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论文素材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8-01 06:45:29

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论文素材怎么写

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发育已趋成熟,但心理成长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这将在大学生情绪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大学生的情绪调适是否适当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者来说同样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做好学生情绪管理,必须先了解学生情绪的特点,通过日常观察和案例分析,大学生情绪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情绪的复杂多样性情绪是人对外界的客观事物或事件行为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或外在的表现形式。能带来这种态度体验的东西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进入大学后,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交际对象、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希望和目标使大学生的需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这些需求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学生身上体现出不同态度感受,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特点,情绪在大学生身上体出了复杂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特点给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给学生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复杂性。情绪的不稳定性现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理智与情感的发育阶段,是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活在一个更加宽松、更加开放、信息源冲击力更强、更复杂的环境下,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调整甚至变更,这种环境下的情绪不仅仅受外界环境的控制,而且极易受到个人心境的影响,心境好时,情绪就会表现出积极、亢奋、善于言谈;心境不好时,情绪就会表现出消沉、低落、闷闷不乐、不愿跟别人交流,体现出大学生情绪的极不稳定性。情绪表现的隐蔽性随着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深入了解,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人生经验的不断积累,心智逐渐成熟,各种能力都有所增长,尤其是控制能力。遇到一些问题时,不论是自己满意的还是自己不满意的,当面不去做过多的评论,把自己对所遇到的事情或事件的情感反应隐藏起来,比如近来出现的新名词--阳光抑郁症。这种情绪不易被别人觉察,有时,面对不满意的事情反而会表现得更加高兴甚至是非常满意,给人造成一种假象,这种表现会因个人的性格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持久性,会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比如:近年来在高校频繁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这些自杀学生平常在老师的眼里是表现较好的学生,有礼貌、不惹是生非、不逃课旷课、跟学生之间的关系较融洽。但在某些事情上面,这样的学生不善于发表意见,常表现出老好人的形象,不易让同学或老师察觉他真实的内心想法,要想真正了解这类学生的内心世界非常困难。

遇到心情不稳定的时候。。深呼吸。。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克制自己去不发脾气~很难的。。。

大学生做好情绪管理,可以采用自我鼓励法、能量转化法、自我语言暗示法、暂时回避法、环境调节法、倾诉法。1、自我鼓励法任何人在痛苦、受打击或逆境面前,只要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鼓励,就会感到有力量而振奋起来。故在遭受挫折时,可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或鼓励自己同痛苦和逆境作斗争。2、能量转化法让不良情绪的破坏能量转化为有用的能量。这时,可去做自己喜爱的任何工作或事情,因为工作(或劳动)是防治各种情绪病的良药,甚至是特效药。3、自我语言暗示法语言对人的情绪是具有很大的暗示和调整作用的不高兴时,可以连续默念“喜笑颜开”等使人高兴的词句,而且,想象那些令自己愉快的情景;在惊恐时,心里默念:“要镇静,不用怕”;遇到令人愤怒的刺激时,心里默念:“不要发火,要息怒,怒则失智”。这样,不良的情绪和心情,便会逐渐变好。4、暂时回避法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或人,皆可有意避开。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非原则性的问题),不必计较,也不用认真对待,可以不了了之。5、环境调解法在不惬意时,到公园或结伴郊游、踏青去,或参观书展、画展、美展,使不良情绪得到转变。6、倾述法有苦楚时,要外露,可向亲朋好友倾诉衷情,让泪水流出好。在烦闷或遇事想不通时,同知己者交换意见,让思想疙瘩解开,并获得同情及精神上的安慰和援助。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人们做的很多事情之后的理由都是基于情绪。每天的活动都会受积极和消极情绪支配。很多决定都是基于自己的情绪状态。尽管很多时候认为自己的生活在控制之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也是掌握有效情绪管理能力很重要的原因所在。如果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并移除所有限制,就能发挥出最大潜力。此外,在情绪积极的时候会感觉快乐和平静,看任何事情都会很顺眼,会因此表现的更好,有自信并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四岁的宝宝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孩子会从妈妈的语气上判断她的感情;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表达,大人们会高兴……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他人心理进行观察相推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   而在大学校园里,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大学校园是新奇、陌生、多彩、神秘的,这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很多名目的实验室、高大宏伟的教学楼、象公园一样的校园;这里有众多的社团、各类学术讲座、各种学习和活动机会;还有满腔经纶的学者,有一大堆社会头衔的校长和书记,有众多自以为是、才华出众的学长、各种各样的川流不息的人群。大学的集体生活,既改变了新同学原来的生活方式,又改变了原来所熟识的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所有这些,会使每个新同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在内心或多或少感到有一些惶惶不安,甚至会出现苦闷和孤独感。但新环境需要自己去适应,大部分新同学也会积极适应。   一、大学里的人际交往   集体生活中的新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每位同学的生活存在和过往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具有不同特色的鲜明个体在宿舍、班级和系部的大群体里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这个过程首先给同学们带来的冲击是宿舍人际关系。宿舍是同学们在学校的家,也是同学关系最为密切、个人心理最为放松的地方。但是每位同学的吃穿住行、习惯等都有所不同,所以难免有摩擦。   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已经开始具有社会意义。现在的人际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还包括荣誉、机会、人际资源、爱情等。人们总是以自己为蓝本来观察和要求别人。有的人可能为了维护和平,而忍耐;而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而对他人缺少宽容。适应人际环境也包括与校园外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此,他们要学会调节自己。承认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对待新的环境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适应。首先要承认的是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但这仅仅是消极地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适应对方,宽容对方;另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   1、尊重原则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中一个需要就是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尊重自己。   2、真诚原则   真诚原则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才能团结。相处真诚、团结,是现代社会事业成功的客观要求。就人生而言,仅靠个人微薄的力量是难以到达成功、幸福境界的。交往中要真诚待人,实事求是,要胸怀坦荡,言行一致。相互信任,尊重别人,谦虚谨慎,文明礼貌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友爱原则   中国儒家有“仁者爱人”之传统,在我们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更应团结友爱。人际交往中要主动结交别人。容人者,人容之。互相尊重,虚怀若谷、宽宏大度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友爱就是要爱同志、爱朋友、爱同事、爱人民。真正的爱心就表现在帮人一把,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中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要诚信、友善。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也只有我们心中充满阳光,才能给予别人阳光,从而快乐幸福的生活!   4、互助原则   互相关心,互助互惠,是人际交往的客观需求。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困难,需要他人帮助;工作中,也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也只有在我为他人付出,他人也愿意为你付出。整个集体充满着正向的能量,每个人的心中也充满阳光。   三、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管理   戴尔・卡耐基说:“学习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你曾经为高兴而开怀,为悲伤而伤心,这就是情绪。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我们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它们给我们带来许多感受,有时人们精神焕发,有时人们萎靡不振:人们时而冷静,时而激动;有时人们理智地去思考,有时人们失去控制地暴跳如雷;人们有时觉得生活充满了甜蜜和幸福;而有时又感觉生活是那么无味而沉闷、抑郁和啼苦。情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产生着奇妙的效果。   1、注意转移,避免刺激   若发生悲伤、忧愁、愤怒时,人的大脑皮层常会出现一个强烈的兴奋波,如果能有意识地调控和抑制大脑的兴奋过程,使兴奋波转换为平和状态,则可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例如,当自己苦闷、烦恼时,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的事,有意识地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打打游戏等,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淡化乃至忘却烦闷;再如,遇到难解的事,失不要想它,让自己的思维自由畅想,到幻想世界中去畅游;也可与他人浸无边际地畅谈,免得在难解的事上钻牛角尖,给自己带来无端的烦恼。这样随着事过境迁,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往往能收到较满意的成效。   2、理智控制,自我降温   理智控制是指用意志和素养来控制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暴发;自我降温是指努力使激怒的情绪降至平和的抑制状态。就是说,凡是有理智的人能及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当怒起心头时。马上意识到不对,能迅速冷静下来,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减轻自己的怒气,使情绪保持稳定。   3、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   建立自己的情绪温度计,更能掌握平常生气的时段和原因。一旦接近情绪高温期,可以赶紧做准备,例如事先向同事解释,免得被无名火“烫伤”。除了察觉情绪,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之外,学习理智地从大局看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能够成为事业、学习和生活的内驱力,而不良、消极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产生破坏作用。因而,大学生不断把自身情绪提升到有益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

