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我与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大学2000

发布时间:2024-07-13 05:32:20

我与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大学2000

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是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所以更需要观看更多关于安全教育心得的文章,来教育孩子们安全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几篇关于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的文章!  大学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文章(篇一)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应有的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亟需正视和重视的问题,我们针对当代大学生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简要介绍校园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防范方法和避害技巧,并阐述了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展示了各种安全案例和标志。来用于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使大学生保持健康心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又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状况,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大学生校园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与计算机违法犯罪预防、人身与财产安全、交通与旅行安全、社交与求职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国家与社会安全、施救、自救与安全服务等,旨在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一、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学生抛弃社会意识形态和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使其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隐蔽斗争的新形式和新特点,自觉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  二、遵守校纪校规和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目的在于使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避免因违法导致法律的制裁和违法带来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三、日常安全常识,主要包括消防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社交安全、公共安全等,目的是使大学生熟悉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避免人身伤害、财务受损失。  四、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即心理健康知识,目的在于增强自己调节心理、情绪的能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避免自杀、变态等结果的发生。  大学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文章(篇二)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社会知识和智慧的中心,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然而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的不安全隐患比比皆是,学生伤害事故更是频频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痛苦和损失,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更是纠缠不清,往往带来巨大困扰。甚至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校均把安全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领导大会小会强调安全,老师课前课中课后讲安全,可以说学校教师时时刻刻都绷紧了安全这根弦。家长也千叮咛万嘱咐。尽管如此,学生的安全意识仍然很淡薄,安全事故总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纵观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总以“不许……”,“不要……”,“不能……”“不准……”等等命令限制性的语言,大多数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总认为老师又在管他们了,总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产生“你不让干的我就要试一试”的逆反心理。这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又给学校,老师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课题——如何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呢?这就应该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现在的学生崇尚网络,追逐明星,对家长、老师缺乏信任感。教师应该放下师长的架子,在进行教育时少用甚至不用命令限制性的口吻,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管教和被管教的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是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的关系。教师应该做到平易近人,多和学生交流谈心,让自己有亲和力,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信任的朋友。我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总是这样问:“上学放学途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呀?”“如果不注意这些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呢?”“天热了,我们又要怎么办呢?”“雷雨时,你是怎样做的?如果方法不正确会怎样?”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就得好像老师在向他们征求答案,他们感觉有一种亲切感,他们总是争先恐后、滔滔不绝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样学生更能记住安全常识,更知道应该怎样正确的去做。  其次,安全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在新课程理念,单调的说教枯燥乏味,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抵触情绪。为什么网络游戏那么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而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安全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我们应该赋予安全教育于趣味性,娱乐性、身临其境性,可借助演讲、游戏活动、知识竞赛等载体,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安全知识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小学一至四年级,可以多采用讲故事、游戏、趣味活动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这样,学生乐意接受,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也加强了。  在学校可用演讲、游戏活动和实地安全隐患大排查等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知识演讲活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它可以通过演讲者向大家传达哪些行为活动危险、遇到危险时的处理方法、应该怎样避免危险等等,比老师的说教更具说服力。通过游戏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之一。在游戏中,故意设置一些危险障碍,让学生识别、排除,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之目的。当然,如果有条件,请消防员到学校进行各种安全隐患应对方法的实地大演练就更好了,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安全知识,规范他们的安全行为,提高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总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做到他们乐于接受,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从而达到普及安全知识,规范安全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之目的。

捧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细细读来,我对“改变人生的方法—— 圣贤教育”这一点感触颇深。  在《教育与人生》中,叶圣陶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三个教育与主体的人和客观的世界构成的人生关系。三大观点不仅体现着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迹,更是想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的特性和客体环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明确心灵深处的真正诉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与人生》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当时读完这句话并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才发现叶先生的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教”的真正内涵。“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读到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真正的启示意义,真正意识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认识其自身为前提,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确、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习惯和观念,建立起新观点。接着,学会用教育的成果来丰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义问题。

