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中国自然地理论文2000字数量要求

发布时间:2024-08-05 17:46:39

中国自然地理论文2000字数量要求

可持续发展与外部性问题 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市场制度为依托的发展。市场制度的有效性无疑已被近代的经济奇迹所证明了。然而,经过数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人们逐渐发现,经济赖以发展的资源在逐渐耗竭,人类与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恶化,这些都不能不和以市场制度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联系在一起。那么,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市场出了什么错呢? 在市场中,存在着许多经济主体,他们可能是个体农民,也可能是乡镇企业,也可能是国有企业或者政府部门。他们之间在进行交易,通过多次的交易,逐渐形成了多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在任何一对交易者看来,他们达成的价格,恰恰落在自己的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曲线上。由于卖者的产品是用多种要素生产出来的,其中一些要素需要向别人购买,所以该产品的成本也是由交易决定的。经济学证明,在没有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或两个人的交易所带来的成本或收益,对第二个或第三个人的成本或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或者说,一个人并没有承担或获得他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所有成本或收益。在社会层次上看,所谓外部性,是指这样一种情境,即因为成本和收益不能在个人或组织间恰当地分配,以至人们宁肯放弃他们本来应该获得的利益(盛洪, 1996)。 导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权制度。比如,在一条河边上的造纸厂的产权有明确的归属,但这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或者有名义上的归属,如归集体或国家,但产权的行使效率较低。当造纸厂将污水排入这条后,河里的鱼就无法生存。由于没有人拥有这条河(或不关心这条河),所以没有人因为鱼的损失而向造纸厂索赔。因此,造纸厂将不承担污染河导致的经济成本(这里暂时不考虑环境成本)。但河里没有了鱼,实实在在地就是社会的损失。因此,造纸厂的“个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它的成本曲线比真实成本向右下角移动了(如图1所示)。这导致造纸厂的均衡价格低于“真实价格”,而产量却高于“真实产量”。在极端情况下,从社会角度看,建立这个造纸厂也许是得不尝失。因为它给社会带来的“福利增量”(即比按真实成本生产多获得的“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大约是BEE’C所包括的面积),几乎就是它给社会带来的损失(也大约等于BEE’C所包括的面积,即因污染而无法生存的鱼的市场价值);况且由于成本低估导致资源过多地进入造纸业,使得社会失去了将这些资源配置到其它更有效的用途时所获得的利益。 一条河没有明确的归属,可能是由于制度的或观念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在我国,前一种原因还是大量存在。因为我们刚刚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还刚刚开始,人们还不习惯将一条河想象为私人所有。但在更多的情况下,河不是在乡村中的小河,可以在技术上由某些个人所有,而是很大的河,如长江,有上游、中游、下游,拥有一整条河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分段拥有又不能互相不受影响。很大的湖,如太湖,滇池,等等,更进一步,海洋,以至说到极端,整个大气层,整个地球,就更不可能由私人拥有了。因此环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从而是市场价格体系失灵的重要原因。 然而,即使是人们知道破坏环境的现时成本,也还是无法摆脱外部性问题。因为对环境的损害,从时间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当长时间内,环境被损害的程度的增长是缓慢的,但当超过一定的阀值后,损害程度就会迅速增长,但这时再补救已为时晚矣。所谓为时晚矣,是指对环境和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有时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对称性。不可逆,即是指不可恢复;如某种物种一旦灭绝,就不复存在;或一旦臭氧层的漏洞大过一程度,就永远无法修复。不对称,即是指很难恢复;如一旦将森林砍伐殆尽,虽然可以重新种植,却要经历很长时间、付出很大代价;又如由于过度捕捞,我国沿海的黄鱼曾一度绝迹,经过很多年以后才重新恢复过来。但是由于在达到临界点之前,人们不会将即将到来的供给的突然减少计算到与他人的讨价还价中,因而在市场中,没有一种价格信息会提醒人们节约使用该种资源。这是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均匀导致的外部性问题。而这种时间上不均匀的信息,又会因为人们在空间上的分散,更不容易在灾难发生前知道。人们一般不会把以后的成本算在目前的账上,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进行交易,就必然会将对环境或可再生资源的破坏推过阀值。 再退一步,即使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们的行为将给环境带来的损害程度,也仍然无法阻止外部性问题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并不一致。这里讲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时期的人。在同一时期的人中,任何个人或集团若要考虑环境或资源问题而自觉地约束自己,将环境成本或资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去,他或它将会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败北。因为那些没有考虑环境和资源的企业将会由于成本较低而具有竞争优势。人们不得不破坏环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资源,不得不毁灭自然物种。即使在一些国家内部制定了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国与国之间的行为很类似于上述的行为。美国人不会因为石油将要耗竭而减少对石油的消费,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他们节约了石油,也许只是给中国人多使石油创造了条件。在另一方面,国与国之间还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将一些局部性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出口”到它国。由于有些穷国有较低的环境标准,一些富国通过进口或投资,使穷国生产更多的污染严重和消耗资源较多的产品,同时享受较便宜的(没有计算环境和资源成本的)产品。在不同代的人之间,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耗竭一般需要较长的、跨越世代的时间,又由于后代人既不能与当代人谈判,也不能抗议他们的所为,当代人就有可能将环境和资源的成本转嫁给后代人。而市场价格,以及代表对时间看法的市场利率,恰恰是由当代人对未来的看法形成的。就生物资源(如树木)而言,当代的价格低于保证树木生长的长期均衡价格,而市场利率则高于树木的自然生长率。这必然导致即使是私人所有者也会砍伐树木的结果。 因此,可持续发展问题,即保护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合理使用生物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外部性问题。而一旦存在着外部性问题,市场价格体系就会失灵。在这种囚徒困境中,政府管制和政策也许是众多可能的选择之一。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原则 既然可持续发展问题涉及到外部性问题,而外部性就意味着市场制度的失灵,政府作为一种天生克服外部性问题的制度安排,就可以作为一种解决方案。 忘楼主采纳~~

