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及方法总结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9-08 04:11:06

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及方法总结怎么写

中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中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是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对任何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都必须符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一)观察法所谓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以判断其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的方法。这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孔子说过:“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日篇》要人们“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篇》以了解人的心理,并总结出了“观人法”九种:“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率然间焉而观其知;急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范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孔子集语》转引自潘菽主编《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第3页。这些用来观察人和分析人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品德的方法,为后人继承和运用,至今仍有参照价值。观察法,可以根据其目的要求不同,划分为长期观察和短期观察,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无论是用哪种观察形式,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计划,都必须详细记录被试的言行举止及偶发现象,并不为被试所感知,都必须对所获得的材料和数据,做出科学的解释和数据统计处理。观察法的优点是能保持被观察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自然性和客观性,简便易行,所获资料比较生动、真实。所以在中学教育心理问题研究中,观察法被广泛地应用着。然而,观察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因为观察者只能消极被动地期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再加上往往有许多种因素影响行为的发生和表现,并且不能重复出现,所以难以分清哪些因素是引起行为表现的真正原因,对所得到的材料也难以做统计处理。(二)实验法所谓实验法,就是人为地控制或改变某种条件,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反复发生或不发生,从而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它实质上是在人为条件下,主观引起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所谓自然实验法,就是在日常生活的自然条件下,研究者有意改变或创设某种条件引起某种心理现象而进行研究的方法。例如,在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教师加大或减少教学内容或作业量,以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就是既改变了条件(内容的多少),又保持了课堂教学的自然情景的自然实验。通常所进行的“现场实验”、“教育性心理实验”或“教学性心理实验”,都属于自然实验法的形式,其共同特点是既能根据需要主动创造条件引起心理现象发生,又能保持在平静和谐的自然情境中进行,所得的结论切实,能经起实践考验。因此,在研究中自然实验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所谓实验室实验法,则是在特设的心理实验室内,借助于现代化的专门心理实验仪器,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心理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对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方面的研究,由于从呈现刺激到记录被试的反应,以及材料汇集和数据的统计处理等,都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录音机、录像机等现代化手段,实行自动控制,进行重复观察,因而所得的实验结果是精确的、可靠的。但是实验室不仅仪器价格昂贵,操作需要经受专门训练,而且适用的范围有限。因此,这种方法不容易广泛应用。实验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实验者能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让某种心理现象反复出现,数据可作统计处理,结论信度高。进行心理实验所根据的实验设计,就是实验进程的计划。它是由四个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确定实验对象。如果选择的被试无代表性,就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确定的实验对象即被试的学生或教师的方法,可以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即每个个体从总体中被抽选的机会均等,实验所用的样本(即被试)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所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可以用分层取样的方式,将全校各个年级、班组的男生和女生分成若干小组随机抽样,在比较实验中将被试划分成独立组,即把被试随机分配到两个人数相等的组,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心理实验;或对比组,即把具有某些同质特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的被试划分为两个人数相等的组进行实验研究;或对偶组,即按被试的有关特点的两两配对,然后编成两组进行实验研究。第二部分是确定实验所研究的反应。如果对反应变量(因变量)不明确,就难以进行实验研究。反应变量是刺激变量的函数,是实验中拟测的指标。反应变量的形式很多,而每种变量形式又各有自己的计量方法,因而确定反应时间、反应幅度、反应次数、反应速度等,既需要有明确的指标,还需要有一定的计量技能。第三部分是确定实验所用的刺激。对刺激变量(自变量)失控,必然影响反应变量的信度。刺激变量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课题,如短时记忆中所用的字表,就是课题类变量;环境,如在一定的情况下对温度、湿度或亮度等的改变,属于环境类变量;被试,如教师或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兴趣、态度、情绪、价值观等实验结果的影响,属于被试类变量。第四部分是确定实验所用的刺激水平及其结合。每个刺激因素的强度背景,被称之为水平。刺激的水平就是刺激变量的级别。为了节省时间,获得了更多信息,丰富实验结果,多使用混合设计。在处理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同时结合进行多项心理实验研究。在中学教育心理的实验中,不仅必须编写恰当的指导语,运用一定的指导语,使学生按照指导语进行规范化的活动,而且必须自觉地遵循实验的道德准则,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实验者要热情、诚恳、真诚地对待被试,引导被试自觉参与,对被试履行诺言并对实验的数据保密。对取得的数据处理要特别谨慎,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三)调查法所谓调查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谈话、个案调查、心理测量、问卷、作品分析等多种方式对人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谈话是通过与被试的交谈,以查明和确定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的调查方式之一。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爱好、兴趣、志向、能力、性格、态度等时广泛地使用着谈话方式。谈话需要在一种自然的、无拘无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进行,要有明确的谈话目的,交谈的内容应纳入谈话计划的轨道。个案调查又叫追踪研究,既可以是对某个教师或学生,也可以是对某个班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孟子·梁惠王上》是对个体或群体心理进行系统的、历史的调查研究的方式。心理测量。不论是智力测量还是人格测量,都是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孟子所谓的“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说事物有轻有重,只有称一称后,才能知道;事物有长有短,只有量一量后,才能知道。事物各不相同,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更大。心理测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在心理测量中需要有科学的量表、合格的测验者、良好的协调关系和必要的道德准则。具体测量方法将在本书的有关章节介绍。问卷是采用事先准备好的问答表格,通过分析被试的作答情况,以了解其智力水平,社会态度,需要和爱好等的调查方式。调查表中设计的题目应是被试者感兴趣、共同关心的问题,措词必须准确、清楚、合理,项目应少而精,便于统计处理。作品分析是通过研究被试的活动产品,以了解其智力发展水平、工作和学习态度、志向和创造精神,以及情绪状态等的方法。例如通过调研教师的论文、教案、总结、学生的作文、日记、试卷、图画、手工艺品等,以了解其心理特点,就是采取的作品分析方式。