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人类发展史论文1000字内容概括

发布时间:2024-07-06 07:30:58

人类发展史论文1000字内容概括

我们说,所谓事物发展整体(整体论),就是事物的一切方面与一切局部的总和,就是事物的一切方面与一切局部的总和的动态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就是事物至少经历了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的全过程,经历了一个分析发展阶段与一个综合发展阶段,就是事物的现实的横向整体(静态)与历史的纵向整体(动态)的总和,就是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这就是综合哲学对‘事物整体’的最科学最准确的定义,这是一个全新概念。  在这个概念里,我们首先是把事物至少经历了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的全过程当做事物整体,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本质——分析与综合发展规律。在过去的人类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人们之所以没有发现哲学总规律,有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类社会整体的本质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人类社会还没有经历一个分析与综合的发展循环,还没有经历一个分析发展历史阶段和一个综合发展历史阶段,这就使人们根本看不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类社会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全部本质还没有暴露出来,人类也就根本无法认识它。只有在现代人类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才能发现哲学总规律,因为人类认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分析与综合的发展循环,人类社会整体的本质已经全部暴露出来,人类完全可以认识它了。我们正是通过对全部人类历史实践和经验的概括总结,发现了哲学总规律。  在这个概念里,我们也把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是因为,事物的分析与综合的发展,是反复循环进行着的,每经历一个循环,都会把事物推向到一个高级的程度,直至该事物消亡而变为新事物。这样,我们就把事物的发展当做了一个连续不间断的发展过程,这就存在着继承性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继承性(肯定性)与否定性相统一的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否定人类的一切缺点和过时的东西,不断继承和发扬人类的一切优点,不断创造出更多的新优点,人类才能不断走向更高级的程度。当我们把人类产生以来的全部历史实践当做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之后,就发现了哲学总规律;另一方面,我们要强调指出的是,无论人类经历了多少个分析与综合的发展循环,就是经历了几亿年几十亿年甚至几百亿年之后,直至永远,我们也都必须把它当做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待,当做唯一的一个分析与综合的发展循环来看待。这样我们就看到,它在最后一个循环中的综合历史发展阶段,就是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所构成的一个最大的分析与综合发展循环中的总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而在此阶段之前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就构成了这个最大循环中的总的分析历史发展阶段。与这个总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相比较,人类在此前所进行的一切综合发展就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发展。这就是说,人类认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的,水平是越来越高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幅度是越来越大的。也只有把人类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才能更全面地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不断加深对哲学总规律和一切哲学分规律的理解,使人类历史的发展更具科学性,少犯甚至不犯错误,至少是不犯重大的历史错误。  我们把一个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事物整体,是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在过去的人类对地球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人们主要是从静态上去认识事物的。人们往往都是把一个事物看做是静止不变的,然后去认识它的本质,这就使人们往往只把事物的横向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局部的总和当做事物整体,而看不到事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看不到事物的一切方面与一切局部在它的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因而也就不能认识事物整体的全部本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全过程的本质和哲学总规律。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要想认识汽车的生产过程的本质,就必须去了解汽车生产的全过程。生产汽车要经历一个一切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和一个组装出整台汽车这样两个具体过程。我们只有了解了生产一切零部件的过程,又了解了总装的生产过程,才能掌握和指挥汽车生产全局。如果我们只了解生产一切零部件的过程,或者只了解总装的过程,就不能了解汽车生产的全局,因而也就不能指挥汽车生产全局。在这里,如果我们把生产一切零部件的过程与总装过程相比较,那么,生产一切零部件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发展过程,而总装过程就是一个综合发展过程。这就表明,我们要想认识事物整体的全部本质,就必须把它的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才行,这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同样,我们只有把过去的人类对地球自然(人类社会)的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与现代人类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才能认识地球自然整体和人类社会整体的全部本质。只有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经历了一个分析历史发展阶段和一个综合历史发展阶段之后,人类社会整体的全部本质才能全部暴露出来,我们才可能认识人类社会整体本质,发现哲学总规律和哲学的一切分规律。所以我们才说,在过去的人类对地球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所产生的一切认识其中包括哲学认识,都是人类对地球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本质认识,从总体上看都是一种感性认识,只有在现代人类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才能产生真正全面的理性认识,才能产生综合哲学和哲学总规律这样的科学理论。  人类每认识一个宇宙自然范围整体本质,都必然会经历一个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与一个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人类每经历一个分析与综合认识发展的循环,都会向宇宙中扩大一个实践范围,做为人类在下一个发展循环中的认识对象。当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过程结束之后,人类就会大批向太阳系空间和地外行星移民,把人类的实践范围扩大到整个太阳系。人类在下一个发展循环中的认识对象就是太阳系。人类每向宇宙扩大一个实践范围,都会对它进行一次分析与综合认识,经历一个分析与综合认识的发展循环,经历分析认识与综合认识这样两个历史发展阶段。这种循环是不断反复地无限交替发展着的,直至人类灭亡。  我们不仅要把人类的一个分析与综合认识循环的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且在以后的任何一个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都要把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当我们站在以后人类的任何一个发展循环中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往前看,都是一个分析与综合认识发展的全过程。这最后一个循环中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就是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总的综合认识历史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以前的一切循环与最后一个循环中的综合认识历史阶段相比较而言,都是人类对自己在最后一个循环中所认识的自然范围整体的总的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在此前一切循环中所进行的一切综合认识就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认识。例如,当人类认识了银河系所在的星系团的整体本质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此前我们所进行的一切综合认识,就都是对这个星系团整体本质的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认识。因为我们此前所认识的一切自然范围,都是这个星系团整体的一个局部,无论是地球、太阳系还是银河系等等,都是银河系所在星系团整体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所以,我们在此前对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等的一切局部自然范围整体本质的一切综合认识,相对于人类对银河系所在星系团整体本质的综合认识而言,就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认识。可见,无论人类所认识的相对独立的宇宙范围整体有多大,相对于我们对比它更大的宇宙范围整体的本质认识而言,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本质认识,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认识。所以,我们认识一切事物都应该如此,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一个发展循环,而且也要认识该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把该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唯一的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来看待,直至该事物灭亡。这就表明,人类认识发展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人类在宇宙中的自由范围是越来越大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幅度是越来越大的,人类在宇宙中的自由发展水平是越来越高的。  人类认识发展的总的历史趋势是不断向全面性方向前进着的,人类认识是越来越全面的。但是,人类认识又永远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全面的,人类认识永远都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的。从绝对意义上说,人类认识发展的全面性是相对的,而片面性则是绝对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事物的分析发展是绝对的,而综合发展是相对的。人类认识的分析发展是绝对的,人类认识的综合发展是相对的。无论人类认识了多么广大的宇宙范围整体的本质,也都只是认识了宇宙整体的一个局部,而且是整个宇宙的一个无限小的局部,既使在人类看来自己所认识的宇宙范围几乎是无限大的,但与无限大的宇宙相比较,也还是有限的,也还是无限小的。所以,人类永远也不可能认识宇宙整体的本质,而只能认识宇宙的一个无限小的局部本质,这就使人类认识的发展必然永远存在着片面性。从人类认识发展的一个循环内看,人类分析认识的发展必然是片面的,人类综合认识的发展必然是全面的,这也是绝对存在着的事实。在过去的人类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所产生的一切认识其中包括哲学认识都是片面的,只有通过现代人类综合认识的发展,才能使人类的一切认识走向全面。综合哲学的诞生就是人类哲学由片面走向全面的集中理论表现。我们完全可以预见,随着现代人类综合认识的发展,人类认识必然会不断向全面方向发展,这就会使人类的一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生重大革命。所以,我们说现代是人类科学大革命的发展时代。  在人类的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所产生的一切片面性,有些是人类已经认识到而又无法克服的,但更多的则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或无法认识到的,只有到了人类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才能使人类全面认识到自己的片面性,进而全面克服一切片面性。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只有认识了人体的本质,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猴体的本质。我们只有首先认识了事物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局部各自的本质,然后才能认识事物整体的本质,也就是只有首先对事物进行分析认识,然后才能进行综合认识。也只有完成了综合认识,认识了事物整体的全部本质之后,才会使我们发现过去的人类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的一切片面性,从而使我们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局部各自的本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人类虽然必须首先对事物进行分析认识,以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局部各自的本质,但是,人类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局部各自的本质认识,却只有当人类完成了对事物的综合认识而认识了事物整体本质之后,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局部各自的本质认识才能更清晰、更明确、更深刻、更全面。在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过程中,人类就会不断发现自己的片面性,到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过程结束时,人类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切片面性并克服一切片面性。例如,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问题,自从人类产生那天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开始时还不那么严重。随着过去人类分析认识的不断发展,由于人类分析认识发展的片面性,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了,但在过去人类的分析认识发展历史阶段,人们对此几乎根本就没有什么认识。直到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历史阶段开始前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人类才认识到了环境污染问题,这是人类开始发现自己认识的片面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人类克服自己认识的片面性的开始。到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过程结束时,人类就会认识到自己在过去的人类分析认识发展历史阶段的一切片面性并克服一切片面性,使人类对地球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切认识由片面走向全面。这就意味着目前的一切污染全面消除了。环境污染是人类认识发展片面性的必然产物,消除污染则是人类认识发展走向全面性的必然产物。大同世界时代的地球自然,是一个经过人类精心打扮的更典型化的大花园,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动物园,是一个更全面适应人类发展需要的天堂。  当我们把人类种族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之后就发现,人类种族也是按照分析与综合规律发展着的。无论人类种族经历了多少个发展循环,我们也都必须这样看。这样,我们就可以为人类种族制定一个长远的科学发展战略。在人类种族一切循环的分析发展历史阶段,我们都要把人类血缘科学地划分出多个层次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局部——各个相对独立封闭发展着的血缘子系统(种群),在保证一切人们的身体都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让每个种群都相对集中地发展人体的一个系统和器官,这也就是要使每个种群都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血缘优点。在人类种族的一切综合发展历史阶段,人类都必须科学地使人类的一切种群之间融合为一,使全人类一切人们都吸收人类一切种群的一切优点并加以综合化发展,创造出人类种族以前所没有的许多新优点,并普及到全人类一切人们。人类种族每经历一个发展循环,都会使人类大脑和身体产生一次飞跃。这样就会使人类身体对自然的适应性越来越强,适应的宇宙自然范围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我们不但要使人类种族的每一个种群在每一个分析历史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个发展的重点,同时也必须使人类种族做为一个整体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即每一个循环或几个循环中都有一个发展的重点。从目前循环看,人类种族虽然是自发发展着的,但我们也完全可以看出它做为一个整体的发展重点。任何事物在其发展中,都会有一个主要矛盾(重点),人类种族也必然如此。目前循环人类种族做为一个整体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因为只有这样,人类大脑的智力才能高度发达,人类的生理认识能力才能极大增强,人类的实际认识能力才会极大发展,从而使人类全面彻底脱离动物界,变为真正的人类——自由文明的人类。在任何一个发展循环内,人类种族整体都应该有也必然会有一个发展重点,无论人类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都必然如此,所以,我们就必须自觉这样做。人类种族做为一个整体在下一个循环的发展重点就很可能是血液循环系统和心脏。人类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把几个循环当做一个阶段来集中发展人体的一个系统和器官。这样,当人类种族经历了许多发展循环之后,人类身体就会获得更全面的提高。这就会使人类的智力不断全面发展,人类能力不断全面提高,人类对自然的适应性更强更全面,这就能使人类向更广阔的宇宙范围扩散发展,人类寿命会更长。从目前看,人类种族产生以来只经历了一个发展循环,人类的历史经验还很有限,这就使人类制定的人类种族的发展战略会产生某种偏差。人类种族经历的发展循环越多,人类的历史经验就越丰富,人类制定的人类种族的发展战略所产生的偏差就越小。这种偏差的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的,但永远也不会消失。  人类种族整体在任何一个发展循环内,都绝对地存在着一个分析发展历史阶段与一个综合发展历史阶段。但是,从人类种族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看,这种分析与综合发展同时也是相对的。这就是说,无论人类种族经历了多少个发展循环,我们都必须把它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当做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发展过程来看待。这样,当我们站在以后的人类种族的任何一个发展循环中的综合发展阶段往前看,那么,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就只是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的循环,在此前的一切循环与阶段合在一起就是它的分析发展历史阶段,我们人类现实所在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就是这个由人类有史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所构成的最大循环内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人类种族在此前的一切循环中所进行的综合发展,与人类种族在最后一个循环中所实现的综合发展相比较而言,就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发展。这就表明,人类对人类种族的自我改造力度是越来越大的,水平是越来越高的,也表明了人类种族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所以,我们在未来的任何一个发展循环中,都必须把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唯一的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种族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同时也使人类种族整体在任何一个发展循环或几个发展循环中都能有一个发展重点。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当我们把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之后,我们就发现,过去的人类分散分裂时代是人类社会的分析发展历史阶段,现代是人类社会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过去是人类社会的分散分裂发展时代,现代是人类社会走向世界统一和大同世界的发展时代;过去是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发展时代,现代是人类社会走向全面平等的发展时代;过去是人类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发展时代,现代是人类走向生产生活全面自动化和航天化的发展时代;过去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发展时代,现代是人类走向全面享受的发展时代;过去是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转化为真正人类的量变发展时代,现代则是它的质变发展时代。当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过程结束时,人类的生产生活就全面实现了自动化和航天化,人类的社会平等就全面实现,这里主要是指人类全面消亡了民族和阶层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社会不平等,全人类就都进入了全面的享受时代,真正的自由文明人类诞生了。在大同世界以后,就永远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全面自动化和航天化的发展时代,而且是越来越自动化和航天化的发展时代,这就必然是人类的永久享受时代。当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循环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就会发现,人类的生活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人类是越来越会享受的,人类也是越来越有条件享受的,人类的社会不平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永远存在着的。在人类社会的分析发展历史阶段,人们的社会差距是有所拉大的,而在人类社会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则会全面消亡这些社会差距。人类的社会差距是永远会存在着的,如果没有了一定的社会差距,人类社会就无法发展了。只不过在大同世界以后,人类的一切社会差距都是在人们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基础上产生发展着的,而且这种差距也是很小的,它已没有了任何对抗性。人类的社会差距是波浪式向前发展着的,在人类社会的分析发展历史阶段,它是在个别局部方面不断增大着的,在人类社会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它是不断减小以至消亡着的。它的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不断减小着的,但永远也不会变成零差距。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有一定差距,也必须要有一定差距,只有有了差距,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我们在以后人类的任何一个发展循环中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都必须把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当做唯一的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来看待。这样,我们就会看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人类的社会管理和人际关系是越来越简单的;人类制造的一切机器是越来越复杂的,人类使用机器的方法是越来越简单的;人类是越来越会享受的,也是越来越有条件享受的。  由上可见,我们必须把任何一个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尤其要把人类认识、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无论人类历史发展到什么时候,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必须这样看。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站得更高更高,看得更远更远,明确人类的长远又长远的发展目标,进而使人类能制定一个更长远的科学发展战略,并能不断科学地修正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科学性和全面性。人类经历的发展循环越多,人类的历史经验也越丰富,人类对哲学总规律和哲学的一切分规律的理解也会越深刻越全面。这就会使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方向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确,人类所犯的历史错误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但永远也不会完全消失。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某种错误,只有人类灭亡了,才会没有错误。当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结束后,人类就开始了全面自觉地创造历史的全新发展时代,从此以后,人类社会的一切就都是人类自觉地有计划地发展着的。人类社会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它必须也必然会按照人类意志来发展,它就应该象人类制造的一切机器一样,一切听从人类安排。当人类全面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和一切分规律即哲学总规律和一切分规律之后,人类的意志就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完全的统一,它们之间就完全融合为一了。这时,人类的意志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人类意志,我们已经很难分清它们究竟谁是谁了。从表面上看,这就是一种混沌状态,但这实质却是人类全面自觉地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发展自己的集中表现。  在过去的人类分散分裂时代,是人类社会支配人类、统治人类的历史发展时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人类能力有限和人类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外,主要就是因为人类的分散分裂发展。人类能力低下,使人类没有能力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人类能力高度发展之后,也就是只有人类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没有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人类没有科学方法去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人类全面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后,才能运用科学方法去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人类分散分裂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个民族或阶层都不能左右全人类整体的历史发展方向,而只能被人类整体的自发发展所支配。一切民族和一切阶层都是身不由己,谁都想支配自己甚至全人类,又谁都不能支配自己和全人类,其结果就是谁也支配不了谁,大家都被历史所支配。人类的分散分裂发展使人类的意志分散了,所以人类的意志就不可能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在人类统一的大同世界全面实现之后,全人类做为一个统一整体发展了,人类的意志完全统一了,人类意志才能完全支配人类社会发展,或者说,人类社会才能完全按照人类意志发展。在大同世界,只要通过全民公决,人类社会的一切具体制度和道德原则都是可以随时改变的。没有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原则,只有人类生活的不断美满和幸福快乐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发展目的实现了全面的历史回归——追求人类种族的全面繁荣——人类生活的不断幸福美满和全面享受。

