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关于收入与分配的论文标题怎么写啊

发布时间:2024-07-05 15:52:20

关于收入与分配的论文标题怎么写啊

、认识上的误区。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呢?传统体制下,我们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本来是为实现理想中的“公平”,结果窒息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也葬送了效率,带来的是“共贫”。所以,改革也就从打破平均主义入手,如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城市中的工资和效益挂钩制度。随着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得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八十年代,尚不严竣,九十年代以后,这一状况明显起来,引起大家对它的重新关注。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在实际中,由于“兼顾公平”需要政府支付一定的成本(如提高低收入者的福利水平),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经济增长,所以只讲效率、不顾公平的事在各地时有发生。加上过去吃“大锅饭”的弊端,有些人认为一谈公平,便有搞平均主义的嫌疑。事实上,尽管对公平有多种理解,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分配结果上的平均主义和收入相差悬殊都不是公平的体现。如果一些政府部门因怕人家说搞“平均主义”而不敢对收入相差悬殊进行调节甚至人为的拉大差距,那就是认识上的误区了。 在理论界,面对收入差距的扩大,许多人从发展经济学上找依据,主要是库茨涅兹的“倒U型”理论和刘易斯的劳动剩余模型。从而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是暂时的,只要我们经济发达了,实现了工业化,则这一问题自然会解决,因此,当前的任务就是保证经济增长,而不要在公平上作过多的文章。实际上,库茨涅兹的“倒U型”理论,只是根据一些可信度较低的数据而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4〕。刘易斯的模型是在“劳动力剩余”前提下,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部门转移的一个理论〔5〕,对于中国这样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人口庞大,这个转移过程将是漫长的,而且若考虑部门内部的转移,则这个转移过程在中国不仅漫长而且收入差距会很大。所以,就会有一个“稳定”的问题,社会得不到稳定,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当然,这里并不主张不讲增长,因为没有增长即使最“公平”也只是“共贫”而已,所以走“增长与公平并重”〔6〕的道路对于我们国家可取性更大,即政府主要承担公平责任,市场则追逐效率,实现增长与公平的统一。 我国城乡差距之所以显著,这与政府长期的认识和采用的政策有较大的关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国家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同时政府不允许农民“进城”,认为如果允许农民“进城”的话,可能导致现有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而且,政府要给城市居民各种补贴,大量农民“进城”,政府将不堪负担。事实上,这种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导致大量的劳力挤在土地上谋生,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反过来又束缚了工业的发展。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不了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其它国家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政府如果限制城市化,经济将永远停留在二元结构上。 2、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也极大的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家而肥了一小撮“内部人”,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7〕。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为寻租行为。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3、改革中的一些正常因素也加快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分配体制的改革,首先要破除的就是平均主义,这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的变化。尤其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每个经济主体都根据在市场中的贡献获取相应的报酬,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入当然有区别。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时,有帕累托最优状态和帕累托次优状态。如果将大家都能从中获利的改革,称为帕累托最优改革;将一部分人能获利,一部分人会受损,但整个社会获利程度大于受损程度的改革称为帕累托次优改革。那么,早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城市中的放权让利措施就是帕累托最优改革,它普遍增加了大家的收益,引起的收入差距变动也较小;现在的教育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就是帕累托次优改革,虽然对整个社会而言改革是必要的,但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即使长期会受益,但眼前必然受损),也就是说一部分人分摊了改革的成本。在幅累托次优改革中,受益的人收入增加了,而受损的人收入受到影响。 _html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一、编写提纲的步骤: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二、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那你就只能求助百度了,你现在就是不知道在网上怎么找跟你这论文相关的文献是吧,其实,你可以先了解(财富涌现与流转)里面的,看别人的论文参考文献是什么。你再对应的去网上搜题目啥的,资料就出来了

