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4-07-13 04:35:16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

乔荣凝,男,我校教学总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数学专业,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曾荣获苏步青数学教育奖,曾担任“数学通报”编委、中央电教馆教育资源开发部专家、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专家、北师大对外合作办学部专家组成员。多次参加国家级和北京地区的教育科研项目,多篇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和北京市优秀论文一等奖。编著有《基础数学学习》、《特级教师授课启示录”》《中学实用数学辞典”》、《高考宝典》等书目。多次参加北京市中学数学补充教材的编写。 2005年9月北京市宣武区教委成立“乔荣凝数学教育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更集中了优秀教育教学人才,为基础教育的优异发展凝聚并献智慧和力量。刘明俊,男,1963年11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四川省教育学院物理学专业,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委会、中央教仪所国家重点课题《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研究》中心组成员,国家重点课题子课题(《新课标下, 高中物理实验开发与研究》)研究组组长,四川省“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省级独立课题首席研究员、课题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成都实验中学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肖洪骏,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成都体育学院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以来,毕业学生合格率为99%,优生率达到85%,组织的校排球队取得市级竞赛冠军,校田径队参加历届市级比赛均取得优秀成绩。多年来辅导学生参加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各类优异名次。在培养年青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贡献突出。

●《加快东西部教育合作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3年第7期。●《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3期。●《建构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式》,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4期。●《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7期发表。●《论中西文化对学生评价的影响》发表于《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2004年第8期(核心期刊)。●《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议》发表于《科学与决策》(总第191期)2004年第45期(核心期刊)。●《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效应分析》,2004年全国博士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收录在《管理科学论文集》,并且在管理科学分论坛上宣读。●《法国高考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日本高考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2005年参与所级科研课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高考制度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效益评估报告》,是2005年主持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效益评估项目时撰写的总评估报告,约20万字。得到教育部师范司和美国英特尔总部的高度评价。●《新课程课后拓展行动策略》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12期(核心期刊)。●《要科学合理地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发表于《科学与决策》(总第210期)2005年第17期(核心期刊),2006年编入《对策与建议——2005-2006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出版社出版)。●《“观、评、训”三位一体校本培训之探索》发表于《初中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的转型策略》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初探》发表于《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1期(核心期刊)。●《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实施效益评估综述》发表于《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7期。●《关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实施保障策略分析研究》发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8期(合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谈构建新课程师生观的十点策略》发表于《初中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论学习型学校的组织文化》发表于《教学与管理》(核心期刊)2006年第11期。●《自我发展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评价策略》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6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发表于《教育管理》2007年第2期。●《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成就及问题分析》发表于《科学与决策》2007年第20期(核心期刊)。●《论学习型学校的制度基础》发表于《民办教育新观察》2007年第9期。●《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发表于《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11期(核心期刊)。●《论高考改革新思维》发表于《山东教育》2007年第11期。●《后现代语境中的教学话语转型研究》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1期(核心期刊)。●《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现状、问题和建议》发表于《新农村学校通讯》2007年第3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的策略研究》发表于《现代教育报》2007年11月22日第3版。●《论构建“知识建构型”有效课堂教学的转型策略》发表于《江苏教育》2008年第1期。●《论高质量问题的生成策略》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8年第1期(核心期刊)。该文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论“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观》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核心期刊)2008年第20期。●《论新课程有效教学新思维和新模式》发表于《内蒙古教育》2008年8月。●《高考制度创新:高中生毕业后隔年报考》发表于《科学决策》2008年12期。●《我们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小学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年第1期。该文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小组合作学习”概念重构及有效策略》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4期●《“差生”转化策略研究》发表于《山东教育》2009年3月刊。●《中小学督导评估的意义与方式创新》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新课程FFS”教学模式》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该文已经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16期)“论点摘编”转载。●《推进素质教育新思路》发表于《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四期。●《有效教学的新特征》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5月27日第五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个新视角》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7月29日第七期。●《促进学生发展:学生评价的价值追求》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年第9期。●《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报告》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31日(第二作者)。●《课改成功与经济发达不成正比》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5月增刊。●《走出瓶颈: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以创建有效教学为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访)发表于《中国教师报》(核心期刊)2010年12月8日(第B1版)。●《论课型创新的新探索》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对话韩立福博士》(专访)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应从课堂改革起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3刊。●《以三个假设思考“先知学生”》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2日第7版。●《“走班制”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需要商榷》发表于《特区教育》2012年第4期●《推动课堂教学转型新视角》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5日第8版。●《课改先锋、引领全国》发表于《深圳商报》2012年4月16日版。●《课堂教学范型的六种境界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6期●《教师观念应从“形转”到“心转”》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3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一:教师观念转型之专家观点)。