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语言的演变是一篇论证什么的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08 11:59:36

语言的演变是一篇论证什么的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的基本要求是:观点正确,认真概括,有实际意义,恰当地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论据基本要求是:真实可靠,充分典型;论证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须符合逻辑。 写议论文要考虑论点,考虑用什么作论据来证明它,怎样来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它可以是先提出一个总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述,分析各个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也可以先引述一个故事,一段对话,或描写一个场面,再一层一层地从事实分析出道理,归纳引申出一个新的结论。这种写法叫总分式,是中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作文方式。也可以在文章开头先提出一个人们关心的疑问,然后一一作答,逐层深入,这是答难式的写法。还要以是作者有意把两个不同事物以对立的方式提出来加以比较、对照,然后得出结论,这是对比式写法。 议论文是用逻辑、推理和证明,阐述作者的立场和观点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错误观点。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或日常生活中的感想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三要素详细说明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可以分出主从。 如何找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位置可分: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结尾、文章中间,有的则需要读者概括。 论据: 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论证: 议论文中的论点和论据是通过论证组织起来的。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罗辑关系纽带。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二、议论文结构 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可分两大类 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例“起录转合”式:开头破题,引出论述问题;接着承接开头,阐述所论述的问题;“转”是双各个角度证明论点;最后归结,就是“合”。 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语言特点:①准确、严密②概括性和简洁性。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读懂“现代文”,有点儿难“现代文”,除了特别专业的,像一般的散文、小说,都是大白话,读起来应该没什么困难。但是,要“读懂”,对有些人来说,有时候就不那么容易。这里说的“有些人”,不是文化水平有限的“老百姓”,不是中小学生,而是指有“专家”称号“教授”头衔的一些人物。研究一下这些人物读而不懂的文例,对中学阅读教学是很有意义的:从错误中想想怎样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教学”。先看人教社编教材中的例子。说明文一篇:吕叔湘《语言的演变》。编者在文后设计了一个练习,意在让学生理清关于“语汇的演变”这一部分的内容,表示如下:最新版本的表示有所简化,但基本框架依然如故。照着这样的框架填写,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因为设计者误读了文本。吕先生说明“语汇的演变”,并不是以“词汇的消长—词义的变化—事物名称的改变”为根据来安排层次的。文本有着鲜明的“关键语句”——首括句。只要看清这些句子,文章的内容层次就可以一目了然。这些句子是: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有些字眼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外来事物带来了外来语。——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也有一些字眼意义的变化或事物名称的改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的关系。——词义扩大——词义缩小。 ——词义也可以转移。 ——词义也会弱化。 ——事物改变名称。有的时候是由于忌讳:或者因为恐惧、厌恶,或者难听。 很明显,作者是以“词汇的演变与生活的关系”为纲的。照这样的理解,图表应设计为这样:散文一篇:巴金《灯》。大家公认,这是一篇用了“象征手法”的散文。但具体说到文章的内涵的时候,就只会说“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灯”为什么会象征光明与希望呢?从来的回答都是:因为灯能发光发热。稍动动脑筋,就会察觉这种“物理学”的回答是多么的荒谬。白公馆、渣滓洞的探照灯不发光发热吗?那恰恰是恐怖黑暗的象征。鲁迅有一篇小说,题目就叫《长明灯》,这里的“灯”跟光明、希望也是风马牛,它只是封建宗法统治的象征。问题出在始终没弄清楚何谓“象征”。(教材在对象征与比喻的认定上始终存在着混乱)如果说比喻成立的基础是“相似”,那么象征成立的基础就是“相关”。把本来毫不相干但有某种“相似点”的事物临时联系在一起,是作者的一种“即兴式”创造;把本来有某种“客观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是作者对事物意义的一种独到的发现与挖掘。前者是比喻,后者是象征。懂得了象征的本质,就会从文本的材料出发,从事物的“相关性”出发,去理解它的思想意义。《灯》写眼前之灯“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写暗夜之灯给行路者指路,给他们以安慰与鼓舞;然后又写姐姐为弟弟点的灯,女教士为情人点的灯,陌生人为自尽被救者点的灯:每一个与“灯”相关的场面和故事,都实实在在表现着人与人的关系:互助,团结,亲情,爱情,友情。而这,正是作者当时的信仰,当时的精神支柱。他相信,人间还有情,还有爱,这就是希望之所在,光明之所在。(确切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信仰,也是读懂文章必不可少的条件。此所谓知人论世,以事解文。)教材、教参,不作具体分析,大而化之,似乎讲明白了,其实是一笔糊涂帐。这是一种阅读理解的“泛化”。——早些年还有“教参”说文中的“灯”象征马列主义和党的领导,那可谓是完全脱离文本的玄而又玄的梦呓了。议论文一篇:鲁迅《拿来主义》。首先是“话题范围”问题。教材一贯的说法是:这是一篇谈文化遗产继承问题的文章;还说与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的精神是一致的。什么叫“继承遗产”?是后人接受前人或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难道鲁迅所说“拿来”的不包括同时代人的东西吗?其所以一口咬定“遗产”两个字。大概与“大宅子”有关。殊不知,所谓“大宅子”,不过是一个比喻而已。把作为“喻体”的材料理解成文章的基本内容甚至基本观点,错得有点莫名其妙。其实,文章谈的只是中外文化(文艺)交流的问题。文章面对的也不是当时的政府,而是自己的阵营,特别是进步的文艺青年。所以,也谈不上批判“卖国主义”。这里暴露的是一种“玄化”倾向,跟把《关雎》说成是歌颂“后妃之德”一脉相承。再就是为什么从“闭关主义”说起,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然后才说到“拿来主义”。对此的解释,也是玄而又玄,仿佛举凡政治经济文化,鲁迅一言而尽之了。果真如此,这文章恐怕也就大而无当了。如果从文章论证结构的角度看,问题就简单了。作者要论证自己的观点,有时用一种逻辑推理的结构。比如,有一篇文章叫《让尾巴呈自然状》,说是如果人有尾巴的话,那尾巴该如何处置呢?或翘起来,或夹起来,或让它呈自然状;翘起来不好,夹起来也不舒服;所以最好让它呈自然状。《拿来主义》从“闭关主义”讲起,不过是一种论证的手段——选言推理。在文化交流的方针上,或取“闭关主义”,或取“送去主义”,或取“送来主义”,或取“拿来主义”;前三种方针都不可取,所以“拿来主义”是唯一正确的。这一层回答了“为什要拿来”的问题,接下来再回答“怎么拿来”的问题,仍用选言推理:面对外国的东西,或当“孱头”,或做“昏蛋”,或成“废物”,或做“主人”;前三者不足取,作“主人”是唯一正确的。在此大框架之内,再看那些具体的事例,就明白那不过是信手拈来的“证据”而已。有时旁敲侧击、涉笔成趣,那更是鲁老夫子的文风特色。作为读者,切不可看花了眼,看走了神。据说,人的头脑里如果没有某种概念,则对此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没有反应,看来说的有些道理。