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外民俗文化差异论文选题意义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8-02 05:58:17

中外民俗文化差异论文选题意义怎么写

探究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来源,庆祝方式,风俗和礼仪比较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异同,了解并尊重异国文化

一、中国文化现状二、西方文化现状三、中西文化现状比较四、分析中西文化现状的现实意义

从文化要素方面考虑中西文化的差异比较全面。即下文提及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技能、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模式、语言符号、人造物品、物品的式样等方面。 文化要素即文化所包含的各种基本成分。综合前述各种描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技能、社会关系、社会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模式、语言符号、人造物品、物品的式样等都是文化的要素,举不胜举。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社会学家把文化要素分成以下几类。1.物质要素即文化的物质部分,包括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其中尤以生产工具最为重要。人类创造文化,必须通过有形的制造品表现出来,如器皿、布衣、建筑物、水坝、公园等改造自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反映了人的需要和技术发展水平,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它在各种物质要素中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人们对时代的划分有时是以使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为标准的,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机器时代、电气时代等。人们也用使用工具的特性来表示不同的文化,如"青铜器文化"、"电气文化"等。可见工具及使用工具制造出来的物质产业是文化不可缺少的要素。2.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包括哲学、科学、宗教、艺术以及各种思想观念,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精神文化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改造自然与社会,创造和享受文化的活动无不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所以观念形态的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尤其是价值观念更是文化的精髓或灵魂,是核心要素。价值观念是人们判断是非、选择行为方向和目标的标准。人们追求什么,鄙弃什么,是由价值观念决定的。价值观是在社会共同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所以在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会形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这就是群体或社会的价值。群体或社会的价值决定着这个群里或社会的特有生活式样。3.语言和象征符号要素人的交往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进行,一切知识的继承和传递也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实现。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不仅是一个工具体系,而且是一套长期养成发音的习惯。人类学家们长期考察发现,世界上大约有2800种不同的语言,其中大部分语言没有共同的词汇。所以并不是任何不同的语言都可以互相翻译的。译文不可能跟原文完全响应。这说明语言是人们观察世界(甚至是改造世界)的工具。人们用语言在自己的头脑里建造了客观的世界,所以语言不同,对世界的反映也不同。例如对颜色和味道的表达,有的语言词汇很多,可以区分许多极细微的差别,而有的语言词汇很少,区分力很低。中国人常用酸、甜、苦、辣、涩来形容味道,难道世界上所有物质就只有这五种味道吗?中文里有"你"和"您"两个词来表示第二人称,英文中就只有一个"you",以致当中国人面对年长尊贵的美国客人说话时,很不好意思直呼"you"。其实英美人的语言中对年老位高的人表示尊敬,不是用一个词,而是用句型的不同来表达的。这就是中美之间文化的不同。符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也是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甚至比语言还运用得更广泛。符号有身体的姿势、表情、动作、声音、图形、标志等。有的符号是表征的,如国徽、军旗,有的符号是指意的,如禁止通行的符号,前者含义丰富,后者意义明确。符号的不同也是文化特色的表现。4.规范体系有些人类学家把文化归结为人的行为规范和模式,足见行为规范和模式对于文化的重要性。人们行为办事要有规矩,不同的人办不同的事,要守不同的规矩。规矩就是社会规矩,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需要指定出来或衍生出来的,它是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是支撑价值观念的。各种规范互相配合共同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秩序。世界各国规矩之多,差距之大,令人茫然。不懂规矩,手足无措,说明不懂规范性文化就办不成事。一个不懂宴会礼仪的人参加宴会会感到局促不安,不能顺利地交往;相反在一个普通的家庭聚会上使用正规宴会的礼仪,就令人觉得装腔作势、可笑。规范是一个群体和社会文化的外部表现,所以了解一个群体和社会的文化,首先是从认识规范开始,进而才能达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立夫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得出一个结论:中西文明之所以走向不同、发展不同、结果不同,根本是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使然。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人类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的不同,继而在建立思想理论、构造科学体系、创设技术系统、设定经济体制等方方面面也都不同,甚至人的脾气性格行为、价值观都有不同,最终必然导致文明的走向、发展、结果的统统不同。 举一个现今正在争论的中医为例,中医和西医正是中西两种思维方式演化出的不同学说体系。西医是科学的一种即医学,它完全是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即形式逻辑构造起来并由实证方法证明的科学体系。中医确实不应该叫科学,中医处处所体现的是中国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种方式格物致知最终才形成的医道。中医无愧于真理,而且它不但能治已病,还能治未病,它完全是由中国思维方式演化出的理论体系。因此中西医是建立在两种思维方式即两种对客观认知与评价体系之上的不同的理论体系。现实当中正是因为中西医的上述不同才使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也就有了今天中西医的结合即两者的相济为用。 西方的逻辑思维、实证方法演绎了西方灿烂辉煌的现代文明,这是世人所熟知并津津乐道的。但是,人们对中国传统的用以格物致知的思维方式却知之甚少,以至今日也无人把它界说认识清楚。这既是最大的悲哀,也是我们中国人面临的最具挑战的并亟待回答的大课题之一。 不能准确、全面、深刻地认识我们自己的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就不可能真正知道这种思维方式的妙处、价值与局限,更不能正确评价和认识我们伟大的古代文明。我经常在问在想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诸子百家精湛、丰富、深刻的学说,竟如雨后春笋一样地突然暴发?