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2022会计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4-07-07 02:38:36

2022会计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及答案

一般情况下都是导师的手里有很多题目,每个人的导师不同给的题目和范围也是不同的,因为导师教的课也是有所侧重的,根据你实习的实际情况结合导师手里的题目再写就好了,提纲你也可以先列一个粗线条的,然后找导师帮你细化一下,根据这个细化后的提纲加以论述就可以了,先是理论然后是实践,最好结合一下就更好了。

怎么这么多人再问毕业论文题目呢?其实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比较好写的,你首先看看你大学专业学习的具体方向是什么,自己搞过什么方面的研究,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来定毕业论文题目,这样你才能够有足够的内容来写毕业论文,你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很多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教程可以抽时间多学习下。

提供一些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一、会计方面(含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资产评估)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28.盈余管理研究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30.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31.论绿色会计32.环境会计若干问题研究33.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责任会计34.人本主义的管理学思考――人力资源会计若干问题35.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会计36.全面收益模式若干问题研究3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会计问题研究38.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应用39.战略成本管理若干问题研究40.内部结算价格的制定和应用41.跨国公司转让定价问题的探讨42.我国企业集团会计若干问题研究43.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44.试论会计监管4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问题研究46.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47.企业资产重组中的价值评估48.企业整体评估中若干问题的思考49.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50.《企业会计制度》的创新51.我国加入WTO后会计面临的挑战52.XX准则的国际比较(例如:中美无形资产准则的比较)53.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54.无形资产会计问题研究5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会计的影响56.对资产概念的回顾与思考57.规范会计研究与实证会计研究比较分析58.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59.对虚拟企业几个财务会计问题的探讨60.知识经济下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讨61.两方实证会计理论及其在我国的运用二、财务管理方面(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3.论杠杆收购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23.债转股问题研究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5.经济价值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三、审计方面1.关于CPA信任危机问题的思考2.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3.论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4.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5.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6.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7.审计质量控制8.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9.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11.论审计风险防范12.论我国的绩效审计13.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14.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15.经济效益审计问题16.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17.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18.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19.试论审计抽样20.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21.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22.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四、电算化会计类1.论电子计算机在审计中的应用2.电算化系统审计3.关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实施的经验总结4.计算机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5.试论会计软件的发展思路6.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接口研究8.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9.中外会计电算化软件比较研究10.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组织控制问题11.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问题新特点研究12.商用电算化软件开发与实施中的问题探讨13.会计软件开发中的标准化问题研究14.我国会计软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问题研究15.会计电算化实践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与对策16.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中的问题与调查17.通用帐务处理系统中的会计科目的设计18.会计软件开发中如何防止科目串户的探讨19.关于建立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的构想20.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研究21.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岗位设计问题研究22.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理论体系的构想23.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法的探讨24.计算机网络系统在管理中的应用25.会计电算化在我省开展的现状研究26.关于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27.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数据库的结合应用28.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若干典型案例29.会计电算化理论和实际使用的几点看法30.会计电算化和手工系统并行运用的经验31.Foxpro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