《我的教育理想》被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举荐为教师、校长、教育工作者必读名著。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我的教育理想教育读书心得2000字, 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2000字一  虽然今年的夏天炎热异常,但是无法抵挡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先是完成了远程继续教育,然后又趁休息时间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趁热打铁我就来谈谈我的读后感受。  《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给老师们描述的是一个宏观的教育理想,谈到了对老师、校长、学生、甚至是家长的一个理想的描述,要求学生、老师、校长应该是怎样去做,给了大家一个目标与框架,这本书也给出老师、校长要努力的办法与方向:  首先我来谈谈理想的老师,他们应该是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自强自信,不断自我挑战;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顽强,不怕挫折。这样的老师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还是社会中一个优秀的个体,如果老师们能富有这样的品质那么何愁教育水平提不上来呢?  我心中的老师是应该有大格局的人,他们不仅仅只注意学生的成绩,他们还能目光长远,给孩子们指出发展的方向;我心中的老师是有自己教育风格的老师,他们不仅会给孩子们讲知识,还能通过自己的魅力让孩子建立学习的兴趣;我心中的老师是有心的人,他们不仅仅会口吐莲花,还能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钻研自己所做的工作;我心中的老师不仅是苦心诣旨、呕心沥血工作的人,还是爱读书、爱运动、有自己的课余生活,把自己的人生过的充实有趣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给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然后我来谈谈理想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理想中的校长应该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珍视学校的名誉;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胸怀宽广,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善于协调关系,能调动一切力量发展学校;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注重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挖掘教师潜能;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宋代张载说:“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行久。”只有志向远大,品德才会完美。老师与校长应该有“共同愿景”,要让全体师生都知道,踏踏实实的去追求,整个学校才有了活力,活力应是校长点燃的,朱老师有一个建议就是让中国学校的校长也可以长时间任职,这样他们制定的共同愿景才能一直坚持下去并逐步实现,我也觉得有道理。  其次,我来谈谈我理想中的学生,天底下最辽阔的是天空和大海,而比天空和大海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所以学生们应该是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独特见解和思想;自强自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读后感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实,我倒认为我理想中对学生的要求也符合对老师要求,一个社会中存在的个体就应该顺应社会的要求,不断努力进取,想起了毛主席的话,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人生贵在坚持!  最后,我来谈谈我理想中的家长,虽然把它放在最后谈,其实家长才是对孩子的人生中有最重要影响的。对于社会中个体对老师和学生要求的品质同时适用于家长身上,身教重于言教,只有家长自身做到的事情才可以要求自己的孩子,才有说服力,打铁还需自身硬。  对于家长教育孩子的要求还有这些,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地成长;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特长,对于这一点我有想法,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都是制度化的,统一的缺乏的就是特长,这一点不能寄希望学校发掘,学校学生太多老师们难以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这个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发掘孩子的特长并且培养起来,让孩子有多种兴趣不要打击他,然后在孩子的日益成长过程中发现他最擅长的然后专注学习,相信培养出的孩子肯定出类拔萃,然后家长还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对待孩子,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龙应台说,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来陪伴家长们成长的。所以家长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你可以不支持他的观点,但应该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让你的孩子敢说敢干,而不是唯唯诺诺的乖宝宝。  恩格斯曾经讲过,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最多的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整个暑假虽然没有上课教学,但我觉得这是我给养的最佳时刻。当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人生中最乐意从事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职业!

一般学术论文都是不会介绍心得体会的,如果写心得体会一般很难录用,如果你要找大学生安全教育类论文,可以百度搜下:普刊学术中心,上面有很多领域的免费论文,包含教育类。当然其实写这方面的文章,不需要参考太多资料,自己把论文框架提纲拟定清楚就行了

我与教育为主题的论文2000字

可以自己在网上先找下这类的期刊论文呀~多看下~像(教育进展、创新教育研究)等等这些期刊,上面的论文总有适合你的~总能让你找到灵感的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近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 我的教育理想 一书,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礼记,学记>好好学一下吧在大学总要学点东西,不能混日子不用心怎么会出一个好成绩呢,上大学不容易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好好学习,以后多在教育行业上放光满

