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关于教育学论文2000字开头的内容

发布时间:2024-07-06 12:50:45

关于教育学论文2000字开头的内容

百度hi我,告诉我你对论文的详细要求,我来帮你搞定

2000字《我的教育理想》?虽然今年的夏天炎热异常,但是无法抵挡老师们学习的热情,先是完成了远程继续教育,然后又趁休息时间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趁热打铁我就来谈谈我的读后感受。《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给老师们描述的是一个宏观的教育理想,谈到了对老师、校长、学生、甚至是家长的一个理想的描述,要求学生、老师、校长应该是怎样去做,给了大家一个目标与框架,这本书也给出老师、校长要努力的办法与方向:首先我来谈谈理想的老师,他们应该是胸怀理想,富有激情和诗意;自强自信,不断自我挑战;善于合作,富有人格魅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坚韧、顽强,不怕挫折。这样的老师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还是社会中一个优秀的个体,如果老师们能富有这样的品质那么何愁教育水平提不上来呢?我心中的老师是应该有大格局的人,他们不仅仅只注意学生的成绩,他们还能目光长远,给孩子们指出发展的方向;我心中的老师是有自己教育风格的老师,他们不仅会给孩子们讲知识,还能通过自己的魅力让孩子建立学习的兴趣;我心中的老师是有心的人,他们不仅仅会口吐莲花,还能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钻研自己所做的工作;我心中的老师不仅是苦心诣旨、呕心沥血工作的人,还是爱读书、爱运动、有自己的课余生活,把自己的人生过的充实有趣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给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然后我来谈谈理想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理想中的校长应该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珍视学校的名誉;追求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胸怀宽广,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善于协调关系,能调动一切力量发展学校;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注重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挖掘教师潜能;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宋代张载说:“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行久。”只有志向远大,品德才会完美。老师与校长应该有“共同愿景”,要让全体师生都知道,踏踏实实的去追求,整个学校才有了活力,活力应是校长点燃的,朱老师有一个建议就是让中国学校的校长也可以长时间任职,这样他们制定的共同愿景才能一直坚持下去并逐步实现,我也觉得有道理。其次,我来谈谈我理想中的学生,天底下最辽阔的是天空和大海,而比天空和大海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所以学生们应该是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独特见解和思想;自强自信,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读后感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相处;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其实,我倒认为我理想中对学生的要求也符合对老师要求,一个社会中存在的个体就应该顺应社会的要求,不断努力进取,想起了毛主席的话,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人生贵在坚持!最后,我来谈谈我理想中的家长,虽然把它放在最后谈,其实家长才是对孩子的人生中有最重要影响的。对于社会中个体对老师和学生要求的品质同时适用于家长身上,身教重于言教,只有家长自身做到的事情才可以要求自己的孩子,才有说服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家长教育孩子的要求还有这些,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地成长;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培养孩子的特长,对于这一点我有想法,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都是制度化的,统一的缺乏的就是特长,这一点不能寄希望学校发掘,学校学生太多老师们难以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这个需要家长在生活中发掘孩子的特长并且培养起来,让孩子有多种兴趣不要打击他,然后在孩子的日益成长过程中发现他最擅长的然后专注学习,相信培养出的孩子肯定出类拔萃,然后家长还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对待孩子,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龙应台说,每个孩子来到世界上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来陪伴家长们成长的。所以家长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你可以不支持他的观点,但应该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让你的孩子敢说敢干,而不是唯唯诺诺的乖宝宝。恩格斯曾经讲过,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最多的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整个暑假虽然没有上课教学,但我觉得这是我给养的最佳时刻。当一名人民教师是我人生中最乐意从事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职业!

论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 2010-4-25 14:37:05 作者:zf9828 宁夏省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康小学/赵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培养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怎样才能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群体教育、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国近年来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但大多数学校又都过分重视升学率,惟成绩是瞻,成绩就是法宝,教师的业绩、教学的评估都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在如此重视成绩的情况下,教师们的精力都集中在了书本、成绩,厚此薄彼,抓群体而忽视个体,犹如一辆割草机,齐刷刷的过去,枝条没有了,个性没有了,只有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规格。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已形成矛盾。做为一名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绝不能人云亦云、明哲保身,我们必须大声疾呼、合理建议。 古人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道现代社会就没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却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例如唱歌、跳舞、体育、绘画、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等,但因为缺少真正的伯乐来发现、鼓励、培养,在成绩大于天、“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的思想支配下,特长爱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锻炼,逐渐沦落为班上的差等生。国家推行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而素质教育搞不好,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话。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基础教育多年来大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声都是经验”。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参加教育的工作者扪心自问一下,在以成绩、升学率为准绳的时势下,你们敢逆流而上的去实施素质教育、去因材施教吗?你的成绩上不去怎么办?因此,我们必须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找到一条既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提高全体学生成绩及升学率的契合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它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材”就包含着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作为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观察,并结合兴趣爱好的把握来确定一个学生所具有的气质特征,进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但当前小学教学因材施教中普遍明显存在着几个误区:把因材施教和班级授课对立起来;把因材施教定位于少数学生身上,和大多数学生对立起来;认为因材施教难度大,难以实施;这些误区的产生以致在教学中不能有意识地、自觉地、积极地把握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制导性、支配性和潜移默化作用,影响着因材施教作用的有效发挥。基于这些误区在基本的对策上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总之,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也大体相同,这是学生的共性。但由于不同学生的生理条件、环境影响和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以及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他们在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爱好、意志力、习惯、品格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不应该忽视,为了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因材施教来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使用不同方法,及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来因势利导。实施因材施教应是一个教师追求的境界。具体说,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师实现其存在的状态。因为只有你热爱每一个学生,才会将你的期待心理与每一个学生的渴盼心理对接,这时,也只有这时,因材施教才会具有全部的意义。学生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教师实现人生境界的阶梯。坚持正面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正面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愿望,使学生真正能放开手脚,生动活泼有效的进行学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能巧妙地将因材施教思想穿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每个学生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家长的鼓励,特别是对于差生我们更不该吝啬我们的赞美。对于差生的点滴进步,如果及时给予表扬,将会诱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萌发上进的生机。这种表扬将起到批评起不到的作用,收到逆向激进的效果。 (2)以“闪光”为主的正面引导。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即使是萌芽状态的、不稳定、不突出的苗头,也要从鼓励角度出发,正面引导,大力宣扬,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机智。 (3)以“成功”为主的激励机制。差生少有成功的机会,更难得到教师的正面肯定与激励。利用差生成功的契机来激励差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4)以“创新”为主的开拓机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认为在目前高度重视统考分数和升学率的形式下,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学识能力,才能更多的、巧妙的将因材施教、素质教育融入应试教育中,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希望教育工作者能本着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精神,认认真真的总结出一些经验来,丰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和谐教育为什么现实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系统亦不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改革进程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教育以及教师职业给予更大的期盼,但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却居于末位。这充分显露出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极大期待以及教师(学校)无能为力的窘状。有学者将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归结为: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关系之间的矛盾;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教育领域尚存在其他诸多的矛盾,比如:优质教育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自主办学与政府监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价值的普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与职业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事实上,社会乃至教育界自身对学校教育批评甚厉,如有学者分析学校不正常的教学状态,将其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疾病”。陶行知在上世纪20年代曾批评当时中国教育患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如今这三种病不仅未去,还出现了新的病症,如“时髦病”(不断追逐花样翻新)、“寒热病”(忽冷忽热,跟着感觉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激发人们思考:如何超越分歧,以和谐理念统领人们的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历史依据——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在西方,和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雅典教育中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就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希腊以严整、和谐思想为美学精神,表现一种高度控制的激动,以及充满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希腊的理性教育精神。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未来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和谐教育的引领。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并流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美国在白人学校课程中,也引入不同于主导性价值观的文化,强调多样性的观点,推行弱势民族集团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的诸多观点现在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也认为,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在接触和交流,各种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教育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实质是人的教育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动态发展的机制和状态。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超我四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提出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的命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关爱地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学校本身就应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方。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一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因为专制社会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举措与当今世界以公民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而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是公民社会的契约,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区别。中国需要从学校到政府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大问题。同时,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诚”者“忠”也,中国传统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中华美德普世价值的格言,是历久弥新的古训。守法教育与诚信教育是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躯体的双足,缺一不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应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并要使两者保持合理的张力。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具有不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它依随不同时期社会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腊时代身心和谐的人,文艺复兴时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中国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贤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等。和谐的个体是具有充分活力的,并显现为人的成长需求。 人与超我的和谐。人与超我指的是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和谐。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宗教和信仰能向人们提供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由信仰来承载。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会教化结合起来,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真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目前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转化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和谐教育怎么办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和谐教育是理想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和谐教育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和谐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快乐的过程。由于受传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精神的影响,人们往往视学习过程是吃苦和痛苦磨练的过程,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才有所谓“苦尽甘来”的说法。实际上,随着近年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的流行,人们已摆脱了以往纯粹的物质享受和增长为指标的经济学模式;同样,教育领域里,如何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整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成长的思想正在赢得共识。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改革开放前,教育主要充当的是政治的工具,之后则往往成为经济的工具,作为传播文化的手段之一,它又被视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今天的教育除了要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服务外,还应坚守独立的教育立场,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越社会现实,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着更加人性、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代学校教育要成为社会各要素的粘合剂、润滑膏,自身要成为社会核心的和谐元素。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彼此互动的。从教育自身内部而言,要力争结构的和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课程的和谐、课堂的和谐以及师生的和谐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学是最具实践品格的学科知识,和谐教育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系统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并主动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建设,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打造和谐校园,使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和谐的场所。变革与传承的统一。传承与变革是教育的两大属性,前者旨在将人类文明的火把不断地传递,后者促成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速度决定胜负,创新决定存亡”。于是,人们对改革更加关切,这导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教育领域的宝贵资源没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积淀,因而缺乏一种坚实、稳固并能够不断支撑、建设起新东西的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要注意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教育系统里,这三者的关系同样需要协调统一。学习与生活的统一。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学习质量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丰富精神生活,体验感受幸福的过程。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当学习与生活统一之际,才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之时。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1) 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 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 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 (3)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 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 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 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 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关于教育学的论文2000字开头

