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历史与社会小论文1000字初中篇

发布时间:2024-08-06 00:26:58

历史与社会小论文1000字初中篇

唐的灭亡实际上是在唐初就注定了!唐随隋制,而隋的一个重大变化便是压制士族,扩大皇权,主要的手段便是科举制、六部制、均田制。隋朝也获得了成功,这主要得益于(一)改革的长远意义还没有呈现;(二)作为统治核心的关陇贵族,以骑射为本,并且可以通过统治地位保有利益,地位优于崔卢郑王等在北方统一战争中失势的一等士族,对此改革故而缺乏敏感性。在隋统一中国后,新制度推广于南方,南方的世家大族因此几乎全部叛乱,随后被镇压。唐建立后,这趋势没有改变,更有利的是士族在隋末农民起义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故而唐太宗可以颁布其可笑的<氏族志>,而没有遇到类如北齐“谤史那样激烈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治的需要激增,崔卢郑王等山东士族借助科举制或其他手段重新进入统治核心,并为此自得。中国没有再一次出现贵族与皇帝联合执政的局面,是因为此时士族已无实力于皇帝抗衡:如李世民所说“其子孙才行衰薄,官爵陵替,而犹昂然以门地自负,贩鬻松槚,依托富贵,弃廉忘耻,”,丧失了经济实力,没有了可迅速组成军队的大量依附民,也失去了强悍果敢的精神,甚至由于长期的和平宗族的向心力也消弱了!有几位清流认识到这些?又如何有效的对抗皇权? 士族代表的地方势力衰落了,以专制皇权为主要内容的中央集权从未有过的扩大了,初次掌握了从未有过的国家力量——这便使唐王朝拥有了给以人深刻印象的机会!可惜在封建时代,专制皇权是无限集中为目标的,于是宦官专权便又一次作为皇权专制的延伸出现了,而无庞大宗族背景的寒族武人尤其是蛮夷武人也让皇权青睐,处与弱势的官僚也只有结党才有某种安全感,士族的地位再一次下降,皇权进一步扩大。皇权的唯一劲敌——士族呢?或许是由于士族因为大唐的长期存在,可以有做官的机会,或不能做官的也可以因有地位有影响有超出小地主的生活而自得,又一次近乎积极的放弃了他们的一切。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南北朝的可怕混战不能消灭的,能干的少数民族暴君不能消灭的,在甘露之变时卑贱的宦官做到了,黄巢的叛乱与朱温的残杀实际上不过是在棺材上钉上钉子而已。 不这样解释,我们便不能理解何以区区契丹在大唐国力如日升天的武则天时代横行河北,而大唐军队的表现则令人扼腕。这不是某人的愚蠢,是制度所致——在冷兵器时代,对付游牧民族,最有效的不是明英宗的倾国大军,而是豪族的坞堡、宗族子弟兵——这便是以腐败著称的晋朝可以抵抗无数凶恶的野蛮人轮番进攻,而高度集权的宋朝、明朝和罗马灭亡的原因——打败了皇室,便击败了整个帝国! 在古代,有了真正的贵族,便可以制约专制,民主便有脱胎的机会,科学与平等与自由便可能诞生,民族的活力便不会丧失,可惜中国丧失了机会!英、法则抓住了机会,历史的新篇章产生了!至于唐朝,在专制的恶果——安史之乱发生后,虽有无数伟大的人来挽救,但专制日甚,朋党日兴,士族日衰,藩镇日盛,民族活力日失——大唐成功的原因反过来变成了灭亡的原因!在令人惊奇的长久衰亡了150年后,灭亡了!

原创 本人为初三学生 希望采纳历史的长空以正确平和的心态对待历史我国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一书的序言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改变我历史观的话:所谓对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本国以往历史有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以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和弱点,一切言委卸于古人。这句话是我学习历史的基础与前提,成为我学习历史的指导思想。古代史的繁盛与近代史衰落的巨大反差,让我们一度那段历史里的人和事迸发强烈的愤慨。但是这句话改变我历史观的话让我认识到了我们在学习那段历史时偏激的态度。它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应以一种平常心对待历史,应以一种正确平和的态度学习那段屈辱的历史。一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曾这样说:“我们要记住历史,但不要记住仇恨。”这种平和的心态是对历史的最好诠释。这种态度不是不爱国,而是要让这些惨痛屈辱的历史从绊脚石蜕变为我们今后路上的垫脚石。偏激的仇恨态度在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只会产生阻碍作用,太多的主观因素干扰,会让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历史。用平和的心态看历史对它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透彻,对它的评价才会更加客观。当今社会下的我们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历史,而应该以平视乃至仰视历史。不只是对历史,在当今社会也同样如此。北外大学美国研究室主任梅任毅曾说:我们要避免的是在还没有真正成为大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种“大国心态”对待历史我们也不应有“大国心态”,不要以为我们站在了历史的最高峰,这才是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从多个角度品味历史易中天说历史人物皆有三个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而在我们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会读到各种版本的作品。如:正史、野史、各种各样的文献让历史真相更为难以探求。所以在学习历史时,我们的思想更不能单一,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观点看历史、品历史、悟历史。例如:李鸿章,他被公认为是卖国贼。这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的。但我们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的话,就不免会对那一系列条约签订的前因后果产生自己的主观看法。如果站在他自身的角度来看,或许为他的无奈发出感叹。而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则可以发现他身上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而哪些做法需要我们引以为戒。我们还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假如我们在他的处境下,我们如何做更为妥当。这不仅是学习、回顾历史,也是预习、讲述人生。从多个角度品味历史,会得到对历史不同的理解与认识,还会得到我们自己感悟出的人生启示。树立自己的历史观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生活中的困惑,往往可以通过读史来解答。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可以让你深入透彻的理解历史,可以让你感悟到属于自己的历史思想,它会成为你学习历史道路上的一个路标,会成为学习历史的一块基石。树立你自己的历史观,以历史观影响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让你受益无穷。对历史,我们应有来自自我的主观看法,也要有对它客观的评价,让我们站在山脚下,平静地仰望那历史的天空。