十一五辉煌成就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最关键的一年,这五年,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还有怎样的不足,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里?这些问题也即将揭晓。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现回顾下我们辉煌的“十一五”。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十二五规划展望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党九十周年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 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让我从思想到灵魂再一次地接受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我感受到的是再一次的心灵震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  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上,我们的党是走了些弯路,邓小平说“我们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二十年的错误,但是我们的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二十年的错误代价换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腾飞的奇迹,而且这种奇迹还是继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共产党是人不是神,在人类未知的事业的摸索和实践中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都是难免的,看我们的党是否英明是看她能否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英明的党。  其一,要“求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实践表明,如果缺乏了认真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削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89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学习党史,一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缺乏系统的、辩证的学习、运用能力,要认真、系统的学习,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其二,要“求深”。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能常驻人心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恢宏的小细节,而那恰是历史的魂魄。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学党史,知党史,需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入应用。要由许多“小细节”里品出“大关节”来。要潜心读书、用心体会,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杜绝想起来读一点,忙起来丢一边,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到学不精通不罢休、学不深入不放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学、深学、学深、学透,要立足于研究性地学,而不是应差式地看,而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反复思考、深入思考,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党执政兴国的规律性,全面系统的继承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学会辩证的认识党的历史、借鉴运用党史。  其三,要“求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也必须秉承这种传统和精神。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经验,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总结,才能使党史有效发挥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一要联系实际学,不能像读天书一样,不入心、不进脑;二要注重实效用,要注重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消化运用,活学活用。学习党史的目的是为了从党史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结合起来,从浩若烟海的党史故事、党史理论中淘金寻宝,增智长才,把学习党史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借鉴党史经验,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打好党的组织的坚实基础。  其四,要“求新”。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不是教条,切忌照搬照抄。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历史之树常青。党的历史是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在当前重演。要通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在服务群众上新作为,不断谱写党的建设事业新篇章。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9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我会一直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领导。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海洋地理科学  海洋地理科学是推动航海实践活动的主要基础与前提之一,而航海活动实践又反过来成为海洋地理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与动力,二者互促互进。海洋地理科学亦是浸透包容在航海史、科学史,乃至整个文明史中。今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10周年,在追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之际,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哥伦布的航海作用,对于拓展对哥伦布航海研究的界域,创新研究内容,突出时代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洋地理科学与哥伦布西航思想及行动的形成  对哥伦布远航成功,多有贬诋者。如说哥伦布是个“骗子”、“一个疯子”、“神经很不正常”、“整个一生之中心理状态都有某种混乱”,说他的发现是“偶然的成功”等[1]。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看,这些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远航前的哥伦布掌握了较为深厚广博的海洋地理学知识。  哥伦布所处的时代,西欧人对“远东”还不甚了解。《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东方“黄金”的描写引起了西欧社会国王、封建贵族、僧侣以及商人日益炽热的欲望。西欧人以极大的热情进行探险,配合寻找新航路。到哥伦布从事探险时,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已进行了几十年探险并取得成就。马可波罗的著作深深吸引了哥伦布,他反复仔细阅读,不仅精读,还做了研究。坐落在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至今还保存着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上有哥伦布做过的眉批。一个富庶的、遥远的东方深深地吸引着他。  自14岁上船后,哥伦布先在波尔多菲诺,后来又在科西嘉岛当少年见习水手,以后又成为正式水手。地中海、北大西洋一带是他的海上家园。1476年,哥伦布在一次商船海战中,因船只毁掉,漂渡到葡萄牙。当时,葡萄牙人正以极大的热情从事沿非洲海岸向南的探险,旨在寻找一条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去东方的航路。他们已经发现了非洲沿海、大西洋上的一些岛屿,同时也向北方探险航行。哥伦布在葡萄牙应募参加了去布里斯托尔、加尔维和冰岛的第一次远航。在葡萄牙的航海期间,哥伦布进一步学习掌握了天文、地理、潮汐、风向等知识,其中与航海有关的学科知识尤为丰富。他熟悉并会操纵多种类型的船只,了解并会使用当时的航海仪器,掌握航海技术,研究绘制海图。他狂热地学习、搜集各种航海方面的资料,学会使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四种语言,成为一名航海专家。正如他自己于1501年所说的那样:“我从小置身海洋上,为的是在海上航行,且一直坚持至今。航海的技巧激励那些忠于航海事业的人在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充分地研究了天文学以及几何算术,我能全神贯注、得心应手地画出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城市。”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哥伦布形成了向西航行的思想。坚信“地圆”说,深信向西航行可到东方。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它的正确性及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有其时代性和相对性的。哥伦布所处的那个时代,海洋地理科学有许多内容今天看来是错的,但当时却是先进的,它也指导了人们的实践,起了应有的作用。地球是圆形的学说被公认并成为正统观点是近代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对于自己生活其上的大地的形状,说法多样。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和后来的柏拉图可能是最早提出大地是一个圆球形概念的哲学家。他们宣称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天体环绕它进行圆周运动。著名学者波昔多尼曾在倡导大地球形说的基础上,推想从地中海向西航行可到达印度。公元2世纪,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写成了古典天文巨著《大综合论》,其中认为地球是一个位于中心保持不动的球体,而天体则环绕它转圈子。托勒密撰写的《地球指南》共8卷,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综合性地理学著作。书中采用经纬网,将地球分为360度,对地球的周长、各地名称,陆地、海洋及形状、温差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论述[2](142-148)[3](175-180)。当然,因时代的局限,这本书的错误是相当大的,但它是那个时代地理学的结晶。  随着社会发展,12世纪以后古希腊学术著作和中世纪穆斯林的学术思想又重新被西欧吸收,被译成拉丁文。在西欧兴起收集翻译古希腊文化的热潮是由于社会对新知识需求的增加。到哥伦布时代,译成拉丁文的古希腊和穆斯林作家的作品数量多、学科广。哥伦布运用所学的拉丁语,读了大量古希腊著作,特别是托勒密天文学和地理学。他还学习了中世纪学者的有关著作,逐渐接触“地圆说”。  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讲到希邦格(日本)离印度海岸不远。此外,比哥伦布稍早些年的法国地理学者皮埃尔?戴利的《世界的样子》一书(一译《幻想世界》,Imagine Muudi),对哥伦布的影响极大。该书是根据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思想家罗哲尔?培根的观点而成,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表面水域与陆地比例是1:6。该书把欧洲和亚洲说成是向两边延长着的“长长的”陆地,而在两大洲之间的海(指欧洲以西和亚洲以东的水域)便成了狭小而“短小的”了。书中还指出,“伊比利亚半岛的末端和印度东端彼此相距并不太远……显而易见,顺风有几天就能到达”,并断言:“绵延于西班牙和印度之间的海洋不甚宽广。”[4](76-77)另外,据基督教《旧约》记载:“到了第三天,你应将水集合于大地的第七个部分,使其余六个部分干涸。”古希腊的学术观点与宗教文献相吻合,对于既追求学术知识又虔信宗教的哥伦布产生了特殊的作用。  哥伦布还在航海实践中,从各地搜集了很多不被其他船员们重视的、能够证明在大西洋遥远的地方有块陆地的证据。例如,如果西风持续地猛吹,海上飘来既非欧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尸体。另外,他听其他船员讲到,在离葡萄牙海岸450海里的地方,曾捞上一个木头制品,显然不是用金属工具做的,但小巧玲珑。在亚速尔群岛附近常常冲来一些陌生的树干和其他不为西欧人所认识的东西。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观察,“地圆说”更为哥伦布所深信。  综合推算与西航思想的最后形成。  根据古希腊地理学成果,参照马可波罗书中关于日本、中国位置的记载,以及中世纪西欧学者的著作,哥伦布的西航思想日臻成熟。早在15世纪70年代末,哥伦布就给赞成从西路航海去印度的学者、意大利的托斯堪内里写信。托氏对地理学特别是“地圆说”有许多独到见解,其中关于地球周长、经纬度及西欧与东方的距离等都有说明。他认为,在陆地上从里斯本向东测量,已知的大陆包括整个地球表面有230个经度,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只需走130个经度就能到达大陆的东侧(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还有太平洋)。托斯堪内在研究马可波罗的书之后认为,从里斯本向西航行5000海里就可直达伟大的可汗王国(中国)。另一条海路绕安蒂利亚岛,“经过两千海里,您会碰上妙不可言的奇邦格(日本)……”。他还画出了北大西洋地图。哥伦布专门拜访了托斯堪内,向他求教并获得有关资料。托斯堪内的许多结论与亚里士多德,以及《旧约》、《世界的样子》等文献中的说法有出入。如《世界的样子》中断言,中国位于加纳利群岛以西三千余英里[4](pp76-77)。哥伦布虽然赞同托斯堪内的许多观点,但对托所制之路线有不同看法,认为太长了,因而需要自己计算。  要实践航行,哥伦布还面临两个问题,都和向西航行到亚洲的距离有关。其一是,如果地球是360度,那么1度有多长?其二,地球上已知陆地向东伸延有多长?根据《旧约》及亚里士多德关于陆地占6/7的说法,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海洋只占360度的1/7,即51个经度,又考虑到《世界的样子》及《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说法,哥伦布运算的结果是从西向东陆地面积占290度。这样,他的答案是,地球上海洋占70度。但1度有多长呢?根据古希腊托勒密的推算,以及中世纪穆斯林学者测量同一子午线两个点等几种测量方法,1度是5海里。也有一些地理著作说1度的长度不到10海里。哥伦布接受了环球距离较小的数字。  由于地球是圆形,在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经度之间的距离又不同,那么,在里斯本或亚速尔群岛的纬度上,两个经度间距离是多少呢?根据当时的数据知识及葡萄牙航海机构研究者们的计算方法,哥伦布计算出1度等于50海里。按这个标准计算,距所要去的东方目标不足3550海里(事实上沿北纬28度线,从加那利群岛到日本的距离是10600海里),可见,由于条件的限制,哥伦布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按这个结果,西渡大西洋到东方确是要容易得多[5]。  然而正是这个“错误”,使哥伦布最终坚定了信心。这个理论与找黄金、辟航路、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促使哥伦布开始着手实施西航计划。他在多次向葡萄牙国王申请未获准的情况下,又来到西班牙,经过多番奔波磨难,冲破重重阻力,最终促成行动。  哥伦布向西探航并发现美洲并非是“不理智的行为”,也不是“偶然的成功”,更不是仅凭“黄金梦”、“宗教狂热”来支配冒险活动的。他是一个有科学头脑、独到见解、注重实际的伟大航海家。  二、发现美洲对海洋地理科学的贡献  哥伦布在航海活动中对海洋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第一个进入“美洲地中海”,发现了几乎全部巴哈马群岛、大小安的列斯群岛,足迹遍及现在的几十个美洲国家和地区,对海洋地理、水文状况进行了勘察,获得了不少发现,这里仅提及以下几个方面。  为环球航路的开辟、“地圆说”的最后证实打下了基础。  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在西欧上古末期和中世纪早期遭到严重破坏。中世纪时期关于地球的概念是按《圣经》中的解释,由幻想构成的地图,认为大地是一只圆盘,浮在水面上,天是由四根台柱支撑的穹窿,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在大地中心,中间是陆地,周围为水所环绕,有亚、非、欧三块大陆块。在中世纪前和中期的基督教西欧,这种观点占统治地位。十二三世纪以后,“地圆说”开始在欧洲兴起,哥伦布接触到了“地圆说”,又从《马可波罗游记》中了解到东方,结合航海的实践及见闻,坚信这一观念。尽管哥伦布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但在地球形状这个问题上,却背离了基督教学说。正因为他相信“地圆说”,根据当时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地理科学知识进行了周密的推算,得出地球的大约周长以及从西欧向西航行到东方的距离,使他的航行有了科学理论基础。虽然他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然而这种“错误”的理论是导致他发现美洲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当指出,主张从西欧向西航行到亚洲,所遇到的不仅仅是与自然界的危险作斗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与社会的、人为的困难作斗争,还要克服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上的种种阻力。当时绝大多数人不相信地圆学说,不相信向西航行可到东方。当时,尽管有几个国家在进行探险,有许多航海家,不怕风浪、不畏海盗,但却害怕驶进“地狱”,据说“地狱”的入口就在大西洋中的某处。在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的水手中,还有人把这一传说看做是最可怕的危险。然而哥伦布以自己大胆的设想、科学的计划和无畏的精神冲破了这一障碍,西航成功了。他虽未找到真正的东方,却发现了美洲,通过这一发现,为后继者铺垫了环球航海成功的路。麦哲伦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根据哥伦布的航海情况,又在他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在海洋地理科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当深远。因此,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不仅是开辟了一条通达美洲的航路,也是证实“地圆说”,并为以后开辟环球航路创造了条件,他开辟了航海活动的新时代,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对海洋地理的勘测、发现和利用。  在航海过程中,哥伦布始终仔细观察、勘测所经海洋的水文、地理、气象等情况,计算航程,判别方位和经纬度,精心绘制地图并详细记载航海日志。他的《航海日志》内容丰富,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最感人肺腑的文件之一”,为后人研究西印度群岛、大西洋及中南美洲的海洋地理及航海科技史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6]([18]。他的海洋地理勘察、观测、发现及运用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位于北纬20°到30°,西经40°到75°之间大西洋中神秘的马尾藻海,是海洋地理的一大奇观,有些自然状况至今难以解释。据考古发现,古代腓尼基人已到达马尾藻海。可是在中世纪,科学还深深地被禁锢在神学之中,马尾藻海却被认为是居住在深海中的神,能随便改变自己的形状,甚至可以突然消失,所以人们对其畏惧,一直无所认识。哥伦布第一次航经马尾藻海时,几乎被阻隔在那里。他是第一次详细记载马尾藻海的人,从此人们才开始对马尾藻海进行真正的科学考察  。  哥伦布对大西洋风向、洋流的发现和利用也有贡献。这些都是凭借他的丰富知识、经验、勇敢精神和聪明善断的天赋,在航海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比如第一次的航行返航时,为了防止触礁,躲开了东北信风带,在海上航行了48天。第二次航行时又逆信风北上用了93天。经过两次航行知道了有信风和偏西风的存在。他是第一个发现并利用大西洋中风系的探险家。同时,他也认识到海流的作用。他在很早以前就听到和见过欧洲西部海面上常有热带果实,珍奇雕刻、木材和异地人的尸体,在去美洲的航行中,又亲眼见到了后来被确认为是北赤道洋流的海流。同时,哥伦布还在当时航海仪器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发现了地磁的偏向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磁偏角、磁倾角)的现象。这些发现都是人类首次对海的认识,也很快被后人所运用。