哎。写论文还是要靠自己写吧。多查查资料。

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於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最令人信服的说法。 关於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当然不同的也不少,在这些神话里头,很有趣的,我们可以发现有和进化论不谋而合之处。 归纳各种神话,人类的起源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现就分别叙述。 《埃及神话》说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自古以来,埃及一直是个神秘之地,她是所有古老国家中最自我封闭的,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的文明很难对她发生影响,因此她的人类起源的说法也和别的民众不同。 埃及人认为远在埃及於世界上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努 (NU) 』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许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成为第一位法老王,统治大地人类,开创安和繁荣景象。 人类原本就存在着的神话,散见於北美印第安人和纽西兰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话中说到神创造天地,然后从地下带领人类上来,生活在大地上。毛利人的神话说『兰奇』和『巴巴』是天和地,是万物源头,当时天和地未分开,四下漆黑,其儿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将天地推开,光明於是出现,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类便被发现,原来他们也是天地所生。 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为日耳曼神话,它说天神欧丁 (ODIN) 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於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 人类是由动物变的之神话相当常见。在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希腊神话也说某族人是天鹅变的,某族人是牛变的。 我们由这种『动物变人』的神话中,可以发现很接近进化论的说法,尤其是美洲神话中说人是猿猴变的,就完全与进化论相吻合,这种巧合,很耐人寻味。 我国神话论及人类起源的有数种,比较早的说法是《淮南子精神篇》:『有二神(阴、阳二神)混生,经天营地……类气为虫(混浊的气体变成虫鱼鸟兽),精气为人(清纯的气体变成人)。』这种说法并未受多大重视。 晚一点的说法则指盘古垂死化为万物之时,身上的寄生虫变为人类。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盘古)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人)。 』此种说法也没有流传开来。 另一种说法是指人类由黄帝所造,然后由其他的神上骈和桑林赋予四肢五官,见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这种说法很有趣,和日耳曼所述的很相似,可惜上骈和桑林是什麽样的神,在其他古籍中并无叙述,徒留一个谜。 在所有神话中,『泥土造人』的说法最多,也最为流传,如纽西兰神话说人是天神滴奇 (TIKI) 用红土和自己的血制成;美拉尼西亚人也这样说;希腊神话说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派普罗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种种个性和智慧。 北美洲西部的迈都族印第安人认为当初『大地开创者』创造树木鸟兽之后,说『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红色泥土搀水,做成一男一女。 在所有神话里,最引人入胜的泥土造人故事,要数我国的女娲和犹太神话(圣经)的上帝。 话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年,忽然在天地间出现女娲。女娲在这荒凉天地中感到寂寞,有一天,她对着水,照见了自己,心里想要是天地间有几个像自己的,彼此说说话,该有多好,便不自觉的抓泥土,和上了水;照自己的形体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风一吹,便成为活跳跳的东西,於是给他起名为『人』。 原先女娲一个接一个继续不停的造人,但进度缓慢,终於感到吃力,心想要如何快速造人,以填补辽阔的大地时,他背靠山崖,顺手摘下藤条,懒懒地在和了水的泥浆里搅着,然后一甩藤条,洒落许多泥点,这些泥点落在地上,经风一吹,都变成了人,於是不停地挥动藤条,大地上的人也不断的增多了。 圣经里的上帝造人故事记载在旧约的创世纪之中。话说上帝花了五日时间创造了大地万物,到第六日他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於是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人的鼻孔后,就成为活生生的男人,取名亚当。 不久便取下亚当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他为女人。』 在女娲和上帝造人的神话里,可以发现共同之处是都按着他们的形像造人,由此可见女娲和上帝的长相和人相似。不同之处在於圣经描述女人是男人肋骨造的,而不是泥土造的。 现代人类起源的“夏娃”理论--龚缨晏 从20世纪开始,人类一直在寻求人类起源问题的科学答案,并形成了许多理论。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现代人类起源理论,被称为“夏娃”理论,从而引发了一场颇为热烈的讨论。 “夏娃”理论是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产物。上个世纪,人们发现了细胞中的线粒体,1963年,又发现线粒体中也有DNA。线粒体DNA在许多方面不同于细胞核DNA。在外形上,线粒体DNA是双线环状,而不是线状;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DNA仅为16569个碱基对,一个人体中约有1016的线粒体DNA分子;线粒体DNA中基因为37个;在高等动物中,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比细胞核DNA要快5~10倍;最重要的是,线粒体DNA的遗传方式十分独特,即严格的母系遗传。脊椎动物精子中的线粒体DNA不会进入受精卵,即使个别进入,也会很快分解。所以子代的线粒体DNA只来自母方,父方的线粒体DNA不会遗传给子代。 上世纪80年代,人们运用10多种限制性内切酶,确定了人类线粒体DNA的基本顺序(又称剑桥顺序)。人类的线粒体DNA共有441个限制性切点,其中63%个位点是恒定的;37%个位点则是可变的。80年代中,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威尔逊遗传小组研究了世界不同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他们发现全人类的线粒体DNA基本相同,差异很少,平均歧异率为32%左右,而线粒体DNA又是严格的母系遗传,因此,从逻辑上说,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最终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女性祖先那儿遗传下来的。威尔逊小组通过追溯不同种族线粒体DNA的原型,确定了现代人类线粒体DNA的发展谱系。他们发现,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仅见于一些非洲人中,第二类则分布于包括其他非洲人在内的所有种族中。而第二类线粒体DNA的最终源头也在非洲人中。也就是说,现代人类的线粒体DNA均来自非洲的一位女性,她是人类各种族的共同祖先。威尔逊等人说:“我们可以将这位幸运的女性称为夏娃,她的世系一直延续至今。”这一理论因此被称为“夏娃”理论。同时,在现代各种族中,非洲人之间的线粒体DNA的差异最大,这表明非洲人线粒体DNA中所积累的突变最多。非洲人是最古老的种族,从而也证明了非洲人是最早出现的现代人类。 威尔逊等人说,当时的非洲也许有几千个男女同“夏娃”生活在一起,但其他女性并没有生下女性后裔,所以她们的线粒体DNA谱系也就断绝了,只有“夏娃”的女性后裔代代繁衍,日益昌盛。威尔逊小组认为线粒体DNA的进化速度(核苷酸替换率)为每一百万年2%~4%,据此推算,这位人类的共同祖先“夏娃”应当生活在14万至19万年之前。大概在9万至18万年之前,她的一些后代离开非洲迁徙到世界各地,最终发展为现代世界各种族居民。 “夏娃”及其后代是现代人类(晚期智人),当“夏娃”的后代们来到世界各地时,各地已有许多古人类在生息,如欧洲的尼人,中国的北京人等。威尔逊小组认为,“夏娃”的后代们(即现代人的祖先)来到世界各地后,并没有与当地土著的古人类混合交融,而是“完全取代了”他们。这是因为,如果现代人的祖先与土著古人类混合的话,那些古人类就会将自身的、与“夏娃”不同的线粒体DNA遗传下来,现代居民中也就会出现许多种线粒体DNA。可事实上,现代各种族居民的线粒体DNA是高度一致的,都来自同一个女性祖先“夏娃”,除此之外不存在着其它来源的线粒体DNA。据此推断,那些古人类都灭绝了,被现代人类的祖先完全取代了。世界各地的现代人类不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而是来自非洲。 “夏娃”理论提出后,在科学界及社会公众中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以密执安大学沃尔泼夫为首的古人类学家坚决反对这个理论,他们说,化石材料表明世界各地区的现代人类是从当地的古人类发展而来的,并不存在着“完全取代”。以华盛顿大学的坦普列顿为代表的一些分子生物学家也坚决反对“夏娃”理论,并指出了其在计算机程序及计算方法上的错误。 面对着来自各方的猛烈批评,“夏娃”论者不断提出新材料论证自已的观点,并修改了某些说法,他们正准备提出更有力的材料。这场讨论至今尚在热烈进行中,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有助于更进一步认识人类的起源问题。 人类从那里来,这是一个迷。但是有神话回答,我也不会觉得枯燥。网上有许多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 我首先查了神创造人类的神话。据说,大约五万年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知识,当他们发现地球的引力因素不适合他们居住时,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的智力较高的雌猿,注入太空人的心进行杂交,这便产生了地球人。另外,还有普罗米修斯造人的说法。先觉者普罗米修斯降落到地球上,他是神的后裔,他机敏而智慧,他知道天神的种子隐藏在泥土里,于是用河水湿润它们,把它们塑造成人的形状,他从各种动物的心中摄取善和恶,把它们封闭在人的胸膛里,他的好朋友指挥女神雅典娜灵魂神圣的呼唤送给仅仅只有半个生命的生物,然后形成了人。神创造人的深化很多,有的是用土造人,有的呼唤而来,有的天地本来就有人。 接着,老师带领我们又查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前7000万—前800万年,人类是古猿,它是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它们开始从不同方向进化。前420万—前100万年,古猿人进化成南方古猿,它是由猿分化出来的最原始的人科代表,具有猿和人的混合特征。这时,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接着进化成人,它们代表了人类演化历史中的早期猿人的阶段。慢慢的,进化成直立人,万年前的元谋人就是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直立人,稍晚的重要发现有蓝田人,早期智人中最早发现的是尼安得特人,颅骨为扁头型容量为900—1300毫升,人类的进化过程非常复杂,科学家虽已经大概了解推测了,但更多的是让我们这一代的接班人去探索、发现。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魅力引导我们去探索,今后,会有更多的迷团等着我们去解。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是人类财富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劳动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源泉。劳动创造文明,创造富裕,促进人类发展,推动历史进步。劳动是光荣的。