周作云/李明刚 “素质教育”这个词,目前在学校生活中和有关文件、文章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可是其中的“素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却有不同的解释。 一 到底什么叫“素质”? 郝文武在《素质教育之我见》一文中,[1]是这样说:“素质,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是指素养、品质、资质。素养即平时修养而成的人的知识、能力、品德等。品质即人的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资质,一说人的素质,主要指智力;另说人的天资、禀赋。三为心理学所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综上可见,人的素质就是构成人身体和心理的主要因素,基本成份,结构和功能,即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质量。” 这说法还是令人费解的: 什么叫“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 “人的素质,主要指智力”云云的“素质”和“素质一指……二指……三为……”云云中“素质”为什么都叫“素质”呢? 什么叫“天资、禀赋”?它们和“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点”是一回事呢还是两码事? 上述说法不费解么? 娄赫民的《也谈素质教育》[2]则是如此解释“素质”的:“一个人素质是以生理和心理作基础的,如果个体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程度不同,那么就决定了个体素质上必然存在着差异。” 到底什么是“素质”呢?没有讲个所以然。只是说一说“素质以生理和心理作基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程度不同,素质就不同”;这等于没有对“素质”作任何解释。 燕国材在《素质教育问题研究》[3](下简称《研究》)中,则有较详细的对“素质”的论述。他是如此讲的: “人的素质即人的本质、本性。据此,人的素质自然也就应当包括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两个方面。心理素质讲的显然是自然素质,仅涉及素质的一个方面。这样看来,素质的基本涵义应当表述为: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与后天获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特点的有机结合称为素质。”“素质可以分为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两类。自然素质亦称生理素质,它既然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它属于纯先天因素;社会素质既然是后天获得的,可以说它属于纯后天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介乎生理素质与社会素质之间的素质,可称为心理素质,它乃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 “素质的涵义已明。顾名思义,素质教育就是提高素质的教育。大而言之,就是提高民族素质或国民素质;小而言之,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既简且明的事,根本用不着多费唇舌。” “根本用不着多费唇舌”,讲得多么明快!可是,《研究》的这番议论仍然令人费解: 何谓“人的本质”?《研究》在论述它的“教育人本论”时,曾这样说:“我所说的教育人本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为指导”。据此可知,《研究》所讲的“人的本质”是马克思所讲的“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论纲》的第六条中,对“人的本质”是这样讲的: “人的本质并不是某一个人生来固有的抽象的东西。人的本质实际上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4] 很清楚,马克思所讲的“人的本质”不包括“某一个人生来固有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包括《研究》所说的“自然素质即生理素质”。“自然素质即生理素质”是“一个人生来固有的”。 《研究》把“人的本质即人素质”界定为:“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与后天获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特点的有机结合称为素质。”这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是很不同的。《研究》的说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的。 就逻辑而论,如果说“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那么,它们都应该具备有“素质”之所以为“素质”的“特点”或“属性”。什么是“素质”的“特点”或“属性”呢?照《研究》给“素质”所作的界定来说,这“特点”或“属性”就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与后天获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特点的有机结合。” 《研究》讲得十分清楚:“自然素质亦称生理素质,它既然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它属于纯先天因素;社会素质既然是后天获得的,可以说它属于纯后天因素。”纯先天因素的“自然素质”和纯后天因素的“社会素质”自然是不具备“素质”的上述“特点”或“属性”的。难道不是这样么?只有《研究》所说的“心理素质”符合它所作的“素质”的界定。 《研究》对“素质”所作的界定,和它对“素质”所作的分类是冲突的,其界定与其分类“打架,打得头破血流”!势不两立! 准上两点,我们认为《研究》并没有把它所说的“素质”的涵义弄明白。“素质”的涵义都未弄明白,就去讲“提高素质的教育”,这很令人费解。 二 “素质教育”一词的产生,是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而产生的。故而论“素质教育”者总是要提到“应试教育”的;而且常常引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重要文件中的一段话作为论述“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先进性的论据。