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信息网-创作、查重、发刊有保障。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文摘要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4-07-07 08:15:00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文摘要怎么写

是的,与地理环境有关。因为在地理环境上,它们种植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在春节习俗上就有很多的不一样。

各地的风俗习惯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们不仅生活作息受影响,娱乐风俗也有关系。例如在北方地区,人们喜欢逛冰雕节,这是与北方冰天雪地的气候有关系的。南方地区龙舟赛,这也是与当地水文有关。北方天气寒冷冬季食品较少,因此大家需要提前大量准备,春节期间就可以进行交易,南方气候温暖,11、12月也能有所收获,因此不需要提前准备食物。北方住房的墙比较厚,房子比较矮;多为平顶房,门窗较小,利于保温,是因为那里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南方住房多为高墙、顶为斜坡,门窗较大,是因为那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进而衍生出来的许多地区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地方生活长大的人们之间风格迥异。比如广州来说,这里的过年习俗是大年三十前就逛花街,就是人们能在马路上(不是指高速公路哈),能够看到陈列为路的各色年桔、年花。这就是由于南北纬度的差异造就的,南方过年气温较为温暖,给不少的花卉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于是有了这习俗。

南方人比较爱吃米饭,而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过年吃汤圆,北方人过年吃饺子,与地裂环境还是有关的,南方较温暖适合寒湿,北方多劳动人民需要面食充饥。

1、疆域辽阔完整——中华凝聚意识与稳定绵延的文化形态   2、外部封闭隔绝——封闭内敛的大陆型文化   3、多样的地形气候——多元格局的文化形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 ,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复杂的地形地势和气候使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文摘要

字数要精简,思路要清晰。 先提出论文的主要观点,100字。 分两三个方面阐述主要观点,纵向或横向皆可。400-600字。 最后再总结并再度强调论文观点。100-200字。 800字没问题。 字数要求少,思路也就要求简单明了。废话少说。

好的地理环境可以决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在某个地区经济比较发展的时候产生的。后来随着战乱,一些国家对人才极其需要,所以在战国时期人才辈出。可见环境造就人才。那么,人才的出现就直接影响了传统文化的质量。后人们又通过对现实的思考和总结,不断完善和发展。最后就有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总之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文摘要怎么写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大跃进年代内蒙古的“人造荒漠”;从6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以至当今世界性的人口的剧增、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具体体现。当然,有对立,必有统一。从古人类的被动适应,到现代人的有意识地改造环境,使之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统一关系。人类从树栖到穴居,从穴居到屋居,从采集自然食物到发展农耕、畜牧等,这些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人与环境的统一过程。随着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始反省自己,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应,诸如封山、造林、种草、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视对资源的控制开发和对环境的治理等等,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能适应环境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不断地改造着环境,创造出更能适应人类生存发展、又与环境协调的空间,以达到统一关系的最高境界,例如:英国的“雾都改观”、美国的“死河复活”、日本的“花园工厂”、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带和700多处自然保护区等等,都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统一和改善。值得庆幸的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的共识。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同年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1976年以来,针对大气臭氧层空洞问题,曾多次召开国际会议探讨解决的办法,联合国也通过了2000年前停止使用“氯氟烃”的决议;1992年联合国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各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会议。这些对策,可以说是促进人类社会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新举措。必须看到,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始终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增长,这个关系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一方面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实现人与环境的高度的协调。因此,理顺下列几个关系非常必要: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人类当前的行为或目标要与整体的长远利益和命运相一致,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有利于生存环境,并获得最大的效益;②人类的活动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长久利益,能够健康地幸福地生存下去;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偿的良性关系,达到协调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成一体;④人类文化必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必须促进人对自然界利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⑤在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工程中,人类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必须健全,全民参与意识必须加强,主体的决策必须正确;人与环境的协调必须是全方位的协调,必须使人类一直处于地球的最大环境容量或承载量之内,必须一直处于最佳的生存环境状态之中。总而言之,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要消除对立,强化统一,就必须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否则,那些只考虑满人类发展的需要,不考虑环境的质量,甚至只考虑眼前,不考虑长远的作法,结果只能是破坏了统一,强化了对立,人类发展的需求既不能满足,两者的关系也不能得到改善,而且,环境破坏后的遗患,还会殃及子孙后代。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形成的基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虽然这种作用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终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于是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就逐渐减轻。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的利用能力程度越大也越深,但这一切都是以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前提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堆砌,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地理的整体性。而我们所谓的“牵一发动全身”就是整体性的最好体现,一旦某一环节发生变化,其他所有环节必将随之发生变化。而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破坏性改造,其后果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化,并危害到我们自身的利益。尤其是在人类所生活的城市中,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改造,使城市及其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被破坏,产生大量的环境问题。要协调好这一问题我们就应该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入手,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始终要把自然地理环境放在首要位置,要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毕竟自然环境破坏后的修复所需要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而且人也是自然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一切的发展都要以协调好人地关系为基础。