中国自然地理论文2000字数量

一天,我在校园走了一圈,发现校园里的垃圾还真不少,塑料袋,碎纸,雪糕纸…… 这些引起了我的反思—— 我们天天都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这美好的一切当中。地球妈妈慷慨的为我们提供各种无限而又有限的资源,让我们“丰衣足食”,而人类不但不知足,反而还破坏地球母亲。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把一棵棵大树砍下做成木船、一次性筷子等一切对人类有利的东西,而这些在人类的眼里总是一闪而过,对于大自然是多么大的破坏。 虽然,现在人们处处在宣传环保,呼吁绿色,但这样仍然没有阻止破坏者的脚步,一棵棵大树仍在倒下,沙漠的面积仍在扩大。 现在,由于人类大量地砍伐树木,所以现在荒漠正吞噬着大自然,吞噬着整个地球,人们啊!难道你们就心甘情愿地看着大片的绿的被破坏?这种塑料很难腐烂,被称之为“白色污染”,用过的废弃物十分难以处理。如果埋掉,会破坏土壤结构;烧掉它,能生产出氟化物,氢化物等有毒或剧毒气体,危害人畜。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塑料袋竟然有这么大的危害。 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播种的灾难时,大自然已愤然回击。海洋与大气向人类发出了警告。全球不论哪一个海域,不管它与工农业活动区有多么遥远,从北极冰岛到南极大陆,到处都不同程度的监测到有害物质,唉!我以前喜欢的海洋到哪里去了?绿如蓝,成记忆了吗? 现如今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文化,政治,还是在信息产业上,都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在高速发展的轨道上急速行使时,中国的人们似乎忘记了一个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道德素质。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古代昌盛的儒家思想,也都是把“仁”和“礼”放在首位的。古代的道德方面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孔融吃梨时把大的让给长辈。晋国重耳与楚国大战时,遵守诺言,主动退避三舍。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孔明出山时,不耻以诚相待……这许许多多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映衬了一个重视道德素质的古代极为发达的中国,可现如今…… 中国的青山绿水,正遭受到极度的摧残。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污染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森林大面积地砍伐、毁坏,使得洪水肆意猖獗,所到之处,民不聊生,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洪水吞噬,无不心痛。更有甚者,祖国的大动脉——黄河,已经不再是昔日养育中华民族起源的鱼肥水美之处了,却成了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带走的泥土,不可估量。大片土地的沙漠化,也正袭击着我们居住的城市。人们为了贪图自己的利益,在食品里放添加剂来牟取巨大的利润。由于食物中毒而导致死亡的事也时有发生。在校园里,同学们为了方便而忽略了环保的意识,口香糖随口一吐,致使校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道道黑色的“伤疤”。这数也数不清的道德问题正困扰着这条“东方的巨龙”甚至影响了它未来的发展。 相比之下,我们的邻国,日本与韩国,在2002年日韩世界杯上,球迷观看完足球比赛后,离开后的座位竟然没有留下一个废物,我依旧记得报纸那天报道的标题是“可怕,可敬的日韩民众”。而国民在每一次公众场所聚集后,都需要工作人员反复地检查,确定不再有垃圾。更有甚者,每当表演与比赛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时,总是能见到在比赛场地上看台上有着塑料瓶和废纸团等垃圾。在美国,父母带着小孩子在商场等公共场所是,若有垃圾,不论垃圾箱有多远,父母都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自觉地把垃圾扔进垃圾袋。而中国的父母在孩子手中有垃圾时,则是告诉他将垃圾偷偷地扔在一个角落,根本就没有想到这样会有什么后果。更夸张的是街头大小便与城市小广告比比皆是。先不谈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上述的话语也该能让各位心知肚明了吧。 说到我自己,我在以前也确实有过没有注意道德规范的时候,现在,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当口中有痰是,我会稍加思考,拿出纸巾,包好,再扔入垃圾桶。当手中攥着糖纸时,我也会稍加思考,直到手中冒汗,我也会扔进垃圾桶。当眼前面对着红灯时,我依旧会多加思索,静静地等待着绿灯的再次闪烁……你要问我为什么,我会告诉你:我是新一代的中国人。 如今,21世纪的中国在发展的列车上畅通无阻地前进时,我们依然不能忘记那“老掉牙”的道德行为,它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发展列车上的“润滑油”,也可以成为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在新闻中不断报道着经济、财政、农业生产、文化教育的同时,我也希望看到一些关于道德素质的报道。明天的我们,应该如何行动呢? 我呼吁:不要再破坏我们自己的家园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首先,我国老年人口规模较大,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  2012年,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35404万人,其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00403万人,占全部人口的1%,较2011年下降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12714万人,占当年全部人口的4%,比重较2011年上升3个百分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多。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从1982年的6251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00403万人,年均增加9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从1982年的5%增加到2012年的1%,年均增加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也在稳步增长,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1982年的4991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12714万人,年均增加4万人;老年人口占比从9%增加到4%,年均增加15个百分点。  从国际比较情况来看,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总量为6万人,占全部人口比重为1%,低于世界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相当于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之和;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为17亿人,占全部人口比重为7%,高于世界9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总量超过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三个国家之和的近30%。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老龄化速度有所加快。1982-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年均增长3万人,而2002-2012年年均增长7万人,近十年年均增量较之前二十年多增4万人;从占比来看,1982-2002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年均增加12个百分点,而2002-2012年占比年均增长21个百分点,近十年年均增量较之前二十年多增09个百分点。  从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抚养比指标来看,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抚养比显示,1982-201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从6%下降至2%。但是,总抚养比近两年持续增长,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为4%和9%,显示出全社会的人口抚养负担正在加重。细分抚养比显示,我国少儿抚养比从1982年的6%大幅下降至2012年的2%,而同时老年抚养比从0%上升至7%。  上述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  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中,有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4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这些省市全部属于东部地区。2012年,有天津、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8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其中属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各有3个,属于西部地区的有2个。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地区增多,一方面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人口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  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而当年人均GDP仅为6美元,不及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1/20,仅为美国和日本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人均GDP虽然大幅增长至2美元,但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压力依然较强。  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  表面看,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比较简单,即出生率下降、人口寿命提高。但是,受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背景有一定区别。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既受到人口转变的一般因素影响,也受到计划生育的特殊因素影响。  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般因素。从理论上来讲,人口转变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逐渐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按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不同,可以把人口转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从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来看,人口转变的起点一般是高位均衡阶段,而终点则是低位均衡阶段。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口转变进入低位均衡阶段时就表明人口转变基本完成,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从死亡率看,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在建国以后开始逐渐下降,1949年人口死亡率为20‰,2003年下降至4‰,随后有所回升,2012年上升至15‰;从出生率看,也表现出与死亡率大致同样的变化趋势,由1949年的36‰下降到2010年的9‰,随后两年微幅回升,2012年为1‰。虽然20世纪50年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处于相对高位,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根据这三个影响因素判断,初步判定我国的人口转变始于1949年。2006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首次接近5‰和-5‰的标准;2003年,我国人口死亡率为4‰,随后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到2012年已经上升到15‰,根据国际惯例可以认为2003年是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化的拐点。综合考虑“自然增长率标准”和“死亡率拐点标准”这两大标准,保守估计,在2006年我国就已经完成了人口转变。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推断,人口转变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上。伴随着人口转变,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1949年到2012年,我国0-14岁的儿童和少年人口所占比重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变化过程;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大体上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但近两年又有所下降;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在前期基本稳定在5%-5%之间,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明显上升,2000年达到7%,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到2012年底,这一比重已经上升至4%。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抚养比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总的来看,我国人口少儿抚养比和总抚养比都呈现出先升后降走势,只是少儿抚养比略低于总抚养比。比较而言,我国老年抚养比波动较小,基本保持比较平稳的上升趋势,而且前期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升。人口转变完成后,我国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与少儿抚养比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  二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殊因素。人口转变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缓慢发生的一个自发过程,是所有国家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的一般规律。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口转变受到了较其他国家更多的人为因素控制,从而显著加快了人口转变的速度。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转变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是一种非平稳人口转变。从前文提到的人口转变阶段划分来看,1949年以前我国人口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增长率的阶段;1949年以后,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和生存环境的逐步优化,人口渐渐表现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增长率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加之人口政策的有效推进,人口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增长率。人口转变和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的一般化趋势,人口转变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政策,那么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和世界人口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即出现下降。但是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更加漫长,由此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也会更加缓慢。纵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的“夹击效应”,一方面是政府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生育率的降低,另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家庭生育决策的改变。1973年,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1978年加大力度。通过三十多年不断的宣传和教育,并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手段和一定的行政手段,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初步估计受该政策影响我国少生了4亿人左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生育率下降非常显著的国家之一,并完成了从典型的高出生率国家到低出生率国家的转变,这充分说明了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人口结构变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一五辉煌成就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最关键的一年,这五年,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还有怎样的不足,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里?这些问题也即将揭晓。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现回顾下我们辉煌的“十一五”。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十二五规划展望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党九十周年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 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让我从思想到灵魂再一次地接受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我感受到的是再一次的心灵震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  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上,我们的党是走了些弯路,邓小平说“我们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二十年的错误,但是我们的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二十年的错误代价换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腾飞的奇迹,而且这种奇迹还是继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共产党是人不是神,在人类未知的事业的摸索和实践中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都是难免的,看我们的党是否英明是看她能否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英明的党。  其一,要“求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实践表明,如果缺乏了认真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削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89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学习党史,一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缺乏系统的、辩证的学习、运用能力,要认真、系统的学习,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其二,要“求深”。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能常驻人心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恢宏的小细节,而那恰是历史的魂魄。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学党史,知党史,需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入应用。要由许多“小细节”里品出“大关节”来。要潜心读书、用心体会,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杜绝想起来读一点,忙起来丢一边,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到学不精通不罢休、学不深入不放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学、深学、学深、学透,要立足于研究性地学,而不是应差式地看,而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反复思考、深入思考,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党执政兴国的规律性,全面系统的继承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学会辩证的认识党的历史、借鉴运用党史。  其三,要“求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也必须秉承这种传统和精神。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经验,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总结,才能使党史有效发挥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一要联系实际学,不能像读天书一样,不入心、不进脑;二要注重实效用,要注重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消化运用,活学活用。学习党史的目的是为了从党史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结合起来,从浩若烟海的党史故事、党史理论中淘金寻宝,增智长才,把学习党史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借鉴党史经验,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打好党的组织的坚实基础。  其四,要“求新”。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不是教条,切忌照搬照抄。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历史之树常青。党的历史是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在当前重演。要通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在服务群众上新作为,不断谱写党的建设事业新篇章。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9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我会一直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领导。