调查的方式还有模拟法、经验总结法等等,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调查法的运用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调查过程,一般分为调查准备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和分析材料阶段以及撰写调查报告阶段。调查准备阶段的任务是确定调查课题,选取调查对象,拟订调查提纲,落实调查人员。调查课题应明确、具体,富有教育心理的意义和价值,不能为调查而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不论是学生或教师,年级或班组都应有代表性、能真实地反应出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调查提纲应简单、明确、切实可行,参与调查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和调查技能。搜集材料阶段的任务是要运用适当的调查方法,按照调查提纲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地进行调查,力求所获得的资料具有典型性、观察性和真实性。调查中学生的价值观、行为习惯或学习态度等,应把全校性的普遍调查和年级班组的抽样调查结合起来,把校内的典型对象的调查和家庭、社会的调查结合起来,把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调查和学生与成人的代际沟通中的行为调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搜集获得的心理事实才能全面、系统、客观。整理和分析材料阶段的任务是将所获得的心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区别其异同,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依需要可以按问题性质,或按活动时间,或按心理形式,或按心理状态,或按心理因素,或按年龄特征,或按个别差异等进行划分。分类必须同一个标准,以免发生论据混乱的逻辑错误。分类后所得的子项的外延应与母项的外延相等,各子项必须相互排斥。通过分类使材料系统化,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1、选题的背景和意义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3、研究方法及措施4、研究的步骤与进度5、主要参考文献的项目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可以到汇刊文化了解下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什么专业选题的,告诉我才有办法给你内容

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及方法总结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如学生应怎样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复习有哪些好的方法,等等。   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分枝的历史过程。19世纪,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不少学者试图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论证教育过程。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学者。早在1806年,他就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该书企图用心理学的观点来阐述教育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教学的理论问题。1835年,他又写了《教育学讲授纲要》,对前书所述的一系列教育心理学思想作了补充与发挥。赫尔巴特将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继赫尔巴特之后,在教育工作中最早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的,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他于1868年发表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不仅在俄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研究教育心理学发展史学的工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著作。其后,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但由于它并没有提供一个独立的学科内容体系,因此,并不意味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此确立了。继前面几位先行者的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之后,类似的著作在其他各国不断出现,但这些著作多数是把心理学知识通过推论,移植于教育的,对实际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很少专门研究。这类著作的主要贡献在于促使人们去关心教育心理学问题,但并不等于很好地解决了教育问题。由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的“实验教育学运动”。“实验教育学运动”的倡导者是德国教育家莫依曼和拉伊。他们重视对儿童身心发展与改进教育方法的实验研究思想,深深打动了欧美的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他们的倡导下,掀起了一场实验教育运动。这对后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测验与实验的应用、儿童身心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他立志于用准确、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问题。1903年,他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后来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并于1913—1914年出版。在该书中,桑代克创建了一个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从而正式确立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教育心理学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测验法

中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中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是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对任何方法的选择和应用都必须符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一)观察法所谓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师生员工的言行举止,以判断其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的方法。这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孔子说过:“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日篇》要人们“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篇》以了解人的心理,并总结出了“观人法”九种:“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率然间焉而观其知;急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范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孔子集语》转引自潘菽主编《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第3页。这些用来观察人和分析人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品德的方法,为后人继承和运用,至今仍有参照价值。观察法,可以根据其目的要求不同,划分为长期观察和短期观察,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无论是用哪种观察形式,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计划,都必须详细记录被试的言行举止及偶发现象,并不为被试所感知,都必须对所获得的材料和数据,做出科学的解释和数据统计处理。观察法的优点是能保持被观察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自然性和客观性,简便易行,所获资料比较生动、真实。所以在中学教育心理问题研究中,观察法被广泛地应用着。然而,观察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因为观察者只能消极被动地期待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再加上往往有许多种因素影响行为的发生和表现,并且不能重复出现,所以难以分清哪些因素是引起行为表现的真正原因,对所得到的材料也难以做统计处理。(二)实验法所谓实验法,就是人为地控制或改变某种条件,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反复发生或不发生,从而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它实质上是在人为条件下,主观引起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所谓自然实验法,就是在日常生活的自然条件下,研究者有意改变或创设某种条件引起某种心理现象而进行研究的方法。例如,在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教师加大或减少教学内容或作业量,以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就是既改变了条件(内容的多少),又保持了课堂教学的自然情景的自然实验。通常所进行的“现场实验”、“教育性心理实验”或“教学性心理实验”,都属于自然实验法的形式,其共同特点是既能根据需要主动创造条件引起心理现象发生,又能保持在平静和谐的自然情境中进行,所得的结论切实,能经起实践考验。