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西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差异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18 23:14:48

中西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差异研究论文

理想家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  〔 作者: 周武忠 来自:硕博文库 ]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  【文献属性】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200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理想家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研究  【英文标题】Gardens: the Ideal Home of Mankind——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 Garden Arts  【文章作者】周武忠  【指导教师】奚传绩  【英文关键词】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garden arts; comparative study; garden styles; principal elements of gardening; ideas of garden design; essence of garden ;  【中文摘要】本文用历史比较和平行比较为主的综合比较研究法,对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古典园林进行了比较研究,侧重于风格的分析和植物、假山与石景的比较,也涉及理水和 建筑等其他造园要素。  研究表明,中西园林艺术由于地理环境、审美理想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造园思想不同,两者在风格和形态上表现了明显的差异性:从总体上看,中国园林由于受儒、道、释的影响而崇尚自然,并在禅宗和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发展成自然写意主义山水园的风格。以意大利、法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园林有着共同的起源,其原型是古典世界的几何规则式园林。之后由于欧洲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历史进程的不平衡,而在西方世界内部先后出现了16、17世纪以“第三自然”为特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园林、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伟大风格”和18世纪英国的写实主义自然风景园。前两者均深受西方哲学中理性主义的影响,但意大利园林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法国园林的专制主义表现在造园风格上形成了差异;第三者则是英国资本主义革命、农业生产方式、经验主义哲学和浪漫主义思潮综合作用的结晶。中西古典园林  【英文摘要】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arden styles, plantscape and stonescape, as well as waterscape and garden architecture, the author have drawn a parallel between the classical garden arts in China and that in the West mainly by historical and parallel comparative It is indicated that, although they have the similar historical origins, the classic gardens in China and those in the West are very different in the ideas, styles and landscapes of the garden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natural   1 绪论 12-30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范围 12-17  1.1.1 本研究的目的 12-13  1.1.2 本研究的范围 13-17  1.1.2.1 关于“中西” 13-14  1.1.2.2 关于“古典” 14-15  1.1.2.3 对比时期确定的依据 15-16  1.1.2.4 对“园林”的界定 16-17  1.2 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 17-22  1.2.1 前人的研究成果 17-21  1.2.2 存在问题 21-22  1.3 研究设想和研究方法 22-26  1.3.1 研究设想 22-24  1.3.2 研究方法 24-26  1.4 预期结果和意义 26-30  1.4.1 有助于把握中西园林艺术的真面貌 26  1.4.2 有助于扩大园林学研究的领域 