百度hi我,告诉我你对论文的详细要求,我来帮你搞定

论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 2010-4-25 14:37:05 作者:zf9828 宁夏省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康小学/赵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培养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怎样才能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群体教育、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国近年来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但大多数学校又都过分重视升学率,惟成绩是瞻,成绩就是法宝,教师的业绩、教学的评估都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在如此重视成绩的情况下,教师们的精力都集中在了书本、成绩,厚此薄彼,抓群体而忽视个体,犹如一辆割草机,齐刷刷的过去,枝条没有了,个性没有了,只有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规格。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已形成矛盾。做为一名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绝不能人云亦云、明哲保身,我们必须大声疾呼、合理建议。 古人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道现代社会就没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却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例如唱歌、跳舞、体育、绘画、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等,但因为缺少真正的伯乐来发现、鼓励、培养,在成绩大于天、“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的思想支配下,特长爱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锻炼,逐渐沦落为班上的差等生。国家推行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而素质教育搞不好,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话。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基础教育多年来大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声都是经验”。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参加教育的工作者扪心自问一下,在以成绩、升学率为准绳的时势下,你们敢逆流而上的去实施素质教育、去因材施教吗?你的成绩上不去怎么办?因此,我们必须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找到一条既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提高全体学生成绩及升学率的契合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它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材”就包含着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作为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观察,并结合兴趣爱好的把握来确定一个学生所具有的气质特征,进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但当前小学教学因材施教中普遍明显存在着几个误区:把因材施教和班级授课对立起来;把因材施教定位于少数学生身上,和大多数学生对立起来;认为因材施教难度大,难以实施;这些误区的产生以致在教学中不能有意识地、自觉地、积极地把握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制导性、支配性和潜移默化作用,影响着因材施教作用的有效发挥。基于这些误区在基本的对策上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总之,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也大体相同,这是学生的共性。但由于不同学生的生理条件、环境影响和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以及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他们在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爱好、意志力、习惯、品格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不应该忽视,为了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因材施教来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使用不同方法,及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来因势利导。实施因材施教应是一个教师追求的境界。具体说,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师实现其存在的状态。因为只有你热爱每一个学生,才会将你的期待心理与每一个学生的渴盼心理对接,这时,也只有这时,因材施教才会具有全部的意义。学生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教师实现人生境界的阶梯。坚持正面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正面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愿望,使学生真正能放开手脚,生动活泼有效的进行学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能巧妙地将因材施教思想穿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每个学生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家长的鼓励,特别是对于差生我们更不该吝啬我们的赞美。对于差生的点滴进步,如果及时给予表扬,将会诱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萌发上进的生机。这种表扬将起到批评起不到的作用,收到逆向激进的效果。 (2)以“闪光”为主的正面引导。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即使是萌芽状态的、不稳定、不突出的苗头,也要从鼓励角度出发,正面引导,大力宣扬,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机智。 (3)以“成功”为主的激励机制。差生少有成功的机会,更难得到教师的正面肯定与激励。利用差生成功的契机来激励差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4)以“创新”为主的开拓机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认为在目前高度重视统考分数和升学率的形式下,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学识能力,才能更多的、巧妙的将因材施教、素质教育融入应试教育中,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希望教育工作者能本着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精神,认认真真的总结出一些经验来,丰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_shtml此网页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做家长、家庭教育的原则、幼儿期孩子的年龄特点、如何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怎样使儿童身体健康、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儿童智力的开发等方面分版块进行详解,很实用,这里附上一个内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希望你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但被做为一种学科进行研究,在我国也就是近年来的事情。这是时代的发展,人才的需求,国民整体素质提高所必须涉及的问题。这里与家长们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 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一)家庭教育早期性 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从3岁……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了50%。4-8岁又增加了30%,8-17岁又获得了20%。可见幼儿在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歌德2-3岁时,父亲就抱了到郊外野游,观察自然,培养歌德的观察能力。3-4岁时,父亲教他唱歌、背歌谣、讲童话故事,并有意让他在众人面前讲演,培养他的口语能力。这些有意识的教育,使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8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岁写剧本,25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古代以“父子书法家”著称的王羲之、王献之,有过1350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代文学巨星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的成长过程 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岁时被人发现,但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6个单词,在他17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3岁孩子的水平。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连续性 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而且这种家风往往与家庭成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杏林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等。同时家风又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学风,学风的好坏也往往延续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如在中国近代,无锡人严功增补清未《国朝馆选录》,统计自清顺治三年丙戌科至光绪三十年甲辰科,状元共114人,其中父子兄弟叔侄累世科第不绝者,如苏州缪、吴、潘三姓,常熟翁、蒋两姓、浙江海宁陈、查两姓。看得出、家庭教育的连续性往往对人才群体的崛起有着重要影响。这种情况。古、近代比较突出,在当代随科学的发展、社会的需求、待业的增多,人们择业面宽,一个家庭中所有的成员不可能都从事同一种工作,但都不乏见到这种情况,即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屡屡出现成绩、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家庭教育权威性 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是指父母长辈在孩子身上所体现出的权力和威力。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幼儿来说,尤其是这样。幼儿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当出现争执情况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的教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因此强调父母权威的重要,还因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时代始终扮演着双重角色:即既是孩子安全生存的保护者,又是人生启蒙的向导。父母教育的效果如何,就看父母权威树立的程度,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 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四) 家庭教育感染性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参与欢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 家庭教育及时性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指明:“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儿童的自下而上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命运。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并提出:“在2000年要使90%儿童(14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我国的21世纪是什么情况,拿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讲,要使我国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收入达4000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例如,当今电视录像几乎步入城市居民中的每个家庭,孩子们几乎天天与它们打交道,可以说是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从中可以接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这里有政坛风云、科技进步、凡人俗事的各种内容,从中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家内外小事。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一些凶杀暴力、荒诞下流的镜头映入孩子的眼睑。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 总之,做为家长 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 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是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所以更需要观看更多关于安全教育心得的文章,来教育孩子们安全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几篇关于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的文章!  大学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文章(篇一)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应有的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亟需正视和重视的问题,我们针对当代大学生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简要介绍校园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防范方法和避害技巧,并阐述了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展示了各种安全案例和标志。来用于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使大学生保持健康心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又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状况,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大学生校园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与计算机违法犯罪预防、人身与财产安全、交通与旅行安全、社交与求职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国家与社会安全、施救、自救与安全服务等,旨在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一、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学生抛弃社会意识形态和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使其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隐蔽斗争的新形式和新特点,自觉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  二、遵守校纪校规和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目的在于使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避免因违法导致法律的制裁和违法带来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三、日常安全常识,主要包括消防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社交安全、公共安全等,目的是使大学生熟悉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避免人身伤害、财务受损失。  四、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即心理健康知识,目的在于增强自己调节心理、情绪的能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避免自杀、变态等结果的发生。  大学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文章(篇二)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社会知识和智慧的中心,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然而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的不安全隐患比比皆是,学生伤害事故更是频频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痛苦和损失,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更是纠缠不清,往往带来巨大困扰。甚至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校均把安全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领导大会小会强调安全,老师课前课中课后讲安全,可以说学校教师时时刻刻都绷紧了安全这根弦。家长也千叮咛万嘱咐。尽管如此,学生的安全意识仍然很淡薄,安全事故总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纵观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总以“不许……”,“不要……”,“不能……”“不准……”等等命令限制性的语言,大多数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总认为老师又在管他们了,总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产生“你不让干的我就要试一试”的逆反心理。这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又给学校,老师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课题——如何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呢?这就应该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现在的学生崇尚网络,追逐明星,对家长、老师缺乏信任感。教师应该放下师长的架子,在进行教育时少用甚至不用命令限制性的口吻,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管教和被管教的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是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的关系。教师应该做到平易近人,多和学生交流谈心,让自己有亲和力,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信任的朋友。我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总是这样问:“上学放学途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呀?”“如果不注意这些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呢?”“天热了,我们又要怎么办呢?”“雷雨时,你是怎样做的?如果方法不正确会怎样?”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就得好像老师在向他们征求答案,他们感觉有一种亲切感,他们总是争先恐后、滔滔不绝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样学生更能记住安全常识,更知道应该怎样正确的去做。  其次,安全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在新课程理念,单调的说教枯燥乏味,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抵触情绪。为什么网络游戏那么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而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安全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我们应该赋予安全教育于趣味性,娱乐性、身临其境性,可借助演讲、游戏活动、知识竞赛等载体,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安全知识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小学一至四年级,可以多采用讲故事、游戏、趣味活动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这样,学生乐意接受,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也加强了。  在学校可用演讲、游戏活动和实地安全隐患大排查等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知识演讲活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它可以通过演讲者向大家传达哪些行为活动危险、遇到危险时的处理方法、应该怎样避免危险等等,比老师的说教更具说服力。通过游戏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之一。在游戏中,故意设置一些危险障碍,让学生识别、排除,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之目的。当然,如果有条件,请消防员到学校进行各种安全隐患应对方法的实地大演练就更好了,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安全知识,规范他们的安全行为,提高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总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做到他们乐于接受,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从而达到普及安全知识,规范安全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之目的。

