、新史学的意识形态意义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现代话剧中历史剧创作的领导 者。他同时以史学与史剧的方式,实现了从历史构筑现代革命意识形态的意义。我们在 有机知识分子与精英思想大众化的现代意识形态语境上理解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并将 他当作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典型,思考中国现代启蒙与革命立场上的“有机的知识分子 ”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郭沫若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将典型性表现到极致的 个案。  从史学角度看,他体现了梁启超等人发起的“新史学”的理想。1902年2月到11月间, 《新民丛报》分6期连载了梁启超的《新史学》,(注:分别刊载于《新民丛报》第1、3 、11、14、16、20期,本书的相关引文,均出自《梁启超史学论著三种》,林毅校点, 香港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42页。)在中国知识界引起轩然大波。梁启超认为,历 史是叙述国族之进化的学术。国族是历史的主体,进化是历史的精神,历史则表现为国 族之间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进程。中国无历史,是因为旧史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中国的史是君史,一朝一姓的家谱,势利腐儒堆积的耗损民智的故纸堆,培养国民 的奴隶根性。梁启超呼吁在新观念下建立新史学,当时虽有异议,但响应者众。“横阳 翼天氏”(曾鲲化)在《中国史的出世辞》中祝福中国史的诞生,将它提高到建国与自由 独立的高度:“中国历史出世,谨祝我伟大中国灿烂庄严之文明国旗出世于今日,谨祝 我中国四万万爱国国民出世于今日,谨祝我四万万爱国国民所希望理想之自由,所瓣香 祷祝之独立出世于今日。”(注:转引自《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吉林 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96-597页。)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及其发展,不但有利于弄清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有益于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愫,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现代化军队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特征之一:从“忠君爱国”发展到为实现人民的利益和共产主义理想而抗战,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表现了“献身甘为万矢的”的大智大勇。中华民族虽然历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传统的爱国主义必然打下“忠君爱国”的烙印。像“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民族英雄岳飞,就是“忠君报国”的典型。实践证明,封建士大夫的“忠君报国”很容易导致“愚忠误国”。自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到孙中山,都致力于爱国主义真谛的探讨,但传统爱国主义到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转换,始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确切地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实现的。其根本标志是,使爱国主义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上,并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融为一体。一方面,广大兵民不是为“君主”而战,也不是为了一群一党的私利而战,而是为了不当“亡国奴”的自身利益而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神圣目的而战。另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把浴血抗战、爱国救亡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联系起来,为真理而战,为共产主义牺牲,为苏维埃流血。红军抗日先遣队、红10军政委方志敏,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被叛徒出卖不幸被俘后,对敌人的酷刑毒打毫不屈服,对敌人的劝降利诱毫不动摇,在就义前挥笔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首战平型关,火烧阳明堡,让敌人震惊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殉国,坚守马家村的全排官兵壮烈牺牲,淮北全连82人全部壮烈殉国的刘老庄战斗等,无一不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最高表现,无一不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无一不使日本帝国主义惊心丧胆。也就是说,抗日战争实现了传统爱国主义向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转换,而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实践表明,爱国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这就昭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与坚持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使爱国主义建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之上。从争取祖国独立、民族解放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这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情感合乎历史规律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灵魂。如果搞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爱国主义就丢掉了根本,甚至还会发生扭曲。也就是说,爱祖国就应当爱社会主义,爱社会主义祖国。这是爱国主义发展观在新时期的本质体现。特征之二:从少数名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发展到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廊中,到处都充溢着灿若星河、彪炳千秋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传统爱国主义注重少数名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忽视褒扬和砥砺民众的爱国情感。也就是说,把挽救民族于危亡、拯救民众于水火寄托于少数“领袖”和“救星”的出现上。这是唯心史观在爱国主义观上的反映,也是民族的悲哀。一些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之所以“空怀移山志,无力正乾坤”、“未曾奏捷身先死”,甚至功败垂成,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此。