我的天啊,你们在弄什么啊,我都没写过,我才初一。

历史与社会论文1000字初中篇

儒道墨法之对立与融合战国诸子百家,儒道墨法最为声名显著,虽争鸣对立而实渊源流长。儒家鼻祖孔子,曾适周问礼于道家始祖老子;墨家出于儒家;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乃是儒家大师荀子的学生,且韩非深受道家影响,《解老》《喻老》即是明证。四家虽渊源深厚,然亦经历了争鸣、结合、重组的对立与融合过程。 一、儒墨、道法四家的对立点与相同点。儒道墨法四家,就其对待“人”和“社会”而言,可以分为两类: 1、儒家和墨家,两家虽表现为对立,然墨家出于儒家,故“天志”之与“天命”,“兼爱”之于“仁”,何其相似!儒墨两家,均重视人与人之情感,表现为“以人为本”,关爱社会,只不过儒家是知识分子为统治者着想,希望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最终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而墨家则是手工业者为下层劳动人民着想,建立一个“尚同”“尚贤”的小生产者的乐园。 2、道家与法家,法家与道家渊源密切,申不害、慎到,法家集大成者韩非深受道家影响。此两派虽然社会观炯然不同,然出发点却很一致:都是从自然主义出发,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目的是恢复“结绳而治”的“小国寡民”的氏族社会,其本质仍然是代表下层知识分子和劳动者;法家则从道家吸取了自然主义,从自然动物性的“恶”来定位人本性,制定了法、术、势三结合的一整套统驭之术,专门为上层统治者作独裁服务。 二、儒道墨法在汉代以后的整合。虽然儒家和墨家,道家与法家各有相同之处,然而,因为各自立足之本位不同,故自汉代始,不断整合。首先是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法道合流”,用道家来包装法家,汉初黄老之术盛行,其本体曰“道生法”,是为“道法家”。然而,因为其各自代表的阶层利益不同,特别是汉武帝时,综合国力强盛,故这个联盟很快瓦解, 因为统治者驭人则可,一切法“自然”则绝对不能。故此时,董仲舒应运而生,“阳儒阴法”外加阴阳,即以法家为骨骼、以儒家为血肉肌肤、以阴阳家为外衣装饰。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实际上是儒家和法家的有机结合,二者一拍即合,影响中国政治历史两千余年。而自汉代始,道家和墨家也开始相互融合,它们亦和阴阳家,特别是先秦神仙方术相结合,组建了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即以墨家的严密组织与纪律,与道家的精神有机结合,而笼罩以神仙方术阴阳五行。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们越发的感觉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普遍偏弱使得人际关系成为 重中之重的一个课题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 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 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 我认为,人际交往时获取友谊的重要途径。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新的群体的构成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在工作中同样如此,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搞关系”算不上一个褒义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走后门”、“暗箱操作”等不光彩行为,但有一类人,他们的职责就是“搞关系”,这个关系“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就是员工关系经理。员工关系经理是个不太常见的头衔,只有在正规的外企、国企集团、合资企业中才能觅到他的踪影。他的工作职责包括两大范畴:一是处理员工和 公司的关系,即传统意义的劳资关系,另一方面是员工内部的关系协调。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工作中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用文明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人在社会集体关系网的地位的体现,用庸俗的角度说,就是兄弟多,讲义气的一定是“大哥”。 当然,结合你的实际,我个人也有一句话送给你,希望能对你起到帮助。如果你的所在单位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主线单位,那么亲属关系及世交关系,才会对你有直接性的帮助,如果是支线单位,那么你的主管领导将对你的前途起到直接作用,但前提是看你如何去做,你的综合能力如何。如果你所在单位是普通地县市的主线单位,那么除上述关系外,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是支线单位,基本就是靠经济实力和自身能力,所谓自身能力不完全是工作能力,70%是为人处事,也就是你所说的人际关系。总之,人际关系也要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来用。 官场上有三句话说的好“再大的领导、再大的官,也要看小爷翻不翻(脸)”“小爷喜欢玩你的话,当你是个玻璃球,小爷不喜欢玩你,你就是个玻璃碴子!”“如今都讲究“双盈”和“实效”,主要看你需要不需要!”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历史与社会小论文1000字初中版