中国自然地理论文2000字数要求

下面两位真牛不是原创防灾减灾 从我做起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随形,灾害风险总是伴随在每个人的身边。印度洋海啸、卡特里娜飓风、汶川强烈地震、日本东海地震海啸……一次次触目惊心的灾害,给无数家庭带来灾难,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创。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灾害损失重。全国有70%以上的城市和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各种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从2009年开始,我国政府将每年5月12日设立为国家“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在第三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我们倡议: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一、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我们生活、出行和日常工作中,灾害风险和事故隐患无处不在。我们诚挚地提醒您:请了解身边存在的灾害风险,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保障您和家人的安全。 二、积极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灾害、了解风险、了解逃生技巧是您远离灾难并减轻伤害的有效途径。请您从现在做起,抽些时间学习防灾减灾、避险自救知识技能,让知识成为保护您和家人安全的力量。 三、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活动。防灾减灾从自身做起,我们热切期盼您能积极参与到政府、单位、社区组织的各项防灾减灾活动中,主动参加避灾、逃生演练。欢迎您为防灾减灾献计献策,共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关注防灾减灾,树立风险意识,掌握逃生技巧,为自己、家人和朋友构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另一:海啸: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0级强烈地震,引发约10米高海啸,并波及到美洲太平洋沿岸。 去海边的时候,要注意附近地震的报告,通过收音机或电视掌握相关信息,做好防范。 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 潮汐有反常涨落,例如海平面明显下降或者巨浪袭来,有大量水泡冒出,一定要尽快离开。 当周围的动物出现反常的焦躁,就必须警觉了,动物是比人要敏感的! 在海啸中不幸落水,要设法抓住树枝、木板之类保持浮在水面的状态,不要举手,不要挣扎,不要无谓地消耗体力。不要喝海水。高温:高温指当时的气温等于或大于35摄氏度。如果气温达到或超过35度,会发布高温预警信号,预测到0~9度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预测到0~9度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测到达到或超过0度高温红色预警信号。而某日最高气温超过35度称为高温日。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 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这也是夏季大城市高温的城市热岛效应。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作业。在高温期间,为作业人员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器材。 多呆在阴凉的地方或通风的室内,减少外出,如在高温天气出行,要注意防晒防暑。 注意饮食卫生。要多饮水,以温淡盐开水或茶水为主,兼食瓜果和新鲜蔬菜。饮食以清淡为主。 保持公共卫生,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剧而造成的感染。注意蚊虫叮咬。 如发生中暑,应尽快将病人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让病人仰卧,解开或松开衣服。龙卷风:龙卷风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m/s~200m/s,最大300m/s,比台风(产生于海上)近中心最大风速大好几倍。龙卷风的破坏性极强,其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甚至把人吸走。2011年5月初,美国南部地区遭遇龙卷风袭击,大量市镇被毁,数百人丧生。 注意媒体报道,及时收听预报信息,做好防灾准备。 在家时,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在电杆倒、房屋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切断电源,以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4.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或朝风向垂直方向躲避,但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   5.当乘汽车时遭遇龙卷,应立即停车并下车到低洼地躲避,防止汽车被卷走,引起爆炸等。要注意的是,汽车和活动房屋对龙卷风来说都是没有任务防御作用的。雷电:所谓雷电,就是天空中的某一块云层与另一块云层或者与大地之间,由于所带的电荷性质相反而产生瞬间剧烈放电的现象。在这放电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强烈耀眼的闪光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巨响。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雷暴活动十分频繁,全国有21个省会城市的年最多雷暴日均在50天以上,最多的达到了134天。从近30年的雷电资料看,我国雷暴日天数变化不大,但是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日益严重,具有发生频次多、范围广、危害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点。 高层建筑物都要装备防雷设施,并定期维护。 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等高空孤立物品,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雷电天气不要室外游泳。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位势、缩小暴露面。 如果触电者因雷击昏倒而“假死”的状态时,应马上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并施行触电急救,人工呼吸是十分必要的。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0级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 学习地震和防震知识,可使你在地震时不害怕、不惊慌,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持镇定在地震中十分重要。 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地震中,注意防火灾,关好电源,关闭煤气。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灾后疫病。干旱: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等。 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节省用水。洪水: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灾害。不得不承认,我国迅猛的人口增长,扩大耕地,围湖造田,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状态,改变了汇流条件,加剧了洪灾程度。所以我们要加强水土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江湖治理,兴修水利。1.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2.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3.如果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游泳逃生。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5.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沙尘暴:所谓沙尘暴天气是指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使空气浑浊大气能见度显著降低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其强度由高到低可依次分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三个等级。 注意各种媒体关于沙尘暴最新消息和防风通知的报道。 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幼儿园、学校应采取暂避措施,建议停课。 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车辆应减速慢行,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 发生强沙尘暴天气时不宜出门,尤其是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户外作业人员应暂作业。 平时要做好防风防沙的各项准备,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干燥,减少室内生存的尘螨、真菌、细菌等的数量。并注意呼吸道生理卫生。在沙尘天气中,人们应该多喝水,多吃清淡食物。 尘土迷眼时千万不要揉。立即把眼睛闭起来,稍低头,再眨动眼皮,让沙尘随泪水冲到眼角而流出来;或请人帮忙,用清水冲洗;严重者送往医院救治。冰雹:冰雹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至能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雹灾是我国严重灾害之一。1.得知有关冰雹的天气预报,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2.冰雹来时尽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门时,应注意保护头、面部,避免砸伤。户外作业人员暂停作业,到安全地方暂避。3.若冰雹来时你正在室外,应马上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坚固的建筑物。4.若你正在驾驶汽车,或在车内,应立即将车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贸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5.有时,冰雹会伴有狂风暴雨,需特别注意预防及躲避。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海洋地理科学  海洋地理科学是推动航海实践活动的主要基础与前提之一,而航海活动实践又反过来成为海洋地理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与动力,二者互促互进。海洋地理科学亦是浸透包容在航海史、科学史,乃至整个文明史中。今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10周年,在追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之际,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哥伦布的航海作用,对于拓展对哥伦布航海研究的界域,创新研究内容,突出时代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洋地理科学与哥伦布西航思想及行动的形成  对哥伦布远航成功,多有贬诋者。如说哥伦布是个“骗子”、“一个疯子”、“神经很不正常”、“整个一生之中心理状态都有某种混乱”,说他的发现是“偶然的成功”等[1]。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看,这些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远航前的哥伦布掌握了较为深厚广博的海洋地理学知识。  哥伦布所处的时代,西欧人对“远东”还不甚了解。《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东方“黄金”的描写引起了西欧社会国王、封建贵族、僧侣以及商人日益炽热的欲望。西欧人以极大的热情进行探险,配合寻找新航路。到哥伦布从事探险时,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已进行了几十年探险并取得成就。马可波罗的著作深深吸引了哥伦布,他反复仔细阅读,不仅精读,还做了研究。坐落在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至今还保存着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上有哥伦布做过的眉批。