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摈弃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不相信“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把民众作为抗战主体,把兵民看成胜利之本,使兵民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第一次从心底唱出了“我们是天下的主人”的时代最强音。正因为爱国主义的民众化、自觉化,才使兵民没有被“潘家峪惨案”、“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吓倒,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以及“父死子继、夫亡妻替”,亿兆同心“打东洋”的壮烈场面,凝聚成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悲壮之师、胜利之师。抗日战争之所以陷敌于灭顶之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激发了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然而,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主义并不是自发产生的,是我们党引导、激励和培植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兵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使他们把自身的利益同民族利益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我们党在军队中广泛开展了拥政爱民活动,通过耳濡目染的大量事实,使他们领悟到我党我军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事实表明,抗日战争为爱国精神由少数名人志士到全民抗战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造就了无敌于天下的大势。这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码有这样一点点启示:即要把爱国与爱民统一起来。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观,历来就是爱国与爱民的统一。在民族利益、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时,爱国主义体现在保国、卫国上;在没有这种威胁时,爱国主义就主要体现在爱民上。所谓爱民,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尊重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时代的“些小吾曹州县吏”尚能如此关注民间疾苦,我们“以天下为己任,视人民如父母”的共产党人,又怎么能“躲进小楼寻欢乐,恶闻群众疾苦声”呢!特征之三:从狭隘封闭的爱国意识发展到开放的爱国观念,联合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和人民,结成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华民族长期的闭关锁国,也使传统爱国主义带有狭隘封闭的色彩,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视为“媚外忘祖”,甚至给扣上一顶“卖国主义”的大帽子。正是这种“爱国思想”,使不少人守旧冥顽,夜郎自大,以致误国害民。其实,盲目排外与崇洋媚外,都是思想愚昧偏执、眼界封闭狭隘所致。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东方的主战场,已经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逼着人们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与趋向上思考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从而打破了狭隘的眼界,使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统一起来。这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既反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蹂躏和奴役,又积极支持兄弟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不分民族,不分信仰,不分社会制度,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我们不仅同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联系在一起,还开展了对日军的政治攻势,实施了宽俘、教俘政策,唤醒他们的良知,使在华日本人和日本士兵先后成立了“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等组织。1942年8月,还在延安召开了华北反战团体代表大会,制定了华北日本人反战同盟的组织法及斗争纲领。这不但促进了日军内部反战运动的发展,而且有许多反战同盟的同志亲赴前线,与我军并肩作战,甚至英勇献身,有的连个名字也没留下。至于白求恩、柯棣华、斯诺、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的贡献,更是尽人皆知的了。事实表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也是国际主义精神的胜利。如果囿于盲目排外的狭隘爱国意识,不求得国际舆论上的声援和实力上的帮助,恐怕抗日战争要经历比8年更长的时间,要付出比3500多万人伤亡更大的代价。

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小论文高中地理

三民主义不适用中国,虽然,武昌起义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袁世凯复辟,实施过部分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也不得民心,最终败逃台湾,可见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并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虽然,促进了民主资本经济的萌牙,但并不能使中国长足发展……好了余下自己去写,初中历史真麻烦……