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中国已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敬的国家。占世界人口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确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回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奋起的历程,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一、关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问题 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振兴中华;一直是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涉及怎样看待民族问题,怎样看待民族主义思潮。西方学者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它曾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甚至只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这种看法,很难说是客观的和公允的,至少是缺乏分析而不全面的。 民族是历史地形成的,而且将在今后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当某一个人群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域或同一个环境中,就会建立起密不可分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状态、风俗习尚以至共同的语言文字,由此便会产生一种相互的认同感,产生一种凝聚力量。它不是任何人所能任意制造和随便加以抹煞的。 今天,各民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世界越来越变得不可分割,这是事实。但各民族仍保持着各自的特性和差异,各民族之间在利益上也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也是事实。当某个或某几个自命优越的民族从自身的狭隘私利出发,在"一体化'之类的名义下对其他民族实行控制、压迫和掠夺时,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那些被压迫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只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它自己的显著特点。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但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几千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下,又逐步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中华民族。 到了近代,随着主要来自西方殖民者的人侵,整个中华民族都感到自己已濒临亡国灭种的险恶局面。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命运,更强化了中华民族那种内在的凝聚力。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目标,严复发出"救亡"的呼喊,不只是代表中国国内哪一个民族的要求,而是表达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这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极端残暴野蛮、肆无忌惮的侵略活动,更把中华民族一步步逼向绝境。这就毫不奇怪,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无论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藏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不分彼此地凝为一个整体,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去抵抗外来的侵略。 可以看出,民族主义思潮是有两重性的;如果把某一个民族的利益、意志和价值尺度强加到其他民族头上,对其他民族进行侵略和压迫,或者挑起不同民族之间的种族成见和仇杀,不管打着什么旗号,它都是反动的或者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相反,如果是激励被压迫民族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爱国救亡,对其他民族采取平等和尊重的态度,而不是去侵略和压迫别人,它就是正义的,进步的。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流属于哪一种?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历来主张民族平等。他认为世界各民族应当是平等的,国内各民族也应当是平等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明确宣言:自己不仅是国际主义者,而且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对国内的民族政策,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新中国对处理国际范围内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准则。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民族平等的原则。 二、关于革命和建设的问题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可是,在二十世纪的前半个世纪,中国人一直在进行革命斗争,集中力量先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这是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走入了误区"?无数先烈为革命所作出的牺牲是不是多余的?当然不是。 中国的现代化走过的是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一般说来,人们最初总是希望能在现有社会秩序下从事建设,或进行温和的改革。这样做,不但牺牲少,而且也容易被更多人所接受。孙中山、毛泽东在早年莫不如此。但是,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却迫使他们走上了另一条路。决定他们投身革命的,是由于中国当时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实在太尖锐了,中华民族已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的旧势力又那样强大,顽固地拒绝一切根本变革。和平建设和通过温和的改革来改变中国的面貌是无法做到的。客观局势不容许人们长期等待下去。国人民已经忍无可忍,而又没有其他出路可供选择,这才迫使他们不能不下定决心,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中去。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经过严肃的理性思考和反复的比较后作出的抉择。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中国一直处在热气腾腾的革命大震荡中,这不可能是哪一个人想怎样做就可以怎样做的,只能是客观环境的产物。当然谁都明白,革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要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如果客观条件已经成熟,革命在很短时间内对阻碍社会发展的旧事物所起的扫荡作用,是平时多少年也无法同它相比拟的,而且要彻底得多,从而为以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是一个证明。 即便处在大革命的形势下,革命同建设与温和改革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微妙的。它们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而在某种意义上又相互补充。在旧中国,只要是在实现现代化和社会进步这个目标下,许多"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政治改良"等主张,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改造中国的问题,仍然在某些方面起过有益的作用。凡是在这些方面做过一些切实工作的人,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 暴力革命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从根本上改造旧有的社会秩序,都能够取得成功,甚至未必都能在历史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当旧的社会制度已经衰竭到没有力量调节自身内部的矛盾、没有发展余地的时候,只有当新的社会制度已经孕育到呼之欲出的时候,一句话,只有当社会大变革的内在条件已经足够成熟的时候,暴力才能成为新社会诞生的助生婆。没有这种客观条件,任何人都无法随心所欲地单凭自己的意旨,使用暴力来实现他所主观设想的目标。人们要正确地认识这一点,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次社会大革命总是在追求完美社会的强烈要求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追求有时在感情上达到狂热的地步。革命的胜利更给了人们巨大的鼓舞,也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仿佛原先的办法可以用来解决一切问题,仿佛一切都能以革命胜利时期同样的速度在短期内得到实现。他们往往忽略了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时期同和平建设时期两者之间的巨大区别。当客观历史已经从前一阶段转人后一阶段时,人们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常常在许多方面仍停留在前一阶段,习惯于以前一阶段用熟了而且取得成功的办法去处理后一阶段面对的新问题。这是一种脱离客观实际而不自觉的状态。五十年代后期要求"大跃进"和随后提出的"阶级斗争为纲"等严重失误,多少都同这种历史背景有关。 推倒一座旧的建筑有时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可是在这块废墟上清理地基,建设一座新的大厦却必须持久地循序渐进。新社会制度内部肯定存在种种缺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会滋生一些新的不良现象,使坚持不懈的深化改革成为必不可少。这种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革命,但它同以暴力为手段、以根本改变原有制度为目的革命完全是另一回事。 三、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是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艰苦跋涉中的重要特点,也是正确理解这个过程中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离开"探索"这个重要特点,许多事情便很难讲清楚。 为什么这种探索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在于:二十世纪的中国正处在空前激烈的大变动中;中国又是一个和任何西方国家不同的东方农业大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无论是发动革命还是进行建设,遇到的都是一个又一个新问题a这些新问题,在书本上和别国经验中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从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摸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 既然是探索,自然不可能事前把什么都弄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许多事只能是看准一个大的方向,勇敢地往前闯,在闯的中间作种种尝试。