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地理小论文500字题目:有外星人吗

发布时间:2024-07-07 10:00:11

地理小论文500字题目:有外星人吗

外星人肯定有,但是假如他们没来过地球,你怎么举例子

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希望人类随着科学发展去探索、去解密。

有我相信有,不过个人观点不同。

太空中有外星人吗?这仍是个不解之谜。许多科学家都说有外星人,到底有没有呢~?实际上有外星人的存在。曾经早在唐朝的李白就就见过:当时是夜晚,天空闪出了一道强烈的光,接着就消失了。在李白邻居家,很热闹。李白站在凉亭里,注视着一切。只见一个铁的小孩出现在眼前,人们用木棍打他,他毫发无损,继续反击。一位老农点起一个火把,用火烧它。意料之外,它怕了,往后退了一步。人们一见,大家一起拿起火把,驱赶这个铁的小孩。那个小孩被烧的哇哇叫,声音震天动地,立刻逃出村外。只一眨眼,那个铁小孩一瞬间就不见了~!李白看在眼里,还写了一首描述外星人的诗,我也并不知道。在现代,也有许许多多人看见UFO,如:8月31日晚重庆大足县大量出现飞碟的事件:前晚7点开始,不明飞行物频繁在重庆大足县上空出现。附近几个村的村民端着板凳,邀约着在院坝观看。一小孩大喊“外星人”后,跑回去躲被窝里。重庆晨报9月2日报道 前晚7点开始,不明飞行物频繁在大足县铁山镇和季家镇上空出现,附近几个村的村民端着板凳,邀约着在院坝观看。直到晚10点,仰酸了脖子的村民们仍意犹未尽,“太漂亮了,一辈子都没见过恁个好看的东西。”飞盘子就像摩天轮前晚7点多,大足县季家镇新水村廖玉昆趁着太阳落山前,抢收晒在院坝里的谷子。“刚收完,天就有点暗。”廖玉昆突然发现东方天空出现了几个亮点,“开始以为是打的手电,近了才看清楚是飞在空中的,像几个盘子。”廖玉昆描述,几个“盘子”开始在空中乱窜,“屁股后头还拖着白烟。”廖玉昆称,目测距离约500米的“盘子”全都是透亮的黄色,外面包裹着光晕,“交错飞过的时候,还会停顿一下”。约几分钟后,“盘子”开始有规则地移动,“就像游乐场的摩天轮,感觉在同一个圆上转。”廖玉昆害怕是自己出现的幻觉,赶紧给亲朋打电话。

地理小论文500字关于自然地理

目前,世界淡水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如何对付水的威胁”已突出地摆在各国人民面前。西亚国家以色列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水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其经验值得各国借鉴。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271立方米,沙漠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7%,年蒸发量达2500毫米。但是由于他们发展了先进的节水用水技术,“不毛之地”变成了“粮果之乡”。该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独到之处呢?一、管道引水,形成网络以色列重要的水源地是位于约旦河上游叙以边境的太巴列湖,该湖面积166平方千米,蓄水42.4亿立方米。为了充分发挥其效能,以色列从50年代开始投资数亿美元,修建了长达440多千米的引水管道工程。他们把太巴列湖水抽高到360米,然后通过直径2.74米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依靠北高南低的地形把水送到中部和南部,形成覆盖国土60%的“国家引水渠”地下网络。该工程每年总引水量9.9亿立方米,由于使用管道引水减少了渗漏和蒸发,线路损耗很少。它的建成使以色列核心区域的沙龙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粮果基地,使内格夫沙漠地区出现了5.7万公顷的绿洲,同时也缓解了耶路撒冷的用水紧张状况。二、咸水淡化,多方集水微咸水、生活污水和暴雨洪水被称作边缘水,是人类未来的新水源。以色列很早就重视边缘水的利用,他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微咸水的国家之一。该国通过先进技术把地下咸水淡化为Cl-低于400毫克/升的微咸水,并探索出一套成功使用微咸水灌溉的路子。他们采用先进的喷灌、滴灌和夜间灌水措施,让棉花、小麦与苜蓿这些对土壤盐分有不同要求的作物轮作,建设排水系统,利用雨季降水洗盐,使土壤盐分保持了周年平衡,防止了次生盐碱化。为了利用暴雨洪水,防止弃水,该国在北部年降水量200毫米~400毫米的丘陵区的每个可集水的小峡谷都兴建了小型水库,用于局部灌溉。在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的干旱农作区,采用地面喷洒化学物质阻止水分下渗,增加小雨的地表径流,使有限的降水集中流入农田。在大田,他们还实行作物残茬留田集水,增加了土壤的水分含量。以色列在利用微咸水的同时,还在内格夫沙漠南部兴建了海水淡化厂,采用闪蒸法获取淡水,同时,又在对海水蒸发处理时发电,一举两得。三、电脑微灌,系统控制以色列的电脑微灌技术给农业灌溉赋予了新概念,为世界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该国的微灌设备由控制枢纽、管材部件和灌水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农业专家根据气象条件、土壤含水量、农作物需水量等参数编好程序,由太阳能驱动的计算机控制,利用塑料管道灌水系统密封输水,适时适量缓慢均匀地把含有肥、药的水送到植物根系或喷洒在茎叶上。应用该技术比大畦灌水节水90%,节能50%,平均增产30%。以色列的农业用水较前大为减少,可腾出更多的水用于工业和环保。四、严格管理,循环利用以色列重视“开源”更重视“节流”,对水资源管理非常严格,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用水的定额:每年居民用水占20%,农田环保用水占40%,工业用水占40%,任何部门不得突破。国民节水意识也很强,对生活污水都要集中处理后再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废水也大多实现了循环利用。以色列是世界上淡水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开源节流,技术用水,使以色列95%的粮食靠自己生产,每年生产的蔬菜、瓜果、花卉大量向欧洲出口,为跻身于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十二国之列发挥了重要作用。

求人不如求己,相信自己是最帮的,只要用心去写,就会成功,自己努力去写吧!