这段话是这样讲的: “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这段话中两次使用了“素质”这个词。这段话中讲的“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是不是就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的意思呢?要弄清这点,首先要明白“素质”这个词,在文件中的含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开宗明义就这样讲: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了九十年代我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特制定本纲要。” 这里讲得很清楚,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特制定本纲要”;而没有讲“提高什么什么素质”。“水平”二字,一目了然,不需要作任何解释。 《纲要》就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六个重要问题,讲了五十条,怎样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 在共五十条的论述中,有这样的带有“素质”一词和“水平”一词的一些话语:“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劳动者素质”,“政治和业务素质”,“政治业务素质”,“全民族的素质”,“全民族素质”,“民族素质”,“思想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业务水平”,“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教师素质”,“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国民素质”,“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师资队伍”。 就《纲要》的全文来看,“素质”一词的含义,在这里就是“水平”的意思。“劳动者素质”、“民族素质”、“国民素质”、“教师素质”和“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等,都是指相应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的水平。“素质”就是“水平”之意。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中“素质”该如何解释?如果不把“素质”理解为“水平”,那么,“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区别何在?只有把“素质”一词的涵义理解为“水平”,才符合《纲要》在开宗明义的第一段中所谈的“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意思。 “素质”一词在《纲要》中虽然使用了二十次,却没有“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影子。《纲要》第七条中有这样的论述:“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里的“转轨”云云,并不是讲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而是:使只注重文化科学知识、片面发展的、面向少数学生、死板枯燥的“应试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全面提高其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水平的全面发展教育。这是很清楚的。 全面发展教育,不同于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提倡、推行“素质教育”的论著,也不认为“素质教育”等同于全面发展教育。——如果二者等同,“素质教育”的提出就没有必要了。 毫无例外,凡是论述“素质教育”的论著,都要把“素质教育”与人所共知的全面发展教育“挂起钩来”,并论证“素质教育”如何如何比全面发展教育更科学更先进。——如果没有这种科学性先进性,“素质教育”还有什么值得提倡的必要呢? 有文章这样讲:所谓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5] “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这一事实,人所共知,在“素质教育”这名词出现之前,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任务。今天,把它说成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理由是什么? 又有人说:“‘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作为其基本内涵。[6] 事实是,在“素质教育”这一名词出现之前的许多年,在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中,就已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观点和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水平,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涵了;而今却把此内涵说成是所谓“素质教育”的东西;请问:“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到底是一回事呢还是两回事? 上述问题都是需要认真回答的;不然,“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科学性就很令人怀疑。 三 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的阐述,燕国材的《研究》是较全面细致的;从“素质”的界定到“素质教育”的涵义、分类、基本特点以及其有效实施等等,都费去了许多唇舌;而且把他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的学习理论”也揉了进去。 关于《研究》对“素质”的界定,上文已经讨论过了,不再赘说。在此,仅就其“学生主体论”和A=F(I•N)这个公式讲一点我们的鄙陋之见。 “学生主体论。即主张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 有什么根据说“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主体”? 