26-27  1.4.3 寻求中西园林的共同的发展规律 27  1.4.4 为创造新的造园艺术风格提供历史借鉴 27-30  第一部分 造园风格研究 30-110  2 中国古典园林 30-57  2.1 研究概况 30-34  2.2 发展轨迹 34-42  2.3 中国风格的形成 42-48  2.3.1 崇尚自然 42-44  2.3.2 写意手法 44-48  2.4 园林意境的创造 48-57  2.4.1 诗画与园林意境的创造 50-52  2.4.2 独特的时空意识 52-53  2.4.3 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 53-57  3 西方古典园林 57-110  3.1 研究概况 57-59  3.2 发展轨迹 59-88  3.2.1 西方园林的起源 59  3.2.2 古希腊园林 59-61  3.2.3 古罗马园林 61-63  3.2.4 中世纪园林 63-65  3.2.5 意大利园林 65-74  3.2.5.1 人文主义者园林 65-69  3.2.5.2 风格主义与造园 69-71  3.2.5.3 巴洛克园林 71-74  3.2.6 法国园林 74-81  3.2.6.1 法国文艺复兴花园 74-78  3.2.6.2 古典法国式 78-81  3.2.7 英国园林 81-88  3.3 西方园林风格的形成 88-110  3.3.1 意大利花园的特征:“第三自然” 88-93  3.3.2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伟大风格” 93-99  3.3.3 英国自然风景园 99-110  第二部分 造园要素比较 110-192  4 植物景观 110-146  4.1 植物种类 110-119  4.1.1 中国 110-114  4.1.2 西方 114-119  4.2 象征意义 119-124  4.3 引种交流 124-127  4.3.1 中国花卉传西方 124-126  4.3.2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西方植物 126-127  4.4 配置艺术 127-146  4.4.1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 127-133  4.4.1.1 模拟大自然植物景观 127-128  4.4.1.2 重视“意”与“匠”的结合 128  4.4.1.3 重视植物同园林其他要素的关系 128-130  4.4.1.4 中国士人的植物配置 130-131  4.4.1.5 中国民间的植树风俗 131-132  4.4.1.6 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程式 132-133  4.4.1.7 重视古树名木 133  4.4.2 西方园林植物配置 133-146  4.4.2.1 树木修剪术 135-136  4.4.2.2 丛林 136-137  4.4.2.3 花结园 137  4.4.2.4 绿廊 137-138  4.4.2.5 花坛、花圃与花境 138-140  4.4.2.6 草本园 140-141  4.4.2.7 植物园 141-142  4.4.2.8 植物迷宫 142-146  5 假山与石景、水法和建筑 146-180  5.1 假山与石景 146-165  5.1.1 中国园林中的假山 146-155  5.1.1.1 “台” 147-148  5.1.1.2 海中神山与远景式假山 148  5.1.1.3 土、石结合之山 148  5.1.1.4 近景式写实假山 148-149  5.1.1.5 白居易与山石审美 149-150  5.1.1.6 宋徽宗与寿山艮岳 150-151  5.1.1.7 叠石、匠师与写意式假山 151-155  5.1.2 西方园林中的石景 155-165  5.1.2.1 罗马和中世纪花园中的石作 157-158  5.1.2.2 园林中的雕塑 158-160  5.1.2.3 让风景直言:洞穴 160-162  5.1.2.4 让风景直言:假山和岩石园 162-165  5.2 理水 165-170  5.2.1 中国园林中的水景 165-167  5.2.2 西方园林中的水景 167-170  5.3 园林建筑 170-180  5.3.1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 170-175  5.3.2 西方园林中的建筑 175-180  6 讨论与结论 180-192  6.1 中西园林艺术的相似性和同一性 180-185  6.1.1 中西园林艺术的相似性和同一性 180-183  6.1.1.1 中西园林艺术起源的相似性 180-181  6.1.1.2 中西园林艺术发展过程的相似性 181-182  6.1.1.3 中西园林艺术的物质同一性 182-183  6.1.1.4 中西园林艺术的社会同一性 183  6.1.2 原因分析:中西园林艺术的人类同一性 183-185  6.2 中西园林艺术的差异性 185-187  6.3 中西园林艺术的精髓 187-192  致谢 192-193  参考文献 193-196  附表 196-207  1 意大利建于16~18世纪的别墅一览表 196-198  2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发展 198-199  3 欧洲园林中具有中国艺术风格的景观 199-200  4 植物的象征意义 200-203  5 西方献给天神的植物 203  6 西方献给圣人的植物 203-204  7 部分树种自中国直接传往英国诸岛的日期 204-205  8 应用于美国南部地区园林中的中国原产植物 205-207  9 现存的有迷宫的欧洲园林 207  来源:_asp?articleid=1427