关于教育学论文2000字开头

有关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范文(通用7篇)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有关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 篇1 摘要:区域活动多为幼儿的自选活动,基本上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其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内的材料上、情景及响应的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好区域的材料选择与投放问题,才能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与材料产生有效的互动。特别是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缺乏,认知直观形象,各方面能力偏弱,教师在选择和投放材料时,可以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小班阶段目标,结合小班幼儿发展水平,结合小班幼儿学习特点等策略。 关键词:小班;区域材料;选择与投放策略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对教师来说,材料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物化体现;对幼儿来说,材料是主动建构经验和认识周围世界的中介和桥梁,但在实践工作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只是简单地堆积材料,没有考虑选择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幼儿发展情况等问题,这样的材料很难满足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难让幼儿与材料产生有效的互动,对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小班区域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可以遵循以下策略: 一、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3-6岁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做了很详细的分析,小班幼儿主要体现在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模仿,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等年龄特点。结合这些年龄特点,我们在选择与投放材料时要注意以下要求:      (一)为安抚幼儿情绪,创设安全、舒适环境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缺乏安全感,有很强的焦虑情绪,喜欢玩自己熟悉、会活动,摸起来柔柔的、暖暖的玩具。教师可以在小班设置娃娃家之类的、能给幼儿带来温暖和安慰的区域,在娃娃家中投放女孩子喜欢的玩偶,男孩子喜欢的汽车、变形金刚,大众喜欢的动画形象、娃娃家操作材料等,都可以帮助幼儿稳定情绪,给幼儿带来温暖熟悉的感觉。除了娃娃家,还可以为喜欢安静、不擅于交往的孩子设置一个比较封闭的“谈话吧”,鼓励这些孩子拉着他的好朋友去“谈话吧”说说悄悄话,还可以在“谈话吧”中提供抱枕、不同类型的图书,如故事类、百科类;不同类型的卡片类玩具、图谱卡、玩偶、头饰、手偶、地垫、抱枕、录音机等,帮助他们寻找话题,学会与人交往。      (二)选择富有生活情境的材料,促进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      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缺乏,认知特点主要是好奇心强,爱模仿。因此在选择与投放材料时要关注这些特点。如科学区《学习形状相匹配》,可以以《小动物喂食》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动目标是引导幼儿寻找与小动物相匹配的食物,让幼儿模仿生活中喂食的情境,让幼儿握好汤匙,能手眼协调地把对应的食物一个个送到小动物嘴巴里,孩子会一遍又一遍重复这些动作,直到任务完成。这样的活动既能帮助教师观察幼儿学习形状认知情况,又能提高幼儿的小手抓握、手眼协调等动作发展。又如语言区,孩子都不喜欢主动表达自己,如果语言区只投放图书会特别冷清,我们可以结合孩子最喜欢模仿生活情境打电话的游戏,提供两个旧电话,收集或自绘幼儿熟悉的故事图片或生活情境,然后将故事情境中的人物或物品的名称做成一张张字卡,让幼儿看图对讲。还可以玩传话游戏,如拿一根长长的水管穿过隔板,让幼儿站在东西两端,互相交流传话,孩子会非常感兴趣。 二、结合小班阶段目标      不同阶段的幼儿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参考省编教材去制定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阶段目标去选择与投放材料。      (一)根据月发展阶段目标      在选择材料时可以结合五大领域发展的阶段目标去投放,如9月份科学领域阶段目标中提出“感知常见的几种生活用品、水果。了解基本特征;按事物的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比较大小并排序等”,教师就可以结合阶段目标投放水果沙拉自助餐品尝区、投放标签分类整理娃娃家,投放各种大小不同的瓶子按大小排序等。 10月份科学发展提出“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圆形等。 ”教师根据这些阶段目标可以在建构区投放各种圆形玩具搭建车类交通工具,在运动区投放轮胎、呼啦圈自主练习感知圆形等。但有的活动区目标是结合幼儿自身发展制定阶段目标,如9月份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弱,可以先开展“抓”的练习。可以培养幼儿练习五指抓到三指抓,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每个月投放的“抓的物品”也应该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也可以玩“夹”的练习,早期阶段让幼儿用塑料夹子给各种动物形象夹胡须,还可以提供夹馒头的大夹子让幼儿练习夹乒乓球,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稍微提高一点难度,提供的夹子小一些,夹的物品也小一些,后期再逐步换小增加难度。 “舀”“倒”“串”“扣扣子”等操作练习都可以遵循这个从粗到细阶段性逐步提高的规律。      (二)根据每个阶段目标中具体的教学活动      每个阶段目标中都有具体的教学活动,如10月份美工区目标中提出“尝试用点(雨点、圆点等)、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的物体特征。 ”具体活动有《香甜的水果》《画水果给小猫》《小猫的水果》等,教师就可以结合活动内容创设水果屋主题,提供各种各样形状的水果、颜料,可以利用窗台、墙面、玩具柜面等地方创设背景墙,投放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等工具让幼儿自由涂鸦、玩水果印画、水果分类、涂鸦水果区宝宝等活动。又如科学领域目标中提出“按物体特征进行排序”具体活动有《按颜色特征排序》,可以开发图形宝宝找家、收整糖果屋、做漂亮的糖葫芦、串有规律的门帘等活动。 三、结合小班幼儿发展水平      同年龄段的小班幼儿能力水平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既要考虑本班幼儿的普遍水平,还要兼顾个别幼儿发展的不同层次,投放适合各年龄段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活动材料。      (一)关注同年龄段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为他们准备不同层次的材料      每个孩子在各领域发展的情况都具有个体差异性,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我们在美工区,就可以为孩子准备不同星级的材料,如不善于动手的孩子提供一级材料:画好虚线的宽较窄的长方形纸条,让孩子一刀剪断。相对较好的幼儿提供二级材料:宽较宽的长方形纸条,让孩子连续剪。能力更强的幼儿可以挑战三级材料:沿曲线剪。有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强,会自己穿衣扣纽扣。教师在生活操作区,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纽扣区,如系带子的搭扣、传统的民族风搭扣、不同大小的纽扣穿洞练习,让幼儿自由练习,挑战不同的难度,孩子会特别感兴趣,有时还会邀约她的好朋友帮忙一起完成,给了孩子合作的机会。      (二)关注相同的材料难度层次的提高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材料都是使用一次性就被搁置无人问津,新的任务下达,教师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制作新材料,不懂得开发和利用原有材料,从原有材料中去抽取或添加,提升和创新原有材料。如科学活动《有趣的石头》教师请家长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石头,投放科学区让孩子们了解石头的特性。一段时间,孩子对石头不感兴趣了,教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商量,用油画棒、颜料来装饰石头,晾晒石头,这从原来简单的摸一摸石头了解石头到动笔装饰石头,对孩子技能上有了一定要求;装饰石头完工后,我们又把这些石头运到沙池区,让孩子搭建高高的城堡,一起用石头装饰大城堡,孩子们的兴趣更加浓厚。有的孩子还商量不同的装饰方法,如大石头放在城堡的底层,小石头放上层,不同的石头分类装饰,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了分类、空间安排等科学问题,对幼儿的学习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材料不适合跨区域开展,我们可以在原有材料上增加些难度。如生活操作区《夹夹乐》,原有材料是乒乓球,夹馒头的夹子、盘子,孩子很快挑战成功。第一次教师换掉的是盘子,提供高一点的杯子,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第二次教师换掉的是大夹子,用小号的夹子去夹乒乓球并放到杯子中;第三次教师换掉的是乒乓球,变成小木珠,小木珠个头小比较难夹,但不像玻璃珠那么滑溜,小班幼儿还是能挑战成功。后期为了锻炼能力强的幼儿,还增设了瓶子,让幼儿把小木珠装进瓶口较小的瓶子里。这样循序渐进地增加材料难度,幼儿会有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四、结合小班幼儿学习特点      小班幼儿基本意识不到学习的目的、任务。他们只是对学习过程感兴趣,往往把学习当作游戏看待,需要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教师在区域材料投放过程中不能简单的一盘材料、一份任务单让小班幼儿操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一)高、低结构材料相结合的区角环境      小班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喜欢颜色鲜艳、形象逼真的高结构材料,但低结构材料又能帮助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展,在选择与投放材料过程中教师要考虑高、低结构材料相结合。如准备《娃娃家》材料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小班幼儿准备一些高仿的材料,如自制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角色扮演道具如各类角色服装、帽子。娃娃、奶瓶、炊具等,还可以收集幼儿照片,制作全家福。玩具小人、装扮服饰、厨具用具、过家家餐厅、医院、理发店等模型玩具。低结构材料如各种各样小珠子,不同颜色的项链、假发、头饰、各种彩色的皱纹纸、泡沫纸、小瓶子、小杯子等,孩子可以根据情境布置娃娃家,做娃娃家食品,装饰品等。      (二)选择幼儿熟悉、具有生活经验的材料      小班幼儿经验缺乏,教师选择的材料要源于生活中的材料,幼儿才能更感兴趣。如科学区《找匹配》,教师就可以直接用生活中的瓶和盖、笔与笔套、脚与鞋的尺码、手与手套的大小供幼儿探索、匹配等,《神奇的电池》教师可以请幼儿把自己熟悉的电动玩具带来,认识电池两端的不同,组装电池,让玩具动起来,这样的活动孩子会百玩不厌。      (三)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满足幼儿不同学习需求      在考虑小班幼儿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提供种类多样、数量充足,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活动材料,满足幼儿不同学习需求。如美工区,除了有涂鸦区,还要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如浆糊、双面胶、透明胶、儿童剪刀、花边剪刀、橡皮泥、水彩笔、油性笔、油画棒、各色毛线、棉签、纸杯、空纸盒、绘画纸、不同材质的有色纸等。半成品材料如纸筒娃娃模型、各种空纸盒、空瓶等,让幼儿大胆的用撕贴、点、线画、绕毛线、包裹橡皮泥等方式去装饰美化这些物品。还要注意提供清洁用品,如抹布、小纸篓、分类盘、整理箱等,帮助幼儿随时清洁自己使用的空间,养成卫生整洁的习惯。      (四)关注材料的动态性,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      随着幼儿对材料的一次又一次的互动过程中,他们的兴趣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转移的,他们会对玩了一段时间的活动内容产生厌倦。我们要考虑材料的更换,如益智区的拼图材料,图书角的一本书等;还要考虑材料的添加,如美工区《漂亮的瓶子》初期教师只提供了简单的贴纸让幼儿装饰,一段时间后孩子不满足于简单的张贴,可以和幼儿协商还想把瓶子变成什么。有的孩子说变成花瓶插花,有的孩子说变成瓶子娃娃等,教师就可以添加剪刀、吸管、纸花给原来漂亮的花瓶插上花;还可以添加黑色的毛线、泡沫圆球、水彩笔做瓶子娃娃等。      总之,每次选择与投放区域材料之前,一定要思考这些材料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吗?这些材料可以让幼儿玩什么,怎么玩,适合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等问题。让活动区的材料不是简单堆积,而是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与材料产生有效的互动,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的人文教育目标,实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旭花,韩冰川,王翠霞,等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调芬创设幼儿园特色环境[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 篇2 摘要:      教育公平一直是人们所倡导的平等的观念,然而,我国的城乡学前教育发展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就目前的现象来看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上。