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传统文化与中医的关系论文范文高中生

发布时间:2024-07-04 09:52:39

传统文化与中医的关系论文范文高中生

你要先弄清楚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旧的,哪怕它有几万年,只要有新的 就会被取代或遗忘。中医称祖传治疗糖尿病你信吗?那时候知道这个病吗?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整体观念,该观念强调人体是有机的整体,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而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另一基本特点即辩证论治的精神实质。中医学理论构建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之上;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大约从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启蒙,到春秋战国(公元前770 - 公元前221)时期就已构建了中医系统理论。中医药学的产生和发展,是紧紧地伴随着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科技及文化的启蒙、发展、演化与变迁的这一历程。

给你个提纲你自己挑着写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从时间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大致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文化。因为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中国文化开始大幅度的震荡,调整。这种变化一直持续至今。从地域范围看,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传统的中国地理概念,还包括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越南、朝鲜等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清晰的地域界限。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与行为仍在不自觉中深受其影响。纵观历史,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学、美德、礼仪、民族精神、榜样、诚信、和谐观、负面道德经验等方面。  二、多视角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和体现  传统文化教育的德育价值,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各抒己见。有些学者们论证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认为儒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思想政治课程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等具有极为有益的作用。还认为新儒学伦理道德思想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有启示。改革开放以来和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人文精神及传统文化思想受到挑战。对学生进行儒学教育,坚定信仰教育有利重建精神家园,凸显人文精神,要求我们加强儒学伦理教育,倡导道德体验教育。  〔1〕有学者从美育及传统美德的角度看其德育的促进作用。也认为当代德育的社会文化环境受以现代传媒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影响,人的审美受到侵蚀、精神世界也被无情的挤压着。青少年的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受到巨大影响,自我意识强全局意识差、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好胜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不健全人格结构。而美育与德育的终极价值取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审美教育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我国把美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原因;当前可以通过艺术教育、经典导读、看经典戏剧电影、文学导读、注重课程教材改革、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措施来实施美育。  〔2〕对于美德作为知识可教性,有学者论证了其可教的限度和方式。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但美德作为知识被教师有限度的。原因是它主要通过理性去获得、美德本身的内涵在当代社会中的失落、合格的美德教育教师的失落。所以传授也有其特殊的方式,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3〕香港中文大学刘国强教授阐述了中华美德教育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指出儒家伦理教育之特点,尤其分析了仁的不同层面的含义和与诸德的关系,认为它们都是相互关联和融通的一个体系。他的关于中华美德的当代意义提醒了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的、西方的、流行的价值观,而忽略中华传统美德所蕴涵的价值。  〔4〕 至于道德榜样、榜样教育问题,部分学者论述了榜样的道德价值,道德榜样的类型、可能和功能。一般的榜样并不特指道德榜样,它们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只有具有正面价值的榜样都有道德的崇高性或崇高的道德价值。从道德主体的角度看,可分为个体道德榜样与群体道德榜样:从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看,不可能人人都成为道德榜样,主要是:掌握和控制社会道德资源者、对社会负有重大责任和具有重要影响者以及成年人。道德榜样有几种产生的可能,即先验论、发现论、需要论、实践论。不管怎样,道德榜样产生的条件至少应该是理性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诉求。道德榜样的功能如下:传统优秀道德的典型承载者,现实主导价值的积极弘扬者,未来理想道德的开拓创新者。这三种内在功能决定了道德榜样具有示范和激励的外在功能。  〔5〕现实教育中要积极发挥道德榜样的外在功能,使其转化为内在功能,以不断扩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和影响力。但如何处理好榜样教育与偶像崇拜呢?有学者指出要合理运用它们之间的耦合,来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和进行学校道德。需正确认识偶像崇拜语境下的榜样教育。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传播媒介产品的普及,新的文化形态和现象的出现冲击并改变着传统的文化模式和文化观念。时下榜样曲高和寡,偶像却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找出新时代文化背景下榜样与偶像的差异与共生,建构它们间的耦合机制。需要我们贯通理性思维与情感体验;协调价值目标与现实生活。  〔6〕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重要价值,当前有学者对学校如何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作了研究和思考。指出民族精神教育应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发展性,体现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且要设置专门的民族精神教育课程。拟定民族精神教育目标,不同的学习阶段,目标层层深入。至于其教育方法,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而要从学生生活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开展教育,这样民族精神才可能真正被内化。  〔7〕在崇尚个人自由的现代社会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影响下,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着危机和价值困境,即如何处理好国家认同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学者认为,当代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本身而言,强调个人自由与国家认同各有优缺点,因为他们反映人的精神需求中既渴求自由又希望有所归依的二重性,因此有学者要建立一种必要与可能的民族精神教育价值取向:基于个人自由的国家认同。根据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通过达致共识的对话教学来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用讨论、辩论、说服教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获得些道德规范和自己的价值观。  〔8〕有学者指出负面道德经验也有其德育价值,负面道德经验是指在道德生活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假、恶、丑性质的道德事件或行为。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人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在实践中采取回避或拒斥的态度。他们认为负面道德经验一旦被课程化,就会对学生的道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发展学生处理负面道德经验的意识和能力,适应真实的道德生活世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力、更好的理解正面道德经验和进行道德反省。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是矛盾的统一体,道德经验也不例外,学生不应该只知其一面,而不知另一面。那么负面道德经验在当前德育中缺位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有些人认为呈现负面道德经验与学校教育的性质不相符合;有些人认为学生的德性很大程度上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负面的道德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有些人认为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缺乏道德免疫力,因而不宜向学生传递负面的道德经验。但它们不应成为学校摈弃负面道德经验的理由。学校德育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过道德生活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如何在社会上过道德生活的地方。社会上永远存在着真、善、美与假、恶、丑。学生不可能完全封闭在学校内,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打交道。既然和社会交往,学生就不可避免的遇到负面道德经验。如果学校不让学生掌握面对负面道德经验的智慧,那么他们在遇到负面道德经验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学校应该将负面道德经验课程化以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9〕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显然先秦时期的礼就是道德规范的载体,也是传承主流社会伦理思想的符号,具有重要的道德功能,有学者说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道德内化、示范和传承等方面。礼的践履使人们逐渐养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道德观念,培育道德情感,使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礼仪则以理想的模式向社会成员展示主流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供他们效仿的行为准则。礼仪还通过礼仪活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可以习得的东西。先秦时期的礼具有传统礼仪的共性,另外,它的德育功能有其特殊性,第一,先秦礼教与乐较大配套进行,相辅相成;第二,先秦礼的道德教化与国家机器的推动密不可分。礼的法制化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礼的道德教化的作用,还有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机制是礼的道德教化的重要途径。  〔10〕也有学者分析了人生礼仪的德育内涵,它是一种特殊的民俗事象,指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关键时刻或时段而形成的仪式活动,具有丰富的德育功能。因为人生礼仪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连接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另一面连接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千百年来始终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当然人生礼仪德育功能的实现,要注意在开展礼仪活动时讲究实效性;要在庄重神圣的场合下,以富有象征和表现力的方式使受礼者完成道德教化过程。这对于今天的德育有借鉴意义。  〔11〕和谐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和状态,它是发展着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有和谐的思想,如:“天人合一”、“整体和谐”、“和而不同”的思想都包含有和谐的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中国文化传统中追求和谐的思想由来已久,讲求和谐是往圣先贤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例如: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身”,强调个人道德人格的培养,对于提升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其宝贵的启示;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就是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要宽容和谐。儒家“和为贵”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  〔12〕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和”的思想赋予崭新的时代内容,进一步倡导以和为贵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无疑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人际摩擦和社会内耗,在全社会形成“贵和尚和”的价值取向,增强人际关系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与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儒家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基本上是和谐的,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虽然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但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和感和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我们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态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也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还有,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精神资源,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先秦文献中提到“民”的地方很多。