文章反复说“我们”如何如何,“清醒的青年”如何如何;最后再画龙点睛,强调“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它的话题范围,它的主旨,还不够清楚吗?为什么视而不见呢?再看高考试卷中的例子。高考试卷,命题、答案,都应该十分准确,十分严谨,因为这关系着几百万考生的前途命运。可惜的是,几乎年年出错,有时是很低级的错误。同样,研究这些错误,不仅有利于高考,也有利于语文教学。一大帮专家教授,怎么会弄不懂一篇普通的散文呢?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呢?第一篇:2004年全国卷《大地山河》。试卷第18题:“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什么叫“画面”?一般是指画幅上呈现的具体形象,它应具有“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的特点。如果既不在同一空间,又不是同一时间,恐怕很难构成“画面”——即使中国画(比如《清明上河图》)不像西洋画那样讲究焦点、透视,也不行。就说《大地山河》中对西北高原“河”的描写,它写了黄河,写了乌鲁木齐河,还写了延水;写了“这些河”的枯水季节的状况,又写了“这些河”“夏季涨水的威风”。请问这些内容怎么“画”入一幅“画面”?再来看命题者怎样回答“画面组织”的方法:“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象把三幅画面有机的连接起来,它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笔者以为,说用“观感”“连接”,大体不错;而说用“想象”连接,则大谬不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反对的就是“想象”,也没有哪一点是写“想象”;他反复强调的一个意思恰恰是:大地山河景象万千,不能靠想象得知,而要亲观亲历——怎么可能是用“想象”把画面“连结”起来呢?至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那是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思想”,怎么都成了“线索”?按这样的说法,一篇文章除“线索”之外,还能剩下什么东西呢?这样的设问,这样的回答,很难让人相信让命题者是“读懂”了的。一篇文章把材料“组织”到一起,是要讲究些方法的。首先是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得有个合理的安排;其次是层次之间的过渡联络,从一层到另一层,应让读者觉得是自然的,顺畅的。要回答“如何组织”这样的问题就应从这两个方面考虑。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歌颂祖国大地山河壮美多姿,抒写主要对象则是“西北高原”。第一段从“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水乡的景象说起,引出一点“感想”;再一转,“没有到过西北”的人自然也难以“想象”西北的山河;接着就进入文章主体,以一个亲见亲历者的口气介绍那里的“山河”气象。江南水乡的特点就是水道“交错密布”,所以说到“西北”也就接着说“西北的河”;而“河”只是“西北高原”的一部分,要全面的了解它,“既要从空中飞过”,又要“从地上走过”,于是来写“高原”;最后写“北方的雪”,这只是西北高原冬季特有的景象,只能放在写完“高原”之后。写“河”,写“高原”,写“雪”,都贯串着一个“感想”——大地山河不可凭空想象。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线索”的话,这就是线索——作者自己在文章中是明明写着的。第二篇:2006年全国卷《阳光的香味》。试题是: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1)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2)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这样的答案,说明命题者缺乏对文本的宏观把握,似乎也不太明白什么叫“主旨”,在中学生的作业中恐怕也属于不及格之列。因为这根本没有抓住文章的核心,没有任何“概括性”,说明一篇短短的散文的“主旨”,不仅要分(1)、(2),光在第(1)条中就罗列了3项。如果这样的“概括”能成立,只能说明文本根本没有“主旨”。其实,在文章的肯綮处,作者有一句重要的话:“农夫自有他的哲学”。然后,又通过一句对话,让农夫自己把他的“哲学”表述出来: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首先要确认,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其核心不是叙事,不是写景,也不是写人。全文不过讲一点“阴阳哲学”,农夫的话“那是阴香,没有壮怀”即点明主旨。还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的内涵。“阴香”,意味着柔弱,阴暗,隐蔽,缺乏生机;而“壮怀”则表示着明朗,健康,强悍,充满生机。所以,其主旨可以这样表述:通过与农夫对“阳光香味”的探讨,表达对“阴香”的否定和厌倦,对“壮怀”的赞扬和渴望。第三篇:2005年北京卷《合欢树》。 第20题: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答案是: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爱的执着和无私。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这样的设问就有不妥。文本中看不出“我”的感情是这样划分阶段的。作者只是说,“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而“我”对母亲、对母爱的理解,是以母亲在世与母亲去世为界限的。母亲在世时,先是为治好我的腿,后是为帮我从事写作,付出了“锲而不舍”的努力,“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母亲去世之后,随着年岁的增加,对母亲、对母爱的理解确实是更深了一层,但很难说是什么“深厚和恒久”。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她心里太苦了”,就是“我”这时候对母亲、母爱的理解,比光看到“白发”,看到“锲而不舍”,是从外在深入到了内心,所以“我”这时反而为母亲的早逝而得到“一点安慰”。至于作者说“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要表达的主要也不是“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而是像归有光在《先妣志略》中所表达的一样:母亲当年那么“锲而不舍”的帮我走写作之路,现在我终于有了成绩,该回报而母亲却不在了,欲孝而亲不在——“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还有21题: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答案是:要点: 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我们只来讨论第一问。作者到底想表现什么呢?这不能离开文本作海阔天空的遐想。原句是: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语义的重点显然在“但”字之后。这是一个抒情的句子,而不是在讲哲理:既有会议母爱的温馨,又有早早失去母爱的伤痛,有对母亲的怀念,又有为母亲终于摆脱苦境而感到的安慰,还有为自己有这样的母亲感到的自豪。而且,从整体上看,本文是叙事抒情的,并非要讲什么“哲理”。说什么“普遍”“特殊”,就像说三十岁以后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一样,是一种象牙塔里的玄想,只可以作阅读“泛化”的标本。——高考中几万考生有一个能和命题者“想到一块”去吗?我想到的教训: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唯物的立场,辩证的方法。除了要弄明白一些基本概念之外(基本概念很重要,名不正则言不顺),特别要注意避免“玄化”和“泛化”。要引导学生把文章看做一个有机整体,老老实实从文本的词句出发,特别要培养他们对关键语句(包括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等)的敏感,从而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以宏观把握作基础,再做微观解读(对个别词句的解读),自然会体会到“文章诸因互解律”的妙用。[注:文章诸因互解律:文章的诸种因素之间,有一种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诸因互解律。根据这种规律,就有解读中的“以文解文”法,包括同义互解,对义互解,连义互解,宾主互解,等。] 2006年12月9日星期六 修改[11日补注:有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诚然也。但,那得限于一定的范围:或是在书斋里自由联想,囫囵遐想,无所谓对错,即使是歪打歪着,也无害甚至有益;或是有意“断章取义”,幽默诙谐,借助钟馗,他人也一见便知,绝无误会。而绝不能把自己的“联想”“遐(瞎)想”硬说成是作者的“必然”。尤其是在高考试卷中,命题者以一己的“联想”“遐想”代替作者的本意,对莘莘学子来说,实在是一场灾难。]文章引用自: 评论() 引用 阅读()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数据加载中