一个富庶的、遥远的东方深深地吸引着他。  自14岁上船后,哥伦布先在波尔多菲诺,后来又在科西嘉岛当少年见习水手,以后又成为正式水手。地中海、北大西洋一带是他的海上家园。1476年,哥伦布在一次商船海战中,因船只毁掉,漂渡到葡萄牙。当时,葡萄牙人正以极大的热情从事沿非洲海岸向南的探险,旨在寻找一条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去东方的航路。他们已经发现了非洲沿海、大西洋上的一些岛屿,同时也向北方探险航行。哥伦布在葡萄牙应募参加了去布里斯托尔、加尔维和冰岛的第一次远航。在葡萄牙的航海期间,哥伦布进一步学习掌握了天文、地理、潮汐、风向等知识,其中与航海有关的学科知识尤为丰富。他熟悉并会操纵多种类型的船只,了解并会使用当时的航海仪器,掌握航海技术,研究绘制海图。他狂热地学习、搜集各种航海方面的资料,学会使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四种语言,成为一名航海专家。正如他自己于1501年所说的那样:“我从小置身海洋上,为的是在海上航行,且一直坚持至今。航海的技巧激励那些忠于航海事业的人在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充分地研究了天文学以及几何算术,我能全神贯注、得心应手地画出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城市。”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哥伦布形成了向西航行的思想。坚信“地圆”说,深信向西航行可到东方。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它的正确性及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有其时代性和相对性的。哥伦布所处的那个时代,海洋地理科学有许多内容今天看来是错的,但当时却是先进的,它也指导了人们的实践,起了应有的作用。地球是圆形的学说被公认并成为正统观点是近代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对于自己生活其上的大地的形状,说法多样。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和后来的柏拉图可能是最早提出大地是一个圆球形概念的哲学家。他们宣称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天体环绕它进行圆周运动。著名学者波昔多尼曾在倡导大地球形说的基础上,推想从地中海向西航行可到达印度。公元2世纪,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写成了古典天文巨著《大综合论》,其中认为地球是一个位于中心保持不动的球体,而天体则环绕它转圈子。托勒密撰写的《地球指南》共8卷,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综合性地理学著作。书中采用经纬网,将地球分为360度,对地球的周长、各地名称,陆地、海洋及形状、温差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论述[2](142-148)[3](175-180)。当然,因时代的局限,这本书的错误是相当大的,但它是那个时代地理学的结晶。  随着社会发展,12世纪以后古希腊学术著作和中世纪穆斯林的学术思想又重新被西欧吸收,被译成拉丁文。在西欧兴起收集翻译古希腊文化的热潮是由于社会对新知识需求的增加。到哥伦布时代,译成拉丁文的古希腊和穆斯林作家的作品数量多、学科广。哥伦布运用所学的拉丁语,读了大量古希腊著作,特别是托勒密天文学和地理学。他还学习了中世纪学者的有关著作,逐渐接触“地圆说”。  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讲到希邦格(日本)离印度海岸不远。此外,比哥伦布稍早些年的法国地理学者皮埃尔?戴利的《世界的样子》一书(一译《幻想世界》,Imagine Muudi),对哥伦布的影响极大。该书是根据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思想家罗哲尔?培根的观点而成,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表面水域与陆地比例是1:6。该书把欧洲和亚洲说成是向两边延长着的“长长的”陆地,而在两大洲之间的海(指欧洲以西和亚洲以东的水域)便成了狭小而“短小的”了。书中还指出,“伊比利亚半岛的末端和印度东端彼此相距并不太远……显而易见,顺风有几天就能到达”,并断言:“绵延于西班牙和印度之间的海洋不甚宽广。”[4](76-77)另外,据基督教《旧约》记载:“到了第三天,你应将水集合于大地的第七个部分,使其余六个部分干涸。”古希腊的学术观点与宗教文献相吻合,对于既追求学术知识又虔信宗教的哥伦布产生了特殊的作用。  哥伦布还在航海实践中,从各地搜集了很多不被其他船员们重视的、能够证明在大西洋遥远的地方有块陆地的证据。例如,如果西风持续地猛吹,海上飘来既非欧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尸体。另外,他听其他船员讲到,在离葡萄牙海岸450海里的地方,曾捞上一个木头制品,显然不是用金属工具做的,但小巧玲珑。在亚速尔群岛附近常常冲来一些陌生的树干和其他不为西欧人所认识的东西。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观察,“地圆说”更为哥伦布所深信。  综合推算与西航思想的最后形成。  根据古希腊地理学成果,参照马可波罗书中关于日本、中国位置的记载,以及中世纪西欧学者的著作,哥伦布的西航思想日臻成熟。早在15世纪70年代末,哥伦布就给赞成从西路航海去印度的学者、意大利的托斯堪内里写信。托氏对地理学特别是“地圆说”有许多独到见解,其中关于地球周长、经纬度及西欧与东方的距离等都有说明。他认为,在陆地上从里斯本向东测量,已知的大陆包括整个地球表面有230个经度,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只需走130个经度就能到达大陆的东侧(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还有太平洋)。托斯堪内在研究马可波罗的书之后认为,从里斯本向西航行5000海里就可直达伟大的可汗王国(中国)。另一条海路绕安蒂利亚岛,“经过两千海里,您会碰上妙不可言的奇邦格(日本)……”。他还画出了北大西洋地图。哥伦布专门拜访了托斯堪内,向他求教并获得有关资料。托斯堪内的许多结论与亚里士多德,以及《旧约》、《世界的样子》等文献中的说法有出入。如《世界的样子》中断言,中国位于加纳利群岛以西三千余英里[4](pp76-77)。哥伦布虽然赞同托斯堪内的许多观点,但对托所制之路线有不同看法,认为太长了,因而需要自己计算。  要实践航行,哥伦布还面临两个问题,都和向西航行到亚洲的距离有关。其一是,如果地球是360度,那么1度有多长?其二,地球上已知陆地向东伸延有多长?根据《旧约》及亚里士多德关于陆地占6/7的说法,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海洋只占360度的1/7,即51个经度,又考虑到《世界的样子》及《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说法,哥伦布运算的结果是从西向东陆地面积占290度。这样,他的答案是,地球上海洋占70度。但1度有多长呢?根据古希腊托勒密的推算,以及中世纪穆斯林学者测量同一子午线两个点等几种测量方法,1度是5海里。也有一些地理著作说1度的长度不到10海里。哥伦布接受了环球距离较小的数字。  由于地球是圆形,在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经度之间的距离又不同,那么,在里斯本或亚速尔群岛的纬度上,两个经度间距离是多少呢?根据当时的数据知识及葡萄牙航海机构研究者们的计算方法,哥伦布计算出1度等于50海里。按这个标准计算,距所要去的东方目标不足3550海里(事实上沿北纬28度线,从加那利群岛到日本的距离是10600海里),可见,由于条件的限制,哥伦布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按这个结果,西渡大西洋到东方确是要容易得多[5]。  然而正是这个“错误”,使哥伦布最终坚定了信心。这个理论与找黄金、辟航路、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促使哥伦布开始着手实施西航计划。他在多次向葡萄牙国王申请未获准的情况下,又来到西班牙,经过多番奔波磨难,冲破重重阻力,最终促成行动。  哥伦布向西探航并发现美洲并非是“不理智的行为”,也不是“偶然的成功”,更不是仅凭“黄金梦”、“宗教狂热”来支配冒险活动的。他是一个有科学头脑、独到见解、注重实际的伟大航海家。  二、发现美洲对海洋地理科学的贡献  哥伦布在航海活动中对海洋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第一个进入“美洲地中海”,发现了几乎全部巴哈马群岛、大小安的列斯群岛,足迹遍及现在的几十个美洲国家和地区,对海洋地理、水文状况进行了勘察,获得了不少发现,这里仅提及以下几个方面。  为环球航路的开辟、“地圆说”的最后证实打下了基础。  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在西欧上古末期和中世纪早期遭到严重破坏。中世纪时期关于地球的概念是按《圣经》中的解释,由幻想构成的地图,认为大地是一只圆盘,浮在水面上,天是由四根台柱支撑的穹窿,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在大地中心,中间是陆地,周围为水所环绕,有亚、非、欧三块大陆块。在中世纪前和中期的基督教西欧,这种观点占统治地位。十二三世纪以后,“地圆说”开始在欧洲兴起,哥伦布接触到了“地圆说”,又从《马可波罗游记》中了解到东方,结合航海的实践及见闻,坚信这一观念。尽管哥伦布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但在地球形状这个问题上,却背离了基督教学说。正因为他相信“地圆说”,根据当时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地理科学知识进行了周密的推算,得出地球的大约周长以及从西欧向西航行到东方的距离,使他的航行有了科学理论基础。虽然他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然而这种“错误”的理论是导致他发现美洲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当指出,主张从西欧向西航行到亚洲,所遇到的不仅仅是与自然界的危险作斗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与社会的、人为的困难作斗争,还要克服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上的种种阻力。当时绝大多数人不相信地圆学说,不相信向西航行可到东方。当时,尽管有几个国家在进行探险,有许多航海家,不怕风浪、不畏海盗,但却害怕驶进“地狱”,据说“地狱”的入口就在大西洋中的某处。在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的水手中,还有人把这一传说看做是最可怕的危险。然而哥伦布以自己大胆的设想、科学的计划和无畏的精神冲破了这一障碍,西航成功了。他虽未找到真正的东方,却发现了美洲,通过这一发现,为后继者铺垫了环球航海成功的路。麦哲伦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根据哥伦布的航海情况,又在他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在海洋地理科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当深远。因此,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不仅是开辟了一条通达美洲的航路,也是证实“地圆说”,并为以后开辟环球航路创造了条件,他开辟了航海活动的新时代,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对海洋地理的勘测、发现和利用。  在航海过程中,哥伦布始终仔细观察、勘测所经海洋的水文、地理、气象等情况,计算航程,判别方位和经纬度,精心绘制地图并详细记载航海日志。他的《航海日志》内容丰富,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最感人肺腑的文件之一”,为后人研究西印度群岛、大西洋及中南美洲的海洋地理及航海科技史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6]([18]。他的海洋地理勘察、观测、发现及运用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位于北纬20°到30°,西经40°到75°之间大西洋中神秘的马尾藻海,是海洋地理的一大奇观,有些自然状况至今难以解释。据考古发现,古代腓尼基人已到达马尾藻海。可是在中世纪,科学还深深地被禁锢在神学之中,马尾藻海却被认为是居住在深海中的神,能随便改变自己的形状,甚至可以突然消失,所以人们对其畏惧,一直无所认识。哥伦布第一次航经马尾藻海时,几乎被阻隔在那里。他是第一次详细记载马尾藻海的人,从此人们才开始对马尾藻海进行真正的科学考察  。  哥伦布对大西洋风向、洋流的发现和利用也有贡献。这些都是凭借他的丰富知识、经验、勇敢精神和聪明善断的天赋,在航海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比如第一次的航行返航时,为了防止触礁,躲开了东北信风带,在海上航行了48天。第二次航行时又逆信风北上用了93天。经过两次航行知道了有信风和偏西风的存在。他是第一个发现并利用大西洋中风系的探险家。同时,他也认识到海流的作用。他在很早以前就听到和见过欧洲西部海面上常有热带果实,珍奇雕刻、木材和异地人的尸体,在去美洲的航行中,又亲眼见到了后来被确认为是北赤道洋流的海流。同时,哥伦布还在当时航海仪器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发现了地磁的偏向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磁偏角、磁倾角)的现象。这些发现都是人类首次对海的认识,也很快被后人所运用。