1、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着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朋友,你有何感想?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是吗?从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他们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排污排废……。于是,曾经山青水秀,一片蔚蓝的地球母亲望去已是满目疮痍,污烟瘴气。这怎不叫人寒心呢? 至此,人类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我市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条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河流,处处可见嬉水的孩童和淘米洗菜的妇女,但是近年,由于溪上游的木兰糖厂等工厂不重视环保和对污水的正确处理,任意地排放废水废渣,致使木兰溪水质变坏,鱼虾绝迹。望着溪面上漂浮着黑色的泡沫和死鸡,死鸭,还有谁敢下河游泳,用河水洗衣作饭呢?河两岸的农民因用了污染的水灌溉庄稼,使庄稼减产……。农民曾多次要求县里主管部门解决污染问题,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拖了下来。 木兰溪中的泡沫及牲畜尸体,不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吗?溪中绝迹的鱼虾何日再归来? 当然环境问题还不只这些,如世界八大公害,日本的水俣病,痛痛病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知而自掘坟墓。的确,环境问题无时不刻地困绕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一出出悲剧又是谁一手导演的呢?是人类。当灾难再度落到了人类自己身上,到了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报复时,人类终于觉醒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 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绝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先污染,后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其治理的代价很高。我们既要加速发展,摆脱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制约,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保护环境。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倡导同学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论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大跃进年代内蒙古的“人造荒漠”;从6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以至当今世界性的人口的剧增、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具体体现。 当然,有对立,必有统一。从古人类的被动适应,到现代人的有意识地改造环境,使之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统一关系。人类从树栖到穴居,从穴居到屋居,从采集自然食物到发展农耕、畜牧等,这些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人与环境的统一过程。随着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始反省自己,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应,诸如封山、造林、种草、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视对资源的控制开发和对环境的治理等等,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能适应环境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不断地改造着环境,创造出更能适应人类生存发展、又与环境协调的空间,以达到统一关系的最高境界,例如:英国的“雾都改观”、美国的“死河复活”、日本的“花园工厂”、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带和700多处自然保护区等等,都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统一和改善。 值得庆幸的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的共识。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同年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1976年以来,针对大气臭氧层空洞问题,曾多次召开国际会议探讨解决的办法,联合国也通过了2000年前停止使用“氯氟烃”的决议;1992年联合国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各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会议。这些对策,可以说是促进人类社会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新举措。 必须看到,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始终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增长,这个关系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一方面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实现人与环境的高度的协调。因此,理顺下列几个关系非常必要: 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人类当前的行为或目标要与整体的长远利益和命运相一致,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有利于生存环境,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②人类的活动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长久利益,能够健康地幸福地生存下去; 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偿的良性关系,达到协调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成一体; ④人类文化必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必须促进人对自然界利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⑤在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工程中,人类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必须健全,全民参与意识必须加强,主体的决策必须正确;人与环境的协调必须是全方位的协调,必须使人类一直处于地球的最大环境容量或承载量之内,必须一直处于最佳的生存环境状态之中。 总而言之,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要消除对立,强化统一,就必须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否则,那些只考虑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不考虑环境的质量,甚至只考虑眼前,不考虑长远的作法,结果只能是破坏了统一,强化了对立,人类发展的需求既不能满足,两者的关系也不能得到改善,而且,环境破坏后的遗患,还会殃及子孙后代。 3、——“非典”引起的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非典”引起的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30年来,由于人类破坏森林、环境污染、工程建设不当等原因,改变、破坏了生态环境,使病菌处于活跃状态,繁殖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扩大,新疾病层出不穷,正给人类自身的健康带来灾难性后果。本文意在唤起人们更多的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关键词:生态环境的改变 危害 健康 2003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非典”占据了大部分新闻头条,但它并不是世界卫生组织监控的唯一怪病。非典型肺炎、非洲中部持续肆虐五个多月的致命的埃博拉、正席卷比利时和荷兰养鸡场,并感染人的禽流感……骇人的新疾病层出不穷,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新增疾病约30种,导致上千万人死亡。美国医学研究所警告说,传染性疾病将不断出现。生态学家在研究疾病出现的原因时发现,人类大多数新疾病的起源是从动物那里感染的,这个过程受偶然因素的影响,甚至受天气、气候的影响。但是,相比之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大得多。几乎所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如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环境污染、大型工程建设不当等,都会打破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改变病菌与病媒的生态,提高致病微生物的流动性,从而产生灾难性后果。 首先,人类破坏森林,打破自然生态平衡,给病菌提供可乘之机。20世纪80年代,委内瑞拉波图格萨州的农民把数百万公顷森林夷为平地,改造成农田。这些农场引来的老鼠和田鼠与人一样多,而这些啮齿动物也把一种名为“瓜纳里托”的病毒带到这个地区,这种病毒导致发烧、休克和出血,100多人受感染,其中1∕3的患者死亡。1999年,马来西亚的养猪农民砍伐森林扩大养殖业规模,致使无家可归的果蝠开始栖息在棚顶的椽子上,它们身上携带的“尼巴”病毒污染了猪的饮用水,使猪患上一种被称之为“一英里咳”的剧烈咳嗽(因为在那么远都能听得到)。这种病毒迅速从猪身上传播到养猪人身上,导致严重的大脑炎,感染者死亡率达40%。马来西亚政府关闭了8家农场并屠宰了100万头猪,才最终扑灭疫情。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爆发的莱姆病(其病原菌是布氏疏螺旋体菌,通过寄生于鹿和鼠体表的蜱传播)也是如此:人们在郊区的开发活动中破坏了森林,导致狐狸和山猫失去了栖息地,携带布氏疏螺旋体菌的老鼠失去天敌数量激增,从而使人感染致病。 与森林的减少相似,大量湿地的消失、草原被开垦等其它盲目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行为,也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诱发多种疾病。 其次,环境污染给病菌提供了繁殖、传播的温床和渠道。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而这些环境一旦受到污染或破坏,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或间接的危害,导致“现代病”和环境怪病增多。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由于中国环境污染加剧,使得环境事故迭起,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 热污染除了导致海水热膨胀和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加快生物物种濒临灭绝外,还对人体健康产生许多危害。它全面降低了人体机理的正常免疫功能,包括致病病毒或细菌对抗菌素越来越强的耐热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变化降低了肌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加剧各种新、老传染病并发、流行。热污染使温度上升,为蚊子、苍蝇、蟑螂、跳蚤和其他传病昆虫以及病原体微生物等,提供了最佳的滋生繁衍条件和传播机制,形成一种新的“互感连锁效应”,导致以疟疾 、登革热、血吸虫病、恙虫病、流行性脑膜炎等病毒病原体疾病的扩大流行和反复流行。特别是以蚊子为媒介的传染病,目前已呈急剧增长趋势。最近美国纽约又新发现一种由蚊子感染的“西尼罗河病毒”导致的怪病。 