我们老师说是事理说明文

很高兴为你解答!你可以说清楚点吗?我没法解答

语言的演变论文

研究报告光靠初中生的阅历根本就很难完成`` 同学 就算发给你一篇论文也是抄的 意义真的不大 对于你来说我觉得写个自己感兴趣的关于动植物的生活故事,中间夹杂点专业知识就很不错~关键是这才是你自己写的论文

恩,刚好我就是专业学法语的,实事求是地讲,原来在高中时英语在学校还算是不错的。说到相似之处呢,我觉得首先看上去法语和英语有许多单词在拼写上和词义上是一样的,或者是十分相近,比如example,在法语中就变成了exemple,但这也有可能造成初学时会把法语单词错拼成英语单词。但如果以为学好英语就能很快学好法语,也许这样看就太乐观了。因为法语中的时态和语态是英语不能比拟,而且动词变位也是英语里所没有的,这些都是比较难掌握的。当然,学好英语还是对学法语有帮助,比如我在刚开始学习法语时,每次写法语小短文我都会先用英语构思,然后把英语翻译成法语,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比中文思维翻译到法语要更准确,写出来的东西也给人更地道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学习法语,法英词典是很有用的。法语入门应该不太难,你会很快发现自己可以准确地读出整段的法语(但意思却不太明白),但如果想熟练掌握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现在已经学了3年了,觉得还是很有长进的,3年前一点法语都不懂,现在已经可以大致听懂一些法国人来学校做的学术讲座了,但这离较好的掌握我想还是差得很远。 当然二外法语一定相对要简单一些,不过学法语决不轻松。anyway,good luck!