一,会计部分1,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会计处理2,小议商誉3,战略存货管理4,新旧债务重组准则比较及对企业的影响5,对固定资产确认与计量方面的探讨6,我国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及披露的规范分析7,人力资本会计浅谈8,浅析中期财务报告的编报9,金融工具会计的发展趋势-公允价值10,资产评估中的若干会计问题研究11,试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审计12,商誉浅析13,兼并与重组-企业迅速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捷径14,证券市场中会计信息虚假失真问题的研究15,所得税会计的探讨16,人力资源价值在会计体系中的确认和计量16,资本公积补亏浅析17,网络会计的实践与思考18,浅谈保险会计的财务分析与信息披露19,关于企业业绩评价的思考20,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计量与报告21,作业成本法在中国金融机构中的应用研究22,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23,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与会计防范24,人力资源的成本计量25,人力资源会计及其前景26,中国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27,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探讨28,货币性交易准则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29,从并购的协同效应看商誉的实质30,小议新债务重组准则31,浅谈银广厦事件32,对"银广夏"事件的反思33,浅议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34,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35,从会计操作中审查增值税的遗漏36,中国上市公司需要实质性资产重组37,外购商誉会计论38,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39,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40,,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 41,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 4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43,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研究 44,试论重组会计 45,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若干问题46,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47,投资项目财务评价的若干问题48,上市公司债务重组风云49,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 50,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5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52,合并会计报表研究 53,企业并购会计研究 54,债务重组会计研究 55,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 56,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 57,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 58,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9,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 60,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 61,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 62,减值会计研究 63,股票期权会计研究 二,财务管理部分 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 2,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3,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 4,资本成本决策研究 5,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 6,经营者薪酬计划 7,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8,财务风险评价体系 9,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体系 10,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 11,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12,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 13,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 14,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 15,由某公司谈企业战略发展结构 16,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 17,企业投资决策科层结构体系研究 18,金融互换与资本结构 19,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 20,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 21,关于企业价值研究 22,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 23,企业并构财务问题研究(题目宜具体化) 24,企业/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 25,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 26,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 27,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 28,企业投资结构研究 29,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 30,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 31,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 32,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 33,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 34,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36,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 37,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 38,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 39,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40,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题目宜具体化) 41,财务学科课程体系探讨 三,管理会计部分 1,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研究 2,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 3,投资决策分析方法 4,关于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研究 5,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6,关于均衡计帐研究 7,关于ABC法的研究 8,责任会计的研究 9,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 10,标准成本的研究 11,战略管理会计研究 12,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 13,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 14,关于敏感性分析 15,关于成本控制方法 四,审计部分 1,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2,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3,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4,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5,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6,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7,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8,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9,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10,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11,比较审计初探 12,论经济效益审计 13,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14,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15,论财政同级审计 16,对验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7,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18,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19,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 20,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21,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23,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24,浅议我国的民间审计责任25,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6,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27,审计风险刍议28,论我国民间审计的独立性29,审计证据及其证明力分析30,电算化审计及我国电算化审计体系的建立31,对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发展的思考32,试论审计风险33,试论审计抽样34,审计风险及其控制35,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五,会计电算化部分 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可操作性问题 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 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 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 7,我国电算化审计及对策分析8,网络会计研究9,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10,电算化审计及我国电算化审计体系的建立参考资料:

2022年会计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及答案

会计问题我明白道理可以些

依法纳税的认识 目录:1、企业所得税概述 2、计税依据概述 3、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4、税率概述 5、记税方法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6、税收筹划概述 7、合理避税的方法 8、税收筹划最经典的表述 内容摘要: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这个税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水平与原实际税负相比有所上升。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实际困难,也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对小企业采用较低税率征税的优惠照顾办法,税法规定,对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 另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做到合理避税。 内容:企业所得税是对各类内资企业和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1993年12月13日由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的。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类内资企业或组织。具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联营企业和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即根据什么来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虽然同样是反映征税的客体,但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相同。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计税依据则是确定了征税对象之后,解决如何计量的向题。有些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一致的,如各种所得税,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都是应税所得额。但是有些税种则不一致,如消费税,征税对象是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则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再如,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农业总收入,计税依据是税务机关核定的常年应税产量。计税依据分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类型,从价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作为计税依据;从量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该项实物量以税法规定的计量标准(重量、体积、面积等)计算。 下列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资本性支出。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各项税收滞纳金、罚款和罚金。 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各类捐赠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 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对小型企业实行二档优惠税率。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18%; 3万元至10万元的,税率为27%; 10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3% 计税方法:企业所得税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 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按季度实际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4 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或者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计划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者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 适用税率 (2)年度所得税额的计算 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当在分月(季)度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其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汇算清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在所得税的实际征管工作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即: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以前年度亏损-免税所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定额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政策的不完善、不健全,通过对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安排,达到合法享受税收优惠,避免因对税收政策的不解或误解而产生的税收陷阱,降低公司税负,减少税收支出,增加自身利益,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税收筹划行为。即税收筹划是指在税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当纳税人存在着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选择最低的税收负担来处理财务、经营和交易事项。税收筹划是一种有别于偷税、漏税、逃税等非法手段的一种合法的理财行为。 所谓的税收筹划也就是合理避税,既然是合理避税,我想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违反税法,这里的不违反不单指国家颁布的税法,还包括各项税法解释,税务总局的问题答复等等; 避税一定要建立在对税法熟知的基础上,合理避税是要把会计准则和税法相结合,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达到不多交纳税款 怎么把企业所交税合理的降下来,有如下方法可供参考: 1—合理加大成本,降低所得税,可以预提的费用应该进行预提。 2—对设备采取快速折旧法来降低当期所得。 3—采用“分灶吃饭”的方法,把业务分散,原来一个公司名下做的业务分成2-3个公司做,这样既可以增加成本摊消,又可以降低企业所得:比如你现在公司做一年30万利,需要交9万9的所得税,如果分成3个公司做,一年利每个公司就是10万的利,那么所得税3个公司一共是8万1,而其实因为成本渠道的增加,3个公司年利也不会做到30万了,很多成本已经重复摊消和预提了,其节约下来的税就不仅仅是近2万的税了。 4—采用“高税区往低税区”走的方式:各个特区和开发区在税率方面国家都有优惠政策,把公司总部就转设到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业所得税才15%。公司的工厂和分公司的一切业务总核算就算到公司总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了。把企业结算做到:高所得税向低所得税地方走;搞了税赋率的地区向没有搞税赋率的地区走。 5—采用“把工厂和公司注册到香港”的办法,香港是个自由港,是个低税区,一般企业的所得税不超过8%,其他税也特别低和少。 6—借用“高新技术”的名义,享受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有2免3减,还有3免8减的。把其他业务和产品套进这个里面来做—搭“顺风车”。 7—借用“外资”的名义对企业进行改制,各个地区对外资企业都有税务优惠政策。 8—使用下岗工人和残疾人,也可以享受到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 9—和学校的校办工厂联合,校办工厂在税务方面国家是有特别优惠政策的。 这些做法是在企业具体运转中可以采用的安全的、合理的、可靠的企业避税方法。 税收筹划最经典的表述,来自于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在1935年针对“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所作的声明:“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税。为了保证从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之后,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 综观国外诸多对税收筹划的观点,都指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所进行的减轻税收负担的节税行为。尽管表述众多形式各异,但基本意义却是一致的,即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者通过合法的的策划和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1.出于满足个人兴趣目的。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如果自己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就从事假账甄别工作,就可以针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现实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 2。热点问题追踪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热点话题。如前一阶段的会计委派制问题、2001年上半年的会计准则制订权问题、现阶段的会计师诚信,等等。选择热点问题的最大好处是比较容易取得相关的参考资料,而且选择途径较广,既可以是新闻媒体,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还可以是专家研讨等。 3.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比如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与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在这样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与合伙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 5、延伸法。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会计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会计委派制新认识,等等。 6、补差法。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难度较大但学术价值也较大。 7、新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一般情况下都是导师的手里有很多题目,每个人的导师不同给的题目和范围也是不同的,因为导师教的课也是有所侧重的,根据你实习的实际情况结合导师手里的题目再写就好了,提纲你也可以先列一个粗线条的,然后找导师帮你细化一下,根据这个细化后的提纲加以论述就可以了,先是理论然后是实践,最好结合一下就更好了。

2022年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及答案

1.出于满足个人兴趣目的。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人手确定选题。如果自己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自己就从事假账甄别工作,就可以针对会计信息真实性问题,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标准、现实经济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解决对策等全方位或就某一方面展开论述。 ’ 2。热点问题追踪法。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阶段都有该阶段的热点话题。如前一阶段的会计委派制问题、2001年上半年的会计准则制订权问题、现阶段的会计师诚信,等等。选择热点问题的最大好处是比较容易取得相关的参考资料,而且选择途径较广,既可以是新闻媒体,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还可以是专家研讨等。 3.边缘学科交叉法。即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与会计学科相结合,利用会计学科自身专门方式方法,为其他学科和会计学科自身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比如环境会计是将环境问题与现代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以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反映、记录、报告、考核资源和环境成本与价值,评价企业环境经济活动以及取得的环境效益对企业财务成果和社会价值形态的近期、长远影响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在这样的一门新兴会计学科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4、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我国借款费用准则与美国相关准则的比较研究、股份合作企业与合伙企业会计核算的差异、中美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的研究、企业合并的基本会计方法及其比较分析,等等。 5、延伸法。进一步加深对某个课题的研究,该方法要较全面了解已有的相关论文,并在那些论文所阐述观点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深化,避免泛泛空谈。如预算会计体系进一步改革探索、对会计委派制新认识,等等。 6、补差法。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难度较大但学术价值也较大。 7、新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或改变大家都采用的方法而寻求新的切入点。如模糊财务评价问题、财务工程学初探、从财政和契约关系的特征看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信息不对称与审计,等等。