海岸污染与海洋变暖相结合,可能促使有毒赤潮出现,引发其他疾病,例如浮孵生物体内寄居霍乱菌。有人认为,20世纪末美国佛罗里达沿岸出现的儒艮死亡现象,与海水的富营养化和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导致的有毒赤潮有关。 另外,有毒物质或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生活垃圾尤其是医疗垃圾污染以及环境卫生状况差等方面,还会引起其它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的疾病。 第三,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为病菌的繁殖与传播创造了条件。如:埃及整治尼罗河修建阿斯旺水坝,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增大了尼罗河下游沿岸人们感染血吸虫病的机率。血吸虫病原来只在尼罗河河水充沛的季节流行,自从阿斯旺大坝修建后,由于大坝阻隔,下游本来奔流不息的河水不复存在,尼罗河下游的活水变成相对静止的“湖泊”,提供了蚊虫滋生、传染疾病的环境,致使水库下游的居民深受疟疾和血吸虫病威胁,发病率急剧上升。 无数事实证明,改变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可能给人类自身健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口膨胀、滥施化肥农药、滥开滥采、入侵热带雨林、开垦湿地、生活环境不洁……大大小小的环境因素,都会给各种病毒提供可乘之机。“非典”肆虐再次告诉我们,人类控制传染病的斗争远未结束。面对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生存的挑战,需要全球采取共同行动,不仅从卫生防疫上,更要从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环境保护上寻找解决途径。 太多了,你自己选择吧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我有一篇,供您参考学习。可以适当删减。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广,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日益增强。同时,环境的反作用已使全球的环境问题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大家要行动起来,为解决环境问题尽一份责任。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以来,科学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的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由此增强的温室效应会加剧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随着气温加速上升,预计到2100年,一些沿岸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岛国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海平面上升还会家具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市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则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过多地适用氯氟烃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作用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地球紫外线增加,紫外线会破坏包括DNA早内的生物分子增加罹患皮肤癌、白内障的几率、而且和许多免疫系统疾病有关。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命的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受破坏,作物减产,加强温室效应。*大气污染主要与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煤炭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烟尘等有关。由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降水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落到底面即为酸雨。酸雨毁坏森林,使湖水酸化;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使土壤酸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我国长江以南重庆、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浙江等省市受酸雨污染严重。这一时期,环境问题上升成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为解决这一问题,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必须坚持之路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项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坚持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创建一种心的生产方式、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社会行为规则和新的发展方式。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调整行为,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需要转变的观念包括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伦理道德观和消费观等※续发展的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 用经济增长代替发展是片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的精神修养的提高、社会风尚的改善,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等。※续发展的价值观要求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的价值,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达到就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视能源和原料的适用方法,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可持续的观点看,处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也是必需的。人类必须和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人类所处的食物链将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形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调整行为主要是指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政府行为的调整主要包括:落实环境保护有关法律;防污染为主,控污染发生;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计算某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完善各种环境税费的征收;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加强对产品的环境监督管理;树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等。 市场行为的调整主要包括: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的清洁生产;实行科学管理;行业经营目标兼顾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目标;策划企业发展战略;具体可行的环境行为标准融入员工的考评、奖惩机制;减少流通领域的浪费等。 公众行为的调整包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用环保产品;少过度包装,倡导简朴生活;普及环保知识;实行垃圾分装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换到一个变化很大的新模式中去,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同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21世纪议程》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它的成败关系到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存或者灭绝。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着地球环境。因此,我们倡议: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对废品进行回收利用;绿色消费,选购环保产品;珍爱生灵,万物共存。要做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知道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回答完毕。谢谢 追问: 我觉得不太适合我,尽量与高一知识接轨吧 回答: 节能减排 你我同行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 归根 结底是人类 艰苦奋斗 的 创业史 。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 如今,许多人们不懂得如何珍惜仅有的能源。大量用水、用电,许多破坏臭氧层的物品也消耗飞速,排放的废气已经多得难以让人想象……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谁?就是我们人类。 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 从小事做起 ,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我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的建议: 一、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 节能灯泡 。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 电灯泡 ,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 电风扇 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二、节约 水资源 。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 淘米水 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 餐巾纸 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 洗洁精 ,减少 水污染 。 三、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 垃圾填埋 地释放出来的 沼气 ,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 再生纸 ,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 保护森林 资源, 保护环境 。 四、减少 废气排放 。交通废气和 工业废气 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 租车 ,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 垃圾分类 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 一次性物品 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 再生资源 ;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 垃圾袋 ,分别收集废纸、塑料、 包装盒 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