分析城乡学期教育发展的差异,从而能够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更好地为了农村的发展以及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措施 1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素      我国的教育公平一直倡导从起点到结果的公平。这其中包括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和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实现教育的公平。但是,由于城乡之间的地域差异以及受到环境的影响,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起点的不平衡      起点教育在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尤其是在入园的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幼儿园入学的数量就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发展,同时农民群众对于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也有了一定观念上的转变。但是就城乡比较而言,农村幼儿目前就读幼儿园的数量还是较少,这主要是源于简陋而自筹资金开办的幼儿园教育问题。      教育过程的不平衡      学前教育过程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资源情况下,师幼儿是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建立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低下,师资水平低,流失现象严重,导致专任教师缺口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受到幼儿园待遇的问题上,从而造成了农村的幼儿教师较少,尤其是几乎一个幼儿教师要负责好几个班级,从而使得农村的教育过程远远低于城市的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师在数量上的缺乏是导致教育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结果的不平衡      农村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决定了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的推进不能以新建正规学前教育机构为唯一途径。[1]城乡幼儿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教育结果的不平衡,尤其是体现了幼儿在入学的准备上。农村幼儿不仅在受教育机会和年限上远不如城市幼儿,而且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过程和质量更是无法与城市幼儿相比。 2造成城乡学前教育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使得农村的经济处于长期的滞后现象中。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家庭的收入水平,从而对于劳动力较弱的家庭中所支付的费用就十分困难,从而造成农村家庭无法支付大量的幼儿费用。但与此同时,硬件资源的持续投入仍然需要,特别是乡村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仍有待大力改善,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有待大幅度增加。[2]      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异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匮乏,尤其是我国教育部门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使得农村的学前教育难以发展。这种经费的投入和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城市的教育资源本来就高于农村,而面向社会支持的更多。从而使得城市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从而出现了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只有强调对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进行公平导向的合理分配,理顺投入机制,才能确定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将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给最需要帮助的群体。[3]      教育师资力量存在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得更多的幼儿园教师不愿意上偏远的农村任教,这就间接了造成了农村的教育发展水平有限,尤其是在专任幼儿园教师和城镇相比,职称问题以及收入水平的因素都造成了农村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教育师资力量的稳定性。从而长久下去就会引起学前教育在师资力量上的不同。 3促进我国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      普及农村学前教育      在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要从教育的起点即普及幼儿教育开始,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大力推进农村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上,从而才能够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数量,以此来保障每个幼儿都能够接受农村教育的机会。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构建教育公平视域下农村幼儿园课程和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确保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在学前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保障城乡学前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优化城乡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      实现学前教育公平的资源配置能够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供有效的保障,尤其是从改革城乡之间的人力和财力方面,能够使得政府更多的是关注政府的需求,从而才能够在学前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条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努力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在物力资源上的均衡配置。      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的监管      学前教育的平衡性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当学前教育儿童在教育资源上实现公平时,并不等于学前教育就实现了公平,这需要在保障儿童获得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上,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前教育公平。 4结语      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发展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随着国家对于城乡学前教育的关注,尤其是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缺乏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减少农村的压力,无论是在办学条件还是从幼儿园的成长环境出发,要实现城乡教师的资源合理的配置。 学前教育的毕业论文 篇3      摘 要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的基本构架,在6岁就基本完成,所以学前教育尤为重要,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      能力,发展幼儿认识事物能力还有幼儿的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身心健康等等。常言道:“三岁定终身”,在幼儿时期是施以教育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早期教育决定幼儿的未来,所以,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教育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何谓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就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为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使他们更加聪明,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 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通过了大学高等教育,似乎论文写作似乎已经不成为问题了。但是,仔细观察大学教育就会发现,就没有专门写作的课程。这就好像是性教育,根本不会在课堂上讲授,因而大多数人是通过自己看视频,找女朋友进行实践,来取代专门的教育。同样,我们在大学里的写作教育也是如此,学生往往通过下载论文,然后拼接黏贴,如此论文就撰写完成了。每年这样的论文就生产出来了,但是实际还是缺乏阅读和写作能力。主题论文与研究论文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其实,这有些像文理科的差异,由于研究的基础材料不同,有些研究是基于图书材料,有些是基于调研材料,还有事基于实验结果,根据不同的材料,就产生了不大相同的论文形式。当论文形式确定之后,就需要考虑文章选题了,如果有可能,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益的课题,但并不是放弃研究自己知识与经验以外的领域;相反,期末研究论文会提供一个研究新领域的机会。此外,研究还必须有一定的目的和应用价值。任何情况下,为研究而研究都是不正确的。课题选定之后,应该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其进行限制。限定课题之前,应充分考虑到一下制约因素——读者、字数、论文准备时间和交稿日期。借阅材料的有效性和完善的图书馆设施等。首先应该了解读者群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完善的图书馆设施等。首先应该了解读者群的年龄、受教育水平和对本课题的了解程度以及文章叫要发表的期刊类型等,这会影响课题得选择范围和对待资料的态度;其次,全文字数也有重要影响,只要将问题全面深刻地讲述清楚即可;最后,图书馆的资料越多,准备论文的时间越长,所做的论文就更加细致,研究的范围也就越广。第二步就能找到专题之后,就需要到图书馆寻找专题的材料了。因而,根据研究的主题词,到图书馆和资料库检索相应的文献材料,将其分类进行整理,然后将其整理研究。这在传统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是文献学,文献学最为重要的是文献分类法,我们通过学习文献学,从而了解道文献分类和专题分类。从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主题文献在图书馆和资料库中的相应位置。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文献检索工具,也能帮助我们寻找到相关的资料与文献。用明代史学研究举例说明,可以通过周俊富的《明代传记资料汇编》,其中有一册就是传记资料的索引,像这样的索引还有很多,如《清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通过这种工具书,就可以找到相关主题的文献材料。当将资料收集之后,还需要将其按照相应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组分类,将整理好的材料按照门类进行组织安排。在此之后,可以使用一下几个方面核对所有资料是否可靠:1)作者的名望和知名度;2)出版社的名气;3)出版日期,出版日期越近,内容越新;4)文章发表的刊物及其面对的读者,一般而言杂志的技术性越强,文章的可信度越强。5)书的内容,浏览书的前言、简介、索引、脚注、参考文献和附录可以为资料的可信度提供参考。第三步,查找资料的工作基本完成之后,就要进行阅读和札记。在阅读书籍和文章时,需要做大量的读书札记,而将论文的构思和撰写放在以后完成。正确的研究和札记的方法必须从论文的主题陈述和临时提纲开始。主题陈述字面的含义是对解决方法的陈述,因此主题陈述通常以促使搭建论文的框架,也是作者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他可以帮助作者厘清头绪,判断出阅读资料中与课题有关河无关的内容,避免记录许多与研究课题无关的信息。撰写主题陈述之前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使之最终围绕中心思想。第四步,如果札记做得清晰、有条理,下一步就是把这些笔记按主题进行分类,再根据重要与否再进行分类,以确保所需信息方便获得,然后便可以进行论文初稿的写作。在论文阐述部分应该阐明论文的基本观点,使论文围绕这一观点展开。将论文介绍扩展就是论文的主体,也是论文呢最重要的和最长的部分。论文本身的长度决定了结论的长度。论文写作必须统一和连贯,文章的统一性主要通过将观点精心组织为各个段落,每段再通过一系列相关联的句子所表达的本端的观点来实现。文章的连贯则需要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连接词和短语的运用,关键词和短语的重复、部分观点的重述和关键词的同义词的运用、全文人称的一致以及内容与论据的逻辑组织等。还应该注意保持文章的简洁,如果一段可以浓缩为一个句子,或者句子还可以缩短,或者句子可以浓缩为一个短语或词汇,或者词汇也可以省略,那么就删掉这个词汇。最后,再对通篇论文进行复核和校对,检查所有的语法、技术性细节、论文结构和文体方面的问题。最后,我们介绍一下论文写作的格式,一般情况下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正文前的资料,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正文前的资料包括,论文题目、作者、论文所属门类、学院名称、完成日期,前言或序言,目录、表格目录、图解目录。参考文献和附录,是正文之后应当列出与主题演戏就相关的参考文献。如果参考文献数量较少,只需要按照顺序依次列出。如果数量较多,则需要按照书籍和期刊分别列出。附录可以时提供更多有趣且与主题相关的材料,但因与正文关联不够紧密,可以不纳入正文。附录可以包括附加的表格、用于研究的资料、参考文献的副本以及其他解释性资料。附录防御参考文献前后均可。