英语婉转柔和,法语浪漫绚丽,英语和法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小的区别

语言的演变论文怎么写

读懂“现代文”,有点儿难“现代文”,除了特别专业的,像一般的散文、小说,都是大白话,读起来应该没什么困难。但是,要“读懂”,对有些人来说,有时候就不那么容易。这里说的“有些人”,不是文化水平有限的“老百姓”,不是中小学生,而是指有“专家”称号“教授”头衔的一些人物。研究一下这些人物读而不懂的文例,对中学阅读教学是很有意义的:从错误中想想怎样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教学”。先看人教社编教材中的例子。说明文一篇:吕叔湘《语言的演变》。编者在文后设计了一个练习,意在让学生理清关于“语汇的演变”这一部分的内容,表示如下:最新版本的表示有所简化,但基本框架依然如故。照着这样的框架填写,只能是剪不断理还乱,因为设计者误读了文本。吕先生说明“语汇的演变”,并不是以“词汇的消长—词义的变化—事物名称的改变”为根据来安排层次的。文本有着鲜明的“关键语句”——首括句。只要看清这些句子,文章的内容层次就可以一目了然。这些句子是: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有些字眼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些字眼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外来事物带来了外来语。——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许多字眼的意义也起了变化。也有一些字眼意义的变化或事物名称的改变,跟人们的生活不一定有多大的关系。——词义扩大——词义缩小。 ——词义也可以转移。 ——词义也会弱化。 ——事物改变名称。有的时候是由于忌讳:或者因为恐惧、厌恶,或者难听。 很明显,作者是以“词汇的演变与生活的关系”为纲的。照这样的理解,图表应设计为这样:散文一篇:巴金《灯》。大家公认,这是一篇用了“象征手法”的散文。但具体说到文章的内涵的时候,就只会说“灯”“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灯”为什么会象征光明与希望呢?从来的回答都是:因为灯能发光发热。稍动动脑筋,就会察觉这种“物理学”的回答是多么的荒谬。白公馆、渣滓洞的探照灯不发光发热吗?那恰恰是恐怖黑暗的象征。鲁迅有一篇小说,题目就叫《长明灯》,这里的“灯”跟光明、希望也是风马牛,它只是封建宗法统治的象征。问题出在始终没弄清楚何谓“象征”。(教材在对象征与比喻的认定上始终存在着混乱)如果说比喻成立的基础是“相似”,那么象征成立的基础就是“相关”。把本来毫不相干但有某种“相似点”的事物临时联系在一起,是作者的一种“即兴式”创造;把本来有某种“客观联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是作者对事物意义的一种独到的发现与挖掘。前者是比喻,后者是象征。懂得了象征的本质,就会从文本的材料出发,从事物的“相关性”出发,去理解它的思想意义。《灯》写眼前之灯“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写暗夜之灯给行路者指路,给他们以安慰与鼓舞;然后又写姐姐为弟弟点的灯,女教士为情人点的灯,陌生人为自尽被救者点的灯:每一个与“灯”相关的场面和故事,都实实在在表现着人与人的关系:互助,团结,亲情,爱情,友情。而这,正是作者当时的信仰,当时的精神支柱。他相信,人间还有情,还有爱,这就是希望之所在,光明之所在。(确切了解作者当时的思想、信仰,也是读懂文章必不可少的条件。此所谓知人论世,以事解文。)教材、教参,不作具体分析,大而化之,似乎讲明白了,其实是一笔糊涂帐。这是一种阅读理解的“泛化”。——早些年还有“教参”说文中的“灯”象征马列主义和党的领导,那可谓是完全脱离文本的玄而又玄的梦呓了。议论文一篇:鲁迅《拿来主义》。首先是“话题范围”问题。教材一贯的说法是:这是一篇谈文化遗产继承问题的文章;还说与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的精神是一致的。什么叫“继承遗产”?是后人接受前人或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难道鲁迅所说“拿来”的不包括同时代人的东西吗?其所以一口咬定“遗产”两个字。大概与“大宅子”有关。殊不知,所谓“大宅子”,不过是一个比喻而已。把作为“喻体”的材料理解成文章的基本内容甚至基本观点,错得有点莫名其妙。其实,文章谈的只是中外文化(文艺)交流的问题。文章面对的也不是当时的政府,而是自己的阵营,特别是进步的文艺青年。所以,也谈不上批判“卖国主义”。这里暴露的是一种“玄化”倾向,跟把《关雎》说成是歌颂“后妃之德”一脉相承。再就是为什么从“闭关主义”说起,送去主义,送来主义,然后才说到“拿来主义”。对此的解释,也是玄而又玄,仿佛举凡政治经济文化,鲁迅一言而尽之了。果真如此,这文章恐怕也就大而无当了。如果从文章论证结构的角度看,问题就简单了。作者要论证自己的观点,有时用一种逻辑推理的结构。比如,有一篇文章叫《让尾巴呈自然状》,说是如果人有尾巴的话,那尾巴该如何处置呢?或翘起来,或夹起来,或让它呈自然状;翘起来不好,夹起来也不舒服;所以最好让它呈自然状。《拿来主义》从“闭关主义”讲起,不过是一种论证的手段——选言推理。在文化交流的方针上,或取“闭关主义”,或取“送去主义”,或取“送来主义”,或取“拿来主义”;前三种方针都不可取,所以“拿来主义”是唯一正确的。这一层回答了“为什要拿来”的问题,接下来再回答“怎么拿来”的问题,仍用选言推理:面对外国的东西,或当“孱头”,或做“昏蛋”,或成“废物”,或做“主人”;前三者不足取,作“主人”是唯一正确的。在此大框架之内,再看那些具体的事例,就明白那不过是信手拈来的“证据”而已。有时旁敲侧击、涉笔成趣,那更是鲁老夫子的文风特色。作为读者,切不可看花了眼,看走了神。据说,人的头脑里如果没有某种概念,则对此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没有反应,看来说的有些道理。文章反复说“我们”如何如何,“清醒的青年”如何如何;最后再画龙点睛,强调“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它的话题范围,它的主旨,还不够清楚吗?为什么视而不见呢?再看高考试卷中的例子。高考试卷,命题、答案,都应该十分准确,十分严谨,因为这关系着几百万考生的前途命运。可惜的是,几乎年年出错,有时是很低级的错误。同样,研究这些错误,不仅有利于高考,也有利于语文教学。一大帮专家教授,怎么会弄不懂一篇普通的散文呢?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从中汲取什么教训呢?第一篇:2004年全国卷《大地山河》。试卷第18题:“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什么叫“画面”?一般是指画幅上呈现的具体形象,它应具有“一眼望去尽收眼底”的特点。如果既不在同一空间,又不是同一时间,恐怕很难构成“画面”——即使中国画(比如《清明上河图》)不像西洋画那样讲究焦点、透视,也不行。就说《大地山河》中对西北高原“河”的描写,它写了黄河,写了乌鲁木齐河,还写了延水;写了“这些河”的枯水季节的状况,又写了“这些河”“夏季涨水的威风”。请问这些内容怎么“画”入一幅“画面”?再来看命题者怎样回答“画面组织”的方法:“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象把三幅画面有机的连接起来,它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笔者以为,说用“观感”“连接”,大体不错;而说用“想象”连接,则大谬不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反对的就是“想象”,也没有哪一点是写“想象”;他反复强调的一个意思恰恰是:大地山河景象万千,不能靠想象得知,而要亲观亲历——怎么可能是用“想象”把画面“连结”起来呢?至于“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那是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思想”,怎么都成了“线索”?按这样的说法,一篇文章除“线索”之外,还能剩下什么东西呢?这样的设问,这样的回答,很难让人相信让命题者是“读懂”了的。一篇文章把材料“组织”到一起,是要讲究些方法的。首先是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得有个合理的安排;其次是层次之间的过渡联络,从一层到另一层,应让读者觉得是自然的,顺畅的。要回答“如何组织”这样的问题就应从这两个方面考虑。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歌颂祖国大地山河壮美多姿,抒写主要对象则是“西北高原”。第一段从“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象”江南水乡的景象说起,引出一点“感想”;再一转,“没有到过西北”的人自然也难以“想象”西北的山河;接着就进入文章主体,以一个亲见亲历者的口气介绍那里的“山河”气象。江南水乡的特点就是水道“交错密布”,所以说到“西北”也就接着说“西北的河”;而“河”只是“西北高原”的一部分,要全面的了解它,“既要从空中飞过”,又要“从地上走过”,于是来写“高原”;最后写“北方的雪”,这只是西北高原冬季特有的景象,只能放在写完“高原”之后。写“河”,写“高原”,写“雪”,都贯串着一个“感想”——大地山河不可凭空想象。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线索”的话,这就是线索——作者自己在文章中是明明写着的。第二篇:2006年全国卷《阳光的香味》。试题是: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1)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2)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这样的答案,说明命题者缺乏对文本的宏观把握,似乎也不太明白什么叫“主旨”,在中学生的作业中恐怕也属于不及格之列。因为这根本没有抓住文章的核心,没有任何“概括性”,说明一篇短短的散文的“主旨”,不仅要分(1)、(2),光在第(1)条中就罗列了3项。如果这样的“概括”能成立,只能说明文本根本没有“主旨”。其实,在文章的肯綮处,作者有一句重要的话:“农夫自有他的哲学”。然后,又通过一句对话,让农夫自己把他的“哲学”表述出来: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首先要确认,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其核心不是叙事,不是写景,也不是写人。全文不过讲一点“阴阳哲学”,农夫的话“那是阴香,没有壮怀”即点明主旨。还要弄清楚两个概念的内涵。“阴香”,意味着柔弱,阴暗,隐蔽,缺乏生机;而“壮怀”则表示着明朗,健康,强悍,充满生机。所以,其主旨可以这样表述:通过与农夫对“阳光香味”的探讨,表达对“阴香”的否定和厌倦,对“壮怀”的赞扬和渴望。第三篇:2005年北京卷《合欢树》。 第20题: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答案是: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爱的执着和无私。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这样的设问就有不妥。文本中看不出“我”的感情是这样划分阶段的。作者只是说,“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而“我”对母亲、对母爱的理解,是以母亲在世与母亲去世为界限的。母亲在世时,先是为治好我的腿,后是为帮我从事写作,付出了“锲而不舍”的努力,“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母亲去世之后,随着年岁的增加,对母亲、对母爱的理解确实是更深了一层,但很难说是什么“深厚和恒久”。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她心里太苦了”,就是“我”这时候对母亲、母爱的理解,比光看到“白发”,看到“锲而不舍”,是从外在深入到了内心,所以“我”这时反而为母亲的早逝而得到“一点安慰”。至于作者说“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要表达的主要也不是“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而是像归有光在《先妣志略》中所表达的一样:母亲当年那么“锲而不舍”的帮我走写作之路,现在我终于有了成绩,该回报而母亲却不在了,欲孝而亲不在——“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还有21题: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答案是:要点: 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我们只来讨论第一问。作者到底想表现什么呢?这不能离开文本作海阔天空的遐想。原句是: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语义的重点显然在“但”字之后。这是一个抒情的句子,而不是在讲哲理:既有会议母爱的温馨,又有早早失去母爱的伤痛,有对母亲的怀念,又有为母亲终于摆脱苦境而感到的安慰,还有为自己有这样的母亲感到的自豪。而且,从整体上看,本文是叙事抒情的,并非要讲什么“哲理”。说什么“普遍”“特殊”,就像说三十岁以后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一样,是一种象牙塔里的玄想,只可以作阅读“泛化”的标本。——高考中几万考生有一个能和命题者“想到一块”去吗?我想到的教训: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唯物的立场,辩证的方法。除了要弄明白一些基本概念之外(基本概念很重要,名不正则言不顺),特别要注意避免“玄化”和“泛化”。要引导学生把文章看做一个有机整体,老老实实从文本的词句出发,特别要培养他们对关键语句(包括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等)的敏感,从而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以宏观把握作基础,再做微观解读(对个别词句的解读),自然会体会到“文章诸因互解律”的妙用。[注:文章诸因互解律:文章的诸种因素之间,有一种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诸因互解律。根据这种规律,就有解读中的“以文解文”法,包括同义互解,对义互解,连义互解,宾主互解,等。] 2006年12月9日星期六 修改[11日补注:有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诚然也。但,那得限于一定的范围:或是在书斋里自由联想,囫囵遐想,无所谓对错,即使是歪打歪着,也无害甚至有益;或是有意“断章取义”,幽默诙谐,借助钟馗,他人也一见便知,绝无误会。而绝不能把自己的“联想”“遐(瞎)想”硬说成是作者的“必然”。尤其是在高考试卷中,命题者以一己的“联想”“遐想”代替作者的本意,对莘莘学子来说,实在是一场灾难。]文章引用自: 评论() 引用 阅读()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数据加载中