高中地理小论文500字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广,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日益增强。同时,环境的反作用已使全球的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此,大家要行动起来,为解决尽一份责任。人类进入时期以来,科学水平迅速提高,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实力空前提高,人类对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其中包括,氧层的破坏、与。*以来,人类大量的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由此增强的会加剧气候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随着气温加速上升,预计到2100年,一些沿岸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将面临被淹没的威胁,还会家具暴潮和,造成城市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则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过多地适用氯氟烃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的主要原因。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进入60年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作用、、、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也会造成的损耗,被破坏造成地球紫外线增加,紫外线会破坏包括DNA早内的生物分子增加、的几率、而且和许多免疫系统疾病有关。海洋中的受致命的影响,海洋受破坏,作物减产,加强。*主要与中的一氧化碳、、以及煤炭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烟尘等有关。由引起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后,与水汽结合形成和硫酸,从而使降水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落到底面即为。酸雨毁坏森林,使湖水酸化;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使土壤酸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我国长江以南重庆、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江西、浙江等省市受酸雨污染严重。这一时期,环境问题上升成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为解决这一问题,谋求人地关系协调,必须坚持之路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项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坚持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创建一种心的、新的消费方式、新的社会行为规则和新的发展方式。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调整行为,加强国际间的合作。需要转变的观念包括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观和消费观等※续发展的发展观认为,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一部分, 用经济增长代替发展是片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其中包括环境质量的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的精神修养的提高、社会风尚的改善,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等。※续发展的价值观要求人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并在经济核算系统中加以考虑。※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达到就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必须重视能源和原料的适用方法,以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以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可持续的观点看,处理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也是必需的。人类必须和其他生物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人类所处的将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传统的消费观念是形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和消费方式,要求人们在生产时尽可能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 调整行为主要是指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政府行为的调整主要包括:落实环境保护有关法律;防污染为主,控污染发生;大力发展;计算某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完善各种环境税费的征收;加强对开发利用的管理;加强对产品的环境监督管理;树立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等。 市场行为的调整主要包括:变末端治理为全过程的;实行;行业经营目标兼顾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目标;策划;具体可行的环境行为标准融入员工的考评、奖惩机制;减少流通领域的浪费等。 公众行为的调整包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用环保产品;少过度包装,倡导简朴生活;普及环保知识;实行垃圾分装等。实施就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要从现在运行的传统模式转换到一个变化很大的新模式中去,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同时,实施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21世纪》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变革,它的成败关系到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存或者灭绝。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着地球环境。因此,我们倡议: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对废品进行回收利用;,选购环保产品;珍爱生灵,万物共存。要做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要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知道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理解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节约水资源 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 1 360 000 000 立方公里。海洋占了1 320 000 000立方公里(约2%);冰川和冰盖占了25 000 000立方公里(约8%);地下水占了13 000 000立方公里(约9%);湖泊、内陆海,和河里的淡水占了250 000 立方公里(约02%);大气中的水蒸气在任何已知的时候都占了13 000立方公里(约001%),也就是说,真正可以被利用的水源不到1%。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矿产有1600多种,其中80多种应用较广泛。环境保护 沙化: 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这些干地的沙漠化是由于植被和可利用的水减少、作物产量下降以及土壤侵蚀引起的土地退化,它起因于人口增长、人类需求增加或者政治、经济压力(例如,需要经济作物来增加外汇)造成的过度土地利用,通常由自然发生的干旱启动或加剧。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1%的总干地面积。这对于70%的干地(全球陆地面积的25%)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再加上你的看法想法!就OK拉!

