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地球科学前沿论文范文初中物理选修二

发布时间:2024-07-07 00:38:27

地球科学前沿论文范文初中物理选修二

可以看下(地球科学前沿)里面的论文~这是中文期刊~你自己可以找下你自己的观点,用英语写出你的观点吧~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EarthUS Vice President Al Gore, January 31, 1998 California Science Cen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delivered a speech entitled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pproach" the official presentation of the "Digital Earth" Gore's report points out that: a new wa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o allow people to access, storage, processing and display of the Earth's vast data of unprecedented and wide-ranging and diverse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data; and most of such data is "the light of the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that i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data on the Earth's surface by reference to a specific location; and now the difficulty lies in how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se vast data, which is how these data become meaningful, that is, to raw data into comprehensible Today, we often find a lot of data, but I do not know how to deal One example can illustrate this Satellite is designed to help human beings we underst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 it will be in two weeks filming the Earth's surface aga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d to collect image data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of history; but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se images is still quiet lying electronic data As the United States for a period of time over the past agricultural policy, on the one hand, the production of food was piled up in the Midwest rotten food warehouse,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millions of people were starved to Now, it is greed and a thirst for knowledge, and a lot of information while it is idle, no one is

有没有不是一作文形式的~

地球科学前沿论文范文高中物理选修二

可以看下(地球科学前沿)里面的论文~这是中文期刊~你自己可以找下你自己的观点,用英语写出你的观点吧~

对呀~你可以看下(地球科学前沿)、(环境保护前沿)这样的论文期刊,找些范文~你自己参考学习下呗

利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重点对青藏高原进行了深部地球物理调查,进一步加深了对岩石圈深部结构、组成与演化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大陆碰撞的地球动力学模型,深化了大陆动力学研究。在地球生命的早期演化研究等方面,获得了一些重要新发现和新突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研究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自2001年6月25日正式开钻,于2002年4月9日13时30分,先导孔以17米深度胜利终孔。该井从地表至井深101米为全面钻进,通过岩屑录井来获取岩层资料。从井深101米处开始连续取心钻进,至17米,取心进尺17米,平均日进尺2米,平均机械钻速93米/小时,平均回次取心长度94米,平均采取率66%。200米处井斜角为1°。利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提供的2000米连续的极为珍贵的岩心、流体及其气体样品、1300米的岩屑样品和2000米的原位测井资料,建立了岩性剖面、构造剖面、岩石物性剖面、岩石伽马异常剖面、矿化剖面、流体地球化学剖面以及十多种类型的测井剖面,完成了孔区三维地震探测,沿钻孔的垂直VSP地震剖面已经建立,揭示了孔区精细的地壳结构。岩心深度及方位归位2000米的钻孔岩心中,具有特殊地学意义的超高压金红石榴辉岩(绿色)的累计厚度为1000米以上,地幔橄榄岩(紫色)的厚度为80余米,部分熔融形成的片麻岩(深红色)厚度达400米,在原定的金红石榴辉岩矿体下又发现了400米厚的达到工业品位的金红石矿体。结合测井资料,解决了岩心的定向和归位问题,建立了1200米可信度高的构造柱状剖面图。通过对先导孔100~1200米岩心物理性质的系统测定,已经查明先导孔500米岩心的7项物理参数(密度、电阻率、地震波速度、热导率、平均磁化率、孔隙度、渗透率)以及部分物性参数的各向异性信息。超深钻钻孔剖面在排除钻进及泥浆干扰的前提下,从先导孔发现了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烃类气体,以及氦气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的异常。初步研究表明,地下流体可能有多种来源。经DNA分析,初步在1080米深的榴辉岩岩心中发现了极端条件下形成的微生物,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中国和德国合作最新研制的DIS数据库录入了2000米的全部岩心图像信息和工程数据,通过互联网站向国内外发布信息上万页。通过锆石的拉曼光谱及矿物包体的微构造研究,获得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指示矿物柯石英在苏鲁南部地区三维空间大面积分布,表明巨量物质曾发生过超深俯冲作用。按照成因、产出及组合重新划分了不同种类的超高压变质岩石单元,并已标在新填绘的1:25万地质图上,据此建立了新的构造格架。超高压变质峰期的流变学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地震层析剖面揭示了250公里深度范围内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结构特点及郯庐断裂和响水断裂超岩石圈断裂的性质。在先导孔中发现可能来自于深部的CH4、He和CO2气体异常经过DNA分析,在先导孔岩心1068米处榴辉岩中发现的地下微生物青藏高原岩石圈深部探测及动力学青藏高原北部碰撞造山作用及岩石圈动力学对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开展了新的地球物理-天然地震方法的探测,揭示了青藏高原北部各地体的物理状态、岩石圈“多明治”结构及中地壳透镜状低速层的存在,确定了阿尔金、昆南、金沙江等数条切入地下150~250公里的岩石圈剪切断层;发现了与可可西里新生代火山活动有成因联系的深部200~360公里的大型低速密度异常体以及塔里木地块向南俯冲于阿尔金山之下的地球物理证据。在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南缘发现一条350公里长(大柴旦—锡铁山—都兰)的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并提出中国南北板块之间存在一条长4000公里的巨型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苏鲁—大别—秦岭—祁连南缘—阿尔金山),其形成时间为加里东期和印支期。这些重要发现及认识不仅有利于青藏高原北部构造格架的建立及中国西部古亚洲体系的重塑,而且对解决中国南北板块汇聚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发现了中亚最大的阿尔金走滑断裂中早期形成的糜棱岩带,并获得阿尔金断裂形成年龄为220~240百万年。通过对某些关键疑难地层问题和各种地质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北部前新生代三次重要岩浆事件及造山作用,“挤压转换”的新构造类型和华力西期以来大型平移作用及块体旋转的新认识,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北部基本构造格架及新的碰撞造山模式。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阿尔金断裂带早期形成具左行走滑特征的糜棱岩中定向生长锆石的U-Pb测年(SHRIMP)数据:240~220百万年INDEPTHⅢ项目野外共布设77台REFTEK宽频地震仪,其中57台在野外进行了为期1年的天然地震观测,取得了高质量的深部地震探测巨量数据。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腹地不同地块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和深部构造模式,高精度地确定了藏北高原地壳厚度,分析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上地幔各向异性及其空间展布,为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观测资料。沿德庆—龙木错测线布置26个长周期大地电磁(LIMS)测点和57个宽频MT测点;沿那曲—格尔木长约600公里测线布设25个长周期大地电磁测点和47个宽频MT测点。初步查明青藏高原腹地由南向北,上地壳普遍存在高导体,但高导体分布是间断的、不连续的,其埋深由浅变深,导电性逐渐减弱;进一步证实青藏高原50公里深度以下,地壳的电性较均匀,表现出区域性良导背景。发现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在100公里深度以上产状向北倾斜。以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为界,高原壳幔电性结构有明显变化。缝合带以北,即昆仑地块的壳幔电阻率增大,为高阻区,其深部向南陡倾,下延大于200公里。在多格错仁湖北岸发现长180公里、宽25公里的新第三纪陆相红层盆地与晚喜马拉雅期近东西向褶皱带;在羌塘北部-可可西里南缘新第三纪火山岩带发现来自于上地幔、下地壳、中地壳不同深度、不同时代的深源包体;通过高精度测年工作,精确测定出藏北碱性火山岩时代为25~32百万年,测得青藏高原腹地区域性NE、NW向走滑与近SN向伸展作用开始时代约为5~6百万年;发现西藏可可西里中部出露6百万年侵位的花岗岩。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及中国大陆在罗迪尼亚超大陆中的位置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回——中回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5000000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以多旋回演化论为指导,吸收了板块构造精华,并强调地球多层圈相互作用和地质作用的非均变性和非线性,全面阐述了阿帕拉契亚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三大全球性动力体系的依次作用以及它们的叠加、复合,揭示了同一地带在不同阶段经受不同的动力体系作用,使中国大地构造显示出十分复杂的多旋回分阶段演化过程,造成中国及邻区地壳十分醒目的镶嵌式结构和地壳—上地幔不同层次间的非耦合关系,即立交桥式结构,从而使中国大陆成为全球大陆构造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区域。东亚大陆显生宙演化总趋势为冈瓦纳大陆北缘之裂解和西伯利亚大陆南缘的增生,以及古亚洲、环太平洋和特提斯三大构造域的形成。微陆块的软碰撞、叠覆造山和多旋回缝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多旋回复合造山带,多旋回叠合盆地和多旋回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是中国大地构造的突出特征。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兼论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解体的关系长期以来,华南大地构造性质问题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争论的焦点。先后提出多旋回说、板溪洋说、华南洋说和裂谷说等。本项目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综合研究方法,运用当代先进的高精度测年技术,获得了一批重要的精确测年数据,提出板溪群与莲沱组不是上下接触关系,也不完全是“同期异相”关系,两者拥有等时的顶界面和不等时的底界面,即同顶异底的对比原则,提出了长安冰碛岩的区域对比方案,即除湘桂以外的华南绝大部分地区因大陆冰盖而缺失了可与长安组相对比的地层单元;提出了“晋宁-四堡”运动不整合面是划分中、新元古界的重要界线,明确指出传统的“晋宁‖”划分不具构造-地层意义;首次提出了中国南方新元古代“华南裂谷”模式,并系统阐述了盆地形成、发展与消亡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式,通过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与南澳、北美等同期裂谷盆地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华南在罗迪尼亚超大陆中的可能位置,分析并讨论了华南在罗迪尼亚超大陆拼合及解体中的作用,为探讨新元古时期全球超大陆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翔实的资料。