2税收的分配职能税收的分配职能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家在借助政治权利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中,需要将一部分社会产品或者国民收入转化为国家所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税收在执行分配职能的过程中主要是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转变为一个新的具有经济单位与个人收入的格局。从国家的角度来看,税收执行分配智能的过程就是国家进行财政收入的过程。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一般的分配相比,这种分配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税收分配与财产权利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其主要以国家的政治权利作为主要的分配依据。而且这种分配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没有太大的限制,包含的范围比较广。(2)形成之后的税收收入基本上都归国家的支配和占用,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3)税收分配是一种强制性的分配,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税收所执行分配的职能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调节国家、经济单位以及个人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平衡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要想确保二者之间关系能够长久的维持下去,一定要保证整体利益不受危害。主要是因为在国家整理利益维护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解决局部之间的利益。不仅如此,也要注重维持局部利益,只有这样才能为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奠定坚实的基础。3税收的调节职能现实中的每件事情都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中其也在不断的完善和调节。调节的本质就是使事物能够符合客观客观规律的要求。比如说,吃药解热属于自觉调节的过程,人体出汗散热则属于自发调节的过程,自然界的每件事物都有其该有的规律,税收调节也是这样。税收调节主要是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来对税收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将按照不同分类方式对其进行划分。其中,根据其目的可划分为鼓励性调节和约束性调节。按其范围可将其划分为普通性调节和特殊性调节两种。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税收执行调节职能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调节主体的集中性。税收调节主要是由国家来操控的,与某个经济单位或者是个人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税收调节主要由国家负责;二是调节过程中的各种活动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意志来确定的;三是调节的相关政策也是由国家来制定的,与其他团体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2)调节范围的广泛性。税收调节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在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都各个过程中都有其参与。(3)税收的调节方式比较灵活。国家在进行税收调节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相关的经济情况和政策进行调节。虽然说税收调节的职能是客观的,但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如何进行税收调节又有较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不仅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之间的差距,还与不同地区之间统治阶级的意识有着较大的关系。不仅如此,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因为其政治文化的区别而导致国家税收调节方向的不同,当然其税收调节的制度和目的也会因其产生较大的差距。2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国家各种税收法令以及征收办法的总称就是税收制度,其中,法律、法规、税收管理以及各种税收管理办法等都属于税收制度的包含范围之内。不仅如此,税收制度也是国家法律有机组成的一部分,对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相关的作用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其他国家的税收制度也与其国内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以及经济政策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不仅如此,税收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一定的不同,每个历史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统治阶级的意识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导致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税收制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说,税收制度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一定的差距,其也会随一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据调查,这些因素主要是由实体要素和程序要素两方面所组成的。1纳税人什么征税、征多少以及由谁缴纳是每一种税收都会存在的三个问题,从法律上讲,纳税人其实就是课税主体。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纳税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所谓的自然人就是指国家的公民或居民。而法人则是指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所形成的,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经济活动的组织结构。不仅如此,这部分法人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法定纳税人负有直接缴纳税款的义务。通常情况下,负税人就是所纳税款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人和负税人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纳税人可以进行税负转嫁,这时候的纳税人与负税人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差距了。“扣缴义务人”简单的来说就是国家为了保证财政收入,所采取的一些手段。根据相关资料可以了解到,纳税人和负税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税收征纳的关系所改变的,而税收转嫁所引起的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分离则是影响了其分配关系。通常所说的税负转嫁就是指纳税人通过一定的渠道或者方式,将相关的税收负担通过一些方式转嫁给别人负担的过程。税负转嫁主要是在日益发展的经济市场以及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所形成的。税收不仅是分配范畴,也是历史范畴。在现在社会上很多经济活动都伴随着税收,这必然会造成税收负担的产生,但是税收却不一定会产生税负转嫁,只有在一定情况下才会造成税负转嫁现象的产生。在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大多数的生活会直接从生产领域将物品转换到消费领域,其并不进行市场交换,国家一般不会对商品或商品流转征收课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税负转嫁出现的可能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商品交换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商品之间都有可能进行商品交换,该过程主要是将商品通过货币进行不同的转化,而且对商品流转额的征税也会随之扩大,在这种条件下,税负转嫁就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所以说,能否完成税负转嫁与商品货币发展程度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当商品经济活动有规律的发展时,税负转嫁的发生率就会大大增加。不仅如此,不同的社会制度也会对税负转嫁的产生形式和范围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今市场经济影响广泛,纳税人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自己的应纳税额,以便获得最大的利润。大体有五种基本形式的税负转嫁:首先,是为了实现对税负的转嫁,在销售商品时将其价格进行提高,这种行为被称作前转,又被称作顺转:影响的具体过程是:把交纳的税额放到单位产品的实际生产费用里,这一行为使得税收成为组成生产成本的一个部分,在这一情况下,厂家为了不降低利润,比照税额将价格抬升成为了必然行为。但在价格无法提高的时候,生产费用又不得不提高,逼的一部分厂家不得不退出该领域的生产过程,将资本投入到其他的生产领域,而这一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产品的生产量直接减少,价格进一步升高。同时,消费者就将直接承受价格升高中的部分税款。再次是为了达到转嫁税负的目的,在收购原材料或企业的劳动力时将价格压低,或者双管齐下,两者方法都采用:这种行为的好处就是即使在产品出厂价格无法改变或者不得不降低的情况下,纳税人也能达到不负担或者减少负担税款的最初目的。再者是即将前转与后转结合起来进行的,其被称作混合转。如果实际的经济情况不允许纳税人用上述任何一种方式转嫁全部的负担税额,这种情况下,纳税人通常会采取混合嫁接的方式。通过这种转嫁方式,当抬高价格或者压低价格的总额超过其直接纳税额度时,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因为这种方式比其他方式隐蔽性更好,所以在实际作用时往往被更多纳税人采纳。然后是消转,即对已缴纳的税额,纳税人直接选择自己“消化”,即纳税人不选择提高销售价格也不选择压低生产成本。当然,这种方式需要拥有一定的条件,如降低生产成本、产品销量还有扩大的空间等,纳税人可以通过加强经荷管理,深挖内部潜力。由课税商品在生产销售流通过程中获得的额外利润来消除税负。再然后就到了税收资本化:“资本还原”是它的别称,即购买生产要素的人将未来购买的生产要素需要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人的价格提前扣除(即压低生产要素的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销售者这种方式的人大部分是一些可以增值的产品,比如土地、房屋、股票等,税收资本化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税收转嫁,通常意义上的税收转嫁是把经济交易每次所得税款,随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税款转嫁,而税收资本化则是一次性地将累计应缴纳的税款进行转移,因此它客观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的税负后转形式。通过纳税人转嫁税负的基本方法可以得知:税负转嫁必然附带着价格背离价值的运动。不论纳税人是提升价格还是压低价格,或者两者兼之的方式以此达到税负转嫁的目的,其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价格背离价值部分取得的差额来补偿其应纳税额的同时,税负转嫁不仅需要自由定价的基本条件之外,而且还需要根据经济的景气情况、商品供求关系以及商品自身的特性(比如此商品是否是必需品还是非必需品,是否有代用品和L代用品之间的比价情况)等非主观因素而定,而不能随心所欲。2征税对象课税的目标被叫做征税对象,而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相关需求和征收某种特定税的目的,会明确对哪些产品征税,也同时也会确定征收范围。不同的税种由不同的课税对象和征收范围构成,税率等相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课税对象数量的的变动将直接被征税数额的数量大小决定,这也是它在税收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原因。确定课税对象,首要选定税源。税源是在分配过程中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形成的各类收入。它一般表现形式是利润、利息、股息、工资等。税源既可以是直接的课税对象,也可以不是直接的课税对象。举例来说,纳税人的利润所得都是征收所得税,税源和课税对象。针对财产的征税,财产的数量和价值是课税对象,财产所带来的收益和财产所有人的收入是税源。由此不难看出课税对象和税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在设计税制时,必须依据经济形势的实际情况,注意不断变化的税源,针对课税对象进行适当的选择,并且对税种恰当的选择。课税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如果选择课税对象时不恰当,纳税的作用不仅发挥不了,严重更可能会造成税源萎缩,税收枯竭。之所以课税对象成为了税制中的基本要素,是因为它不但决定了本税种的性质和作用,甚至本税种的名称也由它确定。因为现如今各国的社会制度各不相同,所以在经济结构、自然条件等方面,彼此也有差异,上层建筑进而影响了经济结构,当然,税制结构也是存在差异,对于税种的设置多少,名称设定都大不相同。所以对这些不同的税制和各种各样的税种的研究由此而生,为了研究税收的发展演变过程、税收的负担状况、税收来源的分布等需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究,这是为了税收法规的合理性提供相应的依据。因为各人的分析角度不同,所以也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目前有以下几种(1)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什么是对流转额课税呢?它是一种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在流转环节进行征收的税。在我国,目前所征收的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全都属于对流转额课税,其具有与商品经济密切联系、以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前提的特点。而结合这些特点,就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对流转额课税的税制在制订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客观商品经济的情况,从决定要征税的商品类别、商品流通环节、征税时的税率等等,其收到商品经济的很大影响。然后,流转额在对流转额课税的税额大小起到决定作用,二者是正相关的关系,且对流转额课税这一税负在自由运行的市场经济现状下能够轻易的实现转嫁。对流转额课税有这很多好处,它对国家进行资金的积累有着很大的帮助,其计税时将流转额当做基础,就算企业的成本发生了变化,税额也能保持稳定,从而使国家的财政收入更加具有稳定性,所以说其具有稳定财政的作用。什么是对收益额征税呢?它是一种将纳税人的净收入作为征税对象,即对其收益额开征的一种税。收益额体现在不同主体上,其名称也各不相同,其中,应缴纳税款的各种收入是个人的收益额,利润所得额是企业的收益额,而企业所得税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业税等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对收益课税。而对收益课税与对流转额课税有着很多的不同点,这也是它所具有的特点,第一,对收益额课税时,由于国家在制订税率时,参考了纳税人所具有的负担能力和国家财政的需要,在对待不同企业时,按照“多得多征,少得少征,不得不征”的远的来进行收益额征税,因此有没有收益和收益多不多就对税收收入产生了巨大的制约,导致了该税收不具备较强稳定性,不如流转税类可靠。第二,收益时间对于税收收入有着很大的影响,工商企业的利润结算期对于所得税有着很大的影响,收益季节对农业税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受到以上影响,就限制了其征税周期,迫使其减小征收次数,而通常用分期预缴与年终汇算清缴的方式来进行征收。第三,该税的课税对象是纯收益,因此便于合理税收政策的贯彻落实。第四,收益税相比对流转额征税更难转嫁,这是因为很难企业在现实生活中对工人的工资很难进行下调,也很难持续让工人加班。什么是对财产的征税呢?结合目前的实际来说,目前的房产税与土地使用税等都属于对财产的增税,以后可能出现的遗产税与赠与税包括在其中,其开征是将财产的数量或价值作为标准进行的。对财产的征税有着许许多多的特点,第一,其面向范围广,覆盖广大老百姓,因此其具有较小、较分散的税源。第二,财政在财产税类的收入具有稳定性,这是与流转税额和收益额相比,财产额的变动数量很小的缘故。第三,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的税收管辖权的放开,使得地方政府更加容易实现征收管理的灵活化,让征税的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什么是对行为征税呢?结合目前的实际来说,目前的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契税与城建税等都属于对行为征税,其开征是将那些特定行为作为标准进行的。对行为征税有着税收选择上的灵活性这一特点,而这也是它的优点,如此一来,它能够让国家更好的实现对某一行为或者某些方面进行的税收调节,让税收调节与国家的政策需求和现实要求相结合,便于国家开展调控。(2)按税收收入形态分类实物税,顾名思义,其征税形式不是货币,而是以那些类似粮食、棉花、牲口等实物来收缴的。在我国实行的实物税,主要是在1985年之前的农业税的收缴,而在这之后,就开始逐渐用货币税来代替实物税,最终于2006年取消了实物税。货币税,顾名思义,其征税形式就是货币,而纳税人在缴纳货币税时,可以通过许多形式来实现,如通过现金缴纳,通过支票缴纳等,货币税的形式相比之前的实物税是一个显著的进步,意味着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使得国家财政的管理与使用更加便利。(3)按税收的课征方法分类定率税,顾名思义,就是依照国家法律规定的税率来进行税款的收缴,它有着许多有点,如它有着更加简便的征收过程,是更加稳定的税收来源,可以起到稳定国家财政的作用,同时能够帮助经济更好发展,所以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推行。对于摊派税来说,其又被叫做配赋税,它是将国家提前规定好的应该征收的税的总额来照规定好的份额来分摊下去,来分别确定全部的纳税人和课税的目标应该缴纳的额度,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得到过施行,有一定的经验可供参考。(4)按税收的计征依据分类用应税产品的价格来对税款进行计算,这是从价税的一个判断依据,也是其定义,比如,从价税包括多种多样的流转税,其有着税额发生增减是伴随着商品价格的高低变化的特征。用应税产品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等数量来对税额进行计算,这是从量税的一个判断依据,也是其定义,比如,从量税包括资源税,其有着不随价格上升或下降而发生变化,而只是关联着课税对象的目标变化的特点。(5)按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分类价内税,按照字面意思来进行理解,就是那些价格里面包括了税金的,就被称作,这是其判断依据与定义,而价内税包含着相当多数的对流转额课税。价外税,按照字面意思来进行理解,就是那些价格里面不包括税金的,它要在价格之外进行税金的附加,这种情况在我国比较少见,只占了税种中的一小部分。(6)按税负是否容易转嫁分类纳税人无法通过一些手段来对其他人转嫁税收的负担,而负税人一定是纳税人本身,这就是直接税,直接税包括了很多种,其中有财产税、遗产税与所得税等。如果纳税人可以通过某些手段来对其他人转嫁税收的负担,如增值税和营业税都可以实现这一点,那么这里的负税人就可能不是纳税人,这就是间接税。不容易转嫁的是直接税,而与之相反的间接税就属于容易转嫁的一类,而这也是在对比中得出的,具体需要依照价格运动的基本原理来决定是都进行税负的转嫁。那些只是将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作为标准,来对某些税进行绝对化的判断,就脱离了现实情境。(7)按税收收入归属分类中央税,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如中央控制的国有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铁道部、银行总行、保险的营业税,以及海关关税等诸如此类的税种,这些税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划归中央财政所有,因此就都属于国家税,也被称为中央税。地方税,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如地方控制的国有企业缴纳的所得税,集体企业、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城市房地产税,屠宰税,牲畜交易税,农牧业税,等诸如此类的税种,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划归地方财政所有,它们于是就被称为地方税。按照上面的分类方法,地方税就是那些被划归给地方的税种,中央税就是那些被划归给中央的税种,那么对于像增值税这样,地方与中央都能够分到一定份额的税种,我们在对它们分类时,就把它们划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将上面提到的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它们都是按照特定的要求来进行分类的,在这里面,按照课税对象的性质来进行分类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而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由于课税对象才是税法最最核心的要素,因此对经济的调节效果与作用就会随着课税的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此一来,就需要根据课税对象的不同来分别进行税收制度的制定,在征管方法上,也需要适应不同的课税对象来制定,结合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不同情况。