怎么这么多人再问毕业论文题目呢?其实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比较好写的,你首先看看你大学专业学习的具体方向是什么,自己搞过什么方面的研究,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来定毕业论文题目,这样你才能够有足够的内容来写毕业论文,你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很多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教程可以抽时间多学习下。

提供几个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以下参考:会计方面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28.盈余管理研究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依法纳税的认识 目录:1、企业所得税概述 2、计税依据概述 3、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4、税率概述 5、记税方法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6、税收筹划概述 7、合理避税的方法 8、税收筹划最经典的表述 内容摘要: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这个税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水平与原实际税负相比有所上升。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实际困难,也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对小企业采用较低税率征税的优惠照顾办法,税法规定,对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 另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做到合理避税。 内容:企业所得税是对各类内资企业和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1993年12月13日由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的。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类内资企业或组织。具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联营企业和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即根据什么来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虽然同样是反映征税的客体,但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相同。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计税依据则是确定了征税对象之后,解决如何计量的向题。有些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一致的,如各种所得税,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都是应税所得额。但是有些税种则不一致,如消费税,征税对象是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则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再如,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农业总收入,计税依据是税务机关核定的常年应税产量。计税依据分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类型,从价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作为计税依据;从量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该项实物量以税法规定的计量标准(重量、体积、面积等)计算。 下列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资本性支出。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各项税收滞纳金、罚款和罚金。 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各类捐赠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 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对小型企业实行二档优惠税率。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18%; 3万元至10万元的,税率为27%; 10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3% 计税方法:企业所得税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 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按季度实际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4 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或者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计划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者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 适用税率 (2)年度所得税额的计算 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当在分月(季)度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其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汇算清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在所得税的实际征管工作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即: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以前年度亏损-免税所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定额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政策的不完善、不健全,通过对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安排,达到合法享受税收优惠,避免因对税收政策的不解或误解而产生的税收陷阱,降低公司税负,减少税收支出,增加自身利益,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税收筹划行为。即税收筹划是指在税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当纳税人存在着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选择最低的税收负担来处理财务、经营和交易事项。税收筹划是一种有别于偷税、漏税、逃税等非法手段的一种合法的理财行为。 所谓的税收筹划也就是合理避税,既然是合理避税,我想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违反税法,这里的不违反不单指国家颁布的税法,还包括各项税法解释,税务总局的问题答复等等; 避税一定要建立在对税法熟知的基础上,合理避税是要把会计准则和税法相结合,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达到不多交纳税款 怎么把企业所交税合理的降下来,有如下方法可供参考: 1—合理加大成本,降低所得税,可以预提的费用应该进行预提。 2—对设备采取快速折旧法来降低当期所得。 3—采用“分灶吃饭”的方法,把业务分散,原来一个公司名下做的业务分成2-3个公司做,这样既可以增加成本摊消,又可以降低企业所得:比如你现在公司做一年30万利,需要交9万9的所得税,如果分成3个公司做,一年利每个公司就是10万的利,那么所得税3个公司一共是8万1,而其实因为成本渠道的增加,3个公司年利也不会做到30万了,很多成本已经重复摊消和预提了,其节约下来的税就不仅仅是近2万的税了。 4—采用“高税区往低税区”走的方式:各个特区和开发区在税率方面国家都有优惠政策,把公司总部就转设到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业所得税才15%。公司的工厂和分公司的一切业务总核算就算到公司总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了。把企业结算做到:高所得税向低所得税地方走;搞了税赋率的地区向没有搞税赋率的地区走。 5—采用“把工厂和公司注册到香港”的办法,香港是个自由港,是个低税区,一般企业的所得税不超过8%,其他税也特别低和少。 6—借用“高新技术”的名义,享受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有2免3减,还有3免8减的。把其他业务和产品套进这个里面来做—搭“顺风车”。 7—借用“外资”的名义对企业进行改制,各个地区对外资企业都有税务优惠政策。 8—使用下岗工人和残疾人,也可以享受到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 9—和学校的校办工厂联合,校办工厂在税务方面国家是有特别优惠政策的。 这些做法是在企业具体运转中可以采用的安全的、合理的、可靠的企业避税方法。 税收筹划最经典的表述,来自于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在1935年针对“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所作的声明:“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税。为了保证从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之后,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 综观国外诸多对税收筹划的观点,都指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所进行的减轻税收负担的节税行为。尽管表述众多形式各异,但基本意义却是一致的,即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者通过合法的的策划和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2022年会计毕业论文选题案例及答案