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动力学模式示意图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及其地层研究辽西首次发现真正会飞的“恐龙”——中华神州鸟2002年春,在辽宁义县境内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一块保存完整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并共生着其他脊椎动物化石。新发现的“恐龙”化石嘴里无牙,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尾巴大约由25节骨质尾椎组成,叉骨呈“U”字形,飞行羽毛超过了身体的长度。根据新化石的肩带、腰带、四肢、羽毛发育等特征,认为新发现的“恐龙”真正具有了一定的飞行能力,应归于初鸟类,正式命名为中华神州鸟(新属、新种)(Shenzhouraptor ),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的又一中间环节。中华神州鸟显示出明显的镶嵌演化特点。在某些特征上,中华神州鸟要比德国的始祖鸟进步,如嘴里没有牙齿,前肢比后肢长得多等。德国的始祖鸟嘴里长有锐利的牙齿,前肢与后肢近乎等长。但是,中华神州鸟的另外一些特征却显示出浓厚的原始色彩,如其尾巴比德国始祖鸟略长,脚的第一趾像其他典型的兽脚类恐龙那样没有反转,趾爪仍旧朝后,表明其脚趾还不具有“对握”或“抓握”功能。中华神州鸟的发现有力支持了鸟类的“陆地奔跑”飞行起源理论。这为进一步研究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鸟类的定义、鸟类的飞行起源、羽毛的起源和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古生物资料。辽宁义县境内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保存完整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我国发现世界最原始的被子植物化石新类群最近,在我国辽西地区首次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原始的被子植物化石新类群“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两种化石,并据此建立了一个被子植物的新科——古果科。中华古果化石刊登在《Science》封面上2002年5月3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以封面文章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发现于我国辽西地的“古果科”化石,距今为45亿年。由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孙革教授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研究员等领导的研究小组最新研究表明,迄今发现最早的被子植物是水生植物,并可能起源于现已灭绝的种子蕨类植物,国际学术界将其誉为“目前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时代最早的被子植物”。一个多世纪以来,古生物学界一直存在有关被子植物起源时间和地域问题的争论。英国植物学家达尔文将此称为“讨厌之谜”。“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化石的发现,不仅将人们对被子植物起源的认识提前了1500万年,同时也对欧美学者所持的“热带起源说“提出了挑战,“古果科”的研究成果将成为揭开达尔文“讨厌之谜”的钥匙。云南东部澄江动物群及其生态环境研究通过系统研究澄江动物群在滇东地区的分布,发现了一批新的化石点,研究了澄江动物群109个属和122个种,发现新属44个,新种59个,其中已发表新属37个、新种49个。首次发现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即早寒武世海口鱼化石,将脊椎动物起源时代的认识至少提前了3000万年。云南省地质研究所与西北大学等单位联合,于1999年11月4日将该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Nature》第402期上,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此项成果,发现了早寒武世脊索动物——中新鱼和海口华夏鱼化石,填补了由云南虫、海口虫演化到昆明鱼、海口鱼之间的空白,这对研究脊索动物起源和演化以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建立了该动物群的食物链模式及生态金字塔。对含澄江动物群的地层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澄江动物群产出年龄约在540~530百万年之间。云南澄江发现的海口华夏鱼化石通过古地磁学的研究,获得澄江动物群生存时期的古纬度为3°。建立了玉案山段古地磁极性序列,揭示出在澄江动物群时期地磁场曾发生过频繁极性反转的事实,这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澄江动物群的出现与发展。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贵州关岭生物群研究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一带所发现的关岭生物群,以其化石保存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全球晚三叠世独一无二的化石库,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证实,关岭生物群中既有分布广泛的鱼龙,亦有仅限于特提斯生物地理区的海龙和齿龙。鱼龙的形态结构显示其处于向侏罗纪鱼形转化的过渡阶段。保存精美的海百合化石填补了晚三叠世卡尼期海百合动物从底栖型向浮游型转变的演化间断。上述海生爬行动物、海百合与长达1米的辐鳍鱼类和大量软骨鱼类以及菊石类、双壳类、海参、牙形动物、腕足类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生态系统。它是继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之后,在独特的古地理和古环境条件下,生物重新辐射发展而在距今2亿年前海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海洋动物世界。营假浮游生活的海百合黄果树安顺龙化石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在华南广泛发现和证实了“过渡层”或“混生层”的地层意义,证明了我国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的连续性;提出了以微小欣德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取代菊石Otoceras作为界线定义的建议,并引起国际学者的重视。因为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没有可靠的耳菊石记录,因此这一建议对于我国争取该层型具有特别重要性。通过大量研究,在浙江长兴煤山剖面发现了关键的牙形石带化石,建立了最完整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2001年3月中国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得到了国际地科联的正式确认,成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俗称金钉子),最终被确认为国际地层界线研究的标准层型和界线层型,成为国际界线地层剖面研究的标准,这是我国地层学研究可载入史册的实质性进展,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同时,2001年,浙江长兴煤山地区,被正式批准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专栏5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本项目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毛景文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研究员担任。本项目2002年取得三项突出进展:(1)根据华北地区及其邻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矿床Re-Os和40Ar-39Ar及其个别高精度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测年数据,以及与成矿相关的花岗质岩石的锆石SHRIMP和单颗粒锆石测年数据的收集、可行性分析和总结,提出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作用出现在180~160百万年、140百万年左右和130~110百万年三个时期。通过对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研究,认为三大成矿事件所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碰撞造山过程、构造体制大转折和岩石圈大规模拆沉作用。(2)在云南丽江地区发现了两处苦橄岩。这两处苦橄岩产地均存在三层喷出的苦橄质熔岩,呈夹层产于峨眉山玄武岩系的近底部位置,与其直接接触的是辉斑玄武岩,并且接触界线清楚,不呈渐变过渡关系。三层苦橄质熔岩中以第二层最厚,达10~15米,而第一、三层只有1米左右。三层苦橄岩的矿物组成基本相似,呈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橄榄石,有少量斜方辉石,基质半晶质,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组成。这项发现为我国西南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是地幔柱演化产物的观点,提供了重要的证据。(3)运用地球化学急变带理论和方法,在大火成岩省东南部的滇东北鲁甸地区预测发现了面积较大的铜矿靶区。其中铜矿化在小寨向斜东西两翼连续出露长达1~2公里,厚50~80米。矿化从上到下大体上可以看到7层:①最上部三叠系砂岩中的辉铜矿、孔雀石矿化层;②宣威组角砾岩自然铜、辉铜矿矿化层;③峨眉山玄武岩组顶部火山凝灰岩与有机质有关的自然铜、赤铜矿、黑铜矿矿化层;④峨眉山玄武岩组上部第一层火山凝灰沉积层的上铁下铜矿化层;⑤峨眉山玄武岩组顶部气孔状玄武质熔岩黑铜矿、自然铜矿化层;⑥峨眉山玄武岩组上部第二层火山凝灰岩层的黑铜矿、自然铜矿化层;⑦峨眉山玄武岩组底部与茅口组灰岩接触界面的黑铜矿、黄铜矿矿化层。这7层矿都与玄武岩密切相关,构成一个统一的成矿系列。这项成果已被中国地质调查局采用,列为国家重点找矿勘查评价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球动力学演化与成矿模式图扬子与华北克拉通对接后,在秦岭造山带南侧发育坳陷带构造应力场大转换地幔隆起、岩浆底侵形成的斑岩型-夕卡岩型-Manto型铜金铁矿成矿系统;岩石圈大减、薄软流层物质上侵大规模岩浆-火山活动和120百万年的玢岩铁矿成矿系统专栏6北京首都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本项目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黄怀曾研究员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研究员担任。2002年本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在大气污染方面,采用单点激光雷达,太阳光度计,系留汽艇,TOVS、TOMS和MODIS多类卫星遥感综合探测手段,对空气污染物连续监测,获取了北京冬季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结构综合观测数据,初步建立了北京城郊南北剖面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三维结构。密云水库底积物沉积状况图(2)在水污染方面,密云水库流域土壤侵蚀、小型矿山开采、农业活动等点源和面源污染所携带的化学物质对水库水质已造成影响,水体中污染物含量逐年增加,但尚未超过污染容量,水质目前还算洁净,但水库底泥内已蓄积了一定量相对稳定的污染物。对官厅水库研究表明,多年来点源排放活性磷,排污渠道积淀与析出活性磷,不断流入水库。水库内常年积累的活性磷,通过生物、物理、化学作用,形成一个循环体系,水体中无机的和有机的不同形态磷彼此间的转化,可不断供给藻类繁衍所需的活性磷,这是导致水华的主要原因;水库蓄水量减少,磷浓度增加,有利于藻类繁殖,这是引发水华的另一因素;底积物中磷的贮存与释放以及流通量是诱发富营养化的另一重要原因。(3)在地下水污染研究方面,以城市近郊地下水为例,排污河渠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不大,垃圾填埋场淋滤液对地下水污染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污水草地中氮的动态分布特征表明,渗灌比滴灌更易造成硝态氮污染。(4)在土壤污染方面,详细确定了北京城近郊区较大范围内重金属、持久性含氯有机污染物等的种类,圈定了空间分布范围,发现了严重污染点。通过土壤钻孔精细剖面,确定了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累积层位。研究表明,尽管已禁止使用有机氮农药DDT,但仍存在区域性的污染。(5)为防治加油站的污染,驯化出具有较强降解多环芳烃能力的优势菌种,对芳烃、非烃、饱和烃和沥青质降解率分别达30%~80%。针对重金属镉污染,培育、驯化了富镉微生物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各一株,丝状真菌干菌体镉含量达28%,明显高于国外细菌富集能力20%。