人类简史论文1000字内容概括

《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精选22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 篇1      有读者认为这本书并无新意,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将一些零碎的知识进行了归纳,本质上也没有提供更多有意义的价值。      但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这本书的厉害之处不在于提供了多么了不起的知识,也不在于表达了前所未有的观点,而在于,用可读性强的生动的文字,有理有据,视角宏大,系统性的阐述了人类的过去、现在,也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其间也对金融、宗教等历史进行了描述。      最关键的是,所有这些内容,以及作者试图提出的观点,都做到了逻辑自洽,而不是生硬说教,至于其中的信息谬误?目前也并没有发现有人明确提出,因为作者确实都是引经据典而来,你可以不认同他提出的观点,但没法反驳他所描述的信息。      总之,这本书提供的价值,或者说看点在于:      1、有趣的知识点;      2、整体性和系统性。      所以我并不认为这是一本"网红"书,因为能做到一点就已不易,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一定会成为经典之作。 《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 篇2      书籍介绍从人类诞生到如今的发展史,其中包括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融合、科学革命等几个阶段,以及每次重大变革对人类的影响。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会对世界有另一种认知。      下面内容想什么就写什么吧!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影响逐渐加大,自然法则或许会因为人类而改变。同时人类自身的发展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是被其他生物取代?还是被战争毁灭?或是被人类亲手创造的某种东西奴役?      科技的种类越来越多,而哪些才是人类进化真正需要的。科技的发展为了金钱?还是为改善人类生活?      人类的生活空间从小族群到“地球村”,在活动范围扩大、视野变广的条件下,可以寻找全世界同样爱好的人,可我们在拥抱精神的想象的“社群”时,同时也疏远了身边的实际的“社群”。想象的“社群”难道会比实际的“社群”让我们更加不寂寞吗?      现在比以往更加“安全”,不用担心被野兽吃掉,战火也只在少部分地区燃起。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可能没有一个朝代有现在这样安全和“自由”。      说到自由,自由与平等生来就是在矛盾的对立面。个人的自由与人类的平等似乎从进入农业革命开始就无法解决。并且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我们可以自由的选择信仰,一个资本家、一个佛教徒、一个回族穆斯林、一个共产主义者、一个犬儒主义者现在看来,这些人坐在一起吃饭并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回望过去,不用说中古欧洲十字东征,即使是上个世纪,这个场景都可能让人无法想象。现在面临的或许不是信仰之间的冲突,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相信什么。      历史已逝,未来可期,珍惜现在。 《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 篇3      《人类简史》作者认为科学革命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这种承认自己的无知,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取得新能力就是整个科学革命的回馈循环。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得到经费,多半是为了政治、经济和宗教的目的,在过去500年间,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无疑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农业革命,与其说是人类驯化了农作物,倒不如说是农作物利用了人类、驯化了人类,因为农作物可以离开人类而生存,而反过来,人类却已经离不开农作物。科技革命也是一样,科技离开了人类还是否存在?这个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人类已经离不开科技。所有农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已经完全渗透到人类的生活,人类只有往前发展,退不回去了。      如果有一天,科技可以像农作物那样离开人类而存在。我会想,到底是农作物和科技利用人类占领了这个星球,还是人类掌控了这个星球?      在一万年前,小麦只不过是生在中东地区的籍籍无名一种野草,经过人类的传播,在短短的一万年,已经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如果没有人类的传播,小麦的生长范围不可能像今天那样广泛,同样其他农作物也跟随人类去到它们之前从没到过的地方生根发芽。      科技也是一样,每一个科技产品面世的时候,在一百年前,地球上没有电的地方还是很多,晚上基本是一片漆黑。如今绝大多数有人类的居住地都已经有电,各种科技产品随着人类走遍世界,你没觉得这个现象和农作物很像么?      他们都是利用人类,占领了这个星球。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人类的进化可能就会有赖于机器(这里包含人工智能,神经控制机器,各种其他仿生设备等),也可能通过基因改造,让人类的进化发展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当然也有可能人工智能发展到最后能够控制人类。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阻止科技进步的步伐,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充分利用科技为我们带来的好处,同时要严加防范其可能为人类带来毁灭性打击的科技力量。 《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 篇4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代表了欧洲封建社会、农奴制以及罗马天主教会权威的衰落与消失,欧洲在经历了中世纪晚期危机后,开始步入近代。      文艺复兴运动于十四世纪中叶开始兴起,这场延续了近300年的反对教会“神权至上”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复兴古典文化反对神学等封建落后的思想,开始逐渐地解放人们被束缚的思想。人们不只是聆听教皇与皇帝的命令,而是更希望能去“表现”自己的思维,因此文艺复兴时期也被称为表现时代,这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随后十六世纪具有灾难性的三十年战争(又称宗教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建立,英国、美国、法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近代欧洲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时代。地理大发现让欧洲人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开始走向世界,一些欧洲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经济贸易和科技迅速繁荣发展,并在工业革命中达到了高潮。殖民扩张促进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但也激发了各种矛盾与战争,人们开始致力于创造一个美好和平的新世界。      古代人们的野蛮与独有的艺术,中世纪的封建思想,近代欧美国家的迅速发展,这些历史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是陌生的,但是每个人都必须去了解它。因为每个时期的人们都会受到一种局限性,朝着自己当下的利益前行,甚至闭关自守,满足于当下。作者在最后一章曾引用一个法国人的话:“人们生活中最好的帮手就是讽刺和同情,讽刺引发的微笑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同情导致的哭泣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洁净无瑕。”当我们走进人类的整个发展史时,我们也许会讽刺那些昏庸迷信的人,同情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同时,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更长远,更深刻的反思。      历史向我们展现的一切,都能成为我们生命中最有价值的训诫。 《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 篇5      对于快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释:或许,快乐在于追求幸福;或许,快乐在于有目标,有理想,并为共奋斗终生但在《人类简史》这本书中,我找到了它的真谛!      现在许多人只看了我们表面的发展,却没有深究:我们是否真的比祖先过得快乐了呢?《人类简史》讲的是智人7万年的进化史。其实,我们自认知革命以来,一直生活在一个虚幻而缥缈的世界中,所谓的金钱、帝国、宗教都是源自人类的想象。这些想象使我们得到了发展,却也让人类的野心愈发膨胀,进而跃入欲望的深渊,无法自拔。欲望不仅会给人带来压力和痛苦,更有可能会使人类因此而灭绝!      子曰:富贵于我如浮云。在我看来,我们何必要因那些功名利禄而约束自己,迫使我们劳累终生呢?我们缺乏的只不过是一个知足常乐的心态罢了。书中写道:“现在埃及人民比他们的祖先有更完备的医疗系统,更舒适的房屋,但却仍有许多人在抱怨生活的贫苦,命运的不公”,原因正是在于他们有一颗永远也无法满足的心,不断给自己施加不必要的压力。      事实上,我们不仅要学会满足,更要寻求本真,做一个真正的自己!我们无需因成功而欣喜,更无需因挫折而悲伤,这样只会耗费心神。我们根本就不必要去追求那些主观上的感受。长此以往,自己的心灵就会变得澄净明洁,即不受外界喧嚣的污染,也不受所谓“快感”的影响,自然也不再有什么痛苦可言。      快乐就是知足常乐;快乐就是静观花开花落,笑看云卷云舒;快乐就是寻求本真,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 篇6      最近阅读了《人类简史》,其中早期智人的演变对我触动颇深,尤其是在认知革命这一段中。早期智人可以打败自然界中强大的生物,击败同时期不同的人类族群,依靠的就是群体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是深深地嵌刻在人类的DNA中的。      从一开始的河边有狮子,到八卦,直到最后的虚拟故事,早期智人借此走上了一条与DNA进化不同的通向顶点的进化之路。这和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可见知识和可知知识是如此的相似,灵魂转向所面对的理念何尝不是一群人虚拟出来的。我们人和几千头黑猩猩在会场中截然不同的表现,不是因为我们有纪律,有约束,而是潜藏在我们精神深处的某种虚拟的存在,而我们相信它,有时候会把它称为信仰,有时候会是原则,有时候会是道德。而就根本而言其实它就是根植在人类演变过程中的某个虚拟故事。      由于以上的理解,我们的教育本身就产生了新的取向。我们究竟是把教育变成一种管理,还是引导。是相信儿童,等待儿童成长,还是用一个个强硬的条条框框,不断地规范孩子的成长。在我看来,如果我们选择了第一种,那么我们的孩子也许会像《浪潮》中的孩子们一样,陷入权威主义的漩涡,虽然听话,虽然守纪律,也仅仅是一时的,在很多年之后,照样会回到原本无序的状态,而痛恨过去的老师。      只有真正的身体力行,让我们的德育发挥真正的作用,深深地进入孩子们的脑海中,让孩子们真正的信仰,唤醒沉睡在内心的道德,自能成长,自守规则,在自然中受到引导,不断成长!这才是我们教育真正该去坚守的。 《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 篇7      这部作品的作者是以色列历史学家瓦尔赫拉利,这本书根据作者自己视角讲述了从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认知革命到农业革命,再到科学革命,现存的物种都是经过若干年的进化,人类也早已进化到了生物链的最顶端。随意科学的快速发展,科技革命将一些多少年前认为的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时候,就像是作者最后一章节?C智人末日,强大的科技在若干年后会不会使人类遭遇危机?这将带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呢?      近代科技发展异常的迅速,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技术现如今已经处于相当成熟的阶段,几十年的克隆羊,现如今可以做人体仿生器官;几十年前的超大电脑的运算速度,远远比不上一部普通手机;很多以前被认为无法治愈的疾病,现如今也都有特效药;近些年很火的人工智能也让我们享受到了便利。享受科技革命红利的同时,我们也渐渐被它们奴役了。      出门打车用手机,叫外卖用手机,手机本来是我们打电话的工具,随着手机智能化,网速的升级,现在我们已经离不开手机了,不管是地铁,餐厅还是洗手间,甚至开车的时候都有人在看手机,已经对社会产生了危害。有专家预测了几百年后的人类由于手机的存在发生驼背了。多少年前就有人担心,机器人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真的控制人类,当他们真正学会人类的思考,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阅读历史在于让我们牢记过往,牢记那些经历的挫折,利用积累的宝贵经验去发展,但是我们也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 篇8      《人类简史》,这本书并不简单,在全世界是非常出名的一本书,被翻译成了很多很多版本,从石器时代讲述智人的演化到了现在,从全方面分析了人类。我觉得身为人类,我们都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我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一个了解,也是人类的一个自我反思,推荐大家阅读。      人类,一种没有什么特别的动物。我们演变了那么久,很多人还认为这整个世界就是我们人最为特别,我们是最聪明的,独一无二的,但从演化学来看,并不是这样的。目前在现代的世界里我们唯一存活下来的人种是智人,但是除了智人,之前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人种,就像其他的动物一样,比如猪,猪有美国的猪,有中国的土猪,也有野猪等等。我们人也是一样的,据统计,在历史上存活的人种数不胜数,我们人并不是一条直线型的进化,比如先从直立人到尼安德特人,然后再到智人,而是同一时代有很多的人种是同时存在的。      其中跟我们智人最接近的是尼安德特人,他们的脑容量比我们还高,抗寒能力以及体型都比智人厉害,但是为什么最后到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智人一种了呢?      宽容并不是智人的特性,我们的祖先和我们有同样的自私基因,认为我们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所以将其他的人种赶尽杀绝,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加入了智人的群体,智人在过去的三万年里已经太过于适应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跟其他的动物不一样,我们一直认为我们就是造物主的极致。这就是为什么达尔文在提出我们智人其实也是另一种动物的时候,有人会大发雷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只有一种人种。这就是我们自私的基因,我们自恋的原因。      但是成为那么聪明的生物是要付出代价的,人类的脑容量是全物种最大的,现代智人可以达到1200~1400立方厘米,但消耗了身体25%的能量,而相对于其他的猿类,只有8%。那就更不用提其他动物了,更少。如此聪明的大脑和脑容量换到的只是肌肉的畏缩,和更多的精力消耗,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比如说大猩猩,可能跟你比赛SAT它考不过你,但是可以在几秒把你撕成碎片。那么这样的选择和策略是好是坏呢?没人知道。      因为我们有如此聪明的头脑,最后的结果就是整个世界的生态都会因为智人的聪明和自大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在生物学里面,有一种概念叫“物种入侵”,就是将不同生态系统的生物带到其他地方去,比如美洲的牛蛙以及澳大利亚的蟒蛇,因为没有天敌,食物充足,它们大量繁殖,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人种起源于非洲,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智人能够迁移到各个大陆,然后对那些地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生态平衡破坏,那么我们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入侵物种”呢?      举一些例子,澳大利亚,是智人第一个受害者,当时的澳大利亚有着与其他很多大陆不同的生态链,也有很多不同的巨型物种,比如双门齿兽、袋狮、巨型蜥蜴等等,都陆陆续续的灭绝了,而它们灭绝的时间正好是人类登上澳大利亚的时间。虽然有人会为智人脱罪,说这是因为气候的变化,但周围海洋生物的繁衍和恰巧的时间推翻了这个理论和说法,巨型动物的灭绝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是它们放松了对人类的警惕,一个小小的猿类无尖齿和利牙,自然不会对他们构成威胁,还有一个就是智人掌握了火的使用,将灌木和树都烧了,留下草来吸引这些巨兽,最后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巨兽的繁殖速度非常的慢,怀孕时间长,怀胎不多,间隔长,就算几个月人类就只杀一只双门齿兽,几千年也会慢慢的灭绝。所以如果智人并没有登上澳洲,那么我们可以确信那里的巨型生物也不会灭绝。      同样的情况发生于美洲的猛犸象、驯鹿、犀牛、巨型地懒和剑齿虎,都惨遭毒手,并且灭绝的时间也是人类第一次登上那些大陆的时间,这些情况不仅仅发生在美洲和澳洲,同样发生在很多其他的地区,马达加斯加北极都没能幸免。      我们人类现在还在一步步的毁灭地球,如果我们并没有入侵到其他的大陆,那些巨型生物也不会灭绝。现在的严重工业化和过度开发都是在一步一步的毁灭地球,很多的物种也在灭绝的边缘。      所以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本书更像是一本人类的自省,我们因为自己的自私和生存对整个生态和地球造成了那么大的损伤,我们应该感到愧疚,也同时感恩这整个地球为我们提供的资源。读到这一部分,让我收获最大的一点就是大智若愚,人类过于聪明,导致这个聪明进化成了灾难,反而那些脑容量并不是很大的动物们,对地球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在我们过度滥用我们的优势时,同时也伤害了很多,夺走了很多。      看完了人类简史,我觉得人类应该更加爱护我们的地球和生态,请为我们的生态和地球多多考虑,珍惜它爱护它。把自己自私的想法放下,我们其实和其他动物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也是地球的一份子。 《人类简史》优秀读后感 篇9      今年年初参加了一个读书群,给自己设定了一年的目标――看书11本,给自己的奖励是买一架钢琴。《人类简史》是今年看的第一本书,书中观点确实值得人细细思考。      最开始我和同事讨论马和驴结合产的骡子能否繁殖后代这一问题,同事顺势给我推荐了这本书。这一个月断断续续把这本书读完了。      书中有很多观点都令人深思。人从智人时代到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这一系列的变化到底是发展还是后退?现在的很多概念,比如金钱、公司、国家、时间等都是人类联想并通过共同的信任而存在,并不客观存在,那是不是说明我们都活在一片虚幻中?现在的社会不论经济、科技都比以前发展地快得多,可现在的人比过去的人快乐吗?未来的世界会不会成为超人类的世界,那时人还是“人”吗?      这一个个问题出现,我的心发出震颤。仿佛我所认同、所信任的一切,在作者看来都应该是无意义的,那人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这短暂的一生的`意义又是什么?      关于快乐,文中也给出了几个不同的观点。一是快乐是人的主观感受,因此现在的个人自由主义认为人应该努力追求自己的快乐,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秉持的想法。二是从生物学来讲,快乐不过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由激素控制,因此人只要寻找到控制激素分泌的方法就可以获得快乐,这里的快乐类似于快感。这一种观点细想一下,令人胆寒。如果快乐完全由肉体产生,由人所控,那人生岂不是太空虚了一点?三是从佛教的观点来说,快乐包括其他的情绪,相比起我们漫长的一生,都只是一时的、短时间的波动。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万事都放下执念,对所有情绪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即都只是一时的波动),放下执着和放弃追求,那我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平静。这种观点我不能完全赞同,但却也汲取到了一点反思。对于消极的情绪,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而对于积极的情绪,我们可以适当追求,当然我们应该更注重追求过程中的收获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如果结果不如人意,那也应该学会放下。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txt+PDF+epub+mobi+azw3: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人类发展史论文1000字内容解读