●《从教师搭台走向师生搭台》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5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二:备课改革之专家观点)。●《变知识学习为问题导学》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6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三:问题导学之专家观点)。●《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7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四:学生先学之专家观点)。●《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8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五:小组合作之专家观点)。●《展示对话学习 焕发生命活力》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9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六:展示对话之专家观点)。●《从单一课型走向多元课型》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0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七:课型创新之专家观点)。●《要从依靠模式到超越模式》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1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八:课堂模式之专家观点)。●《选择适合实际的行动路径》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3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九:行动路径之专家观点)。●《从传递走向建构:论教学思维转型》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6期。●《如何看待“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教学过程思维》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35期。●《论“学案”教学利弊及改进建议》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28期。●《南山:全国课改的;领头雁》发表于《特区教育》2013年增刊(南山教育特刊)。●《“问题导学”: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新方向》发表于2013年第1期《江苏教育》。●《学本课堂: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发表于2014年4月22日《现代教育报》。另外,在地方教育期刊、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若干篇。著作完成情况合著:《新课程教学方法》,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专著:《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2008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2009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导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009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当代国际教育教学模式导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009年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新课程教师礼仪规范与指导》,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教师科研行动指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3月版(2007、2008年被河南省三门峡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2008年被河北省唐山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高考志愿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主编:《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2008年被河北省秦皇岛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大学生教育实习成长记录袋》(电子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执行主编:《高等师范院校新课程教育实习指导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丛书》包括12本:1、韩立福执行主编,薛猛著:《中学语文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2、韩立福执行主编,王晓辉等著:《中学数学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3、韩立福执行主编,徐笑梅等著:《中学英语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4、韩立福执行主编,项华著:《中学物理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5、韩立福执行主编,刘克文著:《中学化学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6、韩立福执行主编,郭友编著:《中学生物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7、韩立福执行主编,赵克礼等著:《中学历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8、韩立福执行主编,袁孝亭等著:《中学地理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9、韩立福执行主编,车广吉等著:《中学政治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0、韩立福执行主编,尹爱青等著:《中学音乐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1、韩立福执行主编,贾齐等著:《中学体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2、韩立福执行主编,高明等著:《中学美术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专著:《有效备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备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有效上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有效评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评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策略——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成功案例》(小学版),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成功案例》(中学版),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专著:《新课程理念下质性评价中的量化方法》(正在联系出版)。专著:《韩立福:有效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由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出版,是“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之一)。主编:《教师教育观念深度转型:由认识走向行动》,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主编:《教师教学行为深度转型:由勤奋讲授走向智慧导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副主编:《追求卓越、对话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专著:《教师导学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专著:《新课程理念下质性评价中的量化方法》(正在联系出版)。

1、学校教代会被评为丰台区规范化先进单位。 2、学校被评为丰台区敬老文明校。3、被评为2007年丰台区课改咨讯平台建设达标校。个人:1、刘宏被评为丰台区师德标兵。做市级公开课《图块操作》2、阎雅辉被评为2007年丰台区优秀班主任。3、白英杰撰写的师德论文《浅谈工会职能和教育职能》荣获丰台区一等奖。4、王立老师的《台灯设计》评为丰台区2007年课改平台优秀咨讯。5、赵秀华撰写的论文《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转化良策》获市第五届科研论文二等奖。6、丁艳茹撰写的《鸟店》教学设计获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论文《爱你的理由》获北京市基教研论文评选三等奖。7、赵秀华、钱爱华被评为小学高级教师。8、王艽芃在丰台区教学干部岗位练兵活动中评为优胜奖。教师个人获奖情况:1、丁艳茹、刘宏两位老师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2、 李淑芬被评为2007—2008学年度丰台区优秀班主任。3、 冯辉被评为2006—2008学年度丰台区优秀党员。4、2008年4月钱爱华做四年级区级研讨课《鸡兔同笼》5、2008年5月吴美洁做一年级区级研讨课《风睡着了》6、2008年4月王立老师的课例《艺术漫游》和柴文超老师的课例《百合花开》分别荣获北京市全国教育技术“十一五”重点课题优秀奖。7、2008年4月丁艳茹撰写的《做一个有创造力的音符》和刘宏的《分层教学,为快乐教育而施教》荣获北京市第六届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8、在丰台区第七届教育学会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的教师有(2008年5月):二等奖:丁艳茹 刘宏三等奖:翟超 白英杰 赵秀华 吴美洁 马然 刘永山 王艽芃 郑俊艳9、在丰台区第十一届艺术节辅导学生获一等奖的教师:丁艳茹、刘宏、张欣、纪鹏、梁宏、马然、翟超。10、在全国第九届春蕾杯作文比赛中陈志美、李淑芬、钱爱华、李宏丽、阎雅辉、褚鸿毓六位教师获辅导奖。11、2007—2008学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是:王艽芃、钱爱华、白英杰、郑俊艳、马然、吴美洁、丁艳茹。西罗园小学2008—2009第一学期教师获奖情况集体获奖:1、学校工会被评为2008年丰台区优秀教工之家。(陈致美)2、该校的课改资讯平台获丰台区优秀奖。(王艽鹏)3、学校荣获科技节先进学校称号。(张俊生)4、学校荣获丰台区广播操比赛优秀奖。(纪鹏)个人获奖:1、刘宏、钱爱华两位老师被评为2006—2008学年度丰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陈致美老师被评为2008年丰台教育系统模范工会主席。3、刘宏、展美玲、冯辉、杨旭生荣获2008年区学生科技节优秀辅导教师称号。4、李淑芬被评为2008年丰台区优秀班主任。5、刘宏老师被评为丰台区奥运会、残奥会优秀志愿者。6、陈志美老师的《作文反思》获优秀资讯奖。7、张俊生荣获优秀组织奖。论文获奖:1、王艽芃 论文《变中找不变—解题的突破口》荣获07-08学年度市基础教育优秀课程改革论文评选一等奖。2、吴美杰 论文《让学生真正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荣获07-08学年度市基础教育优秀课程改革论文评选三等奖。