我们居住的星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从有人类的那一天这个星球就令人敬畏,受人敬仰,无论被当时的人叫做什么,人类对地球的感情从未改变过。但地球在宇宙中却是一颗最普通不过的星球,甚至在太阳系都是如此。在地球存在的太阳系中,一共有九大行星,按体积计算地球排在第五位,按照距离太阳的距离地球排第三位,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亿km,在地球内侧是水星和金星;地球的密度是5515千克每立方米,与太阳系其它行星相同的是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同时也在进行自转。因为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我们最熟悉的星球,因此我们称其它八大星球为类地行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家园地球是颗在普通不过的星球,但为什么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人类居住呢? 其实在这普普通通的特性中也蕴含着不普通,正是地球自身的一些特殊性造就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世界。从位置角度讲,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温度适宜,而且从太阳系诞生到地球上开始有原始的生命痕迹,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在这种稳定的光照条件下,地球上孕育生命成为了可能;另外一个方面,地球与其它行星互相之间的位置比较合理,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及公转轨道处于同一平面都决定了地球的演变不受其它行星的干扰;地球本身是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系统,这一点也有别于太阳系其他行星,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决定了地球物理化学形态的演变,同时液态水圈和氮-氧形成的大气圈,还有固体地圈的板块运动都让地球渐渐变的不再普通。 基于以上这些地球特有的特征,水在地球的地质作用力和原始大气圈的影响下开始形成原始的海洋,而生命的起源就在这片蓝色的世界中开始了

地球科学前沿论文范文初中物理选修一

可以看下(地球科学前沿)里面的论文~这是中文期刊~你自己可以找下你自己的观点,用英语写出你的观点吧~

Introduction to Digital EarthUS Vice President Al Gore, January 31, 1998 California Science Center in the United States delivered a speech entitled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pproach" the official presentation of the "Digital Earth" Gore's report points out that: a new wa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to allow people to access, storage, processing and display of the Earth's vast data of unprecedented and wide-ranging and diverse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data; and most of such data is "the light of the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that is,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data on the Earth's surface by reference to a specific location; and now the difficulty lies in how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se vast data, which is how these data become meaningful, that is, to raw data into comprehensible Today, we often find a lot of data, but I do not know how to deal One example can illustrate this Satellite is designed to help human beings we underst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 it will be in two weeks filming the Earth's surface aga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d to collect image data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of history; but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se images is still quiet lying electronic data As the United States for a period of time over the past agricultural policy, on the one hand, the production of food was piled up in the Midwest rotten food warehouse,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millions of people were starved to Now, it is greed and a thirst for knowledge, and a lot of information while it is idle, no one is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在瞄准国际地学前沿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例如利用先进的钻探技术对地球深部进行调查,通过专题综合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岩石圈深部结构、组成与演化的认识,揭示古大陆的演化过程以及编制地质图集,同位素研究和地球生命的早期演化研究方面也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和突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是中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也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的重点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于2001年6月25日开始试钻,2005年3月8日钻进到2m深度后胜利完钻。建立了深入地球深部的“金柱子”;通过高精度测试,在苏鲁地区三维空间范围内普遍发现柯石英,表明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原岩所组成的巨量陆壳物质曾整体发生超深俯冲。CCSD成果——印度尼西亚地震的流体记录我国的钻探技术人员推出螺杆马达-液动锤-金刚石取心钻进系统发现多种来自深地幔的物质,开拓了地幔矿物学和动力学的研究新领域;在钻孔岩心中发现来自深部具有特殊性能的细菌,并已经培养出活体;在线地下流体4900m处捕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3级地震信息。大陆钻探工程试验成功螺杆马达-液动锤-金刚石取心钻进技术;改进了液动锤钻进技术;研制开发出了适合于硬岩、深井钻进的金刚石取心钻进系统以及硬岩扩孔钻进系统和硬岩定向钻进系统。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根据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58个数字地震台站和我国地学剖面及人工地震测深数据高分辨率面波和体波三维速度反演,绘制出了中国及邻区地壳、上地幔、软流圈三维速度结构及图像,建立了岩石圈三维结构速度模型,揭示出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70~250km深度存在一个巨型低速体。在中国东部岩石圈50~250km深度,发现高速体与低速体呈非层状“块体镶嵌结构”;显示岩石圈垂向结构复杂,普遍呈现明显的“上老下新”年龄结构;证明中生代以来,东亚地区存在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中国中生代的造山作用和东部新生代裂谷的形成,提出了“东亚型造山作用”的新认识;建立了中国大陆18个代表性地区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柱状剖面,把中国大陆及毗邻海域划分为克拉通、造山带、裂谷、边缘海洋壳及岛弧等5种岩石圈类型,构建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海域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地震反演和层析成像证实青藏高原中部巨型南北向构造带和羌塘地体深部巨型低速体的存在,获得印度岩石圈地幔俯冲到羌塘地体之下的清晰图像;证明岩石圈减薄和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导致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大规模成矿往往发生在岩石圈根失稳、去根和软流圈物质大规模上涌时期,与该区最后一次强烈岩浆活动有关,此外研究还编制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图集》。中国大陆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呈非层状“块体镶嵌结构”西藏纳木错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调查研究提出了西藏纳木错地区第四纪晚期以来区域环境演化的基本规律、湖相沉积的研究方法和环境预测与评价的新思路。发现了青藏高原在10万年前曾经存在面积约10万km2的“古大湖”,并确定其演化特点;揭示了“古大湖”演化过程和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演化关系;建立了研究区第四纪纳木错群(Q3-4n)及上更新统干玛弄组(Q3g)和全新统扎弄淌组(Q4z);发现湖相沉积岩新类型——湖滩岩,并进行定义;依据地貌、沉积、环境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及微体古生物化石等,揭示该区“古大湖”及其环境演化历史;对该区第四纪冰期进行了划分和对比,确定冰川剥蚀作用与念青唐古拉山隆升的关系;划分纳木错及周缘的高原面为山顶面和主夷平面。天湖——纳木错,远处为扎西多半岛纳木错东北岸的干玛弄组甘肃鸟2006年6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甘肃省昌马县发现丰富完整的“甘肃鸟”化石。科学家运用分支系统学的方法,对挖掘出的包括“甘肃鸟”在内20余种主要中生代鸟类的200余条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甘肃鸟”与北美晚白垩世的鱼鸟和黄昏鸟的亲缘关系密切,它们与现生鸟类共同构成了今鸟类。这一系统关系的确定,将今鸟类化石纪录提前了约3000万年。“甘肃鸟”大约生活在1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与现代鸽子一般大。而且,它与现代鸟类有着很多共同特征,包括羽毛、骨骼、脚蹼。“甘肃鸟”前肢形态及羽毛特征显示出它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至少能从水面起飞。结合其他后肢骨骼学特征推断,它应当也非常适应水中生活。其后腿和蹼足的细节显示,它可能是靠足推进的潜水鸟,很像现代的鸭子、鹳或潜鸟。“甘肃鸟”被认为是现代鸟类最古老的模型。甘肃鸟的后肢,可见羽毛和蹼的印痕甘肃鸟化石甘肃鸟生态复原图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研制了国家级硅同位素标准物质,国际参考物质的硅同位素绝对比值与硅原子量进行了准确标定。其结果2005年在国际权威刊物《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发表。对植物生长时的硅同位素动力学同位素分馏进行深入的研究,为生物与环境的硅同位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水稻和竹子等重要农作物开展硅同位素研究,用以查明硅在作物中的运移和沉淀机制,以便更有效的利用硅肥,提高作物的抗倒伏与防病虫害能力;对河流进行系统的硅同位素研究,为研究硅在河流中的行为,探讨地球表面圈层间的硅循环提供新的手段。《SILICONISOTOPE GEOCHEMISTRY》硅同位素分馏在室内栽培的水稻中国地质图集中国地质图集除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地质图外,还配置了世界、亚洲、全国和地区的地质图,编制了15幅相关专业性图类。反映了我国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水文地质、海洋地质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大陆扩展到相邻海区,从地壳扩展到岩石圈深部,从构造变形到地球动力学,体现了多学科结合、交叉、渗透和综合解释地球的信息。《中国地质图集》提供了翔实的基础地质图件和丰富的资料,扩大了地质学的服务领域,加强了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新构造运动、地震灾害等的研究,关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关注大城市基岩地质地下水含水层、地面沉降等敏感问题。图集应用数字制图技术和CTP(Computer to plate)制版技术,扩大了地质信息量。中国地质图集中国地质图