、你有没有看下网上的关于教育类的期刊??你可以去看下(教育进展、创新教育研究)等等这类的~~论文,文献都可以找到~

百度hi我,告诉我你对论文的详细要求,我来帮你搞定

关于教育学的论文2000字内容

百度hi我,告诉我你对论文的详细要求,我来帮你搞定

论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 2010-4-25 14:37:05 作者:zf9828 宁夏省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康小学/赵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和培养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怎样才能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群体教育、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我国近年来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但大多数学校又都过分重视升学率,惟成绩是瞻,成绩就是法宝,教师的业绩、教学的评估都以成绩高低来衡量,在如此重视成绩的情况下,教师们的精力都集中在了书本、成绩,厚此薄彼,抓群体而忽视个体,犹如一辆割草机,齐刷刷的过去,枝条没有了,个性没有了,只有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规格。因材施教与应试教育已形成矛盾。做为一名有责任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绝不能人云亦云、明哲保身,我们必须大声疾呼、合理建议。 古人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道现代社会就没有这样的现象?有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在其他方面却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例如唱歌、跳舞、体育、绘画、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等,但因为缺少真正的伯乐来发现、鼓励、培养,在成绩大于天、“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的命根。”的思想支配下,特长爱好得不到发挥、得不到锻炼,逐渐沦落为班上的差等生。国家推行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而素质教育搞不好,因材施教就是一句空话。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基础教育多年来大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声都是经验”。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参加教育的工作者扪心自问一下,在以成绩、升学率为准绳的时势下,你们敢逆流而上的去实施素质教育、去因材施教吗?你的成绩上不去怎么办?因此,我们必须孜孜不倦的去探索,找到一条既能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提高全体学生成绩及升学率的契合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需要因材施教。正如松树和牡丹花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要同园丁一样,首先要认识他们,发现他们的特点,而施以适宜之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害虫,这样,它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免于枯萎……”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材”就包含着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作为教师,应通过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的观察,并结合兴趣爱好的把握来确定一个学生所具有的气质特征,进而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但当前小学教学因材施教中普遍明显存在着几个误区:把因材施教和班级授课对立起来;把因材施教定位于少数学生身上,和大多数学生对立起来;认为因材施教难度大,难以实施;这些误区的产生以致在教学中不能有意识地、自觉地、积极地把握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制导性、支配性和潜移默化作用,影响着因材施教作用的有效发挥。基于这些误区在基本的对策上教师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主动的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每一个学生。总之,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中国教育的传统,也是教育事业客观规律的反映。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也大体相同,这是学生的共性。但由于不同学生的生理条件、环境影响和受教育的具体情况不同以及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他们在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爱好、意志力、习惯、品格和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展开教育活动,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不应该忽视,为了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因材施教来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使用不同方法,及时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来因势利导。实施因材施教应是一个教师追求的境界。具体说,因材施教的境界是教师实现其存在的状态。因为只有你热爱每一个学生,才会将你的期待心理与每一个学生的渴盼心理对接,这时,也只有这时,因材施教才会具有全部的意义。学生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教师实现人生境界的阶梯。坚持正面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正面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愿望,使学生真正能放开手脚,生动活泼有效的进行学习。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能巧妙地将因材施教思想穿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每个学生都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赞许、家长的鼓励,特别是对于差生我们更不该吝啬我们的赞美。对于差生的点滴进步,如果及时给予表扬,将会诱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萌发上进的生机。这种表扬将起到批评起不到的作用,收到逆向激进的效果。 (2)以“闪光”为主的正面引导。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即使是萌芽状态的、不稳定、不突出的苗头,也要从鼓励角度出发,正面引导,大力宣扬,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机智。 (3)以“成功”为主的激励机制。差生少有成功的机会,更难得到教师的正面肯定与激励。利用差生成功的契机来激励差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4)以“创新”为主的开拓机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认为在目前高度重视统考分数和升学率的形式下,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学识能力,才能更多的、巧妙的将因材施教、素质教育融入应试教育中,推陈出新,不落俗套,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希望教育工作者能本着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的精神,认认真真的总结出一些经验来,丰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建议你参考下(教育进展、创新教育研究)这两本刊物吧

安全教育是维护大学生安全的一项基础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它始终是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所以更需要观看更多关于安全教育心得的文章,来教育孩子们安全的重要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几篇关于安全教育心得体会的文章!  大学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文章(篇一)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完善高等教育、培养合格人才应有的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个人亟需正视和重视的问题,我们针对当代大学生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简要介绍校园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防范方法和避害技巧,并阐述了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展示了各种安全案例和标志。来用于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使大学生保持健康心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又能帮助大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状况,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大学生校园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与计算机违法犯罪预防、人身与财产安全、交通与旅行安全、社交与求职安全、卫生健康安全、国家与社会安全、施救、自救与安全服务等,旨在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增强自我防范能力。  一、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防止大学生抛弃社会意识形态和接受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提高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使其能正确认识改革开放条件下隐蔽斗争的新形式和新特点,自觉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活动。  二、遵守校纪校规和维护自身利益方面,目的在于使大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避免因违法导致法律的制裁和违法带来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三、日常安全常识,主要包括消防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社交安全、公共安全等,目的是使大学生熟悉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避免人身伤害、财务受损失。  四、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即心理健康知识,目的在于增强自己调节心理、情绪的能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心态,避免自杀、变态等结果的发生。  大学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文章(篇二)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社会知识和智慧的中心,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然而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的不安全隐患比比皆是,学生伤害事故更是频频发生,不仅给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带来了无可挽回的痛苦和损失,而由此引起的纠纷更是纠缠不清,往往带来巨大困扰。甚至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校均把安全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学校领导大会小会强调安全,老师课前课中课后讲安全,可以说学校教师时时刻刻都绷紧了安全这根弦。家长也千叮咛万嘱咐。尽管如此,学生的安全意识仍然很淡薄,安全事故总有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纵观以往的安全教育,大多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总以“不许……”,“不要……”,“不能……”“不准……”等等命令限制性的语言,大多数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总认为老师又在管他们了,总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产生“你不让干的我就要试一试”的逆反心理。这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又给学校,老师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课题——如何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呢?这就应该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现在的学生崇尚网络,追逐明星,对家长、老师缺乏信任感。教师应该放下师长的架子,在进行教育时少用甚至不用命令限制性的口吻,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管教和被管教的关系,而是朋友关系,是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的关系。教师应该做到平易近人,多和学生交流谈心,让自己有亲和力,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以信任的朋友。我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总是这样问:“上学放学途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呀?”“如果不注意这些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呢?”“天热了,我们又要怎么办呢?”“雷雨时,你是怎样做的?如果方法不正确会怎样?”面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就得好像老师在向他们征求答案,他们感觉有一种亲切感,他们总是争先恐后、滔滔不绝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这样学生更能记住安全常识,更知道应该怎样正确的去做。  其次,安全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在新课程理念,单调的说教枯燥乏味,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抵触情绪。为什么网络游戏那么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而网络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安全教育的形式应多样化。我们应该赋予安全教育于趣味性,娱乐性、身临其境性,可借助演讲、游戏活动、知识竞赛等载体,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的安全知识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小学一至四年级,可以多采用讲故事、游戏、趣味活动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这样,学生乐意接受,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也加强了。  在学校可用演讲、游戏活动和实地安全隐患大排查等活动进行安全教育。安全知识演讲活动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它可以通过演讲者向大家传达哪些行为活动危险、遇到危险时的处理方法、应该怎样避免危险等等,比老师的说教更具说服力。通过游戏活动也是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之一。在游戏中,故意设置一些危险障碍,让学生识别、排除,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之目的。当然,如果有条件,请消防员到学校进行各种安全隐患应对方法的实地大演练就更好了,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安全知识,规范他们的安全行为,提高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总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做到他们乐于接受,通过各种游戏活动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从而达到普及安全知识,规范安全行为,增强安全意识之目的。

关于学校教育的论文2000字开头

家”这个字,有什么含义呢? 家是温馨的,家中有疼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有了他们的关怀,我们的生活变得无忧无虑,我们的心坦荡如砥。家里有我们忠心的伙伴——兄弟姐妹。他们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欢乐的童年。 家是我们的避风港,当我们在外面受了气,带着一颗伤痛的心扑到母亲温暖的怀中,任委屈的眼泪肆意流在母亲的衣服上。耳畔传入母亲安慰的话语,父亲语重心长的教导,兄弟姐妹的劝慰,颤抖的心会慢慢的平静,眼泪会慢慢地止住,嘴角会慢慢的上翘,一切都会过去。 家在每个人的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那学校呢?学校也是如此,它同样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在学校里有和蔼可亲关怀着我们的老师。在他们的教育和关怀下,我们茁壮地成长。是他们给予了我们奇妙的智慧,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是他们让我们觉得生活的充实、未来的美好、阳光的灿烂。 在学校里有情同手足、共同奋斗的同学。当我们围成圆圈席地而坐谈心的时候,那种感觉真好;当我们共同坐在教室中,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时,那种感觉真棒;当男生们拼搏在篮球场上,女生在场下发出一声声“加油”的尖叫时,那种感觉真爽。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任我们贪婪地吮吸着无穷的知识;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大大的活动场地,让我们有了强健身体的场所;学校为我们制订了良好的作息制度,让我们的生活得以井然有序,有规有矩;学校培养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让我们能够脱离对父母的依赖,锻炼自己,独立生活;学校…… 学校对我们的教育,学校对我们的关心,学校为我们的付出,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的每颗心灵,使我们漂泊在外的心找到了家的感觉,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学校,我们的家,一个无以替代的温暖的家。