3、在北京市首届“智慧教师”教育教学征文评比活动中,该校12教师获奖:一等奖:白英杰 马然二等奖:翟超超 钱爱华 丁艳茹 李淑芬 李雪梅三等奖:吴美杰 褚鸿毓 王立 刘宏 李宏丽4、在丰台区小学数学第四届教学论文评选中,王艽芃撰写的论文《变中找不变—解题的突破口》荣获一等奖马然撰写的论文《从探究式学习入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荣获二等奖钱爱华撰写的《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褚鸿毓撰写的《在购物中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荣获三等奖5、在2008年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跳跳做实验》教学设计荣获一等奖6、丁艳茹执教的《拾贝壳》入选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2008年秋季小学音乐学科观摩课例。7、张新在丰台区教育系统第三届“和谐杯”羽毛球比赛单打第五名。吴美杰在参加丰台区小学语文教师带薪脱产培训班中获得团结协作奖和最佳出勤奖。他撰写的教案、感受、总结刊登在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一书中。2008年11月在全区小学语文《奇妙的歌手》研讨课,12月份在北京市中小学教师脱产培训项目中做《我是什么》被评为优秀研讨课。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获奖情况学校集体奖:1、2009年 月,在2009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字冬令营(丰台分营)活动中该校荣获三等奖,2、2009年3月在丰台区教育系统“庆三八、促和谐”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该校女职工代表队荣获二等奖。3、2009年4月该校科研课题《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策略研究》的中检成果报告,在丰台区课题成果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4月2日在昌平北京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研究》大会上作交流发言。4、2009年5月在丰台区“迎接建国、建队60周年中队活动方案设计评比活动中,少先队大队荣获一等奖。5、在丰台区教育学会第八届论文评比活动中学校获组织奖。教师个人获奖:1、2009年3月陈志美老师被评为“校级学科带头人”,吴美洁、白英杰、刘永山和钱爱华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期限 2009年9月——2011年8月2、在丰台区第十三届十项技能大赛和第十二届艺术节比赛活动中,丁艳茹、陈致美、钱爱华、王云、刘宏、纪鹏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3、在丰台区“迎接建国、建队60周年中队活动方案设计评比活动中,吴美杰、李宏丽老师荣获二等奖,郑俊艳、殷婕老师荣获三等奖。4、2009年4月在“全国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活动中,李宏丽老师荣获二等奖,钱爱华老师荣获三等奖。5、2009年5月在全国教育技术“十一五”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中期评选活动中:吴美杰老师研究的课例《风睡着了》荣获二等奖。刘宏老师研究的课例《龟兔赛跑之后》荣获三等奖。丁艳茹老师的论文《好音乐!好情境!好心情!》荣获二等奖。王立老师的论文《情境教学与小学美术教育》荣获三等奖。6、2009年5月在丰台区教育学会第八届论文评比活动中有12位教师获奖:二等奖:丁艳茹《音乐课堂也需要静》,刘永山 《应用数形结合 突破教学难点》杨旭生《在小学中年级科学课堂中保持课堂开放性的研究》。三等奖:冯辉《研古都历史 品京城文化》,马然《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赵秀华《在思品课中融入心理健康的指导,增强实效》,刘宏《深钻教材、留心生活是教学设计的两大法宝》,褚鸿毓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钱爱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张玉敏《让孩子敢说、能说、会说-----浅谈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翟超超《对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柴文超《循序渐进读中生趣 趣中读》。7、在2008—2009学年度考核优秀的教师有:王立 冯辉 何万银 王云 翟超 李宏丽8、在西罗园小学第三届“开拓杯”教学评优活动中,一等奖:吴美杰 柴文超 钱爱华 张欣 白英杰二等奖:李宏丽 袁英 马然 杨旭生表扬奖:褚鸿毓 闫雅辉 李淑芬 王云 李雪梅 郑俊艳 张玉敏 翟超 纪鹏赵秀华 冯辉9、在2008—2009学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一等奖:丁艳茹 吴美杰 赵秀华二等奖:李淑芬 赵秀华 白英杰 翟超三等奖:刘宏 张玉敏 张欣 郑俊艳 刘永山 纪鹏 李雪梅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获奖情况:1、2010年3月有五位教师被评为丰台区骨干教师,是建校以来评选骨干教师人数最多,涉及学科最广的一次。2、2010年3月,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了“专家进校园,实践中引领”的校本研训活动。本学期专家共听语文课33节。3、2010年4月成功举办了西罗园小学第二届教师“棕榈杯”乒乓球比赛。4、 2010年4月30日,在两位体育教师精心准备和策划下隆重召开了“我参与、我健康、我快乐”西罗园小学春季运动会。5、2010年4月23日和5月20日与涿州手拉手学校—林屯中心小学开展两次教育教学交流活动。6、2010年4月27—29日,在顺义《北京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结题会上,该校的《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研究》顺利结题,结题汇报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5月14日学校又召开了各学科的结题汇报会。7、2010年4月26、29,6月4日分别召开了一至六年级学生家长会。8、2010年6月1日少先队大队召开了《诵经典 学榜样 做四好少年》主题大队会。9、 2010年6月在丰台区少先队规范化检查工作中,该校少先队队室和队会获得好评。10、2010年6月为期一年的导师带教活动圆满结束。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的两个学期中,六组教师共听评课110余节。11、2010年6月28日,由六年级师生成功举办了的《感谢老师 感恩母校》——暨西罗园小学2009-2010学年度结业式。12、在近两年的抽测中,该校语、数、英三科总成绩在全区102所小学中一直都是处在优类校行列,连续四个学期语数英三科总成绩排在前15名,在全区教学质量分析大会上得到教委领导两次表扬。2010届学生再创佳绩,2名学生考取师大附中,2名学生考入北京十二中高中部。这些琐碎的工作凝聚着大家的智慧与思想,渗透着大家的汗水与心血。在此对所有的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集体获奖:1、2010年5月该校被评为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2、2010年6月学校被评为丰台区小学教师新课程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优秀组织奖。3、2010年6月在丰台区少先队组织规范化检查中被评为优秀队室。个人获奖:1、2010年4月刘宏老师荣获北京市小学新课程教学基本功大赛信息技术学科一等奖。2、2010年3月刘宏、吴美杰、刘永山、钱爱华和张玉敏五位老师被评为丰台区小学骨干教师,任期2010—2012年。3、2010年6月陈致美老师被评为丰台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4、 2010年5月吴美杰老师被评为丰台区师德先进个人。5、2010年6月李宏丽老师被评为丰台区首届“百优中队辅导员”6、2010年3月张俊生荣获丰台区第十四届中小学生“十项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7、09年6月张主任荣获丰台区“庆祝建国建队六十周年”活动方案设计一等奖。吴美杰、李宏丽获二等奖,殷婕、郑俊艳获三等奖。8、10年6月六(1)中队在丰台区少先队规范化检查活动中队会荣获一等奖,李宏丽荣获优秀指导奖。9、09年12月张玉敏在丰台区小学教师基本功培训展示活动中荣获英语学科二等奖。10、2010年5月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王立撰写的《小花猫在睡觉》案例荣获一等奖,屈颖《确定位置》案例获三等奖,钱爱华《用数对表示位置》获三等奖。11、10年5月在丰台区教育学会第九届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吴美杰 张玉敏荣获三等奖:白英杰 钱爱华 赵秀华 王艽芃12、2010年5月在北京市第十三届学生艺术节中孟宇、白英杰两位老师指导节目荣获三等奖。13、2009年12月在丰台区第十四届中小学生“十项技能大赛” 活动中:纪鹏 孟宇 陈致美三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奖。14、2010年7月在北京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论文评选活动中,王艽芃获得一等奖,屈颖获得二等奖,翟超获得三等奖。集体获奖:1、2009年10月该校少先队大队荣获2009年北京市少先队“星星火炬奖”。2、2009年12月该校被评为2009年丰台区课改平台建设优秀校。3、2009年12月在第二十七届丰台区学生科技节活动中该校被评为先进集体。个人获奖:1、09年9月王云老师被评为2009年丰台区优秀班主任。2、09年9月在北京市教育学会“京研杯”征文评奖活动中:王艽芃撰写的《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专业引导》的实验报告,马然撰写的《从探究式学习入手,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论文,刘永山撰写的《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通分”》的教学案例,刘宏撰写的《深钻教材留心生活——教学设计的两大法宝》均被评为三等奖。3、2010年1月刘永山在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小学数学学科中撰写的论文《实际问题》被评为二等奖。4、09年10月在“2009年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刘宏撰写的《龟兔赛跑之后——插入图表》教学设计荣获二等奖。5、09年12月在丰台区小学第二届教学干部骨干教师“创新杯”比赛活动中,刘永山荣获数学学科一等奖。6、09年12月王云老师于2009年3月在全区小学语文学科做《新教材介绍》专题讲座。7、09年12月吴美杰、赵秀华老师撰写的心理个案荣获丰台区小学教师心理个案征集三等奖。8、09年12月冯辉老师的文章《一节综合实践课教学反思》被评为2009年丰台区优秀课改资讯。9、09年12月在第二十七届区学生科技节活动中王立、冯辉、刘宏、张俊生荣获优秀辅导员。10、09年12月吴美杰、张明、屈颖老师荣获区小学“国学课堂”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三等奖。11、09年12月张欣老师获2009年丰台区“园丁杯”乒乓球比赛男子甲组单打第六名。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论文