地球科学前沿论文范文高中物理选修一

可以看下(地球科学前沿)里面的论文~这是中文期刊~你自己可以找下你自己的观点,用英语写出你的观点吧~

对呀~你可以看下(地球科学前沿)、(环境保护前沿)这样的论文期刊,找些范文~你自己参考学习下呗

利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重点对青藏高原进行了深部地球物理调查,进一步加深了对岩石圈深部结构、组成与演化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大陆碰撞的地球动力学模型,深化了大陆动力学研究。在地球生命的早期演化研究等方面,获得了一些重要新发现和新突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研究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自2001年6月25日正式开钻,于2002年4月9日13时30分,先导孔以17米深度胜利终孔。该井从地表至井深101米为全面钻进,通过岩屑录井来获取岩层资料。从井深101米处开始连续取心钻进,至17米,取心进尺17米,平均日进尺2米,平均机械钻速93米/小时,平均回次取心长度94米,平均采取率66%。200米处井斜角为1°。利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提供的2000米连续的极为珍贵的岩心、流体及其气体样品、1300米的岩屑样品和2000米的原位测井资料,建立了岩性剖面、构造剖面、岩石物性剖面、岩石伽马异常剖面、矿化剖面、流体地球化学剖面以及十多种类型的测井剖面,完成了孔区三维地震探测,沿钻孔的垂直VSP地震剖面已经建立,揭示了孔区精细的地壳结构。岩心深度及方位归位2000米的钻孔岩心中,具有特殊地学意义的超高压金红石榴辉岩(绿色)的累计厚度为1000米以上,地幔橄榄岩(紫色)的厚度为80余米,部分熔融形成的片麻岩(深红色)厚度达400米,在原定的金红石榴辉岩矿体下又发现了400米厚的达到工业品位的金红石矿体。结合测井资料,解决了岩心的定向和归位问题,建立了1200米可信度高的构造柱状剖面图。通过对先导孔100~1200米岩心物理性质的系统测定,已经查明先导孔500米岩心的7项物理参数(密度、电阻率、地震波速度、热导率、平均磁化率、孔隙度、渗透率)以及部分物性参数的各向异性信息。超深钻钻孔剖面在排除钻进及泥浆干扰的前提下,从先导孔发现了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烃类气体,以及氦气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的异常。初步研究表明,地下流体可能有多种来源。经DNA分析,初步在1080米深的榴辉岩岩心中发现了极端条件下形成的微生物,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中国和德国合作最新研制的DIS数据库录入了2000米的全部岩心图像信息和工程数据,通过互联网站向国内外发布信息上万页。通过锆石的拉曼光谱及矿物包体的微构造研究,获得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指示矿物柯石英在苏鲁南部地区三维空间大面积分布,表明巨量物质曾发生过超深俯冲作用。按照成因、产出及组合重新划分了不同种类的超高压变质岩石单元,并已标在新填绘的1:25万地质图上,据此建立了新的构造格架。超高压变质峰期的流变学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地震层析剖面揭示了250公里深度范围内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结构特点及郯庐断裂和响水断裂超岩石圈断裂的性质。在先导孔中发现可能来自于深部的CH4、He和CO2气体异常经过DNA分析,在先导孔岩心1068米处榴辉岩中发现的地下微生物青藏高原岩石圈深部探测及动力学青藏高原北部碰撞造山作用及岩石圈动力学对青藏高原北部岩石圈开展了新的地球物理-天然地震方法的探测,揭示了青藏高原北部各地体的物理状态、岩石圈“多明治”结构及中地壳透镜状低速层的存在,确定了阿尔金、昆南、金沙江等数条切入地下150~250公里的岩石圈剪切断层;发现了与可可西里新生代火山活动有成因联系的深部200~360公里的大型低速密度异常体以及塔里木地块向南俯冲于阿尔金山之下的地球物理证据。在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南缘发现一条350公里长(大柴旦—锡铁山—都兰)的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并提出中国南北板块之间存在一条长4000公里的巨型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苏鲁—大别—秦岭—祁连南缘—阿尔金山),其形成时间为加里东期和印支期。这些重要发现及认识不仅有利于青藏高原北部构造格架的建立及中国西部古亚洲体系的重塑,而且对解决中国南北板块汇聚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发现了中亚最大的阿尔金走滑断裂中早期形成的糜棱岩带,并获得阿尔金断裂形成年龄为220~240百万年。通过对某些关键疑难地层问题和各种地质现象的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北部前新生代三次重要岩浆事件及造山作用,“挤压转换”的新构造类型和华力西期以来大型平移作用及块体旋转的新认识,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北部基本构造格架及新的碰撞造山模式。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阿尔金断裂带早期形成具左行走滑特征的糜棱岩中定向生长锆石的U-Pb测年(SHRIMP)数据:240~220百万年INDEPTHⅢ项目野外共布设77台REFTEK宽频地震仪,其中57台在野外进行了为期1年的天然地震观测,取得了高质量的深部地震探测巨量数据。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腹地不同地块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和深部构造模式,高精度地确定了藏北高原地壳厚度,分析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上地幔各向异性及其空间展布,为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观测资料。沿德庆—龙木错测线布置26个长周期大地电磁(LIMS)测点和57个宽频MT测点;沿那曲—格尔木长约600公里测线布设25个长周期大地电磁测点和47个宽频MT测点。初步查明青藏高原腹地由南向北,上地壳普遍存在高导体,但高导体分布是间断的、不连续的,其埋深由浅变深,导电性逐渐减弱;进一步证实青藏高原50公里深度以下,地壳的电性较均匀,表现出区域性良导背景。发现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在100公里深度以上产状向北倾斜。以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为界,高原壳幔电性结构有明显变化。缝合带以北,即昆仑地块的壳幔电阻率增大,为高阻区,其深部向南陡倾,下延大于200公里。在多格错仁湖北岸发现长180公里、宽25公里的新第三纪陆相红层盆地与晚喜马拉雅期近东西向褶皱带;在羌塘北部-可可西里南缘新第三纪火山岩带发现来自于上地幔、下地壳、中地壳不同深度、不同时代的深源包体;通过高精度测年工作,精确测定出藏北碱性火山岩时代为25~32百万年,测得青藏高原腹地区域性NE、NW向走滑与近SN向伸展作用开始时代约为5~6百万年;发现西藏可可西里中部出露6百万年侵位的花岗岩。中国大地构造演化及中国大陆在罗迪尼亚超大陆中的位置新一代中国大地构造回——中回及邻区大地构造图1:5000000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以多旋回演化论为指导,吸收了板块构造精华,并强调地球多层圈相互作用和地质作用的非均变性和非线性,全面阐述了阿帕拉契亚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三大全球性动力体系的依次作用以及它们的叠加、复合,揭示了同一地带在不同阶段经受不同的动力体系作用,使中国大地构造显示出十分复杂的多旋回分阶段演化过程,造成中国及邻区地壳十分醒目的镶嵌式结构和地壳—上地幔不同层次间的非耦合关系,即立交桥式结构,从而使中国大陆成为全球大陆构造中最为复杂的一个区域。东亚大陆显生宙演化总趋势为冈瓦纳大陆北缘之裂解和西伯利亚大陆南缘的增生,以及古亚洲、环太平洋和特提斯三大构造域的形成。微陆块的软碰撞、叠覆造山和多旋回缝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多旋回复合造山带,多旋回叠合盆地和多旋回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是中国大地构造的突出特征。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兼论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解体的关系长期以来,华南大地构造性质问题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争论的焦点。先后提出多旋回说、板溪洋说、华南洋说和裂谷说等。本项目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综合研究方法,运用当代先进的高精度测年技术,获得了一批重要的精确测年数据,提出板溪群与莲沱组不是上下接触关系,也不完全是“同期异相”关系,两者拥有等时的顶界面和不等时的底界面,即同顶异底的对比原则,提出了长安冰碛岩的区域对比方案,即除湘桂以外的华南绝大部分地区因大陆冰盖而缺失了可与长安组相对比的地层单元;提出了“晋宁-四堡”运动不整合面是划分中、新元古界的重要界线,明确指出传统的“晋宁‖”划分不具构造-地层意义;首次提出了中国南方新元古代“华南裂谷”模式,并系统阐述了盆地形成、发展与消亡过程及其动力学模式,通过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与南澳、北美等同期裂谷盆地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华南在罗迪尼亚超大陆中的可能位置,分析并讨论了华南在罗迪尼亚超大陆拼合及解体中的作用,为探讨新元古时期全球超大陆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重要、翔实的资料。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演化动力学模式示意图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及其地层研究辽西首次发现真正会飞的“恐龙”——中华神州鸟2002年春,在辽宁义县境内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一块保存完整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并共生着其他脊椎动物化石。新发现的“恐龙”化石嘴里无牙,前肢明显长于后肢,尾巴大约由25节骨质尾椎组成,叉骨呈“U”字形,飞行羽毛超过了身体的长度。根据新化石的肩带、腰带、四肢、羽毛发育等特征,认为新发现的“恐龙”真正具有了一定的飞行能力,应归于初鸟类,正式命名为中华神州鸟(新属、新种)(Shenzhouraptor ),代表了恐龙向鸟类演化过程中的又一中间环节。中华神州鸟显示出明显的镶嵌演化特点。在某些特征上,中华神州鸟要比德国的始祖鸟进步,如嘴里没有牙齿,前肢比后肢长得多等。德国的始祖鸟嘴里长有锐利的牙齿,前肢与后肢近乎等长。但是,中华神州鸟的另外一些特征却显示出浓厚的原始色彩,如其尾巴比德国始祖鸟略长,脚的第一趾像其他典型的兽脚类恐龙那样没有反转,趾爪仍旧朝后,表明其脚趾还不具有“对握”或“抓握”功能。中华神州鸟的发现有力支持了鸟类的“陆地奔跑”飞行起源理论。