先搜集方言,占有基本素材然后根据材料的蕴含,结合自己的所长,选择有关方言的一个方面来写如方言溯源、方言演变、方言的分类、方言蕴含的文化、从方言看生活变迁、方言中的精华与糟粕……还可以写农谚与生产、气象谚语与天气等等

可以从多种角度来写,写音韵、训诂、方言、文字方面的,都属于语言学范畴。分析语法现象、语音变化或者谈谈外来语、网络语言、缩略语等等,只要是语言现象都可以拿来研究,不知道这样分析对你有没有帮助

我建议你去BT之家的学习资料区那里找,因为我在那里看见有人发了计算机系的论文。含盖的范围很广有200多M-_-!其中可能有你需要的论文题目,快点去看看吧 完了就可能断种了--因为是9月份的帖子

语言的演变论文摘要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与众不同独特的民族、民风的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深深地刻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然而,现今有些人对本国文字了解甚少,而对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投入极大的热情,却依然是个半调子。文字是国家的灵魂,为了了解祖国文字的变迁,祖国的历史,祖国的灵魂,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表一)。 (表一:汉字书体的演变) 1甲骨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如表二)。 (表二:甲骨、金文对照表)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如图3)。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如图4)。 2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4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 角变成有 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图6)。"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图7)。图8虽为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体,有隶书的〃味道〃。 5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图9、10)。图11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 6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图12)。 (图12) 7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如图13、14、15)。 8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9电脑字体 随看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如 下图(其由左至右依序为:迭圆体、综艺体、古印体、勘亭流及海报体) 汉字的起源是一个未解之谜。说到汉字,不得不提甲骨文,得到考古支持的商代甲骨文最早出现在3300年前,这比古埃及的文字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字都要晚近2000年。至今共发现了5000个以上的甲骨文单字,其中可以认识的约有1700字。从一定程度上讲,同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没有理由落于人后那么多!思索的同时,我们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会意和形声成分,在这些甲骨文中,“会意字”不到80%,形声字占20%多。这与古代埃及人、苏美尔人等其他早期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远远不如古埃及、古希腊文明。在古埃及人早已经用巨大的石块建造宏大的金字塔时,中国却只有夯土建筑。在古埃及人已经在坚硬的石头上刻下精美的象形文字图案时,中国却只能在兽骨或龟甲上刻出粗糙的划痕。但是看看中国的甲骨文的抽象程度,却又远远高于古埃及那些具象的图形。似乎汉字直接跨越了早期象形文字的早期阶段,直接进入了一种更抽象的较高级阶段。汉字发展经历的象形阶段:表意—形声的途径中,象形阶段几乎没有,所谓的象形字在甲骨文阶段就已经被高度抽象了。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汉字更不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了,当希腊人建造帕台侬神庙的精美雕塑,罗马人建立万神庙的巨大穹顶时,中国还只有秦汉时期夯土的长城,和陶制的殉葬兵马俑,但是秦朝的小篆已经是一种全国统一的规范文字了,汉朝的隶书与今天的汉字已很接近。无论是跳跃着前进的文字文化,还是中国汉字这一庞大的复杂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在文字出现的早期,象形文字可以工作得不错。可是随着语言的不断丰富,有些语言不能用形象表达了。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开始创造一些仅代表发音的符号来记录这些语言。中国人却选择了另外一种解决办法: 会意字,如“日+月=明,女+子=好”; 表音字,如“阿”,没有任何意义,只表示一个音节; 通假字,如“说-悦”;开始出现于汉字中。 提及汉语,免不了令人联想到同样占文化课很大分量的英语。同时,我们也想了很多。学习一种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这种语言思考,就想用母语思考一样。但是,最能发挥个人思想创造性的还是母语,更何况要学好“外语”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古罗马人并不因为羡慕希腊文明,而改用希腊语——尽管两种语言十分接近。阿拉伯人同样要把拉丁文、希腊文翻译成阿拉伯文,而不是改用拉丁文或希腊文。同样,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人也不是自己改用阿拉伯文,而是把阿拉伯文翻译成拉丁文。到了启蒙运动时期,更进一步地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并加以普及。 对于外语好的个人而言,直接看外文原文根本不费劲。但要他翻译出来,效率就要低很多。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讲,如果人人都化大量精力学外文,那效率就很低了。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像历史上那些失去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一样,彻底消失了。最好的选择就是象阿拉伯人、或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人那样,以少数擅长语言的人进行大量的翻译工作之后,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传播、普及。只有这样,本民族中才能更多的人用母语进行高效率的思考、创新。 汉语现在在英语面前面临的困境是:基于这个语言的文明正处于高峰期——并不象阿拉伯人面对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那样,是处于经失落的静态文明;也不象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人面对的是正走向衰落的伊斯兰文明。现在,大量新的科技成果、新知识、新思想依然在英语世界产生,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事实上的国际社交语言,它取得的成功是史无前例的。从使用它的人口来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仅次于汉语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约有4亿多人。然而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使用英语的人数,要远比这多得多,可以说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民族。所以,现在并不能简单地因为学习英语消耗了学生大量时间,就不该学英语了。光学好英语是不够的,全民学英语也不表明就能提高素质,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如果从利马窦、徐光启向中国传播西方文艺复兴思想算起,已经几百年了;如果从鸦片战争,从林则徐翻译西方书籍、报纸算起,也有160多年了;即便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算起,到现在也有近百年的时间了。当代的中国,应该正处于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转折关头。现在的中国,应该是学习英语,与翻译并重;最重要的是要开始用母语思考、创新。提高科研、新闻等行业从业者的英语水平,与普及基础教育,普及先进科学文化思想并重。不应该在中国把英语变成象欧洲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文那样的“贵族语言”。 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痕迹,中国文字的演变是跳跃式的,是华丽的,是耐人寻味的,就如同中国的历史一样。中国人创造中国文字,中国文字也同样引导着中国人前进。 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 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编辑]六种构造条例解说 [编辑]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编辑]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编辑]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编辑]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编辑]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编辑]六书的运用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好像“軚”、“锿”是形声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会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形声的字

w ,,,,行。我。····

人类有语言,这是人类与动物的重大区别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由于集体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彼此之间要交流思想,于是,语言就诞生了。语言的使用,促进了人类的思维,使得大脑更加发达。语言的使用,也促进了劳动经验的交流和积累,从而加速了生产力的发展。