我们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善于汲取“民本”思想的精华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才能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中医学对古典文学的影响  中医学和古典文学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虽然前者属于自然科学,后者属于人文科学,体系不同,社会作用各异,各自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但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统一背景下,两者之间长期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无论是对中医学还是对古典文学,都提供了一些有利于各自发展的因素。  中医学对古典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古典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找到中医学渗透的痕迹。中医学影响古典文学的最重要表现,是她为古典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开拓了古典文学题材的领域。在古代,中医学是一门比较发达的学问,又是一门很实用的技术,社会影响很大。她不仅在人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还广泛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心理、行为和习俗。人们即使不生病,不求医问药,平时的衣食住行也免不了要同中医药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饮食为例, 由于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同时也有药用功效。因此人们在品尝食物的美味时,往往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到它们的药用价值,区分它们的寒热温凉之性;有时则刻意在饮食中再添加适当的药物,用以滋体强身,或祛邪治病。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中国人,大都懂得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性味合适的食物,以免以热益热、以寒增寒。  中医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高度融合,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以当时的社会生活为描写的对象。中医药既然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然会进入文学家的视野,在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医学的内容很丰富,医家的医学活动、疾病卫生的状况、医方药物的奇功神效、养生保健的方法,都是中医学为古典文学提供的常见素材。  例如古典文学中有大量的咏药诗赋,以中药为吟咏的对象。在这类作品中,诗人们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各种药物的形态、色泽、性味、功用,礼赞它们为人类健康长寿所作的贡献,有时还把它们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或思想感情的寄托。而在其他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就很少见到类似的作品,这与中药的特殊性有密切关系。中药绝大多数为天然药物,来自大自然。这些药物特别是其中的植物类药物,有的生性奇特,有的形态可人,有的色泽艳丽,有的气味芬香,除了有祛病强身之功外,多数还有观赏的价值,可以作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因此古诗中常有“花药”之称。例如唐代孟浩然就作有“曲岛寻花药”的诗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创造了品类繁多的药物,既丰富了中药宝库,也充实了诗人的吟咏物象。  又如中医有一套较为完善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养生观和养生术,创造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在古典文学中,也有大量的诗歌散文表现养生,形成一类独特的养生诗文作品,这也是外国文学和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罕见的。总之,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古典文学的表现内容。

传统文化与中医的关系论文范文高中

中医学对古典文学的影响  中医学和古典文学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虽然前者属于自然科学,后者属于人文科学,体系不同,社会作用各异,各自遵循着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但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统一背景下,两者之间长期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无论是对中医学还是对古典文学,都提供了一些有利于各自发展的因素。  中医学对古典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古典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找到中医学渗透的痕迹。中医学影响古典文学的最重要表现,是她为古典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开拓了古典文学题材的领域。在古代,中医学是一门比较发达的学问,又是一门很实用的技术,社会影响很大。她不仅在人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还广泛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心理、行为和习俗。人们即使不生病,不求医问药,平时的衣食住行也免不了要同中医药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饮食为例, 由于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同时也有药用功效。因此人们在品尝食物的美味时,往往还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到它们的药用价值,区分它们的寒热温凉之性;有时则刻意在饮食中再添加适当的药物,用以滋体强身,或祛邪治病。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中国人,大都懂得根据自己的体质来选择性味合适的食物,以免以热益热、以寒增寒。  中医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高度融合,构成了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以当时的社会生活为描写的对象。中医药既然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必然会进入文学家的视野,在文学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医学的内容很丰富,医家的医学活动、疾病卫生的状况、医方药物的奇功神效、养生保健的方法,都是中医学为古典文学提供的常见素材。  例如古典文学中有大量的咏药诗赋,以中药为吟咏的对象。在这类作品中,诗人们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各种药物的形态、色泽、性味、功用,礼赞它们为人类健康长寿所作的贡献,有时还把它们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或思想感情的寄托。而在其他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就很少见到类似的作品,这与中药的特殊性有密切关系。中药绝大多数为天然药物,来自大自然。这些药物特别是其中的植物类药物,有的生性奇特,有的形态可人,有的色泽艳丽,有的气味芬香,除了有祛病强身之功外,多数还有观赏的价值,可以作为人们审美的对象,因此古诗中常有“花药”之称。例如唐代孟浩然就作有“曲岛寻花药”的诗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创造了品类繁多的药物,既丰富了中药宝库,也充实了诗人的吟咏物象。  又如中医有一套较为完善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养生观和养生术,创造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在古典文学中,也有大量的诗歌散文表现养生,形成一类独特的养生诗文作品,这也是外国文学和中国近现代文学作品中罕见的。总之,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大大丰富了古典文学的表现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文化是什么?用辞海上的话说,文化是社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用余秋雨的话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可见,文化的外延包含整个社会,说文化实际上是在谈论整个社会。所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讨论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这当然不是能用一两句话说得清楚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个某个侧面进行论说,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等。借用余秋雨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是一种以追求爱与善良为最终目标的生态共同体。《三字经》开篇就讲,“人之初,性本善”,这说明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孟子讲,仁者爱人。《弟子规》讲,泛爱众,而亲仁。刘备讲,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都是在告诫人们要追求善良,奉献爱心。现代社会讲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对人的本性的回归。现代社会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也是体现了人类的一种大爱与善良。雨果曾经讲过,善良是精神世界的太阳。从这个意义上讲,爱与善良又是人类文化的共同目标。余秋雨讲过中国文化三个特性,以此来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也是适用的。这些特点表现在:第一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模式上,建立了“礼仪之道”。中华民族是世人共知的礼仪之邦。中国几千年建立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出则悌,等等,都是为建立礼仪之邦作出的理论探索与行为规范。第二中华传统文化在人格模式上,建立了“君子之道”。中华民族历来重君子远小人,“三纲五常”第一纲就是君为丞纲。从而要求人们做坦荡荡之君子,不为常戚戚之小人。进而立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志。第三中华传统文化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了“中庸之道”。这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同之处,也是能够在世界的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一门医学。它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而且,正是运用这种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诊疗,才保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和健康。并且,从古到今,也为许多国家所重视、引进和应用,甚至许多中医学家也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李时珍。 中医学不仅是中国医疗科学技术的伟大宝库,在发展过程中,也充分吸收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和特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床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医学在思想、理论、观点,甚至具体内容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扩展资料:中药文化:底蕴丰富——说到中国的药文化,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然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导致某些误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药文化的研究与宣传,力度很不够,长此以往,无疑对中药事业的继承、发展与推广是十分不利的。中药在中国古籍中通称“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中药学专著是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由政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唐代孙思邈编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医药

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论文范文高中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我们不应该将它神秘化,动辄将之与易学甚至算命等神秘主义联系起来。厘清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摆脱纷繁复杂的干扰,更加清晰地看清中医本来面目,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探索中医合理性、有效性之所在。