因此,在研究中自然实验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所谓实验室实验法,则是在特设的心理实验室内,借助于现代化的专门心理实验仪器,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心理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对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方面的研究,由于从呈现刺激到记录被试的反应,以及材料汇集和数据的统计处理等,都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录音机、录像机等现代化手段,实行自动控制,进行重复观察,因而所得的实验结果是精确的、可靠的。但是实验室不仅仪器价格昂贵,操作需要经受专门训练,而且适用的范围有限。因此,这种方法不容易广泛应用。实验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实验者能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让某种心理现象反复出现,数据可作统计处理,结论信度高。进行心理实验所根据的实验设计,就是实验进程的计划。它是由四个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确定实验对象。如果选择的被试无代表性,就会影响实验的结果。确定的实验对象即被试的学生或教师的方法,可以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即每个个体从总体中被抽选的机会均等,实验所用的样本(即被试)是随机抽选出来的,所以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可以用分层取样的方式,将全校各个年级、班组的男生和女生分成若干小组随机抽样,在比较实验中将被试划分成独立组,即把被试随机分配到两个人数相等的组,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心理实验;或对比组,即把具有某些同质特点(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的被试划分为两个人数相等的组进行实验研究;或对偶组,即按被试的有关特点的两两配对,然后编成两组进行实验研究。第二部分是确定实验所研究的反应。如果对反应变量(因变量)不明确,就难以进行实验研究。反应变量是刺激变量的函数,是实验中拟测的指标。反应变量的形式很多,而每种变量形式又各有自己的计量方法,因而确定反应时间、反应幅度、反应次数、反应速度等,既需要有明确的指标,还需要有一定的计量技能。第三部分是确定实验所用的刺激。对刺激变量(自变量)失控,必然影响反应变量的信度。刺激变量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课题,如短时记忆中所用的字表,就是课题类变量;环境,如在一定的情况下对温度、湿度或亮度等的改变,属于环境类变量;被试,如教师或学生的年龄、性别、文化、兴趣、态度、情绪、价值观等实验结果的影响,属于被试类变量。第四部分是确定实验所用的刺激水平及其结合。每个刺激因素的强度背景,被称之为水平。刺激的水平就是刺激变量的级别。为了节省时间,获得了更多信息,丰富实验结果,多使用混合设计。在处理两个以上的变量时,同时结合进行多项心理实验研究。在中学教育心理的实验中,不仅必须编写恰当的指导语,运用一定的指导语,使学生按照指导语进行规范化的活动,而且必须自觉地遵循实验的道德准则,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实验者要热情、诚恳、真诚地对待被试,引导被试自觉参与,对被试履行诺言并对实验的数据保密。对取得的数据处理要特别谨慎,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三)调查法所谓调查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谈话、个案调查、心理测量、问卷、作品分析等多种方式对人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谈话是通过与被试的交谈,以查明和确定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的调查方式之一。教师了解学生的需要、爱好、兴趣、志向、能力、性格、态度等时广泛地使用着谈话方式。谈话需要在一种自然的、无拘无束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进行,要有明确的谈话目的,交谈的内容应纳入谈话计划的轨道。个案调查又叫追踪研究,既可以是对某个教师或学生,也可以是对某个班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孟子·梁惠王上》是对个体或群体心理进行系统的、历史的调查研究的方式。心理测量。不论是智力测量还是人格测量,都是调查研究的重要方式。孟子所谓的“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说事物有轻有重,只有称一称后,才能知道;事物有长有短,只有量一量后,才能知道。事物各不相同,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更大。心理测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在心理测量中需要有科学的量表、合格的测验者、良好的协调关系和必要的道德准则。具体测量方法将在本书的有关章节介绍。问卷是采用事先准备好的问答表格,通过分析被试的作答情况,以了解其智力水平,社会态度,需要和爱好等的调查方式。调查表中设计的题目应是被试者感兴趣、共同关心的问题,措词必须准确、清楚、合理,项目应少而精,便于统计处理。作品分析是通过研究被试的活动产品,以了解其智力发展水平、工作和学习态度、志向和创造精神,以及情绪状态等的方法。例如通过调研教师的论文、教案、总结、学生的作文、日记、试卷、图画、手工艺品等,以了解其心理特点,就是采取的作品分析方式。调查的方式还有模拟法、经验总结法等等,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调查法的运用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调查过程,一般分为调查准备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和分析材料阶段以及撰写调查报告阶段。调查准备阶段的任务是确定调查课题,选取调查对象,拟订调查提纲,落实调查人员。调查课题应明确、具体,富有教育心理的意义和价值,不能为调查而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不论是学生或教师,年级或班组都应有代表性、能真实地反应出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倾向。调查提纲应简单、明确、切实可行,参与调查的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和调查技能。搜集材料阶段的任务是要运用适当的调查方法,按照调查提纲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地进行调查,力求所获得的资料具有典型性、观察性和真实性。调查中学生的价值观、行为习惯或学习态度等,应把全校性的普遍调查和年级班组的抽样调查结合起来,把校内的典型对象的调查和家庭、社会的调查结合起来,把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调查和学生与成人的代际沟通中的行为调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搜集获得的心理事实才能全面、系统、客观。整理和分析材料阶段的任务是将所获得的心理事实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区别其异同,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标准依需要可以按问题性质,或按活动时间,或按心理形式,或按心理状态,或按心理因素,或按年龄特征,或按个别差异等进行划分。分类必须同一个标准,以免发生论据混乱的逻辑错误。分类后所得的子项的外延应与母项的外延相等,各子项必须相互排斥。通过分类使材料系统化,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及方法总结报告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如学生应怎样去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复习有哪些好的方法,等等。   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分枝的历史过程。19世纪,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不少学者试图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论证教育过程。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学者。早在1806年,他就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该书企图用心理学的观点来阐述教育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教学的理论问题。1835年,他又写了《教育学讲授纲要》,对前书所述的一系列教育心理学思想作了补充与发挥。赫尔巴特将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继赫尔巴特之后,在教育工作中最早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的,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他于1868年发表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不仅在俄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研究教育心理学发展史学的工作,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著作。其后,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于1877年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但由于它并没有提供一个独立的学科内容体系,因此,并不意味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此确立了。继前面几位先行者的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之后,类似的著作在其他各国不断出现,但这些著作多数是把心理学知识通过推论,移植于教育的,对实际的教育心理学问题很少专门研究。这类著作的主要贡献在于促使人们去关心教育心理学问题,但并不等于很好地解决了教育问题。