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论文素材

本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就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实质、表现形式及自我调节方面来进行具体分析,值得正在寻找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关于大学生嫉妒心理素材的和正在考虑如何克服嫉妒心理的人参考。摘要: 作为心理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嫉妒心理的出现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但若听之任之发展,其危害性则不言而喻。因此对嫉妒心理,只有正确认识并有意识地加以良性引导,才能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成长。本文就大学生嫉妒心理的实质、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克服嫉妒心理的一些措施。关键词:大学生;嫉妒心理;自我调节。 大学生处在人生的青年期。青年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西方许多学者把青年期身心特点描述为“苦恼期”、“反抗期”、“危机期”、“矛盾期”与“冲突期”等。与其它年龄阶段的个性相比,青年具有明显的身心亢奋、思想动荡、思维敏捷、求知与创造欲望强烈等心理特征。青年期是人生生理变化高峰、智力发展高峰、需求高峰和创造高峰的“四大高峰”时期,所以青年心理时常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加上面临着升学就业、选择人生道路、恋爱婚姻等人生的重大课题,处理稍有不当,极易产生嫉妒心理。 一嫉妒的定义 《酉阳杂记上》载有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相传刘伯玉妻断氏有嫉妒心。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氛地说:“君何得以水神美而欲轻我?我死,何愁不为水神?”后果真投水自杀。于是后人将她投水的地方称为“妒妇津”,相传凡女子渡此津时均不敢盛妆,否则就会风波大作那么,到底什么是嫉妒心理?由于嫉妒这种社会心理和行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心理的产物,给嫉妒心理下一个简洁明了的定义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 根据我的理解,嫉妒是一种负性情绪,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多年情绪体验。它是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推毁自身。地位相似,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人之间容易发生嫉妒。 二嫉妒的根源及内涵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嫉妒是指恐惧(恐惧他人优于自己)和愤怒(愤怒他人优于自己)的混合心理,是怀疑自己的所有物可能性被侵犯,从而引起恐慌或不安。由此可见,嫉妒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产生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衡量幸福时往往不是根据它的内在价值,而总是把它和别人的幸福相互比较作出估量,并且进一步把这种估量形象地表达出来。嫉妒的形成过程,按其程度可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萌芽阶段(羡慕阶段)。这是最早的、程度较浅的阶段。此时嫉妒心开始滋生,但是深藏在人的潜意识中,还没有明显的表露出来。 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嫉忧阶段),是程度较深的嫉妒。其特征是对人对物的嫉妒不再潜藏在心里,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如对被嫉妒者作直接或间接的冷嘲热讽、恶语中伤、任意歪曲事实等。 第三阶段是深化阶段(嫉恨阶段)。这是嫉妒发展的最高阶段,此时人的嫉妒之心非常强烈,在强烈的敌意和憎恨情绪的驱使下,完全丧失了理智,会做出一些极端的暴力行为,如偷盗、放火、走私等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犯罪行为。因此嫉妒是人本质上的疵点,是人类天性中固有的劣根性的一种。它是一种消极的、不健康的社会心理和感情。 从根本上来说,嫉妒源于病态竞争,与个体的性格、文化背景、阅历、世界观关系密切。嫉妒产生的根源有: (1)自我封闭、自卑、自我中心等性格缺陷者容易产生嫉妒。 (2)特定的文化背景影响如儒家的中庸之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3)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应该是万事超人前,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无必要的。 (4)角色定位错误,不能自得其所的其乐。 (5)胸无大志无所事事,才会去挑别人的刺。 (6)自我实现受阻时,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三、大学生嫉妒心理的表现形式 1、来自学业方面的嫉妒 学习活动是大学生的主导活动。学习活动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考试、评优、保研等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青年去面对、适应。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它不仅表现在差生对优生的嫉妒,而且也产生在优生群体之中。特别是优生,在学业上得到的赞誉比较多,伴随的总是鲜花和掌声,已经习惯了自己的“优越”地位一旦成绩下滑,成为“一般者”或是“较差者”,就会产生心理落差,感到心理紧张,产生嫉妒心理。 2、来自人际方面的嫉妒 青年期还面临着认同的危机。由于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表现为交际圈子窄,容易造成严重的自傲心理、敌对情绪和攻击行为,引发人际冲突。部分大学生在班级中地位偏低,没有竞选上“班干部”、没有评上“三好学生”,或在评优、评先进中名不列次,在集体中长期受到忽视和排斥,看到其他同学学习成绩优秀、工作出色,且人缘好,总是受到教师的好评和校领导的赞扬,心里产生苦恼,甚至妒火中烧,产生莫名其妙的怨恨之情,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可能产生交往障碍,与同学关系紧张,出现自卑、焦虑等不良情绪。成绩优异、人际交往能力强、工作出色的人往往成为他们嫉妒的对象。 3、来自感情方面的嫉妒 嫉妒也是大学生恋爱中较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爱情中的嫉妒心理是由于爱情的排他性、占有心理、过度关注、自卑、猜疑心、缺乏安全感等原因引起。处于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常常把对方看作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发现自己的恋人同其他异性接触,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心里顿生无名之火,限于痛苦之中。更有甚者,就连自己的恋人讲异性朋友的优点,也会引发猜疑,产生嫉妒心理。失恋者带着羞愧和愤怒的心理对抛弃自己的负心者进行的报复心理与报复行为,也是嫉妒心理的一种表现。 4、来自容貌方面的嫉妒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同处一个集体,有的大学生英俊、天生丽质,可有的却相貌平平。这时,那些相貌漂亮的大学生就特别容易成为被嫉妒的对象(在女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因自己的容貌、身材、生理缺陷成为前进的绊脚石时,这些大学生就对自己的相貌和魅力缺乏信心,认为是别人给自己制造并带来痛苦,对相貌出众者产生无名的嫉妒之火,采取贬低、冷落、甚至恶意中伤他人的行为来消除内心的不平。 5、来自经济方面的嫉妒 大学生是经济不独立或不完全独立的群体,日用开支和求学、求职费用尚需家庭的支付。但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不得不靠勤工俭学、贷款和领取贫困补助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部分大学生认为申请贷款、贫困补助会在同学面前丢面子,担心被人看不起。部分大学生在贪图享受、追求高消费的同时,物质上的要求经常受到阻抑,看到经济条件好的同学花钱大方,而自己却囊中羞涩,产生了“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自卑心理,并对家境条件优越者产生一种包含着憎恨与羡慕、愤怒与怨恨、屈辱与虚荣的复杂心态。 6、来自求职择业方面的嫉妒 择业方面的嫉妒心理常出现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上。由于当前就业机制的不健全、不规范,靠拉关系、走后门、凭人情、靠钞票找到待遇优厚、工作清闲职位的就业者大有人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即将就业的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打击,排斥、挖苦、疏远、为难比自己职位优越的人,以此宣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求的心理平衡。 四 大学生怎样自我调节嫉妒心理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人是否产生嫉妒心同他的理解力、判断力、抑制力、信念、社会良知、教养与性格等方面的因素有关,是诸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这些因素不能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或出现偏差时,势必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嫉妒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但更多的表现出消极作用嫉妒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承认它,并正确的适应它才能对大学生自己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我调节,摆脱嫉妒的若干方法: (1)降低对自己的预期。 (2)增强修养,发展宽容之心。 (3)明白每个人都有天赋,而且每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 (4)多与人合作。 (5)坦诚相对,将心比心,设心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密切交往加深理解。 (6)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自得其所自得其乐。 (7)尽量不去与别人比,多与自己的过去比。 (8)把别人的成就看作是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对自己的剥夺或威胁,将别人的成功当作一道风景线来欣赏。 (9)学会赞养别人通过赞养别人来呈现自己博大宽容的胸襟。 (10)向对方公开展示自己的抱负,提高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给自己增添应用的压力,利用竞争促自己上进。 (11)充实自己的生活,扬长避短,寻找新的自我价值,发挥自身应有的潜能,开拓新领域,建立新的动力定势。 (12)真正的强者需要埋头苦干,培根曾说:“每一个埋头沉入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