猿人-会用火-吃熟食-口腔精细-语言-驯化动物-种粮食-定居-城市文化-信仰-奴隶制-封建-启蒙时代-工业-现代-信息时代

要不是你让想念猖狂打破天窗 我不会发现枕头上的荒凉 以为你就是故乡 却变成我的流浪 谁的傍晚是谁的天亮 十九八七六十六亿人同时狂欢 五四三二一个人倒数孤单 回忆的拥挤广场 假装你还在身旁 就像你最爱依赖我的肩膀 第一行诗的狂妄 第一首歌的难忘 第一次吻你的唇 你的倔强 第一颗流星灿烂 第一个天真愿望 第一个诺言美丽的荒唐 你教我爱的善良 你教我恨的野蛮 你教我忘记该忘 伤心太伤 那些你教我的事 让思念更苦更长 只想问 想念的 想念的 想念的你 怎么样 爱情是信仰 或只能是旅途风光 那女孩带我漫游一次天堂 你教我怎么爱上 却没教怎么遗忘 让我的阳光 都变成了泪光

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解体,使国际战略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从表象上看,一些大国的战略不断花样翻新,但又似曾相识。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来分析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固然更直观、更能从影响战争的诸因素的横向联系来说明问题,然而毕竟是从现实看现实,从动机研究动机,往往缺乏历史纵向性的透视力。从历史思想文化与战略的关系这个角度进行一些探索,也许有助于为研究国际战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思想文化是战略的底蕴和根基 世界上每一种文化传统都包含着关于战争的思想;每一种战略思想又都与一定的思想文化相联系。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经济水平等作用下长期形成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思想文化以人对自然、人对人的态度,人的生存方式及其生命意义为主要内容。它的发展虽然总体上与历史的发展是并行的,但是,思想文化有时是可逆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畸变或倒退。战略服从和服务于当时的国家政治,但战略又深刻地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差异,决定其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结构的区别,从而也影响到战略文化的不同特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战略文化都有其固有的传统文化的烙印。也就是说,战略的底蕴和根基是思想文化,而且战略思想最终要汇人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略思想也是一种文化,战略思想的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不论它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都是如此。思想文化与战略相结合,我们可以称之为战略文化。战略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并以这种思想和理论指导战略行动和影响社会文化与思潮。它具有观念形态、历史继承性、国体与区域特征等属性。它是制定现实战略的潜在意识和历史文化情结,因为战略家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教养中进行认识和实践创造活动。战略制定者的个人风格,正是其文化底蕴的外在表现。因此,从战略文化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的战争准备与实施,挖掘其深层次的思想文化与哲学的背景,及其对思想文化的反作用,并且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战争指导上,了解对方的战略文化与了解其军事部署是同等重要的。 (二)中华文化与战略传统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延续最久又辐射甚广的文化。众所周知,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中,中华文明以其源远流长而著称于世,至今已经延续了5000多年。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不仅孕育出灿烂辉煌的人文思想,而且产生了具有深刻哲理的军事思想。 中国的战略文化起源很早,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当时的华夏文明,培育了《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战略思想和理论,同时在《周易》、《老子》、《尚书》、《论语》、《孟子》中也包含有若干大战略的观念。它们都成为先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战略文化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整体和谐。其内容极为丰富,如果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可以说就是:和平、统一、防御;知兵非好战。表现为文字创造上的“止戈为武”;道德观念上的“和为贵”、“仇必和而解”;政治上的“兼爱”、“非攻”、“以战止战”;军事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不斗,大兵无创”等。中国的军事防御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师左次,无咎”,《尚书》中的“罔或无威,守执非敌”,后来发展到《孙子兵法》中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中国战略文化的防御性质是得到世界公认的。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说:“中国的决策人历来强调防御性的地面战争……与欧洲帝国主义行动中所显示的商业扩张主义的进攻理论截然不同。”托马斯·克利瑞说:“中国将武力的使用限于防御目的,是受源出于道家和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战争只是不得已的手段,而且必须有正当的理由,这通常是指防御战争,但不排除惩罚性战争,以制止以强凌弱的行为。”中国的万里长城从来都是防御的象征,而不是国界的象征。儒家主张:“夷狄之人中国者则中国之”。历代中原政权所实施的军事战略,如慑之以兵威,和之以婚姻,阻之以城塞,施之以禄位,通之以货利,怀之以教化等等,都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战略文化。美国作家蒙特罗说:“征服中国,好像将一把剑投人海中。其抵抗似乎很小,可是不久以后,钢铁就会生锈,而且被合并了。这合并的过程非常彻底,几代之后,就只有哲学家才知道,谁是征服者,谁是被征服者了。”这个比喻富于文化和哲理含义。 中华文明赋予其战略的灵魂就是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这种战略文化,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自身的繁荣和睦邻友好关系。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腐败的政治体制和无能的军事官僚,没能将防御传统的积极成分加以发扬,而是承袭传统战略文化中的保守性的一面,实行消极防御,封边禁海,放弃海疆。特别是对待军事技术的基本态度上,古代中国多突出“道”与“器”之辨,重道轻器,忽视军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种弊端在封建社会全盛、外部压力较少之时尚能被掩盖,然而当封建社会步入衰世,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之时,其恶果便暴露出来。清王朝后期,对外敌入侵抵抗不力,甚至不战而退、不战而降,从而给中国近代史蒙上屈辱的阴影。 中华民族是一个珍视统一的民族。中国战略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就是统一观念。反对分裂,谋求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与大融合,这是中国几千年战争史的主流。无论一个时期内国家如何分裂、各民族间如何对立,最终的结局仍是在民族和解中产生出新的更大范围统一的中国。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和生息的人民,无论他们生活在哪个时代,无论他们属于哪个民族,也无论他们信仰什么宗教,甚至无论他们迁徙到什么地方,都始终保持着对一种统一文化和一个统一国家的高度认同。这种文化就是中华文化,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华文化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化体系,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都可以在这个博大的文化体系内融汇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发生过西方历史上那样惨烈的宗教战争,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革命战争,对历史留下的战略文化传统进行了科学的扬弃,传统战略文化的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意义。中国现代战略文化划时代的里程碑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立。毛泽东军事思想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战略文化,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理论。这个理论一直延续到今天。它强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要别国的一寸土地;也不许别国侵占我国的一寸土地。主张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在军事与政治外交相结合的斗争中,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作战指导上,实行在战略的防御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在战略的持久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在战略的内线作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这就使得在战略上属于防御性质的作战,避免了消极保守被动的一面,发挥了积极主动的一面,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中,中国始终把日本统治阶级与日本人民区别开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教育改造并释放日本战犯;抚养日本侵略者丢下的遗孤,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宽大胸怀和以德报怨的文化传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对待敌军战俘实行真正的人道主义政策,得到全世界包括当时敌对国家在内的普遍公认和赞扬。在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收复了被印军非法侵占的中国领土,在完全有能力继续追击的情况下,为了表示和平诚意又主动回撤到原先的实际控制线,并且释放全部战俘,主动交还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和军用物资。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宽仁,正是体现了中国战略文化的特色。 (三)普鲁士文化对战略的两重性影响 德国近代史留给人类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它既产生了马克思、恩格斯这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产生了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诸如海涅、歌德、席勒、贝多芬等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产生了沙恩霍斯特和克劳塞维茨等军事理论家与军事改革家,但同时它也产生了威廉二世、希特勒等一帮战争狂人,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德国的近现代史完整地推演了文明和哲理怎样被异化,怎样通过蛊惑和煽动而对一个民族的精神进行误导,怎样产生当权者的极度偏邪的战略思维,又怎样从疯狂走向自我毁灭,而德国人民则获得理性的复归的历史进程。 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在1866年与1871年之间,通过“铁血政策”结束了几乎达1000年之久的德国分裂状态;从建立普鲁士帝国到1945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消亡,德国的历史进程,除了魏玛共和国的一段时期外,基本是先后在俾斯麦、威廉二世、希特勒一脉相承的战略思维引导下,沿着侵略扩张的历史逻辑,从发生发展到走向灭亡。