由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提倡对儿童身心进行实验研究的“实验教育学运动”。“实验教育学运动”的倡导者是德国教育家莫依曼和拉伊。他们重视对儿童身心发展与改进教育方法的实验研究思想,深深打动了欧美的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他们的倡导下,掀起了一场实验教育运动。这对后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测验与实验的应用、儿童身心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他立志于用准确、精密的数量化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问题。1903年,他写成《教育心理学》一书,后来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并于1913—1914年出版。在该书中,桑代克创建了一个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从而正式确立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1913年,这一著作扩充为三大卷,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年代前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放在学习心理方面,导致了中国的教育心理学界长期把学习心理作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教育心理学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国把发展教育置于重要地位,教育心理学研究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教育心理学研究报告撰写步骤如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一、确定课题: 进行科学研究必须确定其课题, 而正规的确定课题过程包括选择课题、 确定 实验类型、提出假设三个步骤选择课题就是在众多的研究内容中作出一个选择: 确定实验类型就是明确所要研究的问题属 于何种类型的过程; 提出假设就是讲问题变成可以检验的假设, 以便于进一步转变为可操作 的实验。二、选择被试: 选择被试是实验研究程序的第二步, 涉及的问题有: 应当使用人类被试还是 非人类被试,被试应当具备哪些机体特征,用哪一种取样方法才能是被试样本代表总体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注意取决于两个因素:课题的性质以及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三、确定实验控制: 控制是实验的精髓所在, 对实验进行有效的控制的技术甚至已经发展成 一门独立的学科——实验设计。我们所要做的是从课题确定阶段的资料准备开始, 圈定最可 能影响实验的那一部分变量进行控制。四、数据整合: 实验的目的就是进行控制条件下的观察, 观察的结果被系统记录下来, 也就 形成通常意义上的数据或资料。心理学研究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包括计数资料、 计量资料、 等 级资料、描述性资料 五、撰写研究报告:是心理学研究程序的最终步骤。。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 一、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 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提出“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著名论断。 19世纪瑞士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一)冯特的重要贡献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批心理学人才。其中冯特的学生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另一位美国学生卡特尔对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二)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horndike,1874-1949)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先驱。在研究方法上,他摆脱单纯内省和思辩,采用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从此开端。桑代克也因此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三、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 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868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 五、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建国前,翻译了一些教育学主捉著作。 建国初期受苏联心理学影响较大,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经验,批判桑代克的理论及心理测验技术。 60年代初,结合教育实际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学习心理、德育心理、智育心理、学科心理、学生的个别差异等方面,并于1963年出版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 文革期间,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一度中断。文革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目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较快,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充分认识青年学生中的回避心理及表现。 所谓回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在青年学生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盲目地反感正面教育,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这种正面教育往往以较严肃的姿态出现,青年学生虽有一定的判断事物的能力,但理性思维尚未完善,还不能辩证地认识和分析事物,特别是对于以较正统的面貌出现的正面教育,不能冷静的分析,反感、厌恶的情绪油然而生,继而回避正面教育的机会和场合,甚至唱反调。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当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时,经常出现令教师们心寒的场面:或心不在焉,或闷头大睡,或偷看小说。有的家长反映每当提出与孩子交谈时,孩子便动辄以作业未完成、复习功课紧张等堂皇之词推拖。回避与父母的直接交流,久而久之,便产生隔阂。 第二,遇到矛盾冲突,不能认真思考解决方式,而采取回避的态度。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时期,缺乏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面对问题与困难,往往采取回避心理,青年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归结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一旦学习成绩出现问题,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而某些家庭和学校不能给予恰当的诱导,一味地施加压力,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便回避学习,以致厌倦学习。二是“早恋”问题,这种由男女性别吸引而产生的感情对青年学生带来不少的心理和思想负担,一方面是感情的不可自拔,另一方面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反对,甚至鄙视,青年学生又未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因而只能回避。三是社会实践中未被选择的问题。在被社会选择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顺利的情境,部分学生碰到困难后便退却下来,甚至有些学生怕干不好工作干脆不接受工作的机会。这种回避心理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把握锻炼的机会,影响了身心成熟与发展的速度。 二、认真探讨回避心理的原因,探寻枝正方式。 独生子女回避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第一,过分自信,甚至自负。长期孤独而又优越的环境,长辈们过份的夸赞和保,使许多独生子女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它影响了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解决不了问题却又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只好用回避的方式来掩盖。第二,需求日益增长,而又得不到满足。从0点到最高点,是一个快速上升阶段,这时的人生需求包括生理、心理、求知等诸多内容,但外界对青年学生的不理解,使他们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青春期的冲动,渴望爆发,又没有爆发的时间和场合,回避心理便自然产生了。 (二)客观因素:第一,家庭教育的失误。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为两个阶段,即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孩子小时候过分溺爱,而孩子大了,又过分严厉,不能把握恰当的度,久而久之,孩子往往封闭自己,回避现实,与家长之间形成代沟。第二,教育呆板,管理方式单调。我们的学校教育模式化,更多地是侧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智能的开发,在传授知识中形式单一,特别是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应试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学校办学的方向,从初中到高中,围绕中考、高考开设课程,课程内容单调,教材也多半是定理、公式,缺乏形象化内容,某些教师教学水平较低,责任心较差,课堂气氛投入缺乏活力,教师管理也多半以抓学习为主,学校生活就是学习教材,准备应考。