一、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一门医学。它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而且,正是运用这种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诊疗,才保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和健康。并且,从古到今,也为许多国家所重视、引进和应用,甚至许多中医学家也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李时珍。 中医学不仅是中国医疗科学技术的伟大宝库,在发展过程中,也充分吸收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和特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床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医学在思想、理论、观点,甚至具体内容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二、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脊梁1、中医药有西医药根本无法比拟优势(1)中医药标本兼治,西医药标本不治中医药是整体调理,西医是对抗性治疗,对症下药的中药几乎没有副作用,西药副作用大且有耐药性。中医药有“简、验、便、廉”的特色,西医的科技手段有严重缺陷;“慢中郎”是对中医的误解。在一般人印象中,诊断和治疗疾病还是要靠西医,只有在某些慢性病、西医没有好办法解决时,可以考虑去看中医,但中医最多也只能辅助西医进行调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急性病如感冒、肠炎等,还是西医治疗快,中医疗效慢;急救靠西医,中医不会急救;外伤、骨折、肿瘤等疾病,几乎不会有人想到中医可以治疗。  中医传统疗法中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一些疗法,是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理,使天地人相应相谐的高超疗法,却未得到应有的扶持与发扬光大。尽管解放后发掘不少宝贵的方药,如季德胜蛇药,但近来对民间中医药发掘工作重视不够,竟使散在民间的秘方纷纷消失。这是中医药产业的莫大损失。据权威估计,全国至少有15万锦方妙剂,可以涵盖世界性疑难杂症乃至“绝症”,这是中华民族无价的宝贵财富,未予应有的重视。 如肿瘤。在肿瘤早期,手术切除或放疗、化疗通常有较好的疗效,甚至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一旦进入中晚期,西医就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求治于中医或要求配合中医治疗。现在中国的肿瘤患者,特别是到了中晚期以后,选择中医药疗法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实践证明,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放疗、化疗的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理念,决定了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的不同医学体系。同是治疗疾病,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是“对抗”,直接针对病灶,有菌杀菌,有病毒抗病毒,长了肿瘤切掉等等,强调其科学性和纯客观性。而中医药的思维方式是“平衡”,认为生病是因为人体“偏性”,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平衡所致,治疗就是校正身体的“偏性”,所谓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等,以恢复原有的平衡,强调整体观照、辨证施治,强调健康而非疾病。现代医学因为讲究“对抗”,抗生素很发达。中医药因为要校正“偏性”,实现“平衡”,如面对所谓的大“寒”大“热”时,使用含有毒性的中药,如砒霜等。从砒霜提取的有效成分治疗白血病就有特效,这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中医所有的方剂,只为一个目标——把人体的内环境调整到一个合适与稳定的状态。一个真正的中医所治疗的只是人体的内环境“中药含有毒性成分,并不意味着对人体必然有害。”这是因为一方面,药材经过炮制可以减毒增效;另一方面,某些中药材的适量毒性可以起到以毒攻毒的治疗作用,而中药的复方配伍可有效抵消其毒性反应。人们吃食物基本上是动植物,矿物质难吸收。因此,西药对人体是有十分巨大的伤害的。抗生素属大寒之物,伤脾胃。西药还伤肾、伤肝、伤大脑、伤神经。西药对西方人没那么伤,因为他们游牧民族吃了几千年的肉为主的食物,体质比东方人强壮得多。很多华人华侨在国外生小孩,完全按西医那套,结果身体很难恢复,有的还得了产后风。中国人还是更适合看中医、吃中药。(2)中医药能抵御大疫情,西医药则反映慢中医是以不变应万变,西药则必须出现新病后,提取细菌,再培植,用于治病,这样快则半年,慢一两年三四年甚至无法研制出新药,如治艾滋病的药。而中医辩证论治效果显著。(3)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象征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医自己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它就具备双重内涵,一个就是它的人文属性,它是一种哲学医学模式,它讲整体观,讲天人合一,讲阴阳,讲这个人要平和,阴阳的本身就是平和,和现代科学认为人体和任何一个生命体的内稳定保持平和完全是异曲同工。这就是它的人文科学部分。 但是中医还有它的自然科学部分。它也非常明确地讲清楚了在中国的这一套理论上推荐出来的人的心肝脾胃肾和每个人的心肝脾胃肾的完美功能表现。比如我们讲脾胃,脾胃是取后天之本,这个人如果吸收好,吃嘛嘛香,肯定长得很壮,如果脾胃很虚弱,吸收不好,肯定营养就会不够,营养过剩不行,营养不足也不行,中医这些理论源于什么?这就不是哲学,这是一种自然科学内容,它对人的心肝脾胃肾都有非常好的功能界定,中医是一种最原始的又符合了我们最现代科学的这种内涵的实践医学,它强调的是实践。中医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完美结合的临床医学科学,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一种科学体系。这就是对中医的界定。因为中医到现在有疗效,有的人说中医有些东西现在科学无法解释,有的东西不能量化,有的东西没有形态学基础,因为我们知道现代医学认为我们人体的所有都要有形态学基础,比如你有血管,有神经、有肌肉、有骨骼,中医的经络在什么地方呢?中医的血和现代的血是一样的,中医的气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这种功能的东西。中医药学理论博大精深中医学经过2000多年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经过无数医学家的努力,形成诸多学说。就其理论基础而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学说、经络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病因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中药性能学说、方剂学说和养生学说。这些学说环环相扣,纵横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庞大、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天佑中华有中医。中医学经过2000多年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经过无数医学家的努力,形成诸多学说。就其理论基础而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学说、经络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病因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中药性能学说、方剂学说和养生学说。这些学说环环相扣,纵横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庞大、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肇始,五帝开基。传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一画开天,判列阴阳,研制九针,以拯夭枉。神农创制耒耜,教耕五谷;一日而遇七十毒,赭鞭以辨众草木,相土地所宜,尝百草性味。《神农本草经》,开药物学之先河。黄帝问难岐伯,济民众于仁寿,救病患于水火。《黄帝内经》,列阴阳之候,彰死生之兆,终成中医之圭臬。神医扁鹊,遍游各地,诊视疾病,美名传扬。医圣张仲景勤求博采,撰著《伤寒杂病论》,为辨证之宗、众方之祖。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各种外科手术,为世人惊奇、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医著大盛,唐高宗颁布《新修本草》,乃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为最早临床医学百科全书。金元医学,流派始分,新学肇兴,刘主寒凉,张主攻下,李主补土,朱主养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堪称“东方药物巨典”。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大疫流行,医道变革,温病学终成独立体系。近代以降,面对西学挑战、疾病谱变化,中医坚持主体发展,保持特色优势,在防治重大疾病、促进人类健康中不断发挥巨大作用。   中华医学,绵延数千年而气脉不绝,历经磨难坎坷而百折不挠,且医籍之丰,医家之众,波澜壮阔、奔流不息,为世界医学史所罕见。其因何为?正是一代一代中医人铸就中医之魂!中医之魂是中医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医造福人类的财富之源。   “和”是中医的核心价值。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形神合一,和是生命赖以形成、存在、运动的基础,和是健康、快乐、智慧的最高境界。人居天地之间,天地人得其和,则风雨有节,寒暑适时,人之起居服食、视听言动、喜怒哀乐无所过,则心和而形和,形和而气和,气和而天地之和交应,此所以长生久视之道。为医者不仅要在诊断治疗上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辨证求本、调中致和,而且要在医患关系、同道关系上以和谐为目的,以诚信为原则,信和、谦和、温和是为医者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行为规范。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仁和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弘扬“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是北中医人的神圣使命。浙江萧山牙科医院院长杨维智说:“我是西医,但我敬佩中医。在西医传入中国前,中医是中国人数千年来治病疗伤的唯一方式。目前世界上认同中医的人越来越多,美国已特许中医进入,韩国正在把中医改为韩医,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难道我们要等国外大力借鉴与倡导中医时再去振兴中医?这岂不要贻笑大方?”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洗礼中,中医药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民族文化的兴衰,制度起着关键性作用。挽救中医药,一切将取决于中央的决心。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中国文化是其灵魂,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脊梁。中国政府在了解了卫生部长期以来因为制度偏差而实际上不断在消灭中医、致使中医药已经到了灭亡境地的情况之后,抢救中医药、抢救中国文化,自然就成为当届政府的首要任务。这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灵魂的抢救。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魂不附体,就会成为其他民族或是帝国主义的附庸。所以,抢救中医药不只是中医药界的事情,也是中华民族的事情。2、否定中医是没有文化自信1920年,胡适罹患糖尿病和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采用西医方法,久治不愈,被宣判“死刑”。朋友建议他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胡适勉强应允,不料反而痊愈。结果,胡适又活了40多年,这把胡适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一方面反对中医,一方面却是中医治好了他的病。在事实面前,胡适只好退而认为“中医不科学,很糊涂,但是能治病”。如今,和胡适持同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如果西医治好了一个病人,这是科学的必然性;如果中医治好了一个病人,这是不可重复的偶然性,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如果病人选择西医不治而亡,就会被认为是科学的局限;如果病人选择中医不治而亡,就会被认为是“庸医误人”。这样的说法,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傲慢与偏见。中医药学遗产面临的最大危害就是民族虚无主义。因为中医属于传统文化,中医也在割断自己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改投“现代化”的门下。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欢迎和喜爱,形成了世界范围的中医热。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针灸、中药等传统医药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并盛赞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的榜样。在医学模式改变、诸如SARS、艾滋病等各类新病种加速出现的今天,中医药技术又以其卓越的疗效让科学界刮目相看。中医本来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中医的“辨证”思想也影响到了许多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辨的民族,中医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重“谋略”,而西医和西方重技术。即使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医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中医的辨证与中华文化的讲究辨证均衡的长处是明显强于单纯的技术的。可以这样认为,几千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医就是凭着这种高超的智慧来救治苍生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才是人类医疗发展的正确方向。因为中医不仅体现在治病救人方面,还包含道德文化哲学等等社会各个方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消中医是对中国历代医生的否定,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以前,对中医没有信心,是因为我们落后,就否定我们的文化。现在我们发展了,也发现西方有严重问题,我们还有必要再否定我们的文化,否定我们的中医吗?3、中医药价格低廉,西医药价格高昂美国也承担不起西医药的药用,何况中国。发展西医药,是拼资金和技术,中国没优势,而发展中医药,中国有核心技术,可全世界的医药市场上叱咤风云。三、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中医学及其医德的发展水平。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及传统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医德的成就和进步也不同,特别是封建社会几个阶段的发展,更清楚地表明医德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医德的关系,有利于医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其中,尚公、贵和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可将其视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1、尚公 尚公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 ,贵和也是由尚公派生出来的。 中国古代尚公,首先是由中国古代特殊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中国是在没有彻底破坏氏族血缘关系的情况下由野蛮进入文明、建立国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是一种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这便是孟子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因此,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国家组织,一如家族”,是“君与父无异”、“家与国无分”的。