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其胜利,在中国近代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此,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种转变,给予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进程以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奋起的历史转折点,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胜利进程,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200字够了么?不够的话给我说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它的规模之广泛,区域之辽阔,斗争之英勇,场面之悲壮,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1,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同时也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小论文高中地理题目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处于太平洋的心脏地带,是太平洋上的交通要冲,向为美国太平洋战区和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是美国的前卫基地。1887年美国既已从当时的夏威夷王国取得在珍珠港建立海军基地的权利,美国海军当时在此修建了船舶修理站和燃料供应站。1911年,美国将珍珠港扩建为太平洋最大的海空军基地之一。在二战以及后来的时间里,它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夏威夷群岛由东南斜向西北,眼神至少有3200公里,面积总共有1.67万平方公里。夏威夷群岛由八个主要岛屿(夏威夷,毛伊,瓦胡※,考爱,莫洛凯,拉奈,尼豪和卡胡拉韦)和120多的小岛组成。其中夏威夷岛面积最大。而瓦胡岛是群岛中人口最多和在政治,军事,经济和交通方面均最重要的一个岛屿夏威夷的首府火奴鲁鲁(又名檀香山)极重要的海军基地均在瓦胡岛上。因此,瓦胡岛的战略位置在夏威夷群岛中又体现出来。瓦胡岛的地理位置是这样的,它位于夏威夷群岛的南端。东距美国旧金山2090海里(1海里=1·852千米),西距日本横滨3400海里。海湾呈鸟足状展向内陆,水深15~20米,仅有狭窄出口与太平洋相通,是不可多得的天然良港。但在二战前及战争初期夏威夷群岛周边没有大岛屿和大型的海空军基地,所以一旦以偷袭的形式开战,它将处于被动孤立的境地,美国本土和马绍尔群岛的援军将很难及时进行支援。而中途岛和威克岛的援军在支援途中一定会遭遇地机动部队的猛烈反击,效果不会太理想。而它与阿留申群岛之间的广大海域,商船稀少,警备松懈,非常容易让敌人趁虚而入,且不好防守。南部岛屿众多,地理形势复杂,但商船来往频繁,敌人的大批机动部队走南路的可能较小。

伟大的抗日战争及其胜利,在中国近代史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伟大、最活跃、最生动的一个新阶段,而且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因此,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种转变,给予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进程以深远影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奋起的历史转折点,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振奋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开启了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胜利进程,为中国走向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重要条件,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 200字够了么?不够的话给我说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侵略控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压迫侵略,必然导致反抗,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中形式的反抗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台湾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等,无不体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它提出了均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在太平天国并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时,并没有采取像清政府一样懦弱的外交政策,而是积极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虽然太平天国由于内部的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的最高峰,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开始有了较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出现了一大批以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力量成长壮大的基础上,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思想基础之上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它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真正找到了它所必须依赖的力量基础,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的地位都是十分明显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中要的地位,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残酷的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正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同时使中国人民认识到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的可贵品质,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三民主义不适用中国,虽然,武昌起义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袁世凯复辟,实施过部分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但都以失败告终,后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也不得民心,最终败逃台湾,可见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并不符合当时中国国情,虽然,促进了民主资本经济的萌牙,但并不能使中国长足发展……好了余下自己去写,初中历史真麻烦……

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小论文高中地理选修一