在这种单调生活由和沉重的压力下,青年学生不断增族的心理和思想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厌倦学校生活,产生回避心理。第三,社会正面教育的不得当,负面影响严重。当前的正面教育多通过伟播媒介,缺乏鲜活的身边实例,而负面现象则令学生们感受很深,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污染了社会风气。加上学校教育的苍白,青年学生缺乏较高的分析能力,因而对正面的内容反感、回避,而对负面内容津津乐道。 青年学生的回避心理不但影响了教育的质量,而且影响了一代青年的身心健康,不利于青年的成长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的进步。学校,作为青年学生阶段的主要活动场所,尤要引起高度重视,校正回避心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 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学校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凡是丰富知识、论理严谨、生动活泼的课堂,不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性质设计多种课型,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课堂教学活动;第四,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开拓知识,以满足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无形中也增进了师生交流,使学生对学校教育由吸引到信任,由信任到信赔 (二)设计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大胆使用“尝试”方式 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方式。学生在课外动中不但学习了知识,提高了体能,而且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社会经验。因此学校应利用各种闲遐时间,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组织、安排,教师给以恰当的指导。“品试”是丰富人生体验的途径,是适应,是学习,京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再看,去试倘使人意识到自己有选择行为的责任、权力与能力,一个人只有在自主选择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成为自主、自律、自负责任的人。 (三)学校与家庭结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而做为社会组成细胞的家庭,在孩子的成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与家庭结合,校方应通过走访、家长会及书面报告等方式与家庭联系。家庭则应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而双方结合的基本点,应在于相互信任、善意地对待问题,改变“学校与家庭交流即是告状”的现象,使这种结合成为良好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结合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要注意先树典型,多以表扬、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家长要和孩子平等地交谈,善意地鞭策他们。学校和家庭还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以下几种风气:一是要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师生之间,家长孩子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二是要形成民主、活跃的风气,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勇敢的性格。在此基础上,还应形成勤奋好学的风气,勤俭、朴素的风气,这些都能激励学生提高、完善自己。 (四)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培弊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青年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人生需要的第二、三层次,即亲戚、友谊、交往求爱的需要和自尊、互重的需要,并逐步向第四、五层次迈进,即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和贡献的需要。青春期既是逐渐形成的时期,又是心理逐渐成熟、性格形成的过程。这个阶段尤为重要。鉴于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心理教育应着重抓好如下两点: 第一,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倾诉,表达。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教师应身体力行,给学生做榜样,先与学生交朋友,启发他们交友,教给他们交友的方法。 第二,教育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由于这代青年学生所处的特殊的时代,即第一代独生子女群,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此时,应该给予青年学生鼓励,教他们直面困难、挫折的严重性,又树立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 将专业心理素质教育与潜移默化的教育相结合,再设计困难挫折的机会,有意识地让学生锻炼,从正面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称其为完整的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语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目标。词汇教学应当花费少量时间,选择最佳技法、力争达到较好效果,词 汇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语篇教学,英语语篇按文 体(genre)分为记叙文(narrative) 、 描述文(descri ption)、政论文(argumenta- tion)、释义文(exposition)等。这些文体又分别应用于新闻报道、广告、 法律、文书、学术论文等。因此,阅读文语篇教学,根据文体特点来组织、设计教学,优化教学方案,是较好 的切入口。目前文献中常见的三种阅读理论模式,是从上至下模式、反应——补偿模式。这种模式和框架显得 太宽泛,不易在教学中把握,笔者在教学中将上述模式灵活运用,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文体特点,以及"文化 "内涵,进行了几种教学法的探索,效果良好。语篇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在于阅读文教学应是课内外创设条 件,让学生自我进行语言习得,和教师主导有机结合,而非传统的紧扣教材教什么内容的问题, 阅读文 中创设条件主要应是课堂训练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消除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确定性); 训练要准确 ,又要流畅,难易适度,由易到难激发兴趣;制造让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而非每错必纠。 (一)整体教学法:文章的主旨大意就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文章的教材、取材都依据文章中心。因 此,我们可以抓中心、析标题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纵观全文结构和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思 维发散,真正在阅读教学中既能放开又能收笼,既抓大又放小。 着手的主要内容: ①main idea ②title ③topic sentence 模式1、introd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opic body supporting detail short summary (prediction) opinion conclusion suggestion solution recommendation (call for acti>-

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及方法怎么写啊

最简单的方法是查阅外国文献,然后自己中文翻译出来,拼拼凑凑就不会被查虫软件查出来了,我们的专业论文都是这么写的。

每个地方对杂志的要求都不一样的,你最好到你们人事部门问下,有些地方是有专门的规定的