中国自然地理论文2000字数量是多少

浙江天台山 [编辑本段] 坐落于浙江省东中部的天台山,东连宁海、三门,西接磐安,南邻仙居、临海,北界新昌。是驰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绵亘浙江东海之滨,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以佛教天台宗祖庭、道教南宗祖庭所在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闻名于世。 以“佛宗道源,山水灵秀”而著称,且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 位于中国浙江省天台县城北属仙霞岭分支,呈西南-东北走向,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主峰华顶山海拔1098米。名僧济公的故乡,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自然景观有华顶、琼台、赤城山等名山;仙人洞、吊船岩等怪岩;石梁飞瀑、水珠帘等瀑布。人文景观有国清、华顶、塔头等寺庙,以及古塔、碑刻等。天台山最著名的寺庙是建于隋代、重修于清雍正年间的国清寺,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间,大殿中有明代铸造的重13吨的铜铸释迦牟尼坐像。国清寺是保存较完整的著名寺院。天台山自古闻名,王羲之、顾恺之、李白、苏东坡、陆游、徐霞客等人都在此留下足迹。天台山的景点也各有特色,可概括为古、 清、奇、幽四个字。赤城栖霞、双涧回澜、华顶秀色、琼台月夜等被称为天台八景。 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又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风景区总面积达187.1平方公里,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天台山集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幽、青、奇。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了浩叹:“吾足迹半天下,所见名山岳镇多矣,大率山自为格,不能变换。掩众美、罗诸长、出奇无穷、探索不尽者,其惟天台乎!……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作了高度的评价。 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悠久灿烂。这里即有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道教“南宗”圣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又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石梁方广寺,隋代古刹国清寺,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万年寺和全国重点寺院高明寺;还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因而获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称。 “佛国仙山”还造就了无数神奇的传说。千古流传的汉朝刘晨、阮肇采药遇仙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天台山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奇草异木、珍禽异兽极多。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有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乌药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尤其是广布千米高山的云锦杜鹃,龄逾百年,古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每年暮春,淡红、嫩黄之花竞相开放,花大而艳,一树千葩,团花锦簇,望之似锦若霞。树之古、面之广、花之盛,全国少见,为天台山一大植物奇观。另外,还有大灵猫、 苏门羚、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天台山的风景旅游资源。 天台山不但自然风光奇丽秀美,人文积淀深邃厚实,而且旅游的区位条件也相当优越。往东有“蒋介石故居”所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雪窦山,北有“越中胜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和新昌大佛城相接,南有温州雁荡山,西有浙中金华双龙洞,兰溪诸葛村和东方好莱坞──东阳横店影视城,可谓旅游要冲、黄金地带。现在,以天台山为中心,涵盖浙东的二小时旅游经济圈正逐步趋于成熟,浙江旅游界为此编有“天台居中,游遍浙东”的顺口溜。 天台是中国最早产茶地之一,实乃江南茶祖,韩日茶源。谢灵运从天台山带去杭州的茶种更是成就了世界级名茶“西湖龙井”。天台山盛产优质高山茶叶——云雾茶,还诞生了东方茶文化——中国茶道。天台山还盛产中药材、有白术、茯苓、石斛等名贵药材1000余种,其中“天台乌药”品质独特,是中医的“长生不老药”。 “石梁”牌高山蔬菜生长在千米高山,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已远销上海、山东、福建、江苏及本省各城市,并出口到香港、澳门。 1988年,天台山以其广博、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又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

从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

十一五辉煌成就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最关键的一年,这五年,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还有怎样的不足,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里?这些问题也即将揭晓。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现回顾下我们辉煌的“十一五”。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十二五规划展望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党九十周年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 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让我从思想到灵魂再一次地接受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我感受到的是再一次的心灵震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  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上,我们的党是走了些弯路,邓小平说“我们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二十年的错误,但是我们的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二十年的错误代价换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腾飞的奇迹,而且这种奇迹还是继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共产党是人不是神,在人类未知的事业的摸索和实践中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都是难免的,看我们的党是否英明是看她能否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英明的党。  其一,要“求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实践表明,如果缺乏了认真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削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89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学习党史,一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缺乏系统的、辩证的学习、运用能力,要认真、系统的学习,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其二,要“求深”。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能常驻人心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恢宏的小细节,而那恰是历史的魂魄。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学党史,知党史,需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入应用。要由许多“小细节”里品出“大关节”来。要潜心读书、用心体会,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杜绝想起来读一点,忙起来丢一边,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到学不精通不罢休、学不深入不放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学、深学、学深、学透,要立足于研究性地学,而不是应差式地看,而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反复思考、深入思考,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党执政兴国的规律性,全面系统的继承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学会辩证的认识党的历史、借鉴运用党史。  其三,要“求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也必须秉承这种传统和精神。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经验,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总结,才能使党史有效发挥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一要联系实际学,不能像读天书一样,不入心、不进脑;二要注重实效用,要注重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消化运用,活学活用。学习党史的目的是为了从党史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结合起来,从浩若烟海的党史故事、党史理论中淘金寻宝,增智长才,把学习党史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借鉴党史经验,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打好党的组织的坚实基础。  其四,要“求新”。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不是教条,切忌照搬照抄。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历史之树常青。党的历史是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在当前重演。要通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在服务群众上新作为,不断谱写党的建设事业新篇章。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9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我会一直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领导。

中国自然地理论文2000字数量有多少

十一五辉煌成就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统筹规划最关键的一年,这五年,我们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还有怎样的不足,我们的未来将走向哪里?这些问题也即将揭晓。在“十二五”规划出台之际,现回顾下我们辉煌的“十一五”。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经受住了一系列灾难与困难的洗礼并顽强的战胜了他们。如我们熟知的国际金融危机、汶川、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一系列历史罕见的严峻挑战,但中国人民没有被困难吓到,我们在抵抗危机的同时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各行各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90%以上的目标都实现了或者超额实现了。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经济依然取得高增长,非常不简单。”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评价说。  可以说,“十一五”的五年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的时期,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  奋进的五年:在国际金融危机与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跨越。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一高速增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以及国内一连串自然灾害的双重挑战下取得的。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而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西南大旱、舟曲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突如其来的严重自然灾害,也令经济运行一次次承受严峻的考验。  面对挑战和考验,中国经济再次实现新的跨越,交出一份精彩的答卷。  “农村改革使广大农民普遍受益,基本公共服务改革也有重大突破。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十一五’也被誉为‘民生五年’。”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谈到“十一五”期间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时说。  切都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日益提高。  十二五规划展望  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需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还存在许多结构性问题,资源环境约束逐渐加大,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面临重重阻力。也正因为此,对于即将来到的“十二五”,我们充满着深切的期待,也怀有一份强烈的责任。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党九十周年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这两个牢记,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我们党的历史之所以有着如此丰厚的底蕴,正是因为每一名共产党人都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畏流血、不畏牺牲,朝着它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 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让我从思想到灵魂再一次地接受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我感受到的是再一次的心灵震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一切。  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上,我们的党是走了些弯路,邓小平说“我们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二十年的错误,但是我们的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实际行动纠正了错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这二十年的错误代价换来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国经济连续二十年腾飞的奇迹,而且这种奇迹还是继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共产党是人不是神,在人类未知的事业的摸索和实践中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都是难免的,看我们的党是否英明是看她能否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英明的党。  其一,要“求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实践表明,如果缺乏了认真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削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89年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求真务实的教科书。“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学习党史,一定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缺乏系统的、辩证的学习、运用能力,要认真、系统的学习,全面、正确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  其二,要“求深”。历史穿越时光的隧道,能常驻人心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恢宏的小细节,而那恰是历史的魂魄。它传递出的情感价值,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它传达出的信仰力量,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学党史,知党史,需要深入学习、深入思考、深入应用。要由许多“小细节”里品出“大关节”来。要潜心读书、用心体会,全面系统的学习党的历史,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杜绝想起来读一点,忙起来丢一边,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做到学不精通不罢休、学不深入不放手。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学、深学、学深、学透,要立足于研究性地学,而不是应差式地看,而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反复思考、深入思考,全面系统的理解掌握党执政兴国的规律性,全面系统的继承党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学会辩证的认识党的历史、借鉴运用党史。  其三,要“求实”。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党史,也必须秉承这种传统和精神。无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党的宝贵经验,只有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加以总结,才能使党史有效发挥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一要联系实际学,不能像读天书一样,不入心、不进脑;二要注重实效用,要注重发挥学习党史对理论创新、资政育人乃至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消化运用,活学活用。学习党史的目的是为了从党史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史与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结合起来,从浩若烟海的党史故事、党史理论中淘金寻宝,增智长才,把学习党史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借鉴党史经验,解决好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打好党的组织的坚实基础。  其四,要“求新”。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改革创新的历史,不是教条,切忌照搬照抄。我们今天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重点在与时俱进,在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历史之树常青。党的历史是党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历史,就是要从中吸取成功的宝贵经验,防止失败的教训在当前重演。要通过党史的学习、借鉴和运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理想信念上有新增强、在推进科学发展上有新贡献、在服务群众上新作为,不断谱写党的建设事业新篇章。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9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我会一直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领导。