中国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不仅从军事、经济对中国进行侵略,还从政治文化加以侵略控制,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经济凋敝,一片国将不国的惨状。压迫侵略,必然导致反抗,中国人民积极开展了各中形式的反抗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台湾高山族人民的英勇抵抗等,无不体现了在民族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尤其是太平天国起义,极大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它提出了均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在太平天国并不承认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在面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时,并没有采取像清政府一样懦弱的外交政策,而是积极同外国侵略者展开了斗争,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是极其鼓舞人心的。虽然太平天国由于内部的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它却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它是中国农民起义战争史的最高峰,它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政权,曾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他们翻译外国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开始有了较为强烈的民族危机感。于是出现了早期的维新思想,出现了一大批以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仁人志士。甲午战争以后的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面爱国主义大旗下发生的。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民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力量成长壮大的基础上,在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思想基础之上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群众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它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中国革命真正找到了它所必须依赖的力量基础,五四运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发生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的地位都是十分明显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被历史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中要的地位,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残酷的战争中,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中华民族形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显示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正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思想保证。同时使中国人民认识到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的可贵品质,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研究抗日战争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及其发展,不但有利于弄清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而且有益于进一步激发爱国主义情愫,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现代化军队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特征之一:从“忠君爱国”发展到为实现人民的利益和共产主义理想而抗战,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表现了“献身甘为万矢的”的大智大勇。中华民族虽然历来就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传统的爱国主义必然打下“忠君爱国”的烙印。像“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民族英雄岳飞,就是“忠君报国”的典型。实践证明,封建士大夫的“忠君报国”很容易导致“愚忠误国”。自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到孙中山,都致力于爱国主义真谛的探讨,但传统爱国主义到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转换,始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确切地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实现的。其根本标志是,使爱国主义建立在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上,并与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融为一体。一方面,广大兵民不是为“君主”而战,也不是为了一群一党的私利而战,而是为了不当“亡国奴”的自身利益而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的神圣目的而战。另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把浴血抗战、爱国救亡与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联系起来,为真理而战,为共产主义牺牲,为苏维埃流血。红军抗日先遣队、红10军政委方志敏,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他被叛徒出卖不幸被俘后,对敌人的酷刑毒打毫不屈服,对敌人的劝降利诱毫不动摇,在就义前挥笔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首战平型关,火烧阳明堡,让敌人震惊的百团大战,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殉国,坚守马家村的全排官兵壮烈牺牲,淮北全连82人全部壮烈殉国的刘老庄战斗等,无一不是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最高表现,无一不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无一不使日本帝国主义惊心丧胆。也就是说,抗日战争实现了传统爱国主义向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转换,而无产阶级爱国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实践表明,爱国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推动历史前进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这就昭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与坚持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使爱国主义建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之上。从争取祖国独立、民族解放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这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情感合乎历史规律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灵魂。