这个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当时的中西方思想也都不同,包括现在所以说是这个传统年龄设计的风格也都不一样,中国肯定是比较保守的,西方国家都是比较开放的那种形式。

中西方古典园林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下产生的,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中形成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1西方园林的渊源西方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其中的代表为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及古罗马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最初的西方园林是将院落以围墙围起,中央设水池,四周设建筑,并使用了草地、花圃、藤类植物及各色成排的树种等园林因素。西方古典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这类规则式园林风格,即使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也未改变。2中国园林的产生渊源中国的园林在历史上曾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和日本,共同构成了东方园林体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总体风格即是东方园林体系的总体风格。中国园林产生历史久远,《史记》中有纣王沙丘苑台的记载,说明早在商王朝就已开始修筑帝苑。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谓是最早的皇家园林。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园林各基本要素已初步具备。园林的功能由早期的狩猎、求仙,逐渐发展为游憩、观赏。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使得自然山水为主的园林意识增强,并在以后发展演变中逐渐扎根。这种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尊重自然、模仿自然的造园意识,与西方截然相反,形成了自然式园林。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异同论文

布局的差异以法国为代表西方古典园林,布局开敞、道路笔直、景区呈几何形分割,一览无余,给人以扩大、张扬的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是于曲径处通幽,看似无规则、实则有矩。如此的空间营构,不仅拓展了有限的空间,而且富于诗性的韵律,给人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建筑的表现手法在西方园林中,造园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身,而具有卓越的全局观念,以植物、水体、地形、建筑及小品等组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中国园林建筑是以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赋予其无限的变化。园林建筑为求得自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视。对水的运用在西方园林中,常设置水池、水阶梯、跌水、瀑布、壁泉、喷泉,各种各样的喷泉与雕塑结合,或以喷水的图案花纹优美取胜,还在喷水技巧上作改进,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音响效果的水景。中国园林从水的布局上分两种形式,集中用水特点: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绝大多数均呈不规则形式。分散用水特点: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了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给人深邃清幽的感觉。使用雕塑与山石的差异在西方园林中雕塑十分常见,且造型丰富,姿态各异,多以神祗为主题,或独立或作群像,大多与喷泉、栏杆、立柱、壁龛相结合,瓶饰多以大理石制作,表面饰有图案各异的浮雕。堆山叠石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凡有园,必有山石,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幽石的艺术摹写,因又常称之为“假山”,它凝聚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具有传情作用,即“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对比在西方,唯理美学思想统治欧洲达几千年之久,例如秩序强调整一、强调平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等几何图形,不外是这种美学思想的一种继续和发展,其深深地影响到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则深受绘画、诗歌和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影响。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萃取精华,但并非以“理性”为基础,完全是创作者感情的倾注;此外,中国园林还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中西园林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不管是形式还是风格差别都十分鲜明。在各种文化互相冲击交融的今天,我们在造园时除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外,还能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作品,使整个人类的园林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中国汉族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同时西方国家在建造园林中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中西方传统园林的差异在于中国传统园林更在乎的是山水与自然的关系,这其中又穿插着亭台楼阁。而西方传统园林更类似于教堂那种有壁画有喷泉

中西方古典园林是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下产生的,在历史的不断演进中形成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1西方园林的渊源西方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其中的代表为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及古罗马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最初的西方园林是将院落以围墙围起,中央设水池,四周设建筑,并使用了草地、花圃、藤类植物及各色成排的树种等园林因素。西方古典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这类规则式园林风格,即使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也未改变。2中国园林的产生渊源中国的园林在历史上曾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和日本,共同构成了东方园林体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总体风格即是东方园林体系的总体风格。中国园林产生历史久远,《史记》中有纣王沙丘苑台的记载,说明早在商王朝就已开始修筑帝苑。公元前11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谓是最早的皇家园林。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园林各基本要素已初步具备。园林的功能由早期的狩猎、求仙,逐渐发展为游憩、观赏。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使得自然山水为主的园林意识增强,并在以后发展演变中逐渐扎根。这种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尊重自然、模仿自然的造园意识,与西方截然相反,形成了自然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论文