其实仔细想来一个极重要的条件即主观条件,就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面对并解决非常复杂深刻的客观问题时,已经变得非常地成熟了,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其实恰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贡献的一大精神硕果,正是这种思维方式影响了我们民族的方方面面,演化出了一切一切。当到了明末清初的时候,随着章回小说的精采纷呈,我们的古代文明的一切方面就全部发展到了极致。 比较中西两种思维方式,可知两者各执一端,各有短长,其不同恰是相反相成,故能相互比较、相互对照、相互启发,以至于相辅相成、相济为用,这是中国与西方各自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因而是人类的两大瑰宝。立夫敢于大胆断言,这两种思维方式将共存共济、和而不同地发展下去,直到人类不再存在的那一天。 一百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西方,今天我们有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取得了初步的成就,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我们痛感还是少了什么,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我们自己传统的思维方式与古代文明重新加以审视,由此我们有希望、有条件比西方人较早地把握这两大法宝,去迎接、去拼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 由此立夫写了《二十一世纪必将是中华民族的世纪而且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和《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演化出的古代文化为什么必将发生最伟大的维新》,以期抛砖引玉,聆教大家。

中外民俗文化差异论文选题意义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价值观,习俗差异等外,还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的不同有关。1、生存环境方面:语文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2、宗教信仰方面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吧)这样的诅咒。3、历史典故方面英汉两种语文中有大量的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中Achilles’heel(唯一致使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诸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所以,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中学阶段的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语言能力的教学,特别要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将语言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对待。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称呼语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 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 Miss,M等。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这是最起码的礼节。3、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如,A: Your skirt looks B: Thank 4隐私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 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5、打招呼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6、节日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7、词汇的文化内涵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中西方风俗习惯差异 每个地方的文化都各不相同。习惯也是形态各异。在饮食方面:我们喜欢一家人围着就餐,而西方人就喜欢各顾各的,每个人都分得一份。我们用的是筷子,而西方是用刀叉。西方多发达国家,他们都讲究速度。所以他们的喜欢像麦当劳、肯德基这类速食。 不止是中西方的习惯有差异,在中方里在西方国家里,也有习惯的差异。这都是因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风俗,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政策的不同很差异所造成的。 吃饭方面: 西方喜欢用刀叉,而中的就用筷子 西方喜欢吃面包,中方喜欢吃米饭 礼仪方面: 西方人见面就要抱抱,而中的就握手春节方面: 西方人过的是圣诞节,他们崇拜的是圣诞老人,而中过的是春节,崇拜的是财神爷 等等,其实,中方和西方有着许多的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Addressing people称呼 “comrade”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称呼,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平时,我们常听到学生称呼他们的老师为“Teacher Wang”(王老师),其实这是不符合英美人习惯的。在英语中,“teacher”不能用于称呼。一般来说,英美人称呼中小学的男老师为“Mr Wang”,女教师为“Miss Wang”。我们中国人称呼别人时常把对方的行政职务加上,如:王主任(Director Wang)等,在英语中这些是不能与姓氏联用的。 Thankfulness感谢和答谢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or drink?) ,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 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若不想要,只要说“No,”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Compliment赞美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 如,B:Your shirt looks A:Thank Privacy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人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有这样的对话: A:“How old are you, Miss Green?” B:“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iss Green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 “你去哪儿?” (Where are you going?) 和 “你在干什么?” (What are you doing?) 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Greetings 问候 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习惯说:您吃过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 或者说:您上哪儿去?(Where are you going?)而英美人见面时则说: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or Good evening。 如果与熟人打招呼则说:Hello!, Hi! or: How are you? 如果用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说的 “您吃过了吗?” 去问候英美人,就会引起对方的误解,认为你会 “邀请对方去吃饭”。如果见到英美人时说:“您上哪去?” 他们会很不高兴。因为这是干涉别人的私事。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Introduction介绍 “What's your name?” 出现的频率相当高,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谈话时一般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 “I am John S” 对方自然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姓名。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 “Your name,please?” 或 “May I know your name?” 如果使用 “What's your name?” 他们将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 Festivals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大家共同的节日,如新年等,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 and 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 “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中外民俗文化差异论文选题意义及价值