由家族本位引发的势必是整体主义。这是因为,家族的整体利益直接关系每个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家族的地位所决定的。这样,人们自然会把家族的整体利益置于首位。 中国古代重整体的观念又产生于先哲对人的社会性的深刻认识。荀子早就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之所以高于和优于万物且主宰万物,就在于人能组成群体,从而形成巨大的合力。荀子又从社会分工来说明个人对社会群体的依赖。由于任何人都“不能兼技”,人类只能通过分工协作而共谋生存。所以,他一再强调:“人生不能无群。”只有群体“和一”,个人才能安乐;若群体因争而乱,由乱而离、而弱,个人便无法安生。这就突出了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一致性。在其他古籍中也有类似议论,如《汉书》中说人“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在这种古老的社会学理论影响下,家族整体主义发展扩大为重群的社会整体观念。于是,整体重于个体,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就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中国古代,群体、整体通常是用“公”来表述的,因而“尚公”便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 一门学术的观念系统,是指处于这一学术深层的、具有方程式设计意义、而表现在理论系统和技术系统之中并对其起支配做用的思想性内容。它具有韧性持久、作用广泛和深刻且不易改变的性质。中医学讲究超越结构的整体观念,就是脱胎于“尚公“思想的模板。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不仅把人体自身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也把人与自然、身与心、人与社会等各种因素统一联系起来。所以在分析、认识人的生命现象和诊治疾病时,往往要从这种广泛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去把握。并且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又有其独特之处。第一,这一整体观念认为万物连同人自身都是由一元之气化生的,这一整体超越了结构,却又没有忽视结构;第二,气的运动变化是连续而非间断的。这样一种连续的气话运动整体,从过程而言,不能街区任何一段加以个别认识,个别需服从整体。所以无论生理现象还是病理现象,都只能从真题的全过程出发;第三,气作为万物始基,它是无限的,充满宇宙的。因为无限,所以无法选取有限的内容加以认识。整体辩证愈加重要。同时,中医学重视顺应天地的自然观念。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最后达到天人合一。它既强调与自然地统一和谐,又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这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尚公是贯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条主线。首先,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仁是四德、五常之首。而仁的根本精神就是爱人利他,其着手处是“克己”,即克服自己的私心、私欲。到后来,宋儒直接以公释仁,如“公而无私便是仁”,以去私作为为仁之方。 中医更是以伦理强化医德。医德即医学道德。它以医药学为基础,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由于医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受着社会道德及意识形态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明确这一关系,有利于医德的发扬光大。中医史上历来强调医德修养。孙思邈《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更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2、贵和 中国古代的整体主义又极为重视整体内部的和谐,试图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人与整体的协调来实现整体的和谐。古人深知,群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除了秩序,还有协调与和谐。对社会整体而言,秩序与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建立秩序是为了保证协调和谐;另一方面,协调和谐的实现自然会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安宁。中国上古文化是礼乐文化,不仅重礼而且重乐。所谓“礼主分,乐主和”,就是要通过礼乐来追求国家与社会的和谐有序。先哲也一再申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德莫大于和”。因此,贵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又一重要精神。 中国传统的贵和精神表现在诸多方面。就国际关系而言,它主张“协和万邦”;就国家治理而言,它期望“政通人和”;就人际关系而言,它要求和睦相亲、和衷共济,强调“和气致祥”;就家庭关系而言,它告诫人们“家和万事兴”;就经营之道而言,它提醒人们“和气生财”; 就中医辩证而言,不仅要重视整体观念,同时也不忽略。中国人始终认为,祥和之气是最可贵、最美好的。 为了维护和谐、稳定、均衡,中国古人始终对失和、失度、失衡保持警惕,这就促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民族性格。由于古代先哲从一开始论和就重视和同之辨,所追求的乃是一种多样统一的理想状态,这又养成了中国人较为包容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不仅使中国人对外来文化能够兼容并包,而且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中国,以和为贵不仅是一种普遍共识,而且业已成为一种民族心理。这种民族心理又促使中国人形成了和解、礼让的处事原则,与人为善、宽厚待人的交往原则。由于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使中国自古重视生态伦理,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由于强调个人自身的和谐,就使人们重视“和心”、“和性”,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深知“心必平和然后乐”的道理。概而言之,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贵和精神随处可见,对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习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五、中医讲究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讲究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讲求阴阳的调和,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表里寒热虚实的对抗,尤其对“过犹不及”思想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就整体思想上也没有脱离“和”的思想,例如针灸导引、处方配药等等。医德医风建设是很多医疗机构的薄弱环节,医德医风的败坏成为医疗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德问题具有原因多样化、表现复杂化的特点。医者传统文化底蕴及人文素养的缺失是造成其医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知识精髓对于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医德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医德医风建设过程中,注重医务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升华,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和医德修养相结合是提高医疗服务道德水平的方法之一。现代医学的巨大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健康。然而,在现代医学越来越造福于人类的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医疗市场的竞争及其存在问题也日显突出。医院是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系统,肩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中医学只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与中医的关系论文范文初中生

一、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一门医学。它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而且,正是运用这种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诊疗,才保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和健康。并且,从古到今,也为许多国家所重视、引进和应用,甚至许多中医学家也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李时珍。 中医学不仅是中国医疗科学技术的伟大宝库,在发展过程中,也充分吸收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和特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床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医学在思想、理论、观点,甚至具体内容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二、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脊梁1、中医药有西医药根本无法比拟优势(1)中医药标本兼治,西医药标本不治中医药是整体调理,西医是对抗性治疗,对症下药的中药几乎没有副作用,西药副作用大且有耐药性。中医药有“简、验、便、廉”的特色,西医的科技手段有严重缺陷;“慢中郎”是对中医的误解。在一般人印象中,诊断和治疗疾病还是要靠西医,只有在某些慢性病、西医没有好办法解决时,可以考虑去看中医,但中医最多也只能辅助西医进行调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急性病如感冒、肠炎等,还是西医治疗快,中医疗效慢;急救靠西医,中医不会急救;外伤、骨折、肿瘤等疾病,几乎不会有人想到中医可以治疗。  中医传统疗法中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一些疗法,是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理,使天地人相应相谐的高超疗法,却未得到应有的扶持与发扬光大。尽管解放后发掘不少宝贵的方药,如季德胜蛇药,但近来对民间中医药发掘工作重视不够,竟使散在民间的秘方纷纷消失。这是中医药产业的莫大损失。据权威估计,全国至少有15万锦方妙剂,可以涵盖世界性疑难杂症乃至“绝症”,这是中华民族无价的宝贵财富,未予应有的重视。 如肿瘤。在肿瘤早期,手术切除或放疗、化疗通常有较好的疗效,甚至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一旦进入中晚期,西医就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求治于中医或要求配合中医治疗。现在中国的肿瘤患者,特别是到了中晚期以后,选择中医药疗法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实践证明,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放疗、化疗的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理念,决定了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的不同医学体系。同是治疗疾病,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是“对抗”,直接针对病灶,有菌杀菌,有病毒抗病毒,长了肿瘤切掉等等,强调其科学性和纯客观性。而中医药的思维方式是“平衡”,认为生病是因为人体“偏性”,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平衡所致,治疗就是校正身体的“偏性”,所谓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等,以恢复原有的平衡,强调整体观照、辨证施治,强调健康而非疾病。现代医学因为讲究“对抗”,抗生素很发达。中医药因为要校正“偏性”,实现“平衡”,如面对所谓的大“寒”大“热”时,使用含有毒性的中药,如砒霜等。从砒霜提取的有效成分治疗白血病就有特效,这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中医所有的方剂,只为一个目标——把人体的内环境调整到一个合适与稳定的状态。一个真正的中医所治疗的只是人体的内环境“中药含有毒性成分,并不意味着对人体必然有害。”这是因为一方面,药材经过炮制可以减毒增效;另一方面,某些中药材的适量毒性可以起到以毒攻毒的治疗作用,而中药的复方配伍可有效抵消其毒性反应。人们吃食物基本上是动植物,矿物质难吸收。因此,西药对人体是有十分巨大的伤害的。抗生素属大寒之物,伤脾胃。西药还伤肾、伤肝、伤大脑、伤神经。西药对西方人没那么伤,因为他们游牧民族吃了几千年的肉为主的食物,体质比东方人强壮得多。很多华人华侨在国外生小孩,完全按西医那套,结果身体很难恢复,有的还得了产后风。中国人还是更适合看中医、吃中药。(2)中医药能抵御大疫情,西医药则反映慢中医是以不变应万变,西药则必须出现新病后,提取细菌,再培植,用于治病,这样快则半年,慢一两年三四年甚至无法研制出新药,如治艾滋病的药。而中医辩证论治效果显著。(3)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象征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医自己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它就具备双重内涵,一个就是它的人文属性,它是一种哲学医学模式,它讲整体观,讲天人合一,讲阴阳,讲这个人要平和,阴阳的本身就是平和,和现代科学认为人体和任何一个生命体的内稳定保持平和完全是异曲同工。这就是它的人文科学部分。 但是中医还有它的自然科学部分。它也非常明确地讲清楚了在中国的这一套理论上推荐出来的人的心肝脾胃肾和每个人的心肝脾胃肾的完美功能表现。比如我们讲脾胃,脾胃是取后天之本,这个人如果吸收好,吃嘛嘛香,肯定长得很壮,如果脾胃很虚弱,吸收不好,肯定营养就会不够,营养过剩不行,营养不足也不行,中医这些理论源于什么?这就不是哲学,这是一种自然科学内容,它对人的心肝脾胃肾都有非常好的功能界定,中医是一种最原始的又符合了我们最现代科学的这种内涵的实践医学,它强调的是实践。中医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完美结合的临床医学科学,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一种科学体系。这就是对中医的界定。因为中医到现在有疗效,有的人说中医有些东西现在科学无法解释,有的东西不能量化,有的东西没有形态学基础,因为我们知道现代医学认为我们人体的所有都要有形态学基础,比如你有血管,有神经、有肌肉、有骨骼,中医的经络在什么地方呢?中医的血和现代的血是一样的,中医的气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这种功能的东西。中医药学理论博大精深中医学经过2000多年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经过无数医学家的努力,形成诸多学说。就其理论基础而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学说、经络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病因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中药性能学说、方剂学说和养生学说。