大学生需要学习并实践各种角色,形成各种本领,接触到各种事物,因此在这一阶段,当我们面对众多情绪的时候,情绪大概有以下几种: 丰富性和复杂性:因为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感情丰富,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一切事物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同时又是迷茫和疑虑的,所以说大学生的情感又是复杂的;波动性和两极性:波动性是指我们的情绪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情况的影响,而且是迅速变化的一个情绪,也是由于这个阶段我们一自我为中心,所以,自己的情绪变化会被我们无限的放大,体现为情绪波动剧烈;两极性是我们比较容易出现的情绪,当一切顺利时,我们觉得自己非常出色,别人都不如自己;当遇到点挫折的时候,又恨容易认为自己无能,低人一等,看不到自己任何优点,非常否定自己;冲动性和爆发性:做事冲动,想到什么就马上去做,考虑事情不周到,往往情绪爆发那一刻会做出一些错事;阶段性和层次性;外显性和内隐性:很多时候,我们表现出来的并不一定是我们心里想的,而是我们希望别人知道的情绪,很多真实的情绪会被隐藏在心里,不希望被人所知。 那么这些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观因素是影响我们情绪的绝大部份原因:(1)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2)依赖性与自主性的矛盾;(3)期望值偏高与现实状况的反差;(4)性和恋爱引起的情绪波动;(5)人际关系受挫。客观方面的因素也会造成我们情绪的变化,如:(1)重大丧失: " 12"汶川特大 地震"。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又有: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 怒伤肝" 喜伤心" 忧 悲伤肺" 恐伤肾" 脾","忧悲伤肺","恐伤肾"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当我们面对众多情绪的时候,容易会出现情绪问题:情绪问题一般是指消极情绪, 指因生活事件引起的悲伤,痛苦长时间持续不能消除的状态。如抑郁:常见的表现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为闷闷不乐或悲伤欲绝,持续至少两个星期,并且伴有对生活丧失兴趣,自卑,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抑郁症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不良的社会性和心理性因素;如自卑:因为自己家境或者学业或者外貌身材等方面,如果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会长时间陷在自卑情绪里不能自拔;如焦虑:我们考试前会焦虑很长一段时间;比如说悲伤:和恋人分手之后;长期或过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抑郁、自卑、强烈的挫折感等消极情绪,可能导致神心血管(高血压、心肌梗塞、冠心病等)、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紊乱,表现为心身疾病。而良好的情绪则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如果出现不良情绪,应该进行正确和必要的情绪辅导,情绪辅导是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以促进理解和交流,并学会控制、疏导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增进自己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活动。 正确的情绪辅导有四个方面;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下面介绍一个我经常使用的情绪管理的方法:减压法:(1)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让全身放松下来. (2)把自己的意识集中在自己体内感觉所在的一点,然后全神贯注地对潜意识说:“感谢你辛苦为我工作了这么久,我现在开始休息了,我们休息30分钟.在这30分钟里,整个的身体会尽情地放松,复原;精神和体力会全部恢复过来,当30分钟后我睁开眼睛时,,我会充满精力和智慧,去开展一天的工作,继续我的学习,迎接新的欢乐和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四岁的宝宝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孩子会从妈妈的语气上判断她的感情;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表达,大人们会高兴……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他人心理进行观察相推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   而在大学校园里,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大学校园是新奇、陌生、多彩、神秘的,这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很多名目的实验室、高大宏伟的教学楼、象公园一样的校园;这里有众多的社团、各类学术讲座、各种学习和活动机会;还有满腔经纶的学者,有一大堆社会头衔的校长和书记,有众多自以为是、才华出众的学长、各种各样的川流不息的人群。大学的集体生活,既改变了新同学原来的生活方式,又改变了原来所熟识的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所有这些,会使每个新同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在内心或多或少感到有一些惶惶不安,甚至会出现苦闷和孤独感。但新环境需要自己去适应,大部分新同学也会积极适应。   一、大学里的人际交往   集体生活中的新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每位同学的生活存在和过往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具有不同特色的鲜明个体在宿舍、班级和系部的大群体里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这个过程首先给同学们带来的冲击是宿舍人际关系。宿舍是同学们在学校的家,也是同学关系最为密切、个人心理最为放松的地方。但是每位同学的吃穿住行、习惯等都有所不同,所以难免有摩擦。   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已经开始具有社会意义。现在的人际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还包括荣誉、机会、人际资源、爱情等。人们总是以自己为蓝本来观察和要求别人。有的人可能为了维护和平,而忍耐;而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而对他人缺少宽容。适应人际环境也包括与校园外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此,他们要学会调节自己。承认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对待新的环境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适应。首先要承认的是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但这仅仅是消极地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适应对方,宽容对方;另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   1、尊重原则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中一个需要就是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尊重自己。   2、真诚原则   真诚原则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才能团结。相处真诚、团结,是现代社会事业成功的客观要求。就人生而言,仅靠个人微薄的力量是难以到达成功、幸福境界的。交往中要真诚待人,实事求是,要胸怀坦荡,言行一致。相互信任,尊重别人,谦虚谨慎,文明礼貌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友爱原则   中国儒家有“仁者爱人”之传统,在我们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更应团结友爱。人际交往中要主动结交别人。容人者,人容之。互相尊重,虚怀若谷、宽宏大度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友爱就是要爱同志、爱朋友、爱同事、爱人民。真正的爱心就表现在帮人一把,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中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要诚信、友善。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也只有我们心中充满阳光,才能给予别人阳光,从而快乐幸福的生活!   4、互助原则   互相关心,互助互惠,是人际交往的客观需求。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困难,需要他人帮助;工作中,也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也只有在我为他人付出,他人也愿意为你付出。整个集体充满着正向的能量,每个人的心中也充满阳光。   三、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管理   戴尔・卡耐基说:“学习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你曾经为高兴而开怀,为悲伤而伤心,这就是情绪。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我们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它们给我们带来许多感受,有时人们精神焕发,有时人们萎靡不振:人们时而冷静,时而激动;有时人们理智地去思考,有时人们失去控制地暴跳如雷;人们有时觉得生活充满了甜蜜和幸福;而有时又感觉生活是那么无味而沉闷、抑郁和啼苦。情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产生着奇妙的效果。   1、注意转移,避免刺激   若发生悲伤、忧愁、愤怒时,人的大脑皮层常会出现一个强烈的兴奋波,如果能有意识地调控和抑制大脑的兴奋过程,使兴奋波转换为平和状态,则可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例如,当自己苦闷、烦恼时,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的事,有意识地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打打游戏等,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淡化乃至忘却烦闷;再如,遇到难解的事,失不要想它,让自己的思维自由畅想,到幻想世界中去畅游;也可与他人浸无边际地畅谈,免得在难解的事上钻牛角尖,给自己带来无端的烦恼。这样随着事过境迁,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往往能收到较满意的成效。   2、理智控制,自我降温   理智控制是指用意志和素养来控制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暴发;自我降温是指努力使激怒的情绪降至平和的抑制状态。就是说,凡是有理智的人能及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当怒起心头时。马上意识到不对,能迅速冷静下来,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减轻自己的怒气,使情绪保持稳定。   3、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   建立自己的情绪温度计,更能掌握平常生气的时段和原因。一旦接近情绪高温期,可以赶紧做准备,例如事先向同事解释,免得被无名火“烫伤”。除了察觉情绪,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之外,学习理智地从大局看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能够成为事业、学习和生活的内驱力,而不良、消极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产生破坏作用。因而,大学生不断把自身情绪提升到有益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