中国园林造园艺术手法的特色~~~~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因为不论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想不冒劳顿之苦寻求“山水林泉之乐”。因此,他们的造园,除了满足居住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 幽美的山林景色,以达到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  一般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创造丰富园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 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惯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例如,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为屏障,适当阻隔游客的视线,使人们一进园门只是隐约地看到园景的一角,几经曲折才能见到园内山池亭阁的全貌。以布局紧凑、变化多端、有移步换景之妙为特点的苏州留园,在园门入口处就先用漏窗,来强调园内的幽深曲折。至于园内的对景,也不象西方庭园的轴线对景方式,而是随着曲折的平面,移步换景,依次展开。有的则在走廊两侧墙上开若干个形状优美的窗孔和洞门,人们行经其间,它就象取景框一样,把园内的景物象一幅幅风景画那样映入优美的窗孔和洞门。  至于划分景区和空间的手法,则是通过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园划分为若干个景区,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又着重突出能体现这一园林主要特色的重点景区。例如,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全园包括中、西、东三个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同时,水的面积约占全园五分之三,亭榭楼阁,大半临水,造型轻盈活泼,并尽量四面透空,以便尽收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园内的空间处理,妙于利用山、池、树木、亭、榭,少用围墙。故园内空间处处沟通,互相穿插,形成丰富的层次。再如北京的颐和园,它的规模很大,全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许多个景区,其中有些景区还形成大园中包小园,如谐趣园。但在这许多景区中,昆明湖与万寿山则是它的精华所在。正是这些重点的景区构成了这些园林的主要特色。各个园林不论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区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这种艺术手法,更是中国古典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是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园林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建园历史最早的沧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为园门外有一泓清水绕园而过,该园就在这一面不建界墙,而以有漏窗的复廊对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园内。再如北京的颐和园,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为“湖山真意”处充分发挥借景手法的艺术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设计。如颐和园的西堤一带,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桥点景外,没有高大的建筑屏挡视线。昆明湖的南北长度也正适合将园内看得见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时,两堤的桃柳,恰到好处地遮挡了围墙,园内园外的界限无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借景手法,在《园冶》一书中,总结为五种方法,即“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实例,主要属于借园外之景,是“远借”。所谓“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主要是指园林之内的借景。所谓“邻借”是指园内距离不远的景物,彼此对景,互相衬托,互相呼应。如颐和园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桥、柳、石等互相因借,显得协调而优美。“仰借”一般是指园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过,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苍松劲柏、宏伟壮丽的建筑也可称为仰借。如进入北京北海公园的正门,抬头即可仰望出类独秀的白塔;“俯借”则是指如凭栏望湖光倒影、临轩观池鱼游跃等;“应时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间不同的时辰景色的变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树荫、秋天的红叶、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阳余晖……等等,都可应时而借。如苏州的以精巧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园中的重要景区“殿春簃”就是根据宋人芍药诗里的两句“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借春末的芍药花来造景的。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廊、榭、轩、舫、馆、桥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组成体现各种情趣的园景。  以常见的亭、廊、桥为例,它们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都是独具匠心的。如亭,不仅是造型非常丰富多彩,而且它在园林中间起着“点景”与“引景”的作用。如苏州西园的湖心亭、拙政园别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园的五龙亭。再如加廊,它在园林中间既是引导游客游览的路线,又起着分割空间、组合景物的作用。如当人们漫步在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之中,便可饱览昆明湖的美丽景色;而苏州拙政园的水廊,则轻盈婉约,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苏州怡园的复廊,用花墙分隔,墙上的形式各异的漏窗(又称“花窗”或“花墙洞”),使园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见大,变化无穷,这种漏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运用极广,这是古代建筑匠师们的一个杰出创造。因为本来比较单调枯燥的墙面,经过漏窗的装饰,不仅增添了丰富的变化,那一个个各不相同的漏窗图案在墙面上成为一幅幅精美的装饰纹样,而且通过巧妙地运用一个“漏”字,使园林景色更为生动、灵巧,增添了无穷的情趣。苏州的西园、狮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至于中国园林中的桥,则更是以其丰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艺术上大放异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玉带桥。它们各以其生动别致的造型,把颐和园的景色装点得更加动人。此外,江苏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苏州拙政园的廊桥则又是另一种风格,成为这些园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园景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特征/建筑思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三境(生境画境意境),要达到 “ 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 的境界。