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文摘要

一、旅游业对地理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 1,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浙江千岛湖林场。 2,推动野生动物和环境的保护、如国家森林公园,野生动物园,二,负面影响 1,对动植物影响。2007狂欢火把节,在云南各地展开,场面盛大,持续十天之久。火把用幼松制成。 2,对水体的污染 3,对吸引物的破坏,如莫高窟旅游,过多的游客涌入,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墙体表面温度湿度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对壁画及彩塑的颜料层的破坏引起变色 4,对旅游景观的破坏,对旅游地的开发,导致旅游景观的变化,如景区内的路面,建筑物,对景观的人为重塑。

中国旅游地理主题:中国丰富多样的旅游景观与文化特色。摘要: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位置适中,形胜优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习俗迥异,土产丰饶,工艺绝伦,风味佳肴,名扬海外。由于中国旅游资源的无比丰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国旅游业起步虽较晚,但在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中,却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关键词:中国旅游,丰富多样,美丽奇特,历史文化。正文:我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多种功能。以地貌景观而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整体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且我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再以旅游气候资源为例,中国不仅有纬向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南北既有四时如春的繁花似锦的美景,又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和高纬地区的避暑胜地,还有银装玉雕的冰雪世界,以及可避寒趋暖的海南岛。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绚丽多姿。著名的五岳(恒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是中国山景的代表。许多奇异的山石以鸟兽物象喻景,加上绘声绘色的神话传说,使许多山石更富神秘色彩。如 承德的磬锤峰、武夷山的玉女峰、桂林象鼻山、雁荡合掌峰、黄山莲花峰等属中尺度的造型山景。 小尺度乃至微尺度的山景,如厦门万石园笑石,普陀双龟听法石,东山岛风动石,黄山梦笔生花,路南石林中的象踞食台、凤凰灵仪、孔雀梳翅等。   中国江河如织,从涓涓细流的山涧到坦荡宽阔的大江皆有。在众多的河景中,尤以桂林—阳朔间神奇的漓江和雄伟磅礴的长江三峡为佼佼者。饱含诗情画意的富春江,恰赛人间仙乡的九寨沟,咆哮奔腾的黄河峡谷,潺潺流水隽永幽雅的北京西山樱桃沟,均系别具情趣以水景为主体的不同尺度的旅游资源。中国拥有大小湖泊2万多个,尤以“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驰名于世。许多湖泊因其风光明媚而具有疗养与旅游价值。从水天一色的鄱阳湖与洞庭湖,烟波浩渺的太湖与五百里滇池,美如碧玉的洱海,天山天池、赛里木湖和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湖,到京都侧畔的昆明湖,都是著名旅游胜地。中国现有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大连、北戴河、烟台、青岛、普陀、厦门、深圳、澎湖、崖县,目前正在开发与待开发的尚有辽宁金县、兴城,河北昌黎、抚宁,山东海阳,江苏连云港,福建湄州岛、崇武,广东大鹏湾、珠江口,广西北海等。其中有避暑胜地,也有难得的避寒胜地。 中国具有世界上特有的奇花异木,珍禽贵兽。珍稀特有动物资源,如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黄腹角雉以及扬子鳄等,均为中国特有种。银杏、银杉、金钱松、台湾杉、白豆杉皆珍稀孑遗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中,中国占世界总科数的53%,其中不乏古老类群和特有种,如珙桐、香果树、昆栏树、连香树、鹅掌楸、水青树等。   一些动植物的栖息繁衍区, 如黑龙江扎龙鹤乡, 江苏与青海鸟岛,福建鸳鸯溪,云南大理蝴蝶泉,世界罕见的物种基因库──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有动植物生命摇篮之称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以景色奇秀而新辟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列入联合国组织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的长白山、卧龙山和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等,都是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的地方。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史古迹遍及各地。中国历史上作为中央王朝的京都或封建割据政权首府的,从禹都阳城到元明清三代帝都的北京,不下百余处,其中安阳市、北京市、西安市、洛阳市、开封市、南京市、杭州市居于显赫地位,被称为中国七大古都,遗留古迹最多,西安与北京几乎平分了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的帝都历史。举凡宫殿、园囿、稷坛、陵寝、王府、第宅、寺庙、道观等,大多集中在京城及其郊区,成为人文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名城。   历史与文化之间有渊源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国的文化遗存中,宗教文化影响深远,五台、普陀、峨眉、 九华是中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圣地, 厦门南普陀、宾川鸡足山、泉州开元寺、杭州灵隐寺等,亦终年香火不绝。寺庙、道观、经堂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精华,而造像、壁画、碑碣、题楹等也极富文化价值。敦煌莫高窟、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大同云冈、洛阳龙门、永靖炳灵寺、固原须弥山、庆阳北石窟、巩县石窟、大足北山与宝顶、剑川石宝山、杭州飞来峰石窟等是吸取印度阿旃陀石窟艺术精华,结合华夏民族特色再创造的艺术结晶。石窟内珍藏着大量雕塑石刻和壁画,是一座座历史文库和艺术文化瑰宝。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服饰装束,民风习俗,节日喜庆。每个民族都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因此我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许多兄弟民族能歌善舞,习俗奇异,居室别致,服饰精美,尤以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等地开展民族风情旅游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旅游活动离不开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自然的和人文的。 自然的旅游资源是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理环境孕育出旅游胜地,为旅游活动提供了对象。也可以说是基础。另外旅游活动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对当地的地理活动必然会产生影响,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建设,到旅游人员的个人行为。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或保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维持。等等,这些都是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第一部分 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国民能够在科学地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地理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对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高中地理教育的使命。  