情绪管理和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调节,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变化模式,这种调节将改变或降低处于高唤醒水平的烦恼和痛苦。2、情绪体验调节,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不同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可采用不同的策略。悲伤时采取寻求帮助策略;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3、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4、认知调节,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包括:知觉或再认唤醒需要调节的情绪;解释情绪唤醒的原因和认识改变情绪的方式和途径;做出改变情绪的决定和设定目标;产生适当的个体力所能及的调节反应;对反应进行一定的评价;将调节付诸实践。5、人际调节,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如果外部事件与个体追求的目标有关,那么这些事件就可能引起个体的情绪。在社会信号中,他人的情绪信号,尤其是与个体关系密切的人发出的情绪信号对情绪调节有较大的作用。

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论文素材高中

刚进校门,很多大学生因为不适应学校的环境,经常会出现一些情绪应激。如何让自己成熟起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成为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亲身体验  ⑴适当的原因和对象,引发与之相适应的情绪反应  ⑵情绪反应与情境刺激相一致  ⑶情绪反应有一定的时间限度  二、克服不良情绪  ⑴宣泄  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方式,把个体的情绪体验表达出来  ⑵转移  从主观上奴隶把注意力从消极或不亮的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务上取得一种自我调节方法。  ⑶自我安慰  学会找出合乎情理的原因来为自己辩解和解脱  ⑷积极的自我暗示  运用内部言语或书面语言以隐含的方式来调节和控制情绪   ⑸调整认知结构  三、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  ⑴知足常乐  把理想和需要定得切合实际,增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⑵增强自信心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使快乐的  ⑶创造快乐  善于发掘快乐,善于用微笑迎接困难,善于从身边平凡的琐事中  ⑷发掘乐趣,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乐趣  ⑸多点宽容,少点责备  宽容既包括对自己也包括对他人  ⑹多交朋友  1、制怒术。要做情绪的主人,当喜则喜,当悲则悲。在遇到令人愤怒的事情时,先想一想发怒有无道理,再想一想发怒后会有什么后果,最后想一想有没有其它方式来代替?这样想过后就会变得理智起来。 2、愉悦术。努力增加积极情绪以削弱消极情绪。具体方法有三:一是多交朋友,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快乐。二是多立些小目标,小目标易实现,每实现一个小目标都会带来愉悦的满足感。三是学会辩证思想,从容对待挫折与失败。 3、幽默术。幽默是避免人际冲突,缓解紧张的灵丹妙药。生活中要多笑勿愁,经常以幽上一默,既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也可使自己心安理得,心境坦然。4、宣泄术。遇到不如意,不愉快的事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去做另外一件事情,如跑步、读小说、看电影,甚至可以大哭一场,或者找朋友谈心诉说来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 5、升华术。就是把受挫折的不良情绪引向崇高的境界。如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的宫刑后,把全部精力放在了著述《史记》上,终成一代史学大师。6、放松术。心情不佳时,可通过循序渐进自上而下地放松全身,或通过自我按摩等方法使自己进入放松入静状态,然后面带微笑,抛开面前不愉快之事不去想,而去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愉快情境,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如何调节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倡心理卫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具体来说,希望能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对自然事物保持兴趣。像孩子一样,对环境中的色彩、声、光、香味、美景等自然万物保持兴趣,使人生变成一段趣味无穷的旅程。②广交朋友,积极处世。与朋友一起,积极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克服顾影自怜,郁郁寡欢的自卑心理。 ③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无论在学校里或家庭中,避免过多的抱怨、挑剔和指责。遇事不忘超脱,放弃一切成见。尤其在用餐时切忌苦恼、害怕、焦灼或责难。 ④对问题当机立断,不要左思右想,犹豫不决。问题一经决定,不要再去多想。 ⑤珍惜时光。不要热衷于空想未来追忆从前而使自己陷入苦思冥想的深渊,应该以最有效的方法来从事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⑥从事适度的文娱、体育活动。  ⑦必要时可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自我调节。 不良情绪的体验会影响人们形成健康的情绪状态,也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所以,学会对不良情绪加以调适,对于警察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有一些具体方法可供我们在实践中借鉴。   调整认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被许多事情所困扰,但并不一定由于某个特定的诱发事件直接引起,而是因为对经历事件的不合理认识或评价才形成心中的困扰。所以,合理的认识有助于产生合理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例如,同样是工作失败,甲乙两人的想法不同,甲认为准备得不够充分,尽管也会感到难过,但甲很快在工作中恢复了正常心态。乙想的却是:我本来是应该成功的,工作都做不好,我真是太无能了,乙的情绪反应就会变得比较消极。  调整认识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调整对自己不正确的认识。即使在某件事上取得了成功,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赏,不会在任何事上都得到他人的赞赏。善于控制情绪者会努力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做好每件事情,不是急着去和他人比较,而是会把别人的话当作参考,学习怎样把事情办得更好,而不是试图做一个完美的人。有情绪困扰的人应该摆脱那种以某事的成败为标准,对自己进行整体评价的不正确思维方式,不能因为一件事而否定一个人的整体价值。  2)调整对他人不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应是:人们无权对他人提出绝对的要求,一味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是不可能实现的。善于控制情绪者会尊重他人,不要求他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受到别人指责后,他们会设法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发现自己没有做错,也会体谅别人的情绪性责备;若是别人犯了错误,就会尽量地理解和接纳他人,并帮助其纠正错误。  3)调整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正确认识。遇到问题,善于控制情绪者往往会尝试改善周围的环境,如果无法做得到,就要学会接受这种现实。 当你产生焦虑、抑郁、愤怒、不满、不愉快、敌对、挫折感等情绪时,不妨尝试着从以上三个方面调整自己的认识,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 积极的自我暗示  这是一种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的形式来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暗示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可以有积极影响,可用来松弛过分紧张的情绪,也可以激励自己。在人际技巧缺乏等情况下,要使自己振作起来,就可以用积极的自我调整来改变自己。比如,在心中默念“别人能行,我也一定能行”、“我能做好,我有信心”、“别人不怕,我也不怕”等,努力挖掘自己的长处,此法能消除抑郁、焦虑、怯懦和恐惧等消极情绪状态,恢复应有的快乐和自信。   合理宣泄 人的情绪处于压抑状态时应给予合理的宣泄途径,才能调节机体的平衡,缓解不良情绪的困扰,恢复正常的情绪、情感状态。如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情或者在心情苦闷时,找一个无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找亲朋好友倾诉一番,或者去心理咨询机构倾诉等都是宣泄情绪的方法。   转移注意力 出现不良情绪时,头脑中只有一个兴奋点。这时如果另建一个新的兴奋点,就可以冲淡或抵消原来的兴奋中心,缓解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因此,当情绪不佳时可外出散步、听音乐、打球、下棋等健康的文体活动