语言的演变论文题目

从近代语言的演变浅析中西文明的交融

●课文说明一、课文内容本文选自《语文常谈》,全书共八篇,包括:1.语言和文字,2.声、韵、调,3.形、音、义,4.字、词、句,5.意内言外,6.古今言殊,7.四方谈异,8.文字改革。课文是其中的第六篇,原题为“古今言殊”,含四个标题: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从文言到白话。选入课本时,删去了最后一节,并将前面三个小标题换为序数词一、二、三,题目也由作者改为“语言的演变”。语言包括语音、语汇(也称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语言的演变同样也涉及这三个方面,其中语汇的变化最明显、最迅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章先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接着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各种不同方式,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最后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全文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发展的全貌。语言的演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现象,为了把这个复杂的问题说得浅显易懂,让人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综合运用了分类、举例、比较和引用等说明方法。从分类说明看,文章先把语言的演变分为三大类,即语汇、语法和语音;再把这些大类分成小类,如语汇的变化,分为语汇的消失、出现、渗透和词义的变化、事物改变了名称;再把词义的变化细分为词义缩小、扩大、转移、弱化等。特别是语汇部分的分类说明,不仅说明了语汇变化的社会原因和内部原因,显示了语汇变化的梗概,而且细致地展示了语汇变化的具体特征,更易于为读者理解。从举例说明看,有三种类型:一是假设举例,如第一部分假设孔子与颜回、子路谈话,朱熹闯进去完全听不懂,就从语音具有时代特征的角度说明了语言的演变,既明确,又使人感到有趣味。二是典型举例,如第一部分说明古今汉语差别大,就举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例子,从字形、语汇、语法等方面加以证明,有代表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又如在讲到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时,就举了《诗经·鲁颂·》这首诗,其中提到马的十六种名称,由于现代社会马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了,所以绝大多数现在已经不用了。三是列举举例,如用形声法说明汉字无论声母、韵母、声调都已有很大变化时,就列举了“江”“潘”“泣”“提”“通”“路”等一连串例子,非常明确。从比较说明看,本文各部分都运用了这种说明方法,因为,没有古与今的比较,就无法说明语言在不断变化这个问题。因此,本文大量运用比较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从引用说明看,主要是引用资料,借以说明语言演变的情况。如以“涕”为例说明词义的转移,就引用了《庄子》和王褒的《僮约》;说明“信”与“书”古今不同,就引用了《世说新语》。这些引用针对性强,具有说服力。二、学习重点1.理清层次,把握重点。课文的标题点明了本文论说的重点:语言的演变。这是一个学术性很强的问题,但是作者用通俗的语言,简明扼要、层次清晰地展示了语言的这一特征。教学时,应该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层次来说明这个问题的,说明的重点是什么。文章从人们的认识规律出发,第一部分用典型实例总说古今语言的发展变化,第二部分说明语汇的变化,第三部分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语汇的变化是重点,因为语汇的变化最快、最显著,在语文学习中最应该给予重视。语汇的变化,内容比较复杂,课文中讲的也比较多,可以帮学生作一下梳理。文中谈到的变化情况:(一)语汇的消长:1.旧词消失: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2.新词出现:有些字眼儿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3.外来词渗透: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二)词义的变化:1.词义缩小:“几”“床”等;2.词义扩大:“江”“河”等;3.词义转移:“涕”“信”等;4.词义弱化:“很”“普遍”等。(三)事物改变了名称:1.词语替换;2.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把这些变化梳理清楚了,学生对语汇演变的种种情况、演变的原因也就比较清楚了。2.迁移运用,解释古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学习本文,了解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这就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古汉语和现在的汉语不同,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本文语汇方面的变化讲得比较多,语法和语音讲得比较少,教学时,可以结合学过的文言文,补充一些语法和语音方面的例子,让学生作出解释,看看变化在哪里。语法方面,如古汉语中的“……者……也”句式、宾语前置、状语多用补语表示、极少使用量词等。语音方面,可介绍古诗词中因读音变化而影响押韵的词语。这些迁移,可以联系学过的文言课文,简明扼要,不求详解,只要能稍微增加一些了解就可以了。●解题指导一、本题旨在训练学生概括要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一部分,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第二部分,分类说明语汇变化的主要内容,是全文的重点。第三部分,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二、设计本题,意在让学生融会贯通,掌握语汇演变的主要内容。1.语汇的消长(1)旧词消失:有些字眼儿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2)新词出现:有些字眼儿随着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而出现;(3)外来词渗透:外来的事物带来了外来语。2.古今词义的变化(1)词义缩小:“几”“床”等;(2)词义扩大:“江”“河”等;(3)词义转移:“涕”“信”等;(4)词义弱化:“很”“普遍”等。3.事物改变了名称(1)词语替换;(2)忌讳引起词语的变化。三、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意在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注意联系学过的有关知识、从各种渠道搜集有关材料,要体现出汉语语言的变化。●教学建议一、教学本文,可以从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入手,也可以从学生学过的语汇、语法或语音的变化入手,引出“语言的演变”这个主题。二、语汇的变化是重点。在梳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明白以下几点:(一)古今语汇变化较大,阅读古代著作既不能以今律古,也不能以古非今,要实事求是。比如古代“去”有“离开”意,不是今天的“往”;“是”经常当“这”讲,偶尔表示判断;“坐”有时是“因为”的意思等,不注意就会出错。当然“叶公好龙”的“叶”也不一定非要依古音读“shè”,如此等等。(二)因为语言在变,就不免会出现一些新的语汇和新的表达方法,只要社会上已经约定俗成,就要承认它们存在的合法性。(三)语言虽然在变,但就某一阶段说,不变是绝对的,因此某些词义、某些说法、某些句式还要认认真真掌握和使用。(四)因为语言在变,要想学好,就要下苦功,多熟悉。三、讲解语法和语音的变化时,可由老师或请学生补充些例子,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演变的认识。四、要重视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是用学到的知识和道理解释文言文中遇到的一些语言现象。●有关资料一、作者简介吕叔湘(1904—1998),中国语言学家。江苏省丹阳县人。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1938年回国,历任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52年调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1977年5月起改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曾任所长。一生曾任许多社会兼职。