如果搞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的理论问题,爱国主义就丢掉了根本,甚至还会发生扭曲。也就是说,爱祖国就应当爱社会主义,爱社会主义祖国。这是爱国主义发展观在新时期的本质体现。特征之二:从少数名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发展到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廊中,到处都充溢着灿若星河、彪炳千秋的爱国主义精神。但是,传统爱国主义注重少数名人志士的爱国精神,忽视褒扬和砥砺民众的爱国情感。也就是说,把挽救民族于危亡、拯救民众于水火寄托于少数“领袖”和“救星”的出现上。这是唯心史观在爱国主义观上的反映,也是民族的悲哀。一些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之所以“空怀移山志,无力正乾坤”、“未曾奏捷身先死”,甚至功败垂成,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此。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摈弃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不相信“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把民众作为抗战主体,把兵民看成胜利之本,使兵民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第一次从心底唱出了“我们是天下的主人”的时代最强音。正因为爱国主义的民众化、自觉化,才使兵民没有被“潘家峪惨案”、“南京大屠杀”以及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吓倒,出现了“母送子、妻送郎”,以及“父死子继、夫亡妻替”,亿兆同心“打东洋”的壮烈场面,凝聚成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悲壮之师、胜利之师。抗日战争之所以陷敌于灭顶之灾,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激发了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然而,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主义并不是自发产生的,是我们党引导、激励和培植的结果。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兵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使他们把自身的利益同民族利益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我们党在军队中广泛开展了拥政爱民活动,通过耳濡目染的大量事实,使他们领悟到我党我军从根本上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事实表明,抗日战争为爱国精神由少数名人志士到全民抗战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全民抗战的爱国热忱造就了无敌于天下的大势。这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起码有这样一点点启示:即要把爱国与爱民统一起来。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观,历来就是爱国与爱民的统一。在民族利益、国家主权受到威胁时,爱国主义体现在保国、卫国上;在没有这种威胁时,爱国主义就主要体现在爱民上。所谓爱民,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尊重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时代的“些小吾曹州县吏”尚能如此关注民间疾苦,我们“以天下为己任,视人民如父母”的共产党人,又怎么能“躲进小楼寻欢乐,恶闻群众疾苦声”呢!特征之三:从狭隘封闭的爱国意识发展到开放的爱国观念,联合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和人民,结成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华民族长期的闭关锁国,也使传统爱国主义带有狭隘封闭的色彩,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视为“媚外忘祖”,甚至给扣上一顶“卖国主义”的大帽子。正是这种“爱国思想”,使不少人守旧冥顽,夜郎自大,以致误国害民。其实,盲目排外与崇洋媚外,都是思想愚昧偏执、眼界封闭狭隘所致。中国的抗日战争作为东方的主战场,已经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就逼着人们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与趋向上思考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从而打破了狭隘的眼界,使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统一起来。这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既反对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蹂躏和奴役,又积极支持兄弟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不分民族,不分信仰,不分社会制度,结成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我们不仅同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50多个国家联系在一起,还开展了对日军的政治攻势,实施了宽俘、教俘政策,唤醒他们的良知,使在华日本人和日本士兵先后成立了“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等组织。1942年8月,还在延安召开了华北反战团体代表大会,制定了华北日本人反战同盟的组织法及斗争纲领。这不但促进了日军内部反战运动的发展,而且有许多反战同盟的同志亲赴前线,与我军并肩作战,甚至英勇献身,有的连个名字也没留下。至于白求恩、柯棣华、斯诺、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为中华民族解放作出的贡献,更是尽人皆知的了。事实表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 ,也是国际主义精神的胜利。如果囿于盲目排外的狭隘爱国意识,不求得国际舆论上的声援和实力上的帮助,恐怕抗日战争要经历比8年更长的时间,要付出比3500多万人伤亡更大的代价。