马进福搜概念理解】发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 【一般了解】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 2、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重点难点】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兼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大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 2、小学儿童的发展和小学儿童的教育。 【教学辅导】 一、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 学科性质。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兼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大领域的一门交叉学科,它关注发展与教育、学习与教学、认知与个性、一致与差异。其知识体系围绕两个核心问题:(1)发展是教育的依据和结果;(2)教育是发展的动因。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还是一门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学科。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小学儿童发展和教育领域里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二、小学儿童的发展和小学儿童的教育 1、 发展的概念。 发展通常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 2、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小学阶段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心理机能的深化:兴奋和抑制进一步增强;条件反射比以往更容易形成和巩固;第二信号系统在教学活动中以及人际交往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2)心理动力的转化:儿童入学后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化成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开始承担社会的义务。学校学习的新需要与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发生了矛盾,从而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3)认知活动的发展:①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②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③记忆从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对机械识记的依赖逐渐减少,对意义识记运用逐渐增加,具体形象记忆还占优势,抽象记忆在迅速发展;④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4)个性品质的形成:情感逐渐丰富和深刻;自控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加速发展。 3、小学儿童的教育 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以便塑造为一定的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成员。 ① 应使学生具有符合其年龄的各种心理特点。 ② 培养学生稳定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 ③ 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 ④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⑤ 乐于学习和工作。 ⑥ 正确的“自我”观。 三、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 1、观察法是在自然或真实生活条件下,不对有关变量加以控制,只记录自然发生的事件,以获取有意义信息的方法。观察的形式有自然行为的偶然观察和系统的现场观察。 2、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依据其实施的场地和条件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调查法是通过搜集有关资料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它的主要形式有:谈话法、问卷法、故事法。 [返回页首]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概念理解】遗传;社会化;个性化;校风。 【一般了解】1、遗传的影响力; 2、文化影响儿童发展的途径; 3、社会文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4、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其家庭教育功能的特点; 5、学校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 【重点难点】1、从教育的角度看待遗传影响力的三个基本观点; 2、儿童的个性化和儿童的社会化(特点)。 【教学辅导】 一、遗传及其影响力 1、遗传的概念。 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 遗传的影响力(从教育的角度看待遗传影响力的三个基本观点)。 (1)儿童个体发育发展的起源是遗传,遗传直接影响儿童个体体质方面的发育发展;由于心理或行为的发展归根结底离不开体质因素,所以遗传间接地成为儿童许多方面的心理发展或行为发展的基础。 (2)遗传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儿童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3)儿童通过遗传而继承到的特征,同这些特征的实际表现程度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的。 二、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的影响 1、 社会化和个性化 ①社会化是生物个体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遵从社会规范,成为社会人的过程。 ②个性化是个体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统一的体现。 2、儿童社会化的特点。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社会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遗传因素是儿童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儿童出生时就具备了人的自然属性和身心发展的潜能,为逐渐适应人类社会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可能性,为社会化奠定了生物学基础。 (2)儿童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3)儿童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是儿童社会化的外部动因,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 3、文化影响儿童发展的途径。 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最直接、最根本的就是文化的影响,其他各种客观因素往往是通过文化这一中间环节去影响儿童的。文化影响儿童发展的途径主要有三条: (1)民族、地域、习俗、时尚的影响。 (2)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3)家庭、学校及伙伴群体的影响。 4、文化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儿童的社会性依恋;儿童的友谊认知;儿童的性别角色认知。 (2)社会文化因素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 三、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文化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宏观环境。对儿童来说,最接近、最具体的环境是家庭,家庭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微观环境,家庭不仅对儿童早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儿童一生的发展也会产生持续的影响。 1、家庭教育功能具有的特点是: (1)启蒙性。家庭是抚育儿童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教师。 (2)长期性,家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 (3)感染性,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形式的限制,家长会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儿童的接触交往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并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 (4)情感性。 2、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 家庭客观因素的影响:家庭规模的大小;残缺家庭;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条件。 (2) 家长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家长的儿童价值观;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的教养方式。 (3) 出生顺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四、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1、学校教育是对儿童进行普遍社会化的较为理想的组织过程,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具有相对独立性,能根据预定目的和自身规律连续而有效地对儿童实施系统的教育影响。学校教育能积极主动地影响、充实、优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 2、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 (1)教学内容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儿童施加影响是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中介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教学内容实质上是文化的一种选择结果,是对全部社会文化的一种不断提炼、浓缩、改造和序列化,反映了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生产和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水平,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对人的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不仅向儿童揭示特定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进行文化的灌输,更重要的是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仿效的模式 (2)教师的影响。