情绪管理和控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调节,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变化模式,这种调节将改变或降低处于高唤醒水平的烦恼和痛苦。2、情绪体验调节,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不同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可采用不同的策略。悲伤时采取寻求帮助策略;伤感时采取回避的策略。3、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4、认知调节,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包括:知觉或再认唤醒需要调节的情绪;解释情绪唤醒的原因和认识改变情绪的方式和途径;做出改变情绪的决定和设定目标;产生适当的个体力所能及的调节反应;对反应进行一定的评价;将调节付诸实践。5、人际调节,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如果外部事件与个体追求的目标有关,那么这些事件就可能引起个体的情绪。在社会信号中,他人的情绪信号,尤其是与个体关系密切的人发出的情绪信号对情绪调节有较大的作用。

大学生情绪管理研究 摘要:文章揭示了情绪管理的内涵,从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及常见的情绪困扰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应加强大学生的情绪教育,消除他们的不合理信念,锻炼理性思考并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情绪智力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由刺激所引发,当我们有情绪产生时,在心理、生理、行动等几个层面都会有所表现,而且表现的方式也会因人而异。情绪对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它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引发情绪的刺激可让人更了解事实的真相,因此更能掌握主动权。同时,情绪也是一个调适系统,压抑、沉溺或过度反应都会有问题产生。 情绪管理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如果人们能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挖掘和培植自己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自己的情绪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就能时时刻刻体会到积极的情绪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存在的问题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首先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如自尊、自卑、自负等。其次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特别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比较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较难控制。虽然,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对自我情绪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表现的容易感情用事。再次是矛盾性,大学生睛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的含蓄、内隐。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有时情绪激动,有时平静如水,有时积极情绪高昂,有时消极情绪颓废。同学关系的好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都能引起情绪的波动。最后是易于心境化,即尽管情绪状态有所缓和,但拉长了这种情绪状态,其余波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由于大学生的这些情绪特点,容易产生一些常见的情绪困扰。情绪困扰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受到外界事物、事件等客观环境的影响或个体内部发生矛盾、冲突而无法及时有效解决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表现为:(1)焦虑,即对将发生的某种情景或事件感到担忧和不安,又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如考试焦虑、适应焦虑、健康焦虑、选择焦虑等,使人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总是担心将要发生的事情,容易导致坐立不安、忧虑、担心、恐惧或过度警觉等不良反应。(2)自卑,是由于某种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自我轻视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学识、能力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变,部分大学生由高中时期的“佼佼者”变成大学校园中的“普通一员”,这种地位的改变是造成部分大学生自卑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差或自身某些不足而自卑。(3)抑郁,是大学生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当个体感到无法面对外界压力时,常常会产生这种消极情绪。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感到前途渺茫,或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等问题而导致情绪低落,甚至委靡不振,自暴自弃,体验不到生活、学习的乐趣,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4)人际交往障碍,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紧张、不自然,讲话缺乏逻辑性,有时甚至不知所措,缺乏自信心,或是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等。(5)易怒,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大学生内分泌系统处于空前活跃时期,大脑神经过程的抑制和兴奋发展不平衡,内制力较差,容易冲动。有的大学生因为一件小事或一句话便暴跳如雷,或出口伤人。 大学生情绪困扰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进而导致心理疾病。研究表明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下降,人们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减弱,这样会引发有机体本身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躯体疾病。消极情绪会干扰人的理性判断,而且,消极情绪还具有感染性和弥散性,故学会情绪管理对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加强情绪管理,使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加以有效调节,保持良好、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情绪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情绪教育 作为教育者,在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加强学生的情绪教育,让学生能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能运用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让学生不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干扰当前的活动,并能够从消极的情绪困扰中迅速恢复过来,而且懂得移情,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验他人的情绪感受。作为学校管理者,平时就应该组织学生,对可能会引起情绪问题的一切话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的方案,让学生平时对这些问题就有思想准备,避免突然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从而导致情绪障碍。 (二)消除不合理信念 情绪的产生总离不开特定的诱发事件,但同样的诱发事件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因为对诱发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不同。这就要教导学生们如何改变直接导致其困扰情绪结果的非理性信念,教导他们如何主动有力的驳斥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心理学家韦斯勒(Wessle)较为全面的总结出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12],这些特征是(1)绝对化要求(demanding—ness),即总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的人必须对我好”等。(2)过分概括化(over generalizafion),即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思维方式。一次考试失利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惭形秽,自暴自弃等。(3)糟糕至极(awfulling),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焦虑、悲观等。故首先应学会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且探讨这些信念与所产生的情绪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某些困扰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这种失之偏颇的思维方式应当由自己负责。其次,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或实际验证的方法来辅助自己转变思维方式,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动摇并最终放弃不合理信念。这样,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那些困扰情绪开始减少或消除,并产生出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行为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又促进着合理信念的巩固与情绪的轻松愉快。最后,个人通过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从根本上树立起合理的思维方式,不再受情绪的困扰。 (三)锻炼理性思考 艾利斯(Eros)认为理性思考就是个体将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作为一种自然规律,作为一件事去接受它,而不是把已发生的事情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糟糕的事情来看待,并一致期待能阻止事情的发生翻。理性思考者能以较客观、合理的方式观察行为表现,不受外界评价左右,对事情能作出合理的分析。当然理性思考者也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理性思考的人会更加珍惜生命,通过思考和学习推动行为迈向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目标。相反,非理性思考则使人固执、自怨自艾、盲目冲动或要求自己和他人十全十美,由于对环境和他人要求过高,因而难于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孤独和苦闷中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情绪上的困扰。 (四)发展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由萨洛维(Salove)和玛伊尔(Mayer)提出,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闱萨洛威认为,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指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主动摆脱焦虑和不安情绪。(3)自我激励,指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热忱、专注和自制。使自己有高度的办事效率。(4)认识他人的情绪,即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地、快速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作出适度的反应。(5)人际关系的管理,指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意义,从以上五方面把情绪智力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中,将其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和考核指标,在课程活动的安排、制度的建立、校风的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能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四岁的宝宝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孩子会从妈妈的语气上判断她的感情;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表达,大人们会高兴……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他人心理进行观察相推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   而在大学校园里,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大学校园是新奇、陌生、多彩、神秘的,这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很多名目的实验室、高大宏伟的教学楼、象公园一样的校园;这里有众多的社团、各类学术讲座、各种学习和活动机会;还有满腔经纶的学者,有一大堆社会头衔的校长和书记,有众多自以为是、才华出众的学长、各种各样的川流不息的人群。大学的集体生活,既改变了新同学原来的生活方式,又改变了原来所熟识的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所有这些,会使每个新同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在内心或多或少感到有一些惶惶不安,甚至会出现苦闷和孤独感。但新环境需要自己去适应,大部分新同学也会积极适应。   一、大学里的人际交往   集体生活中的新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每位同学的生活存在和过往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具有不同特色的鲜明个体在宿舍、班级和系部的大群体里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这个过程首先给同学们带来的冲击是宿舍人际关系。宿舍是同学们在学校的家,也是同学关系最为密切、个人心理最为放松的地方。但是每位同学的吃穿住行、习惯等都有所不同,所以难免有摩擦。   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已经开始具有社会意义。现在的人际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还包括荣誉、机会、人际资源、爱情等。人们总是以自己为蓝本来观察和要求别人。有的人可能为了维护和平,而忍耐;而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而对他人缺少宽容。适应人际环境也包括与校园外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此,他们要学会调节自己。承认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对待新的环境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适应。首先要承认的是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但这仅仅是消极地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适应对方,宽容对方;另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   1、尊重原则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中一个需要就是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尊重自己。   2、真诚原则   真诚原则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才能团结。相处真诚、团结,是现代社会事业成功的客观要求。就人生而言,仅靠个人微薄的力量是难以到达成功、幸福境界的。交往中要真诚待人,实事求是,要胸怀坦荡,言行一致。相互信任,尊重别人,谦虚谨慎,文明礼貌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友爱原则   中国儒家有“仁者爱人”之传统,在我们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更应团结友爱。人际交往中要主动结交别人。容人者,人容之。互相尊重,虚怀若谷、宽宏大度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友爱就是要爱同志、爱朋友、爱同事、爱人民。真正的爱心就表现在帮人一把,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中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要诚信、友善。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也只有我们心中充满阳光,才能给予别人阳光,从而快乐幸福的生活!   4、互助原则   互相关心,互助互惠,是人际交往的客观需求。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困难,需要他人帮助;工作中,也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也只有在我为他人付出,他人也愿意为你付出。整个集体充满着正向的能量,每个人的心中也充满阳光。   三、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管理   戴尔・卡耐基说:“学习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你曾经为高兴而开怀,为悲伤而伤心,这就是情绪。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我们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它们给我们带来许多感受,有时人们精神焕发,有时人们萎靡不振:人们时而冷静,时而激动;有时人们理智地去思考,有时人们失去控制地暴跳如雷;人们有时觉得生活充满了甜蜜和幸福;而有时又感觉生活是那么无味而沉闷、抑郁和啼苦。情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产生着奇妙的效果。   1、注意转移,避免刺激   若发生悲伤、忧愁、愤怒时,人的大脑皮层常会出现一个强烈的兴奋波,如果能有意识地调控和抑制大脑的兴奋过程,使兴奋波转换为平和状态,则可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例如,当自己苦闷、烦恼时,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的事,有意识地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打打游戏等,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淡化乃至忘却烦闷;再如,遇到难解的事,失不要想它,让自己的思维自由畅想,到幻想世界中去畅游;也可与他人浸无边际地畅谈,免得在难解的事上钻牛角尖,给自己带来无端的烦恼。这样随着事过境迁,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往往能收到较满意的成效。   2、理智控制,自我降温   理智控制是指用意志和素养来控制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暴发;自我降温是指努力使激怒的情绪降至平和的抑制状态。就是说,凡是有理智的人能及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当怒起心头时。马上意识到不对,能迅速冷静下来,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减轻自己的怒气,使情绪保持稳定。   3、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   建立自己的情绪温度计,更能掌握平常生气的时段和原因。一旦接近情绪高温期,可以赶紧做准备,例如事先向同事解释,免得被无名火“烫伤”。除了察觉情绪,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之外,学习理智地从大局看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能够成为事业、学习和生活的内驱力,而不良、消极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产生破坏作用。因而,大学生不断把自身情绪提升到有益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