楼上的你的是叙述问!不是论文

2007年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出 背景材料: 2007年,国内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成了公众关注的热点。中国气象局于12月1日至12月28日举行了“2007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公众投票评选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20多万公众的关注。12月28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矫海燕宣布:经过上万公众投票评选,“2007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产生。 附:2007年度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1、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车; 2、台风“圣帕”肆虐南方七省区; 3、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 4、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 5、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伤亡严重; 6、罕见暴风雪袭击辽宁、山东; 7、江南、华南高温伏旱严重,数百万人饮水困难; 8、强台风“罗莎”给浙江造成严重损失; 9、城市暴雨影响严重; 10、南方地区发生1951年来罕见的秋旱这些都是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初中地理小论文500字

先搜一下,然后再加入自己的理解修改

自然界中的雨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灰蒙蒙的毛毛雨,有连绵不断的连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雷阵雨……。在一个地区,如果短时间降了大暴雨,河水会上涨特别快,很容易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和房屋,使许多人无家可归。这就是暴雨造成的洪水灾害。什么叫大暴雨 大暴雨是指降雨量非常大的雨。那么怎样测定降雨量的大小呢?气象工作人员在地面观测场露天放置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金属圆筒——雨量器,它一天24小时所接收到的雨量就是日降水量,可以用量杯量出。中央气象局规定:凡日降雨量在10毫米以下的称为小雨,10—25毫米为中雨,25—50毫米为大雨,50毫米以上称为暴雨。暴雨天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并不可怕。只要做好了各种防范工作,就不会发生危险。 洪水发生了,如何自救1.洪水来了,按照预定路线转移、避难,注意扶老携幼,相互帮助。如果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无法步行转移了,要使用事先备好的船只或门板、木床等漂浮物,做水上转移的工具。2.当洪水来得很快,大水已经进屋了,要急速爬上屋顶、墙头或就近的大树上,暂时避难,等待救护人员转移。不能单身游水转移。3.土墙、干打垒住房或泥缝砖墙住房,只能做暂时避难场所,因为经水一泡,它们随时会有坍塌的危险。4.假如没有大树、院墙,屋顶又一时爬不上去,此刻应抓住固定物不放,并呼救他人搭救脱险。洪水过后,怎样预防疾病流行1清除积水、秽物,通风晾晒,喷洒消毒药剂,预防传染病及蚊蝇滋生。2.服用预防药物,避免发生传染疾病。如果发生传染病例,必须进行隔离治疗。3.家用生活器具要清洗、消毒,湿、霉的物件要通风、晾晒。山区学生遇到山洪暴发怎么办如果山区普降大雨,在半小时之内就会暴发山洪。山洪来势快、流速大、冲刷能力强,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会给山区造成严重灾害。1.暴发山洪,过河要有老师护送。当水深超过膝盖,单身不能过河;当水流已达齐腰深度时,众人也绝不能过河。如果发生被河水冲倒的意外现象,头脑要清醒,想办法抓住河中漂浮物或岸边树根、树杈才有可能脱险。2.当山洪涨水很快,老师又不能护送过河,同学们应全部回学校留宿。3.暑假在山上割草、锄地,遇倾盆大雨,进山洞等处避雨时,要预防滑坡、滚石和坍塌现象的发生。4.诶子晏炱铮庸日撬芸欤怯ο蚋叽ψ疲荒芡A粼诖笫飨拢膊荒芘艿缴礁诘亩ゲ浚员苊饫谆魃撕Α?br />5.如果发生电线低垂,不能用手、身体接触;低垂电线已被河水冲打时,不能在河边停留,更不能在此过河。这些情况都会发生触电事故,危及生命安全。6.当水深小于一米,水势涨落不太明显,小学生必须急着过河时,可由老师组织并采取如下措施:用长绳或书包带、水壶带系住每人腰部,呈一字排开,手与手之间要拉紧,同水流方向斜叉过河,减小水流阻力。上学或放学路上发生道路受阻怎么办洪水冲刷,道路坍塌,或者道路被拦腰切断并有急流通过,此时,只能在安全的地方“暂时避难”,绝对不能强行通过。2.当山区道路由于山体滑坡堆积阻塞时,应绕道上山,由滑坡面的上部通过是比较安全的。3.当洪水冲断桥涵,河流水急、桥面还在坍塌时,千万不能冒险强行通过,否则会有生命危险。4.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横垂路面时,一是要远离,防止触电;二是要报告有关部门,及时抢修。此刻,绝不能侥幸通过。山区发生泥石流,怎样确保安全当山区发生暴雨洪水时,有时会同时产生泥石流。如果暴发了泥石流,山谷中所有石、砂、土、果树及建筑物、居民点等,会全部被推出山谷以外,在沟口堆积起来,整个山谷成了“光板青石”,破坏力极大。 1.泥石流与暴雨洪水结伴儿而生。当暴雨到来之前,居住的山沟有可能暴发泥石流,应搬迁到安全地点暂时避难。2.暴发泥石流是由沟顶开始的,发出的响声好像“轰……轰……”的打炮声。白天或者黑夜,在屋里避雨时,只要听到这种声音,要迅速跑到室外向山顶转移。3.暴发泥石流时间很短,只能扶老携幼轻装转移,来不及寻找和携带食品、饮料。4.转移路线应事前选定,清除沿途的障碍物,避免急速上山时,浮石、滑坡伤人。同时要防雷击、电线伤人。望采纳,祝你学习进步