教师是对儿童进行社会化的专职实施者。教师的期望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期望会成为一种外在的行为目标的诱因,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教师以自身的完整人格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校风的影响。校风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稳定的校园风气和精神面貌。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无声的行动命令。校风是一种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不成条文的心理契约,通过集体舆论对个体的品行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鼓励或制止。优良的校风能陶冶师生的心灵,鼓励上进,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方式 (4)同伴交往的影响。同伴交往包括儿童之间的个体的交往和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儿童同辈群体是由年龄、身份非常接近的儿童组成的群体。同辈群体使儿童的归属感得到满足,又以群体规范约束儿童。同伴既是行为的强化物,又是儿童评定自己行为的参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逐渐超过与成人交往的时间,对同伴的依恋和友谊显著增长。

难哦兄弟,我也写不来,毕业论文代写恐怕要个几千…取题小一点然后在图书馆查资料吧,难的可能是统计分析这块,这就需要你踏踏实实去学习了。

教育心理学研究论文及方法学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 一、心理学思想与教育的早期结合 在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之前,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就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这便是早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中都具有一定的心理学观点。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强调教育与灵魂(心理)的联系。他把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三类。 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的一些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提出“人只有凭借教育才能成其为人”的著名论断。 19世纪瑞士的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教育心理学化”。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受到裴斯塔洛齐思想的影响,认为教育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 二、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诞生需要满足三方面的条件即科学的心理学体系、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人才。这些条件到了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期已基本具备了。 (一)冯特的重要贡献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将实验法引入心理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心理学体系,并培养一批心理学人才。其中冯特的学生莫依曼、霍尔、卡特尔等都曾为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另一位美国学生卡特尔对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二)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horndike,1874-1949)是致力于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领域的研究的先驱。在研究方法上,他摆脱单纯内省和思辩,采用严格的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科学的教育心理学从此开端。桑代克也因此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三、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 四、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868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1917年十月革命后,尝试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发展教育心理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苏联教育心理学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研究,广泛采用自然实验法,综合性研究的科学性提高。 五、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建国前,翻译了一些教育学主捉著作。 建国初期受苏联心理学影响较大,全面学习前苏联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经验,批判桑代克的理论及心理测验技术。 60年代初,结合教育实际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学习心理、德育心理、智育心理、学科心理、学生的个别差异等方面,并于1963年出版了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讨论稿。 文革期间,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一度中断。文革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目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较快,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充分认识青年学生中的回避心理及表现。 所谓回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在青年学生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盲目地反感正面教育,回避教育的机会和场合。这种正面教育往往以较严肃的姿态出现,青年学生虽有一定的判断事物的能力,但理性思维尚未完善,还不能辩证地认识和分析事物,特别是对于以较正统的面貌出现的正面教育,不能冷静的分析,反感、厌恶的情绪油然而生,继而回避正面教育的机会和场合,甚至唱反调。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当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时,经常出现令教师们心寒的场面:或心不在焉,或闷头大睡,或偷看小说。有的家长反映每当提出与孩子交谈时,孩子便动辄以作业未完成、复习功课紧张等堂皇之词推拖。回避与父母的直接交流,久而久之,便产生隔阂。 第二,遇到矛盾冲突,不能认真思考解决方式,而采取回避的态度。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时期,缺乏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面对问题与困难,往往采取回避心理,青年学生常常遇到的问题,归结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成绩,一旦学习成绩出现问题,便在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而某些家庭和学校不能给予恰当的诱导,一味地施加压力,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便回避学习,以致厌倦学习。二是“早恋”问题,这种由男女性别吸引而产生的感情对青年学生带来不少的心理和思想负担,一方面是感情的不可自拔,另一方面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反对,甚至鄙视,青年学生又未能找到合适的方式,因而只能回避。三是社会实践中未被选择的问题。在被社会选择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顺利的情境,部分学生碰到困难后便退却下来,甚至有些学生怕干不好工作干脆不接受工作的机会。这种回避心理导致了学生不能及时把握锻炼的机会,影响了身心成熟与发展的速度。 二、认真探讨回避心理的原因,探寻枝正方式。 独生子女回避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第一,过分自信,甚至自负。长期孤独而又优越的环境,长辈们过份的夸赞和保,使许多独生子女非常自信,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自信,它影响了青年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解决不了问题却又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无能,只好用回避的方式来掩盖。第二,需求日益增长,而又得不到满足。从0点到最高点,是一个快速上升阶段,这时的人生需求包括生理、心理、求知等诸多内容,但外界对青年学生的不理解,使他们的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青春期的冲动,渴望爆发,又没有爆发的时间和场合,回避心理便自然产生了。 (二)客观因素:第一,家庭教育的失误。在家庭教育中,往往表现为两个阶段,即过分溺爱和过分严厉。孩子小时候过分溺爱,而孩子大了,又过分严厉,不能把握恰当的度,久而久之,孩子往往封闭自己,回避现实,与家长之间形成代沟。第二,教育呆板,管理方式单调。