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论文素材初中

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发育已趋成熟,但心理成长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这将在大学生情绪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大学生的情绪调适是否适当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者来说同样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做好学生情绪管理,必须先了解学生情绪的特点,通过日常观察和案例分析,大学生情绪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情绪的复杂多样性情绪是人对外界的客观事物或事件行为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或外在的表现形式。能带来这种态度体验的东西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进入大学后,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交际对象、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希望和目标使大学生的需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这些需求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学生身上体现出不同态度感受,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特点,情绪在大学生身上体出了复杂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特点给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给学生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复杂性。情绪的不稳定性现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理智与情感的发育阶段,是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活在一个更加宽松、更加开放、信息源冲击力更强、更复杂的环境下,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调整甚至变更,这种环境下的情绪不仅仅受外界环境的控制,而且极易受到个人心境的影响,心境好时,情绪就会表现出积极、亢奋、善于言谈;心境不好时,情绪就会表现出消沉、低落、闷闷不乐、不愿跟别人交流,体现出大学生情绪的极不稳定性。情绪表现的隐蔽性随着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深入了解,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人生经验的不断积累,心智逐渐成熟,各种能力都有所增长,尤其是控制能力。遇到一些问题时,不论是自己满意的还是自己不满意的,当面不去做过多的评论,把自己对所遇到的事情或事件的情感反应隐藏起来,比如近来出现的新名词--阳光抑郁症。这种情绪不易被别人觉察,有时,面对不满意的事情反而会表现得更加高兴甚至是非常满意,给人造成一种假象,这种表现会因个人的性格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持久性,会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比如:近年来在高校频繁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这些自杀学生平常在老师的眼里是表现较好的学生,有礼貌、不惹是生非、不逃课旷课、跟学生之间的关系较融洽。但在某些事情上面,这样的学生不善于发表意见,常表现出老好人的形象,不易让同学或老师察觉他真实的内心想法,要想真正了解这类学生的内心世界非常困难。

912114685 引流和推广,需要可以+的不折叠量大

关于情绪管理和控制的文章。平时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来控制自己的心情 才能有良好的心态。

大学生需要学习并实践各种角色,形成各种本领,接触到各种事物,因此在这一阶段,当我们面对众多情绪的时候,情绪大概有以下几种: 丰富性和复杂性:因为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感情丰富,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一切事物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同时又是迷茫和疑虑的,所以说大学生的情感又是复杂的;波动性和两极性:波动性是指我们的情绪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情况的影响,而且是迅速变化的一个情绪,也是由于这个阶段我们一自我为中心,所以,自己的情绪变化会被我们无限的放大,体现为情绪波动剧烈;两极性是我们比较容易出现的情绪,当一切顺利时,我们觉得自己非常出色,别人都不如自己;当遇到点挫折的时候,又恨容易认为自己无能,低人一等,看不到自己任何优点,非常否定自己;冲动性和爆发性:做事冲动,想到什么就马上去做,考虑事情不周到,往往情绪爆发那一刻会做出一些错事;阶段性和层次性;外显性和内隐性:很多时候,我们表现出来的并不一定是我们心里想的,而是我们希望别人知道的情绪,很多真实的情绪会被隐藏在心里,不希望被人所知。 那么这些情绪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主观因素是影响我们情绪的绝大部份原因:(1)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2)依赖性与自主性的矛盾;(3)期望值偏高与现实状况的反差;(4)性和恋爱引起的情绪波动;(5)人际关系受挫。客观方面的因素也会造成我们情绪的变化,如:(1)重大丧失: " 12"汶川特大 地震"。 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又有: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 怒伤肝" 喜伤心" 忧 悲伤肺" 恐伤肾" 脾","忧悲伤肺","恐伤肾" 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情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当我们面对众多情绪的时候,容易会出现情绪问题:情绪问题一般是指消极情绪, 指因生活事件引起的悲伤,痛苦长时间持续不能消除的状态。如抑郁:常见的表现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表现为闷闷不乐或悲伤欲绝,持续至少两个星期,并且伴有对生活丧失兴趣,自卑,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抑郁症发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不良的社会性和心理性因素;如自卑:因为自己家境或者学业或者外貌身材等方面,如果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会长时间陷在自卑情绪里不能自拔;如焦虑:我们考试前会焦虑很长一段时间;比如说悲伤:和恋人分手之后;长期或过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抑郁、自卑、强烈的挫折感等消极情绪,可能导致神心血管(高血压、心肌梗塞、冠心病等)、内分泌等生理功能紊乱,表现为心身疾病。而良好的情绪则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如果出现不良情绪,应该进行正确和必要的情绪辅导,情绪辅导是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认识、接纳和把握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以促进理解和交流,并学会控制、疏导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增进自己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活动。 正确的情绪辅导有四个方面;正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快乐的情绪体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困扰。下面介绍一个我经常使用的情绪管理的方法:减压法:(1)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或躺下,让全身放松下来. (2)把自己的意识集中在自己体内感觉所在的一点,然后全神贯注地对潜意识说:“感谢你辛苦为我工作了这么久,我现在开始休息了,我们休息30分钟.在这30分钟里,整个的身体会尽情地放松,复原;精神和体力会全部恢复过来,当30分钟后我睁开眼睛时,,我会充满精力和智慧,去开展一天的工作,继续我的学习,迎接新的欢乐和挑战”