哎。写论文还是要靠自己写吧。多查查资料。

人类发展史论文1000字内容解析

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解体,使国际战略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从表象上看,一些大国的战略不断花样翻新,但又似曾相识。从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来分析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固然更直观、更能从影响战争的诸因素的横向联系来说明问题,然而毕竟是从现实看现实,从动机研究动机,往往缺乏历史纵向性的透视力。从历史思想文化与战略的关系这个角度进行一些探索,也许有助于为研究国际战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思想文化是战略的底蕴和根基 世界上每一种文化传统都包含着关于战争的思想;每一种战略思想又都与一定的思想文化相联系。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经济水平等作用下长期形成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思想文化以人对自然、人对人的态度,人的生存方式及其生命意义为主要内容。它的发展虽然总体上与历史的发展是并行的,但是,思想文化有时是可逆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畸变或倒退。战略服从和服务于当时的国家政治,但战略又深刻地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差异,决定其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结构的区别,从而也影响到战略文化的不同特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战略文化都有其固有的传统文化的烙印。也就是说,战略的底蕴和根基是思想文化,而且战略思想最终要汇人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略思想也是一种文化,战略思想的发展是一种文化现象,不论它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都是如此。思想文化与战略相结合,我们可以称之为战略文化。战略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理论,并以这种思想和理论指导战略行动和影响社会文化与思潮。它具有观念形态、历史继承性、国体与区域特征等属性。它是制定现实战略的潜在意识和历史文化情结,因为战略家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和教养中进行认识和实践创造活动。战略制定者的个人风格,正是其文化底蕴的外在表现。因此,从战略文化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的战争准备与实施,挖掘其深层次的思想文化与哲学的背景,及其对思想文化的反作用,并且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战争指导上,了解对方的战略文化与了解其军事部署是同等重要的。 (二)中华文化与战略传统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延续最久又辐射甚广的文化。众所周知,在整个人类的发展史中,中华文明以其源远流长而著称于世,至今已经延续了5000多年。在中国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不仅孕育出灿烂辉煌的人文思想,而且产生了具有深刻哲理的军事思想。 中国的战略文化起源很早,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当时的华夏文明,培育了《孙子兵法》、《吴起兵、法》、《孙膑兵法》、《六韬》等战略思想和理论,同时在《周易》、《老子》、《尚书》、《论语》、《孟子》中也包含有若干大战略的观念。它们都成为先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战略文化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整体和谐。其内容极为丰富,如果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可以说就是:和平、统一、防御;知兵非好战。表现为文字创造上的“止戈为武”;道德观念上的“和为贵”、“仇必和而解”;政治上的“兼爱”、“非攻”、“以战止战”;军事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不斗,大兵无创”等。中国的军事防御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师左次,无咎”,《尚书》中的“罔或无威,守执非敌”,后来发展到《孙子兵法》中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盖吾中华民族和平守法,根于天性,非出于自卫之不得已,决不肯轻启战争。”中国战略文化的防御性质是得到世界公认的。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说:“中国的决策人历来强调防御性的地面战争……与欧洲帝国主义行动中所显示的商业扩张主义的进攻理论截然不同。”托马斯·克利瑞说:“中国将武力的使用限于防御目的,是受源出于道家和儒家道德思想的影响。战争只是不得已的手段,而且必须有正当的理由,这通常是指防御战争,但不排除惩罚性战争,以制止以强凌弱的行为。”中国的万里长城从来都是防御的象征,而不是国界的象征。儒家主张:“夷狄之人中国者则中国之”。历代中原政权所实施的军事战略,如慑之以兵威,和之以婚姻,阻之以城塞,施之以禄位,通之以货利,怀之以教化等等,都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战略文化。美国作家蒙特罗说:“征服中国,好像将一把剑投人海中。其抵抗似乎很小,可是不久以后,钢铁就会生锈,而且被合并了。这合并的过程非常彻底,几代之后,就只有哲学家才知道,谁是征服者,谁是被征服者了。”这个比喻富于文化和哲理含义。 中华文明赋予其战略的灵魂就是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这种战略文化,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为中国人民带来了自身的繁荣和睦邻友好关系。但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腐败的政治体制和无能的军事官僚,没能将防御传统的积极成分加以发扬,而是承袭传统战略文化中的保守性的一面,实行消极防御,封边禁海,放弃海疆。特别是对待军事技术的基本态度上,古代中国多突出“道”与“器”之辨,重道轻器,忽视军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这种弊端在封建社会全盛、外部压力较少之时尚能被掩盖,然而当封建社会步入衰世,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之时,其恶果便暴露出来。清王朝后期,对外敌入侵抵抗不力,甚至不战而退、不战而降,从而给中国近代史蒙上屈辱的阴影。 中华民族是一个珍视统一的民族。中国战略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就是统一观念。反对分裂,谋求统一,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与大融合,这是中国几千年战争史的主流。无论一个时期内国家如何分裂、各民族间如何对立,最终的结局仍是在民族和解中产生出新的更大范围统一的中国。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和生息的人民,无论他们生活在哪个时代,无论他们属于哪个民族,也无论他们信仰什么宗教,甚至无论他们迁徙到什么地方,都始终保持着对一种统一文化和一个统一国家的高度认同。这种文化就是中华文化,这个国家就是中国。中华文化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化体系,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都可以在这个博大的文化体系内融汇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发生过西方历史上那样惨烈的宗教战争,这正是中华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革命战争,对历史留下的战略文化传统进行了科学的扬弃,传统战略文化的精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意义。中国现代战略文化划时代的里程碑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立。毛泽东军事思想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战略文化,总结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积极防御”的战略理论。这个理论一直延续到今天。它强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要别国的一寸土地;也不许别国侵占我国的一寸土地。主张和平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在军事与政治外交相结合的斗争中,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作战指导上,实行在战略的防御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在战略的持久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在战略的内线作战之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这就使得在战略上属于防御性质的作战,避免了消极保守被动的一面,发挥了积极主动的一面,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中,中国始终把日本统治阶级与日本人民区别开来。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放弃日本战争赔款;教育改造并释放日本战犯;抚养日本侵略者丢下的遗孤,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宽大胸怀和以德报怨的文化传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对待敌军战俘实行真正的人道主义政策,得到全世界包括当时敌对国家在内的普遍公认和赞扬。在对印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收复了被印军非法侵占的中国领土,在完全有能力继续追击的情况下,为了表示和平诚意又主动回撤到原先的实际控制线,并且释放全部战俘,主动交还缴获的大批武器、车辆和军用物资。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宽仁,正是体现了中国战略文化的特色。 (三)普鲁士文化对战略的两重性影响 德国近代史留给人类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它既产生了马克思、恩格斯这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产生了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和诸如海涅、歌德、席勒、贝多芬等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产生了沙恩霍斯特和克劳塞维茨等军事理论家与军事改革家,但同时它也产生了威廉二世、希特勒等一帮战争狂人,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德国的近现代史完整地推演了文明和哲理怎样被异化,怎样通过蛊惑和煽动而对一个民族的精神进行误导,怎样产生当权者的极度偏邪的战略思维,又怎样从疯狂走向自我毁灭,而德国人民则获得理性的复归的历史进程。 威廉一世和俾斯麦在1866年与1871年之间,通过“铁血政策”结束了几乎达1000年之久的德国分裂状态;从建立普鲁士帝国到1945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消亡,德国的历史进程,除了魏玛共和国的一段时期外,基本是先后在俾斯麦、威廉二世、希特勒一脉相承的战略思维引导下,沿着侵略扩张的历史逻辑,从发生发展到走向灭亡。