1、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着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朋友,你有何感想?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不是吗?从2300万年前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他们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排污排废……。于是,曾经山青水秀,一片蔚蓝的地球母亲望去已是满目疮痍,污烟瘴气。这怎不叫人寒心呢? 至此,人类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我行我素,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举一个最近的例子: 我市的木兰溪,在50年代初本是一条清澈见底,鱼虾成群的河流,处处可见嬉水的孩童和淘米洗菜的妇女,但是近年,由于溪上游的木兰糖厂等工厂不重视环保和对污水的正确处理,任意地排放废水废渣,致使木兰溪水质变坏,鱼虾绝迹。望着溪面上漂浮着黑色的泡沫和死鸡,死鸭,还有谁敢下河游泳,用河水洗衣作饭呢?河两岸的农民因用了污染的水灌溉庄稼,使庄稼减产……。农民曾多次要求县里主管部门解决污染问题,不知什么原因,一直拖了下来。 木兰溪中的泡沫及牲畜尸体,不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吗?溪中绝迹的鱼虾何日再归来? 当然环境问题还不只这些,如世界八大公害,日本的水俣病,痛痛病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知而自掘坟墓。的确,环境问题无时不刻地困绕着整个世界。然而,这一出出悲剧又是谁一手导演的呢?是人类。当灾难再度落到了人类自己身上,到了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报复时,人类终于觉醒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 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绝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先污染,后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其治理的代价很高。我们既要加速发展,摆脱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制约,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保护环境。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倡导同学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论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 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 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 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大跃进年代内蒙古的“人造荒漠”;从6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以至当今世界性的人口的剧增、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具体体现。 当然,有对立,必有统一。从古人类的被动适应,到现代人的有意识地改造环境,使之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统一关系。人类从树栖到穴居,从穴居到屋居,从采集自然食物到发展农耕、畜牧等,这些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人与环境的统一过程。随着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始反省自己,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应,诸如封山、造林、种草、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视对资源的控制开发和对环境的治理等等,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能适应环境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不断地改造着环境,创造出更能适应人类生存发展、又与环境协调的空间,以达到统一关系的最高境界,例如:英国的“雾都改观”、美国的“死河复活”、日本的“花园工厂”、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带和700多处自然保护区等等,都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统一和改善。 值得庆幸的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的共识。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同年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1976年以来,针对大气臭氧层空洞问题,曾多次召开国际会议探讨解决的办法,联合国也通过了2000年前停止使用“氯氟烃”的决议;1992年联合国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各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会议。这些对策,可以说是促进人类社会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新举措。 必须看到,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始终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增长,这个关系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一方面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实现人与环境的高度的协调。因此,理顺下列几个关系非常必要: 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人类当前的行为或目标要与整体的长远利益和命运相一致,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有利于生存环境,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②人类的活动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长久利益,能够健康地幸福地生存下去; 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偿的良性关系,达到协调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成一体; ④人类文化必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必须促进人对自然界利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⑤在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工程中,人类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必须健全,全民参与意识必须加强,主体的决策必须正确;人与环境的协调必须是全方位的协调,必须使人类一直处于地球的最大环境容量或承载量之内,必须一直处于最佳的生存环境状态之中。 总而言之,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要消除对立,强化统一,就必须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否则,那些只考虑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不考虑环境的质量,甚至只考虑眼前,不考虑长远的作法,结果只能是破坏了统一,强化了对立,人类发展的需求既不能满足,两者的关系也不能得到改善,而且,环境破坏后的遗患,还会殃及子孙后代。 3、——“非典”引起的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非典”引起的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摘要:近30年来,由于人类破坏森林、环境污染、工程建设不当等原因,改变、破坏了生态环境,使病菌处于活跃状态,繁殖速度加快,传播范围扩大,新疾病层出不穷,正给人类自身的健康带来灾难性后果。本文意在唤起人们更多的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关键词:生态环境的改变 危害 健康 2003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非典”占据了大部分新闻头条,但它并不是世界卫生组织监控的唯一怪病。非典型肺炎、非洲中部持续肆虐五个多月的致命的埃博拉、正席卷比利时和荷兰养鸡场,并感染人的禽流感……骇人的新疾病层出不穷,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新增疾病约30种,导致上千万人死亡。美国医学研究所警告说,传染性疾病将不断出现。生态学家在研究疾病出现的原因时发现,人类大多数新疾病的起源是从动物那里感染的,这个过程受偶然因素的影响,甚至受天气、气候的影响。但是,相比之下,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大得多。几乎所有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如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环境污染、大型工程建设不当等,都会打破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改变病菌与病媒的生态,提高致病微生物的流动性,从而产生灾难性后果。 首先,人类破坏森林,打破自然生态平衡,给病菌提供可乘之机。20世纪80年代,委内瑞拉波图格萨州的农民把数百万公顷森林夷为平地,改造成农田。这些农场引来的老鼠和田鼠与人一样多,而这些啮齿动物也把一种名为“瓜纳里托”的病毒带到这个地区,这种病毒导致发烧、休克和出血,100多人受感染,其中1∕3的患者死亡。1999年,马来西亚的养猪农民砍伐森林扩大养殖业规模,致使无家可归的果蝠开始栖息在棚顶的椽子上,它们身上携带的“尼巴”病毒污染了猪的饮用水,使猪患上一种被称之为“一英里咳”的剧烈咳嗽(因为在那么远都能听得到)。这种病毒迅速从猪身上传播到养猪人身上,导致严重的大脑炎,感染者死亡率达40%。马来西亚政府关闭了8家农场并屠宰了100万头猪,才最终扑灭疫情。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爆发的莱姆病(其病原菌是布氏疏螺旋体菌,通过寄生于鹿和鼠体表的蜱传播)也是如此:人们在郊区的开发活动中破坏了森林,导致狐狸和山猫失去了栖息地,携带布氏疏螺旋体菌的老鼠失去天敌数量激增,从而使人感染致病。 与森林的减少相似,大量湿地的消失、草原被开垦等其它盲目改变土地利用方式的行为,也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诱发多种疾病。 其次,环境污染给病菌提供了繁殖、传播的温床和渠道。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大气、土壤等生态环境,而这些环境一旦受到污染或破坏,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的或间接的危害,导致“现代病”和环境怪病增多。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后指出,由于中国环境污染加剧,使得环境事故迭起,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 热污染除了导致海水热膨胀和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加快生物物种濒临灭绝外,还对人体健康产生许多危害。它全面降低了人体机理的正常免疫功能,包括致病病毒或细菌对抗菌素越来越强的耐热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变化降低了肌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加剧各种新、老传染病并发、流行。热污染使温度上升,为蚊子、苍蝇、蟑螂、跳蚤和其他传病昆虫以及病原体微生物等,提供了最佳的滋生繁衍条件和传播机制,形成一种新的“互感连锁效应”,导致以疟疾 、登革热、血吸虫病、恙虫病、流行性脑膜炎等病毒病原体疾病的扩大流行和反复流行。特别是以蚊子为媒介的传染病,目前已呈急剧增长趋势。最近美国纽约又新发现一种由蚊子感染的“西尼罗河病毒”导致的怪病。 海岸污染与海洋变暖相结合,可能促使有毒赤潮出现,引发其他疾病,例如浮孵生物体内寄居霍乱菌。有人认为,20世纪末美国佛罗里达沿岸出现的儒艮死亡现象,与海水的富营养化和海水表面温度升高导致的有毒赤潮有关。 另外,有毒物质或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生活垃圾尤其是医疗垃圾污染以及环境卫生状况差等方面,还会引起其它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的疾病。 第三,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为病菌的繁殖与传播创造了条件。如:埃及整治尼罗河修建阿斯旺水坝,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征,破坏了尼罗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增大了尼罗河下游沿岸人们感染血吸虫病的机率。血吸虫病原来只在尼罗河河水充沛的季节流行,自从阿斯旺大坝修建后,由于大坝阻隔,下游本来奔流不息的河水不复存在,尼罗河下游的活水变成相对静止的“湖泊”,提供了蚊虫滋生、传染疾病的环境,致使水库下游的居民深受疟疾和血吸虫病威胁,发病率急剧上升。 无数事实证明,改变生态环境的人类活动可能给人类自身健康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人口膨胀、滥施化肥农药、滥开滥采、入侵热带雨林、开垦湿地、生活环境不洁……大大小小的环境因素,都会给各种病毒提供可乘之机。“非典”肆虐再次告诉我们,人类控制传染病的斗争远未结束。面对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生存的挑战,需要全球采取共同行动,不仅从卫生防疫上,更要从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环境保护上寻找解决途径。 太多了,你自己选择吧