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 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史学与史剧的关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种关系的表现形式 如何,内在协调的动力机制是什么,是一种什么力量能够将现代人文活动的两个领域统 合到一种社会文化力量中,跨越真实与虚构、知识与想象?葛兰西的“有机的意识形态 ”与“有机的知识分子”理论,为阐释中国现代史学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之间的复杂的历 史关系,提供了富于启示的视野与方法。从历史构筑现代国家意识形态,这一自觉的现 代文化使命感,使启蒙立场的知识分子发现并利用了新史学与新史剧之间的协调动力关 系,使纯粹的思想或学术变成大众世界观,创造出意识形态整体性。      一、郭沫若的史学与史剧  1944年11月21日毛泽东在致郭沫若的信中说:“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 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注:《毛泽东书信选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1-242页。)此时郭沫若的历史 研究已经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础,他的历史剧创作也已达到高峰。  毛泽东赞扬郭沫若的,正是郭沫若治史与作剧在“以人民为本位”的立场上的意识形 态意义。郭沫若同时从事历史研究与历史剧创作,他表白“我是很喜欢把历史人物作为 题材而从事创作的,或者写成剧本,或者写成小说”,也表白过自己的史学与史剧观, 他说他的史学研究“主要是凭自己的好恶”,而“好恶的标准”“一句话归宗:人民本 位”。(注:《<历史人物>序》,《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合乎人民本位的应该阐 扬,反乎人民本位的便要扫荡”。(注:《新陈代谢》,《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1 48页。)就戏剧创作,“我们要制造真善美的东西,也就是要制造人民本位的东西。这 是文艺创作的今天的原则。”(注:《走向人民文艺》,《郭沫若文集》第十三卷,第3 16页。)  郭沫若从不隐讳自己研究与创作的意识形态属性。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流亡日 本10年,正式开始史学研究,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规划中国历史,将中国历史 叙事纳入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模式中。这样做一 则可以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的“适应度”,二则可以证明现实中中国革命的 合理性。因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确实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模式,从原始社会到奴隶 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那么,中国的现实与未来也会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革 命模式发展,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史学研究可以用中国的“ 历史发展”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可以证明中国的“现实革 命”的合理性。这样,史学就具有了重要的意识形态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自序”中,郭沫若自己表述得很明白:“对于未来社会的待望逼迫着我们不能不生出清 算过往社会的要求。古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清过往的来程,也正好决定我 们未来的去向。”(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郭沫若文集》,第14卷,第1 0页。)  郭沫若集学者作家于一身,但他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角色,远不是学者或作家身份 可以概括的。他自觉地构筑现代中国革命的意识形态话语,是葛兰西所说的真正意义上 的现代“有机的知识分子”。葛兰西将第二国际工人阶级运动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忽视 了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或文化领导权。他认为,意识形态作为“最高意义上”的世界观 ,凝聚统一起社会集团,形成一种现实的、战斗性的力量。在构筑意识形态并争夺“知 识与道德领导权”的过程中,知识分子起到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提出一种体系化的完整 的哲学,而且还要将这种哲学大众化、常识化,教育与影响人民,成为人民的思想与信 仰形式。葛兰西将那些自觉地思考历史与时代问题并将自己的思想与大众实践结合起来 的知识分子,称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真正的哲学家是而且不能不是政治家,不能 不是改变环境的能动的人……”(注:参见(意)葛兰西《狱中札记》第三章“哲学研究 ”第一节,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293页,引文见第239 、265页。)  郭沫若作为“有机的知识分子”的角色,在中国现代文化上具有典范意义。他从历史 构筑现代意识形态,历史可以以学术的形式表现,也可以以戏剧或小说的形式出现。郭 沫若一生三度创作历史剧,早年的抒情历史剧完全将历史现实化变成意识形态的代言。 从《卓文君》《王昭君》到《聂@①》,叛逆变成了革命。聂政慷慨赴死,两位女子从 容殉死,在原始的狭义观念之上,作者又加上了“均贫富”、“茹强权”的意义。剧中 一再提倡“刺杀那些王和将相”,剧终士兵们听罢酒家女的演讲,一哄而上杀了长官, 准备到“山里去做强盗”,行侠的戏变成革命的戏。郭沫若试图用历史剧构筑历史中人 民的主体与阶级冲突的动力结构。从1920年的诗剧《棠棣之花》,到1940年五幕剧《棠 棣之花》定稿,前后写了22年,不同时代的现实意义叠加在同一个题材上。“百姓”代 表着模糊的人民概念,国家主题取代了个人主题,私仇变成公愤,聂政“铲除国贼”, 意义在于抗秦,“于人有利,于中原有利”。国家成为历史剧《棠棣之花》的历史主体 。抗战意识形态出现。  席勒在《舞台作为一种道德机关》中说:“如果各种戏剧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如果 戏剧诗人都有统一的目标——换句话说:如果诗人选材适当而且都从民族当前的主题出 发——那就会出现民族舞台,我们就会成为统一国家。”(注:转引自《戏剧理论文集 》陈瘦竹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334页。)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深受 歌德与席勒的影响。40年代初抗战背景下郭沫若历史剧创作达到高峰,直接的灵感是在 “历史的精神”中拯救国家与民族意识。他说屈原的悲剧“是全中华民族的”,“中华 民族的尊重正义,抗拒强暴的优秀精神,一直到现在都被他扶植着。”(注:《题画记 》,《关于屈原》,《郭沫若文集》,第十二卷,第238页,第20页。)抗战意识形态的 历史剧试图将阶级意识融合到民族国家意识中,《屈原》的成功在于它获得一种意识形 态的整体性,而《孔雀胆》的问题则在于这种整体性受到威胁。阶级主题(镇压农民起 义)、民族主题(协助梁王异族政权)与个性主题(段功与阿盖的爱情)无意间陷入一种意 识形态冲突中。批评界出现指责,作者一再修改,但剧场演出效果很好。(注:详见《 郭沫若史剧论》,“第五章《孔雀胆》的成败得失”,田本相 杨景辉著,人民文学出 版社,1985年版,第146-172页。)如果《棠棣之花》的意义断层显得突兀,说明历史剧 结构意识形态的困难,《孔雀胆》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历史剧中意识形态结构本身的脆 弱。  郭沫若在他的史学研究与史剧创作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动力结构。同一种意识形态 主题分别用史学与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史学通过“真实性”获得话语权威,史剧通过 艺术性使这种话语权威获得大众的认可。屈原主题的利用是一个典型。郭沫若希望将屈 原树立为民族精神象征,这是一个层次的意义,另外,屈原的诗人与官吏的双重身份, 还寄托着郭沫若的现代“有机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身份认同的希望。