关于收入与分配的论文题目怎么写啊

、认识上的误区。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呢?传统体制下,我们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本来是为实现理想中的“公平”,结果窒息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也葬送了效率,带来的是“共贫”。所以,改革也就从打破平均主义入手,如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城市中的工资和效益挂钩制度。随着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得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八十年代,尚不严竣,九十年代以后,这一状况明显起来,引起大家对它的重新关注。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在实际中,由于“兼顾公平”需要政府支付一定的成本(如提高低收入者的福利水平),甚至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经济增长,所以只讲效率、不顾公平的事在各地时有发生。加上过去吃“大锅饭”的弊端,有些人认为一谈公平,便有搞平均主义的嫌疑。事实上,尽管对公平有多种理解,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分配结果上的平均主义和收入相差悬殊都不是公平的体现。如果一些政府部门因怕人家说搞“平均主义”而不敢对收入相差悬殊进行调节甚至人为的拉大差距,那就是认识上的误区了。 在理论界,面对收入差距的扩大,许多人从发展经济学上找依据,主要是库茨涅兹的“倒U型”理论和刘易斯的劳动剩余模型。从而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是暂时的,只要我们经济发达了,实现了工业化,则这一问题自然会解决,因此,当前的任务就是保证经济增长,而不要在公平上作过多的文章。实际上,库茨涅兹的“倒U型”理论,只是根据一些可信度较低的数据而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4〕。刘易斯的模型是在“劳动力剩余”前提下,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部门转移的一个理论〔5〕,对于中国这样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人口庞大,这个转移过程将是漫长的,而且若考虑部门内部的转移,则这个转移过程在中国不仅漫长而且收入差距会很大。所以,就会有一个“稳定”的问题,社会得不到稳定,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当然,这里并不主张不讲增长,因为没有增长即使最“公平”也只是“共贫”而已,所以走“增长与公平并重”〔6〕的道路对于我们国家可取性更大,即政府主要承担公平责任,市场则追逐效率,实现增长与公平的统一。 我国城乡差距之所以显著,这与政府长期的认识和采用的政策有较大的关系。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了支撑工业的发展,国家采用人为的方式使资源从农业向工业转移。同时政府不允许农民“进城”,认为如果允许农民“进城”的话,可能导致现有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而且,政府要给城市居民各种补贴,大量农民“进城”,政府将不堪负担。事实上,这种政策将城乡割裂开来,导致大量的劳力挤在土地上谋生,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反过来又束缚了工业的发展。当前农村消费市场启动不了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其它国家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城市化的过程,政府如果限制城市化,经济将永远停留在二元结构上。 2、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也极大的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1984年,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家而肥了一小撮“内部人”,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最后一次“免费午餐”〔7〕。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为寻租行为。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3、改革中的一些正常因素也加快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分配体制的改革,首先要破除的就是平均主义,这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的变化。尤其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每个经济主体都根据在市场中的贡献获取相应的报酬,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入当然有区别。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时,有帕累托最优状态和帕累托次优状态。如果将大家都能从中获利的改革,称为帕累托最优改革;将一部分人能获利,一部分人会受损,但整个社会获利程度大于受损程度的改革称为帕累托次优改革。那么,早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城市中的放权让利措施就是帕累托最优改革,它普遍增加了大家的收益,引起的收入差距变动也较小;现在的教育体制改革、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就是帕累托次优改革,虽然对整个社会而言改革是必要的,但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即使长期会受益,但眼前必然受损),也就是说一部分人分摊了改革的成本。在幅累托次优改革中,受益的人收入增加了,而受损的人收入受到影响。 _html