吕叔湘先生长期从事汉语语法研究,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创人,同时在语言文字的应用和语文知识普及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语文论集》等。他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在社会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有《吕叔湘文集》(六卷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行世。二、补充注释朱熹的《论语集注》主要是集宋人的注释,兼采古注,而以发挥义理为主。其优点是注释简明扼要,阐发含意透辟,便于阅读;缺点是多用宋儒理学来解释,颇有不符原意的地方。外来语、意译词、音译词、译音词:外来语,也叫外来词或借词,指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的外来语,一般分为音译和意译两种。把别种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的词就是音译词,如咖啡、沙发、苏打;利用汉语构词方式,把别种语言中的词所表示的概念介绍过来的词就是意译词,如电话、发动机、铁路。若再细分,音译词中还有一部分是译音加表意的词,如卡片、芭蕾舞、啤酒等,可称为译音词。涕:《说文》:“涕,泣也。”段玉裁注:“泣也二字当作目液也三字,转写之误也。”《说文》:“洟,鼻液也,从水,夷声。”《周易·萃卦·上六》:“赍咨涕洟。”孔疏:“自目出曰涕,自鼻出曰洟。”《诗·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哭泣的时候,眼泪鼻涕一起流下,所以汉朝以来有人把鼻液也叫“涕”。但是应当看到,并非汉以后诗文里所有的“涕”都指鼻液,也有人照古人的用法,仍然把眼泪叫做“涕”。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登岳阳楼》:“凭轩涕泗流。”这几个“涕”字,都是指的眼泪。信:《说文》:“信,诚也。从人言。”段玉裁注:“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这些古籍里,“信”都是“诚”的意思。说“信”在古代只指送信的人,那仅仅就其和书信有关的意义,古今用法相比较而言。若笼统地讲“信”在古代只指送信的人,就欠全面、欠确切了。“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安)看书竟,默然无言。”此句出自《世说新语·雅量》,原句为“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谢公,即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曾指挥过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谢玄,谢安之侄,东晋名将,曾在淝水之战中立下战功。此句是说谢安在战报传来时,不喜不忧,从容冷静,有大将风度。三、关于语汇的演变(一)新词的产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新事物和新概念不断出现。随着新事物和新概念的出现,也相应地创造出一些新词来代表它们,以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新词的产生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的。1.造词。造词是利用原有的材料和方法创造新词。例如,现代汉语“火”和“车”复合成新词“火车”,英语由highway加上前缀super构成新词“superhighway”(高速公路)。这些虽是新词,但是都是利用原有的材料和方法造出来的,人们对它们并不陌生,而是有似曾相识之感,掌握起来并不困难,所以一经创造出来,很快就被群众接受了,成了通用词汇的成员。2.借词。对借用者来说,借词也是新词,这种新词都是随着事物和思潮的传入而借来的。例如,汉族本来没有沙发这种东西,后来沙发这种东西传入了汉族社会,于是也借来了它的名称“沙发”。我国的茶由陆路传入俄国,于是俄语就产生了依照北方方言发音的“чай”(茶)这个借词;由海路传入英国,英语就有了依照福建方言发音的“tea”(茶)这个借词。民族间的接触是经常发生的,因而各种语言大都有数量不等的借词。只有把音和义都借过来的词,即一般所说的“音译词”才是借词。不过这种借词很少,一般情况是,根据本族语言的特点,对借词的音、义加以适当的改造。例如,英语的“mutton”(羊肉),借自法语的“mouton”(羊,羊肉),音与义都与原词有所不同。意译词(“火车”“飞机”等)、仿译词(“马力”“蜜月”等)是汉语的自造词,并不是借词。有的词,从甲语言借给乙语言,又从乙语言借给丙语言……周游列国,好像“旅客”似的。当然,词汇中“旅客”的旅游路线,不像人的旅游路线那么明确,还需要我们去仔细考察。有的词,从甲语言借出去(或者还周游了列国)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甲语言又从乙语言(或者丙语言)借了回来,对甲语言来说,这种词好像是个“归侨”。例如汉语“大风”──英语“typhon”──汉语“台风”。一个词,如果从甲语言借给乙语言,又从乙语言借给丙语言,那么对乙语言来说,这个词是直接借入的,对丙语言来说,是间接借入的。这是词“旅游”的一种结果。汉语的借词有两种特殊的现象。①半借半译。新词的一部分是音译,另一部分是意译。例如,“剑桥”来自英语的“Cambridge”“Cam”音译为“剑”,“bridge”意译为“桥”;“新西兰”来自英语的“New Zealand”,原来是个固定词组,借来以后,把“New”意译为“新”,“Zealand”音译为“西兰”,组合成一个词“新西兰”。②音译加注。为了便于理解,在借用成分之后加上汉语的表示类名的成分或意译成分。例如,“沙丁鱼”“卡车”“沙皇”,都是在借用成分“沙丁”“卡”“沙”之后,分别加上表示类名的“鱼”“车”“皇”这些成分构成新词。3.旧词新用。这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现象,指的是有的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被沿用下来,只保留在古文献里,成为旧词。后来由于交际需要,这些词又被“起用”,赋予新义,从而被改造成为现代语言的词汇的新成员。例如汉语的“革命”,在《易经》中就出现过,(《易经·革》:“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意思是“改朝换代”。它没有沿用下来。现代汉语又“起用”了它,意思是“被压迫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摧毁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4.词义分化。词义的分化可以产生新词。这种新词多与孳生它的词同音,但也不尽然。这里仅举汉语的一个例子。“叉”,《说文》的解释是“手指相错也,从又一,象叉之形。”段玉裁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歧头皆曰叉。是以首笄曰叉,今字作钗。……此字(按:指“一”)今补。像指间有物也”。(《说文解字段注》121页,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影印本。)这就是说,从“叉”分化出了“钗”;现代汉语的“汊”(河流的分岔)、“杈”(一种用来挑柴草等的农具)、“杈”(旁出的树枝)、“衩”(“裤衩”的“衩”)、“衩”(衣裙两边开裂的缝子),也都是从“叉”分化出来的。(二)旧词的消失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有些词由于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原因大概有以下两种。1.旧事物消失。在无文字的语言里,某种事物消失了,代表这种事物的词也就随之消失了。在有文字的语言里,代表已经消失了的旧事物的词很多保存在文献中。2.社会生活的改变。以畜牧业为主的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跟牛、羊、马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对牲畜的区别极为严格,只要毛色、年龄、公母不同,就要用不同的词来代表它们。例如公马叫“骘”(zhì)、母马叫“”(shè)、后左脚白色的叫“”(zhù)、四条腿膝下都白的叫“”(zēng)、三岁或四岁的叫“”(táo)、七尺以上的叫“”(lái)……汉族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以后,人们不再重视牲畜肤色等方面的区别,因而它们的名称大大简化,从而引起大量旧词的消失,只用一个“马”称呼了。如果要加以区别,那就用短语来表示,如“白马”“大马”之类。(三)词语替换词语替换就是“事物改名”,是词汇发展中的常见的现象。从旧词被淘汰来说,这是旧词的消失,从新词出现来说,这是新词的产生。词语替换现象的产生,有的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变了,于是就用另外的词去代替原先代表那种事物的词,被替换下来的词也就逐渐消失了。解放以后,现代汉语中反映旧社会意识的词语改变了说法,就是这方面的例子,如“北平──北京”、“演员(艺人)──戏子”、“炊事员──厨子”,等等。有的词并不反映社会意识,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改变了说法,出现了词语的替换现象。