我们说,所谓事物发展整体(整体论),就是事物的一切方面与一切局部的总和,就是事物的一切方面与一切局部的总和的动态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就是事物至少经历了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的全过程,经历了一个分析发展阶段与一个综合发展阶段,就是事物的现实的横向整体(静态)与历史的纵向整体(动态)的总和,就是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这就是综合哲学对‘事物整体’的最科学最准确的定义,这是一个全新概念。  在这个概念里,我们首先是把事物至少经历了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的全过程当做事物整体,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事物发展全过程中的本质——分析与综合发展规律。在过去的人类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人们之所以没有发现哲学总规律,有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类社会整体的本质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人类社会还没有经历一个分析与综合的发展循环,还没有经历一个分析发展历史阶段和一个综合发展历史阶段,这就使人们根本看不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人类社会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全部本质还没有暴露出来,人类也就根本无法认识它。只有在现代人类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才能发现哲学总规律,因为人类认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一个分析与综合的发展循环,人类社会整体的本质已经全部暴露出来,人类完全可以认识它了。我们正是通过对全部人类历史实践和经验的概括总结,发现了哲学总规律。  在这个概念里,我们也把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是因为,事物的分析与综合的发展,是反复循环进行着的,每经历一个循环,都会把事物推向到一个高级的程度,直至该事物消亡而变为新事物。这样,我们就把事物的发展当做了一个连续不间断的发展过程,这就存在着继承性的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继承性(肯定性)与否定性相统一的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否定人类的一切缺点和过时的东西,不断继承和发扬人类的一切优点,不断创造出更多的新优点,人类才能不断走向更高级的程度。当我们把人类产生以来的全部历史实践当做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之后,就发现了哲学总规律;另一方面,我们要强调指出的是,无论人类经历了多少个分析与综合的发展循环,就是经历了几亿年几十亿年甚至几百亿年之后,直至永远,我们也都必须把它当做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待,当做唯一的一个分析与综合的发展循环来看待。这样我们就看到,它在最后一个循环中的综合历史发展阶段,就是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所构成的一个最大的分析与综合发展循环中的总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而在此阶段之前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就构成了这个最大循环中的总的分析历史发展阶段。与这个总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相比较,人类在此前所进行的一切综合发展就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发展。这就是说,人类认识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的,水平是越来越高的,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幅度是越来越大的。也只有把人类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才能更全面地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不断加深对哲学总规律和一切哲学分规律的理解,使人类历史的发展更具科学性,少犯甚至不犯错误,至少是不犯重大的历史错误。  我们把一个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事物整体,是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在过去的人类对地球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人们主要是从静态上去认识事物的。人们往往都是把一个事物看做是静止不变的,然后去认识它的本质,这就使人们往往只把事物的横向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局部的总和当做事物整体,而看不到事物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看不到事物的一切方面与一切局部在它的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因而也就不能认识事物整体的全部本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全过程的本质和哲学总规律。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要想认识汽车的生产过程的本质,就必须去了解汽车生产的全过程。生产汽车要经历一个一切零部件的生产过程和一个组装出整台汽车这样两个具体过程。我们只有了解了生产一切零部件的过程,又了解了总装的生产过程,才能掌握和指挥汽车生产全局。如果我们只了解生产一切零部件的过程,或者只了解总装的过程,就不能了解汽车生产的全局,因而也就不能指挥汽车生产全局。在这里,如果我们把生产一切零部件的过程与总装过程相比较,那么,生产一切零部件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发展过程,而总装过程就是一个综合发展过程。这就表明,我们要想认识事物整体的全部本质,就必须把它的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才行,这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发展过程。同样,我们只有把过去的人类对地球自然(人类社会)的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与现代人类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才能认识地球自然整体和人类社会整体的全部本质。只有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经历了一个分析历史发展阶段和一个综合历史发展阶段之后,人类社会整体的全部本质才能全部暴露出来,我们才可能认识人类社会整体本质,发现哲学总规律和哲学的一切分规律。所以我们才说,在过去的人类对地球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所产生的一切认识其中包括哲学认识,都是人类对地球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本质认识,从总体上看都是一种感性认识,只有在现代人类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才能产生真正全面的理性认识,才能产生综合哲学和哲学总规律这样的科学理论。  人类每认识一个宇宙自然范围整体本质,都必然会经历一个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与一个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人类每经历一个分析与综合认识发展的循环,都会向宇宙中扩大一个实践范围,做为人类在下一个发展循环中的认识对象。当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过程结束之后,人类就会大批向太阳系空间和地外行星移民,把人类的实践范围扩大到整个太阳系。人类在下一个发展循环中的认识对象就是太阳系。人类每向宇宙扩大一个实践范围,都会对它进行一次分析与综合认识,经历一个分析与综合认识的发展循环,经历分析认识与综合认识这样两个历史发展阶段。这种循环是不断反复地无限交替发展着的,直至人类灭亡。  我们不仅要把人类的一个分析与综合认识循环的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而且在以后的任何一个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都要把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当我们站在以后人类的任何一个发展循环中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往前看,都是一个分析与综合认识发展的全过程。这最后一个循环中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就是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总的综合认识历史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以前的一切循环与最后一个循环中的综合认识历史阶段相比较而言,都是人类对自己在最后一个循环中所认识的自然范围整体的总的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在此前一切循环中所进行的一切综合认识就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认识。例如,当人类认识了银河系所在的星系团的整体本质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此前我们所进行的一切综合认识,就都是对这个星系团整体本质的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认识。因为我们此前所认识的一切自然范围,都是这个星系团整体的一个局部,无论是地球、太阳系还是银河系等等,都是银河系所在星系团整体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所以,我们在此前对地球、太阳系、银河系等等的一切局部自然范围整体本质的一切综合认识,相对于人类对银河系所在星系团整体本质的综合认识而言,就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认识。可见,无论人类所认识的相对独立的宇宙范围整体有多大,相对于我们对比它更大的宇宙范围整体的本质认识而言,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本质认识,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认识。所以,我们认识一切事物都应该如此,不仅要认识事物的一个发展循环,而且也要认识该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把该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唯一的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来看待,直至该事物灭亡。这就表明,人类认识发展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人类在宇宙中的自由范围是越来越大的,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幅度是越来越大的,人类在宇宙中的自由发展水平是越来越高的。  人类认识发展的总的历史趋势是不断向全面性方向前进着的,人类认识是越来越全面的。但是,人类认识又永远也不可能是绝对的全面的,人类认识永远都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的。从绝对意义上说,人类认识发展的全面性是相对的,而片面性则是绝对的,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事物的分析发展是绝对的,而综合发展是相对的。人类认识的分析发展是绝对的,人类认识的综合发展是相对的。无论人类认识了多么广大的宇宙范围整体的本质,也都只是认识了宇宙整体的一个局部,而且是整个宇宙的一个无限小的局部,既使在人类看来自己所认识的宇宙范围几乎是无限大的,但与无限大的宇宙相比较,也还是有限的,也还是无限小的。所以,人类永远也不可能认识宇宙整体的本质,而只能认识宇宙的一个无限小的局部本质,这就使人类认识的发展必然永远存在着片面性。从人类认识发展的一个循环内看,人类分析认识的发展必然是片面的,人类综合认识的发展必然是全面的,这也是绝对存在着的事实。在过去的人类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所产生的一切认识其中包括哲学认识都是片面的,只有通过现代人类综合认识的发展,才能使人类的一切认识走向全面。综合哲学的诞生就是人类哲学由片面走向全面的集中理论表现。我们完全可以预见,随着现代人类综合认识的发展,人类认识必然会不断向全面方向发展,这就会使人类的一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生重大革命。所以,我们说现代是人类科学大革命的发展时代。  在人类的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所产生的一切片面性,有些是人类已经认识到而又无法克服的,但更多的则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或无法认识到的,只有到了人类的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阶段,才能使人类全面认识到自己的片面性,进而全面克服一切片面性。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只有认识了人体的本质,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猴体的本质。我们只有首先认识了事物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局部各自的本质,然后才能认识事物整体的本质,也就是只有首先对事物进行分析认识,然后才能进行综合认识。也只有完成了综合认识,认识了事物整体的全部本质之后,才会使我们发现过去的人类分析认识历史发展阶段的一切片面性,从而使我们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局部各自的本质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人类虽然必须首先对事物进行分析认识,以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局部各自的本质,但是,人类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局部各自的本质认识,却只有当人类完成了对事物的综合认识而认识了事物整体本质之后,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局部各自的本质认识才能更清晰、更明确、更深刻、更全面。在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过程中,人类就会不断发现自己的片面性,到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过程结束时,人类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切片面性并克服一切片面性。