有关大学生情绪管理的论文题目怎么写

大学生情绪管理研究 摘要:文章揭示了情绪管理的内涵,从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及常见的情绪困扰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应加强大学生的情绪教育,消除他们的不合理信念,锻炼理性思考并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管理;情绪智力 一、情绪管理的内涵 情绪由刺激所引发,当我们有情绪产生时,在心理、生理、行动等几个层面都会有所表现,而且表现的方式也会因人而异。情绪对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它可以传递信息,了解引发情绪的刺激可让人更了解事实的真相,因此更能掌握主动权。同时,情绪也是一个调适系统,压抑、沉溺或过度反应都会有问题产生。 情绪管理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如果人们能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效地进行情绪管理,挖掘和培植自己的情绪智商,培养驾驭自己的情绪能力,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就能时时刻刻体会到积极的情绪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水平。 二、大学生情绪管理存在的问题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首先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如自尊、自卑、自负等。其次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特别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比较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较难控制。虽然,同中学生相比,大学生对自我情绪具有一定的理智性和控制能力,但在激情状态下,表现的容易感情用事。再次是矛盾性,大学生睛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的含蓄、内隐。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仍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有时情绪激动,有时平静如水,有时积极情绪高昂,有时消极情绪颓废。同学关系的好坏或学习成绩的优劣,都能引起情绪的波动。最后是易于心境化,即尽管情绪状态有所缓和,但拉长了这种情绪状态,其余波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由于大学生的这些情绪特点,容易产生一些常见的情绪困扰。情绪困扰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受到外界事物、事件等客观环境的影响或个体内部发生矛盾、冲突而无法及时有效解决而产生的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表现为:(1)焦虑,即对将发生的某种情景或事件感到担忧和不安,又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和解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如考试焦虑、适应焦虑、健康焦虑、选择焦虑等,使人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总是担心将要发生的事情,容易导致坐立不安、忧虑、担心、恐惧或过度警觉等不良反应。(2)自卑,是由于某种心理或生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自我轻视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学识、能力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变,部分大学生由高中时期的“佼佼者”变成大学校园中的“普通一员”,这种地位的改变是造成部分大学生自卑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差或自身某些不足而自卑。(3)抑郁,是大学生对自己某一方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持续稳定的心理状态。当个体感到无法面对外界压力时,常常会产生这种消极情绪。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不喜欢所学的专业,感到前途渺茫,或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失恋等问题而导致情绪低落,甚至委靡不振,自暴自弃,体验不到生活、学习的乐趣,并伴有食欲减退,失眠等。(4)人际交往障碍,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紧张、不自然,讲话缺乏逻辑性,有时甚至不知所措,缺乏自信心,或是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等。(5)易怒,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大学生内分泌系统处于空前活跃时期,大脑神经过程的抑制和兴奋发展不平衡,内制力较差,容易冲动。有的大学生因为一件小事或一句话便暴跳如雷,或出口伤人。 大学生情绪困扰的直接后果是导致行为和社会适应不良,进而导致心理疾病。研究表明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免疫细胞的活性下降,人们抵御病毒侵害的能力减弱,这样会引发有机体本身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躯体疾病。消极情绪会干扰人的理性判断,而且,消极情绪还具有感染性和弥散性,故学会情绪管理对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加强情绪管理,使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加以有效调节,保持良好、健康、积极的情绪状态,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三、情绪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情绪教育 作为教育者,在平时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应加强学生的情绪教育,让学生能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能运用语言准确的描述出来。让学生不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干扰当前的活动,并能够从消极的情绪困扰中迅速恢复过来,而且懂得移情,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验他人的情绪感受。作为学校管理者,平时就应该组织学生,对可能会引起情绪问题的一切话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的方案,让学生平时对这些问题就有思想准备,避免突然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从而导致情绪障碍。 (二)消除不合理信念 情绪的产生总离不开特定的诱发事件,但同样的诱发事件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因为对诱发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不同。这就要教导学生们如何改变直接导致其困扰情绪结果的非理性信念,教导他们如何主动有力的驳斥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心理学家韦斯勒(Wessle)较为全面的总结出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12],这些特征是(1)绝对化要求(demanding—ness),即总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的人必须对我好”等。(2)过分概括化(over generalizafion),即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思维方式。一次考试失利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惭形秽,自暴自弃等。(3)糟糕至极(awfulling),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焦虑、悲观等。故首先应学会从理性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信念,并且探讨这些信念与所产生的情绪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某些困扰情绪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自己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这种失之偏颇的思维方式应当由自己负责。其次,可以通过与他人讨论或实际验证的方法来辅助自己转变思维方式,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动摇并最终放弃不合理信念。这样,随着不合理信念的消除,那些困扰情绪开始减少或消除,并产生出更为合理、积极的行为方式。行为所带来的积极效果,又促进着合理信念的巩固与情绪的轻松愉快。最后,个人通过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从根本上树立起合理的思维方式,不再受情绪的困扰。 (三)锻炼理性思考 艾利斯(Eros)认为理性思考就是个体将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作为一种自然规律,作为一件事去接受它,而不是把已发生的事情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糟糕的事情来看待,并一致期待能阻止事情的发生翻。理性思考者能以较客观、合理的方式观察行为表现,不受外界评价左右,对事情能作出合理的分析。当然理性思考者也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理性思考的人会更加珍惜生命,通过思考和学习推动行为迈向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目标。相反,非理性思考则使人固执、自怨自艾、盲目冲动或要求自己和他人十全十美,由于对环境和他人要求过高,因而难于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孤独和苦闷中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情绪上的困扰。 (四)发展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的概念是由萨洛维(Salove)和玛伊尔(Mayer)提出,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闱萨洛威认为,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就是能认识自己的感觉、情绪、情感、动机、性格、欲望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等,并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2)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指对自己的快乐、愤怒、恐惧、爱、惊讶、厌恶、悲伤、焦虑等体验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协调,主动摆脱焦虑和不安情绪。(3)自我激励,指面对自己欲实现的目标,随时进行自我鞭策、自我说服,始终保持高度热忱、专注和自制。使自己有高度的办事效率。(4)认识他人的情绪,即对他人的各种感受,能设身处地地、快速地进行直觉判断。了解他人的情绪、性情、动机、欲望等,并能作出适度的反应。(5)人际关系的管理,指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一个人的人缘、人际和谐程度都和这项能力有关。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意义,从以上五方面把情绪智力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中,将其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和考核指标,在课程活动的安排、制度的建立、校风的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能发展学生情绪智力的工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四岁的宝宝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孩子会从妈妈的语气上判断她的感情;孩子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表达,大人们会高兴……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他人心理进行观察相推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   而在大学校园里,展现在大学生面前的大学校园是新奇、陌生、多彩、神秘的,这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很多名目的实验室、高大宏伟的教学楼、象公园一样的校园;这里有众多的社团、各类学术讲座、各种学习和活动机会;还有满腔经纶的学者,有一大堆社会头衔的校长和书记,有众多自以为是、才华出众的学长、各种各样的川流不息的人群。大学的集体生活,既改变了新同学原来的生活方式,又改变了原来所熟识的学习、生活和人际环境。所有这些,会使每个新同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在内心或多或少感到有一些惶惶不安,甚至会出现苦闷和孤独感。但新环境需要自己去适应,大部分新同学也会积极适应。   一、大学里的人际交往   集体生活中的新同学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每位同学的生活存在和过往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具有不同特色的鲜明个体在宿舍、班级和系部的大群体里相互碰撞和相互融合。这个过程首先给同学们带来的冲击是宿舍人际关系。宿舍是同学们在学校的家,也是同学关系最为密切、个人心理最为放松的地方。但是每位同学的吃穿住行、习惯等都有所不同,所以难免有摩擦。   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已经开始具有社会意义。现在的人际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还包括荣誉、机会、人际资源、爱情等。人们总是以自己为蓝本来观察和要求别人。有的人可能为了维护和平,而忍耐;而有的人为了维护自己而对他人缺少宽容。适应人际环境也包括与校园外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此,他们要学会调节自己。承认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它,接受它。对待新的环境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适应。首先要承认的是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如果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得连同他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但这仅仅是消极地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适应对方,宽容对方;另一方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人际交往的原则   1、尊重原则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其中一个需要就是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尊重自己。   2、真诚原则   真诚原则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才能团结。相处真诚、团结,是现代社会事业成功的客观要求。就人生而言,仅靠个人微薄的力量是难以到达成功、幸福境界的。交往中要真诚待人,实事求是,要胸怀坦荡,言行一致。相互信任,尊重别人,谦虚谨慎,文明礼貌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友爱原则   中国儒家有“仁者爱人”之传统,在我们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更应团结友爱。人际交往中要主动结交别人。容人者,人容之。互相尊重,虚怀若谷、宽宏大度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友爱就是要爱同志、爱朋友、爱同事、爱人民。真正的爱心就表现在帮人一把,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中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要求我们要诚信、友善。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也只有我们心中充满阳光,才能给予别人阳光,从而快乐幸福的生活!   4、互助原则   互相关心,互助互惠,是人际交往的客观需求。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困难,需要他人帮助;工作中,也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也只有在我为他人付出,他人也愿意为你付出。整个集体充满着正向的能量,每个人的心中也充满阳光。   三、人际交往中的情绪管理   戴尔・卡耐基说:“学习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你曾经为高兴而开怀,为悲伤而伤心,这就是情绪。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我们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它们给我们带来许多感受,有时人们精神焕发,有时人们萎靡不振:人们时而冷静,时而激动;有时人们理智地去思考,有时人们失去控制地暴跳如雷;人们有时觉得生活充满了甜蜜和幸福;而有时又感觉生活是那么无味而沉闷、抑郁和啼苦。情绪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产生着奇妙的效果。   1、注意转移,避免刺激   若发生悲伤、忧愁、愤怒时,人的大脑皮层常会出现一个强烈的兴奋波,如果能有意识地调控和抑制大脑的兴奋过程,使兴奋波转换为平和状态,则可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使自己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例如,当自己苦闷、烦恼时,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的事,有意识地听听音乐、看看电视、打打游戏等,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这样就可以把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情绪上,淡化乃至忘却烦闷;再如,遇到难解的事,失不要想它,让自己的思维自由畅想,到幻想世界中去畅游;也可与他人浸无边际地畅谈,免得在难解的事上钻牛角尖,给自己带来无端的烦恼。这样随着事过境迁,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往往能收到较满意的成效。   2、理智控制,自我降温   理智控制是指用意志和素养来控制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暴发;自我降温是指努力使激怒的情绪降至平和的抑制状态。就是说,凡是有理智的人能及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变化,当怒起心头时。马上意识到不对,能迅速冷静下来,主动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减轻自己的怒气,使情绪保持稳定。   3、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   建立自己的情绪温度计,更能掌握平常生气的时段和原因。一旦接近情绪高温期,可以赶紧做准备,例如事先向同事解释,免得被无名火“烫伤”。除了察觉情绪,找出自己的情绪温度计之外,学习理智地从大局看人生的挫折,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情绪。   良好的情绪能够成为事业、学习和生活的内驱力,而不良、消极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人际交往等产生破坏作用。因而,大学生不断把自身情绪提升到有益于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度,是十分必要的。