企业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能解决

你好不好写我不知道,但对于我而言的话,这个还是挺好写的,但可以的话再把题目缩一缩,这样的话就会跟好写了,而且更能明确这个文章的意义和中心,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选国企或某国企那就更好了,资料也好找。如果你要写的,我的建议是多去看写这些方面的文章和范文,多去找找这方面有关的资料,然后直接组合写语言和自己的观点去写,那应该没什么大没问题。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题目(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署名(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引言(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材料方法(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实验结果(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关于收入与分配的论文标题怎么写初中

一、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一)总标题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二)副标题和分标题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系紧密性。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哗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二、目录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置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设置目录的目的主要是: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目录有两种基本类型: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三、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数据、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局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四、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五、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一、编写提纲的步骤: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二、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贡献与收益、责任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等不对称问题 随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分配制度也相应有所改变。但仍然没有有效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者贡献与收益、责任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等不对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差距太大:一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承担责任差距太大;二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市场相应人员的工资价位差距太大;三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同类人员的工资收入差距太大。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这个难题,长期困扰着我们。多年来,我们始终强调的是以政治责任、精神鼓励为主的激励机制,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报酬上与职工没有太大差别。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否认精神激励在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仅仅依靠这样的激励方式是远远不够的。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这个问题的实质,他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人民出版社,1985)。 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和贡献与其收入水平相比,明显偏低,没有体现出经营管理者人力资源的复杂性、繁重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没有体现出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的特殊作用和地位。他们的工资大致是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左右,经营管理者所付出的大量超额劳动未能得到承认。而且,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不大,与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不对称”,他们既不能与发达地区的公司(除拥有可观的年薪外,还拥有按创造利润所提取的高额奖金。如深圳发展公司规定:创造利润1000万以上的,特别奖按利润的10%发给个人)相比;更无法与国外企业比(美国大公司经营者年薪一般来说是普通员工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几十年累计上缴国家利税200多亿元,是建厂之初国家6亿元投资的30多倍,仅1999年就实现利税33亿元,但是其9名企业领导人的年收入总数才32万元,不到企业年实现利税的万分之一。中国第一、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的总经理1999年的收入还不足2万元。 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国家资产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不仅要承担企业获得巨额利润的经济责任,而且要承担下岗职工再就业、保障职工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等。而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的经营者,由于没有社会负担等“杂事”,内部机制灵活,是单纯的生产经营管理,管理幅度和负荷较小,但收入却常常为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的5-10倍,甚至更多。有关资料表明,1999年企业经营者年工资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国有企业占2%。由于中央企业无权决定集团这一层领导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为调动下属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加大集团内部分配改革的力度,一些二级公司或从总公司剥离上市的股份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水平已大大高于集团领导人员,出现了集团公司领导人员与直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收入“倒挂”现象。如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领导人员年收入为3万元,而其二级公司的总经理最高达10万元。这种现象在中央企业中已较普遍。 从风险和压力看,中央企业经营管理者大都承担着超负荷的重任,为确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责任,绞尽脑汁。如近年来世界原油价格跌宕起伏,使中石化在降本增效、扭亏脱困中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集团,公司还要对国内成品油、化工产品市场的稳定担负重要的作用。面对严峻的形势、艰巨的任务和沉重的压力,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超负荷、高强度地工作。与此同时,领导班子的个人收入水平却相对较低。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仅限制了集团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的力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团公司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进程。长此下去,既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的形成,将会导致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大量流失,甚至丧失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无法撇开国有企业现有的经营环境而单方面进行。目前,制约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障碍是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薪酬制度改革的实质是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机制,必须使经营管理者的价值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具体来说,目前制约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企业制度看 目前,我国存在着所谓“最昂贵的企业制度和最廉价的企业家”。一是大多数国有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国有企业投资主体不够明确,没有达到“产权清晰”的要求。三是国有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仍不到位,没有形成完备的市场人才选拔机制。四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分配机制缺乏明确、量化和市场化的制度保障,没有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管理者通用、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2.从思想观念上看 传统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一是目前企业员工的市场观念相对滞后,对经营管理要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与企业经营者收入攀比的心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的改革。二是企业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弱,认为企业的成功和发展的确与经营管理者有着密切关系,经营管理者的收入高一些理所当然,但过高却难以承受,因为还有大量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等。三是一些经营管理者有畏难情绪,不敢多拿。担心工资收入多拿一点,会导致自己与职工和其他管理人员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影响工作的开展。 3.从企业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大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沉重。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两大目标虽已基本实现,但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军工企业和老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经营状况普遍较差,亏损严重,干部职工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导致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不强。职工更多地希望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衷共济,同甘共苦。如果在对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时不充分考虑这一点,则必然有失公允,也难以真正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4.从社会环境分析 相关分配制度的改革没有到位,良好的社会环境尚未完成。一是具有较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的待遇水平与市场价格相背离。国家公务员的工资长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如单纯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会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严重失衡,无法使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真正到位。二是中央、地方分配政策改革进度不一致。现在不少省(市)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纷纷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意见,步子迈得比较大,如上海、深圳、武汉等省市,不但印发了经营管理者年薪制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而且对经营管理者的股票期权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相比而言,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对分配制度的改革步伐相对滞后。如果国家不以资产所有者身份出台明确政策,则中央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就难以推进,而且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中央不能预先或同步出台相应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意见,不但造成地方文件的无据可依,地区间失去平衡,而且由于既成事实等原因,将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的改革造成一定的障碍。三是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和有效的调节手段,经营管理者的年薪制、持股、股票期权等激励机制推行所要求的市场经济条件还未完全成熟,与之配套的改革还不完善。如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既要解决好收入分配与绩效真正挂钩的问题,又要解决好经营管理者利益与职工利益如何分离的问题。由于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考核机制尚不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其它经济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由哪个部门来考核尚不明确,影响了经营管理者年薪制的实行。 (五)现行工资制度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不相适应 近年来,国务院及劳动部就现行工资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试点,出台了不少有关改进和完善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分配的办法,也试图采用多种工资、奖励方法支付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如1985年9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1992年6月1日劳动部、国家体改委发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办法》,1993年6月22日劳动部、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发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暂行规定》,以及1993年11月24日《劳动部企业最低工资规定》等。但从现实情况看,相当一些收入分配的政策、制度显然已过时,必须加以修改。如原档案工资的晋升管理办法、企业经营者起点工资的管理办法,交流领导干部的工资管理办法,困难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的管理办法等。总的来说,我国现行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有效激励,也对企业进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造成一定的障碍,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主要表现在: 1.工资总额的管理办法已经过时 目前,国有企业仍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工资总额管理的模式,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核定各企业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并进行工效挂钩结算。这种工资制度管理模式仍然是行政性的,非市场性的。虽然采取了“工效挂钩”的形式,但存在着工资账外泄露、挂盈不挂亏、挂钩与非挂钩分配模式并存、摩擦较大等弊端。而且,由于在工资方案制定、经济指标核定基数的确定、业绩的考核等方面的不合理性与严重滞后,不能充分反映其管理劳动的特殊性,造成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水平偏低,没有突出经营管理者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体现其特殊的贡献和市场价值。 