●《加快东西部教育合作发展的战略性思考》,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3年第7期。●《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观——一种面向未来教育的评价理念》,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3期。●《建构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综合评价模式》,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4期。●《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策略研究》,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全国中文、人文社科、教育类核心)2004年第7期发表。●《论中西文化对学生评价的影响》发表于《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2004年第8期(核心期刊)。●《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的建议》发表于《科学与决策》(总第191期)2004年第45期(核心期刊)。●《教育政策的时间、滞延效应分析》,2004年全国博士论坛(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收录在《管理科学论文集》,并且在管理科学分论坛上宣读。●《法国高考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日本高考制度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2005年参与所级科研课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高考制度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效益评估报告》,是2005年主持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效益评估项目时撰写的总评估报告,约20万字。得到教育部师范司和美国英特尔总部的高度评价。●《新课程课后拓展行动策略》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12期(核心期刊)。●《要科学合理地建构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发表于《科学与决策》(总第210期)2005年第17期(核心期刊),2006年编入《对策与建议——2005-2006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出版社出版)。●《“观、评、训”三位一体校本培训之探索》发表于《初中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的转型策略》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2期(核心期刊)。●《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初探》发表于《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第11期(核心期刊)。●《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在中国)实施效益评估综述》发表于《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第7期。●《关于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的实施保障策略分析研究》发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第8期(合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谈构建新课程师生观的十点策略》发表于《初中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论学习型学校的组织文化》发表于《教学与管理》(核心期刊)2006年第11期。●《自我发展评价方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评价策略》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实验2006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浅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发表于《教育管理》2007年第2期。●《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成就及问题分析》发表于《科学与决策》2007年第20期(核心期刊)。●《论学习型学校的制度基础》发表于《民办教育新观察》2007年第9期。●《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现状调查报告》发表于《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11期(核心期刊)。●《论高考改革新思维》发表于《山东教育》2007年第11期。●《后现代语境中的教学话语转型研究》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1期(核心期刊)。●《学习型学校的建设:现状、问题和建议》发表于《新农村学校通讯》2007年第3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的策略研究》发表于《现代教育报》2007年11月22日第3版。●《论构建“知识建构型”有效课堂教学的转型策略》发表于《江苏教育》2008年第1期。●《论高质量问题的生成策略》发表于《中小学管理》2008年第1期(核心期刊)。该文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论“先学后导”的有效教学观》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核心期刊)2008年第20期。●《论新课程有效教学新思维和新模式》发表于《内蒙古教育》2008年8月。●《高考制度创新:高中生毕业后隔年报考》发表于《科学决策》2008年12期。●《我们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小学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年第1期。该文已经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3《中小学教育2009年第1期全文》转载。●《“小组合作学习”概念重构及有效策略》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09年第4期●《“差生”转化策略研究》发表于《山东教育》2009年3月刊。●《中小学督导评估的意义与方式创新》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新课程FFS”教学模式》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该文已经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16期)“论点摘编”转载。●《推进素质教育新思路》发表于《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第四期。●《有效教学的新特征》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5月27日第五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个新视角》发表于《教育文摘周报》2009年7月29日第七期。●《促进学生发展:学生评价的价值追求》发表于《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年第9期。●《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水平报告》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31日(第二作者)。●《课改成功与经济发达不成正比》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5月增刊。●《走出瓶颈: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以创建有效教学为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访)发表于《中国教师报》(核心期刊)2010年12月8日(第B1版)。●《论课型创新的新探索》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对话韩立福博士》(专访)发表于《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2月增刊。●《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应从课堂改革起步》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3刊。●《以三个假设思考“先知学生”》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9月2日第7版。●《“走班制”教学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需要商榷》发表于《特区教育》2012年第4期●《推动课堂教学转型新视角》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4月5日第8版。●《课改先锋、引领全国》发表于《深圳商报》2012年4月16日版。●《课堂教学范型的六种境界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6期●《教师观念应从“形转”到“心转”》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3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一:教师观念转型之专家观点)。●《从教师搭台走向师生搭台》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5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二:备课改革之专家观点)。●《变知识学习为问题导学》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6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三:问题导学之专家观点)。●《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7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四:学生先学之专家观点)。●《学习小组改变课堂“基因”》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8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五:小组合作之专家观点)。●《展示对话学习 焕发生命活力》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9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六:展示对话之专家观点)。●《从单一课型走向多元课型》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0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七:课型创新之专家观点)。●《要从依靠模式到超越模式》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1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八:课堂模式之专家观点)。●《选择适合实际的行动路径》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2年8月13日第4版(如何创建高质量课堂专题之九:行动路径之专家观点)。●《从传递走向建构:论教学思维转型》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6期。●《如何看待“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教学过程思维》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35期。●《论“学案”教学利弊及改进建议》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28期。●《南山:全国课改的;领头雁》发表于《特区教育》2013年增刊(南山教育特刊)。●《“问题导学”: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新方向》发表于2013年第1期《江苏教育》。●《学本课堂: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发表于2014年4月22日《现代教育报》。另外,在地方教育期刊、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若干篇。