怎么这么多人再问毕业论文题目呢?其实会计专业的毕业论文比较好写的,你首先看看你大学专业学习的具体方向是什么,自己搞过什么方面的研究,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来定毕业论文题目,这样你才能够有足够的内容来写毕业论文,你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很多关于论文写作方面的教程可以抽时间多学习下。

依法纳税的认识 目录:1、企业所得税概述 2、计税依据概述 3、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 4、税率概述 5、记税方法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6、税收筹划概述 7、合理避税的方法 8、税收筹划最经典的表述 内容摘要: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新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这个税率对我国大中型企业和效益好的企业是比较合适的,但对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税收负担水平与原实际税负相比有所上升。为了照顾小型企业的实际困难,也参照世界上一些国家对小企业采用较低税率征税的优惠照顾办法,税法规定,对年应税所得额在3万元以下(含3万元)的企业,按18%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税所得额超过3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企业,按27%的税率征税, 另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做到合理避税。 内容:企业所得税是对各类内资企业和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现行的企业所得税是1993年12月13日由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的。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中国境内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各类内资企业或组织。具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联营企业和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 计算应纳税额根据的标准,即根据什么来计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计税依据与征税对象虽然同样是反映征税的客体,但两者要解决的问题不相同。征税对象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计税依据则是确定了征税对象之后,解决如何计量的向题。有些税种的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是一致的,如各种所得税,征税对象和计税依据都是应税所得额。但是有些税种则不一致,如消费税,征税对象是应税消费品,计税依据则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再如,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农业总收入,计税依据是税务机关核定的常年应税产量。计税依据分为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类型,从价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位价格的乘积作为计税依据;从量计征的税收,以征税对象的自然实物量作为计税依据,该项实物量以税法规定的计量标准(重量、体积、面积等)计算。 下列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资本性支出。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各项税收滞纳金、罚款和罚金。 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各类捐赠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 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对小型企业实行二档优惠税率。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18%; 3万元至10万元的,税率为27%; 10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3% 计税方法:企业所得税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 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按季度实际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4 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或者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计划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者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 适用税率 (2)年度所得税额的计算 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当在分月(季)度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后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其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汇算清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在所得税的实际征管工作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即: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以前年度亏损-免税所得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定额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充分利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和制度等政策的不完善、不健全,通过对投资决策、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安排,达到合法享受税收优惠,避免因对税收政策的不解或误解而产生的税收陷阱,降低公司税负,减少税收支出,增加自身利益,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税收筹划行为。即税收筹划是指在税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当纳税人存在着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选择最低的税收负担来处理财务、经营和交易事项。税收筹划是一种有别于偷税、漏税、逃税等非法手段的一种合法的理财行为。 所谓的税收筹划也就是合理避税,既然是合理避税,我想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不能违反税法,这里的不违反不单指国家颁布的税法,还包括各项税法解释,税务总局的问题答复等等; 避税一定要建立在对税法熟知的基础上,合理避税是要把会计准则和税法相结合,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达到不多交纳税款 怎么把企业所交税合理的降下来,有如下方法可供参考: 1—合理加大成本,降低所得税,可以预提的费用应该进行预提。 2—对设备采取快速折旧法来降低当期所得。 3—采用“分灶吃饭”的方法,把业务分散,原来一个公司名下做的业务分成2-3个公司做,这样既可以增加成本摊消,又可以降低企业所得:比如你现在公司做一年30万利,需要交9万9的所得税,如果分成3个公司做,一年利每个公司就是10万的利,那么所得税3个公司一共是8万1,而其实因为成本渠道的增加,3个公司年利也不会做到30万了,很多成本已经重复摊消和预提了,其节约下来的税就不仅仅是近2万的税了。 4—采用“高税区往低税区”走的方式:各个特区和开发区在税率方面国家都有优惠政策,把公司总部就转设到这些地方,比如深圳的企业所得税才15%。公司的工厂和分公司的一切业务总核算就算到公司总部去,也就享受到了国家的优惠政策了。把企业结算做到:高所得税向低所得税地方走;搞了税赋率的地区向没有搞税赋率的地区走。 5—采用“把工厂和公司注册到香港”的办法,香港是个自由港,是个低税区,一般企业的所得税不超过8%,其他税也特别低和少。 6—借用“高新技术”的名义,享受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有2免3减,还有3免8减的。把其他业务和产品套进这个里面来做—搭“顺风车”。 7—借用“外资”的名义对企业进行改制,各个地区对外资企业都有税务优惠政策。 8—使用下岗工人和残疾人,也可以享受到国家的税务优惠政策。 9—和学校的校办工厂联合,校办工厂在税务方面国家是有特别优惠政策的。 这些做法是在企业具体运转中可以采用的安全的、合理的、可靠的企业避税方法。 税收筹划最经典的表述,来自于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在1935年针对“税务局长诉温斯特大公”一案所作的声明:“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税。为了保证从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之后,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同。 综观国外诸多对税收筹划的观点,都指出税收筹划是纳税人所进行的减轻税收负担的节税行为。尽管表述众多形式各异,但基本意义却是一致的,即税收筹划是企业经营者通过合法的的策划和安排,以达到少缴税或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实证性多题目都写因数据每年都有更新所会存没有东西写情况各种会计信息变化市场反应好写比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非标准意见出具、内控制度打分、企业高层管理者变更采集发生变更企业财务数据和变更公告日前股票价格能也结合国外情况而且选取指标多样即使前人研究过了也结合前面研究结继续研究情况发展变化我去年论文题目《企业被出具非标准意见市场反应研究》选取去年所有被出具非标准意见企业年报公告日前各10天股价变化选取指标超额收益率用折线图反应市场反应随时间变化还根据公司规模、深市沪市、否发生重大财务事件等进行分组对比还选取财务指标进行spss分析