另外,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采用的根据职工收入水平确定经营管理者收入水平的作法,无法构建多元化的经营管理者收入结构,不能形成区别于一般员工的分配办法,不利于培育和发展经营者队伍。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年收入水平一般控制在职工年均收入的1-3倍,最高不得超过5倍的规定显然已过时。这样的规定,不仅使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未能充分体现其劳动的特殊性、复杂性、创造性及多样性,而且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就封了顶,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2.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个人的工作业绩缺乏紧密联系 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挥。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应当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全面结合,在正确评价企业年度经营成果和个人工作业绩的基础上予以确定。应改变过去经营管理者收入不与企业经营指标挂钩的情况,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高低应与企业规模、经营难度和实现的经济指标挂钩。国家应该建立对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业绩考核的评价体系,由有关部门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益(利润、税收等)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并和企业领导班子薪酬挂钩。 3.收入管理办法中缺乏约束机制 由于管理上的不完善,造成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管理既无标准,又无主管审批部门,完全由企业领导人员自行决定,造成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收入形式多样化,差距很大。有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并不好,而且造成大量亏损,可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相反,有的还自己给自己加薪。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务消费随意性很大,根本无标准,也不公开,特别是用车、住房和出国方面的公款支出(补贴)数额非常大。应坚持岗位职务工资制、年薪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做到经营管理者收入公平、公正、公开,尽快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如委派财务总监、派驻监事会,强化所有者和股东的监督约束机制等。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 (一)初步建立起企业经营管理者资产经营责任制 按照我国现行体制,国家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实行的是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实质上是承认各级政府对其监管的国有资产拥有准所有权。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中央对国有资产有较大的权力,减少界定产权的工作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明晰、出资人不明确、所有者缺位、资产经营责任不清等问题。为了寻求从体制上解决这些问题,部分中央企业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资产经营管理责任制。如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4 月,重新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印发〈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企业经营者责任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航规[2000]20号),随后,集团公司总经理分别与直属25户企业的法人代表分别签订了2000年《企业经营责任书》,从而使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和收益有了明确的说法和要求。再如,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对所属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主要经营管理者及其他班子成员实行资产经营风险责任制。每年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上交一定数额的年度资产经营风险金。经理和党委书记年度资产经营风险金为5000元/人,其他班子成员为3000元/人。当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利润计划、资本保值率和净资产率指标,返还主要经营管理者及其他班子成员风险金,并奖励党委书记和经理每人5000元,其他班子成员每人3000元;全年未完成,不返还风险金,并按公司干部考核规定处理。这样,既有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如前所述,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是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基础和可靠保证。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制订了对各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的《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建立了包括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净资产收益率、EBITDA收益率(EBITDA=运营收入-运营支出+折旧+其它业务利润+资产减值准备)、网络重大障碍、通信案件、火灾事故、安全生产等一系列考评指标在内的考评体系,并对各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及其领导班子成员确定了奖惩办法。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控股公司。自2000年4月重组上市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经营管理管理者建立了新的以业绩考核为基础的薪酬制度。主要包括:(1)在薪酬结构上,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固定薪酬、业绩奖金、股票期权三单元模式。做到近期激励与远期激励相结合,经营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相结合。(2)在薪酬标准上,取消了原有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按照“级别”确定薪酬的做法,依据经营管理者所在单位应担负的责任、风险,以及管理的幅度、单位效益确定薪酬标准,并对地区公司划分类别,拉大了差距。在各薪酬单元的比重上,浮动部分的比重随着职务的升高、承担责任的加重而相应加大,增强了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3)在薪酬分配上,坚持与业绩考核挂钩的原则。把经营者的变动薪酬与业绩指标挂钩,按考核结果进行分配,使经营者的收入随业绩指标完成的好坏上下浮动,以确保实现股份公司的战略目标。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股份公司与高级管理人员签订了业绩合同,制定了《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办法》,并积极推行管理岗位竞聘上岗制,做到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统一;拟定了《中层以下人员薪酬制度》,下发了《中层以下管理人员业绩考核指导意见》和《操作服务人员业绩考核办法》,使其他员工薪酬分配与经营管理者相衔接,发挥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经营者薪酬制度模式,拉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突出了业绩考核,注重经营管理者利益与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相联系,因而成为公司上市的重要“卖点”,这也是中油股票发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再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于2000年对公司传统的薪酬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全员年薪制。在坚持国家规定的“两低于”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将员工的薪酬严格与员工的劳动技能、岗位责任、工作绩效以及市场价值挂钩,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工资中包含的行政级别、工龄、司龄和学历、职称等平均分配的含量,完全以岗位定薪酬、以责任定薪酬、以业绩定薪酬,并引入了劳动力价值指数作为参考。薪酬制度改革后,员工年度收入构成非常简单明了,仅为年薪一项。原则上年薪的70%作为固定工资按月发放,其余30%根据全年绩效在年终核定发放,取消了原有的各项补贴和福利费。公司总裁的收入也只有年薪一项,没有股份收入和其他收入。公司总裁收入为公司员工平均收入的75倍,保持了较低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建立的新的绩效体系,将公司现有经营主体按贡献度进行分类,主要从经营贡献即当期盈利和规模、经营成长性、资产安全性以及其它管理水平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各级经营者不断提高素质,努力寻求真实的经营业绩,并在实施企业战略过程中,积极追求企业的成长性,培育创新能力及潜在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专门制定了公司总裁绩效评价指标,将评价结果与总裁年度效益工资的核定直接挂钩,在公司薪酬制度中予以明确规定。绩效评价的重点包括当期盈利性、未来成长性和资产安全性,主要考评公司当期税前利润、净利润增长比例、营业额增长比例、市场化盈利能力增长比例、新增逾期应收账款控制比例、新增不良库存控制比例和目标不良资产收现比例七项指标,解决了目标不清、标准不确定的问题。可见,这种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十分注重价值管理的理念,不仅关注战略发展的财务成果,而且关注持续和创新的经营管理过程,较以往以预算目标完成为基础的财务评价有了本质上的变革,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方式的多元化实践 目前,年薪制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年薪制是根据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以年度为单位,支付经营管理者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是现代企业制度分配的一种模式,它是经营管理者价值的一种体现。实行年薪制,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例,该集团总公司实行的是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结构工资制,工资由岗级工资、年功工资和业绩工资构成。除工资收入外,中远集团领导人员不享受任何股份收入和住房补贴等其它工资性收入。1999年,中远集团总裁和党组书记的年度工资收入分别为6万元和4万元。而该集团从1999年起就对所属二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试行年薪制管理,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由基薪、风险收入和嘉奖收入构成,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考核机制,建立了《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和经营者管理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全面地对企业经营者进管理行考核,考核指标涉及生产经营、财务和管理三方面内容。 我们认为,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激励性薪酬制度,分配方式不是单一的,而应当因企制宜地分类设计多元化的薪酬方案,采取多种分配形式,建立切合企业实际、有效的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三、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结合建立现代企业人事制度,加快提高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薪酬制度的市场化水平,迅速增强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当前,国有企业面临巨大的人力资源竞争压力。特别是在优秀的高级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来自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压力更大。由于外资、民营企业是靠市场机制用人的,其用人、薪酬制度从一开始就植根于市场,并灵活地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竞争中显示了极大的优势。这种优势最直接地表现在薪酬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原有计划经济的僵死工资制度已被市场经济冲破,国企薪酬的总趋势在向市场(国际同业)接近,但总的说来目前的市场化水平很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薪酬制度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远未达到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薪酬涉及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没有好的薪酬制度,很难说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有竞争力,必须按市场规则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市场的基本规则,是等价交换,具体到人力资源配置就是:你值多少钱,我就付你多少钱。由于受条件限制,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不可能一下子达到这个程度,但最终必须达到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水平。眼下当务之急是将薪酬过低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迅速提到适当的水平。同时,要尽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对实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国家不再直接委派或聘任经营管理者,改由投资者委派或同意的其它办法任用,企业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在新老“三会”关系的处理上,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企业用人主体由国家转向市场。国家也不再向企业统配人员,企业面向市场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要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大力培育和造就企业家市场。 (二)必须改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自己决定自己薪酬的状况,建立由出资人决定管理者薪酬的制度。国有企业薪酬现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明显违反市场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做法是,经营管理者自己决定自己的薪酬,想发多少就发多少(劳动部门虽规定有“总额控制”,但实际控制不住)。出资人决定经营管理者薪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国企出现的情况,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出资人缺位”。改变这种状况的选择似可考虑以下几种方案:一是参考美国公司的做法,向董事会派出代表国家(出资人)利益的“独立的外部董事”(不在公司任管理职务,只领取少量会议补贴,类似美国代表股东利益的外部董事),并由他们组成薪酬委员会,决定管理者的薪酬。二是国家授权成立“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机构”,其中一项重要职能是审核确定国家独资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三是对已经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模大、管理规范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授权经营,创造一种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管人与管资产相统一的新型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模式。对在国有独资的集团公司和国有控股的企业或子公司任职的经营管理者,应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薪酬制度。从经理市场选拔出来并被聘任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其薪酬要与经理市场价位相对应。上级公司的董事长及经理层不能兼任所属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经理。上级公司的董事可以在下属上市公司任职,并可以根据其承担的职责领取相应的薪酬。