著作完成情况合著:《新课程教学方法》,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版专著:《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2008年被山西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2009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当代国际教育理论导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009年被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当代国际教育教学模式导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2009年内蒙古教育厅审定为全区高中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新课程教师礼仪规范与指导》,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教师科研行动指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3月版(2007、2008年被河南省三门峡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2008年被河北省唐山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高考志愿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出版社,2006年5月版主编:《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2008年被河北省秦皇岛市审定为全市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主编:《大学生教育实习成长记录袋》(电子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执行主编:《高等师范院校新课程教育实习指导丛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丛书》包括12本:1、韩立福执行主编,薛猛著:《中学语文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2、韩立福执行主编,王晓辉等著:《中学数学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3、韩立福执行主编,徐笑梅等著:《中学英语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4、韩立福执行主编,项华著:《中学物理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5、韩立福执行主编,刘克文著:《中学化学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6、韩立福执行主编,郭友编著:《中学生物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7、韩立福执行主编,赵克礼等著:《中学历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8、韩立福执行主编,袁孝亭等著:《中学地理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9、韩立福执行主编,车广吉等著:《中学政治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0、韩立福执行主编,尹爱青等著:《中学音乐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1、韩立福执行主编,贾齐等著:《中学体育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12、韩立福执行主编,高明等著:《中学美术教育实习行动策略》,2007年11月版。专著:《有效备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备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有效上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有效评课——知识建构型视野下的评课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2009年被吉林省教育厅审定为全省教师新课程培训教材)。专著:《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与策略——全面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成功案例》(小学版),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主编:《新课程有效教学成功案例》(中学版),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专著:《新课程理念下质性评价中的量化方法》(正在联系出版)。专著:《韩立福:有效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由中国教育报刊社组织出版,是“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之一)。主编:《教师教育观念深度转型:由认识走向行动》,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主编:《教师教学行为深度转型:由勤奋讲授走向智慧导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副主编:《追求卓越、对话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版。专著:《教师导学力》,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版。专著:《新课程理念下质性评价中的量化方法》(正在联系出版)。

名 称 类型 承担任务 出版社 出版年月 全国专业英语四级写作测试的有效性及可靠性分析 论文 独立   2006 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与文化超越的实践活动分析 论文 独立 第二届中国外语教学法 国际研讨会 3 “A Comparis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between American and Chinese High School Teachers” 论文 合作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美国) V33(2) 2006 《英语人文阅读书库(美国篇)》 丛书 合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文馨最新英英·英汉双解辞典》 词典 10万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中美高校教师课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比分析 论文 合作 《语言与文化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 12 “The Effect of Facilitating Chinese Instruction with a Theory-Driven Course Web Site” 论文 合作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美国) V16, N1 48-67 Fall 2004 “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论文 独立 《英汉语言研究与教学》 知识出版社 6 日常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 论文 独立 《英语教学与研究》 知识出版社 6 使用以第二语言习性理论为框架的辅助教学网站在提高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文 合作 《高教研究与探索》 2002特刊 6 《最新高考英语口试应试指南》 教材 编委 吉林教育出版社 1 “The Use of Imagery in Emily Dickinson’s Poetry” 论文 独立 《外语教学研究论文集》 世界图书西安出版社 11 联想式英语教学法 论文 独立 《外语与外语教学》 7 《英语应试辞典》 教材 编委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 在英语学习中建立有效心理词汇的尝试 论文 独立 《外语与外语教学》 7 《麦琪的礼物》 译著 合作 华文出版社 2 《高考口试指南》 教材 合作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4 《大学英语专业四级模拟试题及解析》 教材 合作 旅游教育出版社 1 论设置词汇课的必要性 论文 独立 《首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1 已完成研究项目: 1997年至1999年:首师大重点课程建设负责人(二年级精读课)获优秀课程 2002年7月:英语语言文学系基础课教学指标指定项目带头人 2003年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课件建设(校级) 多媒体英语应用课程建设(校级)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精读课的教材改革 (院级) 非师范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院级)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小学部分)获奖情况1998年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5年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199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奖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论文2022

是。课题开展以来,课题组在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实践与探究过程中,以语言习得理论为依据,在新的教学背景指导下,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的教学环境来整合幼儿园的英语课程资源,进行真实地实践与探究,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习得英语,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是经国家计委和国家教委批准的国家级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机构。

科研杯论文2022评高级职称不管用。中国教育学会是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所以其获奖证书在教师评职等活动中不予以承认。业务上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管,已形成遍及全国、联系各学校、研究机构、教育社团,覆盖众多学科和管理领域的组织网络。