解决绍兴市区胜利路段交通拥堵问题刻不容缓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高一(1) 阮望舒指导教师 胡唯亚[摘要]行车难、乘车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笔者目前就读于绍兴一中,对绍兴胜利路的交通状况深有体会。通过现场观察、地图资料分析、调查走访、网络搜索、综合分析,我认为绍兴市区胜利路段交通拥堵主要是由市区交通框架、城市功能区等不适应现状造成的,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在市区拓展空间、打通道路、减少结点、避免冲突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优化交通线路和城市功能区布局,向科学管理要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建设和谐绍兴、人文绍兴。[关键词]解决交通拥堵构建和谐绍兴一、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交通拥挤、道路诸塞,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损失、空气与噪声污染,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城市。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落后于欧美国家,城市化的发展也稍迟。因此,城市交通紧张的形势也来得较晚。不过,近十年来,城市交通的需求有了明显增长,在许多大城市里,普遍出现了交通紧张局面,行车难、乘车难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绍兴也如此。绍兴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随着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外地游客数量不断增加,2006年底到绍兴旅游的人数已突破1500万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路上的私家车也与日俱增,加上城市居民交通意识淡薄,城市交通体系缺乏协调,使得绍兴市区的交通运输状况,尤其是胜利路、解放路等主要干道,面临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况。在刚刚结束的市人代会上,也收到了不少相关提案,市民呼声很高。笔者目前就读于绍兴一中,对胜利路的交通状况也深有体会。二、现状及分析通过现场观察、地图资料分析、调查走访、网络搜索、综合分析,我认为,造成目前胜利路段交通拥堵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地理环境、功能区设置造成。胜利路是绍兴市区最繁忙的线路之一,横穿中兴路、解放路、府山路三大繁忙线路和6条副线,路面为4车道,站点设置密集,公交线路重复多,沿途没有专门的车辆停靠泊位。沿路设有绍兴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对面是城市广场)、4所市名校(绍兴一中、元培中学、一中初中部、北海小学,平均间距为2个站点,教育服务半径小)、7家大酒店、1个农贸市场、商铺众多。可以说是集政治、教育、休闲、购物于一路。县、市区间77路、66路、37路等公交经过整条胜利路,进出市区东西大门,车次间隔10-15分钟。中间段又是整个城市的交通结点。2.据了解,市级机关与一中、元培中学等学校下班和放学时间均为下午5时半,绍兴县机关下班时间为下午5时,县机关车辆进市区时,恰好与市区机关、学校下班放学时间重叠。每逢放学,这里人满为患,学生、老师、家长,自行车、三轮车、汽车挤在一起,导致胜利路更加拥挤,尤其下雨天经常出现交通瘫痪,往往一堵就是二三十分钟。3.目前,出租车交通违规、乱停车、乱接客也是危害交通畅通的突出问题。4.行人违章横穿马路的现象普遍。7时30分至8时30分,我在解放路与胜利路的十字路口进行现场观察:一小时内,共有213人在红灯亮时横穿马路。7时40分,正是上班高峰。红灯亮时,我看到有3对青年手拉着手,在解放路自南向北穿行,左右方向行驶的自行车不得不减速行驶。有的人违章穿马路时还把弄着手机。8时30分以后,交警撤离,留下协管员来维持交通秩序,这时人流量虽然不大,但违章现象更加严重。令人惊讶的是,红灯亮时规规矩矩站在斑马线以内的只有6人,其中4人是小学生。据市交巡警部门介绍,在街面上,在上下班高峰期间,行人违章横穿马路的现象则更为普遍,这大大影响了交通的畅通。三、建议和设想交通拥堵能不能解决?何时解决?怎么解决?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如何互补?这一系列问题,群众关心,政府关注,它期待城市管理者们破题。在此,我提出以下建议和设想:1.为满足市民的乘车需求,减轻市区道路交通拥堵压力,要合理布置公交站点。绍兴市区公交管理处要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绍兴市区和绍兴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的要求,按照《绍兴市区、绍兴县城乡公交规划》,尽快全面启动公交线路站点的调整工作。对绍兴市区部分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进行调整,既有利于提高公交运行效率,节约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有利于乘客节省时间。当然,线路调整时要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不要造成新的乘车难。2.实施“错时制”、优化公交线路。市区实施“错时制”,对解决市区行车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开市级机关与绍兴县政府、市区学校下班放学车流的“碰头”现象。可以有两种方案:一是实行市、县机关下班错开半小时或同时下班,二是市区学校放学与其他单位下班错开半小时。这一方面,市政府要与绍兴县做好协调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积极配合。如放学时打开学校后门,用汽车接送孩子的家长走后门学校从下午4:45开始,让各年段学生依次放学,每个年段放学时间相隔5分钟请老师帮助,承担协管员职责,督促学生遵守交通规则。3.鼓励学生不坐“专车”上下学。市教育局和越城区文教局要组织学校开展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减少小汽车或电瓶车接送孩子上学或放学。提倡乘公交、近路学生结伴步行。4.规范出租车停车和上下客行为,整治行人乱穿马路、自行车乱停放等现象。通过增设电子警察,管理路口违章和事故,使事故违章率下降,保证畅通、安全、有序。5.从长远来说,必须抓紧编制综合交通规划,立足大城市发展要求,从更高层面上加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应对“汽车时代”给绍兴古城带来的交通压力。6.教育部门要调研教育网点的布局,扩大教育服务半径。建议撤出其中一所名校。7.要减轻市区交通压力,除了在硬件上进行改造外,还需要在提高市民素质和交通意识上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对造成交通隐患的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市区的交通拥堵问题。四、初步结论我认为,绍兴市区胜利路段交通拥堵主要是由市区交通框架、城市功能区等不适应现状造成的,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需要在市区拓展空间、打通道路,减少结点,避免冲突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要优化交通线路和城市功能区布局,向科学管理要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建设和谐绍兴、人文绍兴。五、主要参考资料1.绍兴市区政区图2.绍兴市区旅游图3.绍兴市区交通图