和谐教育为什么现实依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系统亦不例外。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凸现,改革进程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风险凸显期”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教育以及教师职业给予更大的期盼,但在生活方式等方面,教师对青少年的影响力却居于末位。这充分显露出社会对教师(教育)的极大期待以及教师(学校)无能为力的窘状。有学者将教育领域的基本矛盾归结为: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之间的矛盾;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关系之间的矛盾;教师本位和学生本位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教育领域尚存在其他诸多的矛盾,比如:优质教育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自主办学与政府监管、教育投入(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育价值的普适性与多元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课程设计的通识性与职业化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现象,有的甚至还相当严重。事实上,社会乃至教育界自身对学校教育批评甚厉,如有学者分析学校不正常的教学状态,将其归纳为“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教学阻隔”四类“教学疾病”。陶行知在上世纪20年代曾批评当时中国教育患了“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如今这三种病不仅未去,还出现了新的病症,如“时髦病”(不断追逐花样翻新)、“寒热病”(忽冷忽热,跟着感觉走)、“名人病”(拉大旗作虎皮)等等。教育与社会、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激发人们思考:如何超越分歧,以和谐理念统领人们的思想,进而真正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历史依据——和谐教育是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理想目标,从古希腊的和谐教育思想到中国先秦时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都显示这一点。在西方,和谐是教育思想的核心概念。雅典教育中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念就是身心的和谐发展。希腊以严整、和谐思想为美学精神,表现一种高度控制的激动,以及充满自信平衡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成为希腊的理性教育精神。只有实现了和谐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和自由发展,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谐、自由、全面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未来依据——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和谐相处,这就需要和谐教育的引领。20世纪6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产生并流行,在多元文化主义的影响下,英国大力倡导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在所有学校中确立多元文化课程;美国在白人学校课程中,也引入不同于主导性价值观的文化,强调多样性的观点,推行弱势民族集团和全球社会的多元文化教育。实际上,多元文化主义的诸多观点现在已大大超出了西方的界限,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也认为,国际社会已进入“一个全球性的战国时代”,世界上各种文化都在接触和交流,各种文化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谐教育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教育过程中,和谐的实质是人的教育活动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动态发展的机制和状态。和谐教育既是一种思想、理论,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同时又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超我四个层面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从而提出生态教育、绿色教育的命题。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养成善待自然、关爱地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非常重要。学校本身就应是一个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地方。人与社会的和谐。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法治教育,一是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缺乏的资源之一,因为专制社会中的法家教育思想及举措与当今世界以公民权利和义务为基础的法治教育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是皇帝的一人法,而现代法治国家的“法”是公民社会的契约,这是古今之“法”的根本区别。中国需要从学校到政府广泛开展法治教育。如果缺乏法治观念,在社会转型期就会出现社会不稳定的大问题。同时,诚信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诚”者“忠”也,中国传统德育里的核心概念就是“忠孝”。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是中华美德普世价值的格言,是历久弥新的古训。守法教育与诚信教育是促成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健康躯体的双足,缺一不可。人与自我的和谐。人应追求完整的世界,既有物质的需求,也有精神的需求,并要使两者保持合理的张力。人与自我的和谐是一种具有不同时代内涵的动态过程,它依随不同时期社会变化和人们的需求而有所不同。如古希腊时代身心和谐的人,文艺复兴时代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中国古代仁智合一的君子、贤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等。和谐的个体是具有充分活力的,并显现为人的成长需求。 人与超我的和谐。人与超我指的是神灵世界与世俗世界的和谐。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追求生命的价值是无限的,宗教和信仰能向人们提供精神的出路。教育的最高境界当是灵魂的感召。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求。因为,真正的教育不仅有现实的关怀,还会有终极的关怀,而终极关怀只能由信仰来承载。西方宗教教育注意把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及社会教化结合起来,把对“上帝”的虔诚和对国家的真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宗教教育使公民形成一种民族精神和社会价值。目前世界上有形形色色的宗教,影响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广泛人群。如何使信念教育或宗教教育转化为和谐教育的一部分,值得思考。和谐教育怎么办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和谐教育是理想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和谐教育仅仅是人类的理想,可望而不可即,它实际上是贯穿于人类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落实在具体的学校教育中。和谐教育的过程是学生享受幸福、体验快乐的过程。由于受传统“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精神的影响,人们往往视学习过程是吃苦和痛苦磨练的过程,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后,才有所谓“苦尽甘来”的说法。实际上,随着近年体验经济、服务经济等概念的流行,人们已摆脱了以往纯粹的物质享受和增长为指标的经济学模式;同样,教育领域里,如何使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整合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幸福和成长的思想正在赢得共识。 外部与内部的统一。改革开放前,教育主要充当的是政治的工具,之后则往往成为经济的工具,作为传播文化的手段之一,它又被视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服务部门。今天的教育除了要为经济、政治、文化等部门服务外,还应坚守独立的教育立场,某种程度上还要超越社会现实,引领政治、经济、文化向着更加人性、和谐的方向发展。当代学校教育要成为社会各要素的粘合剂、润滑膏,自身要成为社会核心的和谐元素。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没有和谐教育,就没有和谐社会。和谐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是彼此互动的。从教育自身内部而言,要力争结构的和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等)、课程的和谐、课堂的和谐以及师生的和谐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学是最具实践品格的学科知识,和谐教育的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教育系统要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并主动参与社会其他系统的建设,为其他领域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在教育系统中,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氛围,打造和谐校园,使学校生活本身成为和谐的场所。变革与传承的统一。传承与变革是教育的两大属性,前者旨在将人类文明的火把不断地传递,后者促成人类社会持续向前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变化非常之快,“速度决定胜负,创新决定存亡”。于是,人们对改革更加关切,这导致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对教育领域的宝贵资源没有很好地消化、整理、积淀,因而缺乏一种坚实、稳固并能够不断支撑、建设起新东西的基础。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要注意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教育系统里,这三者的关系同样需要协调统一。学习与生活的统一。当今社会正向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转轨,学习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专利,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就是日常生活。因此学习质量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丰富精神生活,体验感受幸福的过程。有学者指出,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引进了许多西方教育思想,大多是教学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却很少涉及学生精神世界的培养。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当学习与生活统一之际,才是学生的生命质量提升之时。蔡元培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德育不能包括美育。 我国原来的教育方针是不列入美育的,把它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手段,认为美育没有独立的价值,这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美育与德育互相配合、补充、渗透,但不能互相代替,它们的性质、社会功用都有所区别。 (1) 性质。 美育和德育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它们是有区别的。 德育主要是树立行为规范,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观念;美育则是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德育注重理性、思想的层面,作用于人的“良知”,理性道德;美育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无意识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性格、胸襟等深层因素,在此层面德育是无能为力的。 (2) 社会作用。 德育强调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规范,建立社会伦理、秩序、规范,避社会行为的“失序”。美育着眼于保持个体人精神的平衡、和谐、健康,使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理性和感性的沟通,使之协调发展。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人类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相脱离的现象:感性脱离理性使人变成动物;理性脱离感性使人变得僵死。现代社会追求功利、物质,竞争使人的精神压力增加,产生大量的心理疾病,而缓解这种状态更多的要靠美育,要在精神的深层施加影响。美育是通过精神和谐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荀子说:乐使人血气平和,从而达到家庭、社会的和谐,这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社会的动乱,社会心理、情绪的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有些社会动乱不是因为政治、经济原因。而美育发挥了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而社会安定已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种区别和联系,在中国古代的有关理论中就有论述,认为德为“礼”的教育,主要建立“序”;美育为“乐”,内容为“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德育和美育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礼乐相济”,但不能相互代替。 加强美育是培育重新人才的需要。 “重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此,美育有着智育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这可从三个方面体现。 (1) 美育激发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审美直觉和想象。 审美的核心是要创造审美“意象”,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到最后往往不是凭理性而是靠直觉,这样的事例很多。这种想象力的培养是靠美育。智育主要是培养人的逻辑推理能力,而美育培养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孔子说:“诗可以观”,是指直观洞察。美育培养人的形象思维,发掘人的右脑潜能。 (2) 美和“真”的关系。 自然界形式美的特征--简洁、对称、和谐--启发人的联想和发明,很多科学家的发明往往由追求美的形式走向真理,“一个方程式的美比其符合实验结果更重要。”“发明就是选择,这要由科学美感来支配。”美感对科研发明重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由美育来培养。 (3) 成就大事业,需要建立广阔平和的胸襟,这有赖于美育。 人若心烦气乱、眼光短浅,必不可有所成就,做不成大事业。比如城市山水园林,能够拓宽心胸。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往往游历祖国的山河,为的是拓宽心胸,心胸小了是不行的,古代的“乐教”、诗教就是为了拓宽人的胸怀,认为豪杰、圣人的教育要通过诗教来“兴心”“荡浊”。 审美是超越功利的,对人成就事业有很大作用,这已得到现代心理学的映证。除了智商(IQ),情商(EQ)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考试成绩高的不一定就能成就大事业。 加强美育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 20世纪最后的20、30年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趋势,要求国家的经济、政府人员不仅要有经济政治的眼光,还要具有美学的眼光和文化的头脑。 (1) 60年代以来,商品的文化、审美价值逐渐超过其使用、交换价值。 名牌效应实际上是一种符号价值;人们挑选商品样式超过实际功用,实际注重的是审美价值。提高格调、品味成为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大问题。我国的建筑、旅游、服装产业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格调低。例如北京的很多建筑物,往往比例、色彩搭配不对,产生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这主要因设计人员基本修养差,包括政府部门和批准部门的人员素质。导致北京建筑整体的问题,贝律铭说,新建筑很难搞“古都风貌”。这是美学问题、文化问题,需要各级人员的文化修养。又如旅游业,我国的自然景观很美,但人为建筑和导游的素质太差。设计、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包括流通部门、政府部门,他们的文化修养成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2) 21世纪最大的产业有两个:信息产业(高科技)和艺术产业。 目前高科技产业已被认识,但艺术产业还并未被认识。高科技的发展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展并不同步,物质提高了,反而使人之间的关系冷漠。从筒子楼到单元房,使得邻居多年互不相认。而“数字化生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问题,这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必须要加上“艺术化生存”。到那时,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会更迫切,高科技要与高情感需求结合,艺术产品将会更被需求。现在已经产生工业产品向艺术产品转移的端倪。我国文化资源非常丰(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富,但长期未受到重视,或仅限于低层次利用。21世纪的艺术产业将有广阔的前景,可能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由此可见,发展美育是经济发展的直接要求。 综上所述,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一个极好的契机。21世纪中国的复兴,要使人民发挥原创性和智慧;而哲学、史学、艺术的教育,正是可以激发人的原创性的教育。美育可以使我们民族在新的世纪为世界贡献一批大师。为在高科技、数字化社会中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社会安定,为使经济持续增长,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是完全必要的。这是蔡元培先生(甚至可以上溯到孔子),提倡美育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时代呼唤的积极回应。二、美育从多方面提高人的素质和文化品格 美育的实施,不等于开设几门美育的课程,而应贯穿于全部教育环节中、贯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从两个方面谈。 空间方面,即整个社会生活。 营造优良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其人文价值导向到底是什么。现在电视的影响面非常大,但其文化内涵、价值、格调都存在很多问题,它对下一代人的影响不容忽视,从事传媒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理论责任感”。 时间方面,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一生的教育应从胎教开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而大学毕业后的教育更重要,直至退休后的精神生活。 美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成几点。 (1) 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培养对感性世界无限风的形式的感受,体育对内涵丰富意韵的感受。如果常用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会使世界千篇一律、暗淡;转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世界则无限丰富。美育培养人体验人生的意义、价值的能力。这有别于科学的认识--发现本质规律,得到知识体系。美育是体验人生的价值,审美能力即体验人生的能力。 (2) 培养想象力。 (3) 培养创造的欲望。  审美即发现,发现即创造。审美创造审美意象。郑板桥画竹有“眼中-胸中-手中”之竹的区别,这就是创造。艺术欣赏也是这样,心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创造的过程。 (4) 培养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  美育可以使人了解美好事物的不可重复性、独特性,并了解美好事物对生活的意义。艺术作品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这是艺术不同于理论、政作品的区别。产生美感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因审美者的差异、更因作品本身的无限性与不确定性而起。 (5) 培养对个性的尊重。 科学成果是普遍性规律,是可重复的,而审美活动是独特的、一次性的,是独创、不可重复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个性不同,审美体验不同。美育培养广泛趣,培养宽胸襟和人文气氛。 (6) 培养群体意识。 艺术活动具有共同和社会化的功能,能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说:“诗可以群”,它可以培养群体意识,在现代社会针对人与人日益疏远的倾向,美育显得更加重要。  (7) 培养宽广平和的心境。  美育可以拓宽胸襟,是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艺术有净化功能,可把过分极端的情感释放出来而达到平和。  (8) 培养超越的精神。  人的感性存在(空间、时间)是有限的,但有追求无限、永恒和自由的要求,这就是超越的要求。审美可以用自己所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功能,可以超越生存的有限。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个观点,认为“幼稚”,认为宗教除了认识,还有社会方面、人性方面和心理依赖等,仅用教育是无法取代的。人类发展有可能消除宗教,但人的精神的超越需求是永恒的,除了宗教,只有审美活动具有使精神超越的功能,这是一种积极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以美育代宗教”,就有了新的价值。 八个方面,可归结为,美育是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三、美育与提高人的人生境界 人生是有限的,但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价值不同,构成不同的人生境界。表现在内在心理称为“胸襟”或“格局”。表现为言谈举止贼为“气象”。古代思想家强调,不仅要增加知识学问,更重要的是拓胸襟,提气象,升境界。北大老一辈学者称蔡元培先生有“光风霁月”的气象。除知识外,更要注重人文内涵,追求完美的人生。现在提倡学生的自由发展,但也要引导,价值有高低之分,要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价值。 人生有三个层面:一为俗物层面,柴米油盐,这是人生存所必需的,还有如工作中的应酬,不可脱离。第二层面为事业,为国为家建功立业,可以是多方面的:科研、经商、艺术……,最昊能够把个人价值与国家需要统一起来。第三为审美的、诗意的层面。人需要做事,但要有些诗意。这个层面没有直接的功利,但是又是成就事业切实需要和不可缺少的。 这三个层面应当恰当地搭配,不能把某个部分过分膨胀。只有事业的成功不一定就最完美。这三个层面也会相互影响。有时,事业的本身就具备了或可以上升到审美层面;审美能力的提高也会促进事业的成功甚至俗物层面的充裕。审美使人“脱俗”或“免俗”:振其暮气,荡其浊气。三个层面互现、互渗,从事业、俗物的层面可以看到格调和情趣。前两个层面依赖人生体验,美育的最高层面是提高人生的境界。