从情绪的的起源 开始写。情绪的产生是因为外界事物的刺激,经过内心心智模式的转化,才能产生出某种情绪。外界发生的事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但是我们能决定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心智模式来看外界的事物。就比如母亲的唠叨,有的人看来这就无聊的说教,烦死人了。有的人就感觉到母亲的关怀关爱。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心智中产生不同的情绪。。。前者让人烦燥,后者让人心暖。如何控制情绪管理情绪,则从改变心智模式开始。如何改变心智模式,你可以上网搜下,内容挺多的。

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生理发育已趋成熟,但心理成长正经历着急剧的变化,这将在大学生情绪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大学生的情绪调适是否适当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者来说同样显得非常重要。要想做好学生情绪管理,必须先了解学生情绪的特点,通过日常观察和案例分析,大学生情绪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情绪的复杂多样性情绪是人对外界的客观事物或事件行为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或外在的表现形式。能带来这种态度体验的东西既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进入大学后,新的生活环境、新的交际对象、新的学习内容、新的希望和目标使大学生的需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这些需求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学生身上体现出不同态度感受,表现出不同的情绪特点,情绪在大学生身上体出了复杂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特点给学生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给学生工作增添了一定的复杂性。情绪的不稳定性现阶段的大学生正处于理智与情感的发育阶段,是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活在一个更加宽松、更加开放、信息源冲击力更强、更复杂的环境下,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调整甚至变更,这种环境下的情绪不仅仅受外界环境的控制,而且极易受到个人心境的影响,心境好时,情绪就会表现出积极、亢奋、善于言谈;心境不好时,情绪就会表现出消沉、低落、闷闷不乐、不愿跟别人交流,体现出大学生情绪的极不稳定性。情绪表现的隐蔽性随着大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深入了解,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人生经验的不断积累,心智逐渐成熟,各种能力都有所增长,尤其是控制能力。遇到一些问题时,不论是自己满意的还是自己不满意的,当面不去做过多的评论,把自己对所遇到的事情或事件的情感反应隐藏起来,比如近来出现的新名词--阳光抑郁症。这种情绪不易被别人觉察,有时,面对不满意的事情反而会表现得更加高兴甚至是非常满意,给人造成一种假象,这种表现会因个人的性格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持久性,会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比如:近年来在高校频繁发生的学生自杀事件,这些自杀学生平常在老师的眼里是表现较好的学生,有礼貌、不惹是生非、不逃课旷课、跟学生之间的关系较融洽。但在某些事情上面,这样的学生不善于发表意见,常表现出老好人的形象,不易让同学或老师察觉他真实的内心想法,要想真正了解这类学生的内心世界非常困难。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