其中,难免会有风险,会有曲折。有时,人的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再加上不那么谦虚谨慎,还会碰得头破血流。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遭受过两次大的失败,几乎使革命濒临绝境,一次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一九三四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犯过两次严重错误,一次是因为急于求成、超越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而发动的"大跃进",另一次是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下造成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这些教训都是十分惨痛的。但是,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智慧的、充满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科学理论指导和优良传统、同中国人民建立起血肉联系的政党。这个党的素质和基础是好的。无论怎样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无论多么巨大的外来压力,无论自己一时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遭受多么巨大的挫折,都没有把它压垮。它不但总是能在失败和挫折中挺过来,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来纠正错误,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正确的路子来。这也是一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所反复证明的。 这样讲,自然不是原谅我们过去所犯过的那些错误,只是说对事情需要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采取分析的态度,才能真正理解它;真正从中汲取教训。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不管什么原因,即便是出于好心,只要主观不符合客观,只要违背了客观规律,同样都要受到惩罚,甚至是严重的惩罚。人们总是通过实际经验,才能一步一步地对客观事物达到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吃一堑"应该"长一智"。过去的沉痛教训,是一笔反面的精神财富,无论如何不应该忘却。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他又说:"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理想在相当程度上是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悬殊、以强凌弱等现象强烈不满的产物。它的产生并非凭空而来。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在于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科学。 对一百多年中尝够了贫穷、社会不平等和外来压迫等苦涩滋味的中国人来说,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理想,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早在二十世纪初,满怀化国忧民之心的中国先进分子已经毫不掩饰地表达他们对社会主义远景的憧憬。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社会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随着对中国具体国情认识的加深,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既然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只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社会主义不能一蹴而就。毛泽东有一个科学的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即便这样,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心目中所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这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实践的经验还很少。人们虽然强烈地向往社会主义,但具体地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问题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真正搞清楚。所以,在摸索前进中犯过许多错误。 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在思考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他在南方谈话中这样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始终以中国的实际国情为出发点,严格地以处在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中的客观事实为根据,不受任何固定的模式或框框的限制。他明确地指出:必须从中国现在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一心一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比较完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就是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同志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说: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正是历史所作出的结论。 如果说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走向振兴的世纪,那么,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振兴的世纪。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新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在一百多年中吃够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苦头,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敏感,坚决反对一切威胁、干涉别国内部事务的霸权行为,自己也决不会这样做。现在地球上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正在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满生机和活力地从温饱经小康走向共同富裕,这将是多么大的社会进步。它是整个人类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是一门既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同于社会科学的学科,它既是它的自身,又是自身的对象,它虽然与哲学似乎完全不同,但它所具有的反思性质即它自身的超越却与哲学无异。正是这种超越性使它具有超文化性,从而为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的比较提供一个共同的研究平台,历史的自身、历史的重写、历史研究、对重写历史与研究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的反思即是性质上的同一,又是形式的同构,它暗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之间存在的共同基础,历史在认识论的意义上所达到的深度可以把中西哲学带到了一种互补的境界。 一、历史与哲学 历史总是多重意义的: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成为了现在的历史事实——这首先是保存在人们的记忆中的历史,然后是指包括文化遗迹和史料中的历史,再就是由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这就是一般意义的被表达的历史,最后是有关历史理论包括关于历史研究,史学观点和方法、关于历史的哲学思想等等,但这一切最终也是都是历史即人类自身的历史。 时间意义上的过去的历史是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过去的存在比现在的存在更令人困惑,在哲学上更加困难,比如海德格尔 (1889-1976)对存在与时间的描述就给读者一种梦境中的挣扎般的印象,但是,虽然时间意义的存在问题如此困难,但至少现在的存在在理性的思想中却是确实的,笛卡儿(1596-1650)说:“我思故我在。”现在的存在因理性的思想而被自觉,或者说在理性的思想中因自觉而被证实,这句话是人类理性的自我意识最终从朦胧时代挣脱的句号,也是人类自身存在的理性自觉自身开始的问号,它宣告了人类从历史的觉醒进入到了思想自觉的时代。 对于历史来说,这意味着历史的真正意义不能离开历史的时间性本质,但是过去总是以被表达的重写方式成为有意义的历史,因此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相信有两种历史,基于时间的过去的历史即历史的存在和基于表达的历史即被历史学家重写的历史或称之为现在中的历史,他们留下了过去的存在问题去折磨哲学家们, 但是他们并不能逃脱历史哲学,因为基于时间的历史最终包括了现在,人们无法区别存在在历史时间之中的现在与在现在之中的历史存在,它的最高形式就是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在现实思想中的历史反思,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是历史的反思或反思的历史,这种历史存在的超越同时性是历史和历史哲学所透露的世界最重要的秘密之一。 人类的历史从不自觉的自身开始经过历史表达的自觉而趋向自觉的历史哲学,这正是人类自觉的一个组成部份,历史的特殊性正在这里,它即是历史的自身,同时又是历史的表达与反思,一方面,作为历史与历史的反思,它们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意义,即历史与历史反思的同一;另一方面,作为被表达的历史与对被表达的历史的反思,它们总是以相同的表达的方式实现的,即具有形式的同构性,历史的自身是这样,历史的反思也是这样,因此历史和历史的反思在同一中进行,在同构中重演,人们总是反复地重新理解、思考历史。或许有无数的具体的历史,有千百万历史学中的历史,但无论是时间意义的过去的历史还是表达或被表达的历史的过去,它们具有终级的一致性,否则就没有历史。——这也是一种历史观,也是一种哲学,即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主要是关于对历史的本质的认识和对历史学的反思,它同样基于两个层次水平,第一是把历史看作一个整体或作为部份的整体而研究它的原因趋势,简单地说;历史为什么?它是历史哲学中的历史本体论,与以往的用某种观念来解释历史的哲学思想不同,现代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企图从历史的自身寻找答案而形成某种历史理论,即思辩的历史哲学。第二是把对历史的研究、重写、解释的本身的观点和方法看作为历史的自身,甚至看成是历史唯一有决定意义的部份,它实际上企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历史是什么?这时它就成为了历史哲学中的历史认识论,即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不等同于哲学,富有历史精神的中国哲学也不等同于历史哲学或者有一种中国历史哲学,历史哲学从历史表达和对历史的研究中抽象出自己,而中国思想是历史自身的抽象与本质(参见“论中国思想”),因此历史哲学是超越于历史的史学理论,而中国思想是源于历史本质的中国哲学,正是历史自身本质的超越同一性使中国思想成为与西方传统哲学相对照的哲学思想。虽然中国与西方的历史与史观千差万别,它们在历史反思的意义上却是相同的,即历史的反思与反思的历史的互补一致性,历史哲学所提供的思想不仅仅是历史的,也是广义文化意义的,同时又是哲学的,这也正是历史多重性的本义。