一、 课程性质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科学”两个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二、 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2.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  3. 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4.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  5.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  三、 课程设计思路  1.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  2.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从而全面体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3. 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组成。高中地理共同必修课程共6学分,由“地理1”、“地理2”、“地理3”(各2学分,36课时)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设计注意其结构的相对完整和教学内容的新颖、充实,使课程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4.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各2学分,36课时)七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涉及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各个层面,关注人们生产生活与地理密切相关的领域,突现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以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部分学校因条件不具备,可暂缓开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但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开设。本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作具体规定,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  5. 报考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必须修满地理选修课程4学分。  -------------------------------------------------------------------------------------------------------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 知识与技能  1. 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3. 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 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 过程与方法  1. 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 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 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关于内容标准的编排体例,说明如下:  ⑴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  ⑵“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表述。  ⑶“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可根据条件选择,也可自行设计。  ⑷“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必修课程  地理1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宇宙中的地球  l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l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l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l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l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l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l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l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l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l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l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l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l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l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l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l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l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l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l 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l 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  l 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  l 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l 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观察。  l 利用身边可以找到的材料(如透明塑料袋、塑料薄膜、玻璃瓶等)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  l 用计算机设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水循环或洋流运动的动画。  l 通过角色扮演(或讲故事、观看录像等)形式,说明某自然要素变化时,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  l 收集家乡某条河流的资料,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对该河流的治理和开发提出自己的设想。  l 有条件的学校,可对水井进行定点、定时观测,记录水位、水色等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主要原因。  l 以本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变化为主题,分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l 针对本地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成立课外监测小组,制定计划,开展活动。  地理2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人口与城市  l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l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l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l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l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l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l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l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l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l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l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l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l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l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l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l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l 运用本地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本地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  l 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讨论城市的变化,交流感想。  