《研究》是如此说: “在教育过程中,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因素(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大系列,即外部(客体)因素(条件),简称外因;内部(主体)因素(条件),简称内因。……心理发展,这实质上仍为内外两因的相互作用……。条件——根据论。认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凡是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就叫做心理内化,如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说,在教育过程中,除学生主体属内因外,其余的一切因素,如政治要求……教师作用等等,都属于客体——外因范畴。这样看来,……以内因为依据,即札札实实地以心理内化论为关键,才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从这段论述中不难看出:《研究》把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与学生成长发展的“动力”同“条件”的关系,弄混淆了。 “主体与客体”是“用以说明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一对哲学范畴。主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7]故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所学习的东西就是客体。《研究》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混同于教师的教育活动,说“学生是教育过程中唯一主体。”这是不是概念混乱? “内因与外因”是“表明事物运动发展的动力同条件之间关系的哲学范畴。内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即内部根据;外因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外部原因,即外部条件。”[8] 《研究》把学生的心理内化和教育活动混淆起来,把外因称“客体”,把内因称为“主体”,弄错了哲学范畴,“把张飞的胡子往岳飞的脸上安”,不知燕教授有何根据? 关于公式A=F(I•N),《研究》说:“公式中的‘其它条件’指客观条件,可用'E'来表示;'A'代表成功、成就;'F'为数学的函数关系;'I'代表智力因素;'N'为非智力因素。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成功,假定其客观条件是差不多的,那么,就是由他们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来决定的。同时,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因素本身是无所谓积极性的,只有非智力因素才有积极性。”“智力因素的积极性来自非智力因素。” 把《研究》这段解释和燕国材的“IN结合论”的有关说法与这个公式相对照,不难发现A=F(I•N)这公式的错误。 (1)《研究》讲得明明白白:“公式中的‘其它条件’可用'E'来表示。”不知有哪一位读者能够在A=F(I•N)中看见"E"?公式中根本没有"E",而要说有"E";这是怎么一回事? (2)根据众所周知的数学原理,A=F(I•N)中的"I"和"N"都是变量,不是常量,不是一个既定了的“定数”;可是,据燕国材的“IN结合论”的说法:“任何人的非智力因素都是后天培养、发展的结果。”[9]而人的智力水平则是“生来超常就是超常,中常就是中常,低常就是低常,”[10]“智力因素本身是无积极性可言的,只是非智力因素才具有积极性。”[11]可见,非智力因素是个变量,而智力水平则是一个“定数”,是一个常量。 例如,某学生学习三门学科,一门学科的成绩优秀,一门学科的成绩中常,一门学科的成绩低劣。照“IN结合论”理论来说:三门学科的成绩的差异的原因,不是该生的智力水平的问题(生来超常就是超常,中常就是中常,低常就是低常,是不会改变的);而是其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意志等等)的积极性的发挥与否的问题。 "I"(智力因素)既是一个“定数”,是常量,怎么又被塞进变量的行列,与"N"(非智力因素)混在一起,冒充变量呢?这不是“IN结合论”的论述,和其提出的A=F(I•N)公式之间的冲突么? 《研究》认为:“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定于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人本论、学生主体论、心理内化论与IN结合论的理解与把握。”它又说:“学生主体论是教育人本论进一步的具本化。”“IN结合论又是心理内化论的进一步具体化。” 我们在上文已论证过“学生主体论”是个概念混乱的理论;如果“IN结合论”又是一个漏洞丛生的理论,我们教育工作者又将如何去把握《研究》所谈的“四论”呢?《研究》对“素质”的涵义都还没有讲清楚,就讲“素质教育的效果”,更不能使人捉摸了。何谓“素质”教育的“效果”? 窃以为,讲“素质教育”,论“素质教育的效果”,首先应该辨明什么叫“素质”?讲“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先进性”,应该弄清“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区别,不能把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的东西说成是“素质教育”的东西;如此,“素质教育”这一概念才有生命力,素质教育的理论才有可能建构起来成为一种新教育理论。 作者单位:四川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魏知 [1][2][3][6]《江西教育科研》,1995年,第1期;1995年,第3期;1996年,第4期;1995年,第6期。 [4]朱光潜:《美学拾穗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75页。 [5]柳斌:《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人民教育》,1995年,第7•8合期。 [7][8]《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第1240页;第646页。 [9][11]燕国材主编:《非智力因素的理论实证与实践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1页;《前言》,第2页。 [10]燕国材、马加乐著:《非智力因素与学校教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4页。