找到差异才可以进步,才可以知道不足。

摘要: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节日及其习俗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祈求自身吉祥幸福,节日习俗以吃喝为主题,其原因主要是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并通过饮食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缅怀上帝、求其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其原因主要是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不同的民族传统节庆之差异,都与该民族或由具有相同文化特质的诸多民族所构成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西节日 中西文化 差异  传统的民族节庆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是一个民族生存形态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它密切地伴随人们的生产活动、认识活动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产生、演变和改造,并受控于人们不同的物质生活和不同的历史时间的思想意识,同时也在不同的层面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都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的打着封建的烙印: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各节日无不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节日里,年轻人必须礼拜老人,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庆,阖家节日即使是春节的互相串门拜年,也基本是在亲属之间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狂欢,那是没有的、不可想象的即使是户外多人参加的扭秧歌活动,也只是一种表演性质的活动,没有全民狂欢的性质此外,中国节的另一显著特点是体现着中国吃文化的习俗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吃饺子、元宵、粽子、月饼等等中国的节日体现着中国人的美德和风尚,尊老爱幼,互叙亲情,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发扬,所以国人一直坚守着这些中国节的好习俗、好风气即使喜欢过洋节的人,也没有谁想要摒弃中国节彩缤纷的熟栗糕 铭天 天津棉花糖 铭天 天津龙嘴大铜壶 铭天 天津敲锣打鼓,喜迎新年 蓝咖啡 天津耍龙舞狮扭秧歌,欢欢喜喜过大年 蓝咖啡 天津1、洛杉矶中国年也放鞭炮,不过不是在家家门口,而是在游行活动时 庆如 (1-5) 2、放鞭炮3、踩高跷4、马队5、小丑  西方的节日就不同了,它更多地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热烈情绪的发泄性,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莫不如此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家族性恰好相反而这些,正是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前进的必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群体性、众人共同参与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互相交流、群体参与、共同发泄情绪的愿望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闭形式,没有了上下级、老人与青年之间的等级束缚,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现自我的特点而在吃的方面,则没有那些严格的要求,过什么节并不在吃的不同上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节日习俗则是在节日里出现的风俗习惯,常因节日体系及更深层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的习俗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与作用更为直接具体巴西狂欢 风吹草地 内蒙古节日里的男人(巴西萨尔瓦多)风吹草地 内蒙古圣诞夜 阿唐 上海  本文通过中西节日习俗差异之比较分析,揭示其自身的特点,旨在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理解中华文化,更深刻全面地认识理解于我们有积极意义的外来文化,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中国的节日习俗  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生产、生活及祭祀三大类型;除了某些单独的祭祀节日外,在大部分生产与生活类传统节日中,祭祀也是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此外,这三种类型的节日都被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岁时节令作为一条红线贯穿起来  在中国,春节是春天的重要节日,时间从汉魏以前的农历立春之日逐渐改为农历正月初一,节日食品从早期的春盘、春饼、屠苏酒,到后来的年饭、年糕、饺子等多种多样古人认为,立春之日是春天的开始,也是一年的开始,于是在这一天便有了劝人耕种的习俗《后汉书?礼仪志》载:“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绩,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耕种需要强壮的身体,因此在饮食上有了相应的食品最早出现的是由五种辛辣刺激蔬菜构成的五辛盘即春盘和屠苏酒,目的是强健身体以利耕种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劝民耕种的意义逐渐淡化,而希望身体强健之义得到加强,并进一步希望新年幸福吉祥、万事如意,于是又出现了新的节日食品,如象征幸福团圆的年饭、象征事业发达的年糕和寓意财源广进、吉祥如意的饺子等这众多的春节节日食品无不寄托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祈求和向往  春节又俗称“过年”,因时在农历岁首,又称“岁”古代的“年”、“岁”都与历法和农业生产有关《汉书?武帝纪》载:“太初元年(前104 年),……以正月为岁首商代以夏历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夏历十月为岁首”又,“年”即谷物成熟的意思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 “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样子《春秋谷梁传?