我的天啊,你们在弄什么啊,我都没写过,我才初一。

社会与历史小论文2000字初中篇

这东西。--、随便写写就过去了哇。随便凑几个数就OK了啦。不要兴师动众了。

南国雄关“东望武昌云历历,西连巫峡路悠悠”。江汉平原西南,九曲回肠的荆江北岸,坐落着铁壁铜关荆州城墙。荆州,是上古大禹治水时“割地布九州”的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之一,以当时境内荆山得名。春秋战国时期,荆州是楚国都城“郢”所在地,历经二十个楚王,达四百一十一年之久。公元前278 年,秦将白起拔郢,置南郡于荆州,同时建江陵县。公元前206年,项羽建临江国,都荆州。汉初复置南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公无前106年),将全国分为十三州,设刺史部,荆州刺史部为十三州之一。刺史部始为中央监察机构,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汉元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 ,刺史改为州牧,地方政权遂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刺史改变其监察职权,而为地方大吏。荆州地处荆江北岸,上镇巴蜀之险,下据江湖之会,扼守长江天堑,是连接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荆州城墙饱劲战火洗礼,历尽时代沧桑,几度平毁,几度重建,荆楚风骨永存,仍然以其威镇八方的雄姿,巍然屹立在荆江岸边。荆州城墙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现存明清重建城墙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2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28公里,高9米。城墙现有八座城门,2座门楼。荆州古城分为三层,外面是水城,中间是砖城,里面是土城。水城(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西通太湖,东连长湖,与古运河相连。明代时期建城时为防止城基下陷,洪水泛城,右城脚条石缝中浇灌糯米浆,因而城墙特别坚固。荆州城墙设有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防御体系完备,历来易守难攻,有“铁打荆州”之说。荆州古城不乏美妙佳话,传说当年三国蜀将关云长镇守荆州,忽遇九位仙女下凡,传王母娘娘旨意,说荆州刀兵频仍,民不聊生,欲收回置于神地,不准凡人争夺。关公忠于其兄刘备,不让荆州,于是想出一条妙策,说:“你们在西北,我在东南,各筑一城,城周五千步,天黑始,鸡鸣止,谁先筑好,谁就管理这个地方。”九仙女用衣裙兜土,关公伐芦苇筑城。关公城就,九仙女城差一隅,鸡尚未鸣。关公振动鸡笼芦席,公鸡啼鸣,九仙女羞愧地上天去了。这就是现在荆州城北门外九女琢的来历。又传说张飞也担土来帮二哥筑城,可是来晚了,便将土倒在东门外,现今人们都把这两座小山似的土堆叫“张飞一担土”。这些都是神话传说,然而关公为了防范东吴,在汉代旧城旁筑了一座新城,都是有史籍可考的。