这为进一步研究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鸟类的定义、鸟类的飞行起源、羽毛的起源和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古生物资料。辽宁义县境内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保存完整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化石我国发现世界最原始的被子植物化石新类群最近,在我国辽西地区首次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原始的被子植物化石新类群“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两种化石,并据此建立了一个被子植物的新科——古果科。中华古果化石刊登在《Science》封面上2002年5月3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以封面文章刊登了这一研究成果。发现于我国辽西地的“古果科”化石,距今为45亿年。由吉林大学古生物研究中心主任孙革教授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季强研究员等领导的研究小组最新研究表明,迄今发现最早的被子植物是水生植物,并可能起源于现已灭绝的种子蕨类植物,国际学术界将其誉为“目前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时代最早的被子植物”。一个多世纪以来,古生物学界一直存在有关被子植物起源时间和地域问题的争论。英国植物学家达尔文将此称为“讨厌之谜”。“辽宁古果”和“中华古果”化石的发现,不仅将人们对被子植物起源的认识提前了1500万年,同时也对欧美学者所持的“热带起源说“提出了挑战,“古果科”的研究成果将成为揭开达尔文“讨厌之谜”的钥匙。云南东部澄江动物群及其生态环境研究通过系统研究澄江动物群在滇东地区的分布,发现了一批新的化石点,研究了澄江动物群109个属和122个种,发现新属44个,新种59个,其中已发表新属37个、新种49个。首次发现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即早寒武世海口鱼化石,将脊椎动物起源时代的认识至少提前了3000万年。云南省地质研究所与西北大学等单位联合,于1999年11月4日将该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Nature》第402期上,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此项成果,发现了早寒武世脊索动物——中新鱼和海口华夏鱼化石,填补了由云南虫、海口虫演化到昆明鱼、海口鱼之间的空白,这对研究脊索动物起源和演化以及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建立了该动物群的食物链模式及生态金字塔。对含澄江动物群的地层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澄江动物群产出年龄约在540~530百万年之间。云南澄江发现的海口华夏鱼化石通过古地磁学的研究,获得澄江动物群生存时期的古纬度为3°。建立了玉案山段古地磁极性序列,揭示出在澄江动物群时期地磁场曾发生过频繁极性反转的事实,这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澄江动物群的出现与发展。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贵州关岭生物群研究贵州省关岭县新铺乡一带所发现的关岭生物群,以其化石保存的多样性和完整性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全球晚三叠世独一无二的化石库,详细的调查和研究证实,关岭生物群中既有分布广泛的鱼龙,亦有仅限于特提斯生物地理区的海龙和齿龙。鱼龙的形态结构显示其处于向侏罗纪鱼形转化的过渡阶段。保存精美的海百合化石填补了晚三叠世卡尼期海百合动物从底栖型向浮游型转变的演化间断。上述海生爬行动物、海百合与长达1米的辐鳍鱼类和大量软骨鱼类以及菊石类、双壳类、海参、牙形动物、腕足类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妙的生态系统。它是继二叠纪末期生物大绝灭之后,在独特的古地理和古环境条件下,生物重新辐射发展而在距今2亿年前海洋中形成的一个新的海洋动物世界。营假浮游生活的海百合黄果树安顺龙化石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研究在华南广泛发现和证实了“过渡层”或“混生层”的地层意义,证明了我国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的连续性;提出了以微小欣德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取代菊石Otoceras作为界线定义的建议,并引起国际学者的重视。因为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没有可靠的耳菊石记录,因此这一建议对于我国争取该层型具有特别重要性。通过大量研究,在浙江长兴煤山剖面发现了关键的牙形石带化石,建立了最完整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牙形石生物地层序列;2001年3月中国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得到了国际地科联的正式确认,成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俗称金钉子),最终被确认为国际地层界线研究的标准层型和界线层型,成为国际界线地层剖面研究的标准,这是我国地层学研究可载入史册的实质性进展,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同时,2001年,浙江长兴煤山地区,被正式批准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国土资源科技发展报告专栏5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大型矿集区预测本项目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毛景文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研究员担任。本项目2002年取得三项突出进展:(1)根据华北地区及其邻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金属矿床Re-Os和40Ar-39Ar及其个别高精度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测年数据,以及与成矿相关的花岗质岩石的锆石SHRIMP和单颗粒锆石测年数据的收集、可行性分析和总结,提出中国东部大规模成矿作用出现在180~160百万年、140百万年左右和130~110百万年三个时期。通过对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研究,认为三大成矿事件所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碰撞造山过程、构造体制大转折和岩石圈大规模拆沉作用。(2)在云南丽江地区发现了两处苦橄岩。这两处苦橄岩产地均存在三层喷出的苦橄质熔岩,呈夹层产于峨眉山玄武岩系的近底部位置,与其直接接触的是辉斑玄武岩,并且接触界线清楚,不呈渐变过渡关系。三层苦橄质熔岩中以第二层最厚,达10~15米,而第一、三层只有1米左右。三层苦橄岩的矿物组成基本相似,呈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橄榄石,有少量斜方辉石,基质半晶质,主要由橄榄石、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组成。这项发现为我国西南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是地幔柱演化产物的观点,提供了重要的证据。(3)运用地球化学急变带理论和方法,在大火成岩省东南部的滇东北鲁甸地区预测发现了面积较大的铜矿靶区。其中铜矿化在小寨向斜东西两翼连续出露长达1~2公里,厚50~80米。矿化从上到下大体上可以看到7层:①最上部三叠系砂岩中的辉铜矿、孔雀石矿化层;②宣威组角砾岩自然铜、辉铜矿矿化层;③峨眉山玄武岩组顶部火山凝灰岩与有机质有关的自然铜、赤铜矿、黑铜矿矿化层;④峨眉山玄武岩组上部第一层火山凝灰沉积层的上铁下铜矿化层;⑤峨眉山玄武岩组顶部气孔状玄武质熔岩黑铜矿、自然铜矿化层;⑥峨眉山玄武岩组上部第二层火山凝灰岩层的黑铜矿、自然铜矿化层;⑦峨眉山玄武岩组底部与茅口组灰岩接触界面的黑铜矿、黄铜矿矿化层。这7层矿都与玄武岩密切相关,构成一个统一的成矿系列。这项成果已被中国地质调查局采用,列为国家重点找矿勘查评价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球动力学演化与成矿模式图扬子与华北克拉通对接后,在秦岭造山带南侧发育坳陷带构造应力场大转换地幔隆起、岩浆底侵形成的斑岩型-夕卡岩型-Manto型铜金铁矿成矿系统;岩石圈大减、薄软流层物质上侵大规模岩浆-火山活动和120百万年的玢岩铁矿成矿系统专栏6北京首都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与调控原理本项目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由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黄怀曾研究员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研究员担任。2002年本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在大气污染方面,采用单点激光雷达,太阳光度计,系留汽艇,TOVS、TOMS和MODIS多类卫星遥感综合探测手段,对空气污染物连续监测,获取了北京冬季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结构综合观测数据,初步建立了北京城郊南北剖面城市边界层大气动力三维结构。密云水库底积物沉积状况图(2)在水污染方面,密云水库流域土壤侵蚀、小型矿山开采、农业活动等点源和面源污染所携带的化学物质对水库水质已造成影响,水体中污染物含量逐年增加,但尚未超过污染容量,水质目前还算洁净,但水库底泥内已蓄积了一定量相对稳定的污染物。对官厅水库研究表明,多年来点源排放活性磷,排污渠道积淀与析出活性磷,不断流入水库。水库内常年积累的活性磷,通过生物、物理、化学作用,形成一个循环体系,水体中无机的和有机的不同形态磷彼此间的转化,可不断供给藻类繁衍所需的活性磷,这是导致水华的主要原因;水库蓄水量减少,磷浓度增加,有利于藻类繁殖,这是引发水华的另一因素;底积物中磷的贮存与释放以及流通量是诱发富营养化的另一重要原因。(3)在地下水污染研究方面,以城市近郊地下水为例,排污河渠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不大,垃圾填埋场淋滤液对地下水污染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污水草地中氮的动态分布特征表明,渗灌比滴灌更易造成硝态氮污染。(4)在土壤污染方面,详细确定了北京城近郊区较大范围内重金属、持久性含氯有机污染物等的种类,圈定了空间分布范围,发现了严重污染点。通过土壤钻孔精细剖面,确定了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累积层位。研究表明,尽管已禁止使用有机氮农药DDT,但仍存在区域性的污染。(5)为防治加油站的污染,驯化出具有较强降解多环芳烃能力的优势菌种,对芳烃、非烃、饱和烃和沥青质降解率分别达30%~80%。针对重金属镉污染,培育、驯化了富镉微生物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各一株,丝状真菌干菌体镉含量达28%,明显高于国外细菌富集能力20%。