有关屈原的史学 方面的成果是《屈原研究》,史剧方面的成果是《屈原》。郭沫若习惯将他的史学思想 表现为史剧,因为任何思想必须获得大众化、生活化,才能产生意识形态力量。郭沫若 受一部小说体裁的野史《剿闯小史》的启发,写出轰动一时的《甲申三百年祭》,重庆 的国民党与延安的共产党在这篇文章中都看到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意义。国民党看到 农民起义成功地推翻了中国的正统政权却最终导致异族入侵,组织人员批判;共产党看 到农民起义推翻了正统政权转瞬之间又自身溃败,将这篇史学论文当作“整风文件”印 发学习。而坦率地说,郭沫若自身关注的却是这段历史的另一种启示,即知识分子的使 命。他认为“杞县举人”李岩的加入才使农民运动走上正轨,而大顺王朝最后失败也是 因为没有采纳李岩的计划。他念念不忘要为李岩与红娘子写一出戏,甚至在论文中也过 分专注于李岩和李岩与红娘子这段野史。(注:参见《郭沫若的史学生涯》叶桂生 谢 保成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188页:“‘甲申三百年’风波”)  对于构筑意识形态的史学与史剧,理解历史的现实意义比历史事实更重要。葛兰西将 上层建筑分为由国家、军队、法律等机构代表的政治社会与由政党、教会、学校、新闻 媒体与文化团体代表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意识形态的活动场所。国民党政权下郭沫 若的史学与史剧构筑的意识形态在市民社会中与政治社会对立,争夺知识与道德的领导 权。这种格局在建国后发生了变化。上层建筑中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的冲突与竞争失去 了“合法性”。知识分子的使命从争夺文化领导权变成服务既定的文化领导权。郭沫若 过去为那些挑战正统的叛逆、流寇翻案写成历史悲剧,现在却需要用史学与史剧重塑正 统。梁启超当年提倡新史学时,批判中国旧史学有君史、无民史,有群统、无国统。郭 沫若早期的历史剧创作力求构筑历史中人民主体、国家主体,到解放后的两出历史剧《 蔡文姬》与《武则天》,他又隐晦地试图构筑新的“君统”。《蔡文姬》用郭沫若的话 说是借蔡文姬为曹操翻案,曹操与武则天,或因出身或因性别,均是有君之实而无君之 名。郭沫若的翻案历史剧的意识形态功能,是为新中国建立新正统。郭沫若一再表白“ 蔡文姬就是我”,他想一方面通过为曹操翻案树立新中国的新正统,另一方面通过蔡文 姬归汉,表达自己意识形态立场上自觉的归属与认同。  翻案史学与翻案史剧不是忠于历史事实,而是以新的意义挑战旧的意义。郭沫若的史 学研究不再提“人民本位”,开始关注所谓“对人民有利”的帝王。《胡笳十八拍》中 蔡文姬归来看到的景象是“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 无人声,豺狼号且吠。”剧中蔡文姬归来看到的却是丰收的“太平景象”,农民唱着“ 屯田歌”,歌颂“为民造福”的曹丞相。郭沫若继续史学与史剧写作,却领会到新的历 史语境中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的深刻含义,“以古鉴今”或“以古喻今”变 为“古为今用”,历史不再有构筑意识形态的使命,反倒是意识形态开始构筑历史。郭 沫若有时强说革命胜利后还可以写悲剧,但他自己却明白地不再写悲剧了。他的两部历 史剧参与掀起了有关历史剧的大讨论,但他本人却没有积极参与讨论。历史剧的现实性 比真实性更重要,只是把握现实性的问题是纯粹的权力问题,在理论形式中无法言说。      二、新史学的意识形态意义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现代话剧中历史剧创作的领导 者。他同时以史学与史剧的方式,实现了从历史构筑现代革命意识形态的意义。我们在 有机知识分子与精英思想大众化的现代意识形态语境上理解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并将 他当作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典型,思考中国现代启蒙与革命立场上的“有机的知识分子 ”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郭沫若并不是一个特例,而是一个将典型性表现到极致的 个案。  从史学角度看,他体现了梁启超等人发起的“新史学”的理想。1902年2月到11月间, 《新民丛报》分6期连载了梁启超的《新史学》,(注:分别刊载于《新民丛报》第1、3 、11、14、16、20期,本书的相关引文,均出自《梁启超史学论著三种》,林毅校点, 香港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42页。)在中国知识界引起轩然大波。梁启超认为,历 史是叙述国族之进化的学术。国族是历史的主体,进化是历史的精神,历史则表现为国 族之间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进程。中国无历史,是因为旧史书“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中国的史是君史,一朝一姓的家谱,势利腐儒堆积的耗损民智的故纸堆,培养国民 的奴隶根性。梁启超呼吁在新观念下建立新史学,当时虽有异议,但响应者众。“横阳 翼天氏”(曾鲲化)在《中国史的出世辞》中祝福中国史的诞生,将它提高到建国与自由 独立的高度:“中国历史出世,谨祝我伟大中国灿烂庄严之文明国旗出世于今日,谨祝 我中国四万万爱国国民出世于今日,谨祝我四万万爱国国民所希望理想之自由,所瓣香 祷祝之独立出世于今日。”(注:转引自《史学探渊: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吉林 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96-597页。)

一、五次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6—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5、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 1、割地: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5亿两白银 3、开埠通商 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 3、制造大屠杀: 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四、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众的斗争(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1899至1900年,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起点。(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3)边疆地区危机: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4)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战斗,与舰同沉。(5)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6)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守军(二十九军)英勇抗击日军进攻。(7)1937年9月,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一一五师英勇抗击日军。(8)1938年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激战。(9)1940年8月起,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百团大战。 3、学生运动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