我们的学校教育模式化,更多地是侧重知识的传授,而缺乏智能的开发,在传授知识中形式单一,特别是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应试成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学校办学的方向,从初中到高中,围绕中考、高考开设课程,课程内容单调,教材也多半是定理、公式,缺乏形象化内容,某些教师教学水平较低,责任心较差,课堂气氛投入缺乏活力,教师管理也多半以抓学习为主,学校生活就是学习教材,准备应考。在这种单调生活由和沉重的压力下,青年学生不断增族的心理和思想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厌倦学校生活,产生回避心理。第三,社会正面教育的不得当,负面影响严重。当前的正面教育多通过伟播媒介,缺乏鲜活的身边实例,而负面现象则令学生们感受很深,腐败现象,拜金主义,污染了社会风气。加上学校教育的苍白,青年学生缺乏较高的分析能力,因而对正面的内容反感、回避,而对负面内容津津乐道。 青年学生的回避心理不但影响了教育的质量,而且影响了一代青年的身心健康,不利于青年的成长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的进步。学校,作为青年学生阶段的主要活动场所,尤要引起高度重视,校正回避心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 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学校教育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实践证明,凡是丰富知识、论理严谨、生动活泼的课堂,不论对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极大的吸引力,直接影响他们的兴趣、爱好、学习成绩及身心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性质设计多种课型,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第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课堂教学活动;第四,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开拓知识,以满足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无形中也增进了师生交流,使学生对学校教育由吸引到信任,由信任到信赔 (二)设计丰富多采的校园生活,大胆使用“尝试”方式 课外活动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方式。学生在课外动中不但学习了知识,提高了体能,而且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社会经验。因此学校应利用各种闲遐时间,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组织、安排,教师给以恰当的指导。“品试”是丰富人生体验的途径,是适应,是学习,京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再看,去试倘使人意识到自己有选择行为的责任、权力与能力,一个人只有在自主选择的条件下,才能真正成为自主、自律、自负责任的人。 (三)学校与家庭结合,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学校教育离不开社会,而做为社会组成细胞的家庭,在孩子的成快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与家庭结合,校方应通过走访、家长会及书面报告等方式与家庭联系。家庭则应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加强与学校的联系,而双方结合的基本点,应在于相互信任、善意地对待问题,改变“学校与家庭交流即是告状”的现象,使这种结合成为良好的教育方式。 在这种结合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教师要注意先树典型,多以表扬、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家长要和孩子平等地交谈,善意地鞭策他们。学校和家庭还要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以下几种风气:一是要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师生之间,家长孩子之间互相尊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二是要形成民主、活跃的风气,培养学生敢想、敢说、大胆勇敢的性格。在此基础上,还应形成勤奋好学的风气,勤俭、朴素的风气,这些都能激励学生提高、完善自己。 (四)加大心理教育的力度,培弊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青年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人生需要的第二、三层次,即亲戚、友谊、交往求爱的需要和自尊、互重的需要,并逐步向第四、五层次迈进,即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和贡献的需要。青春期既是逐渐形成的时期,又是心理逐渐成熟、性格形成的过程。这个阶段尤为重要。鉴于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心理教育应着重抓好如下两点: 第一,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倾诉,表达。在这方面的教育中,教师应身体力行,给学生做榜样,先与学生交朋友,启发他们交友,教给他们交友的方法。 第二,教育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由于这代青年学生所处的特殊的时代,即第一代独生子女群,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此时,应该给予青年学生鼓励,教他们直面困难、挫折的严重性,又树立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 将专业心理素质教育与潜移默化的教育相结合,再设计困难挫折的机会,有意识地让学生锻炼,从正面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称其为完整的教育,培养出身心健康的有用之才。语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和目标。词汇教学应当花费少量时间,选择最佳技法、力争达到较好效果,词 汇教学要服从和服务于语篇教学,英语语篇按文 体(genre)分为记叙文(narrative) 、 描述文(descri ption)、政论文(argumenta- tion)、释义文(exposition)等。这些文体又分别应用于新闻报道、广告、 法律、文书、学术论文等。因此,阅读文语篇教学,根据文体特点来组织、设计教学,优化教学方案,是较好 的切入口。目前文献中常见的三种阅读理论模式,是从上至下模式、反应——补偿模式。这种模式和框架显得 太宽泛,不易在教学中把握,笔者在教学中将上述模式灵活运用,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文体特点,以及"文化 "内涵,进行了几种教学法的探索,效果良好。语篇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原则在于阅读文教学应是课内外创设条 件,让学生自我进行语言习得,和教师主导有机结合,而非传统的紧扣教材教什么内容的问题, 阅读文 中创设条件主要应是课堂训练要有信息差(information gap消除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确定性); 训练要准确 ,又要流畅,难易适度,由易到难激发兴趣;制造让学生出错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评,而非每错必纠。 (一)整体教学法:文章的主旨大意就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文章的教材、取材都依据文章中心。因 此,我们可以抓中心、析标题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纵观全文结构和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思 维发散,真正在阅读教学中既能放开又能收笼,既抓大又放小。 着手的主要内容: ①main idea ②title ③topic sentence 模式1、introd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background information topic body supporting detail short summary (prediction) opinion conclusion suggestion solution recommendation (call for acti>-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实验法,实验法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2.测验法,测验法是指运用某种测验测量人的某种心理现象,使之数量化并加以研究的方法。3.调查法,调查法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调查者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其回答,了解某一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条件,从而了解这一心理活动的方法。4.观察法,观察法是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通过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研究方法。5.深入访谈法,深入访谈法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查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做出回答,是就某一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自由、深入的交谈。6.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7.文件分析法,文件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积累的有关文件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问题形成的原因。所谓的文件包括学生的信件、日记、周记、平时的作业、作文、考试成绩以及以往在校的行为记录等。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