宣公十六年》载:“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可见,“年”原来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也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具体而言,春节包括有“除夕”与“元旦”两个组成部分,该夜的零时以前为除夕,之后为元旦在古代,每当年节来临,人们都要举行腊祭祈年活动,这就是《后汉书》所说的:“季冬之月,星回岁终,阴阳以交,劳农大享腊”腊祭祈年,既为祭祀先祖、百神,祈望丰收,又使农民在农事之余得以休息和娱乐,以便迎接来年繁忙的农事活动,并在爆竹声中祈祷来年的丰收人们生存形态必然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这就使得中国传统生活类型的节日也大多倚赖于生产性的岁时节令而产生  端午节是夏天的重要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其主要的节日食品是粽子许多民俗学者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农事节气──夏至而夏至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常出现在农历的五月中这一时期是农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也是杂草、病虫害最易滋长蔓延的时期,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农谚说:“夏至棉田草,胜如毒蛇咬”为了提醒人们重视夏至、管好田间,也为了祈求祖先保佑农作物丰收,早在商周时代,天子就在夏至日专门品尝当时主要的粮食黍米,并用它来祭祀祖先《礼记?月令》言,仲夏之月“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这一活动逐渐渗透、影响到民间并形成习俗,出现了“角黍”即粽子这一特殊食品,供人们在夏至祭祀和食用由于端午节从夏至发展演变而来,于是“角黍”也成了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太平御览》引晋周处《风土记》言:“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可见,端午节和粽子的产生与农事节气有密切联系“端午节” 最初似为南方古老的百越民族祭祀自己的图腾——龙的节日,后来将其与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便蕴涵了更深刻的将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有机结合的民族文化内涵  中秋节是秋天的重要节日,时间为农历八月十五,因它处于孟秋、仲秋、季秋的中间而得名其主要节日食品是月饼然而,中秋节的形成及其与月饼之间产生的对应关系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五谷飘香,瓜果满园,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收获这一切,同时对大自然产生了感激之情,而月亮既是大自然的杰出代表,又是中国人推算节气时令的重要依据,于是周朝就有了祭月、拜月活动到隋唐时代,人们在祭月、拜月之际逐渐发现中秋的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便开始赏月、玩月,形成了以赏月、庆丰收为主要习俗的中秋节唐人欧阳詹《玩月诗序》言:“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气与之清冷”在这个良辰美景、赏心悦目的节日里,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自然不会忘记用美酒嘉肴相伴据史料记载,唐高祖李渊曾于中秋之夜设宴,与群臣赏月,并一起分享吐蕃商人进献的美食──一种有馅且表面刻着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图案的圆形甜饼这饼也许就是后世“月饼”的始祖到宋代,中秋节赏月宴非常盛行,而且宋吴自牧《梦粱录》和周密《武林旧事》中有了“月饼”的称呼和品种,只是未与中秋节联系起来月饼成为中秋节的主要节日食品大约在元明时代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发动起义时,就将写有起义时间的纸条藏入月饼中,在互赠月饼时传递消息这表明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元朝已很普及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此后,月饼至少有两重意义:一是形如圆月,用以祭拜月神,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二是饼为圆形,象征团圆,寄托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幸福的祈求与渴望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情感,在西方人传统的节日中,是难以体味的  冬至节是冬天的重要节日,时间在农历十一月,没有固定的日期其节日食品较多,主要有馄饨、羊肉、粉团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前后也是大量贮藏农作物及其它食物原料的重要时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至此,一年的农事忙碌即将或已经结束,五谷满仓,牛羊满圈,该是人们初享劳动成果的时候了因此,人们十分看重这个日子许多研究者认为,大约在汉代,冬至就已成为一个节日魏晋以后,人们将冬至的庆贺规模扩大,使之仅次于春节过年,有些地方又有“亚岁”之称冬至节是阴阳交替、阳气发生之时,食馄饨暗寓祖先开混沌而创天地之意,表达对祖先、对大自然的缅怀与感激之情此外,羊肉也是冬至的节日食品,不仅是冬季的极佳滋补食品,而且寓意吉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企盼  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换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了它的宗教里”这些祭祀节日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深厚的血缘宗法观念的民族,以及中国长期维持着一种立足于自然经济形态的农业社会密切相关如果说敬神拜佛等祭拜活动(如众多的佛教菩萨、道教神仙的寿诞等)只是具有某种宗教信仰者才会重视的节日,那么慎终追远的祭祖活动则是大部分中国人普遍认同和重视的传统祭祀节日内容  西方的节日习俗  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亦具有生产、生活及宗教三大类型,但由于社会经济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前两种类型的传统节日或日益淡化,或逐渐消亡,而让位于宗教性节日;此外,西方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其残存的农牧业生产性传统节日大多仅仅具有地域性而非普适性的特征,并且局限于各地区的农村乡镇,或者某种农牧产品的生产地敬奉土地和祈求丰收是古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各民族的共同特点和传统习俗,在农业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自然经济社会时代尤其如此作为一年周而复始的年节,本应该是人类社会普遍注重的节日,但在西方,这个节日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已经让位于基督教的圣诞节虽然西方各国大多仍然在欢度年节,但它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甚至一般意义上的世界性大节,而是世界各地同时欢度的各具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岁时节日基于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与历史文化特征,节日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生产性、生活性或宗教性的文化特征还有与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某种相似内涵的北美洲流行的“感恩节”但是,这些具有特定地域及历史文化内涵的节日,无疑不会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的普适性,不可能进行异地移植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浸染后,西方几乎所有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而且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  