我与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大学

捧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细细读来,我对“改变人生的方法—— 圣贤教育”这一点感触颇深。  在《教育与人生》中,叶圣陶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三个教育与主体的人和客观的世界构成的人生关系。三大观点不仅体现着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迹,更是想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的特性和客体环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明确心灵深处的真正诉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与人生》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当时读完这句话并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才发现叶先生的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教”的真正内涵。“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读到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真正的启示意义,真正意识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认识其自身为前提,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确、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习惯和观念,建立起新观点。接着,学会用教育的成果来丰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义问题。

可以自己在网上先找下这类的期刊论文呀~多看下~像(教育进展、创新教育研究)等等这些期刊,上面的论文总有适合你的~总能让你找到灵感的

教育,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或许,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我与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大学生

捧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细细读来,我对“改变人生的方法—— 圣贤教育”这一点感触颇深。  在《教育与人生》中,叶圣陶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三个教育与主体的人和客观的世界构成的人生关系。三大观点不仅体现着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迹,更是想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的特性和客体环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明确心灵深处的真正诉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与人生》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当时读完这句话并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才发现叶先生的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教”的真正内涵。“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读到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真正的启示意义,真正意识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认识其自身为前提,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确、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习惯和观念,建立起新观点。接着,学会用教育的成果来丰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义问题。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  这几年社会上言谈越来越自由开放了,基础教育也愈发地饱受争议了。既然各式各样的言论已多,我倒也无所畏惧了,于是铺纸研墨,蠢蠢欲动地想要发表一席荒谬稚言。   许多人指责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失败的应试教育,必须改革。诚然,几年来领导老师们东奔西走地到处“学习”,也不能说没学出点名堂来,然而我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学生一天能睡几个小时?睡不好,昏昏沉沉,哪来的效率?恶性循环日日重演。口里说着“身体是学习的本钱”,然而真正走上了比战场还残酷的考场,除了分数,谁还能顾及其他?既然健康都不要了,什么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培养,便更是被简化得直接等同于熬夜看课外书、假期到处学特长了。至此,我已无话可说。   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习题,唏嘘之余,我常陷入幻想的深渊。我想,对儿童的教育应当侧重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先是生活习惯,再是学习习惯;先是发展孩子自己的良好兴趣,再是培养其他各个方面的广泛兴趣。我们应当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来教,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使人幸福快乐。丁肇中提出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赞同,实践能力匮乏一直是中国学生出了名的缺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哪一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出一点纰漏,否则我们以后的建设就必定会出问题。另外,学习虽是一件严肃艰辛的事情,但更是快乐的事情。不乐而为之,如何超群?张潮说得好,“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学习的过程要常伴一个“趣”字,才是富有积极意义的,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最后,基础教育一定要使学生明确方向,明白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是为了什么。方向一旦出了问题,当下成绩再优异都是无用甚至有害的,到头来没有好结果。