l 收集资料,对比不同地区人口或城市的文化差异。  l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形成条件。  l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  l 模拟设计某地区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简述设计理由。  l 联系本地实际,撰写一篇有关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并展示交流。  l 举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制定本班爱护环境的守则。  l 结合实际,与家人交流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并参与宣传环境保护的活动,为改善本地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地理3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l 了解区域的含义。  l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l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l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区域可持续发展  l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l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l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l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l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3.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l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l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l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l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l 模拟赴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高山地区等的旅行,描述在不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主要地理景观和地理现象,说出到上述地区旅行应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l 开展一次模拟活动(如南水北调“调出区”居民与“调入区”居民的对话),扮演角色,交流看法。  l 调查家乡一片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讨这片土地荒废(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这片土地让你来规划开发,你将作何打算?为什么?  l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  l 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l 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  l 收看相关电视节目,如“DISCOVERY”(探索)等,了解在野外考察中GPS的功能。  l 用电子地图(网络或光盘形式)查询城镇、交通、旅游等信息。  说明:“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  选修课程  选修1 宇宙与地球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宇宙  l 简述“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  l 根据图表,概括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l 举例说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意义。  l 运用天球坐标系简图,确定主要恒星的位置。  l 运用星图进行星空观察,说出星空季节变化的基本规律。  2.太阳系和地月系  l 了解太阳的圈层结构。  l 运用图表等资料、结合模拟演示,说明太阳系的组成以及九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l 简述月球概况及其运动特征。  l 分析月相图,说明月相变化规律,并解释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3. 地球的演化  l 运用图表,说出地质年代的划分,以及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壳运动、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l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并解释海陆分布及地表形态特征。  4.地表形态的变化  l 读地表景观图片,说出河流、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  l 举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l 观看有关宇宙与地球的影像资料,如“神奇的地球”等,交流观后感。“天体的来龙去脉” “宇宙与人”  l 收集探索“地外文明”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l 阅读星图,观察四季星空,辨认银河以及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金牛座、猎户座、狮子座等星座和北极星、织女星、牛郎星、天狼星等恒星。  l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太阳活动和月球面貌。  l 连续观测半个月以上的月相,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l 组织一次野外地质考察活动,观察岩层及地质构造,采集岩石、矿物标本,寻找化石,讨论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l 收集有关图片资料,举行一次专题讨论会,“重建”恐龙时代的地球环境。  l 读简单的地质构造图,说出地质构造类型,并绘制地质剖面示意图。  l 结合本地的地貌类型,开展关于地表形态形成及演化的研究性学习。  说明:“简述‘宇宙大爆炸’假说的主要观点”和“根据图表,概括恒星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特点”两项,旨在运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永无止境,以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  选修2 海洋地理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海洋和海岸带  l 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l 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  l 运用图表,分析海 — 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l 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l 说明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  l 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l 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l 运用资料,说明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2.海洋开发  l 说出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l 说出潮汐能、波浪能等的特点,以及海洋能的开发前景。  l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l 举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重要性及其主要方式。  l 简述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3.