最好最好自己写 这样才更有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再次,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一方面,客观原因是国内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另一方面,主观原因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软弱性:首先,缺乏彻底反帝反封的勇气和力量;其次,没能提出明确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再次,没能发动农民革命;最后,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历史教训: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第一,说明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彻底胜利;第二,宣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终结;第三,表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作者认为,过去的估计常常过低。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是辛亥革命的巨大功绩。对反动的清朝政府,是象革命派那样抛头颅洒热血去推翻它,还是象立宪派那样维护它?这是根本的道路问题。在这点上立宪派的方向是错了;但对它所起的某些积极作用,也不能予以否定。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强烈地激动过一代人心的辛亥革命,离现在已经整整七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消逝,当年种种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对这场革命的功过得失,在国内以至国外一直还有着不同的议论。这篇文章,不准备全面地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只想就其中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林伯渠同志曾经很有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荏苒三十年》)林老亲身参加过辛亥革命。他这段语重心长的话,说得何等中肯!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可以举出很多条。其中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我们不能把从君主专制到建立共和国,只看作无足轻重的政体形式上的变化,甚至只看作是换汤不换药的招牌的更换。  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统治下经历过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这是一个沉重得可怕的因袭重担!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就不断被灌输“三纲五常”这一套封建伦理观念,把它看成万古不变的天经地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主成了代表天意、站在封建等级制度顶颠的最高代表。每个人在这种制度面前,必须诚惶诚恐地遵守“名分”,不容许有丝毫逾越。这就是所谓“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河南程氏遗书》卷五)谁要是敢有一点怀疑,轻则叫做“离经叛道”、“非圣无法”,重则成了“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有一句名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可见在那个时候,谁要是想“把皇帝拉下马”,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大无畏气概,一般人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到了近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急遽激化,使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动荡和变化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前仆后继。但是,直到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前,还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推翻君主专制制度的主张来。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洪秀全做了天王,其实还是皇帝。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更只是“扶清灭洋”。资产阶级改良派鼓吹爱国救亡,介绍了不少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政治制度到中国来,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可是,他们把忠君和爱国看作是一回事。康有为那些声泪俱下、处处不忘“列祖列宗及我皇上深仁厚泽涵濡煦育数百年之恩”的话,是最能打动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心的。而那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法美两国外,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沙俄等等无一不保留着君主制度。所以,康有为提出以俄国彼得大帝和日本明治天皇的改革作为中国学习的榜样,在许多人看来是很有理由的。  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破天荒地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孙中山在几次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见《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见《中国民主革命之重要》)1905年8月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明确地把“创立民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之一。它在第二年冬颁布的《革命方略》更是响亮地宣告:“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之论!比一比,从“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到“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这 是何等巨大的根本性的变化!  他们坚韧不拔地通过报刊鼓吹、秘密宣传,使这种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到辛亥革命爆发时,推倒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反动势力都已无法把它再扭转过来了。  辛亥革命果真把“皇帝拉下马”了,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倒了。这一下,真是“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它带来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两条。  第一,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中国封建社会本来有个头,那就是皇帝。它是大权独揽的绝对权威,是反动统治秩序赖以保持稳定的重心所在。辛亥革命突然把这个头砍掉了,整个反动统治就乱了套了。这以后,从袁世凯到蒋介石,象走马灯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登场,却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来。不用说人民革命的浪潮一浪接着一浪,就是反动阵营内部也无法再保持统一。这自然有很多原因,而辛亥革命在这里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无法抹煞的,它为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开辟了道路。  第二,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陈独秀在五四运动前夜写过一篇《偶像破坏论》说道:“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众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称做元首,一旦亡了国,象此时清朝皇帝溥仪,俄罗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比寻常人还要可怜。这等亡国的君主,好象一座泥塑木雕的偶像抛在粪缸里,看他到底有什么神奇出众的地方呢?但是这等偶像,未经破坏以前,却很有些作怪;请看中外史书,这等偶像害人的事还算少么?”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尽管辛亥革命后,一时看来政治形势还十分险恶,但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中国封建势力的统治,实在是太根深蒂固了!推翻它,消灭它,决不是一两次革命运动的冲击所能完成的。辛亥革命诚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一点,始终应该有一个清醒的估计),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一举推倒了,为此后的革命打开了通道。这种不朽的业绩,难道不值得我们今天给予热情的歌颂吗?  而过去长时期中,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确如林伯渠同志当年所说的那样,常常被过低估计了。这里,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还有时代的原因。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皇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革命尚未成功”。这是事实,因此,在我们党领导的民主革命阶段,许多同志着重强调的常常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一点,来鼓舞人们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继续奋发向前,去夺取胜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强烈地感受到的也是这一点。这在当时是对的。可是这一来,对辛亥革命在历史上的巨大功绩,就常常来不及作出足够的估计,甚至被有意无意地忽视或贬低了。到了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极左思潮泛滥,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仿佛就成了替资产阶级涂脂抹粉的莫大罪过。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更谈不上对辛亥革命作出公正的评价。  现在该是时候了!辛亥革命离我们已经有一百年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已被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推倒了。我们完全应该也可以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作出更加实事求是的评价来!