2022教导处工作总结(通用11篇)      时间飞快,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坚强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该好好写一份工作总结,分析一下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了。工作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教导处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教导处工作总结 篇1 一、工作回顾      1、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法律法规,认真学习,认真做笔记。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搜集有关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学习,用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使广大教师能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1)积极组织参加校内外研讨课。      本学期开展了许多教学教研活动:教研组的校级公开课;组内教师的研讨课等。每次活动都有讨论,有记载,有评价,有总结。这些教学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舞台。教师们学有所得,研有所乐。      (2)努力开展全校性公开课活动能力。教导处每期组织了一次有针对性的公开课活动,由教导处主持,就教学中遇到的某些教学难点的突破展开学习讨论,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各位老师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师们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教师互相听课。教导处及各教研组长以身作则,在全校掀起了听课热潮。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困惑,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和科研能力。      3、理论指导实践。学校对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集体备课、教师的听课作了具体要求,对教师的上课、备课、听课、教学随笔或反思也作了具体的要求,让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      4、抓常规,促进管理更加规范。      (1)抓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我们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学期教导处对各教师的教案检查了三次。每次检查后,教导处都认真总结,如实反馈,促使教师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2)抓上课。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继续加强听课,采用随堂听课制度,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      尽可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      (3)抓作业批改。本学期学校对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了新的考评办法,提高作业批改的要求,加大了激励措施。教导处对各科作业批改情况抽查了四次,但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不规范,书写习惯也不是很好,作业本不够整洁。而少数任课教师每次的作业布置也不尽人意,批改不够认真及时,马虎应付;作业量少而简,有的甚至文不对题,没有布置相应内容的作业。为此,我们针对这些情况,对每一位老师提出不同的整改要求,并用书面的形式通知老师,下次检查时重点看改正的情况。不过,大部分教师还是认真的,能够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处理,及时让学生辅导改正。      (4)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课后辅导,引导学生加强对学习的责任心。      (5)抓教后反思。《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后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使自己的教学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后反思的重要性。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学反思也是一个重要的手段。我校要求教师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并对反思进行具体要求,以书面、小组等形式进行教学反思,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目的。      5、加强教研组建设,实行组长负责制,各位组长订好计划,组织学习各学科教育丛书和新教材调整意见,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模式,开展各项活动,使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到提高。      6、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做好新上岗教师的考核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多给他们开课的机会,使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7、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给他们定任务、压担子,在科组活动上,要求他们上一堂示范课,供其他老师学习,使他们迅速成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取得成绩      (一)教学改革走进教师的心中,进入课堂      教师们都在积极的参与尝试,从迷糊到开始运用,到不知不觉间已经走进人们的心中,从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们都费了不少的经历和时间,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结合各种培训的契机,动员老师采用“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每人一份总校印发的重点文件,努力学习,大胆尝试,休息时间争得面红耳赤,课上、课下都在努力着。      (三)以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三、存在的问题      1、在教师的业务培训方面还是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模范教师的引领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部分教师的基本素养还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2、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在学校工作方面做得不够细尽。平时只顾忙着尽力去做好本职工作,不太注意周围发生的事情,对与自己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事还不够热心、不够主动,也没能更热情更主动地关心群众,与其他老师交流不够,没能热心地帮助周围的同志有针对性地去想办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4、在工作协调性方面较差。平时总认为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不必劳驾他人。相反,自己关心、帮助他人也不够,与他人谈心、交流、沟通的机会比较少。因此,做了很多自以为是不错的事情,却得不到教职工的理解或认同。 四、今后打算      1、抓常规:检查情况与教师工作量化考评挂钩。      2、抓教师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3、组织开展兴趣小组活动际评比,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做好培优工作。      总之,下学期面临的学年质量考核,教导处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改进,在完善中发展,相信今后的教导处,工作目标会更加明确,工作作风会更加硬朗,工作思路会更加清晰,为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工作。 2022教导处工作总结 篇2      一个学期又在忙忙碌碌中悄然而过,本学期我校教导处在校领导班子的正确指导下,以教学工作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载体,以教研组特色建设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深入教学一线,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下面就教导处本学年度的工作作一回顾: 一、夯实校本研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1、拓广天地长学识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我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区内各级各类学习和外出培训。本学年全体教师都参加了区组织的16学时、90学时培训,数学、语文老师参加温州“现代与经典”学习等培训。各教研组在组内积极开展了随堂课、观摩课等研讨活动,在本学期内,校级和校级以上公开课达到31节。教导处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集团校青年教师教学节活动,在活动中,我校教师参与率高、公开课质量优。      2、有效教研促成长      教研组建设是学科教学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关键。我们向各教研组提出了关注课堂,结合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使各教研组活动规范有序。各教研组能以“研修课”为主要内容,加强共同协作与探讨,认真落实好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同时各备课组加强集体备课研究,能采取“互助式教研”方式,商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办法。上研修课和参赛课的老师都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节课,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在区、市级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共有24人获奖。如林西西老师获温州市书香论文一等奖;陈龙春校区主任负责,郑丰老师主编的《美丽瞿溪我的家》获温州市校本课程二等奖。      3、课题见成效      学校的教科研要以课题为载体。本学期,我校微课结合校本研修课题继续实施。一学期来,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紧紧围绕课题展开,课题组内的老师通过理论学习、课堂研讨、后续跟踪等各项活动,收获了课题研究的喜悦与成果。今后,教导处将继续鼓动其他教研组老师研究教学中一些教学现象与思考,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成长。本校课题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又新报三个课题。有学校规划课题《广阅读校园特色构建》,体育课题《跳绳文化研究》、还有数学小课题。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实效比赛增才干,本学期,我校根据集团校要求组织了一、二年级的口算和3到6年级计算过关。口算、计算作为一项重要的数学技能,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把它作为一项常规的数学竞赛项目。开学初,教导处就把该比赛向各班主任、数学老师下达了比赛要求,并定时向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督促学生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每个班级的学生口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学期十一月份,教导处又组织了3到6年级的语文阅读作文竞赛,通过课前语文老师的动员和辅导,学生对该活动都十分重视,阅读了大量的课外文章,积累了很多的语文知识,在阅读写作比赛中,许多学生考取了优异成绩。教导处及时评出了奖项,让学生对语文阅读有了更大的兴趣。 三、细化教学常规过程化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课程管理严落实      本学期,教导处严格执行集团校“考勤请假制度”,对照学校“总课表”、班级“课程表”、进行巡课,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与当面指正,此举有效地保障我校能够严格按照省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要求,开齐学科门类并上足学科课程。