在西方国家,狂欢节是基督教“谢肉节”的世俗化称呼,时间大多在阳历二月中,一般开始于封斋节的前三天,节期为三天其习俗主要是举行各种宴饮娱乐活动,尽情节日最初,教会规定封斋期间禁止食肉和娱乐,教徒们便自发地在封斋开始之前举办各种宴饮娱乐活动,以此宣布即将暂时告别肉食,称为“谢肉”“谢”即为辞别、告别之义由于人们在宴饮活动中可以尽情狂欢,故又称此活动为“狂欢”活动到公元15世纪,罗马教皇保罗二世下令于封斋节前三天举行庆祝活动从此,狂欢节便作为一个节日被正式确定下来,并逐渐在西方及其他国家流传开来如今,狂欢节已成为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民族不可缺少的盛大节日由于狂欢节的缘起与教会封斋时禁止肉食和娱乐的规定密切相关,加上二月正是冬去春来、值得庆贺之际,因此其习俗便离不开肉食和娱乐两方面但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其习俗是以娱乐为主、饮食为辅,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色彩日益淡化,世俗的庆贺色彩不断增强如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人们不但在家中宴饮欢歌,而且穿着奇特的服装,脸上戴着面具或涂着各种色彩,踩着高跷到大街上,尽情节日许多点心店则特别制作一些面具糕点,供应顾客;一些饭店、酒吧还制作各种面具饼干挂在墙上,象征生活开始新的起点把狂欢节娱乐推向颠峰的是巴西,但其“狂欢节之乡”的美称不是源于饮食而是规模盛大且十分精彩的桑巴舞表演  复活节是基督教为纪念耶酥“复活”而设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仅次于圣诞节的第二大节日,时间大多在阳历四月在其习俗中,既有宗教仪式,也有特殊的节日食品──彩蛋据《圣经》记载,耶酥在去耶路撒冷参加犹太教逾越节时于星期五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到第三天即星期日便复活升天了基督教教会为此设立复活节以示纪念,并在公元325年,由罗马帝国的尼西亚教士会议明确规定其时间为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即阳历的四月中由于复活节是教会为纪念耶酥而设,因此节日前夜或当天都有宗教纪念活动,不仅在教堂举行弥撒,有的城市还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与此相应的是吃彩蛋和滚彩蛋活动鸡蛋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新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把鸡蛋染成红色则象征基督用自己的鲜血为人类赎罪,因此许多家庭的复活节早餐少不了彩蛋有时,家长也把它们藏起来,让孩子去找最初的彩蛋是真鸡蛋煮熟后染成的,后来更多用巧克力制成,大而空,中间装有巧克力或其它糖果彩蛋的吃法有两种,一是直接食用,以崇敬的心情缅怀基督;但更受欢迎的是通过滚彩蛋比赛食用,将食与乐与纪念结合在一起如在英国北部、苏格兰等地,人们把彩色煮鸡蛋做上记号从斜坡上滚下去谁的蛋先破,就被别人吃掉,谁就认输若彩蛋完好无损,则预示主人会有好运在这项活动中,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的精神  在其节日习俗中,除了宗教仪式,必不可少的还有圣诞宴会、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在《圣经》中没有明确记载耶酥的出生日期,但到公元354年,罗马教会则规定12月25日为耶酥诞生日,并举行庆祝活动加以纪念据说选择这一天,是为了与世俗的祭祀太阳的农神节相一致,意在表示耶酥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圣诞节逐渐演变成西方国家全民性的重大节日,并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注重合家团聚、热闹节日圣诞节有隆重的庆祝活动,尤其是12月 24日晚圣诞前夜,基督徒们走进教堂作弥撒,唱圣诞歌,诵赞美诗等,以庆贺耶酥诞生、圣诞节到来孩子们则盼望圣诞老人送来糖果、玩具等礼物,而他们会给圣诞老人准备一些夜宵食品除了庆祝活动,圣诞宴会是圣诞节时必不可少的家庭团聚宴会,但举行的时间和节日食品不一定相同如意大利、法国等是于圣诞前夜举行家庭宴会,类似于中国的“年夜饭”意大利人是先吃“年夜饭”,主要食品有金枪鱼、蛤蜊、墨斗鱼及果仁饼等,然后去教堂作弥撒;法国人是弥撒结束后才回家慢慢享用圣诞晚餐,主要食品有鹅肝酱、栗子火鸡、松露菌和蛋糕、香槟酒等而英国的圣诞宴会是在圣诞节中午举行,常见的食品有烤火鸡、圣诞节布丁和百果馅饼烤火鸡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航海家从墨西哥带回火鸡以后才成为英国圣诞节食品的,在此之前则长期由野猪头和烤孔雀充当圣诞布丁是由葡萄干、苹果、果皮蜜饯及香料、少许白兰地等为原料蒸或烤制而成的,通常在布丁顶部要插一个冬青树枝作装饰百果馅饼是用多种果干为馅烘烤成的油酥面饼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国家的圣诞宴会上,当全家人围桌而坐时都必须多放一把椅子,空一个座位,因为这是给“主的使者”耶酥准备的宴会结束后人们便围着象征吉祥快乐、生命永恒的圣诞树尽情唱歌跳舞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特有的最古老的节日,由移居北美大陆的第一批英国清教徒所创时间为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主要节日食品有火鸡和南瓜馅饼等这些食品作为感恩节的节日食品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始终不可缺少的因为它们不仅能使人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感谢上帝恩泽,还能激励今人进一步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由上述可见,节日和节日中的饮食习俗是人类生活的最亮点,虽然中西方因地域、历史、文化、思想等的差异造成了各自节日食俗的一定差异,但正是这样才使得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才使得各自拥有了吸引对方、尊重对方的独特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盲目求同,不但会失去本真,也将使人类生活趋于单调乏味  中西节日文化的交融  人类社会已经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各个国家、地区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并在相互渗透在多元文化相互交流与渗透的现实生活中,西方文明无疑显示出了强劲的输出优势有人认为,这种文化强势姿态的影响与渗透,是以西方的经济霸权作为支撑力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经济霸权支撑了文化霸权,从而导致了文化的侵入与渗透;而东方诸国家与民族则普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不得不处于一种受控制和受渗透的被动处境实际上,这是将属于浅表层次的物质文化与属于深层形态精神文化混为一谈,是一种对文化之性质特征缺乏深刻了解的皮相之见其实,不同的文化之间并不存在优劣强弱之分,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及融合,远远不是优胜劣败、强进弱退那么简单;对异质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及融合产生最重要作用的,其实是一种文化是否具有普适性与包容性,而这又与该文化的生存形态及所赖以产生的社会土壤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及泛神性,其实也就是非宗教性这是由于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以自然崇拜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习惯势力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有异于西方古代的神本主义及近代人文主义的“人本主义”,其基本的哲学理念与理想的希望值,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相互的协调与平衡,即所谓“天人合一”中国的现代节日文化越来越呈现向世俗化甚至庸俗化而非情感寄托、精神升华转变的趋势而在西方,人们的社会交往更注重于情感友谊,交换的礼物多注重其情感价值而非物质价值,倒真像中国俗语所说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轻仁义重”  “节”最初在汉字中是指植物叶与枝交接的部位,就如中所言:“其于木也,为坚多节”动物的骨骼衔接出也叫节:骨节以此引申出的一年之中的节日则意味着具有关键而特定的意义“日历上如果没有了节日,我们的生活突然变得没有了期待,我们的日子会过得单调`沉闷”节日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的浓缩,正因为有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节日,才绘成了人类历史中一幅幅美丽动人的“年画”我们年复一年地穿越着春秋冬夏,也感受着每一个节日带来的快乐西方节日文化与中国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作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西方国家、民族的历史及其文化渊源,并且节日在每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所以我们透过西方的节日文化及其习俗,可以更充分认识西方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因此有助于我们与西方各国各民族加强沟通与了解,为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一个窗口从节日的起源,历史的发展,到今天的影响;从节日的庆典,礼仪的传承,到习俗的传播,全面、形象、直观地介绍西方传统节日所蕴涵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及其古老而纯朴且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的习俗在“全球化”的今天,为我们展开中西文化对话、积极参与人类现代文化共构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西方有着巨大的社会历史节日文化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成为了中、西方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尤其是中国传统节日跨文化向西方移植的障碍中西方节日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两者的差异远远不止以上谈到的事实上,这两种节日文化各有所长,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今天,我们不能闭关锁国,在发扬光大咱们自己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也要汲取西方节日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目前,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中国老百姓也开始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迷人之处中西方的节日文化互相渗透,相互融合,这是两种文化紧跟时代潮流、永葆生命活力的一大福音

民俗文化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又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具有物质生活价值、精神生活价值和社会生活价值。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民俗文化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民俗学是专门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包含历史民俗学、理论民俗学、应用民俗学三个大的学科分支。其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中外民俗文化差异论文选题方向怎么写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阐述商务谈判重要性的背景/必要性   列出商务谈判中的主要差异   分析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   提出如何利用这些差异中的有利因素促进现代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交往变得更加的频繁。尤其是自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本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语意/价值观/思维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中西方在商务谈判中的差异,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第二部分主要是提出了如何利用这些差异中的有利因素促进现代商务谈判的顺利进行。  第一部分  了解差异的必要性  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自力更生,更需要走出去,引进来。这是这个时代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民族振兴的需要…  (主要写文化差异,并在其中参杂写商务谈判的案例)  存在的主要差异  日常交际中的差异  价值观念差异  主要体现在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方面,中国人集体观念和家庭观念比表强。而西方则崇尚个性解放,追求求个人自由。  思维方式差异  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象的差别  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第二部分 (提出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在商务谈判中的主要文化差异,在商务交往中  一 了解差异,加强文化修养  二/遵守的商务礼仪   尊重习俗和禁忌   女士优先原则   尊时守信原则   举止端庄原则   其他细节。如切勿随地吐痰,乱扔瓜皮果壳等,在商务活动前不食葱/蒜等味大的东西  二 提高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内容摘要:中国当代的主流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导向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人本精神、科学精神、自由与平等为主流的西方文化,在当今的西方社会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分析中西文化的现状出发,论述这一分析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现状;比较;现实意

可以从语言,社会风俗,价值观,思维方式,饮食方面写

中外民俗文化差异论文题目怎么写

一、中国文化现状二、西方文化现状三、中西文化现状比较四、分析中西文化现状的现实意义

诶,通道之人啊,我们也有做这个研究,下面我把我们小组的报告给参考参考吧,希望会给你一点帮助 中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问卷调查报告 “坚持教育创新,引导优质教育”一直以来是我们XX中学教育的特色与落脚点。为了与国际教育接轨,2009年,我校与美国瓦萨奇高中合作创办了中美合作课程项目,即“中美班”,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念的通道。古语有云:“育人乃国之根本。”在教育事业上若是有了共通点,想必中美文化的交融与互补早已成为了势不可挡的趋势。在这样的一个前提背景下,我们专门成立了“中美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研究性小组,感受双方的文化差异,学习借鉴美国文化中的精华,同时摒弃双方文化中的糟粕,从而让两国的文化交流有更光明的未来。针对我校开设的中美班的同学和外教,我们特别准备了两份中英文问卷(附后),以下内容是这次问卷调查的分析与总结:第一板块,我们做了关于印象最深的节日调查。由于同学们生长在中国,具有浓厚中土气息的传统中方节日更受到同学们的青睐,尤其是像春节这样万家同庆的节日。相较于其他美方节日而言,圣诞节和万圣节两个较古老的美方节日在同学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外教1说,由于他们在中国的时间还不够长,他们目前还没有体验到我们列出的任何的一个中国节日,但是他们十分期待在中国度过春节。关于美方节日,外教1和外教2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圣诞节,这对他们来说,意义正如我们的春节对于我们。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历史长河中冲刷沉淀越久、带有本国文化烙印越深的节日越能在人们心上长驻。