历史与社会论文1000字初中篇第一章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们越发的感觉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的社交能力普遍偏弱使得人际关系成为 重中之重的一个课题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 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 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 我认为,人际交往时获取友谊的重要途径。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新的群体的构成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在工作中同样如此,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搞关系”算不上一个褒义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走后门”、“暗箱操作”等不光彩行为,但有一类人,他们的职责就是“搞关系”,这个关系“搞”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这就是员工关系经理。员工关系经理是个不太常见的头衔,只有在正规的外企、国企集团、合资企业中才能觅到他的踪影。他的工作职责包括两大范畴:一是处理员工和 公司的关系,即传统意义的劳资关系,另一方面是员工内部的关系协调。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际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人在社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工作中可以从很多方面体现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用文明的角度来说,是一个人在社会集体关系网的地位的体现,用庸俗的角度说,就是兄弟多,讲义气的一定是“大哥”。 当然,结合你的实际,我个人也有一句话送给你,希望能对你起到帮助。如果你的所在单位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主线单位,那么亲属关系及世交关系,才会对你有直接性的帮助,如果是支线单位,那么你的主管领导将对你的前途起到直接作用,但前提是看你如何去做,你的综合能力如何。如果你所在单位是普通地县市的主线单位,那么除上述关系外,还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是支线单位,基本就是靠经济实力和自身能力,所谓自身能力不完全是工作能力,70%是为人处事,也就是你所说的人际关系。总之,人际关系也要看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来用。 官场上有三句话说的好“再大的领导、再大的官,也要看小爷翻不翻(脸)”“小爷喜欢玩你的话,当你是个玻璃球,小爷不喜欢玩你,你就是个玻璃碴子!”“如今都讲究“双盈”和“实效”,主要看你需要不需要!” 社会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将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这东西。--、随便写写就过去了哇。随便凑几个数就OK了啦。不要兴师动众了。