例如,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问题,自从人类产生那天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开始时还不那么严重。随着过去人类分析认识的不断发展,由于人类分析认识发展的片面性,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了,但在过去人类的分析认识发展历史阶段,人们对此几乎根本就没有什么认识。直到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历史阶段开始前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人类才认识到了环境污染问题,这是人类开始发现自己认识的片面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人类克服自己认识的片面性的开始。到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过程结束时,人类就会认识到自己在过去的人类分析认识发展历史阶段的一切片面性并克服一切片面性,使人类对地球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一切认识由片面走向全面。这就意味着目前的一切污染全面消除了。环境污染是人类认识发展片面性的必然产物,消除污染则是人类认识发展走向全面性的必然产物。大同世界时代的地球自然,是一个经过人类精心打扮的更典型化的大花园,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动物园,是一个更全面适应人类发展需要的天堂。  当我们把人类种族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之后就发现,人类种族也是按照分析与综合规律发展着的。无论人类种族经历了多少个发展循环,我们也都必须这样看。这样,我们就可以为人类种族制定一个长远的科学发展战略。在人类种族一切循环的分析发展历史阶段,我们都要把人类血缘科学地划分出多个层次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局部——各个相对独立封闭发展着的血缘子系统(种群),在保证一切人们的身体都全面发展的前提下,让每个种群都相对集中地发展人体的一个系统和器官,这也就是要使每个种群都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血缘优点。在人类种族的一切综合发展历史阶段,人类都必须科学地使人类的一切种群之间融合为一,使全人类一切人们都吸收人类一切种群的一切优点并加以综合化发展,创造出人类种族以前所没有的许多新优点,并普及到全人类一切人们。人类种族每经历一个发展循环,都会使人类大脑和身体产生一次飞跃。这样就会使人类身体对自然的适应性越来越强,适应的宇宙自然范围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我们不但要使人类种族的每一个种群在每一个分析历史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个发展的重点,同时也必须使人类种族做为一个整体在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即每一个循环或几个循环中都有一个发展的重点。从目前循环看,人类种族虽然是自发发展着的,但我们也完全可以看出它做为一个整体的发展重点。任何事物在其发展中,都会有一个主要矛盾(重点),人类种族也必然如此。目前循环人类种族做为一个整体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因为只有这样,人类大脑的智力才能高度发达,人类的生理认识能力才能极大增强,人类的实际认识能力才会极大发展,从而使人类全面彻底脱离动物界,变为真正的人类——自由文明的人类。在任何一个发展循环内,人类种族整体都应该有也必然会有一个发展重点,无论人类是否认识到这一点,都必然如此,所以,我们就必须自觉这样做。人类种族做为一个整体在下一个循环的发展重点就很可能是血液循环系统和心脏。人类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把几个循环当做一个阶段来集中发展人体的一个系统和器官。这样,当人类种族经历了许多发展循环之后,人类身体就会获得更全面的提高。这就会使人类的智力不断全面发展,人类能力不断全面提高,人类对自然的适应性更强更全面,这就能使人类向更广阔的宇宙范围扩散发展,人类寿命会更长。从目前看,人类种族产生以来只经历了一个发展循环,人类的历史经验还很有限,这就使人类制定的人类种族的发展战略会产生某种偏差。人类种族经历的发展循环越多,人类的历史经验就越丰富,人类制定的人类种族的发展战略所产生的偏差就越小。这种偏差的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的,但永远也不会消失。  人类种族整体在任何一个发展循环内,都绝对地存在着一个分析发展历史阶段与一个综合发展历史阶段。但是,从人类种族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看,这种分析与综合发展同时也是相对的。这就是说,无论人类种族经历了多少个发展循环,我们都必须把它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当做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发展过程来看待。这样,当我们站在以后的人类种族的任何一个发展循环中的综合发展阶段往前看,那么,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就只是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的循环,在此前的一切循环与阶段合在一起就是它的分析发展历史阶段,我们人类现实所在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就是这个由人类有史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所构成的最大循环内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人类种族在此前的一切循环中所进行的综合发展,与人类种族在最后一个循环中所实现的综合发展相比较而言,就都是一种个别局部性质的综合发展。这就表明,人类对人类种族的自我改造力度是越来越大的,水平是越来越高的,也表明了人类种族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所以,我们在未来的任何一个发展循环中,都必须把人类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唯一的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种族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科学性和全面性,同时也使人类种族整体在任何一个发展循环或几个发展循环中都能有一个发展重点。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当我们把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之后,我们就发现,过去的人类分散分裂时代是人类社会的分析发展历史阶段,现代是人类社会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过去是人类社会的分散分裂发展时代,现代是人类社会走向世界统一和大同世界的发展时代;过去是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发展时代,现代是人类社会走向全面平等的发展时代;过去是人类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发展时代,现代是人类走向生产生活全面自动化和航天化的发展时代;过去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发展时代,现代是人类走向全面享受的发展时代;过去是人类从动物界脱离出来转化为真正人类的量变发展时代,现代则是它的质变发展时代。当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发展过程结束时,人类的生产生活就全面实现了自动化和航天化,人类的社会平等就全面实现,这里主要是指人类全面消亡了民族和阶层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社会不平等,全人类就都进入了全面的享受时代,真正的自由文明人类诞生了。在大同世界以后,就永远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全面自动化和航天化的发展时代,而且是越来越自动化和航天化的发展时代,这就必然是人类的永久享受时代。当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许多循环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就会发现,人类的生活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人类是越来越会享受的,人类也是越来越有条件享受的,人类的社会不平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永远存在着的。在人类社会的分析发展历史阶段,人们的社会差距是有所拉大的,而在人类社会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则会全面消亡这些社会差距。人类的社会差距是永远会存在着的,如果没有了一定的社会差距,人类社会就无法发展了。只不过在大同世界以后,人类的一切社会差距都是在人们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基础上产生发展着的,而且这种差距也是很小的,它已没有了任何对抗性。人类的社会差距是波浪式向前发展着的,在人类社会的分析发展历史阶段,它是在个别局部方面不断增大着的,在人类社会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它是不断减小以至消亡着的。它的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不断减小着的,但永远也不会变成零差距。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有一定差距,也必须要有一定差距,只有有了差距,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我们在以后人类的任何一个发展循环中的综合发展历史阶段,都必须把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当做唯一的一个分析与综合发展全过程来看待。这样,我们就会看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人类的社会管理和人际关系是越来越简单的;人类制造的一切机器是越来越复杂的,人类使用机器的方法是越来越简单的;人类是越来越会享受的,也是越来越有条件享受的。  由上可见,我们必须把任何一个事物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尤其要把人类认识、人类种族和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无论人类历史发展到什么时候,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必须这样看。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站得更高更高,看得更远更远,明确人类的长远又长远的发展目标,进而使人类能制定一个更长远的科学发展战略,并能不断科学地修正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科学性和全面性。人类经历的发展循环越多,人类的历史经验也越丰富,人类对哲学总规律和哲学的一切分规律的理解也会越深刻越全面。这就会使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方向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精确,人类所犯的历史错误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小,但永远也不会完全消失。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一定会有某种错误,只有人类灭亡了,才会没有错误。当现代人类综合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结束后,人类就开始了全面自觉地创造历史的全新发展时代,从此以后,人类社会的一切就都是人类自觉地有计划地发展着的。人类社会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它必须也必然会按照人类意志来发展,它就应该象人类制造的一切机器一样,一切听从人类安排。当人类全面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和一切分规律即哲学总规律和一切分规律之后,人类的意志就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了完全的统一,它们之间就完全融合为一了。这时,人类的意志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人类意志,我们已经很难分清它们究竟谁是谁了。从表面上看,这就是一种混沌状态,但这实质却是人类全面自觉地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发展自己的集中表现。  在过去的人类分散分裂时代,是人类社会支配人类、统治人类的历史发展时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人类能力有限和人类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外,主要就是因为人类的分散分裂发展。人类能力低下,使人类没有能力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人类能力高度发展之后,也就是只有人类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之后,才能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没有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人类没有科学方法去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人类全面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后,才能运用科学方法去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人类分散分裂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任何一个民族或阶层都不能左右全人类整体的历史发展方向,而只能被人类整体的自发发展所支配。一切民族和一切阶层都是身不由己,谁都想支配自己甚至全人类,又谁都不能支配自己和全人类,其结果就是谁也支配不了谁,大家都被历史所支配。人类的分散分裂发展使人类的意志分散了,所以人类的意志就不可能支配人类社会的发展。只有在人类统一的大同世界全面实现之后,全人类做为一个统一整体发展了,人类的意志完全统一了,人类意志才能完全支配人类社会发展,或者说,人类社会才能完全按照人类意志发展。在大同世界,只要通过全民公决,人类社会的一切具体制度和道德原则都是可以随时改变的。没有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原则,只有人类生活的不断美满和幸福快乐的发展。人类的生存发展目的实现了全面的历史回归——追求人类种族的全面繁荣——人类生活的不断幸福美满和全面享受。