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  l 分析风暴潮、海啸的成因,说出其危害及应对措施。  l 运用资料,说出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产生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海洋权益  l 区别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l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l 举例说出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l 收集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海平面上升对沿海地带影响的小论文。  l 围绕“厄尔尼诺现象利与弊”的辨题,运用材料,开展辩论。  l 沿海地区的学校,可调查本地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l 观看介绍海洋的影像资料或参观海洋科普场馆,以“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会。  l 收集资料,展示海洋空间开发的成果,并以诗歌、绘画、科幻小品等形式畅想未来的海洋空间开发。  l 在广泛收集图片等资料的基础上,举办小型展览,展示海洋及海岛的自然风光、珍稀动物、风土人情等。  选修3 旅游地理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l 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l 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l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重要价值。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l 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  l 运用资料,描述若干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  l 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l 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l 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初步学会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l 学会收集旅游信息,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l 说明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旅游与区域发展  l 阐明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  l 举例说出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l 举例说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l 收集世界和中国旅游景区的各种资料,在班级进行展示交流。  l 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亲身体验。  l 上网查询并下载旅游景区的信息,设计一份模拟旅游活动方案。  l 设计一条本地“一日游”的旅游路线。  l 由学生自己担任“导游”,开展一次体验性的导游活动。  l 讨论到某地旅游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  l 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一次关于生态旅游的专题讨论会。  l 将学生的游记、摄影作品、旅游纪念品等集中起来,进行展览交流。  选修4 城乡规划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l 举例说明中外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l 比较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l 举例说明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l 比较在不同地理环境中,乡村聚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l 举例说明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城乡分布  l 运用资料,分析现代城市或村镇的空间形态、景观特色及其变化趋势。  l 举例说明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如何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l 举例说明在城乡发展过程中,为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城乡规划  l 说明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l 了解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l 理解在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l 了解城乡人居环境的基本评价内容,分析房地产开发的地理区位因素,评价居住小区的环境特点与结构功能。  l 说出商业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不同商业部门布局的特点与功能。  l 结合实例,比较不同的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  l 举例说明文化设施布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l 在乡村集市上对赶集人进行调查,粗略估计集市的服务范围。  l 收集你所熟悉的城市的地图和有关资料,分析其用地结构和功能分区,看一看有哪些利弊,又怎样加以改进。  l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城市,讨论该城市的文化特色,以及如何保护城市文物和历史文化。  l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城市,讨论该城市存在的城市环境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  l 开展一次关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问卷调查,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l 运用有关资料,进行一次城乡规划的模拟练习。可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提交规划方案,开展比较评价。  l 模拟“选房购房”活动:通过上网浏览、收集广告资料、实地调查考察等多种途径,对几处商品房的区位、布局、设施、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  l 绘制社区主要的文化、教育、体育设施的分布草图,分析其布局是否合理。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l 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l 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l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l 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l 运用地图,指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l 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l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l 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与环境  l 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l 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防灾与减灾  l 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l 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l 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l 展望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l 围绕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开展一次研究性活动。  l 收集本地区有关自然灾害前兆的谚语,以及防灾减灾的有效方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论文摘要写什么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 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包括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 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个环境之外(例如其他星球),或者离开这一环境 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会如此丰富多彩,千差万别,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人类的活动会出现如此不同结果的缘由所在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就会随之发生。