当二十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苦心焦虑关注的中心问题。到这个世纪快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迈开大步前进,过上小康的生活,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中国已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敬的国家。占世界人口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确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回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奋起的历程,有几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 一、关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问题 在整个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振兴中华;一直是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涉及怎样看待民族问题,怎样看待民族主义思潮。西方学者中有一种看法,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它曾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甚至只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这种看法,很难说是客观的和公允的,至少是缺乏分析而不全面的。 民族是历史地形成的,而且将在今后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当某一个人群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域或同一个环境中,就会建立起密不可分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状态、风俗习尚以至共同的语言文字,由此便会产生一种相互的认同感,产生一种凝聚力量。它不是任何人所能任意制造和随便加以抹煞的。 今天,各民族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世界越来越变得不可分割,这是事实。但各民族仍保持着各自的特性和差异,各民族之间在利益上也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和冲突。这也是事实。当某个或某几个自命优越的民族从自身的狭隘私利出发,在"一体化'之类的名义下对其他民族实行控制、压迫和掠夺时,这种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发展到十分尖锐的地步。那些被压迫民族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抗的斗争无疑是正义的。只有各民族之间建立起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才能真正和睦相处,充分发挥互补和相互促进的作用。 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它自己的显著特点。中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但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几千年来经济、政治、文化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下,又逐步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中华民族。 到了近代,随着主要来自西方殖民者的人侵,整个中华民族都感到自己已濒临亡国灭种的险恶局面。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命运,更强化了中华民族那种内在的凝聚力。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目标,严复发出"救亡"的呼喊,不只是代表中国国内哪一个民族的要求,而是表达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这以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极端残暴野蛮、肆无忌惮的侵略活动,更把中华民族一步步逼向绝境。这就毫不奇怪,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无论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藏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不分彼此地凝为一个整体,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去抵抗外来的侵略。 可以看出,民族主义思潮是有两重性的;如果把某一个民族的利益、意志和价值尺度强加到其他民族头上,对其他民族进行侵略和压迫,或者挑起不同民族之间的种族成见和仇杀,不管打着什么旗号,它都是反动的或者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相反,如果是激励被压迫民族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爱国救亡,对其他民族采取平等和尊重的态度,而不是去侵略和压迫别人,它就是正义的,进步的。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流属于哪一种?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历来主张民族平等。他认为世界各民族应当是平等的,国内各民族也应当是平等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明确宣言:自己不仅是国际主义者,而且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对国内的民族政策,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新中国对处理国际范围内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准则。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民族平等的原则。 二、关于革命和建设的问题 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可是,在二十世纪的前半个世纪,中国人一直在进行革命斗争,集中力量先解决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这是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那样走入了误区"?无数先烈为革命所作出的牺牲是不是多余的?当然不是。 中国的现代化走过的是一条异常艰难的道路。一般说来,人们最初总是希望能在现有社会秩序下从事建设,或进行温和的改革。这样做,不但牺牲少,而且也容易被更多人所接受。孙中山、毛泽东在早年莫不如此。但是,近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却迫使他们走上了另一条路。决定他们投身革命的,是由于中国当时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实在太尖锐了,中华民族已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的旧势力又那样强大,顽固地拒绝一切根本变革。和平建设和通过温和的改革来改变中国的面貌是无法做到的。客观局势不容许人们长期等待下去。国人民已经忍无可忍,而又没有其他出路可供选择,这才迫使他们不能不下定决心,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中去。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经过严肃的理性思考和反复的比较后作出的抉择。二十世纪的前五十年,中国一直处在热气腾腾的革命大震荡中,这不可能是哪一个人想怎样做就可以怎样做的,只能是客观环境的产物。当然谁都明白,革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要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但如果客观条件已经成熟,革命在很短时间内对阻碍社会发展的旧事物所起的扫荡作用,是平时多少年也无法同它相比拟的,而且要彻底得多,从而为以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开辟了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是一个证明。 即便处在大革命的形势下,革命同建设与温和改革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微妙的。它们既有相互对立的一面,而在某种意义上又相互补充。在旧中国,只要是在实现现代化和社会进步这个目标下,许多"实业救国"、"科学救国"、"政治改良"等主张,尽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改造中国的问题,仍然在某些方面起过有益的作用。凡是在这些方面做过一些切实工作的人,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 暴力革命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从根本上改造旧有的社会秩序,都能够取得成功,甚至未必都能在历史上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当旧的社会制度已经衰竭到没有力量调节自身内部的矛盾、没有发展余地的时候,只有当新的社会制度已经孕育到呼之欲出的时候,一句话,只有当社会大变革的内在条件已经足够成熟的时候,暴力才能成为新社会诞生的助生婆。没有这种客观条件,任何人都无法随心所欲地单凭自己的意旨,使用暴力来实现他所主观设想的目标。人们要正确地认识这一点,不是容易的事情。一次社会大革命总是在追求完美社会的强烈要求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追求有时在感情上达到狂热的地步。革命的胜利更给了人们巨大的鼓舞,也容易造成一种错觉,仿佛原先的办法可以用来解决一切问题,仿佛一切都能以革命胜利时期同样的速度在短期内得到实现。他们往往忽略了急风暴雨式的革命时期同和平建设时期两者之间的巨大区别。当客观历史已经从前一阶段转人后一阶段时,人们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常常在许多方面仍停留在前一阶段,习惯于以前一阶段用熟了而且取得成功的办法去处理后一阶段面对的新问题。这是一种脱离客观实际而不自觉的状态。五十年代后期要求"大跃进"和随后提出的"阶级斗争为纲"等严重失误,多少都同这种历史背景有关。 推倒一座旧的建筑有时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可是在这块废墟上清理地基,建设一座新的大厦却必须持久地循序渐进。新社会制度内部肯定存在种种缺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会滋生一些新的不良现象,使坚持不懈的深化改革成为必不可少。这种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革命,但它同以暴力为手段、以根本改变原有制度为目的革命完全是另一回事。 三、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在不断探索中前进,是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艰苦跋涉中的重要特点,也是正确理解这个过程中许多重大问题的关键。离开"探索"这个重要特点,许多事情便很难讲清楚。 为什么这种探索是不可避免的?原因在于:二十世纪的中国正处在空前激烈的大变动中;中国又是一个和任何西方国家不同的东方农业大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在这样一个国家里,无论是发动革命还是进行建设,遇到的都是一个又一个新问题a这些新问题,在书本上和别国经验中都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唯一的办法,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大胆探索,从成功和失败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摸出一条自己的路子来。 既然是探索,自然不可能事前把什么都弄得清清楚楚,也不可能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许多事只能是看准一个大的方向,勇敢地往前闯,在闯的中间作种种尝试。其中,难免会有风险,会有曲折。有时,人的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再加上不那么谦虚谨慎,还会碰得头破血流。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遭受过两次大的失败,几乎使革命濒临绝境,一次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的失败,一次是一九三四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犯过两次严重错误,一次是因为急于求成、超越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而发动的"大跃进",另一次是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下造成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这些教训都是十分惨痛的。但是,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智慧的、充满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科学理论指导和优良传统、同中国人民建立起血肉联系的政党。这个党的素质和基础是好的。无论怎样艰难困苦的客观环境,无论多么巨大的外来压力,无论自己一时犯过多么严重的错误,遭受多么巨大的挫折,都没有把它压垮。它不但总是能在失败和挫折中挺过来,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来纠正错误,从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条正确的路子来。这也是一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所反复证明的。 这样讲,自然不是原谅我们过去所犯过的那些错误,只是说对事情需要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采取分析的态度,才能真正理解它;真正从中汲取教训。以往的教训告诉我们:不管什么原因,即便是出于好心,只要主观不符合客观,只要违背了客观规律,同样都要受到惩罚,甚至是严重的惩罚。人们总是通过实际经验,才能一步一步地对客观事物达到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吃一堑"应该"长一智"。过去的沉痛教训,是一笔反面的精神财富,无论如何不应该忘却。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他又说:"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主义理想在相当程度上是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悬殊、以强凌弱等现象强烈不满的产物。它的产生并非凭空而来。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在于使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变成科学。 对一百多年中尝够了贫穷、社会不平等和外来压迫等苦涩滋味的中国人来说,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理想,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早在二十世纪初,满怀化国忧民之心的中国先进分子已经毫不掩饰地表达他们对社会主义远景的憧憬。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社会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随着对中国具体国情认识的加深,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既然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只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社会主义不能一蹴而就。毛泽东有一个科学的论"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即便这样,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心目中所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个最高目标。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这毕竟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实践的经验还很少。人们虽然强烈地向往社会主义,但具体地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些问题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真正搞清楚。所以,在摸索前进中犯过许多错误。 邓小平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在思考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他在南方谈话中这样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始终以中国的实际国情为出发点,严格地以处在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中的客观事实为根据,不受任何固定的模式或框框的限制。他明确地指出:必须从中国现在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一心一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所有这一切,构成了比较完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就是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产物。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同志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说: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这正是历史所作出的结论。 如果说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走向振兴的世纪,那么,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实现振兴的世纪。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新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国在一百多年中吃够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苦头,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敏感,坚决反对一切威胁、干涉别国内部事务的霸权行为,自己也决不会这样做。现在地球上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正在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满生机和活力地从温饱经小康走向共同富裕,这将是多么大的社会进步。它是整个人类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