shengwu0117这个人是个骗子,大家千万不要再被他骗了!!!

关于收入分配的论文标题

8 .中国近代厘金制度与地方税收管理权划分 29 .中国历史上田赋制度改革的成功实例 30 .两税法以钱计税导致农民税负加重的历史原因 31 .论财政的本质 32 .轮市场缺陷与财政职能 33 .强化财政职能,振兴国家财政 34 .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 35 .新时期财源建设研究 36 .财政支出与结构优化 37 .财政支农与效益农业 38 .政策投资与经济增长 39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40 .养老保险的社会化 41 .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对策思路 42 .论我国公债发行制度的改革 43 .我国的国债市场的建设 44 .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45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46 .部门预算研究 47 .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48 .转变财政职能,建立政府的公共预算 49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50 .积极的财政政策研究 51 .加人WTO对我国财政的影响及对策 52 .政府寻租问题研究

楼主是什么歇学习阶段呢,你擅长什么呢?

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贡献与收益、责任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等不对称问题 随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分配制度也相应有所改变。但仍然没有有效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者贡献与收益、责任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等不对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差距太大:一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承担责任差距太大;二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市场相应人员的工资价位差距太大;三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合资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同类人员的工资收入差距太大。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这个难题,长期困扰着我们。多年来,我们始终强调的是以政治责任、精神鼓励为主的激励机制,企业经营管理者在报酬上与职工没有太大差别。用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否认精神激励在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到仅仅依靠这样的激励方式是远远不够的。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这个问题的实质,他说:“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人民出版社,1985)。 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和贡献与其收入水平相比,明显偏低,没有体现出经营管理者人力资源的复杂性、繁重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没有体现出经营管理者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的特殊作用和地位。他们的工资大致是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左右,经营管理者所付出的大量超额劳动未能得到承认。而且,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性不大,与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不对称”,他们既不能与发达地区的公司(除拥有可观的年薪外,还拥有按创造利润所提取的高额奖金。如深圳发展公司规定:创造利润1000万以上的,特别奖按利润的10%发给个人)相比;更无法与国外企业比(美国大公司经营者年薪一般来说是普通员工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几十年累计上缴国家利税200多亿元,是建厂之初国家6亿元投资的30多倍,仅1999年就实现利税33亿元,但是其9名企业领导人的年收入总数才32万元,不到企业年实现利税的万分之一。中国第一、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的总经理1999年的收入还不足2万元。 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作为国家资产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不仅要承担企业获得巨额利润的经济责任,而且要承担下岗职工再就业、保障职工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等。而合资企业、私营企业的经营者,由于没有社会负担等“杂事”,内部机制灵活,是单纯的生产经营管理,管理幅度和负荷较小,但收入却常常为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的5-10倍,甚至更多。有关资料表明,1999年企业经营者年工资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国有企业占2%。由于中央企业无权决定集团这一层领导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为调动下属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加大集团内部分配改革的力度,一些二级公司或从总公司剥离上市的股份制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水平已大大高于集团领导人员,出现了集团公司领导人员与直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收入“倒挂”现象。如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领导人员年收入为3万元,而其二级公司的总经理最高达10万元。这种现象在中央企业中已较普遍。 从风险和压力看,中央企业经营管理者大都承担着超负荷的重任,为确保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责任,绞尽脑汁。如近年来世界原油价格跌宕起伏,使中石化在降本增效、扭亏脱困中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集团,公司还要对国内成品油、化工产品市场的稳定担负重要的作用。面对严峻的形势、艰巨的任务和沉重的压力,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超负荷、高强度地工作。与此同时,领导班子的个人收入水平却相对较低。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仅限制了集团公司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的力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团公司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进程。长此下去,既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人才市场的形成,将会导致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大量流失,甚至丧失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无法撇开国有企业现有的经营环境而单方面进行。目前,制约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的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障碍是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薪酬制度改革的实质是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激励机制,必须使经营管理者的价值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具体来说,目前制约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企业制度看 目前,我国存在着所谓“最昂贵的企业制度和最廉价的企业家”。一是大多数国有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国有企业投资主体不够明确,没有达到“产权清晰”的要求。三是国有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改革仍不到位,没有形成完备的市场人才选拔机制。四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分配机制缺乏明确、量化和市场化的制度保障,没有形成一套对企业经营管理者通用、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2.从思想观念上看 传统的思想观念阻碍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一是目前企业员工的市场观念相对滞后,对经营管理要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与企业经营者收入攀比的心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的改革。二是企业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弱,认为企业的成功和发展的确与经营管理者有着密切关系,经营管理者的收入高一些理所当然,但过高却难以承受,因为还有大量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等。三是一些经营管理者有畏难情绪,不敢多拿。担心工资收入多拿一点,会导致自己与职工和其他管理人员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影响工作的开展。 3.从企业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大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沉重。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两大目标虽已基本实现,但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军工企业和老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经营状况普遍较差,亏损严重,干部职工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导致职工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不强。职工更多地希望企业经营管理者和衷共济,同甘共苦。如果在对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时不充分考虑这一点,则必然有失公允,也难以真正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4.从社会环境分析 相关分配制度的改革没有到位,良好的社会环境尚未完成。一是具有较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的待遇水平与市场价格相背离。国家公务员的工资长期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如单纯进行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会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国家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严重失衡,无法使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真正到位。二是中央、地方分配政策改革进度不一致。现在不少省(市)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纷纷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意见,步子迈得比较大,如上海、深圳、武汉等省市,不但印发了经营管理者年薪制改革的指导性意见,而且对经营管理者的股票期权问题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相比而言,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对分配制度的改革步伐相对滞后。如果国家不以资产所有者身份出台明确政策,则中央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就难以推进,而且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如果中央不能预先或同步出台相应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意见,不但造成地方文件的无据可依,地区间失去平衡,而且由于既成事实等原因,将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的改革造成一定的障碍。三是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和有效的调节手段,经营管理者的年薪制、持股、股票期权等激励机制推行所要求的市场经济条件还未完全成熟,与之配套的改革还不完善。如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既要解决好收入分配与绩效真正挂钩的问题,又要解决好经营管理者利益与职工利益如何分离的问题。由于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考核机制尚不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其它经济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由哪个部门来考核尚不明确,影响了经营管理者年薪制的实行。 (五)现行工资制度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不相适应 近年来,国务院及劳动部就现行工资制度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试点,出台了不少有关改进和完善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分配的办法,也试图采用多种工资、奖励方法支付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如1985年9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工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1992年6月1日劳动部、国家体改委发布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办法》,1993年6月22日劳动部、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发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工资总额管理暂行规定》,以及1993年11月24日《劳动部企业最低工资规定》等。但从现实情况看,相当一些收入分配的政策、制度显然已过时,必须加以修改。如原档案工资的晋升管理办法、企业经营者起点工资的管理办法,交流领导干部的工资管理办法,困难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的管理办法等。总的来说,我国现行国有企业工资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有效激励,也对企业进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造成一定的障碍,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主要表现在: 1.工资总额的管理办法已经过时 目前,国有企业仍然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工资总额管理的模式,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核定各企业的年度工资总额计划并进行工效挂钩结算。这种工资制度管理模式仍然是行政性的,非市场性的。虽然采取了“工效挂钩”的形式,但存在着工资账外泄露、挂盈不挂亏、挂钩与非挂钩分配模式并存、摩擦较大等弊端。而且,由于在工资方案制定、经济指标核定基数的确定、业绩的考核等方面的不合理性与严重滞后,不能充分反映其管理劳动的特殊性,造成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水平偏低,没有突出经营管理者在公司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体现其特殊的贡献和市场价值。 另外,目前我国国有企业采用的根据职工收入水平确定经营管理者收入水平的作法,无法构建多元化的经营管理者收入结构,不能形成区别于一般员工的分配办法,不利于培育和发展经营者队伍。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年收入水平一般控制在职工年均收入的1-3倍,最高不得超过5倍的规定显然已过时。