季风与大气环流系统 人类有气象仪器记录的历史太短,不足以捕捉 气候系统全部的变率,更难以用来预测未来数十年 到数百年的气候变化重建过去气候变化的历史、理 解其机制和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 在气候系统中,由于季风的演化与变率对人类经济、 文化和生活节奏的许多方面均有重要影响,其研究 工作对社会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亚洲季风受欧亚 大陆和印度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及青藏高原 的强烈影响,是气候系统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气候学上讲,季风区是大气对流活动最强烈的地 区,与热带辐合带密切相关,对全球大气的热量和水 汽传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通过地质记录来揭示 季风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变化过程和机制,对更好地 理解季风的变化规律、预测其未来趋势至关重要 正是由于这样一种背景,本期汪品先 [2] 的长篇文 章会备受欢迎该文似乎是首次从全球视野、从如此 漫长的地质历史的角度来回顾季风问题,是一篇权 威的综述汪品先 [2] 的主要论点是根本性的,因而是 重要的第一,他强调低纬过程在气候系统变化中所 起到的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他把季风看作是一个 全球性现象,是热带驱动对全球气候发挥作用的途 径我完全同意这些论证,并与汪品先一样,认为气 候学和古气候学界长期以来一直把季风当作区域现 象,而没有做出足够的努力来理解其行为的整体联 系这个问题当然也相当复杂,因而我亦想就此发表 一些看法 读者可在网页 - soon上看到一个对季风、原因、历史和位置的简短 介绍“季风”一词来源于阿拉伯语mausem,意思为季 节这就是为什么季风的原始定义只包含盛行风系 统随季节变化的含义毫无疑问,最显著的季节性大 气环流变化发生在南亚和东亚正是因为与季风相 联系的降水的影响扩展了这个定义,把世界其他一 些地区也当作季风区后来,季风的定义逐步被扩展 到包括几乎所有出现在地球热带和亚热带的、具有季 节周期的气候现象这显然说明了汪品先 [2] 把季风看 作是一个全球性的热带系统的合理性 当然,由于热带气候是全球气候系统的一部分, 强调热带驱动并不意味着将热带气候从世界其他地 区孤立出来气候系统(在季节和地质尺度上)对太阳 能量的响应涉及到所有的纬度和季节,且依赖于气 候系统本身内部的反馈机制其中,水汽反馈作用在 热带地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太阳到达地球的 能量约有一半被热带地区吸收这就是不可忽视热 带驱动的原因当然,也不能忽视被冰雪覆盖的高纬 地区,尤其是北半球;那里的反照率与温度之间的反 馈亦很明显,季节变化的幅度亦相当大在涉及到重 要季节性变化的问题,如大气环流时尤其如此这种 复杂性的一个例子是高纬冰盖和中国东部降雨之间 的可能联系,有时显得出人意料 [3] 高纬地区地表反 照率影响太阳净辐射能的纬度梯度大小与季节特征, 它同地球自转一起,驱动着三胞平均径向环流 [1] 因 此,哈德莱环流(Hadley cells)的强度和位置趋向于随 季节波动,且最强的波动出现在冬半球由哈德莱环 流内来自南北半球的地表气流汇聚形成的热带辐合 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为ITCZ)强对 流区亦是如此热带辐合带根据太阳黄道的位置而 南北移动,尤其在冬至、夏至时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 北部的季风有密切关系由上可见,热带辐合带不仅 与热带驱动有关,而且也与高纬相关热带辐合带的移动与位于亚洲大陆上的最大的季节气压变化也有 关系;冬季时在西伯利亚发育一个强高压,而夏季时 在印度次大陆的北部发育一个低压系统这就意味 着,亚洲大陆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气压(和温度) 梯度亦不可忽视 在古气候天文学理论方面,汪品先 [2] 认为古气候 记录中的天文信号非常有助于理解季风历史行为的 物理驱动机制我完全同意他的这个观点这其中的 首要任务是在地质记录中检索天文频率Berger [4] 最 早计算了这些天文频率,并给出了它们的清单;在 2005年又给出了更详细的关于100 ka周期的来源 [5] ; 2006年论证了岁差谐波信号在赤道日照量中的存 在 [6] 研究的第二步就是分析日照量驱动与气候系统 响应之间的关系其中,对日照量参数的选择需要格 外谨慎Berger和Pestiaux [7] 曾展示,一个季节内接收 的太阳能总量只与地轴倾斜度有关,而季节的长度 只与岁差相关因此,地轴倾斜度和岁差共同决定了 季节平均日照量和天日照量的特征这一点必须考 虑,因为不同的日照量参数在时间变化上具有非常 不同的表现特征 [8] 除了季风的全球视野外,汪品先 [2] 文章的亮点之 一是对久远地质历史时期季风的论述第四纪前的 古气候记录,使气候系统中长尺度轨道周期的研究 成为可能,也可以考察北极、甚至两极无冰时期的季 风行为尽管目前数据的局限性还不允许得出确定 的结论,但汪品先关于气候系统中的长偏心率信号 是否与长尺度季风周期有关的想法值得重视 要全面理解热带驱动和高纬驱动的相互作用, 科学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这个目标,我完全同 意汪品先关于对热带驱动在调节地球气候系统中的 重要性给予更多关注的观点正是通过这种努力所 引发出的和谐与争鸣的结合,使我们不断前进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海洋地理科学  海洋地理科学是推动航海实践活动的主要基础与前提之一,而航海活动实践又反过来成为海洋地理科学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与动力,二者互促互进。海洋地理科学亦是浸透包容在航海史、科学史,乃至整个文明史中。今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10周年,在追忆纪念这位伟大的航海家之际,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哥伦布的航海作用,对于拓展对哥伦布航海研究的界域,创新研究内容,突出时代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洋地理科学与哥伦布西航思想及行动的形成  对哥伦布远航成功,多有贬诋者。如说哥伦布是个“骗子”、“一个疯子”、“神经很不正常”、“整个一生之中心理状态都有某种混乱”,说他的发现是“偶然的成功”等[1]。从海洋地理科学的角度看,这些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远航前的哥伦布掌握了较为深厚广博的海洋地理学知识。  哥伦布所处的时代,西欧人对“远东”还不甚了解。《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东方“黄金”的描写引起了西欧社会国王、封建贵族、僧侣以及商人日益炽热的欲望。西欧人以极大的热情进行探险,配合寻找新航路。到哥伦布从事探险时,葡萄牙人沿非洲西海岸向南已进行了几十年探险并取得成就。马可波罗的著作深深吸引了哥伦布,他反复仔细阅读,不仅精读,还做了研究。坐落在西班牙塞维尔的哥伦布纪念馆中,至今还保存着一部拉丁文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上有哥伦布做过的眉批。一个富庶的、遥远的东方深深地吸引着他。  自14岁上船后,哥伦布先在波尔多菲诺,后来又在科西嘉岛当少年见习水手,以后又成为正式水手。地中海、北大西洋一带是他的海上家园。1476年,哥伦布在一次商船海战中,因船只毁掉,漂渡到葡萄牙。当时,葡萄牙人正以极大的热情从事沿非洲海岸向南的探险,旨在寻找一条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去东方的航路。他们已经发现了非洲沿海、大西洋上的一些岛屿,同时也向北方探险航行。哥伦布在葡萄牙应募参加了去布里斯托尔、加尔维和冰岛的第一次远航。在葡萄牙的航海期间,哥伦布进一步学习掌握了天文、地理、潮汐、风向等知识,其中与航海有关的学科知识尤为丰富。他熟悉并会操纵多种类型的船只,了解并会使用当时的航海仪器,掌握航海技术,研究绘制海图。他狂热地学习、搜集各种航海方面的资料,学会使用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四种语言,成为一名航海专家。正如他自己于1501年所说的那样:“我从小置身海洋上,为的是在海上航行,且一直坚持至今。航海的技巧激励那些忠于航海事业的人在探索这个世界的秘密。充分地研究了天文学以及几何算术,我能全神贯注、得心应手地画出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城市。”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哥伦布形成了向西航行的思想。坚信“地圆”说,深信向西航行可到东方。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它的正确性及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有其时代性和相对性的。哥伦布所处的那个时代,海洋地理科学有许多内容今天看来是错的,但当时却是先进的,它也指导了人们的实践,起了应有的作用。地球是圆形的学说被公认并成为正统观点是近代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对于自己生活其上的大地的形状,说法多样。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和后来的柏拉图可能是最早提出大地是一个圆球形概念的哲学家。他们宣称的地球位于宇宙中心,天体环绕它进行圆周运动。著名学者波昔多尼曾在倡导大地球形说的基础上,推想从地中海向西航行可到达印度。公元2世纪,著名地理学家托勒密写成了古典天文巨著《大综合论》,其中认为地球是一个位于中心保持不动的球体,而天体则环绕它转圈子。托勒密撰写的《地球指南》共8卷,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综合性地理学著作。书中采用经纬网,将地球分为360度,对地球的周长、各地名称,陆地、海洋及形状、温差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论述[2](142-148)[3](175-180)。当然,因时代的局限,这本书的错误是相当大的,但它是那个时代地理学的结晶。  