这些学说环环相扣,纵横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庞大、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天佑中华有中医。中医学经过2000多年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经过无数医学家的努力,形成诸多学说。就其理论基础而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学说、经络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病因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中药性能学说、方剂学说和养生学说。这些学说环环相扣,纵横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庞大、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肇始,五帝开基。传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一画开天,判列阴阳,研制九针,以拯夭枉。神农创制耒耜,教耕五谷;一日而遇七十毒,赭鞭以辨众草木,相土地所宜,尝百草性味。《神农本草经》,开药物学之先河。黄帝问难岐伯,济民众于仁寿,救病患于水火。《黄帝内经》,列阴阳之候,彰死生之兆,终成中医之圭臬。神医扁鹊,遍游各地,诊视疾病,美名传扬。医圣张仲景勤求博采,撰著《伤寒杂病论》,为辨证之宗、众方之祖。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各种外科手术,为世人惊奇、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医著大盛,唐高宗颁布《新修本草》,乃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为最早临床医学百科全书。金元医学,流派始分,新学肇兴,刘主寒凉,张主攻下,李主补土,朱主养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堪称“东方药物巨典”。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大疫流行,医道变革,温病学终成独立体系。近代以降,面对西学挑战、疾病谱变化,中医坚持主体发展,保持特色优势,在防治重大疾病、促进人类健康中不断发挥巨大作用。   中华医学,绵延数千年而气脉不绝,历经磨难坎坷而百折不挠,且医籍之丰,医家之众,波澜壮阔、奔流不息,为世界医学史所罕见。其因何为?正是一代一代中医人铸就中医之魂!中医之魂是中医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医造福人类的财富之源。   “和”是中医的核心价值。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形神合一,和是生命赖以形成、存在、运动的基础,和是健康、快乐、智慧的最高境界。人居天地之间,天地人得其和,则风雨有节,寒暑适时,人之起居服食、视听言动、喜怒哀乐无所过,则心和而形和,形和而气和,气和而天地之和交应,此所以长生久视之道。为医者不仅要在诊断治疗上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辨证求本、调中致和,而且要在医患关系、同道关系上以和谐为目的,以诚信为原则,信和、谦和、温和是为医者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行为规范。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仁和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弘扬“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是北中医人的神圣使命。浙江萧山牙科医院院长杨维智说:“我是西医,但我敬佩中医。在西医传入中国前,中医是中国人数千年来治病疗伤的唯一方式。目前世界上认同中医的人越来越多,美国已特许中医进入,韩国正在把中医改为韩医,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难道我们要等国外大力借鉴与倡导中医时再去振兴中医?这岂不要贻笑大方?”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洗礼中,中医药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民族文化的兴衰,制度起着关键性作用。挽救中医药,一切将取决于中央的决心。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中国文化是其灵魂,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脊梁。中国政府在了解了卫生部长期以来因为制度偏差而实际上不断在消灭中医、致使中医药已经到了灭亡境地的情况之后,抢救中医药、抢救中国文化,自然就成为当届政府的首要任务。这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灵魂的抢救。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魂不附体,就会成为其他民族或是帝国主义的附庸。所以,抢救中医药不只是中医药界的事情,也是中华民族的事情。2、否定中医是没有文化自信1920年,胡适罹患糖尿病和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采用西医方法,久治不愈,被宣判“死刑”。朋友建议他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胡适勉强应允,不料反而痊愈。结果,胡适又活了40多年,这把胡适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一方面反对中医,一方面却是中医治好了他的病。在事实面前,胡适只好退而认为“中医不科学,很糊涂,但是能治病”。如今,和胡适持同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如果西医治好了一个病人,这是科学的必然性;如果中医治好了一个病人,这是不可重复的偶然性,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如果病人选择西医不治而亡,就会被认为是科学的局限;如果病人选择中医不治而亡,就会被认为是“庸医误人”。这样的说法,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傲慢与偏见。中医药学遗产面临的最大危害就是民族虚无主义。因为中医属于传统文化,中医也在割断自己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改投“现代化”的门下。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欢迎和喜爱,形成了世界范围的中医热。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针灸、中药等传统医药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并盛赞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的榜样。在医学模式改变、诸如SARS、艾滋病等各类新病种加速出现的今天,中医药技术又以其卓越的疗效让科学界刮目相看。中医本来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中医的“辨证”思想也影响到了许多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辨的民族,中医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重“谋略”,而西医和西方重技术。即使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医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中医的辨证与中华文化的讲究辨证均衡的长处是明显强于单纯的技术的。可以这样认为,几千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医就是凭着这种高超的智慧来救治苍生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才是人类医疗发展的正确方向。因为中医不仅体现在治病救人方面,还包含道德文化哲学等等社会各个方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消中医是对中国历代医生的否定,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以前,对中医没有信心,是因为我们落后,就否定我们的文化。现在我们发展了,也发现西方有严重问题,我们还有必要再否定我们的文化,否定我们的中医吗?3、中医药价格低廉,西医药价格高昂美国也承担不起西医药的药用,何况中国。发展西医药,是拼资金和技术,中国没优势,而发展中医药,中国有核心技术,可全世界的医药市场上叱咤风云。三、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中医学及其医德的发展水平。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及传统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医德的成就和进步也不同,特别是封建社会几个阶段的发展,更清楚地表明医德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医德的关系,有利于医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其中,尚公、贵和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可将其视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1、尚公 尚公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 ,贵和也是由尚公派生出来的。 中国古代尚公,首先是由中国古代特殊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中国是在没有彻底破坏氏族血缘关系的情况下由野蛮进入文明、建立国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是一种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这便是孟子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因此,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国家组织,一如家族”,是“君与父无异”、“家与国无分”的。由家族本位引发的势必是整体主义。这是因为,家族的整体利益直接关系每个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家族的地位所决定的。这样,人们自然会把家族的整体利益置于首位。 中国古代重整体的观念又产生于先哲对人的社会性的深刻认识。荀子早就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之所以高于和优于万物且主宰万物,就在于人能组成群体,从而形成巨大的合力。荀子又从社会分工来说明个人对社会群体的依赖。由于任何人都“不能兼技”,人类只能通过分工协作而共谋生存。所以,他一再强调:“人生不能无群。”只有群体“和一”,个人才能安乐;若群体因争而乱,由乱而离、而弱,个人便无法安生。这就突出了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一致性。在其他古籍中也有类似议论,如《汉书》中说人“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在这种古老的社会学理论影响下,家族整体主义发展扩大为重群的社会整体观念。于是,整体重于个体,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就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中国古代,群体、整体通常是用“公”来表述的,因而“尚公”便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 一门学术的观念系统,是指处于这一学术深层的、具有方程式设计意义、而表现在理论系统和技术系统之中并对其起支配做用的思想性内容。它具有韧性持久、作用广泛和深刻且不易改变的性质。中医学讲究超越结构的整体观念,就是脱胎于“尚公“思想的模板。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不仅把人体自身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也把人与自然、身与心、人与社会等各种因素统一联系起来。所以在分析、认识人的生命现象和诊治疾病时,往往要从这种广泛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去把握。并且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又有其独特之处。第一,这一整体观念认为万物连同人自身都是由一元之气化生的,这一整体超越了结构,却又没有忽视结构;第二,气的运动变化是连续而非间断的。这样一种连续的气话运动整体,从过程而言,不能街区任何一段加以个别认识,个别需服从整体。所以无论生理现象还是病理现象,都只能从真题的全过程出发;第三,气作为万物始基,它是无限的,充满宇宙的。因为无限,所以无法选取有限的内容加以认识。整体辩证愈加重要。同时,中医学重视顺应天地的自然观念。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最后达到天人合一。它既强调与自然地统一和谐,又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这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尚公是贯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条主线。首先,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仁是四德、五常之首。而仁的根本精神就是爱人利他,其着手处是“克己”,即克服自己的私心、私欲。到后来,宋儒直接以公释仁,如“公而无私便是仁”,以去私作为为仁之方。 中医更是以伦理强化医德。医德即医学道德。它以医药学为基础,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由于医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受着社会道德及意识形态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明确这一关系,有利于医德的发扬光大。中医史上历来强调医德修养。孙思邈《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更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2、贵和 中国古代的整体主义又极为重视整体内部的和谐,试图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人与整体的协调来实现整体的和谐。古人深知,群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除了秩序,还有协调与和谐。对社会整体而言,秩序与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建立秩序是为了保证协调和谐;另一方面,协调和谐的实现自然会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安宁。中国上古文化是礼乐文化,不仅重礼而且重乐。所谓“礼主分,乐主和”,就是要通过礼乐来追求国家与社会的和谐有序。先哲也一再申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德莫大于和”。因此,贵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又一重要精神。 中国传统的贵和精神表现在诸多方面。就国际关系而言,它主张“协和万邦”;就国家治理而言,它期望“政通人和”;就人际关系而言,它要求和睦相亲、和衷共济,强调“和气致祥”;就家庭关系而言,它告诫人们“家和万事兴”;就经营之道而言,它提醒人们“和气生财”; 就中医辩证而言,不仅要重视整体观念,同时也不忽略。中国人始终认为,祥和之气是最可贵、最美好的。 为了维护和谐、稳定、均衡,中国古人始终对失和、失度、失衡保持警惕,这就促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民族性格。由于古代先哲从一开始论和就重视和同之辨,所追求的乃是一种多样统一的理想状态,这又养成了中国人较为包容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不仅使中国人对外来文化能够兼容并包,而且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中国,以和为贵不仅是一种普遍共识,而且业已成为一种民族心理。