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现代工业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大跃进年代内蒙古的“人造荒漠”;从6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以至当今世界性的人口的剧增、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具体体现。当然,有对立,必有统一。从古人类的被动适应,到现代人的有意识地改造环境,使之能适应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不体现出人与环境的统一关系。人类从树栖到穴居,从穴居到屋居,从采集自然食物到发展农耕、畜牧等,这些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应该说,这也是人与环境的统一过程。随着危及人类生存的现代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始反省自己,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反应,诸如封山、造林、种草、建立自然保护区、重视对资源的控制开发和对环境的治理等等,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能适应环境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人类依靠自身的智慧和能力。不断地改造着环境,创造出更能适应人类生存发展、又与环境协调的空间,以达到统一关系的最高境界,例如:英国的“雾都改观”、美国的“死河复活”、日本的“花园工厂”、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带和700多处自然保护区等等,都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的统一和改善。值得庆幸的是,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世界人类的共识。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与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同年确定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1976年以来,针对大气臭氧层空洞问题,曾多次召开国际会议探讨解决的办法,联合国也通过了2000年前停止使用“氯氟烃”的决议;1992年联合国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有各国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会议。这些对策,可以说是促进人类社会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新举措。必须看到,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始终贯穿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增长,这个关系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着,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一方面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实现人与环境的高度的协调。因此,理顺下列几个关系非常必要: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即人类当前的行为或目标要与整体的长远利益和命运相一致,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有利于生存环境,并获得最大的效益;②人类的活动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得物质和能量,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长久利益,能够健康地幸福地生存下去;③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起一种相互补偿的良性关系,达到协调系统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互成一体;④人类文化必须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必须促进人对自然界利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建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⑤在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大工程中,人类的组织结构、知识结构必须健全,全民参与意识必须加强,主体的决策必须正确;人与环境的协调必须是全方位的协调,必须使人类一直处于地球的最大环境容量或承载量之内,必须一直处于最佳的生存环境状态之中。总而言之,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无处不有,无时不在,要消除对立,强化统一,就必须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建设中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类的持续发展与环境的高度统一。否则,那些只考虑满人类发展的需要,不考虑环境的质量,甚至只考虑眼前,不考虑长远的作法,结果只能是破坏了统一,强化了对立,人类发展的需求既不能满足,两者的关系也不能得到改善,而且,环境破坏后的遗患,还会殃及子孙后代。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出现、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没有对人类出现和生存适宜的地理环境,就没有人类。地球具有太阳系其他星体所没有的适合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地球上之所以有人类出现,人类之所以能够继续生存、繁衍,地理环境是根本的前提。地理环境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适当的气候条件。地球总面积为1×108 km2,其中海洋为61×108 km2,陆地为49×108 km2,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场所。尽管世界人口已达60亿,尽管在一部分地区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而使地理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目前地球上仍有大片的陆地没有人类居住。地理环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居住空间,而且还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各种能源资源等。这些资源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形式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分为两种形式,即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1)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地理环境对社会的直接影响在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城市和区域发展、工农业布局等方面都有反映。“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指的是山地环境对四川交通的直接影响。重叠的险峰、陡峻的峭壁、凶猛的山洪、泥石流和塌方等,是古代交通巨大的障碍。山区和平原修建运力相同的铁路,造价相差三倍以上。甘泉酿美酒,名酒产地大都有优质水源。由于油田自然状况的差别,长庆、四川、延长和江汉油田的开采成本等于大庆油田的两倍以上。京汉铁路沿线位于太行山冲积扇地带,地下水丰富,地表有一定坡度,可灌可排,历史上一直是我国政治和经济活跃的地区。(2)地理环境的间接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多数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媒介来体现。第一类间接影响是“自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型连锁反应。我国东南沿海盛产柑橘、菠萝等水果和水产,罐头工业原料丰富,成为我国罐头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美国芝加哥在附近农牧业基础上,发展肉类加工工业、食品工业和农业机械制造业。它们的背景都是适宜的农业地理环境。第二类间接影响是“自然—上层建筑—经济”型连锁反应。地理环境通过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要素对经济活动产生间接反应,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实际上这类间接影响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在世界地图上可以看到不少国界与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体一致。