您好,  就你所给的题目做以下分析:  从简到易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实证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我国资本市场A股与B股总风险的实证分析  相对来说前面两个资料比较好找,也比较明确。  相关范文提纲:  论题:基于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  一、本论  财务报告舞弊是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并一直令会计界头痛的问题。如何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进行有效治理,这不仅是理论研究者和会计实务人员探讨的课题,更是广大财务报告使用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有鉴于此,本文运用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理论,在对财务报告舞弊的典型案例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就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上市公司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这两大层面,对防治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进行了有益的社会思考。  二、序论  (一)、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的典型案例及其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频发,这种不法经济行为掩盖了企业财务的真相,导致投资者决策错误并使资本市场陷入困境。为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理论,本文拟对国内外财务报告舞弊的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美国安然财务报告舞弊案及其分析  中国德隆财务报告舞弊案及其分析  (二)、防治财务报告舞弊的对策办法  从上述发达国家与我国的两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美国安然案属于在资本和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各项机制相对健全国家的典型案例,其舞弊手法是高明而隐蔽的;而我国的德隆舞弊案则属于高技术含量的舞弊犯罪,其舞弊手法除了造假外,还广泛运用了关联企业和关联担保、关联交易等复杂方式。但无论是哪一类型,也无论其手法高明与否,都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和外部监督体系的不完备密切相关。因此,防治财务报告舞弊的良方,无疑当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这两方面来共同思考。  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构建上市公司外部监督体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一个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中,会计运作必然良好,它为相关利益主体提供可靠、相关有用的信息,能在一定程度上防范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反之,如果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制衡监督关系,就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那些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一般缺乏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没有发挥作用,会助长甚至导致财务舞弊行为。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2会计热点论文题目及答案