我们居住的星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从有人类的那一天这个星球就令人敬畏,受人敬仰,无论被当时的人叫做什么,人类对地球的感情从未改变过。但地球在宇宙中却是一颗最普通不过的星球,甚至在太阳系都是如此。在地球存在的太阳系中,一共有九大行星,按体积计算地球排在第五位,按照距离太阳的距离地球排第三位,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5亿km,在地球内侧是水星和金星;地球的密度是5515千克每立方米,与太阳系其它行星相同的是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时候同时也在进行自转。因为我们居住的地球是我们最熟悉的星球,因此我们称其它八大星球为类地行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家园地球是颗在普通不过的星球,但为什么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人类居住呢? 其实在这普普通通的特性中也蕴含着不普通,正是地球自身的一些特殊性造就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世界。从位置角度讲,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温度适宜,而且从太阳系诞生到地球上开始有原始的生命痕迹,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在这种稳定的光照条件下,地球上孕育生命成为了可能;另外一个方面,地球与其它行星互相之间的位置比较合理,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及公转轨道处于同一平面都决定了地球的演变不受其它行星的干扰;地球本身是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系统,这一点也有别于太阳系其他行星,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决定了地球物理化学形态的演变,同时液态水圈和氮-氧形成的大气圈,还有固体地圈的板块运动都让地球渐渐变的不再普通。 基于以上这些地球特有的特征,水在地球的地质作用力和原始大气圈的影响下开始形成原始的海洋,而生命的起源就在这片蓝色的世界中开始了

地球科学前沿论文范文初中物理历史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在瞄准国际地学前沿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大意义的成果,例如利用先进的钻探技术对地球深部进行调查,通过专题综合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岩石圈深部结构、组成与演化的认识,揭示古大陆的演化过程以及编制地质图集,同位素研究和地球生命的早期演化研究方面也获得了一些重要发现和突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是中国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之一,也是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ICDP)的重点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于2001年6月25日开始试钻,2005年3月8日钻进到2m深度后胜利完钻。建立了深入地球深部的“金柱子”;通过高精度测试,在苏鲁地区三维空间范围内普遍发现柯石英,表明榴辉岩及其围岩的原岩所组成的巨量陆壳物质曾整体发生超深俯冲。CCSD成果——印度尼西亚地震的流体记录我国的钻探技术人员推出螺杆马达-液动锤-金刚石取心钻进系统发现多种来自深地幔的物质,开拓了地幔矿物学和动力学的研究新领域;在钻孔岩心中发现来自深部具有特殊性能的细菌,并已经培养出活体;在线地下流体4900m处捕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3级地震信息。大陆钻探工程试验成功螺杆马达-液动锤-金刚石取心钻进技术;改进了液动锤钻进技术;研制开发出了适合于硬岩、深井钻进的金刚石取心钻进系统以及硬岩扩孔钻进系统和硬岩定向钻进系统。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根据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58个数字地震台站和我国地学剖面及人工地震测深数据高分辨率面波和体波三维速度反演,绘制出了中国及邻区地壳、上地幔、软流圈三维速度结构及图像,建立了岩石圈三维结构速度模型,揭示出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70~250km深度存在一个巨型低速体。在中国东部岩石圈50~250km深度,发现高速体与低速体呈非层状“块体镶嵌结构”;显示岩石圈垂向结构复杂,普遍呈现明显的“上老下新”年龄结构;证明中生代以来,东亚地区存在软流圈物质上涌,导致中国中生代的造山作用和东部新生代裂谷的形成,提出了“东亚型造山作用”的新认识;建立了中国大陆18个代表性地区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柱状剖面,把中国大陆及毗邻海域划分为克拉通、造山带、裂谷、边缘海洋壳及岛弧等5种岩石圈类型,构建了中国大陆及邻区海域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地震反演和层析成像证实青藏高原中部巨型南北向构造带和羌塘地体深部巨型低速体的存在,获得印度岩石圈地幔俯冲到羌塘地体之下的清晰图像;证明岩石圈减薄和软流圈物质上涌是导致中国东部晚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大规模成矿往往发生在岩石圈根失稳、去根和软流圈物质大规模上涌时期,与该区最后一次强烈岩浆活动有关,此外研究还编制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图集》。中国大陆岩石圈岩石学结构模型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呈非层状“块体镶嵌结构”西藏纳木错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变调查研究提出了西藏纳木错地区第四纪晚期以来区域环境演化的基本规律、湖相沉积的研究方法和环境预测与评价的新思路。发现了青藏高原在10万年前曾经存在面积约10万km2的“古大湖”,并确定其演化特点;揭示了“古大湖”演化过程和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演化关系;建立了研究区第四纪纳木错群(Q3-4n)及上更新统干玛弄组(Q3g)和全新统扎弄淌组(Q4z);发现湖相沉积岩新类型——湖滩岩,并进行定义;依据地貌、沉积、环境地球化学、同位素年龄及微体古生物化石等,揭示该区“古大湖”及其环境演化历史;对该区第四纪冰期进行了划分和对比,确定冰川剥蚀作用与念青唐古拉山隆升的关系;划分纳木错及周缘的高原面为山顶面和主夷平面。天湖——纳木错,远处为扎西多半岛纳木错东北岸的干玛弄组甘肃鸟2006年6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学家在甘肃省昌马县发现丰富完整的“甘肃鸟”化石。科学家运用分支系统学的方法,对挖掘出的包括“甘肃鸟”在内20余种主要中生代鸟类的200余条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甘肃鸟”与北美晚白垩世的鱼鸟和黄昏鸟的亲缘关系密切,它们与现生鸟类共同构成了今鸟类。这一系统关系的确定,将今鸟类化石纪录提前了约3000万年。“甘肃鸟”大约生活在1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与现代鸽子一般大。而且,它与现代鸟类有着很多共同特征,包括羽毛、骨骼、脚蹼。“甘肃鸟”前肢形态及羽毛特征显示出它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至少能从水面起飞。结合其他后肢骨骼学特征推断,它应当也非常适应水中生活。其后腿和蹼足的细节显示,它可能是靠足推进的潜水鸟,很像现代的鸭子、鹳或潜鸟。“甘肃鸟”被认为是现代鸟类最古老的模型。甘肃鸟的后肢,可见羽毛和蹼的印痕甘肃鸟化石甘肃鸟生态复原图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研制了国家级硅同位素标准物质,国际参考物质的硅同位素绝对比值与硅原子量进行了准确标定。其结果2005年在国际权威刊物《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发表。对植物生长时的硅同位素动力学同位素分馏进行深入的研究,为生物与环境的硅同位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对水稻和竹子等重要农作物开展硅同位素研究,用以查明硅在作物中的运移和沉淀机制,以便更有效的利用硅肥,提高作物的抗倒伏与防病虫害能力;对河流进行系统的硅同位素研究,为研究硅在河流中的行为,探讨地球表面圈层间的硅循环提供新的手段。《SILICONISOTOPE GEOCHEMISTRY》硅同位素分馏在室内栽培的水稻中国地质图集中国地质图集除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地质图外,还配置了世界、亚洲、全国和地区的地质图,编制了15幅相关专业性图类。反映了我国区域地质、地球物理、水文地质、海洋地质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大陆扩展到相邻海区,从地壳扩展到岩石圈深部,从构造变形到地球动力学,体现了多学科结合、交叉、渗透和综合解释地球的信息。《中国地质图集》提供了翔实的基础地质图件和丰富的资料,扩大了地质学的服务领域,加强了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新构造运动、地震灾害等的研究,关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地质环境,关注大城市基岩地质地下水含水层、地面沉降等敏感问题。图集应用数字制图技术和CTP(Computer to plate)制版技术,扩大了地质信息量。中国地质图集中国地质图