世界建筑史论文中西方园林的差异

中西方风景园林的差异园林是指在一块有特点的地域,通过相应的艺术手段对其进行改造,使之不同于以往的形式和性质,能够带给人们自由与艺术相结合的美妙感。但是不同背景和不同地域的园林具有不一样的特点和形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中西方历史文化相差较大,人文思想不同,所以风景园林的建造受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差异比较大[1]。1 西方园林景观艺术特点西方园林景观建筑与中国的完全不同。中国园林体现自然美,但是西方的园林艺术完全排斥自然,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园林构造,体现了他们思想上的严谨性。西方崇尚对称、严谨,所以在园林构造上多呈现几何人工美。西方人不以风景美为重点,他们以自己对自然美的态度和追求来对风景园林进行改造,在风景园林构造过程中,会将一些人为的雕刻建筑安排到某一处。西方园林的艺术特点重点在布局构造上,注重以巨大的建筑物为中心,将整个建筑物放在中央,然后再用其他的装饰品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装扮,着力体现建筑物的美感,整个环境当中的对称性体现了西方人严谨的性格。中西方园林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西方重视建筑展示,甚至其他的建筑物都是以最大的建筑来进行轴线分割,从而控制整个园林构造。在西方园林构造中,几乎所有的自然景观,如花、草、树木等等都需要人为修整,一般将其修整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形状,而且要经过精密计算,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称性。2 中国园林景观艺术特点中国园林构造与西方正好相反。中国园林为典型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着重体现自然美,坚持人工美与自然美结合,在园林构造中,任由树木花草自由生长,园林中的建筑要根据花草树木的生长趋势来建造,以形成参差错落的感觉。由于中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园林在构造上看中的是自由感和品德精神美,认为园林的构造象征着人们的文化程度。中国的园林不像西方园林一样死板生硬,讲究意境美,建造人员会将客观的景致与主观的思想结合起来,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进行景观构造。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地貌特点众多,在园林构造上多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地貌特点采用不同的园林构造方式,也可能在不规则不平整的地面上构造园林,但是会尊重当地的地貌特点,形成层次错落的园林景观,以体现当地人文特色。中国园林构造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主体,人为的建筑物是为了衬托山水而构造的。一般会选择一块人杰地灵的地方进行园林构造,然后顺应自然景观的发展将建筑物填充进去,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巧妙结合,构成优美的风景。我国民族众多,所以不同民族的园林构造也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具有文化特色差异性。2 中西方园林景观差异原因1 文化差异东方和西方文化在人文特点上不尽相同,所以造成了中西方园林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方园林文化风格和特点都不同。中国是一个历史大国,文化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中国人以细致、古典为美,强调人身上的低调特性;而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性格差异很大,所以在园林构造方面就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园林自产生以来,重点就在自然景观的展示,构造园林的前提也是要尊重自然,秉持和谐的理念。中国园林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在建筑目的上都是以展现大自然为本质,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从这一点上,西方园林景观建造就与之相反,西方的园林构造理念是人力胜自然,强调秩序和对称性,具有强烈的控制意识,这与西方人的教育思想和道德品质有一定的联系。2 历史差异中国与西方的起源时间不同,起源的地点也不同,所以东方人和西方人受到的教育理念也就不一致。中国古代在周朝的时候就建造了皇家园林,这也是最早的园林。受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园林建造最初就本着崇尚自然的理念,到了魏晋南北朝和宋朝时期,园林建造就把诗和画联系起来,更突显出以自然为本的特色。西方园林的发展要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他们利用几何概念进行园林设计与建造,形成了最早的规整式园林,西方的精密测量和追求对称性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在经历了几个世纪后,仍然沿用着这一原则,形成了西方以建筑为重点的园林理念。3 宗教信仰差异中国和西方崇尚不同的宗教。西方人多数崇拜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在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时候突出的是以逻辑分析为主,重点分析事物内在的规律,在一件事情的分析和解决上讲求极致的理性化,所以西方园林建筑也受到西方人的文化和理念影响。中国人多数崇尚的是佛教,另外还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偏感性,所以在园林景观艺术构造上注重追求意境,而且大部分园林会显示出信仰方面的特点。宗教信仰的不同对于中西方园林景观建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布局的差异以法国为代表西方古典园林,布局开敞、道路笔直、景区呈几何形分割,一览无余,给人以扩大、张扬的感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是于曲径处通幽,看似无规则、实则有矩。如此的空间营构,不仅拓展了有限的空间,而且富于诗性的韵律,给人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建筑的表现手法在西方园林中,造园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身,而具有卓越的全局观念,以植物、水体、地形、建筑及小品等组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中国园林建筑是以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赋予其无限的变化。园林建筑为求得自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视。对水的运用在西方园林中,常设置水池、水阶梯、跌水、瀑布、壁泉、喷泉,各种各样的喷泉与雕塑结合,或以喷水的图案花纹优美取胜,还在喷水技巧上作改进,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音响效果的水景。中国园林从水的布局上分两种形式,集中用水特点: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绝大多数均呈不规则形式。分散用水特点: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了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给人深邃清幽的感觉。使用雕塑与山石的差异在西方园林中雕塑十分常见,且造型丰富,姿态各异,多以神祗为主题,或独立或作群像,大多与喷泉、栏杆、立柱、壁龛相结合,瓶饰多以大理石制作,表面饰有图案各异的浮雕。堆山叠石在我国传统造园艺术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凡有园,必有山石,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幽石的艺术摹写,因又常称之为“假山”,它凝聚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具有传情作用,即“片山有致,寸石生情”。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对比在西方,唯理美学思想统治欧洲达几千年之久,例如秩序强调整一、强调平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等几何图形,不外是这种美学思想的一种继续和发展,其深深地影响到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则深受绘画、诗歌和文学等其他艺术的影响。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萃取精华,但并非以“理性”为基础,完全是创作者感情的倾注;此外,中国园林还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中西园林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不管是形式还是风格差别都十分鲜明。在各种文化互相冲击交融的今天,我们在造园时除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外,还能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来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作品,使整个人类的园林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中西方传统园林的差异在于中国传统园林更在乎的是山水与自然的关系,这其中又穿插着亭台楼阁。而西方传统园林更类似于教堂那种有壁画有喷泉