可以自己在网上先找下这类的期刊论文呀~多看下~像(教育进展、创新教育研究)等等这些期刊,上面的论文总有适合你的~总能让你找到灵感的

我与教育为主题的论文2000字怎么写

2000字《我的教育理想》?虽然今年的夏天炎热异常,但是无法抵挡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先是完成了远程继续教育,然后又趁休息时间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趁热打铁我就来谈谈我的读后感受。《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给老师们描述的是一个宏观的教育理想,谈到了对老师、校长、学生、甚至是家长的一个理想的描述,要求学生、老师、校长应该是怎样去做,给了大家一个目标与框架,这本书也给出老师、校长要努力的办法与方向:首先我来谈谈理想的老师,他们应该是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自强自信,不断自我挑战;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顽强,不怕挫折。这样的老师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还是社会中一个优秀的个体,如果老师们能富有这样的品质那么何愁教育水平提不上来呢?我心中的老师是应该有大格局的人,他们不仅仅只注意学生的成绩,他们还能目光长远,给孩子们指出发展的方向;我心中的老师是有自己教育风格的老师,他们不仅会给孩子们讲知识,还能通过自己的魅力让孩子建立学习的兴趣;我心中的老师是有心的人,他们不仅仅会口吐莲花,还能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钻研自己所做的工作;我心中的老师不仅是苦心诣旨、呕心沥血工作的人,还是爱读书、爱运动、有自己的课余生活,把自己的人生过的充实有趣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给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然后我来谈谈理想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理想中的校长应该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珍视学校的名誉;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胸怀宽广,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善于协调关系,能调动一切力量发展学校;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注重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挖掘教师潜能;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宋代张载说:“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行久。”只有志向远大,品德才会完美。老师与校长应该有“共同愿景”,要让全体师生都知道,踏踏实实的去追求,整个学校才有了活力,活力应是校长点燃的,朱老师有一个建议就是让中国学校的校长也可以长时间任职,这样他们制定的共同愿景才能一直坚持下去并逐步实现,我也觉得有道理。其次,我来谈谈我理想中的学生,天底下最辽阔的是天空和大海,而比天空和大海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所以学生们应该是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独特见解和思想;自强自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读后感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其实,我倒认为我理想中对学生的要求也符合对老师要求,一个社会中存在的个体就应该顺应社会的要求,不断努力进取,想起了毛主席的话,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人生贵在坚持!最后,我来谈谈我理想中的家长,虽然把它放在最后谈,其实家长才是对孩子的人生中有最重要影响的。对于社会中个体对老师和学生要求的品质同时适用于家长身上,身教重于言教,只有家长自身做到的事情才可以要求自己的孩子,才有说服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家长教育孩子的要求还有这些,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地成长;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特长,对于这一点我有想法,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都是制度化的,统一的缺乏的就是特长,这一点不能寄希望学校发掘,学校学生太多老师们难以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这个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发掘孩子的特长并且培养起来,让孩子有多种兴趣不要打击他,然后在孩子的日益成长过程中发现他最擅长的然后专注学习,相信培养出的孩子肯定出类拔萃,然后家长还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对待孩子,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龙应台说,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来陪伴家长们成长的。所以家长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你可以不支持他的观点,但应该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让你的孩子敢说敢干,而不是唯唯诺诺的乖宝宝。恩格斯曾经讲过,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最多的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整个暑假虽然没有上课教学,但我觉得这是我给养的最佳时刻。当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人生中最乐意从事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职业!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总觉得那是些生硬的道理与说教,没什么实在的意义,也激不起多少阅读的兴趣,久而久之,更是无从读起,至今,也未读过几本名篇佳作,想来真是惭愧。近日,认真阅读了朱永新教授的 我的教育理想 一书,深有感触。作为一名教师,我想能从这本书学习点经验,所以比较关心书中对于理想教师的描述。朱教授在书中描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己: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要想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位要做的便是要有丰富的学识吧,这是古往今来不变的真理。以前崇尚教师有一桶水,现在随着各种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恐怕一缸水、一池水都是不行的了,而应该是一条河流而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惟其如此,才能让孩子更有所学、有所获!否则,拿什么来教给孩子呢?这就要求:一要勤于读书,充实自我,使自己的知识海洋不断得到充盈,不会枯竭,才能源源不断地使自己充满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勤于学习,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不断向书本学习,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向身边老师学习,尤其要多向名师们学习,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教育的机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思索,不断去总结自己教育的得与失,勤于动笔、善于反思,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使自己不断向理想的教师靠近。朱教授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才会去赏识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读了他的这些论述,想想自己对学生的态度,看看周围的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在考试到来的时候,我和我的许多同事真的扮演着朱老师所说的那些可怕角色。读了他的论述以后,我决心改变自己的形象,只有真心爱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这也是我读后最深刻的一个体会。总之,我相信,只要我付出努力,并注意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摸索与总结,一定会离理想教师的形象越来越近。

捧着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细细读来,我对“改变人生的方法—— 圣贤教育”这一点感触颇深。  在《教育与人生》中,叶圣陶先生具体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提到了以教育认识自己、以教育革新自己、以教育成就自己,这三个教育与主体的人和客观的世界构成的人生关系。三大观点不仅体现着深刻的教育改革思想的痕迹,更是想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人”的特性和客体环境,理解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明确心灵深处的真正诉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层的物质等功利性追求。  《教育与人生》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肖川教授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提到的一段话“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良好的教育一定能够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清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们带来自信。而一个拥有希望、力量和自信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当时读完这句话并未深入思考,如今,再看叶圣陶先生的《教育与人生》,才发现叶先生的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我也从书中体会到了教师的“教”的真正内涵。“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中,“教”是前提、手段,“不教”是目的。叶老说得很明白:“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率至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也就是说,所谓“教”,重点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发、引导,培养能力。所谓“不教”,是在教师的引导训练下,学生拥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了,能独立探索实践、解决问题。这也就达到了“教”的目的。  读到这里我才深刻明白《教育与人生》这本书真正的启示意义,真正意识到教育者要以深入认识其自身为前提,在认识自我和环境的基础上去革新自己,革新掉不正确、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习惯和观念,建立起新观点。接着,学会用教育的成果来丰富成就自己的人生,发挥自身优势,将有意义的人生境界变为现实,实现人生价值。我想这样才是我们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因为其解答了人的生存意义问题。