随着社会发展,12世纪以后古希腊学术著作和中世纪穆斯林的学术思想又重新被西欧吸收,被译成拉丁文。在西欧兴起收集翻译古希腊文化的热潮是由于社会对新知识需求的增加。到哥伦布时代,译成拉丁文的古希腊和穆斯林作家的作品数量多、学科广。哥伦布运用所学的拉丁语,读了大量古希腊著作,特别是托勒密天文学和地理学。他还学习了中世纪学者的有关著作,逐渐接触“地圆说”。  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讲到希邦格(日本)离印度海岸不远。此外,比哥伦布稍早些年的法国地理学者皮埃尔?戴利的《世界的样子》一书(一译《幻想世界》,Imagine Muudi),对哥伦布的影响极大。该书是根据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思想家罗哲尔?培根的观点而成,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表面水域与陆地比例是1:6。该书把欧洲和亚洲说成是向两边延长着的“长长的”陆地,而在两大洲之间的海(指欧洲以西和亚洲以东的水域)便成了狭小而“短小的”了。书中还指出,“伊比利亚半岛的末端和印度东端彼此相距并不太远……显而易见,顺风有几天就能到达”,并断言:“绵延于西班牙和印度之间的海洋不甚宽广。”[4](76-77)另外,据基督教《旧约》记载:“到了第三天,你应将水集合于大地的第七个部分,使其余六个部分干涸。”古希腊的学术观点与宗教文献相吻合,对于既追求学术知识又虔信宗教的哥伦布产生了特殊的作用。  哥伦布还在航海实践中,从各地搜集了很多不被其他船员们重视的、能够证明在大西洋遥远的地方有块陆地的证据。例如,如果西风持续地猛吹,海上飘来既非欧洲人也不是非洲人的尸体。另外,他听其他船员讲到,在离葡萄牙海岸450海里的地方,曾捞上一个木头制品,显然不是用金属工具做的,但小巧玲珑。在亚速尔群岛附近常常冲来一些陌生的树干和其他不为西欧人所认识的东西。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观察,“地圆说”更为哥伦布所深信。  综合推算与西航思想的最后形成。  根据古希腊地理学成果,参照马可波罗书中关于日本、中国位置的记载,以及中世纪西欧学者的著作,哥伦布的西航思想日臻成熟。早在15世纪70年代末,哥伦布就给赞成从西路航海去印度的学者、意大利的托斯堪内里写信。托氏对地理学特别是“地圆说”有许多独到见解,其中关于地球周长、经纬度及西欧与东方的距离等都有说明。他认为,在陆地上从里斯本向东测量,已知的大陆包括整个地球表面有230个经度,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只需走130个经度就能到达大陆的东侧(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还有太平洋)。托斯堪内在研究马可波罗的书之后认为,从里斯本向西航行5000海里就可直达伟大的可汗王国(中国)。另一条海路绕安蒂利亚岛,“经过两千海里,您会碰上妙不可言的奇邦格(日本)……”。他还画出了北大西洋地图。哥伦布专门拜访了托斯堪内,向他求教并获得有关资料。托斯堪内的许多结论与亚里士多德,以及《旧约》、《世界的样子》等文献中的说法有出入。如《世界的样子》中断言,中国位于加纳利群岛以西三千余英里[4](pp76-77)。哥伦布虽然赞同托斯堪内的许多观点,但对托所制之路线有不同看法,认为太长了,因而需要自己计算。  要实践航行,哥伦布还面临两个问题,都和向西航行到亚洲的距离有关。其一是,如果地球是360度,那么1度有多长?其二,地球上已知陆地向东伸延有多长?根据《旧约》及亚里士多德关于陆地占6/7的说法,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海洋只占360度的1/7,即51个经度,又考虑到《世界的样子》及《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说法,哥伦布运算的结果是从西向东陆地面积占290度。这样,他的答案是,地球上海洋占70度。但1度有多长呢?根据古希腊托勒密的推算,以及中世纪穆斯林学者测量同一子午线两个点等几种测量方法,1度是5海里。也有一些地理著作说1度的长度不到10海里。哥伦布接受了环球距离较小的数字。  由于地球是圆形,在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经度之间的距离又不同,那么,在里斯本或亚速尔群岛的纬度上,两个经度间距离是多少呢?根据当时的数据知识及葡萄牙航海机构研究者们的计算方法,哥伦布计算出1度等于50海里。按这个标准计算,距所要去的东方目标不足3550海里(事实上沿北纬28度线,从加那利群岛到日本的距离是10600海里),可见,由于条件的限制,哥伦布的计算结果是错误的。按这个结果,西渡大西洋到东方确是要容易得多[5]。  然而正是这个“错误”,使哥伦布最终坚定了信心。这个理论与找黄金、辟航路、传播基督教的热情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促使哥伦布开始着手实施西航计划。他在多次向葡萄牙国王申请未获准的情况下,又来到西班牙,经过多番奔波磨难,冲破重重阻力,最终促成行动。  哥伦布向西探航并发现美洲并非是“不理智的行为”,也不是“偶然的成功”,更不是仅凭“黄金梦”、“宗教狂热”来支配冒险活动的。他是一个有科学头脑、独到见解、注重实际的伟大航海家。  二、发现美洲对海洋地理科学的贡献  哥伦布在航海活动中对海洋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第一个进入“美洲地中海”,发现了几乎全部巴哈马群岛、大小安的列斯群岛,足迹遍及现在的几十个美洲国家和地区,对海洋地理、水文状况进行了勘察,获得了不少发现,这里仅提及以下几个方面。  为环球航路的开辟、“地圆说”的最后证实打下了基础。  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在西欧上古末期和中世纪早期遭到严重破坏。中世纪时期关于地球的概念是按《圣经》中的解释,由幻想构成的地图,认为大地是一只圆盘,浮在水面上,天是由四根台柱支撑的穹窿,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在大地中心,中间是陆地,周围为水所环绕,有亚、非、欧三块大陆块。在中世纪前和中期的基督教西欧,这种观点占统治地位。十二三世纪以后,“地圆说”开始在欧洲兴起,哥伦布接触到了“地圆说”,又从《马可波罗游记》中了解到东方,结合航海的实践及见闻,坚信这一观念。尽管哥伦布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但在地球形状这个问题上,却背离了基督教学说。正因为他相信“地圆说”,根据当时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地理科学知识进行了周密的推算,得出地球的大约周长以及从西欧向西航行到东方的距离,使他的航行有了科学理论基础。虽然他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相差较大,然而这种“错误”的理论是导致他发现美洲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当指出,主张从西欧向西航行到亚洲,所遇到的不仅仅是与自然界的危险作斗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与社会的、人为的困难作斗争,还要克服意识形态、思想观念上的种种阻力。当时绝大多数人不相信地圆学说,不相信向西航行可到东方。当时,尽管有几个国家在进行探险,有许多航海家,不怕风浪、不畏海盗,但却害怕驶进“地狱”,据说“地狱”的入口就在大西洋中的某处。在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的水手中,还有人把这一传说看做是最可怕的危险。然而哥伦布以自己大胆的设想、科学的计划和无畏的精神冲破了这一障碍,西航成功了。他虽未找到真正的东方,却发现了美洲,通过这一发现,为后继者铺垫了环球航海成功的路。麦哲伦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根据哥伦布的航海情况,又在他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在海洋地理科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意义相当深远。因此,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不仅是开辟了一条通达美洲的航路,也是证实“地圆说”,并为以后开辟环球航路创造了条件,他开辟了航海活动的新时代,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对海洋地理的勘测、发现和利用。  在航海过程中,哥伦布始终仔细观察、勘测所经海洋的水文、地理、气象等情况,计算航程,判别方位和经纬度,精心绘制地图并详细记载航海日志。他的《航海日志》内容丰富,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时代最感人肺腑的文件之一”,为后人研究西印度群岛、大西洋及中南美洲的海洋地理及航海科技史提供了宝贵的原始资料[6]([18]。他的海洋地理勘察、观测、发现及运用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位于北纬20°到30°,西经40°到75°之间大西洋中神秘的马尾藻海,是海洋地理的一大奇观,有些自然状况至今难以解释。据考古发现,古代腓尼基人已到达马尾藻海。可是在中世纪,科学还深深地被禁锢在神学之中,马尾藻海却被认为是居住在深海中的神,能随便改变自己的形状,甚至可以突然消失,所以人们对其畏惧,一直无所认识。哥伦布第一次航经马尾藻海时,几乎被阻隔在那里。他是第一次详细记载马尾藻海的人,从此人们才开始对马尾藻海进行真正的科学考察  。  哥伦布对大西洋风向、洋流的发现和利用也有贡献。这些都是凭借他的丰富知识、经验、勇敢精神和聪明善断的天赋,在航海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比如第一次的航行返航时,为了防止触礁,躲开了东北信风带,在海上航行了48天。第二次航行时又逆信风北上用了93天。经过两次航行知道了有信风和偏西风的存在。他是第一个发现并利用大西洋中风系的探险家。同时,他也认识到海流的作用。他在很早以前就听到和见过欧洲西部海面上常有热带果实,珍奇雕刻、木材和异地人的尸体,在去美洲的航行中,又亲眼见到了后来被确认为是北赤道洋流的海流。同时,哥伦布还在当时航海仪器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发现了地磁的偏向因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磁偏角、磁倾角)的现象。这些发现都是人类首次对海的认识,也很快被后人所运用。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