会计学系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一)会计电算化专业一、会计部分1、关于会计理论结构的探讨2、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3、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思考4、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5、试论人力资源会计6、关于会计政策的探讨7、建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的探讨8、关于商誉的会计思考9、论会计的国家性和国际性10、关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的研究11、试论重组会计12、现代会计制度的建立与会计监督13、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14、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15、论会计目标16、关于或有事项的研究17、试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18、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19、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2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21、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探讨2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23、合并会计报表研究24、企业并购会计研究25、债务重组会计研究26、会计准则和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27、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探讨28、试论会计信息的公开制度29、试论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30、试论会计报告披露的范围31、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32、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33、关于期货会计的探讨34、试论会计环境35、非货币交易会计研究36、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37、减值会计研究38、试论新《会计法》下的会计监督体系39、新《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40、试论会计法律责任41、股票期权会计研究42、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二、财务管理部分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2、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4、资本成本决策研究5、企业/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研究6、经营者薪酬计划7、管理业绩评价体系8、财务风险评价体系9、企业运营能力分析体系10、企业获利能力评价体系11、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12、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研究13、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研究14、企业/企业集团投资政策研究15、由某公司谈企业战略发展结构16、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17、企业投资决策科层结构体系研究18、金融呼唤与资本结构19、企业集团股利政策研究20、关于投资财务标准研究21、关于企业价值研究22、预算管理与预算机制的环境保障体系23、企业并购财务问题研究(题目宜具体化)24、企业/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25、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委派制研究26、企业/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27、企业财务目标再认识28、企业投资结构研究29、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30、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31、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2、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33、企业收益质量及其评价体系、34、企业信用政策研究35、企业税收筹划36、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37、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研究38、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分析39、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40、上市公式财务信息质量基础分析(题目宜具体化)41、财务学科课程体系探讨三、管理会计部分1、变动成本法的研究2、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与原则3、投资决策分析方法4、关于管理会计师及其职业道德研究5、预算管理研究,业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6、关于均衡记账研究7、关于ABC法的研究8、责任会计的研究9、关于投资项目决策的研究10、准成本的研究11、战略管理会计研究12、关于内部转移价格的研究13、关于成本差异分析的研究14、关于敏感性分析15、关于成本控制方法四、审计部分1、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2、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只能与作用3、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4、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5、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6、论我国生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7、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8、论审计的饿法制化、规范化建设9、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10、论审计风险极其防范11、比较审计初探12、论经济效益审计13、论国有资产保值审计14、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制度15、论财政同级审计16、对验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17、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18、审计工作策略探讨19、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20、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21、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22、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23、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24、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25、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26、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建设27、独立审计准则研究(可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28、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五、会计电算化部分1、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分析2、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容错性及操作性问题3、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的子系统划分研究4、会计电算化工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5、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方法的影响探讨6、会计电算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探讨7、商业进销存系统模式研究8、会计电算化的现代及发展趋势9、网络会计研究10、对计算机会计信息工作的审计(二)审计实务专业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探讨 内部控制风险防范 关于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思考4 我国电算化审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研究 试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审计 对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发展的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现象及审计防范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资产评估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研究 司法审计与独立审计的比较研究 风险导向基础审计的风险总量确定与审计资源配置研究 试论民间审计风险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研究 对我国目前内部审计定位的思考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研究 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验资中有关问题的研究 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 现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审计独立性的相关研究 审计委员会功能探讨 现代企业制度下,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构想 对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机制的研究 IT审计程序 虚假财务报告揭露机制 国家审计体制改革 试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浅议审计重要性 论我国政府审计独立性的缺失与补救 国家审计质量衡量指标体系探析 影响国家审计质量的因素及其路径分析 审计对权力进行控制的动因分析 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审计风暴”与审计公告制度的建立 审计文化及其构建 SOX法案与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如何防范内部审计风险 我国审计资源整合问题 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风险控制 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对应 新《公司法》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 试论高校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试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现状及其对策 试论我国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我国国家审计体制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展望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运用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与内部审计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论市场经济下审计的职能与作用 论审计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与作用 论审计目标与审计证据的获取 论审计与经济监督系统 论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论我国审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论审计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论审计执法与处罚力度的强化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比较审计初探 论经济效益审计 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 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论财政同级审计 对验资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对资产评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审计工作策略探讨 论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基础审计探讨) 论审计方式方法体系的完善 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制度的构建 论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论我国审计准则体系的完善 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新会计法实施后企业内部审计建设 独立审计准则研究(选一个准则进行研究) 注册会计师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环境对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影响研究 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研究 企业内部审计建设规范研究(二)投资理财专业1、试分析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2、论通货膨胀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3、浅论政府投资与市场投资的博弈现象4、浅析取消出口退税制对外向型上市公司的影响5、论新会计制度准则下公司理财的发展6、试分析我国目前人民币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方法7、对我国财政分权理论发展的思考8、浅议现阶段政府对股市调控政策的利弊9、论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创新趋势10、试析全面股改对我国现阶段股市发展的影响11、浅议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前景12、论家庭或个人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13、关于当前证券投资基金热销现象背后的思考14、试分析基金重仓股对市场产生影响的利与弊15、试论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中目前存在的问题16、浅析我国百姓金融理财发展新趋势变化17、试分析人民币连续升值对股市产生的影响18、浅议我国居民个人应如何进行投资理财规划19、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0、关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制度的建设21、资产证券化:解决商业银行资本约束的新路径22、试分析解决保险风险证券化存在的障碍及对策23、对当前我国股市投资过热现象深层次的思考24、关于金融证券化与不动产证券化的分析25、试分析资产证券化与金融资产管理对策26、实施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理性分析与现实选择27、未来金融创新新领域:资产证券化28、对我国推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思考29、关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难点及对策研究30、对国有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发展前景探讨31、试析保险风险证券化的社会作用及其发展32、论保险业在资本市场的创新工具——保险证券化33、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处置研究的探讨34、股权改革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景的探讨35、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关键环节及制度条件的思考36、针对目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应如何解决方法问题的探讨37、试论国际投资基金在跨国流动中带来的危害及其对策 38、试分析我国当前存在的金融危机潜在威胁及其对策39、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反复出现过热现象的思考及其对策40、对我国证券市场大力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方向的探讨41、试分析对实物资产投资与金融资产投资的各自优缺点42、对投资理财专业进行模拟实训方式的探讨及其改进