地理环保小论文500字

查看造成危害的原因,提出具体措施,原因参考环境保护方面知识

在工业飞速发展,人们过分追求物欲享受的今天伴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开采利用,原来地球固有的风貌:蔚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田野、葱郁的山峦、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明净的湖泊、湛蓝的海洋,在我们的视野中渐渐远行,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是:成山的垃圾、匮乏的资源、股股冲天的黑烟、灰蒙蒙的世界、不断退化的森林、草地和肮脏的水塘。 从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就应该更加的珍惜这些无价之宝, 节能减排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许多人去了欧洲都说它像天堂一般?为什么欧洲的生态环境那么好?因为欧洲的人重视生态环境呀!他们曾经也像我们一样,在发展速度飞快时,没注意节能减排,也吃过亏。正因为这样,他们吸取了教训,做什么事情都随时想到环保。我们也应该树立这样的环保意识,尽快形成一种好习惯。 学校的洗手间里,常常是水流得遍地是:同学们之间,常常为了争取谁的QQ号等级高而成天挂在线上;家里,本可以开一盏灯,却开得灯火辉煌。彻夜明亮的霓虹灯,直冒黑烟的烟囱,哗哗流水而无人管理的水龙头……想到这一切我不禁想起那句警世名言:如果我们不珍惜宝贵的水资源,那么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眼泪! 可人们却还不知道自己的过错。面对因过度开发和浪费能源而遭受严重污染的地球我们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节省能源了!其实节能完全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一些简单易行的改变,就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例如,离家较近的上班族可以骑自行车上下班而不是开车;短途旅行选择火车而不搭乘飞机;在不需要继续充电时,随手从插座上拔掉充电器;如果一个小时之内不使用电脑,顺手关上主机和显示器;每天洗澡时用淋浴代替盆浴,每人全年可以减少约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节约能源,人人有责”。能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希望人们能节能减排,节约有限的能源,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节能减排 你我同行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 如今,许多人们不懂得如何珍惜仅有的能源。大量用水、用电,许多破坏臭氧层的物品也消耗飞速,排放的废气已经多得难以让人想象……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谁?就是我们人类。 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我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的建议: 一、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二、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三、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四、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的一个继续生存的未来。希望有帮助,祝好运。别忘了给分啊。

别把垃圾浪费掉 你知道吗?我国每年都有价值250亿元的资源被白白浪费了!这些资源既不是石油也不是天然气,更不是高科技产品,而是我们每个家庭每天都在产生的生活垃圾。由于我们没有将垃圾进行适当的分类,不仅使那些可利用而没有得到利用的废弃物成为二次污染的源头,而且还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实在是太可惜了!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生活垃圾全部混在一起都会带来哪些后果吧!首先,会增加填埋或焚烧的垃圾量。仅在我们北京,垃圾占地就已达1万亩啦,焚烧垃圾越多,释放的有毒气体也就越多,同时还会产生有害炉渣和灰尘呢,这些都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我们再来算算垃圾不分类会造成多大的资源浪费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没得到利用。而我们经常随手丢弃的废干电池,每年就有60多亿只,里面总共含有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呢。这些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多大的社会财富啊。 既然垃圾分类这么重要,为什么大家总是做不好呢?我们调查后发现,很多人怕麻烦、环保意识不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街上和社区里方便分类垃圾箱特别少,让人们很难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哎,难道说,就继续让这些垃圾混在一起,又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吗?那可不行,必须想办法解决。如果政府加大垃圾分类的推行力度,当然最好还能制定奖惩制度,效果可能就明显得多。除此之外,最好能够设计出更为方便分类,同时外观又醒目的垃圾箱,让它的标识就像交通红绿灯一样深入人心,时刻提醒大家要做到垃圾分类。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而且还能给国家节约不少能源呢。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