如以山为界的有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的喜马拉雅山等,以河为界的有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格兰德河等,以湖为界的有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四个大湖等。这些自然体,一旦成为政治边界,对于边界两侧的社会经济分异就会产生间接影响。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阶段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断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采集和狩猎经济阶段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的衣食住行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较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自然界的气候、地形和动植物分布的制约。只有在少数动、植物资源丰盛的地区,人类的生息才比较活跃。(2)农业社会阶段在该阶段,栽培的作物、驯化的家畜、家禽是主要的生活来源。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供灌溉的河水、温暖的气温、充足的日照,这些是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亚热带和暖温带中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是农业文明的发祥地。如我国的黄河与长江、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恒河与印度河。(3)工业社会阶段煤、石油、水力等能源,铁矿、铜矿等金属资源,航道、港口等交通要道,是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的基础。地理环境包含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自然条件可以从经济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丰富的生活资料自然资源,如肥沃的土地、富有鱼类的水等;另一类是丰富的劳动手段自然资源,如可航行的河道、树木、金属、煤炭等。在人类文化初期即相当于农业社会阶段,前一类自然资源有决定作用;在较高的发展阶段即工业社会阶段,后一类自然资源起决定作用。(4)后工业化阶段新技术产业兴起,自然资源对社会的整体影响相对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整体影响上升。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在环境质量优异的地区落脚,如日本九州、德国南部都是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新技术产业区必然是知识密集区,优异的环境才能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形成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此外,环境优异有利于提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日益密切,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规模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刻,特别是对环境造成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在人类诞生以后的漫长岁月中,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仅仅是为了生存而适应和利用环境,进行采集和狩猎,很少有意识地改造环境。在长期的实践中,人类学会了栽种植物和驯化动物,从而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这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革命。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集市贸易、城镇和手工业。人类利用自然的规模有所扩大,程度逐步加深,改造环境的作用日趋明显。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人类以利用自然资源和条件为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大,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生产工具简单,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对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利用,而没有考虑对它们的保护,从而产生了较多的环境问题。大量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盲目兴修水利,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和沼泽化。这些都会促使土地退化,甚至产生荒漠化。有些古代经济、文化很发达的地区也因此而沦为废墟或荒漠。从18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了现代化工业,人与环境的关系从此进入了新的阶段。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在生产中,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人口迅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消耗剧增,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人类通过工农业活动,使环境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人类活动范围明显扩大,食品和其他物品的消费快速增长。现代化工业的生产主要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矿产资源与能源以空前的规模被开采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和废料等“三废”又以空前的规模被排放出去,主要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空中烟雾笼罩,地面污水横流,工业垃圾和废物堆积如山,工厂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噪音在空中回响。有些“三废”对生物和人类有很大的毒性,给人们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甚至常常造成人员死亡。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继续加剧。人类更大规模地开采和耗用自然资源,发明并大量使用内燃机,大规模地发展有机化学工业,这些都使环境污染变得更加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一些新技术和交通运输工业的发展,地球上过去未受严重污染的区域也受到很大影响。世界上发生了许多致使人员伤亡的事件,如著名的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因吸入含SO3 和H2 SO4 的气体,导致5天内4000人死亡。众多巨型油轮在海洋上航行,海上钻井设施投入普遍使用,使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使高空大气的污染日益加剧。就连人迹罕至的高寒山区和两极地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如今,地球上已经很难发现洁净的、未受污染的地区。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和能源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最强烈的影响形式之一。其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有以下几种形式:①耗竭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把可燃性矿物转变为CO2和碳酸盐类,消耗、分散经地质作用积聚而形成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形成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新的地理环境;②通过挖掘和堆积作用而破坏土地,在露天或井下开采矿石、建筑材料和煤,会造成大量的地表堆积物和许多地下空洞;③岩土体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容易诱发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和泥石流;④影响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降低地下水位,改变水文网状态,影响河流的侵蚀与沉积作用;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⑥污染大气,在开采和堆积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尘埃,在加工冶炼矿石(特别是含硫化物矿石)和烧燃料时都会对大气产生污染;⑦含硫和其他元素的重金属矿周围的土地极易受到污染;⑧海洋受到污染,运输石油、矿石,从海底开采矿产(特别是石油),从陆地向海洋排放矿渣,这些活动都会造成海洋污染。此外,开采和加工矿石有时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如矿井塌方造成的伤亡事故、吸入粉尘导致的呼吸道和肺部疾病等。

相关百科