由此也可见,我们的同学们并没有盲目崇洋媚外,而是十分明智清醒地摄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同时也颇有保护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意识。而外教们虽说对本国文化情有独钟,但也十分向往异域东方文化。第二板块(中文问卷部分),我们给出了三个各有特色的问答题:出国之后更习惯过哪方的节日;更倾向使用哪国的产品;以及与外教相处的几个月,是否感受到了文化的不同。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几乎全部参与调查的同学都选择了两者兼之,对于这一点,没什么好谈的。第二个问题则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些同学认为我们应该支持国产,拒绝外来商品。有些同学则认为进口产品更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还有些则保持中立。笔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我们不提倡盲目抵制外货,但我们也不能不结合实际地跟风购买进口产品。毫无疑问,第三个问题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有。从这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中,我们能够看出,中美文化碰撞与交流的产物已经慢慢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且正在起着重要的影响。在英文问卷中,外教们认为,对于任何的两个国家,交流的增强总是利大于弊的(尤其是在两国首脑会晤之外的普通人的交往)。中美两国,一个是发展中的大国,一个是经济、科技发达的大国,两国都有广阔的市场,经济互补性很强。(笔者注:中国正致力于加速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更注重同美国在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美国的资金、技术及管理经验,对推动中国的发展无疑会起重大作用;而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又补充美国的大众市场,也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板块,“你是否感受到了中美文化的不同?若有请谈谈具体事例。”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据我们事先推测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可不料许多同学竟有类似答案。主要是关于课堂生活与外教的生活习惯。例如:“美式课堂更加开放,形式更加多样。饮食习惯不同,外教喜欢喝咖啡。”“首先是语言,其次,美国人对于节日,他们更倾向于与朋友以派对的形式过,而中国人则一般更习惯于以家庭为单位度过。”“在作文的末尾,我们喜欢引用名言,但是美方的作文不喜欢引用名言。”不同的土壤养育不同的文化,但中国与美国虽地处两个不同的大陆,隔着世界第一大洋,但文化却有相通的地方。“在中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你认为对每一方有什么利弊?”这个问题的难度似乎有点大,很多同学都选择空着,或是简单地答题。下面,我们选择了几位同学的回答即可供窥一斑而知全豹。利:“两国各自都能吸取各自文化优点,使中美文化多元化。”;弊:“外国的文化渐渐取代本土的文化,导致本国文化丢失。”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在本质上的不同,两国文化在交流中势必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有些甚至事关国家的根本利益。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才能让我们不至于处于被动状态呢?正如上面所说的,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思想、独立性、竞争的世界观等等都与中国有很大不同,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积极面对?首先,我们要发扬我们的优秀文化,同时吸收他们的精华。两国交流的根本目的无非是为了自身利益,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所以我们要提高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影响力。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先进和落后之分,适合我们发展的我们要大力借鉴和吸收,对于那些不利于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的我们应坚决抵制。比如美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我们可以拿来服务我们自己,为我们的科学技术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但对于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分裂主义和某些宗教思想等我们就要坚决抵制,并且我们要对于这些劣质文化的渗入做好准备工作。众所周知,美国只花了两百多年就坐上了这个当今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宝座,显而易见,在这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固然需要擦亮眼睛,学习它的长处,但同时我们不能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丢失。殊不见诸多碧眼正在研读我国文学巨著,汲取中国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殊不见皓齿张合正在学习汉语,用我们的语言对我们指指点点?当宛平城长大的孩子不知道1937年的屈辱,当人们不再看原版四大名著而以种种无厘头的灰色幽默取而代之,当春节的年味一年一年淡去而圣诞节的热潮一年一年兴起时,我们才真正意识到华夏传统,已经走远。因此,我们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如何传扬我国文化。从去年的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西方国家传递中的所引起的强烈抵制反应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并没有被其他国家很好的认同和接受,面对此情况,我们该如何把我们独特的文化变为世界的一笔财富呢?首先,应提高中国媒体报刊等在世界的影响力,通过全方位向世界报道中国的实况,改变全世界特别是外国主流媒体(如美国CNN)对中国一向以来的偏见,应充分发挥中国各大媒体的集体合作精神,为把我们的文化传扬出去,才不至于重演像韩国申请中国的端午节为他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类的荒谬。其次,在增强中美政府间交流的同时,也要增强中美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使两国之间能够更好相互学习借鉴。我们认为,教育上的交流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美国学生到中国或者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从长远来看,对于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两国关系的巩固是十分重要的,故应加强中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派交换生——他们将成为中美文化的传道士。再如在美国公开展览我国古今艺术品等也是有必要的——这是一条文化交融的桥梁。两国的交流与文化的交融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更何况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价值观、人生观的迥异又给我们一大挑战。但是从长远看,中美之间在许多领域是能够找到共同点的。因此,只要两国从全球和亚太地区的战略高度,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待中美关系,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分歧,“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就会得到维护和发展,分歧通过平等的、富有诚意的对话和协商得到逐步解决,中美关系就能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有了健康的中美关系作为铺垫,两国的文化交流将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我们相信,在中美文化交融的长跑中,我们终会发现,中国与美国,与其说是有天壤之别,不如说我们本就是一个相似的整体。