我理想中的中小学教育  这几年社会上言谈越来越自由开放了,基础教育也愈发地饱受争议了。既然各式各样的言论已多,我倒也无所畏惧了,于是铺纸研墨,蠢蠢欲动地想要发表一席荒谬稚言。   许多人指责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失败的应试教育,必须改革。诚然,几年来领导老师们东奔西走地到处“学习”,也不能说没学出点名堂来,然而我们的改革终究是不彻底的。学生一天能睡几个小时?睡不好,昏昏沉沉,哪来的效率?恶性循环日日重演。口里说着“身体是学习的本钱”,然而真正走上了比战场还残酷的考场,除了分数,谁还能顾及其他?既然健康都不要了,什么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培养,便更是被简化得直接等同于熬夜看课外书、假期到处学特长了。至此,我已无话可说。   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习题,唏嘘之余,我常陷入幻想的深渊。我想,对儿童的教育应当侧重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先是生活习惯,再是学习习惯;先是发展孩子自己的良好兴趣,再是培养其他各个方面的广泛兴趣。我们应当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自由的人来教,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使人幸福快乐。丁肇中提出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非常赞同,实践能力匮乏一直是中国学生出了名的缺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哪一方面的能力都不能出一点纰漏,否则我们以后的建设就必定会出问题。另外,学习虽是一件严肃艰辛的事情,但更是快乐的事情。不乐而为之,如何超群?张潮说得好,“才必兼乎趣而始化”,学习的过程要常伴一个“趣”字,才是富有积极意义的,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最后,基础教育一定要使学生明确方向,明白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是为了什么。方向一旦出了问题,当下成绩再优异都是无用甚至有害的,到头来没有好结果。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