《我的教育理想》被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举荐为教师、校长、教育工作者必读名著。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我的教育理想教育读书心得2000字, 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2000字一  虽然今年的夏天炎热异常,但是无法抵挡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先是完成了远程继续教育,然后又趁休息时间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趁热打铁我就来谈谈我的读后感受。  《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给老师们描述的是一个宏观的教育理想,谈到了对老师、校长、学生、甚至是家长的一个理想的描述,要求学生、老师、校长应该是怎样去做,给了大家一个目标与框架,这本书也给出老师、校长要努力的办法与方向:  首先我来谈谈理想的老师,他们应该是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自强自信,不断自我挑战;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顽强,不怕挫折。这样的老师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还是社会中一个优秀的个体,如果老师们能富有这样的品质那么何愁教育水平提不上来呢?  我心中的老师是应该有大格局的人,他们不仅仅只注意学生的成绩,他们还能目光长远,给孩子们指出发展的方向;我心中的老师是有自己教育风格的老师,他们不仅会给孩子们讲知识,还能通过自己的魅力让孩子建立学习的兴趣;我心中的老师是有心的人,他们不仅仅会口吐莲花,还能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钻研自己所做的工作;我心中的老师不仅是苦心诣旨、呕心沥血工作的人,还是爱读书、爱运动、有自己的课余生活,把自己的人生过的充实有趣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给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然后我来谈谈理想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理想中的校长应该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珍视学校的名誉;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胸怀宽广,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善于协调关系,能调动一切力量发展学校;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注重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挖掘教师潜能;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宋代张载说:“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行久。”只有志向远大,品德才会完美。老师与校长应该有“共同愿景”,要让全体师生都知道,踏踏实实的去追求,整个学校才有了活力,活力应是校长点燃的,朱老师有一个建议就是让中国学校的校长也可以长时间任职,这样他们制定的共同愿景才能一直坚持下去并逐步实现,我也觉得有道理。  其次,我来谈谈我理想中的学生,天底下最辽阔的是天空和大海,而比天空和大海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所以学生们应该是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独特见解和思想;自强自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读后感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其实,我倒认为我理想中对学生的要求也符合对老师要求,一个社会中存在的个体就应该顺应社会的要求,不断努力进取,想起了毛主席的话,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人生贵在坚持!  最后,我来谈谈我理想中的家长,虽然把它放在最后谈,其实家长才是对孩子的人生中有最重要影响的。对于社会中个体对老师和学生要求的品质同时适用于家长身上,身教重于言教,只有家长自身做到的事情才可以要求自己的孩子,才有说服力,打铁还需自身硬。  对于家长教育孩子的要求还有这些,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地成长;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特长,对于这一点我有想法,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都是制度化的,统一的缺乏的就是特长,这一点不能寄希望学校发掘,学校学生太多老师们难以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这个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发掘孩子的特长并且培养起来,让孩子有多种兴趣不要打击他,然后在孩子的日益成长过程中发现他最擅长的然后专注学习,相信培养出的孩子肯定出类拔萃,然后家长还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对待孩子,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龙应台说,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来陪伴家长们成长的。所以家长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你可以不支持他的观点,但应该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让你的孩子敢说敢干,而不是唯唯诺诺的乖宝宝。  恩格斯曾经讲过,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最多的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整个暑假虽然没有上课教学,但我觉得这是我给养的最佳时刻。当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人生中最乐意从事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职业!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