这样的规定,不仅使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未能充分体现其劳动的特殊性、复杂性、创造性及多样性,而且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就封了顶,达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2.企业的经营成果和个人的工作业绩缺乏紧密联系 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挥。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应当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全面结合,在正确评价企业年度经营成果和个人工作业绩的基础上予以确定。应改变过去经营管理者收入不与企业经营指标挂钩的情况,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高低应与企业规模、经营难度和实现的经济指标挂钩。国家应该建立对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业绩考核的评价体系,由有关部门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益(利润、税收等)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并和企业领导班子薪酬挂钩。 3.收入管理办法中缺乏约束机制 由于管理上的不完善,造成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管理既无标准,又无主管审批部门,完全由企业领导人员自行决定,造成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收入形式多样化,差距很大。有的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并不好,而且造成大量亏损,可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相反,有的还自己给自己加薪。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务消费随意性很大,根本无标准,也不公开,特别是用车、住房和出国方面的公款支出(补贴)数额非常大。应坚持岗位职务工资制、年薪制、资产经营责任制等,做到经营管理者收入公平、公正、公开,尽快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如委派财务总监、派驻监事会,强化所有者和股东的监督约束机制等。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践 (一)初步建立起企业经营管理者资产经营责任制 按照我国现行体制,国家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实行的是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实质上是承认各级政府对其监管的国有资产拥有准所有权。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中央对国有资产有较大的权力,减少界定产权的工作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种管理体制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明晰、出资人不明确、所有者缺位、资产经营责任不清等问题。为了寻求从体制上解决这些问题,部分中央企业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企业经营者资产经营管理责任制。如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4 月,重新制定并颁发了《关于印发〈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企业经营者责任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航规[2000]20号),随后,集团公司总经理分别与直属25户企业的法人代表分别签订了2000年《企业经营责任书》,从而使企业经营者的责任和收益有了明确的说法和要求。再如,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对所属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主要经营管理者及其他班子成员实行资产经营风险责任制。每年全资和控股子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上交一定数额的年度资产经营风险金。经理和党委书记年度资产经营风险金为5000元/人,其他班子成员为3000元/人。当年完成或超额完成利润计划、资本保值率和净资产率指标,返还主要经营管理者及其他班子成员风险金,并奖励党委书记和经理每人5000元,其他班子成员每人3000元;全年未完成,不返还风险金,并按公司干部考核规定处理。这样,既有利于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也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 如前所述,绩效评价考核体系是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基础和可靠保证。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制订了对各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的《经营绩效考评办法》,建立了包括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净资产收益率、EBITDA收益率(EBITDA=运营收入-运营支出+折旧+其它业务利润+资产减值准备)、网络重大障碍、通信案件、火灾事故、安全生产等一系列考评指标在内的考评体系,并对各省(区、市)移动通信公司及其领导班子成员确定了奖惩办法。 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控股公司。自2000年4月重组上市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经营管理管理者建立了新的以业绩考核为基础的薪酬制度。主要包括:(1)在薪酬结构上,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固定薪酬、业绩奖金、股票期权三单元模式。做到近期激励与远期激励相结合,经营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相结合。(2)在薪酬标准上,取消了原有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按照“级别”确定薪酬的做法,依据经营管理者所在单位应担负的责任、风险,以及管理的幅度、单位效益确定薪酬标准,并对地区公司划分类别,拉大了差距。在各薪酬单元的比重上,浮动部分的比重随着职务的升高、承担责任的加重而相应加大,增强了经营管理者的风险意识。(3)在薪酬分配上,坚持与业绩考核挂钩的原则。把经营者的变动薪酬与业绩指标挂钩,按考核结果进行分配,使经营者的收入随业绩指标完成的好坏上下浮动,以确保实现股份公司的战略目标。作为改革的配套措施,股份公司与高级管理人员签订了业绩合同,制定了《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办法》,并积极推行管理岗位竞聘上岗制,做到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统一;拟定了《中层以下人员薪酬制度》,下发了《中层以下管理人员业绩考核指导意见》和《操作服务人员业绩考核办法》,使其他员工薪酬分配与经营管理者相衔接,发挥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经营者薪酬制度模式,拉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突出了业绩考核,注重经营管理者利益与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相联系,因而成为公司上市的重要“卖点”,这也是中油股票发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再如,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于2000年对公司传统的薪酬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全员年薪制。在坚持国家规定的“两低于”原则的基础上,按照价值规律和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则,将员工的薪酬严格与员工的劳动技能、岗位责任、工作绩效以及市场价值挂钩,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彻底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工资中包含的行政级别、工龄、司龄和学历、职称等平均分配的含量,完全以岗位定薪酬、以责任定薪酬、以业绩定薪酬,并引入了劳动力价值指数作为参考。薪酬制度改革后,员工年度收入构成非常简单明了,仅为年薪一项。原则上年薪的70%作为固定工资按月发放,其余30%根据全年绩效在年终核定发放,取消了原有的各项补贴和福利费。公司总裁的收入也只有年薪一项,没有股份收入和其他收入。公司总裁收入为公司员工平均收入的75倍,保持了较低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建立的新的绩效体系,将公司现有经营主体按贡献度进行分类,主要从经营贡献即当期盈利和规模、经营成长性、资产安全性以及其它管理水平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各级经营者不断提高素质,努力寻求真实的经营业绩,并在实施企业战略过程中,积极追求企业的成长性,培育创新能力及潜在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专门制定了公司总裁绩效评价指标,将评价结果与总裁年度效益工资的核定直接挂钩,在公司薪酬制度中予以明确规定。绩效评价的重点包括当期盈利性、未来成长性和资产安全性,主要考评公司当期税前利润、净利润增长比例、营业额增长比例、市场化盈利能力增长比例、新增逾期应收账款控制比例、新增不良库存控制比例和目标不良资产收现比例七项指标,解决了目标不清、标准不确定的问题。可见,这种新的绩效评价体系十分注重价值管理的理念,不仅关注战略发展的财务成果,而且关注持续和创新的经营管理过程,较以往以预算目标完成为基础的财务评价有了本质上的变革,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方式的多元化实践 目前,年薪制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分配制度改革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年薪制是根据企业规模和经营业绩,以年度为单位,支付经营管理者收入的一种分配方式,是现代企业制度分配的一种模式,它是经营管理者价值的一种体现。实行年薪制,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例,该集团总公司实行的是以岗位工资为主体的结构工资制,工资由岗级工资、年功工资和业绩工资构成。除工资收入外,中远集团领导人员不享受任何股份收入和住房补贴等其它工资性收入。1999年,中远集团总裁和党组书记的年度工资收入分别为6万元和4万元。而该集团从1999年起就对所属二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试行年薪制管理,明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由基薪、风险收入和嘉奖收入构成,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强化考核机制,建立了《经营管理目标责任书》和经营者管理评议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全面地对企业经营者进管理行考核,考核指标涉及生产经营、财务和管理三方面内容。 我们认为,对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实行激励性薪酬制度,分配方式不是单一的,而应当因企制宜地分类设计多元化的薪酬方案,采取多种分配形式,建立切合企业实际、有效的经营管理者薪酬激励约束机制。 三、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薪酬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结合建立现代企业人事制度,加快提高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薪酬制度的市场化水平,迅速增强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当前,国有企业面临巨大的人力资源竞争压力。特别是在优秀的高级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来自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压力更大。由于外资、民营企业是靠市场机制用人的,其用人、薪酬制度从一开始就植根于市场,并灵活地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竞争中显示了极大的优势。这种优势最直接地表现在薪酬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原有计划经济的僵死工资制度已被市场经济冲破,国企薪酬的总趋势在向市场(国际同业)接近,但总的说来目前的市场化水平很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薪酬制度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远未达到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说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薪酬涉及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没有好的薪酬制度,很难说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有竞争力,必须按市场规则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市场的基本规则,是等价交换,具体到人力资源配置就是:你值多少钱,我就付你多少钱。由于受条件限制,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不可能一下子达到这个程度,但最终必须达到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水平。眼下当务之急是将薪酬过低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迅速提到适当的水平。同时,要尽快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把党管干部原则和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对实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国家不再直接委派或聘任经营管理者,改由投资者委派或同意的其它办法任用,企业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在新老“三会”关系的处理上,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办法。企业用人主体由国家转向市场。国家也不再向企业统配人员,企业面向市场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要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大力培育和造就企业家市场。 (二)必须改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自己决定自己薪酬的状况,建立由出资人决定管理者薪酬的制度。国有企业薪酬现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明显违反市场规则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做法是,经营管理者自己决定自己的薪酬,想发多少就发多少(劳动部门虽规定有“总额控制”,但实际控制不住)。出资人决定经营管理者薪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国企出现的情况,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出资人缺位”。改变这种状况的选择似可考虑以下几种方案:一是参考美国公司的做法,向董事会派出代表国家(出资人)利益的“独立的外部董事”(不在公司任管理职务,只领取少量会议补贴,类似美国代表股东利益的外部董事),并由他们组成薪酬委员会,决定管理者的薪酬。二是国家授权成立“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机构”,其中一项重要职能是审核确定国家独资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薪酬。三是对已经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模大、管理规范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授权经营,创造一种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管人与管资产相统一的新型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模式。对在国有独资的集团公司和国有控股的企业或子公司任职的经营管理者,应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薪酬制度。从经理市场选拔出来并被聘任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其薪酬要与经理市场价位相对应。上级公司的董事长及经理层不能兼任所属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经理。上级公司的董事可以在下属上市公司任职,并可以根据其承担的职责领取相应的薪酬。