二、轴心时代的变革 轴心时代是二十年代带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里提出的概念。他说,从公元前600年左右一直到公元之交的600年时间以内,在旧大陆的三个文明地区,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批伟大的人物。三大文明就是指西方、印度和中国。而这些伟大的人物对自己的文明所产生的影响,是其后没有任何人可以望其项背的,他们基本奠定了这三种文化的精神脊梁。比如说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一直到后来的耶酥都出现在这段时间,印度的佛教创始人释迦摹尼,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全部都是出现在这个时代。所以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 我认为,就这个概念的提出来说,是雅斯贝尔斯的一个伟大的创举,但是比较遗憾的是有两个问题他没有阐述清楚。第一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近乎奇迹的情况?第二是在这个时代中西方文化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关于这两个问题,我在一本书里谈到:首先看中国,它的变革是经历了一个三步曲的过程。轴心时代来临之前的商代,中国和其他原始文明一样,都是一种亲代文化,都带有很浓郁的迷信色彩。我们最早的甲骨文就是一种专门用于占卜的宗教文字,为祭祀所用。西方学术界有一种观点,就是文明最早产生于寺庙之中,庙就是最早的城市中心。“尊神祀鬼”是殷商人的特点。帝是他们崇拜的最高神,帝在甲骨文里是代表一种花蕊,象征着生生不息的本根,也就是对生殖的崇拜。 周朝取代商代,不仅仅是政权的更替,更为主要是宗教的变化。周人不再相信自然神,天成为至高神,天和周人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他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神。那么他根据什么来保佑人们呢?是根据德,“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所以,周代呢就把德看作是取得天命的一个核心。而周代的“德”还不是指内心的道德,而是指外在的礼仪。“遵礼守法”是为德,“非礼枉法则无德”,所以周朝是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朝代。“遵礼敬德”是周人的一个显著特点,所以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到他们的精神内核的变化。 接下去是先秦的孔子孟子们所进行的儒家思想的变革。变革的最重要的就是把外在的礼仪规范转化成为一种内心的道德自觉——仁。这个变化是中国轴心时代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所以孔子一生当中都在谈一个字“仁”,这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仁”是“礼”的基础,人首先要有内在之仁,才会有外在之礼。所以“礼蹦乐坏”的实质是人心不古,人心不仁。所以,表面上看孔子好像是一个守旧派,面对“礼蹦乐坏”感到很悲哀,而事实上他是一个革新派,他不是要恢复周礼,而是要把周礼的外在之礼建立在内心之仁的基础上。尽管对“仁”有很多种理解,我们认为最为经典的就是“仁者爱人”,就是爱人之心。后来,我们又把它进一步理解为“忠恕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欲欲人,己欲达达人”啊!说到底也就是仁爱之心。 到了孟子,对此又有了系统化的解释,他认为“仁”就是“亲亲”嘛。就是每个人都爱自己的亲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推出一个社会的泛爱关系,然后,他提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之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一个人只要去向自己本性发掘,就一定能把自己本性中的美好善良的东西发掘出来,成为一个善人和圣人。因此,只要每个人都“修身、齐家”就能“治国、平天下”,最后达到一个大同的理想世界。 这就是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完成的一个重大变革,这个变革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现世的人自我的道德修养,而不太关注外在的上帝鬼神之类的东西。也就是说,中国儒家把大同社会的理想最后落实到每个人的修身养性的工夫之上。 同样,西方文化在这个时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希腊文化、到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它是一个超越的过程,而不是内敛的过程。到最后,中国文化强调一切从内心做起,西方文化强调一切由外在的上帝决定即上帝决定论。中世纪有一句名言:没有任何一只麻雀从树上掉下来,不是出于上帝的特殊意志。(笑)中国文化强调内心的修炼,“内盛外王,成己成物 ”,由内向外。所以,这就是中西方文化在“轴心时代”发生的根本变化。 三、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完成了由外向内的收敛的过程以后,所有的知识分子就开始在内心的道德上下工夫了。因此,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人特别是儒家的知识分子对外在的宗教逐渐淡漠起来,他们更多是注重自己内心的道德自觉,而不是外在的上帝决定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而不是神本主义。 但是,中国人对六合之外的东西是不太谈的,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儒家知识分子对鬼神一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推崇父母在世的时候尽孝,君主在世的时候尽忠,讲究的是现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标准,而不讲究彼岸的那些东西。其实这个思想在周公旦的时候就说的非常清楚了:“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归”,也就是说,说的是鬼神,其实是用鬼神来推行道德教化,是劝告你此生此世好好的做善事。孔子也始终对鬼神之事不感兴趣,“子不语怪力乱神”之事,“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孔子的很多话语都表明了他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一次他的一个弟子问他“人死后,有知也?无知也?”,孔子的回答可谓充分表现了他的大智慧:“吾欲言有知,又恐孝子贤孙妨生送死;吾欲言无知,又恐不孝子孙弃而不葬;至于死后有知无知,死后自知之”。(大笑)也就是说,论鬼神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教化人从善的,无论多么高深玄奥的东西,都必须以现实的行为准则为落脚点,从善、积德,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一种协调的现实精神。在西方,学术界称它是一种伦理文化。 西方文化主要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它是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它不断地超越现实,对六合之外的事情更为关注。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讲了很多,在此只是做一个总结。下面讲第四个问题

内容摘要:中国当代的主流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导向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正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人本精神、科学精神、自由与平等为主流的西方文化,在当今的西方社会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分析中西文化的现状出发,论述这一分析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现状;比较;现实意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