本学年内,我校共有潘卉卉老师请产假,张侠、潘虹、胡晓雷等老师请病假,教务处均提早设置方案,积极联系各方面资源,安排代课或者调课,保障了正常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2、业务检查重平时      学校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方式比较灵活,注重日常的业务检查与指导,共进行了四次月检,并能做及时反馈。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复查”四步走的方式,使得教师的各项教学业务工作在平时就落到实处,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求实创新,为教学服务。继续进行推门听课制度,我们采取“听课评课捆绑制”,使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听课务实有效。      3、规范常规做保障      我们严格要求教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教导处继续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的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测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教学常规最薄弱的几个环节:如教学计划中的学情分析、优差生辅导措施,试卷分析,教学反思、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等。学校教学部门分别作出明确细致的指导与规定。全体教师都能按照教学部门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向课外辅导与作业批改要效益。经过全体教师的协作努力,本学期我校在全县教育教学大检查中,学校在执行教学常规、落实课程计划方面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4、教学管理提质量      本学期我校重点抓课堂教学管理,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求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一是学校教导处加强日常教学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二是不断创新质量监控方式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质量;三是召开家长会,交流反馈教学情况;搜集、整理、研究学情;四是加强作业、辅导、检测管理力度,避免大量重复性作业,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五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六是重点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为毕业班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      5、“四点钟学校”显成效      教务处期初就把“四点钟学校”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做好向社区学院申请备案工作。及时向全体教师传达继续办好“四点钟学校”的会议精神。及时印制告家长书要求班主任下发,并利用校园网、校讯通等渠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及时收集家长的反馈信息,由于工作到位,本学期参加“四点钟学校”活动的学生由上学期的972人增长到1012人,另一方面也较好的遏制了无证托管机构的非法招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教务处还及时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具体工作和要求,包括:宣传报名、管理职责、活动安排、严格落实收费规定等等。      本学期教务处对社团活动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采用增加活动项目,关注活动过程,重视活动评价等方法。开设了:篮球、足球、田径、合唱、美术、爵士鼓、吉他、笛子、葫芦丝等社团,做好学生自主报名,教师聘任工作。开展“社团之星”评选、制作社团成员作品展板,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期末工作求细致      期末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该项工作万无一失,教务处加班加点,工作细致认真、尽力考虑周全,主要工作包括:期末检测方案的制定,评卷人员的安排和落实,统考考场布置,学生名单核实打印,英语听力工作布置,后勤、考务保障等等。      毕业班工作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教务处指导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的信息进行核对,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毕业名册、毕业证书制作规范、送审及时。真正把期末工作做认真、细致。 四、教务工作感悟及反思      1、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意识      教导处的日常工作确实很多,学期初,当学生们还沉浸在暑假的惬意中时,我们教导处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从课务、班务安排到制定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学生活动;从统一安排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内容到制定各类教育教学计划;从一年级新生编班到分发各年级师生书本,无一不需要周密考虑、精心安排。开学后,巩固学额、各类统计报表的填写,召开大大小小的会议,承担各类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任务,各种学生的常规检测又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头戏”。一项项繁杂的工作纷至沓来,而又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只有高效地开展工作,才能使教导处工作能够稳步而有序地开展。直到期末复习,我们也在实施“捆绑跟踪”的策略,下沉到薄弱班级、薄弱学科,帮助老师们一同督促学生有效做好期末复习,在中等生与学困生中开展“螺旋式层层过关”的措施,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扎实打好“攻坚战”。“累并快乐着,累并收获着”,我们教导处的同志都有这样的共识,尽管工作是琐碎而又繁重的,但是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工作的辛苦,更多的是充实与快慰,因为只有当你能够正确审视自己价值的时候才是最快乐的!所以直到年终岁尾或假期过半,我们也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工作,而是周到细致地做好了期末的收尾和假期临时工作。      2、建立边工作边反思边改进机制      尽管我们教导处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一学期的教学成绩也是斐然,但是我们的教导处工作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科、个别班级教师的主动性及责任意识较差,对学生缺少长期而扎实的训练,没有形成良好的训练计划,开展班级活动抓得不够细、不够实,个别工作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导致学生能力提高迟缓。还有的是一些班级只顾抓学习,而忽视了班级管理及学生思想等变化,班级学风不浓,一些学困生明显掉队,教师尽管用了很大的力气抓学习,可学习成绩仍然提高不了,可见班级细致的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应该是齐头并进的。在教学管理中,还有因为杂事多导致的落实不够的地方,这也是应该避免的。如听课听得少,由于教研组缺少工作的主动性,造成教研较为拖拉,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得不够扎实。这些都是今后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进一步加大教学检测,      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检测力度和教学质量的监控制度,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从我们这一学期的教学成绩来看,通过与去年的纵向比较,虽然一些学科,一些班级进步了,但是,还有的学科和班级提高幅度小或只在原地踏步,甚至有的学科成绩下滑,这是我们的薄弱之处,也是我们的死角。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如何提高教学成绩,是摆在我们面前,契待解决的问题      成绩的取得令人鼓舞,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新的学年中,我们将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再接再厉! 2022教导处工作总结 篇3      本学期,教导处在学校的领导下,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根据学校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开学初制定的教导处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发挥指导监督、整合推??的功能,通过开展校本培训??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通过课堂教学研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导处基本完成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期末将至,为了能够使今后的工作在质量上、效率上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近一年工作小结。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论文2020

这种网上一般找不到的

三、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一)高校实习管理制度不完善高校在安排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只是单纯的将学生分配到相应的学校,对学生的反馈与述求、基础设施不完善、学生身心等一系列问题学校并不会去关注,学校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也会大大的放松,甚至处于忽视的状态。在访谈中有人说道:“在我到实习地方之后,学校就不管我们了,我们向学校反馈一些问题,学校给的答复是有问题自己找实习地方的领导,自己解决。”(A1)这说明了高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同时学校在安排实习园所时,只是单纯的校园合作关系,并没有深度交流,特别是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制度,学校和园所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管理方案,双方都处于一种“看学校的管理安排或看幼儿园的管理安排”的管理状态。并且实习地点的安排过于分散,不利于学校的管理以及增加校内指导老师的走访难度。(二)“双导师”的指导质量不高从基本信息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高校指导老师指导的人数众多,最多指导的人数在31个人以上,这就导致了指导老师的指导压力和责任重大,在访谈中有学生说道:“我的指导老师和我的专业不对口,然后指导老师指导的人数比较多,且指导的学生都比较分散,所以指导老师只对我指导过两次,指导的内容也很随意,就是问问有没有什么不习惯,有没有什么问题等。”(A4)从谈话中虽然可以看出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但是却缺乏专业的、及时性的指导。