1、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2、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3、 广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4、 发展经济学理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应用5、 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6、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功能定位7、 泛珠三角有关问题研究8、 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研究9、 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促进10、珠三角城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1、企业集群与城镇化研究12、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研究13、论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14、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及对策建议15、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分析及预测16、广东城镇居民消费趋势预测与对策17、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结构变化研究18、科技进步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分析19、经济增长点问题研究20、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21、微观经济学的新发展22、政府宏观调控问题研究23、对公用事业规制的研究24、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研究25、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6、论经济增长方式27、论中国的经济增长28、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29、新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30、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史研究31、新自由主义意识与经济全球化3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33、制度与经济增长34、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研究35、虚拟经济研究36、我国的收入分配演变研究37、广东、香港、台湾三地经济发展状况对比38、广州支柱产业选择分析39、广东劳动力市场问题研究40、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分析41、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42、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机制研究4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44、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契约关系分析45、相对优势原则与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46、腐败的经济学分析47、国民精神素质与经济增长48、李斯特的经济发展思想及对我国的借鉴49、转轨时期的经济思想研究50、相关行业的经济学分析

关于收入与分配的论文

税收目标也称税收政策目标,是指实施某一税收政策或制度所期望达到和实现的目的。它是税收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税收政策的核心内容。税收政策目标通常包括:①财政目标。征税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②政治目标。征税是为了实现国家一定的政治目的和要求;③经济目标。征税以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为目标;④社会目标。征税以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社会目标是税收政策诸目标的最终落脚点。税收分配总的说是为了实现上述四个目标,但在特定时期或对特定税种来说,其目标集中为一个或两个。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机制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社会收入的差距逐步扩大,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收入分配的合理性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历来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我们允许收入贫富差距的存在,但我们绝不能把收入分配中的不公与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所带来的贫富差距混为一谈,我们相信,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经历若干代人的艰苦努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必将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早日实现。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以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深化为背景,对我国社会收入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给以理论上的分析与解释,识别其内的根源,从而为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制定提供思路。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社会收入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表现。主要介绍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拉大的种种表现,分析了收入贫富差距的现象。 第二部分,产生社会收入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介绍了产生社会收入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源,从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分析了体制转轨、结构转型、市场机制、政策法规四个方面的因素。 第四部分,解决社会收入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的对策。主要介绍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氛围,创造机会均等的环境和制定公平分配的规则,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用税收手段引导富人向社会转移财富,同时,在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等方面建立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体系。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  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      一、编写提纲的步骤: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二、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  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