第一节 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地球。如人们要靠山 川大地获取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要从地球中开采矿物资源制造生产和生活 工具,要了解地球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以便发展生产,要与地球上发生 的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因而,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地球的认 识,并且逐渐形成了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球科学 (geoscience)。 地球科学简称地学,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六 大基础自然科学之一。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包括环绕地球周围的气 体(大气圈)、地球表面的水体(水圈)、地球表面形态和固体地球本身。 至于地球表面的生物体(生物圈),由于其研究内容广、分支学科较多、且 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已独立成一门专门的基础自然科学——生物学。 但生物的起源与演化、生物体与生存的地球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属于地球科学 的研究范畴。 地球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科学。它不仅承担着揭示自然 界奥秘与规律的科学使命,同时也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如何利用、适应和 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球科学的研究 内容和领域也不断地深入和扩展,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的由多学科组成的综 合性学科体系。地球科学目前主要包括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气象 学、水文学、海洋学、土壤学、环境地学等学科。其中,地质学(geology) 由于其研究领域广博、分支学科较多,并且以研究地球的本质特征为目的, 因而成为地球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以至于人们有时把地质学和地球科学作 为同义语使用,其实两者的含义是有差别的,它们具有包容关系。随着科学 的发展,地球科学还会不断地诞生新的学科和出现一些边缘学科。 地理学(geography)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地理环境及其结构、 分布和演变规律,并涉及到自然和社会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一 般可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组成部分。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 形、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普通自然地理学、 区域自然地理学、地志学等。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和社会与自然地形、地理 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主要包括政治地理学、社会地理学、人口与聚落地 理学、经济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 气象学(meteorology)以地球周围的大气圈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大气 的各种物理性质、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其研究内容也很广泛,包括许多 分支学科和应用学科。主要的分支学科有大气物理学、天气学、气候学、高 空气象学、动力气象学等,主要的应用学科有卫星气象学、无线电气象学、 航空气象学、海洋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林业气象学等。其目的在于揭示大 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本质,从而掌握并应用它为人 类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水文学(hydrology)和海洋学(oceanography)以地球表面分布的水体 为研究对象。水文学主要研究地球上江河、湖沼、冰川、地下水以及海洋等 各种水体的数量、质量、运动变化与分布规律,以及它们与地理环境、生态 系统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联系。海洋学是以海洋作为一个独立 体进行研究的,它实际上是从地球科学的其它几个分支学科中独立出来的, 这是由于海洋在现代地球科学、人类生存环境和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 越重要的缘故。海洋学是研究海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 各门学科的总称,根据研究内容不同可分为海洋物理学、海洋水文学、海洋 化学、海洋生物学、海洋气象学和海洋地质学等。 土壤学(soil science)以地球表面发育的土壤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 究土壤的物质组成、结构、类型、分布和形成发展过程。根据具体研究内容 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土壤学也有一些分支学科,如土壤生物学、土壤地理学、 土壤气候学、土壤物理学、土壤化学、土壤地质学等。 地球物理学(geophysics)是应用物理学的方法研究地球的一门学科, 是近代发展起来的地球科学与物理学相结合的一门重要边缘学科。广义的地 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地球及其表部的水体和周围的大气圈。但由于 水体和大气圈的研究都已建立起相应的独立学科,所以一般所称的地球物理 学是狭义的,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固体地球,因而也可称之为固体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重点研究固体地球的各种物理性质、物理现象及其发生与发展过 程、地球的内部构造与组成、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等。其主要分支学科有地震 学、地磁学、重力学、地热学、地电学、大地测量学、大地构造物理学和应 用地球物理学等。其中,应用地球物理学主要是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及其 在地球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地球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地质学(geology)研究的主体对象也是固体地球,当前主要是研究固体 地球的表层——地壳或岩石圈。地壳或岩石圈的厚度一般为几十到二百公里 左右,与地球的半径(6371km)相比只是一个很薄的表壳。这一薄壳之所以 成为地质学当前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方面是出于实际需要,因为这一层与人 类的生活、生产及生存都直接相关;另一方面是受现时人类能力的限制。人 们可以直接观测和研究地球表层,但现阶段人类尚无能力对地下深处进行直 接研究。钻井取样是目前人们获取地球较深部物质进行直接研究的唯一途 径,但由于受当前技术水平的限制,钻井所能达到的深度是有限的。目前世 界上最深的钻井(5km)位于俄罗斯西北部的科拉半岛,这一深度尚不足 该区大陆地壳厚度的二分之一。可以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学研 究的对象将不断向地球的深部(如地幔、地核)扩展。 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固体地球(重点是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 成、内部构造和形成演化历史。按其研究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地质学的主要 分支学科可简举如下: (1)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方面的学科,如结晶学、矿物学、岩石学等; (2)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方面的学科,如构造地质学、构造物理学、区 域构造学、地球动力学等; (3)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方面的学科,如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 古地理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等; (4)研究地质学的应用方面的学科,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研究地下 资源方面的分科,如矿床学、石油地质学、煤田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其 二是研究地质与人类生活环境及灾害防护方面的分科,如工程地质学、环境 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等。 此外,人们为了更好地研究上述地质学的各个方面,不断地吸收和借鉴 其它一些学科的先进理论、方法和技术,用以促进和深化地质学的各项研究, 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边缘学科,如数学地质、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 天文地质学、海洋地质学、遥感地质学及实验地质学等,这些边缘学科在现 代地质学各领域的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业、农业、军事、航天、交通等产业的飞 速发展,其结果给地球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直接 的(如污染问题)、有些是间接的(如气候变化),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 球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受到科学工作者和全人类的广泛关 注。这一问题与地球科学和环境科学关系密切,于是在地球科学中逐渐形成 了一门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即环境地学。环境地学主要研究地球 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形成、演变以及环境的破坏、污染、防止、保护、 改良与评价等。根据地球科学中各学科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分为环境 地质学、环境地理学、环境气象学、环境水文学、环境海洋学、环境土壤学 等。