这种民族心理又促使中国人形成了和解、礼让的处事原则,与人为善、宽厚待人的交往原则。由于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使中国自古重视生态伦理,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由于强调个人自身的和谐,就使人们重视“和心”、“和性”,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深知“心必平和然后乐”的道理。概而言之,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贵和精神随处可见,对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习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五、中医讲究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讲究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讲求阴阳的调和,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表里寒热虚实的对抗,尤其对“过犹不及”思想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就整体思想上也没有脱离“和”的思想,例如针灸导引、处方配药等等。医德医风建设是很多医疗机构的薄弱环节,医德医风的败坏成为医疗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德问题具有原因多样化、表现复杂化的特点。医者传统文化底蕴及人文素养的缺失是造成其医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知识精髓对于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医德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医德医风建设过程中,注重医务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升华,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和医德修养相结合是提高医疗服务道德水平的方法之一。现代医学的巨大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健康。然而,在现代医学越来越造福于人类的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医疗市场的竞争及其存在问题也日显突出。医院是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系统,肩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一直都很热衷,但是我最喜欢的要算中国结了,中国结精致喜庆,让我觉得爱不释手手。中国结是一种装饰手工艺品,也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它是用一根根五彩的丝线编织成的。别看这小小的中国结,它可是一种非常潮流的艺术品,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它。它可以做为汽车挂件,室内挂件。。。。。。也可以编织成手链,腰带,戒指。。。。。。带在身上非常漂亮。特别在过新年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中国结。因为它为主人祈福来年的平安富贵,也体现着主人的不同审美观念。中国结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有盘长结,吉祥结,如意结。。。。。吉祥结一般装饰在扇子上,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如意结一般装饰在玉佩上,代表称心如意,万事吉祥。中国结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代表着中国几千年文明,我喜欢中国结,希望中国结可以继续给人们带来喜庆吉祥!

你可以直接在那些论文网站上面搜索一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找到相关的范文进行修改或者是仿写都可以。

一百多味药,用了上千年,仍然有效,这本身就是神奇。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调之,多数当愈。

传统文化与中医的关系论文范文高中历史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定义是:“综合运用中西医药理论与方法,以及中西医药学互相交叉渗透中产生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探索并解决人类健康、疾病及生命问题的科学。”  40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在世界上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是中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而且给人类医学特别是各国各民族传统医学发展带来了深刻启示及深远影响。“结合医学”(有称“综合医学”或“第三医学”)已为人们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人类医学的新概念。  理论层面有:中西医比较研究及发展史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对象;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目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基础学科职能;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内部结构及学科族结构;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特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知识构成;中西医结合医学模式探索;中西医结合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实践层面有:中西医结合医疗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预防医学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保健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科研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研究;中西医结合管理体系研究。  方法论层面有:中西医结合临床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科研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研究;中西医结合技术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管理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研究;中西医结合领域计算机与信息系统研究;哲学与中西医结合研究;数理统计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学术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所以,90年代制定的“中西医并重”卫生工作方针,其根本是中医与西医两个医学理论体系应当并重。不可重西轻中,更不可以西代中。从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而言,科学是技术的理论依据,技术是科学的实践应用,所以,讲“中西医并重”,核心是中医与西医各自的科学、理论部分必须并重,既不能以技术代替科学,更不能在科学、理论上以西非中。因此在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多元共存的今天,科学地理解“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同样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当前,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上的突出难题是两个“西化”,即学术与管理上的“中医西医化”。这两个西化是上述悖论困扰的结果,至今仍是中医面临的首要难题。用西医生理、病理的观念与方法解释中医的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用西药药理、药物化学的观念与方法代替中药、方剂理论,几乎占据了中医科研课题的主导地位。而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中医科学学、软科学研究却仍然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些人的头脑里,“中医西医化”就是“中医现代化”;有的部门甚至“寺院当教堂,神父管和尚”。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从两者的观念、方法到概念、范畴,各不相同,不可通约。因此,中医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必须符合中医的理论与临床特点。人们常说:有为才能有位。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医,绝非无可作为,关键是“如何为”的问题。若以西代中,则中医错位。如此而为,则为必无为,为更无位。从这个角度看,当前,中医必须彻底摆脱从属于西医的地位,并牢牢站稳自己的科学位置,有位才会有大作为。因此,全面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战略方针,首先要彻底走出“西化”的误区.  面对21世纪,必须使全国上下清楚地认识到:中医正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全面振兴的前夜,这是人类科学发展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惠顾,必须抓住机遇,不可彷徨、蹉跎。  其一:20世纪里,在西医飞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暴露出西医无法克服的自身观念、理论的局限性;西药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2/3以上的内科疾病缺少特异性治疗的现实,迫使西医不得不“回归自然”,希望从传统医学中求得互补与自救。而在世界的传统医学领域,形成相对完整理论体系者,唯独只有中医。其它各国的传统医学,在理论上尚处于粗浅的萌芽水平,实际上只是经验性的传统治疗方法与技术而已。当今,西医向传统医学求得互补,其视野已经集中在中医上了,所以“中西医并重”很可能发展为21世纪人类医学的大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药要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就是要把国外没有的地地道道、原原本本的中医,传播到世界各国去。尽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计划、分步骤进行,但决不是把中医西化以后再送到国外去。  其二:中国是中医的故乡,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中药材生产大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并逐步走向世界,那么中医就很可能发展为我国最大的知识经济产业。比如,全世界每年用在医疗卫生上的总投入大约 5万亿美元,我们12亿人口的大国仅占其中的6%左右。如果中医在不断振兴的同时逐步走向世界,那么,我们在医学传播、药品输出、医疗服务等方面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从全世界医疗卫生总投入中取得10%的份额,并非天方夜谭。果能如此,每年将会拿回2,500亿美元的外汇。到那时,中医就自然成为我国独有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点,并造福于全人类。对于中医来说,这就是我们的大政治。所以,中医不但不能“西化”、“不能丢”,而且必须振兴和发展。(详见《关于中医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思考》一文——《中国科技导报》,1999年第7期)  21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将沿着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的“促进中西医结合”方向和目标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在中国已形成的中西医结合(含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认识,必将深化发展。实践将进一步证明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必然性、优越性、规律性和创新性,展示中西医结合是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科学家、医学家、药学家,乃至医药企业等将投入到中西结合研究中,使中西医结合研究朝着多学科、多层次、高层次、综合性研究方向发展,从而吸纳多学科知识成分,提炼出新医学认识,形成新的医学范畴,产生新的医学成果和医学技术,编织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新概念框架之网,构建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促进中西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融汇贯通。  (三)紧紧围绕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开展防治研究,以及新药物和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等,仍是21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主要方向。中西医药结合必将成为“综合防治”人类疾病的重要途径。  (四)中西医结合医学(包括临床与基础)学科建设将逐步完善,形成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保证我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居国际领先地位。  (五)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必将迅速发展,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以满足社会发展及医学发展的需求。如中国的“全科医师”必将是中西医结合的全科医师。  (六)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将迅速发展,愈加显示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康复、保健、护理、社区卫生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中西医结合的思路方法及研究成果,将在各种类型医疗机构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七)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将更加普及,进一步形成“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的社会共识。  (八)中西医结合医学将与现代医学、中医药学并驾齐驱,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和实现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方向和远大目标,是我国医药卫生工作者以及科技工作者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  21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也是全人类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的“结合医学”蓬勃发展的世纪。  你准备给我加多少分啊

你要先弄清楚什么是传统。传统就是旧的,哪怕它有几万年,只要有新的 就会被取代或遗忘。中医称祖传治疗糖尿病你信吗?那时候知道这个病吗?