提供几个会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以下参考:会计方面1.金融衍生工具研究2.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防范3.试论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4.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5.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探讨6.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7.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8.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9.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协调10.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11.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12.论财务报告的改进13.论企业分部的信息披露14.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15.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16.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17.关于企业合并报表会计问题研究18.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初探19.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20.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研究21.合并报表若干理论的探讨22.增值表在我国的应用初探23.上市公司中期报告研究24.现行财务报告模式面临的挑战及改革对策25.表外筹资会计问题研究26.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其改革27.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的探讨28.盈余管理研究29.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

1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比较分析2 资本外逃现象探析3 资本成本决策研究 4 专利会计问题研究5 中小企业特殊会计问题研究6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7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分析8 中小企业财务目标设定的战略性思考9 中外企业融资结构比较分析10 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问题研究11 中国审计市场战略布局之分析12 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之分析13 中国审计市场管理模式之探析14 中国会计事务所运营绩效影响因素之辨析15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运营绩效模式之分析16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之探析17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分析18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分析19 中国会计改革中计量变动轨迹分析20 中国会计改革与会计信息质量关联度之分析21 中国会计改革对企业会计运营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22 中国会计改革:演进历程与未来发展23 中国会计的国际趋同与中国特色研究24 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25 智力资本研究文献评述26 智力资本信息披露问题研究27 智力资本计量问题研究28 智力资本报告问题研究29 知识经济与财务理论发展30 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模式的思考31 知识经济时代财务报告的改进32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33 债务重组会计研究34 责任会计的研究35 预算管理研究36 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因素分析37 银行贷款证券化的现状及发展探索38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问题的探讨39 研究费用会计问题研究40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