“九五”以来,利用先进的探测技术,重点对青藏高原、阿尔金-祁连山、大别苏鲁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深部地球物理调查,进一步加深了对上述地区岩石圈深部结构、组成与演化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大陆碰撞的地球动力学模型,深化了大陆动力学研究。此外,在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研究等方面,也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一)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前期研究大别苏鲁造山带构造简图,并示出钻孔选区东海所在的位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是一项高科技、高难度的创新性系统工程,它包括在坚硬结晶岩中进行5000米全取心钻探、测井、录井、地球物理遥测、现场分析测试、信息管理系统、长期实验观测以及多学科综合研究等。在主孔孔位确定之前,为查清孔区深部构造,进行了全面的大比例尺反射地震、VSP、大地电磁与重力、磁法及地温测量。反射地震表明,钻孔将穿过多个强反射带。同时,深反射地震发现了郯庐断裂产状近于直立的证据,此成果发表在《EOS》和《EPISODE》等刊物上。毛北地区重力异常图,钻孔将打入到地下高密度体测井与VSP综合研究表明,榴辉岩层、破碎带和剪切带可以产生强反射(CCSD—MH,CCSD主孔位置,CCSD—PP2,CCSD预先导孔2孔,ZK2304是以前找矿打的浅孔)(二)岩石圈深部探测新疆地学大断面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在新疆地学断面上,深反射剖面发现了塔里木和青藏高原岩石圈碰撞的证据。宽频地震观测也证实了这一点,并且发现碰撞的席卷深度超过100公里。深地震测深剖面首次揭示出天山和塔里木的地壳结构,发现天山地壳轻,山根莫霍面断裂可能是塔里木俯冲的结果。研究还表明,塔里木地壳具有刚性特征,地震的平均速度高。同时还发现了塔中隆起的证据。在上述发现基础上,提出了青藏高原北缘“水平挤压”的理论模型。新疆宽频地震等值线图阿尔金-祁连山地质演化研究通过横切山脉的宽频地震观测,经地震波层析分析,发现阿尔金断裂深达140公里。该成果于1998年10月发表在《Science》和《中国地球物理》杂志上。阿尔金断裂带(ATF)及邻区地震层析图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形成与演化中美科学家通过对阿尔金走滑断裂带形成活动时期、不同阶段走滑位移量、运动速率、构造-地貌演化系统的研究,认为新生代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的会聚是通过一系列陆内变形来调整的,西昆仑逆冲断裂活动和阿尔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自早渐新世以来,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左旋滑移距离达(280±30)公里,平均滑移速率为10毫米/年:阿尔金断裂带西段240~360公里的滑移量主要通过西昆仑地壳缩短来吸收。应用构造多序级复合控矿理论,在西昆仑地区开展了成矿预测,发现了铜、金矿点(矿化点)14处,实现了寻找金、铜矿床的突破,提交普查评价基地1处,找矿靶区2处,圈定18个成矿远景预测区。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共享与对比研究建成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光盘库子系统”,包括宽频带地震观测、大地电磁测深、深部重力测量、深部磁力测量与大地热流密度测量等七种方法数据子库。初步收集了我部“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在深部地质计划执行过程中得到的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其中深地震反射剖面859公里,深地震测深剖面约13000公里,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约250点,宽频带地震测量数据约44GB,以及以1:50万和1:100万比例尺采集的若干剖面的重力异常数据(剖面8条,总长度10925公里,物理点总数2726个,测区4个,网格点总数7500个)和磁力异常数据(剖面5条,总长度8421公里,物理点总数1815个,测区4个,网格点总数9050个);大地热流密度值839个。目前,该系统可以在1:50万的地理底图上,绘制不同专业的测线(剖面)、测点分布图,按照不同图层进行图形查询等等。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系统结构(三)青藏高原岩石圈的结构及其隆升机制西昆仑两套山前磨拉石的不整合现象:下部为2Ma前形成的变(倒转)磨拉石层,上部为2Ma以后形成的具水平产状的磨拉石层青藏高原隆升的地质记录与机制在综合国内外对青藏高原及邻区以裂变径迹法为主的同位素测试和GPS测量数据基础上,对高原隆升速率提出了半定量分析数据,划分了高原隆升阶段,探讨了高原隆升规律。提出了高原隆升“多层次、多阶段、多因素”的证据,并论证了隆升机制。认为从新生代以来,来自大洋扩张的挤压应力,大部分为高原内部各类形变所吸收;高原北部的阿尔金走滑断裂带起到了较强的吸收和阻挡作用,高原东部东经102°的构造带也起到了阻挡的作用,南来的挤压应力对天山及其以北和东经102。以东地区不可能产生强烈的影响。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青藏高原地壳电性结构研究INDEPTH计划进展顺利,在亚东—纳木错—格尔木横穿青藏高原的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上,获得了较准确的高原地壳结构——青藏高原上地壳较普遍存在不连续的高导体,中下地壳的导电性也远远高于稳定大陆区地壳的导电性,呈区域性的良导电背景。特殊的地壳电性结构表明青藏高原地壳可能较热、塑性较大或普遍存在“流体”。这一成果于2001年4月发表在《Science》上。亚东—纳木错—格尔木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图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四)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研究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自然科学需回答的一个难题,主要原因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各类生物很难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其中形态结构保存完好的更少。近几年,中国古生物学家所获得的一系列惊世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对探讨生命演化史中几个关键阶段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成为国际古生物学研究的一个亮点。《nature》杂志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收集了15篇首次报道这些发现的原始文章,以及对其中某些文章的评论,汇编成专集——《腾飞之龙》。江泽民主席为该书题写了中文书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部与《nature》杂志联合出版中文版。我部科学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辽西热河生物群综合研究2001年国土资源部科技发展报告1996年,在辽西地区北票四合屯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长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之后,辽西地区引起了世界地学界的广泛关注。最近,在辽西凌源大王杖子地区发现了一只生活于约3亿年前、全身长有羽毛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奔龙。这是一种小型的快速奔跑的食肉性恐龙,与中趾具有一个镰刀状弯曲的爪和尾巴发育坚硬筋腱的疾走龙关系最密切,发育了与鸟类非常相似的骨骼和羽毛,但他们的嘴里具有牙齿。2001年4月26日,中美科学家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nature》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贵州瓮安生物群研究贵州瓮安生物群的研究,特别是其中含有早期后生动物休眠卵和胚胎的研究,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通过对贵州瓮安等地陡山沱期含磷地层的多种方法(岩石切片法和化学分离法)的深入研究,在陡山沱期瓮安磷块岩中首次发现磷酸盐化原肠胚化石。这一重要发现不仅可以进一步确认上述有争议化石的后生动物的胚胎属性,而且为深入探讨其亲缘关系提供了有价值的化石资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科学通报》封面上刊登的磷酸盐化原肠胚化石内蒙古中生代恐龙化石发拙研究在内蒙古二连盆地新发现恐龙化石埋藏点6处,采集了包括食肉类恐龙、食植物恐龙化石四具,第一次发现了比较完整的兽脚类恐龙化石。食肉类恐龙的发现,丰富了二连盆地恐龙生物群的组成,为二连地区恐龙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发现了食肉类恐龙和食植物恐龙在同一处埋藏的新资料,为研究恐龙古生态学、埋藏学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二连盆地发现的姜氏巴克龙骨架(4米长)专栏5美国地球探测计划(Earthscope)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联合发起了一项新的“地球探测”(Earthscope)计划,其目的是应用现代先进的观测仪器和测试手段,加深对北美大陆结构、演化和动力学特征的了解。该计划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美国地震阵列(USArray)① 在美国选择2000个地震观测点构成规则的测网,利用400台宽带可移动遥测地震仪组成的阵列,轮流进行地震观测,采集实时数据。该地震阵列能够记录来自本地、区域和遥远地区地震的信息,可分辨出数十公里尺度的地壳和上地幔块体,识别下地幔和核-幔边界构造。与地震仪阵列相匹配,还布设了约50台大地电磁测量仪器,以提供岩石圈温度和流体含量的有关信息。② 利用约2000台便携式地震仪(宽频带、短周期和高频探测仪),按照灵活的发射-接收排列方式,对关键的目标进行测量。便携式地震仪可采用天然地震和炸药作为震源进行高密度和短期测量。这样就可以对许多重要的地质目标进行调查,其中包括断层的深度、活动火山之下岩浆岩的规模、地壳构造与地幔结构之间的关系、地体边界的形状、沉积盆地和造山带的深部结构、大陆裂谷的结构和岩浆垂直运动方式等。③ 扩大美国国家地震台网。由大陆台网构成的相对密集、高质量的观测站(间距300~350公里)对地球深部构造层析成像,提供了长期连续观测的平台,为可移动地震阵列的校准建立了固定参考点。USArray将大大提高大陆岩石圈和地幔深部地震成像的分辨率。圣安德列斯断裂深部观测站(SAFOD)SAFOD的目的是直接采集断裂带样品(岩石和流体),测定断裂带的各种性质,监测深部蠕动和地震活动断裂带。拟在圣安德列斯断裂带,靠近1966年发生里氏6级帕克菲尔德地震震中的地方打一口4公里深的钻孔。钻孔孔位离圣安德列斯断裂足够远(根据地质观测、微震位置和地球物理图像确定),通过钻井和偏斜井的取心,可穿过垂直深度3公里的断裂带,直到断裂带另一侧未受扰动的围岩。板块边界观测站示意图在圣安德列斯深大断裂带内的钻进、采样和井下测量,可在震中深度上对大型活动断裂带的成分、物理状态和力学性质进行直接观测,这将大大加深我们对地震的认识。除了断裂带的岩样和流体样品供实验室分析外,在活动断裂带内及其邻区还计划进行大量的井下地球物理测量和长期监测。观测站监测内容包括近区、宽动态范围的地震能量积聚作用以及周期性地震发生期间孔隙压力、温度和应变的连续变化情况。板块边界观测站(PBO)PBO是一套测量北美西部现今变形的高精度大地测量仪器系统。该大地测量网将从太平洋沿岸延伸到落基山脉的东缘,从阿拉斯加延伸到墨西哥。PBO由两套互补性很强的时间分辨率很高的仪器系统组成,一是分布在1000个点上的GPS系统,另一是分布在200个点上的超低噪声应变测量仪。间距100~200公里的稀疏的GPS网络,将分布于活动火山及活动地震断层带上的大约20个密集网连接成一个整体,覆盖整个美国范围。PBO将大大提高我们观测地壳中与地震和火山活动相伴随的缓慢变形的情况,从而加深我们对地震和火山爆发临近过程的认识,增强预报的准确性。合成孔径干涉雷达(InSAR)InSAR计划是一项特别的专用于科学研究的卫星探测任务,可以对北美及太平洋板块进行周期性的高精度测量(8天一次,分辨率30~100米)。利用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通过多时相的影像分析对比,可以精确揭示水平和垂直位移,在各种地表条件下分辨率均达1毫米。这一新的雷达影像技术,同PBO计划中的连续GPS及应变测量结果结合在一起,可以测绘火山、地震爆发前后及爆发期间的地表位移,提供断裂机制和地震爆发的线索。InSAR还能保证人们发现穿过宽广的活动变形带的与地震有关的应变积累,圈画出未来的地质危险区。InSAR可以允许人们得到可能导致火山爆发的岩浆系统中岩浆的位置和运移情况,还可以提供测绘由石油开采和地下水抽取导致的地面沉降状况。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