一、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一门医学。它具有自身特有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而且,正是运用这种理论的指导和方法的诊疗,才保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繁衍和健康。并且,从古到今,也为许多国家所重视、引进和应用,甚至许多中医学家也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李时珍。 中医学不仅是中国医疗科学技术的伟大宝库,在发展过程中,也充分吸收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内容和特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床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医学在思想、理论、观点,甚至具体内容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二、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脊梁1、中医药有西医药根本无法比拟优势(1)中医药标本兼治,西医药标本不治中医药是整体调理,西医是对抗性治疗,对症下药的中药几乎没有副作用,西药副作用大且有耐药性。中医药有“简、验、便、廉”的特色,西医的科技手段有严重缺陷;“慢中郎”是对中医的误解。在一般人印象中,诊断和治疗疾病还是要靠西医,只有在某些慢性病、西医没有好办法解决时,可以考虑去看中医,但中医最多也只能辅助西医进行调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急性病如感冒、肠炎等,还是西医治疗快,中医疗效慢;急救靠西医,中医不会急救;外伤、骨折、肿瘤等疾病,几乎不会有人想到中医可以治疗。  中医传统疗法中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的一些疗法,是通过对机体的整体调理,使天地人相应相谐的高超疗法,却未得到应有的扶持与发扬光大。尽管解放后发掘不少宝贵的方药,如季德胜蛇药,但近来对民间中医药发掘工作重视不够,竟使散在民间的秘方纷纷消失。这是中医药产业的莫大损失。据权威估计,全国至少有15万锦方妙剂,可以涵盖世界性疑难杂症乃至“绝症”,这是中华民族无价的宝贵财富,未予应有的重视。 如肿瘤。在肿瘤早期,手术切除或放疗、化疗通常有较好的疗效,甚至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一旦进入中晚期,西医就束手无策,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求治于中医或要求配合中医治疗。现在中国的肿瘤患者,特别是到了中晚期以后,选择中医药疗法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实践证明,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放疗、化疗的副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不同的东西方文化理念,决定了现代医学和中医药的不同医学体系。同是治疗疾病,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是“对抗”,直接针对病灶,有菌杀菌,有病毒抗病毒,长了肿瘤切掉等等,强调其科学性和纯客观性。而中医药的思维方式是“平衡”,认为生病是因为人体“偏性”,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平衡所致,治疗就是校正身体的“偏性”,所谓寒则热之、热则寒之等,以恢复原有的平衡,强调整体观照、辨证施治,强调健康而非疾病。现代医学因为讲究“对抗”,抗生素很发达。中医药因为要校正“偏性”,实现“平衡”,如面对所谓的大“寒”大“热”时,使用含有毒性的中药,如砒霜等。从砒霜提取的有效成分治疗白血病就有特效,这在国际上已得到公认。中医所有的方剂,只为一个目标——把人体的内环境调整到一个合适与稳定的状态。一个真正的中医所治疗的只是人体的内环境“中药含有毒性成分,并不意味着对人体必然有害。”这是因为一方面,药材经过炮制可以减毒增效;另一方面,某些中药材的适量毒性可以起到以毒攻毒的治疗作用,而中药的复方配伍可有效抵消其毒性反应。人们吃食物基本上是动植物,矿物质难吸收。因此,西药对人体是有十分巨大的伤害的。抗生素属大寒之物,伤脾胃。西药还伤肾、伤肝、伤大脑、伤神经。西药对西方人没那么伤,因为他们游牧民族吃了几千年的肉为主的食物,体质比东方人强壮得多。很多华人华侨在国外生小孩,完全按西医那套,结果身体很难恢复,有的还得了产后风。中国人还是更适合看中医、吃中药。(2)中医药能抵御大疫情,西医药则反映慢中医是以不变应万变,西药则必须出现新病后,提取细菌,再培植,用于治病,这样快则半年,慢一两年三四年甚至无法研制出新药,如治艾滋病的药。而中医辩证论治效果显著。(3)中医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和象征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医自己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它就具备双重内涵,一个就是它的人文属性,它是一种哲学医学模式,它讲整体观,讲天人合一,讲阴阳,讲这个人要平和,阴阳的本身就是平和,和现代科学认为人体和任何一个生命体的内稳定保持平和完全是异曲同工。这就是它的人文科学部分。 但是中医还有它的自然科学部分。它也非常明确地讲清楚了在中国的这一套理论上推荐出来的人的心肝脾胃肾和每个人的心肝脾胃肾的完美功能表现。比如我们讲脾胃,脾胃是取后天之本,这个人如果吸收好,吃嘛嘛香,肯定长得很壮,如果脾胃很虚弱,吸收不好,肯定营养就会不够,营养过剩不行,营养不足也不行,中医这些理论源于什么?这就不是哲学,这是一种自然科学内容,它对人的心肝脾胃肾都有非常好的功能界定,中医是一种最原始的又符合了我们最现代科学的这种内涵的实践医学,它强调的是实践。中医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完美结合的临床医学科学,是我们中国独特的一种科学体系。这就是对中医的界定。因为中医到现在有疗效,有的人说中医有些东西现在科学无法解释,有的东西不能量化,有的东西没有形态学基础,因为我们知道现代医学认为我们人体的所有都要有形态学基础,比如你有血管,有神经、有肌肉、有骨骼,中医的经络在什么地方呢?中医的血和现代的血是一样的,中医的气又表现在什么地方,我们看不见,摸不着,这种功能的东西。中医药学理论博大精深中医学经过2000多年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经过无数医学家的努力,形成诸多学说。就其理论基础而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学说、经络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病因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中药性能学说、方剂学说和养生学说。这些学说环环相扣,纵横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庞大、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天佑中华有中医。中医学经过2000多年的孕育、形成和发展,经过无数医学家的努力,形成诸多学说。就其理论基础而言,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学说、经络学说、五运六气学说、病因学说、诊法学说、治则学说、中药性能学说、方剂学说和养生学说。这些学说环环相扣,纵横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庞大、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肇始,五帝开基。传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一画开天,判列阴阳,研制九针,以拯夭枉。神农创制耒耜,教耕五谷;一日而遇七十毒,赭鞭以辨众草木,相土地所宜,尝百草性味。《神农本草经》,开药物学之先河。黄帝问难岐伯,济民众于仁寿,救病患于水火。《黄帝内经》,列阴阳之候,彰死生之兆,终成中医之圭臬。神医扁鹊,遍游各地,诊视疾病,美名传扬。医圣张仲景勤求博采,撰著《伤寒杂病论》,为辨证之宗、众方之祖。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各种外科手术,为世人惊奇、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医著大盛,唐高宗颁布《新修本草》,乃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为最早临床医学百科全书。金元医学,流派始分,新学肇兴,刘主寒凉,张主攻下,李主补土,朱主养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堪称“东方药物巨典”。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大疫流行,医道变革,温病学终成独立体系。近代以降,面对西学挑战、疾病谱变化,中医坚持主体发展,保持特色优势,在防治重大疾病、促进人类健康中不断发挥巨大作用。   中华医学,绵延数千年而气脉不绝,历经磨难坎坷而百折不挠,且医籍之丰,医家之众,波澜壮阔、奔流不息,为世界医学史所罕见。其因何为?正是一代一代中医人铸就中医之魂!中医之魂是中医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医造福人类的财富之源。   “和”是中医的核心价值。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形神合一,和是生命赖以形成、存在、运动的基础,和是健康、快乐、智慧的最高境界。人居天地之间,天地人得其和,则风雨有节,寒暑适时,人之起居服食、视听言动、喜怒哀乐无所过,则心和而形和,形和而气和,气和而天地之和交应,此所以长生久视之道。为医者不仅要在诊断治疗上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辨证求本、调中致和,而且要在医患关系、同道关系上以和谐为目的,以诚信为原则,信和、谦和、温和是为医者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行为规范。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仁和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弘扬“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是北中医人的神圣使命。浙江萧山牙科医院院长杨维智说:“我是西医,但我敬佩中医。在西医传入中国前,中医是中国人数千年来治病疗伤的唯一方式。目前世界上认同中医的人越来越多,美国已特许中医进入,韩国正在把中医改为韩医,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难道我们要等国外大力借鉴与倡导中医时再去振兴中医?这岂不要贻笑大方?”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洗礼中,中医药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中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民族文化的兴衰,制度起着关键性作用。挽救中医药,一切将取决于中央的决心。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中国文化是其灵魂,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脊梁。中国政府在了解了卫生部长期以来因为制度偏差而实际上不断在消灭中医、致使中医药已经到了灭亡境地的情况之后,抢救中医药、抢救中国文化,自然就成为当届政府的首要任务。这实际上是对中华民族灵魂的抢救。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就会魂不附体,就会成为其他民族或是帝国主义的附庸。所以,抢救中医药不只是中医药界的事情,也是中华民族的事情。2、否定中医是没有文化自信1920年,胡适罹患糖尿病和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采用西医方法,久治不愈,被宣判“死刑”。朋友建议他采用中医方法治疗,胡适勉强应允,不料反而痊愈。结果,胡适又活了40多年,这把胡适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一方面反对中医,一方面却是中医治好了他的病。在事实面前,胡适只好退而认为“中医不科学,很糊涂,但是能治病”。如今,和胡适持同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如果西医治好了一个病人,这是科学的必然性;如果中医治好了一个病人,这是不可重复的偶然性,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如果病人选择西医不治而亡,就会被认为是科学的局限;如果病人选择中医不治而亡,就会被认为是“庸医误人”。这样的说法,从骨子里透出一种傲慢与偏见。中医药学遗产面临的最大危害就是民族虚无主义。因为中医属于传统文化,中医也在割断自己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改投“现代化”的门下。