下面是汉语词语替换的例子:头 代替 首  脖子 代替 颈  脸 代替 面  眼 代替 目  嘴 代替 口  牙 代替 齿  脚 代替 足  电话 代替 德律风  民主 代替 德谟克拉西……被替换下来的成分大都成了构词词素,有的仍以词的身份保留在词语中。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替换现象,原因相当复杂,有的我们能够说出,有的则还说不出替换的原由来。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失,是词汇发展中的普遍现象。但它们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更替关系,在各种语言中,旧的消失总比新的产生要少,词的数量是越来越多。此外,还产生了一些意义更概括和差别更细致的词。结果是词汇越来越丰富。(选自《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四、关于词义的演变词义演变的结果有三种,那就是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词义的扩大是指有些词原来概括和应用的范围比较狭小,可是后来它概括和应用的范围比以前广泛。词义的扩大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一个词的一个义项概括的范围扩大了,“手”原来是指身体的一部分,后来扩大到指“人”,如“拖拉机手”。这就是用部分来代替全体。又如“江”古代专指“长江”,后来变为指所有的江,由专门名词变为普通名词,概括的范围就扩大了。词义扩大的另一种类型是一个词概括的范围扩大,因而增加了新的义项,变成多义词。由于两种事物的特征、性质、功能相似,或者由于感觉上的相似,使用原来的词称呼另一种事物或感觉。这样便使一个词的意义扩大了,义项也比原来增多了。如“根”是植物茎干最下端吸收营养的器官,后来用它来指事物的本源,就产生了“祸根”“刨根问底”等词语。又如“健康”本指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现在我们说“思想不健康”,那就扩大到指思想意识有毛病了。再如“甜”和“苦”两个词,本来都指一种味觉,由于感觉的相似,后来扩展到形容幸福、愉快、舒适的感觉也叫甜,如“甜蜜”,凡是生活和工作上有困难或心情难受都叫苦,如“愁眉苦脸”。这样一来,一个词便增加了一个新的义项。随着词义的发展,词义概括的范围越宽,义项就增加得越多。词义的缩小是指有的词原来概括的范围比较大,后来变得狭窄了。如“丈人”一词原指一般的年长的人,《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这里“丈人”就是年长的人。唐朝以后,以妻父为“丈人”,从一般称呼变为专用称呼,以后一直沿用至今,词义明显地缩小了。前面讲词义的扩大和缩小是指词义在概括范围大或小方面的变化。而词义的转移却是指词义由一个范围转到另一个范围里去了。如“权”的原义是“秤锤”,所以衡量轻重也叫权,如“权衡得失”就是衡量的意思,现在这个词的意思变为:人对事物有支配和指挥的力量就叫“权”,如“掌握大权”,这个“权”就是由权衡的意思转变过来的。“权”的原意几乎没有了,词义便发生转移。又如“涕”本来指“眼泪”,现在却指“鼻涕”,原义已经改变。英语的pen,俄语的перо原意是“羽毛”,后来人们用它来作书写工具,所以现在“钢笔尖”也叫pen、перо。词义演变的三种结果中,词义扩大是词义发展的主要趋向,词义扩大使词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使语言在表达意义时能够灵活多样,丰富多彩。(选自《语言学概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五、关于语法和语音的演变人类语言的语法结构是千百年来的产物,是语言中最稳定的部分。语法比词汇的变化慢得多。但语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变化还是看得出来的。语法的历史演变主要表现在类化、异化、实词虚化等方面。类化是指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几种形式由于其中一种形式的影响而统一起来的过程。词序的改变是类化的主要表现。在古汉语中,“动──宾”组合方式占优势,而“宾──动”式只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由于类化的作用,现代汉语中“宾──动”式已基本上消失了。再如,在古代日语中,“宾──动”组合方式占优势,“动──宾”处劣势,也是由于类化的作用,但现代日语已经几乎看不到“动──宾”组合方式了。此外也有类化还在进行之中的现象,例如英语修饰语按传统语法一般放在中心词前面,而在当代英语中,修饰语却可以移到中心词后面。这就出现了“教师的书”既可用“the teacher’s book”表示,也可用“the book of the teacher”表示。用“of”表示原来属格所表示的意义,使修饰语后置,是类化规律的作用,但这种类化并未完成。与类化相反,异化是指表示不同语法意义的某一种形式,在其他几种形式的影响下,发生异化的过程。例如,俄语动词“дать”(给)、“есть”(吃),在古代现在时的第一人称是:单数第一人称   复数第一人称дам       дамимем        едим后来由于异化的作用,复数形式分别变成了“дадим”和“едим”,因为现代俄语中“ь”已消失,“ь”单独也就不起作用了。再如,法语是由拉丁语演变而来的,在演变过程中,由于语音的演变,重音之后的语音部分消失,词形变化大量减少,原有的某些词形变化消失,终使语法结构失去平衡。这就要求有新的语法形式予以补充,这方面的典型实例就是人称表示法的异化过程。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异化实际上是一种补充,即创造新形式以弥补“空缺”,使失去平衡的语法结构再度平衡,进而使语法结构体系更加严密。实词虚化是指表示词汇意义的实词逐渐变成单纯表示语法意义的虚词。这是词汇补充语法的例证。例如,现代汉语中的时态助词“了”“着”“过”在古代汉语里是没有的,它们是隋唐以后逐步发展出来的。“了”最初是“完了”的意思,南北朝时,“了”已经半虚化为“终了”之意。到了唐代,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了”已完全虚化为表示动作完成的时态助词。“着”最初写为“著”,表示“附著”“著落”意思。到唐代以后,“著”已作“着”,完成了实词虚化过程。“过”是从“过去”的“过”演变而来的。又如,古代汉语中只有少数表示主从关系的连词,而现在的“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即使……也”等,都是在最近一个历史时期中出现的。“关于”“对于”“通过”以及“──上、──下、──起、──住”等,也都正在实词虚化,逐渐成为表示语法意义的助词。再如,英语里的助动词“have”,俄语系词“быть”也都是实词虚化的结果。语法规则的民族性决定了每一种语言语法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但它们发展的趋势是雷同的。未来的语法将日益精密和完善,抽象性和概括性将大大增加,规律也将更为整齐,以之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选自倪明亮著《人类语言纵横谈》,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汉语语音的演变就很有规律性,从其演变现象可以概括为公式。例如,汉语语音的浊音清化就是一条语音规律。在代表中古汉语的隋唐时期,其语音中有一整套全浊声母。后来,这些全浊声母逐渐朝着同部位同方法的清声母演变。到近古时期,元代周德清著《中原音韵》中全浊声母大部分已经消失,这标志着浊音清化过程已基本完成。至今,现代汉语普通话里,一个全浊声母也没有了。浊音清化规律是:第一,全浊塞音和塞擦音声母,一律演变为同部位的清声母,属平声字的变为同部位的送气清声母,属仄声字的变为同部位的不送气声母,如表4所示。表4 浊音演变规律简表第二,全浊擦音声母一般变为同部位的清擦音,没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如表5所示。表5 全浊演变规律简表中古时期全浊擦音声音演变结果例字Z(邪)S寺、颂续、序、详(禅)睡、逝、树(匣)雄、学、贤x华、滑、黄通过表4、5的例子可知,汉语语音演变规律的成效主要在辅音方面,而辅音作为声母尤为突出。(选自倪明亮著《人类语言纵横谈》,中信出版社1992年版)六、教学《语言的演变》的一些想法(张中行)(一)关于讲课文课文条理清楚,深入浅出,不少概括的甚至抽象的知识,总是用“能近取譬”的办法讲得浅易明白,所以讲解不会有什么困难。自然也要适当组织,分别轻重。课文分一、二、三,共三节。一是总说语音、语汇、语法的变化,二是说语汇的变化,三是说语法、语音的变化。语汇的变化是重点,因为变化最大,在语文的学习中应注意之点最多。语法、语音的变化列为其次;但也不可轻视,因为语文课有文言教材,想学好文言,古今语言文字的语法,语音差异就必须知其梗概。语汇,也可称为“词汇”,课文谈得多,内容比较复杂,帮助学生整理一下也许是必要的。比如可以顺序排列多少种情况:(一)不变的情况:有些词,古今都用,意义相同。(二)变的情况:

语言的演变 吕叔湘 一 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儿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比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