中国发展论文1000字内容概括

最准确的分数如下: 听力满分:5(对话题5分、短文题142分) 阅读满分:5(快速阅读71分、仔细阅读5分) 综合满分:71(完型或改错71分) 写作满分:142(翻译或篇章问答5分、写作5分) 建议做做近5年真题

一.准确得体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如:'金属疲劳强度的研究'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效果会好得多,例如'含镍名牌的合金材料疲劳强度的研究',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再如:'35Ni-15Cr型铁基高温合金中铝和钛含量对高温长期性能和组织稳定性能的影响的研究'这样的论文题目,既长又不准确,题名中的35Ni-15Cr是何含义,令人费解,是百分含量?是重量比?体积比?金属牌号?或是其它什么,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假如上面的题目中,指的是百分含量,可放在内文中说明,不必写在标题中,标题中只需反映含Ni和Cr这一事实即可。可参考的修改方案为:'Ni、Cr合金中Al和Ti含量对高温性能和组织稳定性的影响'。关键问题在于题目要紧扣论文内容,或论文内容民论文题目要互相匹配、紧扣,即题要扣文,文也要扣题。这是撰写论文的基本准则。二.简短精炼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不过,不能由于一味追求字数少而影响题目对内容的恰当反映,在遇到两者确有矛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也要力求表达明确。常见了繁琐题名如:'关于钢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既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钢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字数便从原21个安减少为12个字,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如?quot;(主标题)有源位错群的动力学特性--(副标题)用电子计算机模拟有源位错群的滑移特性'。三.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外延'和'内涵'属于形式逻辑中的概念。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命题时,若不考虑逻辑上有关外延和内涵的恰当运用,则有可能出现谬误,至少是不当。如:'对农村合理的全、畜、机动力组合的设计'这一标题即存在逻辑上的错误。题名中的'人',其外延可能是青壮年,也可以是指婴儿、幼儿或老人,因为后者也?quot;人',然而却不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显然不属于命题所指,所以泛用'人',其外延不当。同理,'畜'可以指牛,但也可以指羊和猪,试问,哪里见到过用羊和猪来犁田拉磨的呢?所以也属于外延不当的错误。其中,由于使用'劳力'与'畜力',就不会分别误解成那些不具有劳动能力和不能使役的对象。论文题目虽然居于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醒目位置,但仍然存在题目是否醒目的问题,因为题目所用字句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是否醒目,其产生的效果是相距甚远的。正文是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它占据论文的最大篇幅。论文所体现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因此,要求这一部分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为了满足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人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自然段。每一逻辑段落可冠以适当标题(分标题或小标题)。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