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中医药学术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我国最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门类,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过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欢迎和喜爱,形成了世界范围的中医热。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针灸、中药等传统医药正在全球获得广泛重视,并盛赞中医药学是世界传统医学的榜样。在医学模式改变、诸如SARS、艾滋病等各类新病种加速出现的今天,中医药技术又以其卓越的疗效让科学界刮目相看。中医本来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中医的“辨证”思想也影响到了许多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辨的民族,中医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重“谋略”,而西医和西方重技术。即使在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医处于明显的劣势,但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中医的辨证与中华文化的讲究辨证均衡的长处是明显强于单纯的技术的。可以这样认为,几千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中医就是凭着这种高超的智慧来救治苍生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才是人类医疗发展的正确方向。因为中医不仅体现在治病救人方面,还包含道德文化哲学等等社会各个方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消中医是对中国历代医生的否定,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以前,对中医没有信心,是因为我们落后,就否定我们的文化。现在我们发展了,也发现西方有严重问题,我们还有必要再否定我们的文化,否定我们的中医吗?3、中医药价格低廉,西医药价格高昂美国也承担不起西医药的药用,何况中国。发展西医药,是拼资金和技术,中国没优势,而发展中医药,中国有核心技术,可全世界的医药市场上叱咤风云。三、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中医学及其医德的发展水平。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及传统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医德的成就和进步也不同,特别是封建社会几个阶段的发展,更清楚地表明医德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医德的关系,有利于医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扬光大。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其中,尚公、贵和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可将其视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1、尚公 尚公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 ,贵和也是由尚公派生出来的。 中国古代尚公,首先是由中国古代特殊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中国是在没有彻底破坏氏族血缘关系的情况下由野蛮进入文明、建立国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是一种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这便是孟子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因此,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国家组织,一如家族”,是“君与父无异”、“家与国无分”的。由家族本位引发的势必是整体主义。这是因为,家族的整体利益直接关系每个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个人的社会地位是由家族的地位所决定的。这样,人们自然会把家族的整体利益置于首位。 中国古代重整体的观念又产生于先哲对人的社会性的深刻认识。荀子早就说过,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之所以高于和优于万物且主宰万物,就在于人能组成群体,从而形成巨大的合力。荀子又从社会分工来说明个人对社会群体的依赖。由于任何人都“不能兼技”,人类只能通过分工协作而共谋生存。所以,他一再强调:“人生不能无群。”只有群体“和一”,个人才能安乐;若群体因争而乱,由乱而离、而弱,个人便无法安生。这就突出了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一致性。在其他古籍中也有类似议论,如《汉书》中说人“不能群则不胜物,不胜物则养不足”。在这种古老的社会学理论影响下,家族整体主义发展扩大为重群的社会整体观念。于是,整体重于个体,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就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中国古代,群体、整体通常是用“公”来表述的,因而“尚公”便成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精神。 一门学术的观念系统,是指处于这一学术深层的、具有方程式设计意义、而表现在理论系统和技术系统之中并对其起支配做用的思想性内容。它具有韧性持久、作用广泛和深刻且不易改变的性质。中医学讲究超越结构的整体观念,就是脱胎于“尚公“思想的模板。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不仅把人体自身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也把人与自然、身与心、人与社会等各种因素统一联系起来。所以在分析、认识人的生命现象和诊治疾病时,往往要从这种广泛的相互作用关系中去把握。并且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又有其独特之处。第一,这一整体观念认为万物连同人自身都是由一元之气化生的,这一整体超越了结构,却又没有忽视结构;第二,气的运动变化是连续而非间断的。这样一种连续的气话运动整体,从过程而言,不能街区任何一段加以个别认识,个别需服从整体。所以无论生理现象还是病理现象,都只能从真题的全过程出发;第三,气作为万物始基,它是无限的,充满宇宙的。因为无限,所以无法选取有限的内容加以认识。整体辩证愈加重要。同时,中医学重视顺应天地的自然观念。崇尚自然,顺应自然,最后达到天人合一。它既强调与自然地统一和谐,又强调自然而然的状态。这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 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尚公是贯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条主线。首先,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仁是四德、五常之首。而仁的根本精神就是爱人利他,其着手处是“克己”,即克服自己的私心、私欲。到后来,宋儒直接以公释仁,如“公而无私便是仁”,以去私作为为仁之方。 中医更是以伦理强化医德。医德即医学道德。它以医药学为基础,经历了起源、形成、发展和深化的过程。由于医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受着社会道德及意识形态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与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明确这一关系,有利于医德的发扬光大。中医史上历来强调医德修养。孙思邈《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它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更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 2、贵和 中国古代的整体主义又极为重视整体内部的和谐,试图通过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人与整体的协调来实现整体的和谐。古人深知,群体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除了秩序,还有协调与和谐。对社会整体而言,秩序与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建立秩序是为了保证协调和谐;另一方面,协调和谐的实现自然会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安宁。中国上古文化是礼乐文化,不仅重礼而且重乐。所谓“礼主分,乐主和”,就是要通过礼乐来追求国家与社会的和谐有序。先哲也一再申言,“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德莫大于和”。因此,贵和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又一重要精神。 中国传统的贵和精神表现在诸多方面。就国际关系而言,它主张“协和万邦”;就国家治理而言,它期望“政通人和”;就人际关系而言,它要求和睦相亲、和衷共济,强调“和气致祥”;就家庭关系而言,它告诫人们“家和万事兴”;就经营之道而言,它提醒人们“和气生财”; 就中医辩证而言,不仅要重视整体观念,同时也不忽略。中国人始终认为,祥和之气是最可贵、最美好的。 为了维护和谐、稳定、均衡,中国古人始终对失和、失度、失衡保持警惕,这就促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民族性格。由于古代先哲从一开始论和就重视和同之辨,所追求的乃是一种多样统一的理想状态,这又养成了中国人较为包容的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不仅使中国人对外来文化能够兼容并包,而且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中国,以和为贵不仅是一种普遍共识,而且业已成为一种民族心理。这种民族心理又促使中国人形成了和解、礼让的处事原则,与人为善、宽厚待人的交往原则。由于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使中国自古重视生态伦理,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由于强调个人自身的和谐,就使人们重视“和心”、“和性”,养成一种平和的心态,深知“心必平和然后乐”的道理。概而言之,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贵和精神随处可见,对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习俗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五、中医讲究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讲究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讲求阴阳的调和,五行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表里寒热虚实的对抗,尤其对“过犹不及”思想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峰。就整体思想上也没有脱离“和”的思想,例如针灸导引、处方配药等等。医德医风建设是很多医疗机构的薄弱环节,医德医风的败坏成为医疗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医德问题具有原因多样化、表现复杂化的特点。医者传统文化底蕴及人文素养的缺失是造成其医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知识精髓对于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医德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医德医风建设过程中,注重医务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应用和升华,将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和医德修养相结合是提高医疗服务道德水平的方法之一。现代医学的巨大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健康。然而,在现代医学越来越造福于人类的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医疗市场的竞争及其存在问题也日显突出。医院是一个复杂的开放性系统,肩负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