园所指导老师虽然可以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指导,但是指导却很随意,在访谈中一个学生说道:“幼儿园的指导老师指导的没有目的性、针对性、专业性,及时性,他们指导的内容十分片面,而且我的指导老师以为指导就是带着我走一日流程。”(A11)这说明园所指导老师对于指导的认识不足,导致对学生的指导片面,没有深度,导致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专业能力得不到提升,综上所述教育实习时“双导师”的指导质量不高。(三)园所对教育实习支持力度低在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园所给予实习学生的机会少,基本大部分学生在园所中从事的工作都是保育,同时还存在着轮班现象,学生对园所的课程教研、班级的教育教学等接触少。园所给实习学生提供的工作太过单一,导致实习老师的接触面狭窄,从而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幼儿园的工作。有学生说道:“在实习的过程中,我除了从事保育工作外,幼儿园的其他一些活动我都没有参加过,甚至开会我都没有去过。”(A4)实习园所对学生的实习支持度低,导致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认同感等得不到提升,在园所收获的知识、经验也会相对较少,从而学生对实习的满意度也就相对降低。(四)学生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低“去实习前我认为自己可以很好地应对实习中的一切事情,而且实习的时候可以锻炼一下自己,但是到实习幼儿园的那天,我被不能洗澡,住宿条件差这点小事给弄崩溃了。”(A2)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总是觉得自己可以去应对、自己可以、自己是成年人了这些话来安抚自己,但是当真正面临是有显得不知所措。同时学生对于自己角色的转变也没有意识,遇到困难就以我是学生的借口来骗自己。还有学生说道:“我在学校的专业成绩一直不错,以为去实习可以大展身手,结果实习的时候发现自己胆怯了,一是害怕自己讲不好,二是不知道怎么去切入课程,有一次给幼儿讲一首故事,自己觉得说的挺好,结果幼儿完全听不懂。”(A7)这说明有部分学生很自信,高估了自己的专业能力。综上所述高校学生教育实习存在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较低的现实问题,学生对自我期望太高,自我认识不足。四、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满意度的对策建议(一)强化实习管理,建立反馈机制高校在实习管理制度存在许多的问题,列如:对学生监管薄弱、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低等。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应该强化实习管理,关注学生在实习中的问题,规范实习组织、实习过程、实习安全、学生实习的各方权责等的管理。还要建立学生反馈机制。建立学生反馈机制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在实习过程的方方面面,以及学生权益受损时学校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维权等活动。强化实习管理,建立反馈机制有利于学校实习制度的完善,和学生的述求的到反馈,从而提高实习积极性和实习满意度,为培养高质量教师奠定基础。(二)提高“双导师”的指导质量指导老师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一盏明灯,他能为学生指明方向,所以指导老师在学生实习中是很重要的存在,当前指导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指导老师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二、指导老师指导人数多,力不从心,三、指导老师指导片面随意现象,四、指导老师不作为现象。针对上述问题,园所与学校要积极调整,科学合理的分配指导老师。学校指导老师拥有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在实习中专业的理论知识指导对于实习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高校首先要解决指导老师不对口的问题。其次就是解决老师指导人数多的问题,笔者认为一个指导老师最佳指导人数在1-3人。最后指导老师要有责任心,指导学生的内容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指导要及时,指导内容和方式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在指导的内容、方式上园所指导老师也要加强指导的目的性、针对性、计划性,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只有学校和园所指导老师双方同心协力,以一致的培养方向,去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提高指导质量,使教育实习的效果做大化,为培养高素质教师奠定基础。(三)构建“校-园”合作共同体教育实习是国家培养高质量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不是高校一方的责任,而是高校和幼儿园共同的责任,只有高校和幼儿园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明确教育实习的目的、培养方向、培养计划等,才能向着国家培养人才的大方向努力。教育实习的到幼儿园的支持,有利于校-园双联动,提升实习的质量,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要做体验式的课程安排,在平时的课程安排中多向学生说明实习工作的不易,学生在实习中所面临的挑战等。校-园双管齐下,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实习的层次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越。近些年,高校和幼儿园的多方合作的成功案列屡见不鲜,而构建“校-园”合作共同体是大势所趋,是国家和社会所期盼的,当前三胎政策的开放,对于高素质教师的迫切感有强了一分,所以高校和幼儿园的责任和担当就重了一分。高校和园所合作是共赢的,只有“校-园”相互协助支持,达成一致的培养方向和实习安排计划,那么教育实习的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养的提高会最大化的实现,校-园共同为国家培养“四有”的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四)学生应保持适度的实习期待,增强心理素质通过问卷的数据分析和访谈的内容发现学生对教育实习的期待值普遍较高,而导致这样的原因是:一、由于疫情的原因学校没有开展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对幼儿园的了解少,期望高;二、学生自身的理想主义,社会经验的缺乏等因素,导致学生只想到了实习过程中好的一方面,而坏的一方面学生并没有预想到。然而学生对实习的期待值越高,那么对实习的满意度就会越低,所以让学生保持适度的期待值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学生自身要充分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明确实习中自己将会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全面的去认识和正确看待教育实习,其次还要提高自我认识力,不要过度的高估自己,也不要过低的低估自己,保持良好心态,多与老师沟通实际实习中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己的实习计划,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低,在实习中面对很小的问题时,心里的接受度低,在访谈中有学生说道:“我本来对实习信心满满的,但是去实习后发现自己心理挺脆弱的,平常看起来挺坚强,但是一遇事就想回家,就想找老师,可能我在实习前身体准备好了,心里没有准备好吧”。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素质差,所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很重要。在学生实习前老师和学校要帮助学生对实习保持适度的期待值,提高自我认识力,增强心理素质。只有这样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才能守住初心,增强专业认同感,提高自我专业能力,学生才能在实习中收获更多知识,教育实习的目的才能达到,实习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高素质教师的培养才会有所突破,国家和社会的期望才不会被辜负。

★《中外典故大词典》★《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词典》★《清华附中30年优秀作文袖珍文库》(任主编)★《中学生品德修养丛书》★《客观性试题训练与指导》★《同步优秀作文大全》★《北京名校作文大观》(任责任编辑)★《如何当好学生干部》★《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题精编》(北京四中顾德希老师主编)★《中学题典》★《现代诗文阅读》被选为北京市高中选修课试用教材。★参加《高中语文(开明版)》教材的编写和校订工作。★参加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语文新教材四种教科书的审定和编写工作。★主编《文言通》一书,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获奖论文:★1989年论文《开拓进取务本求实,建设朝气蓬勃的教研组》荣获北京市中学语文1990─1992年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1991年11月论文《浅谈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其思维训练》获得清华附中第六届教育研讨会论文评选一等奖。★1992年论文《浅谈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其思维训练》获得海淀区优秀论文奖。★1998年3月论文《语言的揣摩──谈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获得海淀区96─97学年度“环境─—个性”课题组三等奖。★1998年论文《从高中学生的情感危机看语文的思想教育功能》获得北京市中学语文学科“素质教育”论文评比一等奖。★2000年《浅谈语文科技说明文的阅读》刊登在《考试》杂志第10期上,并被收录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文献(第二卷)》中。★2004年论文《敲打真理的燧石》获北京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三等奖。★2004年论文《沉重的“包容”》获全国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2005年主持海淀区教育科研“十五”规划研究课题“通过语言训练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编辑成论文集《智慧的思维》并获得海淀区“教学创新奖”。

北京市基础教育科研优秀论文2021

学校600分以上达到59人。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高考成绩均处于海淀区前列,文科第一名671分,位列北京市第117名,理科第一名688分,位列北京排名第93名,学校600分以上达到59人,每年获得区级以上奖励的人次超过学生总数的50%。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通常简称:进修实验学校)是海淀区教委所属的一所优质公立完全中学。近年来,该校曾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北京市校园环境建设示范校”、“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海淀区科技教育先进校”、“美术教育实验基地”等数十项称号和奖励。

科研杯论文2022评高级职称不管用。中国教育学会是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不是教育行政部门,所以其获奖证书在教师评职等活动中不予以承认。业务上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管,已形成遍及全国、联系各学校、研究机构、教育社团,覆盖众多学科和管理领域的组织网络。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