中国在于 神似(想象中的) ~~~西方在于 型似(与实际结合) ~~~文化不同的中国虚幻~意境西方现实~唯美中国有山有水 ( 所以才有假山和池塘的说 )~有花草鱼鸟~~西方现实主义~~唯美风格 ( 同二 )~~

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论文选题

园林毕业论文5在轻风5论文8网很多的哦,你可以4参考下k,如果还有不q清楚的,可以3咨询下v他们的在线辅导老师,我之n前也q是求助他们帮忙的 还有些资料中2英自然式园林艺q术之c比1较 中5国与w英国的园林分3别作为2东西方7两大o园林体系的代表,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5都经历a了o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时期。古典园林是指以3北方8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2代表的中8国山v水3园林,自南北朝时形成自然式的园林风4格到园林古典时期结束(清末8),其造园风0格就未发生重大o改变。而英国自然风2景式园林直到上e半期才e冲破西方1传统的规则式造园形式,以4其特有的自然式设计7手2法迅速发展起来,成为6近、现代西方7园林的主流,直至今5天u仍5对世界园林艺c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以3说,英国自然风8景式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m开s创园林艺x术新局面。更为1巧合的是,在其发展过程中3,它还受到了i中3国古典园林广c泛而深刻的影响。 因此,、英自然风3格园林的对比2研究,成为3西园林艺p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c一r。 论文0运用平行比1较和历g史比3较为6主的综合研究方8法,对中0英自然风5格园林的形成、发展及h特点进行全面、深入b的研究,从8自然环境、人p文5因素、历a史背景、艺f术特征、造园要素等方4面分7析了v中2英自然风0格园林的异同。总的来说,中8国的山e水1园与y英国的风0景园虽然同自然式园林,但从5本质上q看,中7、英自然式园林仍2然是两种完全不o同风1格的园林艺j术。中2国山v水4园源于t自然,却高于q自然,反1映了v对然美的高度概括,而英国风5景园则更多地模仿自然,是自然的再现。 虽然空间距离遥远,文8化3背景迥异,园林形态也m相差甚远,但在全球文4化1大l融合的今1天q,如何在各自的民族传统基础上s,促进中3英园林艺r术和园林美学思想的交流与h融合,开w拓视野、互8相包容、共同构建更为2完美的新型园林,便是我们应该深入x思考的一w个x问题。 i九②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